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的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6 16:03: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学生的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学生的方法

篇(1)

此我认为班主任教师的任务即是神圣的、又是光荣的。我们赶上了“科教

兴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代。

时代在前进,时代精神有无限广阔的空间。先进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动

力。我认为现在班主任教师只凭着工作热情、干劲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当今,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将是人类最基本

的生存方式;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不断地研究新形势、分析新问题、学

习新理论,来武装头脑,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中国的大门已向世界敞开,新思维、新观念不断涌进我国;

现在的学生也随之在变化,千变万变做人的标准不能变;作为班主任要切

记陶行知的教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时代精神也需要班主任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示自我;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把

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渊博的知识唤起孩子的求知欲,用爱心伴随孩子

成长,用真情感化孩子的心灵,用榜样激励孩子的行动,用与时俱进的思

想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总之,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去影响孩子的终身学习

与创造。

一、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班主任教师的模范行为

班主任教师的模范行为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

种有效的方法。

当我们向学生讲述,学生没有亲身经历和亲眼看过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以及做人的道理时,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是这些道理的实践者和体现者。

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使学生相信教师讲的道理是真实的,才能有效的

教育学生。

现在的学生把大力水手、拳王、足球明星、影视明星等等视为心目中的英

雄和偶像。作为班主任教师就也应该具备明星的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

偶像和楷模。教师没有明星那靓丽的外表,就要用自身良好的修养和模范

行为,以及教师无穷的人格魅力去;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信心。使学生随着

时代的脉搏走向成才之路。

正如杨雄所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去年我得了腰肌劳损,发病时,

坐下、站起来都十分艰难;数九寒天,我却大汗淋淋的上每一节课。家长

们写来了表扬信,学生们自发地买了十几米红布,写下了带有全班学生签

名的条幅:“感谢您,王老师。”这一小小的举动,我用自己的行动赢得

了同学们的尊重;以后,每当学生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时,他们都以老师为

榜样,也能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坚持到校上课;:请记住我站域名我的行为,潜移默化的教

育了学生学会坚强。就这样,我一直坚持用我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教育学

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班主任教师渊博的知识

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应该牢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作为优秀班主任

教师不但要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而且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爱

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目中的偶像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才乐于接受教

育。一名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迎着知识经济的滚滚浪潮,作为

班主任教师最重要的是学习,用教师自身良好的修养去影响学生是有效教

育学生的方法。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与学生贴近,学生才能

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和尊敬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

我所在的七十六中学校,接收兆麟小学校的毕业生,众所周知,兆麟小学

校是我市的窗口学校,国内、国外都有往来,学生见多识广,许多学生都

有一技之长,如绘画、书法、乐器演奏等等。要想在这样的学生中树立良

好的教师形象,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就得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使自己

成为多才多艺的教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自内心的去接受教育。

为当好班主任,我自学书法、绘画等,我的书法曾在市教委举办的书画展

中获一等奖。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的简笔画、幻灯片制作都获得区一等

奖。在我每接一个新班时,都亲自出第一期墙报,班级的第一次班会,学

生写的发言稿,我都逐一进行修改,并精心筹划、亲自组织。让学生们佩

服并喜欢,教育就会有良好的开端。我们要善于学习、勤于积累、善于思

索,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学生们的信任和尊重,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

效果。

三、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爱

班主任教师要想更好的去影响和教育现代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自身修

养和丰厚的知识,还要注意教育方法。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都知道:爱

是思想教育过程的重要方法,对学生爱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

班主任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家长,人们都知道,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私

的,那么,班主任教师对学生 的爱也应该是无私的。爱学生是德育教育力

量的源泉,是思想教育成功的基础。尤其是对转化后进生工作更为重要。

我曾教过一名后进生,他原是小学打仗大王,经过细致的了解和调查,原

来他母亲病故,父亲犯罪坐牢,与年迈的祖母生活。有的老师说:他的眼

神里都透着凶光,像个虐待狂。我多次找他谈心,在生活上帮助他,有时

给他带饭,鞋坏了,给他买鞋,等等;在情感教育上比别人投入得多,用

爱去抚平他心灵的创伤。孩子必竟是孩子,又有他单纯、率真和依赖性的

一面。班主任教师还应该具有孙悟空的本事,研究学生的内心,通过大量

耐心细致的工作,与他做朋友。最终他变了,他认为不学习对不起王老

师。影响课堂纪律怕王老师生气。在他原来平均不及格的学习成绩上,最

后以平均80分的成绩考入了他所报的第一志愿。

四、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班主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完全取代家长的爱,要想培养适应时代的合格人才。

家长和班主任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关注未来、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只有这

样才能担负起教育的任务。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思想品质的形成,主要依赖

于成人给予他们的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即是“最初”也是“终身”的教育,对孩子的身

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班主任

教师一定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重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班主任

教师应该像一条纽带把学校、家庭联系起来。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使

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响应时代的召唤。

我利用一切教育时机,如家长会、家访等等,用我自身的良好修养和现代

教育理念去影响家长。我是市优秀家长、优秀妈妈和五好家庭标兵,现身

说教来激励家长的家教热情,邀请优秀学生家长、优秀毕业生介绍教育经

验。在“小手拉大手”活动中,结合我校的读书活动,鼓励家长多读书、

多学习。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一看这个世界,放下这个年龄和文化代的执

著,找到和孩子同年龄、同文化感觉的眼光。用现代的教育观去教育孩

子,达到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教育的目的。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升入初中第一次考试三科都不及格,我立即与

家长沟通,虽然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快捷方便,但是我认为家访仍然是掌握

第一手材料的主要途径,经过家访了解到,原来这个孩子和家长一样都很

勤劳,但是孩子的智商稍差,开始家长还没有信心,我用我的行动来激发

家长的教育信心。谁都无法否认这种智商差异。我认为这就需要差异教

育,如何缩小差异这是班主任教师的工作任务;这就要采取有效的教育策

略和方法。我与家长配合,手把手、一对一的辅导。最后,他的各科成绩

都在及格以上,个别学科还达到了优秀。

五、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班主任教师的进取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他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指路明

灯。要让这盏指路明灯永放光明,教师就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学习。

“学习是终身的职业。在学习的道路上,谁想停下来就会落伍。”这是钱

伟长的一段话,我认为这也是对班主任教师的忠告。

我们即要发扬中国的优良传统,也不能把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循规蹈矩地

固守不放。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WTO)。在接受外来文化和新科技文化教

育的同时,班主任教师,要抓住这一学习切机。

如今,电脑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进入课堂,网上学习、用现代科技手段进

行教育教学等已不是新鲜事,班主任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是有效教育学生

的方法。

我常用课余时间教学生们使用电脑,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我只能在每次公

开课、观摩课上用电脑上课,吸引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学习,提高学习效

率。号召学生家买电脑。把常上网吧的学生引导到正确利用和使用电脑上

来。

在4月28日,我们班代表哈尔滨市做了一堂以《青春健康远离》为主

题的班会(班会在电视台播出了),参加在我区举办的国际青春健康教育

研讨会。这次班会的课件就是我和学生们自己制作的,大量的资料是学生

们从网上摘录下来的。原来常玩游戏的学生,通过课件制作,竟对游戏不

感兴趣了。这样好的教育效果,更使我明白教育思想一定要与时俱进。

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班主任

教师无处不在对学生进行着暗示教育。教师是明灯,要用崇高的人格和道

德信念去点燃学生理想之火;教师是智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

生的创造力;教师是楷模,要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去做学生人生的榜样;教

篇(2)

1)家庭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A父亲在外打工,不太关心他的生活,缺少父爱;而他妈妈把全部的精力用到孩子的身上,当他成绩不理想,或在学校做了错事,妈妈就打骂。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他的这种特殊的性格。

2)学校影响。小A上课不认真,老师对他很头疼,批评时可能有些粗暴,而且批评总有他的份,而缺少耐心地与他沟通。造成他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学校对他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实处。

3)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影响。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半成熟阶段,容易冲动,行为不易预测,逆反心理比较强,所以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往往产生抵触情绪。

如何解决小A的心理偏差?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一是开好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小A在校的表现,做到把家长请进来。二是定期做好家访工作。多到家庭中了解小A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个性特点,听一听家长的心声,融洽教师与家长、学生的关系。三是用好家长学校,让家长多读一些好文章,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论水平。

2)班主任、任课教师互相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一是加强养成教育。二是班主任定期与任课教师沟通,发现问题大家一起商量,提供一些经验,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建议、鼓励、赞美,逐步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三是教师要关注个性,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3)加强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他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其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二是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三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篇(3)

二、语感的含义

语感是行为主体对语言产生的一种直接感受,这种感受一旦形成会对语言形式和意义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属于心理行为能力范畴。语感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成为判断语境、理解予以、创造性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只要把握好语感,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中语感培养方法

1.激活生活体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生活是语文的土壤和源泉,生活的宽广决定了语文的广度。语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语感的培训应高从生活体验开始,学生要全面开启个人的生活体验。而教师要善于开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多引导和点拨,善于让学生将隐藏在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畏难、逃避等心理,为了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有兴趣后才会全神贯注于学习,学与乐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学生学好一门知识的前提就是对这门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产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动力,并能够在乐此不彼的学习心理状态下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语文课堂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因此营造轻松自由的语文教学环境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文化、自由化、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为核心,激活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自由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语文教育环境,首先自身必须调整好自我心态,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每一个学生,仪表整洁大方,面带微笑,尽量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为主。

2.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阅读是积累语言知识和言语经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涵盖了默读和出声朗读,与诵读的作用并举。学生在阅览过程中,手、眼、脑等感官协调互动,这是训练学生直觉感官能力的基本方式。快速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学生在快速阅读过程中,视觉上呈现的不是独立零碎的语言文字符号,二是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等组合起来的整体篇章,在阅读古城中学生可以调动自身的直觉感官思维、期待预设思维来简化阅读过程,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逻辑分辨能力。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子,能够将其语言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3.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文本朗读过程中能够培养汉语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汉语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汉语语言的热爱,同时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人获取知识,五分之三来自视觉,五分之一来自于听觉,而其余来自于触觉、嗅觉以及味觉。可见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而朗读也是人类最原始的教育方式之一。朗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文本朗读过程中能够培养汉语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汉语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汉语语言的热爱,同时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重难点。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感知能力,即语感,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具有很好的效果。而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要注重教会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比如词句停顿、轻重音等,这样有助于加强对语言、词义以及句意的理解。

4.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言作品除了具有字面含义之外,往往还具有言外之意。而这些言外之意的勘破需要用到联想和想象修辞手法。在小学语文中,会出现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单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很难懂得真实内在含义的,只有透过语表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将书面文字以画面的形式在脑海中联想或想象出来,实现了固定化想跳跃性和自由性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小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学习探究中获得创造性的语言学习情感体验。

篇(4)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当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后,学生的思想就会发生变化,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地学习,构建一个和谐、自由、灵动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品格健全的人。当他们走向工作方位后就会倍受青睐。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来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初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通过班会和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思想决定高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思维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细致、耐心的指导下,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当学生掌握了德育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后,就会把他们应用到实践中,去尝试并且指导实践。理论是学生进行思维教育的基础,而这些理论知识往往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开主题班会,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消化和吸收后变成内涵,从而展现出机智勇敢、勤奋努力的优良品质。在班会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形成自己的认识。当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德育教育时,学生的思想也就得到了提高。

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利用校园中的其他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升国旗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让学生感恩先烈们为我们的付出,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在运动会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鼓励学生勇于拼搏、坚持不懈,让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合作、竞争和拼搏;在吃饭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节约粮食、艰苦朴素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牢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把它们发扬光大……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新颖别致,改变了教师滔滔不绝地讲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快乐地了解这些德育教育,并且继续传承下去。还有“学雷锋活动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彼此间加深情感,建立友谊使大家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理解。学生有了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导,在行为表现上就会脱胎换骨,发生变化,表现出较高的素质。

二、教师模拟示范,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校园中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了,所以,教师一定要要个要求自己,争做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在实际德育教育中要重视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教师就是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的最佳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使学生铭记,并且耳濡目染地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抓好师资队伍,注重师德教育,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展示教师的迷人魅力、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让学生可以模仿和学习。有了榜样的带领,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征程上就会越走越远,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认识,端正态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教师展示:我也可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三、在校园中创设环境,让学生去实践

德育教师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只要学生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在。校园中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而导致丢东西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教育学生拾金不昧:捡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当某个学生拿了很多东西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教育学生主动地提供帮助,关心他人;当学生遇到老人或小孩的时候,也要积极地帮助他们,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当学生牢记了这些美德后,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够付诸于行动,在行动中展现一名学生的优良品质。

另外,校园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理想阵地,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中要努力地建设好校园文化。通过对校园的布置,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里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室的布置、廊道文化的建设、名人名言的张贴、校训、办学理念的展示,这里面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这里可以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思考,把这些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校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园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尽情的飞扬。

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景交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实践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并且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使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学生在这里可以把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展示。在实践中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不仅仅只停留在校内和书本层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更深刻的认识。学生通过实践就会形成一种团结合作、努力奋斗、相互帮助的局面,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德育教育。而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也不仅仅是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承担着一份责任,所以,教师应该学生提供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这里不断地提高。

五、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的“传道”就说明了教师要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所授课内容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接受了德育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因为“青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和发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教师要灵活选择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就受到了德育教育,提高了自己的涵养。

总之,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浮华社会氛围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清净自身,贡献社会,知恩图报,是对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实践我们不难看出,所有成功或者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展现,因此,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的根。

参考文献:

篇(5)

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摸清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实践证明,学困生有这样的心态:自卑自暴失落冷漠逆反。又有这么的心态:我并非一无是处。就转化而言,前者有教育转化的障碍,是转化的不利因素,后者是转化教育的契机,是转化的有利条件。

根据我的班主任经验,个人认为,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在他们身上发现“是处”,肯定他的“是处”。这就是“闪光点”,一经发现,并让它有机会在学生群体中得以闪耀,那么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将受到震惊,失落心态将受到冲淡,冷漠的心境将得到温暖。学困生违犯了校规,假设我们先肯定他的“是处”,让“闪光点”闪一闪,然后再明确指出违反校规的现象,提出要求他改正缺点的希望,那么受教育者的“怨气”必定消失,“暴戾”必定衰减,“逆反心理”必定缓解。2010届初三,我班体育生周智,纪律散漫,上课睡觉,顶撞科任,同学们对他的意见很大。学年初举办级组篮球赛,我委任他担任体育委员,这次可发挥了他的特长,他积极认真组织篮球赛,最终我班获得冠军,为班争得了荣誉。我及时在班上表扬了他,他笑了,他在同学们中的形象改变了,也尝到“甜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努力了,体育训练更加拼搏了。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以全校第一名的体育术科成绩考上了市重点中学体育班。

二、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一般人对学困生比较冷淡,甚至歧视。学困生和老师的感情比较疏远,老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他们更多的理解、信任、关爱,少一些责备,用无私的爱感化他们,用真诚的心打动他们,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才能毫不隐瞒。教师也就能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012年我班学生吴天,成绩倒数、经常打架、顶撞老师,可谓“五毒俱全”。对于这样的学生,要使他痛改前非,千万不能采取“硬措施”,要用爱心调动他的积极性。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的性格及家庭情况,并不时找他交流,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帮他剖析自暴自弃的因果。一次,我布置练习册上的作业,他为了逃避作业,说练习册丢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帮他买了一本,并告诉他:“老师相信你会把作业做好的”,他按时完成了作业。我抓住这次契机,及时鼓励他,慢慢地他按时交作业了,并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

三、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学困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们身上也有长处,在心灵深处也闪烁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作为转化教育的突破口,从而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2011年我班学生李婷,她的母亲是残疾人,父亲在她出世时就抛弃了她们。身世的凄凉造成了她性格的孤僻,她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很少与人交流,无心向学,成绩一塌糊涂,她为了满足虚荣心,骗外婆说学校收钱,一个学期向家里要了一千多元挥霍。这样的孩子,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又怕她想不开。正在我为难之际,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她一反往日的冷漠,报名参加了长跑项目。运动场上她遥遥领先,观众席上同学们呐喊助威,最终她得了第一名,为班争了光。运动会后,我对运动员进行了表彰,特别表扬了李婷,大家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能看出她特别受鼓舞。事后我又与李婷作了多次深谈,告诉她人人都有长处,只要扬长避短,谁都可以做个优秀的人,当你为班集体做出贡献时,同学们会尊重你。从那以后,李婷变得乐观开朗了,成绩有很大起色,在与她家长的沟通中,我得知她再没向家里乱要钱,次年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四、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学困生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指责与嘲笑,他们的内心敏感,甚至对周围人有敌意,对关心他们的老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对抗的心理。

如何才能消除学困生对抗逆反的心理呢?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尤其尊重他们的人格。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自尊心。师生相处时,真诚的理解信任是获取彼此好感的“催化剂”,是师生沟通的“灵丹妙药”。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有学困生,其自尊心很强,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使他们希望别人给以真诚的关怀、尊重和信任。要转化教育学困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必须用真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唤起他们对所犯错误的自责和后悔,使他们从痛苦和自卑中解脱出来,激发其上进的动力,增强其自信心。

五、做好学困生的家访帮扶工作

转化学困生一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常与家长联系,进而了解学困生全貌,尤其他们的心理障碍,才能进行有效教育。

篇(6)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27―01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增强中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始,让爱的种子撒入学生心田,@样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其一生的终身发展铺路奠基。尤其是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变化最快、最难于把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既渐趋稳定又灵活多变,为此,品德教育更要做到“润物无声”。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品德教育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这个时期,学生自主意识比过去明显增强,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可能并不正确,但他们坚持己见的倾向很明显,自我估计过高而在行动中又往往容易招致失败,他们的为人处世在成人眼里是并不认可的“叛逆”,对师长的教导往往有不服管的倾向。为此,德育工作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因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学生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也在变化,若教师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仍抱残守缺,以老的想法去给学生划定一个“框框”,让学生墨守成规,必然导致相反的结果。

二、品德教育要正视学生身上的问题和不足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真实表现与非真实表现,并正确加以辨别。中学生不像小学生那样单纯、天真,他们内心的想法比较多,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些想法不轻易向别人透露;也有些时候,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了维护所谓的“自尊”,可能会言不由衷,为此,教师要特别留意这种情况,并在课后与学生单独谈话,以了解实情,对学生施以个别教育。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学生的思想、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不良影响,学生身上也往往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人无完人,教师只有承认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客观对待其表现。

三、品德教育要以适当的方式处理“学生问题”

德育过程中,对于那些“问题学生”,教师应尽量多接触他们,多与他们交流、谈心,既要注意价值导向,更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并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追求学生的进步,逐步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切不可急功近利。事实往往是这样:一个班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教师为此而大伤脑筋,而学生一旦得知了这一信息,更加乐此不疲……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竟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笔者遇到一位高明的教师在处理同样的问题时是这样做的:面对几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故意捣乱,他没有发火,反而刻意选择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这让几位从来没有受过表扬的学生大惑不解,而就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位老师又把他们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真诚地问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并同他们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从这以后,他们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几个学生也有了惊人的进步。我想,这位老师的做法,正是我们平日所欠缺的。

四、品德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

中学生往往被教师视为“不听话”、“不服管”,因此,好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便没什么好心情,要么是简单敷衍几句,草草了事,打发走人;要么是严加训斥、指责,勒令以后不准这样那样。凡此种种,要么无效,要么收到一时之效,难以使学生从根本上受到教育。为此,教师要对思想认识水平已有相当发展的中学生施以教育,事先必须有所准备,与学生谈话时做到有理有据,使学生“心服口服”,切忌简单粗暴。应多侧面、多角度进行,而不能直接去压制学生的主张,待到时机成熟,学生自然能分辨出谁是谁非。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31-02

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少内容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当然也对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

1、缺乏实践性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是幼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幼儿教育概论和基础知识、幼儿园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和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施路径,通过递进的方式把这三个方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主要以理论知识介绍、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的涉及到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该门课程教学呈现出缺乏实践性的特点。

2、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该书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对幼儿、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等都进行了一定规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儿教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总结出来的规律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中的难度。因此,呈现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对象规律这一特点。

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1、把教材与学生培养目标相统一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缺乏实践性的课程,教师把教材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巧妙地统一起来,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实践在提高教学能力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实践性。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培养、岗位胜任的能力等。因此,在幼儿教育学的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充分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授“幼儿德育”这一内容时,教师不但要讲授到幼儿德育的培养方法,如多参加劳动,增进与劳动人们的感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还可以把这些方法正确地应用到对中职生的德育培养中去,让学生在接受幼儿德育教育方法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就达到了教材授课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目标,最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开展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系统整编出来,用生动的案例模拟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调动起来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扮演各个角色,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有条理地进行:

一是系统整编教学案例。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整编,比如可以把《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进行收集,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整理等。

二是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根据收集到的案例,给予学生讲解,在讲解《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案例,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分析解决,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要正确的运用教材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是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回顾。总结和回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教师不但要总结案例,而且还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差异性。在总结和回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对案例的总结和回顾,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加深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知识的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性有重要的作用。

3、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是开展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实训教学却充满生机活力。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需求,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把校园内的空教室改幼儿园仿真实训室,以学生自身为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轮流模拟教师,其他学生模拟幼儿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开展“幼儿游戏”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模拟成幼儿去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也可以让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充分想象幼儿的特点去模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表情等。通过这种模仿幼儿的游戏教学,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幼儿的情感,体会到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内容的重要性,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一般是以本校附近的幼儿园或者是与本校关系较为密切的幼儿园为主,这类幼儿园可以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实战性场所。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广泛联系建立学生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开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整体情况、个体差异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确定选定幼儿教育的相关内容。

4、课后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课后作业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每一小节的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是要布置探究性的作业。探究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比如,在讲授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家访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获取调查信息后进行探索总结。通过这种形式的锻炼,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所学知识去提高探究意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因此,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在对幼儿园教学环境这一部分讲授完毕后,先让学生去调查当前幼儿园环境中的问题及不足等现状,再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合作型的作业,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针对教学中教师留下的问题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予以总结、探索,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性。

三、结论

总之,在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都切实努力。教师方面要善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要高度重视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努力促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篇(8)

据调查,当前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差是影响教师队伍质量的主要原因。我们根据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师范生的心理特点,对教育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培养师范生实际应用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往,许多学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不高,其中,既有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问题,也有教师授课方法单一、满堂灌的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着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入手,围绕优化师范生教育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这根主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心理学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是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考试既是对考生本科阶段所学内容的检验,又是对是否具有从事进一步专业研究的潜能的考察。因此大纲中明确规定考核目标为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的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全面复习,但又要有所侧重。教育学统考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但各门学科的比值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有所侧重的第二个内涵强调,在一门学科内也要有所侧重,比如第五至八部分的理论阐述因为是教育心理学的精华和热点,使用性也较强,因而考生要加大力度。

二、提高学生心理教育的学习兴趣

1.深入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增强教育理论学科的探究性

教育学课堂必须提出富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如“高考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方法改革”“教育公平就是起点公平吗”等等。教育学课堂的任务首先应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教育-社会问题的兴趣,进而把握好教育理论,并发挥教育理论的实际作用。

2.突出教育理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生活性,让师范生走进社会、走进教育

一是通过历史案例资料来促进学生理解教育价值问题——教育是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的。如给学生提供对教师的社会使命的深刻认识的案例资料。很多学生反思这个案例之后认识到:从这位中学校长的信中,读懂了教师职业的神圣——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是通过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教师的神圣职责。比如我们生活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生活的各种矛盾,在中小学学生生活中也同样如此,对教师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等事例可以启发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教育机智,形成教育的生活艺术。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这是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讲授法,对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原则方法具有重要作用。讲授过程中,要求教师把握重点,厘清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力求启发式教学。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

2.研读自学法

研读自学应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在《教育学》课程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有关章节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出自学要求;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拓展性阅读资源,包括各章节参考文献、《教育学》必读书目等,择取其中一些内容,提出阅读要求。此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学相长,取得优质教学效果。

3.课堂讨论法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择取一些教育教学热点、疑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学生可分组也可自由结对,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事实性材料,提高讨论或辩论、观点的碰撞交流,帮助分析理解实际问题,形成教育共识。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21-02

1 引言

国内有统计显示,大学生自杀死亡人数约为6万,自杀成为导致大学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国外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意念率在11.1%-70%之间[2]。大学生作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国家的栋梁,他们亦是家庭多年来的中心和希望,承载着家庭甚至家族的愿望。所以,这个群体的自杀现象引起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自杀的研究较多。无论是理论的研究还是实证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大学生自杀,中医讲“治未病”。大学生自杀问题也应当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危机时候的干预就已经难度很大。从大学教育的角度来讲,应当把重点放在自杀意念的预防上面。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教育,首先应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预防教育方法。

2 预防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1 熏陶感染法

熏陶感染法是人无意识、不自觉的状况下,接受到感染体、者环境的或多或少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重要的方法之一。熏陶感染法的教育非常适用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该方法的运用是重点在情,用教育者的情感去温暖和感化被教育者,使被教育者在一种陶醉、愉悦、激动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境地,无意识地受到熏陶,进而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和性格气质[3]。熏陶感染法主要有形象感染、艺术感染和群体感染三种。形象感染我们很清楚,用一个正向的、积极的形象人物来感染受教育的群体,那么这个受教育群体的每个个体都会受到这正面人物形象的影响,每个受教育的个体会都会变得积极向上,比如我们上小学是老师总是用雷锋这个人物来教育大家。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使大学生感悟生活来之不易。群体感染,指在一个群体中每一个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比如一个班级班干部是积极向上、热爱学习,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多数也积极向上、热爱学习,大家都会说这个班班风很好;相反如果一个班班干部整天死气沉沉那么这个班给大家的感觉也是死气沉沉的感觉。艺术感染,则可以多种多样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情感融入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之中,大学生喜欢形式活泼,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如歌曲、舞蹈、舞台剧、话剧、心理剧等等,我们可以寓教于乐,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收到感化和教育。

2.2 情理相融法

情感是心理体验,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是否能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理即道理, 这里指教育者用以说服教育被教育者的某种思想理论。“情”与“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情”是血肉,“理”是灵魂;“理”统帅“情”,“情”在“理”中发展;以情感人是手段,以理服人是目的。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味地讲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把理论知识和情感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弄得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睡倒一大遍,缺乏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学习兴趣,老师虽然很累,但是结果收效甚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只一味讲大道理,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重视情感的教育,结果只见学生低头听,听完后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东西,回去后还是该干嘛干嘛。

所以,关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是要情理相容,用情感感化学生,同时结合道理教育学生,让学生做到口服心服,及时纠正错误。教育学生要做到平等交流和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与你进行心对心的交流。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空讲道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满腔热情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情感染学生,以理说服说服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到他处在一个温暖的集体。

2.3 自我激励教育法

自我激励是自我教育的范畴。所谓自我激励, 主要是指个体主动地的了解、认识自身,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和鼓励自己。预防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采用自我激励教育法。应用该方法首先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既要找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清自己的不足,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和鼓励自己。通过坚持不懈自我激励教育,大学生便可以逐渐内化我们的积极教育思想和力量,化外在力量为自己的力量。在没有外力和老师的监督和鼓舞下,也可以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如此一来,便形成了独立的、积极的、有力量的自我。在实际生活中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网站上播放励志片,鼓舞大学生的斗志,将积极健康的思想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4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自杀意念预防教育网络体系

与其他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学工系统,包括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工作者等等。所以要大力发挥这一系统在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中的功能,及时发现、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具体来讲,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从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个层面着手,自上而下地构建自杀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四级网络体系。第一级是学校,学校可以在负责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的带领下,由学工部门、团委、后勤宿舍管理部门、保卫部等多个部门成立危机预防与干预小组,多方联合开展工作,形成联动机制。学校层面的日常工作可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包括全校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信息的汇总等工作。心理健康中心一旦从不同的途径,发现危机情况则立刻上报至学工部门,由学工部门上报至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书记可以立刻启动联动机制,全面保障学生安全。二级预防单位是院系,各院系成立以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负责人,各院设立一名心理健康辅导员,负责全院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的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有创造性的开展具有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和自杀危机预防办法,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信息。三级预防单位是班级,每个班级在入学一段时间,可以由辅导员根据同学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选取责任心强、有耐心、心理健康的学生作为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可以选取男、女两名,分别重点关注不同的性别群体。班级心理委员也可以创造性的开展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比如每个月可以填一份“班级心理健康晴雨表”,收集全班学生一个月内的心理动态,重点关注那些感到比较特殊的同学。第四级,预防单位是学生宿舍,每个宿舍可以选一个“心护员”,可以由宿舍长担任,也可以另选,心护员负责关注和关心宿舍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定期向班级心理委员或辅导员汇报情况。

自杀意念预防的四级网络一旦构建起来,就要使其运转起来,这样才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万不可空有纸文,形同虚设,一旦发生危机才恍然大悟。实际上,很多学生的自杀之前都有很多征兆,只是大家出于侥幸心理,根本没有往严重的方面想。所以,这四级网络之中,重点在于学院和学生群体,因为学生是最为了解学生的人,一定要让学生有危机预防的概念和防范意识。鉴于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定要定期为班级心理委员和心护员开展危机识别的培训

总之,大学自杀意念预防是一项需要深入调查、细致分析、全面部署、多方合作、长期开展、重点突出的工作。深入调查就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量化的问卷和质性访谈相结合,深入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分析其特点和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和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47-01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另一个是如何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很好的使用教材,它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数学教学来说,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消化与巩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得有一个过程,认真地阅读与钻研教材,是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些法则、定义、定理及某些结论的叙述和概括,学生总不是一听课就掌握了的,但通过课后的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教材,结合回忆教师的课堂讲解,一般能够加深理解,逐步学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去叙述它们,也能为灵活运用打下基础。加上课外作业及不断的复习,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了,即使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似乎听了课后就能掌握,但如果不肯在钻研教材上花些工夫,掌握也会是暂时现象。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生解答习题是基础知识的初步应用。众所周知,只有在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钻研教材,牢固地掌握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以后,演算习题才会得心应手、迎刃而解;同时,教材上所列例题,一般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指导学生课后认真钻研例题,反复推敲,也能收到广开思路之效;特别是在学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后,解题要点、书写格式等往往都需要以例题为样板,这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就更为重要了。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

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独立钻研的精神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数学教材虽然也和其他教材一样,是根据教学大纲用科学的连贯的叙述来说明教学内容,但也有它独特的词汇、不同的叙述格式和语言特点,因此,必须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这不仅能大大减少接受新教材的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因而得到提高,同时,还为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创造了条件,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扩大视野,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要怎样运用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呢?这里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教材,让学生合着书听教师讲解的做法不是在所有的课中都恰当的,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理解的能力,教师只加以检查,订正或重点说明。(当然,对某些应用题及几何题,为了不让学生看到应用题的列式或方程及几何图形的辅助线,以及引导学生思维,教学时不让学看课本是可以的);应该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复习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在系统讲述以后,还应对照教材一一予以说明。对于那些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知识点,也应该对照教材着重指出,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式为ax2+bx+c=0一般学生都能记住,但其中a≠0却往往被忽略了,这说明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新课讲解以后,不要忙于布置学生演算习题,一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先叫学生阅读教材,提问疑难,然后通过举例、复述、解释有关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然后通过回答、板演等活动检查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情况,最后教师总结概括。对于作业的布置,应该布置学生首先阅读教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记忆知识,例如复习时合上课本,试着回答当天学过的基础知识或解答学过的例题,然后打开书本检查是否正确;为了养成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内容的习惯,除了布置一些练习题以外,还应布置一些思考题,如在讲了无理数一节以后,可以布置这样的思考题:无限小数就是无理数对吗?无理数就是无限小数对吗?像这样的问题,可以在下一堂课前提问学生;对于那些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的定理、公式、法则,可以布置学生用与教材上不同的方法证明或推导,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在课外辅导中,要了解学生是否及时复习了教材,在复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样,既督促了学生,也及时了解了教学效果;当学生解答某道习题遇到困难而来请教时,对有些问题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答,而用一些启发性的反问,层层追溯到基础知识上来,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一基础知识,问题当然就解决了,如果没有掌握,那就应该指定学生阅读教材上某些章节,这样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疑难,不仅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更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与钻研教材的重要性了。此外,在单元复习或期末复习前,更应组织学生系统地复习课本,这时对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指导学生对有关联的概念、定义、定理等进行对比分析和概括,真正达到复习的目的。为了完成上述工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特别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于记忆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然后考虑如何相应地恰当地运用教材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2、课后作业量必须适当。根据我平时的调查了解,一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深刻体会到阅读教材的重要性,但有时作业太多,学生无法深入复习教材,因此课后作业量必须适当,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复习课本,又要保证学生运算技能技巧的形成。

3. 要经常教育学生重视对课本的阅读与钻研,讲清它在提高学习质量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在学生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前,不仅要反复交代,具体布置阅读任务,课后还必须及时检查了解,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先复习教材后做作业的习惯。

总之,只有了解阅读的作用和指导方法并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数学成绩,使老师教得轻松。

上一篇: 儿童语言训练法 下一篇: 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