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6 16:03: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银行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银行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10―0033―04

一、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现状

近年来,随着债券业务市场深度、广度的不断扩展和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的迅速发展,债券业务对银行业的重要性正不断上升。同我国金融领域中的其它部分一样,我国债券业务正向市场化有序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类型日趋多元化,债券种类呈现多样性,信用层次不断丰富。从债券发行人看,范围由2004年的人民银行、财政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延伸到目前的铁道部、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开发机构;从投资范围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由2004年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和商业银行用于补充资本的次级债扩大到政策性银行债、普通金融债、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地方政府债等十余个品种。从债券投资者看,目前已有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社、财务公司和企业等类型的投资者,且户数在2009年末已达9247家,较2004年末上升了132.16%。从市场容量看.整个市场2009年累计发行债券4.9万亿元,年末债券托管额达13万亿元:分别较2004年和2004年末增长106.66%、182.61%。

受政策、市场和自身特点三方面因素影响,银行投资债券市场的意愿较高。一是宏观调控政策促使银行加大债券投资。受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被严格控制,债券市场进而成为银行配置资产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存款准备金的连续上调也促使银行增大了对流动性资产的配置。上述现象在2008年及之前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均曾反复出现。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改善了银行债券投资的市场环境。债券市场参与者量上的迅速增加和类型上的多元化,为银行提供了更多不同投资取向的交易对手,提高了交易成功的概率;债券发行量的扩大则有利于银行更自由地调整资产结构,使银行的资产管理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三是银行制度成为投资债券的内在因素。在我国分业经营的管理制度下,银行的资产配置受到严格限定,使债券成为除信贷投放外另一重要资产配置方式。这对小银行业机构尤为明显。此类银行均存在经营规模狭小、营业网点不足、产品创新乏力、营销能力较弱的特点。在市场狭小,优质客户资源有限、中小企业利润偏低的市场背景下,处于竞争优质客户乏力,培育小客户成本过高,无力独自研究和推出新产品的不利地位,限制了贷款业务的发展。相对而言,银行间债券投资业务具有经营成本低廉、参与者市场地位平等、交易可控性强、不需营业网点支持、利息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有效规避了小银行的市场竞争短板。并可使其通过对债券期限结构的合理配置,兼顾资产流动性需求。

二、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面临的风险

我国债券业务还处于新兴发展时期,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健全,风险的控制更多依靠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债券发行人和市场参与者严格的准人限制这一行政审批手段。债券风险管理相对于业务发展尤为迟缓,更难以抵御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债券风险。

(一)风险投资策略不明确

我国大部分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近年虽已展开了对债券市场的分析研究,但受专业人才缺乏、内外信息资源不足的影响,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多集中于单项业务或局部问题,缺乏系统性研究,不足以从全行视角出发为债券投资提供系统性的前瞻指导,未能对债券业务的发展方向、规模、种类、期限配置制定长期规划,致使银行债券业务缺乏市场定位,无法形成明确、持续的具体措施,影响了抵御市场波动的效果。尤其在当前经济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国家各项调控政策连续推出,对银行资产负债的配置提出较大挑战的情况下,银行的风险投资策略仍停留在相机决策的被动境地,凸现了市场、政策研究能力的薄弱。

(二)风险管理制度缺失

在业务规范上,多数银行还未建立起一整套能全面覆盖债券业务各风险环节的管理制度,未能针对债券业务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自营业务、业务、代持业务具体细则或业务流程;未健全债券投资业务有关的授权管理、授信管理、业务操作程序、计量分析、会计核算、绩效考核、检查监督等管理制度;未建立重大市场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的资金业务相关管理办法中,缺乏对债券投资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压力风险测试的规定,特别是小银行对债券投资总体规模无明确限制,未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日常管理主要依靠管理货币市场业务的各项内部制度。而此类制度的内容亦多为各部门的职责规定,无可用于具体操作的风险量化指标,客观上难以在部门和岗位间形成有效制衡。削弱了债券投资管理的约束力。在投资决策上,银行主要依靠从业人员的经验判断,未形成以债券种类、期限、价格和市场利率等因素为基础综合评定的决策机制。上述制度的缺乏使债券业务的操作和风险控制更多体现为决策者的个人偏好,而难以保持持续、稳健的做法。此外,对账制度有欠缺。部分小银行虽在《资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对账管理作出一些规定,但未细化对账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对账责任人,也未按照会计核算管理的基本要求逐日进行账实核对。资金中心与托管机构对账,通过台账与托管机构按面值对账,但无对账单。

(三)风险管理能力不高

一些银行的风险防范水平还较弱,虽有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控债券风险,并开始逐渐引入市场风险计量模型、限额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等技术支持,但受人力不足、专业水平有限和工作不专职的影响,在实际监控中未能实现风险分析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没有建立市场风险资本分配机制,亦未在压力测试基础上制定出应急处置方案,制约了风险监控的效果。一些债券业务交易性明显的银行未能建立与自身交易性业务频繁相适应的止损制度,亦未依据业务总量、债券种类、期限等因素提取损失准备金,建立补偿机制。此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稽核审计空白。按照内控风险管理要求,银行涉及任何业务都应纳入监督管理范围。但部分银行稽核部门未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业务制度建设、业务经营、风险管理等情况进行内部稽核检查:对反复套作的风险控制不够严格。金融机构通过购买债券进行质押式回购融入资金、再购买债券反复套作放大风险。当市场利率出现较大波动时,利率风险成倍增加,从而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

(四)内部监督机制虚化

一是岗位设置交叉。债券业务岗位设置应按前台交易、风险控制、后台审核与清算的岗位进行业务操作。部分银行未定人定岗,分工不明确,交易人员既负责前台现券买卖、债券回购、资金拆借业务,又负责

后台复核,前后台未能按要求严格分离,存在混岗操作和“一手清”现象。二是风险管控不到位。部分银行未按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要求,设立专门的债券投资交易账户;资金中心未建立u盾、密码检查登记簿、印章使用登记簿,且印章使用责任不明确,密码更换无记录、不及时,保管不合规。三是短期逐利性较强。频繁的债券买卖在一些银行已成为日常现象。有的银行频繁通过出售、购回的形式让交易对手代持自身债券,借以推高债券利率,实现更高的债券收益率;有的银行频繁进行债券买卖,以获取价差收益。大量的交易使得一些银行1年的债券买人卖出总量高达其年末债券余额的30倍以上。四是债券业务风险管理在很多银行中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日常监督中,一些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未督促过高级管理层改进对债券业务的风险管理,亦未拟定出相关风险约束指标;稽核审计等风险管理部门未对债券业务进行过全面检查,也未提出过风险审计报告和风险管理意见、建议。

三、防控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市场风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授权授信办法。包括货币市场业务管理办法、货币市场业务操作规程等业务制度;制定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市场风险管理框架、市场风险止损办法等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市场风险审计制度等。在授权授信制度方面,制定各项业务品种的限额额度和风险敞口额度,明确授权流程和授权业务种类以及可以交易或投资的金融工具等,从制度上规避市场风险的发生。二是完善市场风险的管理流程、架构和信息反馈制度,明确银行内部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市场风险的管理部门要定期写出交易类账户市值重估报告和市场风险分析报告,报告应采用纵向报送与横向传送相结合方式,纵向为向管理层报送,横向为向前台传送反馈,以更有利于市场风险的分析和控制。银行内部稽核部门要定期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职责明确,分工明晰,使市场风险的管理更加具体,落到实处。三是制定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战略。中小银行要本着风险管理战略和全行经营战略一致性的原则,考虑自身市场风险承受度、风险识别控制能力、交易规模、复杂程度等因素。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和风险管理目标。在债券投资中,平衡收益与风险关系,主动采取措施回避市场风险,以减少或避免由于市场风险所引起的市值损失,同时要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市场风险资本占用,避免盲目扩大投资,放大市场风险。四是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模型,完善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程序。根据《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划分银行类账户和交易类账户,构建债券组合管理,使用模型每日对交易类账户债券进行市值重估、在险价值分析、关键年期久期分析和收益率曲线分析等。定期进行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为市场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强化内控防范操作风险

一是增强审慎经营理念控制投资规模。在日常的债券业务操作中,准确解析货币政策趋向,及时把握投资机会,同时持有合理数量的债券,确保债券资产的流动性。银行债券投资业务要确保正常支付结算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资本实力、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各项业务之间的可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设定适当的债券投资业务总量控制目标。要密切关注宏观政策的变动及可能对债券投资市场产生的影响,严格债券滚动投资管理,合理确定债券投资放大倍数,严防因债券投资规模过大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要根据风险承受能力。明确债券投资选取标准,合理确定债券投资组合,分析投资风险,跟踪监测风险变化,不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并合理设立止损点。二是加强业务规范化管理。银行要建立债券投资业务授权管理制度、债券投资风险评价办法、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方面的制度及管理办法,同时按照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其他合规渠道进行债券投资。按规定办理托管手续。三是对重要岗位进行分离。对前台现券买卖、债券回购、资金拆借等业务要明确专人负责,后台复核人员与前台交易人员必须分离,做到权责清晰、相互监督,防止出现混岗和“一手清”现象,同时要明确专门的部门或风险控制人员负责的风险监控,加强计算机管理,实行分级授权和岗位约束,切实防范投资业务操作风险。四是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力。债券投资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督促业务人员依法合规操作;规范会计核算,按要求设立专门的债券投资交易账户,加强日常对账工作,严格按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准确核算债券投资业务,提足风险准备。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效力,使稽核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稽核监督的质量和频率,每年至少对市场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的准确、可靠以及有效性进行一次独立的审计和评价,对违反内控制度的部门和个人严肃处理。五是银行要加强业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风险管理水平。通过举办债券投资业务培训班、建立银行间货币市场业务定期分析制度等,帮助债券投资交易员及时了解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掌握市场政策、信息和交易技巧,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和风险防控水平。

(三)细化债券投资业务的监管要求

篇(2)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银行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较大的挑战,尤其是近几年来,信息数据正在迅速的膨胀,如果银行不能够掌握更好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影响到银行的管理质量。进入2012年以来,大数据库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银行关心系统数据的管理质量,及时分析数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保证银行的发展质量水平。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只有通过对大数据时代有着科学的认识,在能够保证银行的信息数据管理水平。

一、大数据的特点及意义

(一)大数据特点

大数据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它的数据规模比较大,而且增加相对比较迅速,从原有的TB级别跃升至PB甚至是EB级别,这样会增加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压力,甚至会导致系统的瘫痪。其次,大数据的类型相对较多,既包含有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同时也包含较多的非结构化数据,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在进行处理时,对系统的要求更加严格,系统分析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再次,数据的价值非常关键,而且存在比较大的隐蔽性,这样就会导致数据分析能力下降,对于银行的系统来说,运行压力会大大上升。

(二)意义

随着我国商业的发展,银行原有的数据系统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系统,才能够更好的提升银行管理质量水平。传统的数据仓库在对数据分析要建立在模型基础之上,而且数据的分析大都是企业自身信息系统中产生的运行数据,这样的数据一般都具有标准化、结构化的特点。但是当前许多企业的发展需要非机构化的数据支撑,尤其是物联网、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日益成熟的阶段,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非结构化的信息系统,帮助企业进行更加全面的数据分析,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质量,最终达到企业市场发展的目标。

二、银行发展的应对策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银行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银行内部的管理质量。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喜爱,市场的敏感度在不断上升,大数据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着更加明显的分析优势。但是如果进入到金融领域就会对其产生比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银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应对策略,保证银行的发展质量水平。当前我国互联网以及阿里巴巴等已经开始使用大数据库技术来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比如支付宝、淘宝网等,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客户进行分析,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在这样的过程中几乎不用人工干预,因此可以体现出大数据技术的优越性。

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今后银行的发展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这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银行来说,他们在机构性数据的处理上技术比较先进,比如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但是对于客户的其他信息银行都不够了解,比如客户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这样就会使得银行信息不全,在贷款时就会产生比较大的风险。同时在传统的数据分析中,银行对网页浏览信息以及客户之间资金往来信息处理上比较困难,进而会因想到整个银行系统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银行提升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增强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使其在金融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银行还要加大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获得更多的客户信息,在大数据的分析中得到更多的信息,进而更好的保证客户需求,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

在大数据的平台支持下,银行的发展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不但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结构,从而更好的满足银行发展的需求,降低银行的发展风险,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同时在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银行还能够掌握更多的客户信息,改善自身与客户之间的交互,简化银行业务,为银行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并且在未来的银行数据分析中更趋向于数据分析的挖掘,为银行的提供更多的非结构化信息,不断丰富银行企业的业务形式,改变银行的服务水平,最终达到银行发展的目标。

三、银行发展面临挑战

(一)大数据库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银行所面临的竞争在不断增多,它不仅仅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同时还来自外部的挑战,如果银行企业不能够找到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最终会影响到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地位。传统的商业智能、数据仓库二本能够对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存储,而且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往的数据库分析能力不能够满足银行数据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非结构数据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增加了银行的信息风险,对银行发展带来较大的挑战。除此之外,一些大数据大多数都是类型丰富的碎片化数据,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分析环境相对较为复杂,给银行的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都带来巨大的挑战性。

(二)银行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的带来,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银行所采纳,这样可以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大数据分析和传统的数据分析存在较大的差别,当前银行的管理还主要是基于报表数据以及部分数据模型,不能够描绘出全面的经营结构图示。通过大数据模式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展现出银行发展方式,提升银行的数据管理效率。这就需要先进的技术人员,不断提升银行内部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掌握更加先进的信息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对银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进行大数据建立时不仅需要技术支撑,还需要人员素质的提升,这样才可以保证银行内部的信息处理效率,保证银行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为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减少银行的市场风险。但是银行人员的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银行内部加大对大数据培训工作的认识,提升员工的大数据管理观念,掌握更多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升银行市场发展质量。大数据技术发展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挑战,因此需要企业抓住发展的机遇,改变自身的发展模式,衍生出更多的商机,在发展中做出更加科学的方案,加强银行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最终保证银行的健康发展。

四、大数据在银行中的应用场景

(一)客户管理

在大数据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客户管理方式,从而保证银行的客户信息管理质量。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交网络的背景下,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在不断增多,以往的银行数据分析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建立大数据客户管理模式,能够让银行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从产品的角度出发,结合客户信息需求,开发出更加适合市场发展的银行商品,为客户提供更加完美的银行服务。在客户管理的过程中,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客户的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以及终端设备等产生的非结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建立更加全面的客户信息,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不同的商品,增强银行服务质量,减少客户的流失。比如在客户流失数据分析中,银行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搜集到客户的行为信息记录,并且分析出客户流失的原因,找到自身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路线,减少该类客户的流失数量,保证银行的利益。

(二)风险管理

在银行的市场发展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银行管理人员建立良好数据风险分析部门,从而更好的满足银行市场的发展需求。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平台的产生,原有的数据分析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风险分析的发展趋势,需要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与社会媒体的互动,及时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向,建立更加科学的风险分析数据,为银行的市场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降低银行的发展风险。

(三)营销管理

银行在营销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形式多样的用户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群体,并为其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提升银行的信誉形象。同时在这样的分析中还有助于获取用户信息,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风险收益偏好等,为客户打造隔年个性化的产品营销服务方式,将最适合的产品介绍给用户,提升银行的营销管理质量,保证银行的营销精准性,保证客户对银行的认可程度。

五、总结

综上所述,银行的发展需要大数据技术平台的支撑,从而为其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活力。同时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银行还可以降低自身的市场风险,掌握更加全面的客户信息,制定出更加科学的营销发展方案,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在金融行业中处于更加有利地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银行不断去克服,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3)

0 引言

市场风险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免的潜在隐患,房地产的市场风险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市场风险,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筹资风险、流动性风险、项目建设参与各方信用风险等对房地产的冲击力十分巨大。我们应当正视这些风险,利用市场性,把握市场需求和变化,进行预测与评价,优化投资结构,合理采取投资手段,采取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1 房地产行业特有的市场风险分析

房地产投资的市场风险是指不同房地产企业所处的不同地域、在市场中的不同地位以及企业自身不同特点,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面对的种种不确定性。房地产产品的这些独特特征,是房地产行业有着不同其他行业的市场风险。

⑴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由于房地产行业生产周期长,在建设初期和产品最终建成后推向市场时,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市场偏好都可能产生足以影响房地产项目成败的变化,无法准确预估产品建成后市场能接受的销售价格,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各种原材料、人工成本甚至是建设工艺、规范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产品成本,这种成本的变化可能会达到预算造价的2至3 成。

⑵筹资风险。房地产企业的开发经营活动需要大量资金,一般来说这些资金不会全部来自企业的权益资本,房地产企业对项目开发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往往会对融资计划做出相应安排,划出一部分预算用作融资费用及利息。事实上,很多小型房地产企业都曾遇到向银行贷不到款,不得不支付几倍的利息转向民间融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⑶流动性风险。由于房地产产品价值巨大,使得房地产业成为一个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在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中如果不能有效保障资金及时充足,不但项目建设难以为继,企业甚至可能陷入财务困境而引发破产危机。

2 房地产企业投资的市场风险控制措施

2.1 进行市场调查,预测投资费用与收益

一项房地产投资策略的形成,首先取决于期望得到什么,其次取决于现实能得到什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是要进行市场预测。在已经确定了投资对象的前提下,要运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资料,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拟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收益。

2.2 采取奖惩措施,缩短投资开发周期

投资开发周期愈长,开发周期内各种可变因素众多,从而形成更大的投资风险。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势必引起市场的波动,投资商的费用和收益也愈难确定,因此,可以采取必要的奖罚措施,尽量缩短开发周期,这是减少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

2.3 事先签订合约,减少不确定性因素

为了防止因开发周期长而引起的某些因素的变化,可以事先签订合约,固定某些易变的影响重大的因素,以减少不可预知的风险。如与银行达成借贷利率固定合同,与建筑商签订固定概预算合同等。当然,签订这些合同,就某一方面来说可以减少投资商的风险,但从另一角度看,投资者必须付出比未签约更高的代价以求得合约的签订,因此,必须权衡利弊。

3 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控制措施

3.1 通过多样化投资,提高投资安全性

组合投资也叫多样化投资,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资金有选择地投放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上,从而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如在当前实施“安居工程”的形势下,把多数资金投放入住宅建设,少量投资于楼堂馆所;组合投资的另一种,是根据所投项目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将资金按一定比例投放在现金和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房地产上。投资组合的比例如何确定,主要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意图和具体投资项目的特点来决定。如现金具有好的流动性,银行存款安全性高,而房地产投资可获得好的收益等。

3.2 终止重大风险项目的开发,避免更大的损失

在房地产投资决策阶段,开发商常常通过可行性研究来进行房地产投资风险的识别衡量,放弃在风险较大的某个时间、某一开发位置,或以某种物业类型和投资方式乃至整个开发方案进行的房地产开发活动。在前期阶段,基于对地块自然属性、社会员性或有关部门对地块使用的规划要求深入调查,放弃购买不合格土地,终止开发话动。当然,在建设阶段,如果发生了威胁自身安全的重大风险因素,企业生存面临重大考验,同时亦不可能采取其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转移、分散时,如预测到市场的大萧条,也不排除暂时中止继续投资这种迫不得已的风险回避措施,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风险损失。

3.3 灵活转化经验形式,加快资金周转

为了防范投资项目完工后空置、租金下降或售价下跌等带来的风险,可以按规定预租或预售楼花,还可以采用按揭贷款使购房者从欠开发商的钱变成欠银行的钱。在租赁房地产业务中,租约规定承租人负担所有经营费用、维修、保养费用甚至税收,就能将经营风险转移结承租人。在长期租约中规定租金随着物价指数上升而相应变动,就能把购买力风险转移给承租者。在开发商与建筑商施工合同中、规定建筑材料由建筑商采购,也起到类似的作用。这些措施都可以起到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的作用。

3.4 优化资金来源结构,合理确定负债经营规模

无论以何种方式筹措资金都要付出代价,因此,要优化资金来源结构,必须考虑投资的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时,所筹措和使用的资金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的投资经营中,首先要求取不同方案下各种来源资金的成本率,再计算出该方案下的综合资金成本率,最后选择综合资金成本率最小的方案作为员理想的筹资方案。

3.5 增强全员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构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投资决策阶段应把握国际、国内和地区当前和今后的政治、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以及拟开发地区的基本情况,诸如工商业状况、人口结构与密度、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现状、建设规划、交通和污染情况等,了解和掌握该地区商服业、住宅、工业分布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理性研究和判断该类物业的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科学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合理评价和选择开发投资方案;其次,要树立全公司员工正确的风险态度,加强风险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比较。强化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学习,高度重视企业风险管理;最后,要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和奖罚措施,并在实际中严格执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构,编制并推行风险管理计划。

4 结语

综上,只有进行市场调查,才能有效预测投资费用与收益;通过采取奖惩措施,才能缩短投资开发周期;在事先签订合约,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等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对房地产企业投资的市场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多样化投资,才能提高投资安全性;及时终止重大风险项目的开发,避免更大的损失;通过可行性研究,回避既定开发方法的风险;灵活转化经验形式,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来源结构,合理确定负债经营规模;增强全员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构,实现投资风险的最低化,获得最大化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万俊,邓蓉晖.房地产投资风险控制初探[J].学术交流,2001(03).

篇(4)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按照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风险分类标准,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与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相比,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集中体现在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上。信用风险主要是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中交易对象无力履约,操作风险则在于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分内外两方面因素。本文把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划分为两大类: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

(一)市场风险的成因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具体包括国家经济金融政策风险,经济体制风险、利率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社会信用风险和银行竞争风险。在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表现在:(1)国有企业“绑架”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加之我国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以国有企业为主造成的国有商业银行累积的制度性不良贷款,虽然通过发行次级债券、不良资产剥离、动用外汇储备注资,使得目前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大下降,然而,只要国有企业还没有改制成真正的股份公司,国有企业仍将过度依赖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被“绑架”的现状仍将继续。因为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相当于一个人身上的两个口袋,对一个人来说,把左口袋的钱放在右口袋“绩效”相同。然而,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这个口袋的底破了,放多少钱漏多少钱!因此,只要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都没有改制成真正的股份公司,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风险就大大增加。(2)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评估体系缺乏。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大于生命。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更是一种信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机构,商业银行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用风险信息,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极高;现有的会计、审计等信息中介机构独立反映企业财务风险信息能力较差,有时甚至出现提供虚假信息现象;还没有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因此,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很大。

(3)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性地位问题。维持国家商业银行的非竞争性甚至垄断性地位是目前整体和宏观视角的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仅是银行内部存在抵制竞争、保护垄断地位,更主要还是政府行为。其理论依据是:银行业数量太多有可能影响金融稳定性,因此,非竞争性甚至垄断性银行结构是有效的(马尔科·斯科雷伯,1999年),在某些情况下,集中性银行要比竞争性银行体系更加有效,如拥有众多竞争性银行的美国金融业曾经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而一些由几家大银行垄断控制的国家则表现出了比较高的稳定性(富兰克·艾伦,2002)。然而过度集中意味着只有少数几家银行享受经济地租,并且有可能因为缺乏竞争而导致效益和效率低下。2003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9%的平均资本利润率,远远小于世界1000家大银行17.6%的平均资本利润率就是很好的证明。可见,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外在的政策体制风险同时内部化了其盈利性风险。

(二)公司特有风险的成因

公司特有风险是指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有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在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公司特有风险产生的原因有:(1)外在风险内在化。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股份制改革处“形似”阶段,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国有商业银行本身对此无能为力,因而国有商业银行主体错位、权责不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本位意识不强,虽然政府宏观层面对风险监管和防范非常重视,而微观上银行企业还是被动式风险管理,因而管理风险仍然存在。(2)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完善的内控制度是现代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内部控制不仅要求现代银行企业建立内部制度政策与程序,还要检查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是否得到了遵守。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控制不足,表现为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部门衔接不充分;一方面控制分散,表现为规章制度数量庞大,文件满天飞,缺少整合性。在风险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没有一个独立的部门有能力承担起有效管理银行全面风险的职责。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较大。(3)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落后。风险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现代银行企业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方面非常薄弱,没有建立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和市场风险计量系统。总之,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分内、外两个方面并分析其成因,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进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向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过渡。

二、银行ERM的国际经验

美国著名的专业机构COSO在2003年7月份公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草案)》。该框架规定:“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简称ERM)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ERM框架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度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级。企业的目标有4个,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8个,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控;企业的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ERM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4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4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蕴涵的风险管理新理念,是当今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新趋势。全面风险管理是全程、立体、动态、计量的风险控制。目前,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理念体现在:

(1)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国际先进银行市场化经营理念的实质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以求共赢。以香港地区为例,香港大小银行150多家,但无论大小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即使有能力满足单一客户的大额贷款要求的大银行,它们往往也不会“独吞”,而是采取“银团贷款”的方式分散风险。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有效预防和分散了风险,造就香港弹丸之地却支持各家银行盈利的奇迹。(2)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董事会依据经济环境的银行的市场定位,制定中长期的经营战略。在此基础上,依据主要股东风险偏好,在风险和收益间进行权衡,确定投资回报目标,制定银行的风险战略管理。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依据董事会制定的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负责银行的经营管理,经营绩效由董事会考核。(3)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实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相互独立的、立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即所有者从外部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测,高级管理层对分支机构的业务风险、管理风险进行实时控制。董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全行的风险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进行全面监测。银行高级管理层则建立另一套风险控制框架,实行风险的自我控制与管理,通常设立内部审计部或稽核部。(4)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和计量经济的发展,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广泛运用了数学模型。运用模型,根据建立的庞大健全的数据库,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从而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三、符合国际惯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商业银行ERM构建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涵及其风险特点

根据中国银监会相关规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业务。

表外业务风险具有多种风险相互交集的特点,一项业务常常集聚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各种风险之间交织关系也较为复杂,由此增加了风险管理决策的两难性。表外业务在金融市场日趋波动频繁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将会增加银行经营的风险和负担。

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风险分散不确定性高、信息透明度不高和潜在风险大的特点。表外业务品种繁多,涉及流程多、部门广,风险点较为分散,防范风险难度也大,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商业银行很难全面掌控表外业务资产质量。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重要意义

1.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保障商业银行稳健发展

当前因经营业务转型、收入来源增加和资本充足率管理需要,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期望在降低及分散资产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收益。实际业务中风险与收益是相对称的,如果不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过度开展表外业务致使风险积聚和爆发,表外资产转为表内风险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近年来,国外一些银行因操作衍生金融工具不当而蒙受巨额损失甚至倒闭的案件频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永恒的两大主题,商业银行发展是以安全性为第一原则,必须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并重的原则,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才能保证银行稳健持续发展。

2.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实质表现。只有加强和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增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才能防范业务风险,减少或降低各类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3.提升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承担和管理风险,合理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表外业务风险,按照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对表外业务进行动态管理,持续调整资产组合,改善资产结构,进而推动创新型表外业务设计和发展。

4.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满足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核心内容,加强和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为实现监控和保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健发展,银监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表外业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规文件。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必须将表外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审查审批,合理授权。对商业银行违反规定办理表外业务,或因未达到尽职要求形成风险,监管机构将严厉问责相关机构和责任人。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以达到监管要求,实现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的风险管理分析

银行表外业务一方面已经是商业银行重点发展业务之一,是银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这类风险相互交织产生放大效应。不同银行对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重点都有差异,但总体来看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一)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因表外业务服务对象违约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相关义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虽然不直接涉及债权债务关系,但是表外业务多是或有资产和或有债务,当约定的债务人不能偿付给约定债权人时,银行就有可能变成实际债务人。例如,在信用证业务中,一旦信用证开证申请人不能按期偿付,开证银行就要向受益人承担偿付责任;票据承兑等担保类表外业务中,如果交易对手违约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银行就要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首先要对表外业务实行全流程管理。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实行客户信用评级机制,优先选择信用级别高、经营实力强的优质客户;加强授信审查和审批,坚持表外业务贸易背景真实原则,按照统一授信原则,动态管理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防止客户过度授信。强化授信执行风险监督和管理,及时对授信客户进行动态风险评价,根据客户信用风险状况调整客户授信额度,实现对客户全流程管理。其次实施表外业务限额管理和组合管理。根据对表外业务全程监测、计量和控制,准确控制表外业务的分布组合和风险限额。通过对表外业务的垫款率、保证金比例以及垫款后回收率等指标控制表外业务分布和限额。最后应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研发表外业务的风险计量模型。目前监管规定表外业务风险参数主要使用系数法,无法将其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准确计量,并予以报告和披露。通过建立表外业风险计量模型,预测潜在风险,及其对未来收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及时的风险预警,实现银行业表外业务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监管。

(二)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导致银行表外头寸产生损失的风险。市场价格波动主要是利率、商品、股票、债券行情波动等。例如挂钩股票型理财产品,近年因股票市场价格剧烈变动,大部分实际收益率为负值,由此给客户和银行造成了资产损失,产生了较高的市场风险,甚至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声誉影响。

市场风险管理应当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健全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提高风险价值、敏感性分析等风险管理工具应用。设立与风险度量方法相应风险限额,合理地将限额分配到各业务单位和决策人员,对限额执行情况实时监测;设立独立市场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监测、预警、报告和监督市场风险状况。

(三)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最易发生操作风险的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和票据业务,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完善,业务人员越权交易、违规操作等给银行经营造成损失。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业务和管理的各个领域,经营业务承担操作风险是不可避免。只有进一步细化具体业务的活动和操作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从引起操作风险诱因着手,充分识别各种操作风险,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评估、监测,采取有效风险管理措施,降低操作风险发生概率。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增加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表外业务大多为创新型金融产品,它们的市场往往还未充分发展成熟,遇到条件不利时,要承受市场流动性的严峻考验。例如在信用证业务中,商业银行也面临债务人违约,或有负债变成现实负债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形成原因更加复杂,涉及范围更广,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可以导致流动性风险,甚至引发风险扩散,造成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合理安排表外业务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和分布结构,积极应用流动性比率指标和现金流分析等方法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运用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对流动性风险监测和控制,同时重视和加强其他风险管理。

四、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建议

(一)建设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表外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商业银行要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和成熟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主要有客户准入制度、授信审批审核制度、担保风险缓释制度、风险评估评价制度等,同时应加强对内部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和审核。

2.完善表外业务管理流程。明确表外业务运作中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确立严格的业务程序和业务办理条件,完善表外业务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对表外业务中形成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的资本金管理,对具有信用风险的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表外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管理相互制衡和相互约束。

3.加强对表外业务的人员培训。要尽快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对表外业务发展和风险进行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要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模式,准确评估风险控制的差距和自我改进状况;风险管理队伍范围要全面掌握风险头寸、风险水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计量方法、风险管理职能等内容,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

(二)规范表外业务风险监测和信息披露

1.完善信息披露内容,提高信息披露透明。按照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和新会计准则标准,规范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范围、内容、原则及标准。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可以扩充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增强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对表外业务信息的规范披露和对重要的表外项目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能够促使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各种信息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2.严格信息披露程序,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在银行表外业务披露中的重大虚假披露事件的当事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引进社会权威信用中介机构,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加以审计,以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3.完善风险监测评价指标。按照监管规定披露,在保证银行经营安全的同时尽量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根据表外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要求,设计表外业务发展指标、安全性指标和收益质量指标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三)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技术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客户和交易数据和外部信息,着力构建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日常客户管理系统、信用评级系统、审批决策系统和贷后管理等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和业务的风险监测和分析,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向高级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市场的最新变化、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帮助其分析市场趋势,合理控制资本消耗、止亏限额和风险限额等功能。

2.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商业银行要着手进行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全面、客观地判断和评价表外业务风险,推进内部评级法、风险价值法和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法等风险管理技术应用。内部评级法(IRB)实现风险的量化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为信贷审批、产品价格、风险限额、分配经济资本、绩效考核和提取准备金等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是银行业绩衡量和资本配置的主要方法,用于同业比较和商业银行市值管理;风险价值(VAR)模型具有风险度量的直观性和一致性,能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给出统一的风险度量,是计量市场风险管理的共同标准。

3.应用资产组合管理,实施表外业务限额管理。资产组合管理,即运用风险分散的经典理论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通过资产组合多元化来管理表外业务的风险,以期达到某种资产的盈利来弥补另一种资产的亏损而取得整体盈利的目的。表外业务授信对象多元化,组合中的资产种类越分散,则风险越小。

(四)提高表外业务金融监管效率

1.严格市场准入,稳妥谨慎地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由于表外业务风险的隐蔽性及风险暴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监管部门应根据市场情况、金融业发展状况和客户需求,严格审查商业银行拟开办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成本和收益预测、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业务支持系统、操作规程和相关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并以此作为表外业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关,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2.完善非现场和现场监管操作规范。根据审慎原则加强对表外业务现场和非现场监测。商业银行要定时向金融监管部门报送表外业务报表,及时报告表外业务的交易情况,增强表外业务的透明度,根据商业银行报来的有关报表,进行相关风险指标的考核分析,按“分类指导”原则,针对不同的表外业务,根据其报表反映风险程度的大小,制订相应的监管措施,通过有效的非现场监管避免或减少表外业务产生的副作用;建立现场检查操作规范,制定违规处罚办法,对不公平竞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商业银行进行严厉查处。

3.完善表外业务的监管办法,加强对表外业务的引导和监管。根据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既参考国际惯例又考虑我国银行经营的实际,完善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和规章,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促进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F840.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10)02-019-04

一、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简述

在金融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抵押债务危机不仅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而且殃及到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被业内认为是风险管理较为严格,企业文化较为保守的瑞士银行业也在劫难逃。作为其典型代表的瑞银集团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124.5亿瑞郎,超过同期美林集团的99.1亿美元(1美元约合1.1瑞郎)和花旗集团的98.3亿美元。2008年该银行亏损196 .97亿瑞士法郎,是其历史上最大的全年亏损,同时它也宣布了大幅裁员计划。瑞银集团成为欧洲损失最为惨重的大型银行集团,究其巨亏的原因是在风险管理上出了问题。

多年的风险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相互叠加放大,有的相互抵消减少。企业不能仅仅从某个部门、某项业务的角度考虑风险,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特点,从贯穿整个企业的角度全面来分析和管理风险。2004年9月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正式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用以指导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践活动。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是在董事会的企业战略指导下,始终贯穿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中,用于识别、分析对企业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类潜在风险,并将其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其主要要素有八个,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交流和监控。

ERM要求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都须从以上八个方面出发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来管理风险。内部环境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因素的集合,包括董事会和管理者的品德、素质与能力、经营观念,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沟通机制等。然后,管理者需要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接下来,企业需要对存在的潜在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区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素。对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企业要从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分析,决定是承担风险以博取收益,还是使用一套完整的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险的措施来应对风险。进而,企业应通过控制活动确保上述的风险对策和措施能够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正确执行并贯穿在整个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形成一套各层组织机构间的信息传导机制和一条跨部门、跨职能的沟通渠道。最后,企业还要通过持续监控保证ERM在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和各个职能部门得以有效执行。

二、对瑞银集团风险管理缺陷的系统分析

(一) 薄弱的内部环境因素及错误的目标设定

控制环境是企业ERM的核心,也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并直接影响到相关战略方针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目标的实现。

1. 瑞银集团董事会过于强调收益增长,忽视风险管理

2001年-2005年度按照资产规模瑞银集团一直稳居全球金融机构前10位且位次不断提升,资产规模在2005年度位居全球银行业首位。它的扩张并非依赖于企业购并,而是依赖自身业务的增长。财富管理、投资银行及证券和资产管理是该集团三项全球性核心业务,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及交易业务一直是集团董事会的重要战略。近年来,资产证券化的蓬勃发展使固定收益业务在瑞银的投资银行及交易业务中遥遥领先。于是,董事会制定了积极扩大固定收益业务的战略,大胆进入次级抵押债务领域。他们虽然了解这个战略不但增加了低流动性的结构化衍生品头寸,而且大大增加潜在损失的可能性。但是董事会还是把增长率放在首位,没有清晰认识到业务规模扩大带来风险倍增后的严重危害。

当被告知需要关注房地产市场恶化的情况时,高管层没有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对整个集团涉及房地产的相关资产的风险暴露进行全面汇报。而风险管理部门和固定收益部门都认为集团大部分金融衍生品资产的评级是AAA级,在低等级资产上风险暴露有限,而且投资组合在压力测试下损失也较低。另一方面,固定收益业务部门主管也对高管层承诺这些风险是可控的。高管层仅仅相信这些观点和承诺,并没有深入调查和全面分析市场和集团的实际情况。因此,此种忽视风险管理而单纯追求增长的战略,是导致该集团在抵押债务产品上出现大量损失的关键因素。

2. 松散的CDO业务组织管理结构

抵押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简称CDO)是一种结构化的固定收益证券。它通常是以信贷资产或债券为标的,经重新包装后形成资产证券化金融工具进入资本市场流通。这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神奇之处在于,即使较低评级的抵押债务可通过信用增强工具转化为高评级的证券化产品。由于CDO标的资产池多样化,组成结构非常复杂,所以其风险特征也较为多样复杂,一般包括违约风险、利率与汇率风险、信用违约、利差风险、加速成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由于CDO交易的关联方较多,交易链条较长,CDO产品真正被包装出售到资本市场之前需要经历较长的构造过程,银行通常是把没有及时出售或待证券化的资产暂时集中到CDO仓库中,实践中往往这部分成为风险管理的“真空地带”。

瑞银集团的CDO交易规模超过10亿美元,其经营模式复杂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套期保值和代客交易。对于这些结构化CDO产品瑞银集团有60%是自己持有的,而仅仅40%被卖掉。整个集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CDO产品没有统一的审批规范和清晰的审批流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批准委员会进行审批。瑞银在发放或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后,CDO构造部门准备将其包装出售前,把大量这类资产暂时集中到CDO仓库。实际上,这类资产在进入CDO仓库前就已经具有很高的风险,此时就应该对它们进行必要的风险分析与产品审批,但这些风险没有引起CDO构造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交易部门的足够重视。瑞银集团通常把这些待证券化的资产放进CDO仓库后才进入评审程序,由此构成的大量CDO仓库已集聚了很高的市场风险。一旦形势发生巨变,CDO仓库很容易形成巨大的损失。据测算,瑞银固定收益部门在CDO仓库的损失占到其在次贷危机中总损失的16%。这充分地说明了CDO业务组织管理结构的松散,是造成其亏损的重要因素。

3. 内部资金价格脱离市场

根据瑞银集团的资金价格政策,从集团内部获得资金的成本比从市场上获得要低很多。而且在对内部融资的成本定价时,资金价格没有经过对资金业务产品本身流动性的调整,即这种政策没有区分流动性好与差的资产,尤其对流动性差的资产没有惩罚措施。因此,这种较低的且缺乏流动性调整的资金成本使得交易部门在业务中容易接受较低的投资回报率,最终导致低效率的资金使用。另外,一旦内部资金流动性出现问题,他们就不能以很低的价格进行内部融资,而基于低成本构造出的金融产品(如CDO等)在外部市场较高的融资成本压力下必然遭受极大损失。实际上,瑞银集团内部资金价格政策,为其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损失,早已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4. 缺乏有效的薪酬体制

瑞银集团的薪酬体制没有区分交易员的利润是来自个人能力,还是来自较低资金成本。交易员倘若凭借个人的市场分析水平和掌握信息的能力来获得超额收益,一旦其判断与市场方向相反就可能招致巨大损失。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进行所谓的“安全交易”,即通过较低资金成本获得稳定利润的交易。这种缺乏激励措施的薪酬体制使得“安全交易员”获得更多的实惠,一定程度上鼓励交易员进行内部融资,从而使整个集团的资金使用更加低效。另外,交易部门的薪酬考核没有直接与其业务产生的长期绩效表现相结合,而一般只是与部门的当期利润收入挂钩,并没有考虑经风险调整后的业绩和未来现金流的持续创造。因此,交易员们只重视眼前的既得利益,并不关注产品在市场中的长期表现。

(二) 失效的风险评估方法

ERM指出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瑞银集团在风险评估方法上的失误。

第一,瑞银集团缺乏对市场趋势的正确判断与有效的评估方法。交易部门没有实施市场条件恶化下的基本面分析。风险管理部门没有深入调查CDO标的资产(例如贷款、债券和住房按揭等)的信息和结构;同时,缺少关于这类结构性产品的细节数据,例如贷款原始信息、FICO分数、法定求偿权顺序等;也没有充分整合分析预期违约率、逾期率、贷款与价值比率等指标。

第二,虽然风险价值(VaR)和压力测试是投资组合风险度量的重要工具,但瑞银集团对这些方法过于乐观,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局限性。当市场发生趋势逆转时,这些风险评估方法也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VaR值的计算结果反映的是在一段时期内正常市场条件下,按自身风险偏好设定的置信水平下,银行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VaR指标并没有反应在非正常市场条件下银行可能出现的潜在损失,也没有反应超过银行风险偏好时可能出现的损失情况,即“厚尾”现象。瑞银集团在计量这些指标时选取的数据大都来自经济环境较好时期,因此低估了长期风险。例如,在计算超高评级CDO的VaR值时,他们输入模型的5年波动率数据相对于长期趋势要低得多,计算出来的VaR值也小得多,意味着计量结果远远低于银行真实承担的风险。

瑞银集团的压力测试是基于预先设定的风险因子在假设压力情景下对银行持有投资组合的风险损失进行分析的。但它没有考虑上述关键基本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瑞银集团在执行压力测试时仅仅考虑利率、汇率等一般市场风险因素的压力情形,并没有考虑CDO标的资产信用评级下降的情况以及CDO仓库中产品在缺乏流动性的情况等。因此,风险管理部门过分依赖VaR和压力测试的结果,在向高层汇报时也没有强调这些指标的局限性,导致整个集团还认为他们这些投资组合是安全的。

(三) 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

ERM强调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政策和指令得以实现的过程,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针对"使企业目标不能实现的风险因素"采取必要行动。

这些结构性金融产品风险特征与资本市场连接紧密且较为复杂,需要有金融市场专业知识的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分析,一般应在市场风险的框架下进行管理和控制。而瑞银的CDO构造部门只是按照信用风险框架接受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而CDO业务也仅仅需要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批准下就可以开展。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对以CDO为代表的结构性金融衍生品并不专业,而且对这类产品的分析也大多源自交易部门,而缺少相关市场风险的独立判断过程。

市场风险管理限额指标是控制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但瑞银集团没有将这类金融衍生品的投资组合纳入市场风险限额管理。在整个2006年到2007年第三季度,瑞银集团还没有实施针对CDO仓库和持有CDO总头寸的名义限额指标。因而,对这些产品限额管理的缺失也是其损失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 信息沟通不畅

ERM阐明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瑞银集团的CDO构造部门、交易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首先,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财务会计部门各自作为独立的风险控制单元对资金业务产品进行管理。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只有分工,缺少合作。而且在瑞银集团的高级管理层面还没有将这些职能组织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次,在处理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衍生品时,风险管理部门的分析技术比较落后,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速度和产品的复杂度,造成他们无法清晰地判断该类业务的风险。最后,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序来规范一项新业务的审批流程,类似的“走过场式”的审批显得毫无意义。例如,瑞银集团的CDO业务流程,一般是在这些资产进入CDO仓库后才开始审批,造成这类产品往往获得强制性的批准。总而言之,这种失效的沟通机制最终使其蒙受了巨额损失。

(五) 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

ERM认为企业的监控机制是通过大量实践活动检视经营管理的相关制度方法和政策流程是否被切实执行且效果良好的过程,同时还要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的发生。瑞银集团使用一种叫AMPS(Amplified Mortgage Portfolio)的交易策略,即他们根据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购买名义本金2%-4%的保护性头寸对持有的超高评级CDO进行风险对冲,就充分保证银行的投资组合不受损失。CDO交易部门认为这种策略是完全避险的。多份市场风险报告中也认为这类交易风险已经完全对冲,并对这类策略的VaR值设为0。尽管在一定时期内这种保护是充分的,但在市场条件剧烈变化时,他们显然缺少对这个结论的质疑和这类交易的监控。截至到2007年底,AMPS交易损失占所有超高评级CDO的总损失的63%。

风险管理部门过分依赖对CDO的外部评级。尽管一些CDO标的资产来自评级较低的住房抵押或消费贷款,风险管理部门却还使用产品本身较高的外部评级进行分析报告,并没有监控这些产品标的资产的真实质量,缺乏对其是否符合评级条件的全面分析判断。

瑞银集团缺乏对流动性的监控。他们假设这些超高评级CDO产品流动性很好,并将CDO交易归入交易账户。他们在进行市场风险分析时没有考虑流动性的因素。但事实上瑞银持有的大量CDO产品在二级市场上几乎没有流动性,只能以极低的价格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因此,产品的流动性枯竭形成的巨额亏损导致瑞银集团被迫减记大量资产,形成巨额亏损。

三、瑞银集团巨亏对我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银行间业务规模扩大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蓬勃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融入国际资本市场,这势必使我们暴露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尽管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其有清晰理解的却不多,已经实施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则更少。我国银行业只有吸取瑞银集团巨亏的教训,不断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 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确立正确的经营目标

内部环境最重要的要素是董事会。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实施股份制改造,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己经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成功公开发行股票。在股份制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抓紧建立一个强力有效的董事会,制定出与实际相符的经营战略,确立相应的风险偏好。我们只有将长远目标和风险偏好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避免短视行为,才能够正确辨析潜在的风险因素,建立相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证自身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 提高风险评估技术

我国金融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能完全适应国内外金融市场风险日益增大的要求。尤其是在市场风险计量方面,我们的方法技术较西方国家差距还很大,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们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身风险评估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与风险评估方法(例如:VaR方法和压力测试方法等)。然而,我们不能盲目追赶“时髦”的技术,还要认真分析它们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管理好自身风险。

(三) 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覆盖各类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的限额体系和完备的风险报告机制,并使现有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措施(包括各类批准、授权、审核、评价、职能分工合作等)得到有效落实。在IT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应重视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来保障我国银行业对整体风险的控制能力。

(四) 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我国银行业须建一套完善高效的信息纵向与横向传递机制,保证相关经营管理的重要信息得以自上而下的传达和自下而上的反馈。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沟通交流越顺畅,董事会和高管层对风险的理解就越加精准。反过来,这也有利于他们制定更加完善的企业战略并形成更加符合自身特征的风险偏好。同时,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主管须以某种形式就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及时分析讨论,加强横向沟通,信息共享。

(五) 完善风险监控机制

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需要通过有效监控过程得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应将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相结合,完善银行各个层级的监控机制,确保全面风险管理在整个银行得以有效地执行。

参考文献:

1.BIS・ Principles for Sound Stress Testing Practices and Surpervision[S], 2009

2.UBS・ Shareholder Report on UBS's Write-Downs[R], 2008

3.COSO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S], 2004

篇(7)

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称股价指数期货、股指,它是一种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即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乘以合约乘数就是其合约的价值,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股指期货具有风险规避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和资产配置功能,同时具有跨期性、杠杆性和联动性的自身特点。股指期货具有与期货交易一样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股指期货既具有金融衍生产品的一般性风险,也具有其特殊风险。

一、股指期货风险形成原因及分析

(1)价格波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从而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对于经营者和生产者而言,价格波动性增加了商品的不可预期性,造成生产经营的不稳定性。股指期货交易是以股票价格指数这一虚拟资产作为标的物,使得股指期货交易的特殊运行机制加大价格波动的可能性,产生高风险的机率更大。(2)杠杆效应。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交易者只需支付期货合约一定比例(5%~10%)的保证金即可进行交易,保证金是合约履行的担保,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放大了价格波动风险。价格小幅波动,就可能造成交易者损失大量保证金,情状况若恶化,他们极可能无力偿还而违约。(3)非理性投机。在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的情况下,投机者受到利益驱使,往往容易利用自身实力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这样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影响了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损害了市场中其他交易者正当利益。(4)市场机制不健全。由于管理法规和机制不健全的原因,股指期货市场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交割风险、信用风险等。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些风险始终存在,监管部门应及时出台、修订和完善各项法规和管理制度,使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完善。

二、股指期货监管中的问题

(1)政策干预。从国家体制政策方面来看,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中国对股市的过度投机中政策干预性之大,在股指期货市场中,容易引起市场的不可预期性,给股指期货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2)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30年,信用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经济生活中失信行为很多,严重影响了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在期货市场中,失信行为表现在亏损过大时就故意违规,事态扩大到一定程度,政府就会出面干预,达到违约目的,在缺乏健全的信用机制前提下,股指期货市场很难实现其经济功能,达到有效配置资源的效果。(3)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没有完备的法律保障,极容易给投机者创造机会,从而产生极大的操纵市场的风险,并且监管制度及法律不完善导致投机功能会失控并产生风险。

三、指期货风险管理对策

首先完善政府的立法管理,交易所自身的行为规范管理以及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三者的结合,保证股指期货市场正常、规范运作,维护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控制。使投资者充分掌握各种期货交易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判断能力,制定正确投资策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高效向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机构投诉,要求对有关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此外,期货经济公司应对客户、雇员管理方面有效实施相关规定,严格按照交易所和证监会规定建立和完善内部结算和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好风险并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同时将法制建设放在建立股指期货期货市场的首要位置,尽快制定与期货相关的法律,从而形成在统一的期货法规下证监会依法监管与交易所自律管理的股指期货监管体系。

目前,国际金融业出现了混业经营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很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在开展传统金融服务的同时,更多的投入到利润率更高的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在对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中,应该有效利用其相互关系,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从证券市场的波动,及时发现并有效预防、控制风险。解决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问题需要我国期货市场、证券市场在观念、体制、法规和运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应对期货市场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制订相应对策来促进积极作用的发挥,能够真正发挥股指期货的优势。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我国社保基金投资项目日益增多,其投资范围除了银行存款、买卖国债等以外,还有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比投资等级高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从最开始的银行存款、股票、国债等逐步拓宽到股权投资、实业投资。现阶段社保基金投资项目日益增多,风险也越来越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管理。

一、社保基金入市后的风险分析

(一)系统风险

资本市场中所有参与者都要面对系统风险,主要取决于国家政治、经济、国际贸易等形势,无法以投资组合的方式分散。社保基金入市以后,在绩优蓝筹股少、投资品种选择范围窄、市场投机等影响下,会直接面对系统风险,增加了社保基金在安全性、盈利性等选择的难度。当前,国内证券市场的市场换手率较高,可见投资者长期持股投资理念不强,市场投机氛围浓,导致股市变化很大,不利于社保投资基金的保值增值。此外,国内市盈率也较高,说明股票价格与本有价值严重不符,证券市场有着泡沫情况。随着我国股票市场改革的深入,将推行国有股减持,需要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政府政策将继续影响股市,并且无法预料,从而增加了社保基金入市后的系统风险。

(二)非系统风险

资金在不断运作时容易出现非系统风险,资金投资管理公司能够通过操作防范并化解风险。因为国内基金公司发展时间很短,缺乏较为完善的运营机制,导致社保基金运营时易出现各种非系统风险,如偿付能力风险、投资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等。此外,各种社保基金风险会相互影响,资金投资、支付、收缴等风险的传递性较强,极易集中并加剧风险,严重影响社保保障资金财务收支的平衡,对此需要加大风险防范与管理力度。

二、社保基金入市后的管理措施

(一)科学合理控制入市规模

因为国内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风险更大,由于上市公司业绩不高、蓝筹股少、防范措施不到位,缺乏健全的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甚至存在人为操纵证券行市的情况,所以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证券市场。对此,要合理控制社保基金入市规模,与现阶段证券市场相适应,并对社保基金入市进程作出调整。

(二)选择多种投资品种

股票、债券是当前证券市场主要投资品种,虽然股票投资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然而风险很高,安全对社保基金来说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投资比例。要选择业绩稳定、流通盘子适中、股价波动小的蓝筹绩优股,如公路、能源和电力等。为更好的应对系统风险,社保基金所选投资品种以基金、股票、金融债、企业债、国债等为主,合理进行搭配,最大限度控制好投资风险。

(三)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相结合

长期投资品种以国债、金融债、部分蓝筹股等为主,短期投资品种为购进可以随时变现,同时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下的有价证券,如基金、债券、股票等。长期投资品种属于价值投资,稳定性强,通过选择长期投资品种,能够有效保障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增值。然而在资本市场火爆时期,股票市场失去本身价值而快速上涨,能够实现巨大收益,不过风险很大,对此,社保基金应选择短期投资品种,将风险控制在最小,保证社保基金收益的稳定。

(四)加强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管理

现阶段国际上有三种社保基金管理模式,分别为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基金会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而我国主要以政府机构直接管理为主,由国家劳动保障部负责管理。但是政府管理机构的金融管理能力一般不强,管理效率很低,对此要学习并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大社保基金管理模式的改革力度,采取政府机构统筹,证券公司、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金融机构运营的管理模式,这样有利于在整体上作出合理规划,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五)健全最低收益保证制度

对于社保基金而言,投资的稳定和安全尤为重要,然而在社保基金入市以后,会面对很多的风险。收益高、风险高时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社保基金在入市后也要面对资本市场较高的风险。对此,要在控制社保基金入市风险的同时,实行最低收益保证制度,对风险进行补偿,从而实现社保基金的增值保值。现阶段我国还缺少较为完善的社保基金最低收益保证制度,实际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最低收益保证制度,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还能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六)加强社保基金投资监督力度

在社保基金投资过程中,通常委托专业的机构来操作。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基金公司容易出现各种违规行为,从而对社保基金利益造成损害,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被委托机构出现违规行为,避免因为违规操作导致出现风险。对此,要实行健全的外部监督机制,加大社保基金投资监督力度,不仅要通过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国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的监督,还要加强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基金投资公司等被委托投资人管理力度,这样才能真正规模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减少操作投资风险,确保社保基金入市后的安全。

三、结束语

总之,为减少社保基金入市后的风险,首先要不断加大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力度,改变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观念,指导投资者正确合理进行投资。其次,要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让股票市场的功能逐步转变为优化资源配置、评估企业价值。最后,完善价格波动分析体系,引导投资者理性预期。培育理性投资者有利于规范其行为、规避市场风险,是控制社保基金入市风险的有效手段。

篇(9)

一、引言

市场化债转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一种方式,财务风险是债转股中市场主体必须重点防范的风险,防范财务风险是坚持债转股市场化和法制化的前提和基础。首先,防范财务风险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宗旨,坚持债转股市场化方式。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要注意防范降杠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财务风险是其中主要风险。由于市场化债转股与企业兼并重组、发展股权融资等都是降杠杆的可用方式,而商业银行、对象企业和实施机构等市场主体在实施债转股的操作中,如何面对和识别财务风险、如何采取相应对策以防范财务风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理论上深化研究。市场主体防范财务风险是坚持债转股市场化方式的基础,既尊重市场规律,又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和相关地方政府部门的行为,为债转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防范财务风险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遵循债转股的法制化原则。防范财务风险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前提。由于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相关制度尚不完善,以虚假财务资料套取或骗取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行为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防止此类行为影响市场化债转股的顺利实施很有必要。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消除财务欺诈或舞弊的土壤,还要遵循债转股的法制化原则,通过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方面发生进而加大财务风险的问题。

二、在市场化债转股中防范财务风险的意义

(一)债转股中市场主体的行为或将加大财务风险

市场化债转股是指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和法制化的原则,商业银行通过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由实施机构将债权转为对象企业的股权。市场化债转股既是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的途径,又是对象企业减轻偿债压力,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机遇,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商业银行、对象企业和实施机构均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指财务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或未能达到预期财务目标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既是客观存在且必须面对的,又是可以识别和防范的。由于一些商业银行、对象企业和实施机构在财务风险识别及其防范上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社会信用体系中道德风险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市场主体如果在债转股中对财务风险管控缺失或低效,操作中依法行事不严格,履行程序不规范,执行制度不到位等,将会导致其财务风险加剧,还可能将应由其自身承担的责任或损失,转嫁给政府、社会或其他相关主体,或由政府承担损失的兜底责任,即发生相关市场主体财务风险增大,或以不合法、不合规的方式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国家、社会或其他相关主体利益等行为。

(二)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加强债转股中市场主体的风险管控

实施债转股的主要范围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债转股将导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和盈利模式等发生变化,加大其全面风险管理的压力;对象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及经营能力较弱等问题,尚需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加以扭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实施对企业的股权置换,并有效管控其财务风险,还面临诸多困难。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加强市场主体风险管控并提高其管控能力,规范债转股中市场主体的行为,通过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强化监测和预警,有效预防和化解在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使债转股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和法制化的原则有序开展,切实降低企业杠杆率,优化企业融资结构,以充分发挥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效应。

三、在市场化债转股中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具有多样化与综合化

(1)商业银行资产盈利不确定性的风险。相对于银行发放贷款获得利息收入而言,股权投资收益具有回收期长、不确定性大的特点。债转股的实施机构主要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商业银行设立的下属资产管理机构等。实施机构如果是银行设立的下属机构,对不良资产实施债转股后,对债务人偿还贷款本息的刚性约束弱化,如果债转股后企业没有实现预期的扭亏为盈的目标,企业既然不能按期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更不能给予股权投资者以股息或分红等投资收益回报。债转股的实施机构如果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第三方公司,银行不良资产还将面临折价问题。

(2)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流动性风险。由银行设立的下属机构实施债转股,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好转,由于股权退出困难,将导致银行下属资产管理机构被动地长期持有企业股权,如果企业持续亏损并进入破产清算阶段,银行不仅丧失了原有债权的优先受偿权和抵押担保追索权,而且由于企业资不抵债,银行下属资产管理机构长期持有的企业股权将失去价值。

(3)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难度增大。市场化债转股具有对企业“去杠杆”而对银行“降不良”而的双重作用。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看,纳入债转股的银行贷款除关注类贷款外,主要是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商业银行已将其作为不良信贷资产纳入风险管理。通过债转股实现资产形态的转化而降低不良资产率,本是银行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而由此导致的银行盈利模式、资产流动性等变化,或使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多重风险因素交织,例如,从操作层面看,如果授信管理人员对债转股产生预期,为追求当前收益而放松授信条件、降低授信准入标准,再利用债转股“一转了之”而规避责任追究,将导致银行滋生更多的不良资产。这些因素都将增加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压力,加大了银行风险管控的难度。

(二)对象企业财务风险具有自发性与传导性

(1)对象企业再度扩张举债而升高杠杆率的风险。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是其财务杠杆系数,其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则其财务风险越大。而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是多样的,银行借款、吸收投资、发行债券等都是其筹资渠道,企业通过筹集资金扩大再生产获得经营利润,其重要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追求收益并控制风险、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实施债转股降低了企业杠杆率,但决定其财务风险水平的仍是其资本结构,如果其资本结构不合理则其财务风险较大,甚至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在债转股后的企业财务报表中,从形式上看,其负债减少而资本金增加,利息支出减少而利润增加,资产负债率下降,股权结构更为多元,治理结构优化,具备进一步向银行借款并扩大借款规模的条件,但是如果企业财务状况没有实质性好转,经营性现金流仍然无法覆盖其偿还贷款的本息,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因素没有改变,势必造成企业举借的新债形成新的偿债压力。因此,如果企业债转股后不能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没有有效控制融资的规模和成本,盲目举债并进一步升高杠杆率,这样不仅没有去杠杆,而且导致加杠杆,违背债转股的初衷。

(2)对象企业债转股引发负面示范效应的风险。在市场化债转股中,存在多方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需要企业在债转股后财务状况好转以实现投资者的利益,还需要原股东付出一定的代价给予原债权人以更高的回报或预期收益。然而,由于债转股后,企业的偿债压力得以缓解,融资能力得以提高,财务状况表面上好转,或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这对其他企业或将引发负面的示范效应,减弱其改善经营管理、实现更好发展的动力。还可能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现象,不仅将会加大其自身的财务风险,而且将为其他企业产生负面示范效应。

(3)企业产生大规模债转股的冲动或将诱发金融风险。尽管当前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规模存在持续上升的趋势。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债务违约事件频繁发生,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链面临断裂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这些产能过剩企业潜在不良信贷资产的规模较大。这些企业杠杆率过高,亟需通过债转股缓解偿债压力或实现债务减免,或将产生大规模债转股的冲动。但是,由于其实际资产质量不良,股权价值不高,不符合市场化债转股应具备的产品有市场、信用状况好等优质企业的条件,并非商业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实施债转股的目标企业,大规模推进其债转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债转股的供需不匹配,或将成为其不规范操作的动因。还要关注通过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造假的方式,故意掩盖或隐藏信贷风险等问题,如“僵尸企业”占用信贷资源,依靠银行采取债务重组、贷新还旧等方式输血,其贷款风险分类揭示其风险程度不到位,即形式上为“正常类”或“关注类”,而实质上为“不良类”等现象。由银行设立的下属机构对此类企业实施债转股,将使银行潜在的不良信贷资产演变为潜在的不良股权资产。对象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将更为复杂,防范和化解风险将更加困难,还将导致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

(三)实施机构财务风险具有外部性与复杂化

(1)债转股的银行账面债权的完整性风险。市场化债转股的债权资产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主要有贷款本息(含表内利息和表外利息),开立的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等银行表外资产,以及在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反映的投行业务资产和运用理财资金投资形成的表外资产等,这些资产构成银行对企业的账面资产,是银行对企业的整体债权。商业银行对对象企业的账面债权无论是包含上述信贷资产中的一类还是多类表内和表外资产,都是纳入商业银行统一授信和用信,以及跟踪管理的信贷资产,债转股中忽略或遗漏其中任何一类资产,以及发生债权时效及抵押、质押和保证等担保时效问题,都将导致确认商业银行账面债权的完整性的风险。

(2)债转股的企业账面债务的价值失真风险。对象企业财务报表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相关科目反映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如果对象企业实际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其对商业银行的账面债务的实际价值将低于商业银行的账面债权,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将会折价收购债权。如果对象企业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虚增或隐匿资产、人为调节利润等,存在财务欺诈或舞弊的行为,则将导致对象企业账面债务的价值失真。

(3)债转股的企业遴选中不当干预的风险。实施主体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实施债转股,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权,政府部门履行出资人的职责,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规范和监管。有必要预防有的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对“高负债成长性企业”、“债务不明晰企业”、“僵尸企业”等判断不准确,对债务企业的遴选不科学,甚至发生从地方利益出发而行政干预过度等行为。

四、在市场化债转股中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审慎应对债转股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带来的影响

在市场化债转股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必须对商业银行各类风险审慎识别,强化预警,及时化解,将财务风险作为作为债转股中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重中之重。防范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要以协调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为目标,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隐患,切实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防止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或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商业银行债权的完整性,如实揭示和反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杜绝为实现债转股而以贷款重组等方式掩盖不良信贷资产,或人为调节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结果等行为。对于债转股的实施机构是商业银行设立的下属资产管理公司的债转股,则应防止其潜在不良债权演变为潜在不良股权,而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措施失效等问题。

(二)强化对象企业负债规模的控制,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以发挥去杠杆的政策效应

对象企业必须控制适度的财务杠杆水平,寻求最优资本结构,科学地制定其筹资方案,保持适当的资产和负债比例,控制融资的规模和成本,按期偿还债务本息,以实现预期的财务目标,避免债转股后通过再次扩大融资规模进一步升高杠杆率并加大财务风险。实施债转股缓解企业还债压力,其目的在于改善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资金使用效率及流动资金周转率得到提高,对银行借款的需求量将会降低,企业负债规模随之减少,其资本结构逐步得以改善,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会得到缓释。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必须抑制产能过剩企业可能产生的对债转股的过度依赖,加强对企业的不规范行为或不理的控制和约束,防止引发企业负面示范效应并形成新的不良债务,科学分析并客观评价对象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欺诈或舞弊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社会信用基础和社会道德观念。

(三)有效发挥实施机构的作用,强化地方政府部门监管以有效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尽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及实施债转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发挥金融稳定器的作用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但是,在参与并强化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与管理,消除不良债务产生的根源并实现企业扭亏为盈等方面,仍需积极探索。市场化债转股的对象企业主要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先进、发展前景较好、无不良记录但暂时性遇到困难的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对于这些企业实施债债转股,既要维护商业银行等债权人合法利益,帮助对象企业克服暂时性困难,实现企业良性发展,还要将盘活商业银行和对象企业的资产存量、提升资产价值作为防范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准确评估对象企业其资产价值并开展清产核资是资产管理公司防范财务风险的重点,还要防止某些实施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取自身利益,而向商业银行或对象企业转嫁风险,防止中介机构对资产的评估不真实使债权或股权受损,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防止对债转股实施机构的不当干预,必须明确有关地方政府部门的参与边界,提高对遴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及进行科学评判的能力,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及信息资源的优势,依据政策面向市场提供债转股企业的正面清单或负面清单,有效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提高和改进其监管能力,强化对财务风险的监测、预警、防范和化解工作,提高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为债转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建忠:《把握不良资产演化趋势,审慎推进市场化债转股》,《新金融评论》2016年第4期。

[2]曾刚:《市场化债转股:国际脚步及国内路径》,《当代金融家》2016年第7期。

[3]李金波:《关于推进市场化债转股若干问题的思考》,《银行家》2016年第8期。

[4]李剑阁:《债转股的历史经验和政策要点》,《清华金融评论》2016年第5期。

[5]王华萍:《我国银行债转股发展培育机制研究》,《西南金融》2016年第8期。

[6]孙丽、孙玉兰:《债转股重启:历史镜鉴、现实问题与对策》,《南方金融》2016年第11期。

[7]左登洪:《我国债转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8]张晓丽:《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风险分析及其规避》,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篇(10)

2005年以来,短期融资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多种直接融资工具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开始显现。值得关注的是,多年来发展缓慢的企业债券市场也出现了加速发展迹象,而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国内趋势看,境内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将对商业银行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准确把握境内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脉络和动态,深入研究其对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分析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是在政府监管部门严格管理下逐渐规范化发展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监管部门对企业债券发行额度和利率的管制、企业整体信用状况不佳和 金融 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成为制约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概念界定

按照1993年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发行的债券均属于企业债券。在此基础上,如果发行人还满足《公司法》中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即发行人是依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发行的企业债券属于公司债券。

因此,从概念界定上看,尽管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两者均属于企业法人发行的债务契约,债务人承诺在未来的特定时期,偿还本金并按照事先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是不相同的,企业债券所包括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公司法人发行的债券,还包括非公司法人发行的债券。鉴于企业债券这一概念更符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报告将围绕企业债券展开分析和讨论。另外,从 理论 上讲,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也属于企业债券的范畴,但由于金融债券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未列入本文研究范围之内。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

企业债券(包括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4-1994年,即企业债券市场的创始及整顿期。1987年《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 (以下简称《暂行条例》)颁布,企业债券发行迅速增长,并于1990-1992年出现了一轮发债,1992年当年企业债券发行总额为684亿元,大大超过原计划发行规模 (王铁锋,2005)。但此阶段,企业债券发行缺乏有效约束,发债企业良莠不齐,部分地方政府也利用企业债券变相集资,“乱集资”现象较为普遍。

第二个阶段为1995~2003年,在1993年《企业债券管理条例》颁布后,企业债券市场运行逐渐规范化,但由于监管部门采取限额管理和审批制的管理办法,市场发展速度缓慢。根据《条例》规定,这一期间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扩大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但实际上发行主体绝大多数为能源、 交通 、通信、重要原材料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国家重点项目,如三:峡工程(超过110亿元)、铁道建设(超过180亿元)等,普通企业发债较少。同时,随着相关 法律 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的逐步规范,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逐渐由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企业债券亦被允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企业债券流动性有所提高。

第三个阶段为2004年至今。2004年, 中国 人民银行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为企业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正式流通提供了依据。人民银行并据此批准了7只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改变了企业债券只在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方式单一的状况。2005年,随着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开闸”,企业债券市场亮点频出。《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经过6年的修订,亦有望在2007年出台,企业债券市场的“黄金期”即将到来。

(三)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内在矛盾

从融资次序理论看,企业债券具有银行贷款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企业债券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有价证券,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场内以及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其流动性远远高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一般只有通过证券化才能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其次,由于企业债券市场是一个债权人、债务人和中介商共同“议价”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约束力的市场,需要定期披露各方面相关信息供市场决策 参考 ,因此在信息对称方面也优于商业银行。其三,企业债券具有信用工具和市场投资工具的双重属性,其利率决定因素包括实体 经济 供需情况以及金融市场动向等,因此利率水平更能反映资金市场的真实价格。从国际上看,许多发达经济体债券市场融资额一般是股票市场融资额的几十倍,而在企业外源性融资中,企业债券融资额亦超过股票融资额数倍。

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远远小于银行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规模,其制度建设也较为落后,在融资体系和企业融资结构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见表1)。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实与理论及发达国家经验不相符合,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总体信用水平不佳以及监管部门对企业过多的行政干预。因此,有效解决这些矛盾是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

1.行政化利率管制与企业债券发行期限中长期化。为规避“高息揽存”现象,1993年颁布的《条例》规定,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 140%。为吸引投资者,企业发债均倾向于将利率定至规定内的上限,这容易导致风险不同的企业债券定价趋同的现象出现,导致风险收益严重不对称(袁东,2004)。

2001年以前发行的企业债券其期限以1—3年以内的中短期为主,2001年以后,部分企业开始发行期限超过7年的固定利率债券,企业债券发行期限出现了中长期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2001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长稳定性不断增强,物价上涨压力较小,金融体系利率水平保持低位,企业有意识地发行中长期债券以规避未来的升息风险。

但是,由于定期储蓄存款最长期限为5年,从而并没有期限与长期企业债券相对应的银行储蓄存款品种。因此,中长期企业债券的利率水平事实上已经规避了《条例》的利率管制,这愈加凸显出《条例》中关于利率管制的滞后性和不适宜性。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对企业债券的行政性利率管制,再加上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限的严格控制,  使得价格信号失灵,5年期以内的企业债券利率定价基准较为混乱(赵新杰,2006)。

2.银行担保与风险转嫁。《条例》并未对企业债券发行做出强制担保的规定,但人民银行1998年4月8日的《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管理办法》则规定,企业发债应提供担保,但经人民银行批准免予担保的除外。 2001年以前,大部分企业债券都是由企业集团或者建设基金进行担保,2001年以后,商业银行逐渐成为企业债券的主要担保者。2002-2005年,企业债券累计发行72只,规模为1 659亿元,其中,银行担保的企业债券60只,规模为1 211亿元,占比分别为83.3%和73%(安义宽,2006)。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商业银行对企业债券发行提供担保起到了降低企业债券兑付风险,提升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但这无形中也将企业信用风险转嫁给银行,商业银行承担了与担保费并不对称的信用风险,风险与收益不相匹配。银行担保也使得发行人和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市场对企业债券系统性风险的估计和准备不足。

更为严重的是,银行担保使得企业债券市场成为以银行信用为主体的失衡市场,企业债券的商业信用属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不利于市场均衡发展。

3.发行主体的单一性与功能偏差。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始终较为单一,企业债券创始时期,发行额度分配时按照“济贫”原则,把额度分给质量较差的国有企业,后来则将企业债券的发行权集中于少数国有大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固定资产投资和市政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足。从这个角度看,相当多的企业债券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市政债券的范畴,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债券。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债券仅仅能够履行其融资功能,很少发挥其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

4.多头监管与效率低下。2000年以来,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工作由国家发改委(原为计委)负责,发改委制定债券发行计划,并逐级分配企业债券的发行额度,中国人民银行在企业争取到额度之后,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进行审批,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企业短期融资券的监管,中国证监会则负责企业债券的承销审批以及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批。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尽管发展遇到制度及市场等重重约束,2005年以来,企业债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仍不断拓展,机构投资者队伍也逐渐壮大。预计2007-2008年,企业债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将有重大突破,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产品和机制创新将不断深化。

(一)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2005年至今

1984年,我国首次发行企业债券,从1998年到2005年,国内市场累计发行企业债券1 997亿元。2005年末,企业债券市场余额占债券市场总余额的2.75%。截至 2006年11月末,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存量为2 800亿元,占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债券总量的3%。在市场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债券市场运行机制、市场参与者也呈现新特点。

1.资金用途多样化,期限长期化,品种创新加快。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债券,其资金主要用途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但 目前 ,企业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已经不仅限于上述项目,还包括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等其他目的。

期限结构方面,截至2006年12月13日,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债券中,约有164只发行期限在5年以上,136只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仅有3只发行期限为3年。

品种创新方面,2005年以来,企业债券市场陆续推出了浮动利率债、含选择权债、保底浮动债、期限20年至30年超长期债等新型债券品种。但总体看,由于衍生工具目前在我国尚不成熟,我国金融市场运行也较为平稳,因此产品创新缺乏必要的空间和内在需求。

2.发行数量有所增加,发行者范围有所扩大。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发行有所加快。全年发行企业债券37只,发行量为6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74%和 100.47%。2006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32只,发行量为 508亿元。截至2006年12月18日,2006年企业债券累计发行48只,发行量为945亿元。

此外,企业债券发行者的范围也有所扩大。2005年发行的企业债券全部为中央企业债,2006年上半年,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扩大到地方企业,地方企业成为2006年企业债券发行的一大亮点。2006年上半年,地方企业债共发行21只,发行量达到261亿元,超过同期中央企业债的发行总量,达到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总量的51.38%。

从行业角度看,2005年以来,企业债的发行主体仍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通信、市政建设等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大型项目上。

3.投资者结构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投资主体定位于主要在交易所交易的个人和中小投资者。然而,由于企业债券相对于国债等“金边”债券具有更高的风险,因此企业债券投资更适合于有较强分析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加。2005年12月,人民银行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年第30号),简化了企业债券交易流通的审核程序,从事前审批改为备案制;允许所有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投资企业债券,扩大债券投资主体范围。这项规定的主要创新点就是商业银行被允许投资企业债券,企业债券的投资主体进一步扩大。

目前,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群体包括个人、企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信用社等,范围广泛,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日渐成为企业债券的主要投资者。

2006年1-11月份,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信用社、基金四类机构投资者认购总额占到了2006年以来企业债券发行总额的87.2%(见图1)。

4.交易渠道从交易所逐渐拓展到银行间。目前企业债券的交易渠道有两条。一条是通过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进行集中撮合式“零售”交易,一条是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批发”交易。2004年12月,人民银行允许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流通,丰富了企业债券的交易方式。截至2006年2月末,共有33只企业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规模总计为697.2亿元。由于企业债券更适宜于以报价驱动为主要交易方式的场外市场交易,因此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的速度将继续加快。截至2006年11月末,企业债券托管总量为2 768.99亿元,其中在交易所市场流通总量仅为407.75亿元。

5.企业债券需求旺盛,投资者“惜售”导致流动性相对较低。由于企业债券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利率较高,且由于发行主体大多数为信誉优良的国有大型企业,因此信用风险也较低,众多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需求十分旺盛。其中,出于资产负债“匹配”策略的考虑,保险公司等长期型机构投资者对长期债券分外“青睐”。截至 2006年11月末,保险公司共持有企业债券1 397.92亿元,占企业债券市场存量的50.48%;商业银行共持有企业债券364.81亿元,占企业债券市场存量的13.17% (2005年末商业银行仅持有企业债券82.98亿元);基金持有企业债券223.42亿元,占企业债券市场存量的 8.07%(见图2)。 

在长期企业债券供给数量偏少的前提下,机构投资者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多数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采取持有到期的策略,企业债券的供求严重失衡。因此,尽管企业债券本身属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相对较低。

 

(二) 企业 债券市场 发展 前景

企业债券市场担负着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并降低 金融 市场风险的重要职能,2007- 2010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1.可能的政策变动预测。在2007年,已经沿用十多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可能重新修订。企业债券市场在信息披露、利率定价、发行主体资格审定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将更趋完善。

预计企业债券监管政策将有以下主要变动:首先,继续加强企业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严格要求企业债券发行人定期披露企业债券的主要条款、发行人 历史 财务数据、财务结果 分析 、发行人所在行业情况、发行人业务情况、律师事务所出具的 法律 意见、税务 问题 等一系列信息。

其次,企业债券发行许可将由 目前 的审批制逐渐过渡到核准制或者注册备案制,并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法制化。这项政策如果得以实施,企业债券发行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第三,取消企业债券发行的额度和利率控制。政府部门将逐渐降低、直至取消对企业债券发行总规模的限制,逐步取消对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140%”的控制。

第四,登记托管体系将实现统一化。柜台交易市场、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的连通机制将逐步建立,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

2.未来的发展前景。在美国等以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中,企业债券占融资总额比重大约在25%左右。以银行等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中,企业债券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欧洲1998-2005年间的债券发行总量中,一般企业发债比重稳定在15%左右(赵兴耀,2006)。

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年增长速度将在10%-30%之间,大中型民营企业将成为企业债券市场的重要发行者。

除政策因素外,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将有以下因素作为支撑。首先,股票市场“全流通”的顺利实施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债券的投资者将继续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第三,《证券法》中公司债券的主要发行条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 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 000万元;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随着我国 经济 的稳健成长,满足上述条件的公司(企业)将越来越多。

三、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广阔的机遇,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风险。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规避但不“逃避”风险。

(一)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机遇分析

发展企业债券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增加盈利来源,有效提升市场价值:通过投资与交易企业债券获得利息收入与交易价差收入;通过发展企业债券承销业务,获得中间业务收入;通过在资产组合中合理配比信贷资产、债券资产以及其他资产,实现风险分散化。

1.优化资产组合,提升资产流动性。截至2006年11月末,商业银行持有企业债券数额仅占其持有债券余额的0.55%(商业银行持有债券余额为65 781亿元)。商业银行持有企业债券情况见表2。

随着未来企业债券的大量发行,加大企业债券投资力度可以减少贷款替代的负面效应,实现资产组合多元化,并有效提高银行资产的收益率和流动性。

首先,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部分商业银行贷款将逐渐被包括企业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工具所替代,投资企业债券可以减缓这种“替代效应:’的冲击,弥补优质贷款流失的部分损失,实现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平稳过渡。

其次,增加企业债券投资比重可以增强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便于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信贷资产的综合收益率虽然高于债券资产,但是信贷资产只有经过证券化后方可具备较好的流动性,其流动性显然弱于企业债券。

第三,如果《条例》修订后,监管部门对企业债券利率的行政管制大幅度放宽,企业债券利率有可能出现整体上升的走势,再加上企业债券本身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具有更高的收益率,因此提升企业债券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占比有助于提高债券资产的总体收益率。

2.深入发展承销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条例》中第23条规定,“非证券经营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企业债券的承销和转让业务”,这条规定使得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不能参与企业债券的承销业务。

然而在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债券主要通过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例如,在美国,只有很少一部分评级较高的投资级企业债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绝大多数企业债券都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未来我国企业债券将可能主要通过场外的银行间市场进行发售和交易。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随着《条例》的修订,商业银行将可能进入企业债券的承销市场。

深入发展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不仅能够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还能够据此维持与传统客户的业务联系,吸收相应的企业存款并增加债券投资收入。从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谁拿到了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资格,谁就能够拿到相对更多的短期融资券,并且有可能夺走其他银行的传统优质客户。因此,企业债券承销业务是一项综合回报率很高的战略性业务,需要商业银行密切关注。

3.降低银行业整体风险,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从 理论 上讲,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避免企业债务融资过度依赖银行,避免金融风险在银行体系内大量集聚,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这种企业债务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的风险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就已得到体现。危机后,东南亚各国对企业债券市场建设非常重视。

事实上,我国企业债券到期违约率远远低于银行贷款损失率。根据有关材料,90年代是企业债券违约高发时期,1995年底全国逾期未付的企业债券(含短期融资券)占期末余额的比例为11%,到1996年6月这一指标又下降到10%。  相比而言,同期商业银行贷款不良比率为29.2%。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未兑付的企业债券中绝大部分是企业短期融资券,期限为3、6、9个月,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债券,真正的企业债券违约率更低。2000年以后,由于企业债券发行采取了严格的审批制,迄今为止,企业债券发行尚未出现违约情况。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4年以来出现的商业银行贷款中长期化趋势使得商业银行在中长期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未来宏观经济如果出现下行走势,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必然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而企业债券的发展,特别是中长期企业债券的快速增长,则为分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提供了有效途径。

4.提高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水平。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债券直接将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在一起,其主要用途是弥补企业中长期经营支出。因此其利率定价将不仅仅 参考 金融市场利率,还将参考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走势、实体经济中资金的供求水平,发行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利率定价比银行贷款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这种价格信号功能能够给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提供更好的比较基准,可以使商业银行的贷款融资成本接近风险调整后的真正成本,使风险高的项目不能借到相对低的利率,提高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水平。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从商业银行角度看,投资企业债券与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性质基本类似,均属于债务融资,因此,投资企业债券将同样面临信用风险。此外,企业债券作为一种市场工具,也面临着由于价格波动而引发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往往相互作用和 影响 ,从而“放大”风险。

1.从微观角度看,信用风险不容忽视。尽管从宏观角度看,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但从微观角度看,信用风险仍然是企业债券风险中最为主要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核心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和信用等级降低风险。企业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并出现违约,则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的结果。一是企业债券发行人资不抵债,企业直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二是企业虽然不至于破产,但是信用水平降级,信用利差随着企业信用等级的下降而上升,导致企业债券价格下降,持有企业债券的机构的资产账面价值将缩水。三是由于债券的投资者广为分散,很难形成一个能代表整体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方案,协调成本偏高,因此企业在出现违约风险时,更容易导致企业直接进入破产程序进行清算,信用风险难以避免。

截至目前,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上市的企业债券发行者均属于现金流状况较好的国有大型优质企业,信用风险较低。但是随着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如果民营企业进入企业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将会增加。

2.企业债券投资需警惕市场风险。企业债券的市场风险主要指企业债券的价格波动风险和利率风险。具体体现在:首先,利率、汇率等资产价格变动、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债券价格将形成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持有债券的账面资产价值和流动性。其次,企业债券价格波动进而导致直接融资利率水平的变动,从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

现阶段,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品种单一,交易缺乏连续性,无法形成完整有效的收益率曲线。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债券投资时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难以精确测算企业债券收益率受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影响的程度,二是难以准确判断企业债券利率波动与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调整的相关性。

需要指出的是,短期内,由于企业债券的供给需求失衡情况仍较为严重,因此,长期企业债券收益率被人为降低在一个非均衡的水平。例如,目前发行的20年期固息企业债券利率均低于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这种局面并未反映出长期投资所内含的利率风险。如果利率进入连续上升的周期,商业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将遭受账面损失。

3.规避信用因素与市场因素的关联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出现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信用风险,或者财务指标恶化,出现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则首先直接影响到该企业债券的市场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形成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扩散对企业债券的后续发行形成声誉风险,企业信用等级下降导致债券后续发行的难度增大。

为规避信用因素与市场因素交叉导致的关联性风险,商业银行在投资决策时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宏观经济走势、债券价格、债券发行者的财务状况、信用评级水平、债券的发行期限、债券收益率曲线情况及债券发行相关条款等。

4.防范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银行贷款的“替代效应”。如果企业债券市场在未来3—5年内形成一个较大的规模,则企业债券利率势必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形成重要影响。如果贷款定价相对于企业债券利率偏高,企业选择债券融资的冲动更强,企业债券对商业银行信贷的“替代效应”将增强。商业银行应对这一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并做好充分准备。

四、商业银行应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策略

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扭转“股强债弱”的局面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企业债券在金融市场中的战略地位将逐渐加强。面对迅速变革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应重新审视“脱媒”对商业银行的潜在影响,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债券资产占比。

(一)认清优劣势,从发展战略角度为企业债券业务定位

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中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大背景下,企业债券业务不应仅定位于金融市场业务的一项“子业务”。企业债券对于商业银行的价值不仅在于通过投资和交易获利,其对于完善资产组合、增强资产流动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商业银行应从发展战略角度为企业债券业务进行市场定位,将企业债券业务作为“入世”后银行业全面竞争的重点之一。

为此,商业银行应认清发展企业债券业务的优势和劣势。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与企业通过信贷业务、中间业务等建立了密切的银企合作关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企业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债券业务的劣势主要在承销业务领域,尽管商业银行具备承销短期融资券的经验,但是在中长期企业债券承销方面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不足。此外,短期内监管部门是否允许商业银行承销企业债券,仍旧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为弥补这种劣势,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企业债券投资和承销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育适应企业债券业务发展需求的营销队伍,并密切关注监管部门的政策动向。

(二)构建企业债券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控制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强项,经过多年来的运作实践,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涉足企业债券市场后,商业银行需要面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交叉性风险,由于这种复杂的风险环境是商业银行在以往的经营实践中很少遇到的,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形成了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须制定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市场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二是通过var等定量手段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设立可容忍区间。一旦超出这一区间,风险管理部门须迅速调整相关参数和变量,将总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三是注意防控企业债券的相关衍生产品的风险。互换、掉期等衍生产品在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四是仔细 计算 企业债券投资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按照有关规定为企业债券投资计提必要的拨备。

(三)加强对企业债券创新产品的 研究

企业债券本身所具有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企业债券产品创新提供了原动力。企业债券产品创新,包括利用基础 方法 进行的产品设计,如还本和付息方面的创新;也包括利用衍生方式进行的产品设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衍生工具方法进行企业债券产品创新已经成为国际主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结构性债券设计开始兴起,企业债券的衍生产品越来越复杂 (范飞龙,2005)。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产品创新主要包括浮动利率、内含选择权的企业债券产品,产品设计相对简单。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增大,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债券的产品创新将越来越活跃。远期、期权、期货、掉期、利率上限、利率下限等衍生工具将更多地与基础性的企业债券相融合,形成企业债券的创新品种。

企业债券产品创新的新趋势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手段,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商业银行应调动其市场研究力量,加大对企业债券创新产品的研究力度。

[参考 文献 ]

安义宽,2006. 中国 公司债券——功能分析与市场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范飞龙,2005.企业债券品种设计与创新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 (6):57—64.

袁  东,2004.中国债券流通市场运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 科学 出版社.

上一篇: 财务规范化建设 下一篇: 跨境电商的风险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