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03: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探索价值观的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0.引言
烟草工业属于制造业,其加工工艺过程需经若干道工序的处理,在这些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参数多达300多个。因此,在实际的工艺质量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对产品加工质量影响较大的工序,并科学系统地去控制这些繁杂的工序参数,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当前竞争益激烈的烟草制造企业来说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公司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强较强的加工工艺工序及加工参数精细化控制体系,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1.重点工序的识别及精细化控制
通常,卷烟制造从烟片投料到烟丝制成全过程,需经过近20道工序的工艺处理。在上述众多工序中,部分是为了满足连续化生产条件下物料的输送过程,另一部分则是对卷烟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吸食安全起关键作用的加工工序。在现有的烟草质量管理过程中,对于工序的管理一直存在较大的误区,比如在部分对卷烟品质影响不大的工序上投人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进行设备维护保养、运行参数监管,而在那些对卷烟吸味有着重大影响的工序上则疏于维护、控制及管理,造成在制过程波动较大,过程控制精度较差,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卷烟制造过程所涉及的工序进行了系统化分类识别,并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了那些影响卷烟吸味及吸食安全性工序的监管,通过建立重点工序批次专检、定期点检、周期性自检“三位一体”的精细化质量控制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质量控制重点不突出、质量管理针对性不强”的粗放式工序控制管理方法,有效提升了加工制造过程控制能力,显著降低了质量管理成本。
1.1重点工序的识别方法
重点工序的建立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则:(1)对卷烟产品物理质量、感官质量、烟气化学等指标具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如烟片回潮、叶丝干燥等涉及到烟草高温高湿处理加工的工序;(2)在制过程质量波动较大、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如加香加料、叶丝混配等易引起产品吸味发生重大变更的工序。
1.2重点工序的精细化控制方法
重点工序的精细化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重点工序的批次首尾检及换牌的管理制度,如批次尾料的处理,换牌后设备的清洗等;(2)建立设备工艺性能的定期点检及设备保养维护制度,如工艺热风温度、流量计等计量仪器的定期校验;(3)建立生产过程周期性的自检和专检制度,如水压力、蒸汽压力、压缩空气压力等能源动力是否满足工艺需求的自检。
2.强化“四个注重”
注重实效性,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不是制定的管理文件数量越多越好,也不是管理文件规定的越细越好。文件的数量是由组织的活动性质、过程复杂程度和员工能力决定的,在符合标准和满足运行控制的条件下,管理体系文件应尽可能减少。注重全员参与,这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一定要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体系文件的制定和论证,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员工自觉把自己的工作同企业服务质量、顾客利益联系起来,确保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控制。注重教育培训,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岗位职责要求和员工个人能力等因素,确定真实、科学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员工培训;要加强培训过程控制,提高培训效果,打造一支质量意识高、责任感强、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提供资源保证。
注重运行效率,要明确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界定管理部门之间的接口,理顺管理关系,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准则,形成规范、流畅、高效的体系运行流程,切实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3.采用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经过了传统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即现代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初是由菲根堡姆于1961年提出的。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经。它遵循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全员参与;(3)领导作用;(4)管理的系统方法;(5)过程和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这八项原则。明确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来说永远是进行时而非过去时。企业经过ISO9000认证后一定要量力而行,重在贯彻落实,持续有效地开展内审,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性。建立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善和不断改进机制。
严格按PDCA循环来执行,以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4.建立与完善工艺参数标准
4.1工艺观测类参数建立方法
该类参数应满足以下原则:(1)其波动对卷烟在制品、成品的一般质量特性(如烟丝的填充能力、烟支物理指标及外观)的影响程度较大;(2)不同产品均使用相同的设置值。该类参数的具体实例如:滚筒转速;调节阀门开度;烟支长度等。
4.2工艺控制类参数建立方法
该类参数应满足以下原则:(1)其波动对在制品或产品的关键或重要质量特性的影响程度较大,或表征过程关键要求;(2)可根据产品需要设置不同的控制值,以获得个性化的加工质量。该类参数的具体实例如烟片含水率,工艺热风温度,物料进料流量,烟支质量等。
4.3能源动力类参数建立方法
该类参数应满足以下原则:(1)生产的能源、动力输人要求,如蒸汽压力、压缩空气压力、水压力、温度等等;(2)制造过程的环境要求,如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等。
【参考文献】
[1]王军.烟草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浅析[J].经营管理者,2009,(19).
[2]朱常峰.烟草商业构建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初探 [J].湖南烟草,2010,(04).
社会呈多元化、快速发展,不仅给国家带来富强、改革,而且给社会带来全新思维、潮流多样多变。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完整统一的思想是必要的,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刻不容缓的事情,即对广大人民进行思想及价值观观念的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其思想最容易受到外界一些拜金、享乐、极端主义等负面观念的影响,而产生迷茫。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中,中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其多元冲击。所以,正需要以语文教育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人文熏陶。
一、中学语文与价值观教育
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并视为社会广大青少年的代表人群,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对象。二零零一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就有这样一个观点:“语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让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品与健康审美。”因此中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首要教学目标。
二、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要求
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中学生求索知识,所以教师应该侧重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教师如何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新时期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中学语文教师、价值观教育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写作中体现价值观
在中学任何学习阶段的语文课堂基础均为通过“写作”完成的。在200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有明确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需要认识常见汉字,数量为三千五百个字左右”,不仅对学生的认字量有明确要求,而且对该学段学生的书写速度、规范也有要求,从而保障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
此外,我们在“课程标准”中还看到对学生毛笔字的训练要求,标准提倡中学生学习毛笔字,不仅使学生对书法的培养,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通^实践来促进学生的民族荣誉感,这便是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二)朗诵阅读中体现价值观
朗诵阅读一般通过书本或文字去了解作者及世界或他人的多元化情感经验,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掌握阅读、朗诵能力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在“课程标准”看到要求第四阶段的中学生在课内阅读量和篇数也有具体要求,至少在80篇的优秀诗文,而课外学生自行阅读数量不能低于260万字。所以,教师应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涉及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要涉及语文阅读中学习体会情感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讨论、总结均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而且在无形中形成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力、表现力,进而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说阅读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学中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口语交际中体现价值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从第四学习阶段开始要对学生进行500字以上45分钟的写作训练,同时进行扩写、改写。在口语表述方面要求学生能阐述自己的观点,且语言具有说服力、条理清晰合理。
所以,不管是写作还是口语交际都是教育教学学生积极表达新生的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班上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目标,从而实现对学生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培养。
人作为情感丰富的生物,当遇到情感激烈时,通常需要通过语言或文字去宣泄。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语言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诉求中如何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现是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重视的问题。
同时,在写作或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利用语言进行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并通过文字落于书面。因此,正确的、向上的价值观教育应该从学生“口”入手,手入“心”,这样才有教育实践意义。
三、中学语文教师对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教育改革、价值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唯有教师理解交易的真正意义,体现知识的专业性、传授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价值观教学走的更远。所以,教师应该时刻保持着与时俱进及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在未来也要从多个方面多元化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内涵等不断提升。同时,在课堂上,尊重教育对象,也是作为教师一个必备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价值理念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
所以,上好一堂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扎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对教育教学充分的热情,对于教育成果的积极探究,这些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同样,我们也可以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由教师的价值所决定的,师生间良好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健康、有效、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四、结语
价值观教育是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优势,让价值观逐渐形成的中学阶段的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对价值观有一个明确、正确、向上的认知,进而养成健康的价值观,并指导生活。
教材决定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只有选择明确的教材文章,并能充分探索其中价值观教育内容,才能使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领悟价值观教育,让中学语文课堂价值观教育打下基础;在教学方法作为教学主要途径,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思维融入教学内容中,让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的教育;而教师作为教育者,其决定了教育质量,教师的文化底蕴、品德都是中学语文价值观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价值观教育必须通过教材、教学过程、教师素养三个方面出发,只有这个三方面发挥作用,才能让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与以往相比,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课堂行为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如下。
1.落实三维目标时,缺乏整体性。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部分教师形而上学地理解“三维目标”的现象。一方面不能把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分解到课程目标中,造成目标偏差或目标确立过于抽象,目标虚拟;另一方面全面否定传统教学的经验,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开放”,把三维目标人为地“肢解”,造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该落实的不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游离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外,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些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或无效的。在教育教学中只有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2.处理实验教材时,缺乏创造性。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课本上的情景图没有现成的动态课件的展示过程,很难发挥出最大、最有效的功能,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致使许多教师在理解教材本意时发生了偏差,在对教材进行处理时不到位;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教师认为,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至部分教师完全照搬教材,不管其中的教学材料如主题图等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只管照搬教材上课,处理教材时缺乏创造性,脱离了实用性。
3.选用教学方法时,缺乏灵活性。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中提倡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就是对传统讲授法的全盘否定,就是不管什么内容都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去讨论。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方式,把有探索价值的并且学生有能力探索与发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而那些毫无探索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或者即使有探索价值,可学生根本无能力探索的内容,应考虑采用讲授法。
4.创设情境时,缺失“数学味”。一位教师上“数学广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进行了如下的组织:引入――周一的菜谱(肉丸子、白菜、冬瓜)让学生按一荤一素搭配起来,目的是让学生能初步理解搭配的意义。展开――周三的菜谱(排骨、鱼、青菜、豆腐、油菜)让学生按一荤一素自由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体验有序搭配的必要性与价值,从而让学生产生有序搭配的内在心理要求。巩固――周五的菜谱(荤菜是肉丸子、虾,素菜是白菜、豆腐、冬瓜)让学生说一说,有哪几种搭配方法,并想一想一共有几种。应用――超市购物(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整节课师生都在写菜名、说菜名,与菜名打交道,考虑的是怎么吃更合口、更营养。可以说“生活味”很浓,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数学,然而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这种有点异化或泛化的生活化中显得极其苍白与无力。至今,这样的情境创设,仍为数不少。情境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我们应依据数学知识的线索,努力创设“良好的”“合适的”情境,并充分挖掘情境背后的数学关系,“数学地”理解情境,让情境多一点“数学味”。
二、新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自身的素质跟不上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有偏差,表现在:
算法多样化过量――当前在教学“数的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最时髦的一句话就是“你喜欢用什么方法算就用什么方法算”,以为算法越多越好,越个性越体现新课程精神,不引导表述算理,不体现必要的优化,致使学生的计算能力严重滑坡。
合作学习过头――时下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放任”代替“自主”,“放开”代替“开放”,动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过分追求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忽视了教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联系生活过滥――近几年,数学教学生活化一度成为一些年轻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在教学中,教师时时处处创设生活情境,想方设法模拟热闹的生活场景,而忽视了数学学科抽象、严谨的本质特点,让过浓的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
尊重学生过度――“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有些教师过于尊重、赞赏学生,以至于不管学生回答问题对错、纪律遵守优劣,只要他们敢说、敢做,一律给以表扬,不批评、不教育,严重违背了课堂应有的常规教学。
可见,尽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但要真正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上,还面临许多具体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理性的反思,许多课堂把传统教学中采取的策略不加筛选几乎全盘丢弃,课堂上就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是教师数学素养与新课程教学要求存在差距。
新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大纲教材相比,内容有了很大拓展,如增加了概率统计领域的内容,增加了投影几何的内容,还增添了一些训练数学思维的内容,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数学功底去解读。如所有版本的实验教材都增加了“位置”这一单元,许多教师就觉得这样的内容很简单,无非让学生认识“上下、左右、前后”而已,至于这样的内容与直角坐标系有怎样的关联,就极少有人问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尽管教师的学历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的学历教育所学的内容基本与数学无关。
2.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制约了教师实施新课程。
(1)教师工作量超负荷。由于生源的自然减少,教师编制紧张,无论在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还是完小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包班现象,在被调查的92名教师中,周课时数15节以上的占19%,20节以上的占36%,两项合计达55%,可以想象教师的工作量之大,以至很多教师根本无力潜心钻研教学业务。
(2)教学资源匮乏。在调查中,有21位(占23%)教师除了教科书和教学用书外,其他任何与新课程教学有关的学习材料,甚至连《数学课程标准》都没有。许多教师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新的课程标准同教学大纲一样,都是国家指令性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规范和指导教学最重要的依据。如此匮乏的教学资源,严重制约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3)工作环境单一、封闭。受环境和工作量的制约,一般村完小每个年级就一两个班,每个年级就一个教师,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无法开展;各完小之间地理位置分散,校与校之间的相互联络又不便利,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量,教师之间自然就少了横向联系,各自只能局限于自己一片小天地里单兵作战。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同伴互助”只能是空谈。
三、思考与建议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更是困难重重。如何全面有效地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确保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是关键。根据以上调研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切实领悟新课标精神实质。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看,绝大多数是由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实质理解不透所致。因此,建议大家要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思考与研究新课标,各校年级组要进行经常性的研讨,每周或隔周进行集体备课,在上课后要进行反思、研讨与总结,不仅要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更要寻找到改进的措施与理论依据,使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更好落实,使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得到同步发展。
2.加强理论培训和专业培训,丰富自身数学素养。新教材加入了一些新的学习内容,教师很有必要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而且由于新课程课堂的开放性,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以前,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来说,除了要精通教材上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深入了解并掌握支撑这些知识背后的基础理论,做到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另外,新课程实施以后,在增加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学段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及时充电,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不但要学习小学阶段新增的内容,还要学习更高阶段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整体,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教学定位,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社会在人的伦理、道德提升中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今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借鉴意义。
1.“仁爱”为核心的儒家的伦理思想为人们建立了人格理想和人生价值观。儒家道德学说认为“仁”是社会道和德的依据,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行为都要以“仁”为根本,是个人安身立命根本。正是从“仁义”出发,孔子提出忠信、中庸、礼义等伦理范畴,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品德规范。
2.以“义利观”为基本特点的价值取向。儒家所确立的“见利思义”、“观得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舍生取义”的“义利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主导的价值取向,成为了人们的崇尚与追求,形成了博大的民族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我国出现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英雄。在民众的生活中形成了崇高道义,弘扬仁义,以民族大业为重的道德风尚。
3.内外相结合的教化方式。中国传统社会进行价值观教育采用了自我教化和外在教化相结合的方式。在外在教化中,统治者或德高望重的社会成员要求社会成员接触和认识社会价值观并遵循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自我教化是通过反省、慎独、知行合一的修身方法使社会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接受、理解社会规范,把外在教化的价值规范融入到社会生活,成为自觉遵守的准则,将社会价值观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人格。这种方式在传统价值观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二、认真总结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经验
1.形成了完整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模式。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等五个阶段。道德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参加社会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是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影响的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过程。这对于今天构建价值观培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富有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青少年成长所处的环境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价值观教育把握社会大背景下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特点,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进行调整,这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奉献的精神,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3.积极引导青少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很重视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加深他们对社会的了解,进而促进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等部门要求大、中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红色旅游和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并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这对于价值观形成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4.社会、学校、家庭齐心协力共同开展价值观教育。青少年价值观是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建国以来重视社会、学校、家庭三者联合起来共同培育青少年的价值观。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利用学校主阵地,整合社会资源,探索价值观教育中社会教育的特点,三者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
三、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经验
1.注重主体性教育。国外价值观教育模式认为,价值观教育只有注重学生和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价值澄清模式认为,价值观不是学习或灌输而得来的,要教会学生选择价值观,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在自我选择的行动中澄清价值,从而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这体现了在教育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分析社会问题能力、判断能力。“体谅模式”反对传统的脱离学生生活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倡导价值观教育应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要。
2.关注青少年的生命价值。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认为,青少年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教育的目的所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价值规范都是为青少年的生活服务的,价值观教育的真谛在于注重人的价值。因此,在价值观教育中重视青少年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生命及其价值,这对于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脱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忽视他们的生活和学生对自己生命的认识,具有借鉴意义。
3.注重价值观规律的研究。国外的价值观教育大都重视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规律研究。如价值观澄清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拉斯思、哈明等人把价值澄清的完整过程可划分为选择、赞赏和行动三个阶段,具体又分为完全自由地选择;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做出喜欢的选择并对选择感到满意;乐于向别人公布自己的选择;根据做出的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的七个步骤;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惩罚与服从阶段;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人际协调阶段;社会制度与良心维系阶段;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权利阶段;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等六个阶段。
4.教育方法的虚拟性。美国的拉斯思、哈明等人的价值观澄清理论中的讨论法,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的讨论法,都具有虚拟性,这种讨论法的虚拟性的特点是,它与学生的自身的现实利益关系不大,因此,在讨论过程中容易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容易使他们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所实施的方法,有利于建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弥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的不足。
四、加强价值观理论研究,为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的建构,以理论研究作为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思想和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价值观的培育实践。
作者简介 崔振成,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授
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及现代性建构过程中遭遇的诸多问题,根本症结之一在于核心价值观的疏散以及因此导致的人的价值观无序、价值灵魂游离、价值信仰空匮、价值理想粗俗等。中国社会要稳健行至文明之境,不仅端赖生产力的日臻发达,更要凭借建设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人文秩序和人的心灵秩序。核心价值观作为维系现代社会的价值共识、引领现代社会前进的精神气质、凝聚现代人的价值信仰、构筑现代人精神家园的价值体系,必然成为整饬匡正、建构维系社会人文秩序和人的心灵秩序的最本质、最原初的“精神生产力”。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教育立人的本体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愿景的必然要求。
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将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检阅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以有效教育的方式融入到教育现场,介入到儿童价值观生成与修正的全过程之中,以期引起受教育者价值观的不断认同、内化、修正并走向高阶。其实,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经历至少两个阶段:第一是凝练的阶段,即从古今中外多元驳杂的价值观系统中,遴选出具有基础性、传承性、前瞻性、参照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观体系,达成价值观共识;第二是认同的阶段,即将遴选出的价值观体系对受教育者重新解读、解释、说明、澄清,引领其价值观的成长,统摄其价值观的普遍意义,引起其心理共鸣、价值认同与接纳。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个不断论证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建构与修正的过程。就学校教育的范畴而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之中,学校各科任教师、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都应当在显性与隐性的课程之中,在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未成年人正处于感性主导其生活方式、理性尚未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其身心发展特征,处理好几个基本问题,方能保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一、介入限度问题
未成年人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其人性和人格走向完善的本然要求。夸美纽斯早就说过:“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在行为范式、思想范式与价值观念都处于急剧变迁的时期,未成年人的成长更是急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介入。因为教育具有不可重复性,错过了某个阶段的适时教育,很难在下个阶段得到有效补偿。未成年人对周遭世界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价值态度以及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等,不仅具有直观感性化特点,也具有随机随意性特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适时有效介入,可以凭借教育的力量直接影响儿童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与价值行为,避免其陷入迷惘或误入歧途。同时,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宛如为孩子价值成长擎灯,帮助其自小树立有意义的价值理想,并逐渐生成稳健积极的价值观系统。所以,作为为健康价值观奠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全具有介入未成年人教育全程的必要性与合法性。持“价值无涉论”或者“价值中立论”者无论是出于人本的立场还是其他的主张,都是缺乏理论基础与实践理性的错误判断。
但是,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有其介入的限度,既不能无所作为,又不能过度限制和束缚。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认真研究介入的限度问题。
笔者以为,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限度应当在培育“善意”和“善为”的张力空间内提供必要的价值参照系。所谓“善意”,主要是价值认知与价值情感的范畴。培育“善意”,就是在价值认知方面,尽量规避价值相对主义的“无涉”性立场,要将“真”的“道德律令”呈示给未成年人,逐渐培育其价值理性,帮助其在是非、善恶、美丑面前养成求是、扬善、趋美的良好价值品质;同时,要激发、陶冶、升华未成年人的价值情感,培育其在面对自己经历、遭遇或者见闻、联想的情景故事、语境叙事时能够产生价值情感自觉,有孝心、同情心、仁爱心、诚信心等。所谓“善为”,主要是价值态度与价值选择的范畴。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培育未成年人的价值“善为”,就是在未成年人的价值态度养成上,提供尽可能客观、公正、高尚、文明的价值参照系,促进其价值态度上的自觉向善、自觉守礼明德、自觉自律于一定的价值规范;同时,在未成年人价值选择时,不仅要帮助其澄清原有价值观对价值选择的实际影响,还要帮助其明白对自己价值选择所产生的后果要负起责任。所以,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介入限度,不是在其价值观成长中包揽一切和统摄一切,而是通过分析、解释、澄清、引领的途径,行走在价值善意与善为的张力空间之内。
明晰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介入限度,是彰显和弘扬价值观教育在未成年人价值观生成过程中的存在意义与存在效果的前提。这可以说是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身份地位”问题。那么,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究竟要以何种内容来介入儿童价值观成长的现场呢?这就涉及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色担当”问题。
二、内容遴选问题
笔者以为,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范畴。
首先,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嵌入。教育具有文化性格,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找到自己的文化所依、文化坐标和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并非完全对峙,中国的现代文明建设绝不能隔断中国几千年来积聚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必须将凝结民族性格、标志民族气质的传统文化精粹嵌入其中,在传统文化中获得滋养,为孩子们的价值生长找到根和魂。传统除了具有文化优越性之外,还具有直接影响儿童价值观成长的基本元素,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未成年人理解与内化这些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观接纳、丰富与完善的过程。正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言:“传统为在身份的延续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基本信任’(basic trust)提供了一块停泊地,传统也是其他信任关系的导向机制。”[2]因此,传统文化无论在直接还是间接上都会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成长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反过来,缺乏具有本土意义传统价值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遭致未成年人价值观无根漂浮的灾难性后果,这是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的悲剧。
其次,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解与接纳。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应该融入具有中国特色和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人性本身就需要政治启蒙和政治影响。国家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政治上的思想导向,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意识倾向。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合国家意识形态的元素,也是为了本土文化的战略安全服务。正如亨廷顿所言:“西方的病毒一旦植入另一个社会,便很难根除……”[3] 所以,在未成年人价值观成长的关键阶段,融入蕴涵国家意识形态范畴的核心价值观,不仅不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钳制,恰恰相反,它为未成年人对本土文化元素的理解、为未成年人政治性人格结构的完善,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参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涉入,绝不能走向泛化的泥淖。
再次,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必须考虑对未成年人人性与人格成长有益的普遍性、通识性的人文道德知识的传授。传授普遍性的人文道德知识,是从现代性的全球伦理视野,将孝道、诚信、虔敬、信仰、民主、法治、自由、公正等道德伦理融合到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现场之中,让其超越某种狭隘的甚至在成人世界中争执不休的偏见,为他们开阔国际视野。通识性人文道德知识主要是指既关注儿童当前道德价值观认知的知识,也关切儿童未来终极性道德价值观认知的知识。用经典故事、名人事迹、精彩事例等教育资源材料,直接触摸未成年人的灵魂世界、精神世界,让其自幼就养成对绝对道德善、绝对道德理性的信仰和恭敬,对终极价值的思考与担当。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4]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范畴的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是必要但不充分的。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抽离与嵌入,抽离的是糟粕,嵌入的是精粹。同时,这三个范畴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能进行层次化、阶段化、平行化理解,要发挥它们的综合影响力,共同建构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世界。不过,厘清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范畴体系,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正落实,还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三、方式方法问题
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必须在其方式方法上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首先,要树立人本化、人文性的方法论理念。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是人文性,最本体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如果教育跟社会无底线地随波逐流并陷入功利主义的浮躁之境,那么教育就不可能造就出具有完善人性与完美人格的健全的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教育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不仅贯穿于各学科教育的实际过程,也理应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全部环节。它直接指向人的心灵内核,指向人价值世界的澄明之境,指向人价值理想的高尚追求,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必须秉承人本化、人文性的非功利、超功利的方法论理念。坚持人本化理念,就是要求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现场,必须充分尊重其人格尊严,尊重其生命与个性,对其眼前幸福和终极福祉负责,对其价值观成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从容解蔽、择善而就,避免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演变成对其价值观成长的专制与强加,对其当前幸福的掠夺与挤兑,对其丰富想象力和丰盈好奇心的无视与扼杀。坚持人文性理念,就是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论上的非功利性与超功利性。未成年人价值观养成,必然是一个长期建构与重构的过程。因此,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是一个持续永恒的教育工程,任何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徒劳无益的。所以,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论上,要竭力避免短视的功利主义行径,避免采取死记硬背道德教条、考试检测德育知识效果乃至奖优惩劣、贴标签等手段方法。
其次,要基于对未成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心理成长与理解规律、价值观成长规律的研究和尊重来建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体系。教育方法不仅要具有人文性,还要具有科学性方能实现其预期价值。那么,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笔者以为,它要基于对未成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心理成长与理解规律、价值观成长规律的研究和尊重。研究和尊重未成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就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以成人的价值世界为判据,要真正地站在未成年人真实生活的境遇中考虑问题。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与理解是有规律可循的,它的阶段性、循环往复性、易变动性和渐进性等规律,都应当成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依据。研究和尊重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成长规律是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基本的科学依据,价值观是人的文化性的核心表征,人的文化性生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价值观逐步社会化、成熟化的过程。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嵌入为基本载体。另外,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成长还具有“践言脱节”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其价值实践与其价值认知、价值言说不一致,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不能停留在“言教”的阶段,还必须在实践中检阅和巩固其价值观的稳定性。
最后,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拓殖空间、开放形式。所谓“拓殖空间”,就是在未成年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资源。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场域不能总是设置在以知识为背景的抽象世界中,不能将价值认知作为整个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部。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世界中,在他们所遇所感所知的情景故事中,在他们真实的情感世界中,探索价值观教育的积极资源,才能使他们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感,并把真善美的价值认识深刻理解和切实内化到他们的价值观世界之中。所以,在方式方法上,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陷入纯粹知性的机械教育中,毕竟,教育尤其是知识教育仅仅是生活的一个片段。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借助未成年人于生活中经历的故事、借助于未成年人周遭发生的教育情景故事、借助于未成年人想象世界中的好奇叙事,共同整合价值观教育的引领力量。所谓“开放形式”,就是说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囿于课堂说教,可以通过情景预设、问题引入、两难故事、价值论辩、创价活动、价值践行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核心价值观的启迪、融合与导引,把未成年人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态度、价值选择以及价值行为等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到其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之中。
总之,以上三方面问题是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直接面对的前提性问题,认真研究、孜孜探索,才能建构未成年人健康的价值世界、有序的心灵秩序和温馨的社会人文秩序,也才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性建构提供具有保障和驱动意义的“精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9.
促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育的基本目的,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创造一个有得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本次《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无论是“数与代数”,还是“空间与图形”,在具体的目标要求中都作了较大的调整。
一、内容编排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强调数学的学习应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特色之一。《标准》教材大力精简了一些缺乏实际背景、技巧性过高、枯燥无味的内容,而增设了一些“现实的数学”,选择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探索价值的数学问题,使课程内容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如《标准》大力精简了一些传统的算术应用题和繁琐的计算题。却大幅增加“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因为有关知识是学生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是他们就业和进一步学习所不可缺少的素养,如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测等,而事实上,“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本身与现实生活又是联系得非常紧密的,并富有重要的数学价值,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又如负数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的联系非常密切,如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的表示法,银行取款的表示法及水位警界线的表示法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负数的知识。对此,《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的问题。,’这一目标的实现,让学生经过对负数的认识,将更深刻地认识数,同时,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数学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
又如在一年级分类概念的教学中,教材是从学生熟悉的“整理房间”、“整理书包”等生活情节导入的,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亲自动手分一分、摆一摆的操作过程;生与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对同样的物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从中去充分体会分类的作用与分类的技巧。
二、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当今社会,人们对一些数据的处理,取近似值的比例高于精确值,因此,估算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2000年的《大纲》提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但在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并没有将估算落实到某一知识点上。
《标准》对估算的要求则提出明确的落实点。例如,在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第二学段中提出:“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根据给出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的一个数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提倡算法多样化也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本的计算方法是有的,但是不是只有一种,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而且一种基本方法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基本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也许另一种方法才是基本的。算法的多样化、方法的多样化,实质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是指一个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方法。
三、重视现代信息技术,鼓励使用计算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准》强调学生结合现实背景理解运算的意义,在养成按一定规则进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鼓励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世界、解决复杂问题。如“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对所得的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利用计算器)”按照过去,学生要发现上述的规律,需要做大量的运算,这样,学生就将宝贵的时间都花费在计算之中。而计算器的运用,则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patial expansion Guided by College Mainstream Values
――Building a Network Micro Platform as an Example
BAO Wei
(School of Marxism,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Micro-blog and micro-channel network as the main mode of micro platform to expand the space of tradi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while mainstream values boot mode for the college opened a new path, on the other hand to guide the work of mainstream values pose a challenge. Seamless network micro-platform mainstream values education and universities, online colleges micro-platform dual effect on mainstream values and guiding path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twork of micro platform can expand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space indispensable factor, the research, it'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eting point and cyberspace.
Key words micro platform; micro-blog; micro-channel; mainstream values
人们对网络认知作用至今经历了“网络危害论”、“网络工具论”、“网络社会观”三个过程,由此形成 “以遭遇和应对网络负面信息冲击为特征的被动适应阶段”,“以各类‘红色网络’的建设为特征的主动应战阶段”,“以综合性网络社区的发展为特征的自觉深入阶段。” ①互联网的强大扩散性不断地冲击着高校传统的教育空间,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空间的契合点,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1 高校主流价值观教育无缝对接网络微平台的必然性
70~90后是微时代最主要的活跃群体,因其与高校师生群具有交叉吻合性,所以微平台营造的微网络环境是可以将高校主流价值观引导教育纳入其中的。
一方面高校主流价值观引导教育具有独特性。它依托于知识的传授但又决不限于此,引导教育能否成功,关键看知识的受众者能否真心认可并进而产生共鸣,在价值观问题上形成科学合理的是非判断标准并自觉引导自身行动。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政课仅依靠传统课堂单向传输模式很难有效地在传播知识之外产生更高层次的触动,即便网络在教学中普及,从总体上看也多成为传统课堂简单、便捷的延续。因此迫切需要另一种方式来拓展高校价值观的引导教育空间。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微时代最活跃群体。事情一出,各种媒体解读、各种角度分析往往与事件本身纠结一起,一同进入学生视野,在及时获取资讯信息同时也伴随着所认知事件在认知过程中被过度解读、误读甚至错读的风险,这对学生价值观形成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难题。
单纯依托课堂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病,导致价值观认知与实际行为背向而驰的结果。微时代前所未有地将实际生活与我们拉得如此之近,然而对事物多角度解读与判断、多样地放大与缩小却淹没了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凸显了传统主流价值观理论传授模式的无力。因此,主流价值观教育与微平台的无缝对接是应对微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2 网络微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网络微平台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个人信息获取和能力,改变了话语权与信息传播权的中心化状态。与此同时,微力量的聚合由此而生,仅就微博而言,“微博影响力的动力机制内生于微博作为信息服务平台所激发的内容协同生产及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网络打通的信息通路,其本质是对信息资源的凝聚力和整合力。”②这样,基于网络微平台而生成的个体话语权的凸显和碎片化力量的凝聚共同挑战着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首先,教育权威性受到影响与挑战。传统思政课中教师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教育者通过精心筛选,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向教育对象集中地、持续地、高强度地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从而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③微时代下个体言论观点通过“自媒体”形式在网络上传播,个体成为信息传播和影响的关键点,也能通过微平台便捷地拓展教育资源,与各专业领域学者和专家互动和对话,这降低了教师主导地位与权威性。主流价值观引导的权威性如果被湮没在网络微平台钩织的大网中,学生价值观的取向也将在各种对错交织的网络观点中迷失。这就要求教育者创新模式,利用微平台构建校园网络舆论主导阵地,同时提升自身素养,充分发挥线下人际交流的魅力和影响力。
其次,学生认知能力培养方式受到影响与挑战。传统教育以一对多“传―授”模式展开,学生认知能力培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渐难方式进行。微时代在与信息咨询零距离接触中,一方面大学生会产生受众心理现象,打乱原有纵向认知模式而更接近于横向认知模式,另一方面在原有纵向认知模式下形成的被动认知方式彻底转变成主动认知方式,微平台上学生完全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信息获取者、传播者和者。因此,教育者必须更新原有工作理念,彰显现实性、突出真实感,通过增强应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的目的。
再次,教育环境受到影响与挑战。微时代重新构筑起一种全新教育环境。网络时代不可逆,全新环境也无可避免且无法剥离。教育者面临最主要挑战是话语权转换。网络话语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生活化等特点,虽然不能用网络话语来取代传统话语,但不能忽视它已经越来越为青年学生所推崇和应用。这恰恰揭示出在传统主流价值观引导教育中,学生接受心理与施教话语之间的距离和矛盾问题。表面看,如对网络话语熟视无睹,易造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话语鸿沟,实质上是一个需改进教育方式方法的实质性问题,即由权威型教育向平等型教育的模式转变。如果不能很好适应微时代新环境,会导致在主流价值观引导教育中不仅不能有效地传播思想教育内容,而且可能遭抵制。
3 高校网络微平台的建设路径
微时代来临,不仅考验高校主流价值观引导工作实效性,更对其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高校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微时代、适应微环境、利用微力量、构筑校园微平台以拓展引导空间,增强引导影响力和持续力。
(1)以校园微平台为媒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微网络环境中。要适应微时代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首先要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段将自身融入到微环境中。其次,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构建起具有特性和归属感的微平台,作为师生之间联系与交流的重要场域。再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利用校园微平台开展教育活动,让校园微平台成为教育者与大学生进行共同交流与学习活动的新环境。
(2)以校园微平台为阵地构建起师生互动交流的沟通机制。教育者不能将微平台简单看作是课堂的复制和延续,要有意识地适应大学生网上交流方式,了解网络话语,熟悉网络思维,捕捉心理动态,才能与大学生实现无障碍沟通,进而达到有效引导主流价值观的目的。
(3)转变原有教育理念,建设校园微文化。校园微文化建设首先要将微平台纳入到校园红色网站,占领微网络阵地。还需教育者充分关注学生论坛,及时把握学生动态,以微平台作为和学生论坛的链接纽带,拓展教育空间。此外,教育者应当关注微平台工具作用,寻找微平台与学生日常生活契合点,将网下学生社团活动与网上教育活动衔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总之,微时代进一步改变了高校价值观引导教育的环境,教育者要迎难而上,拓展教育空间,凝聚微力量,倡导正能量,努力探索价值观引导教育的新途径。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网络微力量对大学生价值导向的影响及应对机制研究》课题号201304132 阶段性成果
注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现代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会做题,更应该突出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的大多是理论的教学,课堂上几乎全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有实践内容的添加,这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价值,与学科的性质不符,使初中数学教学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这种只重理论的教学观念是被时代所淘汰的,是落后的,它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极大地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初中数学教学只有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才能让其顺利进行,但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学的目标还有很大的欠缺。这种目标的欠缺对于学生来讲会失去学习的方向,使其在数学中迷失自我。在教学科研中,对于教学目标的研究非常少,对于教学的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教学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源泉。明确的目标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有所方向,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有所依托,使学生的学习有所追求。
3.教学方法过于僵化
目前,初中数学面对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僵化。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春风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而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还是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课堂是自己的“一言堂”,考试是一张试卷定成绩,授课时不分对象地“一刀切”,注重知识传授而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问题十分突出。有些教师为了应付集体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只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工,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只“拿来”不“思考”,形不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缺少“备学生”的环节,对所谓的“经验”和“理念”盲目借鉴,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二、将新课标精神充分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思路中的途径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与改革,新课程标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新课标的精神充分融入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这是新课标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改革良好效果的基础。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目标,只有教学的理念得到改进才能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善,理念的更新是一切改革的开始,没有理念的更新,一切改革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价值。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在考试中获得一个更好的成绩,这就使教师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迫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而新课标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追求学生的数学学习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知识重点的情况下进行内化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对象,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这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一定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问题的设计不应过难,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进取心,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败感,不利于探索性的培养,同样,问题的设计不应过于简单,如果学生不学习就能解决问题就会给学生造成假象,造成其过度盲目的自信,也不利于自主性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在适当时候给予科学的引导,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热情。
3.制订详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引领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对于教学的科学进行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利用科学的教学目标进行指导,才能使数学的教学有所依据,才能使教学有计划性、规范性,这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基本都能够达到,避免目标太高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要太低,导致学生探索性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同时,教学目标的制订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目标应具有促进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新课改的目标是充分改革现在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理解新课标改革的精髓,将新课标改革的精神充分融入实际教学当中,这样才能保证新课标改革的意义,有利于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石国华,张王军.加强数学过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的社会竞争将日趋激烈,仅凭死记硬背学到的有限知识,而不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针对学生的心理,我拿出近几年,特别是去年的中考题让学生看一看,大家明显的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改革、创新、素质教育的气息,发现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试题已荡然无存,而开放型试题越来越多。试题比较重视考查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注重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中学生要具备的素质是:勇敢,敢于冒风险;自信,独立性强;勤奋,进取心强;热情,有幽默感;坚韧,有恒心;认真,一丝不苟。
一、 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依赖心理根深蒂固,“等、靠、要”的心里十分严重。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培养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适应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自主探索,在复习课中,每开始复习一个章节,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给出知识点、知识网络,然后小组讨论、补充,最后在黑板上给与明确。
关于合作交流,每次考试完毕,我最多花10分钟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另外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学生。错误的纠正,解体的方法技巧,都有学生自己解决,并由学生自行进行针对检测。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乐趣,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使自己的情感与数学学习相交融,有了长足的进步。
与传统教学不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但集体授课仍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作交流的基本流程可归纳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自主探索——合作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由此可见,教师的授课几乎是每一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策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不能将合作学习中传统课堂讲授等同视之。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也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有着较强的研究与探索价值,能为继起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
二、因为是改革,因为是要摒弃旧的不良的习惯,学生总有点担心:这种搞法会不会影响对知识的掌握?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学生的活动是否肤浅?事实证明,在复习过程中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平行班级相比较,在历次考试中遥遥领先,而且,学生把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整个班级团结协作,学习气氛浓厚。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合作精神,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合理分配小组为前提
一个班大约分六个小组,每小组8、9人,而且从各方面给与均衡。例如,按成绩给与均衡,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带动其他的同学;按性格的不同给与搭配,使每个小组都有几个性格开朗、勇于发言、探索、爱帮助同学的学生。采取教师协调,自愿调整,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使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表达(口头、书面)的能力等方面取长补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协作,保证顺利完成任务。这样不仅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打下基础,而且在无形中让一些学生得到身心的锻炼,具备了一些良好的素质。
2.培养带头人为基础
各组选出组长,挑选几个数学基础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公正、热心的学生,让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有所了解,取得他们的支持,让他们在日常课堂中起积极带头作用,及时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刚开始时,甚至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他们接受了,并且从中尝到了甜头,就越发的喜欢这种方式,并能自觉的运用到课堂中去。
3.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为保证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意味着课改不只是那些精英们的专利,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作为班级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坦率的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看到老师的变化,学生从背后走了出来,不再害怕说错、做错。
4.探索和合作为关键
通过探索与合作,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目的,新课标提出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都包含在内。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想、能做、能说的就大胆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同时,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适时创设探索性的教学情景,提供让学生思想、常识、探索、发现的机会,形成主动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合作性评价为激励:各组活动情况如何,最后要进行评比,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合作的积极性
首先是学生自评、互评,如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探索与合作中的得与失,各组相互交流,采用竞赛、展评等方式。再是教师点评,主要对学生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述,使学生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哪些方面有待于改进。评价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团队荣誉感,呵护学生的思维锋芒和锐气。
一、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含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团体领导者运用团体动力的作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依据基础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理论的支持进行的不同层面和深度的心理辅导,以促进团体成员心理障碍的消除、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与一般的团体活动不同,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心理障碍的消除和心理成长与发展为目标,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特殊的团体活动,需要一个领导者在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与成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并善于运用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创设团体氛围、觉察成员的心理变化、掌控成员间互动的方式等等,有效地带领团体发展,促进成员成长。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
团体辅导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各种练习,设计不同的场面,带动不同的感官,来触发成员的各种感觉、情绪、思维和行动,吸引成员的参与,协助自我表达和探索,促进思考和领悟。这些练习包括:
纸笔练习:通过绘画、完成句子、自我描述等反映内心世界,如自画像、生命线等。
身体运动:体操、呼吸训练、肌肉放松等。
接触练习:成员间的身体接触来增强彼此的信任和沟通。如信任跌倒、盲行等。
团体讨论:通过言语沟通来进行自我表达和相互了解与反馈。如戴高帽、热座等。
制作练习:通过单独或合作进行手工制作,探索自我,加强沟通与协作。如搭纸塔等。
阅读练习:阅读一些书籍、画报等视觉资料以引发思考和讨论。
媒体应用:听录音、看录像和摄像等活动。
角色扮演:用心理剧等方式来设计出类似真实生活内容和人物的环境,让成员直接扮演其中的人物,以获得感受、思考和领悟。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领域
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决定了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学校教育和学生工作,他在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触及学生的认知、情感,带动学生的思考、体验和行为改变。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和工作层面,一般在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从以下几个领域来进行。
(一)心理素质训练
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心理成长任务,比如如何认识和对待自己、如何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如何学习、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等,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经验的积累来完成。家庭教育的影响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往往有很大的随机性,而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场所,可以运用一系列规范而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其中团体心理辅导在帮助学生探索自我、提高人际沟通的技巧、改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管理、探索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效力。因而在中小学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发展阶段的要求来设计各种不同的心理素质训练。
这些心理素质训练包括:自我调适能力训练,如自我认同、情绪调节、压力管理;人际共同能力训练,如倾听、表达、共情、同理等能力的训练;自我管理训练,如自我规划、时间管理、理财训练;学习方法训练,如了解自己的思维、记忆和气质类型,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长小组,如探索自己的情感模式,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训练,个性调整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指标,它不仅与人们日常行为和个性特征密切相关,甚至很大程度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个人生存质量、生活幸福、学业和事业成败的重要前提。团体心理辅导在帮助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的团体辅导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是成长性辅导:通过各种成长小组学会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学会表达需要和自我满足,增强自我价值感,提升自尊:发现内在冲突,处理消极情绪,增强自我接纳,调整偏差认知,改善不良行为。
二是矫治性辅导:中小学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因为童年经历和家庭环境等因素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到了中学阶段,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比如“同一性危机”、人际关系障碍等,需要通过团体咨询来改善。甚至有的学生还出现轻度的精神障碍,一些抑郁症、强迫症等神经症和青春期常见的一些精神病也常有发生。在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团体咨询来进行矫正和治疗。
(三)特殊人群的行为矫治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因素复杂,难免使一些学生受到消极的影响,比如电子游戏成瘾、网络依赖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而学校可以针对这些特殊人群,在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改善特殊人群的心理和行为。比如:
“我是勤劳的蜘蛛”:网络依赖团体辅导,教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游戏带给我快乐还是忧虑”:游戏成瘾团体辅导,帮助学生处理游戏成瘾的情绪危机,并帮助他们学习如何选择和控制玩电脑游戏的方法。
“我不用你们督促”:增强学习动机的团体辅导,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增强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科学规划内容等。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根据其行为和心理特点,设置不同的辅导目标,运用不同的辅导策略和方式,在学生充分自主的情况下,从知、情、意、行等不同的方面同时引导学生,会收到特殊的效果。
(四)团队建设
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的实验场所。在学校学习依托团队生活和学习,通过爱集体、爱学校到爱国家、爱社会,可以帮助学生满足归属需要,从“小我”发展到“大我”,体验社会价值,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如果忽略团队建设,学生之间勾心斗角、恶性竞争,或孤僻自闭,抱小团,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阻力,更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未来的生活埋下隐患。因此,团队建设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
要环节。
团体心理辅导在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增强团体凝聚力方面有着突出的功效,把这种技术和方法大力推广到各种团队建设中,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寝室文化等。
三、合理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加强学校的育人功能
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中小学育人功能中具有特殊作用,但在使用这种技术时需要合理运用,注重其科学性,并懂得使用时的条件,积极与其他育人方式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科学育人的目标。
(一)注重科学性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方式,带领团体心理辅导的老师一定要经过不同程度的专业训练,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工作需要和工作目标来进行不同层面的工作。如果不经过训练,不知深浅,依葫芦画瓢,不仅不能带来应有的效果,弄不好还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团体心理辅导与一般的团体活动相似,领导者会带领团体成员进行很多游戏和练习(如前所述),但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游戏和练习具有特殊的含义,主要在于引导成员开放内心世界,不像课堂学习和一般的活动,不仅仅带来成员认知上的思考,大多会触及成员的内心情感,这些情绪情感多数是积极的,但也难免会引发一些人童年经历中的不愉快的感受甚至触发其创伤经历。团体辅导还会引起成员间的情感互动,有友好也有冲突,因此,团体辅导的带领者就要知道如何应对这类情况的发生,及时处理消极情绪,带动和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避免由于活动的引发和成员的互动带来成员的心理创伤,或在引发了成员记忆中的消极体验后没有适当的保护和处理而造成成员的二度创伤。所以,在学校大力推广团体心理辅导的同时还须对带领团体辅导的老师加强培训,以确保科学性。
(二)注意条件性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育人方法,运用时有一定的条件性,不具备条件会影响辅导效力甚至适得其反。运用团体心理辅导,需要一些设施和技术条件,因为团体心理辅导不是一般的团体活动,其目的是要营造安全的人际氛围以打开成员的内心世界,触动较深的情感体验,因此,需要有相对封闭的、隔音状况良好的、易于组织活动的场所(团体辅导室),然后一定要有经过不同程度专门培训的老师来带领,这是保证科学性的前提。
(三)注意与其他育人方法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