时间:2023-06-12 16:02: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沟通交流模式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动物疫病防制形势日趋严峻,对动物疫病防控提出更高要求。宁夏各市、县(区)在具体防控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明确目标责任,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好的工作方法。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些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根据宁夏动物疾控中心《关于组织开展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的通知》(宁农(疾控)字[2011]14号)文件安排,由自治区农牧厅兽医局牵头,自治区动物疾控中心组织,对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开展一次观摩交流活动。
观摩团采取询问、查阅资料、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重点观摩了彭阳县红河乡畜牧兽和盐池县惠安堡畜牧兽医站建设与管理,兽医实验室布局、人员配备、制度建设、操作手册制定、实验室运行程序;原州区兽医实验室布局、人员配备、制度建设、操作手册制定、实验室运行程序;隆德县规模养殖场防疫制度建设、防疫信息档案建设、监管工作程序,沙塘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与管理。通过现场观摩,交流了经验,启发了思路,感触颇深。
一、观摩学习经验汇总
1.思想重视、措施得力
政府重视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保证。宁夏各市、县(区)都能及时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专项安排部署动物防疫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方针,政府与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彭阳县红河乡采取分管乡长亲自带队,深入农户开展防疫工作,在集中防疫阶段,按照先集中、后分散,先重点、后一般的办法,抽调全乡所有防疫人员,统一安排食宿、统一安排车辆,先以公路沿线和养殖大户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统一行动,重点防疫,然后由各村防疫员对所辖区域的分散户进行全面防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2.资金保障、队伍稳定
加大投入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根本保障,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稳定是保证防疫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各市、县(区)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且逐年增加。盐池县今年财政预算经费37万元、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资金78万元已全部到位,确保了防疫物资购置、人员补助工资、过敏反应死亡赔偿等费用正常开支,兑现村级动物防疫员固定补助工资56.16万元,人均5200元,年可领到强制免疫补助1500元左右,人均年总工资收入达7000元左右;彭阳县投入防疫经费56.3万元,用于调购疫苗、器械和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防疫员工资年人均达到3000元以上;隆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年人均也达到3000元以上;可靠地经费保障,确保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工资,稳定了队伍,为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打下了坚强的人力基础。
3.落实责任、规范制度
目标量化管理是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基础。各市、县(区)积极推行动物防疫目标量化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了防疫目标责任书,建立了严格的量化考核责任制,把“责、权、利”联系起来。隆德县除了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管以外,还制定了《隆德县乡(镇)站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和《隆德县2011年动物防疫目标效能考核评分细则》,修改和完善了《隆德县乡(镇)站工作职责等十三项工作制度》,启动了以“健全制度、着力提高执行力、提升动物防疫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出发点的“动物防疫管理规范月”活动。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健全考评考核机制,将各单位和个人的防疫成效与本单位和个人的实际利益相挂钩,对动物防疫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加强培训、夯实基础
基层畜牧兽站是动物防疫体系基础,夯实基础是提升动物防疫的关键。彭阳县完成12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改建扩建工作,全部配备了电冰箱、疫苗冷藏箱等必备的防疫设备,各乡站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齐全,8个乡镇站还配套了科技宣传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盐池县近年来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新建、改建了8个乡站办公用房,配备了车辆、冷链及办公现代化设备等,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也加大投入,去年,惠安堡、麻黄山、大水坑、高沙窝等乡镇为基层站累计投入资金4万元,还开办了公共食堂,惠安堡镇还免费给惠安堡站供暖,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补助;原州区借助培训项目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派骨干出去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培训,邀请自治区、市上有关专家到原州区讲座,借助“温暖工程”、“阳光工程”每年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强化培训,使每名防疫员都能熟悉业务技能、规范操作。
5.程序操作、规范运行
此次观摩交流还重点观摩了我区去年通过农业部考核认证的三个县级兽医实验室。原州区兽医实验室配备了主任、内审、质量监督及检验等人员9人,专职实验室检验人员5名,全部为畜牧兽医专业,是全区县级兽医实验室技术力量最强的实验室;完成了《原州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原州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程序文件》、《原州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和《原州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等编纂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各种制度。各种制度落实到位,程序运转正常,多年来无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发生。从2010年开始,对实验室专职检验员进行平时和年终考试考核,考试考核合格后,经中心聘用,签发《上岗证》,持证上岗,为全区兽医实验室考核认证和规范运行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观摩经验、查找不足
这次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得到自治区农牧厅大力支持,自治区动物疾控中心组织有序,观摩团对全区动物防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达到共学共勉。
自治区首席兽医官晃向阳莅临指导,现场高度评价了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并强调动物疾控中心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作用,坚决贯彻“以监促防”的指导方针,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切实为全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自治区农牧厅领导从“六个到位”高度评价了全区动物防疫工作成绩,即:认识到位、学习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保障到位、监督到位。对今后全区动物防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理念更新、观念创新;二是调查研究、解决困难;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是协调沟通、交流互通。同时,指出了不足。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经费保障有力。各级政府将动物防疫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民生的高度来抓,早安排、早动手,切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并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加大投入,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业务部门真抓实干。近年来我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逐年上台阶,疫病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广大基层人员真抓实干、辛勤劳作。三是监督工作扎实到位。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都成立了动物防疫督查工作组,制定考核细则,明确目标,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督查,把督查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形成长效机制。但各市、县(区)动物防疫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希望通过这此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查找不足,推动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今后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建议
原州区将以这次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为契机,发扬好的经验和做法,查找问题和不足,为今后更好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
防疫经费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根本保障,原州区是农业区,畜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是农业结构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依托,但与全区各市、县(区)动物防疫经费投入相比,明显偏低,已完全不能适应原州区畜牧业发展和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成为制约原州区畜牧业发展和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瓶颈。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
原州区县级动物防疫机构和基层畜牧兽医站都存在经费缺乏、基础薄弱、设施不全的问题,村级动物防疫员年人均工资1600元,无法稳定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和调动积极性。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和专业经费,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保持长期稳定的动物防疫队伍,以确保防疫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加强动物防疫监管
(1)严把市场准入关。基层动物防疫,推行市场准入是关键,只有把住市场准入关,才能堵住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只有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才能及时发现隐患,防止引发疫情。
家长会的定义是“学校同家长联系的一种方式”。而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要促使家长与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使学校与家庭“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但实际上,家长会常常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交织战火”,教师永远是家长会的主角,学生一概被排斥在家长会之外,父母坐在自己孩子上课的座位上,听孩子的老师讲孩子的事情,等等。调查发现,去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大都普遍存在“家长会心态”,即既期盼开家长会,以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又害怕开家长会,惟恐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不行落后于人,而那些平素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就更加把家长会当成心理负担了。这些都违背了开家长会的初衷,不仅不能把“问题”学生带好,而且让学生和家长更恐惧家长会。本文将从“家长会新模式”实验中总结出家长会的多种开法,给正处于茫然中的初中班主任提供借鉴。
1.交流式
交流式是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索,或做个案分析,或开经验交流会。新型家长会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以往一个人口干舌燥却常常徒劳无功地唱“独角戏”,到教师、家长或者和学生一起交流;开会时不再是老师站台上家长坐台下,而是围成一圈,相邻而坐。而学生也不再被一概排斥在家长会之外,成为永远的“缺席被审判者”,有些家长会让学生参加,有些家长会的内容还请学生讨论决定。
作为家长,很想知道儿女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同样,班主任也想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某些情况。因此,交流式新型家长会的重要内容是相互交流学生情况。教师要注意引导家长尽量讲一些教师想知道的情况,内容要集中;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某些内容反馈给家长后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副作用,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2.对话讨论式
对话讨论式新型家长会是由教师和家长共同确定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对话讨论式新型家长会中,学生、家长与教师同为主角,教师与家长相邻而坐,平等对话。此时,亲子、家长与教师不再由教师讲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和家长讲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而是由学生自己向教师和家长讲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情况和表现。家长与教师自由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家长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分析、解答家长的困惑,双方形成共识。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慢慢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开始有了逆反心理,父母和子女之间交流开始出现障碍,这使得亲子对话讨论式家长会的召开成为必然。家长听到了孩子的心声,还从别的家长身上学到了好方法,感受到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学生的感受是家长会架起了一座沟通的心桥。
对话讨论式新型家长会为家园共育之车注入了剂。一方面,教师有效地锻炼了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同时他们借此对日常教育进行反思、调整、梳理、小结,增强了对学生和家长的了解、认识,从而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家长在宽松的氛围里与教师零距离地交流,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通过相互沟通,家长能更正确地了解、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与不足,以及双方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家庭教育策略。更重要的事,学生参与其中,而不排斥在外,家长会公开、透明化,也能够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下接受自我批评和他人的批评教导。
3.展示式新型家长会
家长会时,教师把家长会办成一个学生作品展示会,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或学生现场表演等,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展示区分为两大部分:
静态的:首先,班主任把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情况展示给家长,包括学生的作业本、写字本、日记本、英语单词簿等,平时家长只看到自己孩子的本子,家长会的展示使他们可以看到全班孩子的本子,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孩子的综合能力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其次,展出的是一个学期以来孩子们的小制作、图画、手抄报等创造成果。让家长看看浸满孩子们智慧和汗水的小报纸,它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写字能力、绘画能力、搜集整理资料和使用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最后,展示的是孩子们的成功快乐袋,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成长档案,里面记载着他们一天、一周、一月、一个学期以来的成败得失,包括思想道德表现、学习态度表现、学习方法表现、日常生活表现等。这其中应有学生自己对事件的分析,也应有教师的鼓励和家长的寄语。
动态的: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他们的才华,如采用老师介绍,学生自己展示、表演的形式等,使学生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让家长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这时应特别注重那些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但在体音美劳信息技术等其它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要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这种学生能力展示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还会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较差但有特长的同学也容易沟通了,更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联谊式新型家长会
联谊式新型家长会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用表演等欢快的形式,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和了解的家长会。联谊式新型家长会,适用于学期结束时召开的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比较广泛,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家长、老师、学生都在欢快氛围中受到启发和教益。家长会由学生主持。有班主任对班级情况的介绍,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的发言,还有学生的作业展示和才艺表演,包括器乐、歌舞、书画等。会上,学生谈体会,家长讲做法,老师提要求并对学生及其家庭的做法进行点评。
1 注重基础知识与艺术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艺术生的文化基础差,文化学习能力差,所以艺术班学科教学案的编写首先要着眼于改变艺术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最佳的教学案设计就是用填空方式。在设计教学案时尽可能地利用好教材,在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后,能够完成教学案上的基础知识填空,教师再督促学生识记这些基础知识,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与艺术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是编写教学案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
2 注重将历史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学生想学、乐学相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贴近生活与现实,富有情感,进发思想,才能实现理性、道德、审美、生活等的和谐统一,才能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整体发展,学生才会产生想学、乐学的念头。在设计教学案时,应尽可能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通过“史料探究”这个环节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到“原来历史并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案编写的主要步骤与基本结构
(一)教学案的编写步骤
1 每学期开始,备课组(一个年级为一个备课组)根据各自年级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学期教学案的编写计划与具体分工,每位教师按照分工准备好自己所要执笔编写的教学案。
2 在每周备课组会议上,承担下周教学案编写任务的教师提供预先编好的教学案(草案)或提纲,备课组成员共同对草案进行探讨,并形成对草案或者提纲的修改意见,体现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负责执笔的教师,根据备课组的修改意见,对历史教学案进行重新修改和整合,形成定稿,交给油印室印制。
(二)历史教学案的基本结构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课改形式满足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培养了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我校在对艺术生的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渐探索出普通高中艺术生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案模式,主要分为“考纲要求”、“考点梳理”、“史料探究”、“课堂检测”四个主要部分。
下面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复习为例,介绍艺术班历史学科教学案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流程。
【考纲要求】本环节为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27-02
我国高等教育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的首要之举。中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相对稳定规模,努力促进公平,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提高质量。当前,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探究;在“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上,改革“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是指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实际要求为依据,在物流管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从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适用范围等方面出发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分析
1.理论基础。①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数学教育领域。其认为:学习是建构的心理表征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②参与理论。参与理论是由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秀格雷格・柯瑟林于1998年针对基于技术的学习环境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核心思想是:创建协作小组,让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真实的、有意义的项目。③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由言语―语言、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八种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只是其表现程度不同或组合方式不同。
2.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从当前教育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深入研究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发挥优势,克服弊端,整合教学模式;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基础上,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职业标准及职业能力的要求。经调研,涉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领域的岗位及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实践中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表所示。
三、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活动过程均是开放的。这可以及时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学术动态和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并且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能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不同看法中进行交叉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登录网络课堂,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2.整合性原则。进行教学观、目标观和信息技术观等观念整合;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为个别化自主学习式、问题探究式、主题研究式、协作学习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使教学信息资源的选择更能体现科学性和教育性,以便有效利用;在统一技术标准下,信息资源的描述和保存更为标准和规范,以便共享。
3.“双主”性原则。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信息资源的导航、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过程的解惑和学生活动的引导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活动则体现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创作和主题研究等方面。
4.交互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应用于在线讨论、网上论坛、在线作业、答疑信箱等师生互动模块上;要建立多种互动机制,既有同步互动(如教学实况直播、BBS、在线讨论等),又有异步交流(如教学论坛等);既有人―机互动,又有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辅导答疑要及时,在线作业既要及时评价又要有效果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尽可能客观、正确的评估。
四、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共享资源。教师将整个学期的研究主题和每次课程要研究的重点问题都提前在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内学习。
2.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内教学增加学生的讨论时间和思考时间。课堂上简单易懂的内容,适当减少讲授时间,多引入案例讨论来理解和消化。主要形式体现为在课堂上安排更多的案例课程,由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提出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为了保障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将课上讨论纳入平时考核,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3.课内教学模式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以教师引导、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讲授章节灵活采用案例分析、座谈和交流的方式进行,还可采用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模拟操作、模拟软件应用等形式完成学习内容;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可采用课外研究小组组织形式,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包括登录网络模拟平台建立虚拟企业模拟实训、网上查询资料、网上提交作业、网上论坛等。
4.由学习教材向学习学科转变。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学习教材外,推荐学生阅读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书籍,期刊与其他前沿资料及网络共享资源;课后安排与本次课程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章节内容独立搜集资料和独立分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总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助于探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一支符合新世纪要求的、熟悉网络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一、传统条件下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沟通的特点
传统条件下,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基本上采取聊天、开会、座谈或咨询辅导等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这些完全公开的交流方式不能完全满足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沟通交流效果。
1.沟通形式及场所单一,师生缺乏深入沟通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的交流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面对面交流以及电话沟通的方式,例如办公室谈话、教室开班会或是学生活动间隙的交流等,辅导员与研究生交流的场所局限于办公室、教室、运动场和学生宿舍。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还是电话沟通交流的方式,研究生普遍感觉只能无条件服从安排,导致沟通中的信息损失较多。沟通方式的单一,导致研究生对辅导员的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很难实现师生间的深入沟通。
2.被动交流感觉强烈,缺乏主动沟通交流
研究生作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因其在年龄、生活阅历、思维习惯、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与本科生截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导致研究生个体间差异极大。经常是辅导员主动约谈研究生,而研究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主观上不愿意找辅导员寻求帮助,而是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再向辅导员求助。因此研究生在和辅导员沟通交流时的被动交流感特别强烈,部分研究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或者戒备心理,导致辅导员和研究生之间缺乏主动的交流沟通。
3.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沟通时间难以保证
辅导员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耗去了上班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经常性的加班和手机二十四小时待机的紧张工作状态,还有经常性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年终总结等工作使得辅导员没有充足的精力与所有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情感上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二、新媒体给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沟通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给研究生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研究生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日益变得简单易行,成为研究生的一项基本学习技能。有些研究生通过投机取巧、实验数据造假或篡改他人数据等方式拼凑文章。在研究生群体中发生的学术造假现象会给社会造成较恶劣的影响,对研究生的就业等各方面也有非常不好的影响。一部分研究生对新媒体产生了依赖,沉迷于网络和虚拟的游戏世界,在网络中寻找所谓的生活的意义,荒废了学业导致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而退学。一些研究生人际交往逐渐减少,自我封闭加剧。随着新媒体与研究生生活联系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学生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手机网络上面,长期生活在网络中,仅在虚拟世界中与同学老师交流,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2.新媒体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2014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应“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拓展工作途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信息,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等”。这说明新媒体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的巨大影响已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新媒体在改变研究生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打破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深刻改变了辅导员的工作学习方式。新媒体平台的交互、自主、平等、快速等特点都要求高校辅导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和能力。辅导员只有与时俱进,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任何沟通过程都包含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介体、沟通环境、沟通渠道等五个基本要素。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沟通模式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沟通成为把沟通主体、沟通客体和沟通介体等因素融合在一起的复合体。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辅导员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直面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挑战,不断创新与研究生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1.强化新媒体意识,不断提升辅导员信息素质
面对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不能故步自封,不但要坚守传统条件下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模式,而且要敏锐地觉察到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强化新媒体意识,主动学习和使用最新的新媒体技术,学习运用微信、微博、QQ、飞信、博客、易信、BBS等各种社交软件,及时关注掌握研究生学习状态、思想动态和情感动态等。对网络法律法规、网络流行语言、网络道德等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结合日常的工作实际,探索新媒体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努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和处理群体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来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
2.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研究生沟通交流的主动性
辅导员要转变传统的主导性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和民主平等的意识,辅导员要充分肯定研究生的主体意识。新媒体环境下与研究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与研究生保持密切互动交流,发挥师生共同的聪明才智,解决研究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沟通交流环境。辅导员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现实需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新媒体工具积极开展各项互动活动,加强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的交流,让研究生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来,通过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更要让广大研究生主动接近、深入了解辅导员,在互动沟通交流中加强联系、加深彼此了解,有效地改善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被动局面。
3.建立新媒体沟通平台,弥补传统沟通方式的不足
建立新媒体沟通平台,将新媒体环境下的沟通方式与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相结合,不断加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其沟通交流,充分运用音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对研究生进行有说服力和针对性的沟通和宣传,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应用新媒体成熟的技术搭建辅导员与研究生互动交流平台,及时传递与研究生密切相关的学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学术讲座、评奖评优、资助育人、就业指导、实习招聘等相关信息,依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送有针对性的信息。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手机飞信、微信、QQ、微博、博客等增强与研究生的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并处理研究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师生沟通的效率。新媒体沟通平台的建立,使得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流程化、网络化,达到新媒体有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目的。
4.建立新媒体监管引导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高校中,良好的师生互动与沟通所凸显的作用与意义尤为重大,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离不开沟通。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是信息化时代的标志,让网络化的沟通交流进入师生之中,积极探究师生沟通交流的新途径已迫在眉睫。
一、高校师生沟通交流现状
目前,高校师生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师生关系工作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也日益弱化。一项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在课后与老师进行思想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为零,而上课时也只是以工作关系相处,这样的师生之间似乎隔了一道鸿沟,师生交流极为不畅。但是,据另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沟通需求迫切;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师生皆期待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进行沟通。当前,缺乏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非平等的沟通前提、没有合适的交流沟通平台等因素成为高校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
1.师生对沟通迫切需求
师生关系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最为基础的人际交往关系之一。学生希望自己被老师所认识、所了解,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因此大部分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从教师角度而言,为了使教书育人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样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有可能实现,这也要求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因此,对于绝大部分师生来说,师生对双方沟通的需求都是迫切的。
2.缺乏平等的交流沟通意识
“朋友”的角色是师生心目中双方沟通的最佳定位。在中国现行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作为观众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教师扮演着“主考官”和“裁判员”的角色。但是随着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日益增强,主体意识发展,他们希望在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中,老师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而是能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他们进行交流。现在,老师们已经意识到沟通过程中“成人状态”的重要性,期待与学生以“朋友”身份进行沟通。绝大部分的教师的认同“朋友”角色便是最好的证明。
3.缺乏合适的沟通平台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最大障碍
随着“朋友”角色定位逐渐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同,非平等沟通将不会成为师生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平台。调查资料显示,学生认为与教师沟通不畅的原因主要在于“不知道用什么沟通方式”,而非沟通双方存在代沟。目前高校的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或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多是在办公室进行,但是事实上多数学生十分反感办公室,他们认为办公室的环境过于拘谨严肃,实话和真话不敢跟老师面对面倾诉,相反,通过电话、邮件、qq等非面对面形式,学生更易于表达真实情感,因为他们不用担心说错话被老师当面批评。因此目前来看师生沟通的最大障碍主要来自于缺乏良好的沟通环境和平台。
二、易班改善了高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1.易班的主要特征
易班是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委托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基于WEB2.0的网络互动社区。易班融合了博客、社交网络、论坛、微博、网盘、邮箱、手机应用等功能。师生可以通过这些功能进行互动交流,交换生活、学习的信息资源,参与班级、校园活动。归纳来讲易班具有以下特征:校园氛围浓厚,社会氛围较弱;育人氛围较强,娱乐倾向较弱;真实内容很多,虚假内容很少;习惯使用较多,上网成瘾较少。
2.高校师生沟通交流网络化的可操作性
之前高校师生沟通交流网络化的可操作性主要受以下几个条件的制约:1、传统的师生沟通交流模式的束缚。2、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没有得到政策上的支持;3、技术不够成熟,队伍的不够专业。现在,“朋友”的角色已成为师生心目中双方沟通的最佳定位,师生都摆脱了传统交流模式的束缚。高校也加强了师生交流平台的建设,大力发展易班就是最好的体现。在政策和制度已经不是问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易班解决了校园网、校园BBS却因功能和技术的落后不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
3.易班对改善高校师生沟通交流的作用
首先,易班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由于高校扩招、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课堂上的专业教学时间不断缩减,任课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间明显减少,教师与学生相互认同感也在降低。其次,易班是师生生活娱乐的交流平台。在易班上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转变成了一个网络社区的朋友,这样学生对老师不再是一味的敬而远之,而是一起在这个多元化的网络社区生活、娱乐甚至互诉衷肠。这样伴随娱乐性的交流,让学生抛开了以前师生身份的限制而畅所欲言,老师也能从根本了解学生们的生活,加强了师生的联系。再次,易班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通过易班个人主页、易班微博等网络信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第一,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各种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进而进行引导。第二,可以畅通师生交流渠道,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感。教师可以借此掌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思想动态,通过易班微博、易班帖子的方式,进行直接提示或间接的暗示,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基于易班的高校师生交流的实践
基于西华大学易班平台,为师生沟通交流开设四个功能模块,分别是:(1)信息交流(2)娱乐互动;(3)日常生活;(4)学习研究。
信息交流是与师生紧密相关的文件、通知、公告等,在易班上通知班级相关事务,以便于同学们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学生可以及时对老师的信息进行反馈。在这你来我往的信息传递中,建立起属于师生自己的信息平台。
娱乐互动是师生快速接受对方的一个很好的着手点。师生可以运用易班的花鸟市场和宠物专区来进行娱乐互动。老师和学生能领养对方为宠物,这样就能有效地消除师生的身份隔阂。同时,在对方的发帖上用送花、鸡蛋等有趣的奖惩措施,这样既能奖励和提醒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为彼此的良好沟通营造了温馨的情感氛围。
日常生活是师生在易班上话题、相册、心情等双方能随时了解对方生活和情感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些功能,使同学们敢于说出现实中无法说出的话。老师也能及时对学生的动态进行掌控,在线下的交流也会找到更多的共同点。
学习研究解决了第一课堂师生交流有限的弊端。在易班上,我们建立了名师工作室,由同学们喜爱的老师“坐班”。同学们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答的疑惑都可以在名师工作室向老师提问,并有老师进行答疑。老师也会将相关学习资料以及国内外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在名师工作室进行展示,让同学们随时能温习课堂内容且永久保存。
四、易班平台中师生交流关系构建的措施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优秀教师的素养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将对学生的人格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内在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知识技能,进一步获得学生信任,使师生网络信息交流更加深入和持久。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使易班个人主页和空间设计时尚新颖,易班内容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易班信息交流的积极性。
2.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
师生沟通交流应转变传统的教导型交流方式为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主动出击,努力学习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及时洞察学生心理变化过程,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心理倾向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心近自然就亲近”,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使师生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关系,为双方的沟通交流建立起“心灵的桥梁”。
3.掌握师生沟通技巧
教师还应着重培养网络沟通技巧。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对于学生理解偏差、不同观念和价值取向,甚至是异样的人生态度,作为教师都应秉持中性态度,采用中性态度的语境进行师生交流,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个体观念性差异而产生消极的甚至抵触性的情绪,从而营造积极和谐的沟通氛围,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周涛峰,张登沥,林海悦.易班网络群体心理特征及育人效能发挥.虞丽娟.哲学社会科学论坛:第5辑[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5):209-21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50
Abstract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to micro media not only enrich the students' learning channels, teaching resources, but also can greatl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of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to make English learning more simple and efficient.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micro media,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media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inal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way of micro media in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micro media;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1 微媒体概述
微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类新兴事物,它指的是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事物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类新媒体形式。微媒体的诞生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对于“碎片”时间的充分利用。微媒体的传播以短小精悍、信息丰富为主要特征,加之其简单便捷操作方式,打破了其应用的年龄限制与知识水平限制。
随着微媒体的逐渐发展,其应用领域开始逐步扩展到高职英语的教学中去,由于其应用的便捷性、加之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师生参与互动的有效性,使其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中存在问题
2.1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不高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使得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存在一种本能的畏难心理,他们对于英语课总是怀着一种消极的态度,此外,高职教师对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没有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规划使得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不一,进一步压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由于高职英语教师受教学大纲的限制不得不追赶英语教学进度,使得许多对英语感兴趣但基础不是很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能及跟进教师的教学步伐,以至于学习进度落后于教师的教课进度,而由于教师与学生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使得这总进度越拉越大,最终使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最后,由于中国学生、教师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课堂中很少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由于不用与教师进行互动,使得他们的精神放松,加之,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高中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的束缚,同时,手机、iPad、游戏机等的普及使得英语课堂成了学生玩手机、聊闲天的“娱乐场所”。
2.2 教师与学生教学地位颠倒
当前,在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方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教师在课堂中担任主体地位,而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主要是教师的追随者。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缺乏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致使他们的英语口语以及英语写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中式英语”的现象,这就使得许多学生不愿意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英语发言、与英语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而教师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对学生这种消极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同时也缺乏变革教学模式的信心与勇气。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一直在课堂中沿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很少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也抑制了学生们创新实践能力的发挥。
2.3 学生学习方式较为单一
高职英语教学由于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多采用板书、教案进行教学,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和应用,英语课堂中开始逐渐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以及教研组的教学指导,多媒体的应用领域并未充分挖掘,只是简单地按学校、教研组的要求在课堂中用幻灯片进行教授内容的PPT放映,学生的学习只是由板书过渡到了PPT,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受到了极大限制,学生在课堂中多是采用笔记形式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记录,然后等到期末对这些内容机械化的记忆以防挂科。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剥夺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没有真正使学生感受到语言背后的文化。而只是功利性地为了四、六级以及期末测评而学习英语。
3 微媒体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
3.1 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媒体视域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讨教学中的疑点、难点、并在课堂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小组探讨,最后进行班级成果展示,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使学生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从其他学生、小组成果展示中学到英语相关的知识内容,不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点。其次,英语教师通过在课堂中给学生放映与英语知识、文化相关的微电影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燃起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通过英语影片的放映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渠道。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班级微信群,在群聊中给学生进行视频教学或通过给学生即时发送搜集到的英语学习资料来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
3.2 微媒体下丰富的教学资源
伴随互联网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生和发展,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数据、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资料主要以学校统一征订的英语教材为主,除此之外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教案,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都较为单一,学生接收的与英语相关的学习内容也比较单一。但是这一现象随着微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逐渐发展应用开始有所改变。通过将微媒体引入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以微信、微博等方式即时传递给学生,方便他们的日常英语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借助大数据资源库丰富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内容。
3.3 微媒体进一步丰富了英语教学形式
微媒体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英语教学形式。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媒体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要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形式,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得到极大改观。这种教学地位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例如 “微课”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直线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有效进行互动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中放映英语微电影的形式以及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舞台剧表演的形式进一步丰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改变传统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单一的学习模式还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4 微媒体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4.1 微媒体视域下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实现
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沟通、互动交流较少是当前英语教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传统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学生惧怕与老师进行交流,而教师追赶学生奔跑的过程中也没有与其进行很好的沟通。长期以来,教师受教学课时、渠道、时间的限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得英语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加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主要形式的微媒体开始逐渐应用到英语教学领域。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模式还有效地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当下教育界时兴的“微课”授课模式,即教师课前录制好本节课想要教授的重要知识点,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提式教学,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解决相关的问题,课堂上通过小组沟通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指引而不是答案的传递,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微博、微信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面还主要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的评论进行即时互动交流,通过这种互动交流学生能够及时向老师反馈学习效果,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英语教学。
4.2 微媒体视域下教学资源共享的可实现性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视频直播教学、远程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加之,微媒体在教学领域的逐渐普及应用,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首先,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搭建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群来将教师整理、筛选的英语学习资料、英语视频、歌曲放到相关的微媒体中供学生进行学习;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对学生试卷中的错题进行网络视频讲解,这种讲解方式能够使学生们对疑点、难点进行反复研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4.3 通过微媒体有效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微媒体格外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化的教学指导。首先,教师要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案设计,并通过微博群、微信公众号等对不同学生其符合英语学习能力、水平的英语学习资料。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与不同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不同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掌握情况,这种双向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互动,能够使教师对学生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文章摘要】
沟通艺术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师生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营造和谐和学习环境,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目前,大多数初中教学管理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师道尊严的地位,导致现今师生之间出现沟通交流少的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师生沟通问题,并提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
初中教学管理;师生沟通;问题分析
0 引言
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特殊时期, 其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还未完全成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就现阶段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方面来说,主要存在三种沟通问题,分别是教师欠缺恰当的沟通语言、教师欠缺合适的沟通方法以及出现无实质内涵的沟通。初中教师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加大对师生沟通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时了解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1 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欠缺恰当的沟通语言
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知道什么样的沟通语言才能够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而哪种语言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好的语言应经常使用,而具有阻碍性的语言尽可能地少用。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沟通语言,才能保证师生间沟通成功。
例如,新课改的到来要求教师在教学管理时应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程度。然而,有些教师为了贯彻该项要求,通过使用“好不好啊?”“行不行啊?”等婉转商量的语气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个别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通过采取大量的“好不好、对不对,同意吗”等无多大意义的问答,使得整个沟通过程缺乏激情,沟通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师生沟通出现问题。
1.2 教师欠缺合适的沟通方法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欠缺合适的沟通方法,而使得师生在进行沟通交流时以失败告终。教师沟通方法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所运用的方法过于单一化,缺乏变通性。一般,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主要采用师生讨论法和一问一答法。这两种方法均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出现形式化倾向,最终导致师生沟通出现问题症结。
例如,某教师在讲述《长城与运河》一文时,通过采用讨论法来讲授。该教师提问:“当你面对雄伟壮丽的长城和绵长柔美的运河时,最应该感谢谁?”学生们各抒己见,有很多的答案,如劳动人民、秦始皇等,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多元理解,但最终的交流结果却与文本相互脱离,导致课堂的讨论活动成效不高。这种欠缺合适沟通方法的课堂讨论活动如同虚设,失去了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1.3 无实质内涵沟通的出现
据相关调查发现,有不少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语气生硬、面无表情的现象。虽然有大量的师生沟通,但教学气氛太过死气沉沉,导致师生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出现无实质内涵的沟通。这种与沟通实质相背离的形式化沟通是教师事先进行包装控制的,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无实质内涵的“满堂灌”、“满堂问”教学模式, 将具有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 降低了知识的价值。
2 初中教学管理中有效解决师生沟通问题的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这些师生沟通问题, 可以要求教师从关注沟通语言艺术、运用科学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把握教学管理师生沟通实质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2.1 关注沟通语言艺术
初中教学管理中师生要进行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语言。沟通语言是否能够用的恰当,直接决定了师生间沟通的成功与否。在初中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师生沟通,必须重点抓沟通语言艺术,包括书面语言的正确使用、口头语言的正确使用以及合理进行课堂提问等。恰当的书面语言能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避免条理紊乱、话题空洞现象。在运用口头语言时, 应注意使用通俗易懂、富有情趣的语言, 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管理气氛,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新颖性,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目的。
2.2 运用科学的沟通交流方式
师生在进行沟通时,教师应运用科学合理的沟通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放松,能够做到主动向教师袒露心声。科学合理的沟通交流方法有旁敲侧击法、集体意识引导法以及唠家常法等。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注入自身所领悟到的新课程教学管理理念,无论是在设计教学上,还是在定位教学管理师生沟通上,都必须充分体现教学管理方式的变化,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师生的沟通交流。
2.3 把握教学管理师生沟通实质
教师只有把握好师生沟通的实质,才能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师生沟通交流。通过摆正教师与初中生的地位,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促进双向的交流,使师生双方均能够明确沟通的实质。教师和学生均是平等的沟通参与者,既是信息的发送者,更是信息的加工者和接受者。加强初中教学管理中师生间的沟通, 达到师生之间能够实现相互理解的目标。教师咋把我沟通实质前,必须熟悉学生所理解和使用的语言,通过运用这些语言, 将难懂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理解范围内的,最大限度的减少师生理解上的偏差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时,必须加强对师生沟通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合理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佐法. 中学教育管理中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问题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05):63.
亲密分为身体亲密与情感亲密两大类,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维系夫妻二人的情感亲密呢?那么,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善意对等的沟通与交流吧。
对,就是了解,彼此了解,了解对方的行为思想,并且可以在对方面前敞开自己的内心,允许自己的脆弱、不安全感等毫无保留地流露,不用担心会遭到对方的耻笑和误解。这一切只能通过夫妻间的沟通交流来达到。但是,从前面的结果,我们已经得到这样的结论:夫妻沟通方式的错误不但不能达成亲密增进亲密,反而构成了对亲密的伤害。
我们曾谈到生活中常见的四种不良沟通模式(批评指责型、讨好型、中庸型、理智型)也广泛存在于绝大多数的夫妻交流中。
那么,不良沟通是如何使夫妻感情陷入“交流昏迷”的状态的呢?又是如何伤害夫妻感情的呢?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沟通交流中的五个层次,来了解如何通过沟通交流来提升婚姻中的亲密感。
第一个层次:是我。
这个层次的沟通大多发生在公共场合,当我们遇到某些人的时候,双方出于礼貌而相互点头致意。很明显,这个层次的沟通非常浅显,两人可以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只是客套性的尊重而已。当然,在今天的很多“维持会”式的婚姻中,这样的情况也经常见到。或许是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的转换意识缺失造成的。上班时,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去跟人交流,回家后就想安静地休息,于是就表现出少言寡语或冷淡麻木的状态。点头示意我回来了,却没有声音和情绪。久而久之,对方便无法忍受这种沉默,就开始焦虑不安,揣测怀疑,最后家庭关系乱作一团,引发更严重的“沉默”。
第二个层次:我知。
德育是教育之本,人才的培养最根本的就是德育。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而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班级文化营造、加强情感沟通交流,注意方式方法选择,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德育工作全新理念
按照现代教育学观点,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导,而学生则是教育行为的主体,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具体而言,要树立三种德育工作新理念:1.1树立平等的理念。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作为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出现在教育活动中,交往双方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想法、尊重对方的见解。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均丰富于学生,因此应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1.2树立互动的理念。在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性的,内容枯燥、老生常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师生互动关系的确立,可以使师生在德育工作中传递双方的情感、观点、思想,师生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道德认知和体验。1.3树立开放的理念。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爱心互助等活动,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以及心理素养。
2强调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德育工作良好环境
班级文化是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此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2.1塑造高尚的精神文化价值。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班级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强化二个方面:一是要培育集体主义的精神文化价值。班主任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观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利益观。二是要培育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价值。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使学生在传统优秀文化积淀中汲取精神力量,在自觉不自觉中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取向。2.2营造规范的制度文化氛围。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更开展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制订符合本班特色、符合人性的班纪班规,可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自律。
3注重情感沟通交流,开辟德育工作良好渠道
3.1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的道德。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自身的形象、言谈、举止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情操、正确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3.2以诚挚的情感解读学生的心灵。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注重情感渗透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内在需求,情感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沟通师生的心灵,缩短师生的距离,给学生以亲近和信任,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使之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育的正确方向前进。3.3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问题。良好的心态可以产生轻松的教育效果,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让德育工作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同时,班主任要摆正对待学生的态度,对所谓的“好生”、“差生”做到一视同仁,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4探索创新方法路径,提高德育工作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