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3 16:27: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风险管理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风险管理研究

篇(1)

1.1一般资料

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为观察组,风险管理前的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的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

1.2方法

在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各种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实行全员护理风险管理,通过讨论会形式分析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相应对策并落实到实际护理执行中。

2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4.8±2.3)分,与风险管理实施前(80.5±3.1)相比,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在风险管理实施前,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为6.4%,而在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概率降至0.2%,有了明显改善(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骨科护理的风险因素

3.1.1护理相关规章制度落实较差

护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是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开展护理工作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础。但是,实际工作当中,有许多护理人员缺乏“慎独”精神,对于规章制度的重视性不够,出于工作效率、自身心态等各方面原因,并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所要求的流程,在护理工作中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加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监督力度的不足,都会导致护理风险发生。

3.1.2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

骨科患者的护理对于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有着较高要求,尤其是骨科患者属于复合伤、多发伤等创伤的,其病情较为复杂、病情发展快,如果不能准确处理,就会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在实践当中,由于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够,不能通过观察发现患者病情可能发生的病症,缺乏评判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导致患者病情治疗被延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3.1.3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缺乏

首先,在许多护理人员观念当中,认为安全是领导的事情,对护理安全的重视不够,没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难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使护理风险因素不断累积,最终引起安全事故,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其次,许多护理人员没有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于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深入了解,在护理工作当中只重视临床治疗,而忽视了书面记录,在发生医疗纠纷事件时,拿不出准确的证据来保护自己。

3.1.4护士人员数量编制严重不足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许多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味降低运行成本,导致医院骨科的护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人员数量与骨科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缺口,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加上床位的缺少,都给骨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妨碍,增加了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

3.1.5医院环境与设施方面问题

良好的环境和先进的设备是骨科护理良好进行的重要保证,在一些医院当中,环境建设存在着一定不足,比如走廊或厕所等区域光线过暗,没有设置应急灯等,给患者的活动带来风险;而在治疗设施上,有些医院设施并不齐全,对于仪器、设施的维护和检修不到位,药物没有及时补足,这些也会给骨科护理带来风险。

3.1.6交流沟通技巧的缺乏

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是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途径,也是护士的重要工作方式,但是许多护理人员对于交流沟通技巧掌握不足,与患者的沟通较为困难,对于患者的问题没有耐心、细心的解答,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存在敷衍、烦躁等现象,引起患者的不满,进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为医患纠纷的发生埋下隐患。

3.1.7患者自身因素

首先,患者对护理服务缺乏准确认知,许多为患者制定的个性化、人性化护理方法和技术在患者认知中是医院为了赚钱而提出的,导致患者出现拒绝接受新护理方法和技术的现象。其次,部分骨科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病情严重等因素,在情绪上容易出现郁闷、烦躁等现象,影响了与护理人员的交流和配合,增加骨科护理的风险。

3.2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3.2.1加强对护士的专业培训

护理专业素养是骨科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医院方面应该加强对护士的专业培训,通过开展各类学习班和培训课来提高护士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对新技术、新知识的了解。同时,还要通过模拟训练来增加护士的护理实践经验,并通过训练来发现护士自身存在的不足以进行改正,提高护士防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3.2.2提高护士安全和法律意识

首先,对护士开展安全教育,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使护士主动自觉的维护安全,积极做好病房巡视与健康宣教工作,将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到位,及时纠正护理当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为骨科护理的安全开展创造条件。其次,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使护士养成查对、检查、岗位、素质和法律五个风险管理意识,并以法律的相关规定为准则,规范自身的行为,及时、准确、详实地记录护理文书,保障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医患纠纷。

3.2.3增加骨科护士的人员编制

对护士的工作范畴和岗位职责进行明确,避免岗位和责任混乱问题;同时,根据骨科护理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层次、数量相当的护士;最后,采用弹性排班制度,使护士以最佳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3.2.4建立骨科护理风险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应急预案针对的主要是常见的临床危急问题,包括摔倒、坠床、猝死或失血性休克以及其他并发症等,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规范的流程来提高应急处理效果,有效控制风险的大小,保障患者安全。在制定应急预案后,还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严格遵守事先控制、事后严肃处理的基本原则,按照床边交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要求落实护理工作,提高风险防范的效果。

篇(2)

中图分类号:F283;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077-01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经营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时候的镖局押运就一种降低风险的方式。现代风险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慢慢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本文就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做了一定研究。从工程各阶段的风险因素出发,提出风险应对对策。

1 项目管理风险类型

工程项目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1)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

投资决策阶段就是项目生命周期的前期工作,包括三个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这个阶段主要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是立项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需要考虑诸多的风险因素。大致概括以下几种:

a.市场风险:市场供需预测偏差,产品价格预测偏差,产品竞争力预测偏差。

b.技术风险:技术实际要求与已经具备的技术水平偏差。

c.资源风险:资源供应量偏差,资源价格偏差。

d.地质风险:可能存在复杂地质地区使项目在建设工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e.投资风险:工程量变化量过大的风险,人,材,机价格浮动风险,工期延误过长风险,外汇汇率不利风险。

f.社会舆论风险:工程弊与利会引起社会舆论

(2)施工准备阶段的风险: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前,必须完成各项准备工作。通常包括征地和拆迁,生产和生活临时设施建设,监理和施工承包队伍的选定。这些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例如:通常选定信誉较高的施工企业承担项目建设来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3)实施阶段的风险

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施工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大体可以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的损失。非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施工组织,计划,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引起的不确定性。

2 风险管理对策

基于项目管理中存在风险因素的特点,需要对风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控制,这就我们通常所说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减少或者降低由于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引起的损失。目前控制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三类方法。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通俗来说就是躲避风险。而工程建设中大多数情况下风险是不能躲避的,只有在少数特定情况下成立。工程项目中的免责条款就属于风险回避。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基本可以概括成三类态度:喜好,讨厌,中立。在风险回避中还有2种方法:一种是承担较小的风险回避较大的风险,为了回避大风险而需要承担另外较小的风险;另一种是付出一定代价去回避风险。在这种第二种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不可控因素,因为代价是可以计算的,而风险损失很难估算,所以也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式。

(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顾名思义就是采取一些措施降低风险。在建设工程中风险控制主要有以下方法:

第一种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从而降低风险。第二种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业主会在施工工程中派业主代表进驻施工现场监督施工过程,减少施工质量隐患。第三种方法对人员和财产提供保护措施。

(3)风险转移

当风险不能回避时,把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去承担。工程建设中有些承包商没有能力控制风险因素,而在其他主题那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也有缺陷,当接受风险的主体没有清楚的意识到风险,这样会面临和遭受更大的损失。例如:分包商和承包商签订工期延误赔偿合同,当工期延误后分包商没有经济能力赔偿因工期延误的损失。所以最普遍有效的风险转移的方式就是购买保险。这样可以把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转化为一个确定的费用。

3 结语

由于我国大多企业对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理解上的误区,加上建筑行业的法制还不健全,各个主体的连带责任可能导致承担不合理的赔偿比例。这些导致很多企业盲目追求施工速度,经济利益最大化。忽略了安全,风险等因素给国家和人民带了不必要的损失,有时也给自己的的发展埋下了陷阱。所以近年来一部分企业非常重视项目风险管理。这也是风险管理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就分析概括了我国目前工程建设中风险的类型,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春浩.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咨资讯,2012.

[2] 王稳,王东.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审计研究,2010.

篇(3)

近年来,校园信贷的信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支付在大学生中的逐步普及,使得信贷消M快速风靡全国高校,但高校学生信贷消费信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若把信贷过程看成双方博弈,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企业则处于劣势地位,加上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风险进一步增加。

一、校园信贷发展现状

当今时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对于新产品和新概念有浓厚的兴趣,崇尚个性,追求变化,并且消费过程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依附性强。然而大学生缺乏消费规划意识,消费过程中不能做到理性思考,并且消费经验匮乏,尤其是大部分人在大学校园已经脱离了父母的监督管理,消费的行为不再受到约束,因此大学生信贷消费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因为大学生信贷消费行为复杂性、冲动性、多样性的特点,导致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时需要承担一定风险。而目前传统银行贷款模式僵化,网络贷款规模迅速膨胀,民间借贷质量又参差不齐,并且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使得校园信贷风险管理存在许多问题。

二、校园信贷放贷方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一)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

因为校园信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旧存在在借贷双方中,导致企业很难真实把握大学生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同时无法随时掌握大学生的可支配金额的变化,而且企业也没有办法观察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所以就无法事先预测到大学生是否会违约,而这种不确定性就会导致信用风险的存在。

(二)企业缺乏对校园信贷信用风险进行管理的动力

企业的运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且监督机制不完善是造成这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部分企业例如京东、分期乐的主营业务不在通过信贷服务获得差额利润,他们提供校园白条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营业收入;另一方面,客户拖欠贷款,企业也没有较为有效的追究措施,往往靠有损个人信用的威胁。所以企业本身不注重信用风险的管理,考核的指标也往往只是考虑赢不赢利,而忽略了信贷的风险和损失,缺乏管理动力。

(三)企业在校园信贷消费管理的控制机制不完善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慢慢重视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大多采取审贷分离、统一授信以及对学生进行信用评估等手段,有的企业还建立了风险管理部门,投入了这么多可风险管理的功效不明显,坏账率仍然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还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第一,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控制部门不够独立,且权威性不足,企业也没有真正认识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第二,实行岗位责任制的企业,这一制度的执行还是不够严格,并没有清楚地将责任和权利划分到每一个人;第三,比如会计以及财务这些辅的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做到公开透明,还需要再次完善,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也相对落后;第四,有很多业务范围很广的企业,由于自身的管理链过长,导致企业信息流通缓慢,所以上传下达的效率太低,企业控制能力差,也就造成了信用风险。

(四)企业在校园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术落后

在我国,很多企业在对大学生的信用进行初始认定时只要求你出示身份证、学生证等基本证件材料,企业也很难了解到一个学生是否遵纪守法,无法对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况且还没有正规有效的渠道和程序去进行调查。同时企业在信用贷款发放上表现出来的重放轻管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企业在收取了你的资料后就会决定是否给你贷款,而且发放后也没有制定出一套相对应的管理措施,对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情况没有相应的跟踪和监控手段,所以如果借贷大学生的可支配金额发生重大变动造成无力还款,企业也不能及时得知,更别提对大学生的品德、信用以及贷款偿还能力的动态变化的掌控。企业有的只是一些较为笼统且效果不佳的管理制度,不能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实际操作性差。书面上反映的问题往往是企业内部在界定责任时的唯一依据,往往进行简单处理,一般就按照材料情况谈贷款。总之,各家企业既缺乏大学生动态信息的来源,也缺乏一套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所以没有办法做到多全方位并且动态地核对收集到的大学生的信息材料。

三、加强校园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根据目前校园信贷处于的两难境地来看,我国必须加快规范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规范对个人征信服务机构的管理,同时加快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建立有效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企业也要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信用评价体系,选取一定的指标,构建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科学准确地对大学生进行个人信用评估,从源头上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健全校园信贷贷后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同样势在必行,要有自己的校园信贷信用风险转移机制,将信用风险造成的损伤控制在最小。

只要我们针对当前信贷消费市场问题对症下药,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予以改善和调整,建立起针对高校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引导树立以“信”立“贷”的观念,实现良好大学生信贷消费生态环境的营造,从树立信贷消费理念,构建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贷消费法律体系等角度入手,使得大学生信贷消费在规范化和法律化的背景下开展。同时企业加强监管,完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风险控制的技术,加强借贷双方信息的对称性,我国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定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任慧英.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教育对策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08(11).

[2]孙浩.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1(02).

篇(4)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家庭金融资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财富管理。除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对冲有可能面对的财务风险也是运用不同投资理财的手段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相对紧密,家庭资产通常集合在一起进行投资决策,从而使得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因此,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更加符合我国实际。

一、家庭财务生命周期的划分

1947年,美国社会人口学家Paul.C.Glick首次提出了由形成期、扩张期、扩张结束期、萎缩期、萎缩完成期和解体期构成的较为完备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1]此后许多学者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完善。但是,西方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家庭的具体情况。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父母与成年儿女的P系亲密程度不如受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家庭,中国家庭中父母的财务情况受子女生活变动的影响更大。基于以上考虑,何可,张俊飚,田云(2013)以家庭人员结构的变动作为划分依据,将家庭生命周期修正为夫妇核心家庭、标准核心家庭、扩大核心家庭、直系家庭、扩大直系家庭和萎缩家庭六个阶段。[2]

但是,人员结构的变化对于家庭的财务变动不一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例如,子女工作之后结婚之前,父母仍需要对子女的买房等行为进行资金上的援助;子女生育后代之后,父母给予的帮助更可能是花费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儿,而非大笔的金钱补贴。因此,本文以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财务变动作为划分依据,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将家庭按照财务状况的特点分为青年家庭、壮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四个阶段,其分别对应的家庭财务生命周期为储蓄期、增长期、积累期和消耗期。

第一阶段的青年家庭指夫妻双方刚组建家庭到孩子读书之前,这一阶段夫妻收入较低,然而生活开支包括了买房和抚养幼年子女的大笔资金输出,家庭财富盈余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对于家庭财富盈余的处理以储蓄为主,因此称为储蓄期。

第二阶段的壮年家庭指孩子从开始读书到结婚之前,这一阶段由于工作经验的增加,夫妻的收入会由于晋升或跳槽等原因有了一个较大的增长,家庭财富盈余逐渐增加,也有多余的钱可以用来投资理财,因此属于财富的增长期。

第三阶段的中年家庭指子女已婚之后到夫妻中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一方退休之前,这一阶段夫妻收入达到人生顶峰,减少了对子女的经济支援之后生活总开支也降低,可用于投资理财的家庭财富盈余会激增,因此是家庭财富的积累期。

第四阶段的老年家庭从夫妻中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一方退休之后开始算起,这一阶段夫妻的收入有大幅的降低,生活开支相对较高,退休金不足的部分以消耗过去积累的财富为主,因此是家庭财富的消耗期。

二、家庭的财务风险

家庭生活中隐藏着许多风险。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有些风险可以带来意外的收获,而有些风险则会产生不好的结果,造成家庭财务的损失,从而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因此,正确识别不同阶段的家庭财务风险,做好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风险按照性质可以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后果只有无损失和产生损失两种。若无防范措施,其产生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可能让一个家庭分崩离析。这类潜在的风险包括:

(1)夫妻双方中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一方发生意外,如:车祸、工伤等,失去工作能力甚至亡故,造成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中断。

(2)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家庭收入无法负荷高额医药费开支。

(3)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天灾,如:火灾、地震、洪水、海啸等,使得家庭财产尤其是实物财产遭到破坏,产生直接经济损失。

(4)意外发生的人祸,如:偷窃、抢劫、车祸等产生的财产经济损失。

投机风险是相对于纯粹风险而言的,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的后果一般有三种:一是没有损失;二是有损失;三是盈利。一方面,投机风险往往在家庭理财中被利用其盈利的可能性,通过在证券市场上投资有价证券为家庭创造更多财富,另一方面,如果不对其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防范,财富管理的努力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功亏一篑。这类风险在家庭中以投资风险为主,会对家庭投资产生威胁的潜在风险包括[3]:

(1)政治风险,如某一地区政治不稳定,会使投资人却步因而导致股价、汇价下跌。又或是国家出台了对于某一个行业的利好或者不利的政策,带动该行业的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

(2)财务风险,以股票或债券而论,会因公司经营不善,财务状况不佳使股票价格下跌或无法分得股利,或使公司债券持有人无法收回本利。

(3)市场风险,投资股票、期货时市场行情波动会使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期货合约价格随之变动而造成损失。

(4)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会使钱失去原有的购买力

(5)利率风险,市场利率的变动,也会使投资造成损失。例如投资债券时,利率上升使债券价格下降,造成损失。

(6)汇率风险,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以进口原材料为主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不利于产品主要面向出口的企业,因此,投资者看好前者,看淡后者,这就会引发股票价格的涨落。

通过对家庭财务风险的分析,可以根据处于不同财务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的财务状况,整理出其所面对的主要财务风险。如下表所示:

三、应对风险的财务管理策略

以上种种风险的存在,使得每一个家庭都需要通过家庭理财来构筑一套财务上的“防御工事”。纯粹风险的主要抵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保留一笔“应急资金”,总量可以维持家庭6至9个月的正常开支,使得万一发生财产损失后,仍可以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另一种则是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采取购买保险的手段来避免损失的加剧。

对于投资风险的控制,则需按照各种金融理财工具的特性,意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动向,结合家庭整体的财务状况,在不同的财务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避免因投资方式的不当使用加剧家庭的财务风险。

表3显示的是家庭理财主要投资方式的特征。根据这些理财工具的特征,结合不同家庭财务周期阶段家庭的财务风险状况,可以给出如下的财务管理策略建议。对于处于储蓄期的家庭,对家庭财富盈余的处理应当首先预留出应急资金,其次为家庭中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成员购买人身保险,再有富余的可以投资储蓄或国债等流动性高且收益稳定的理财方式。对于处于增长期的家庭,随着财力的增长,可以逐步增加对于家庭其他成员的人身保险,和用于保障固定资产的保险,在保证家庭财务流动性的基础上,增加对于高收益金融资产的投资,如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对于处于积累期的家庭,出于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可以增加对医疗保险的投入和养老金储备,用于投资的家庭财富盈余达到一定程度的可以依托专业的财富管理人员,降低投资风险。部分家庭可以增加对于实物资产的投资,为财产的传承做准备。对于处于消耗期的家庭,过去对于保险的投入已经降低了此阶段的纯粹风险,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保障财产的安全性,可以减少高风险投资产品的比例,增加国债、基金等安全性高的理财工具的投资比例。

参考文献

篇(5)

风险管理就是要以一个程序实现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1]。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所有诊疗用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的场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2-3]。且消毒供应室有大量高温高压仪器设备,这使得其风险性较高,加强风险管理十分必要。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主要设备有:脉动针孔压力灭菌器、半自动清洗机、烘干机、水处理机等。共有3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名消毒员和2名护理人员。

1.2管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即按照现有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模式,具体为:1)风险评估。①人员评估。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高,知识体系不健全,且法律意识、自我职业防护意识不强,不了解工作中的潜在安全风险,不戴橡胶手套就进行相关物品的回收、清洗等,容易造成刺伤、感染等;配置消毒液时不遵循规定,盲目追求高浓度,增加消毒液的危险系数。②设备评估。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有时未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不重视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没有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保养等。③记录评估。部分工作人员不重视记录工作,在消毒灭菌工作前未做好记录的准备,从而导致漏记、记录不实等现象,例如:操作人姓名、设备型号、起止时间、灭菌温度等记录的不完整或错误。2)风险防控对策。①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结合本院典型的病例进行教育,将集体授课、个别辅导、专题讲座、案例讲解等方式结合起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让其对职业风险有深刻认识,掌握相关职业安全防护措施[5]。同时在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更衣室等地方张贴温馨提示,营造良好的氛围,如:“请将血迹冲洗干净”、“请做好标准预防”、“请问你的洗手规范吗”。②加强各项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环境卫生监测、生物监测、化学监测和物理监测,记录监测结果,将结果上报护理部和院感科,对于不合格的情况立即找出原因,并迅速采取对策,确保不合格的物品不得出消毒供应室。在监测中发现各项设备使用、运行、保养等是否存在问题,如:针对不规范操作的问题,制定严格的设备操作管理规范,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相互监督机制促使工作人员规范使用设备,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检测,保证设备的高效、正常运转。③加强记录质量的监控。每周检查一次相关记录是否规范、准确、完整,如:灭菌过程中的灭菌日期、设备编号、灭菌批次、灭菌物品、压力等运行参数、灭菌时间、灭菌质量等是否准确、详尽。记录必须客观地指出问题,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应科室,严禁出现不合规定的涂改、签字不清晰等情况。同时加强与各临床科室的沟通,掌握各科室对灭菌材料用品的需求、配置和处理的特点等,从而有效地保证临床需求,充分发挥消毒灭菌物品的效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消毒供应质量。自制问卷进行消毒供应质量的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质量越高。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其中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消毒灭菌物品的批次数为3850次,出现39次漏放化学指示卡,52次锐器刺伤,28次记录缺失,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09%;观察组的消毒灭菌物品批次数未3920次,出现17次漏放化学指示卡,22次锐器刺伤,7次记录缺失,发生率为1.17%,组间经χ2检验,P<0.05。对照组的消毒供应质量评分为(87.4±5.2)分,观察组为(95.2±3.5)分,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在消毒供应室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加强自身防护等,有效保证工作质量,保证各个科室对物品需求的满足,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6-7]。在我院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模式中,结合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特点,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各项培训教育,并让护理人员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增强其责任感,也提高对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针对我院消毒供应室中存在的设备管理、记录错误等问题,从绩效考核机制、相互监督机制、工作流程等角度出发,加强对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的管理,加强对设备使用的监测,加强对相关记录的检查,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提出解决方案,认知潜在的风险,并进行评估,寻找原因,采取解决对策,持续性进行质量改进,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结果显示: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后,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可见风险管理应用到消毒供应室是可行的,各医院消毒供应室在应用时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分析潜在的风险问题,并在工作中持续性发现风险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立华.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6):153-154.

篇(6)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9-0076-03

所谓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指经济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要正确理解上述定义,就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经济单位,即个人、家庭、企业或政府单位。由此可知,风险管理这个概念的外延很大;第二,风险管理是由风险的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处置等环节组成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指导、控制等过程,通过综合、合理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实现其目标的;第三,风险管理以选择最佳的管理技术为中心,要体现成本效益的关系;第四,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第五,人们通常所说的风险管理是狭义的风险管理,即专指企业风险管理。

人们在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从总体上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带有某些规律性。因此,人们只能把风险缩减到最小的程度,而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这就要求主动地认识风险,积极管理风险,有效地控制风险,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程度,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一、业主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业主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项目定义不准确。在招标阶段,业主只能给出项目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及设计标准,业主要对这些内容的准确性负责。如果这些地方存在错误、遗漏和不合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指令变更,如提高功能要求、增加关键设备等,由此引起的投资额增加和工期延长要由业主来承担责任。

2.选择承包商不当。鉴于EPC项目投资额高、专业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加上业主要求合同总价和建设工期固定,潜在的投标人可能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竞标人的减少很可能使业主无法选择到最合适的承包商。同时,如果没有综合考虑承包商类似工程的业绩和经验、设计采购施工能力、投标报价这些因素,很可能导致业主错误地选择了承包商。如果选择的承包商不能很好地完成工程项目,业主不得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换承包商,蒙受重大的损失。

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在FIDIC的银皮书(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中规定,业主只承担合同执行中因自身违约,业主变更项目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和设计标准,法律变更以及不可抗力的风险。除此之外,EPC项目总承包合同中确定的合同价格和建设工期将不能调整。

业主违约包括业主在执行合同中履约时间不当和履约瑕疵。在合同执行中,如果工程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或者政府的有关政策发生改变,对承包商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产生影响,合同价格和工期应该考虑因上述改变而造成的任何费用和工期的增加,也就是说,这部分风险一般应由业主来分担。

根据FIDIC银皮书,不可抗力属于业主风险。对于自然力作用的不可抗力,如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业主只承担工期延长的风险;对于自然力作用以外的其他不可抗力,业主既要承担对承包商履行合同义务造成的工期延长的风险,同时又要承担费用增加的风险。而在工程实践中,业主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不愿意在合同中列入业主风险条款,即使承包商要求把不可抗力的风险作为业主风险,业主也有可能尽量缩小不可抗力的定义范畴。

为了规避风险,业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准确地定义项目。业主在招标时只给出了项目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和设计标准。对于这些原则要求业主应尽可能做到全面和准确,避免出现错误和遗漏,这样承包商才能够充分理解业主的要求,尽量避免或减少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合同变更。

2.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承包商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任务,其投标报价和承诺工期必须满足业主的要求,同时还要承担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绝大部分的风险。

为了选择合适的承包商,业主应给投标人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料,让投标人仔细研究业主的要求,进行初步方案设计,全面评估项目风险,使投标人确认是否有能力来承担EPC项目的工程建设任务。

业主选择承包商时,可以从几个方面对投标人进行评价:对业主要求的理解;以往类似工程的业绩和经验;财务状况;现有的工程负荷;设计能力;设备材料的采购渠道和采购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相关经验;投标报价和工期;其他相关资源。

3.严格履行合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应严格按照合同履约,如及时向承包商提供现场,及时审核承包商文件,按照付款计划表及时支付工程款。另外,业主应尽可能减少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长,以

确保按照预期可接受的投资额和工期完成工程项目建设。

二、承包商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风险:

1.盲目参与投标。在EPC模式下,投标人在投标时要花费相当大的费用和精力,其投标费用可能要占整个项目总投资的0.4%~0.6%。如果在没有多大中标把握的情况下盲目参与投标,那么投标费用对承包商来讲可能就是一笔不小的浪费。EPC项目比较复杂,加之业主要求合同总价和工期固定,承包商如果没有足够的综合实力,即使中标了,也可能无法完成工程建设,承包商最终将蒙受更大的损失。

2.合同文件存在缺陷。一般情况下,合同文件存在缺陷的风险也要由承包商来承担。除了预期目标、功能要求和设计标准的准确性应由业主负责之外,承包商要对合同文件的准确性和充分性负责。也就是说,如果合同文件中存在错误、遗漏、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等,即使有关数据或资料来自业主方,业主也不承担由此造成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长的责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在工程设计中,业主有审核承包商文件的权力。承包商文件不符合合同要求时可能会引起业主多次提出审核意见,由此造成设计工作量增加、设计工期延长,承包商要承担这些风险。同时承包商有设计深化和优化设计的义务,为满足合同中对项目的功能要求,可能需要修改投标时的方案设计,引起项目成本增加,这些风险也要由承包商来承担。

在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中,供货商供货延误、所采购的设备材料存在瑕疵、货物在运输途中可能发生损坏和灭失,这些风险都要由承包商来承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造成工程设备损坏或者人员伤亡的风险应由承包商来承担。承包商要负责核实和解释业主提供的所有现场数据,对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充分性和完整性负责。另外,承包商还要承担施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不可预见困难的风险。

承包商在参与EPC项目时,一般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风险应对:

1.谨慎参与EPC项目投标。承包商在决定是否参与投标前,必须仔细研究项目的特点和业主的要求,识别和评估项目存在的风险,从自身实力出发做出理智的判断。承包商还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实力,分析中标的可能性。决定投标后,承包商应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在报价中加入适当的风险费用。

2.合理应对合同文件本身的风险。在投标前,承包商应尽量明确业主的要求,发现模糊的地方及时要求业主加以澄清,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报价。签约后,如果合同文件中仍然存在错误、遗漏或不一致,承包商应尽早发现并修正这些错误,尽量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3.积极控制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在工程设计中,承包商要争取设计一次性成功,通过业主的审核,尽量减少设计的多次返工。在进行深化设计和优化设计时,因业主变更项目的预期目标和功能要求而引起费用增加和工期延长,承包商应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

在采购过程中,承包商要从技术上和时间上分析供货商的履约能力,并要求供货商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由于EPC项目中设备材料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高,承包商还可以通过投保的方式将设备材料运输途中发生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既要自己严格按照合同履约,又要协调好分包商的工作。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和损失,承包商要加强内部管理,还可以投保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对于可能发生的不可预见困难,承包商要尽可能从业主那里获得全面的现场资料,充分勘察现场,并制定相应的预备措施计划。对于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承包商要争取由业主来承担风险。

4.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承包商自身能力建设是做好风险应对最重要的环节。承包商应不断总结投标报价的经验,改善企业的技术力量和装备条件。同时承包商还要努力提高设计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积极拓宽设备材料的采购渠道,增强EPC项目的管理能力。

篇(7)

1税务风险概述

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税收风险管理中税务风险指税收遵从风险。所谓税收遵从风险指的就是实施税收监督与管理时,由于提高税收遵从而产生的负面性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可能性与不确定性。税收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纳税主体故意不交纳税款、忘记缴纳税款或对税款缴纳相关规定一无所知。从这个角度分析,税收风险指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不涉及税务机关对税法的遵从,涵盖面较窄。税收涉及征纳双方,税法遵从也应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纳税人不遵从税法会带来税收流失;另一方面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不遵从税法也一定会带来税收流失。也就是说,税法遵从包括两个方面,既包括纳税遵从,也包括征税遵从(税务机关执法方面的遵从)。研究和界定税务风险的概念,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并充分考虑其他客观因素,如社会法制环境、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与制度、社会经济水平等,上述因素都属于宏观因素。但本文主要从实践层面,从税务机关执法方面的风险因素来界定。通过详细研究分析之后,我们认为税务风险指的就是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影响税务遵从的可能性。

2税务风险管理

现代税收管理体制要求税务管理充分结合风险管理与税务管理两门学科。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状况引进风险管理理念,规避税收风险,维护国家及人民的利益。此外,还应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实施积极主动管理,规范税收执法和行政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收入流失,规避税务风险。

2.1税务风险管理定义

税务风险管理是指税务风险的管理者,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采取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把潜在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2税务风险管理的常用方法

税务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常用方法基本一致,针对税务风险的特点,在管理方法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别和侧重。2.2.1风险识别的方法(1)风险损失清单法。例如梳理风险岗位和风险点,编制成风险手册,从而实行有侧重的分类管理。(2)流程图法。以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工作为例,根据工作流程将其分解成具体的工作环节,即资料受理与初审、实地调查、分局长复审、税政人员核实、税政科长复核、分管局长审批。(3)风险因素预先分析法。例如针对钢铁经营行业专项纳税评估的风险管理。在进行纳税评估之前,通过典型调查、案例审阅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了解该行业税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研究对其进行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条件,以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工作效果。(4)事故树法。以税务机关对偷税案件的分析和管理为例,事故树结构如表1所示。2.2.2风险评估的方法(1)风险度评价法。例如风险等级模型的分析与应用。通过归纳分析方式得出最大税务风险点,概括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当中的可量化风险,并将其转化成数据模式从而完成对税务风险高低的估算。(2)蒙特卡罗方法。此方法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方面。计算出行业增值税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水平,根据统计学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计算出增值税应税销售额变动率预警指标。通过对此指标的分析,反映纳税人经营状况的波动情况,若销售额在短时间内有突增现象,则纳税人存在虚开发票的疑点,系统将自动予以预警。(3)矩阵图评价法。以澳大利亚税务局使用的遵从风险后果评价矩阵为例。澳大利亚税务局不仅考虑到了目前影响其实现工作目标的风险,还考虑到了今后对该部门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有不利影响的风险,如表2所示。

篇(8)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225

0 前言

社会不断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然而水资源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水资源匮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用水需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将我国现有的供水系统创新、完善,将水资源合理利用,节约水资源,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然而,城市供水系统在运行期间常常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供水系统瘫痪,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这对人们的用水安全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 城市供水系统风险

(1)城市供水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城市供水主要包括了居民日常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总之,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国家、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1]。然而,城市供水系统在实际运行期间常常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用水需求。而常见的用水风险问题主要指水资源遭受污染,造成居民用水安全事故。另外,还有一些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较差,导致水资源流失较为严重。

(2)城市供水系统存在的自然风险。如果人为的水资源遭受破坏,那么我国相关部门可以为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对策,并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为水资源破坏的现象发生。如果水资源遭受到自然的破坏,那么工作人员不管通过怎样的努力都不可能避免供水系统遭受破坏的现象发生,严重的话就会导致水系统处于一个瘫痪的状态,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用水需求。

(3)城市供水系统存在的社风险。城市供水系统是整个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城市供水系统中的主要枢纽水资源网络,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主要由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建设,然而,一些工作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顾百姓的用水安全,没有按照国家指定的标准开展供水系统的建设工作,乐赜跋炝顺鞘械恼常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

2 城市供水风险管理策略

(1)定期整治消除安全隐患。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用水需求,减少水资源肆意排放现象发生,就应该加强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供水系统的整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垃圾对水资源的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另外,当地政府还应该做好水资源管理的惩治对策,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并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3]。当地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人们节约用水意识,认识到节约用水重要性,保证水资源可以被合理利用,从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做好供系统风险的管理工作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加快城市建设进程,促进城市快速发展。

(2)提高城市供水系统质量。城市中的水资源需求量要比农村、郊区多得多,而城市中用水途径主要来自于城市供水系统,但是城市供水系统在实际运行期间常常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用水系统出现故障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阻碍城市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加强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工作,并根据当地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城市供水系统建设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供水系质量,保证其可以正常运行下去[4]。由于我国发生地震次数较多,做好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抗震能力,满足人们日常用水需求,保证供水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行下去,减少安全风险事件发生,保证人们日常用水安全。

(3)加强城市供水系统建设监管力度 。加大对城市供水系统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的扩大供水系统的运行范围,满足现代人们的用水需求,从而促进当地城市快速发展。然而,在一些城市建立供水系统时一些工作人员常常会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缩小了供水系统原有的建设范围,并抽取其中的建设资源,从而导致供水系统运行范围较小,不能满足人们用水需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成立对应的城市供水系统建设监管部门,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并严格遵守国家指定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监管部门对于资金的使用来说,可以将其以公正、公开、公平的形式进行使用,让百姓知道资金的用途,减少资金乱用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质量,减轻城市供水系统中存在的风险,保证人们可以喝到健康、安全的饮用水[5]。

虽然说成是供水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只要通过人们不懈努力就可以解除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另外,当地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培训工作,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水平,积极加入到节约用水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可以被合理使用。

3 总结

适合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如果供水系统可以瘫痪现象,那么可以通过该防范措施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供水系统瘫痪造成的影响,保证人们供水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行下去,从而促进城市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雅珍,蔡云龙,刘茵,周宁娟.城市供水系统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J].给水排水,2013(12):13-16+11-12.

[2]李永林,叶春明,蔡云龙.国内外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现状[J].科技与管理,2013(06):8-12+22.

篇(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着繁荣的发展趋势。而其中,石油业就是蓬勃发展,日益兴盛。人们对于油气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向世界各地输送油气的工作也越发繁重。管道是输送石油的方式,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手段,因为便捷性,在世界各地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所有液体输送资源的生产、运输都采用了压力管道这种方式。而且,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压力管道在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压力管道正在朝着自动化和整体化的方向发展。压力管道输送的物质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的化学性质,一旦发生渗漏等问题,将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我们要使压力管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兼备,制造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压力管道,对于压力管道进行严格的评估,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1在压力管道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背景

风险评价技术最早是从金融业发源的,随后被广泛应用到航天、石化等领域中。随着二战的结束,许多国家的油气管道都亟待修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财产伤亡。因此,由美国发起,最先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风险评价技术,来评估油气管道的风险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油气管道的事故发生率,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合理地配置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风险评价体系,大大提高了油气管道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2压力管道的风险管理在国内的管理现状

近几年来,国内的很多研究人员不断地提出有效的评价方法,利用多种数学分析方法,建立饿了输油管道的风险评价体系,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在压力管道的风险管理方面还是处于研究阶段,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克服,风险评价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处于半定量性的研究上,还没有制定出压力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的相关标准,缺乏大量基础研究的支持和数据的依托。因此,许多模型难以构建,一些技术上的专业问题也很难突破,只有将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分析实验的基础上,才能使得评价体系具有系统性。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还是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地积累实验数据,结合我国压力管道施工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来解决。只有把管道的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才能使这套评价体系系统、完整,对于压力管道的施工真正起到监管作用。

3对于压力管道管理的重要性

压力管道的风险管理,指的是管理单位对于管道施工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估,将管道运营的风险程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从而降低管道的事故发生率,保证管道施工的收益最大化,压力管道风险管理的实质是评价管道系统不断变化的风险,对于管道做出相应的维护和调整,使得管道系统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将调控的费用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结语

本文着重讨论了压力管道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利用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已有的经验和实例,经过对于风险的评估分析,确定最终为了减少风险而投入的资金,以及各种改进的方法。将管道的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而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做出决议和实施对策,减少施工的风险,合理地分配资源。而风险监测的目的就是对于管道的检测来评价管道的现状,提出有效地施工维修方案。

作者:谢志坚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赵帆.海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基于风险检验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

[2]李霞,俞树荣.压力管道的风险管理研究[J].化工机械,2010,(05):675-678.

篇(10)

一、企业人力资本风险管理

人力资本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户跟人力资本所产生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人力资本是以人为载体的动态资本,它通过人的劳动发挥其价值功能。人力资本管理首先是从制度、文化、决策、组织和控制上,从培育员工素质上提高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减少风险发生、降低风险损害程度。人力资本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招聘阶段。招聘阶段阶段的人力资源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后果不可忽视,风险因素隐藏在招聘的整个过程中。首先,为了消除工作分析的不准确性,应采用风险预防策略。其次,为了达到足够的应征人数,公司需选择合适的招聘方式。最后是选拔阶段,企业应从科学的测试工具和保证招聘人员的高素质两方面进行风险防范。(2)培训阶段。新进企业的员工对企业和工作需要有忧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困难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并可能由于现时和期望之间的差距等因素,使新员工流出风险非常大。人力资源主管在这个阶段中的工作仍然以风险预防和风险减轻策略为主,及时的定期的与新员工沟通使之尽快了解企业的价值观,文化及规章制度。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是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3)留用阶段。人员进入整查明后工作后仍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并不断产生需求,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员工的满意度就会下降,由此产生各种人力资源风险。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因此他们是企业重点防范的对象。一般常用的方法是以红利和股票进行奖励。红利的支付可以大大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股票会让员工产生责任感,使他们继续留在企业。对于技术人员,通常采用薪水加红利或者股票的方式进行奖励,推行弹性工作制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方式。

二、企业资金资本风险管理

(1)关于负债资本风险管理。负债资金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负债方式筹集的资金。而负债资金风险是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此类资本的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树立负债风险意识。这样做可以防患于未然,增强对事态发展的应变能力,使企业的负债资金运转经常处于一个良性的态势。第二,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在确定负债资金比例时,企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忌过度负债。第三,优化负债组合。第四,建立负债风险预警机制等。(2)关于权益资本风险管理。权益资金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内部积累等方式筹集的资金。权益资金风险是企业利用权益资金经营时,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权益资金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背离的可能性。对于权益资金的风险管理,首先,要规范鼓励分配机制。企业科学的鼓励分配政策有利于维护权益资金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减少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冲突,降低企业协调成本和权益资金风险。其次,要建立权益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跟踪、监测权益资金风险变化动态,以保障其风险被控制在可控风险区域,增强企业驾驭权益资金风险和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最后,完善投资责任追究机制。

三、企业实物资本风险管理

实物资本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盈利目的,而投资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性物质资料。而实物资本风险,是指企业在实物资本投资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物资本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实物资本风险研究,积极探索防范实物资本风险管理途径。(1)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第一,要做好事前防范,规避应收账款风险。做好客户资信调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第二,强化事中监控化解应收账款风险。要设定信用额度,建立信用报告制度,理顺应收账款管理。第三,加强事后监督,降低应收账款风险。积极建立制度,严防应收账款风险。(2)企业存货风险的管理。一要加强存货采购管理,控制其风险;二要加强存货储备管理,控制存货储存的风险;三要建立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及时生产系统,是指通过合理规划企业的产供销过程,使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减少制造过程中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减少库存,消除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四、企业知识资本风险管理

所谓知识资本风险,是指知识资本对企业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即知识资本创造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生背离,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知识资本风险的防范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知识资本管理环境企业要从传统的物本管理观念转变到知本管理观念上来,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而和谐发展就必须尊重知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一种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展的发展观念,这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是我国企业发展与管理的指导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管理实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人们对知识资本的理性认识和高度重视,在企业形成知识改变企业命运、知识创造企业财富的管理理念,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管理环境。这样,企业的决策者就会自然地将知识资本的筹集、使用、更新、管理列入企业管理的战略重点,为引进知识资本开辟绿色通道,为人才成长与发展打造学习、晋升、创业平台,优化知识资本管理环境,并运用知识进行科学决策,制定有利于降低知识资本风险的管理方案;企业的管理者或执行者会用科学发展观理解决策,并坚定不移地执行决策;企业的普通员工会用科学发展观领会决策,并坚信不疑地支持决策。从而,在企业上下全方位地形成有利于知识资本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这对于防范知识资本风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实行知识资本风险对策组合降低知识资本风险的对策是多方面的,单一对策很难收到理想效果,需要实现风险对策组合,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知识资本风险。风险对策组合主要包括:一是规避风险。降低知识资本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避免风险,如拒绝与不守信用或科研开发能力差的单位进行技术合作;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技术开发项目;新产品在试制阶段或新管理方案在试验阶段发现诸多问题而果断停止试制或试验。二是减少风险。对于技术知识资本的引进,事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并聘请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减少决策失误;对于人才引进,切勿盲目拔高,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引进人才,同时要与对方签订服务协议,减少闲置风险和流失风险。三是转移风险。企业以一定代价,采用某种方式,将知识资本风险损失转嫁给他人承担,以避免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如采取与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开发,或通过借牌生产、租用商标、聘请兼职专家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通过技术转让、特许经营、战略联盟等实现风险转移。四是接受风险。对于损失较小的风险,如果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承受风险损失,可以采用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自行消化风险损失。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是企业预留一项知识资本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地计提知识资本风险金。

上一篇: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 下一篇: 高血压指导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