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价值追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6 16:03: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课改的价值追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篇(1)

随着我国普通中学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实验就成为直接关系着新课改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而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和提高教学改革实验的水平和效果,并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这对每一所普通中学展开教学实践的改革来讲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当前教学改革实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普通中学都在积极地展开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虽然在整体上,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费力不小、效果不大”的状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并不是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不足或积极性不高,而是在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一些消极性教学改革行为消解了教学改革实验应有的功能和效力。这些消极性的教学改革行为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教学改革实验的“方案化”追求

教学改革实验应是一个探索的活动及过程,但在“如何展开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人们有着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即使是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也不过是按照预先设定的实验方案而程序化地展开,因而预先设定的教学改革实验方案也就成为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展开的基本框架和依据。

笔者并不是在否认预先设计教学改革实验方案的合理性,但如果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完全按预先设定的实验方案来展开,从表面上看是在积极地展开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探索,但事实上也只是把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作为对预先设定的实验方案验证的“特定场所”,其结果所证明的和所探求的实际上是“教学改革实验方案”自身设想的逻辑自恰性,追求的是教学改革实验的“方案化”。

笔者所以把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方案化”追求称之为消极性的,是因为教学改革实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为实验而实验”的特设的“物理空间”,也不是“实验方案”的“独角剧场”,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探索活动与过程,在这一活动与过程中,有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者等主体参与,其中还蕴涵着大量丰富的情景与互动、交流与建构,远比单纯的“物理空间”更具鲜活的主体性和生命力,而且,也正是教师、学生等主体在情景与互动和交流与建构的教学实践中体现着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如果把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方案化”,就会出现如下的问题:1.以“实验方案”来框定或取舍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活动与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排斥新课改中教学实践的具体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为,“实验方案”毕竟是预先设定的,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新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有的具体问题以及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和偶然性,如果一味地追求按预先设定的实验方案而程序化地展开,实际上就把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抽象化了,因而“实验方案”也缺失了展开的现实性基础,造成手段与目的、动机与效果等矛盾关系在教学改革实验活动与过程中的悖离,内在地减弱了教学改革实验之于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改革的功能和效用;2.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方案化”追求,其实也内在地排斥着教学改革实验主体探索活动的主动性、创新性,弱化了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活动及过程中的情景与互动、交流与建构。因为,“实验方案”成为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活动展开的基本框架和依据,教师依“实验方案”而操作,学生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他们事实上都处于被动的、缺乏主体性的地位上,那么,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活动及过程实际上就成为以“实验方案”为中心的“目标──手段”的逻辑展开,把主体自觉地创造和建构的探索过程排除在“目标──手段”这一逻辑框架之外。如果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主体实际上是处在被动的应答性操作与顺应的地位上,或者说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主体实际上扮演着被动的应答性操作与顺应的角色,那么,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也就缺失了主体自觉地创造和建构,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新理念就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那么,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主体探索性又从何谈起?

(二)教学改革实验一味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究竟要探究什么?这也是每一所中学都不可回避的现实性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人们习惯于把教学改革实验定位在探求适合于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新模式上,认为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实质上也是探索构建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所以,在展开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总是急于寻找或构建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

笔者并不是否认在教学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探究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的这一目的的合理性,但如果在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急于求成,一味地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就把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引向急功近利,既窄化了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缩减了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应该探索的领域,而且也内在地削弱了教学改革实验之于新课改的教学实践全面改革的功能和效力,这种一味地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的做法,本身就是消极性的。

笔者把这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实验称之为消极性的,其原因还在于:如果教学改革实验一味地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表面上看,最终寻找到适合于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新模式,似乎达成了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任务和目标,但实质上,试图追求某种教学新模式的普适性,试图用“寻找到的某种教学新模式”这“一把钥匙”解开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的“万把锁”,是不可能取得应有成效的。如此,既内在地弱化了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动力机制,也缩减了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应有目的、对象及任务。

(三)教学改革实验追求“即时效应”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直接动机和目的就是要大力推进教学实践的改革,但教学改革实验却不应是遇事论事、立竿见影的“速效药”。而许多中学在对待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态度上多持有“短平快”的想法,总希望教学改革实验能够即刻产生效应,迅速解决新课改中教学实践改革所面对的现实性问题。这种急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学改革实验毕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对新课改中教学实践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作出系统性的调研分析,通过反复的实验探索过程,寻找新课改中教学实践改革的途径、手段,以及所应遵从的原则和规范。但我们却常常缺乏这种系统性的调研分析以及反复探索的忍耐力,总想“速战速决”且“一劳永逸”。这种追求“即时效应”的教学改革实验,可能暂时制止或解决新课改环境下教学实践改革过程中即时出现的问题,但不可能解决新课改环境下教学实践全面改革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这种追求“即时效应”的做法,本身也是一种消极性的教学改革实验。

此外,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中追求“即时效应”的教学改革实验还表现为:重形式,走过场。通过教学改革实验来推进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改造,理应是每所中学都积极展开的探索活动,但许多中学把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仅仅作为“时来风”,搞一下形式,走一走过场,做一做表面上的文章,迎合一下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就万事大吉了。如此,本来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实验不仅没有起到通过教学改革实验推进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改造的功能和达到教学改革实验的效果,反而产生教学改革实验的负效应或零效应,极大地消解了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功效。

二、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应关注和处理好的问题

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达成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或目标,避免新课改中教学改革实验的消极性行为,就应处理好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清晰准确地把握教学改革实验的类型与性质,处理好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实践改革之间的关系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类型与性质似乎不应成为问题,但就是这个似乎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清晰准确地把握,就可能处理不好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实践改革之间的关系,不仅容易使我们所展开的教学改革实验出现盲目性、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而割裂两者间的内在关系,导致教学改革实验陷入“费力不小,效果不佳”的尴尬,而且还很容易出现教学改革实验中的“方案化”追求或者一味地追求“适合于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新模式”等消极性行为。

教学改革实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1.起因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希望通过学校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因而,发起教学改革实验的主体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且规模大,涉及教学制度、教学计划、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教学的评价等,属于全面教学改革实验的类型范畴;2.由现实的教学实践所提出的问题而引发,教学改革实验的主体可能是一个地区或一所中学甚至一个年级、一个教师,因而,涉及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学手段及途径的探索等问题,其范围不大,属于学校教学实践局部改革的实验类型范畴;3.来源于教学理论的反思与批判,教学改革实验的主体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主要涉及教学的哲学观、目的观、过程观、组织观以及方法与途径等,既可能是大范围的教学改革实验,也可能局限于某个区域或某个学校,属于教学理论研究的类型范畴。在第一类情况下,教学改革实验基于教学实践改革的自觉性,是教学实践对新的课程改革主动回应所采取的理性决策,因而,教学改革实验必然地走在教学实践全面改革之前,也可以说,基于新的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改革如何全面展开,要通过教学改革实验加以探索,所以,教学改革实验的任务及目标就是要探寻教学实践全面改革得以实施的路径,通过自主自觉的教学改革实验引领并推进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从这一层面上讲,教学改革实验本身就是教学实践全面改革的首要环节和过程,是教学实践全面改革的组成部分;在第二类情况下,是教学改革实验落后于教学实践,是针对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的,希望通过教学改革实验,总结问题解决的经验。所以,这一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有着明确的问题指向性,通过营造特定的教学改革实验环境,寻求针对于这一问题的特定解决方法、手段及策略,从这一层面上讲,这一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并不是以现实的教学实践的整体改革为目标指向,而是针对于现实的教学实践的局部改造,因而,这一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实践改革之间是具有特性的个案与局部的关系;在第三类情况下,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与其说是对教学实践改革中问题的解决,不如说是教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或完善。这一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往往是理论工作者设计一套或几套教学改革的方案,对教学改革实验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以期达到理论工作者所期望的理论设想,所以,从根本上讲,这一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教学实践的改革,但其目的直接指向某一教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或完善,教学改革实验仅仅作为“教学理论”的“实验场”,因此,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实践的改革之间并不是直接的“实验──实践”的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改革实验的类型和性质不同,那么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和任务也存在着不同和差异性,因而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实践改革之间的关系处理也就不同。目前,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属于第一类型范畴的教学改革实验,因此,在我们思考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时,应该清晰准确地把握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类型与性质问题,也就是说,当前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不是学校教学实践的局部改革,也不是以验证或完善某种教学理论为直接的目标指向,因此,单纯地追求教学改革实验的“方案化”或一味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是不可能解决当前新课改的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问题的,所以,正确处理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与教学实践全面改革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及任务,才能够使我们所展开的教学改革实验现实有效地推进新课改环境下学校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

(二)客观系统地分析教学改革实验的现实要求,处理好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改革实验的意义是探索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如何恰当合理地转化为学校教学实践改革的一般性原理,通过教学改革实验推进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从这意义上讲,展开教学改革实验是教学实践改革的必需,具有客观的必要性,但如果不慎重考虑展开教学改革实验的可能性问题,而仅仅以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来展开,就忽视了教学改革实验的“条件性”和“准备性”,容易使我们所展开的教学改革实验陷入盲目的“冒进”或追求“即时效应”。许多中学教学改革实验所以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或者“虎头蛇尾”,或者“半途而废”,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展开教学改革实验的现实性要求作出系统客观的分析,没有能够处理好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并不是主观随意、或者“拍拍脑瓜”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它必须思考和满足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师资的资源配置及教师自身的问题;2.满足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所必需的物质方面的支持。从师资的资源配置上讲,本校有多少教师,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学历构成、职称构成以及经验构成和能力构成等,是教学改革实验展开的可能性的前提性条件,如果不能客观地分析师资队伍的构成状况,那么,教学改革实验的师资配置就会出现困难,不能够保证教学改革实验所必需的师资资源方面的支持。从教师自身来讲,教师是否理解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目的?教师是否支持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这也是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是否可能顺利展开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如果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缺少了教师的支持,或者教师只是被动地参与或者教师根本上就抵制新课改下的教学改革,那么,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就很难进行,可以说,缺失了教师支持和主动参与的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其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物质方面的支持来讲,是否能够提供实验场所、基本的教学设备等物质资源的配置,这也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实验是否可以顺利展开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如果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缺乏物质方面的投入,或者既不能够提供教学改革所必需的实验场所也不能够配置必需的教学设备,那么,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顺利展开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毕竟教学改革实验不是单纯的“观念性”探索活动,它需要基本的物质方面的支持。

因此,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必须首先客观系统地分析教学改革实验的现实性要求,处理好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改革实验的展开具有必需的条件性和准备性,避免“开锅了才去找米”的被动局面,减少或降低“盲目冒进”或追求“即时效应”的消极性教学改革实验产生的可能性。

(三)确认教学改革实验要探求和解决的问题,处理好方案设计的务实性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究竟要探求什么?或者说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不能够清晰确认这一问题,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方案设计就缺失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基本内容。许多中学所展开的教学改革实验所以出现“方案化”追求或者一味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除认识上的惯性思维的偏颇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清晰地确认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处理好方案设计的务实性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

确认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要探求什么,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要对如下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1.基于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新理念,从中析出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的价值取向及基本的指导思想;2.基于新课改的学校教学实践全面改革所提出的新要求,析出教学改革实验所遵从的原则性框架;3.基于新课改的教学实践改革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以及难度水平。在此基础上确认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和实施的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取向,注重学生自由自觉的自主性学习和实践探究,强调教学活动及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上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其立足点已经从传授教材知识转向学生的发展,其价值取向直接指向学生发展的主体性,指向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什么”和“如何教”以及“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而是涉及学校教学理念、教学制度、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及管理、教学环境、教学原则、教学方式和途径以及教学绩效的评价等教学实践的整体改革问题。因此,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就应探求和解决如下方面的问题:1.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向以学生的发展而组织教学的观念;2.把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转向师生双边互动性的交流与对话;3.把教师权威支配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以及学生应答性的反应与服从的“课堂文化”转向构建师生间民主与平等的生活化平台,营造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的学习环境;4.探索如何解决新课改对学校教学实践所提出的新要求的解决途径、手段以及各种关系处理所遵从的原则框架。上述所确认的问题,既为方案设计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也为方案设计划定了基本的内容范围。

教学改革实验的方案设计也不是主观随意或凭空想象的,必须具有务实性和可行性的原则规定性,如果方案设计仅仅是观念性的或理论化的而不指向实践领域,不是以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或者仅仅考虑方案设计自身的完整性而忽视新课改的教学实践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复杂性,那么,这种方案设计既缺失了务实性,也不具有实践意义上的可行性,也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和价值。但务实性并不意味着微观性和实证性,并不是单一地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还要考虑方案设计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如果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一个不可变化的“模式”,那么就容易陷入“方案化”追求,弱化了方案设计的可行性。

所以,方案还是应该设计的,但必须清晰确认新课改的教学改革实验究竟要探求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方案设计提供价值指向和内容范围,既不能追求“方案化”也不能一味追求“适合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新模式”,处理好方案设计的务实性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所设计的方案具有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66-01

1 新课改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

1.1教材与高考有一定程度的割裂

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与高考是三位一体的,标准是目标与预设,教材代表实践的过程,而高考则是对过程的检验,但实际情况则是教材与高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首先,从内容设置看,教材多按话题来组合,极大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特征,弱化了工具性特征,各套教材普遍缺乏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特别是缺乏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这导致两种弥补与应对方式:一是在必修和选修教学中零星穿插相关知识,做一定训练,此缺少系统性与连贯性;二是高三总复习时集中学习,此则为时已晚,学习仓促,学生不能充分内化,劳而少功。目前高中语文仍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与载体,课时的安排是与教材相结合并定量的,考试内容又必须补充,这势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

其次,个案化的教材编制模式及与其相应的教学内容与高考不对接,造成师生无所适从,语文教师、语文学科边缘化。教材编制以单篇文章为基本单位,师生也以单篇文章为单位进行解读。解读侧重于作家与背景、字词、结构思路、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具有系统性;与之对应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情况较好,诗歌与现代文阅读在解读的方面与思维方式的要求上与课堂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割裂,而社科文阅读根本没涉及。这造成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出现如下现象:一是虽对文本进行常规的解读,但情感与理智相矛盾,情感上弃之不舍,理智上认为作用甚微;二是对文章进行简化处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花大力气进行专题训练,甚至主张文章可学可不学,直接进行专题训练即可。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所学不能在考试中迁移运用,思维方式依然是自己的原生态,不知具体学什么、怎么学,空焦虑,对教材与课堂教学轻视,课堂之外几乎不学语文。另外,尽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案化的文本解读时已尽最大可能与高考对接,但学生仍固守个案学习不能在高考中直接呈现,所以对其中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视而不见。

1.2课堂教学或是传统式或是形式主义的伪新课堂

虽然新课改带来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是考试所迫,因为考试更多考查的是知识与能力,用灌输法可以增大信息量,做题训练可快速提高应试能力,而合作、探究、自主体验既费时间又可能影响成绩,不如用传统方法更省事见效。二可能与学生的水平、素质有关。欠发达地区、非重点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培养这些能力又较慢,无奈之下只好采取速成办法。

新课标强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整堂课全由学生解说,教师可有可无,看似学生自主学习,实则是个别学生在特意准备下的表演。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热闹,让无效活动冲击课堂。

1.3功利主义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阻碍了新课改的运行

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已普及并深入人心,但其贯彻实施却遭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追求教育的最大最迫切的价值和功用不是培养健全的人,而是要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现状,走上更好的平台。要走上这一平台,必须拿到“通行证”,就要高考成绩说了算。成绩好,一切皆好。这就导致日常教学中产生两种现象:一是重结果不重过程;二是重知识积累与应试能力培养,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一带而过。如此,新课改理念的旗帜表面被高举,实则被解构;新课改的实施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实则遭阻遏。

新课改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理想太过完美,现实太多羁绊,当理想与现实冲撞,通往理想的道路该如何走?

2 路在前方,路如何走

2.1修订教材,改革高考

新教材如果能添加系统的语法、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就会掌握规则、理论,养成思维习惯,迁移运用更具理性,从而避免由大量感性材料的感知进而归纳规律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精力耗费,更能修正教材重人文轻工具的偏颇,较全面地覆盖高考考点,与高考接轨。

笔者中学时系统地学习过语法,至今印象深刻,受益无穷。当时的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一个语法专项,第一单元是名词,第二单元是动词,依次排开形成词性系统,进而是短语系统,进而是句子结构分析及句群分析。可以说,以前教材的语法编排是相当完美的,当然语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新教材如果能保留以前教材的这些精华,是否会在解决与高考的矛盾方面有所裨益呢?

另外,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很难改变,但可以改试题。如果能变革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单一导向,而突出人文关怀,展现对美的感悟、对真的追求、对善的自觉,是不是可以改变教学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轻视的现状?

2.2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成绩考核方式已成为制约新课改良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唯有变革成绩决定一切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新课改才可能健康运行。减轻成绩权重,加入过程性评价,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比如,可以截取教师一段时期的常规教学视频,分析其是否按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学,以此作出评价,这也可使投机行为与形式主义作风无处遁形。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要实行,还需相关的技术、人力等条件,在此只是提出一种设想与愿望。

2.3新课改需要政府、学校的强力支撑与深度参与

篇(3)

1.教材与高考有一定程度的割裂

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与高考是三位一体的,标准是目标与预设,教材代表实践的过程,而高考则是对过程的检验,但实际情况则是教材与高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首先,从内容设置看,教材多按话题来组合,极大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特征,弱化了工具性特征,各套教材普遍缺乏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特别是缺乏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这导致两种弥补与应对方式:一是在必修和选修教学中零星穿插相关知识,做一定训练,此缺少系统性与连贯性;二是高三总复习时集中学习,此则为时已晚,学习仓促,学生不能充分内化,劳而少功。目前高中语文仍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与载体,课时的安排是与教材相结合并定量的,考试内容又必须补充,这势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

其次,个案化的教材编制模式及与其相应的教学内容与高考不对接,造成师生无所适从,语文教师、语文学科边缘化。教材编制以单篇文章为基本单位,师生也以单篇文章为单位进行解读。解读侧重于作家与背景、字词、结构思路、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具有系统性;与之对应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情况较好,诗歌与现代文阅读在解读的方面与思维方式的要求上与课堂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割裂,而社科文阅读根本没涉及。这造成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出现如下现象:一是虽对文本进行常规的解读,但情感与理智相矛盾,情感上弃之不舍,理智上认为作用甚微;二是对文章进行简化处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花大力气进行专题训练,甚至主张文章可学可不学,直接进行专题训练即可。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所学不能在考试中迁移运用,思维方式依然是自己的原生态,不知具体学什么、怎么学,空焦虑,对教材与课堂教学轻视,课堂之外几乎不学语文。另外,尽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案化的文本解读时已尽最大可能与高考对接,但学生仍固守个案学习不能在高考中直接呈现,所以对其中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视而不见。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文章是个案,试题也是个案,如何在两个个案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以致用?

2.课堂教学或是传统式或是形式主义的伪新课堂

虽然新课改带来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是考试所迫,因为考试更多考查的是知识与能力,用灌输法可以增大信息量,做题训练可快速提高应试能力,而合作、探究、自主体验既费时间又可能影响成绩,不如用传统方法更省事见效。二可能与学生的水平、素质有关。欠发达地区、非重点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培养这些能力又较慢,无奈之下只好采取速成办法。

如果说日常教学用传统方式,上公开课时则又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就抓着合作不放,动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由讨论,形式热热闹闹,实则收效不大。新课标强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整堂课全由学生解说,教师可有可无,看似学生自主学习,实则是个别学生在特意准备下的表演。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热闹,让无效活动冲击课堂。

3.功利主义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阻碍了新课改的运行

虽然新课改的理念已普及并深入人心,但其贯彻实施却遭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追求教育的最大最迫切的价值和功用不是培养健全的人,而是要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现状,走上更好的平台。要走上这一平台,必须拿到“通行证”,就要高考成绩说了算。成绩好,一切皆好。这就导致日常教学中产生两种现象:一是重结果不重过程;二是重知识积累与应试能力培养,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一带而过。如此,新课改理念的旗帜表面被高举,实则被解构;新课改的实施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实则遭阻遏。

如果说学生的功利主义追求是阻碍新课改发展的内驱力,那么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机制则是新课改的外在枷锁。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的。学校把新课改“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的理论“灵活运用”,不仅把高考成绩,更把每次月考、期末统考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最具分量的指标,以考试成绩给教师排名,决定岗位优劣与去留,并与荣誉、奖金、职称直接或间接挂钩。学校以考试成绩定一切的教学评价机制,必然导致教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走应试教育之路,新课改还有一席之地吗?

新课改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理想太过完美,现实太多羁绊,当理想与现实冲撞,通往理想的道路该

如何走?

二、路在前方,路如何走

1.修订教材,改革高考

新教材如果能添加系统的语法、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就会掌握规则、理论,养成思维习惯,迁移运用更具理性,从而避免由大量感性材料的感知进而归纳规律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精力耗费,更能修正教材重人文轻工具的偏颇,较全面地覆盖高考考点,与高考接轨。

笔者中学时系统地学习过语法,至今印象深刻,受益无穷。当时的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一个语法专项,第一单元是名词,第二单元是动词,依次排开形成词性系统,进而是短语系统,进而是句子结构分析及句群分析。可以说,以前教材的语法编排是相当完美的,当然语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新教材如果能保留以前教材的这些精华,是否会在解决与高考的矛盾方面有所裨益呢?

另外,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很难改变,但可以改试题。如果能变革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单一导向,而突出人文关怀,展现对美的感悟、对真的追求、对善的自觉,是不是可以改变教学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轻视的现状?

2.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成绩考核方式已成为制约新课改良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唯有变革成绩决定一切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新课改才可能健康运行。减轻成绩权重,加入过程性评价,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比如,可以截取教师一段时期的常规教学视频,分析其是否按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学,以此作出评价,这也可使投机行为与形式主义作风无处遁形。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要实行,还需相关的技术、人力等条件,在此只是提出一种设想与愿望。

3.新课改需要政府、学校的强力支撑与深度参与

篇(4)

其实,学者们都清楚,新课改不可不问国情,只是在以怎样的思想方法全面看待中国基础教育的国情上,以及用怎样的思想方法辩证结合外来理论与本土传统上,大家看法不尽一致。而且,就像历次学术争议一样,尽管争议远未结束,但是折中的观点总是占据上风。例如,有学者提出,只有超越两极走向中介,才能使课程改革摆脱困境;其路径与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论与理论的折中——为不同声音留有余地;历史与现实的折中——为发展拓展空间;本土传统与外来经验的折中——为最佳状态的实现创造机会。[8]

二、关于“轻视知识”

我们对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以及人怎样获得知识的看法,不仅构成我们的知识观,而且决定着我们怎样看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这一点在新课改中尤为突出。

有学者从分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的不当性入手,指出新课改中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其在理论上的问题是:不理会社会现实,轻视知识教育,无条件地追求学生个人发展且又未能全面把握个人发展的机制和历史道路;其在方法论上的问题是: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概念出发,不是要求理论来反映和说明现实,而是要现实去符合某种概念,陷入理想主义和空想,且笼而统之、非此即彼、走极端。[9]由于所指十分明确,很快就有相关学者连续撰文商榷。其一方面针对批评者“所暴露出的诸多理论问题”以及人们认识新课改的疑惑,试图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教育观,以及新课程在继承与借鉴、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等四个维度,澄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0];另一方面通过辨析“知识”、“学习”、“课堂文化”等概念,反驳了对新课改“轻视知识”的批评[11]。同时,其还指出,批评者文中所表露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知识观,以及作者特别推崇的教学认识论都充斥着“凯洛夫教育学”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学风。[12]由于该问题的争议与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全方位的联系,许多学者纷纷参与。其中,两方面的观点都有支持者,也各有反对者。当然,更多的学者持部分支持、部分反对的态度。例如,有学者认为,两种观点有很多交集,双方都认为知识教育很重要,不能忽视,认为课程的本质就是知识,尽管对知识认识的角度和深度不同;传统知识教育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由于空气和时间的变化,确实产生了“霉斑”,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弊端;而以新课改为标杆的疾风骤雨般推进的素质教育改革,由于与我国国情尚有巨大的差距,它在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免令人担忧。[13]

篇(5)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已经启动,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做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大潮?新课改实行以来,关于如何进行课改的讨论就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央到地方,从老师到学生,课改成为中国教育界的第一话题。可见课改对于身处教育一线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在教师的努力之下课改才会有所成就,为中国的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课改的内容颇多,我们在不断摸索。以下我就课改的一个小部分: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时下的历史教学研究,不仅将课程与教学打通,而且初步改变了“课程就是教学的科目”的看法。当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时,教学目标也不只等于“教的任务”,它更为关注的是“学的效益”。有学者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指挥,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因此,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立足点,目标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着眼于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的更新,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帮助者,也是学习过程和知识创新的反思者与研究者,更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发现者。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不再是要学生学会,而是要指导学生会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受到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如:(1)赋予历史课太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职能,特别是思想教育功能;(2)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缺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3)缺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不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新课标下应该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

一、新课改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目标,忽视其他目标。

原来的教学大纲只强调对人、对国家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在新课改中融入了对己、对世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新课标提出:“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等等,这是历史教学目标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然而,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附属物,视为可有可无,结果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维目标,不可有所偏废,既要注重知识目标,又要重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的每堂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新课改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以内容目标代替教学目标。

内容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具体规定了学生在某一部分内容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它不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以课程中的“内容目标”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

三、新课改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忽略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融合、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计出精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而且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四、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适时地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消除教学中的疑惑;其次,教师应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向教师质疑,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并通过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敢疑、多思、深思的学习习惯。最后,必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懂得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只有方法灵活多变,才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五、新课改下教学目标必须针对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状况不断进行修改。

教学目标确定后应用于实践的收效如何是教师在课后首先要确定的,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要针对情况做出调整。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调整目标,甚至不同班级上课的教学目标也可以不同,不可以用死板的目标衡量每一个学生。

篇(6)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能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内涵,有效落实数学课改理念的课堂仍然鲜见。同时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是不好体现的,这就是对“三维目标”内涵没能准确把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数学课改课程理念教学思考 数学课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各学科提出的共性目标,但从课堂教学的现实来看,能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内涵,有效落实数学课改理念的课堂仍然鲜见。教师依然多是重知识与技能“双基”目标的落实,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难以有效落实。这除了教师对落实数学课程“三维目标”缺乏深刻认识、作为高考对“双基”的考察是实实在在的,同时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是不好体现的,这就是对“三维目标”内涵没能准确把握的重要原因。

就数学“三维目标”而言,“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核心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目标。传统课程和教学以知识为本,突出学科本位,忽视课程与人的联系,忽视人的情感需要,造成人与课程的割裂,创新与传承的分离,也造成学生从起初喜欢数学到恐惧数学最后讨厌放弃数学的可悲局面。新课改在重视传统“双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和培养,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并提升智能,也能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轻松与快乐,更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增进科学情感、学习科学方法、丰富科学思维、开启科学智慧、具有科学精神;这正是数学的本质和灵魂,也是数学教学的价值追求。

在我的教学中,对数学“三维目标”的落实,总存在这样哪样的问题,如:课时紧张怎么办?以高一本学期的课程为例,学习内容有必修1与必修2两本书,均是36课时,共72课时。按课标每周4课时,要18周才能完成任务,还有期中期末考试要2周,国庆节放假1周,共要21周。一个学期才22周,还有单元考,学校有时会临时安排活动也会冲掉一些课,有些课内容需要补充,有时还要作业讲评,这样算来,一学期课时安排相当紧张。另一方面,新教材内容很多,尽管在难度上可能低于旧教材,但在广度上远远多于旧教材,和以前相比,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每节课课堂容量都较大,每周改为5节后仍然觉得时间紧。

如何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使用好新教材?新教材中教学内容多,在广度上远远多于旧教材,受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哪些内容要舍,哪些内容要降低难度,降到什么难度还搞不清楚。如必修I中,增加了整整一章的内容,像“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函数模型的应用”如何把握难度?又如在第二章中,教材中的反函数处理是从对数函数与指数引出的,概念一带而过,教材也没有教如何求反函数,但像原教材,反函数的概念是相当重要的,现在是不是要补充?到时高考会怎样出题?求定义域时,常会碰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但教材对这方面的内容安排在以后的教学中,是不是要重新安排教学次序?大家心里都没底,各校教师处理似乎都不尽一致。又如课本上思考运用题、探究拓展题要不要全讲,阅读、链接内容作不作要求,大家说法不一。这些问题都给三维目标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篇(7)

新课改下,我们都是新老师,因此要认真参加各级培训,了解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了解新教材的结构和体系;通过认真参加培训,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明确新旧差异和特点。

1.从教学目标来看:旧教材教学目标单一,强调对知识的落实和技能的提高;而新教材强调对三维目标的实现和融合。

2.从教材设置上看:旧教材分“必修+选修”共三册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而新教材分“必修+选修”共八个模块,学校、学生在6个选修模块中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充分体现“每个学生都要学化学,不同的学生可学习不同的化学”。

3.从内容编排上看:旧教材注重学科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课文以描述、介绍知识为主;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分得很清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新教材不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完整;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螺旋式上升,分步到位;融入了更多的现代生活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贴近生产生活实际;栏目增多,给课堂探究、合作交流、课外实践、掘宽视野提供了很多素材。

4.从版面设计上看:旧教材单调、呆板,而新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很多彩色图片、图表、实物照片,把许多文字信息换成图表信息,这对于看着动画片和卡通画长大的青年一代来说感觉更亲切直观,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5.从教材习题上看:旧教材的课文和习题版块分得很清楚,习题往往去情景化、抽象化,功能就是巩固课本知识的应用,加深理解,提升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而新教材习题在课文中和课文后都有分布;习题追求情境化、生活化;除书面习题外,还有调查访问、查阅书籍、上网搜索、制作卡片、写小论文、同学交流等形式多样的习题。

二、新课改,新目标,新措施

新课改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和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因而教学理念、课堂模式、教学手段都需要改革创新。

1.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首先,要重视引言课的教学。通过大量学生感兴趣、能够体现化学对人类突出贡献的视频资料、图片、数据、事例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理解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从而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其次,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最新成果、社会热点问题,尽管有些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假酒、苏丹红、毒奶粉、爆炸、火灾等,但这正好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素材,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本身没有错,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出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还需要扎实的化学科学知识。

篇(8)

新课改背影下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什么、教多少,而在于他能否点燃学生心中那支待燃的火把,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留给学生。新课改背影下的教师要为学生的整个人生负责,要用智慧去唤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二、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个好教师,首先要做个“好学生”。他应是学生易接近的“兄长(大姐)。”学生需要老师,可他们更需要朋友,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创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者

现代教育正从“知识中心”向“人本中心”转化,它使教育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动机、能力以及学生效果的差异,并根据不同学生在发展中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为学生着想的创新型的开拓者

一个好教师,不难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时刻在学生创新教育中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应时时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能自觉将知识传授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追求独特教学风格的实践者

创立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位好教师,上好课不仅仅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更要力争体现在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上。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博采众长,虚心治学,独辟蹊径,独树一帜,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六、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是积极的倾听者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0 引言

关注人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根据发展性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素养的形成,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重要价值,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从只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考试成绩等狭小空间中转变为:

1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语文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转变语文教学的重要标志。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即生字词的积累、篇章的背诵、作文模板的记背和套用.....所有的框架结构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变地循规蹈矩,没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维,失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力也渐渐变得不是很敏锐。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过程开始逐渐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伴随着语文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变得越来越积极,学习的信心也越来越强。语文学习过程已经逐渐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语文知识增长的过程不仅成为了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也成为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 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重要价值。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短期学习成果的变化,即把学生短期内掌握知识的多少、考分的高低做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教师所充当的仅仅是“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新课改下的教师正在逐步把自己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能力和目标的培养者、学生健康心理,品德的促进者,充分关注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的特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的潜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同学和社会,以及身边的事物,即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3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是丰富我们语文教学内容的宝贵财富。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将语文教学活动看成统一性的活动,采取统一“知识灌输”的方法,而没有激发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下的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并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遗传素质、社会条件、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各异;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特长和智力等个性特征的完整的人,教育应该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和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正处于一个发展过程,是不成熟的,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还需要在教育中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感知、观察、分析与思考,使他们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4 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学会欣赏学生

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是我们语文教学行为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尊严很少得到老师的重视。当学生犯错时,老师不是体罚,就是责骂。在教师的观念中,教师就是教学的主宰者,而学生只是受自己管教的对象。新课改下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学生的人格应该得到尊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才会有语文教学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表现为对学生独特个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聆听他们的声音。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更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发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享受老师的教学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欢乐。

5 关注学习中的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关注学习中的学生,是语文教师追求教学行为价值的重要途径。过去有的教师关注学生智力的高低,往往是按照一种智力类型去要求一群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学生,而这把尺子就是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逻辑智力,不去关注其他智力类型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态,可能还将他们定格为差生。事实上,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类型是多元的,每个人的智力类型是不一样的,由于智力类型相异,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需要、优势、风格也会不一样。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正在应用多元化的理论不断地武装自己,试图从多方面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刻刻关注着学生在学习、行为和品格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并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通过学习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新课标下教师行为的变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水平,还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10)

中学语文教师要掌握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正确对待新的教育环境,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经过多年的语文教育经验,我认为语文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生活气息浓、思考性强、同人文教育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一、充分挖掘人文内涵,发扬人文价值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育一度追求科学化,在教学中过于追求准确性和客观性,这样就使得语文学科不断向自然学科方向发展,而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过度地追求答案,这就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因此,作为新课改环境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人文内涵,发扬人文价值。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初中生处于叛逆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追求个性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由于学生的成长背景、生活经验不一样,这就导致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思想差异比较大。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语文教师也要本着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态度对待,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作品的独创性的思考。教师让学生发表个人对作品的看法时,不能强制性地让学生认同作者的观点,而是在肯定学生看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补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上一篇: 教育学生的方法 下一篇: 幼儿传染病防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