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档案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3 16:27: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毕业生档案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毕业生档案管理

篇(1)

高校毕业生档案是指已经完成国家教育部或者就读高校所规定的的学分或者学时的学生的个人干部档案。主要内容就是在高校就读期间形成的各种记录,包括:成绩册(学籍卡)、综合素质评定表(鉴定表)、体检册、录取名册、社会实践评定表、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奖励与惩罚、相关技能证书、毕业报到证复印件以及高中阶段的相关材料等。这些材料全面记载了一个人从高中阶段求学到高校毕业期间形成的所有材料,是社会了解该同志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也是该同志步入社会的第一手推荐资料。

20世纪90年代以前,高校毕业生档案基本上是由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单位、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招生就业等相关部门全面负责管理,与档案部门的综合档案管理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管理体系。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我国高校就业体系的改革,同时根据高校各自的实际情况,各高校的毕业生档案逐步转入社会人事中心与学校档案部门馆进行统一全面管理。

2008年,国家教育部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颁布,明确规定了学生档案作为高校档案管理之一门类进行统一管理,各高校都在筹备学生档案的统一管理工作,这才真正意味着学生档案纳入到了高校档案管理的范畴。它标志着高校毕业生档案两极存放体系的真正建立,即出校毕业生档案由各地人事中心档案部门存放,留校毕业生档案由高校档案部门统一存放。

2 高校毕业生留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日趋复杂,高校毕业生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地到各种体制的单位就业。这些用人单位的档案管理体制也各不相同、良莠不齐,甚至有的单位根本就没有完整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加之毕业生本人在就业过程中缺乏重视自己档案管理保存状态的意识,造成了高校毕业生档案的大量遗留。

2.1 毕业生档案内容匹配问题

在高校留存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内容匹配错误、档案归档混淆的问题并不普遍,可以说只是个别现象,但是这类问题一旦发生却不易及时发现,并且给下一步的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留下严重的隐患。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日益繁重,毕业生档案在归档管理的过程总越来越多地出现材料不全、同一个毕业生的档案材料分散保管、不同毕业生的档案混淆的现象。

这种档案内容陪陪错误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中档案要进过多个管理机构、多人次管理,在这些管理环节的交接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交接档案不完全、多次归档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学生档案由各院系转往毕业生档案管理机构的时候,由于不同院系之间或者相同院系不同年级之间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互不联系,导致了一个人的信息相似的档案内容发生混淆、难以区分的现象。出现档案内容匹配问题的学生档案一旦归档,就很难发现问题,一般只有等到相关毕业生在档案流转规程中发现问题,再逆向追溯档案归档管理的过程,重新整理匹配错误的毕业生档案内容。

2.2 毕业生档案缺乏统一规范

毕业生档案缺乏统一规范的问题看似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表面形式问题,但正是这种形式上的不统一,造成了档案管理过程中无法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毕业生档案缺乏统一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两点:一是材料手续不完备;二是材料规格不统一。

材料手续的不完备,主要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档案材料的完整性问题。毕业生在校档案是毕业生在入学后生成的一系列相关档案,包括党团材料、学籍材料、奖惩材料、课程成绩材料、鉴定材料、学位授予材料等。由于没有统一化的材料管理标准,使得毕业生档案材料中不完备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毕业生档案在下一级档案管理机构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材料规格的不统一,表现在各种毕业生档案材料中缺乏统一的格式管理要求。目前,毕业生档案已经由过去相对单一的档案形式发展成多样化的档案形式,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各种材料表格的规格各异、不同材料的使用纸张各不相同。这些不同规格的档案材料,一方面,使最终形成的毕业生档案看起来杂乱、不美观,同时,也给档案的正常装订带来麻烦。另一方面,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在信息分配上的重复或者缺失、毕业生档案无法统一辨识,都给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3 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策略研究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状,本人从毕业生档案的主体与客体角度提出自己的应对策略,改善现有的毕业生档案管理的不合理性与被动性,搞好资源整合,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3.1 加强对毕业生的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提高毕业生的档案管理意识

毕业生作为国家的知识储备资源,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大计,毕业生档案是这些知识资源的另一种载体,它对毕业生是否能够全面融入社会,知识能否转化为国家的发展动力关系重大,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社会宣传媒体入电视、广播、报纸等加强宣传,让全社会重视毕业生档案,纳入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之中。

3.2 统一管理存放地,实现资源整合

现在异地存放体系对毕业生档案管理极为不利,不利于毕业生档案的明确去向,也不利于毕业生档案明确转递。更为主要的是,这种状况使得毕业生档案工作成了两方的边沿工作。国家应该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把毕业生档案重点纳入地方人事中心进行统一管理,让地方人事中心真体体现社会、国家、和地方人事资源的中心职责,把这项职责从高校档案管理职责中解放出来,让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专职为高校教育事业服务,以此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和社会档案管理工作的双重发展。

3.3 更新管理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篇(2)

中图分类号:G21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建设速度在不断加快,这样传统的档案管理就开始显示出滞后性以及不适应性,用户的需求也开始变得多样化,信息化技术管理肯定也会逐渐代替传统的档案管理。本文主要对信息化技术对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

1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毕业生档案建立方式方面的改变

传统的高校毕业生档案的建立方式都是采用纸质的方式,而在现代社会当中,高校的毕业生档案发生比较突出的变化就是档案信息开始变得电子化和网络化。学生的相关信息不再是以前那种可感官的纸质信息,都已经开始慢慢变成了虚拟的电子信息。同时互联网技术也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些电子信息的全面获取以及快速的交流。高校在对毕业生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传统的管理方式一般都是纸质的档案馆形式,采用信息化技术之后就能够建立起数字档案馆,传统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也就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在构建高校数字档案馆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师生的需求为导向建立的,提供的信息包括了校情以及校史等相关的信息,而在高校的学生档案方面则提供了比之前更加全面的学生个人信息,能够很好地防止事后造假信息的情况发生,能够更加准确和灵活地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

2信息化技术使得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空间广度以及时间的长度变得更加丰富

实现档案信息扩大化最容易的手段就是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不仅能够很好地突破传统管理方式中的时间限制,同时网络环境也能够很好地实现地理环境限制的突破,能够很好地实现空间以及时间信息交流的需要。在开始建立数字化档案馆的时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档案信息的利用最大化,它能够将各类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放置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对于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员在查询相关信息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通过信息化技能能够很好地实现档案的纸质载体和档案当中所记载的相关内容分开,那么在管理的过程当中也就能够分别对这两者进行管理。传统的档案馆在对这两者分别进行管理的时候是一种双重的管理,无形当中就会为管理工作增加很多的难度和压力。这样在对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对纸质的实体档案馆进行和平常一样的管理建设,同时还需要对数字档案馆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和丰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实现资源需求者对于资源共享的一些要求。所以高校在以后进行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时候信息化技术管理将会是一大特色,同时这种管理方式还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进一步的适应。

3信息化技术使得档案信息变得更加完整化和多元化

信息网络对于毕业生档案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建立了高校档案馆之后也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实现了信息化。其实高校的数据档案馆不仅仅使高校的毕业生档案实现了完整化以及多元化,同时也在无形当中使高校学生档案的吸引力和时效性增加了很多。高校的学生档案原本是一种非常枯燥乏味的单一的保存方式,但是档案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把这种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同时学生的个人信息也能够更加充实,而且还可以使信息很好地实现可操作性、知识性以及趣味性,使得高校留存毕业生档案的作用能够真正发挥出来。

4信息化技术能够突破纸质档案无法超越的瓶颈

现在很多高校在对毕业生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都存在着很多无法超越的瓶颈,而这些无法超越的瓶颈当中因为管理工作比较零碎,在管理的过程当中不能够有效实现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高校基本上还是由学生处在负责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而具体的一些收集信息的工作主要还是由每个学院上报来完成。在对毕业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时候基本上还是由各个学院负责,而一些具体的工作则是由辅导员来完成。在毕业生档案的管理过程当中,院系的作用比较关键和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各个院系对档案管理工作都不是很重视,他们对于信息管理的工作基本都是敷衍了事,很多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学生快要毕业的时候才以突击的方式来完成。如果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以这种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来完成的话,仓促和草率的程度就可想而知有多严重,这样毕业生纸质档案的管理就会出现混乱或者缺失的现象。采用信息技术之后,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在建立高校毕业生电子档案的时候,需要根据电子档案的一些特征来具体地填写统一格式的内容,而且因为系统时间的限制,也就杜绝了突击整理的方式出现,各个院系应该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的信息情况进行汇总,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保证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比较顺利进行。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档案信息的多元化,使得档案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这样的形式,高校毕业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就应该要用科学技术来不断的提高自己,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充实自己,从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晖,张素丽,柳羽辉.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1(11).

[2] 巩雅峰.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华章,2012(2).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档案管理 误区

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学识能力、工作业绩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考查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流动性日益加强,部分大学生认为人事档案并不重要,因而出现了很多“弃档”“断档”现象,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为自己以后的发展设下了“拦路虎”。

一、学籍档案和人事档案的关系

大学毕业生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和顺利完成学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包括学籍档案和人事档案两部分。

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到证后,才得以实现。

二、大学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人事管理实行用人单位直接管理职工档案和县级以上人才市场人事档案双轨制。有资格保管人事档案的用人单位有:国家机关 、全民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等。

对于升学和找到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档案直接转递到所就读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相关部门,而毕业生所就业单位不符合保管档案条件或不愿保管员工档案的,以及未就业即在毕业离校办理派遣手续时,尚未落实就业单位,根据毕业生本人意愿,依据《人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将档案及户口转至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要接收其人事档案,公安部门为其办理落户手续。

另外,允许少数学生如支援西部建设的志愿者把档案、户口留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三、大学生对档案管理的认知与处理的误区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对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二者间的关系认识并不太清楚,尤其是对人事档案的认识和处理方式,还存在着诸多误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档案不交人才交流机构托管。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这N认识对大学毕业生的个人发展有着极不利的影响。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档案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学校免费保存的只是学籍档案,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人事档案。

二是档案无用。目前,随着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社会就业方式和就业渠道的日益多元化,人们对档案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日渐减弱,档案无用论日益泛滥,丢档、弃档现象屡屡发生。很多人认为人事档案没有用处,一些人干脆弃档,将档案丢在学校、人才市场或放在自己手中。

四、档案管理不善的危害及补救

遗失人事档案,或人事档案不能得到有效补和更新,会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带来许多麻烦或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影响个人利益。在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养老金时,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如退休时需要依据档案认定个人出生时间,从而确定退休时间;需要确定个人参加工作时间,从而确定开始缴费或视同缴费的时间,以计算养老金金额和一系列有关事项。

二是影响个人的职场发展。毕业生的职称、调动、深造、出国等人生大事,都依赖人事档案的支撑。如,大学毕业后,学生档案需要经过转正定级后,才能成为干部档案,才能正常调动,才能在未来领取养老金等,未办这个手续,无法评职称,无法调动。

如果出现“弃档”“断档”,目前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有以下几种:

1.“口袋档案”(自己保管的档案)主人要尽快向人才服务机构咨询,若档案袋被私自打开,里面的资料就得经相关部门核实,若档案资料遗失,还要到原单位去补充和确认。

2.“跳槽”人员将档案遗留在原单位长期未办理转档手续的,要与原单位协商,解决跳槽后的遗留问题,以便及时将档案转交。

篇(4)

1 人才中心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科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人才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并未紧跟时代步伐,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我国已经颁布关于实现人才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通知部署,但基层人才中心实现真正的信息化管理仍相对较难。一是资金问题,一套高级的档案管理软件费用偏高,县级人才中心各项支出费用均由县级则政负担,很难支付高额费用支出。目前,县级人才中心管理档案基本都是使用Excel表格进行管理。二是历史原因,学生自初中开始就已经开始填写档案信息,但所填写的档案多是纸质版,再延续到高中、大学,等到大学或大学毕业后才将档案信息输人到电脑中,档案转到人才中心以后,仍是纸质版的档案材料。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就需要将纸质档案转换成电子档案,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则一力,县级人才中心难以负担。

(二)被弃档案难以管理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就业流动率也在不断增大,给人才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压力。一是部分学校毕业生毕业时,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将学生档案转至生源地人社局,而学生并未持就业通知书回原籍报到,致使档案被弃置。二是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将档案寄放在人才中心,之后便对其置之不理,无法保证档案的及时更新。面对大量被遗弃档案,人才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很难开展工作。多数档案所有者都是等到需要档案时才去人才中心索取档案,但是由于这期间所有者对档案置之不理,导致档案一直“沉睡”在人才中心,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三)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对档案管理员的制度是很清楚明了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就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没有足够的人员去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这样也增加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物量过大。也随着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档案员的工作内容就比较的繁重,人员缺少,对工作中都会出现影响等问题,要得到合理的解决。

(四)档案流转中存在不规范现象

在档案转接过程中可能由于某些学校对学生的档案没有做好合理的保管,对学生的档案也没有做好明确的说明,所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还有一些是已经放在人才市场的,但是在转接过程中没有规范性,所以也影响了档案不合理的现象,这样也导致一定要是档案的本人就解决,才能进行保管等环节的落实。

2 加强人才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措施

人才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毕业生档案的时候,应将这些档案中的信息一一录入到计算机中,同时,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毕业生提取档案以及递交后续的档案资料等新的内容,也应在计算机上面认真、细致地进行记录,并对于档案管理的各个流程都严格实行规范化的管理。

(一)加快档案管理电子化进度

为使档案管理变得更加简单并尽快实现管理信息化,在接收档案时,人才中心应将毕业生档案信息录人电脑;在管理过程中,部分毕业生如需递交后续档案内容或需要提取其档案,都应在电脑上做好记录,规范流程,细致记录,加强档案管理。同时,地方政策应支持人才中心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资金投人,比如加大对档案管理软件的资金投人,购买适合县级人才中心实际需求的档案管理软件,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以及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从而为群众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办法

对档案管理的办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是提高人才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为了更好实现档案的规范管理管理人员应该将管理办法统一化,通过统一归类的办法实现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办法的一致性,具体来讲可以以时间为依据进行归类管理,也可以采取分级分类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对于数量很大的档案管理较为有效,具体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对这些档案可按地区先进行一次归类,再根据寄存时间进行二次归类等。在档案管理办法得到完善并创新的情况下,能极大地让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三)适当增加管理人员,提高其素质

应积极引进人才,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则和实际需求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切实解决目前人才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其次,为了更快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我们应该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又懂得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和其岗前培训工作,从整体上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强化档案流转规范性、科学性

实现档案流转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让档案管理以及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尽快建立起来,并不断地加以健全,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落实到位,严格相关的流程和手续,对于流转过程中的违规和错误现象、行为必须严格追究责任,提高我们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应正确面对目前人才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探索改进的措施,并积极做好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切实实现毕业生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3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分析可以看出,加大毕业生档案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人才中心面临着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人才中心的主管部T以及财政部门来说,必须重视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加大经费上的投入,进行硬件和软件上的建设,能够满足人才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以及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275.9;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60-01

离校高校毕业生的档案根据报到意向,绝大多数被存放至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在对其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中发现,各地高校毕业生的学生档案材料并不齐备,且个别摆放顺序也存在杂乱无章的现象。高校档案作为我国档案的一个重要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具体情况。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质量考核管理。

一、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问题

高校与学生都存在针对档案方面的一些问题,有以下三种情况:首先,留校“缓档”。这类情况,要么是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其档案“被留校”,要么是自愿要求存放档案于学校,用于近期读研。其实这是最没有实际效果的存放方式,一旦办理“缓档”,多数都意味着没有报到证。如果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等对干部身份有要求的部门,报到证就是一道门槛。错过了报到日期,就意味着要办理报到证或改派报到证。报到日期的延后,直接与转正定级密切相关,也即随之顺延。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学生档案在其毕业后应及时存放到人才服务机构托管。

其次,档案存放到高考生源地。这类情况,属于校方与学生本人已经沟通过要存放到生源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省内毕业的学生档案存放问题。个别高校将档案邮寄到当地教育局,而教育局又不得不将档案转递到人才服务机构,造成档案的二次投递,在费时费力的同时也影响了报到时间。第二,省外毕业的学生存档问题。针对省外毕业生的档案派遣方面多数高校都是将档案直接邮寄到所在省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许多高校未尽到告知义务,致使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不知道档案邮寄到省会,而以为档案已经邮寄到生源地。一旦学生想到要用档案的时候,发现档案不在生源地,不得不从学校问询档案去向,不仅造成档案二次派遣,而且给学生在人力、物力、时间等多方面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建议高校及学生要及时了解档案的去向,做到有备无患。

再次,档案存放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在地的人才服务机构。这一方式,在目前看来是对高校毕业生最为有利的投档方式。它将档案从高校转递至人才服务机构,做到了从学生档案到人事档案的有序衔接,为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基础性作用。人事档案是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某人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日后查考的文件材料。

二、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首先,一些教师对学籍管理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应为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对有关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既不了解,也不重视,在具体工作中敷衍了事。

其次,毕业生由于对成绩、就业等方面关注度较高,对其自身档案认识不清,甚至个别学生将之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

再次,入学教育缺失。一些高校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入学教育,但在对新生档案管理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入学教育,致使学生对在校期间的现实表现、学习动力及动机没有足够认识。

第四,离校教育缺失。绝大多数高校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档案流向方面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甚至是轻描淡写,致使学生在急于就业的形势下忽视了档案,在想起用档案的时候又不知道它身处何方。

三、提高档案管理综合水平

(一)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随着招生专业和人数的不断扩大,校际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人工管理无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依靠校园网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可随时调用和统计分析,使各教学部门能互换信息,也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

(二)树立三个服务理念,强化五个一切思想

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搞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应树立三个服务理念,强化五个一切思想。即树立学生的诉求是工作的动力,学生的满意是工作的业绩,学生的认可是快乐和幸福的标尺。要坚持学生利益高于一切,实事求是贯穿一切,公平正义压倒一切,表率作用统率一切,快乐自己奉献一切的思想。

篇(6)

人事档案是客观记录和反映个人经历、德能勤绩、工作表现,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记录。它是反映个人成长历史的凭证和依据,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使用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作为传统人事体制的产物早已风光不再,尤其在高校毕业生中,涌现了大量的“弃档族”和“自揣族”,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生档案中存在着内容不完整、信息不准确等情况,这不仅给用人单位在人员的变动、工资调整等人事管理带来诸多的困难,更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考研、公招、公考、出国政审及职称评定、社会保险、退休手续的办理和各项证明的出具等方面。

高校毕业生为何对如此重要的档案轻易处置呢?纠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档案功能弱化。在我国人事体制建立初期,人事档案作为提拔和使用干部的依据,人事档案的功能在那个时期也最为强大。时代变迁,多年的人事制度改革,上至国家下至各单位都建立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干部的现实的工作能力的考核标准取代了档案中个人成长的历史记录。只有在办理社保、退休、职称评定时发挥着人事服务功能。功能的弱化致使档案变得可有可无。

2、档案管理落后。高校毕业生的档案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毕业后进入社会,都存在管理上的人员不足、手段落后、库房条件差等问题,使得档案从接收、储存、查找到转递的过程中都存在着遗漏、损毁、丢失和信息缺失及可信度差等风险。

3、转移手续繁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行政管理条块分割严重。各地区在档案转移和管理上要求不统一。严格的地区在办理手续上需要十个以上的程序,不严格的地区甚至存在现用现管的现象。对档案转移的要求不同,导致转移要求的口径不一致,具体到当事人,一次交接很大可能是办不了。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一个不重要的环节。档案转移手续的繁琐限制了一部分档案的跨地区交接转移。

4、多年积累后的档案管理费用高。各地人才交流中心收费标准不一定,以我区人才交流中心为例,学生转正定级后,每份档案每人每年240元,其它档案托管理期间的证明和情况介绍的开具需要另外付费,如果积累多年,也数目可观。有相当一部分人因档案存于人才交流中心,心存侥幸,有需要时再提档交管理费,不需要的话就不用交,省下一笔钱,反正有人管理不用理会。致使未按规定时间缴纳寄存费而变成“死档”。

5、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毕业生对于档案的认识不深,认识不到档案的功能、重要性和流转要求。有些毕业生认为,一证(毕业证)在手,走遍神州,档案根本没有用处,还有的毕业生认为把档案交到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不如留在自己手里安全和方便,有了新的学历、职称等相关材料还可以直接放进去,对档案的严肃性缺乏基本的了解。

那么,档案真的已经可有可无了吗?

目前,档案虽然在干部提拔或使用过程中不再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档案在当今中国人事体制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办理社会保险过程中,档案不可或缺。档案中对个人从业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解除劳动关系的材料将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必要手续。档案中的招工材料和从业资料是计算和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最为重要的依据。2、在正规单位的招聘和任用中,档案的流转手续和材料的完备程度或将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3、档案材料的完备与否,决定着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工龄计算等一系列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因素。4、档案材料是干部身份认定的唯一依据。在现有退休制度下,档案的遗失可能会导致缩短工作时间。

针对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以下几个方向可以努力:

一、高校在就业指导环节需加强对档案重要性的讲解,提高毕业生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在教育部要求下,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更多的是灌输一些就业形势、面试技巧、就业协定等相关内容,对档案管理方面的重视和讲解不够。在校期间,应该让学生了解档案对个人发展和保障的重要性,以及档案材料的组成、作用、档案转递的流程和查询办法等内容,使学生对档案提起足够的重视,并在社会生活中对档案给予关注。

二、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大规范档案管理的力度。

由于对档案的重视度普遍降低,许多档案出现填写不规范,任意修改或添加等情况,致使档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大打折扣。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档案管理的投入,在接收、管理和转递过程中制定严格的管理条例,建立人事档案的管理档案,责任明晰,规范档案管理。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高度的责任感。加强档案管理,就需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提高其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提高业务水平,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素质提升计划,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工作质量。

四、加快建设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纸质档案和人工查阅已经远远的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成为必然的趋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可以提高档案信息的重复利用率,降低档案管理成本,便于信息的更新和档案转递手续的繁琐,同时便于纸质档案的保存。

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问题已经逐步的引起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为避免档案问题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发展和未来保障的绊脚石,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加强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迟耀林.浅谈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J].世纪桥,2011(11):151-152.

篇(7)

受科技进步的影响,国家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加快建设网络化的步伐,而传统的大学毕业生档案管理就在信息化的发展下暴露了弊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学毕业生档案的管理一直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大学生人才信息的交流,也为大学生去异地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而且当代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档案的需求加大,因此效率较低的传统档案管理逐渐会被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所取代。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下在使用信息技术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档案管理会有什么变化。

1 信息化技术在大学毕业生档案建立方式方面的改变

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有自己相应的档案,需要由人才交流中心等相关单位保存并,且以往给大学毕业生建立的档案都是纸质档案。然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档案不再是纸质形式,而是一电子化的形式体现。而且学生的档案信息也不是写在纸上,而是采用虚拟的方式,记录在电子档案中。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当前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而且互联网技术在发展,通过这些影响使学生的档案实现电子化。

在对大学毕业生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传统的管理方式一般都是纸质的档案馆形式,采用信息化技术之后就能够建立起数字档案馆,传统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也就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在构建大学毕业生数字档案馆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学生就业的需求为导向建立的,提供的信息包括了就业相关的信息,而在用人单位方面则提供了比之前更加全面的学生个人信息,能够很好地防止事后造假信息的情况发生,能够更加准确和灵活地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

2 信息化技术使得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空间广度以及时间的长度变得更加丰富

实现档案信息扩大化最容易的手段就是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不仅能够很好地突破传统管理方式中的时间限制,同时网络环境也能够很好地实现地理环境限制的突破,能够很好地实现空间以及时间信息交流的需要。在开始建立数字化档案馆的时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档案信息的利用最大化,它能够将各类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放置在大学毕业生档案信息网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对于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员在查询大学毕业生相关信息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通过信息化技能能够很好地实现档案的纸质载体和档案当中所记载的相关内容分开,那么在管理的过程当中也就能够分别对这两者进行管理。传统的档案馆在对这两者分别进行管理的时候是一种双重的管理,无形当中就会为管理工作增加很多的难度和压力。这样在对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对纸质的实体档案馆进行和平常一样的管理建设,同时还需要对数字档案馆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新和丰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实现资源需求者对于资源共享的一些要求。所以在以后进行大学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时候信息化技术管理将会是一大特色,同时这种管理方式还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进一步的适应。

大学毕业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管理互联网技术的研究运用。大学毕业生档案管理单位通过网站建设等方式,在网站上建设档案室网页,公布有关信息,有关人员只需要通过电脑联网,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询相关管理动态,这对促进大学毕业生档案管理服务水平提升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 信息化技术使得档案信息变得更加完整化和多元化

网络对于人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影响着毕业生的档案。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档案一般都由人才交流中心收集保管,并建立了相应的档案馆,而且这种档案馆基本都是信息化形式,通过档案馆可以让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得到很好的保存。学生在毕业之后,根据实际情况,个人的档案可能会随着学生到工作单位,也可能会回到学生的生源地。而人才交流中心建立的档案馆是在学生毕业之后,会有一份电子档案保存在人才交流中心内。通过这种保存方式能够让毕业学生的档案更加完整,让档案具有时效性。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档案保管的方式较为多样化,而且学生的信息也更真实,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的档案就可以真实的反映有关信息,发挥毕业生档案的应有作用。

4 信息化技术能够突破纸质档案无法超越的瓶颈

部分单位在管理毕业生档案的时候,存在着漏洞,而且有着这样现象的单位不在少数,甚至是有一些问题很难去解决。在众多问题中,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在管理大学毕业生档案的时候,管理工作分散,使档案不能有效的实现价值。对大学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影响的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但是在真正的工作中,大多数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不重视大学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收集学生的信息上只是敷衍了事。有一些工作没有在要求内完成,然后在任务期限截止时,匆忙的完成,草率的工作态度,简单的处理,可想而知,管理工作上缺陷有多严重,由于之前学生信息统计工作做好不好,在后期的管理工作中会有很大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管理的混乱。这是传统方式管理存在的不足。但是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学生的档案是电子的形式,在填写信息的时候,可以按照具体的模式让学生统一的填写,然后再保存。在统计信息的时候,根据系统规定的时间进行填写,这样就不会出现突击填写的情况,而且还能让各个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收集信息不在那么仓促,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问题,使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工作顺利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大学毕业生档案管理方式在信息化的发展下,弊端增多,因此这种管理方式需要改变。现阶段,档案信息的服务对象更为具体,服务的方式也由单一变为多样。在整体的档案管理都发生变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档案的管理方式也加入了信息技术,并且不断的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方式,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容易,也使学生在毕业后,档案信息仍能为其服务。信息技术对于大学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可以在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晖,张素丽,柳羽辉.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1(11).

篇(8)

1.毕业生对人事档案不够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档案的作用相对降低。一些毕业生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调查中发现,有60%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看重的是能力,档案不怎么重要”;只有15%的学生认为“以后要找工作,档案很重要,不能遗弃”。据调查,大中专毕业生最容易出现三种档案问题:一是毕业时未通过正常渠道办理就业手续,以工人招工手续入职,重新建立职工档案,放弃学生档案,成为“弃档族”。二是很多非公有制用人单位不要求档案,毕业生在完成向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存档手续后就失去了踪影,长年不见踪影,成为名副其实的“忘档族”。三是贪便宜图方便,将档案带在身上,成为“口袋档案”。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不知道将来政审、调资、出具证明、介绍信、职称晋升均要以档案材料为依据。

2.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单位在档案管理上还没有形成符合各自特点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够严格的现象,使档案管理流于形式,仅仅充当了档案“保管员”的角色。每年对接收到毕业生档案,只是按毕业院校、接收时间、所学专业、生源、学历等进行登记、编号、录入,没有严格按照管理档案的程序操作,这些不规范的操作直接导致档案材料的不完整。加上无法与毕业生取得联系,久而久之,档案管理者也说不清那些无头档案的情况,阻碍了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严肃性,降低了人事档案工作效率。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大多沿用手工操作,整档手续繁琐复杂。《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要求对档案材料进行技术加工和装订,案卷要做到卷面整洁,整齐平坦。对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要进行技术加工,既不损坏档案原貌,又不造成档案材料的毁损。信息化时代的人事档案工作除了要求人事档案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还要求人事档案工作者要掌握丰富的档案专业知识和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但目前真正能够达到要求的寥寥无几。

二、提高对毕业生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对毕业生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向毕业生宣传有关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努力做好咨询服务工作,让广大的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毕业生人事档案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毕业生今后就业、生活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人事档案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是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更是公务员招考和升学考试中政审、考察的重要材料,是对毕业生本人进行定位的重要参考,也是人才交流的重要信息。

2.提高档案管理者自身素质。随着大中专毕业生由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的这个过程不断深入,毕业生档案管理和企事业单位工人档案管理出现融合趋势,部分单位存在一个弱化现象,这就给我们的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到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重视毕业生资源的开发,打破以往旧的管理模式,学习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基本技能,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开发、管理和利用好毕业生人事档案这一信息资源,高标准的做好服务工作。

3.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着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毕业生的档案材料虽然少,但材料的内容十分重要,它是全面考察、了解和正确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用人单位在使用人的同时,必须全面掌握一个人的信息,这样才能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使用人才,让其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特长,为社会创造财富。

三、加强对毕业生档案的管理

1.建立专门的毕业生人事档案库。毕业生档案要集中统一管理,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要将毕业生档案和工人档案分开管理;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要对接收到的派遣期内的毕业生档案要重新核对、整理,根据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分门别类,按姓名、专业、学历等统一编号,并建立多种检索方式,便于查找与利用,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信息资源,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超出派遣期的毕业生档案要及时移交人才交流部门管理,尽可能地联系毕业生到相关部门办理人事业务。

篇(9)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档案不断膨胀,传统的毕业生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学院对于毕业生离校时档案信息的汇总、处理、加工还没有一套统一的管理系统,学生的各种档案信息管理处于纯手工操作,费力、费时、效率低,工作繁琐,所以建立此系统能为本院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毕业生档案信息的汇总、处理、加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并且适应学院发展需要,开创通过校园局域网实现毕业生档案信息管理无纸办公协同工作的时代。

1系统架构与技术分析

1.1 系统架构

系统是基于web的应用系统,涉及到业务逻辑、数据处理等内容,采用流行的三层b/s(browser/server)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使不同的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进行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能很好地实现数据共享。

1.2 技术分析

本课题开发的在线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在客户端运行浏览器,提供用户接口,负责产生用户的请求,并接受web服务器传递的web页面数据;web服务器接收请求,将其转换为数据库服务器能识别的sql语句,传递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执行后将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将结果生成浏览器识别的格式返回到客户端的浏览器上。由于采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b/s结构的系统开放性好,易维护、易扩展。客户端浏览器只跟web服务器交换数据,数据安全性比较高。

2系统需求分析

针对于日常的毕业生档案管理流程,该系统需满足以下需求:(1)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很方便地查询自己的毕业档案去向等情况,不受地域和软件的限制。(2)学校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能对毕业生档案的有关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档案存放、传递、接收等,能够对遗留学生的档案进行有效管理。(3)学校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凭自己的权限在网上对该系统内毕业生档案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检索,打印以及管理者权限等操作。(4)系统稳定,实用,可靠,能够按要求备份数据库。

3系统功能设计

由于本系统是面向特定的对象,所以用户进入系统先应该进行身份验证。根据不同的用户,进入到不同的管理界面,完成相应的功能。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如下:系统主要由用户登录、系统管理、档案管理三大模块构成。其中系统管理和档案管理是本系统的中心模块。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维护管理、日志管理、系统辅助管理等主要功能。档案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毕业信息管理、档案转递管理、遗留学生信息管理、打印功能、检索功能等。

普通用户实现的功能包括两部分:毕业信息提交及档案去向查询功能。而系统用户实现的功能则包括以下几点。

(1)系统管理功能:①添加删除用户以及密码的设置与修改;②用户管理:系统支持多级权限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对系统信息进行维护、编辑、检索、打印并对系统进行数据库管理;普通用户仅限于档案去向查询;③信息维护:毕业生生源数据库的维护—— 按年度,每年一个毕业生生源数据库,进行毕业生生源数据库的汇总与修改;打印方式的维护—— 根据机要档案交接的需要,按毕业生档案机要转递去向的不同,能够分别打印发往外省、市的,本市、区的,本地人才服务中心的等档案机要交接单;④日志管理:系统日常使用记录,包括:用户名、ip地址、使用时间及使用的相关记录;⑤系统备份功能:系统数据按要求进行备份。

(2)毕业生档案管理功能:信息管理功能:提供毕业生档案管理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进行相应的数据编辑,以及毕业信息的审核,编辑;检索功能:对于系统用户,能以多种方式对毕业生档案的各种信息情况进行数据检索;对于普通,能在客户端计算机浏览器上通过网络数据检索,对毕业生档案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出满足条件的记录。客户查询前提条件是知道姓名及学号;打印功能:将档案转递情况word文档表格的形式打印并予以留存。

4数据库设计及系统实现

4.1 数据库设计

根据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依托网络,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要处理的信息主要包括:(1)毕业生个人情况信息: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名称、民族、身份证号、生源所在地、入学时间、学制、培养方式等;毕业生就业信息;(2)就业单位、单位所在地址、派遣时间、毕业去向、派遣报到证号、就业状况;(3)档案转递信息:档案处理情况—— 含档案邮寄地址、档案接收单位及部门、档案投递时间—— 毕业生档案转出所在高校的时间、档案邮寄号码——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部门转递毕业生档案时的编号、档案机要编号—— 档案转递机要部门的邮寄编号、档案回执—— 由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部门随档案转出,用人单位或人事部门收到毕业生档案后寄还的档案接收单据,这是毕业生档案归属的凭据;(4)遗留学生档案信息:学号、姓名、遗留材料内容、遗留原因、其他相关说明。

由于涉及到的数据量不大,所以采用了access数据库,设计完成了用户表、档案转递信息表、学生信息表、遗留学生档案信息表、就业信息表。

4.2 系统实现

本系统基于asp.net平台开发,用visualstudio.net2005作为开发环境, 界面设计采用了dreamweave,iis作为web服务器,数据存储采用access,通过编程实现了系统的功能,系统中涉及的关键技术有:数据库连接、条件查询、备份数据库等,由于代码较为冗长,在此不一一赘述。

5结语

本系统提高了我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方便了毕业生对档案情况的及时了解及其传递,加强了毕业生与我校毕业生档案管理部门的交流。通过以上对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创建的探索,理清了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路,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高效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篇(10)

国家竞争的本质在于人才的竞争,高校毕业生作为我国人才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家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由于能够对毕业生的专业、学历、品德、才干等作出反应,因此可以作为实施人才竞争战略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同时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本身就是我国档案管理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论是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还是对于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可以让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学习经历、就业方向以及工作发展做出了解,这对于我国调整人才战略、教育计划以及促进就业率的提升等可以发挥出参考作用。

(二)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对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对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让企业更好的对人才做出选拔与分配,并更好的实现人尽其能。通过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社会用人单位可以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学历、在校表现、实习经历以及工作经历,同时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道德素质,这些内容能够作为用人单位开展人才选拔时的依据并提供参考作用;二是能够让企业更好的掌握员工信息与状态,从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依据。通过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社会用人单位能够在了解员工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员工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并为员工的考核与晋升提供必要依据。同时,根据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所反映出的各类信息,社会用人单位可以针对岗位需求以及员工能力素质来合理安排员工培训,从而促进毕业生对自身工作的尽快融入以及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对毕业生自身的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记录着毕业生的各类信息,并且也能够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做出反映。一是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社会企业事业单位人才招聘以及公务员考试录用等方面都需要做出考察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毕业生人事档案发挥着依据作用;二是在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龄计算以及保险缴纳等工作中,仍是档案都发挥着凭证作用;三是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记录着高校毕业生的职务、待遇以及福利等情况,所以可以作为毕业生对自身合法权益做出维护的重要凭证;四是毕业生人事档案记录着毕业生在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各项考核数据,以此为依据,毕业生可以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对自身素质做出有针对性的提升,从而推动自身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一)对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给予高度重视。

在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重视意识是确保后续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无论是高校、用人单位还是高校毕业生自身,都应当树立重视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其中,高校领导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着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序开展以及能否取得良好成效。对于高校领导而言,不仅要在意识方面认识到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在行动上为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并且要强化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与把控。从行为实践方面来看,高校领导要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方式来提高档案管理单位以及学生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有必要给予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足够的资金支持,有必要重视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工作设施的完善,从而确保档案管理机构能够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使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得到保障;社会用人单位则应当对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价值作出认知,虽然在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伪造内容或者内容单一的问题,但是这并非普遍的现象,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将毕业生人事档案当作是对毕业生作出的了解,对人才进行选拔与分配的必要途径,从而促使毕业生自身能够强化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作为高校毕业生,应当认识到毕业生人事档案中的各类信息都与自身息息相关,其内容所具有的真实性、权威性以及有效性能够为毕业生的工作以及自我提升发挥出重要作用,所以,高校毕业生应当对人事档案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并了解人事档案管理流程与转递流程,从而避免自身人事档案的丢失。

(二)对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作出完善。

在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对管理工作制度作出完善是推动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与必要途径。在此过程中,首先,高校要重视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档案构建、档案收集、档案管理以及档案归档等作出完善,并构建补充制度,从而推动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充实,确保体现出毕业生的各类信息。在此方面,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在档案收集工作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准确与及时收集,从而为高校人事档案的良好利用构建基础。所收集的档案内容要具有完整、全面的特点,并重视体现出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政治素质以及思想品德。为了确保档案收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高校毕业生需要对档案收集范围做出严格的规定,同时要对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收集渠道做出拓展与畅通,在构建追踪收集制度的基础上来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及时收集与查漏补缺;其次,高校要重视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借阅制度与利用制度做出完善。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需要建立在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得以有效利用的基础之上。在此方面,高校要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利用与借阅对象和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对超出利用与借阅范围的档案或者对象,应当禁止利用与借阅。在利用与借阅手续方面,人事档案的利用与借阅人需要出示单位介绍信与个人身份证明,并填写审批表。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在对这些内容做出核实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档案借阅。在构建档案借阅与利用审批制度的基础上,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还应当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对档案保管、借阅、利用过程作出监督来避免在档案的借阅与利用中出现违规现象,从而避免档案的丢失。对于违规现象,应当明确规定处罚措施,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者行为做出制约。

上一篇: 我的课堂生活 下一篇: 科技管理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