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4 12:01: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小企业贷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在银行的钱多数都贷给垄断性的大企业,或者有政府背景的央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贷款难的问题并没有过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危机的出现让许多小企业关门走人,这里面有市场的因素,而一些银行的惜贷也是让中小企业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解决中国的经济复苏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投资的拉动,修铁路、修公路、修机场可以让gdp保持8%的增长速度,但是依赖这个速度质量不高gdp增长,启动不了整个中国经济,内需仍然不会旺盛,因为这些工程的乘数效应本文来源:文秘站 较小,而且对就业的拉动力不足。中国的经济仍然需要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去支撑,而且这些中小企业才是解决百姓就业的中坚力量。
中小企业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开拓市场需要资金,更新品种需要资金,技术进步更需要资金,而目前经济非常的困难,中小企业依靠自筹资金解决上述问题显然有很大的难度,可是贷款无门又让中小企业有苦难言,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苛刻的要求,让中小企贷款的可能性非常之小,虽然现在许多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但是作用也并非显著,一是手续繁杂和费用高,二是并非中小企业都能得到担保中心的信任,三是银行对担保中心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设想很好的方案而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金融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因此,金融业的并购历来存在。但在分业经营与政府管制下,各国金融业的并购活动一直相对比较平稳。20世纪80年代以来,迫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竞争压力,西方各国逐步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就此掀起了一场全球金融并购的浪潮。实证研究和经验数据都表明,商业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来源,因此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势必会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重大影响,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一、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国外学术界关于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的资产规模和中小企业贷款可得性之间的关系上。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性(StrahanandWeston,1996)。由此推断:银行之间并购带来银行资产规模的普遍增大必然会导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减少。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研究发现,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问题不存在某种单一的结论。鉴于早期研究在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可得性之间关系的分析上过于简单,在后续研究中学者们引入了银行并购的类型、参与并购银行的类型等因素,对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得出了形形的经验结论。通过对不同规模银行并购的实证分析,StrahanandWeston(1998)发现银行的并购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比率之间呈倒U型的非单调函数关系,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随银行并购后的资产规模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PeekandRosonpen(1996)实证研究表明,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合并或大银行之间的合并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StrahanandWeston(1998)又证实小银行之间的合并倾向于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而大银行吞并小银行或大银行之间的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没有显著影响。ZardkoohiandKolari(1997)从合并与收购两个方面来研究银行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造成的影响,认为合并比收购更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二、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潜在效应
以往学者大多都是单纯地从静态的角度分析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认为并购表现为参与并购的各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组合,而没有考虑银行合并后引起的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可能给中小企业贷款造成的影响。事实上,银行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不但有静态效应,还存在动态效应。
(一)静态效应
静态效应是指参与并购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合并表现为银行资产规模的绝对扩张对中小企业贷款造成的影响。如前所述,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性,因此银行并购的静态效应导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减少。
(二)动态效应
动态效应着重考虑了银行并购后引起银行内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地位等的变化以及同一信贷市场上其他金融机构的反应,具体包括重组效应、直接效应和外部效应。
(1)重组效应。重组效应是指并购后各银行的资产规模、财务特征、地方市场的竞争地位都要进行重组和整合,这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产生一定影响。银行合并后可能会剥离部分合并资产,收缩信贷规模以减少其在信贷市场的过剩能力,即并购行的资产不是参与并购的各银行资产的简单合并,合并完成后银行的总资产通常小于其预期资产值,从而导致劝中小企业贷款相对增加。此外,并购后银行资本结构和财务比率的变化,风险管理技术、营运效率以及风险偏好的改变等可能导致银行在地方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会使并购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倾向有所变化。
(2)直接效应。直接效应强调并购重组后的大银行与近期未参与并购但与并购行具有同等规模、相同财务状况、在地方市场上拥有同等竞争地位并且处于相同经济环境下的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面的差别。通常,并购银行比其他同等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更高,金融产品也更加多元化,因此更有优势和可能扩张其信贷规模。
(3)外部效应。所谓外部效应,是指银行并购可能打破地方信贷市场原有的市场格局,导致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或者未参与并购的银行改变经营策略。当信贷市场发生银行并购,并购后的大银行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时会留下一个市场空间。如果该地区信贷市场的进入壁垒低,将会有新生银行(Denovobanks)或未参与并购的银行来填补这一市场空间。因此,在进入壁垒低和存在众多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中,银行并购反而可能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三、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影响的实证研究
根据美联储调查的关于企业的银行贷款(STBL)的基础数据,伯杰等人证实了银行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潜在效应。
(一)静态效应、重组效应和直接效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
合并的静态效应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率减少了0.533%,说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性;重组效应对该比率的影响很小,只增加0.隔7%,直接效应也倾向于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加了0.049%.可以看出,静态效应的负面影响只有很小一部分被重组效应和直接效应抵消,合并的综合效应仍然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银行购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同上,静态效应为负,重组效应较小,直接效应为正。与合并不同的是银行购并的直接效应很大,可以绝大部分地抵消静态效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负面影响。因此,银行购并的整体效应将中小企业的贷款维持在原有水平。
银行购并显示不会减少被收购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这可能是因为银行合并后被收购银行拥有很大的自,能够保持原有的信贷政策和信贷程序,基层信贷员通常也不会改变,而被收购行的信贷员一般都与当地社区保持着较多的联系,这使得银行能够继续对那些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从而使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合并将会使一方完全附属于另一方,不再保持其区域特征继续对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会明显减少。
(二)外部效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
外部效应强调同一信贷
市场上其他金融机构对并购的反应。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合并的外部效应表现为地方市场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加了0.085%.同样,购并的外部效应也导致地方市场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增加,增加0.039%.可以看出,虽然并购银行本身会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然而无论合并还是购并,都会改变原有的市场格局,使地方金融机构对牛小企业贷款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在外部效应很强的信贷市场中,地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弥补并购缩减的中小企业信贷,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不但不会减少,反而有可能增加。
(三)并购活动的综合效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合并的静态效应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减少2580亿美元,重组效应和直接效应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分别增加了350亿美元和260亿美元,但难以抵消静态效应的负面影响。然而,外部效应使中小企业贷款增加了4860亿美元,远大于静态效应的影响。积极强势的外部效应表明银行区域合并减少了对本地区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区域内其他金融机构会做出相应反应,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弥补银行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利影响。对购并而言,外部效应同样会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此时由于直接效应已足以抵消静态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外部效应将导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绝对增加。因此,银行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并购活动的综合效应表明银行并购后整个信贷市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总供给或者不变,或者增加。
四、结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确实,这个时候房产可以帮上罗薇的大忙。在前几期本栏目的《中小企业租房不如买房》中,我们也提到,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买房的一大好处就是日后融资过程中的便捷性。那么,中小企业用房产抵押获得贷款到底有何优势?如何申请?贷款成本又是几何呢?
允许多种房产属性
顾名思义,房产抵押贷款首先要有房可抵、有屋可押。在现有的中小企业中,有房产的占据了其中的多数。有很多企业主也许会说,我们的厂房是租来的、或者厂房在建尚未获得产证等等。事实上,房产抵押贷款的优势正是在于它对于房产属性的界定是非常宽泛的,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是非常灵活的。
房产抵押贷款的房产既包括营业用房和办公用房,如商铺、写字楼、宾馆酒店等等,也包括住宅。因此,在银行的房产抵押贷款产品中,只要没有特别注明是商用房抵押贷款,那么即使企业所使用的经营或办公用房是租赁的,只要企业主有个人房产,也可以作为抵押物为企业申请贷款。目前,只要权属清晰,绝大部分银行都接受以上两种性质的房产。
在办理房产抵押贷款过程中,房产证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文件资料。房产证有绿证、红证、黄证之分。绿色权证是颁发给拥有土地使用权已出让、转让地块上房地产的权利人,该证所记载的房地产可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现在在个人购置住宅商品房拿到的就是绿证。绿证也是在房产抵押贷款中接受度最高也最容易操作的产权证。部分银行如上海银行在有担保公司担保的前提下对黄证(以征用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也是部分接受的。
甚至对于已经抵押过的房产,也可再次进行融资。第一次抵押贷款之后,已还款额加上房产升值部分,银行可以进行轮后抵押。换句话说,企业是将房产的剩余价值进行抵押来获得贷款。
李易的情况比较特殊,当初他是购买的土地,然后在土地上自建厂房。现在,部分厂房尚未竣工,项目却进行到需要资金的时候。对于这种情况,如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等个别银行也可以接受这类在建工程作为抵押物发放贷款。
财务指标要求低
房产抵押贷款一直被誉为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这一称号并非浪得虚名,这与它的特点和中小企业的需求高度匹配不无关系。
在很多中小企业中,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企业主,也就是老板的个人资产和企业混为一谈,是个人的还是企业的,都是老板一人说了算。这就造成了企业在账目报表上多多少少有一些不规范。企业主这样做在某一程度上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但同时却为企业融资制造了点麻烦。
很多银行信贷员翻看企业的财务报表,账目显示企业是没有利润的。按照这样的申报表,银行显然没有办法发放贷款。然而,深入到实地考察,信贷员就明显感受到企业的实力,企业的很多资产并没有体现在表内。
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相当普遍,而最适合的贷款模式便是房产抵押贷款。这种贷款模式在对企业进行调查审批时,更注重企业的实际,而非只着眼于财务报表。在对其信用评级时,财务指标约只占到一半的比重。
效率额度均较高
都说中小企业的商机是谈出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遇到了什么人,一笔生意就这样来了。于是乎,在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充满了变数,这种变数不像是其他大中型企业可以在年度财务规划中预算出来,或者在银行中有年度授信的额度。因此,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要,往往是来得急,要得也很急。这就需要贷款在较短的时间获得审批。
与其他贸易融资相比,房产抵押的操作流程就精简了许多。就拿一般的动产抵押为例,银行在收到货物之后,还有货后物流、货物保管等等程序和步骤,也增加了成本和操作风险。而房产抵押,只需在对抵押物进行评估之后,按照抵押率进行登记,就可以放款。而且,一般银行的支行就有对房产抵押贷款的放款权限,不需要层层审批。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正常流程在一个星期之内就可以走完,算是高效。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银行当然更愿意将有限的额度放给操作更为安全、成本更低的项目。
随着房地产价值的不断提升,通过房地产抵押融资也是一个获得较高贷款额度的好途径。房产的抵押率是按照市场价值减去一定的波动区间再扣除变现费用计算所得。现阶段一般而言,抵押率是房产价值的六至七成。当然,黄证房产和在建工程的抵押率会相对低一些。不过,银行方面指出,银行会根据企业资金用途来审核最终贷款额的发放。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企业有价值2000万元的房产,如果它实际需要的现金流只是1000万元,银行也不会发放1400万元的贷款。
中介费用有望减
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从第一次经济普查情况看,全市共有10万多家经营单位,其中极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广大中小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规模企业培育、一手抓块状产业升级,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行业、产业的龙头和骨干。金融机构要充分看到中小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审时度势,以战略眼光清醒把握其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第二,做好中小企业贷款工作是破解我市银行业薄弱环节的需要
近年来,我市各银行机构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不断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入,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在信贷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部分银行一定程度上存在“做大不做小”的思想,业务发展主要依靠大企业、大项目;一些国有商业银行的授信审批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适应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不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等等。截止2009年末,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80亿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2.8%,这个比重还是偏低的。中小企业贷款难仍然是我市经济金融运行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市经济和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必须通过银行、企业和部门的共同努力,积极予以破解。
第三,做好中小企业贷款工作是银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推进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稳健发展,也有利于银行业实现自身持续健康运行。拓展中小企业贷款服务,可以分散银行风险,有效降低信贷集中度,促进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是银行利润新的增长点。同时,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希望各银行机构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规模、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立足于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内控机制,大胆拓展业务新领域,努力实现银行业自身的做强做大。
二、注重实效,着力抓好推进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的重点环节
(一)科学制订推进工作规划。各银行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调研,找准市场,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研究制定推进中小企业贷款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操作办法。
(二)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各银行要大胆进行创新,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信用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信贷策略,在授信规模、授信方式、贷款期限、担保方式、利率标准等方面予以区别对待,进一步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
(三)切实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是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有效手段,各银行要加强与上级行的联系沟通,切实简化审批环节和手续,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
(四)着力强化考核激励机制。企业贷款必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关键是要健全机制,有效控制风险。要坚持正相激励为主,鼓励改革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办法,调动各银行和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五)努力加强信贷人员培训。各银行要落实专人负责业务的拓展、审核和客户服务,不断充实小额信贷营销队伍,建立专业化的培训制度,逐步建立起一支创新意识好、开拓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善经营管理的小企业信贷专家队伍。
三、尽职尽责,合力营造推进中小企业融资的良好氛围
CIT集团曾是美国第26大金融机构,该集团主要通过发行债券和商业本票获得资金,但因2007年年中以来信贷市场情况不断恶化,公司的资金来源日渐枯竭。去年年底,cIT改制成银行,从美国政府不良资产救助计划获得23亿美元注资。后来,该公司丧失3项投资级评级,债务评级被下调至“垃圾级”。为缓解资金压力,cIT曾申请加入暂时流动性担保计划,但未获批准。美国财政部称:“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也坚持认为,私人公司获得政府额外注资需有很高的门槛。”
正是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救大不救小的原则,让CIT最终走向了破产,而他的破产也最终加剧了全美中小企业贷款不稳定性。在这些企业当中,不乏美国服装制造商和零售商。来自美国标准普尔对零售服装业的不完全统计,去年cIT集团向美国服装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的贷款大约是40亿美元。而根据美国服装鞋业协会统计,美国服装和鞋类工厂有60%的代收服务都来自cIT集团。代收公司从制造商处买入大量服装和鞋子,并支付现金,而这些资金多半来自CIT集团。因此,一旦CIT破产,服装和鞋类制造业将面临困境,他们不仅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融资通道,还将面临代收公司无法支付现金买货的现实。
同时,一些服装零售商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美国分析人士认为这很可能会导致在传统销售旺季里都会出现有客无货的窘境。对此,美国服装鞋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文・伯克表示“CIT是我们许多成员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合作伙伴,其中许多是中小型企业,他们为美国辛勤工作的家庭生产相当一部分衣服和鞋子。事实上,一些委员甚至认为,CIT是唯一的为这些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的来源。”
为何它是难解之谜?
拥有101年历史的CIT集团的“轰然倒地”,无疑给全世界的金融信贷业都敲响了警钟。正当全球经济被复苏的美妙声音笼罩、乐观情绪日益弥漫之时,cIT集团的破产,不啻为一声惊雷,各国的中小企业主们都不禁打了个冷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
经济学教授、管理学博士、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常清认为,其实,中小企业贷款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在中国是,美国是,日本同样是。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这个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CIT一直运行良好,给许多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希望和欢笑,但是当危机来临,人们陡然间发现,专门机构也有问题,CIT破产案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学家们争相探讨的案例。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首席执行官马云近日在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表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尽管政府、银行纷纷表示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但事实上,银行往往会把2000万美元贷款给一家大企业,却忽略了只需要5万美元就能运转下去的中小企业的需求。他认为,最有力的经济复苏一定来自于广大的中小企业,因为这是整个经济体系最基础性的细胞。这一点,同样也得到了常清教授的认同。
常清表示,在任何一个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规则,他们不是为了帮助谁而生,他们的目的也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利。因此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实际信贷业务中,他们肯定会把资金贷给风险最低利润最高的一方,而不是可能连风险评估都过不了的小企业。这也是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在处理CIT破产案中所犯下的错误,由于他们坚持先救大机构后救小机构的原则,他们没能及时的挽救像CIT这种直接关系到许多中小企业命脉的金融机构,从而导致了美国在经济开始出现止跌倾向时,就业率却依然在下跌的败局。
利好政策未必铁定破“题”
C1T破产,100万个嗷嗷待哺的企业面临“断奶”,这样的事实的确发人深思。然而,在震惊和扼腕的背后,我们一方面要关注其进一步产生的“裙带”影响,及时应对。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和国内的银行以及金融信贷机构而言,如何解决了贷款难如何规避风险才是最值得重视的。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的重要民生产业,肩负着解决全国2000万人口的就业重任,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一直面I临着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多数中小纺织企业订单骤减,经营愈加困难。2009年9月19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八个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而这几个方面均有让纺织行业受惠的结合点,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不可否认,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后,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近两年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做了很多努力。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4.1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9102亿元),比年初增加3.0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8%。贷款质量方面,9月末,中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5341亿元(不含票据融资),比年初减少716亿元,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例4.05%,比年初下降1.83个百分点。以北京为例,今年以来,北京辖内积极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的银行机构数量显著增多。如,北京银行一直致力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品牌“小巨人”,中信银行则主推“中小企业成长伴侣”金融产品,广发银行推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好融通”业务,除传统抵押品外,信保保单、可转换债券、应收账款、股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均可作为企业的担保。
不过,对于很多规模小的纺织企业而言,这样的利好并非都能解燃眉之急。
为什么不能有“纺织银行”
常清,经济学教授、管理学博士、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经济学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兼任财政部财科所研究生部、北京工商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的教授。
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常清教授认为,温州商人最早曾给出了不错的答案。
据了解,小额创业贷款从2002年8月份发放以来,截至目前已发放了700多万,造就了300个小老板,创造就业岗位1700多个。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中小企业贷款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繁荣市场、吸纳劳动力、出口创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大约有中小企业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460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达3800万户。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上缴的税收已经超过总额的一半,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力军。调研显示,近80%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总需求资金量约为7500亿元,实际贷款余额只有1701亿元,缺口总量在6000亿元。许多有项目有盈利的企业由于难以筹措到必需的资金而不能最大规模地发挥其能力,这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的重要“瓶颈”。
二、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
1.担保条件限制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从调查情况推断,辽宁省中小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偏小,往往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抵押较困难,而担保条件不合格是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中小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担保、抵押品,一是因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资金势力不强,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和找到有实力的担保单位;二是因为抵押担保程序繁琐,费用较高,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三是因为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有效的资金补偿机制,资金实力弱,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
2.发放贷款的成本高,风险大
“成本高”主要是指贷款的单位成本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借贷的特点是每笔贷款金额小,期限短、时效快、随意性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查、发放、检查及贷后管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据测算,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约为大型企业的5倍。“风险大”是由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辽宁省中小企业所涉及的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竞争性行业,稳定性差,企业淘汰率高,加上财务报表不规范,银行对中小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将来的盈利前景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必然加大银行贷款的信息成本和贷款的监督成本。而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为基本原则,并将安全性置于首位,越来越追求马柯维茨式的有效投资边界,即在既定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或既定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形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态度是并非不愿为,也非政策不许为,而是不敢为。
三、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策略
1.加强行业政策的扶持
企业所处行业的整体发展阶段和结构状况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行业分析应成为商业银行信贷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行业的分析,商业银行能够识别信贷进入或退出的行业特征,并根据行业的生命运行周期,适时把握进入和退出时机,以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和效益。企业的行业状况会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商业银行制定的行业信贷政策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动态发展的理念,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原则确定贷款投向,对各个信贷客户的行业发展变化、发展阶段和企业发展状况做出迅速的反映和正确的判断,以此作为进一步评价各个企业经营状况的有效依据和信贷客户进入及退出策略实施的客观标准。现实中可按照以下思路制定中小企业的行业信贷支持政策:(1)行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2)国家鼓励大力发展的行业;(3)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的行业,如新材料、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4)能大量吸收就业、出口创汇能力强,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行业,如萧山的化纤业、余杭的纺织业等。
2.优化贷款程序
整合审批流程,提高授信效率。差别授权。在差别授权上,由总行集权制管理逐步向分权制管理过渡,提高分、支行审批权限,将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分解到各分支行,提高小企业服务的效率,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服务。优化流程。实行“营销和授信预调查”、“授信调查与尽职审查”、“授信后检查与当期续授信”三同步,对一定金额以下的小额授信走简化流程,缩短决策链,对一定金额以上的授信业务走审批流程,整体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满足小企业客户“小、频、急”的资金需求。根据业务的风险程度简化操作流程。对风险低、抵押充分、金额小的小企业贷款,简化的程度相对较高;对金额大、担保能力不强,尤其是新客户,在确保基本效率的情况下,需要深入调查,严控风险。
今年以来,央行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在信贷规模总体趋紧的形势下,各商业银行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大力提升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水平,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信贷支持。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加快,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关注力度在逐步加大。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的市场地位及其产品和大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导致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要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方便,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明.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分析[J].财会通讯,2010(35).
作者简介:武玲娣(1974―),陕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西北大学经济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企业融资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2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56-03
一、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目前贷款难问题成为影响其持续发展的瓶颈。央视网2011年4月28日的有关“被银行融资服务遗忘的角落――中小企业”的报道指出:据统计,截至2010年9月底,中小企业贷款仅增加了约30亿元,占新增贷款的23.62%。可见,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除少部分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据统计,银行贷款占中小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不到10%,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例也不到10%[1]。
二、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种被称作“麦克米伦缺欠”的现象。该现象实质上是金融体系中资本资源配置的一种市场失灵[2],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国家广泛存在。在“麦克米伦缺欠”现象中,市场力量之所以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大银行的垄断、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掌握不充分、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具有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更高的交易成本等[3]。而在我国这样的经济转型国家,中小企业贷款难还具有明显的经济转型的特点。因为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主体架构仍然瞄准了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并非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央视2009年有关《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记者调查明确指出了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即存在征信、风险补偿、担保、金融创新4方面的难题。
三、中小企业协会对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作用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政府干预是治理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是,政府也会“失灵”,如政府官员追求自身利益而非公众利益、官僚机构的低效率等。而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来看,情况则更为复杂。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是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到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贷款难问题并未得到明显缓解。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就曾在2009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闭幕式上发出了这样的诘问:“为什么国企、房地产得到贷款,而中小企业没有,同样的问题我已经听了6年,我还要听多少年?”。
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显然依靠政府干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但在我国这样的转型国家,这是一个极为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期待政府有效的干预之外,可以寄希望于中小企业协会―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力量以寻找缓解(而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途径,因为中小企业协会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中存在的征信、风险补偿、担保和金融创新4方面的难题。
(一)中小企业协会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中的征信难题
中小企业贷款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征信难题。征信难题实质反映的就是在信用市场银企两方掌握的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企业对自身经营状况及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银行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企业的规模与信息的可得性为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小,企业的信息就越难获得)[4]。
在经济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征信难题的办法在于在严格保护企业权益的前提下,建立信息共享的企业征信体系。在我国,央行从1998年起就开始启动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由专门机构采集、保存、整理、分析、使用企业的信用信息。2006年开始,央行又着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希望把征信体系覆盖到那些和金融机构没有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然而,由于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一套健全的财务制度,甚至企业中的家族制和家长制作风盛行,企业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就成了问题,加之金融机构(征信工作的具体落实者)积极性不高,征信体系的建立并不顺利。
中小企业协会可在我国企业征信体系的建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表现在:首先,由于立足于向本地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中小企业协会能够非常便利地获得有关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信用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通过中小企业协会对企业信息进行初步的采集、整理、甄别,然后将信息汇总到金融机构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整理、分析,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金融机构的信息采集工作,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其次,中小企业协会通过对当地中小企业的信息采集以及银行最终信息分析结果的回馈,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引导中小企业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经营式管理转变,从而疏通银行贷款中的征信障碍。最后,由于服务于当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协会不仅与银行有着较紧密的联系,而且与当地的工商、税务、环保、质量监督等部门甚至是中小企业的客户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通过中小企业协会将分散在各处的中小企业信息加以汇总,保证了企业信息的完整、真实、全面。
(二)中小企业协会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中的风险补偿难题
商业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是因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很大。因为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信息不对称,贷款合同就会呈现不完备的特点,即银行无法将其所不能观测和验证的有关中小企业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如会计造假、关联交易等)写进贷款合同以约束企业的行为。这又会导致贷款合同中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中小企业)损害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贷款签约前的逆向选择(即具有高风险的借款人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得银行贷款)和贷款签约后的道德风险(即贷款获得者可能从事合同约定之外高风险活动或工作不尽力导致贷款难以归还的问题)。而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采取的策略是提出某种非价格条件,如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抵押等。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规模比较小,并且固定资产构成中房屋、土地占比较小,而机器设备的占比较大,因此很难提供银行所需要的足额的抵押担保品。
中小企业协会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风险补偿难题。首先,发挥中小企业协会在贷款前对企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审查的工作,可以减少逆向选择的发生;而发挥中小企业协会在贷款后对企业贷款的使用情况的监督,可以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其次,尽管银行对中小企业有严格的抵押物要求,但并没有改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谨慎态度(中小企业通常以厂房、设备作为抵押物,而这类抵押物的自然损耗较高,变现能力较差,导致银行对抵押物的处置难度较大)。因此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的信用联保,对抵押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甚至厂房进行反担保抵押。由于相同行业中的机器设备、原材料有较强的通用性,一旦发生信用风险,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时,联保企业则可以通过处理这些抵押物降低信用风险。因此,对于金融部门来说,这种联保方式比单纯的资产抵押的信用风险更低[5]。最后,中小企业协会作为专业性的信息采集和融资服务的机构,同银行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完全可以以协会的名义帮助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贷款承诺(特别是可撤销的贷款承诺),规定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只要合同规定的条件没有发生变化,银行就要向企业提供合约规定的信贷支持。信贷额度是纯循环贷款,在规定的时间内,企业如需要资金,就可以从银行获得额度范围以内的贷款。因此,信用额度对借款者而言是很灵活的,可经常用于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贷款承诺在可以缓解信息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缓解中小企业的信用配给和信用紧缩[6]。
(三)中小企业协会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中的担保和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难题
对无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来说,寻求担保公司的担保是获得银行信贷的一种方法。但是,贷款担保机构同银行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贷款担保机构会对中小企业贷款规定较苛刻的担保要求,设置担保额度限制,索要较高的担保费以及规定较复杂的担保、反担保程序。相比之下,对当地中小企业有深入了解的中小企业协会,一方面可以以协会的名义为中小企业担保,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为银行提供企业财务和信用信息,配合银行开发以企业的现金流或税收记录、出口记录为诚信的抵押物贷款品种。
四、发挥中小企业协会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中的难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它的有效解决有赖于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因此,中小企业协会作为第三方利益,要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就应当注意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合作机制。由此中小企业协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应做如下调整:
(一)中小企业协会应具备增强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职能
首先,中小企业协会应是以中小企业为会员的社会法人团体。中小企业协会的成员应以同行业或同地域或联系紧密的企业为宜。协会通过定期召开会员大会,帮助会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对其发展决策做出合理适当建议。同时,中小企业协会及时搜集国家有关政策、行业发展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对会员实行免费提供,对非会员收取相应费用。其次,中小企业协会应具有互助基金性质。会员企业缴纳的会费应包含两部分作用:一部分是固定数额的资金以维持团体的正常周转;另一部分是以企业自身资产规模和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为依据缴纳,当企业遇到危机时,可按照当初缴纳的资金比例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最后,中小企业协会应具备类似于银行间同业拆借的职能。由于生产周期不同,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在资金需求上存在时间差异,可能出现在某一时段上,一些企业迫切需求资金,而另一些企业又暂时资金富余的情况。此外,中小企业一般生产经营规模小,对小额资金的需求比较旺盛。因此,中小企业协会可以模仿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建立中小企业短期小额拆借中心,在各中小企业间进行资金的调拨,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职能,全面验证各个企业的资信能力,及时、准确、全面拆借信息,为各拆入拆出方服务,保证其能以较低成本和风险实现各自的需求,解决中小企业短期及小额资金缺口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协会应形成为会员企业疏通外源融资渠道的职能
在协会互助基金无法解决会员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时,协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协会作为一个整体为其做担保或抵押。通常此时,中小企业协会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金需求,这时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会非常乐意从事大额业务。在一些会员企业资金实力较强、财务非常健康时,中小企业协会可组织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可以协助中小企业在二板或创业板上市融资。
(三)确保中小企业协会有效发挥融资服务功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
中小企业协会中的工作人员也会有自身利益的追求,在发挥融资信息服务、短期资金调剂服务过程中会出现利益偏向。这时,除了会员企业的自我监督外,还需要政府的干预和监督。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中小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府向企业协会注入资金,一方面提高协会的融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利益共同体,参与协会的运作和管理,监督和指导协会的运作。 (责任编辑:云馨)
参考文献:
[1]被银行融资服务遗忘的角落――中小企业.省略/20110428/106413.shtml.
[2] 张亮、孙兆斌.麦克米伦缺欠、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政府支持[J].求索,2006,(01).
[3] 纪琼骁.麦克米伦缺欠与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J].金融研究,2003,(03).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大有雨后春笋之势。然而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融资难、贷款难的瓶颈。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来源,其可获性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其中银行资产规模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成为很多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
1、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的原因和关系型贷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中小企业只能是寄希望于从银行取得贷款。从银行获得贷款也是最难突破的瓶颈。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
(1)中小企业自身特点问题。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一般是根据其提供的担保或抵押而决定的。中小企业资产较少、规模小、底子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着较高的倒闭率。中小企业的抵押物少并很难取得担保,想要从银行取得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是非常困难的。
(2)商业银行惜贷心理。目前银行贷款依然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间接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放贷存在较高的风险,加上现行体制下银行的收益和风险存在严重的不对称问题,所以商业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缺少积极性。随着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严格监管和银行体制的不断改革,商业银行为了尽可能的防范和规避风险,产生了宁可少贷款也不愿意承担更高风险的惜贷心理。
(3)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很难获得完全的信息,使得各类型企业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通常是通过财务报表来获得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的,包括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尽管这些信息可以可靠的计量,但是中小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存在着财务报表造假问题,因此信息的可靠程度有限。除了财务报表反映的生产经营信息外,还有经营者个人素质、品行、经营能力等有关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与中小企业未来的成长壮大息息相关。然而这些软信息很难有限的观测和计量,银行可能付出较高的成本才能获得,产生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系型贷款指银行基于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而做出的贷款。这些信息除不仅涉及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还包含了许多有关企业行为、信誉和经营者个人品行的信息。关系型贷款不完全依赖中小企业提供合格的财务信息和抵押资产来发放贷款,因此在传统的中小企业贷款中被大量使用。目前,我国正处在金融发展的早期、资本市场不健全,同时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发展关系型贷款来缓解由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融资难题。
2、中小企业信贷小银行与大银行比较优势分析
本文大银行指四大国有银行和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都属于小银行。下面就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和关系型贷款分析小银行的比较优势。
(1)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激励机制。大银行在提供贷款时一般需要抵押或担保,而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抵押物不足,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产用于贷款抵押难度较大,所以很难从大银行取得抵押贷款。由于中小企业获得担保的条件较为严格,获得银行担保贷款难度也很大。因此大银行更倾向于服务大中型的国有企业。与大银行不同的是,小银行很难在与大银行服务大中型企业的业务竞争中占有优势。因此小银行有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激励,使为中小企业提供不完全依赖抵押或担保的贷款产生了可能。
(2)小银行具有与客户地域联系密切、熟悉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的优势,可以较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小银行一般是地区性金融机构,长期的区域性经营使其与本地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对本地客户的经营状况、资本、信用等情况十分了解。与之相反,大型金融机构一般不具有这一优势。一方面,大银行地方的设置的分支机构有限使之较难了解本地客户特点,并且设置较多的分支机构,由于其人事上的变动,不便于银行增进对当地企业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缺乏透明度,企业的信息往往具有隐蔽性,即使大银行的分支机构管理人员能了解此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由于大银行的机构并非扁平化设置,使得传递信息的时效性不高。
小额贷款公司
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必要性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小企业短期融资的新渠道 首先,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中,需要新的融资来源优化其资本结构;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银行仍然是其重要的外部源泉。目前许多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形式丰富的金融产品,例如可循环使用贷款、封闭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等。但是商业银行对利益的追逐以及对风险的厌恶,以及对小额贷款的审批程序较为繁琐,使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的机会成本过大;银行本身资金的管理过严,以及中小企业的成本考虑,使得中小企业只好从民间融资,在政府对民间资本进行“收编”的环境下,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无疑是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来源。
其次,中小企业所提供的、有限的财务信息,使得其与商业银行之间消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并没有本质差异,只是由于它们与投资者间的不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导致了解决其融资问题方式的差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企业由于具有开放的运作方式与各种公开的信息渠道,所以在赢得较高的社会公信度之同时,还为其扫清了各种融资障碍。投资者和银行之间都可轻易地以较低成本获悉大企业财务信息资料,进而作出合理的选择;此外,银行对存贷比的考虑,也是导致中小企业短期贷款成本过高的重要因素。“正规”的金融资本受制度的制约和资金持有者的利益偏好,即使中小企业得到了这些资金,也错过了中小企业的投资机会或最优的资本结构状况。
小额贷款公司是优化配置社会财务资源的新途径 社会财务资源是一个大的范畴,它是一种动态的信息资源体系,一般由财务信息资源、用户的信息需求、人力资源以及计算机自动化设施等构成。中小企业通常被认为对社会财务资源优化配置具有积极作用。小额贷款公司下的民间资金资源由零星分布得以迅速聚拢,通过对用户的财务需求进行分析后,使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配。然而,在当前国内中小企业资金吃紧的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的资金却相当充裕,我国法律禁止企业之间直接的相互借贷行为,这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同时也阻碍了自由资本的流通。新兴的小额贷款公司,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银行的部分职能,它降低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贷款契约成本,成为调剂社会资金余缺的通道和盘活社会闲置资金的有效措施。
小额贷款公司是解决社会就业和贫困问题的新方法 最初理论界在讨论小额贷款公司的社会效应时,都局限于小额贷款制度帮助和解决贫困农村地区的可行性与实施意义。这是对小额贷款公司既有模式和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但是,其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考不能仅停留在支农扶贫上。中小企业的开办和发展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贫穷地区,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作为新兴私有部门的主要力量,形成了由私有经济部门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中小企业的死亡率同样很高,必定造成新的失业,其提供工作机会的安全性相对大企业较低。鉴于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前理论界和政府多角度研究金融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原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帮助贫困地区减贫的主要手段,如果它们不能得到发展,提高安全性和效率,则广泛的贫困人口将更加难以寻找到生活的出路。
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发放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信用测量存在困难小额贷款的最大风险依然来自于借贷者的信用度,而社会的诚信评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配套法律仍然缺位。现行的商业银行法不能覆盖小额贷款公司,对于像担保物和反担保物的设置、处置、质押、抵押等问题,都没有具体规定,基本上就是一种信用型的放贷,而在我国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信用型贷款的风险是相当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贷款不能收回,小额贷款公司又不可能像国有商业银行那样获得财政注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人就有可能采取不健康手段甚至极端手段来强行收回贷款,这样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与其自身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根据《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虽然法律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新的金融形态可以自由行事。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属于专业性较强的金融领域,由于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不少小额贷款公司自身也面临着资金来源困难的瓶颈。央行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定性是“只贷不存”,这使小额贷款公司从一开始就面临资金来源的问题。当公司的资本金贷完,如何保持公司资金的可持续性?在中小企业与小额贷款公司债务契约的约束下,一旦企业风险加剧,财务危机出现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讲,小额贷款极有可能成为长期的、不可回收的呆账。这样极易造成小额贷款公司的破产。
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应变能力与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不一致性 首先,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小额贷款公司表现得异常活跃,但是在大的经济波动和政治动荡条件下,小额贷款公司很难确保自身能够按照既定的借款契约向目标企业放贷;其次,小额贷款公司正常的发展条件下,合法管道流动的资金有多少?如果贷款利率大大低于地下金融,也就是说资金回报率低于预期值时,这可能对中小企业不具有吸引力,此时中小企业定会转头寻求民间资本。一旦中小企业脱离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区域与中小企业对外扩张的不协调性 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小额贷款公司设立之初受区域金融法规的制约,鉴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水平的差别,一旦中小企业扩张过程中可以获得目标地贷款公司的优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很有可能追求新的借款契约。当企业出现遭遇财务危机时,不同地区的贷款公司可能会依据不同地区的政策规定进行受偿。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
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机制的措施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机制,就是对中小企业有关小额贷款融资模式进行有意的改进。从实践看,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金融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路径都存在成功的案例。但是任何模式的效果都是特定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在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环境和金融制度下,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小企业具体该实施什么样的融资结合模式,还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具体的探讨。鉴于当前中国小额贷款公司明显的地域特征,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进行完善。
形成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小企业互动的信用担保机制 我国信用担保业的发展只有区区十年左右时间,国家指导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成立也只有五年时间。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总体框架为“一体两翼三层”,其特征是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以互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两翼,机构层次分国家、省级和城市三级的担保机制。但是,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政府对担保业务的开展干预过多、担保体系不健全、协作银行配合力度不够、信用传导机制反应过慢等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小额贷款公司设置灵活、针对性强的特点也应该体现在信用担保机制方面。结合当前较为发达的信息技术,笔者认为:当前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小企业可采取网络联保的信用担保形式。
网络联保是由建行、阿里巴巴联手推出的迄今为止国内最便捷的贷款模式,它需要有3到10家企业组成联保体,经过内部协商达成一致,愿意承担联保体内其他企业的风险及其责任、权利,然后―起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担保模式。网络联保的企业必须风险共担,一家企业承担的还贷责任既包括自己的贷款本息,也包括联合体内其他企业的贷款本息。一旦贷款联合体的成员无法承担还贷责任,其他成员将替其偿还。
小额贷款公司的网络联保建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额贷款公司下的网络联保,必须确定可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的知名网站或者专业网站。利用网络技术较快搜索联保企业,以及将还贷期间内发生不良信用的企业,通过网络向其他小额贷款公司传播信息,使其在互联网上被封杀,其他企业、银行只要上网便可以看到它的不良记录,使其无法再获得联保及小额贷款的资格。
第二,小额贷款公司应与中小企业协商确定联保企业。一般组成联合体的企业多为相关企业或上下游企业,相互之间非常了解。因为有风险捆绑的前提,企业在寻找联贷伙伴时需非常谨慎。
第三,必须培养熟悉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及网络联保的专业人才,开发适合小额贷款公司的网络联保系统。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商业服务及决策机制 商业服务是指各种各样的非金融服务,如管理培训、咨询、就业辅导、营销和信息服务、技术开发和传播等,这些服务构成了帮助建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市场支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小额贷款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主要以信贷为主。信息不对称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核算较为简单,其对市场的机遇以及自身的财务风险并没有形成预期机制,导致中小企业投融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为确保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资金的安全收回,降低小额贷款公司与发放贷款对象的关联风险,当前小额贷款公司除了完善发放贷款的制度建设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其他金融服务。
当前受相关规定制约,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理论上分析:市场上会出现这种情形,即小额贷款公司可支配的资金有限、市场又出现企业间的资金存有量不平衡时,小额贷款公司将难以发挥其自身的灵活快捷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形成快捷的贷款机制。笔者认为: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可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形成服务机制,使资金供求双方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协调下形成虚拟的可使用资金契约。这种契约以小额贷款公司为平台,资金供给者在还款期间内可成为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其自有资金成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权益资金,而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据此将资金转贷给其熟知的企业。形成“贷款――服务――资金回笼”的完美循环系统,有效降低因业务单一导致的利润空间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