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20: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环保新要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发来“丰厚”红包
9月30日下午3点过,朱女士的微信突然响起,打开一看,是微信好友小甘发来的,没有多余的话,小甘直接给她派发了一个红包。
朱女士觉得诧异,毕竟与小甘只是因为工作原因认识,打过一两次交道,算不上熟识,但转念一想,国庆节到了,小甘图高兴发个小红包也不稀奇。可拆开一看,却足足有200元。
来不及表示感谢,小甘又说道:“微信红包一次只能发200元,明天发剩下的130元。”看到如此信息,朱女士高兴之余,更摸不着头脑了:关系一般的网友为何发来如此“丰厚”的红包?
几分钟后
对方竟要求返还
没想到,过了七分钟,小甘连续发来多条信息:“请把红包还我”、“可以还我吗”、“发错了”……
原来,这笔330元的款项是小甘打给别人的货款。因为朱女士的微信名与收货款的人相仿,加上小甘发红包的时候没注意看,就将钱误发给了朱女士。
碍于情面,朱女士将钱如数返还给了小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小甘也发了一个10元的红包作为“补偿”。
微调查
如果是你,你会归还吗?
你愿意还吗?商小妹的朋友圈炸开了锅,在10位表态的网友中,2人表示不会要回,3人表示坚决要回,5人表示是否要回看朋友亲属关系以及金额大小。
微信名为“hudi088”的网友表示,微信添加的都是朋友,红包金额一次只能发200元,即使发错,损失也不大,要回的话,可能会让朋友觉得小气,甚至还会伤了彼此感情。
另外10位表态的网友中,收到错发红包会归还红包有8个,1人表示对方索要就归还,1人表示不会返还。
微信名为“jyh9299”的网友表示,无功不受禄,既然红包不是给你的,你就应当返还。不过,如果是关系好的朋友,而且数额不大,就“没收”,当开个玩笑。
不过,网友“小雨点”则表示,别人发错红包,那是别人的错,自己不应该为错误买单,如果对方不问,那就收着吧。
律师告诉你
“错发红包”不属于赠与应予以返还
我国作为负责人的大国,在世界治理环境气候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巴黎协议的签署,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履行巴黎协议,体现大国形象的重要举措。
1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区别去传统能源动力的汽车,包括燃料电池动力汽车(FCEV)、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纯电动动力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其他动力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各类型产品。
(1)燃料电池动力汽车(FCEV)。是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店里,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的。(2)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采用传统燃料,同时配以电动机或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混合动力汽车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汽车和柴油混合动力汽车两种。目前在国内,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为主,而国际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展也比较快速。(3)氢能源动力汽车。就是以氢气燃烧提供动力的汽车。由于氢气燃烧产生的只有水,所有氢能源动力汽车是真正实现了动力燃烧零的排放,氢气动力具有燃烧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实现环保发展的最佳方案。不过,氢燃料电池成本过高,而且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相对有点困难。(4)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主要是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目前,大部分车型是直接采用电机驱动的,有一部分车辆则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而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5)其他新能源汽车。包括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和乙醇等作为燃料的汽车。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较大的推广,这也将成为未来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
2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1)解决能源危机,我国石油依存度已接近60%,能源危机威胁国家安全,从国家战略角度,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替代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2)处理环境危机,汽车对PM2.5的贡献超过20%,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减少雾霾天气。(3)实现产业升级,传统汽车产业我国远远落后发达国家,但在新能源领域却差距不大,通过发展新能源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4)能源效率高,来源多样化。通过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在一些城市运行时,由于城市拥堵问题,汽车行驶速度不高,传统能源汽车在市区路况,燃料燃烧不充分,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高,新能源电动汽车则比较适宜市区路况,因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停止时不需要能源动力,并且在制动过程中,电动机还可以自动转化为发电机,实现减速制动时能量的回收利用。 另一方面,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可有效地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向蓄电池充电的电力来源可以由水力、核能、太阳能、风力、潮汐等清洁能源转化而来。(5)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新能源电动汽车较内燃机汽车结构简单,运转、传动部件少,需要维护和保养的部件就少,而且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机无需保养维护,并且电动汽车容易操纵。
当然,我们在看重新能源汽车的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不足,例如:混合动力汽车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起到节省能源的效果。纯电动汽车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电动车的电池较贵,购买价格较贵替换成本高,以至于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比传统能源汽车还高,一些费用还要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氢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成本也过高,因为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所以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技术条件要求高,以至于技术能以转化为实际应用,这些不足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要改进的。
3 作为新时期的学生我们要怎么做
3.1 J识到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政治学中我们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生活的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相互依存的整个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个人之间,社会之间,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活动之间,同样也是紧密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关系。而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3.2 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在尊重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和自然规律,秉持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社会活动。因此我们应当了解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认识自然规律,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尊重自然规律,肆意破坏环境的负面例子,正是在反思这些盲目活动的基础上,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上加强交流、理解与合作,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保护好作为后代人及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资源与环境。
3.3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此外,相关的测试样本必须测试4种新的增塑剂:烷基邻苯二甲酸盐(di-c6-8-chain),烷基邻苯二甲酸盐(di-c7-11-chain),邻苯二甲酸盐(吡啶)(di-n-hexyl)和二(甲氧基)邻苯二甲酸盐。这些已列入国际环保纺织标准100。其总重量为0.1%,限值不变。
在类似的禁令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的框架内,已获认证的环保型生产单位,根据OEKO-TEX®标准1000,还需要完成检测壬基苯酚、壬基酚-(1-9)-乙氧基化物和辛基酚-(1-2)-乙氧基化物。它们未来也需要形成一个先决条件,即依据纺织环保标准100认证标准。
以下限值适用于4类产品:壬基苯酚100ppm,辛基酚100ppm,总壬基酚-(1-9)乙氧基化物含量1000ppm,总辛基酚-(1-2)乙氧基化物含量1000ppm。
为了检测启用已的最新标准,让所有公司在同等的时间框架内实施任何必要的生产调整,该更新标准只有过渡到2013年4月1日之后才能实施。这一规定不适用于经纺织环保标准1000认证的公司,原因是他们已受到相关标准的约束。其中,可萃取铬的限值设置为Ⅳ级,皮制品为10 mg/kg。该限定上述对应的最佳可用于技术纺织品市场,也作为没有造成任何毒理学风险时的参考。
除了新的测试参数之外,依据纺织环保标准控制测试的范围,该认证标准适用于全世界任何纤纺企业。近年来,约有18%的证书是经由国际纺织环保协会直接从公司的工作车间抽取样品进行测试合格后获得颁发。
新型的纺织环保标准100已进入贯彻实施阶段。依据国际纺织环保标准100,未来特殊产品也可依据其进行特殊检测,如帐篷、婴儿车、办公椅或帆布包。检测费用全部由国际环保纺织协会所属部门承担。与以往一样,所有产品供应商(制造商和进口商)都应依据REACH法规向客户提供相关信息和消费指引,即该产品包含的SVHC物质百分比是否大于0.1w/w。国际纺织环保标准100的新要求及最新的申请表格均可在网上下载获取,国内企业可向TESTEX代表处索取中文版本。
一是谈一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环保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二是谈一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环保工作的主要任务;三是谈一谈如何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工作措施,促使我县环保工作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关于形势
首先我们要关注和重视国家宏观政策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目前,国家积极倡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过去以“物”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突出强调经济的增长要与自然、人口、资源、环境同步考虑,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去单纯用GDP等经济指标来考核、指导经济工作的做法,已逐步变为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指标,更加重视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即绿色GDP;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被提出,并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中央的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出,环保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农村环保已被列为环保工作重点,要求着力解决土壤、农业和村镇污水、垃圾污染,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乡村环境整洁。因此,环保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强,任务越来越艰巨,同志们要强化科学发展观,认识到肩负的使命,增强做好工作的主动性。
其次是要充分理解和把握我县“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去年,县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对我县“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认为“十一五‘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县、新型加工业和生态经济强县、教育文化旅游名县”的宏伟目标,其中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目标均和环保工作有密切联系,我们就是利用我县无矿产资源,但产业结构多元、人文资源丰富、环境污染少、经济增长方式较为先进的特点和优势,打好环境保护这张牌,创造城乡共同富裕,人居环境优良的县域发展特色,加快发展步伐,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
第三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仍然存在的差距,体会和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新要求。我们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建设,过去我们物质匮乏,解决温饱问题当然放在了首位,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富足了,对生活环境品质的追求就呈高品质、多样化趋势,既有空气清新的要求,又有绿化、净化和安静的要求,既有物质上的满足,又有精神上的享受。这就是变化,这种变化每个人均有切身的体会。而在变化了的需求面前,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尽管和产煤县相比我们有较好的环境质量,但远远不够:主导产业玛钢铸造业的技术及装备水平仍很落后,“三炉”污染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欠帐较多,城区环境质量未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冬季采暖锅炉的排放,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的程度;土小炼锌等企业虽经屡次打击,但仍未打死;生活垃圾、工业废料的倾倒得不到很好的管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城市、乡村的整体形象。这些问题均促使大家提高对环保工作的认识,特别是各级干部,要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紧迫感,认真研究并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不断改善我们生存居住的环境条件。
二、关于任务
首先是环保工作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来规划布局。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县未来五年时刻不能放松的工作主线。县委全委会、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均对我县当前和今后产业布局、国民及项目发展提出了要求,以清洁工业为主的新型加工业是我们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处理经济利益与环境代价的关系问题。环保部门要转变观念,明确责任,不能把工作定位于关企业、收排污费,而是要多方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一要从宏观上把握。要按照我县经济渐进发展的过程,配套跟进我们的环保措施,根本的目标是要促进企业和项目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对新型工业项目,比如唯一列入省高新技术项目的太原侨友化工项目、对玛钢铸造业整体素质提升有重要意义的永星实业等自动化生产线改造项目,医药园区建设项目等,我们要全力促进,坚定支持;对传统产业,我们要运用好政策,从技术改进、设备更新、能力提升上予以改进;对落后的土小企业,我们要下大力予以关停、关死。二要加大引导。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存在引导的问题,引导的办法有很多,途径也很多。比如玛钢铸造业的发展,首先是引导企业家在观念上彻底转变,要有危机感,要有创新意识,要找准技术改进、装备更新、人才使用等关键的切入点,只有整体素质提高了,环境污染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再比如天然气退火炉的改造问题,这对退火炉污染治理是个革命性措施,我们就是要支持万江铸造积极进行试验,政府将从有限的排污费中拿出资金予以支持,并在试验成功后采取措施大力推广。三要搞好服务。主要是在企业和项目的行政审批上,环保部门要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共同营造我县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其次是围绕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去年,我县提出创建优美人居环境、创建文明卫生县城的两创目标,这是我们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金*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不仅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更要在大气质量、噪声、垃圾等方面下功夫,创造优美的环境,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因此,我们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推进集中供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城市特许经营,补上城市建设欠帐。集中供暖对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有重要意义,尽管难度较大,我们也要下决心逐步实施。目前,我们己请太原市政设计院做出了初步规划,热源问题也初步解决,按照初步测算,这项工程既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也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希望有远见的企业家多多关注。垃圾、污水处理“两个”的建设,我们也要加紧运作。因为,省市已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进行考核,要求到2008年,各个县城垃圾处理必须达到60%,污水处理必须达到85%,所以,环保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这些项目的研究和服务。二是推进城区企业污染治理。要强化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监管,确保达标排放;要有计划地对污染企业进行搬迁;要坚决服从城市规划,禁止乱批、乱建污染企业。三是推进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环保部门要配合城建、城管部门,加强城区空气质量的监测,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第三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研究部署农村环保工作。昨天,县委、政府刚刚召开大会,全面安排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环保部门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与县委、政府步调一致,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下一步在新农村建设中,环保部门应做好“规划、查堵、引导”六个字的文章。规划,就是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从环保的角度对全市新农村建设做一个整体规划,重点对产业发展、村镇配套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环保要求做出明确规划,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不留遗憾;查堵,就是坚决堵住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渠道,不仅在城区周边、公路两侧不能上污染项目,即使在偏远农村也不能上污染高的项目,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向农村扩散,否则就和新农村建设相背离;引导,就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在农村旧村改造过程中,要和城建、农业等部门联手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建设清洁能源工程,减少农村面源污染。要加快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对于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农村,要鼓励和引导修建大型的沼气池,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污染,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要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遏控土地退化现象。
三、关于措施
“十一五”期间环保部门任务非常艰巨,关键是配套措施,狠抓落实。
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形成人人关注环保工作,人人重视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学会用市场机制和改革的手段来推进环保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和资源价格形成的基础作用,促进企业上马高科技产品,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增强竞争力;要广泛吸收社会各方参与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要通过项目审批、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杠杆,鼓励低能耗、轻污染的行业发展;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企业准入和新建工程进行全面评价,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节能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在建筑工程中更是如此,许多商家把施工单位的节能技术水平作为评价标准,这不仅是因为节能技术能为商家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节能技术符合现代社会的趋势,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经。
一、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意义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建筑行业作为基础行业对能源的需要量更大,现在各国的竞争焦点逐渐集中于能源上。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能源是工业最为需要的原料之一,但目前我国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甚至部分资源必须依靠进口维持供给,这无疑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1]。可见,节能技术的实施不仅会给建筑商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首先,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是把节能环保理念加入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体现,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在环保中要顾及建筑工程的特殊性,运用土木工程等原理,同时在建筑中要有人文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可滥用资源。其次,节能施工技术是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新要求,可以促使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作研究,改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进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再次,节能施工技术的要点在于挖掘新能源,对于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进行多次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寻找其他可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方法,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二、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筑工程技术上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施工单位也必须研究新的更科学、更环保、更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施工方法,如果施工方一味采取传统的施工方法而不知改进,最终会被社会淘汰。关于工民建筑工程中能源选择以及运输的新技术,有如下几种:
1、对太阳能技术的运用
节能技术的展开首先要对能源的本质作分析,太阳能是各能源的最终来源,而且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只要开发出利用太阳能的技术就可以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并可以利用太阳能作为传输其他能源的载体,减少能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消耗[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不像其他能源那样储存量有限、污染严重、利用率低,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航空技术中太空站的建设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来源。民工建筑中对太阳能的利用包括太阳能的汇集,太阳能的转换和太阳能的散热等一系列技术,涵盖建筑技术和能源开发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不仅体现了技术开发的实用性,还体现了技术实施的安全性,符合现代能源开发的新要求。不过,现在对太阳能的研究还不很成熟,许多技术难题还没有攻克,利用太阳能也有诸如技术投入过高、对自然环境依赖较大等不便的地方。
2、风能的技术在工民建筑工程上的运用
风能也是自然界的另外一种可再生并且无污染的能源,在风力较足的地方可以把风能转换为电能,这样可以与太阳能形成互补,利用两者的不同特点为施工提供能源。风能依靠的是风,太阳能依靠的是太阳,在风力较小而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利用太阳能,在风力较大而太阳不足的时候又可利用风能,两者交换使用以确保施工的连续进行[3]。
3、地热能的运用
地热能与太阳能和风能不同,它本身就是热能,储存在地表下面的岩浆中,具有巨大的能量,地震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多数是由于地下的热能运动不均匀产生,地热能的开发不需要经过转换就可直接利用,可见地热能的利用较之太阳能和风能更为划算。不过,作为一种新能源,地热能还处于待开发状态,有待于科研人员继续研究,特别是在抽取和运输方面开发难度较大,必须保证安全。目前在建筑行业主要把地热能用在供热方面,比如温泉,利用方式单一,利用得不够充分,需要加大对地热能的开发,以更好地为工民建筑服务。
三、工民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创新发展的路径
工民建筑工程中引入节能技术是环保理念、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的体现,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想摒弃耗能高、污染大的传统施工方法,但另一方面,节能技术带来的过高成本和技术难题又让建筑单位望而却步。为扩大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适用,改进施工技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施工人员中宣传节能技术,强化其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环保不仅是施工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使施工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节能技术的运用。第二,在节能技术方面要增加资本投入,加大研究力度,以完善节能技术。我国对工民建筑中的节能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节能理念也是近年才提出,许多技术难题还没有解决,这无疑抑制着节能技术的应用。我国建筑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单就建筑理论而言已经很成熟,如果能在节能方面能开发出新技术加以配合,将极大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第三,参考其他节能技术先进国家的做法,并加以借鉴,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要因地制宜,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要以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和现实情况为背景,以此来发展我国建筑中的节能技术。
四、结论
总而言之,工民建筑施工中引入节能技术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建筑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做好节能工作可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工民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建筑理念上重视环保,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在施工中不畏科技难题,勇于探索,致力研究新技术,大力运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提高施工中的节能水平,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促进工民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对于当前重点工作,春节将至,__的各项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__镇打破旧思维、旧方式,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按照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好“冬季行动”工作,提前谋划好2016年各项工作,变冬闲、冬懒为冬干、冬忙。要积极排忧帮困,妥善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要抓好安全维稳工作,认真开展稳定、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防控大排查、大整治,确保安全稳定工作万无一失。要认真安排好节日期间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工作。要努力转变作风,确保务实节俭、文明过节,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坚决反对“”,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对于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理。
我们__镇的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领会陈杰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认识环保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入研究、主动适应环保工作的新常态,切实把环保综合整治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抓紧抓好。
一,要明确工作重点,按照方案要求、责任分工、工作步骤和整治时限安排,盯紧盯实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土小企业、“三烧”等问题要网格化监管,看实看死,严防反弹。做到排查再排查、细致再细致,确保工作无死角、无遗漏。
二,要加强宣传,营造一种“见烟就问、见火就查”的氛围。各村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的形式,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不能焚烧秸秆、树叶和垃圾,形成一种常态,为我们美丽的__做出一份贡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087—01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牺牲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应以“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核心,作为教师,教育培养学生,既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是学生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是迎接新世纪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保证。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也围绕这一目标加以开展,转变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新化学实验改进,进行微型化实验,既节约药品、又安全环保。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有机结合在一起。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而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不再产生废物,把污染治理转变为污染预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途径和方法。环境教育旨在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未来公民的环境伦理观念。
一、化学实验实现清洁化
所谓化学实验的清洁化,是指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关注可持续发展,强化实验功能,转变了化学学习方式。可见,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固然十分重要,但如何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层面上进行扩展,仍是培养环保意识的根本途径。
二、化学实验实现微型化
微型化学实验作为绿色化学思想,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的实验类型。微型化学实验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操作安全、污染小。第二,节省实验经费与时间。第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第四,培养学生环保知识。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培养具有环保能力和习惯的绿色接班人,因此,中学化学实验课堂是一个很好、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
三、化学实验实现生活化
以学生身边常见的物质作为实验药品,做一些生活中的实验,例如“蛋壳的性质实验”;“纯碱、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的酸碱性实验”;“铁钉锈蚀实验”。这些实验能使学生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学生探究和思考化学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四、化学实验实现创新化
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观点,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最为重要。因此,为了适应绿色化学新要求,中学化学实验必须进行改革。绿色化学与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绿色化学对化学实验的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减量、减废”的实验要求,可激发学生将传统化学实验进行改变,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其次,“省资源、零污染”的现代化工生产要求,可鼓励学生对化学课本中的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笔者认为,要突出发展性,体现主体性的思想,即
(1)要努力改革实验方式,即要努力减少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有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2)改进书本中部分实验:在实践中感到教材中规定的一些实验效果欠佳,这些实验或耗时多,或装置复杂,操作繁琐,或可见度太差,成功率低,不安全等,总之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对这些实验应该加以探索与研究,以达到实验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安全省时,更符合教学要求,更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能力。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不断改进化学实验能收到明显效果。如分子的存在并不断运动的实验。学生难以想象,可在含浓氨水的大烧杯内放一棵用铁丝制作形成铁树,然后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固定在铁树上形成“花树”,过一会儿变成一株开满红花的“铁树”。
总之,新教科书中的实验内容尽可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从学生关心的具体问题引入,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普遍树立起环保意识,才能形成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观相结合。提高学生素质,为未来社会培养有环保、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前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产生了严重的温室效应问题,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后果给人类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20世纪90年代开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专门委员会(IPCC),先后进行了4次气候变化问题评估,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90%以上的证据证明气候在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果人类社会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未来几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会持续增加,全球气候将进一步变暖,全球气候系统在21世纪的变化将比20世纪变化更为剧烈。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探讨中国企业进行环境管理转型必要性出发,分析低碳经济时代对中国企业环境管理的新要求,并提出中国企业进行环境管理转型的策略,以期为中国企业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借鉴。
2 低碳经济时代中国企业进行环境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碳排放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家发改委正在对单位GDP碳排放指标进行测算,并将陆续出台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中国企业特别是高碳产业都无法绕过碳减排这一难关。如果碳税、碳关税不久以后付诸实施,按每吨二氧化碳征收20元碳税计算,仅以钢铁行业为例,全国6亿吨粗钢,碳排放量约为12亿吨,征收碳税将高达240亿元。2008年,欧盟已经在酝酿对进口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7欧元,虽然当前尚未实施,但无疑是大势所趋。未来一旦实施,将有更多的国家跟进,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的碳税政策,都将对中国企业带来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影响到企业的公众形象。社会对企业承担公共责任的期望在不断提高,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通过对环境及其他社会问题采取行动,并成功地宣传这些活动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才有机会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二是关系到企业的战略调整。环境变化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格局,将促成新产品或新市场策略的诞生,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路线、企业经营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对环保的关切度使监管变得更加严格。企业对环保问题处理不当将给企业造成不良的短期财务影响和长期声誉影响。因此,中国企业的资源化、生态化、低碳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3 低碳经济时代对中国企业环境管理的新要求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进行环境管理与传统的环境管理有着根本的不同。与传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的内容相比,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环境管理既有实践上的传承,也有理念上的升华;既有内涵上的丰富,也有外延上的拓展。
从内涵上看,传统环境管理是通过对生产现场污染物进行管理以符合环境法规的被动的、功能性的、事后的处理方式,而低碳经济时代的环境管理超越了单纯的符合法规,通过对环境的可持续性有所贡献的主动的、战略性、事前出击的方式。
从外延上看,传统环境管理往往被视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环,而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环境管理则是将环保意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包装、运输、营销、消费以及废弃物回收等直接或间接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全过程。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上看,传统环境管理是以末端治理为主,因此实现环境保护要通过增加消耗型成本才能达到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环境管理不仅仅是纯投入,而是将环境保护融入经营全过程来完成价值的创造和增值,把“消耗型投入”转变为“盈利型产出”。
4 低碳经济时代下中国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策略
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共存,中国企业只有实现从“被动承担社会责任”到“主动抓住环境机会”的转换,才能够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
总的来看,中国企业应积极适应资源日趋紧张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的变化,培育低碳经济时代下环境管理的新理念,全面构建覆盖全经营过程的环境经营新体系,培育低碳经济时代的绿色优势。具体来看,中国企业可从以下五方面进行环境管理:(1)加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通过研究国际国内环境经济政策,开拓思路,策划绿色新产业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2)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努力开发并积极采用实用的环境友好工艺技术及装备。对节能环保的项目要优先策划、优先审查,对节能环保的投资要优先落实。(3)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工作,对节能减排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理念塑造、制度完善等方面保证各项节能减排措施按计划实施。(4)建设绿色供应链,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环境生态意识融入供应链管理之中,促使供应链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修改、完善采购标准和采购流程,与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制定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计划和绿色服务的构建标准,并强化执行。(5)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外环保组织的技术研究,策划和组织前沿性、储备性重要环境技术、方法和产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许振成等.中国环境管理的战略创新[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3):1189-1193.
[2] 伍晶.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企业战略调整对策[J].经济师,2008,(11):24-25.
在非禁即入、审批后置的新要求下,环保部门又将如何做好改革后的环境监管,做到“宽进严管”“放而不乱”?
近日,记者来到素有“工业之都”之称、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的东莞,一探究竟。
改革:豁免+备案,省时又省事
“这次来是为分厂办理环评手续,资料都在网上提交,才一个星期就办好了,整个过程只来了环保局两次。”
在环保局办事窗口,某五金模具厂负责人万先生告诉记者,上一次办环评,一套程序走下来花了不少时间,审批中发现缺少一个文件,又临时补办一个文件。
让万先生感到省时又省事的是,东莞环评改革带来了提速增效。2012年4月,东莞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改革试点”。根据东莞“商事登记改革”要求,所有环保审批事项一律从工商登记注册前置改为后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东莞市环保局不退缩、不埋怨,主动与工商部门沟通对接,先后出台了《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东莞市环境保护局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全面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取消预审环节、实行分级分类审批、试行豁免及备案管理、简化环评形式内容、实行差别化准入、公开环评审批信息、试点环保前端服务、推行网上环评审批、压缩审批办结时限、全面开放环评市场……两年多来,伴随全市商事登记改革推进,东莞环保部门也不失时机地推出和完善各项环评改革举措,无一不以提高效率、“利好”大众为目标。
“其中,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当属重头戏。”据东莞市环保局相关人员介绍,2014年4月,市环保局制定了《关于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豁免审批及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的通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没有明确规定,且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存在噪声废气扰民、没有明显污染物排放或造成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试行环评豁免审批管理。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部分非工业类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由审批制改革为备案制,建设单位可通过网上申报或窗口办理两种方式进行备案,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
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是否真正为企业带来便利?记者在大朗镇一家名为“炎祥服饰”的服装加工厂看到,在不到15平米的房间内,2名工人正用蒸汽熨斗烫熨衣服,另有2名工人分别负责挑拣线头和打包装箱。环保分局随行人员告诉记者,工厂位于园区内,主要污染物就是些线头,不产生噪声、废水、废气。根据豁免与备案管理名录,这间工厂就属于备案管理对象,只要填张环评备案表即可。
对此,专家评论,东莞的环评豁免与备案管理制度,是对市场壁垒和各种“路障”实施“减法”,为企业的市场空间、政府的行政效率做“加法”。一“减”一“加”的背后,彰显了东莞市环保部门锐意改革、自我加压的勇气,蕴含了因时制宜、与时俱进的智慧。
统计显示,在此次环评改革过程中,东莞累计取消行政审批13项,调整6项审批项目为服务性项目,审批事项压减率达68.4%。此外,市环保局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审批权限,将全部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部分报告表项目和部分报告书项目下放镇街、园区环保分局审批,下放率达到90%以上。
应对:服务+监管,尽心又尽力
要不是“炎祥服饰”的老板亲口说出,记者真不敢相信,即使那份环评备案表,还是大朗镇环保分局工作人员送上门来的。
“从管理到服务,角色变化了,工作更多了,责任更重了。”东莞市环保局大朗分局审批股股长阿峰笑言,现在更加体会到“公仆”的意义。
在大朗环保分局审批股办公室,记者看到两名女同志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面前的电脑,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爬满”了刚从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的商事登记信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枯燥”的工作,炼就了她们的“火眼金睛”。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逐一甄别,确定企业是否需要和应该办理哪些环评手续,然后填写“环评业务办理告知书”并寄出。
令记者疑惑的是,难道审批股仅有2名女同志?原来,其余6名男同志,都奔往各家企业,现场检查与办工。“他们比我们还辛苦!”
为填补环保后置可能带来的“真空”,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各镇环保分局要做好业务办理告知和后续跟踪督办工作。
凡需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的,在提取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挂号信或主动上门等形式,向企业发出“环保业务办理告知书”。在提取信息后15个工作日内,派人到现场督促、指导企业办理相关环保审批手续,落实环保“三同时”要求。鼓励各环保分局对符合环评要求的项目,现场直接办理相关审批(验收)手续。
为促使各环保分局及时做好服务监管工作,东莞市环保局还建立了商改工作通报机制,每月一通报,对连续三个月排名倒数3名的分局,由纪检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此外,东莞还在凤岗镇和大岭山镇试点开展了“环保前端服务”。由环保审批业务人员在工商部门办事服务中心驻点办公,现场为企业、群众提供环保指导和审批服务。
据悉,自启动商改工作以来,截至2014年9月,东莞市环保系统共从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商事登记信息238334条,经核实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商事主体共32687个,随后各地环保部门逐一送发环保业务办理告知书,推动完成审批项目27645个,审批率高达84.57%。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根据《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危险废物综合经营、危险废物收集经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娱乐场所经营等四大行业实行属地监督管理,各环保分局在获取企业商事登记信息后,须突出加强监督管理、一抓到底,确保商事主体尽快申领许可资格,对未取得审批就从事需许可经营项目活动的,必须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据统计,2014年1至9月,东莞市环保系统累计发出行政命令1141宗、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983宗,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441宗、罚款4590万余元,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环境执法监管的及时跟进,环境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各项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思考:诚信+法治,利政又利民
简政放权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大势所趋。如何围绕中心,适应形势,将这件好事做好,对于各政府部门工作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挑战!
“也许国人都愿做老板,每天都有许多注册的。”据阿峰介绍,今年第一季度,大朗分局共从环保、工商信息共享平台上领取企业工商登记信息1803条。“其中,经初步甄别需要办理环保手续企业729家,每家企业都要逐一上门核实,每天平均十几家。相比巨大的工作量,工作人员数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经常是放弃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才能完成任务。”
“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诚信环境有时也是问题。”据介绍,有些企业在注册登记时填报信息不清楚,包括地址都不详细,甚至个别就是“皮包”公司,让监管人员颇费周折。
“苦点累点还无所谓,最担心的是个别注册企业挂羊头卖狗肉,从事重污染行业。”阿峰认为,环保有其特殊性,污染容易治理难,有些污染损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如电镀等重金属或危废行业。“虽然我们有事后监管执法等弥补措施,但对环境的损害已造成。而且企业同样也受损,巨大的投入因为被迫关闭可能打水瓢!所以,企业为了自己,在投资前应主动咨询相关部门。”
对于上述问题,东莞市环保局相关领导表示,当前环保是政府重点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之一,希望各镇能增加环保人员;另一方面,各地环保分局要按照建立“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市场监管体系的目标要求,创新思路和举措,建立规范、高效、管用的环保监管工作机制。
比如充分调动村级监管力量。据悉,为做好大量的商事主体后续监管工作,市环保局制订了《东莞市村级环保协管员管理办法》。各环保分局在具体工作中,可结合自身实际,发动村级环保协管员参与到现场核实、政策宣传、跟踪督办等后续监管工作中,充分发挥协管员就近监管的作用,减轻环保分局监管压力。目前,各环保分局均建立了辖区内的协管员队伍。
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鼓励、支持发展环保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环保业务咨询、代办等业务,充分发挥环保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环保产业市场的繁荣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但是,必须严格遵守商业保密有关规定,不得向中介机构提供企业信息,不得委托中介机构以环保部门的名义招揽业务,不得设置任何有违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充分保障企业的自主选择权。”该负责人强调道。
加强环保信用监管。据介绍,东莞在全面执行国家环保部等部委制定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加强企业信用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环保经营异常名录、退出、分类监管、黑名单等四项信用约束管理制度,分类加强商事主体环保监管。
首先,面对全球低碳环保的大趋势,各国纷纷提出产品低碳环保指标要求,竞相推出更加严格的环境管制标准。碳排放受到限制,碳税和碳关税越来越高,这对出口企业的产品提出了严格的碳排放要求。因此,产品低碳化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无法逃避的问题。其次,随着低碳消费理念的不断渗透,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提出了低碳化要求。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企业在产品上标注“碳足迹”,那些无法给产品标注碳标识的企业将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此外,为保证产品符合消费者的环保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产品也提出了严格的环保标准,并要求提供“碳足迹”数据。当前已有很多企业如沃尔玛、宜家、百安居、富士康等从供应链着手,将温室气体管理纳入公司的采购标准和供应商考核标准。
(二)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低碳化
随着低碳产品需求的日益旺盛,消费者青睐低碳产品的行为选择最终必然会传导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会被市场拒之门外。低碳经济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这就要求企业改变其产品导向、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废物的排放与处理等,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低碳经济要求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低碳化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使得企业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并且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限制含碳原料使用的政策也影响到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如对碳排放征收高额的碳税,无形之中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由于政府对“碳”能源的限制,会导致企业所需能源价格的上涨,从而冲击企业成本结构。因此,企业成本降低压力迫使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要厉行节约,削减开支,如通过降低照明及供热能耗、重新设计配送系统、进行远程办公与电话会议、削减差旅开支以及废弃物的减少与再生利用等内部挖潜措施使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活动低碳化。
二、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营向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经营低碳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对员工思想和行为的新要求首先,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人力资源调整经营与生产理念,形成“低碳”意识。要求员工了解全球、全国以及地方法规中关于碳排放问题的规定,了解企业的商业伙伴和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让员工意识到由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价值链的环保问题给企业所带来的现实压力、风险与机遇,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低碳化经营理念得到员工的心理认同。其次,企业低碳化经营要求员工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行为上做到低碳化。比如尽量少开私车多坐公交和公司班车,打印时尽量多使用双面,用纸时尽量多使用环保纸,存储文件时尽量多用电子文件和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餐时要量需而取、减少浪费,上班时不打私人电话和节约公话时间,随手关灯、关水,使用空调温控在26摄式度并随手关门关窗,下班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等等。
(二)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
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经济导致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必然会淘汰部分岗位,催生一些新的岗位,这些新增长起来的就业岗位需要由具有低碳环保意识、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才能胜任,这就需要企业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低碳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此外,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也会对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
(三)对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要求
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产业创新、技术创新、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创新就需要人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低碳专业人才作保障。对企业而言,低碳专业人才主要是指与低碳相关的产业或行业中具体从事低碳研究、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从事减排机制的碳交易人才。由于在高碳发展模式下社会没有专门培养上述低碳专业人才,企业也没有储备相关人才,这就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挑战,需要调整现有人力资源专业结构,提高低碳专业人才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中的比重,以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的要求。
三、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不同于高碳经济下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知识密集型人才上,这种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适应新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必须结合低碳经济思想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效益。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战略位置来考虑,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与企业其他方面相结合的统筹全面管理,对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探索不够深入,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传统管理模式上,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
(二)企业低碳型人才供需不平衡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从目前来看,企业急需的低碳人才主要有节能减排、新能源、垃圾处理、废水处理和空气处置等相关领域[8]。但由于我国低碳人才的教育起步较晚,这类人才数量不多,而目前这部分岗位市场需求较大,基本属于“僧少粥多”,很多低碳企业招不来“低碳人才”,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不平衡。
(三)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够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必须增加更多的“低碳岗位”,以及需要更多的“低碳员工”,这些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等。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企业低碳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对人力资本有所投入,但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缺乏,只是关心眼前的利益,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很少作长期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开发。这些造成了企业对低碳型人才的培养不足。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低碳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新的要求,要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低碳经营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必须靠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作保障。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招聘、培训开发、激励等环节都不能很好的达到调动员工投身企业低碳经营积极性的效果,必须结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机制上进行创新和完善。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水平无法适应企业低碳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必须赋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新的内容与使命,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塑造企业人力资源低碳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方向标。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仅局限于资本实力、技术领先、业务规模等,节能减排能力、单位产值碳排放、产品低碳标准等也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这些新型竞争力的实现需要有低碳文化理念作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教育培训每位员工都具有低碳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要体现绿色、低碳原则。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将节能减排、单位产值碳排放等方面作为重点KPI进行考评。通过制度、考核来唤醒每个人的低碳意识,激发低碳行为,创建低碳产品和品牌的企业经营新模式。
(二)培养、选用适合企业低碳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低碳发展要依赖高产出、高效率、低能耗,这取决于低碳型人力资源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保证满足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此,企业一方面应尽力引进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低碳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一个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三)提高人力资源的低碳技能、素质和责任感企业低碳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的思想和行为、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人力资源胜任低碳化经营工作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系统的培训,积极开展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低碳责任感和技能。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低碳化管理变革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与开发。如对于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国际上新颁布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我国已签署的国际低碳公约、国家、行业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和条例,提高驾驭低碳经济的管理能力;对于技术人员,应了解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向和最新信息,掌握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对于营销人员,应了解企业产品低碳设计特点及环保性能,增强宣传企业低碳形象的责任意识,掌握将企业的低碳理念传递给顾客及捕捉顾客的方法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