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27: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我的课堂生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活是鲜活的文本,它能拉近我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和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在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将五彩缤纷的生活带入校园,又尤其是从事职校语文教学的教师更应将实实在在的生活渗透到每一堂教学之中,让生活和教学、生活和学习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焕发潜在的欲望,点燃青春的激情。
一、文本僵硬,内容枯燥
我国教育从其体制到所涉足的教育教学内容都极大地体现了传
统文化和传统内容,而这种传统更多地体现在评价模式的一层不变,教学文本的一脉相承。让我们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语文拓展模块教材为例,来斟酌斟酌我们所用的教学文本。全书共计六个单元,所选课文三十篇,其中远离我们生活几百乃至上千年的篇目有十五篇,远离我们的生活近一百年的有六篇,和我们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的外国文学作品四篇,和我们的现代生活略微靠边的有五篇。试想,让一群被义务教育扫地出门的孩子,来学习连我们自己都搞不明白的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祝福》,会是怎样一种效果?试想,让我们一群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失去了信心孩子去漫游《肖邦故园》,又会有着怎样的感悟?更不要说他们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如何去学习《国殇》,如何去领悟《把栏杆拍遍》。内容的陈旧意味着思想的僵化,必然带来学生的厌学。
二、方法陈旧,照本宣科
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来源于义务教育的各个教学层次,又尤其是
职业教育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更是如此。这么一群教育工作者,大多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自己的教学点过多地关注于教学的知识点上,过去的所谓可考点上,而忽视了教学的根本是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更有甚者,由于来之于不同的文化层次,对文本知识的驾驭能力有限,或者说其本身就没有能力对文本内容驾轻就熟;极为典型的是,一部分学校更本不注重教师的培训,或者说这种培训也只是做做形式、走走过场,没有实质性的触动或影响;再加之,当今社会不务正义之人比比皆是,大多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长、短、方、圆”的训练和提高,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更是不舍昼夜、日复一日地勤勉与此。
义务教育衡量学生成绩是否优异的唯一标准是年复一年的统一考试,衡量教师教学成绩优劣的杠杆就是教学成绩。从义务教育进入职业教育的教师,一夜之间好似脱缰的野马失去了约束,放任自流地驰骋于课堂内外。假如其责任心强,工作能力也很强,这部分教师会很快地进入新的岗位,担当起新的角色;假如某位老师借此作为休闲胜地,视学生为草芥从此逍遥自在地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学生的结局可想而知。作为边缘学科的语文教学更是令人堪忧。
三、引入生活,激活文章
文本好比人的躯体,生活便是流淌的血液。只有将源源不断的血液输入这快要僵硬的文本,文本才可能焕发出自然人的体征,成为灵动而又鲜活的生命。
经过了近一年的摸索,几经周折,我的高效课堂虽然有待改善但模式基本形成。最主要的是他适用于我的学生。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两个月来总结出的一种课堂流程。
一、预习课:下发导学案,组织独学
提前一天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熟读课文,完成基本自测题,如字音字形、课文背景、作者作品等内容,并在课前检查预习完成情况。预习课上,教师监督学生在给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导学案,并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对学、群学,讨论交流独学无法完成的内容,这样学生把讨论的内容可以带到课下继续讨论,也鼓励学生回家可以参考一些工具书、学习资料或者网络资源,这样学生对小组群学后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思考。通过做导学案和初次讨论,学生可以解决一部分学习任务,并明确学习难点,可以带着问题进入第二堂课的学习。
二、初批导学案,掌握学情
第二天课前学生上交导学案,教师统计哪些问题学生已经基本解决,哪些问题是无法解决或问题较大的,准确掌握学情,便于抓住第二课时指导重点。关于批改导学案的问题,我认为最好是教师亲自批改,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学情,但有时时间有限,可以灵活机动地处理,选择一两个小组的导学案进行抽查式批改,因为小组是由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组成的,这样的抽查式批阅基本可以掌握全班学生的情况。我不赞同学生对批,这样要把答案公布给学生,学生已经基本知道答案了,那么展示的时候可能会生硬地念答案,而代替自己之前错误的思考和结论,那么学生提出质疑、讨论、争论这样的机会就变少,而这个过程是思想的碰撞,有了碰撞、思考和纠正,学生才会更牢固地掌握教学重、难点。目标明确,学习起来才更有目的性,效率才能更高。
1.分配学习任务
明确各个小组展示的内容。这个问题我很赞同南召中学的做法,将本课所有的学习任务平均分配给各个小组,这样每个小组只承担一部分任务,他们的任务量就相对减少了,这样学生的讨论会更加集中,更有针对性,讨论也就会更加深入透彻,也能为展示节省更多的时间。有些人会担心因为每个小组只讨论部分内容,在组间质疑、补充时会出现冷场,其实这个问题预习课上的首次讨论和课后延伸已经解决了,首次讨论时全班学生是就所有学习任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的,而且延伸到课后,教师鼓励学生回家可以借鉴其他材料甚至网络资源,这个做法已经保证了所有学生对全部任务的思考了。这样在其他学生展示的时候,不仅会有收获,而且也会有组间的思想交流。
2.组内讨论
针对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讨论中,让学生各自陈述自己对任务的看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小组的集体意见。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小组长最终要整理出小组成员都达成一致的答案,然后派代表书写到黑板上。有分歧或者小组内部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在板演的时候写到答案后面,以备展示时组间交流。这样也可以引起其他小组学生的注意和思考,避免有些学生完成自己的讨论后不知所为。其他学校把预习课和展示课彻底分开,为展示准备更多的时间,但是我认为既然学生会有课后延伸的讨论,甚至带回家的思考,应该给学生一个再次交流的机会,这样展示的成果应该有个新的提升。而且课堂展示课毕竟是第二课时,如果直接展示,没有衔接,学生可能会生疏,或者遗忘,这样的一个短暂讨论可以起一个思路接续的作用。
3.班组展示,组间交流
展示课是解决学生问题的课堂,是知识拓展生成的课堂。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质疑、点评、拓展、归纳。所以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我安排两次展示,先进行组内预展,3分钟时间,中心发言人在组内讲解,成员可以给予补充,帮助完善。这样既可以再次统一答案,也可让班级展示更加顺利。班级展示汇报时可由组内中心发言人通过讲解、问答、上台板演等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鼓励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鼓励其他小组帮助解答释疑,组间交流无法完成的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指导,最后形成班上的集体意见,并允许保留个人意见。最终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后,达成共识,形成明确、统一、标准的答案。这一步要让学生明确答案,解除心中疑惑,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4.归纳提升,整理导学案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回到座位整理导学案,学案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导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了课堂上问题、生成等有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教师可以将重点、难点内容或者补充内容用幻灯片进行展示,归纳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知识结构,解题步骤、规律和方法等。
5.当堂检测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合适的当堂测试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课型,我们可能会担忧这样一种情况,展示课时,更多的学生只关注本小组讨论展示的那部分内容,而忽视本课中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那些同样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设置难以适当涵盖全部学习目标的测试题,督促学生关注所有学习任务,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查缺补漏。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身能力水平上有一个新的提高。此部分最好设置选择题,可以达到预测效果,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
三、课后评价与知识巩固
展示课结束后,学生上交导学案,教师对导学案进行复批,检查学生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答案是否正确,并据此给予评价的分数。课后再辅以课后巩固题,可以利用练习册的习题,也可自选题目,比如一些涵盖课内知识点的高考真题,具有代表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与高考之间的密切相关,了解课堂很重要,提高学习兴趣。完成后上交、批改、评定、讲解,及时巩固。
对于高效课堂,很多老师苦恼的是,总是有一部分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事做,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始终无法真的动起来,无法真正参与其中,就像一个看客,一个旁观者,一切似乎与他无关。即使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也不理想,他们似乎不在乎得分多少,不在乎成绩。尤其像我们这样的普通高中,这样的学生为数着实不少,很让人头疼。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查阅很多资料,我发现西方教学中的奖励机制非常实用,开始时我采用了一些小的物质奖励,但物质刺激久了效果变得不理想,而且经费也有压力。我又开始加入精神奖励,开始施行奖票机制,我自制一些盖有印章的奖票,然后对学习上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比如回答正确一个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质疑、笔记完整、两次优秀的作业、一次满分的小考,两次补考满分、大型考试百分以上等等,凡是在学习上有优秀表现的都给予奖励,然后用奖票换取奖励,可以换取小奖品,也可以换取精神奖品。比如,一定数量的奖票可以换取一次减免作业的机会、一次在我的课堂上按自己意愿换座位的机会,甚至减少寒暑假作业量的机会等等,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又对学习无碍的方面,我们都可以利用。也有惩罚措施,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就扣一分,在学生领取奖励时扣上一票。这样的奖励机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而且不会过期,实行起来也很简单,奖票也可循环使用,事实证明对学生还是很管用的,现在的课堂纪律基本不用操心,学生学习的热情日渐高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才刚刚是一个开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永远是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课型,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时时更新,我们还将吸取各种成功经验,取长补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希望我们能够探索出更适合我们的高效课堂。
课堂生成的高效发挥正是取决于教师精心的情境创设。预设是生成的“奠基石”,而生成则是对预设的超越。预设情境,能触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它是教师常用的课堂导入形式之一,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用学生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主动学习、探究。
在在八年级下学期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在我的预设中,学生会接受我播放音乐。由于我提前把音量调到最大,而且我准备的是一盘摇滚乐,所以听上去比较闹,我问同学们“Do you enjoy the music?”同学们中有的在摇头,有的点头。于是我就要求学生用“Would you mind (not) doing...?”句型向我或者帮助打开录音机的同学提出要求,学生们自然投入了我设置的情景中去接受并尝试着说,于是就有了“Would you mind (not) turning down the music/play another music/turning it up?”等意见,生成在预料之中,也在预料之外。
二、努力创设和谐课堂氛围,搭建师生交流合作平台是课堂生成的保障
和谐的课堂才能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进而“孵化”出有效的课堂生成。这种课堂文化,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另外当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时,我们要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进行酝酿,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验中,课堂生成自然就产生了。
一、创设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运用录音,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以活泼的图像和生动的文字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诱导他们饶有兴趣的走进数学王国,培养他们敏锐地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运用生活实例,领悟知识内涵
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强调形象性.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还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实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 动手“做数学”,体验创造的乐趣
“ 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困惑,自主进行旧知检索,新知探索的过程,学生不仅能触发思维的灵感,而且能够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因而“做数学”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式。教学时,教师应相信学生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为他们创设“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出来。如在教七年级数学“几何体”部分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几何体图像有了感性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的多。又如“正方体表面展开”这一问题,答案有多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并用“寇名权”的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课堂上学习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自编生活习题,培养应用意识
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调整教材,去重组教材,用更贴近,更熟悉的事例来编制习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思考、探究和交流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数学生活化,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数学的魅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课堂教学前,利用生活化例子导入,让学生喜爱数学
课堂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一段优美的“序曲”。小学阶段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可以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则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可以利用生活经验,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我问学生:“你到城里去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公共汽车、小轿车、摩托车……我又让学生说说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在时间上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很快说坐小轿车一会儿就到了,摩托车却要很长时间。师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犹豫了一下说:“小轿车速度快,摩托车速度慢。”这时我对学生说:“速度快的车子花的时间短,速度慢的车子花的时间长。这里面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其实这里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问题,也就是速度和时间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此导入新课,学生兴趣较高。
2.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百分率”一课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倒两杯水,放入不同量的糖,尝一尝有什么不同?学生们认为:一杯比较甜,一杯不怎么甜。我说:“老师不用尝的方法也知道哪杯更甜。”学生们奇怪了。这时我引导学生:水为什么变甜了(放糖了)?糖放得越多,水就越(甜)……那么甜的程度是不是取决于糖呢?有的学生说:“两个杯子里的糖如果放得一样多,杯子里的水少一点,会比较甜。”师问:“那么甜的程度既取决于糖,也取决于杯子里的水。其实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含糖率,它是百分率的一种……”经过这样的课前实验及课堂讨论交流,学生们对百分率的学习兴趣浓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用尝就知道哪杯糖水更甜。
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化例子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把它带进数学课堂,为例题教学、数学学习提供生活化素材。
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三角形图案(自行车、鹰架等),并问学生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再让学生自己制作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通过拉、扯、压等实验操作去感受三角形与长方形的不同特性。学生在此基础上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这时候问学生:“生活中木椅松动了给它钉条斜木,或给草堆撑根斜木,这都是为什么?”学生根据所学联系生活实际,找出原因。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这样的思想: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善于发现,很多数学知识是可以为生活服务的。
生活化课堂教学,应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后,利用生活化例子练习,使学生应用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渗透“学是为了用”的思想,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操作、实践及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然而我们曾经产生了多少的困惑:数学学习一定要经历由生活而抽象的过程吗?如果生活情境成为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怎么办?如何才能使“数学生活化”成为这一问题作讨论是有必要和意义的。
“数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对数学学习的起点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因此,对“数学生活化”的讨论,离不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研究。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三类形式的学习:第一类以“定性把握与定量刻画”为特征的学习,例如“克的认识”;第二类是以“抽象概括”为特征的学习,例如“乘法交换律”等;第三类是以“应用”为特征的学习,例如“求平均数”等。针对三种不同特征的数学学习相对应,教师也应当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把握:以“生活经验” “生活原型” “生活应用”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课例,学生分数概念的建立要经历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分一个东西)――生活中已获得的经验(分不均或分得同样大小的几份)――需要建立起分数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这样的过程。从这里不难看出,生活经验是对一类具有同样性质的生活情境结构的抽象,这种抽象是以自悟的形式在生活环境中积累下来的。学生在理解分数概念的时候,决定其理解质量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对“半个、一半”等不完整数的理解,而这些不完整数正是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获得的经验。
在分数初步认识的课堂教学中,我听过这样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安排切割月饼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数学生活化”就应该得到质疑。因为学生在切东西时,数学思考已经完全淹没在月饼这种东西的色香味引起的其他想象中了,而把平均之类的数学思考则被远远的抛在一边。笔者认为,没有生活经验做支撑,要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这一手段来辅助教学。那么,怎样来体现“生活化”呢?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讨论:你能拿出或说出“半个”物品吗?(目的:激活经验,呈现各种生活情境,以凸现“平均分割”这一情景特征。)
讨论:请你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拿出“一半”的物品。目的:呈现学生对单位“1”朴素认识。)
讨论:你认为“一半”多还是“半个”多。(目的:体验“分率”与“量”的区别。)
讨论:比“一半”小是“一小半”,比“一小半”还小呢?再小呢?
(目的:体验经验在特殊情况下的局限,激起认知愿望。)
读书讨论。(目的:将经验的概念转化为科学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课堂上没有安排具体的生活情境,但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生活情境却非常丰富。因为学生在表达“半个”这一经验认识时,都是以各自浮现的生活情境为支撑的,这样生活情境的干扰因素也自觉地被排除在外。
可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无疑是值得深思的。而这正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被混淆并带来困惑的地方。当然,“生活经验”的激活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用语言,也可以用一些行为,某些图片等去激活。不论采用什么方式去激活,作为教师,始终要关注 “经验”,而不能沉湎与情境的细节之中。以“生活经验”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再例如,有位教师在上“9+5”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做出来,然后学生呈现出来以下几种算法:
9+5 10+5=15 9+5 9+5
=9+1+1+1+1+1 15-1=14 =9+1+4 =4+5+5
=14 9+5=14 =10+4 =4+10
=14 =14
得到上述的几种算法,教师非常高兴,在计算“多样化”后进入“优化”环节,问学生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学生说来说去都是第二种。而教师则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注意第三种,这样师生之间在计算的“优化”上发生了冲突。教师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学生坚持第二种方法更好呢?问题的答案在于学生在思考“9+5”的计算方法时是以自己的“生活原型”作支撑的。第二种方法的生活原型是“借与还”,而第三种的生活原型是“拆与补”。对学生来说,“借与还”在生活中的经历要比“拆与补”的经历更熟悉些,它更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因而学生坚持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
因此,教师在把握“数学生活化”时,必须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本人在数学学习中的潜在的不自觉的“生活化”,并适时加以点拨。
数学始终是人类掌握的一种工具,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客观问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小学生来说,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数学的强大作用。
首先,是简单的理想生活问题的解决与判断。这类问题是经过人为“加工”的,例如,平均数应用题、行程问题等。师生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上,也就是建立这类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这个模型组解答应用题。而这类问题与现实生活是有差距的,它们可视为学生真正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过渡阶段。
其次,是现实生活问题的判断与解决。比如,测量某物体的高度、长度,判断食物的重量等。这类生活问题往往可以西欧那个多个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因此给解决方法的选择留了较大的空间。比如测量教学楼的高度可以选参照物,可以画图纸,可以先测一层再乘以层数……学生发现同一生活问题可以用多种数学知识来解决,必然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使所学的数学知识之间彼此融会贯通。
对于学生来说,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目的不在应用本身,目的依然是数学学习,因为“应用”本身就是数学学习的一部分。
总之,在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上,数学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尊重学生对数学的生活理解,妥善引导在数学应用中提升数学理解的质量,真正把“数学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让学生就像面对喜欢自己的生活一样轻松自如!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大到学生开展的系列活动,小到学生的衣着服饰都可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重要素材。信息技术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多彩镜头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执教《编辑图像》一课时我进行了以下设计:
师:每年的秋季开学初,学校给新入学的同学都拍了照片,然后给同学们制作了学生牌,要求同学们每天都佩戴。但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虽然每天都佩戴,但牌上的头像却不是他自己的,不少同学弄了一些明星照的不干胶贴在自己的头像上,还有的同学在上面乱涂乱画,那么你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生:“不文明”。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辨美丑的能力,我也十分赞同大家的观点,针对有的同学在学生牌上面粘贴头像、乱涂乱画问题,我想有的同学是因为调皮搞恶作剧,有的同学是觉得学生牌太单调想美化装饰一下……既然同学们认为学生牌设计太单调,那么大家想不想设计制作个性化的学生牌呢?
生:想!
本节课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为教学素材,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也让学生感悟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用途,从内心里激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2以家庭生活为素材,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家庭是学生温馨的乐园,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其中学生的花销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家庭生活联系起来,在执教《EXCEL电子表格》这一课时我进行了巧妙设计。
师:同学们可能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钱用于购买零食、学习用品等,那么你们对自己日常的开销情况有过记录、有过汇总分析吗?
生:没有。
师:想不想计算最近一个月内你的消费情况呢?
生:想。
师:其实记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知道每一分钱的去向,还可以时刻提醒自己,要节约花钱。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用excel软件来制作个人消费清单呢?
生:想。
师:先请同学们认真回忆自己近一个月花销情况,计算出消费总额。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得到了有效解决,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3以社会生活为素材,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社会生活广阔而绚烂多姿,社会生活与信息技术联系紧密广泛。尤其是会热点、焦点问题更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例如在执教《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一课时我联系时政热点问题,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优化设计。
师:同学们!作为荣成人,“2014年12月28日”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非常难忘的日子,山东省内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高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行,结束了咱荣成没有铁路的历史,在荣成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事件被列为2014年度山东十大新闻之榜,身为荣成人我们倍感骄傲自豪,今后通过这条铁路来荣成的人会越来越多,作为荣成的中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利用这个大好时机更好地宣传一下咱家乡呢?
生:是。
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给客人们宣传呢?
生:风光、美食、文化……
师:同学们,相关的宣传我们的电视台、报刊等媒介相继展开,作为身在荣成的莘莘学子,老师有个提议:我们可以借助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期介绍荣成的电子报刊。大家说好不好啊?
教师要践行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实施生本课堂。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师则是课堂的引导者,在课堂上提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质疑,去猜想,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在分析论证中发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设计问题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选择合适的角度
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创设问题情境,就起到了导语的作用。创设的情境,提出的问题可以创造悬念,可以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有冲突,可以为下面的问题做铺垫,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合适的情境设置要起始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生活,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情境可以有多个角度,多种方法。我力求采用新颖的方法,找到合适的角度去创设情境。
如“大气压强”一节中:
方案一:用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引入课题。
方案二: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塑料吸盘挂钩不仅能挂在墙上,还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用吸管能喝饮料等生活情境引入课题。
方案三:用小实验,如纸片能托起倒扣在上面的盛满水的杯子;量筒中盛满水,量筒口倒扣并没入有水的水槽中,量筒中的水不会溢出等的实验情境引入课题。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内容的需要和45分钟时间的安排,分析找到更合适的情境设计,使问题情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贴近学生实际,把握课堂提问的难度
课堂问题要避免过于简单。如果提出的问题只是引导学生简单地在课本中寻找答案,通过回忆、再现就能解答或者通过观察现象,用“是”“不是”“对”“不对”就能回答,那么这些问题不富有思维性,没有启发性。这样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学生思考、讨论,也不需要探究。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更容易养成思维上的惰性。而难度过大的问题又会让学生不知思考的方向,打击了学习的兴趣。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只有建立在学生认识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问题,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只有经过思维劳动取得的成果才会让人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在“压强”一节中,当学生认识了压力,教师引出压强的概念时:
方案一问题:压力有作用效果吗?
方案二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方案三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方案一的问题过于简单,思维含量很小;方案二的问题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方案三问题的难度介于两者之间,既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又在学生的解决能力范围之内,并且还为下面的问题做了铺垫。
三、把握认知规律,合理设置问题的梯度
也就是说,课堂的提问要有层次性。教师根据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教材内容的逻辑层次,由易到难,由表及里。
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学生直接思考无法取得成果的问题,可以系统地设计出一组有梯度问题,降低难度。
如“压强”一节中直接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很难,教师可以分两个梯度,设计三个问题。
问题一: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问题二:手用不同的力气挤压气球,是什么影响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大拇指和食指分别压在铅笔的两端,两端一样吗?什么影响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问题三:综合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二”的一组问题是建立在“问题一”的思考结果之上的,又引入了新的情境降低难度,在学生的解决能力范围之内。“问题三”在“问题二”的思考结果之上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多设置几个过渡问题,这样层层推进,最终突破难题。
对于多角度的问题,层层设问,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事物。
如“汽化和液化”一节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学生很难猜想全面。在这个问题之前铺设三个小问题:
问题一:湿衣服晾干,阴天快还是晴天快?
问题二:湿衣服晾干,有风时快还是无风快?
问题三:晾衣服时,要把衣服展开还是叠好?
多方面给学生提示,学生自然猜想得很全面。
问题和问题间的梯度不要过大,又要避免过于琐碎。既要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又不能将思维限制得过死,使学生的思维空间过小。
四、抓准热点问题,拓展课堂提问的宽度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在学习了物理科学领域中的最基本概念、规律和科学方法后,又以最新信息为补充的一门学科。因此,适当地拓展课堂提问的宽度,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不仅会让学生更加感兴趣,也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例如,在“重力”一节中,认识了重力的概念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若没有了重力,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学生的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有的答案会引起其他学生的争议或共鸣,也有可能会有学生联系“神舟十号”升空或太空授课。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加深了学生对重力的理解,更使学生拓宽了知识的宽度,联系了科技的发展。
五、落实分层教学,挖掘课堂提问的深度
对于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优等生),课堂提问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有时候一个课堂追问就能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提升,能力得到升华,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提一些促进他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考虑问题更加全面。
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火候”,这样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42-01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学生能否充分地在体验和感受中,在探索和交流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老师对教学动态生成的“驾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预设的课堂也许是有秩序的课堂,但会缺乏灵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
一 预设——生成的基础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课前总要千方百计地备好课,设计精彩的环节,甚至查阅很多的资料,这正是我们所说的预设。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捕捉、调控“生成”。新课标指导下的备课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同时更应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预设。进行这种预设时,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并给自己预留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让自己能很有把握地接受并灵活进行课堂生成。
1.预设学情变化
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课前准备的程度等皆不相同,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高中教学过程,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预设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经验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了解他们认识的局限性。对学生的经验、能力、习惯等的充分预设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应予以充分重视。教师在预设时了解学生,然后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2.预设质疑问难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做到不唯书,不唯师,敢就教材的“疑惑处”“模糊处”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意外问题的出现,使生成的教学资源更具偶然性,让我们一时难以驾驭。所以,教师备课时应对易引起学生质疑的地方进行深入预设。如学习水沸腾时,学生会在实验中遇到各种情况。通过实验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利于激发思维的火花,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重新建构,形成新框架。
3.预设创新空间
新课标倡导“物理生活化”的教学观,认为物理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要求教师拓展物理学习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物理素养。如在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教学活动中,“假如往水杯中加回形针,能加多少个?”提出该问题后,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作出猜想,于是在实验过程中再创设实验问题:水面凸起后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这与下雨天叶子上的雨滴为什么总是圆的是否有联系?通过发散性问题的提出,从而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 生成——预设的精彩
1.坦对“疑”“异”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质疑问难,如在讲神舟九号专题时,我设置了这样几道题:(1)火箭发射时,为什么都是竖直发射而不是水平发射?(2)发射出去的火箭,一段竖直上升后转弯入轨,为什么多数都向东方向?在分析的过程中有学生突然提问:神舟飞船有的在晚上发射、有的在白天发射,它们对时间有要求吗?这一问题使全班学生疑惑地注视着我。我略作停顿、思考、回顾自身的一些知识,整理“节外生枝”的讲解思路。
2.直面意外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发一些事件,不但偏离了教学预设,甚至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无法回避,如果处理不当,不但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可能伤害学生的感情、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换个视角,认为这是教学生涯中一次可遇不可求的经历,是课堂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坦然处之,一定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那一天,我和一(三)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快乐的冬天》。我满怀信心地走上讲台,期待着能和孩子们默契配合,让精心预设的课堂教学活动大放光彩,给听课老师带来完美的一课。由于前期对课堂教学的精心打磨,前半段教学活动自是十分顺畅。观察几张图片、朗诵一首小诗就顺利完成了第一个教学活动“说一说,迎来冬爷爷”。第二个教学活动“找一找,认识冬爷爷”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让学生知道冬天的气候特征,感受冬天的独特魅力,学会观察了解周围的环境变化;了解与冬天有关的自然现象,积极主动地寻找冬天的乐趣。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①感受冬天的寒冷;②感受冬天的美丽;③感受冬天的乐趣。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冬天的美丽和乐趣,我以“雪”为主角,对其进行了“重磅级”的安排,首先学念儿歌,了解雪花。在我近30多年的记忆里,下雪的场景稀疏可数,弥足珍贵。我们这群一年级的小不点,可能还没有正儿八经地看过大雪。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一首儿歌《数雪花瓣》。在我的引领下,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飘荡在教室里“请你让我数数看,一二三四五六……”“老师,我看到雪花了!”一个急切的声音打破了课堂的和谐,孩子们的眼睛不约而同地转向了王某某。我心想这个王某某还真会挑时候捣乱,上课前明明晴空万里,现在怎么可能下雪了呢?有点不悦,本想训斥一下,可面对这么多听课的老师,我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看,王某某读的真是用心,在他的眼前都好像出现了可爱的小雪花呢!”“李老师,我真的看到雪花了,我真的……”孩子还想争辩,我又夸上了一句:“是的,你是一个认真的小朋友,老师相信你通过朗读真的能看到。”面对我的“甜蜜轰炸”,孩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默不作声地坐在座位上,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失落。顾不上他那失落的表情,完成后续的任务更为重要。
接着,我逐一展示图片,让孩子们欣赏各地的雪景,感受美丽。“老师,下雪了,真的下雪了!”“啊,下雪了!”“太棒了,太棒了!”……听着孩子们一个比一个兴奋的声音,我朝窗外一望,啊,真的下雪了!那飞舞着的雪花,正像千万只蝴蝶在翩翩飞舞……我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看来刚才王某某眼前出现的不是幻觉,我才意识到整个教室里可能就只有我没有觉察到窗外飞舞的“精灵”了。课还得继续上:可是那美轮美奂的雪景照片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一个个小脑袋都不由地偏离了轨道,齐刷刷地转向了窗口。靠窗的几个孩子还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脚步朝窗户挪去……原本井然有序的课堂一片哗然……我一片茫然,预设中的课堂已经凝结,我将何去何从?
【案例处理】
这节外生枝的一幕让我的思维在瞬间停顿。“这是我精心设计的课堂,我得马上制止孩子们的行动,把孩子们拉回课堂,继续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我的脑海中本能地闪过这个念头。于是,我提高了分贝,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的表现真是不错,就连冬爷爷把最心爱的宝贝——雪花都送来了。”面对我的夸奖,只有个别孩子的小脸蛋归了位,其他的孩子还是兴致勃勃地看着越来越大、越下越密的雪花,还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一招不行,再试我那“屡试不爽”的绝招,“老师最喜欢第二小组了,他们的小手放得最端正了,小眼睛都看老师了,特别要表扬陈某某、张某某、李某某……”刷的一下,80%的孩子归了位,但没过几分钟,一些孩子又偷偷地向外张望……
想着愈来愈紧的时间,看着心不在焉的孩子,我想出了一个“妙计”。快步走到窗台边,刷刷几下,拉上了窗帘……孩子们的眼睛只好无奈地投向了大屏幕,我不禁暗暗吁了口气,继续“精彩”地讲课:“是啊,我们喜欢冬爷爷,他不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画一画,爱上冬爷爷。”
雪,继续下着,悄无声息;课,继续上着,“金玉良言”;眼,目光呆滞,就连那心似乎也游离着……下课铃声一响,课也完成了预设的活动任务,孩子们立即欢天喜地地跑向操场,就连我们的听课老师也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掌,接受上天馈赠的一份礼物!
小张老师经过我的身边时,不禁说道:“多好的雪啊!李老师,你今天上这堂课还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啊!”“天时地利”——我的心不禁抽搐了一下:是啊,这一场来之不易的大雪,我和孩子们本该同赴这场美丽的约会,结果却……这怎是一个“愧”字了得!!!
【案例反思】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打断了这课堂的秩序,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反思对这个意外事件的处理,我的教学弱点暴露无遗,表面上看是缺乏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深入思考却是缺乏学生立场,对课程的生活性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在教学中尚未将它们真正落到实处。
关注学生,造就精彩的课堂
精彩的课堂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尊重学生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前提。上述案例中,面对纷纷扬扬的雪花,我在学生们最兴奋的时候将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叫停。在紧闭窗帘的同时,也关上了学生的心门,让学生滑到了我的对立面,这与“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无论我再怎样精致地设计教学,也无法让学生们感同身受!
精彩的课堂以关注学生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需要、学习感受及学习效果。课堂上,面对当时在我看来“有意捣乱,进行课堂搅局”的王某某,那个当时在我看来“不和谐”的声音,我采用了“软刀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言不由衷的“奖励”。其实,对于王同学而言,他已明显地感受到了我对他的“无视”,默默就坐,表情失落,不是已经表达出了他的那一份强烈的不满吗?遗憾的是,虽然隐约地感觉得到,但我却未能予以足够的关注。
因此,在课堂上如果我关注的中心不是教师预定的教学进度,而是学生真实的收获。面对飘飞的雪花,能遵循孩子们的兴趣,摈弃精心预设的教学环节,和孩子们一起牵手漫步于雪景之中,再顺势引导,我想这样的课堂一定能成就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