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4 16:20: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研诚信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研诚信问题

篇(1)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ound experiment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abou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drawing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The study 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a relatively broad field, which must be based on the fiveyear practi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take problems as starting point,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main scope and basic approache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tudy,and make reflec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the value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differences, contents and forms and the methodology of curriculum research.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伴随着新课改实验不断向纵深发展,课程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其中,关于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课程的实施既不等于简单的课程方案的重复,也不是课程方案的机械照搬,也不是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线性展开,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是课程环节中最复杂、最难于控制的阶段,它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可能完全事先预定,许多问题必须在实施中才能实现,也只有在实施中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新课改中的课程实施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积极性的建议。

一、课程意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新课改实验以来,广大教师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有了一定的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论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 [2]由于受传统教学论影响,“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这些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又按照学科进行编制,所以课程也就成了学科或各学科课程的总和。这就是说,课程是由政府和学科专家规定与编制的,教师无权也不必考虑课程的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无权过问课程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在教师的意识中只有“教学”的概念,而缺少“课程”的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使用教学论术语,很少谈论课程论话题。新课程提出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就是要求教师要有课程理念、课程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研究教学问题,更要关注课程问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师是尝试用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理论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当然,当前的教学改革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课程的话语范围进行的,因此,在两者关系中,课程首次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成了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了教学观。

正是由于长期受传统课程与教学论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曾经一度出现了从教学论角度去解释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给课改实践带来许多困惑。比如,在对新课程目标的理解上,常常混淆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希望在一堂课上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所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欠缺了学科特点及课型特色,目标欠具体,内容重点、难点不清楚,把理想的课程目标当成标签,使教学陷入困境。又如,“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没有统一要求的教材,教师便不知道该怎样“教”这样的课,实质上仍然是用“教学”的话语与思维去解决课程领域的问题,出现了两者的错位。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应该让教师们确立这样的课程意识:关注课程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所教学科,把所教学科放到整个课程结构中去思考、去衡量,再不能把课程分为“大三门”“小三门”等等。在课程实施中树立起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而不是“目中无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放到一个“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度去认识,去处理好教学中各种矛盾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教师只有确立了课程意识,才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不再是机械的被动的课程方案计划的忠实执行者。

二、课程实施中三种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平衡

在国外课程实施研究文献中,课程实施研究反映出三种价值取向,即精确或忠实化取向,相互适应或调适取向,参与或创生取向。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统一编写的,教材成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来源以及硬性的教学指标,是教师设计教学的主要行动纲领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课程实施就是一个直线的过程,其理想结果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来落实教学活动,并以其活动接近计划的距离来衡量其实施的水平,所以就形成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依纲靠本”就是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要求,甚至教研活动要“三个统一”“四个一致”等,要求教师有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作业、统一的测试,教学成了一种机械化的活动,加上很多以纸笔为主要方式的标准化考试,就更加助长了这样僵化、呆板的课程实施方式。为了改进这种完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创造取向便应运而生。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由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课程的人共同对课程进行调节的过程。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根据具体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的某些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造,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是师生以预定的课程计划或具体的教学材料为媒介,通过创造性的课堂实践联合创造有意义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实施不再是一个技术化、程序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造与建构教育经验的过程。事先设计的课程计划、课程方案以及外部提供的教学材料,只是供师生创造教育经验,获取独特意义体验的一个资源。在这里,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

今天,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对待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呢?笔者认为,千万不要把三者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根据不同形态的课程及其目标要求来选择。比如,以系统知识为内容的课程应以“忠实取向”为主流,根据具体情况辅之以调适取向,教师应发挥自主性并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又如,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都应该以“创生取向”为主流,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建构师生的教育经验与生活经验,而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相互错位。我们在观摩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时,常常看到教师仍然用与学科教学相同的方式去“教”学生,仍然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活动结束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教师总结性的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所以,我们的教师就是由于不能分清不同取向的课程功能与实质,一方面在学科类的知识性教学中因为“创生”而耽误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又会在活动、实践性的教学中放不开手脚,同样难以实现活动目标。从总体上看,课程实施是一个忠实执行文件课程的过程,又是一个课程调适与创生的过程,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忠实,也不会有纯粹的创生。课程实施是一个课程设计者与课程执行者、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调适和共同建构的过程,不应该在一种取向下去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只有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这样一个标准,才能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分析课程实施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吻合度,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实际教学操作与文件课程之间差异进行合理的判断。只有结合学生的发展才能形成判断教师课程实施优劣的标准。

三、课程实施中“落差”的产生与调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科结构运动”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只要课程方案足够完善,就能自然而然得到实施,而且无论哪位教师实施的效果都一样。因此,教师、学生与家长等无缘于课程决策过程,甚至负责编写教材的学科专家与教育学院和中小学之间也极少联系。改革方案的这种“防教师”属性和缺乏参与,被学者们认为是导致该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如果说教师的决策权力只限于教室层面,他们对课改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等仍然缺乏发言权,那么在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课改中的“落差”,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落差”话题来自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的观点中,他认为,课程分为五类不同层面的课程:(1)理想课程;(2)文件课程;(3)感知课程;(4)执行课程;(5)经验课程。 [3]这种分类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课程设计到实施之间的必然流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落差”理论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是:“落差”为什么会发生?在哪里发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这是课程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不能不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思考这些问题。

转贴于 第一,“落差”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落差”过大,就会使课改目标大打折扣。控制落差,减少课改实验中的失误就成为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控制“落差”的方法无非是缩小理想课程、文件课程到执行课程以及学习成果之间的距离。从课程实施者来说,首先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深入钻研教材,比较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特点,树立起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来进行教学的观念。其次,研究学情,分析实际条件与背景,精心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改革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并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关注特长生的同时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保证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次,与课程专家对话,直接了解课程设计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与背景条件,在课程实施中尽量促进课程设计者、教材编写者的沟通与对话。目前,不少地区是由教材出版部门来牵头,进行教材培训以及编者与教师的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补救方法。

第二,从课程实施的调适与创生取向观念出发,我们还要充分利用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落差”。这样“落差”可以留给广大教师一定的课改自主权和自我发展空间。在课程实施三种价值取向研究中,我们对“忠实化”取向比较熟悉,所以现有课程实施研究文献中基本上在精确忠实取向下探讨课程实施问题,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通过量化研究测量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程度以及对影响课程实施因素的确定和探讨上。对于创生取向的探究,大家正在进行尝试,也有不少成功的个案。对于创生取向的探讨,目前大多停留在国外资料的介绍层面,在教师层面对此还比较陌生,在实践中的尝试也就微乎其微,对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少有思考与探索。比如,哪些课程内容需要创生,创生的经验是什么,哪些因素对创生的课程产生影响,实际创生的课程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创生课程与实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等等。我们相信,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理念不断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关于不同层次课程之间关系及其规律的研究一定会得到加强。

四、课程实施中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可见,新课改突出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性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课程实施尤其是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然而,在课改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片面理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把自主变成自流,有的课堂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学习方式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课堂乱哄哄,有了活动但缺乏真正的体验。二是在摒弃“满堂灌”的做法之后,换成了“满堂问”,问题缺乏启发性,缺乏思考深度,不少教师在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忽视课程内容、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不顾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习内容的特点,不加区别地一律把“探究”“讨论”“互动”派上用场,割裂了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出现了课程实施中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弱化了教师指导作用的倾向,影响了课程实施的实际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述问题之所以出现,关键还在于有的教师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缺乏深刻的理解与精神实质的把握,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根据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任务去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贴标签式、形式化地运用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诸如此类的学习方式。其实,人类的学习方式有许多,各类学习方式无优劣之分,它们之间可以互为补充。儿童的学习方式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运用什么学习方式是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要求而定的,而且在学习中经常是综合运用的。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将四类主要学习方式各自指向的目标取向以及基本学习流程列表如下。

以上根据不同目标要求所选用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用到的,新课程提出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必然需要有相应的学习方式来支撑。只有灵活地、有效地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师驾驭课程实施的能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很多好的课程理念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需要从课程层面去理解与运用学习方式,不同形态的课程在选择学习方式时会有所侧重。比如,经验性的课堂常常侧重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而对于学术性较强的课程,接受式仍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有意义的接受能够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五、课程实施研究中方法论问题的检讨

为了更好解决课程实施中的矛盾,课程实施中的方法论问题已成为课改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首先是以哲学为指导,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有力的武器。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新旧思想、方法的更替,往往使人们误入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之中。比如,将知识获得结果与知识获得过程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强调知识获得过程,结果就变得不重要了;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主张探究性学习,接受式学习就完全失去意义了;将学习主动性与教师主导作用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重要了;等等。在这种对立中,新课程被简单化、片面化、形式化了,很多课程实施活动变得有形而无“神”,丰实而深刻的课程理念在一些肤浅而热闹的场面中走了样。这中间就反映出人们对待新事物而产生的两极对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将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提学习马克思哲学中的辩证思维,看到对立事物的相反相成的关系。很多对立范畴的事物实际上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生活与课堂、接受与建构、自主与引导、多样与优化、认知与情感,这些看似对立的范畴之间都有着内在的一致。过去我们过分强调课堂教学中的间接经验学习,割裂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不仅局限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也限制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需要生活与直接经验来补充,但这种补充不是替代。学生的学习毕竟仍然是以间接学习为主,学生个体生活阅历与生活世界不仅是有限的,而且缺乏普遍意义。再有,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这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运用。新课程确实是站在一个国际化的视野,借鉴了世界课程改革经验与理念,但是在借鉴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忽视国情机械搬用的现象,必然会水土不服,所以,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客观分析我们的过去与现在,需要肯定我们民族自己优秀的文化与传统,认真研究我们国家历史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中的成果与不足,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不能割裂历史,不能不顾国情,在课程实施研究中一定要把条件适应性作为理论指导实践的前提。另外,课程实施研究还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差异。所以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要从实际出发,强化“条件意识”,加强课程实施中有关所需条件的研究,才能提高课程理论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课程实施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中,系统科学的方法是尤为有效的一般方法。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课改实验中各种关系、矛盾错综复杂,分析课改工程中系统与要素、要素与结构的关系,正确认识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当前与长远、全面实施与分步推进的关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先后、重要程度、进展的快慢,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确立可行的推进策略。再下一个层次的方法便是课程实施研究的具体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访问、测量、个案分析、叙事研究等等。根据课程实施中不同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还可以运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工具与技术支持。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方法有机结合,有效进行课程实施研究。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课程实施的研究一定要提倡研究主体的多元性,也就是更多地让一线教师参与进来,当然也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主动投入到研究活动中来,以本职工作为基地,以每天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运用理论审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验证理论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准。只有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实施的研究中来,成为课程实施的研究者,课程实施研究的结论才是丰满的、真实的、有效的,课程实施研究才能得以深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篇(2)

[4]徐京放等.提高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74-77.

[5]孟文娣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p1086-1088.

[6]易剑东等.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392-1396.

[7]方千华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2.127-130.

[8]王秉彝等.我国高校体育科研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J].体育学刊,2006.5.64-66.

[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2版,p2.

[10]顾春先.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分析――以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p106-109.

[11]孟文娣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p1086-1088.

篇(3)

科学探究,或者说知识创新,这是中学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对于教师来说,科学探究成为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会不会开展科学探究方式的教学,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能不能胜任按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成为学生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自主创新性学习所采取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为新一代接受教育者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飞速变化而必须确立的学习目标。

所以,贯彻新课程标准,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式学习,首先就要锻炼我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如何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一,科学探究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比如初中语文《怀疑与学问》一文,对我国神话小说论述中,提出必须有怀疑的精神,也就是有提出问题的前提。古书上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提出问题很有必要寻根究底,给人具体的借鉴,给人以很大启发。又如: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于提出问题以至后来成为著名大学问家。我国历史档案馆中,有一些历史资料,由于年代久远,受潮受压,这些资料就黏在一起,变成像砖一样的硬块,成为“档案砖”,无法参阅,人们就采取了一些老办法,如蒸汽蒸,开水泡等,非常艰难。怎么办呢,北京大学档案系一位老师根据存在多年的问题,又提出问题,终于研究出了用生物酶配置的一种专用液体,用笔涂在这些“生物砖”上,很快就比较完整地把资料一页一页地揭开,并获得国家专利。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知道各种类型的创新,确实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为什么创新一定要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而不是从观察试验调查开始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作为一个具有社会性的人,他们进行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人们面临的问题,产生人们通过观察、试验、调查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需要,实际上是由人们所发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的。其次是因为由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得的经验知识,并不能直接过渡到理论知识,其中需要经过发现问题这个环节,就是由于问题在创新中或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的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就要特别注意提出问题这个环节。

第二,提出问题的主要方法。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除了要懂得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强化师生问题意识外,最重要的环节是熟练掌握提出问题的各种方法,以下介绍几种提出问题的主要方法。

一、通过寻找例外的反常情况而提出问题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眼前的事物就一定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比如农谚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乌鸦一般黑”等,这只是通常情况。我们要敢于大胆地设想反常情况,寻找例外和反常,促进人们对习惯思维或者平常的经验进一步思考,从而促进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如“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一句精彩话语,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借主人公“狂人”之口向社会发出了震耳之声,从而准确犀利地指出了“愚昧盲从”这种严重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问题。通过寻找例外和反常情况而提出问题的方式,在我们常规的教学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辩论的题目,鼓励学生用反例证明。如:“人多是不是一定力量大”、“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等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科学发展的先进思想和文化成就。

二、通过寻找对经验事实的理论解释而提出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物或现象,这些事物或现象就是我们所经验到的事实。对于这些经验事实,我们不满足于知道有或没有,我们还希望能够追问一个“为什么”。以便能够对经验事实做出一个说明,这种说明就是对经验事实的理论解释。为了得到这个理论解释,我们就要经常提出许多的问题。如:为什么语文教学要保证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什么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恶化、道德沦丧、精神颓废等等。

三、通过寻找理论知识内部的不一致而提出问题

篇(4)

1.1课程开设的起点不同,内容重复建设

查看中小学学生的信息技术开设的时间发现:有的学校小学二、三年级开始,有的学校小学四、五年级才开始,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起点上是不同的。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的讲述,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像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内容分别有84.14%、28.28%、39.31%的初中生在小学阶段都学过。看来升入初中后仍要重复学习这些内容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访谈中得知许多被采访者认为重复学习是没有必要的。编写教材时为照顾起点低的,导致不同学段教材内容上的反复,教材建设的不合理。

1.2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各中小学都相应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但是由于这门课程在初中开设的时间还很短,使得有些学校的领导以及相应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在意识上不够重视。1.2.1教学观念的滞后从和教师的交谈中就能感觉到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他们始终将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从而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建设。这在问卷统计中也有所体现,只有15.91%的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信息技术课,并能经常举办有关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竞赛。84.0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能保证信息技术课按时按量完成,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比如在小学组的问卷调查中,42%的学生认为,在期末复习阶段信息技术课通常是让给其它主课、自主自习等。而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走访得出,由于初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校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的主科科目上,大多数的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在讲完每节课程内容后都会留出10多分钟让学生做其它课的作业。由此可见,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阻碍了其发展。1.2.2机房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有24.3%的初中学生认为学校机房机器配置太差,有的甚至都开不了机,30.56%的学生反应电脑上安装的软件基本都过时了,更严重的是有9.03%的学生选择不怎么上机,机房就是一个摆设这个选项。这就说明学校的硬件设施并不完善。

1.3信息技术教师受到多方面限制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但是,在很多中小学里,他们的地位和现状却令人担忧,甚至被视为“弱势群体”。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很难在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创新和改善。1.3.1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低、师资力量薄弱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总结,有35.66%的学生认为其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仅仅是一般水平,4.2%的表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是中途转岗过来的,没有专业知识技能,甚至有22.08%的学生说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教师都不讲课,只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或上网。1.3.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单调通过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讲课方式仍然是传统古板乏味的方式,甚至板着脸,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有14.8%的学生认为自己都是被动地听课,仅有30.34%的教师使用“讲练结合”的方法。1.3.3评价的体系单一不健全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主要还是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但是从问卷调查中发现,15.28%的学生反应信息技术课程每学期都不考试,这就造成了不考试的科目难以发展的局面。而在访问中发现,有的学校的即使是考试,其评价方式也只是停留在上机考试或考卷考试。评价的体系单一不健全。

1.4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提不起兴趣

1.4.1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初中生来自于不同小学,由于在小学的课程中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等等都不相同,这也使得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不同。1.4.2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提不起兴趣在小学组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占69.4%,但有38.8%的小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讲课刻板无聊,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无疑扼杀了学生最初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有4.29%的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兴趣。这只是以200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似乎数据的比例不高,但是若把受访者的数量扩大,想必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了当下刻不容缓的事。

2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针对影响和阻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下解决策略。

2.1统一中小学阶段的教材

编写教材时,从小学到初中阶段要有统一、明确的教学大纲。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写教材,统一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的起点。即便有些内容需要重复,但要保证这些内容是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加深巩固,而不是没有意义的重复。

2.2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以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其次,配备齐全完备的机房设施,及时更新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定期维护计算机。最后,各学校应当把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师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样,可以使信息技术教师及时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学校还可以招收计算机能力很强的专业人员进校,并对在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4采取差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因素,根据课程本身的特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采取差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所得所获。在初中学生入学时,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摸底考试或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动向。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程度不同的组,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难度不同的任务,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学,从而激发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

2.5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过程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以使评价方式多样化。比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书面作业、实践作业、课题讨论、小型调查研究等以各种形式进行考评。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客观有效的反馈提供了保证。

篇(5)

抓好教师分层次培训,是提高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健全学校高中新课程实验体系的重要环节。一是组织好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中层干部到高中新课程实验先进地区和学校考察学习,获得感性认识,引发积极思考,不断优化新课程中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方案,提高领导层面执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能力,真正发挥“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课程委员会”等机构作用。二是选派好骨干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高中新课程培训和进修,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参加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的编写、省市级各类统考命题等工作,提高骨干教师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水平。三是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带头作用,组织好全员分类培训特别是新任教师培训,确保新课程授课教师上岗前都经过市级以上统一培训,不断深化课任教师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认识和理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是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板图板书、制作课件、电脑处理图像、实验操作技能、练习编写、试卷命题、口语表达、调查实践等个性化的练兵活动,努力增强教师业务能力。

二、深入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增强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1.全面推广“周研究课”系列活动经验

新课程实验一开始,我校在高一年级进行了备课组“周研究课”活动试点:备课组经过集体备课,每周确立一个课堂教学研究主题,由一至两位教师上研究课,全体备课组成员听课和评议,形成共识,并由备课组长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案、课件、教学反思以及备课组对本节课的发展性评价表等的电子文档挂到校园网上让大家共享。通过三年的实践经验证明,研究课系列活动可有效地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提高整个备课组实施新课程的执行力。

2.积极创设平台,开展务求实效的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应注重紧密结合新课程实验要求,不刻意追求国家级、省、市级课题,鼓励教师自主选择课题,努力使课题贴近教学实际,使教师感受到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广大教师建立教研平台:一是创立校级教学研究综合期刊,为广大教师交流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提供方便的平台。二是开展校际联合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交流中提升。三是通过对口扶持薄弱学校的活动,促进教师在发挥辐射作用中提升。四是主动承办省、市级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发挥示范作用中提升。五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技能比赛,促进教师在竞赛中提升・六是支持教研组每年组织全组教师到外地兄弟学校交流考察,扩大视野,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七是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对校本课程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研组和教师进行奖励。

三、改进教师评价方式,关注教师个性化成长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承担了更为广泛的教育教学任务,显性的是增加了校本选修课教学任务,以及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指导管理工作,隐性的是增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对教师原有的评价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年段长、班主任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办法,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每周教学研究课制度化。二是淡化对教师的个人评价,突出对教研组、备课组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三是扩大评价范围,将指导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研究性学习、导优辅差、开展校本教研等内容纳入评价范围。四是结合学校岗位设置改革和实行绩效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和职称职务评聘办法。

随着学校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少部分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工资待遇上去了而工作热情却下降了的现象。如何更有效地与教师个性化交流,如何促进广大教师特别是承担高中新课程实验繁重教学任务的教师健康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建立教师约谈制度,发挥校级领导和学校职能部门的积极作用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领导应积极带头听课,掌握教师课堂教学是否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教学组织和策略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等等,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反映,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主动与教师进行个别交流,进行正确引导。对优秀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对需要帮助和改进的教师明确指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努力方向,努力形成和谐向上、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教务处、德育处等学校职能部门可侧重对在一阶段存在明显不足的教师进行分类,有些由部门领导约谈即可,有些可提请分管校领导约谈,有些可直接提请校长约谈。教科室可侧重在有进一步培养成名师的中高级教师中,对存在不足或需要学校帮助解决问题的教师进行分类约谈,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解决有关问题。

四、积极探索,努力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1.如何更好地减负增效

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以来,高一的多数学生都明显感到学习负担非常繁重,科目众多,课时紧张,学习上留下不少薄弱环节,基础不牢,直接影响到高二、高三的学习。如何更好地减负增效?一是坚持节假日、周末和寒暑假都不上课,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二是指导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三是控制作业量,强调习题的针对性,注意按学生学习基础分层布置作业;四是指导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优化学习方法上下功夫。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123-04

2003 年 4 月, 教育部推出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高中各科《课程标准》。2004年 9 月,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 4 省(自治区)高一新生开始使用课改教材,2004年高考自主命题省市(自治区)扩大到11个。这些教育事件标志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高考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历史贡献与积弊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众多关注。语文学科因为母语属性,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是每年社会热议的话题,如何使这一“社会话题”既反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时又有利于新的历史时期中学教育和人才选拔,高考作文的题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高考作文的题型设计值得教师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题型类别及变化趋势:三类题型,此消彼长

从作文命题的形式特点来划分,2004年以来,高考作文题型由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以及半命题作文等三大类组成。在这一时期,当初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新材料作文逐渐进入高考的命题范围并受到青睐,经过改造后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重新受到重视并占据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位置。以2004~2009年为例,三大题型此消彼长(如图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强势不再,呈急剧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14道(占当年全国作文题目数14/15,下同),一直递减到2009年的2道(2/18);材料作故鼎新,稳定递增,从2004年的0道(0/15)上升到2009年的8道(8/18);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重振雄风,在融入话题作文的积极要素后重新成为了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其中半命题作文在2009年出现了2道(2/18)。

二、题型结构:兼容创新,互补发展

1.传统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弊端主要有:主题先行,强调审题是体现作文区分度的首要命题要素;过分强调文体特征,忽视了写作者的兴趣和特长;许多缩写、扩写、改写、读后感类的作文题容易使写作变成或阅读或文字的机械操作,写作中的“我”因命题原因无形中被抽离,文章变成了背景材料的“副产品”,如1978年~1982年等年份的作文题,是这类作文题的典型;加上题型之外的因素,如命题内容以政治性、社会性的外部观照为主。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长期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迫切要求高考作文命题(以及作文教学、作文评价)突破旧有的命题思路,顺应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作文命题的内部规律,寻求新的命题形式;而新的命题形式的出发点就是要使写作成为“写作”,即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还学生写作的自由,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唤醒、激发和触动写作者个体的内在情感和经验,力求使之“以我手写我心”。

话题作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以上文2004年作文题为例,作文主题为:是要相信自己,还是要听取别人意见?首先以名言材料入题,触发学生的感性经验,接着以引导语点出这个写作“话题”。运用矛盾律激发学生走向理性思考,而这种思考又是自由思考,因为没有设置立意影响和文体限制等,这就大大解放了学生的“心”和“手”,在命题环节上赋予并激励了学生思考、选择、表达的自主性,尊重并拓展了同题写作的多样性,维护了写作的自觉性和考试的公平性。话题作文的结构一般包括:材料、引导语、话题、“三自”原则以及少量的基本考试写作要求,如文章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准套作、抄袭,文体上诗歌体裁有时被限止。

因此,话题作文与传统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题型结构可以列表对比如下:

2.新材料作文有鲜明的特点。

一方面,与话题作文相比,它继承了话题作文开放性的诸多要素,遵循“三自”原则(自选角度、自定题目、自选文体),但不同的是,没有在引导语中直接引出一个话题给出,而是需要考生读懂材料,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视角,自定题目写作。值得关注的是,引导语使用了“选准角度”的字眼,很明显,其意在规避话题作文开放度过大带来的两大弊端:材料相对于话题可有可无;话题所涉面过于宽泛容易导致套作、宿构和抄袭现象的泛滥。由此避免了感性材料对生活经验的唤醒、触发功能失效和作文考试的失范。

篇(7)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新闻学理论及技能、体育运动基本理论、文学语言类知识。而各个高校的不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不同板块的课程数量结构的区别。

(1)新闻学理论及技能类课程开设情况。作为体育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是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和重点,这也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研习的课程内容。从数量上来看,新闻转播类课程一般为13门上下,几乎占了专业课程的50%。虽然在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上,各高校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开设的科目内容上却存在明显的不同。

很明显,在开设科目的选择上,各高校也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而是出现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这样的课程。由此可见,该校并没有将新闻行业作为毕业生的唯一就业培养方向,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其他传媒产业发展。这与北京地区人才密集,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相似,广州体育学院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经营管理课程,将经营类课程加入课程体系,体现了广州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沿海地区的区域特色。

(2)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体育新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具新闻类学科能力和体育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所高校都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区别。

在现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开设形式。一种是开设纯体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类知识,凸显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一直以“大体育”的办学理念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特色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共开设有7门纯体育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运动项目概要、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种开设形式则是将体育类课程与新闻类课程融合,形成交叉类课程。该类课程淡化了体育特征,转而将体育融入到新闻课程中。这类课程在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课程内容也大同小异。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着重毕业生的媒体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也一直淡化学生的体育特色,因此仅开设有体育媒体通论一门体育新闻类课程。

(3)在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无论开设的是纯体育类课程还是体育新闻类课程,内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论类课程,而且多以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居多。这也反映出现在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中,高校普遍将体育与新闻的结合点放在体育人文方面的现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也就不难找到专项体育记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学语言类课程。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文学语言类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一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开设数量一般为4到6门,内容上基本以文学概论、中外文学史、古代文学和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篇(8)

一、传媒产业的升级转型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现阶段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促使媒体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传媒形态呈现多样化。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形式多样的融媒体、新媒体先后涌现,一批具有强大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呈现,新的传播体系与媒体矩阵形成,新媒体传播机制推陈出新,媒体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发生显著变化;二是顺应新媒体的发展特点,陆续产生首席内容官、直播视频记者、微信微博运营、新媒体编辑、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自媒体推广等众多新的职位。新兴的新媒体岗位标准既需要掌握传统媒体的采写、编制、剪辑等基本专业技能,还要熟悉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懂用户会互动、懂数据会信息整合、懂内容会产品运营、能策划会短视频制作,并熟练进行可视化新闻报道等新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性与实践性,面对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专业人才的职业内涵需求的变化,高职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对应调整,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也是最重要的改革突破口。

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产生巨大冲击,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受众粘性、信息整合、内容形态、传播渠道等对传统媒体产生深刻影响,传统媒体已走上融合媒体的发展道路。目前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互联网+”式跨媒体型人才培养特征薄弱。融合媒体已向纵深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已成为趋势,“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的诉求准确分析的能力也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技能,当前数字内容管理、数字信息存储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也是“互联网+”式人才需求的特征,而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局限在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媒介岗位的采编、播制、拍摄技能,缺少融媒体需求的具有复合型的“互联网+”式人才培养的特点。二是“专业+”式复合型技能特点不显著。现阶段,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不能体现新媒体传播分众化、窄播化的特点,仍然以传统新闻写作、拍摄、视频制作为主的技能培养,对学生缺少用户分析能力、新媒体产品内容整合、策划与运营能力、新媒体小程序、微视频、微传播等产品的策划与设计能力、创意剪辑合成能力、网络能力的训练,实践教学观念滞后于产业发展态势,课程体系与新媒体市场需求的职业能力有很大差距,课程内容也缺乏与新媒体工作内容相关的项目实训,职业技能培养不能有效对接新媒体岗位的需求。

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于理论教学体系,是与知识理论体系相对应的一项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训体系,包涵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既要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统一性,又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为此,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当主要从下以几个方面进行构建:1.构建基于新媒体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构建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通过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分析而构建。现阶段,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深刻变革传媒产业,新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已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碎片化、渠道化、可视化、多媒体形态化的发展,媒体生产内容以多元的形式展示,内容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混合传播形式,内容报道丰富,尤其短视频、H5、VR可视化形态报道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对新媒体相关岗位需求较多的领域主要分布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娱乐、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新媒体岗位职责集中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多渠道与平台的内容更新、策划运营、产品推广等,尤其对用户、内容数据分析、线上活动组织、与用户互动的能力需求日渐明显。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应聚焦现阶段新媒体产业的变革与发展,围绕融合媒体、新媒体领域职业岗位的新变化、新需求,确定新媒体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根据新媒体内容制作、数据分析、媒体技术、内容策划、新媒体运营等核心岗位技能,分析融媒体、新媒体就业岗位群的专业基础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设计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构建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新媒体人才需求呈现“专业+”复合型,策划能力、写作能力、采编能力、摄制剪辑能力已成为专业通用能力,新媒体技术、融媒体内容整合编辑、文案策划、融媒体内容运营等能力为专业核心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融媒体产品设计、品牌策划、互联网市场运营等能力逐步发展为专业的拓展能力,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应遵循“产业需求调研—行业人才需求分析—主要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确定实训课程领域与目标—确定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实训模块—开发实训项目及任务—开发单项、综合、顶岗实训项目”的流程,构建以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结合,实训项目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实习平台与生产平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媒体快速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2.构建“层次递进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每个实践课程不是独立割裂的,而是依据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设计的体系化课程。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分析,递进的职级岗位主要涵盖新媒体内容编辑、运营主管、新媒体总监。新媒体内容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内容、用户、活动、推广”四个模块,工作内容为资讯的收集与整理,素材信息、数据的收集,文章的编排与排版,根据主题、活动等撰写新媒体文案;与用户互动并解答问题,建立粉丝交流群,策划与组织线上活动;撰写活动推广方案,对各新媒体平台、渠道进行信息推广与管理。新媒体运营工作内容主要有“分析、团队、运营、市场”四个模块,对行业网站或新媒体各平台进行市场分析定位;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访谈确定用户画像;对内容、活动数据分析,优化运营方案,对项目进行规划,确定每期内容选题,制定项目整体计划,制定管理团队并绩效考核;聚拢媒体资源,商务谈判等。新媒体总监的工作内容主要有“运营、管理、市场”三个模块,具体为制定项目战略目标,对行业市场预判,整合行业渠道、媒介等资源;独立带领团队,协调内外部资源,运营栏目或平台;开展市场、商务谈判等。基于新媒体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变化,高职新闻专业要培养具备复合专业能力的人才,就需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引入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新媒体内容生产、文案创意与策划、新媒体数据分析、运营推广、数字产品制作等核心职业能力的需求,开发与新媒体工作岗位对接的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模块化课程,每个模块化课程可采用三级化实践教学,即课程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暑期社会实践、毕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层次递进化”能力培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3.打造校企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高职新闻专业要培养具有新媒体思维,具备新媒体复合专业能力的人才,就需要持续结合传媒产业发展,联合行业优质融媒体企业,建立校企融合多元化的实训教学平台。校企协同开发专业实践课程,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构建虚实仿真工作情景,训练学生适应复杂化的新媒体实践任务;引入新媒体行业资深人士,成立“大师工作室”,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复合式新闻实践能力;以教室、仿真室、实训室“三室”为基础,以识岗、习岗、顶岗“三岗”为途径,拓展课堂的内涵外延,通过仿真、模拟、实践能力训练、新媒体技术培训、社会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功能,深度融合课内、课外、企业“三课堂”,学生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仿真”或真实的生产项目的教学实践,切实感受职业标准,才能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实践教学目标。4.建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是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衡量,也有益于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评价主要面向专业、实践课程、教师、学生四个维度来设计评价指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基于新媒体的岗位工作内容,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尚需完善,需要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合新媒体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新媒体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发新媒体系列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依据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系统设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代的变革,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满足新媒体行业所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胜宏,唐红雨,王琳.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J].镇江高专学报,2016.

篇(9)

所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启发性,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还要有挑战性,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让学生体会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的方法,并会用几何概型计算公式求解,同时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如此创设认知冲突问题情境,使得学生思维波澜起伏,激起思维的浪花,就连差生也容易想进来,学进去,从中尝到乐趣,在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二、问题情境的适时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设计问题有一定难度但趋向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促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因此,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富有成效。

问题情境的设计,是创造性开发使用教材。教师要敏锐地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呈现出的知识疑点、难点,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参与和感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主体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让教学中的“情境”与“课堂”和谐共鸣。

三、问题情境的科学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内容要科学,有针对性,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相应的数学知识点为依托,不可随意编造或东拼西凑,表述要科学,结构要合理,由易到难。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教学目标与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

纵观目前课堂教学,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程的问题情境,虽然每一堂课都设计了情境,但相当多情境信息量多且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出现情境虚化、泛化现象,成为学生难以理解的“人造景观”。

五、问题情境创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直接有利于当时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

2.要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持续性。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步步释疑,切不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超前引路。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要提出带有导向性、难度适宜、启发性的问题。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篇(10)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学目标存在误区

目前高中教师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有一定问题,只是将翻译、理解和背诵作为重点,而忽略了文言文的内涵。确实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好成绩,很多教师对文言文考试的考点和要求把握得相当透彻,但是对新课程体系下文言文的要求却不关注,没有对新课程标准给予足够的重视。

2.教师的知识库不丰富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文言文知识不丰富,很多语文教师课下的主要精力都耗费在研究教材和试题上,很难抽出精力甚至根本不重视课外文献的阅读,导致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由于文言文所涉及的知识特别多,教师如果不进行足够的储备,很难满足课堂和学生的需要,致使课堂内容比较匮乏,授课效果一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3.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缺乏创新,基本上是讲解文言文里面的字词含义和用法,逐字逐句翻译,最后理解全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课堂活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多,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实际理解。

4.不重视课外资源

目前高中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教材这一块,不重视课外资源,导致对课外资源的利用不多,不结合课外资源,课堂教学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这一块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引起高中教师足够的重视。

5.评价模式有问题

目前文言文的评价模式有问题,主要是考核文言文的字、句、段的翻译、用法等等,通过提问、考试这些途径进行评价,导致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基本是死记硬背,只是应付考试,在其他方面涉猎不多。

二、新课程体系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1.重视预习这一环节

预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大,尤其是文言文这一块,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入预习这一环节,适当在课堂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课下多下工夫,做好备课工作,课下准备好预习教案,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以习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课堂上学生通过注释获取文言文中字的含义,也可以通过查看工具书等途径获取文言文中字的含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觉学习不那么枯燥,此外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有一定的竞争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学生需求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应该重视学生需求,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起点,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利用工具书自行阅读,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克服很多困难,这远远优于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针对学生特点多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文言文方面,如果教师一味地翻译文章,晦涩生硬的文字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适当穿插写历史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述,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需求,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4.提高教师知识储备

高中语文教师要坚持学习,课下多抽出时间阅读课外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古代历史等方面,这对讲好文言文来说非常重要,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运用自如,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讲好文言文,只靠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生活中多关注、多思考、多积累,将课外资源展现到课堂上。如,讲到风景类的文言文时,尤其是山水方面,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教师可以适当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山水景观,这样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让文言文教学不再枯燥无味,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6.改变文言文考评方式

上一篇: 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 下一篇: 档案安全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