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03: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健康人才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如何促使不断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优秀人格、健康心理、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品质的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德智体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心理健康纳入考量学生素养的标准体系中。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逐渐结合起来,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首要正式任务。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起点高,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形成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指出:“创造高质量的工作有赖于高质量的劳动大军,而高质量的劳动大军的培养正是由高等教育与‘技术和职业教育’一起来完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这是该组织为统计各国教育情况而制定的“教育统计标准”,反映了世界多数国家教育体系的共性部分。该《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标准》把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社区学院、应用科学大学、技术大学等高等工程教育院校来培养。
我校思政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及《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实施方案。方案包括课程实施方案、日常咨询实施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三项内容。
方案涉及课程学时、学分设置、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内容设置及咨询对象、咨询类型、咨询方式等,也较为详尽地提到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举措。自2013年3月1日执行以来,心理健康教研室在思政部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如期进行,还将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主要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维目标制定,一是对教师进行优化,二是对学生进行优化,三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首先,基本途径:全面渗透常态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心理健康的主宰者。发挥大学生心理社团和学生心理骨干的积极作用。强调开放式和参与性,以能力为本,以课题设计为主的教学设计。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中心途径:专门教育与辅导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按照学分学时1:16比值计算,共32学时。其中16学时为课堂讲授,16学时为心理咨询、个体、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普查等活动。
最后,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实效化。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保健的基本体系中,利用多种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教育工作。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使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也可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
参考文献:
[1]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2]詹启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层次结构模式[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
1.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增加
当前,各类新疾病层出不穷,且随着人口的流动性增大而广泛传播,如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SARS病毒以及MERS病毒等,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大、周期变长、复杂性提高。
2.医疗行业的服务性增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注重医疗的服务水平,如医院部门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态度等方面。因此,新世纪医疗行业的服务性大大提升,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适当调整。
3.医学研究的专业性提升
由于维护社会公共健康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对医学研究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医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日趋提升,具体体现在研究领域的细化、研究学科的交叉以及研究内容的深入。
二、关于新世纪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随着医疗领域的新挑战和新威胁因素不断增加,为了有效的确保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新世纪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科学、可行、动态化。
1.制定多领域、多层次、符合我国医学发展实情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新世纪,医学人才的需求日趋专业化和层次化,因此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首先,要扩大医学的学科范围,确保医学的各科研究领域都有足够的人才供给;其次,要注意多层次的医学人才培养,既要重视中低层次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也要重视高尖端的研发医学人才培养,既要注重骨干医学人才培养,也要注重护理医疗人员的培养。总之,教育部门要依据健康市场的实时需求和医学学科的发展要求来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2.在教学研究、医疗实践、国内外交流中不断调整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和其他行业一样,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也是瞬息万变的,尤其是在当前各类疑难杂症频繁出现的临床医疗领域。因此,教育部门要注意不断的根据市场需求和研究需要调整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在教学研究中探讨医学人才的培养规律;在医疗实践中反思医学人才的欠缺不足;在国内外交流的过程中汲取别人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总而言之,通过医学教学、医疗实践以及医术交流三个环节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一个多元化、动态化、合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引导有关高校合理确定相专业人才培养规模。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在重点任务中提出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在大健康的背景下,健康管理相关行I不断发展,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但目前健康管理的人才培养刚刚起步,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健康管理专业的规划和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和创新。国家政策支持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中医院校以其独特的师资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
一、健康管理专业开设现状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对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较少。且呈现地区差异性。经济发达省份发展较早,在中、西部等经济发展欠缺的地方发展相对落后。院校教育主要分为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全国范围内开设健康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高等院校仅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海南医学院4所。杭州师范大学率先获得了教育部的健康管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资格,已有健康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各个学校师资和教学实力相差悬殊,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成果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本科教育,是目前唯一一所中医药院校开设健康管理专业,对各省份中医院校开设健康管理专业提供很好的借鉴依据。江西中医药大学顺应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势,拟开展健康管理专业试点,并融入中医药特色,对于培养满足中部健康服务产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院校如何创新健康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机制
(一)创新人才招录机制
招录学生是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如何招录学生以及招录何种素质的学生是进行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做好健康管理专业定位,立足于中医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论、技术和特长的应用型人才。其次,要大力宣传和推广新开设的健康管理专业,在学校官网上开设健康管理专栏,介绍健康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方向、主要内容等。便于广大有志报考本校的高考考生了解和选择专业。再次,申请国家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作为人才培养的经费对高分录取的学生采取学费减免、奖学金等政策吸引优秀学生填报该专业。
(二)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可以发挥中医院校特色优势,运用中、西医健康管理方式结合,突出中医理念,实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打造中医院校独特健康管理人才。课程设置除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还要开设专业相关选修课程。课程学习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课程聘请“双师型”教师担任教学和实训指导。老师既是专业课理论教学老师,同时是实训单位职工,在学生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更具有连贯性和专业性。在课程的设置上适当增加实验和讨论的课时数或开设综合性实验课,引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多种教学方法,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模式。还可以聘请健康管理领域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健康管理发展现状等方面的系列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使所学与实际接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就业能力。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各个高校健康管理专业的精品课程,建立属于本学校的专业精品课程。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微课的高职电子技术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56232675。
G712;U471-4
自2012年已来,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从由技能人才培B体系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注重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把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到了更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人才培养过程实施的基础和依据。结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及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新能源光伏发电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案例,分析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质量、分层培养、素质与创新等内容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上的改革。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要求
在人才培养过程要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必须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明确岗位、细化培养规格,融入各种特色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如下。
(1)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要关注“专业成长”、“纵横衔接”、“素养提升”三个目标,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落实“大类培养”、“方向培养”、“协同培养”三个阶段,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实施“技能竞赛”、“跨界复合”、“升学创业”三条路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据此进行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的配置,以保障培养目标的达成。
(2)细化专业培养规格,从职业素养、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3)明确人才培养的岗位定位,落实分方向、分层次培养模式,优化教学方式,扩大小班化教学,推广分层教学或特长生教学,增加选修课程,不断提高课堂人才培养质量。
(4)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体现多阶段、综合性实训教学安排,强化“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教学环节。
(5)做好相关内容的整合,将实训内容(课程)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6)合理设计课程体系,推进“工作室”课程教学模式,把企业典型案例引入课堂。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原则
(1)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上,要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和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加强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规范课程名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强调课程教学设计,并开展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富有专业与课程特点的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相结合的原则: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生产性实训、专业社会实践、基于课程的综合实践项目、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课程内容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始终。紧密结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环境。
(3)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产学研是高职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因此,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上要体现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区域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双赢局面。各专业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由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订,使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能力要求接轨岗位实际需求与标准。
(4)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厘清技能型、技术型两个层次、推进开展多个方向的基础上,将创新(特长)型、复合型等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之中,探索多形式创新创业试点班,完善多途径合作协同育人。坚持因材施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课程质量建设
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质量关系到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上,必须重视课程质量的设计与要求。
(1)课程类别
通过企业调研,分析岗位技术技能要求,通过岗位分析与梳理,构建起基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类别分为通识课程(包含思政、专业特色通识课)、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类。综合实践课程分为专业社会实践、校内(课程)综合实训、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
(2)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基于产业链中岗位的差异化分析,找准人才培养的核心岗位,进而分析从事本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最后确定核心课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形成体现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融入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等职业素养、职业精神与关键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减少合班教学,增加小班化教学比例,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提升小班化学时、选修课学分等比例,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3)强化实践教学
完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标准;突出实践技能素质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落实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课内实训、基于课程的综合实践项目及独立综合实训(专业社会实践、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4)切实推进“双证书制”
推行“课证融合”和“双证融通”,把学历考试与职业证书资格考试标准对接,丰富“双证书制”内涵建设。
(5)推进课程综合改革
打通专业类下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专业的交叉课程,推进跨学院、跨专业交叉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机制。建立专业基础课程按专业大类统筹设置;大类专业要求体现分方向、分层次的相近模块课程选修,完善核心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拓展课程可以设置体现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选修模块课程。通识课程实施分录取生源、分专业类别选择开设课程,大类专业逐步推行分层次教学。各专业合理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相关创新创业内容等情况可折算为学分或认定为课堂学习。
四、素质提升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设计
实施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工程,探索创新创业活动途径,设置素质与创新创业学分,其中包括新生始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学苑讲坛、教授讲坛”等系列讲座学分。各素质与创新课程、活动安排如下。
(1)新生始业教育: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学初进行,由二级学院制定新生始业教育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
(2)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安排在第二学期暑期进行,由社科部根据专业素质要求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考核合格者获学分。
(3)体育与健康: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考核手段,通过体质健康测试者获得学分。
(4)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安排在第2~3(二年制)或2~5(三年制)学期进行,由二级学院根据学情具体安排活动内容,要求学生至少参加12(二年制)或18(三年制)学时的心理健康主题实践活动,获得学分。
(5)“学苑讲坛、教授讲坛”等系列讲座:安排在1~4学期进行,学生至少参加规定场讲座活动,获得学分。
(6)其他学分为创新创业学分:由专业或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提升要求设置。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社团活动与实践、创新实验、、获得专利、自主创业等活动,获得相应学分。
五、新能源光伏发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光伏发电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课程如下图1所示。
(1)在落实“大类培养”、“方向培养”、“协同培养”三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专业共开设3个方向,分别为新能源电子技术方向、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方向、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方向。
(2)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思想政治课、文化基础课、体育与健康、创业与心理、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程(基础课、核心课、拓展课)、独立设置的综合实践课程和素质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课程模块组成。
(3)在“技能竞赛”、“跨界复合”、“升学创业”三条路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各方向特点开设了“竞赛创业核心课程1”、“竞赛创业核心课程2”和“专升本课程”,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用相应学分替代原有专业课程学分。
(4)在推进“工作室”课程教学模式过程中,合理设计课程体系,把企业实际生产案例引入课堂。例如在“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方向”的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上学期,通过核心课程《离网光系统开发与设计》、《并网光伏系统开发与设计》把对应的拓展课程《电子线路制图与制板》、《电子测量技术》、《光伏控制器分析与制作》和《智能微电网技术》、《光伏电站建设与维护》进行对接,便于大项目课堂引入,利于“工作室”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六、总结
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把“专业成长”、“纵横衔接”、“素养提升”等内涵建设作槿瞬排嘌目标;关注学生人人成才问题,实施“大类培养”、“方向培养”、“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搭建“技能竞赛”、“跨界复合”、“升学创业”等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颖.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J].职业与教育,2015,(16):106-108.
[2]付云.高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之辩[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16-19.
[3]罗云军. 高职路桥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75-78.
[4]王联翔,韩德静.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职教论坛,2013(14):10-12.
[5]买琳燕.高职“具国际竞争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初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14-18.
1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社会的现实,中国的国情,使得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受到众多因素的牵绊,本文选用“优略势分析方法(SWOT)”,分析影响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的相关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6]。根据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内部的竞争优势与威胁、外部的竞争劣势与机会等各种类型的因素分析而得,我国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推进的态度,提高相关主体部位对临床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加临床心理学相关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抓住机遇,加大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力度等。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当前条件下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成为了一种必然。
2.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由传统社会急速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念与发展模式对相应的科学人才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其中,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层次[7]。然而,当今我国大约拥有1亿以上人存在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且我国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带来的各种类型事故的比率大约占了10%,为国家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与困扰[8]。高发的精神及心理疾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已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
2.2临床心理学人才自身发展需求
临床心理学人才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有关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就业等问题不断显露,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即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9]。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相关人群不断扩大,且其在相关医院的确诊率也一直呈现较高状态。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有10%-15%的患者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且全国50%-70%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问题。现实的实际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临床心理学人才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建立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影响心理疾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构建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10]。
3.1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构建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且有能力改善、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疾病的专门人才。整体来看,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内容包括重要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三个方面。第一,重要理念构建。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向被培养者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关状态、性格、兴趣与观念是影响其心理疾病的重要方面。因此,构建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应着重强调心理疾病患者相关方面对治疗过程造成的影响,包括其具有的不同知识、文化、能力、性别、个性、背景、信仰以及等级等,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者与心理疾病患者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使其共同达成一致的疾病治愈方案[11]。另一方面,秉着使心理疾病患者充分了解与认识心理疾病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及可能带来的结果的理念,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疾病的治疗。第二,教学体系构建。构建系统且完整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需要打破孤立且割裂的课程状况。首先,临床心理学研究需要割离出一般性研究中,着重培养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技能,并以此学习为基础,研究并创新临床心理学方法,从而为治疗者提供更有价值且可直接使用的论断;其次,针对有关临床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多个方面:人格、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研究设计以及临床评估等,建立具有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包括基本知识导论课程、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相关领域选修课程以及深入拓展研究课程共四个方面构成,且四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横向与纵向相互互补,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系统性且多阶段的高质量教学体系。第三,教学方式构建。创建教学方式要强调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要重点研究与解决现实中所涉及的相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变当今“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现状[12]。从教学内容入手,加大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从教学过程入手,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开设课外实践环节,并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交替进行,突出课外实践的操作价值与技术价值。
3.2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框架
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运行的主要框架由一个目标、二个主体、四个系统共同组成。首先,一个目标。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培养在医疗卫生与教育等领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疾病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并利用所学的心理学及医学知识对社会或组织的行为干预。其次,二个主体。主体是指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主要载体,包括学校及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当前中国临床心理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师结构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出具有雄厚的医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知识且思想敏锐、逻辑思维清晰、创新能力强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参与不足造成信息不对称,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且需要不断拓宽培养者的临床医学视野、丰富其相应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素养。因此,为了保障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实现,必须在充分发挥学校和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主体的基础之上,从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心理评估技能及心理干预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临床心理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四个系统。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系统称为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对人才培养的相关主体组织机构建设并明确其责任分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新的主体组织机构,从而实现培养系统更高的价值;其次,是主体系统,称为操控系统,主要是指相关机构,包括学校、私人诊所、医院以及企业等依据政府政策引导及社会文化导向,为实现培养目标从而展开一系列具体操作的过程;第三个系统指监管系统,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适时地对相关主体各方及模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起到预警管理的作用,该系统包括信息反馈和过程评估反馈两个部分;最后,是支撑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分析现实的管理要求及客观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制定出能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价值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与要求。因此,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为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但是《课程方案》却没有对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做特殊的、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对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很明显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因此,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应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从课程设置看,教育部很注重体育基础学科,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而且理论选修课较少、技术选修课较多。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只有10周),这一点与国外教师教育明显不同,比如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实践课,其课时量远超过200课时,同时通过微格课程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法国的教师教育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其教学实践达到486学时。
2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由于西安体育学院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是体育教育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所以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2004年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对陕西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636学时、占23.9%)、专业基础课(548学识、占20.6%)和专业课(648学时、占24.4%)。选修课(828学时、占31.1%)和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实习10周)。
西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强调了人才的专业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体现出为中小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必修课划分更为具体,但是课程设置只是强调了体育基础学科,忽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忽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专门课程的开设以及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专题课程的开设。教学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前的培训主要是常规口令练习和中学校园集体舞练习,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和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培训。西安体育学院新修订的08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与以前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教学实习时间的规定、实习前培训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仍没有得到重视。
[2]杨克敌,杨世秀,欧阳宁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4-25.
[3]宇传华,毛宗福,肖海燕,陈华.新医改形势下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1).
[4]肖模银,王全,王培刚,陈年芳.以开放纳新的态度推动高校办学国际化―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教育研究,2012,(1).
[5]万成松,郑莉,邹飞.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关于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与改革,2007,(1).
[6]詹平.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5).
[7]陈年芳,肖海燕.多途径提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教论坛,2011,(4).
[8]韦小敏,张志勇.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
[9]张爱华,何江,洪峰,王荣,李军,姚茂琳.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2011,(3).
[10]郑斯宁.指导研究生的几点体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9-11.
[11]施建军,王丽娟,韩淑伟.实施“本土国际化”战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5):19-22.
[12]毛宗福.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6).
[13]肖海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6).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59-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及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中国现有的医保专业人才呈现出巨大的供需失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困境。而现阶段最主要医保人才培养基地――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健康保险的社会大变革。当前,基于医疗保险的政策背景与行业需求下的专业改革势在必行。
医保人才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方向。自2000年开始,新一轮的教改从单纯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到更加宏观和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这个转变体现了专业建设未来的方向。就医疗保险专业而言,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模式是人才素质培养、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柱之一――医疗保障制度,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带动了对本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目前,医保专业人才素质不高、供给不足却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体制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医保专业人才是高校、尤其是各类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
国务院于1995年1月在“两江”(即镇江市与九江市)进行医改试点,标志着中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正式确立。截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18亿人。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人数为8.33亿,总覆盖率已达8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也成为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补充。1996年全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2亿元,而至2009年1月至10月,全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已达476.7亿元,其中疾病险、医疗险共占到健康险总保费的96%,可见其发展势头的强劲与活力。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地位逐渐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外资健康保险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与竞争度也得到了空前提高。
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成熟度加大必然拉动对既懂医学又懂保险学知识的高级复合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因此,在深入分析社会对医保人才类型与层次之后,如何将社会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是本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医学院的医保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培养模式本质上决定了专业人才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在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中“培养模式为专业建设第一层次,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 [1] 可以看出,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模式居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均为其服务的。
具体而言,医学院开设医保专业培养模式如何合理定位才是专业建设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首先,医保专业必须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应用性是专业培养的本质要求。所谓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以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强化实践能力,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应用性特点必然决定其就业方向就是专业需求方向。当前,随着中国各类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对医保人才也呈现出复合型、职业化与专业性的人才需求格局。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始终坚持应用型为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立足点。其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医保人才新的要求是专业建设者应着力考虑的主要问题。目前,各校对医保专业基本定位为社会保险机构和卫生机构从事医疗保险相关工作的人才培养上,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下人才需求的重要性在培养模式上尚未得到实质性的体现[2]。
那么,如何在培养模式上强化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素质以适应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本质上涉及到医保专业培养上的两个基本模块――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在培养要求上如何平衡的问题[3]。从学科体系可知,社会医疗保险本质上是商业健康保险的分支,是其下位概念。其无论从学科概念与理论,以及基本的精算模型、预测方法都是直接来源于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理论为社会医疗保险提供了完备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掌握扎实的商业保险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学生能迅速理解和胜任社会医疗保险工作要求。反过来,大量学习的是社会保险知识是很难适应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医保专业必须从培养模式高度上向商业健康保险做根本性转变。唯有此,医保专业的人才培养才能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对医保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
四、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
目前,中国医疗保险呈现出人才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职业化素质低,培养要求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困境。而其中的深层原因是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特点与现有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制约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其一,医疗保险专业有学科交叉性极强的特点。其学科特点既非临床医学专业的简单复制,又有别于普通的社会科学专业。它是集医学、金融保险、法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其二,专业的跨学科性与不成熟性加之医学院中教学资源分配上理念与体制缺陷导致了在专业培养上不能或不去针对全校层次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各类大学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其必将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特色。对于医保来说,跨学科性即是本专业的特色又是本专业的培养难点,其导致了专门性的医学院举办以跨学科为特点的医保专业面临了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模式上的瓶颈与优势。其中,临床医学有非常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这本身就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优势所在。但是,医保专业又不能在培养要求与培养目的上对临床医学专业简单复制。另一方面,其中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同样也具有较强理论性与实践性。医疗保险本身还是一个新兴专业,其专业的不成熟性又多体现在师资上的不成熟性。为了更好地开设本专业,目前各医学院校引入了大量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青年教师,而这些青年教师也都出未出专业培养期,胜任专业教学与科研任务还需要较长时期,这也导致了本专业教师梯队的严重断档。另一方面,也是医保专业的跨学科特点,也是医学院在校级层面上在对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建设、科研投入又存在地位不明显、领导层不重视与不了解、自身发展水平薄弱的困境,这些都会使一大部分专业优秀人才对在医学院发展会在产生在专业上被严重“边缘化”的强烈预期,这必将阻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入。目前,与医保相关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师资严重匮乏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困境。
五、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首先,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在:找准专业建设的切入点,体现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地立足医学院现有的办学优势,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竞争力。
每种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其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就医保专业而言,主要是由临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学科之间高度融合。医学院在举办本专业时应扬长避短,以临床医学理论与技能为办学特色,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当前新一轮医改不仅为社会医疗保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促使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转变经营与管理理念,尤其是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健康保险经营模式。如,特别是加强建立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合作关系,通过定点医院建设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这必然促使对有着良好医学背景的保险人才产生强大的需求。另外,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健康保险在人才需求上特别是要重点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和精算、核保、核赔、健康管理等专业人才。而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背景的人才是上述岗位所必需的,正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优势。
其次,在专业建设上应始终坚持应用性为办学导向,积极有效的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努力提升本专业学生的行业竞争力与职业化素质。在办学模式上,应坚持以“突出优势,共创双赢”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两类教育”的广泛融通。具体措施上,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即医疗保险业界,包括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为专业教学提供实践平台,沟通、了解业界对人才素质的实际需求,缩小课堂教学与业界实践之间的差距。医学院可以依托自身在临床医学、健康管理以及预防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对医疗保险机构的中、高层专业人员(如健康管理、核保与理赔等人员)开展和医学相关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深层次上,进一步建立业界与学校间更为广泛横向关系。在诸如人才的定向培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以及科研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提升本专业的应用性与职业性。
最后,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校级层面获得理解与支持。首先,学院高层应充分认清交叉学科的重要性,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与专业。医学院校主要是以医药卫生等相关专业为主导,而对于医学与保险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深度交叉的医保专业而言,许多院校领导层尚未正确认识到重要性。因此,系部应努力促使学院高层认识到本专业发展对学院整体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存在拉动作用。这必然要求教学科研人员能从本专业学科发展中敏锐地寻找到符合医学院校学科发展旨趣的交叉点,进而在教学与科研上达成共识。
总之,学院高层必须认识到以医学为基本平台的跨学科发展是学院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努力避免本专业在发展初期出现被“边缘化”的窘境。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49-02
随着我国各类残疾人、伤残者的总数增加,具有康复需求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保健康复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融体育、健康、营养、医学知识及体育文化于一体,以促进健康为目标,以运动项目练习为手段,使体育锻炼促进人的健康更具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1]。我国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院校大体有体育专业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其他综合类院校,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2]。在针对某些疾病专门性的治疗,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要涉及各方面的知识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康复。充分挖掘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的各自优势,并有效地结合和发挥以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发展现状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科学的学科之一,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追溯体育保健学的发生、发展要从运动医学开始[3]。运动医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至20世纪20年代初,运动生理、解剖等基础研究与运动伤病的防治等应用研究相互促进,产生了更精细的不同专业,形成了运动保健学,并逐渐被列入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课程。1982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部分师范类学校体育专业教师,编写了第一本教材《体育保健学》[4]。体育保健学的发展需要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医疗医学和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的新成就中汲取营养,同时又不断地对它们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医学的全面进步和提高。体育保健学的课程主要在各体育类专业院校,也有部分医学院校也开设了体育保健学课程。运动处方是治疗和预防、康复的核心部分,各种疾病的运动处方等问题均将会研究得更加深入。随着国家全民健身活动和健康事业的发展推进,体育保健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5]。
二、保健康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招生情况。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学校,主要有四类,例如体育类院校、医学类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师范类学校。目前,我国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能够满足一定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方面的需要,由于我国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较晚,又由于自身的原因,面对我国对康复人才的迫切需要,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保健康复人才的需要,还存在着需要和培养人才滞后的情况。我国高校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招生,主要还是体育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在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上,开设了有关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的课程,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相结合资源共享,培养符合当今与将来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才,更好地为全民健身和健康事业服务。
2.用人情况。在对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根据调查可知,有部分用人单位、对刚刚毕业的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学生不能直接上岗工作,而是要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后才能上岗,主要问题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和工作单位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出现了教、学、工作、实践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
学生在工作单位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在进行按摩时保健康复手法生硬,针对性地实行保健、康复推拿技术较差等等。造成的主要原因为,体育保健康复课程在整个学习中,开设学时短,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办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应根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重点地因材进行培养,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能力的需要,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也应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实践和实际的操作机会少,也是原因之一。
三、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
1.医体结合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从我国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看,以及主要职业能力和就业等方面看,需要“医体结合”。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仅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掌握运动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和实践,掌握理疗仪器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运动疗法的技能和方法,运用各方面的体育、医学、营养等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开具适合的运动处方,并指导人群科学健身。这些目标的培养离不开医学院校的支持。
2.社会发展需要医体结合。到 2020 年,中国将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全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 亿。国务院也非常重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在 2020 年,基本建立较合理的完整体系,为人们服务,国家将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投入[6]。这为我国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带来了生机和广阔的前景,社会对康复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大量增加,这成为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伴随着我国健康服务领域的发展,运动疗法是康复医疗的核心和主要手段,利用\动加医疗康复结合的方法,能很好地为我国的人民健康做出贡献,增强人民的体质,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将成为我国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和人才来源。
3.预防治疗康复需要医体结合。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事业和全民健身的全面发展,各种医疗机构、省县级的康复机构、运动队等等的增多,都需要大量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7]。各种疾病的早期预防,疾病的治疗、控制和康复,残疾人的康复治疗等等,运动疗法都是不可替代的手段,医体结合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医学院校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能够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基地,学生学习了医学知识来做理论支撑,制定运动处方,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医学科学知识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知识,医学院校能很好地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人文与学习环境。医学院校不仅在医学理论上有专家和学者,在实践上也有着现代医学的实践者。医学院校有先进的医疗器械和专业所需的实践,能针对性地对某些疾病进行专门性的治疗,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康复。
四、“t体结合”培养保健康复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医学和传统体育保健康复各自的优势,将二者有利地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进行培养[8]。医学院校的先进的医疗器械、优秀的医疗人才、适合的人文环境,能为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服务性实训基地,学生能在医学院校实习和进行实际的操作、手法练习,为将来的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将来在就业的时候,就能很好和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这样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行业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降低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根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将来就业的要求,分层次、分功能、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医体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完善和改进,提高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9]。医校结合,必须创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将来能服务社会,这就要求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观念,使他们能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中和自我的融合中统一发展[10],在“医体结合”下,更好地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五、结语
随着我国各类残疾人、伤残者的总数增加,有康复需求的人也越来越多,保健康复专业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专业开展得较晚,在培养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实施医体结合培养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发挥最大的优势,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参考文献:
[1] 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
[2] 王晓曦.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4):98-100.
[3] 钟帮礼.体育保健康复知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2014,(35):99-100.
[4] 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兼谈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群的构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
学报,2008,(1):65-68.
[5] 陈芳,袁建伟.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10-12.
[6] 苟梦雍.山西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D].太原:中北大学,2015.
[7] 肖冰,崔明.高职体育保健专业“系所合一,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9):6-8.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独立学院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1.财经人才需求状况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迫在眉睫
随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也使中国高等财经教育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高等财经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大发展,彻底改变了财经人才的供需状况。造成了财经人才过剩的局面,就使得财经岗位竞争越演越烈,高等院校财经人才就业困难。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迫在眉睫。
2.财经人才培养规格迫使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势在必行
由于财经专业是应用型专业,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财经知识独立完成岗位工作。所以,高等财经教育的根本性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既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别于母体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如何科学的定位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重要问题,更是决定独立学院能否真正“独立”发展的关键所在。因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势在必行。
3.独立学院生源情况预示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不容忽视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与普通公办院校相比有其自身特点。一是独立学院的生源都来自于高考的三本录取,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较差。二是学生的情商较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如何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因材施教,挖掘特长,为他们提供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独立学院保障生源,维持自身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独立学院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经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所谓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解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中最核心内容。但目前多数独立学院财经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上普遍存在不够明确,仍然追求过高、过大的目标。首先,虽然大多是独立学院都提出了培养应用型财经人才,但对于这一目标的阐述和理解不够明确,没有区分于母体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同,将两者的培养目标置于同一高度。其次,培养目标定位过大。将人才培养目标笼统的表述为面向满足财经人才需求。目标仍然停留在满足全国财经系统的需求,没能体现独立学院服务本地区经济的使命。
2.财经人才规格定位模糊
人才规格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培养人才的层次”问题,应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关键的内容。但目前多数独立学院财经人才规格定位都较为模糊只定位到“应用型人才”,与母体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同质化。出现了照搬母体院校的教学体系和人才规格,导致与母体院校的财经专业设置类似,课程体系雷同,办学特色缺乏,无法充分发挥出独立学院自身的资源优势,这对于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财经人才培养方式落后
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解决“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人才规格能否达到,同时体现了独立学院的办学能力,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法。很多独立学院财经人才培养方式较落,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且大多数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较为单一,课程教学往往都以讲授为主,实践环节薄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欠缺实践应用能力,更不具备创新能力,无法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财经人才的培养目标。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独立学院的生源与就业,给独立学院生存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独立学院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1.科学确立独立学院财经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必须以财经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先天优势,确立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保证能在高等财经教育中占据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独立学院财经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服务于本地区经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母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高级应用型本科财经人才应具有学科和职业双重特性,既具备财经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准,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和创新性能力的专门人才。
同时,独立学院必须以财经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南,构建一套体现“高级应用型”特征的课程体系。通过优化财经专业设置,调整专业课程结构,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等方式,完成独立学院培养高级应用型财经人才的使命。
2.系统定位独立学院财经人才培养规格
独立学院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还应该充分研究和系统定位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只有突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具体细化财经人才的培养规格,才能够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独立学院要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强化专业特色、人才特色建设。
办学特色必须以保证人才的质量为前提去创立。因此,即便独立学院的生源有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但绝不能以此为借口,就降低独立学院财经人才培养规格。必须坚守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发展,彰显学生的优良个性,实现人才成长的最优化”作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提升独立学院的竞争力,树立自身品牌,使独立学院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