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专项审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6 16:03: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司专项审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公司专项审计

篇(1)

8月23日,惠普宣布向3PAR公司提交报价约16亿美元的收购方案,价格比戴尔一周前公布的收购价高出三分之一左右。它在当天的一份新闻公报中说,计划用现金收购3PAR所有公开上市的股票,收购价为每股24美元。

8月16日,戴尔宣布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数据存储公司3PAR,交易规模约11.5亿美元。与宣布收购时3PAR的收盘价格9.65美元相比,戴尔的每股收购价格溢价86.5%。据称,这笔交易的成本将计入戴尔2012财年的财务报告。双方董事会已批准该交易。3PAR公司的CEO大卫・斯科特称,收购完成后,3PAR将成为戴尔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3PAR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高端存储系统生产商,通过虚拟化技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与EMC、日立、惠普和IBM等存储巨头相比,3PAR的规模不大,但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家与强者们竞争的独立中小型存储公司。虽然如此,斯科特对与戴尔的合作很有信心,他表示,“对于在这一市场中的玩家,如果他们既不能更新产品,也不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那么他们就有危险了。”他还介绍说,收购交易完成后,戴尔将保留3PAR的技术和销售团队,并为增强这些能力而继续投资。

对于戴尔与惠普之间的竞购,分析师杰森・诺兰德直言不讳地指出,“事实上,连我们也感到多少有些困惑,因为3PAR在那里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不过,正如一位投资者曾经对我说过的,在一件商品被摆上货架之前,购买者对它总是不会真正予以关注的。”

与惠普的频繁收购相比。戴尔的动作一直被华尔街的投资者认为是低调目保守。并落后于它的对手。近年来,戴尔的宿敌公司惠普和IBM都频频收购,以扩大相应的市场份额。

对于戴尔收购3PAR,美国Pund-IT市场调研机构的首席分析师查尔斯・金的评价是,“戴尔在重新定位自身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自有存储产品

与PC业务不同,存储业务并不是戴尔公司成立之初便有。相反,这部分业务在戴尔公司的出现可谓“迂回曲折”。

早在2001年,戴尔便与存储巨头EMC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由戴尔转售EMC的入门级和中端存储阵列,以及数据域重复数据删除设备。合作关系维持了十几年,为双方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就EMC来说,该协议带来的收入占EMC总营收的10%以上。而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这两家合作带来的收入约为戴尔存储业务总营收的25%。然而,在随后的发展脉络中,戴尔越来越清晰地放出一个信号――它要拥有自己的存储产品线。

2007年11月,戴尔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存储方案提供商EqualLogie,这个收购金额在当时创造了戴尔收购案的阶段性新高。

戴尔相关财报的数据显示,完成收购E-qualLogie后,其产品每年的营收从原来的1亿美元上涨到现今的8亿美元。

如今,面对戴尔再次收购3PAR的事实,业界认为迈克尔・戴尔的野心不仅仅是要中小企业市场中的份额,还要在高端市场上与EMC、日立、IBM等存储巨头竞技。

戴尔方面一直表示,新的收购不会对与EMC的合作关系造成影响。公司副总裁布拉德・安德森称,“EMC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的计划不会改变任何原有的合作内容。戴尔是一家喜欢选择的公司,现在我们又提供了一种选择。”他指出,戴尔从未转售EMC的高端系列,在戴尔收购3PAR之后,两家公司之间在该产品领域不会存在重叠或竞争。

不过,业界并不认为戴尔与EMC将长期友好下去。知名科技博客Gigaom撰文指出,戴尔与合作伙伴的分道扬镳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早在被戴尔收购之前,3PAR与EMC之间的竞争就已经剑拔弩张。此前,3PAR曾将一款存储器命名为E-MC256,该名称让EMC公司大为不快,最终3PAR公司将产品重新命名为XP256。

查尔斯・金指出,“无论从科技还是商业的角度,戴尔与3PAR的交易对双方都有重大的意义,有戴尔的销售渠道和不菲的现金流作为支撑,3PAR能最好地发掘其潜力。”

随着戴尔布局存储市场,业界有观点指出,自此存储市场中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巨头们将各自出招:IBM将继续向客户兜售一体化存储解决方案,EMC也不会坐视合作伙伴蚕食其市场份额,而惠普或将最易受到影响,因为到目前为止,它的高端存储产品仍需要日立提供硬件和部分软件。

多元化经营

综观戴尔公司的整部棋局,扩充存储产品线或只是其中的一步。

企业战略集团的分析师马克・皮特斯认为,戴尔收购3PAR与存储产品关系不大,戴尔想做的是要成为像惠普、IBM那样的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进入企业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戴尔高管在回答收购3PAR的原因时表示,收购是为进入高利润企业市场提供契机。敏感的观察人士指出,这或许是戴尔高管第一次使用“高利润”这个词汇。而长期以来,戴尔的财报一直倚重于低利润的PC业务。

惠普2009财年的总营收为1160亿美元,与此相比,戴尔同期的营收约530亿美元,不足惠普的一半。其中,PC业务依然占戴尔一半以上的营收,而惠普的这部分营收仅为三分之一。美国《信息周刊》曾报道称,对PC的过度依赖已经将戴尔逼上了微利的境地,经营利润率仅维持在5%左右。

不过,自2007年重新掌舵以来,迈克尔・戴尔就一直致力于推动公司的多元化经营。

2009年6月,戴尔挖来了IBM前并购主管大卫・约翰逊,以弥补戴尔在收购经验上的缺乏。继2007年以14亿美元并购EualLogic后,2009年9月,这家公司再次以3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佩罗系统。

当时,瑞士银行的分析师梅纳德・乌在收购交易之前的一份报告中预测,戴尔的硬件业务持续处于竞争压力之下,其产品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日用品。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业务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利润率。“我们认为,服务应该成为戴尔的重点。”乌说。

篇(2)

委托人:张赤军、马志强,北京市经纬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广东省深圳市华达电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文盛,董事长。

委托人:郑明水,深圳市蛇口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傅承鑫,华达电子有限公司职员。

原告香港山顿国际有限公司因被告广东省深圳市华达电子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被告华达电子有限公司假冒原告的注册商标,生产和销售与原告同一种类的不间断交流电源电子产品,从中获利585393元。被告的侵权行为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确认并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理,但是对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未承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给原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85393元,以及原告为追究被告的侵权责任所支付的各项费用255000元。

被告未提交答辩状,庭审中辩称:被告从1987年起即与原告合作共同开发山顿牌不间断交流电源产品。原告向被告提供散件、图纸和发票,由被告对原告的产品进行改造。后来原告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山顿牌商标,致使被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该商标。被告并非故意侵权,不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原告没有理由请求被告给其赔偿损失58万余元,且该项损失的计算方法没有根据。原告还请求被告给其赔偿20余万元的差旅费用,亦无道理。法院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

1989年1月10日,中国商标局颁发了第335382号商标注册证。注册商标为“SENDON”(山顿),允许使用于第14类商品-不间断交流电源,注册商标所有人为山顿国际有限公司,有效期至1999年1月9日。

被告华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原告山顿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使用其“SENDON”商标标识,生产和销售UPS(即不间断交流电源)商品。对此,原告于1989年4月7日请求广东省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予以查处。1989年11月20日,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被告自1989年1月起冒用“SENDON”牌注册商标,共销售UPS机2124台,销售总额为2926965元;决定责令被告停止冒用“SENDON”注册商标的行为,作出书面检查;对被告的侵权行为处以非法经营额18%的罚款。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决定未对原告向被告提出的索赔请求作出处理,原告遂提起诉讼。

另查明:被告从销售的“山顿”牌产品中非法获利,占其销售总额的16%,即468314.4元。原告所诉为追究被告侵权责任开支费用255000元,没有提交充分的证据。

篇(3)

一、专项审计调查的含义

专项审计调查是指审计部门对某一个特定的项目进行审计,并且采用审计的手段,对企业领导和上级部门所交办的特定事项以及与财政收支有关的,向上级部门开展一次专门的调查活动,其后制定专项审计调查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是调查结果的书面表达,直接的表达了所反映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从严格意义上讲,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和调查的有机结合,因此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审计调查。专项审计调查既可以是单项调查,也可以是多项调查;既可以是单独的审计调查,也可以结合项目审计开展审计调查;既可以通过审核被调查单位的会计、统计资料进行调查,也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走访有关单位、个人,以及向有关单位、个人发放审计调查表等方式来进行调查。专项审计调查的目的是为上级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做出审计调查结论和提出审计调查建议必须要在上级有关部门作出决策之前,否则就会错过时机,使审计调查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二、专项审计调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 没有明确的调查目标、突破口以及切入点。目前,我国在专项审计调查过程中,由于各项目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使专项审计调查人员在未进行严密的审前调查以及在对项目未做出明确的调查目标、突破口和切入点的情况下就进行盲目实施,最终未能使专项审计调查达到预期的目标。

2 不能做到公私分明,使问题缺少真实性。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的下属机构,因此这就造成在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时企业内部审计机关就有可能对那些有害于本企业的信息一笔带过甚至刻意隐藏,这就使专项审计调查缺少公平性以及真实性,不利于更好的开展本单位的专项审计调查工作。

3 不能够突出调查的重点并且调查的深度还有待提高。一些项目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省公司下发的审计方案对其项目做出明确的规划,以及没有突出审计调查的重点,使审计工作人员对其如何实施专项审计调查变得模糊不清,未能深刻的对审计调查结果进行仔细的挖掘,找出问题的实质,最终使审计调查缺少重点性,在汇总调查内容的时候所形成的综合审计报告也就缺少深度性。

4 审计人员素质低下,面对工作持有应付的态度,难以达到高质量的审计调查工作要求。调查工作人员思想觉悟低,在面对工作时只是应付了事,不能够深入问题去透析问题的本质,同时,也由于企业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的审计人员以及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审计人员的工作困难等原因,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开展工作的有效性。

三、为加强专项审计调查工作采取的有效措施

1 做好审前培训,制定严格审计纪律。应定期的组织审计组成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使其能够及时掌握到先进的审计理论,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同时,制定严格的纪律,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将严格的审计纪律落实到专项审计调查工作的全过程中,以此打造一个优秀的审计调查队伍。

2 突出重点,把握重点。在进行审计调查工作中首先应明确审计调查的工作目标,了解与领会审计的要求,并准确的把握审计调查的内容以及重点,在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所颁布的审计程序和内容的基础上对审计调查工作做出合理化的规划。

3 仔细严谨,使专项审计调查报告趋于质量化。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是审计调查结果的书面反映,标志着审计质量的高低程度,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审计调查活动的结论,因此,切实提高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的质量是进行专项审查调查全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故高质量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应具备:第一,报告中的数据以及数字要准确无误;第二,报告中的文字表述要流畅合理;第三,报告中的内容要丰富且是真实的信息;第四,报告中的结论简洁明确。

篇(4)

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旨在对内部审计业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规范。中广核集团内部审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出一套适合企业集团化运作管理模式的内部审计管理规范体系,以明确内部审计各项业务活动的流程标准和质量标准。中广核集团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经过多年实际执行的检验及补充调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

二、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内容

内部审计规范是为更好实现审计目标,指导审计实务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既承担审计业务实施管理,又行使审计职能管理。中广核集团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以集团内部审计职能作为输入,制定了包含审计业务实施管理和审计职能管理的3个层级的审计规范体系,分别是:集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实施细则和标准、各公司内部审计管理规范文件。(如图1所示)。

(一)集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集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是明确内部审计业务活动宗旨、权限、职责、业务范围的政策性文件,规定了集团公司与成员公司在内部审计业务活动中的职责分工、任务和职权。

集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是对审计业务实施管理的指导性要求,包括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审计业务的实施标准、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审计纠正改进行动要求。

(二)审计制度实施细则和标准

审计制度实施细则和标准是对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承接,对各项审计业务活动制订了实施标准,对年度计划、质量控制、人员发展制订实施细则,使整个集团内部审计相关业务有章可循。

审计制度实施细则和标准按审计管理对象划分为内部审计业务实施管理和内部审计职能管理。内部审计业务实施管理包括专项审计流程管理细则、9类专项审计实施标准、审计纠正行动管理细则;审计职能管理包括年度审计计划管理细则、内部审计负责人考核管理细则、优秀内部审计项目评选管理细则、内部审计人员培训与交流管理细则。

1. 专项审计流程管理细则。它的目的是规范集团专项审计基本流程和各阶段的要求等,保障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集团专项审计的基本流程统一分为四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跟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和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规定。

2. 审计纠正行动管理细则。审计纠正行动是指审计部门以书面形式向被审计单位发出的审计发现问题及审计整改建议。本管理细则旨在对审计部门发出的审计纠正行动进行跟踪管理,明确问题的责任主体,确保审计建议得到整改、相关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内控缺陷得以消除。

3. 专项审计实施标准。为了统一集团专项审计业务,保证审计质量,集团对9类专项审计业务制订了实施标准,从审计人员配置、风险评估、审计重点、审计分项、审计方法、审计方案、审计报告、审计结论等方面制订具体的标准要求。9类专项审计包括财务审计、采购审计、投资审计、工程审计、生产审计、信息审计、综合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九种类型。

4. 年度审计计划管理细则。本管理细则是对集团各公司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制订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提高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本细则对审计项目管理、审计对象管理、审计循环周期管理、审计计划管理进行详细规定。

5. 内部审计负责人考核管理细则。集团内部审计明确了各公司内部审计负责人的职责和业务指标,以考核为手段,以提升审计管理为目的。管理细则中明确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结果运用,每年底对公司内部审计负责人进行评考核。

6. 优秀内部审计项目评选管理细则。本细则旨在提升集团内部审计项目质量,从审计规范化和审计成果两方面分别设置了23项和15项评价指标。例如审计成果分别设置了审计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换回或避免公司发生经济损失、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审计结果得到公司级或董事会的书面肯定、审计结果为纪检监察提供线索等方面制订评分标准。

7.内部审计人员培训与交流管理细则。本细则旨在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管理,加强后续教育,同时提出内部外部审计交流原则及管理规范。

(三)各公司内部审计管理规范

各成员公司根据审计业务开展情况以及公司的发展阶段,按照“统一规范,分级实施”的原则,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程序,以承接集团公司的制度、细则,规范公司的内部审计业务活动。

三、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作用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建立,对集团内部审计规范运作,实现内部审计资源共享,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保障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内部审计价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规范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建设

《集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统一要求独立运作两年以上的集团管理二级子公司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内部审计负责人由集团公司总部推荐等规定,为规范集团内部审计规范运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统一了集团内部审计实施标准

篇(5)

一、法律风险概念及管理内容概述

法律风险是指基于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由于公司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或者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导致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

法律风险管理是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公司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具体的实施流程结合操作步骤进行细化后,分为法律风险识别、风险量化测评、风险分析评价、制订控制计划并实施、监督与检查,法律风险管理采取闭环管理,每一年为一个更新周期。

二、内部审计在法律风险控制中的价值提升实践

本文以W飞机制造公司的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为例,来具体分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法律风险控制中的价值提升,进而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实践做法。

(一)背景分析

1.填报专业法律法规及法律风险事件,形成公司法律风险事件库

公司法律风险分类框架包括19个类别,一级法律风险类别51项,二级法律风险类别82项。依据公司“法律风险分类框架”,法律风险管理办公室最终辩识了562个风险事件,形成了公司的法律风险清单,公司法律风险事件较多的类别是采购生产(76项)、人力资源(74项)、工程建设(68项)、**产品项目(64项)以及财务管理(55项)。

公司重点关注法律风险领域6类,分别为客服管理法律风险、规章制度法律风险、商业秘密法律风险、合同解除及违约法律风险、产品管理法律风险和廉政管理法律风险,涉及35个法律行为。针对这35个法律风险行为,组织责任单位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并分阶段进行跟踪、考核。

2.以内部审计强化对法律风险管理的再监督

在建立风险事件库的基础上,公司管理层始终强调要强化内部审计对法律风险管理的再监督作用,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管理活动,对公司防范法律风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要深入主业保驾护航,在每年实施一系列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等监督工作的基础上,积累审计工作经验。

(二)主要做法

公司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审计检查评价公司内部各种业务的合理性及其执行的有效性,并对审计过程中所发F的重大问题进行法律风险防控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1.做好充分的审前调查,评估业务法律风险,确定重点审计领域

在开展对公司各业务领域的审计时,审计人员往往具备充足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却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应做好充分的审前准备,了解与生产经营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为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保持敏感的法律风险嗅觉奠定基础。

(1)初步了解七项法律体系,即宪法和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2)根据内部审计业务范围,初步确定法律法规依据,基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①会计审计类41项规定;②经济法、民商法类129项规定;③税法参考法规类190项规定。

(3)公司审计部门加强“审前调查”,查找关键业务法律风险领域:一是搜集查看重要业务资料,摸清公司关键业务领域、规模及其涉及的重要法律风险;二是访谈关键人员,与法律风控人员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公司重大风险领域及风险管控情况等信息,与具体业务操作人员交流,了解重要业务交易方式、主要业务流程、关键岗位职责等信息;三是审计组根据查看资料和访谈了解到的情况,及时讨论审议,评估关键业务法律风险、寻找审计切入点、确定重点审计领域,探讨审计方法。

2.联合专业力量,拟订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

为了有效弥补审计人员法律知识不足的缺陷,联合公司法律风控专业人员组成审计组,为审计人员在公司重点业务类型、重点法律风险领域、风险管控特点、易出现管控缺陷的环节等方面提供业务指导,与审计人员一起共同拟订审计方案,确定审计范围,商讨具体的审计方法,并全程参与审计过程。联合审计组对公司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确定审计关键环节为审计重点,具体表现如下。

(1)财务专项审计关键业务环节。财务业务循环主要包括以下5个: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投资与筹资循环。除了货币资金会计科目以外,这5个业务循环对应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所有其他会计科目。

(2)内部控制审计关键业务环节。根据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28项内部控制指引均为关键业务环节,其中属于公司内部审计重点关注的19项关键业务有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指引、存货管理内部控制指引、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指引、战略规划内部控制指引、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指引等。

3.实施对公司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控制法律风险

(1)财务专项审计。以下以抽取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投资与筹资循环3个关键业务循环为例,说明在审计过程中关注的重大法律风险点并如何实施管控。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年度财务专项审计任务是每年度的审计计划之一,在2014年度对某集团公司以上三个业务循环的财务专项审计中,审计组确认了以下六个重大法律风险,其中第①项属于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审计内容,第②和③项属于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内容,第④、⑤和⑥项属于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内容。

这6个重大法律风险和整改情况分别如下:①部分职工未按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C公司与D公司属于不同的法人主体,无股权控制关系,而法人代表、经理人员等同一套班子成员,两个公司共计5100人,均与C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有850人实际是D公司的人员。审计报告提出后,850人与D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原合同终止;②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2,400.00万元未清理,存在款项回收的法律风险。审计报告提出后,公司制订了清理计划,并协同法律部门实施了清欠工作,收回长期挂账的款项共2,200.00万元,剩余200万元于下年度收回;③公司房产税存在重大涉税法律风险。公司没有就房产税免税事宜在景德镇地方税局进行审批或备案,没有取得地方税务局关于军品生产经营用房免税的相关手续。审计报告提出后,公司补办了相关手续,为2014年免交房产税约400万元实施了有效防控;④投资管控存在重大管控风险,对15家投资企业年均投资收益率为3.29%,审计报告提出后,公司组织了内部审计部门对被投资单位进行了专项审计,发现审计问题20条并实施了整改,有效实施了对投资法律风险的管控;⑤公司历年来向已无产权关系的经营业绩非常差的A企业提供了经营借款共计700多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协议,款项回收存在重大法律风险。审计报告提出后,立即对A企业的经营借款终止,有效地将借款风险转移给了A企业的母公司B公司;⑥截至2014年末,公司共有**项科研费研制项目超垫支,累计垫支1亿多资金。审计报告提出后,针对科研费垫支数额较大情况,公司及时落实责任部门,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汇报,将未到位的资金尽快到位,有效降低了公司科研费筹资风险和缓解了资金压力。

(2)内部控制审计。以下抽取对“存货管理”和“合同管理”两个内部控制的审计举例,说明在审计过程中关注的重要法律风险点并如何实施管控。

第一,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为了进一步加强非正常存货管理,有效防范非正常存货的法律风险,2015年6月,审计部门实施了对公司非正常存货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在2014年11月公司年度财产清查填报的非正常存货基础上,审计组进行了整理筛选,通过公司信息平台下发审计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填报非正常存货形成原因、拟处理建议等,结果如下:积压呆滞2700万元,残损变质640万元,技术淘汰320万元,盘亏29万元,合计3689万元。

此次非正常存货专项审计发现以下三项重要法律风险点:①2014年及以前年度公司财务部门没有对存货减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②对因停产、技术淘汰等原因造成的积压存货处理不及时;③对单位内部可调剂使用的积压存货调剂态度不积极。

资产使用与监督部门有效实施了对这三项风险的跟踪监督管控:①2015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部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500万元;②某型号标准件、成附件1310万元按需调剂给E公司,该积压存货均为进口件,质量较好,公司所属子公司E公司业务范围中包括对该标准件、成附件使用或销售,以此盘活资产,减少资金积压。

第二,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为了进一步夯实合同管理基础,防范合同法律风险,公司规划部、财务部和纪检监察与审计部组成联合审计组,每半年对公司合同管理进行审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及解除情况,合同对方资质审核管理情况,纸质合同归档情况,合同台账及档案管理情况,合同发票管理情况,合同信息化系统中合同编制规范性和合同支撑材料上传规范性等,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合同档案管理、履行、变更、解除管理现场检查(80分),第二部分是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检查(20分),第三部分各职能部门会签审核合同及时性。

2015年下半年针对20个业务单位合同管理审计考核结果,确认了4个重要法律风险:合同台账信息要素不全;合同发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合同付款凭证和资料报送不及时;合同签订时间滞后。

各有关单位针对以上风险实施了以下整改,起到了良好的合同法律风险防控效果:统一了合同台账模本,增加了合同到货、报账、付款等合同履行信息要素;建立了本单位合同发票台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报送合同付款计划和资料;严格执行先签订合同后履行义务。

(三)取得的实效

1.推动企业价值提升

一是公司从上到下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推动了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体系的完善。

2.内部审计自身价值得到提升

将法律风险防控渗透到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各个关键业务环节,打破了对内部审计只会查查账、看看表的固有认识,拓宽了内部审计的监督范围,是对传统内部审计概念的大胆创新和突破,是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提升了计人员的监督能力,进而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价值。

三、内部审计参与法律风险控制的思考和建议

(一)以法律风险防控为切入点,将内部审计工作全方位并准确渗入到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

法律风险只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面风险管理是个系统过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其职能只要体现在对风险管理的再监控活动中,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二)完善审计人员专业结构,充实内部审计人员队伍

篇(6)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大多数都随近几年建筑业的迅猛发展而由早期的独立建筑单位发展为下设多个分公司的集团企业,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都不断扩展,但其内部审计仍停留在原有的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财务检查为开展方式,在财务总监的指导下进行会计报表审计的阶段,不但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谈不上发挥内部审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作用,这种审计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据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即常规内部审计和其他重要的专项审计。常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围绕工程来开展的,以各独立工程为单位,以工期的进程为划分阶段进行审计,专项审计主要针对一些对于施工企业比较重要的项目进行审计,如应收账款专项审计、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和在建工程专项审计等。

一、常规内部审计工作

目前,从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实践来看,常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分工程对项目经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方案进行评价(事前审计),并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度分别在签订合同、预算、施工既竣工等不同阶段加以核实、检查及评价(事中审计),到竣工验收结算审计(事后审计)。实际上是有关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审计。

1.工程合同阶段审计

工程合同审计主要对一定金额以上重要合同,通过审查其合法性、完整性及效益性,来保证其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同时实现节约并防治损失,而对于限额以下的一般合同,往往只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应当审核的要点,并责成其自行审查,必要时则抽查验证。

具体步骤为:首先进行合同有效性、合法性的审计,审查合同订立的主体是否合格,合同订立的程序是否合规,合同是否列入必要的条款,表述是否一致,是否具备程序要件等,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然后,进行合同履行情况和合同变更与解除审计,跟踪审查合同签订后双方履约及变更及解除的情况。

2.工程预算阶段审计

工程预算阶段,应对工程的概预算计划书、工程计划任务书、经领导批准立项的需求单及有关补充材料进行可行性审计,重点审查预算、工期进度、主要材料选择的可行性。同时,公司的工程合同收入通常是在合同上标明的,因此,我们的效益审计应主要以降低成本为中心进行,提出节约成本的可行性建议。

3.工程施工阶段审计

在工程施工阶段,应根据工程部编制的当月工程量完成统计表,按合同要求及月度价款结算书,首先对工程量核定确认,然后审核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重点审核工程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实物工程量与图纸是否相符、施工情况与施工合同是否相符、基建程序是否合规合法,审核主要材料、大型机器设备选购的价款和使用情况等,按时编报工程审计统计报表,定期向公司领导和上级审计部门汇报审计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建议。

4.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在竣工结算时,审计人员应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和图纸会审,接到竣工结算书后先对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其中送审结算时必须提供的资料有:经有关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报告、原审定的概预算计划书、计划变更资料、现场技术经济签证。还应提供仓库领料单,主要实物量完成表,包公不包料工程应提供工程材料管理表。

对资料齐全并已竣工验收通过的工程,首先对工程的建筑面积、土方工程、地基与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泥土与钢筋土工程、木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防腐隔热工程、地面工程、装饰工程、门窗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水暖工程、电气照明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道路工程、园林工程的结算书分别进行审核,这样专业化的审计有助于分别核算成本,分别缩短或延长工期、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及各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并总结经验。

最后,进行工程总体评价。对照工程合同,在进度方面,分析各工期的工程完成情况;在工程造价方面,审核概预算完成情况,是否节约或超支;在质量方面,根据验收委员会与质量监督部门的验收情况评定等级,分析各专业工程的质量;在安全方面,根据施工劳动部门的记录,看有无设备和人身事故。然后针对具体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及改进方案。

二、其他重要专项审计

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一般账面余额比较大,增减变动额比较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也比较大,根据重要性原则应作为专项审计的工作重点,有利于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避免经济损失,并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便企业领导者能够及时做出决策,促使企业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应收账款专项审计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科目一般账面余额较大、回收期较长,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应开展应收账款专项审计,在验证其真实完整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

具体步骤为:首先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是否归被审计的下属公司所有,核对明细帐、总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核查其记录是否完整、坏账准备的记提是否恰当;第二步,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账龄及账面余额,根据重要性原则判断账龄长、金额大的应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固定资产专项审计

由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所致,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大、数量多,同时由于其超负荷的工作量,尤其是路桥工程及其设备,在非居民区施工经常彻夜运转,加速了固定资产的损耗,往往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有必要进行专项审计。

其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实地盘查和相关资料,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是否归被审计的分公司所有,累计折旧的增减变动记录是否完整、余额是否正确;第二步,重点审查固定资产折旧,审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产值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计算所存在的具体差额,汇总记录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3.在建工程专项审计

同固定资产一样,施工企业跨会计期间工程较多,在建工程期末余额很大。因此,应进行在建工程专项审计。

具体步骤为:首先确定在建工程的所有权和真实完整性,第二步,分析其长期挂账的原因,审查其账面的价值是否与市场价值相符,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以上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相信施工企业的内审机构通过这些完善措施,将会使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为施工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7)

一、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站在集团公司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内部审计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需要,内部审计要坚持监督定位,加强对各个二级企业关于集团重大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二、突出重点领域专项审计,堵塞管理漏洞

篇(8)

财务部审计职责11.负责拟定内部审计计划及项目初步审计方案,报部门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公司及子公司各类审计工作,包括:财务审计、经营审计、投资审计、离任审计、履职绩效审计、内控体系审计等:

2.出具审计报告,确保审计结论正确,证据获取充分;

3.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弊病和漏洞,优化内控体系,促使公司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4.及时发现现有或潜在内外风险,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促使整体目标的实现;

5.实施对子公司的专项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和管理层建议书等审计文书,督促审计结论和审计建立的落实;

6.负责对各被审单位审计整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7.了解内审发展趋势并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8.完成风控部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事项。

财务部审计职责21.通过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了解上市公司运营情况

2.通过财务报表和其他行业信息,撰写调研报告

3.负责财务报表、费用审核,资金管理、及财务预决算等工作,整理财务数据,支持业务工作

财务部审计职责31、严格执行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流程,开展子公司财务工作;

2、负责子公司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

3、负责子公司财务预(决)算、资金计划、税务测算等工作;

4、负责子公司税务申报;

5、负责编制子公司月度指标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财务预警,确保年度指标及整体预算顺利达成;

6、审核子公司各类成本费用开支,确保各项报销及付款符合公司制度。

财务部审计职责41、组织拟定年度审计监察重点工作计划报监事会主席审批;

2、组织开展审计工作;

3、组织拟定审计工作报告,并上报监事会主席审核。

财务部审计职责51、拟定年度审计重点工作;

2、组织进行年中、年终经营情况审计;

3、进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审计;

4、进行经营与财务运行中单独事项的专项审计;

5、进行投资项目阶段性和专项审计;

6、联系外部审计单位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预算、决算审计;

7、检查督促审计决定与建议的实施。

财务部审计职责61、协助完成工作底稿的编制、整理和归档工作;

2、协助出具审计业务报告和其他鉴证业务报告;

3、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审计等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

财务部审计职责71、审查集团内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完善财务制度的建立。

审阅定期财务报告,配合外部机构实施专项财务审计;

2、根据公司投融资需求进行标的公司的财务尽职调查工作。

3、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财务决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4、检查和评估公司重要的对外投资、购买和出售资产、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及信息披露事务的合理合规性

篇(9)

什么是审计疑点?简单说:审计疑点就是证据、资料与事实不符,是被审计单位所提供会计凭证和相关资料与实际存在的事实不相吻合而存在的重大遗漏。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审计疑点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项目的专项审计时,发现该项目在建设的某些节点存在重大疑点,而项目建设的承包方所提供的会计凭证和工程文件资料又是正式的,单从这些会计凭证和工程文件资料中是找不到真实有效的证据证明其重大遗漏,而事实上遗漏又确实存在。在项目审计结束时,审计人员只能从现有的会计凭证和工程文件资料来出具审计结论。这样就使得专项审计成了为项目而审项目,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2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审计的疑点产生在项目建设

过程中为了准确说明疑点产生的原因,笔者以自己曾经历过的项目审计为例,2016年9月笔者在调查审计事务所审计四川某县某镇同济村(注:不便使用真名)两个小水利项目时发现:该项目是2013年由同济村提出,为本村两个村民组各修一个堰塘,一个造价80万,一个造价60万。两个项目都是由村组、乡(镇)、县逐级上报,经由下而上论证申报;再由省水利厅审批,由上而下下达;项目酝酿的时间长达两年之久。项目批下来以后,由县水利局主持,县招标办招标,镇政府参与,把项目承包给了一家工程公司施工修建。工程公司按合同如期完成项目建设。工程结算时需要办理审计。在审计人员进场时,工程公司已经把工程建设的全部资料完整提供。经审计,没有发现工程公司有任何不合规不合法的地方。审计人员从工程公司所提供的凭证、资料去找项目建设的重大遗漏,结果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证明重大遗漏的证据。因为建设承包方的会计资料是正规的发票,正式的收据,发票收据都是合规合法的,工程人员把资料也做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工程的预算和决算都是经过专业公司专业人员审查过的,可以说是无可挑剔。项目资金由县财政按承包合同如数拨付给了承包公司。财政不拨款是不行的,因为该项目程序合法,建设合规、财务合理,而且有审计结论,一切没得挑剔。但堰塘修好已快两年,却没有真正发挥预期效益,项目的使用方(村民组)怨声载道。好在工程公司在施工修建时,两个村组的村民对工程的用工用料都做了详细记载,村民的记载与工程施工方提供的原始记录差距较大。审计人员明知疑点存在,但却没有办法接受村民组的资料,因为村民组不是发包方,无权监督项目施工,村民的记录不具备法律效力。审计人员只得违心的根据工程公司提供的凭证资料去审计,违心的出具审计意见。除这个调查项目的审计外,笔者还调查了该县的其它专项建设项目的审计,诸如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项目,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等的审计,无一不存在这方面的疑点。为了进一步搞清疑点产生的原因,笔者对这些项目的申报、审批、预算、发包、建设、结算等程序进行了详细调查,终于搞清了疑点产生的真正原因。疑点产生在新农村建设的三个问题上:一是疑点出在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项目建设的决策层在指导思想上忽视了村民组,忽视了群众,忘记了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民组,是群众,新农村建设是村民群众的建设,村民自己的建设应由村民自己作主。而决策层错误的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由国家专项拨付。专项建设应该由政府来建,政府建好后交给村民使用就行了。政府只管建,村民只管用,这就是惠民工程”。二是疑点出在项目建设的发包机制上。工程招标机制有蕸痴,工程发包监管没到位,相关部门廻避了责任。从表面上看,工程的申报、审批、招标、投标、合同、修建、预算、竣工、验收、审计、决算,这一切程序都合规合理的,工程的各项程序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不存在任何问题。建设施工方的施工人员按图施工,工程的预算和决算都按国家规定的定额标准核算,项目资料按规定都做得很好,什么问题都没有。但在项目建设的招标发包机制上忽略了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项目的使用方---村民组,村民组是项目使用人,是项目的受益方,而使用人受益方不能参加项目的发包,不能参加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建在那个村,本应该由那个村的村民组参加管理。但这两个项目都避开了村民组。由上级直接包办了项目的发包,项目管理,项目的预决算。工程的发包、施工、管理,完全由上级包办代替。三是疑点出在工程的用工用料上。工程监理缺位,因为工程监理的工资由工程公司发放,工程的受益人使用方监管缺位,项目使用方没资格参与监管。承包公司虚增材料购进和使用、虚增方量、多报人工等无人督查。整个工程由于监管缺位,承包公司一切资料都是由施工方提供,从基础资料上就开始作假,审计调查也只是施工方说了算,明知有假也无从查证。让相关人员把假账做成了真账,审计人员只能依据而审。审计就成了为项目而审项目,审计结论成了承包公司领钱的令牌。

3破解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审计疑点的对策

3.1转变观念,还政于民。让村组群众参加项目建设与管理,这是消除审计疑点的根本所在。新农村建设是人民群众的建设,不是哪家政府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的建设,群众的建设应该有群众参加,不是只要群众申报项目,使用项目,不要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因为项目的使用者是村民组,项目怎样建设,怎样管理村组最有发言权。村民群众才是项目的主人,主人的事要让主人自己做。各级政府不能包办。这是破解疑点的关键之关键。3.2改革现行的项目论证申报机制。要真正还政于民,必须从项目的最基础工作开始,项目建设必须有严格的论证程序,而且项目论证必须由村、组来作,要建什么项目,怎样建设项目,建成后要达到什么效益应该由村组提出,村组论证。政府只管提出项目建设计划,审查项目论证,审批项目,监管项目实施,监督资金到位。村、组和政府职能职责必须分开,村组是项目建设的主人,政府决不大包大揽,让村组站在一旁看。3.3改革现行项目工程的发包机制。现行的项目管理机制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发包,监理公司监理。工程竣工后由发包的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项目受益人村民组站在一边看。项目建得好不好,适不适用,可不可用,发包方不知道,承包公司不知道,监理公司更不知道,因为他们都不是项目的使用者,他们只能按职责按图纸按合同各施其职。而真正有资格说话的村组站在一边无权过问。这种发包机制应该改革,建在村组的工程项目都应由村民委员会参与发包,村委会参与管理,村民委员会作为一级经济组织是有资格有能力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只有村委会直接参与项目管理,新农村建设才是真正的惠民工程。3.4把村委会参加项目建设管理用制度固定下来,真正落到实处。各村应成立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督小组,小组成员由村长,村民组长和村民三方面人员参加。小组的工作职责是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监督本村所有的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有详尽的记录,项目验收必须由项目建设监督小组签字。3.5强化审计管理,项目审计必须注重三个方面的审查。一是严格会计凭证和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审查。凭证资料必须真实合规合法,工程材料出入库必须有据可查,有库管员、经办人、审批人签字;工程量挖方填方计算必须准确,有记录有依据可查;会计凭证必须合规合法;收付款签批手续完整。二是审计工作底稿中必须有项目实际调查事项,凡涉及到千元以上的资金往来项目必须和当事人核实,若无法当面核实的必须有函证函调。三是在出具审计结论前必须有项目实际效益调查。因为新农村建设项目是惠民项目,它的直接使用者、受益者是村民组,项目建成有无效益,效益有多大,达没达到预期目的,不是领导说了算,也不是施工方说了算,更不是哪家政府哪个部门说了算,而是直接使用项目的村组村民说了算。因此,在出具审计结论前审计人员必须向项目使用者(村民组)调查项目的效益。在审计结论中应该写明村组对项目使用效果的评价。只有做到以上这三点,我们才能消除新农村建设项目审计的疑点,保证审计结论的真实有效性。

4结语

国家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是普惠于民的惠民工程,惠民工程必须还政于民,项目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不能包办;项目审计过程应有工程效益的调查和审查事项;项目的审计结论必须有反映工程实效的事项。只有这样,国家下达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力推动新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篇(10)

一、清产核资专项审计

根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所谓清产核资,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企业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组织企业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并依法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溢,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国有资本金的活动。清产核资的内容包括帐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益认定、资金核实和完善制度等。清产核资工作可根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要求或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申请实施。例如,企业分立、合并、重组、改制、撤销等经济行为涉及资产或产权结构重大变动情况的;企业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情况的;均可进行清产核资工作。

企业要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和对有关损溢提出鉴证证明;社会中介机构根据企业清产核资的结果,出具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编制清产核资后的企业会计报表。所以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是特殊目的审计,作为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认真核实企业的各项清产核资材料,并按规定进行实物盘点和账务核对。对企业资产损溢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损溢确定标准,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合规评判,提出经济鉴证意见,并出具鉴证证明。

二、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与年报审计的区别

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与年报审计不同,它是在企业会计报表审计的基础上,着重对企业清产核资的范围、内容、过程、法律依据、清产核资资料和资产产权真实性以及财产损失依据进行鉴证。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是伴随着清产核资工作而展开的,主要与年报审计有以下区别:

1、审计目的不同

年报审计的目的是对公司或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一贯性等“三性”发表审计意见:即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而清产核资审计的目的是对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的相关资料进行审计核实,并对企业核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及申报待核销净损失的处理预案的真实性、合规性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范围不同

年报审计的范围为公司或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帐簿及凭证等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包含合并报表及母公司报表;清产核资审计的范围为国有企业的基准日会计报表以及涉及资产管理、财产损失认定、勘查、资产产权、价值鉴定和资金核实、债权验证等多方面的资料。即清产核资所审计的范围要比年度审计范围更加广泛、更加细致和明确。

3、审计依据不同

年报审计的依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应会计制度、审计业务约定书等;清产核资审计的依据除上述依据外,还有《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的通知》(、《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政策问题的通知》、《企业财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以及其他相关文件。4、审计的重点和要求不同

清产核资审计中,我们在计划时不确定重要性水平,而是在基准日会计报表帐面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对企业实物资产的清查和企业债权债务的核对、询证以及对企业损失挂帐进行核实,协助和督促企业取得损失挂帐所必须的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以及提供特定事项的内部证明,并对其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具体审计重点包括(1)货币资金:帐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帐外现金;银行未达帐是否正常。(2)应收款项:是否真实存在,坏帐损失按新、老制度确认依据等。(3)存货:帐实是否相符,存货所有权认定,是否有积压、残次存货等。(4)固定资产:帐实是否相符,清理出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对盘盈、盘亏、租出、借出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报废或转让出去的资产的清查等。(5)在建工程:长期挂帐但实际已经报废项目等的清查。(6)对各项待处理资产损失形成的原因,申报审批程序及处理意见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清查。(7)资产损失、资金挂帐的认定工作。

5、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多

年报审计是按照业务循环或会计报表科目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测试,采取抽查方式对会计报表余额进行认定;清产核资审计,主要是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帐务清理审查,资产核实清查,重估价值鉴证,损益认定审计,结果申报审计,资金核实审计,帐务处理审计,完善制度审计等。特别是对资产损失按原制度和新制度分别就确认证据、条件等要进行认定。

6、重视资金核实、实物资产的盘点、价值鉴证工作

年报审计时,由于时间等因素,我们通常依据公司或企业提供的资产盘点清单认定帐面的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清产核资审计时,我们重视实物资产的抽查盘点工作,关注因实物资产的毁损、报废及其他原因形成的潜亏情况,同时,年报审计时对往来款项一般是函证部分大额款项,在清产核资审计时,我们要对往来款项逐一函证,落实款项的真实性和存在性,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确认债权关系。

7、审计调整

年报审计中,我们对于超出重要性水平的事项提请公司或企业调整有关帐目,并相应调整年度会计报表。如果公司或企业拒绝调整,我们将视未调整事项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出具不同意见的审计报告;清产核资审计时,我们不考虑重要性水平一律按要求调整,但企业要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文件以及国家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帐务处理,处理完毕后要上报处理结果。

三、结束语

上一篇: 意识形态隐患风险点 下一篇: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