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20: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理健康的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关于心理健康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学生大多心理健康,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统计,重庆市10万大学生中约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惧症、焦虑症、多疑症、强迫症、抑郁症、情感危险等。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500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来看,19%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70%的学生有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具有平稳的、良好的状态,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身内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并具有良好的功能状态。
二、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体育与智力。正常的智力水平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供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养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敏捷灵活。学生恰恰相反,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学习效率提高。
2.体育与情绪。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会导致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经常参加体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3.体育与人格。人格,也称个性。体育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但失败也是对人格的考验,挖掘失败中的有利因素,使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耐挫水平,使学生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
4.体育与心理适应。人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是获得心理健康的主要方法。所以要让学生善于与他人相处,建立互敬、互爱、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体育游戏、教学比赛等各种项目都能增进学生的友谊,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在加强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体育与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自信心、勇敢精神、竞争意识、意志力、自制力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相对体育而言,意志顽强十分重要。参加体育活动既是锻炼身体,更是考验意志。锲而不舍、勇于拼搏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风采,自信地加入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意志和精神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三、心理缺陷与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克服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特殊的作用。
1.急躁、易怒的体育疗法。学生遇事容易急躁,容易冲动,针对可引导学生参加下棋、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等缓慢持久的运动项目。这些体育活动加上教师有针对的引导教育,能帮助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情绪得到改善。
2.遇事紧张的体育疗法。遇到重要事情容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引导他们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竞赛,如篮球或竞技性强的游戏。因为运动场上形式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如能经常在这种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那么学生遇事就不会那么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更加愉悦。
3.孤独、怪癖的体育疗法。有的学生不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教师应该引导他们选择篮球、足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体育项目的锻炼,接受更多与学生在一起的集体运动机会,对帮助学生慢慢地改变孤僻习性,逐步适应于同伴交往,慢慢养成开朗的性格。
4.腼腆、胆怯的体育疗法。有的学生胆子小,做事害怕,容易脸红,易难为情,教师应多引导他们参加溜冰、单双杠、攀岩等翻越障碍的活动,这些运动要求学生不得不克服害怕摔倒、跌疼等各种胆怯的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战胜困难,扫除障碍。
5.自负、逞强的体育疗法。有的学生好强、自负,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多种复杂的活动,如长跑、技巧等体育项目。对于喜欢下棋、打球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些实力水平超过他们的学生与他们进行比赛,甚至亲自上阵,不断提醒学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能骄傲自满。
体育锻炼作为心理纠正的治疗方法,教师要注意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的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连续的同时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四、体育对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
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身体的正常发展,尤其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学习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篮球比赛中带球上篮,因为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截,还要善于分配注意。这种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精神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不断提高自己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慢慢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都会明显表现出来,通过运动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适应的人。
4.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五、关于体育与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议
1.针对高校的特点,要求对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对体育教师也要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位体育教师都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大学生。
2.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还要有机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科学用脑”、“应急与健康”、“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讲座,让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力及自我心理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心理健康既是指一门科学,也是指一种实践活动,又是指一种心理状态,是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
当代激昂快速的生活节律,既锻造了人们的进取心、耐力和韧性,同时也必须付出高昂的心理代价。对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而言,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种威胁。况且,
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还有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殊问题,诸如:新生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对专业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情感强烈却缺乏稳定性以及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等?2?。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关注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况分析
大学生对时代具有更敏感的触角且自身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全国数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上升趋势?3?。2005-2007年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连续对在校学生所做的心理测试发现,20%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05级的潘扬完成的一项在北京8所重点大学实施的有关重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790名大学生中,从情绪方面看,有近2/3的大学生保持充满激情或平和的情绪,但是仍有1/3的人处于郁闷无聊、迷茫的情绪中。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04年对本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有近20%的学生感到苦恼?4?。2010年10月在中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4734名大一新生进行了SCL-90心理普测,普测结果显示其中12.5%的学生呈现出异常?5?。2008-2011年,我院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测结果显示,每年均有10%左右的学生的呈现出心理问题,从2008年到2012年,一共有2位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休学一年,1位学生因为心理问题退学。根据统计,目前大学生退学的人数中,约50%是因心理问题而退学。
二、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适应性问题
长期学生工作经验发现:一些刚入大学的新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后,在与同学、老师交往、适应环境、自我认识等方面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适应,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会表现出失落感和茫然感。连简单的劳动都不愿从事,衣服找人洗、被子请人洗。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也同样表现在困难大学生身上,困难学生家长感到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已经很觉得对不起孩子,作为一种补偿,不让孩子干更多的活,因此这部分大学生生
作者简介:于向军,女,汉族,出生年月:1968年3月,硕士,副教授,党委副书记。
活能力依然较弱。丢失毕业证书、户口等事件每年都有发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适应新环境、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的不足。
面对未来就业制度的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很多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担心受
挫,调查表明困难大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方向感、自信心等方而比普通大学生更容易受挫折。
(二)人际交往问题
良好的人缘关系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态。
由于大学生个体在认知、情绪和人格等因素上存在的差异, 导致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未能妥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查数据表明,30%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3%的大学生感到"孤独、寂寞",对与人主动交往,45%的大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6?。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的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学业心理问题
在大学,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和内容等都与高中有很大区别,大学的专业学习具有自主性、专业性和探索性特点。一些学生未能掌握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以至于经常性考试失败、多门科目补考甚至陷入退学的境地,导致厌学、焦虑、自卑和缺乏自信等心理状况出现。一些学生虽然明白读书的方式和目的,但功利性极强,目光短浅,不考虑长远发展。此外,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形成学习兴趣,学习压力较大时,往往容易自暴自弃,继而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情绪困扰问题
大学生处于情感发展最为关键的年龄层次。这一时期的社会情感丰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定。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服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爱情、友情以及亲情的困扰往往容易出现急躁情绪,感情用事。多数在校学生远离家庭和父母,彼此年龄接近,容易在感情上形成互动,但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意志力薄弱,把男女之间的爱情看得过于简单,往往是自讨苦吃。
(五)就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常常讨论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的毕业生数量激增,求职市场呈现出人才过剩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存在着隐形性别歧视现象;用人单位"重男轻女"问题严重;部分高等院校教育模式陈旧,学科设置不合理,并且没有形成必要的就业指导体系;一些家庭对子女要求过于严格;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往往难以正确认识自我;对待就业、融入社会等问题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种种因素相互交织,使相当一部分大学感到巨大的落差和失落,容易由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六)网络依赖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网络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与网络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很多人面对大量的信息感到困惑和茫然时,另一些人则因为他们在网上的新发现而欣喜若狂,甚至不愿离线。也就是说,有人非常依赖网络,就像赌博上瘾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依赖"。根据2004年7月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中国现有互联网网民8700万人,其中1505万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网民总数的17.3%。大学生网络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7?。有的学生说,网上无论何时都有人听你的倾诉......有的学生描述,在网上虚拟空间内打游戏很有成就感,可以互动,很有趣、很刺激,没有包袱,没有压力。可知,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但不少网吧为迎合学生的需要,不断增设种类繁多的新奇游戏,使玩游戏者乐此不疲,一次一次的强化,许多学生逐渐把网络游戏作为逃避问题的手段。
社会疏离感与对网络的依赖性存在正相关系。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行为易受影响。网络中的垃圾文化的传播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的对策
(一)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延伸到每个学生家庭,应培养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一种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目前,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沟通,学生从原来家庭中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或人格缺陷,辅导员并不能完全掌握,而家长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与家庭关系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因此构建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要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为中心,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为核心的专门途径与以学科渗透、活动贯穿、宣传媒体、营造氛围为内容的非专门途径相结合,搞好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家校合作三个合作,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首先,要发动、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家长了解到学校正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成效。其次,使家长参与到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与管理中来,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家长和学校双方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探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再次,通过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的了解,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有异常结果的学生,采取主动靠上去做工作的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信息,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咨询服务体系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来抓。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如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学》、《大学生心理障碍与防治》等等课程。针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基础知识。
建立规范有序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是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时各级相关人员要预先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的保护,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发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目的。
建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室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认知水平问题,而心理咨询则是解决学生深层心理问题,二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活动, 构建起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和控制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纠正和干预,实现心理问题的有效控制。
(三)依托校园文化,创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
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中深有感触地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9?。"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给大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和精神启迪,能使大学生感受到温馨柔美的文化气息,缓解因学习、生活、工作而带来的心理压力,有效地调整心理状态。
校园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帮助和支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尤为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改造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寓思想政治工作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快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己经引起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本质要求。结合多年学生工作经验与我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沟通、座谈中了解的情况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对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李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1年第3期第Ⅱ卷
[3]李文玉.新时期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经济师.2003.270
[4]肖永春, 刘明波, 高山川.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 . 复旦教育论坛, 2005, 3(2) : 50- 55.
[5]张丽花,罗建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4 No.7 Jul. 2011
[6]朱樱琼.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与教育.[D].江西师范学.2006.5
[7]侯佳伟,刘俊彦.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统计数据分析报
告。(2005) [J].中国青年研究.2006 年第1 期
[8]张丽花,罗建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4 No.7Jul.2011
[9]转引自杨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卫
生职育.2006.19
参考书目: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201-01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心理健康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出现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另外,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其三,人格的稳定性。言外之意,心理健康应该是知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和协调。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八九岁至二十二岁,心理发展已基本接近成熟,但如果更全面地仔细分析其心理发展,则可发现他们心理发展某些方面远未成熟,大学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准成人”。大学的校园相当于半个社会,这个接近成熟的群体――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难以适应环境以及角色的变化导致的焦虑心理;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造成的抑郁封闭心理;不能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形成的失落自卑心理;无法承受生活和就业压力导致的迷茫逃避心理。另外,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有些大学生在就业失败之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极端措施来逃避现实;由于恋爱受挫而产生的仇视抱怨心理。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环境变迁
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对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从此开始独立的生活,自己应付所有的生活琐事。另外,全新的角色要求大学生重新评价自己与他人,重新设计自我。而在自我推销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学业期望
随着社会人才的需求对当代大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单位的用人标准也在不断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选修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考取各类证书,以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情绪上就会非常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信心,产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不能取得进步。
(三)人际关系
而大学生们往往在人际关系方面缺乏经验和技巧。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也就是对别人的要求或期望太高,导致对自己现有的人际关系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人际关系的构建带来消极影响。
(四)自我认识
在客观现实面前,许多大学生能及时调整自身,重新确立目标,使得自己的所学与能力能够满足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则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导致自身出现心态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现象,甚至沉迷于玩乐、放纵,以此发泄对自己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五)心理冲突
大学时代可以将一个大学生锻炼成为独立的个体,这样,社会需求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导致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
(六)生活事件
生活中,亲人、朋友、恋人等重要人物的丧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极大地影响到自己对自身以及今后生活的看法。而荣誉等的丧失,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挫败感,也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
体育活动是有针对性的以跑、跳、投等某一项为主的身体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即通常所说的知、情、意、行相统一。因此,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必须保证体育活动过程的完整统一。如在跑步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练习起跑、途中跑、冲刺这一整套完整的动作,从中体验神经、肌肉的紧张与松弛,时间与空间变化的感觉,肌肉持续工作的感觉;体验能量的释放,注意力的保持以及在此过程中情绪的变化,从而构建完整、良好的心理活动过程,形成健康的心理。
2.体育活动要让学生“量力而行,合理期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压力来源于人在应对刺激时所产生的紧张、焦虑程度,而紧张、焦虑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水平与自己对目标的期望值。因此,从学生自身能力上来讲,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来完成活动内容,正确面对自己的弱势。从教师角度上来讲,要因材施教,量学生的能力去安排学生的活动。比如,要允许胖的同学跑不快、允许矮同学投低的篮筐等等。因此,“量力而行”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手段之一。
其次,体育活动中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活动中成败是客观存在的,如跑步,肯定有人跑的快、必然有人跑的慢,影响心理发展取决于你对结果的期望。如:有些同学在进行投篮时,十个中只要进一个,就很开心;而有些同学,十个中就一个不进,也会很沮丧、懊恼。所以,老师在安排活动日标时要兼顺弱势,可设立三级指标:自我满足指标、平均水平指标、超我表现指标,为学生定制各阶段的目标,引导学生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体育活动要调控学生“情绪”,发展心理健康水平
带有情绪的体育活动是最具影响力的。此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奔放,意志坚强,行为果断,积极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好“情绪”这个催化剂。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表现,按照学生的情绪表现来安排体育活动内容。如,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跳跃运动后,疲劳给学生带来了情绪上的低迷,老师就应该明白这个环节在学生心理上已处于结束状态,需要适时的过度到课的下一环节或者进行一定的休息调整。通过情绪这张“晴雨表”反馈课的效果,控制课的进度,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要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学生情绪的调控与渲染。如,在进行比赛时,要渲染同心协力的氛围,鼓励学生“团结一致,勇往直前”,调动起分享、友善、信任、理解等情绪,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而且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正确的工作方法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目标和任务灵活采用多种具体方法和形式,可以单独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将多种方法有机组合。
一、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是朋友的关系。因此,和儿童谈话时,教师要把自己摆在和儿童平等的位置上,像对待朋友和同事那样对待儿童:让儿童和你面对面坐着,最好儿童平视时能看到你的眼睛。说话的态度要亲切、诚恳,语气要温和、委婉,不能简单生硬,更不能讽刺、挖苦。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深层心理的分析。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问题,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还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心理得到发展。
由于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教师和儿童谈话时不能使用同一模式。有的儿童个性强、脾气急、服软不服硬,和这类孩子谈话就得慢言细语、以柔克刚。有些儿童自尊心强,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和这类儿童谈话不能“直来直去”,可以先从他们的优点说起,从侧面指出其缺点或错误,或借周围其他人类似的问题进行评说,让他自己体会和领悟,引导他自己教育自己。有些儿童性格内向,胆子小,自卑感强,任凭你怎么启发,他半天也不说一句话,跟这类儿童谈话,要特别谨慎,不能表现半点急躁的情绪和生硬的态度,要让儿童始终觉得你和蔼可亲。总之,在与儿童谈话时,要睁大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耐心细致地劝导,热情地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爱护,让学生看到自己不断进步的身影,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动法
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活动,通过体验和调整,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包括游戏、学习、劳动和社会交往等,这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班主任工作中,活动法可以采用班队活动和校内外各项活动同时进行,这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讨论法
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讨的方法。一般程序为:先确定讨论题目;查阅和整理有关资料;准备发言提纲;论证或辩论;最后由教师或学生代表总结发言。讨论法对学生的智力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讨论法可以采用班级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四、观察法
对于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老师通过细心观察后归纳出一些典型行为,这样在心理辅导课上就大大增强了针对性和说服力。例如:在学生的交往辅导中,当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一下你,这时你该怎么办呢?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小朋友的讨论、表演和平时的观察归纳出几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行为:打回别人、去告诉老师、生气地走开、告诉他以后要小心并要求他道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从而让学生做出选择,以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
五、咨询法
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书信、电话、宣传、现场咨询等。咨询者应注意掌握交友性和保密性原则,预防性和疏导性原则,教育性和整体性原则。对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用个别咨询或团体咨询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六、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把所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明易答的问题,让被试者据实答复,根据收回的答案经过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我们在一个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中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存在认知与行为不统一的情况,这样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就不应侧重说理,而是侧重行为的训练。这样在实际操作时,针对性就大大增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个案研究
我们在心理健康课上的辅导往往是一种团体的辅导,而对于一些非常突出的个体,单单进行团体辅导是非常不够的,需要对个体进行比较系统的辅导,这时个案研究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个案研究时,可先动用一定的测量表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从而得出学生在这方面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的评定,从而对症下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重测和评定,以检验训练的效果,从而调整训练的方案。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工作是必要和有效的。只要以班主任工作为载体,遵循素质教育“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的特征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多种形式辅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疏解困惑、控制情绪,以促使学生保持心理的平衡、有序与和谐,就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各自水平上得到健全而良好的发展,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语言的发生及发展反映着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幼儿的语言水平标志着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水平。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又影响着幼儿的语言发展进程。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所必需的,而且在其他心理活动中也起着巨大的作用。
幼儿获得语言,被看成是幼儿社会化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
1.促进行为和语言的社会化进程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完成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幼儿语言的发展对幼儿社会化行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促进社会化进程的作用。
2.促进语言兴趣的提高
听和说的兴趣、自信和主动程度都有赖于语言听说能力的提高,而幼儿一旦产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就会主动寻找机会去游戏,进而去听和说,语言的潜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
二、感觉和知觉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位置
感觉和知觉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幼儿其他心理过程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运用这些特点和规律促进幼儿的发展,才是心理学应该达到的真正目的。
(一)??设良好的感知环境,提供丰富的感觉信息
成人要关注幼儿的需要,孩子生下来就有了迫切想要了解周围环境的需要,当幼儿的母亲或任何一个别的大人与他们交谈时,他们若是看不见大人,一些幼儿就会用哭闹表示反抗,因为此时他已经能将视觉和听党联合起来,如果他的视线内没有发出声音的物体,幼儿就会大哭起来。快到4个月的幼儿会对着成人微笑,能用眼睛寻找发声的物体。因此要在幼儿的小床或摇车上挂几个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发响的玩具,有利于幼儿视觉的发展,但是这些玩具不一定总放在幼儿眼前,以免形成习惯,让幼儿的视力得到休息,同时能自由地环视周围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发展特点为依据,设计适合幼儿的感觉训练活动
幼儿阶段是幼儿感知觉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感知能力相继形成,在感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够给予良好的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是进行训练的重要的依据。例如,针对幼儿不同时期视觉的发展特点,我们要考虑提供给幼儿的玩具、图书的大小、颜色、质地等。幼儿掌握形状、颜色、方位等都表现出一定的时间性和顺序性。这些都为我们设计教育活动提供了依据。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
以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与内容为导向,把心理健康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在幼儿的活动当中,蕴藏着许多心理教育因素,如:孩子收拾玩具时,就有一个责任心培养问题。每次活动前,我都提出具体要求,有的孩子能把玩过的东西整整齐齐的放回原处,但有的孩子还没有收拾完就走了。有的孩子干脆不收拾。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那些能够整整齐齐收好玩具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教育那些收不完或不收拾玩具的幼儿,做事要有始有终,要有责任心。在户外活动时,我通过“学做解放军”“滚地雷”“走独木桥”的游戏,培养胆小幼儿大胆、勇敢、不怕困难。又如,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往往来源于教师对他的评价。因此,我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认识和评价每个孩子,多鼓励,让幼儿在鼓励中健康成长,帮助幼儿克服自卑的心理,帮助其找朋友,建立良好的个性与群体的关系,增强其自信心,让幼儿每时每刻都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再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进入区域进行自主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友好协商、谦让合作的技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其次,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生活中处处有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我把心理健康的目标融入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拟定出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四、情感教育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教育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其教育态度与方式,同时,心理教育实践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全体教师中形成重视心理教育,进而积极参与心理教育的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队伍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更要积极将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充分运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当中去。而任课教师则要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疏导,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教育。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开设心理辅导课的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心理辅导室,将对学生的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心理活动课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让心理活动课与他们一起分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欢乐,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与疑问。除了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咨询室的开设,还要联合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心理教育网络,多方面共同推进,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 保护自尊。自尊心是人们要求社会和集体对自己人格尊重的一种情感,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尤其是那些调皮、内向或学习后进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尊重和呵护,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消除不良习惯,重新扬起学习的风帆。
2. 树立自信。作为班主任,要时刻让学生相信“我能行”。因为老师的肯定、认可,是学生建立自信的金钥匙。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类生存的根本欲望来自于社会的肯定,因此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是一个值得喜欢的人十分关键。班主任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让他们增强自信,勇敢挑战困难,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重新塑造自我。
3. 磨炼意志。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差,经受不了挫折和失败他们怕吃苦、怕困难、怕失败,往往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败,而一蹶不振,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确实令人担忧,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四、多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69-02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是指由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由家庭为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服务,家庭寄养[3]作为孤残儿童照料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充分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在儿童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充分享受到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权利。
一、福利机构特殊的养育环境对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时期是人类成长的关键时期, 有专家研究报告已明确表明:儿童早期的经验与儿童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关系[2],儿童期正处于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不稳定的特殊年龄阶段,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孤残儿童遭遇家庭不幸以及自身的孤儿身份、病残的身体等现状,导致其形成负面的自我意识和不健全的人格。这些与机构养育环境、职工教育不当等有关系。
机构养育是一种封闭的团体式照顾,虽然满足了儿童24小时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但这种养育环境,为儿童营造了一种比较淡化的亲子感情关系和氛围,强化了儿童作为孤儿、弃婴的个人属性,弱化甚至忽视了其作为人的社会属性。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三班倒,儿童的照顾者经常更换,无法为儿童提供持续性的照顾,造成机构养育的孤残儿童缺乏安全感。在工作岗位每个人要负责抚育十几个孩子,孩子平时得到的亲吻、拥抱、逗乐比家庭的孩子要少得多,亲情渴求得不到最大满足。这些让孤残儿童很难对养护者形成真正的依恋,这些没有形成依恋的孩子,安全感很难得到满足。根据英国鲍尔贝的依恋理论,认为一个婴儿在生命的最初三年里,有一个主要的任务即:使婴儿产生对亲人的依恋感[5],他认为如果婴儿没有完成这一过程,或者说没有形成健康的依恋,那么这个孩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关系方面,会产生严重的人格问题,也就是说,依恋对儿童今后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家庭寄养作为孤残儿童安置重要模式,能促进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家庭寄养在我国的发展
家庭寄养[3],是孤儿、弃婴回归家庭、融入社会而采取的一种替代性养护模式,作为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寄养的孤残儿童的法定监护仍为儿童福利院,享受政府给予的教育费和医疗费等费用,且寄养家庭能领取孤残儿童足额的生活费。
家庭寄养的基本原则是,应当有利于被寄养儿童的抚育、成长,保障被寄养儿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004年1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民政部颁布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将家庭寄养模式规范化。
评估寄养安置是否成功取决于寄养儿童是否能与寄养父母建立类似同亲生父母建立的依恋关系。
(二)依恋作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理论基础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起源于二十世纪的英国和美国。其理论基础源于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贝的心理依恋理论,该理论强调: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其3岁之前在与母亲的温暖和亲密接触中形成的。在这种接触中,使儿童既能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又能找到心理上的快乐,并由此产生了儿童安全的心理依恋。
所谓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试图保持与另一个人(通常是母亲或其他抚育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反映了婴儿与照料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1]。儿童对依恋会表现出寻求身体上的接近,从依恋对象身上获得安慰、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依恋的形成虽然与喂养有关,但是喂养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依恋。从儿童福利机构中观察到,儿童并不会对每个喂养自己的成人产生依恋行为,根据一项对我国儿童福利院弃孤儿童进行研究,[4]在院弃孤儿童依恋的随年龄变化的表现为(见下图1)
在院儿童对照料者的依恋关系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减少。5-6个月,在院儿童已经开始表现出对照料者的依恋50%,可以区别照料者和陌生人,7个月以后依恋再下降。
实际观察发现:对于出生后不久即进入寄养家庭的孤残儿童,高质量的照料和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发展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否建立类似于自然家庭的关系呢?国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是可以的,家庭寄养能建立一种替代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孤儿、弃儿或不良家庭环境的儿童对新的抚育人(即寄养父母或替代父母)形成依恋,促进被寄养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和适应性可能是衡量寄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基于儿童发展的角度,从依恋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来看,依恋作为家庭寄养的理论基础非常具有说服力。
(三)家庭寄养模式能促进孤残儿童的身心发育,提高社会适应性。
从我院家庭寄养近10年的发展,分析儿童被寄养到家庭的变化。对寄养孤残儿童在寄养前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变化程度的调查问卷,有33.33%的工作人员认为孤残儿童寄养到家庭后在生理上变化更大,有41.67%的工作人员认为孤残儿童寄养到家庭后的心理上变化更大,有54.17%的工作人员认为孤残儿童寄养到家庭后在社会适应上变化更大.
当儿童被寄养到家庭后,寄养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孩子重新获得了家庭的温暖,亲人的抚爱和情感的依恋。语言交流、康复护理、社会接触等要比在福利院的次数要多的多。这些都有助于塑造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对爱和被爱的良性认知感,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行为能力,从而更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7]。 归纳总结:
(1)体质增强,运动机能改善,身体得到明显发育。有些肢体残疾的孩子,如足内翻,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家长每天坚持给孩子手法康复、矫正,孩子的足内翻完全矫正,且能行走自如。
(2)情绪、性格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改善。情绪的改善:有些孩子在寄养初期爱哭闹,发脾气,但经过一年的家庭生活,98%的孩子与寄养家庭建立依恋关系,情绪稳定,生活作息有规律。性格的改善:有些孩子在寄养初期见到来访者不说话甚至躲在大人的身后,寄养半年后,孩子的性格由封闭转向活泼开朗,爱说爱笑,能与熟悉的人正常交往,见来客人时主动打招呼,倒茶水等。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改善。
(3)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有明显增强。生活在福利院里的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多是老师利用图片、电教片等并不是实物的教授中得来的,只是感性的认识,在家庭中孩子耳濡目染,亲身感受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景象、自然景物和生活状态,认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逐步了解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家庭伦理关系,能与家庭成员正常交往,与他们友好相处,攻击明显减少,能和兄弟姐妹出去串门、上下学、分享食物等。学龄儿童独立生活能力有所提高,学会做家务, 亲社会行为增加,有了文明意识。
三、反思
儿童心理健康表现在5个方面,1、情绪积极稳定保持持续的快乐与积极的心境。 2、智力正常将智力纳入儿童心理健康标准,智力低下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出现各种儿童心理问题,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护理。3、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4、与人交往能力 。5、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以上是五个由权威心理专家拟定的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驿站。事实证明: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能促进少年儿童完美人格的形成;而吵吵闹闹的家庭气氛或父母不健全的家庭,由于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致使他们形成扭曲的人格。所以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气氛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实践证明,家庭寄养是孤残儿童健康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孩子通过进入家庭,与寄养父母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能够弥补其身心发育方面的很多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力探索积极推动家庭寄养养育模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更多家庭认识,了解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更加人性化、细化设置并实施家庭寄养相关规定,让更多的孤残儿童重回家庭,在家庭氛围中健全人格,身心同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黛安娜.哈茵著 丽安译.培养情智健康的孩子[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1.10-45
[2] 桑标.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王素英. 家庭寄养―儿童福利事业的趋势[J]社会福利,2002(7)。
[4] 曾凡林等.孤残儿童的情感发育,评估与收养准备对策课题总报告[J] 中国收养中心,2004。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为此,我们做到: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
(1)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文章,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
(2)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功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2.运用心理辅导活动开展心理教育
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例如,角色扮演、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和五年级《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学生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方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3.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辅助方法。(1)心理健康专题广播。通过学校广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以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还可以通过广播公开解答一些学生提出的各类心理问题。这种方式影响大,效率高,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方式。(2)板报宣传。运用黑板报或墙报的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和富有成效的好办法。由于板报宣传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强的特点,因此最适宜于各班级运用。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具备心理辅导老师的素质,这样才能发挥好板报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4.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的,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使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校设立了心理辅导室,有专职教师负责,专门解答学生提出的多种心理健康问题,负责指导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置了心理信箱,学生书面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然后有心理辅导老师作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生书面提出心理健康问题允许他们不记名,以便于保护他们的隐私。
暑假期间读了一些关于学生教育和心理健康的文章,联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和现在的班主任工作,感悟到多数学生表面上对老师的管理和教育看是服服帖帖的,但经过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在这种遵循教导的背后,也存在着不服从的本质。有关资料表明,大约30%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的,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达到15%。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
结合一些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进行反思不难发现,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或工作方式的不当,师生之间的情感已到淡漠的程度。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非常难过,我一直认为自己很爱护学生,有些过急的做法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不知道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不知不觉间就刺伤了学生稚嫩的心,甚至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现在我意识到尊重学生有时也很重要。因此,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如何尊重学生、以尊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谈一点拙见。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和个性特点,在尊重、了解、沟通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在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引导。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要以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的情感交流为起点,并以此作为管理、教育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个性差异,并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的尊重学生,切实的“以人为本”,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以平等的角度尊重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处在教育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处在不断成长、完善阶段,自尊心有时会比较强烈。他们也渴望被人理解、受到尊重,同时他们涉世未深、阅历不丰,在努力维护自尊之时可能会产生不恰当的行为。他们渴望理解,遇到挫折时又往往会产生自我封闭的后果。后进生在有些老师和家长眼里,是不争气的孩子,但是这样扼杀了一部分有一技之长或者具有潜在能力的专长生,也有部分学生在认识到自己不受别人欢迎时会往往产生心理上的自卑和压抑,甚至会造成心理发展的扭曲。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尽量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研究他们、了解他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并引导他们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改正错误、发扬优点。为了达到了解学生的目的,要经常与其家长“融通”,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争取家长的配合与信任,尤其是面对家庭情况特殊或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家长时,不能让学生感到特殊的家庭或经济状况给他带来的窘迫与压力,更要让学生树立自己的信心。同时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要让其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说服他们一起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其父母创造发挥他的特点的机会,帮助家长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让学生感到学校老师和家长及同学是多么关心他,多么想帮助他,使他从与老师、家长及同学对立、叛逆等不协调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家长与学校协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且要劝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通过努力,有许多比较调皮的学生家长都表示出对班主任老师工作的配合态度,并保证一定会积极的配合学校老师一起教育,彻底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改变对人不敬的行为。这表明他们理解了家长与学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也使许多家长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指导他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使得学生的种种不良习惯得到明显改进。这样,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建立、才能牢固。学生也才能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父母、兄弟姐妹及周围人,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和谐。
二、尊重学生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都乐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积极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探索新鲜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也是学生更有效的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理想状态的教育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并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为一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在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寻找感觉”等方法与教育对象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基础上,让他主动、真实的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减少对立情绪、塑造融洽气氛,以利于向其表达教育者真诚帮助的意图,发现他的潜在能力或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的锻炼他学习、交往及良好行为的品质,提高他的自信心,使其找到自己在班级、学校、家庭中的位置及感觉。同时认真同任课老师及其同学中了解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现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找到开启他心灵大门的钥匙。
例如,我们班有个别男生学习成绩较差,但是通过观察和活动,我发现他们对于篮球有很高的兴趣,于是借学校组织篮球赛的机会让其显示这个特长,虽然我们班由于专业的限制男生较少,但是篮球运动的氛围一点也不差。通过他对篮球队的组织,同学之间尤其是男同学之间更加团结了,他们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他们的自信心越发增强了,他们自己也更加注意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毫不在乎的样子。
三、尊重学生的“反常”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我们教师要客观地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反常”,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后进生”,也不应该认为他们一无是处,或者觉得他们向来是这个“样子”。而是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出客观、公正而又智慧、灵活的评估,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一旦发现他们的“反常”的来源或者“反常”的本质,说不定“反常”就会变成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的突破口,甚至这种“反常”会变成他们一技之长的起点。
所以,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发挥其主动性,显示出他们真实、积极的一面。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种偏颇往往会成为通往成功之路的转折点。在生活中,我经常深入班级,与班级任课老师、同学取得联系,了解情况,交换意见,及时了解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在班级、同学中的情况以及学习、行为情况,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方法和措施,使他逐步入正道,寻找到良好的感觉。
通过以上的多方面的努力,班里多数的“捣蛋鬼”都渐渐找到了一些正确的感觉,由此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在同学、班级中也有自己的位置,因此他们的问题行为得到了转变,学习上也肯努力,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做人,做事的态度都令人刮目相看。
四、结论
总之,尊重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是十分有效的教育艺术,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它是处理师生和谐关系的关键,是教育成功的秘密,更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师魂的集中体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会遇到学生的抵触,但是只要以尊重学生、积极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相信这些尚处于心理不成熟阶段的孩子能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逐渐配合老师和家长的工作。
当然,尊重学生不等于不批评学生,尊重学生是为了把学生处在平等的角度来对待,更好的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思维,以便更好的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尊重学生也能更好的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对老师真挚的尊重,从而实现对学生更好的管理和引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