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27: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休闲农业文献综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鉴于城市郊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笔者在检索已有研究成果时,利用了“城郊旅游”“郊区旅游”、“城市边缘区旅游”、“城乡结合部旅游”、“城乡交错带旅游”、“环城休憩带”、“城市影响区旅游”、“郊野旅游”字段,检索项选择题名,检索结果如下:
城郊旅游相关文献分布情况(单位:篇)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国内城郊旅游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城郊旅游特征、市场需求及产品研究
少数学者研究了城郊旅游特征,赵玉宗等(2001)认为,城郊旅游具有圈层性、时间集中性、产品休闲性及景观郊野性等特征。翁莉(2005)通过市场调查,分析了城郊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基本旅游动机为调节身心,回归自然;出游方式以家庭、朋友和个人的自助游为主;基本消费敏感度高;高度符合旅游地吸引力距离衰减规律;重游可能性大。周丽君(2005)探讨了长春市环城游憩地基本特征:时间上以近年开发建设为主,类型上多为度假游憩地,以中低等级为主,空间上集中分布在城市周边和主要交通线附近。
在城郊旅游产品方面。吴国清(2003)提出了城市郊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及产品设计(自然风光旅游、森林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纵观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对城郊旅游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如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以及休闲旅游等。其中农业旅游是研究的热点,从不同空间尺度来研究观光农业的就有13篇。
二.城郊旅游地类型及空间结构研究
城郊旅游地类型方面。沙润、吴江(1997)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把城乡交错带的旅游景观分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两种模式。刘卫东、李家虎(1998)认为,大城市郊区旅游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立旅游度假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宜的地价建设主题公园;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性和保护性旅游景点建设,以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名胜古迹建筑保护为主;产业旅游和商务旅游开发以城市郊区工农业的成就和建设成果、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一些学者以具体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城郊的旅游地类型。符全胜(1998)在对江苏锡山沿太湖地区的城郊旅游进行开发研究时认为可以根据位置、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他认为在近城区可以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近郊区可以借鉴主题公园模式、观光农业园模式和度假区模式,在远郊区可采用度假区模式和森林公园模式。
城郊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方面,目前只有张立明等(2006)对城郊旅游地的空间布局演变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呈三阶段发展递进规律:第一阶段各旅游地呈零星点状分布;第二阶段将以吸引物较突出且开发较早的旅游地为中心形成组团分布格局;第三阶段,由多个组团通过景观轴线形成环城游憩带;其余主要表现在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王云才等(2000)根据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把全市的游憩地区域划分为三个圈层、八个地带。吴必虎(2001)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交通可达性和人群流动等因素,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描述为以中心城区为内核,按照第一、二、三环带向外扩散的同心圆形式。何雨等(2006)对城郊游憩带空间配置原理、配置模式及空间特征研究进行了综述。
三.城郊旅游发展研究
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或动力机制方面。张立明等(2006)认为城郊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包括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郊休闲环境、吸引物和服务设施、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演变和决策者行为四方面;刘丽梅等(2005)、刘江辉等(2008)认为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优美的城郊生态环境是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罗艳菊等(2006)认为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是城市居民的经常性短途旅游需求以及因郊区较低的地价和各种优惠政策诱导企业在郊区投资。刘顺伶(2007)也探讨了城郊旅游的形成机制。
城郊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旅游上。段圣奎等(2006)对我国城郊农业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朱兰玉(2007)对城郊农家乐的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田逢军等(2006)以上海为例,对城乡交错带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思路和保障措施。
四.城郊旅游开发研究
城郊旅游开发研究是国内城郊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众多学者从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研究。孟明浩等(2002)从城郊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对策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进行了综述研究。贡保南杰(2004)探讨了北京郊区旅游的重复建设问题。赵玉宗等(2005)提出,要改革投融资体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等。周杰(2005)指出城郊旅游开发应遵循原则,并提出政府主导、规划协调高层次开发、打造旅游产品形象、加强宣传与促销,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策略。赵玉宗(2004)、柴晋华(2007)等人从个案出发,对城郊旅游开发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北农科技园;休闲农业;体系;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28
休闲农业是在城市高度发达和居民相对富裕背景下发展起来、农业转型阶段的新的产业形态。随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扩大、休闲内容的充实,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的场所。休闲农业以传统农业为基础,近年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在提供新鲜、安全的农产品的同时,附带观光、创汇、教育等特点,有加快城乡融合,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与特色化的功效。休闲农业是观光农业旅游的高级形式,农业技术是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实现生产过程的动手实践,游客可轻松愉快的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 ,此外,还能学习农业、生物、生态的相关知识。
北农科技园隶属北京农学院,地处昌平区、毗邻北六环,交通便利,是北京中小学生、北京农学院农事农时的实践教学基地。北农科技园引领新兴休闲农业使游客可参观、体验各种农业项目,将社会需求和农业院校的硬件资源有机整合,使游客充分体验农业乐趣,休闲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 以多样化体验项目为特色的休闲农业
科技园引进高新农业技术,起到很好示范观摩效果,在园区游客可进行水果采摘、农技学习、苗木认养及标本制作等活动,极大的满足了游客的各种需求。
1.1 农事实践体验
在日光温室前的土地上进行起垄作畦、中耕松土,进行水稻、玉米、马铃薯的种植,让游客了解到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种植技巧,对农事实践活动有了比较深刻直观的印象。
1.2 学技术、悟农道
学农“技”、更要懂农“道”。传统农耕智慧,需要通过劳动加深体会。此外,园区工作人员还耐心对游客讲解传统豆腐的发展史及磨豆腐的基本流程,让游客亲手磨豆腐,使游客体验到农事艰辛和农民劳苦。同时,开展欢乐农事体验,特色的玉米脱粒、独轮车运粮、扁担挑物等让人回味无穷。
1.3 欢乐自娱、丰衣足食
将分割成块的土地认养给游客,他们可无拘束的种植、采摘水果、蔬菜和花卉,园区内也可提供由园内工作人员代管的服务,游客只需定期来此随时检查关注自己经营作物的生长情况即可。此外,让游客亲自动手收割田间蔬菜、林间捡鸡蛋,提高家庭的沟通协作的同时,游客也体会到了乡村自然之美。
1.4 寓情于景,强化学习
设置有特色的情景,引领课堂书本内容的延伸,使游客展开无限遐想,比如在学习骆宾王的《咏鹅》时,就可把园区散养的鹅放入水塘让同学们进行想象回味。
1.5 植物识别和标本制作
游客识别果树、花卉、蔬菜,在游乐中走进自然,并采集制作各类不同的植物标本。北农科技园曾受北京市教委委托,结合科技园现有植物资源特色,向中学生开放动手实践能力的平台,科技园的多位老师授课讲解植物识别要点、标本制作技巧,深受社会好评。
1.6 参观农业生产线
科技园建有多家农业标准化生产车间,如酸奶加工厂、葡萄酒加工车间、蘑菇菌棒生产流水线、饲料加工、农业废弃物处理生产线等,加深了游客对现代化生产工艺的了解。
1.7 休闲运动
借助科技园内的绿色生态环境,打造运动项目,如攀岩拓展、竞走、跳绳、乒乓球和篮球等运动项目,增强游客身体素质。
2 园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建议
2.1 增加休闲服务,引进品牌项目
打造安全、舒适的就餐娱乐环境,打造主题休闲农场,在硬件建设上增加资金投入,打造更多有品牌的大中型项目,力求让“园区有特色可看,农民有事情可做,学生有东西可学”。
2.2 规划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划是发展园区休闲农业的首要思路,更大程度的争取北京市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积极贯彻开发与保护结合,不能一味的盲目搞建设,让消费者仅仅体验收果、摘菜的农家乐,破坏自然资源的同时却让层次停留在一般现代农业水平,得不偿失。
2.3 打造高新休闲农业
农业发展、园区增收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立足点,继续依靠都市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技术优势,重视休闲农业的开发新途径、引进新“种质”、新“材料”,积极打造高新技术式的农业园区。
2.4 增加宣传力度
北农科技园也因休闲农业能带给游客全方位的舒适感受,而愈加得到北京地区游客的关注,要不断扩大其知名度,需要依靠政府力量向社会各界推荐,同时,科技园要充分展现学校“窗口”的作用,加强网站的建设,并依靠北京农学院对社会各界的宣传;借助媒体力量,通过专访、专题节目、新闻、板报等途径扩大宣传;借助其他途径,如通过入园企业的大客户介绍,通过入园参观的中小学生的传播,通过政府对外传播等。
3 结语
休闲农业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农业目标单一、技术落后的弊病,本文综述了北农科技园休闲农业现有情况和前景分析,为下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休闲农业是一新兴事物,北农科技园的休闲农业也仅有3a时间,加之笔者学术和研究水平有限,势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欢迎同行各界人士来完善和指导。
⒖嘉南
[1]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39-42.
[2]周淑景.农业转型阶段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56):25-34.
[3]徐广才,史亚军,谢翔燕,等.休闲农业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15):306-311.
[4]郭焕成,孙艺惠,任国柱,等.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8(4):453-454.
[5]冯建国,杜姗姗,陈奕捷.大城市郊区休闲农业园发展类型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23-24.
[6]俞菊生,吴轶韵,罗强.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5):1002-1006.
[7]段小力,张黎强.都市休闲创意营销的策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9):307-311.
[8]牛君仪.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对策[J].生态经济,2014(1):124-125.
[9]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6(4):144-145.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86-01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2]。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它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3]。随着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游的兴起,人们对乡村旅游体验需求迫切增强,从而催生了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的新发展。
1 乡村旅游景观研究动态
1.1 国外研究综述
捷克、德国等是开展乡村景观研究较早的国家。在北美洲,以Forman为代表的一些生态学家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原则和景观空间设计模式,特别强调了乡村景观中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捷克景观学家 RuziCka和MikloS在研究区域规划、开发和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景观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LANDEP)。近年来,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和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成为了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郑辽吉认为乡村旅游景观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购物、度假,并参与新型农业技术实践的一种旅游生态系统。陈威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的转变过程中,人地矛盾突出,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景观设计,乡村旅游景观更加侧重于从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环境、旅游项目和产品、旅游体验等多角度关注乡村景观可持续性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以农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基础,以农家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满足城镇旅游者的休闲度假需求为目的,以农村田园景观和民风民俗文化景观为内容的一种新型旅游系统[3]。因此,其发展也必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2 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现状
2.1 发展优势
2.1.1 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旅游交通的提质升级,近年来南京主要乡村所在地开展了干线公路与景区之间的连接线建设工程,并且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已经将统一的外部旅游交通标识覆盖全区县主要公路道口。
2.1.2 乡村旅游景观品牌逐步建立。以农业体验、原乡美食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休闲游产品经过多年的打造,已成为南京乡村游的重要产品和亮丽名片,“傅家边草莓”“横溪西瓜”等乡村游产品在南京周边已有一定知名度。并且成功举办“梅花节”“草莓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乡村景观旅游品牌逐步建立。
2.1.3 旅游景观体验类型多样。南京乡村旅游逐渐摆脱单一的农业发展形式,目前乡村区域正全力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集聚区,这个集聚区集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园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同时,结合旅游景区的发展,融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高科技元素等元素,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和旅游业态。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景观体验形式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南京的乡村旅游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原有的景区或者农产品种植点,景区周边效益良好,离景区稍远则差些,且主要以餐饮或住宿接待型为主,对本地传统的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1-5],使得景观体验主要停留在传统项目(观光、采摘、垂钓等)上,缺乏特色和精品,产品结构不丰富。
2.2.2 乡村旅游点分散,整合度较低。总体来说,南京乡村旅游地景观斑块分布较分散,区域特色和主题不突出,集聚效应较差[1]。目前主要形成了方山乡村旅游聚居区、白马乡村旅游聚居区等,其他旅游集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2.2.3 缺乏开发资金投入,整体发展乏力。缺乏乡村旅游资金投入,大大制约了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加之当地农民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主体并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导致乡村旅游景观整体发展呈现出乏力状态。
2.2.4 景观品牌形象模糊。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较模糊,目前尚未形成特有的品牌效应[1],导致客源市场缺乏稳定性。
2.2.5 部分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由于政策不完善、缺乏资金投入等,使得部分乡村旅游配套的公共设施较简陋,住宿餐饮接待设施条件差,水电供应不稳定,旅游接待设施稍落后[1-4]。
3 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策略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景观资源的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培育和拓宽农村产业链,发展农村生态循环经济,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5]。
3.1 景观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以休闲农业景观建设为抓手,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共赢。把南京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农旅互动,乡村景观设计及建设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水平,促进南京现代农业生产、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实现,创造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村落周边农业旅游景区景点,吸引城市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向乡村的转移,促进农村整体景观面貌改变。鼓励和扶持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增加就业,促进农民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把南京村落景观打造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依托城市的资金和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旅游景观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山水、寄情田园、放松心态的场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3.2 精心运作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品牌
着力塑造品牌,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和传递乡村景观品牌的相关信息,深化印象;二是策划构思新颖、深含韵味、富于美感、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和知名度;三是注意对品牌的保护和延伸,形成互相促进、相互支撑的品牌体系,大力推广品牌;四是创新营销手段,大力发展形象营销、口号营销、网络营销、联合营销、名人营销、情感营销等,提高景观价值营销的效果。
3.3 “政府+企业+社区”联动,引导乡村社区参与景观建设
开发乡村旅游景观应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区参与的发展机制,政府、企业和乡村社区分工清晰,各司其职,定位准确,合作共赢。首先应强化决策层的社区参与意识。加强对乡村重点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培训宣传,提高他们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视,并使其意识到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对于当地景观综合品质提升以及旅游地生态环境维持的重大价值;其次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完备的参与机制。在社区参与旅游景观建设的运行机制中,社区是核心,一切机制的构建都围绕社区的利益展开。因此,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强化旅游目的地所在区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最后应提高社区居民的景观建设参与能力。政府可委托规划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旅游规划院校等对社区成员进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运营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具有社区参与愿望的居民能掌握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1],加强其参与乡村景观管理的有效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本地区旅游景观开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村休闲农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6]。
4 结语
农业是乡村区别于城市最基本的要素。发展乡村旅游不能脱离农业生产,但又不能仅限于生产,还要为休闲观光提供优质的景观[6]。对于乡村来说,通过农业旅游有助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7]。
5 参考文献
[1] 黄山区乡村旅游规划[EB/OL].[2016-07-30].http:///link?url=x4nF2vFTSbKmYmoeJdGoSNIxMA0P8K6gV1zQqZo4RiRqPR-CHydXEh6lEsgN9mmsFTjPolqQrhA_k2xgQKbAEYQwPxeN2bU51W3-dgiAFRzLq.
[2] 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3] 叶洁楠,谷海涛.南京石塘竹海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1):126-130.
[4] 张岩.基于城乡统筹的农业休闲式旅游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4(12):22-23.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0-0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对于促进农、旅战略性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具有重要意义。
1 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2011 年以来,丽水市陆续出台了《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规划》等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规划,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指明了发展方向。丽水市地处浙西南,位于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界处,市域面积173万hm2,其中山地占88.40%,森林覆盖率达80.79%,具有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0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2013 年丽水市荣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近年,丽水市在发展生态农业的状态下以民宿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也快速兴起。回归乡野、返璞归真的休闲旅游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景区旅游,而以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耕体验、生态蔬果采摘等个性化生态旅游渐成趋势。目前,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已成为丽水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具有高关联度、产业链长的特性。一方面,乡村旅游是生态农业的传播纽带和营销载体,可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灵魂,有助于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金融基础、人才基础,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存在耦合关系,通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
2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特点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1]。在不同的产业内,产业融合会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构建出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2],主要分为3种方式: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产业融合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5类模式(表1),其中各模式还可以重叠交叉。
3 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3.1 掌握市场动态,明确农、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导向
丽水市地形以中山、低山地貌为主,绵延起伏、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丽水市政府关于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定位和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丽水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任何新业态都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产生的。因此,必须展开生态农业与旅游市场的调查,摸清现状,掌握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必须要以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去研究产业融合问题,探索产业融合契机,寻找产业融合切入点;必须以新角度研究分析市场,挖掘旅游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共性,才能发掘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才能在掌握“农”“旅”2个产业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旅融合新业态产品。
3.2 整合资源,构建新型农、旅融合产业链
当前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4条路径[3]。通过对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资源、技术、市场和功能的整合,满足旅、农融合需要以及新型业态自身发展的需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一方面,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增强农业被动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现代高新技术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的应用,为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在丽水山区快速兴起,但现在乡村旅游中“乐”的功能欠缺,过分依赖餐饮,项目建设出现同质化倾向。利用乡村旅游功能,融入特色生态农业内容,对于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拓展旅游产品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加快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而且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3.3 建设软环境,建立农、旅融合协调组织
乡村旅游是阻止农业衰退、促进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4]。重视乡村软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旅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建设,丽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服务环境等软环境仍存在“短板”,需迎头赶上。通过软环境建设,确立农、旅融合的协调组织,发挥组织效应。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积极引导农户利用电商平台,参与各种有利于营销的商业活动和组织,如合作社、协会、公司/企业等,是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力措施。政府可利用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手段,搭建平台,建立起基于政府、乡村、社会间有利于信任、规范、学习、创新的乡村社会组织,增强其推动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集聚融合的功能作用。
3.4 创新营销传播方式,完善有利于农、旅融合的市场经营制度
根据乡村自然景观和资源特点,以生态农业创意为特色,从生态、审美、康体疗养等角度创新营销传播方式。比如,打造特色田园风光、花卉苗圃果园,特色养殖园、生态休闲庄园等,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此外,完善市场经营制度,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并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政府应通过银行贷款贴息的形式对农户和乡村旅游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或者通过大力发展区域性银行、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的形式形成生态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转型资金需求的多层次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明晰的契约关系,从利益角度来锁定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定位,制定联盟之间的规则以及分工合作、运营的规章制度、各类商业活动的制度等,实现利益的锁定。
4 参考文献
[1] 张功让,陈敏姝.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1(1):67-68.
中图分类号 S7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141-02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农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深入分析休闲农业园的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1.2 问卷调查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调查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1.3 数据分析
运用SPSS19.0、Excel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问卷调查情况
2.1 调查地点的选择和问卷分布情况
考虑到调查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原则,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和对娄底市15所休闲农庄的现状进行了解,问卷发放数均为20份,问卷有效率达90%以上。
2.2 调查时间的安排情况
该研究中的游客满意度调查主要是选择周末人流量比较大的时间段,对娄底市15家休闲农业园的游客进行问卷发放。采用现场调查现场回收的方式回收问卷,每个调查点分别发放问卷20份,15个调查点共发放问卷300份,总共收回289份,有效率96.3%。
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景观满意度调查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从植物景观总体印象、植物品种、植物色彩搭配、滨水植物景观、植物地域特色、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搭配、与植物有关的农事活动7个方面分析游客对娄底市15家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的满意度情况[1-2]。游客对植物景观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尚可、不满意3个档次。
3.1.1 植物景观总体印象。游客对娄底市休闲农业园的植物景观总体满意,基本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1.2 植物品种。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休闲农业园的植物品种满意度较低,仅有8.3%的游客满意,51.21%的游客表示尚可,接近1/2的游客不满意园区的植物品种搭配,不满意率达到了40.49%。其中,神龙生态农庄、澎湖湾休闲农庄、三友农业生态庄园的游客满意率为0。由此可见,娄底市的休闲农业园普遍存在植物品种的丰富程度不足的问题,提高植物品种丰富度是今后的重点努力方向。
3.1.3 植物色彩搭配。在植物色彩搭配方面,游客满意率是所有调查单项中最低的,仅为6.23%。其中,九龙仙女山庄、白马水库、流水潭农庄、竹香园生态农庄、三友农业生态庄园的植物色彩搭配这一单项的游客满意率为0,不满意率分别达到了45.00%、44.44%、55.00%、44.44%、52.63%,都有1/2左右的游客表示了不满。以上分析表明,目前娄底休闲农业园的植物色彩搭配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今后如果能在这方面做出较大改善,相信游客对休闲农业园的整体满意度会有较大提高。
3.1.4 滨水植物景观。人具有亲水性是一个普遍规律,在世界各国园林景观设计中都会有很多满足人的亲水性的设计。因此,在进行休闲农业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时,既要满足游客对植物景观的需求,还应对人的亲水性有所考虑[3-4]。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娄底市休闲农业园滨水植物景观的满意度较低。其中,顺鑫生态农庄和三友农业生态庄园的游客不满意率分别达到了70.00%、68.42%,有近7成的游客表示了不满。可见,娄底市休闲农业园的滨水植物景观有待进一步改善。
3.1.5 植物地域特色。植物地域特色对于休闲农业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地域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能更好地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展示地域独特的景观,对吸引外来游客的到来具有重要作用[5]。
通过调查发现,娄底市休闲农业园在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的植物景观上还有很大的不足。这表明,游客对植物景观地域特色具有强烈的需求,而现有休闲农业园并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在今后的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设计中,要重点考虑地域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
3.1.6 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搭配。植物景观在整个景观序列中并不是孤立的,需要与周围的其他景观要素搭配,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景观效果。游客对此项调查指标的满意度达到了18.34%,感觉尚可的游客占到57.79%,只有23.87%的游客感觉不满意。总体来说,游客对娄底市休闲农业园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还是比较满意的。
3.1.7 与植物有关的农事活动。与植物有关的农事体验活动可以说是休闲农业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游客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对园区的总体印象。
通过调查发现,40.48%的游客感觉与植物有关的农事体验活动较少,52.25%的游客感觉尚可,仅有7.27%表示满意。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与植物有关的农事体验活动不但较少,且方式单一,除常见的采摘外,没有其他较有特色的农事体验活动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3.2 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3.2.1 植物景观粗糙,缺乏管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游客不满意娄底市休闲农业园的的植物景观现状,主要是园区的植物景观模式较为单一,不同园区的植物景观大同小异,没有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园区中栽植的植物,不仅要使其成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精心的养护管理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让游客最大限度地欣赏植物景观带来的美。据调查,娄底市休闲农业园普遍存在对植物管理粗放,甚至缺乏维护管理的现象。如新天地生态农庄,园区中很多大乔木枝叶稀疏,长势较差;有很多灌木虽有过整形,但因没有及时修剪,影响了整体效果;地被植物杂草丛生,部分枯黄、枯死,缺乏美感;部分绿地泥土,没有种植地被植物。顺鑫生态农庄和三友农庄的驳岸简单硬化,没有栽植水生植物,造成驳岸线条僵硬,景观效果大打折扣;顺鑫生态农庄的烧烤台周边杂草丛生,缺乏必要的植物配置和管理。
3.2.2 植物景观较缺乏地域文化内涵,植物应用种类不丰富。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与成就,地区性是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6]。
通过调查发现,15家休闲农业园在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的植物景观上还有很大的不足,这与游客对植物景观地域特色的强烈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园区现有的植物景观只重视简单的形式美,在植物景观文化性的表达上还考虑得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乡土植物种类应用过少,对于大量具有开发价值的乡土果树、蔬菜与药用植物、作物、观赏植物都缺乏应用。另外,色叶树种应用较少,造成植物色彩搭配单调,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3.2.3 与植物有关的体验性活动种类较少。与植物有关的体验活动可以说是休闲农业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游客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对园区的总体印象。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游客都感觉娄底休闲农业园的农事体验活动较少,且方式单一,除常见的采摘外,没有其他较有特色的农事体验活动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3.2.4 垂直绿化有待加强。垂直绿化是现代园林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增加绿色空间,还可以在夏季起到降温减尘的良好生态效应。调查中发现,娄底市的休闲农业园垂直绿化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应用较少,大部分建筑墙面、围墙、花架、坡地、山石都缺乏垂直绿化;二是垂直绿化植物应用种类有限,主要为扶芳藤、金银花、爬山虎、紫藤、迎春、洋常春藤这几种。
4 参考文献
[1] 袁凌.深圳青青观光农场总体规划构思及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1996(10):46-49.
[2] 杨雄楚,滕典,朱定广.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详细规划[J].时代建筑,1997(2):37-39.
[3] 袁梅,林萍,刘洋,等.云南乡村旅游地植物景观配置现状及其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73-175.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经过19世纪80年代大规模发展和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目前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国内乡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国内的乡村旅游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开始全面发展,这一时期,人们逐渐将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来,休闲农业旅游逐步在中国发展起来。休闲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乡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面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2008年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其年总收入已达到400亿美元,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随着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成为了当先旅游界的一个新坐标。休闲旅游由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更加凸显了其低碳的特性。
一、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已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实践方面,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是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内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间接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在理论方面,段兆麟(2004)、郭焕成(2008)等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大多数学者广泛引用的是2000年台湾公布修正的“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界定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消费者行为也进行了探讨。马勇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的目标顾客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开始显现。”杨丽华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对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严力蛟、王兵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归纳。王和才等以苏州为例着重论述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陈艳等总结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五类。在休闲农业规划和旅游产品设计方面,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研究了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田华等对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同时,学者们还对休闲农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如伍冠锁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石青辉对湖南休闲农业的营销模式进行了研究。
同时国内学者还研究了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及休闲农业吸引物空间布局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就具体旅游开发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特色不突出,对资源和市场分析不到位,开发项目大同小异;二是保障机制研究滞后,开发主体、社区参与、人才培养、资金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三是旅游产品深度开发问题。
二、低碳经济及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低碳经济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来低碳经济的概念。国家 “十二五” 规划也明确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冯之浚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其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到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保障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支持因素。
1.供给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旅游供给因素是由两个层次构成,即器物层和文化层。其中文化层是核心,器物层是载体,最终二者统一于产品有偿提供给旅游者。
器物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包括景观资源、环境、设施以及活动。其中景观资源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基础;环境主要是指旅游地的气候、地质地貌、水体、植被等条件;设施由服务设施和游憩设施两部分构成;活动主要指农业生产活动以及节事活动等。文化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文化基础。主要包括村野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和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
2.需求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动力因素,相对应于供给因素,旅游需求是由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层次构成的。物质需求是对供给中器物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生理需求;精神需求是对供给中文化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心理需求。其中,最根本的需求是城市人逃避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渴望回归乡野的心理需要。
3.保障因素
保障因素是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保证的因素,是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引导、社区参与、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等因素。
政策引导主要是政府在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为供需双方提供政策、制度、资金方面的支持,以鼓励、管理、规范休闲农业,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保障旅游开发和发展各方利益,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环境污染、服务质量下降和居民利益受损等不利行为。社区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应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保证社区对休闲农业旅游决策、开发、管理和收益的参与。如果社区不能充分参与旅游发展,农民不能成为主要受益者得到实惠,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旅游业发展必然受挫。资金保障。旅游开发,尤其是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也不例外。为此,充足的开发资金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核心保障因素。这主要涉及到旅游融资问题。人才培养。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这样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4.支持因素
支持因素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因素和进一步发展的支撑条件,主要包括新型技术、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等。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实现低碳式发展,就得依靠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撑,如低碳能源技术、低碳交通技术、低碳建筑技术等。
三、总结和建议
休闲农业旅游是在市场的拉动和资源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构和高级阶段,文章就在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动力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文章由于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全述。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对发展模式、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等工作需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8.06.30
[2]郭红芳.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
[3]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
[4]段兆麟.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之比较[J].中国供销商情,2004.10
[5]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
[6]陈艳,龙岳林,张佳娴等.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7]马勇,赵蕾,宋鸿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J].经济地理,2007.2
[8]杨丽华.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湖南省长沙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2
[9]严力蛟.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模式与发展对策[J].新农村,2007.2
[10]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11]王和才,蔡健,梁荣华.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12]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
[13]田华,侯立白,宁生全.丹东市五龙背镇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4]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
[15]石青辉.湖南休闲农业企业的营销模式研究[R].“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
[16]冯之浚.推行低碳经济促进了绿色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1
1 问题提出
1.1背景意义
我国休闲农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起初是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生活节奏愈发紧张,很多城市居民在节假日选择去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的农村或者郊区,进行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田园生活和休闲度假。由此,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促进市民绿色消费的、生态农业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生态休闲农业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势头迅猛,生态休闲农业园区、企业层出不穷,都努力想在这个市场里面占得一席之地。但是纵观整个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缺乏合理的规划、行业内低水平重复竞争、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发展成本高、很难形成规模经济。这些种种问题制约了生态休闲农业实现质的突破,导致其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盈利,究其根源是缺乏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由此可见,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建立起自身的商业模式思路,构造出独特的商业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对于生态休闲农业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商业模式评价是当前商业模式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也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所以,本文研究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的评价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商业模式定义方面。目前国内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盈利模式论、价值创造论、系统论、战略论。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商业模式的定义、商业模式的本质内涵及商业模式定义的概念构成要素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如表1所示。
1.2.2商业模式要素选择。不同学者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描述在深度、广度、严格和详细程度等方面差别很大。下面仅对一些影响较大,被大量其他文献反复引用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研究企业类型、数据来源进行对比阐述。如表2所示。
1.2.3商业模式评价。在商业模式评价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商业模式实施前的评价和商业模式实施后的评价。这两种评价视角从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评价要素选择上都存在差异,如表3所示:
1.2.4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在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相关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旅游业的相关商业模式,比如旅游企业商业模式、旅游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评价体系、分类等,主要是从价值链、价值网的角度进行研究,有关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的直接性研究甚少。
从文献梳理发现,虽然国内对生态休闲农业和商业模式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有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整体上,国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性阶段,还不太成熟,不成体系、不够深入。在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套体现生态休闲农业特色、行业公认的商业模式评价体系。为了从根本上厘清和解决相关的问题,本文旨在利用价值链理论、概念研究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评价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休闲农业的特点,从价值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评价体系结构框架,以期为生态休闲农业企业评价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赢利水平提供借鉴,基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自身的商业模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效率、增加机会,实现可持续盈利。
2 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2.1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指评价的实施者,如对评价对象发表评价意见的个人、团体、社会及媒体等。在生态休闲农业中,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投资运营主体(大户、企业、合作社、农场)、政府管理主体、产业链合作主体、科研主体等。在生态休闲农业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投资运营主体的评价,本文主要是选择生态休闲农业企业为评价主体去进行商业模式评价。
2.1.1生态休闲农业的内涵。生态休闲农业融合了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的特性,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现代农业为支撑、休闲农业为拓展的综合性农业,是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优特产品、现代服务、时尚消费”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体。 在生态休闲农业中,“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态”是一种关系方式,“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生态休闲农业将生活、生态、生产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型业态。
2.1.2生态休闲农业企业的分类。本文所研究的企业是生态休闲农业领域的企业。首先农业企业,其次是用生态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企业,最后是能够满足休闲功能的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属性包括农业、生态、休闲三种,具有生态功能、生活功能和生产功能。所以生态休闲农业企业可以分成生活主导的企业、生态主导的企业,生产主导的企业。在研究时主要是以这三种类型企业为评价主体进行构建评价体系的。
2.2 评价客体
评价的客体是指被评价的对象。本文的评价客体主要是生态休闲农业企业的商业模式。
2.2.1商业模式的内涵。基于文献的梳理分析,总结得出商业模式的定义:商业模式是以盈利为核心,资源能力、客户价值、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为基础,产品功效、组织机制、营销策略、渠道管理为桥梁,实现利益相关者共赢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战略体系。
2.2.2生态休闲农业企业商业模式的内涵。基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得出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是一种在特定情境功能下,以实现客户价值为前提,通过体验休闲、采摘、观光等价值活动使得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机会,以最终实现企业及其相关利益者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为目标,它是由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合作价值、经济价值四大要素构成的整合框架。
3 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评价指标构建
3.1构建原则
3.1.1可行性原则。评价的体系选取的指标数据要有可度量性,能够符合生态休闲农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并且方便资料的收集整理,便于计算,具有可操作性。
3.1.2科学性原则。评价活动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是否科学。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系统时,要充分地考虑指标结果整体的科学合理性。
3.1.3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尽可能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视角反映影响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盈利、价值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3.2 构建思路
首先,在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生态休闲农业的独特性,对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的影响因素和价值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抽取其中主要部分,建立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指标;其次,从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合作价值、经济价值四个方面确定指标,并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最后,通过专家讨论、问卷调查等方法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确定各个评价因素的相对权重。
3.3 指标确定
基于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梳理,本文结合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的特点,从价值的角度将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客户价值、经济价值、内部价值、合作价值四个维度,由此提出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的评价体系。
3.3.1客户价值指标。(1)客户价值。从客户的层面来讲,是指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即客户通过体验、采摘、观光等活动来感知企业提品和服务的价值。客户价值由客户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收益与付出的成本组成。
(2)客户付出成本指标:客户选择去一个地方体验生态休闲农业,所付出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货币成本、学习成本、风险成本4个部分。
(3)客户获得收益指标:客户获得的收益包括物态因素的收益、服务因素的收益及与产品使用相关的技术支持等质量因素的收益。结合生态休闲农业的特点,收益的评价指标分为休闲环境、主题鲜明、服务质量、产品个性化3个部分 。
3.3.2内部价值指标。Morris等认为商业模式评估的关键是评估商业模式的内部匹配性和外部匹配性。内部价值是企业作为核心竞争力在生态休闲农业企业商业模式中的深层次的表现。二级指标包括管理机制、企业文化、企业资源。
(1)管理机制:企业的管理机制是企业运作的核心力量,以使得企业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增加企业发展的机会,维护企业的良性发展。管理体制指标包括:经营结构匹配性、风险控制、后续发展能力、管理成本、整体协调性。
(2)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在生态休闲农业企业商业模式的评价中,企业文化主要是评价员工的认同性。
(3)企业资源:企业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要素的总和。雄厚的企业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企业资源分为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财务资源、基础设施。
3.3.3 合作价值指标。对于企业来讲,维护价值链网的高效运转,必须要与伙伴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价值,实现“共赢”。合作价值是企业的外部资源,一方面是与其合作伙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与其竞争对手的关系。网络价值分为合作伙伴、隔绝机制和渠道管理3个评价指标。
(1)合作伙伴:很多生态休闲农业企业合作现已不局限与本产业链中企业联系,也与之外的其他企业联系。合作伙伴的数量越多,合作伙伴实力越强,则该企业本身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实现能力就越强。因此,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伙伴价值分为合作伙伴数量和实力。
(2)渠道管理:渠道管理的目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将生态休闲农业企业的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合适的人群。生态休闲农业的渠道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中间商渠道之外,还有就是企业的自有渠道。所以渠道管理的评价指标有:中间商渠道、自有渠道。
(3)隔绝机制:隔绝机制是指为企业价值免受侵蚀和伤害而做出的机制安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隔绝破坏者和模仿者,使生态休闲农业价值创造活动不被外来因素所破坏。主要分为行业带动能力、融资能力两个部分。
3.3.4 经济价值指标。商业模式将生产力要素通过一定的规则整合在一起,产生经济效益称为商业模式的经济价值。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的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盈利性来表示。成功的商业模式,必然有助于增强企业获取长期利润回报。笔者在经济价值评价指标的设定主要是参考借鉴了Afush教授的指标:盈利性指标和盈利预测性指标。
(1)盈利性指标:盈利性指标是衡量企业把给消费者提供的价值转化货币从而创造现金流的能力。笔者选择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能创造的净利润能力越高。主营业务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2)盈利预测性指标:优秀的商业模式不但要帮助企业在现阶段盈利,也有助于企业在未来获得长期利润回报率。因此,盈利预测性指标包括利润率、市场份额、收入增长率。
3.4指标权重
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指标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需要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因为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是一个相对比较新鲜的概念,国内外对其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的理论还不成熟、不够系统,对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的影响因素并没有完全地界定清楚。而且建立的指标中含有一定主观评价指标,这也造成了对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无法做到精确来计算。所以本文采用相对主观的AHP层次分析法对确定生态休闲农业商业模式各项指标的权重。
第一步:建立各指标相对重要性判断指标。从准则层开始,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两两以1-9比较尺度进行相对重要性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给予赋值。如表5所示。
第二步:计算权向量。求出比较判断矩阵 A 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后即为各准则对目标或各方案对某准则的排序权重向量。将比较判断矩阵列向量归一化:
(i)将比较判断矩阵的列向量归一化:
=(ij)=ij/ij;
(ii)将按行和得:
=(1j,2j,3j・・・nj;
(iii)将归一化后,得排序向量:
W=(ω1,ω2,ω3・・・ωn)T;
(iv)最大的特征值
λ=
第三步: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进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权向量;若一致性检验不通过,需重新进行个因素的指标评价赋值,构造对比较阵。检验公式:
CR = CI /RI
式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
CI=(λmax-n)/(n-1)
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1-9阶的判断矩阵的RI值参见表3。
当判断矩阵A的CR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结合生态休闲农业的特点,从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合作价值、经济价值四个层面出发,以生态休闲农业企业为微观价值载体,客户和产业链其他合作伙伴为宏观价值载体,构建生态休闲农业构建商业模式评价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每项指标设置权重,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但是商业模式是一个多主体参加的复杂动态系统,加之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相关研究借鉴的资料比较少,所以本文的研究还更多侧重的是静态分析和评价。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将基于生态休闲农业的分类,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为各项指标赋予确定的分值,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计算有机结合起来,得出总体上的量化评价,这就大大加强了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给出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全面综合评价结果。(收稿:2013-11-21)
参考文献:
[1]林伟贤.最佳商业模式[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8.
[2]刘卫星.基于六维平衡计分卡的商业模式评价体系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10,12
[3]欧阳峰.搜索引擎商业模式的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9,03.
[4]张婷婷.基于"3-4-8"构成体系的商业模式分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02
[5]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6]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1
[7]张博.B2C商业模式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6.
[8]车靓.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1,05.
[9]周金波. 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 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64-2
1 规划背景及综述
1.1 规划背景
环境保护是世界性潮流,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和适应全国环境保护形势,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的需要。
1.2 生态示范区类型
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探索,目前我国生态示范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生态农业型生态示范区;农工商一体化型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型生态示范区;乡镇工业型示范区;城市化的生态示范区;生态破坏型生态示范区。
1.3 规划综述
海陵北部生态示范区的打造、建立及经营,是综合性的生态示范区,必须基于现有特色资源,加以整合、修复、扩大再利用;以生态环境的建立和保护为基础,以适度开发利用为促进,通过生态湿地环境的建立来提升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开发效益来回馈生态环境建设,满足规划区生态、生产、生活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海陵北部生态示范区是海陵区探索城镇近郊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先行试点。
2 规划概况
规划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东至碧桂园、泰东河,西至卤汀河,南至新通扬运河,北至启扬高速、海陵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7.38平方公里。泰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历史遗存分布于海陵和兴化两地。基地位于海陵与兴化之间,与海陵主城仅一河之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著名历史文化资源有渔行古村,重大节庆有大型庙会活动。海陵城北生态示范区域内水系发达,河道纵横,属苏中里下河沿海江滩湖洼平原的组成部分,是里下河地区著名的水乡,坑塘及水域面积约占规划区用地的26%。
在规划区北侧有启扬高速,从扬州到启东,贯穿江苏省东西,将规划区与长三角地区其它城市便捷联系起来。
3 发展功能与定位
3.1 功能定位
展示海陵“生态名城”的绿色载体,彰显“渔行文化”的城市名片,体验“水城慢生活”的旅游胜地,推广“现代农业”的典范。
3.2 功能导向
生态功能:以湿地涵养、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为主的,海陵区北部的生态安全防护屏障;旅游功能:依托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适度发展的,集水乡生活体验、生态湿地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度假基地;文化功能:以泰州整体文化及渔行村文化为依托的“文化慢生活”体验区;农业功能: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主体,集现代高效农业、特色观光农业、观光林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示范基地,并作为泰州市重要的“菜篮子工程”配套产区。
3.3 发展引导
配合泰州发展趋势,依托海陵主城及主城区所倡导的“水乡慢生活”主题,与主城合二为一,建设成为海陵区水乡主题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
4 功能结构及用地布局
4.1 发展导向判断
规划区所处的城乡结合地区的特殊地理区位,促成了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导向:“南游、北农、西居、东林”,具体如下:
①南游。北部生态区通过整合渔行水村、丁冯村和唐甸村的优势特色资源,适度发展城市近郊水乡休闲旅游,融入主城区“以水为魂,打造梦里水乡慢生活”的旅游主题,并承接主城区旅游功能转移。②北农。在城北现代农业走廊规划中,已确定了本规划区作为农业大走廊的重要节点,依托已有的农业资源发展壮大,发展形成泰州市的菜篮子工程基地。③西居。规划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将现状杂乱蔓延的农村居民点进行了整合归并,集中布局安置在海陵北路沿线,形成了西部集中带状的整体式规划格局。④东林。规划区东侧人口密度低,农村居民点少,不受各类建设用地及污染源的干扰,并具有一定的生态林地资源;是发展生态涵养林的理想区域,通过逐步关停沿河造船企业,实行生态复育行动,发展生态涵养林,加强整个规划区的水体生态涵养。
4.2 功能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轴连两心、一带串四片”功能格局。
①一轴连两心。一轴,即以东风北路为主轴的生态展示轴。两心,即水乡休闲中心和生态度假疗养中心。水乡休闲中心,位于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依托渔行古村和丁冯水村,集乡村体验、水上娱乐为一体;生态度假疗养中心,位于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结合规划生态湖设置,集滨水休闲、疗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②一带串四片。一带,即生态缓冲带,沿宁启铁路两侧设置生态防护绿带。四片,生态农业片区,水乡休闲体验片区,生态涵养片区和生态复育片区。③三翼接四方。三翼,即西侧的卤汀河生态涵养通廊、南侧的新通扬运河生态涵养通廊和东侧的泰东河生态涵养通廊。四方,即北部的里下河湿地生态区、东北部的溱潼湿地生态区,以及东、西两个方向的城北生态大走廊。
4.3 用地布局
规划用地布局以片进行统筹安排。
4.3.1 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
在泰渔路以北设置大面积设施农业用地;在泰渔路以南、宁启铁路以北设置观光农业用地;在社道河以东、泰渔路以北设置标准化水产用地;结合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海陵北路设置条状村庄建设用地,并配备相应公建用地。
4.3.2 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
根据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片区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归并,同时考虑到“就地城镇”发展需求,在渔行村北侧、东风北路宁启铁路交叉口西南侧、站前路海陵北路东南侧设置商业用地,用于社区层面公建配套。在东风北路与盐河交叉口西南侧设置公园绿地和商业用地,主要用于生态旅游开发,打造水乡特色旅游的门户;在东风北路、站前路交叉口西南侧增设商业用地,主要用于花卉交易。
4.3.3 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
放大东北部水面规模,打造人工生态湖,并结合湖面增设旅游开发用地;结合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保留东风北路、社道河交叉口东北区域及社道河、斜风河交叉口西南区域村庄建设用地。
4.3.4 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
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及生态、产业发展需求,取缔盐河沿岸违章造船工业企业用地,保留盐河北侧苏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用地。
5 道路交通规划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交通系统,全面支撑生态区交通发展目标――“快速通达、有机互联、慢行体验”。
5.1 对外交通规划(快速通达)
规划区以现有路网为基础,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城市道路为骨架的“三纵三横”方格网对外道路交通系统。
5.2 乡村道路规划(有机互联)
乡村道路具有三大服务主体:自身交通出行,产业发展需求和旅游交通需求。乡村道路规划宽度为7米。对各大功能板块(生态板块、旅游板块、农业板块等)进行有机串联,加强各大功能之间的便捷联系。
5.3 慢行交通规划(慢行体验)
5.3.1陆路慢行交通
规划结合乡村道路的设置,整合自行车慢行交通,划定自行车道,形成环生态区的陆路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结合公交换乘枢纽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沿途多处选点设置B+R非机动车租赁硬件设施,统一管理,便于游客就近租/还。
5.3.2 水路慢行交通
通过对河道水系的深度梳理,选取并打通部分水体条件较好的河道,结合旅游功能的布局,形成水路交通游线。
5.4 公共交通规划
5.4.1 公交首末站和换乘枢纽
东风北路和盐河交口区域西侧,是生态区休闲旅游主起点,客流集散量大。规划结合旅游功能的设置,在该区域建设1处公交首末站,并打造成为换乘枢纽,用以对接泰州主城往返的公交流和周边城市旅游客流。
5.4.2 公交线路
结合公交首末站的设置,规划设置2条双向环路的生态区内部公交路,串联生态区所有功能板块,实行本地居民公交出行与游客游览共用形式,根据季节性公交客流量弹性设置发车间隔时间。
6 生态功能区划及空间管制
6.1 区域生态体系构建
规划借助泰州市总规中确定的“清水维护通道”,将本规划区与城北地区其它生态群落连通融为一体,从大区域角度建立整个城北地区的“生态湿地体系框架”。
6.2 生态功能及空间管制区划
结合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要求,将全区划分成3个生态功能管制分区和12个生态功能亚区。3个生态区包括:禁止区、限制区、宜建区。其中禁止区面积为625.48公顷,具体可分为:设施农业区228.69公顷,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北为限87.18公顷,卤汀河生态通廊37.29公顷,泰东河生态通廊13.19公顷,新通扬运河生态通廊43.19公顷,宁启铁路生态通廊61.86公顷,生态复育区154.08公顷。限制区占地面积395.19,分为: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南为限199.07公顷,生态涵养区196.12公顷。宜建区占地266.13公顷,分为:生态宜居区247.19公顷,生态经济发展区3.72公顷,生态旅游开发区15.22公顷。
①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包括设施农业区、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北)、卤汀河生态通廊、泰东河生态通廊、新通扬运河生态通廊、宁启铁路生态通廊、生态复育区7个生态分区,用地规模为625.48公顷,是景观及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根本”,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②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包括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南)、生态涵养区2个生态分区,用地规模为395.19公顷。该区域现状具备一定的生态基础,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区域之一。各生态分区可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有机农业和林业,禁止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建设,该区以生态资源建立与保护为主,在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有限度的开发利用。③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包括生态宜居区、绿色产业发展区、生态旅游开发区共三个生态分区,是城北生态区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区域,亦是本规划区的主体经济产业区域。
7 结语
生态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工程,如何在生态修复和保护中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为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参 考 文 献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13-02
Abstract With the case of Tong'an agricultural park in Xiamen City,the meaning of the agricultural tourism park conceptual plan to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nature,the target,the resource and the tourist resource market of parks.It showed that the conceptual plan should become a supplement and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to the existing planning system.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ourism park;conceptual plan;Xiamen Fujian;Tong'an District
概念规划是规划体系中的新星,通常不被列入传统完整的规格体系中,其与总体规划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成型的总体规划,属于一个可修改的变量型规划;概念规划更着重于对未来发展、可能的经济效益、市场增长点等内容的预测,更侧重理论上的参考意义;而总体规划着重界定园区的建设格局、内容、方向、步骤等,其约束力和指导性更强。
国内在20世纪后期开始兴起概念规划热潮,从城市规划体系的概念规划逐步向其他行业规划领域延伸,但在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建设规划实践中概念规划的应用极为罕见。2012年受到委托对厦门同安农科乐园进行概念规划,以帮助投资方和有关政府部门判定该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本文以此案为例,探析农业观光园区概念规划对项目目标定位、功能模块、开发方向、资源及客源分析等内容的参考指导意义。
1 项目现状
园区位于厦门市同安区,交通便捷,厦门本岛可30 min内方便到达,同安区内10 min即可到达。场地周边现为大型蔬菜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设施已有一定规模,享有一定的声誉,农业景观本底较好,具有与城市景观完全不同的异质性,具有强烈的景观吸引力与开发潜力[1-2]。
2 项目性质与目标
2.1 性质
本园区将建设成为都市高效植物工厂样本,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和现代农业休闲园区,融研究、生产、示范、教育、休闲、产业模式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现代农业园。
2.2 目标定位
本园区建成后,在市域、省域范围内成为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现代农业展示与体验中心、商业城市高效现代农业模式推广示范中心、现代智能化农业研究中试基地、厦门新兴农业休闲观光胜地。
3 发展战略
3.1 园区景观吸引力营造
建设区域范围内技术与设施水平领先的智能化现代植物工厂,展示新型都市(市郊)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与现代农业科技景观,凸显园区景观吸引力的第一层面。展示与传统生产方式不同高效、安全与可控、可追溯的生产体系与产品;展示现代农业文明,构成园区景观吸引力的第二层面。设立温室花园餐厅和蔬菜卖场,强化休闲观光设施和功能建设,促使产业模式的当场转化,提高生产经济效益。集农业文化、现代温室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科教文化于一体,通过文化创意展示园区景观吸引力第三层面。通过区域农业景观与城市景观间的异质性比较,园区现代农业景观与周边传统农业景观异质性比较,创意休闲景观与自然景观异质性比较三方面提升园区景观异质性和吸引力。
3.2 宣传与市场运营策略
借助政府与公众媒介平台宣传迅速打开知名度;通过诸如食品安全生产体系等热点话题提高园区知名度;融入区域旅游系统,提高园区知名度并获取更多的游客和市场资源;通过各类旅游创意、文化创意活动提高园区知名度并获取更多的游客和市场资源;结合科教宣传,赢取基础游客群体。
4 重点分区与项目
根据融合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和人工生态、景观体系,并使各分区拥有不同于其他分区的景观中心点。有利于行政管理、开发建设的有序进行;有利于建设简明的游览组织结构的原则进行园区内部分区。将园区分成植物工厂、休闲观光温室、附属综合服务休闲区3个功能模块。3个分区分别承担一定的功能需求,展现不同的特色景观。
4.1 综合服务休闲区
建设停车场、旅客服务中心、旅游品商店、电教宣传室及休闲景观区。总体风格控制为现代自然式景观,建筑为与智能化玻璃温室相协调,强调线条形式美,糅合古典和地方特色的小组团形式。停车场为树阵隔离的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与旅游品商店可以互相依存,提供各类商务服务,并与电教宣传室一起构成室外建筑主群体;电教宣传室主要承担科普教育的功能,拓展、弘扬传统与现代农业文化,增加园区服务与赏玩项目,提领园区农业文化创意;景观区以园林植物与果菜作物混合造景,营建优美景观,着力营造3类公共空间以达到增加园区空间容量,延长旅客在园区停留和消费时间从而提高园区效益的目的。3类公共空间分别为儿童活动空间、游客休憩空间、游客过渡休闲空间。
4.2 植物工厂区
植物工厂区内,根据作物生长所需最佳条件,由智能化系统协调有关系统、装置及设备有规律运作,综合调控各环境因素,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农产品周年生产,均衡上市,实现生产高速度、高产出和高效益。
植物工厂区以高顶玻璃大棚为基础结构,外观加以现代建筑形式的美化修饰。植物工厂主要包含四大区域,分别为组培播种区、育(炼)苗区、生产收获区和包装储藏区。为了方便展示、参观和示范,设有3.0 m宽的参观走廊。
4.3 休闲温室区
休闲观光温室以蔬菜主题餐厅的形式加以体现;以食品安全、绿色蔬菜为基本要素,开发主体餐饮系列,融合文化创意,成为园区主要的经济支撑点之一。
5 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和主要内容
旅游产品围绕食品安全,技术创新传播,商品创意新颖、人性可爱,服务贴心到家这四大特色从两大商品品系3个层次进行园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两大商品品系分别为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系和科教及服务商品品系。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系是是一个以实物商品开发为主的商品品系,分为绿色无公害蔬菜销售(绿色、反季节、高附加值品种)、专题饮食创意蔬菜饮品等附加服务、衍生的旅游农产商品三大类。
科教产品品系:以思维与服务产品为主体,适当的实物支持为体现的一个产品品系,分为科教服务与宣传、科教商品销售服务(书籍、光盘、培训、讲座、咨询等)、创意科教产品的销售与服务(家庭菜园的设计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技术壁垒的创意型服务项目)。
6 资源和客源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6.1 景观资源分析
借鉴目前国内风景区总体规划通用的景观资源分析指标体系,对未来本园区建成后的设施和景物进行评价与分析的结果见表1,综合评定本园区的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自然景观以现代农业科技建筑、农田自然景观、乡村自然景观为主,与都市景观具有迥然不同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景观吸引力;现代化全智能温室蔬菜工厂具有独特性和显著性的吸引力,在厦门市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显著性是园区主要吸引力所在;人文景观以农业科教景观为主,虽然比较单调,但科普宣教活动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典型性吸引力,可以作为园区辅助吸引力。
6.2 客源市场分析
据资料显示,福建总人口约3 700万人,城镇人口约占40%;而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厦门人口约为4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例更高达约80%;厦、漳、泉闽南三角地区普遍经济较为发达,人口总数约1 000万人,城镇人口比例较高,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出行潜力。因此,分析园区客源分级如下。
主客源来自厦门市区的常住人口,前期以散客游或者自驾游形式居多,中线以后要通过旅行社组织客源为常态客源,散客自助为节假日重要客源。第二客源来自闽南三角经济发达区域的城乡居民。借助发达的区域交通和大力宣传以及厦门本岛的旅游中心城市优势,闽南三角经济发达区的城乡居民很快将成为本园区的主要客源组成部分之一。第三线客源来自省内其他城市的游客,比如福州等省内中心城市的游客,在交通、宣传和接待工作令人满意的情况下,也会成为园区客源的一个重要组分。第四线客源为特定的参观人群和部分来厦门旅游的省内、国内游客。这部分客源的可预期值变化较大,主要取决于整个旅游系统的资源整合和融入,但对于提升园区知名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3 客源组织策略
融入区域旅游大体系,开发以组团游和自驾游等各种形式一日游为主线策略。以各种群体的科普教育游为另一类组团游的重要形式。以绿色蔬菜配送和家庭菜园服务等延伸服务形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固定一部分基础客户群。
7 结语
农业观光园区的概念规划可以在项目投资建设之前预测明晰项目性质、目标、投资方向、效益增长点、客户市场、建设格局等关键因素趋势状况,对判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合理性,投资的安全性、回收预期等具有相当的参考指导意义,是对现行园区规划设计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园区建设前期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8 参考文献
[1] 吴春波,于强.我国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17):25-28.
[2] 李志强,黄锡隆,李超.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初探:以眉山农业观光园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1(9):55-57.
AbstractMostoftheruralmenwenttofindjobsinthecity,sothewivesleftathometodothefarmingwork.Anewworkdivisionisgoingtoarise.Theleft-at-homewivescontributetotheruralmodernizationbutalsosupporttheurbanization.Thenumberofleft-at-homewivesestimatedismostly47million.Thisarticlereviewsthelifeconditionofthemdependedonmediafilesandotherprofessionalresearch.
KeywordsLeft-at-homewives;Women;Agriculturalizing
一、国内相关媒体报道的综述
(一)负担沉重:农业生产、赡养老人、抚养子女
杜菊瑛家住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芦马岔村,丈夫长年在外搞装潢,家中有3个孩子和两位80多岁的老人。杜菊瑛说,她家种了7亩半马铃薯,她一人犁地、播种,到了收获季节,她又一人挖、捡,然后用架子车一车一车拉回,一共收获近两万斤马铃薯。家中20多亩牧草也是她一人收割回来的。杜菊瑛深有感触地说:“说实在的,我现在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我,这家就转不动了”[2]。
(二)文化水平较低:教育力不从心,致富无门
“不知道做什么能挣钱。只有看电视剧、打牌打发时光。”6月17日,记者在青神县罗波乡龙泉村采访时,丈夫在上海打工的欧明蓉这样说。欧明蓉今年33岁,丈夫每年回来一次,家中只有她和她的女儿。“丈夫寄回的钱,够女儿学费,家庭日常开支还得自己挣。”“我原来在棉织厂工作。就二三百元一个月,关键是三天两头没活儿做。”她辞了职。“看到别人养猪有得赚,我去年就喂了一只母猪,哪曾想猪价一路走低,饲料还贵。”说起刚下的15只仔猪,她又是心疼又是心伤,“真是不知道如何办”[3]。
(三)安全无保障,心理负担沉重
由于“留守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合法权益相对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于是成为农村案的主要侵犯对象。调查显示,农村害案件中有70%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4。
(四)婚姻安全受到威胁
“过年也不愿意回家,总是推说没有挣到钱。就是回来了,也拉着个脸,还常背着家人打电话。问他还死不承认。”丈夫在昆山打工的“留守妇女”肖红(化名)向记者述说时语气里充满了无奈。肖红不停地用一条毛巾擦眼泪,“我整晚睡不着觉,不是孩子我连死的心都有了!”[5]。
(五)文化生活匮乏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留守妇女”们常常因为空虚而从事赌博、迷信等活动[6]。
二、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的综述
(一)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
妇女的家庭地位界定为,妇女在家庭中享有的威望及拥有和控制家庭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力。
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主妇相比,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妇女的权力空间扩大,增加了妇女公共事务参与的机会,为农村妇女提高自主意识、展示和锻炼自己提供了条件,而且收入边界清晰化使得妇女的重要性得以体现,留守妇女的价值得到了更多的体现。但是,留守妻子对于主要的收入来源的物质基础责任田只拥有使用权但是重大事务的控制权仍然由丈夫决策[7]。再者,由于农业收入远远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其地位并没有因此提高[8]。
朱梅等认为留守妇女日益加重的劳动带来的不是更多的现金收入而是更大的对家庭的隐形贡献,从而与外出就业的丈夫创造的相对较多的显性收益形成了巨大反差,妇女的经济地位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从长期来看妇女的家庭地位将进一步下降[9]。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自己认为丈夫对家庭的贡献率高,还有一部分留守妇女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不能做主[10]。留守妇女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但是这些家庭责任并没有赋予她们对等的权利,留守妇女家庭还是遵循着丈夫的权利大于义务,而妻子的义务大于权利的不公平的处境。
(二)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方式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方式仍属于传统型。安徽妇联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妇女承担起田间劳动和家务劳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访谈中,大部分女性反映由于劳动负担重,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照顾孩子,特别是在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上,没有精力去管,有疲于奔命的感觉,留守女性也反映出劳动之余的休闲娱乐活动内容单调无味,常感到寂寞。
安徽妇联调查发现,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但是自1996年后,外出打工的主要工资呈下降趋势,加上现今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和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下滑,农民的实际收入减少,其消费水平仍然停留在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体的层次上[11]。女性作为家庭生活的主要策划者,其消费更是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其消费水平很难提高。
农村留守妇女娱乐休闲方式单一落后,社会交往关系仍以血缘和地缘为主。
(三)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状况
通过在河南省341名留守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调查,利用心理学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受社会传统观念、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多种角色的困扰以及多种标准的评判,农村“留守女性”心理上的压力加重,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12]。
(四)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
男工女守分工的直接后果一是夫妻的长期分居引起夫妻共享时间的减少和夫妻的异质性增强,婚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二是农业效益比较低下造成的留守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功能的下降,使得留守妇女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
(五)农村留守妇女与农业生产
大批男性农民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妇女日益成为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地方特色产业的主力军,学术界出现了关于从农业经济角度出发的农业女性化和从女性发展角度看的女性农业化的讨论。
1.关于女性农业化对妇女发展的影响,学术界大致有两种倾向性意见
(1)女性农业化对妇女地位改善有进步意义
丈夫的外出客观上赋予了留守妇女生产自和生活自由度,并且拓宽了发展自身潜能的空间。可能会给她们带来生产和生活的能力提出挑战但是无疑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在国家倡导的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所实施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及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向给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提供了发挥的平台[13]。
(2)女性的农业化对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生存状况的改善明显不利
男性的逐步非农化,农村妇女则正在逐步地农业化。这个过程将给农村妇女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比如农村妇女的收入边界虽然清晰了,但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却下降了;虽然获得了更多农业生产的机会,但却加重了其劳动强度和生理负担;女性的农业化加重了她们对男性的依赖,固化了农村妇女的不利地位[14]。
2.关于农业女性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男性要低,获得培训的机会少等原因使得农业女性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农业女性化将导致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文化水平下降;导致农业劳动的结构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下降等不利影响[15]。
三、总结
以上的研究给我很多启示,也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一)研究文献很少,描述性居多,深入分析少
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相比,目前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过于笼统、表面化,缺乏代表性研究成果。关于留守妇女的文献大多没有把留守妇女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来研究,无助于深入了解留守妇女群体。
(二)单一研究多,综合研究少
从研究视角来看,目前已有的文献大多数都是从社会学、经济学等单一的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讨论,缺少从综合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三)主观判断多,实证研究少
涉及留守妇女问题研究的文献缺少实证分析,在为数不多的调查报告中也多为生存状况的描述,而且调查地区选取比较局限,样本量太小,容易忽略了各地的文化、地区资源等差异,以偏概全。对于农村留守妇女没有严格的分类,大多数学者都关注负担沉重的留守妇女,把她们看成弱势群体,可能还有部分赋闲在家属于剩余劳动力的留守妇女,由于缺乏实证研究,这些都还是未知。
(四)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界定不够
留守妇女所出现的问题中比如消费方式低下、社会交往范围狭窄、心理状况差等可能不是留守妇女所独有,而是存在于广大农村妇女之中的普遍问题。另外,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需要提升,可能非留守的农村妇女付出的劳动和其家庭地位更不相称,所以需要相对于非留守妇女的视角来研究留守妇女,真正把留守妇女这个群体研究清楚。
农村留守妇女肩负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家务以及赡养抚养等家庭责任,她们似乎不再只是半边天。家庭生活“单亲”化,使得农村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的问题,妇女的人身安全、婚姻不稳定等等。农民工问题因关联着城市的稳定而引起了广大的关注,相对而言,农村留守妇女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却是双重的,她们被掩盖在农民工的背后,支撑着城市发展也维持着农业生产,然而她们在我们的视野里却是那么模糊。这种忽视违背了社会的公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农业生产的女性化,给她们带来的是独立发展的机遇还是建立在传统分工基础上的再次不公平的倾斜?在政府大力倡导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农民的背景下,留守妇女会不会因为男性的缺席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的机会,成为新一代农民?政府会不会给与留守妇女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保护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都是模糊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这个群体没有给与充分关注和深入分析。
探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对于妇女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社会的和谐以及农民工家庭和谐等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华网/politics/2005-11/10/content_3759062.htm,2005-10-30
[2]青神“留守妇女”说无奈,四川在线,2006.06.20/nsichuan/msxw/20060620/200662085003.htm
[3]性骚扰七成指向农村留守妇女?新华网,2006.06.30/legal/2006-06/30/content_4770673.htm
[4]苏北“留守妇女”:守住家庭丢了爱情,新华网,2006.11.24
/society/2006-11/24/content_5369285.htm
[5]乡村“留守妇女”现状调查,河南报业网,2006.06.07
/xwzx/rdtj/jdt/t20060607_537124.htm
[6]孙琼如.农村留守妻子家庭地位的性别考察[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02)
[7]彭娟.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留守妇女的影响分析[J].青海师专学报,2006(3)
[8]朱梅等.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社会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9]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10]李洁.试论农村社区中留守女性生活方式的转变[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11]朱桂琴.农村“留守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J].天中学刊,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