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6 16:03: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

篇(1)

【关键词】小组工作一般通则;宁养社会工作;本土化

一、宁养社会工作小组工作背景介绍

小组工作可以运用小组内部动力,形成自助与互助的平台。经由小组活动,为癌末患者家属提供相互交流机会以及给予其他小组成员情感的支持、照顾癌末患者技巧的相互分享。但是当把小组工作的通则方法运用到癌末患者照护者小组的具体实践中时,却发现两者之间出现了互不契合的张力,癌末患者照护者小组成员的开放性,时间的有限性,心情的复杂性等特点的存在,使小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和顺利运行。如何使小组通则本土化,使之能够更好的契合癌末患者照护者小组,实现小组组员的成长,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二、小组社会工作的一般通则

小组社会工作旨在通过人际间的互动,运用专业的小组活动过程来加强和恢复人际间的交流,增强小组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实现小组成员自身发展的目标。一般将小组工作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小组工作的任务是确定工作目标、完成小组计划书、招募组员及具体工作时间、地点的安排。(2)开始阶段。小组的目标是建构小组组员之间以及小组组员和工作者之间关系的阶段。(3)中期转折阶段。组员对小组产生认同感,在互动过程中,组员之间关系会表现出竞争的特征。(4)后期成熟阶段。小组成员对小组具有较强的归属感,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小组具有更强的凝聚力。(5)结束阶段。小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小组成员情绪和小组结构的变化,小组组员可能会产生哀伤的情绪和失落感,小组的结构会变的松散。

三、小组通则与宁养项目小组工作的冲突

在宁养小组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按照小组工作的一般通则来带领小组,小组活动很难进行下去,小组活动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一)疾病的多样性导致需求评估缺乏代表性。在小组活动设计之前,我们对部分癌末患者家属以及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了需求评估。然而,由于癌症的种类很多,以及癌末患者家属也具有独特性和异质性,需求评估还是缺乏代表性。

(二)开展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需要重新考量。按照小组一般通则的要求,小组活动的时间长度一般在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为宜。在宁养社会工作中,这个时间就明显的过长,会导致活动无法进行完。活动的地点在宁养院的大厅,大厅空间太大过于空旷,人员嘈杂,这就导致无法为小组组员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及安静的环境,这也会影响到组员表达情绪的意愿。

(三)小组规范难形成,小组成员难以把注意力放在小组活动上。社会工作者发现小组成员很难把注意力放在小组的活动之上,大多情况下他们更关注小组活动旁边排队等候取药的其他患者家属。家属在等待取药的过程中心情是非常焦急的,这也就是患者家属虽然参加小组活动,却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小组的活动中,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原因。

(四)小组成员变动性大,小组连续性差。由于患者家属时间的特殊性,取药的不规律性,导致小组成员每次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小组就不能按照以前的方式设计多节,而应该是多主题单节小组活动。

四、宁养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本土化

我们对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对我们的小组工作方法进行了从头到尾的梳理,寻找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宁养社会工作小组团队对我们的小组工作方法进行了调整。

(一)完善宣传方式,增加宣传渠道。我们调整了宣传方法,在下次开办小组活动之前制作好小组活动计划宣传海报以及宣传单,宣传海报放置在宁养院大厅显眼位置,同时在宁养院发药时同时向他们发放宣传单;委托开展个案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在做家访的时候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发放宣传单和介绍小组活动,邀请他们的参与,以达到小组活动宣传及组员招募的目的。

(二)调整小组活动计划的时间和地点。我们把开办小组活动的时间相对提前,同时缩短小组活动的时间,经过调整之后,小组时长改为30-40分钟,以避免耽误组员的取药时间。我们把小组活动的地点向离取药柜台较远的一方转移,以避免其他人员对小组活动产生过大的干扰。

(三)修改小组活动计划,变换小组活动内容。由于小组成员的异质性较高,年龄差距较大,文化水平也有较大差别,在设计小组活动计划时,尽量选取大众化的活动内容,能够被全部组员所理解和接受。经过对小组计划的修改,小组的活动内容能够适合绝大部分组员参与。

(四)链接资源,协调时间。组员之所以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在小组活动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害怕小组活动会耽误其领药。为了解决这个顾虑,宁养社会工作项目团队一是同宁养院协调发药的时间,以保证参加小组活动的组员能够按时取到药品;二是链接志愿者,让志愿者代替小组成员排队。这样就不会耽误小组成员取药的时间,也能够打消小组成员的顾虑,能够安心的参加小组活动。

(五)增加小组主题,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小组。开放性小组的弊端就是组员的时刻变动,每次小组活动的组员都有大部分是不同的,这就使得小组缺乏连续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增加了小组的主题,例如手工制作小组、音乐治疗小组、照顾者支持小组等不同类型的小组主题。

调整之后的小组工作方法,很好的适应了宁养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的特殊性。为小组成员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的平台,塑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促进了小组成员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梦,张和清.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企业与社会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以个人为单位构成的,不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顺畅的相互沟通。所以,与社会一样,企业的管理,重点正是在于职工队伍管理。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职工队伍管理的具体对象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通员工。毫无疑问,普通员工在一个企业当中,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一定是最大的,是企业的主体,企业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都需要由员工来完成,员工工作能力的发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能。

(二)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受制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将自己的理念、思路直接传达、贯彻到每一名员工,这时就需要中层管理者通过发挥传令兵的作用,将上级的命令传达和督导落实,同时,将下级对上级指令的完成情况及时汇报给上级,提供上下之间良好的沟通环境。

(三)职工的家庭成员。往往我们在开展职工队伍管理工作过程中,都会忽略一点,那就是对职工家庭的关心和了解,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职工的工作状态,与家庭状况息息相关,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成为职工努力工作的助推器,而反之,则会对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职工队伍管理的切入点

上文中提到,社会工作的本质在于助人自助。也就是说,要将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职工队伍管理工作当中,重点应当从解决职工问题、帮助职工成长的角度出发,具体来讲,我们可以运用马斯洛理论的方法,对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关注:

(一)关注职工的基本需求。这里说的基本需求,指的是职工的生理需求,也就是职工的薪酬收入和生活水平,企业要通过为职工设置合理的薪酬和薪酬分配模式,满足职工及其家庭的生活所需和基本的归属需求。

(二)关注职工的安全需求。企业不应让职工在工作之中缺乏安全感,在一个企业当中,除了基本的薪酬收入之外,影响职工安全感的因素还在于能否企业之中,企业员工的安全需要主要影响因素是:能够在这个企业工作多久?是否享受到了应有的福利待遇?在企业当中,职工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进而就会有追求安全需求的自觉性。

(三)关注职工的社会需求。企业对于职工的向心力,除了薪酬收入的诱惑,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职工是否能够感受到身边同事的关怀,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都会希望生活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之中,满足职工的社会需求,就是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沟通环境,提供企业内部和谐的社交圈。

(四)关注职工的尊重需求。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包括职工在企业的成就大小、职务高低,它既包含了对自我价值的个人认可,也抱过了他人对自身的承认与尊重。

(五)关注职工的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级的需求,代表了职工在企业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得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

三、社会工作介入职工队伍管理的措施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这三大工作方法为社会工作有效介入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思路,企业管理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症下药,选择适当的工作方法,确保存在问题有效地得以解决。

(一)个案工作。个案工作认为,个人的人格行为,是受到周边他人和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个人问题的发生,是在客观环境和个人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所以在职工队伍管理当中,应当注重开展一对一的互动,协助问题职工发挥自身的潜能,针对职工存在的心理困扰、工作和生活困难等问题,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措施,帮助职工解决发生的问题。

调查发现,企业的领导者经常会感觉部分职工跟不上上级的思路,不能完全明白上级意图,导致工作不到位,达不到要求,导致职责履行不达标;而有些职工也会天天怨天尤人,抱怨工作累、领导要求多,表示领导不理解自己,充满了无奈和委屈。这些问题的出现,都需要个案工作的介入,比如通过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建立上级领导对一线职工的直接沟通渠道,更好地树立工作导向,帮助企业执行层更加有效地直达目标。

(二)小组工作。在小组工作当中,企业管理者应注重发挥职工的团队意识,善于调动整体合力,协助小组内成员的交流互动,已达到促进职工个人素质提升的目标。企业的最小单位是职工,其次是部门,部门是一个企业分工的主体单位,通过分工完成一项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工作流程的顺畅度,但与此同时,正如同工厂流水线作业一样,一旦某一个部门的工作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企业整体工作效能的提升。

小组工作的思维就是要解决这一潜在的问题,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引导员工在团体中增强团队互动,也就是要提高团队意识,比如组织各类小组活动、拓展训练、劳动竞赛、运动会等活动,让职工在一定程度上从单兵作战的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在整体协作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树立合作精神,以增强职工个人的综合素质,强化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工作效果的目标。

(三)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和利他的一种专业方法。社区工作的由来,是为了解决城市工业化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企业职工队伍管理中,我们不妨将企业及其周边的社会区域看做是一个社区,通过发动、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确定社区的问题和需求,有效调动社区资源,最大化争取外力协助,改善和提升企业形象,减少社会误解。

四、结语

应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竞争,体现了人对于社会的适应程度,企业职工的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水平,可以反映企业的发展程度,甚至于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如何做好企业职工队伍管理工作,充分激发每一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当前各个企业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将社会工作思维的关键点运用到企业职工队伍管理中,合理地使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企业职工构建一套成长激励体系,可以最大化地激发企业职工队伍的活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不断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篇(3)

(一)家庭解体,社区解散,社会关系遭到破坏

地震发生后,亲人的遇难和失踪导致无数家庭解体,且由于建筑物与构筑物遭到破坏,需重新安置受灾人群,导致原来的社区被解散和重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日常生活场景的陌生化,受灾群众的各种社会关系都将受到破坏,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二)受灾人群生理、心理的双重伤害

大规模、高级别的地震必将使群众遭受伤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残,甚至终身失去自主生活的能力。同时,地震将引发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心理问题,并导致一些受灾群众迫于心理压力而自杀。据零点调查公司与友成扶贫基金会的调查,汶川地震发生后,有66.7%的灾民有压力感,33.1%的灾民患忧郁症,66%的受伤灾民和57.7%的丧亲灾民患有"创伤后应激性障碍"。这将成为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服务重点之一。

(三)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地震为人民的生存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包括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缺失。人们担心灾后生产生活难以持续,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很容易产生失落情绪,这也是造成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过程中,应对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机遇充分重视。

二、社会工作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主要功能

(一)恢复功能

社会工作的恢复功能主要表现在治疗和康复两个方面。在地震发生后,很多受灾群众身心上均受到极大创伤。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治疗。首先,要与工作对象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全面了其情况,协助医护人员找到症结所在,设计治疗方案,为受助者提供有效服务。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还应引导受助者从走出灾难的阴影,使其用积极的心态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身心全面康复。

(二)预防功能

防治结合,是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内容。在帮助工作对象实现身心康复、重构社会关系的过程中,要协同服务对象一起预测、控制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防止受到次生灾害的影响。

(三)发展功能

无论是对受助者还是对社会而言,社会工作的终极功能就是发展。在个人层面,发展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者通过赋权等方式,激发受助者潜能,使其充分自我发展并融入社会生活。在社会层面,社会工作则是通过个人的恢复和发展达到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目标。因此,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成受灾群众和受灾地区的全面恢复和发展。

三、社会工作在地震救援过程中的具体介入方式

(一)以挽救生命为首要目的,满足灾民基本需求

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者要主动接触受灾民众,满足包括温饱、医疗等在内的基本需求,初步缓解地震对其造成的伤害。但地震中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因此在干预过程中可对服务对象进行需求等级划分,以挽救生命为首要目的,有次序的开展介入工作。首先要寻求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帮助,建立避难场所,持续关注衣物、食物、药物等基本生活保障品的供给情况。同时,社工应充分关注灾区的交通、地形、气候等状况,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二)帮助受助者进行情绪疏导,全面评估受助者的需求

人们震后普遍的反映是震惊、悲伤、焦虑、绝望、困惑、无助甚至情绪失控等,并因此引发行为偏差,社会工作者要帮受助者疏导情绪,让他们尽情宣泄情绪病其说出自己所有的最真实的想法,同时运用专注、倾听、同感、鼓励等支持,令受助者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受助者呈请其面临的各类问题,通过访谈、查找文献、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受助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认知、行为、家庭背景、过往经历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评估其需求。

(三)整合资源,恢复受助者自主生活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应在受助者情绪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以受助者需求为切入点,向求助者提供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在逆境中寻求希望,获得肯定。例如,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可以传授一些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的方法、自救的常识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等,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对于受伤群众,社会工作者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同伤者一同制定康复计划,协助实施并跟进成效;对于在地震中失去子女、失去住房的受助者,在保护好其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可向政府相关部门了解灾区妇女再孕、灾区民众安置的政策,并详细告知。

(四)帮助受助者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篇(4)

“内源发展”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出现,而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进入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务领域,并引起各国关注的原因,是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项研究计划:“对促进适应各国社会实际和需要的内源发展和多样化发展过程的社会文化条件、价值体系以及居民参加的动机和方式进行研究”。这一研究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总结二战以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各种关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对它们的局限进行分析批判,特别是在各种现代化的话语系统下,后发现代化国家追赶型社会发展模式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反思而提出的新发展战略和政策思维。按照这种新发展观,“一个社会不能完全照搬另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每一个国家都应根据本国的资源、需求、文化特性、思维结构和行动方式”,“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模式和风格”[1]来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政策路径,运用内源发展战略来解决自己发展中的问题。而所谓“内源发展”的理念强调的是“发展是人民的发展。人民的发展最核心的是人民的创造力和自主性的提高,它们必须是来自于人民的生活、自己的文化和从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2]因此,“内源发展”的理念,是把发展看作“生长的人自己的一种行动(一种努力、一种创举等等)”[3],强调各民族在解决发展时,应该是一个“由人自己并为自己来完成的发展过程”,“把发展的各种目标、道路、方法和所使用的技术等方面的考虑都归集到人的整体和统一体中去”[1]。内源发展观的提出,将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人的主体性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上,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反贫困行动提供了重要的哲学理念。对发展中国家摆脱他们对西方现代国家的依附性,探索自主发展道路产生了重要启示。但是,过于哲学化的讨论,使这一理念往往陷入逻辑应然的理想状态,而在实践上限制了内源发展理论对人们开展政策思考的社会想象力。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的出版,以发展人的真实自由为目标的“可行能力”理论,使内源发展的抽象观念能够具象为由各种“工具性自由”,即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护所组成的个人主体性所需要的实质自由,使这一发展观念的内涵得到了极大充实,其外延也扩展到实现人的主体能力的获得所需要的条件。在他看来,“这些工具性自由能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整体能力。”[4]而获得了这些“工具性自由能直接扩展人们的可行能力”,并通过它们的“相互联系及互补性”而“相互强化”[4],能够增强人们应对现代化背景下市场经济体系不断扩张挑战的主体性。这将使我们在考虑发展政策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并在建构以内源发展为内涵的反贫困行动体系时具有更深刻的实践意义。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中,发展型社会政策形成了由众多理论观点和实际行动支持的研究谱系。这个谱系既包括了前面所提及的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也包括了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投资战略、詹姆斯•梅志里(JamesMidgley)的可持续生计理论、迈克尔•谢诺登(MichaelSherraden)的资产建设理论、艾伦•沃克(AlanWalker)的社会质量理论等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政策创新意义的研究方式和方法论。这些理论的焦点都集中在以积极的社会政策干预穷人的生计过程,围绕着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培育进行投资,消除对穷人的社会排斥,减少其脆弱性,以增加他们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能力,形成可持续生计能力来促进他们的社会发展。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谱系中,以梅志里为代表的整体性社会政策思维,在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探索方面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发展政策框架,“把那些在传统上一般被主流现代化政策忽略的乡村群体的利益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将“焦点集中于老百姓身上……以更好地解决农村人群的迫切需要。”[5]这是一种把民众置于政策议程中心的思路,但又不是那种目光短浅和为实用主义所驱使的“民众需求第一”[5]的民本主义(或许某种意义上的民粹主义)。它是一种基于整体性社会政策思路的社会投资行动,这一政策思路不同于传统的意识形态支配下的规范性社会政策的国家主义、市场主义或平民主义思路,而是融合这三种思路,针对个人、家庭和社区面临的困境,建立国家、公民社会、民营商业部门和国际发展机构等政策行为人结合的共同行动,去增进他们的福利,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竞争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抗击社会排斥的能力[5]。按照这样的政策思路,农村发展中的可持续生计策略应统筹考虑“所有与生计维持相关的机遇与制约因素”。既要强调受益人的参与,也要协调政府部门、营利性机构、发展机构、社区和志愿者组织等的行为。要采取社会投资的方式去发展农民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他们增加各种资产性积累创造条件。“因此,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来讲,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实行传统的福利项目(诸如教育、健康和住房)或者以在关键性的非福利部门(诸如农业和资源保护部门)进行社会投资的方式来实现。”[5]在农村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的陈述中,梅志里也特别提醒到,尽管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依靠单一机构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而必须将多重行动者考虑在内。”但是,“善加组织”,注意协调不同机构、不同参与者的行为,以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结构性效果,也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历史的经验证明,由于利益分配和责任分担的问题,不同的参与者和发展政策往往会相互竞争,彼此抵牾,导致农村发展计划的失败。譬如“有关受益人(或称‘利害关系人’)参与的说法常常有高估现实的问题。”“要想把那些在社会层面上矛盾重重、在空间上七零八落的人群纳入发展工程和项目之中,会存在很多操作上的困难。”“一堆机构不恰当地凑在一起,各个组织以一种恶性的方式进行竞争并且毫无必要地重复行动(就像在‘整合性农村发展项目’的案例中经常发生的那样)”,不仅会使扶贫计划失去预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会破坏人们对发展的信心和对各种发展计划及其行为者的信任,使农村发展失去社会基础。因此,在可持续生计计划的工具性运用中,既要充分肯定国家在农村可持续生计发展中“独一无二的作用”,也应注意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服务供给领域“容易与草根阶层打成一片”,调解他们与政府关系的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地方社区“经常拥有极有价值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关于地方生态和自然资源的地方性知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实现发展目标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国际发展组织对地方社区所提供的财政支持和服务起到的工具性作用,也推动了社会政策的变革。而私人部门作为可持续生计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可以为农产品拓展营销渠道,也可以通过特殊的安排为小农产生者提供贷款。”总之,组织协调各个行为体之间的行为,与受益人进行充分的协商,“确定正确的先后顺序和建立最为恰当的制度安排,都是通向成功的关键环节。”[5]

二、“精准扶贫”中的内源发展战略

“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根据到2020年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以及“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①的要求而提出的扶贫政策新思路,也是国家在总结以往扶贫工作的经验,针对目前扶贫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对贫困人口的“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不同程度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②而提出的工作方针。它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③作为现阶段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基本方略之一,明确了“精准扶贫”的目标和方法,成为各地开展“脱贫攻坚”行动的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在这一政策方针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大量机关干部“入村包户”,订立目标责任制,举地方财政之力,实施“脱贫攻坚”的“三年计划”、“五年计划”,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精准扶贫”攻坚行动来落实中央决策,并取得了一系列明显的效果。但是,在这一重大的国家行动战略的落实上,如何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实现“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的目标,一些地方的做法却需要进行反思。比如“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许多地方采取的是领导干部做表率,干部职工总动员,入村包户,一对一,面对面地开展扶贫行动。这些措施以强有力的政治动员和行政干预为特色,以政府机构为主体和行动者,在精准扶贫的力度上也显得非常有力,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和负责任的态度。然而,我们知道,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有经济和政治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到了脱贫攻坚的阶段,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中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绝不仅仅是靠政治行动和经济干预措施就能解决贫困,需要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包括贫困群体在内的更多的行动者参与,以复杂的方式去应对复杂的问题,才能切实提高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实现现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因而,所谓“谁来扶”的问题,实质是谁是扶贫的主体和行动者的问题,而“怎么扶”则是如何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让包括贫困者和专业发展工作者在内的相关主体也参与到“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来的问题。按照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分析框架,反贫困行动是由多个行动者组成的行动体系。其中,政府和行政体系固然是居于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专业人员和专业队伍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保证。但是,“真正的扶贫是以小的增量投入激活巨大的存量,是帮助贫困者提升‘自主性’的一个过程”,要在增强“贫困者的主体性上下功夫”④。从这一基本的方法论要求来理解精准扶贫,我们必须明白,过多的政府干预,过大的物质、技术和资金投入而又缺乏贫困者在脱贫过程中的责任担当,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使贫困群众、贫困家庭、贫困社区产生依赖性,削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主体性和意愿。因此,“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的原则①,对于解决好“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具有从战略到实践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政策指向性。从内源发展的观点看,“精准扶贫”应该瞄准贫困者的主体性培育,通过激发他们的内生性动力,培育可行能力,形成内源发展的主体,使之能够参与到脱贫行动中,才能以内源发展的社会政策思维助力“精准扶贫”——最终实现可持续的脱贫发展。从发展可行能力的视角来理解“增强贫困者的主体性”,我们首先要把主体看作是一个由个人主体和社会系统组成的社会主体。它的内核是由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组成的主观世界。然而,这种主观性又是来源于它所处的生活世界:一个由它所生活的环境、文化、习俗、教育、制度和体制组成的社会系统。个人主体由这个社会系统所形塑、改变和再造。因而,任何主体的发展,能力的改善和提升都应从其所处的生活世界的改变入手,通过制度体制的改革、教育的完善、社区的移风易俗和文化创新、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社会资本的培育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也只有如此,“增强贫困者的主体性”才不是单纯乐观主义的浪漫理想,也不是唯意志论的主观意念,而是可望可及之事,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也才能成为贫困地区通往全面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贫困者的主体性”又是和“扶持谁”这一前提性问题联系在一起。为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和贫困人口的构成及其特点。这是在精准扶贫中培育贫困者主体性,推进内源发展的前提。在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资源、机会和财富的分配不公带来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异和个人家庭收入差距扩大变得越来越严重,农村贫困格局也发生了新变化。李小云最近提出,农村贫困格局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下,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催生大量的贫困人口,从贫困特性上看,可见这种贫困称之为转型贫困”。这一部分贫困人群中的一部分有机会在转型中获得发展机会而摆脱贫困,另一部分则会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而避免陷入贫困,还有一部分则会落入贫困陷阱,形成贫困的增量。“二是原来一直没有摆脱贫困的,而且处于贫困代际传递状态”[6]。这两部分贫困人群构成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增强他们的主体性,激活他们的内生发展能力,就成为精准扶贫的关键议题。在增强贫困人口的主体性、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源发展过程中,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能力是两项彼此关联的实践性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下,农村社区的原子化和空心化使农民失去了社区依托,变成脆弱群体。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开发扶持的力度,出台大量涉农政策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遏制了农村社区衰落、农业生产力的下降和农民增收乏力的趋势,一些区位、交通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社区,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中甚至反超城市,成为富裕农村。但是,在中西部脆弱程度较深、贫困人口存量较大的地区,社区衰落、劳动人口流失、资源匮乏,且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是困扰社区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基本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社区建设来夯实基础,借助“脱贫攻坚”计划和“精准扶贫”措施,通过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建立社区发展机构、发展农村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等社区重建措施,激活社区潜能、整合社区资源,重建农村自组织体系来推动农民的组织化,增强社区、家庭和个人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各种生活风险的能力,形成以“社区能力建设为基础的内源发展”[7]新格局。在这个过程中,贫困者的主体性将由个人主体联合为社区主体,生存方式也将由原子化的个体生存转变为组织化生存,自主性及主体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农村反贫困的行动中,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来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经济能力,一直是扶贫工作的主要议题。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通过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以项目化的方式扶持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来激活农业生产潜力,发展农村经济,开发式的扶贫政策在实践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中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的主要领域越来越远离贫困人口所能从事的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具有很强的减贫效应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6],发展农业产业的减贫效果逐渐降低,靠开发式扶贫政策解决那些受脆弱性影响较大的贫困人口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解决贫困人口生计能力不足为主要目标的“可持续生计发展”政策框架就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作为发展型社会政策主要支柱之一,可持续生计的发展思路,“其具体的工作一直集中在诸如贫困、脆弱性、农场体系、参与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5]它的基本观点是:一个生计维持系统包括人们所拥有的能力、资产和维持生活的各种活动。对于可持续的农村生计而言,它追求的目标是多重的,既追求人们收入的增长,也要考虑增加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减少脆弱性和规避风险的社会保护与能力提升。而要实现这多重目标,就必须对人们进行社会投资:投资于教育、健康、从事各种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的技能,以及改善环境和改变生活态度的能力与方法。通过这种社会投资,形成对他们有实际意义的可行能力,即拥有自主开展生计活动的财政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资产性资本,为推动他们的内源发展提供支持。但是,内源发展并不是仅仅由社区和个人单独的行动构成的,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贫困人口和贫困社区,其资源的短缺和能力不足,需要有外部力量的介入来激活内生动力,也需要有政策体制的支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因此,内源发展战略并不排斥外部力量的介入来帮助贫困人群和他们的社区改善环境,为他们的生计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外因激发内部活力,为农村社区的内源发展提供协助,就构成关于内源发展战略的完整内涵。

三、通过农村社会工作推动“内源式”精准扶贫

篇(5)

一、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群w概况

老化过程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转变过程。老年人面对老化过程,一方面需要老年人自我接纳和适应,另一方面也需要外界对老人给予帮助。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用专业的视角去看待和对待老年人群体,运用专业的方法为感受困难的老人提供支持。在对武汉市某老年社区空巢老人做了大量的入户探访后,分析该社区空巢老人当前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需求,通过社会工作服务,探讨针对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方法的支持下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不是单纯的助人活动,而是通过给予服务对象有目的的帮助,帮助其恢复社会功能,获取社会支持,引导其培养自助的能力,其三大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合理运用,对空巢老人群体的有效介入具有现实意义。

二、社会工作专业模式的探讨

(一)个案工作

老年人个案工作是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助其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的服务活动。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个案工作,可开展的服务内容可包括物质方面的援助,如帮助社区中遇有生活照料困难的老人获得照料服务;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支持,如为丧偶、丧亲的空巢老人提供情绪疏导服务。

空巢老人个案工作需要坚持增权的取向。空巢老人在客观上容易陷入社会角色的改变,无力、无权的境地,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属于弱势、需要外界支持的群体,运用增权的视角开展个案工作,将空巢老人看做具有改变和发展能力的个人,同时需要相应的社会支持以保持空巢老人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解决城市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作为空巢老人最直接获取社会支持的资源,对于解决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和精神慰藉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个案工作介入空巢家庭,通过与空巢老人子女沟通,发挥协调者和倡导者的角色,改善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子女与老人的沟通互动,是老年个案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于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支持,首先要正视空巢老人面临的情绪困扰。帮助空巢老人认识到自身的情绪及行为方面的困扰并非由诱发事件所产生的,而是来源于自身的非理性认知。帮助空巢老人检查非理性认知,鼓励其探讨自身情绪和行为困扰的非理性认知,发现非理性认知与困扰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帮助空巢老人建立理性生活方式。

(二)小组工作

老年小组工作既是一个工作过程,也是一种直接的助人方法和手段。小组工作对象包括健康老年人组成的群体,以及面临问题和困扰的老年人或其亲属组成的群体。老年小组工作的开展对组员社交技巧的提高、行为的改变以及归属感的建立具有极大作用,同时也能够为老年人传播信息,灌输希望,形成利他主义的互助氛围。小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帮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支持网络来缓解养老问题和情绪问题的困扰。

小组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对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建立空巢老人互助小组,有利于丰富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形成利他主义的小组氛围,引导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彼此支持,分享个人生活经验,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度过生活困难。在利他主义的氛围下,空巢老人能够获得尊重和接纳,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愉快的体验,

培养小组成员的归属感。空巢老人一般会面临孤独寂寞的心理情境,培养空巢老人对小组的归属感,形成对小组群体的依恋、认同等积极的体验。这种积极体验使空巢老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和谐,使小组的向心力增加,强化小组动力,有利于空巢老人在小组中获得满足感,舒缓孤独寂寞的心理。

建立空巢老人互助小组,有利于丰富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三)社区工作

老年社区工作具有福利性和政治性两个方面的性质。福利性老年社区工作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社区照顾、义工服务、老人教育;政治性老年社区工作主要是为老年人争取权益。通过老年社区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老年人与社会的疏离,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促进自助和互助,增强归属感。

(1)在社区开展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倡议活动,是对社区邻里支持作用的运用。通过将社区空巢老人组织起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活动,由于邻里的地理优势,对于空巢老人生活照料需求的满足作用明显。通过社区工作介入,协助空巢老人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是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

(2)社区组织对于社区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老年社区一般缺乏较为成熟的社区组织。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但要组织满足社区空巢老人社会需求的社区活动外,还需要在社区中建立社区组织,组织老年人开展相关讲座,宣传养生、安全和法制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满足空巢老人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助于老人更多的接触社区居民,增进邻里互动,使更多的人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问题。

(3)通过社区活动发挥空巢老人的潜能,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空巢老人对社区活动的需求,巩固空巢老人的权益。同时,空巢老人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工作的介入下,可以改变社会上对于空巢老人的负面形象认识,扩大老年人的影响力。

三、总结

老年群体一般面临着对自身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转变的认识、接受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应对老年问题及老年人发展的需求开展一系列的服务,是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支持,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学慧.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篇(6)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044-01引言

伴随城市化的发展,一部分老人“移民”到城市生活,由于文化上、经济上整体比本地居民的水平低,农村老人心理多少会有些自卑,与本地居民的联系很少,城市融入情况有待提高。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要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善于挖掘进城农村老人和本地居民的潜力,让双方看到对方的优势而不仅仅是弱点。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的过程是一个重新适应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融入一个城市的首要条件,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可以缩短农村老人城市融入过程,促进积极的城市融入。

一、我国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社会工作介入现状

当下,我国相关政策和部门的支持在农村老人城市融入问题上依然薄弱,主要体现在社区支持薄弱,隔离现象存在,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大多借鉴或者照搬国外理论,还没有系统地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出适合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的社会工作介入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发展。通常情况下社会个体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从家庭成员、亲友、邻里、同事、团体和组织等社会关系组织获得。但新进城的农村老人由于离开原有家乡,离开原来的邻里、熟人,离开原有已经建立多年的社会支持和社会关系网络,来到新城市中生存,原有的各种熟悉关系和社会网络不再存在,老人自身消极地社会评价以及城市居民的难以接纳,致使进城农村老人难以建立由弱关系所建立的社会支持网络,只能依靠有限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强关系所提供的部分社会支持。新的社区支持系统因新进入人口的居住隔离、交往隔离、相关因素的不确定以及制度问题而难以建立。

二、社会工作介入三大方法

(一)个案介入

个案介入是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采用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协调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为案主提供一对一的帮助与服务,减轻案主的压力、解决案主的问题,达到一种良好的福利状态。具体在农村老人城市融入上的运用,可以深入新进城生活的农村老人所在社区,搜集典型个案,可以通过社区工作人员、邻里、老人家人进行前期资料搜集,然后运用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做指导,进行个案介入。可以先从心理支持入手,帮助案主从优势视角正确积极评价自己,重获在新城市生存和融入的动力。然后,从行动入手,提供社会支持网络资源,主动帮助案主参与社区活动,与城市居民畅快沟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融入。

(二)小组介入

小组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小组,有目的组织小组活动,通过组员的互动、自助、互助,帮助组员解决困境,达到小组的目标,使组员改变个人的行为,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可以在新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村老人聚集较多的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展社区内的小组活动,需要进行前期活动策划、准备、实施、活动评估等几个阶段。通过一些列小组活动,使小组组员乐观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小组成员正确看待融入问题,并帮助小组成员解决融入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促进农村老人城市融入工作。

(三)社区介入

社区工作是指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与技术,动员和组织居民通过自助、互助、合作的方式,发掘社区资源,化解社区矛盾和冲突,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提升社区的福利水平,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例如,以社区为平台,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从政策、服务、保障照顾等几个方面对农村老人进行关怀,使其更快融入城市生活。

三、结语

我国农村老人城市融入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养老保障和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新进入城市的农村老人是一个等待关爱的群体,为消除他们对城市社会的陌生感、孤独疏离感,提升在新迁入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会体系中,专业社工介入进城农村老人社会融入工作,不仅有利于城市的新发展,促进政府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城乡居民和谐共融,也有利于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等相关社会问题和需求,大众对社会福利服务的内容和规范化要求逐渐提高。专业社会工作应借此机遇主动介入实际的社会服务机构,以社区为切入点,运用所学专业社工介入方法促进农村老人城市融入,借助社区平台帮助农村老人从优势视角看待问题,从而使农村老人同城市老人一样安享幸福晚年。

【参考文献】

篇(7)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它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要做到真正的解决“三农”问题,关注民生,不仅要关注进城务工的农民,还要关注他们的下一代,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发展还属于一支年轻学科,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多停留在表面调查中,因此,很有必要从社会工作方法入手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和分析前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状况,笔者认为学者们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从以下领域展开的,即心理学,教育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方向。由于本文是基于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因此属于运用社会工作实务方法进行研究。国外的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在人口迁移相对常见的发展中国家展开的调查研究。国内的研究则主要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入手来研究或是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这一问题。综上来看,已有的研究都还未出现以社会工作方法为视角研究的内容,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来探讨这一问题。

三、城市化进程所引发的留守儿童产生及其所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加入到了城市建设的队伍中。在此期间,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且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应该说农民工为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乡差距的缩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大量的农工涌入城市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现有留守儿童超过5800万,对应的进城务工农民有约两亿多。在留守状态下,留守儿童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生活方面的问题

父母或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将子女交与其他人进行监护。在这种情况下,外出打工的父母与监护人各自原来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甚至会出现监护弱化,监护动荡以及逆向监护等问题。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总体上学习成绩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并且伴随着大量逃学,厌学,辍学,纪律差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管教,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果。

(三)心理方面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造成的孤独,内向等;一方面就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由于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使得家庭初级群体对子女教育及影响的功效弱化。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习惯行为方面易发生消极变化。这使得他们极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安全带来了隐患。

(五)安全方面的问题

儿童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更应该备受我们关注。

五、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实务之一,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实务表现,他有着独特的概念和内涵。在台湾地区,将其定义为“凡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发展与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均为儿童福利”。在香港地区,一般认为儿童社会工作是“以少年儿童为本,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根据他们在不同的阶段的发展需要,同时配合社会发展阶段,以综合的以及团队的工作模式,提供个人及小组生活并重的服务”。在我国内地,对儿童社会工作做得了如下定义“以儿童为主的社会工作,不仅限于贫苦无依儿童的收容教教养,而且扩展成为对全体儿童的福利服务”。

六、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及运用

社会工作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实务性操作需要有专业且可行使用大方法为前提,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他们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中同样拥有很强的适应性,这便方便了社会工作在留守儿童问题中的有效介入。下面将讨论三大方法在留守儿童问题中的应用。

(一)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

个案工作方法以个人和家庭为工作的切入点,社会工作者可以给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各种咨询和辅导,也可以进行单独咨询,还可以进行生活方式上的辅导,人际交往上的辅导以及心理咨询。当社会工作者发觉到有留守儿童需要或者主动来咨询时,社会工作者可以给留守儿童提供个案辅导。接案后,社会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循保密,承认与接纳,个别化以及按住参与自决等原则,与留守儿童建立专业关系,获取他们的信任,让其认识到说会工作者和他们是可信赖且相互平等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来帮助他们解决存生活上,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惑,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小组工作方法强调小组在互动中的重要性,借助小组去影响成员的态度和行为,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是成员在小组得到分享和支持,以挖掘组员的潜能,提高组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留守儿童组成若干规模不大的同质小组,充分运用小组动力,协助留守儿童在小组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潜能,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里可以借助游戏等方法来进行小组活动。

(三)社区工作方法的介入

社区工作主要宗旨是教育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自觉维护自己的各种合法权益和社会公益。由于留守儿童多产生于农村,所以学校和社区,即我们所说的自然村和行政村是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因此可以在村里设立儿童活动中心,由专业社会工作者定期给农村留守儿童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并且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通过孩子们的参与,提高他们对自我的认同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在学校里为留守儿童举办各种讲座,教他们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技巧,来弥补父母在家庭教育缺失上的漏洞。(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注解:

①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中国妇女》2006年第6期,第19-20页。

②刘建洲,何海兵:《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2007,(03)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38-02

社会工作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工作,它能够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例如老人、妇女、残疾人等,社区工作方面、个案工作方法以及小组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的几种方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方便的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为我国培养“四有”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社会工作方法相比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一点关联,这二者同样可以进行结合。将社会工作方法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观念落后

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各个高校中是学生的必修课,校方领导对此也较为重视,但是其中内容却过于老旧,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学生思想较为奔放自由,如果没有足够的约束与合理的指导,他们也不会自行地去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如果教师自身出现了问题,那么学生难以从课程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也是必然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落后的观念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保守

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学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但是很显然,这一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践行,“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仍旧占据着主流地位。教师不利用新型教育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也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实掌握情况。在当今时代大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当前的教学方法过于保守,难以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旧有的教学方法无法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时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展步伐,才能够让接受这一教育的大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在未来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每一天、每一年都会有新鲜事物发生,但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仍旧使用的是多年前的版本,这无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这个时代。大学生在接受相关的教育后发现这些知识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应用,这一问题也存在于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社会工作方法的原因

(一)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

大学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直接的参与者,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部分高校的辅导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自身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还不够深刻,无法对大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老一辈教师面临退休,年轻教师无法挑起大梁。社会工作方法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将其中的工作方法运用于辅导员的工作中,让辅导员能够改善自身工作方法,增强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完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外国文化、外来思想开始涌入我国并且影响着我国的大学生。如果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仍旧按过去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那么必然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来弥补当前的不足。社会工作方法强调实践,大学生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可以发挥出目前教育改革要求的学生主导地位,并且可以亲身w验与尝试一些事物,让自身对那些事物的认识更为透彻,学习与了解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增加自己的阅历与经验。

(三)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观念

在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掌握着知识与课堂节奏,但是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主观意见,也无法就某一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只能跟着教师的节奏,这对于学生的自由思想以及天性无疑是一种扼杀行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是古时的封闭世界,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社会工作方法中的交流活动是目前我国各式交流方法中最为有效的交流方法,教师应该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才能够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结合层面

(一)教学任务与目标层面

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对其他人的帮助,通过对这个人的帮助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为他提供一条适当的发展道路,同时告之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闯荡社会,走出自己的道路,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继而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是利用一系列社会主义理论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教学目标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可能这二者看起来与社会工作方法有着很大区别,但是实际上它们存在着共通之处,它们的目的都是服务,社会工作目前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日后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人,它们都在引导人民与国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解决的也是人的思想问题与观念问题,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方法结合层面的体现。

(二)教学功能层面

社会工作方法的功能是对社会人员进行援助,保障他们最为基本的生活,维持社会的稳定。社会工作需要对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进行保护,例如老弱病残等,还需要为一些特定人群提供帮助,例如失足青少年、贫困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要让这一类人员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促进他们自身能力以及观念的改变,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让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分子,保证我国社会的和谐状况以及正常运转。各个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育人、导向等教学功能,可以对大学生行为进行规范,并且指导大学生的行为,这一点也促进了二者的结合。它们都需要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社会工作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开展相应的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需要根据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以及其自身进行工作,首先要了解情况,其次制订计划,最后实施计划,这是二者工作步骤的相同之处,也是二者可以结合的地方。

(三)教学理念层面

在社会工作中,无论进行怎样的工作,前提都是一致的,就是保证对社会人员的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于世界上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给予这些人员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课程的教学理念,解决大学生在生活与思想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采取关心、关爱的态度,这无疑是二者很好的结合层面。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美好,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努力去工作,去学习,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充满正能量,让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希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方式

(一)社区工作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区工作方法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对社区环境进行改善,让整个社区处于一个和谐的环境,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也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到社区环境的改善中,例如拜访孤寡老人等,感受社区真实环境,处理好自身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学会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去影响他人。其次是进行社区活动,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例如在社区内形成学习小组,或者帮助留守儿童补习功课,提高成绩等。

(二)个案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方法中较为基础的一种,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相似程度。个案工作方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要求思想政治教师与辅导员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与问题都能够充分地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一学生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将原有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转化为个性问题,强化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让他们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保C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三)小组工作方法

这一点要求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发挥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对容易,高校应该对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活动表示支持。首先需要让这些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具有相应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他们了解到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他们自觉投入其中并且为之进行努力;其次,提升这些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问题应对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通过这一活动锻炼自身水平,不仅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问题应对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也应该有所提高,让学生拥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在未来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篇(9)

小学阶段是少儿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在现行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说理教育法。是指教育者通过行为习惯课堂教授,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树立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2.奖惩法。根据小学生行为规范衡量学生的行为,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对做得不好的施加惩罚。3.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为榜样,为小学生提供了努力的方向、目标、动力和方法。

二、引入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必要性

(一)现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缺陷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是站在“长者”或“强者”的立场上,对学生进行教诲或灌输,而很少尊重受教育学生的主动性。

第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目前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主要采用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教育方法,个别教育的方法使用得很少。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个别教育也只是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并不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育。

第三,知行相离。“我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课堂教授及奖励处罚等方式为主。”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学校也开始提出注重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很多学校都未开设这类实践课程。

(二)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优势

第一,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有利于教育者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助人自助”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的缺陷,能够更充分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社会工作方法有利于教育者兼顾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并在教育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社会工作尊重人的差异性,相信每个人都是特别的,社会工作三大方法正是在尊重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忽视个体性差异的缺陷。

三、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应用

(一)“助人自助”理念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采用的是制度规范的手段,通过推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规范,达到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并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同的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强调尊重人的潜能,通过调动案主的主动性,充分挖掘潜能培养案主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社工是从调动学生自身的意志和能力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1.个案工作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个案工作具有以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注重知识基础等特征。

从个案工作的特征可以看到使用个案工作的条件:其一,是以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即以某个出现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为教育对象;其二,是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即与某个出现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建立关系。

2.小组工作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出现较普遍的问题时,可以借鉴小组工作方法,通过之前收集的资料,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出现的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小团队,通过团队内部组员分享在学习行为习惯时面临的困难和克服的方法,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10)

社会心理学课程改革是专业发展的需要

社工专业培养的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倡导通过专业的方法以帮助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心理学是有效的把专业需要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结合,既体现提供宏观的分析视角,也能为深入了解受助者的问题并实施解决提供科学且人性化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型的课程,但在教学中却一直倾向于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差,积极性不高,而且这门课的学习也不能和其专业有效地连接,使学生在专业活动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出来,甚至缺乏深入的思考。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

1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能动性发挥和能力的培养

传统式的教学注重老师单方面的讲授,以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学习者。很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认为循循善诱等那是小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就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事实上由于现在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是科研而非教学,也使得很多老师不愿去花更多时间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听课工具,在讲课过程中常常是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充分理解,缺乏自主思考,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对学生有兴趣的课程,却在老师填鸭的讲解中变成了无趣。这种教学方式更造成了学生习惯接受已有结论,学习刻板,知识片面,缺乏思考批判精神,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无从谈起。

2 理论实践脱节,缺乏知识的连接,不能学以致用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性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还是重学术而轻实用的,甚至教师本身在应用上能力都有限。有时尽管采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但是事实上并未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知识将黑板换成了多媒体而已,实质没有显明改变。学习重学术轻实践,学不能致用,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分析,怎样运用,教学陷入到枯燥乏味的境地,学生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那么当学生面对救助对象时,缺乏对问题深刻的心理学思考,不知怎样把动机等理论应用与困境人群的帮助中,所学不能为之所用。

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强调。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参与和师生互动,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这里在此次改革中,主要引入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1 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与重要性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它不是一种方法,却能够贯穿于多种教学方法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往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上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所讲的内容仍然是以理论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常常会忽视学生的兴趣,内在需要等,按照教师意愿来进行讲授。一般认为,高校主要注重是内容和知识,教学方法只是其次,对于中小学生,教学方法会更重要一些。但是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所学的知识应该为培养素质,进入社会提供条件。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创新能力,专业能力为重点,这对高等教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启发式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师用自己强制方法向学生讲授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状况,而要求以学生和老师为发展的共同主体,以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为中心,使教学活动在双方互动和良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不仅使学生有所成长,对教师本人也大有裨益,是教学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也满足学生的专业化需求。

(2)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

推进启发式教学,教师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需要更多地准备更多的付出,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也要精选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例如有的班级非常活跃,学生很愿意探讨和思考,甚至学生也愿意老师多交流并提出一些问题甚至提出反对意见,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就可以放手给与学生更多地空间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师生交流,引发进一步的思考。但是对于某些欠缺主动性的学生,讨论,随时提问有事组织效果不是很好,需要在问题上,方法上更加灵活,积极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到他们喜欢的话题和感兴趣的方向。例如了解中国人社会心理和感受,就可以适当选取某个学生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讨论,引发思考。如提出中国在当前社会中的幸福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进行思考。可以有教师引出背景,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怎样影响人们幸福的感受。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进行思考,以心得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也可以通过案例引入,使学生去进行专业的思考,如何分析问题,解决案主的问题。适时的提问,充分的准备,及时的引导是启发教师非常重要的方面。

2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情境式教学含义和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事实上,社会心理学应该是一门有趣和有益的课程。但是目前学理研究较多,就算是用多媒体,可是还是讲授教学的方式。学生兴趣无法调动,内部动机严重不足,学习中感觉枯燥,理论和现实不能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情境教学能够有有的调动学生的情绪,增进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在学习中感到乐趣,得到收获,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如何实施情境教学

上一篇: 从事综合管理工作 下一篇: 电力知识科普小课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