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3 16:27: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篇(1)

关键词:档案管理;收集整理;分析

相关部门可以采取诸多手段将档案收集管理质量加以提升,然而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相关人员的意识,倘若不存在意识,那么久无法付出行动。不仅仅如此,相关部门应当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并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将责任制度落实到位,从而要求不同部门之间加以配合。

1 档案收集整理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做好档案工作的手段存在诸多种,然而开展好档案整理收集工作是关键所在。倘若不做好整理工作,那么档案日后管理也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显而易见的是,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是必要的。不仅仅如此,档案收集整理的意义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部门在开展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搜寻存在价值的信息。诸多信息的价值都是在前期整理工作中呈现出来的,依据这种信息来看,相关人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为今后档案工作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收集整理工作在档案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倘若没有收集整理工作,那么就不能形成档案,这样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档案的最终形成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当对收集整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第三,收集整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档案管理最基本的管理方法是对档案进行收集管理,相关人员在对档案进行收集管理的时候,应当做好相应的分类、记录等,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要提高收集整理水平。

2 提高档案收集整理水平的对策

2.1 树立档案收集整理意识

当前,仍然有诸多相关人员没有对档案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引起必要的重视,从这些人口来讲,收集整理工作并不仅仅代表着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由于没有投入很多的精力,这样在有些时期,档案收集整理制度不能发挥出充分的价值,如同摆设,这同样是档案收集整理质量往往不是主要因素。而正是由于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不科学,致使存在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出现流失的情况,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档案管理事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人员培养的力度,特别是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收集整理知识做到熟练掌握,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档案收集整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的效果。

2.2 完善档案收集整理体系、注重突出网络

不同部门之间需要依据本身的档案管理系统,并依据具体组织结构设置的具体状况开展好档案收集整理系统的建立,而在实际构建的时候,需要倾向于网络,在基于网络的时代下,促使档案收集整理工作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而网络管理形式可以满足相关需要。确保档案收集整理系统不管是在哪一个环节都可以做到有人负责有人配合。

2.3 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部门

档案收集工作既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成、各种场合适时宣传档案知识和档案法规,增强全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使其自觉的配合好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又要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确保档案资料收集的齐全性、完整性,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制定档案移交归档制度,明确档案归档范围、内容及时间;制定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档案岗位规范和责任落实等制度。

2.4 积极主动上门收集,提高归档率

档案收集工作除了建立健全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制度,取得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外,更重要的是专职档案人员要做到“三勤”即脑勤、手勤、脚勤,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档案员应根据档案资料来源广,范围大的特点,不厌其烦主动上门,跟踪收集。对于个别不按规定移交的部门,档案员只要有耐心,经常上门催交,与他们沟通,往往都能收到效果。

2.5 提高服务质量,改变以往被动服务的局面

档案室是档案的管理者,同时也是档案利用者的服务者。档案管理员要从思想上树立高度的服务观念,克服“守摊式”的被动服务观念,充分发挥助手作用,利用现代化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利用网上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优势,实F档案资源共享。加强编研工作,档案员应熟悉室藏档案情况,通过对档案分析研究,对档案存在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归纳、综合、摘编等步骤,编印成各种档案参考资料,使利用者充分意识到档案的价值和重要性。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为单位的安全生产提供服务。

2.6 制定档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从业者的道德水准

当前科学理性的发展对档案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与职业行为有了新的要求,职业行为规范化和理性化,因而,建立一种规则性的职业道德体系就成为各行业的迫切需要。为使档案职业道德在从业者活动与职业行为中得以落实,档案部门通常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守则等纪律来约束从业者。这些条款告诉从业者哪些行为符合职业道德,哪些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同时会说明违反这些规定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或将给予失职者的处罚措施。在这里除了考虑将外在的档案职业道德规范强制性地灌输到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中外,还应当关注档案职业人员的内心需要:他们不仅仅是单调枯燥的“办公室+库房”的生活,他们也需要融入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中,职业的价值要在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体现,一旦从业者的社会满足感建立起来,他就能看到所从事的档案职业的价值,并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管好档案工作的手段不只是一种,收集整理是一定要使用到的手段之一,由于作为基础性工作,档案资源仅仅需要前期的收集整理才可以进行归档工作,要不然就会出现零散的信息,建立不了完整的档案。档案管理工作简单的说是源于档案收集工作,档案收集管理质量会对相关机构带来直接的影响,这样就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对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引起必要的重视,从而推动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玲.从印章档案的特点解读印章档案收集难的问题[A].行与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档案工作[C].2012.

[2]张庆香.也谈档案收集[A].信息社会档案学理论与实践[C].2006.

篇(2)

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很多的人事档案管理都是由用人单位来保管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很多的单位与个人都不了解人事档案的基本内容,出现了多人管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分散保管.有的人事档案保存在过去的单位.有的人事档案保存在当前的单位,有的人事档案保存在人才交流部门,甚至有的还保存在个人手上,造成一个单位内的人事档案处在分散保管的形式.第二,混乱保管.很多单位的人事档案不仅隶属于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还隶属于很多无权保管的部门,导致多人管理的现象.这种人事档案管理的方法不仅阻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影响其真实与权威性,还阻碍了人才的流动与人力资源的配置.

1.2档随人走

目前我国的人事档案大多数呈现档随人走的现象,而这样现象并不能够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对人事档案的基本要求,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不利于人事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当随人走的管理方式,造成大部分的人事档案散布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工作的前进方向和发展.

1.3封闭式管理

目前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与重视,很多媒体也相继报道出了一些因人事档案的不透明而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案例,这一问题的出项,说明了改革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人事档案是对当事人的个人经历、工作能力和诚信情况的真实历史记录,因此人事档案应公开化、透明化,若人事档案过于保密,使得公民对人事档案有一定的畏惧感,会严重阻碍了人事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1.4手段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基部与发展,我国的人事档案在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推动下,手段明显落后,并不适合现代化技术的需求.部分的单位虽然也在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但其软件的开发达不到要求,人事档案管理职员的素质不高,很难熟练使用计算机,造成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多数还是手工运行,只是进行简单的分类,且操作不便,效率低.有的单位只是用计算机进行存储或是检索,且存储量较少,实用性差,对检索利用的管理有一定的影响,达不到现代化的科学、合理、系统化的管理.

1.5材料、信息不真实

用人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内容完整、准确,是人事档案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员工的人事档案必备资料不完整,包括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等,很多重要的信息找不到,甚至出现鉴别错误的问题,将一些手续不全或是有问题的信息进行归档,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的真实性.还有的单位对员工的人事档案信息没有及时整理并归档,造成人事档案管理的混乱,甚至有的单位并没有配套的基础设备,且人事档案资料随意放置,且管理环境较为复杂.很多的单位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严谨,执行力度不足,人事档案的转入、转出或是查看都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

1.6素质低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加强,其管理手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对管理人员的知识、专业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与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不足,如管理人员的配备比不足,出现了兼职管理或是无人管理的现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低,没有原则性,对人事档案的认识不足,缺少奉献的精神,整体的素质低.

2改革与创新

单位的决策人员需要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全面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只有最高领导层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各部门才会主动参与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表现出员工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真实详细的记录员工工作能力和特长兴趣等一些基本内容,尤其是职员在单位的工作表现和诚信情况,这对当事人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影响力,它能够正确判断员工的人格品行,因此,单位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需要从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做起[2].

2.1宣传

综合各企业或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手段对其加大宣传力度,如广告、报纸、电视或网络等手段,确定人事档案在今后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采用宣传的方法,使公民能够正确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单位之间的竞争,还是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是进行人才竞争.若单位或是部门忽视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或是不了解人事档案所蕴藏的人才信息内容,就不会发现并使用人才,及不会在竞争中得到进步和发展.想要增强干部人员的档案意识,树立法制、服务观念,就要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加入到日常工作中,时时刻刻进行记录和把握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能力.

2.2体制

我国的人事档案已经由“单位档案”向“社会档案”的方向转变,呈现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的.因为长时间受到社会的计划经济制度的约束,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是国家的或是单位的传统观念比较根深蒂固,从上学到毕业工作,个人工作的选择空间很小,造成人事档案变成了单位档案.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人的属性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人是属于社会的而不是仅属于某单位或地区的.只是在某时间,个人与部门签有劳动合同法,存在着劳动关系,若接触劳动关系,那么人就属于社会,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人才的流动,因此,切实实行社会化管理的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创新,是单位档案到社会档案最大转变.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应以承诺将人事档案信息与企业的劳动合同分开,才是发展个人流动的前提,才能实现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

2.3政策

社会化的管理是人事档案管理的目标,但创新和决策的层次较高,且需要结合其他的社会创新改革才能够实现,不能独自完成,因此,在加强人事档案社会化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要对其进行政策创新.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而言,确定各区域人事管理部门对相关的组织是否对具有人事档案管理的资格很重要,并进行年审制度,颁发证书.科学、合理性的规范人事档案的信息,尽量少出现长久或是不合时宜的信息,树立公开、公正的原则,将人事档案进行透明化,尊重公民的人事档案知情权,把人事档案当作社会信息资料之一,使每一位公民都有维护个人档案的权利.只有将人事档案成为透明化,才能充保障人事档案的当事人合法权利.将行政执法考核的内容加上人事档案管理归类,加大考核力度,保证落实各项政策的制度.

2.4真实

人事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是对人事档案的基本要求.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客观性、完整性,这也是最基础的真实性,人事档案的客观完整性,能满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职员信息的管理和了解;第二,人事档案特有的的特性,它不仅能体现人事档案的价值,还能满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职员的选择和使用.真实性的前提与基础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对第一个方面的补充和深化.如果人事档案没有客观性与完整性,那么人事档案就失去了它特有的基础和权威;若人事档案的信息没有真实的特性就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只有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结合,才能体现档案管理存在的必要性.人事档案真实性管理是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需具有政策、责任和创新着三个方面的观念,针对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采用不同的归档制度,特别是能够反映个人能力、素质水平的资料.

2.5管理进程

网络计算机的存在为现代化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人事档案信息的网络化,不仅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加快档案透明化的速度,方便当事人的查看,还能真正的发挥人事档案自身的功能与作用,更好的服务于单位.所以,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可以实行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但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前提,是人事档案要进行的电子化.首先将原有的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档案,即将人事档案内容输入到计算机内,利用电子化的方法建立个人信息系统.其次在人事档案电子化后进行网络化,在保证档案信息保密的规定基础上,利用网络的优势,将人事档案内容进行资源共享.档案信息网络化是新型的储存档案资料的方式,它能够将不同区域、单位或是载体的人事档案的资料,用网络化的方式保存下来,利用网络形式将信息连接起来,不但能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使用率,还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共享的有效方法[3].

2.6素质教育

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必须专业和知识化,因为这项工作已经向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进行转变.因此不但提高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与职业素养,还要求其工作人员必须能够灵活使用并维护人事档案当事人的知情权.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只听上级的一面之词,而随意录取或是删掉某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严格考核,通过竞争、择优录取,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此外,还应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对今后的职位晋升或是福利待遇上加大关注力度.

篇(3)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93-01

血站是负责辖区内血液的采集和保障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单位。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蓬勃发展,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新也日益凸显。特别是我站在2005年通过ISO2000质量体系认证后,血站献血档案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也进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同时,随着血站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普及,也给献血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注入了新的特点和内容。

1 基本要求

1.1 保障血液质量安全:保障血液质量安全是血站工作的最根本要求,血站在血液质量安全方面不容出现任何闪失。献血者档案作为血站整个大质量系统中的最起始阶段,是关系血液全面质量管理成败的基础环节。因此,献血者档案的完整、准确,将成为考量整个采供血流程中“质量第一”原则的最初保障。

1.2 保存献血过程的记录 :目前阶段,医患矛盾日渐突出,各类医疗纠纷层出不穷,作为医疗卫生单位的血站也势必无法避免的面临医患冲突的危险。随着人们法律知识不断充实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中举证倒置的实施,血站在纠纷中如何免责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份完整、翔实、准确的献血者档案必将成为分辨各方责任的重要依据依。献血者档案中各项纪录的原始真实及可追溯性与见证性具有长期甚至永久性的保存价值。

1.3 筛选安全血源的依据:从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是保证献血者、受血者身体健康的基本要求,献血者档案的各项记录将有助于从中筛选出健康合格,适于多次献血的安全血源,也有助于及时掌握献血者的身体状况,以便于为其选择最佳献血周期提供依据。

2 献血档案材料归档范围

献血者档案的归档范围应包含整个无偿献血的过程,即从体检化验献血直到血液用于临床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了血站工作中的主要业务科室,应归档的献血者档案材料包括:无偿献血健康征询表(包括献血者姓名、证件号码、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体检记录、采血记录、检验记录、成分制备记录、入库出库记录,血液运输记录、各环节质控等。

3 如何管理献血档案

3.1 档案管理人员基本要求:不仅要政治可靠、业务过硬、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还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自觉地抵制来自各方面和各种形式的腐朽观念、遵守职业道德,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作为血站的档案管理人员,更要有一定的血液专业知识常识,能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为如何更完整的保存献血档案出谋划策。

3.2 献血档案的正确采集是保障献血档案完整安全的前提,其具有环环相扣、分散处理、信息共享的特点。这就要求各相关科室人员各司其职,及时准确的记录整个过程。同时,需各科时间交接的各类原始档案和数据信息要进行核对,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字交接。分层把关,相互约束,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

3.3 建立献血档案的归档和借阅制度,由档案形成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后移交档案室归档,并由档案管理人员立卷。借阅时根据根据不同层次的借阅人员划定不同的借阅范围,对一些记录有个人隐私的文档或含保密信息的资料要进行特别管理,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档案的完好无损。

总之,要提高血站献血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还必须借助血站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优势,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以此使得档案信息能够被更好的利用,以提高档案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为血站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篇(4)

关键词:

电子档案管理;基本要求;完善策略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电子档案管理起步较晚,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档案的调用效率。随着电子档案管理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如何在应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优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已经成为档案管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1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1.1原始性

电子档案不同于纸质档案材料,电子档案的生成往往是“由实变虚”致使“原始状态”失真,尤其是在电子档案的生成、传输、接收、储存的过程中,它既是原始的,又是复制的,它不同于纸质档案的原始性。各种各类的电子文书档案,特别是制作磁盘、光盘、磁带、影像时必须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

1.2真实性

电子档案可被原样复制,亦可在复印中变质,而且被修改后不会留下痕迹,所以在电子档案的建立、检查过程中必须保证其真实性。电子档案极易失真,这不是电子文件本身的缺陷,而是在形成电子档案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方法、软件、格式不同,因此,信息内容“出错”的概率会高于传统档案。

1.3完整性

电子档案与其他文书档案一样,由于组织机构不同,制言语主、发文、收文、整理的要求亦有所不同;由于行业不同,规格、形式、期限、组盘的方式亦有所不同;由于专业技术水平不同,有关人员知识、技能、方法的标准亦有所不同。而且在基建、设备、科研、房地产等领域,内部文件、外来文件、审批文件、评审验收文件,经常处于滚动状态,如不及时整理归档,可能会使信息资料失散,造成档案不完整。

1.4安全性

电子档案的数据、文字、影像极易被非法操作更改,容易被“黑客”击伤,可被随意篡改信息,这些都会直接损害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而且磁盘、磁带的支持体,也易产生静电,直接影响信息再现,出现不安全问题,吸引尘埃导致卷曲、磁粉脱离、磨损生霉等。因而,必须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2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原始性问题

传统的纸质档案文件的原始性比较容易界定,纸质档案的原始性能够通过内容、载体、形式表现出来,人们通过对字迹、印记和纸张材料的技术分析,便能够判断档案的原始性。但电子档案作为一种虚拟档案,其本质只是一组数据,基于二进制生成的档案数据在传输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此根本无法判断文件的原始性信息。正因如此,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判断成为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解决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原始性问题,显然已经成为制约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发展的关键问题。

2.2真实性问题

在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将纸质档案通过处理技术处理为完整的电子档案。在档案转录过程中,极易由于转录人员的疏忽大意造成电子档案失真。一旦电子档案失真,档案在使用过程中难以保证真实性,将会给资料参考人员以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档案质量。由于电子档案储存与数据库中,由于电子文件的可更改和可修改性质,也容易导致部分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篡改电子档案,使档案的真实性出现问题。

2.3完整性问题

电子文件主要存储与数据库中,但当遇到档案需要调用时,则会从数据库中通过拷贝流动到其他媒介中。如果在拷贝和复制过程中程序出现问题,或者设备出现故障,很容易导致电子档案信息丢失。由于电子档案的储存介质为电子设备,因而这些设备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文件损坏,这也是影响电子档案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4安全性问题

网络安全一直是我国在互联网建设和发展中的工作重点,但由于互联网属于公共信息分享平台,尽管采取很多措施避免电子档案受到黑客攻击,但由于计算机病毒日新月异,很难保证数据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安全威胁。一旦数据库被黑客攻击,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就会遭到黑客的篡改,影响数据的安全性,给珍贵的档案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电子档案管理的完善策略

3.1电子档案的形成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在形成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必须遵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格式标准,对于不同媒体电子档案的接收、存储、参数指标和载体形式加以规范。同时,对于电子档案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也应一同加以保存,以保证形成的电子档案具有完整性。

3.2电子档案要执行更为科学的归档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的管理制度,归档制度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归档是整个文档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不同于纸质档案的是电子档案的归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检测档案文件在相应软硬件环境下的有效性;检查同电子档案有关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以保证内容和相关说明与描述的一致性;电子档案机读目录及相关软件、说明等也应同时归档;电子档案所使用的存储载体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对电子档案的归档时间、范围及归档方式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以维护电子档案在程序上的合法性与真实性。

3.3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

电子档案归档后就需要一套严格的保管制度以确保其安全。首先,要把住存储载体的质量关;其次,要规范存储载体的保管条件,电子档案的保管应远离有害气体与强磁场环境,并建立一个适合磁、光介质保存的物理保管环境,同时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环境;再次,加强计算机的病毒检测,确保保存电子文件的载体不带病毒,并将载体置于保护状态。

3.4规范电子档案的利用制度

规范电子档案的利用制度,一是对利用过程的制度管理。档案部门应当以自己的信息安全技术条件为依据,采取适宜的利用方式。在确保提供电子档案信息完整、真实的基础上,以电子档案的密级为根据,进行有效地分层次管理;二是对人员的制度管理。电子档案利用所涉及到的人员众多,有利用者、数据系统管理者和电子档案保管人员等。应以他们各自的分工为依据,对其使用权限进行合理的限制,可根据各种人员的身份、级别、层次及利用目的的差异判断其可利用档案信息的内容,决定对其授权的范围。

综上所述,电子档案管理作为现代档案管理的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技术应用和发展影响着我国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想要进一步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就要抓住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解决我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在实现对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管理服务,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贾德锋 单位:黑龙江庆安县勤劳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篇(5)

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的档案人员紧缺。建筑公司工程项目的文档保管人员调动频繁,有些职员刚熟悉工程文档工作就被调走了,或是辞去文档收集的工作。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没有专职档案保管人员,各种资料由不同部门的人保管,在工程后期,有些资料签字手续不完备,需要施工单位或监理人员签字,但是这些人很难短时间内处理这些事情,延迟了工程文件、档案整理时间。

(二)管理问题

工程项目的档案部门长期以来属于企业的边缘部门,企业不愿意花高薪聘请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进度迟缓。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理念淡薄,认为工程档案无法为工程建设产生经济效益。对工程项目档案的管理仅局限在“被保管好、不丢失”层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档案是工程建筑公司的重要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能够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的价值。

(三)技术问题

工程项目档案是建设公司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但是当前很多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只是简单运用office软件进行文档输入,工作效率低下,对相关数据的查找、分析困难重重,远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迫在眉睫。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不仅需要使用传统的信息技术,也要逐步建立具备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数据参考的统一平台。

二、做好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方法

(一)理顺工程档案各参与方的关系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做好这一工作必须理顺工程档案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建设单位要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准备必要可靠的数据和资料,对招投标文件、施工图设计、工程监理单位委托、工程验收文件等准备齐全,严格执行,积极协调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以保证工程文件、档。另外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都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开展工作。

(二)规范工程文件、档案填写的基本要求

工程项目档案工作能否做到准确与工程文档填写的基本要求及其责任是否明确直接相关。档案是否完整是档案价值能够充分实现的前提条件。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是一项长期、繁杂的过程,也是形成工程文件、档案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重要时期。工程项目文档的管理必须明确各自的责任划分,严格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三)建立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文化

建立工程项目组织文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培育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组织向心力,明确岗位分工和职责,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职员工作热情,促使员工提升自我工作能力。充分重视挖掘工程档案的价值,实时更新文档,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进程进行跟踪服务,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工程档案管理和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会议,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现有制度的不足。完善档案管理的网络系统,并加强维护,保证交流通畅。

篇(6)

想要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充分的认识到传统管理的不足,了解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科学化档案管理的观念。只有管理理念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进行科学的档案管理。采用科学化的管理,首先需要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进行档案室和管理设备的重建,并且开发使用软件设备管理。加大档案管理使用的设备和软件投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而保证档案管理的高效性。积极的开发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档案的自动化管理,从而节约档案管理的时间。

(二)转变管理方式

传统的档案管理属于馆藏式管理,在管理中仅仅发挥了保存的作用,档案的保密性非常好,只有在人动时才会进行档案的转移,这种管理方式不使用于现代化的方案管理。在开展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时,需要加大对档案的利用率,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提供用户的查询服务。档案的管理不单单要进行数量的管理,还要在质量上有所见效,从而提升科学化档案管理的水平。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科学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在企业单位中加强计算机建设,发挥科学化管理的作用,充分的发挥档案的存储空间。

(三)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提升科学化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管理的效果。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任务重,管理程序复杂,需要档案管理的人员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并且要掌握科学化管理的技术等,比如利用计算机来整理档案,对档案进行准确的分类和归档等。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管理人员也要熟练的掌握,比如软件的终端使用、数据库的录入、数据库的管理等,在进行档案管理时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素质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从而促进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发展。

(四)健全科学化档案管理制度

每个单位的内部都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的管理制度,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制度,使得档案管理制度健全。采用责任化制度,符合科学化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在管理中要明确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和任务,并且实行互相监督,多方面的进行档案管理。在建立制度时需要以国家法律、政府要求作为基本的规范指导,严格的执行管理制度,使得科学化的档案管理顺利发展。

篇(7)

专门档案管理是人们为了有效地收集、加工和利用专门档案数据和信息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专门档案管理的一般规则,是以档案工作基本原则为指导,充分考虑专门档案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以及专门档案信息用户的需要等方面的因素来设计的。我们社会的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这个规则可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相关行为人从事某项工作活动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组织目标或系统目标的实现。

一 、前端控制规则

专门档案是一种现实性很强的专业管理工具。它是有关专业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的生命线。没有专门档案就没有这些管理系统。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现代化的专业信息系统,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正确的开发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做好专门档案的管理工作。

专门档案的前端控制规则,是一种有效解决专门档案质量问题,保证其工具意义的必要思想和行为准则。它要求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参与专门文件和记录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专门档案的管理主体必须积极参与有关专业系统开发前的论证和设计工作,帮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人员选择和制定符合专门档案管理要求的规范和标准。

第二,参与专门文件和记录的维护管理。专门档案的管理主体必须积极参与专门文件和记录的维护管理工作,监督有关人员做好专门文件和记录的修改工作,以便保证它们的质量和利用价值,防止给日后的专业性活动造成混乱和损失。

第三,参与专门文件和记录的跟踪管理活动。我们应当把专门档案的结果管理模式转变为过程管理模式,注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监控专门文件和记录的形成过程、平时的存储保存和加工整序过程、鉴选归档过程。

第四,参与专门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制度建设。一套专门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制度是有效实施专门档案管理前端控制规则的必要保证,否则,前端控制活动就会流于形式。

二、连续性和整体性规则

专门档案的管理是一个以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连续性整体活动过程。从事专门档案管理必须要坚持连续性和整体性原则。

首先,根据本单位专门档案的管理目标设计连续性的整体工作方案。在专门档案的管理实践中,有关社会主体要根据自身的专门档案的具体管理目标,制定出相应的专门文档的管理方案,以便保证整个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并保证专门档案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但是,我们也在实践中发现,一些单位的专门档案管理却选择了相反的工作步骤,即先派一些专门档案管理人员去学习有关单位的先进的管理经验,然后再照搬过来,开展本单位的专门档案管理方案的设计工作。诚然,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案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学习者应当知道所学到的那些专门档案管理方案是有关单位根据自己的专门档案管理目标而设计的,而不是根据学习者所在的单位的管理目标设计的。

其次,根据本单位专门档案管理目标的变动情况修正专门档案的管理方案。专门档案管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规则就是要求专门档案的管理者根据管理目标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专门档案的管理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三、 安全性和效益性规则

专门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规则要求专门档案的管理主体必须保证专门档案的实体安全,保证专门档案数据和信息的可存取性,保证专门档案内容的安全。保证专门档案的实体安全是安全性规则的最基本要求。专门档案的实体安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专门档案的数量应当齐全完整,二是专门档案应当是一个由专门文件和记录构成的有机体系。保证专门档案数据和信息的可存取性,也是专门档案管理安全性规则的一项重要要求。如果专门档案的内容数据和信息无法正常存取,那么它的可据性和可靠性就无法保证,所以在专门档案的管理实践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无法存取的“死文档”的出现,保证专门档案的内容安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保证需要控制使用的专门档案内容数据和信息不被非法查阅或访问,确保专门档案的内容不失密、不泄密:二是保证专门档案的内容不含有病毒。

专门档案管理的效益性规则要求专门档案的管理主体不要压制专门档案合理作用的发挥,不要使专门档案这种宝贵资源闲置,同时要使投入和效益成正比,否则将会造成这种管理活动的效益低下。如果专门档案的管理主体通过不适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限制和阻碍了专门档案信息价值的实现,影响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那么就必然会造成专门档案管理效益的低下,甚至无效益而言,并最终使这项管理活动失去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专门档案的管理必须讲求效益,档案工作者应当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和智慧,为专门档案价值的实现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条件。专门档案管理还要注意投入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一旦发现我们的某种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经济投入(包括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不能达到预期的良好的管理效益时,就应及时诊断,找出症结,并采取切实的政改措施。那种追求时髦、不问效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必须得到及时纠正,否则就会给国家、集体造成更大的损失。

篇(8)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25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1

0 前 言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医疗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卫生事业的发展,适应医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当前需要提高医院管理者和职工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培养档案管理人才,合理开发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是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医院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档案管理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指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阐述了加强综合医院档案管理的措施。

1 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1.1 综合性医院的内部情况

综合性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并且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综合性医院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科室众多、部门分散等特点,因此,势必会出现档案材料分散和其他问题,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另外,由于医院管理评审制度不完备,不少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资料审查不合格,影响了科技档案的系统保存和完整性。因此,必须实现医院管理工作的评审标准化,采取有效手段解决问题。笔者认为,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者应着重了解医院的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地改革。

1.2 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情况

1.2.1 医院管理者不够重视档案管理

一些医院管理者只注重医疗技术与医院的自身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了医院的档案管理。现今,很多管理者以应付审查的心态对待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这样不仅使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导致出现档案内容不完整、整理效率低等问题,而且也使医院工作效率低下。

1.2.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尚不完善及管理人员能力不高

我国医院以国家对其具体要求为根据,详细制定医院的管理制度以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相关职责。但是其中涉及医院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标准很少,这就导致少部分医院在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目标考核中,没有档案管理质量这一项考核指标。

另外,由于医院管理者重视培养医疗技术人才,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较少获得继续教育培养的机会,因此他们在无法获得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渐渐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要,并出现工作不积极的现象,进而导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处理效率低下,无法达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使医院正常工作无法有效规范地进行。

1.2.3 现代化技术落后,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计算机网络技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医院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但有很多医院还未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仍处于传统手工档案阶段,由于没有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通过手工统计和抄写很有可能出现错误,这都会影响档案内容的完整性。

2 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对策

2.1 提高医院领导对档案管理的认知

医院领导作为档案管理决策与督促者,其的重视与支持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医院领导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程度,根据医院特色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并把其归入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之内。医院领导不仅从思想上要认可,也要从行动上付诸行动,与其他医院交流档案管理经验,吸取精华,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科学化发展。

2.2 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可以更工作人员便捷地查阅和有效利用整个医院的档案,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提高了医院工作的效率。这也是实现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的途径之一。另外,医院档案管理者工作的科学规范进行,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需要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控档案管理的综合技术。

2.3 建立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院档案动态管理的掌控需要信息一体化管理,建立各个医院独特的档案检索系统,合理制定相关标准,保证档案结构清晰、内容完整,系统明确地记录、存档,使档案利用率得到提高。

3 结 语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保证信息内容全面、使用方便,才能时刻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直接参考资料,帮助医护人员、各个科室得到有效的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72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147- 02

0 引 言

档案管理工作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工作过程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档案管理,促进了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发展。为了将档案管理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方面起到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将油田勘探开发档案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服务于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和发展,笔者将之与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实际工作进行联系,研究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 油田档案管理概述

油田档案主要包含油田开发经营生产中,构成的原始记录、行政文书、人事档案和重要凭证等。油田档案对油田发展方向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因为油田档案既将油田开发生产的过程进行记录,又可以将油田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对比。因此只有有效管理油田档案,才可以提供油田勘探开发的参考。统计档案、编目档案、开发利用档案、检索档案、保管档案、整理档案和档案价值鉴定等步骤构成了油田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开发油田档案的过程当中,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这两项最基本的工作不可缺少。加工信息指的是交由填档案目录和文献进行收集和编制。而输出信息则指的是,油田档案的展示、出版、借出和阅览。

要将油田档案管理效率进行提高,管理过程中就必须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使用现在科学技术手段一体化管理油田档案,使得档案利用率得以提高。

第二,管理模式应该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进行调整。这样,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好的服务发展油田的企业。

第三,同时使用分布式管理和集中管理两种模式,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细致化,才能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获得保证。

2 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加强

随着油田企业生产建O的持续发展,也对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深层次、更高标准的要求。全力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必要将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范围内进行提高。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的接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领导的业务培训,档案管理工作要达到精通的程度,打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觉悟进行提高,档案人员的保密教育进行加强。这些工作的进行都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还可以持续提升。

2.2 有利于档案资料的规范

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是公文制作。在档案资料制作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较好的公文用纸,尺寸规格幅度都要遵循统一的规范标准。接下来,要统一排版的形式,合理的引用文字,规范使用字体,字迹一定要清楚。只有这样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才能达到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国家规定的要求。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积极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资料的规范性有着提高作用。

2.3 有利于档案管理体制改革

统一且集中地将油田各部门、各层次和各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进行管理,这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将档案工作做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更是档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目前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统一管理研究院内各门类形成的档案,将职责进行明确,将岗位进行分配,使得管理得到强化,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法律法规对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达到符合,有利于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的工作模式得到实现。

2.4 有利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是将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和收集工作做好,档案资料收集的方法和方式,是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和精通的。全方位的检查和监督形成档案的过程,档案资料要保证从根源上全面准确的收集,档案管理工作只有这样进行,才能够实现比较优秀的档案准确率、完整率和归档率。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使得档案资料的准确度和完整度都得到了保障。

2.5 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的基础是档案管理,各级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要有为职工负责、为油田行业发展负责和为历史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要做到切实的增强,重视和投入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充分的研究并解决,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与此同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要到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硬件要及时进行改善,完备齐全的物质条件是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3 结 语

综上所述,做好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档案资料的规范、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加强、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要及时进行注意,采用相应的措施积极的进行改善。除此之外,管理油田档案还要采取多种综合的方法,对当前的档案管理经验和方法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有效持续的创新,使得油田档案信息的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所谓的档案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划管理指导下,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到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处理、管理以及开发和利用等服务项目的过程,它是一个由以档案实体保管向档案实体数字信息化服务模式的转变,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融合,符合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现阶段,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划组织为基础,通过对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档案信息上网的进程,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最优化利用。

一、述当前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网络档案管理过程中注重双向收集、利用和交流

网络档案管理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查询材料的完整性进行识别,一旦发现档案材料缺失或者存在问题,用户会主动向相关的档案管理部分进行上报,而档案材料形成部分部门也会及时的完善材料,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其次档案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了解和掌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进而结合用户的需求来不断完善档案材料内容,同时档案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对用户意见的分析来制定针对性档案信息管理措施。

(二)网络档案管理对立卷部门和用户在使用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的协作性要求较高

在网络档案管理以及资源利用过程中,各个相关部门地理位置比较分散,但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却又将这些部门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面对面”交流和办公,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统一整体。基于此,各立卷部门在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和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和用户等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三)网络档案管理可以为公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查询服务

所有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利用价值,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要求网络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档案信息用户之间形成良好合作的关系,满足其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在次年6月以前,文书档案归档工作才能完成,从这可以看出整个档案整理、立卷以及移交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且立卷部门的工作量也比较大,而在这期间将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加快捷和方便的档案查阅服务,从而影响了档案信息有效的利用。网络档案管理则不同,它可以实现信息利用和档案整理工作同步进行的目标,例如用户在进行档案查阅时,在检索入口输入要查询的档案信息关键词,网络系统就是将有关的全部信息显示出来。

二、探究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为依托,通过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为超大规模、分布式档案信息资源数字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在数字档案馆建立之前,研究人员对电子档案馆、数字化档案馆以及无墙档案馆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寻求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其中电子档案馆是以电子媒介承载档案信息为基础,它更为注重单个档案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而无墙档案馆则是通过电子网络远程检索功能,实现对多个档案馆数字化馆藏的信息检索,它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注重档案信息的广泛性,同时网络传输功能在其应用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档案馆与两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更加注重馆藏的数字化,它在收集档案信息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是经数字化处理过的传统档案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后形成的档案,这些也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必要条件。作为一种科技含量高的数字档案系统―数字档案馆是当前档案信息组织的基本模式,通过模拟整个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目标。另外在接受档案文件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文化流转的自动化管理;利用大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了不同档案馆数字化馆藏的网络连接。

(二)创建网络环境

以服务对象和范围为参考,可以将档案网络化技术建设分为两个层次,即内网和公众网。而在信息化档案建设过程中应当将两种层次的网络进行物理隔离,保障其应用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首先,所谓的内网就是指以支持内部服务的馆内网,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对采集档案信息、系统处理完成的档案信息等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和存储;第二,直接想内网用户有关信息,并未其提供相关的服务,如检索、演示等;第三,为内部日常办公提供支持;第四,为政府网和公共网提供一定的档案信息资源;第五,对网络、数据信息以及用户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所谓的外网就是指以服务大众为基础的公众网,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采集、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以及对网络、数据等进行维护和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档案管理领域中加以利用是当下档案管理研究过程中应当思考的问题,而这也符合当下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以档案网络建设为依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工程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最佳化利用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档案资源数字化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萍.电子档案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岚.无法回避的挑战必须跨越的颠峰――迎接电子档案的降临[J].档案学通讯,2000,(01)

上一篇: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 下一篇: 企业员工档案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