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25: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上升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这是党的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厘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践基础和现实路径等几个层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基本而重要的问题展开探讨。
从生态文明运行轨迹把握其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既有特殊的运行轨迹,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运行轨迹看,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实现新一轮的“生态革命”,逆转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退化趋势,恢复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和谐协调,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贯穿的是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控制和生态平衡的生态规律。从社会线形繁荣走向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立体繁荣;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陈寿朋在《生态文明建设论》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人类自身的进步和改善,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把追求知识、智慧和环境质量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要求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主张人对自然的依赖是永恒的、全面的,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生态文明价值观强调人际公平、种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生态文明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谋求基本的生活需要,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同时还是一种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发展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巨大实践意义,它把环境建设从技术层面和就事论事的操作层面,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代表了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大势。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生态文明是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建设。“四大文明”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相互促进和制约,这样的文明体系才是完整而全面的体系。四大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是基础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质、精神、政治等行为的过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关系紧密。生态良好、生态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保障。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保障。而没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难以提供人际关系和谐的保障。二是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支撑。没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就失去推动力。三是为和谐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条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公平享用是国际和国内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总之,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个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从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构筑发展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环境成果,为此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始终把自然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实现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宗旨,使人及社会的发展更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因此,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生产方式,实际上是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化改造过程,表现为一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由此就决定了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指标性问题,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略。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体系。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尊重自然,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体系。首先必须深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要加快农业发展,侧重发展能够节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无污染食品的生态农业,将畜牧、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纳入生态轨道。其次,改变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科技改造落后工业生产方式,实现生态化改造。再次,把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导模式。最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消费方式,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培育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念,完善旅游市场体系,注重旅游业的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
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当前应特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他们更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就政策制度方面来看,首先,要理顺资源产权关系,制定可行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其次,国家要实行补贴制度。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贴,以带动他们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国家还应拨出更多的专项资金来资助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使得生态产业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生态产业的尽快成长和壮大。再次,确实贯彻实施绿色GDP生态核算制度。就法制建设层面来看,根据环保立法的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现行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立法空白,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必要。
一些学者特别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公民的实际,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潜心学习、锐意奉献和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 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1.1 和谐企业的定义
建设和谐企业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和谐企业。“和谐企业”,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人们对和谐企业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但并不妨碍其有基本内涵。笔者以为,和谐企业的基本内涵至少应该包括:制度健全、诚信经营、企业与社会和谐统一、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1.2 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许多企业也在政策上有大的变化和创新,随之也给企业带来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职工就业保障问题;管理体制和企业机体组织低效运转与时展的不和谐;管理层与职工之间没有密切联系,缺乏应有的沟通。这些不和谐因素对企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制约着企业有效运转。因此,要客观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从当前工作做起,利用好现有资源,化不和谐为和谐。
1.3 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创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开展创建和谐企业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企业要充分认识和谐企业建设的紧迫性,不断提高对加快和谐企业建设的认识,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和谐企业建设的目标,不折不扣地完成和谐企业的创建任务。创建和谐企业必须落实到企业实际工作中,要立足当前员工的需要,着手解决当前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还要正视现实,要求真抓实干;要努力营造聚精会神促和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
2 创建和谐电力企业的主要形式
创建和谐企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着手,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是需要长期坚持与不断改进的。创建和谐企业必须与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有机结合,将和谐企业的理念始终贯穿全过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方向。
创建和谐企业的形式分为两种:企业对内和谐和企业对外和谐。无论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和谐的角度来看,构建企业的内外和谐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2.1 构建企业对内和谐关系
所谓对内和谐关系是指企业在生产发展中,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使企业内部各方的利益和权利得到体现和尊重。让企业内部的各方认同企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思维。减少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摩擦,使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1)构建和谐的企业部门关系。关注和及时解决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建立一整套的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约束与激励制度,是建立和谐企业内部关系不可或缺的措施。
(2)构建和谐的企业内部员工关系。建立一个以才能和为企业贡献大小作为竞争标准的良性竞争制度,就可以有效化解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
(3构建和谐的企业与股东关系。股份制是世界企业发展的主流,我国的企业模式也将逐渐朝这种方式过渡。企业应以明确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理念,让股东相信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企业发展的潜力,以支持企业的发展。
2.2 构建企业对外和谐关系
所谓构建对外和谐关系是指,企业谋求与企业外部发生关系的各方建立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关系。和谐的企业外部关系主要包括:和谐的企业客户关系、和谐的政企关系。解决好企业与外部关系的和谐问题,将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1)构建和谐的企业客户关系。和谐的企业客户关系能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相互协作的商业伙伴,而成熟的商业伙伴可以减少或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分担企业风险。
(2)构建和谐的政企关系。构建和谐的政企关系是指,企业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发展企业,建立与政府互信的契约型关系,从而得到政府在法律范围内的优先照顾和扶持。
3 创建和谐企业的基本途径
创建和谐企业关键的问题是更新观念、创新管理,以观念更新带动实践创新,善于处理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领导要转变对待下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爱护职工、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职工要热爱企业、尊重理解并支持各级领导,增进互相信任,努力形成企业内部和谐融洽、诚信友爱、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这需要企业的每个成员共同维护。构建和谐企业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注重科学民主管理,创建和谐企业
企业是民主的、管理是有序的。要认真抓好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和法规的学习,强化依法管理和民主管理并行的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创建和谐企业作为办企业的目标和途径,注重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使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相协调。
3.2 勇于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企业是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善于把握形势,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勇于开拓创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企业的管理创新相结合。
3.3 诚信服务,共塑国网品牌
通过和谐企业的创建,努力履行“四个服务”宗旨,建立与客户的良好关系,端正对客户的良好态度,摆正与客户的位置,使服务更加主动化、亲情化。将和谐企业创建工作融入到公司开展的各项重大活动中去,特别是与当前开展的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百问百查等主题活动相结合,促进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3.4 打造学习型团队,倡导和推进团队精神
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在企业中掀起学习热潮,建立学习机制,通过学习托展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位。最终营造出快乐学习与生活的良好氛围。这样的企业才会焕发蓬勃生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3.5 坚持顾全大局,维护和谐团结
坚持以大局为重,以和谐团结为重,以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为重,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互相支持,率先垂范。真正树立“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思想,为企业平安、员工平安提供有力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认识和谐企业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把和谐企业建设作为长期性战略,科学规划,明确措施,稳步推进;同时要立足创新,以创新的思维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不断夯实和谐企业建设的基础。通过和谐建设增强电力企业的凝聚力、感召力,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加快和谐企业的建设步伐,提高和谐企业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181-03
医疗卫生行业是与病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服务行业,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攀升。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实体,要迅速适应这种需求,在着力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同时,不断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大众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医疗服务[1]。
1 医院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1.1 实施人性化服务是医学人文科学的本质要求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注重的是“病”而非“人”,病人先“病”后“人”,治疗过程中见“病”不见“人”。医院对待病人常常只管治“病”,忽视了患者“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物体验。现代医学模式更强调“人病”的模式,即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主张在对患者给予应有的关爱照顾的同时,更强调医护人员把人性化服务体现在精湛的医术之中。可见,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是医学人文科学的本质要求,它不仅重视疾病诊治,而且倡导人文关怀,反对人性化服务与精湛医术的缺失与分离,要求一个称职的医者应兼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精湛的医术。
1.2 实施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患者来到医院,首先关注的是享受到的服务,其次是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水平。处处便捷的方便性、人文关怀的温馨性、合理的收费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心声―人性化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医患双方以互相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爱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特殊关系,是人际和谐关系的理想状态。这不仅是医患双方的客观需要,也是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影响和关乎全社会安康的需要。
1.3 实施人性化服务是赢得竞争的保证
当前,医疗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随着同质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差异化日益缩小,医院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唯技术论”,服务已成为医院除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外最主要的竞争策略。只有建立独具医院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只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文化,才是丢不掉,抢不去的医院核心竞争能力,才是为医院带来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根本途径[2]。
2 医院实施人性化服务的要求
新时期实施人性化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个实现。
2.1 一个中心
人性化医疗服务是对“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延伸,所有医疗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 “以人为本、病人至上”。
2.2 两个基础
2.2.1 以医疗质量为基础 医院要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尽最大可能为患者提供无差错、无延时、无后患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2.2.2 以人文关怀为基础 医务人员要具有换位思考意识和与患者沟通的艺术,诊疗过程中给患者以人文关怀,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困,解患者之所难,并协助患方建立正确的期望值。
2.3 三个实现
2.3.1 实现服务规范性 健全规章制度,使人性化服务每个方面和每个环节都有相配套的流程和可遵循的规范。
2.3.2 实现服务可感知 通过有形的方式,化人性化服务的效力,使患方尽可能的感知到人性化服务所体现出的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
2.3.3 实现服务可持续 人性化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要不断创新,持续改进。
3 我院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实践探索
3.1 确保医疗质量
人性化服务是对患者更深层次身心需求的满足,而医疗质量安全是患者的最直接、最基本的需求。只有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得到保障了,才具备了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基本条件。我院狠抓医疗安全教育,定期召开质量分析整改会议,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考评体系,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综合质量检查,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挂黄牌,发生严重差错的实行一票否决制。由于医疗质量得到了保障,患者在安全的诊疗环境中提升了对人性化服务的认同感,人性化服务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理顺服务流程
3.2.1 就诊程序人性化 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就诊途径,缓解看病“三长一短”现象。门诊形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要;开通多种挂号渠道,方便患者。住院手续更便捷:真正做到患者入院有人接,咨询有人管,手续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一条龙”服务。
3.2.2 住院诊疗人性化,诊疗处置及时 住院医师要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主治医师在24小时,管病房主任在48小时内查房;急诊会诊不得超过15分钟,普通会诊在48小时内完成。诊疗环节细致:在诊疗环节上做到五不:不误诊、不漏诊、不粗疏、不草率、不简单化。诊疗收费合理:临床用药做到合理廉价,耗材使用做到知情同意,医疗收费做到公开透明。
3.3 优化环境设施
医院环境干净整洁,标识清楚明确,布局合理有序,努力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如在公共场所挂上温馨提示等标语,每个科室走廊上都配有扶手、椅子等公用设施,病房
内有独立卫生间,提供淋浴,保证24h热水,有电视、电话等设施,床边配备呼叫器等等。
3.4 规范语言行为
医务人员接诊热情,解释耐心,注重礼仪,讲究礼貌,语言温暖,面带微笑,给患者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做到在老年患者面前,要像他们的儿女一样;在同龄的患者面前,要像他们的兄弟姐妹一样;在低龄患者面前,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3]。
4 结语
人性化服务不仅是一个温暖,时尚的口号,对医院而言,它更是病人的权利和要求,也是医疗机构一种规范的服务行为。几年来,我们在开展人性化服务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实施人性化服务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是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被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人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培养学生在毕业以后成为技能型人才,而我校地处西北、各方面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很难满足现有的需求,在此形式下我校与国外和国内的名校合作办学,如美国的西北理工大学,国内的东北大学等,合作模式是二加二的模式,即前两年在本校学习,后两年送学生到合作院校就读,因此就我校而言,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目的和意义。
双语教学活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另一教学语言为第二教学语言,就目前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而言双语就是指汉语和英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不仅涉及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双语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我校的情况出发,我们所实施的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的双语教学,客观地说,并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去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就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双语教学具备的条件。
①双语教师的素质[4]:双语教师是具体实施课堂双语教学的人,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双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特别是用外语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影响着整个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英语纯正流利的复合型教师,是双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素质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等;没有教师或者教师的素质不高,双语教学的实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校目前的老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从学历上看,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都是六级,有的老师还具有雅思和托福的证书。教师花时间备课,应该还是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的。
②学生的特征:双语教学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学科知识基础密切相关的。具有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方面双语教学是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展英语语言学习的,另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具备一些简单的句型、语法,并能听懂老师的基本课堂会话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有基本的交流,课堂双语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下去。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南方城市,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一般在大二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英语四级证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活背景,开展双语教学自然会顺利一些。
3.双语教学实施考虑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能力[3]: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有效双语教学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较高的学习外语及学科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学生不仅不能进行基本的英语学习和学科学习,反而更难确保双语教学顺利及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还会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需求程度,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程度。
每个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状况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一部分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还对双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意识到,有进行双语学习的需要。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也是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举措;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学科知识和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身可能还有待提高,或者他们对双语教学不感兴趣,也没有对双语能力的需求,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则应量“学生”而行,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有重点地实施双语教学,或者选择不实施。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整体水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就我校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师资力量、教材的选用、课堂信息量的不足,以及什么样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等,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提出双语教学合理的方案[5]。
参考文献:
[1]冯月春,张翠玲.关于本科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张志刚,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引言
中日的经贸往来顺利健康的发展对中日两国都是至关重要的,中日虽然同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体系,但是仍存在许多价值观因素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会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反映出来,在中日合资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自从团队这个概念被提出以后,团队理论逐步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团队理论的关键是强调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合作,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提高项目团队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提高合资企业项目团队的绩效,提高知识性员工的积极性是所有合资企业目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它可以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但导致项目团队的绩效不高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时只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更多的情形则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最终结果。企业只有积极寻找原因、主动关心知识性员工的所需所想,掌握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改进和提高管理策略和组织结构,做到对企业和员工的“双赢”[1]。
1项目团队管理的相关研究基础
从理论探索的角度看,项目团队的管理研究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但由于我国合资企业的项目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管理的手段还相对落后,单纯注重项目本身范围、时间、要求方面的硬的因素,而更多忽视了承担项目“人”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软的因素[2]。而且在中日合资企业项目中,项目承担人―项目团队的领导及其成员,均为知识型员工,如何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已经成为团队管理的重要目的。
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就是今天流行的团队管理理论。沙因(1970)提出的人是“复杂人”的假设,认为由于人的个性、年龄、职位、需要、知识、人际关系等不同,因而认为需要、动机也是复杂的,体现在管理方式上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主张管理方式的多样性[3-4]。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使管理理论开始从过去的“以人去适应物”转向“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由注重层层控制式的管理。员工在这种参与模式下,感到自己被重视,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归属,促进了团队凝聚力,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益[5]。
周评(2006)认为项目团队管理是指管理者如何借用组织的人力、财力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团队合作,促使团队精神实现,凝结团队文化的行为过程。将以前传统的等级结构转变成了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将公司的目标分解为团队及其成员的目标,将松散的群体变为团结高效的工作团队,是项目团队管理真正价值之所在[6-8]。
本研究从某中日合资企业项目团队管理的实践出发,分析其在项目团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探索适合中日合资企业项目团队管理模式,希望对合资企业项目团队管理有所借鉴。
2项目团队管理在中日合资企业的实践
本研究总结某中日合资企业的项目团队管理实践,提出相关管理建议,该中日合资企业在进行项目团队管理时的基本情况如下:
(1)项目团队建设
2005年从项目团队建立之初,项目经理就告诉大家,我们是一个相互信任,相互依赖,齐心协力,共同合作,一起工作的整体团队,我们为一个明确的目标――研发适合市场的产品――而努力工作,我们需要开展持续性的团队建设活动,使之不断完善与发展。
在这个项目团队中,通过不断的培训与沟通,每个人都对项目目标有清晰的理解;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项目团队中不同时刻所承担的不同角色与不同责任;每个人都彼此了解团队伙伴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经常性的非正式的团队活动,使得一些原本处于不同部门不是十分熟悉的员工能有机会轻松而随意地交流工作内外一些心得等,加深了互相之间的了解,融合了各自的价值观。很快地,原来显得生硬死板的同事关系得到了很大改进,同事之间都能够开放而坦诚地对工作交换彼此意见,互相分享信息,乐于给予其他同事帮助并分享其他同事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大家能互相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并接受之。实践证明,作为一个成功的项目团队,我们的项目成员都具有相同的核心价值观,都能够互相理解、信任、依赖,并承认彼此间差异。大家都感到了自己工作对项目的贡献并相信其他成员的成果也都为项目的成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项目团队管理的风险控制
在中日合资企业的项目团队中,出现最大的风险,就是关键人员的非正常流失。即使加入了项目团队,很多员工在完成指定的任务并离开项目团队后仍将被公司裁汰。因此虽然已经制定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完成激励制度,仍有部分关键岗位的优秀员工被猎头公司挖角并在完成项目任务前离开了工作岗位。再好的项目计划还是要靠人来实现,所以,这类风险对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符合项目要求将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在本次项目的风险评估中排在所有风险之首。预计到这一点,项目组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已经作了相应部署如表1所示:
表1某中日合资企业项目风险应对措施表
除上述显示的应对措施之外,项目经理会同人事经理,着力改善项目成员的待遇,并在权力范围内尽可能地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如:在项目后半阶段继续项目运行的员工,都采取了弹性工时制度,即在项目进度允许范围内,可以自行安排每周来G市工作的时间,如可以每周工作4天,每天12小时,完成本周指定的项目任务后即可回上海休息。新加入项目组的员工都获得了舒心的生活环境:每天上班有专车接送,生活费用按在国外出差标准补助,即使需要随生产线运行的翻班一线员工,也都提供了公司附近三星级宾馆的住宿。
除了物质条件改善,精神方面项目经理也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虽然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日本籍干部和中国籍管理人员不谋而合地,大家都提出在项目成员中进行团队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爱岗敬业”教育,教育员工要树立责任意识,激发大家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努力的工作态度。主要的内容包括:
诚实守信,对项目团队做出的承诺要认真面对;
要有责任意识,对分配的任务和职责认真履行;
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夸大其词或虚张声势;
对项目团队内外的同事要互相尊重,善于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
处处体现职业精神,以最佳的方法完成每一项任务;
节约资源,杜绝浪费。
其次每个项目成员,在完成项目任务,即将离开项目团队时,都能够得到由总经理签发的奖励证书,并且,按照欧美企业的习惯,项目经理会出具一封亲笔书写的热情洋溢的推荐信,并在行业内进行推荐。
实践证明项目团队的核心关键成员最后仅有一人(工艺技术经理)提前离开了项目组,而且这位员工也尽量把其担负任务的核心部分完成并作了妥善的交接,没有对项目的进展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3项目团队管理在中日合资企业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建议
(1)项目的跨文化管理
面对项目团队跨国合作的深入,毫无疑问该中日合资企业也面对着跨国团队建设的问题,通过以上对于该中日合资企业在项目团队管理的实践总结,需要在企业项目团队管理中强化跨文化管理。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指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方面中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的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的实现企业管理[9]。
跨文化管理问题:跨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管理是该中日合资公司项目团队不断提高运作有效性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因为不同的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让成员们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而且每个人也都会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员工总是用自身文化的“有色眼镜”来感知信息,这样在信息交流时,易使信息失真,产生误会,并引起摩擦与冲突[10]。该公司项目要跨国运作发展,除了必须了解进入国家的市场及其运作规则外,还必须了解其社会文化、人际交往规则、企业管理模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等。为此,企业项目团队需要对影响企业管理活动和管理模式的文化层面进行分析,而在考察跨文化管理对项目团队管理的影响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系统分析得到广泛使用。
(2)项目的沟通管理
中日合资企业项目各部门内部,各项目部门之间以及项目内部与外界都建立起了有效的沟通渠道,快速而准确地传递和沟通信息,以便使项目成员明确项目目标及各自需承担的责任。同时,通过信息在相互间的有效传递,可以及时发现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关措施应对。所以,在项目运行中如果缺乏良好的沟通,就不可能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也就更不可能及时实现项目目标了[11]。
在很多讨论项目理论的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项目参与者永远彼此默契配合,共同推进项目任务的完成,于是我们在项目管理中经常存在一个误区,就是经常根据理想化的计划、图表、公式、理论去管理,但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项目的进程中总会有自觉或不自觉地不能配合项目工作的人员出现。通过认真研究过项目沟通理论后,中日合资企业项目小组认识到需要进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管理。
(3)项目的冲突管理
答案是唯一的:课程。只有课程这座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才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结合点。因为课程是一切现实的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轴心,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及其思想和观点,包含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宗旨,都必须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课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因为课程具体体现着培养目标的要求,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更加具体体现了各行业对各类人才知能结构的客观要求,这种特定的培养目标也只有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教事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办学质量方面仍与社会需要相距甚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未能牢牢地抓住课程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从当前职教课程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课程设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课程内容及结构安排不够合理且时有偏离培养目标的现象,必要的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制度也还远未形成……这些方面的改革工作都亟待开展。
有人可能会说,你所讲的“课程”不就是指“教学内容”吗?否,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过狭隘。过去我国长期受前苏联教育学理论的影响,总习惯于把课程当作教学理论的一部分来研究,但事实上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课程理论已从教学理论中分离出来而直接成为教育学理论的下位理论。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课程应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这样,就应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理解为是培养社会生产第一线所需职业技术人才而设计的所有教育活动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亦即学习某一特定专业或工种的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包括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及社会培训部门)的指导下所应取得的全部经验。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牵涉到教育行政部门,更与广大企业和学校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教学人员直接有关。因此,我们每一位职教工作者都应在思想上自觉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更新职教课程观念,积极地投入到现代职教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由于我国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和具体困难,人们为了摆脱困境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职教的外部,希望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以始终保持对职教的强烈需要,希望职教立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能更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希望上级部门增拨经费以满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仅有这样的想法还不够全面,也不够现实,因为它缺少了对职教本身的自省,其中也包括对职教课程发展现状的检讨和反思。其实,外部因素的改善固然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更为根本的措施还在于职教自身的不断完善。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理顺体制和改善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而且更应注重对职教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改革。
如何切实地做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运用现代课程论的思想来更新职教课程观念,树立起一种职教“大课程观”。这里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其一,就现代职教课程的内涵而言,我们不能将课程观念局限在正规的显在课程之上。现代意义上的课程代表的是整体的学习概念,它并不仅限于教学计划表中排列的各门学科,也包括规定科目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但在实践中人们却往往只注重那些严格按计划组织的教学科目,而普遍忽视了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的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支配学校师生集体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的校园文化之类隐蔽课程的建设。事买已经证明,在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这类非正规的隐蔽课程是比任何正规的显在课程都来得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在揭示现代职教课程内涵时,一定要把显在课程和隐蔽课程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如果这种非正规课程的作用发挥得好,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增强现代职教课程的总体效应。
1.问题的提出
时代背景: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全球化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意味着有必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上述经济形态的变化将至少涉及以下问题:新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出现;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增加;新的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预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爱好和平的文化和保持良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特征。因此,技术和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与实践必须以这个模式为基础。这个模式的特点还有:技术与职业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更为重视人的发展需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有效参与劳动世界的能力。"
我国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经济,而其中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更快。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劳动力聘用上得以反映,服务行业和工业行业服用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在发展较快的地区和企业中,劳动力很短缺,尤其是技术型劳动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结构的急剧变化,与国营企业的改革一起,对劳动力大军的技术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对国家的教育和培训体制提出了要求。中国劳务市场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对缺乏竞争力及亏损国营企业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一个高效率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培训系统。
所以,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响应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信息化,促进职成教育面向新世纪,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整合全国教育资源,培养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专门人才,教育部职成司开始了大范围的远程教育实践,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等工作。同时地方上,也通过积极建立职成教网,推动当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
遇到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在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也是刚刚起步。这种使用新手段、新技术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如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增加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等等。但是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的教育形式,如果没有理论研究作指导,非常容易在普及的过程中造成程度不同的失败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基于目前在职成教信息化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我们从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实际工作需求出发,针对其中一些指导性、规范性等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和研究,重点突出,在核心理论和实践上把握住主要内容及整个体系,即把握住原创的东西,同时,又做到针对需求对象有的放矢,不做空泛的研究。通过研讨,发现几个问题比较突出,即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建设和发展、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资源开发、远程职业教育的专业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本身专业特点决定的远程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成绩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急需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参考模式,是值得研究的。
研究内容:针对我们开展远程职业教育的经验不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及国内其他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开展经验,并且,关键是从我国职教现状和教育需求出发,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对以上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组织,并界定为如下几个研究子课题。①对教育信息化平台行政管理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成网的建设和发展)和远程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的管理研究;②对远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研究③对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开发和管理研究④对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及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⑤国外相关专题的研究。
2.研究意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
希望通过参加职成教网站、职成教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对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现状考察和研究,为实际的远程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并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本课题成果对我国远程职教工作开展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双重意义。
在实践方面,本课题要通过在国家级网站上实施远程教育,对职业学校校园网环境下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验基地,通过试验开展研究,找到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的方法,积累经验;通过网站远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和培训的实施,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下开发的素材库及网络课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适用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素材库与网络课程开发方法;通过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课程支持系统的使用,研究并提出适合于远程职业教育的网络教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此外,通过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的运行,以及远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与公司一起研究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开发、试用以及改进和推广,由项目办公室组织评估,形成一整套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一套培训远程职业教育师资的体系和管理办法。
在理论方面,基于上述实践内容,利用第一手的数据和经验,结合国际上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层面研究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大范围实践的环境下,尤其是通过校园网环境下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和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摸索出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教学或培训目标与远程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试图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归纳出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框架以及系统中主要两大模块学生和课程的构建,还有系统的组织实施方案,即教学系统的设计等子系统的规划,从中概括出几种系统模式,总结其推广的可能性及困难,形成我国远程职教的典型及通用模式和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文献综述
首先来探讨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问题。长期以来,各国和国际职教界各执己见,有的称职业技术教育,有的称职业教育。狭义来讲,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拓展了。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两种教育系统,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所以有更大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反过来,职业技术教育又对经济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社会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一支能满足经济发展、懂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明显的与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或滞后,无法及时更新人才结构,提供人才素质,扩大人才种类和数量,满足许多新兴的职业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
其次来看一下成人教育的概念,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为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5岁或15岁以上的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设计的有组织的教育计?quot;。而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任何专门为满足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且其主要活动已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学习活动和计划,其范围包括职业的、非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习以及带有某种社会目的的教育。
下表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分类:
对象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未成年人 义务教育/普通初等教育 中职 高职 普高 - 成人教育 成年人 - - - 学历补偿教育 面向成人的教育 主管 基教司 职成司 高教司 职成司
我们来分析一下职教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背景。第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人才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将分别处于半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不同的阶段,由此中国的产业结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从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要做相应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从各方面统计数字看,中等人才仍占大部分比例,对发达国家也一样。第二、知识社会引发的职业资格的变化。在这个时代,把能力看得要高于学历,人们的能力将是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所以职教的培养目标将是既适应市场动态性需求,又满足个人生计发展要求。从以上两点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和方式上都应该做创新性改革。其中的核心,在于专业改革的观念转变和教育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由此引发的新的思考有,关于职业教育结构的系统化层次定位、关于职业教育管理的服务型职能转变、关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重组整合、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的开放型体制模式以及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预警机制等五个方面。在这些新的发展需求的引导下,能否借助远程教育,利用它的开放性、资源多元性、管理灵活性、规模效益等诸多优势,适应职教的改革趋势,开创一种全新的远程职业教育新局面呢?
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做一个了解。远程教育使用的概念在国外和国内都经历了许多演变。
1980年,基更给出远程教育一个描述性定义,远程教育是具有一下特征的教育形态:
(1)教师和学生分离,学校和学生分离;
(2)有教育机构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即提供学习计划、学习材料。这种材料应比常规教育的材料准备得更充分;
(3)应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多类教育技术和媒体。技术媒体的作用为:承载教学内容和联系师生;
(4)在师生间提供双向通信交流;
(5)为社交和教学目的,组织必要的会见和讨论。即学生除独立学习外,还应有小组讨论,但以个别化教学为主,小组集合活动为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准永久性"地不设学习集体;
(6)工业化的教和学的形式。
1986年,基更在《远程教育基础》中,去掉了最后一个要素。
丁兴富在《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1988年)中给出的远程教育的定义为准,它做了五项描述性定义:
* 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
* 有组织的系统工程;
* 自学为主、助学为辅;
* 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
远程教育的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化社会中、并且随着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那么这背后支撑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是有哪些呢,丁兴富提出了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的'五原理'说,由这几个动力,我们可以论证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的必然性和与优势。具体分析来看:第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各级各类大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需求构成了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力。而最直接培养这些专业人才和劳动大军的职业教育更是尤为有必要引入远程教育方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印刷术、交通运输、邮政业的兴起开创了远教的先河,再到电视广播、录像录音等大中媒介的普及掀起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期,直至世纪之交,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这些技术发展而来的交互式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革新提出了挑战、提供了机遇。同样,职业教育体系也面临这样的机遇。第三,教育民主化和学习终身化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之一,并构成发展远程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职业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职业教育也将覆盖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所以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也是教育需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第四,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和构建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终身学习的共识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政治决策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教育投资的认识。教育经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于教育投入的不足依然困扰着各国政府和教育界。传统学校校园教育因其课堂面授性质和成本结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高水平教师和巨额资金,这就局限了传统教育在短期内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校园教育也难以实施在职成人教育和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些基本矛盾使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增强了优先发展远程教育的共识,优先投资发展远程教育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教育发展决策的战略方向。我国政府教育部职成司也积极发展我国职成教系统的远程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和研究项目,以此探索我国的职成教的远程教育发展道路。第五,现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也构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为实施远程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上分析,就构成了职教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的原动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远程职成教育,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已经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类型如下表所示: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成人教育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从该表可以看出,我国远程教育主要分布在学历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大学本专科为主)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和培训,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社会经济依然不发达并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穷国办大教育,远程教育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密切关系,更有必要开展远程教育,为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我国目前的远程教育体系是一种三重体系;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双重模式的普通高校函授高等教育和标准模式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三种体系均面向成人教育,而只有电大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可以说远程职业教育的专门体系还没有发展和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第三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突破,所以,职业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远程教育体系,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新一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探索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建立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是职教领域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课题定位于需求应用型研究。目的是为推行远程职业教育的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所以主要是从管理的层次,就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按远程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各个子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最基础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指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教育局等部门)必须建立起信息化办公、协作式管理的基础设施;若具体到指导和管理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职成司和地方教育厅职成处就需要建立起本系统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来指导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基于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首先来探讨管理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用、高效的信息平台的有关问题,包括建设规范、功能定位、运营机制,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对全国远程职业教育所起的作用、如何实施管理等方面,并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将这个教育信息平台拓展为当地的一个信息资源中心,积极发挥教育对经济的先导作用。因此,这个信息平台就构成研究的起点。同时,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中,由校校通工程所带动的一批职业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也为实施校园管理,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网是建了,可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为了全国范围内推进职教信息化,为实施远程职教铺路,我们也有必要,就如何规范和指导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如何使用校园网,探讨出多种可行性较好的模式,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满足学校管理、教学、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有了最基本的管理信息平台,我们就从远程职业教育管理层面来探讨有关问题。从丁兴富所著的《远程教育学》中了解到,这个层面内容主要包括:远程教育行政管理、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管理、远程教育教学管理、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分类框架如下所示:
教育行政管理(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和远程教育院校的管理) 远程教育学校管理
(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管理)
学校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决策、控制、评估) 后勤管理 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 人员管理 学生管理 教师管理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就放在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远程职教教学开发和管理,远程职教的质量保证体系这几个方面。
第一,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包括国家行政管理部分和学校行政管理部分,前者指国家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权体制和对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主要讨论体制、机制、立法和财政等专题;后者依据对世界各地远程教育院校和组织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讨论不同模式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规划决策和财务管理等主题。从教育部职成司职责来看,这个问题应该是值得研究的。它对规划和管理我国远程职业教育,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二,对师资的培训与管理,在远程教与学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对学习资源过程设计和开发,然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并实现了角色和职能的转换,同时远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是实现高质量的远程教学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师资培训与管理展开研究。首先要对远程教师的职能和职责进行界定和分析。其次,研究培训的目标、方法和考核及管理的办法。通常,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分为两科专家,即所属专业的学科专家和远程教育专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专家探讨其培训方案。另外,在世界各国,远程教育教师队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远程教学院校的在编的专职教师和外聘的兼职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有不同的职能、不同的管理体制。作为职教领域,传统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就很灵活,没有统一的培训模式。所以,在培养和培训远程职教教师的方式和管理体制上,也就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研究这个问题,就成为实施远程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远程教学管理,这是指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的管理。作为远程教育系统的核心部分──教和学系统,主要强调的两大功能就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发送,以及包括双向通信交互在内的对学生远程学习的各类学习支助服务。所以,远程教育的教学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对课程教育资源开发与发送的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在教学(仅指教)子系统中这部分,结合职成司已经进行的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经验,我们主要研究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和发送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资源开发规范和管理办法,并协调相关的电信、交通部等部门,为资源的发送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并进行管理。另外,针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许多实操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远程手段得以实现,是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尤为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学习子系统中,主要研究实操能力的培养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第四,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史来看,远程教育从其最初的函授教育的边缘地位和质量声誉较差,到20世纪末成为有地位、有声誉的教育大家庭成员,以至到现在,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的第三代电子远程教育能否保证提供高的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并保持令人信服的地位和声誉呢?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应用技术于高等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念的挑战比应用技术于社会其他领域引发的变革更深刻。其次,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从来不是依靠任何一种技术或媒体自动赐予的,而是同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一样,远程教育的质量只能是精心设计、精心计划、专业实施和精细评估的结果。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职成司管理部门研究的问题。通过初步了解,由于各国的远程教育体制不一样,所以质量保证体系也各不相同,但其评估内容却不会脱离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等的相关性。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具体每个课题的研究都是从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践研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的。
(一)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的发展和管理政府教育网站
理论分析:
1.对教育网站的定义。
2.网站的建设规范
3.网站的功能设计。
4.网站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机制的
比较研究:
1.国外网站的相关资料
实践研究:
1.调研国内相关网站的设计和运营策略。
2.教育部职成司主办的中国职成网的设计和发展状况,研究国家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全国整个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对西部地区如何进行指导。
3.地方省市的职成网建设和经营发展情况,探讨地方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本地区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区,如何利用职教网的建设,建设当地的信息中心,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校园网建设
理论分析:
1.校园网的定义
2.校园网的建设规范
3.校园网的建设模式
4.校园网的应用
比较研究: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实践研究:
1.通过全国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实际建设和运作及使用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引入外来资金,并合理利用资金建设校园网,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等进行探讨,形成一套规范的,可借鉴的职业学校校园网运作机制和建设规范。
2.利用校园网的信息、教学、交流等功能,高效、切合实际地将校园网利用起来,为学校的管理、教学、后勤等服务,从而探讨某些可行度较高的校园网使用模式。
(二)远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
理论分析:
教师相关素质、专业能力的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职业教师的培训方式、管理方式经验
实践分析:
1.分析远程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知识和素质要求
2.结合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通过建设当地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联合企业、高校和学校的力量,针对当地的职教发展需求,培养和培训发展远程职教的教师。
3.培训资源建设,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理论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来设计和制作远程职教所需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资源。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建立一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管理规范和标准。
(三)远程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进行的研究,针对职成教系统的特点,分别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特点,通过不同的远程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归纳和总结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远程教学模式和管理办法。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一般的分析。即通过对远程教育系统和传统教育系统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教育系统在构成因素、结构和功能特征上的主要差异,进而讨论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这里的系统设计是指在对社会环境、市场、教育需求、学生、课程和资源等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远程教育系统。然后讨论远程教育的规划,即在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和决策的基础上具体规划远程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成分,并制定系统开发的组织实施方案。远程教育系统的主要本课题主要对其中的两个核心系统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远程职成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分析
1)设计媒体教学模式(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在远程教育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媒体教学代替教师课堂联系面授成为远程教与学的主体,媒体教学模式成为远程教与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在远程教与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和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与学生和教师教学的交互作用关系。在每一代远程教育中,由于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特征的不同,会有多种不同的媒体教学模式。
2)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开发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模式(远程教育的教学子系统的设计)
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就在于教学思想、理论和实践突破了原来的教材设计的局限,发展为课程设计并进而发展为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说,教育革新的方向,包括远程教育,不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要以教与学的全过程、整个教与学的系统为对象,以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将课程和教材(课程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开发放在整个教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开发之中。
①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
②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
③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开发模式设计和分类
3)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资源开发管理
比较研究
主要是国外的资源开发机制、管理体制、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经验
实践模式
1)通过这次资源建设,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2)通过教学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实践,探讨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2.远程学习系统(远程学习、远程学生和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理论基础
1)远程学习和远程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主要对远程学习的三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远程教育学生的分析方法以及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来论述远程学生特征信息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管理的关系。
2)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总论──以学生为中心和双向通信的概念和原理
对远程学习和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双向通信和人际交互进行考查,并对它们与学生自治和自主学习的关系进行讨论。
3)远程学习组织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
讨论远程学习的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和包括社区学习中心,网络教育环境在内的学习支持体系的技术设施建设,并分类讨论各种类型的学习支持服务。
比较研究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
实践研究
1)通过在远程教学实验基地的试行,总结各种不同远程学习开发模式,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探讨。
2)通过探索不同的管理体制(比如学习中心或社区中心,当地教学站、教学点或教学班,当地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实践效果,来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远程教育实施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式。
(四)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理论分析
1)远程教学模式分析
2)远程职业教育的优势
3)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实操能力培养问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实操能力培养和远程职业教学模式
实践研究
如何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某些实操能力培养问题。对利用仿真技术实施实践教学的研究。
(五)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理论分析
4)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分类
5)远程职业教育系统分析
6)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发与管理
比较研究
国外的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践研究
试开发并试点适用于我国的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六)远程教育的学习策略研究(比较研究)
理论分析
1)学习策略理论分析
2)e-learning学习策略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
实践研究
根据职成司的目前多个远程职教项目开展情况,从实践上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七)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理论分析
从典型案例入手,经归纳、分析将其中涉及的远程职业教育理论提炼成专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典型案例
实践研究
根据各地区、各学校或单位的实践情况,选择其中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析。
四、课题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工 作 单 位 及 职 务(职 称)
负责人 组长 余祖光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副组长 王文槿 女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信息室 副主任(副研究员)
课题组主要成员 刘培俊 男 教育部职成司学校管理处 副处长
包宇宁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信息室(助研)
罗辉 男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中心 主任(副教授)
陈东 男
清华同方网络事业部企业发展部经理
畦平 女
北京市教委(副处长)
欧阳河 男
湖南省职教研究所(研究员)
安宝生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课题组其他成员 李晓苓 女 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讲师)
于双和 男
大连海事学院 (教授)
张少刚 男
中央电大 (校长助理)
武怀海 男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
薛建国 男
上海职成教育在线副总经理
殷崇德 男
宁波市教育科研研究所
刘以群 男
大连市教委职成处
余中俊 男
四川省教委《当代职校生》总编、职教网站负责人
廖丽娟 女
广西易龙信息产业公司董事长、职教网站总策划
王秋生 男
宁夏教育厅职成教处(调研员)
潘鸣 女
科利华公司职教所 副所长
武马群 男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 校长
邬宪伟 男
上海化工学校 校长
荀莉 女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五、课题分解
子课题 成果形式 承担人单位 负责人 职教信息化管理平台──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方案及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陈东 职业教育师资的远程培训与管理 文章及方案、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 安宝生 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模式及研究 课程案例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包宇宁 现代远程职业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调查报告 中央电大 张少刚 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案例和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 罗辉 比较研究 案例和调查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报告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余祖光
六、参考文献
专著:
1. 《远程教育学》丁兴富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2. 《网络教育应用教程》祝智庭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3. 《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清云 主编 2000.4.1
4. 《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乌美娜 主编 2001.1
5. 《职业技术教育学》张家祥 钱景舫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6
6.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黄克孝 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7.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 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8. 《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嘉格伦 [美]著
9. 《学习策略》蒯超英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
10.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顾英伟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0
11. 《与时代共振──企业知识经济攻略》郭志强等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7
12. 《e-learning》 Marc J.Rosenber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 Series 2001.
13. Ruth Clark,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1999,p.165.
14. Educational Technology _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论文:
1.伟平. STW: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抉择[M].《全球教育展望》2001(6)
2.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概览[M]. edu.cn
3.王希文. 边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思考[M]. 《中国高等教育》
4.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M]. edu.cn
5.李士杰.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M].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6.江伟.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M]. 《教育与职业》
7.孙琳.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M]. 真源在线
8.张社字.高职的发展:任重道远[M]. 中国教育报
9.李建求. 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0.于洪文. 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M]. 《教育与职业》2001(5)
11.黄尧 刘京辉./edu.cn
12.陶文庆. 简析职教的现状和对社会的特有价值等特点及其发展思路[M]. 中国教育先锋网
13.科林 鲍维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技术[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4.张晓明.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产教结合[M]. 成都教育信息网
15.苏民. 面向21世纪社区教育模式探索M].《北京成人教育》2001(7)
16.杨启亮. 适应与改造: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教育M].《职业技术教育》2001( 6)
17.许卫.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M].《北京成人教育》
18.[德]Volker Ihde./edu.cn
19.王兰.英国大学成人教育模式的演变及现状M].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
20.Margaret Driscoll, "Industry Repaot:1999", Training Magazine, October 1999,p.46
21.1998 ASTD State of the Industry Report.
22.Gloria Gery, "What is Your Web-Based Learning Strategy?" Learning Circuits, an ASTD Webzine about digital learning, Feb. 2000
23.Brandon Hall,Opinion and Arts Section,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Vol.48,Aubust 1999,p.B8
24.Marc J. Rosenberg,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McGraw-Hill, 2001
25.William Horton, Inside Technology Training, January 2000,p.17.
26.Roger Schank, "The Attack on ISD", Training Magazine, April 2000,p.48
27.Online Learning(kmworld.com)
28.E-Learning_Advanstar Publications(elearningmag.com)
学术界一直在为科学方法教育与知识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争论,其争论的焦点就是科学方法教育所处的地位。长久以来,科学教育领域对此问题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研究,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观念体系,即知识中心教育观。国外某学者认为物理学中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内容,通过分解之后,都与3个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这3个要素分别为事实、逻辑或者方法论、表述形式等。其中事实需要实验来进行验证,而逻辑与方法论实际上就是物理思想,而表述形式实际上就是指数学。这一结构模式不仅促进了物理学科整体的发展,同时也会与物理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也会物理教学提供了途径。前苏联某学者通过研究将物理学科结构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更为真实的反映出物理知识与物理方法直接的关系。其物理知识与方法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知道该学者将物理学科划分为五个部分,并且对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数学等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界定。这一结构模型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些学者在上述结构模型的启发下,提出了更为合理的知识―方法结构图,如图2。
图2中,学者也将物理知识与方法分为5个部分,而科学方法处于中心位置,与其他4项内容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部分之间要想有效联系,都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因此科学方法在其中起到的是纽带作用,沟通者其余四个部分。科学发现认识论学者,科学根源就是现象,学者在科学研究期间,现象与理论之间并没有产生直接联系,科学现象只有经过科学方法的论证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理论。同理,科学理论也不能直接应用,只有通过科学方法,才能够应用到现实中,并且在现实中进一步延伸。此原理同样适用于科学教育。两个将结构图相比,笔者认为图2更加的合理。
2.物理科学方法显化教育的内容研究进展
现阶段科学方法分类还未有统一的定论,因此其也是学科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只有对科学方法进行正确的分类,科学方法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学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实验,已经形成了系统理论,即智力―技能―认知结构理论。
站在能力因素的角度来考量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能力,智力与技能都属于硬能力,因为这需要他通过人类的大脑才能实现;另一类是软能力,也就是认知结构理论,因为知识结构理论是通过人类的后天学习而形成,其就类似于人类的软件。
在能力结构中区分“硬能力”与“软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根据这种区分,我们不仅清楚了能力因素中的智力、技能、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不同属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在能力因素中,智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靠训练而达成的,而能力因素中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则可以通过传授、探究或发现使学生掌握。从这种基本思想出发,我们把科学方法分为了思维方法和学科方法。前者是主观的,是大脑的功能,需要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与掌握,后者是客观的,不是大脑的功能,需要传授才能使学生习得与掌握。这样一种分类方式,不仅来源清晰,而且与教育方式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3.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进展
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显化研究中,我们认为,科学方法与知识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是高度抽象的。如果只从隐性教育角度进行教学,学生也可能从中学到一些科学方法,但只能是零星的、不连贯的,收效甚微。但若脱离具体物理知识去传授科学方法,则更不可取。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科学方法教育途径的两难处境。因此,我们尝试寻找一种恰当的教育方式,在显化科学方法的同时,进行科学方法教育途径的创新,使学生对科学方法的了解切中要害。我们认为,这就是结合科学方法的物理概念与规律教学。
资助项目1: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外国建筑史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
资助项目2:吉林建筑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外国建筑历史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
【分类号】G633.2
1.引言
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学生提高基本建筑素养、丰富设计知识,培养建筑观的主要途径。如何加强理论课的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质量,是各个院校关注与重视的课题。
2.研究背景
2.1“翻转式课堂”的起源和发展
“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把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制成音频和视频,供补课的学生在家里学习,效果显著,两位教师将这种做法进行推广,教学模式获得成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主体结合教师的讲授为主,单一的方式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听课,“翻转式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改变了学生上课听课,下课完成作业和练习的教学方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2“混合式学习”的背景和特点
21世纪,网络技术成为影响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学习也被混合式学习方式所取代,将二者结合,可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多媒体、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以“知识”为核心资源的知识经济相辅相成的发展,一方面加速了知识总量指数式增长和日新月异的更新,另一方面也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环境。“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角度众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实现课程教学系统化、完整化和最优化。
2.3构建的意义
“混合学习型翻转式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结合混合式学习的内容策划,在学生互动交流的背景下,混合方法和学习模式,在确保知识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的要求下,让学生主动深入思考,通过发散思维,加强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建立科学可行的“互补式课堂”形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3构建模式
3.1协作学习小组的构建
学生成立“协作学习小组”是翻转式课堂的基础,按照兴趣,自拟题目自由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协商的方式开展群体学习,查阅文献和资料,完成微信公众号的相关内容,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学生与老师建立微信学习群,每周四下午六点到八点,选择交流母题,由相关题目负责小组主持,进行答疑和讨论,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学习互动。最终成果组织展览,由课题组教师、学院专家委员会、本系学生综合打分,结合学习小组互评,最终确定名次与成绩,成绩与最终课程成绩挂钩。
3.2辩论式的学习形式
在协作学习小组形成的“分组-合作-讨论-统一”的横向学习主线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组织辩论会,进行纵向的交叉学习,一是以内容为主题的辩论会,主要选取外国建筑史的重点学习内容为主题;第二以家地域为主线,与协作学习小组进行互动,不定期在微信学习群思考题,为本校学生提供深入交流的语境,让建筑史与建筑理论的学习互动,帮助学生关注思想多与关注形式,理解认识建筑历史,加强建筑与其根植的文化、地域的联系,真正进入研究式的学习阶段。
3.3混合式的思考方法
注重启发式的思维训练,设计“互动思维”的知识点,采用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中西对比”[1],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形成整体分析学习的思维模式,重点布置两个对比题目,一是卢浮宫与紫禁城,结合时代、社会、政治、审美的大背景辨析,思考中西方的文化和美学差异,就中西建筑的平面形制、空间尺度等进行讨论,对材料技术和结构形式进行比较;二是天安门广场与圣马可广场,学生在课下制作模型,从多角度阐述,加入城市史、园林史和文化史多方面内容,实现从认知、理解到鉴赏的提升。
3.4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多学科的交融、互动是新思想和新知识点产生的基础,一是将历史分析的思考方法引入学习,在讲解外国建筑史中结合地方建筑历史概述的内容,与日本、长春的建筑进行类比和拓展,结合实际的勘测与调研,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直观认识和空间想象力;二是结合建筑设计课程:长春新民大街旅馆建筑设计,以历史街区为建筑设计课程基础条件,将历史元素应用与建筑设计之中,将外国建筑史和地方建筑历史概述的课程融入建筑设计课程之中,实现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同时结合经典案例的教学,学生历史知识的实践和运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4 实施评价
4.1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整体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课程实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主观能动性与三个方面相关联,即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以及认识改造过程中所具备的精神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想”“做”,以及“动力、决心、意志”[2]。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和思辨思维,完成知识结构的新型构建,养成自觉思考和自主运用的习惯,真正培养个性化的建筑观和综合设计能力。
4.2需要继续深入的问题
“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和建筑界的热点、焦点,扩展学生视野;协作学习小组的构建需要继续加强,需要增加专题式的系统研究,为当代和未来建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完善学习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评价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沟通机会。
结语
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基础的“翻转式课堂构建”还在实践之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学的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C979;C92-0;C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12-0085-07
一、何为“慈善”和“慈善事业”
慈善活动古已有之。历史上,人们通常将“慈善”理解为富人对穷人的施舍或君主对子民的恩赐;日常生活中,它又容易被人们简化为一种纯粹的救助救济行为。随着文明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风险的种类增加和程度加深,人们无一例外地都有可能遭受风险而“沦为”受人恩惠者,故此原来消极的慈善观念逐步得到改观,慈善的含义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
慈善是一种美德、善心,其本质是人性利他的表现与标志,是人类最需要、最应具备的基础性道德。元论是西方世界的“爱人如己”还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推己及人”,都是慈善在日常生活态度或行为中的彰显。著名慈善学者罗伯特・佩滕将“慈善”定义为“为公众谋福利的志愿行为”,强调慈善“志愿性”,也通过“减轻他人痛苦”和“改善社区成员生活质量”两个维度揭示了慈善的目的取向;尤其是“改善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维度更是给慈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慈善是一种德性、态度,亦是一种外显的行为。慈善事业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代慈善事业实质上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由专门的慈善团体来推动的民营社会保障事业,已经突破了传统救灾扶贫的领域,拓展到了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公益领域。因此,可以将“慈善事业”概括为社会个体、团体或组织在自愿基础上所进行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公众福利改进的各种公益活动,包括自愿捐赠和志愿服务等。
二、慈善的伦理根基:个体与共同体的天然职责
“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一般来说,应该先研究前者,然后研究后者。”只有这样,才既科学又符合逻辑。通过研究发现,慈善的伦理根基主要存在于三个层次:微观层面上,可概括为人性、人情、人道和人权;中观组织上,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第三部门的社会责任;宏观层面上,则主要体现在收入再分配及其社会有机体调适功能方面。其中,微观和中观层面阐述慈善这一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而宏观层面侧重于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考察慈善的伦理根基。
(一)个体层面:慈善事业焕发人性光彩
1、人性:蕴含“利他”的倾向。利他,是人性的本质属性之一。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富于同情心;他们全无虚荣和利己的动机,对在周围播撒快乐感到愉快,对别人因他们的工作而满足感到欣慰。“利他”(altruism)一词的出现,源于社会学家孔德用它来代表一个人有利于他人的无私行为或者说为了他人的福利改进而牺牲自己福利的行为。
其实,作为一种伦理规范,“利他”早已得到了先贤们的系统论述,如以“孔盂”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人之初,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等,都是人性中利他倾向的经典概括。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更是儒家学说中的最高道德境界。据《论语・雍也》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之后,孟子把“仁”建立在“恻隐之心”的伦理基础上,把由“恻隐之心”产生的道德感情直接发展成道德行为;并指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使之成为一种趋善的道德价值,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的慈善观念。如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除儒家的“仁爱”思想之外,传统文化中还有墨家的“兼爱”、道家的“积德”和佛教的“慈悲为怀”等慈善思想:它们一道不断塑造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之性格,成为我国社会慈善事业兴起、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
2、人情:共同体中的责任。有人认为,无论人性善或恶,利人(亦即“利他”)都会存在为己利人和无私利人之分。但实际上,由于“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共同体,人们在共同体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无论利他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总会带来“利己”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利他”是人们的理性选择之一,是人性外显的基本轨迹。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无私利人的,只有无私才是仁。如“仁者,心之德。心不远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儒家学说通过“推己及人”的“差序格局”(或称“圆心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在中国社会中“利人”行为的实施途径或者说“仁”的实现方式,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履行人情“债务”以利他,已成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和日常行为规范。
在西方,康德则把“利他”称为“责任”:尽自己所能对他人好,是每个人的责任。阿尔森・古留加在《康德传》中指出,康德所说的“责任”就是应该为别人谋福利。总之,无论是儒家“无私利人以求成仁”的思想,还是康德“出于责任以无私利人”的观点,都认为人们应该懂得其个人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并应怀抱“报恩之心”,以帮助他人改进福利,实现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
3、人道:人文关怀的复兴。人道早已有之,但“人道主义”最早兴起于欧洲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一种用来反对神学束缚的精神武器,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利器,并逐步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本内容的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人道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否定“君权神授’’;用人性反对神性,人道反对神道,人权反对神权:其核心在于尊重人的价值、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从广义上讲,人道主义是指一切以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人的幸福、人的发展或人的自由为主旨的观念或哲学思想。人道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要求人们对需要援助的人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尊重他人生命、存在和价值,富有人文关怀精神和同情心,履行关爱他人的义务。
4、人权:福利请求权。人道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等人文关怀精神,尤其是“天赋人权”的主张催生了以“自然权利”为代表的人权思想和理论,从而赋予了人们以“福利请求权”――身处困境或绝境的人们“向他人或社会组织请求援助”的权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逐步上升为一种道德规范甚至通过共同宣言或法律法 规的形式固定为一种行为规范。如198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就明确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在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社会中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慈善享受权或者说福利请求权;另一方面《世界人权宣言》也指出:“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因为只有在社会中他的个性才可参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至此,如果说“人性利他”主要是从爱心、同情和人文关怀等情感因素来论述慈善的人性根源,“人情责任”则从休戚与共、推己及人等角度来论述慈善的人情依据;但真正把慈善上升为一种道德义务来加以阐述的当属“人道主义”。同时,“人性利他”和“人情责任”是从“慈善供给”(慈善捐赠)端来探讨的;而人道主义及其衍生物――“人权”,尤其是后来被法律化了的“公民权利”则第一次从“慈善需求”端论述了慈善事业的必要性。
(二)中观层面:慈善事业彰显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的社会责任
1、“企业公民”: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源泉。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进入21世纪,“企业公民”一词的出现明确表示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在享受社会赋予的条件和机遇时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这一概念体现了人们对企业的期望已发生了变化:企业不仅应当承担解决就业、赚取利润和缴纳税收等经济功能,还应在关心环境和生态、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上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其实,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渊源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所进行的“义利之辨”,就已经涉及了商人在个人私利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取舍问题;古希腊时期也要求商人在经商时关注社会福利和公共道德。卡内基在1889年的《财富的教义》一文中主张企业必须追求利润,但企业财富应该用于社区福利;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首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1953年鲍恩出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企业社会责任”自此广为人所知。此后,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基思・戴维斯和罗伯特・布洛姆斯特朗指出:“社会责任是决策者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有义务采取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詹姆斯・E・波斯特等直接通过“慈善原理”来阐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主动帮助社会上任何贫困的团体,包括企业慈善事业和促进社会福利的志愿活动两种类型。企业社会责任专家、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尔奇・卡罗尔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分类的建构极具代表性: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它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主决定其履行与否的责任(慈善责任)四方面。他还用金字塔图形对企业社会责任给以形象的说明:慈善责任位居金字塔的最高层,它表达了社会期望企业成为出色的社会公民的愿望,也就是说期望企业履行慈善责任,为社区生活质量的改善作出财力和人力资源的贡献。
诚然,关于企业是否应该和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存在一些争议,但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企业公民”),企业必须同其所在的社会环境进行联系,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成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企业只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维护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社区的责任就是回馈社区――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报给所在社区是其应尽的义务,如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为社区的公益事业提供慈善捐助等。慈善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种,有助于塑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日渐被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2、第三部门的社会责任:公民社会的天然使命。第三部门是一个相对的统称概念,泛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公民社会、志愿部门和利他部门等均归于其名下或作为它的别称。第三部门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显著特征;它与政府、企业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社会有机体,一道维护社会的正常运作。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自身的功能发展程度低,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弱,社会组织数量少;加之政府对整个社会实行集权制管理,扮演着“全能”的角色,非政府组织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发达,社会组织不断增多,尤其是在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向社会提供物品或服务(尤其是公共物品)存在先天的不足或缺陷时,第三部门也就日渐发展壮大起来了。第三部门在扶贫开发、灾害救助和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追根溯源,第三部门的生存、发展是与社会成员的利他倾向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的,尤其是专门从事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第三部门,其产生与发展更是依仗个体的奉献精神及利他行为:首先,社会成员的仁爱、慈善、互助之心为其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其次,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捐赠和服务为其供给了丰厚的物质保障;再次,多种形式的非营利性公益团体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组织载体;最后,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群众基础。可见,公益性和志愿性是第三部门的核心伦理属性和行为准则所在。汇聚个体的利他精神,对弱者实施人道主义关怀,无私奉献、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追求社会(社区)总体福利改进是第三部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天然使命所在。
(三)宏观层面:慈善事业具有收入再分配及社会调适功能
慈善事业素有“第三次分配”的美誉。它能够克服第一次分配(市场分配)的弊端,弥补第二次分配(政府主导的收入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等)的不足,是托起社会的第三只手。其实,慈善事业的这种分配功能远在政府和市场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以慈善事业为主体的第三次分配是完全出于自愿的、相互之间的捐赠和转移收入。它按照“道德原则”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无需市场规则和国家机器作为先决条件。
慈善事业具有社会调适功能。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固然有很多,但是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今天,慈善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因为市场主导的第一次分配通常注重效率,社会分配格局不足和个体能力的差异又客观存在,这样就难免造成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成员对财富占有过多、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势必会违背人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政府主导的第二次分配侧重于讲究公平,主要关注人们的普遍权利,很难面面俱到、完全照顾好部分特殊个体甚至群体的客观需求。因此,在前两次分配之后社会分配格局仍须作出一定的调整和整合,慈善事业正好填补了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之间的“真空地带”,有助于照顾到弱势群体的需要和社区进一步改善福利的 需要。另外,当社会出现某种突发事件或个体突然遭遇不测需要帮助(如“汶川地震”)时,慈善组织能够作出迅速的反应并提供相应的援助,犹如生物体的自我防御和恢复组织一样,对社会有机体进行较好的功能调适可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稳定,保障社会各子系统的正常运作。
总之,发展慈善事业,通过民间捐赠和志愿行动汇合社会各界力量,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缓解人们的生存危机、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道德产业”,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和运行还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流价值的形成,对于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与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社会中慈善事业的理性建构:“生态模型”及其政策寓意
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想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在剖析慈善事业的伦理根基之后,还应当分析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理性建构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选择正确的战略战术,来推动慈善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一)慈善事业的“生态模型”建构
慈善事业是诸多社会事业中的一种,与其他各种事业一样,受到外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制法规、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宏观环境为慈善事业提供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客观基础,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在。除了宏观环境之外,慈善事业更是受到其自身内在微观机制的制约。依据慈善事业的“生态模型”图可知,在天平的左端。是慈善事业的供给机制。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都是慈善事业的“主人”,是慈善事业的参与者和奉献者;他们在慈善事业中的付出共同汇成一股“社会亲和”的力量。这股力量让慈善事业的需求端(受益者)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并帮助其渡过难关或谋得更好的发展。
(二)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原则
1、公益性。公益性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是一切社会慈善事业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属性。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非营利性”和“捐赠分离”两个方面。首先,非营利性是关键所在。如果将慈善基金用于营利,就会违背慈善“无私利他”的伦理根基和捐赠者的初衷,遭受各方的唾弃,失去必要的道德基础,慈善事业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其次,公益性还体现为“捐赠分离”――让捐助者和受助者分离,即让捐助者不知道受助者是谁、受助者也不知道捐赠是谁。只有这样,才能使捐赠者少一些怜悯恩赐的色彩,受捐助者少一些感恩戴德的负担,多一些回报社会的意识;才能保证捐赠者和受助者的人格平等,才能保障慈善事业真正的公益性。
2、志愿性。社会成员的仁爱、互助之心是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个体出于仁爱之心、人道主义精神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各种帮助或作出捐赠行为,并非履行法定义务,因为法律上没有也不应该有相关的强制规定。慈善捐赠这种利他行为是个体道德修养或素养的体现,是一种由捐赠人自主实施的道德行为,不得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如果违背志愿性而加以强制,就会违背慈善本身的伦理基础和客观规律,导致慈善行为的异化和慈善事业的萎缩。
3、自治性。善是一种德性,在于个体的自我修养,而非外界干预所能主导的;慈善事业的主体是第三部门,这些都决定了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较强自治性的社会事业。如果政府对其干预太多或者直接举办,就会产生角色错位,使得慈善事业的效率丢失,影响到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甚至造成第三部门的发育不良或者萎缩,结果导致慈善事业组织载体的弱化;还可能会造成税收的强制性和捐赠的自愿性相悖,会影响到社会个体的捐赠意愿(个体还兼有“纳税人”的角色),从而影响到慈善事业的群众基础和经济支撑。
4、大众性。慈善事业是提倡全民参与、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社会化爱心事业,并非部分“超级个体”(大笔钱物捐赠者)所能主导和支撑的。全体社会成员是慈善事业良性发展的群众基础。俗话说,一根竹蒿难渡海,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果过分仰仗少数人,就导致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和经济支撑过于单薄,同时也会给捐赠者带来过大的压力,影响到超级个体和普遍个体(非大笔钱物捐赠者)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慈善事业的良性运行。
(三)慈善事业的战略战术
慈善事业是一种民营化的社会事业,满足客观的社会需求是其存在的理由,其宗旨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和主导来协调社会成员对慈善的需求和供给,在共同体内部调剂资金和服务等社会资源,从而保障社会正常运行、促进社会和谐。因而,发展慈善事业除了塑造优质的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之外,应该主要从需求端、供给端和中介组织等方面着手。
1、需求端:有效满足慈善需求,合理引导慈善需求,夯实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需求端”意指慈善的受赠者,他们的相关需求是慈善事业得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珍视社会慈善需求,保护受赠者的权益。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社会成员对慈善的需求,慈善事业就会偏离正确的航道;如果不能保护好受赠人的权益,不能维护其应有的尊严,就会违背慈善的人道主义精神,遭到受赠者的抵制,最终影响到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二是防止骗取和冒领慈善财物现象,保证慈善事业健康运行。慈善事业是一种利他主义的产物,社会诚信至关重要。如果出现部分人骗取或冒领慈善事业的钱物,或利用这种社会资本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仅会降低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会打击捐赠者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到慈善事业的经济来源,从而导致慈善事业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