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论与实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6 16:03: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投资理论与实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投资理论与实践

篇(1)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008-05

1引言

本文拟通过实际案例――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型防蚊用品”项目在汕头大学的运营,计算项目的营销投资回报率,量化营销投资对防蚊项目带来的收益。此外,由于营销手段是多样的,我们将运用顾客反馈收集数据,建立李克特量表模型,对多种营销手段带来的效益加以量化,找出能够带来最大回报的投资手段。最后本文将从具体案例拓展到广泛应用,寻求建立一般性的理论,适用于量化出各种营销手段所取得的效益,便于企业对营销支出的分配。最终使企业的营销效益最大化。

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必定是赢利的。换言之,赢利就是一家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而企业营销的最终目的,也是在于增加企业的价值。所谓价值经营就是从价值的角度来考察企业,所以,企业管理就是价值管理,而营销、财务和生产管理均是实现价值战略的职能活动。[1]因此,有效地管理营销支出,增加营销投资回报是提高公司价值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企业对于营销部门资源配置的忽视,营销很多时候会被看做一项短期的费用,或者是提高产品销售量或者企业知名度的工具。如何有效地做好营销部门的资源配置,使得营销效益最大化,这就要用到营销投资回报率这一概念。在营销项目的评估决策过程中不仅需要将各营销项目所能产生的增量价值进行比较,还需要同时考虑营销项目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资本。而以营销项目创造的回报额和投入的成本额两者得出的比值作为依据的营销回报率评估法正是可以实现企业营销项目利润最大化的最佳评估方法。[2]

但是,要计算营销投资回报率确实是一件比较复杂而困难的事情。第一,由于营销而带来的收益本身就很难界定,第二,营销方式的种类非常多,而不同种类所带来的收益影响也不尽相同。估算营销投资回报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考虑如何处理不同的营销方案和活动之间的关系,许多营销投资活动的回报,很可能被显示为其他营销活动所带来的回报。[3]

本文以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型防蚊用品”作为实例,以顾客回访作为核心方法,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该项目的营销投资回报率,通过实际操作以及延伸推理,探讨将营销投资回报率计量分析方法运用到一般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领域的路径与模式。

2市场营销投资回报率相关内容

市场营销投资回报率是由杜邦公司所创立的一个概念,其意思是营销投资所产生的收益除以营销投资成本所得的百分比。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营销回报率来了解一个营销策划项目的效益,从而决定是加大项目宣传还是减少或停止继续投资该营销项目。迄今为止,营销绩效衡量指标已发展为4大类16种,包括:①财务产出指标:利润,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量;②非财务指标:市场份额、服务质量、适应性、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和品牌资产;③投入指标:营销资产、营销审计、营销执行和市场导向;④多维指标:效率、效果和多变量分析。[10]本文采用财务产出指标,即利润、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量作为衡量标准。但是由于营销学术界至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在具体实践中都会遵守以下共识:

营销投资回报率(%)=因营销而带来的收入增长(元)×边际贡献率(%)-营销支出(元)营销支出(元)×100%

通常来说,如果营销投资回报率为正,则营销支出就被视为是合适的。对市场营销方面的投资往往具有高度的风险,因为资金投放到营销领域时一般发生在当前,而不像把钱投放到库存及工厂。但在营销的财务领域中,财务报表有时候也难以反映出一个企业在营销方面的支出,起码并不是十分具体。因此,用上述的指标来计算就可以使营销投资回报率得以量化。本文将计算出防蚊项目的营销投资回报率,以评估营销活动的效果。

但是,营销活动在现实中是十分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常见的营销方式包括:电视广告、杂志广播、户外广告、网络广告、企业网站、社交网络、博客微博、事件营销等。所以,运用营销投资回报率指标时要注意这并不是单一的营销投资,而是多重的。例如一个顾客既从电视上看到企业广告,又从户外灯箱了解到企业的产品,但是最终引起他的购买欲望的是电视上的具有创意的广告。因此,我们需要向顾客收集反馈信息,并把数据加以整理量化。

由公式可以看出,要想提高营销投资回报率,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方法便是提高营销带来的收入增长或者减少营销支出。提高营销带来的收入增长,通常要通过提高营销方式的质量来实现,但营销方式是否被消费者所喜爱却是一个难以确定的事情,毕竟不同的消费者,其喜好也会有所不同。而减少营销支出的做法确实非常简单,也是很多公司常用的方法。[4]

毫无疑问,在衡量标准方面,确定营销投入指标要比产出指标容易得多。例如,“营销花费”是经常被提及的标准,营销是否成功,这个前置标准显然非常重要,然而,营销投资回报率(MROI)的复杂性在于,产出与营销花费之间有个迟滞期,而一些非营销可控的因素也会对产出产生影响。[9]

蓝斯古德(James D.Lenskold)提出的营销ROI测评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每一项的营销项目划分为不同的投资层次水平,将每一份营销投资增量均视为一项独立投资。[5]我们认为这个思路非常富有创意,且在实践中也可行,值得我们将其运用到具体的计量营销实践之中。

营销资金分配不合理是众多业务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的通病。由于大型企业所经营的产品种类繁多,市场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广且性质复杂,营销部门对营销开支的有效管理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营销投资分配方法和所取得的效益,是企业未来需要认真关注的领域。[6]

3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文需要研究三个问题:

(1)营销投资回报率在“新型防蚊用品”项目中的运用。

(2)计算多种营销手段在本项目中分别带来的营销投资回报率。

(3)将上述方法推广到一般企业的营销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中。

3.1实践应用项目简介

作为本研究的项目个案――“新型防蚊用品”,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此项目也是由本文研究成员之一、汕头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黄彦明同学参与运作的,因此其营销数据以及收入数据来源都十分准确以及详细。

此项目的开展时间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开展时间为1年,2012年2月―2012年6月是在进行队员招募、团队分工、产品研发、市场调研等前期预备工作。而2013年2月―2013年6月为产品推广时间。

此项目主要是研发防蚊产品――窗纱,并通过各种营销方式向汕头大学的同学推广这个产品,为购买产品的同学制作纱窗并免费安装。而项目的营销方式主要有三种:微博营销、户外海报、活动营销。我们也将对这三个方式的营销投资回报率进行计算。

本文基于一个实际的案例,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型防蚊用品”项目在汕头大学的运营,收集数据并加以整理得出结论。本项目是一个新项目,因此营销基数为零,此计算方法也能简化营销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本项目运用了三个营销手段:微博营销、户外海报与活动营销。

3.2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向曾经购买过新型防蚊窗纱的顾客进行反馈调查,利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了解影响他们做出购买决策的营销活动的比重。李克特(Likert)量表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单独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加总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6]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没有”、“非常小”、“较小”、“一般”、“较大”、“非常大”六种回答,分别记为0,1,2,3,4,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基于李克特量表的理论,我们设计的问题见表1:

在数据收集后,我们运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和整理,根据计算思想,求出每种营销活动所带来的收入增长(具体运算方法看下文“顾客反馈资料”),从而算出每种营销方法的市场营销投资回报率。

然后,我们将对三个回报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知道哪种营销方式最能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哪种营销方式带来的回报是最大的,该数据可以为未来的营销投入分配做出参考。

3.3研究贡献

营销开支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投资。通常情况下营销投资区别于有形资产,是无法看见的。因此营销投资结果难以量化,也难以用来评估营销投资是否有效。但是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商家坚持认为营销活动会促进财务的增长,因为其他竞争对手都在不断投入营销,如果自身企业忽略了这一领域,则一定会落后于人。而且,营销人员的许多活动有持久效果,因此他们的许多活动应该会吸引新的投资。有些人认为营销应被视为一项开销,而且有必要关注它是否是有必要的开销。因此,无论从宏观或是微观上看,营销投资回报率是一个必要而且有用的指标。

基于营销投资回报率的实践运用,我们希望本文的理论研究能够广泛应用于普遍企业的营销投入管理中,量化不同营销手段带来的营销投资回报率。由于行业性质的不同,企业选取顾客进行回访的抽样方法也有所不同,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需要依据行业特性、产品属性、地域、人口特征等选取。我们将重新把营销投资回报率、权重公式、抽样方法总结并整理成一般形式,希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可以给予相关行业企业的市场营销投资一定的参考贡献。

4研究资料呈现及研究发现阐述

4.1基本数据呈现

基于本项目的实际运用,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型防蚊用品”,我们选取其中的产品新型防蚊窗纱为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项目基本数据的呈现(见表2):

在这部分,本文首先介绍通过顾客反馈资料,运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数据对不同营销方式的营销投资回报率进行计算,再对研究项目的三种营销方式分别进行研究,通过运用销售数据、营销支出数据和顾客回访数据计算其营销投资回报率。三种营销方式分别为微博营销、户外广告营销、活动营销。而计算市场营销投资回报率时,需要用到的“产品边际贡献率”的计算为:

产品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可变成本)/销售收入=(60-33)/60=45%

4.2顾客反馈资料

在计算市场营销投资回报率时,我们必须获得因营销而带来的收入增长这一项数据,但是,如上文提到的,不同的营销活动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我们是以微博营销、户外海报、活动营销分别作为单独的一项营销活动来进行计算。要了解研究项目三种营销活动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每种营销活动的对应所带来的收入增长,我们认为对已购买项目产品的顾客进行顾客反馈调查问卷是最直观而又最准确的。

我们针对购买了项目产品的顾客通过面对面、电话或者网络的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总共回收了48份,有效问卷为100%。

根据顾客反馈的数据,我们运用Excel软件,首先根据问卷题目设置了四个指标,分别是宿舍号、微博营销得分、户外广告营销得分和活动营销得分。然后将对应数据进行录入,最后得出顾客反馈综合数据表。

然而,这个数据表并不能直接的进行计算,于是,我们根据顾客反馈综合数据表,对每一个宿舍对于三种营销活动的评分进行加总,并计算每种营销活动得分所占的百分比,具体公式为:

以顾客反馈数据为例,宿舍A505在填表时,在“微博营销”这一项选择了4分,在“户外广告活动”这一项选择了3分,在“活动营销”这一项选择了2分,那么对于A505这位顾客来讲,营销活动得分百分比为=4/(4+3+2)=44.4%。依此类推,我们制作了“不同营销活动的影响百分比数据表”。

然后,根据这个表,我们就可以算出每种营销活动所带来的收入增长,计算原理是这样的,我们把每个顾客所感知的每种营销活动对其购买产品的影响进行量化,然后根据这个量化数据进一步处理的百分比数据可以了解到每种营销活动对于一个顾客购买这项产品的影响比值,将这个比值乘以这个顾客购买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就可以算出每种营销活动在这个顾客身上所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增长,然后将每个顾客身上所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增长进行叠加,就能算出这种营销活动所带来的收入增长。为了方便计算,可以直接将一种活动得分所占的百分比(每顾客)进行叠加,再乘以每个顾客购买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即可算出这种营销活动所带来的收入增长(因为每个顾客只购买了1个产品),公式如下:

一种营销活动所带来的收入增长=这种营销活动得分的总百分比×产品单价

由此公式及产品单价(60元),可以算出三种营销活动各自所带来的收入增长,计算如下:

微博营销所带来的收入增长=1931.7%×60=1159.02(元)

户外广告营销所带来的收入增长=1683.1%×60=1009.86(元)

活动营销所带来的收入增长=1129.8%×60=677.88(元)

4.3微博营销的营销投资回报率

中国已经进入微博时代,新浪与腾讯微博、网易微博和搜狐微博的注册用户总数已经突破3亿,每日登录数超过了4000万。[7]微博营销是在微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指通过微博平台为商家、个人等创造价值而执行的一种营销方式。该营销方式注重价值的传递、内容的互动、系统的布局、准确的定位,微博的火热发展也使得其营销效果尤为显著。微博营销涉及的范围包括认证、有效粉丝、话题、名博、开放平台、整体运营等。

本文研究项目――新型防蚊用品项目,根据现代需求,微博营销是现今最受欢迎的营销项目之一,因此微博营销成为了项目的其中一个重点的营销方案。本研究项目通过创立项目微博(微博网址:http:///u/2053189550),然后在微博上投放项目的最新消息,播放“真人漫画”广告,并和汕大同学进行互动。微博营销所投资的成本(见表3):

根据上文的边际贡献率以及微博营销所带来的收入增长,可以算出微博营销活动的营销投资回报率,公式为:

微博营销投资回报率=(1159.02×45%-295)/295=110.70%

由此看来,微博营销对于整个项目的收入增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仍然有不足,给项目带来的效益不算很高,应该要对微博营销进行一些结构上的调整,比如增加与校园同学的互动,并且提高微博内容的价值,从而提高转发量。

4.4户外广告营销的营销投资回报率

广义上,户外广告指在城市道路、公路、铁路两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地面部分、河湖管理范围和广场、建筑物、构筑物上,以海报、灯箱、电子显示装置、展示牌等为载体形式和在交通工具上设置的商业广告。户外广告具有到达率高、视觉冲击力强、时间长、千人成本低等优点。

本文研究项目――新型防蚊用品项目运用了户外广告中的海报媒体进行营销。因为新型防蚊用品项目是一个校园项目,因此选择汕头大学日常人流密集的地方进行户外广告营销,有利于增强营销效果,加大曝光率。同时此举可降低千人成本,合理控制营销支出,使营销支出最物有所值。防蚊项目团队设计了多款海报,通过生动的颜色搭配漫画元素的运用,使整个广告更加生动吸引人,直观性更强烈。学生在远处留意到海报后,会驻足停留,关注海报上的创意与内容,从而更能吸引消费者关注防蚊产品。而海报的张贴选址于上述的较多人流经过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此静态形式24小时持续不断地发挥宣传效应,利用时效长的优势,长时间广范围地吸引潜在的消费者。

本次户外海报的营销支出(见表4):

根据上文的边际贡献率以及户外广告营销所带来的收入增长,可以算出户外广告营销活动的营销投资回报率,公式为:

户外广告营销投资回报率=(1134.04×45%-108)/108=372.52%

因此,户外广告的营销投资回报率相对最高,这是因为户外广告的营销支出比较低而带来的营销收入增长比较高。由于在校园范围内,缺乏电视、户外灯箱、霓虹灯等资源,所以户外海报的张贴对于吸引消费者有巨大作用。户外海报具有静态、24小时、曝光率高的优势。由此推广及其他校园创业项目,可以考虑更多地使用户外广告营销。

4.5活动营销的营销投资回报率

活动营销是指企业通过介入重大的社会活动或整合有效的资源策划大型活动而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营销方式。通过近距离接触消费者,活动营销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本文研究项目――新型防蚊用品项目作为一个校园项目,希望可以更好地提高在汕头大学的学生当中的知名度。因此,在2013年5月11日当天,参与了汕头大学名为上善若水的慈善营销大赛。上善若水慈善营销大赛是由汕头大学商学院各大学生组织联合举办,针对全校师生的营销大赛,大赛的部分收入将用于慈善用途。活动营销所投资的成本(见表5):

根据上文的边际贡献率以及活动营销所带来的收入增长,可以算出活动营销的营销投资回报率,公式为:

活动营销投资回报率=(677.88×45%-371)/371=-17.78%

活动营销投资回报率出现负数,我们可以得知,这次活动营销的回报小于支出,从数据上看,这次活动营销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赠送的礼品费用较高,另一方面,宣传不足,吸引的人流量太少。因此建议把礼品的费用用在宣传上。

4.6实践总结

根据上述微博营销、户外广告、活动营销三种营销活动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

微博营销投资回报率=110.70%

户外广告营销投资回报率=372.52%

活动营销投资回报率=-17.78%

由此可见,户外广告营销的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因此,根据三种活动的投资回报率,我们建议增加户外广告营销的投资,改变微博营销的方式,取消或者改变活动营销投资的方式。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汕头大学还有很多不同的校园项目,有卖纪念品的,有卖零食的,有卖杯子的。本文计算出来的投资回报率并不能通用于其他校园项目当中。因为,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而正因为产品本身的特性,注定了每一个校园项目最适合的营销活动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营销活动的投资回报率肯定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不能盲目地跟风或者模仿其他项目的营销活动。

5结论与建议

如果把本文的研究方法推广到一般企业的运用,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复杂。原因是企业的产品会更多样,营销活动类型也会更多种,而市场更是有多个。因此,针对企业的运用,本文的计量方法还必须考虑到地域、产品等因素。根据朋友网的统计,南方网民和北方网民的上网习惯有着重大的差异,如南方的上网高峰期在晚上9点,而北方则在晚上7点;又如南方网民更喜欢用电脑上网,北方的网民更喜欢用手机上网。因此,这些差异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同一个营销活动在南北方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导致营销投资回报率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要研究企业不同营销活动的投资回报率,首先需要把企业的目标市场按照地域进行划分。

首先,进行顾客回访时,需要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由于行业特性、地域区别、产品属性、消费者描述性特点等因素,选取顾客回访时就要考虑不同的抽样方法。本文所基于的防蚊项目应用,根据产品特性我们选取了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例如,对某品牌面膜的营销投资回报率顾客回访,显然女性消费者比男性要多,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男性消费者的反馈,就要用到分层抽样;对电影座位或有规律的排序,可以使用系统抽样;对于群内差异大、群间差异小的群体,可以使用整群抽样。

其次,因为不少产品本身是具有季节性的。如棉衣、棉被、冰棍等。所以对于某些特定的产品,我们也可以把季节考虑进去。假设一个生产销售毛衣的企业要研究营销投资回报率,该企业在全中国都进行销售。那么,我们首先可以把市场分为南方和北方,而且由于毛衣是具有季节性的,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季节分别再测量一次。这样,我们就必须根据南北方、四季共测量8次。从而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营销投资回报率,从而找出最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增加、减少或调整现有的营销活动。

第三,如果加入了竞争者的因素,情况也许会变得不一样。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竞争者的营销活动对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有影响作用。不妨假设如果竞争者在营销活动上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企业辛辛苦苦策略出来的数据还是否有用呢?实际上,本文采取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某一类产品对消费者的不同营销活动的营销程度,是基于不同营销活动对消费者的刺激效用区别性上。换句话说,这种营销投资回报率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同性质产品在某一个特定的市场,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的刺激效用。在不考虑品牌知名度、价格、质量等的情况下,竞争者对企业营销投资回报率的影响是同幅度增减的。也就是说,因为竞争者的加入而且和企业采用相同类型和同等投资的营销活动,企业所有营销活动的投资回报率都会同幅度的降低。因此,最优营销投资选择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比较大的改变。但是,如果竞争者和企业采取的营销活动并不是完全相同而且投资也不相等,必然会影响到某一个营销活动的投资回报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测量出来的数据也是可靠的,因此这个数据说明了在目前这一动态环境下,营销投资回报率的实时反映。

参考文献:

[1]庄倩.基于价值管理的营销活动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0.

[2]张立,郑玲.顾客终身价值与投资回报率在营销评估中的比较[J].企业研究,2012(9):62-65.

[3]田广.计量营销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张雪兰,卢敏.基于投资回报的营销绩效衡量体系[J].经济管理,2004(12):78-84.

[5]Wayne D.Hoyer,Deborah J.Maclnnis.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Lawrence A.Crosby,孟群华.衡量营销投资回报率的三大方法[J].市场观察,2009(8):71-72.

[7]蓝斯古德.营销ROI投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篇(2)

在对惠州炼油公用工程这一投资方案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过程中,以贴现指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以非贴现指标作为辅助指标,只有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方案才可接受。具体条件是:净现值?R0;内部收益率?R行业基准折现率;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Q项目计算期的一半;投资利润率?R行业基准收益率。在评价过程中,贴现指标内部收益率,在评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企业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在实践中的应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炼油厂是利用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原油资源, 年加工原油能力1200万吨,生产出各类成品油及石化产品,供应国内市场。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公用工程与之配套,为之提供新鲜水、循环水、精制水、电、高低压蒸汽、仪表风以及污水处理等。

整个公用工程项目计算期为18年,其中建设期3年,生产期15年,生产负荷拟定为第一年80%,第二年90%,第三年及以后各年98%。

为了解其投资收益情况,现用内部收益率IRR这一指标对其进行评价、分析。但该指标计算过程十分麻烦,现以EXCEL函数IRR为工具,根据装置的投资、消耗,编制生产成本、总成本、收入及税金、资金成本等估算表,从而计算出现金流量表及内部收益率IRR。 参考炼油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根据本项目的特点,确定本项目的基准折现率为10%,对项目的投入产出进行现金流量分析。

三、不确定性分析

(一)盈亏平衡点分析

根据项目生产期内各年的盈亏平衡情况,绘制盈亏平衡示意图(盈亏平衡点以生产负荷表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盈亏平衡点从生产期第一年的59%开始,逐年递减,在项目计算期末降至31%,表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考察项目的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项目净效益的影响程度。

1、原料价格变化

本项目对原料价格较为敏感,原料上涨10%,项目投资税后内部收益率下降至11.7%

2、产品价格变化

本项目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比对原料价格敏感性更大,产品价格下降10%,项目全部投资税后内部收益率降至基准收益率10%以下。

3、原料、产品价格变化

下图横向为原料价格变化,竖向为产品价格变化。小方框内为IRR的变化:

从上述原料价格、产品价格双因素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出,项目最为不利的情况是原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跌,而作为炼油项目的公用工程,单纯产品几个下降或单纯原料价格上涨甚至原料与产品价格朝相反方向变化的可能性不大,长期以来,产品与原料价格保持一定的关联度,即同步上涨或降低。

在原料、产品价格同降10%的情况下,项目的IRR为14.4%,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原料、产品价格同涨10%的情况下,项目的IRR为16.3%,这是比较乐观的情况;即便是考虑产品价格上涨幅度(5%)小于原料上涨幅度(10%)的情况,项目IRR也能够达到14.07%。

4、造价风险变化

考虑建设投资提高20%的情况,项目全部投资税后IRR降为11.99%;若以基准收益率10%为底线,项目允许的建设投资上涨幅度为36.4%;一旦项目投资上涨幅度超过36.4%,内部收益率将达不到基准收益率。

四、结论

总而言之,从以上计算的评价指标可以看出:

(1)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7.46?Q项目计算期的一半18/2,较短,即原始总投资能在较短时间内回收;

(2)投资利润率17.84%?R行业基准收益率10%;

(3)净现值38174万元,较大;

篇(3)

根据有关研究,中国产业投资基金业的总体目标是成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金融产业,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仅次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业结构比重,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资产规模应占金融业资产规模的1%—3%。按中国现有金融资产规模约40万亿元匡算,产业投资基金规模应在4000亿元到8000亿元,最终达到占金融资产3%的目标。在影响上,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将改善我国企业的融资格局,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环境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一段高新技术、基础设施投资活跃的时期,投资主体既有政府,也有私营部门。一方面,是国内高新技术、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显著增长,而政府面临财政压力和职能转变,需要减少债务,并将投资风险转移到私营部门;同时相对较高的估值推动更多的资产转手,进而促进了较快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在需求作用下,资金被吸引到国内高新技术,尤其是基础设施行业,基础设施资产已成为具有长期投资等级,富有吸引力的固定收益产品;而且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情况下,股本投资将产生较高的股息收益,能充分利用杠杆实现增长,并与通货膨胀挂钩。这些都为中国私募股本投资创造了极好的机会,也为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从法律环境来看,经国务院批准,199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是至今中资机构在境外设立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依据。对在境内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起草了《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虽然至今没有出台,但是有关内容已经在相关政府部门达成共识。而国内已成功设立的中瑞、中比等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均由国家发改委以特批的方式报国务院批准成立。

从市场环境来看,当前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社会资金较为充裕,但投资渠道不畅,包括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在内的大资金集团,正积极寻找有稳定现金流回报而又能与其负债结构相匹配的项目投资。只要产业投资基金的回报和结构设计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可以完成基金的募集。

三、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融资特点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行业,包括运输行业(如收费道路、机场、港口和部分铁路)、受监管的公用事业(如供电和天然气网络、供水和废水处理网络)、政府服务业(如学校和医院、卫星等部分国防项目)和其他(如输油管、液化石油气接收站和运输船、合同发电)等。该行业资产均属于社会基础设施,具有稳定、可预测和低风险的现金流,且独立于商业圈之外,通常与本地通货膨胀相关,有能力支撑高负债。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值得中国企业探索的、比较适合大型建设项目的股本融资方式。对于项目主体而言,其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融资,主要有五大特点:一是投资期限较长,一般为1015年;二是投资者一般不要求占控制地位,只要求参股;三是投资者到期后退出,发起人可拥有优先回购权;四是以财务投资者为主,很少参加经营管理(但会要求改善和强化公司治理);五是投资者对投资回报要求不高。当然,由于股本投资者比债务融资者承担更多的风险,在收益获得次序上排在贷款之后,因此,产业投资基金的融资成本要高于银行贷款。

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产业投资基金融资特点如下:

四、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方案要点

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立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已设立的中瑞合作基金、中比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其他创业投资基金和房地产投资基金,均采取了迂回的方式,对不同的设立模式进行了探索。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对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进行研究、设计,不仅直接关系基金本身能否成功募集和运作,而且对于中国整个产业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国内外实践,在中国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需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基金组织形式:公司型还是契约型。公司型基金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治理规范,管理直接,透明度高等优点;但需承受双重税赋,不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基金单位,无法实现利润100%分红。契约型基金设立简单,便于运作,经批准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基金单位,基金收入可以全部分配给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本身无须缴纳所得税;但治理相对困难,对投资者的保护不如公司型基金。

2.基金注册地:境内还是境外。在境内注册基金,目前尚无有关的专项法规,无税收优惠政策,审批程序相对简单,投资者以境内保险公司和社保机构为主,期望回报率比债务融资略高;在境外注册基金,法律环境较完善成熟,可选择具有税收优惠的境外地点注册,但审批程序较复杂,投资者群体广,期望的回报率较高(一般在12%一16%)。

3.基金投资方向。首先需确定基金定位是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还是要求高回报的创业投资基金,并考查拟投资行业的监管要求;然后分析投资者对基金收益率及其分布特点的要求,选择投资成熟项目,还是在建项目;最后检查不同项目的现金流配合情况,确定具体的投资方向或项目。

4.基金规模与存续期。基金规模主要受拟投资项目预计的资金需求,监管机构对基金规模的要求和审批的难易程度,潜在投资者的资金供给规模影响。基金存续期主要受拟投资项目预计的资金需求期间,潜在投资者的资金供给要求,满足投资者一定的预期收益率影响。

5、基金到期后处理方式。基金到期后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续期,基金将所持有投资项目股权在市场上出售等。项目出售可由约定的投资者拥有优先购买权,出售价格可按项目账面净值、基金成立时的收购价格,或市场价格进行。

6.发起人认购比例。发起人需确定对基金希望保持的控制力,将基金预期收益率与其现有投资项目回报率进行比较,以及衡量自身的资金来源是否充分。在契约型基金中,由于发起人可通过控股基金管理公司来实现对基金运作的实际控制,因此其对基金的认购比例可以尽可能的低。

五、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

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基金公司或基金本身的治理。由于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的组织形式完全不同,二者本身的治理也大相径庭。公司型基金参照《公司法》、《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以基金章程为治理法则,其最高权利机构为股东会,常设机构为董事会,并由董事会负责制定基金投资原则与投资战略、审定基金管理公司提交的投资方案;同时设立投资委员会,由各股东按投资比例列席,审查基金管理公司提出的投资方案。契约型基金参照《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设立,投资者通过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行使基金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委托权、监督权和处置权等,对大会审议的事项进行表决。

2.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基金管理公司根据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以确保公司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化;公司董事会下设风险控制委员会,专职负责公司的风险控制,以保证基金资产的安全性;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对投资项目的筛选、价值评估、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在促进所投资产业发展的同时,谋求基金收益的最大化。基金管理公司的责、权和利应在基金公司或基金与其签订的委托管理协议中明确。

3.基金托管人的治理。基金托管人是依据基金运行中“管理与保管分开”的原则,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监督和保管基金资产的架构,是基金持有人权益的代表。基金托管人的主要职责是保管基金资产,执行投资指令并办理资金往来,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复核、审查基金资产净值及基金财务报告。基金托管人的责、权和利应在基金公司或基金与其签订的托管协议中明确。

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具体如下: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1-0029-06

一、引言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三十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人均GDP从1980年的272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2034美元;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增加到2006年的35万亿人民币,人均存款近3万元。按照邓宁的发展水平理论,我国目前已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注:根据邓宁的发展理论,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在其中的第三个阶段,本国对外投资规模快速增加,并逐渐超过引入外资的规模。人均GDP达到2000-4750美元间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笔者注。),即本国对外投资快速增加,并将最终超过引入外资额的阶段。这一点已经明显地在我国经济中表现出来。从对外投资的情况看,在对外投资之初,我们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较重视单个投资项目的操作,而缺乏整体、宏观的策略。时至今日,具备相当实力后的我们,考虑对外贸易、投资区位选择战略时,应该从多重角度,通盘考虑。

理论界至今还未形成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一般理论,但很多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都包含了区位选择的思想,这些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区位选择理论有较为完整的阐述。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FDI的理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不长,与国外丰富的理论成果相比,中国学者更多地从经验角度对FDI区位理论进行了深化,从东道国区位因素、投资主体、投资动机等角度研究了中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虽然验证方法不尽相同,但缺乏对诸多因素合并分析的综合研究框架。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FDI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对我国FDI区位选择战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角度上,提出结论。

二、理论研究汇总

(一)FDI区位选择理论沿革

对FDI区位选择最早的论述见于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由Hymer(1960)提出,后经Kindleberger 和Caves 发展形成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了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垄断优势理论主要从投资动因角度分析FDI行为。[1]从中不难推论,拥有垄断优势的发达国家是FDI输出国,而不具有以上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则是FDI输入国。R. Vernon在垄断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从动态角度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该理论认为,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周期特性,经历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的新产品从最初生产该产品的发达国家,依次向其他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转移,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20世纪70年代,Buckley & Casson(1976)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正是内部化的动机,促使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就是在国际间实行市场内部化的过程,交易成本是影响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变量,跨国公司投资趋向于交易成本低的地区。除此之外,信息成本也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Caves(1971)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趋向于交易成本低的地区。

Dunning(1973)在总结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吸收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即OIL(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模型,首次将区位因素纳入了FDI理论分析的范畴。他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则是其充分条件。[2]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企业优势的微观基础上,对FDI的动因及区位从宏观角度做出了解释。

Kojima根据日本国情,发展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出比较优势论。他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从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其结果不仅可以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的调整,促进东道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双方都产生有利的影响。

随着跨国公司活动的全球化,除了传统的区位因素(自然资源、市场规模、基础设施、贸易壁垒等),集聚经济已成为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跨国公司倾向于把其海外分支机构的区位选择在与其具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上下游企业集聚区,以利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集聚效应。一个产业的空间集聚会形成产业特定的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在产业集聚地区,基础设施发达,熟练劳动力充足,产业配套条件较好,知识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性较强,便于外国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Luger & Shetty(1985)通过其对产业的研究,验证了集聚经济对公司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Porter(1990)认为,产业集聚能加强该产业的竞争优势。[3]

(二)发展中国家FDI区位选择理论

随着发展中国家FDI活动的急剧增加,对其区位选择的理论研究也是FDI理论的重要方面。前苏联学者阿勃利兹若伊利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他提出,发展中国家往往存在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与采用较新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同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使产业在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经济组织形式上产生差距,使产业间的联系减弱。同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在供给和需求上的低弹性,无法对现代工业部门提供的经济发展机会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使产业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工业部门在远远未到规模效益要求的情况下,出现了结构性供给过剩乃至个别行业或企业的相对过度资本积累或相对资金富余,于是对外投资就成为可能。

Louis T. Wells(1983)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该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FDI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在于:(1)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具有优势。(3)低价产品营销战略。该理论指出世界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即使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的企业来说,参与对外直接投资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和较大的市场空间。[4]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利用东道国的种族纽带和人文共性来对其投资,因此,拥有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适宜对收入水平较低、市场容量不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

Lall(1983)通过分析印度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尽管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并不是被动地模仿和复制引进的技术,而是对其进行了改造、消化和创新。技术地方化理论更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引进技术的再生过程,按照该理论,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对相邻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投资区位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针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的现象,Cantwell & Tolentino(1990)拓展了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升级理论。[5]依据该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受“心理距离(Physical Distance)”的影响,其FDI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迹,即首先在周边国家投资,然后向其他发展中国家逐步扩展;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开始生产高科技产品。同时,向发达国家投资以获取更先进的制造业技术。Dunning(1998)指出,无形资产在FDI区位选择中的影响越来越大,FDI区位的决定因素日益综合化。

小泽辉智(1992)提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阶梯形的等级结构,跨国投资的模式选择应能激发国家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使其最大化。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投资模式必须结合工业化战略,将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和跨国直接投资作为互相作用的三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他认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动机是发展中国家从纯吸引外资转变成向海外投资,并把这种转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第二阶段是外资流入并向海外投资转型;第三阶段是从劳动力导向的对外投资贸易支持型向技术支持型的对外投资过渡;第四阶段是资本密集型的资金流入和资本导向型对外投资交叉发展阶段。

(三)其他文献研究

很多学者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FDI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Root & Ahmed(1978)利用公司税率这一变量,研究了财政政策对投资者的影响。Nigh(1985)证明了稳定的政局对投资的正面影响。Contractor(1991)证明了政府政策对FDI投向的影响。Loree & Guisinger(1995)研究了政策变量和非政策变量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他们发现东道国实际税率对FDI显著正相关,准入门槛对FDI进入有显著负相关效应。[6]一些非政策性变量,如政局稳定、自然距离、人均GDP和基础设施对FDI流向也有显著正效应。

通过分析美国对OPEC国家的FDI数据,Olibe & Crumbley(1997)发现,政府资本性支出为显著正影响因素,而人口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7]Mudambi(1999)运用理论,分析了政府投资机构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作用。Reuber等(1973)对不同国家FDI流量及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FDI更多地流向发达国家。另外,也有研究关注FDI初次进入市场的情况,而不是对FDI进行动态监测。但从FDI投资路径上分析,的确存在地域性因素。这种观点认为随着东道国社会环境的变化,FDI类型也在发生变化。欠发达国家吸收的FDI大多集中于资源开采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劳动者劳动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会吸引更多附加值高的投资。当然,公司战略和其他宏观经济因素也会对FDI产生影响。

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回顾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回顾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改革开放初期。最初几年规模很小,年均投资流量不足4000万美元。然而,随着改革的进行,对外投资量迅速扩大。至2006年底,我国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海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906.3亿美元(见图1、图2、图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产生(1979―1984)、早期繁荣(1985―1991)、稳定发展(1992―1998)、贸易跟随(1999―2002)、“走出去”(2003至今)等几个阶段。

2002年十六大的召开,明确了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产业政策。“走出去”不仅指企业增加出口,也包含企业增加对外投资。这一政策转变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由于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我国虽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通过“走出去”的政策,也有利于我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优秀品牌,真正参与全球化竞争。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目标国区位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虽然遍及世界172个国家或地区,但其区位分布并不平衡。从2006年的投资流量来看,拉丁美洲地区和亚洲是我国的两大投资地点,分别占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总量的48%和43.4%。投资流出地区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06年中国对外FDI流量区位分布

数据来源:商务部,《2006年中国对外投资公报》(M),北京。

从国家(地区)来看,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靠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开曼群岛、中国香港、英属维京群岛、俄罗斯、美国、新加坡等。从我国对外投资存量来分析,截至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亚洲和拉丁美洲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标区域,分别吸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3.9%和26.3%。接下来依次是非洲(3.4%)、欧洲(3%)、北美洲(2.1%)和大洋洲(1.3%)。我国对外投资的区位分布随时间而变化,北美在早期吸引了更多的中国投资。至1990年,33%的投资投到了北美。此数字在1991年跳升到86%,但在随后的大多数年份,至2001年回落到21%。与此同时,对拉丁美洲的投资则持续上升。相比之下,中国对亚洲的投资则比较稳定,在90年代的多数年份,有30%以上的投资都投向了亚洲。

表2 2006年中国对外FDI流量前十位国家(地区)

数据来源:商务部,《2006年中国对外投资公报》(M),北京。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组别国家之间的分布也十分不均衡。在1979―2001年间,我国对中东欧国家总共才投资了355个项目,涉及投资额1.78亿美元,只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4%。同一期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吸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35%和60%。我国对两类国家的投资有三个特点。一是对发达国家的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二是在1991年之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发达国家。具体讲来,在1979―1991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2%以上进入了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只获得了24%。这一特点与一般公认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应主要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大相径庭。三是1992年以后,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持续增长,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比例从1991年的6%飚升到1992年的42%,在随后的三年分别达到59%,76%和68%,在1996―2000年更是达到83%。[8]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国家之间分布的差异要比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组别国家之间的差异大得多。总体而言,我国的海外投资流量高度集中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个发达国家。至2001年,约30%的海外投资投到了这三个国家,各分别占中国对外投资的13%、9%和8%。这三国,加上香港、秘鲁、泰国、墨西哥、津巴布韦、俄罗斯、柬埔寨、南非和巴西,共占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7%。

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Dunning,1993a),只有当三类影响条件同时具备时,FDI才可能发生。这三类影响条件分别是:跨国企业内部的所有权优势、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和企业的内部化优势。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可以抵补企业在别国投资的额外成本,东道国本土企业的优势也会被削弱。所有权优势应与东道国的某些区位优势(如市场容量、资源成本、基础设施等)配合作用。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取决于跨国企业本身,而区位优势则是来自东道国的影响因素。只具备所有权优势的企业可通过出口、特许销售、专利转让等方式进入该市场。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后,企业就会考虑通过FDI的形式进入该市场,条件就是东道国区位优势的存在。如此便知,东道国可通过区位影响因素影响FDI。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其的《World Investment Report》中对FDI东道国的区位因素有着较为深刻的阐述,其将东道国区位因素分为政策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其他商业性因素三类,并对不同动机的FDI影响因素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见表3和表4)。

表3 FDI东道国区位因素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World Investment Report》(M),1998。

表4 不同类型FDI,经济性因素的不同影响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World Investment Report》(M),1998。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情况来看,市场导向型投资与资源导向型投资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最为重要的诱因。而对这两类投资而言,东道国市场规模、市场结构、资源禀赋、消费偏好等因素都会对我国企业FDI产生重要影响。

毋庸讳言,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之初,仍见“贪大求全”、“赶英超美”的观念(注:如1979―1991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2%以上进入了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只占24%。),但客观衡量企业在“大国”的投资前景后不难想见,发达国家本就是资本输出大国,其市场已接近饱和,竞争激烈几近残酷,平均盈利水平甚至不及国内,而且其经营管理、技术进步、成本控制、产品创新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我国企业进入后市场拓展空间有限,进入的障碍和进入后的管制成本高昂,较高的人力成本、高房租和低市场空间,会使得我国企业难以发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中国被称为“中央大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邻国众多,这一点不同于美英日。与美国接壤的国家,北面是加拿大,南面是墨西哥;英国和日本都是岛国,没有哪个国家与其陆地接壤。而中国则不同,与中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有十四个之多,其中不乏如“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和印度那样的大国,也不乏经济发展势头很猛的小国,如越南。如果再向南延伸,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潜力的国家,那是一片被称为“新兴市场”的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以及与之相伴的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循着影响因素的思路,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GDP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政治经济稳定、“心理距离”短的周边国家,才应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

五、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探讨

针对我国FDI区位选择的命题,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徐滇庆和耿健(2000)[9]指出我国的资本输出应遵循“快半拍”准则,林毅夫和汤敏(2002)提出了我国对外投资应遵循“早半拍”的原则,同时他们分别进一步指出,符合其原则的有东欧、中亚等地区。赵春明和何艳(2002)从国际经验出发,指出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首先考虑东盟国家,其次是前苏联的一些国家和地区。[10]杨大楷等(2003)基于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回顾和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以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为重。江心英(2004)认为国际投资区位选择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正和博弈,利益原则是双方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基础,FDI区位选择最终取决于东道国引资目标与投资主体投资目标相吻合的程度。

马先仙(2006)运用2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FDI区位选择的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我国从东道国的进口、建交时间、人均GDP和距离等因素对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11]程惠芳、阮翔(2004)应用引力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引力巨大型”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澳门。[12]“引力型”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菲律宾、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越南、德国和马来西亚,主要是东盟和中亚转型国家,位于中国的周边位置。“引力一般型”的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处在这一档次的国家也主要集中在东盟和欧盟国家。“引力不足型”的国家包括加拿大、埃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赞比亚、马里、南非和巴西。这些研究都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没有涵盖影响FDI区位选择的所有影响因素,也未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对外FDI区位选择研究框架。

结合上一部分中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套用技术创新升级理论(Cantwell & Tolentino, 1990),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在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进行战略考量时,也应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轨迹,充分利用我国与睦邻国家经贸往来密切、心理距离短、华人华侨分布广泛、汉文化影响深远等独特优势,实现企业对外FDI效益的最大化。

六、结论

第一,我国目前已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之初,我们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注重单个投资项目的操作,而缺乏整体、宏观的策略。时至今日,具备相当实力后的我们,考虑对外贸易、投资伙伴国时,应该从多重角度,慎重考虑。

第二,理论界对FDI区位选择的研究早已有之,从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到Kojima的比较优势理论,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技术模型”到对“逆向投资”现象的研究等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对外FDI区位选择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第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组别国家之间的分布也十分不均衡,1991年之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发达国家,至2001年,约30%的海外投资投到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个发达国家。

第四,FDI区位选择受到跨国企业内部的所有权优势,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和企业的内部化优势等三类因素的制约。从我国情况看,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GDP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政治经济稳定、“心理距离”短的周边国家,才应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

参考文献:

[1]Hymer, S. H.,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M]. The MIT Press, 1976. Cambridge, Mass.

[2]Dunning, J., 1977.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N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In: Ohlin, B., Hesselborn, P., Wijkman, P. (Eds.),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MacMillan Press, London.

[3]M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1990.

[4]Louis T.Well.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 the Ri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M]. The MIT Press. 1983.

[5] Cantwell, John and Tolentino, Paz Estrella.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J].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Business Studies, No.139, 1990.

[6]Loree, D.W., Guisinger, S.E. Policy and non-policy determinants of US equity foreign inves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 1995.

[7]Olibe, K.O. and Crumbley, C. Determinants of US privat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n OPEC nations: from public and non-public policy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Public Budgeting,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 1997.

[8]杨德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与理论[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4).

[9]徐滇庆,耿健.中国资本输出[J].中国投资,2000,(11).

篇(5)

关键词:宏观调控;公路建设;投资融资

一、我国公路项目主要融资方式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中主要的融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政府投资,各级政府拿出预算内的资金进行公路建设,或者成立公路建设基金,还有国债资金。建设优质公路是各级政府进行目标管理的一部分,这种融资方式的效果也比较明显,近期内不会出现本质上的改变。第二,国内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方式资金数量大,还款的期限比较长,相对而言融资成本及风险都比较小,不过使用资金的压力比较大,而且很多时间银行只会对收益相对稳定的公路项目投资。第三,国外贷款,其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及国外政府贷款,这种融资方式融资量大、期限长且资金成本低,对于一些高等级的公路建设比较适用。第四,项目融资,即以建设项目的名义在国内、外筹措资金,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银行及证券市场,这种融资方式有着融资灵活、风险相对分散以及审贷比较严格等显著特点。

二、我国公路建设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结构不合理

尽管我国的公路建设逐渐向着多元化、市场化投资、体制化建设的方向发展,包括诸如地方集资、发行债券、转让经营权等多种筹集建设资金的形式。但是民间资金要想参与到公路建设项目中来还受到多种限制,投资渠道不够顺畅,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较缓。所以实质上银行贷款就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融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对银行的依赖性过大等等,为投资主体带来了较沉重的债务负担,加大了银行借贷的金融风险。

(二)区域差异明显

在我国西部,由于其地理环境相对较差,公路建设线路长、条件差,其发展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西部地区建设公路的成本高,投资大,但是由于地广人稀,交通量相对较小,并且其中公益项目的比例较高,投资效益比较低。此外,西部地区进行公路建设的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地方自筹,但是西部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有限的政府财力对公路建设的投资有着严重的制约,并且公路建设被过度的市场化,甚至超出当地使用者所能承受的范围。这些对于西部地区公路项目投融资的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

(三)滞后的融资政策

我国的公路建设投资向着多元化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在一些基础设施领域,民间资金的投资行为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化的法制环境,国家政策的变化会导致一些投资风险的出现,一些民间投资主体或者私有投资主体无法有效把握这类风险,而公路建设又属于成本高、周期长的投资项目,因此无形中就增加了投资风险,比如政策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等等。虽然公路建设向着市场化及证券化的方向发展,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但是其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及损失,再加上公路建设项目自身固有的风险,造成有些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融资在向着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上受到巨大的挫折。由此可见,随着投、融资条件及形势的不断变化,一些融资政策已经与新的环境严重不符。

(四)收费的公路政策

尽管公路收费的政策源于国外,但是却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公路收费的制度在短时间内在解决资金短缺这一问题上非常有效,并且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我国的收费公路规模过大、网点过多,并且收费标准也相对较高,这对于通行效率不仅有着消极的影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运输成本中车辆通行费用的比例,对群众的出行及企业的营运均造成成本过高的影响,因此,对公路收费的控制及管理就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

(五)不断上涨的建设成本

公路建设的成本不断上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由于今后山区公路建设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这些线路任务艰难造价高,会导致建设成本不断上升;其二,由于后续的公路建设交通量会相对较小,一些公路建设项目的资金保障是通过收费还贷的方法来实现的,因此越来越小的交通量会增加其债务压力。

三、基于宏观调控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管理措施

(一)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1、调整债务融资结构

根据国外债券融资的情况和我国公路融资的现状,建议我国公路债务融资可按6:3:1的比例安排银行借贷、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的融资结构,多条腿走路,合理搭配。发展股权融资上市的公路公司将会建成或拥有好几个公路项目,经营多条路段或局域网络,同时积极开展其他方面的经营活动,这样公司的整体实力和融资能力将显著提升。可以考虑组建省级或多省联合的公路集团进行上市融资,成为长期持续融资的固定通道。国家和主管部门应该要大力引导公路企业向股市发展,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作为融资的平台,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

2、保持政策性融资的力度

国家应掌握相应的控制权,通过国家的政策性融资,达到参股、控股的目的是一条捷径。这样既可支持公路的发展,又能兼顾公路的公益性特点,使国家财政在公路的资金投入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当重要角色。以政府还贷的融资模式进行公路建设,虽然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仍是公路建设融资的一条有效途径。要撤销政府还贷的融资模式,地方进行公路建设的融资压力骤然增加,需要出台相应的补贴或新型的融资模式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新模式的出台,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进一部的探讨和研究。目前在长三角的做法就是“高速公路以政府还贷为主,而普通公路则以财政出资为主”来解决融资问题,当然这并不一定是最佳解决办法。

(二)公路融资活动法制化

构建公路融资法律体系,完善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备土地管理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 抓紧制定有利于规范,土地流转(征用)的法规,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调整农民同土地之间的关系,重塑农民作为土地主人的地位。融资能力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内在和外部法律环境,这些法律的制定要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结合我国的实际,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才能达到公路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何用好《公路法》第36条:‘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成为公路部门的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三)切实解决西部公路建设的融资困难,加大财政倾斜力度

调整中央政府投资政策,应着力增强中央统筹区域公路交通发展的能力。根据“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当前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下,现阶段应取公平优先的政策,对公路交通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实行倾斜性的优惠政策,尽快改善经济落后地区相对落后的公路交通状况。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为了鼓励投资者的积极性,减少投资风险、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省级政府必须在项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ABS(即资产收益证券化融资) 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它是以资产的现金流支持的证券化,用己建成项目的收费收入为支持,将项目建设所贷款项转换成可流通的有价证券,借助金融衍生工具,盘活资金存量,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建立规范、可持续的公路收费制度

以前我国公路交通收费,主要归属地方政府。燃油税改革后,就由地方国税部门征收,进入中央国库,然后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返还给地方。由于燃油税的流动性很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明显,这样可能会造成各地税收的偏斜和向东部集中,这里面又存在一个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一方面,应该将收费公路总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对其结构进行战略调整。适当调整车辆通行费标准,积极研究解决联网收费问题,通过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减少收费站点,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通过调整“汽油、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替代养路费等收费,既简单又达到了费改税的目的。2008年12月19日,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实行燃油税,同时明确规定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原则是逐步有序。“逐步”就是根据各地经济和财力等实际情况分步骤地取消,“有序”就是依据法规有秩序地、分期分批地做好这项工作。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地区差异大,情况复杂,涉及因素多,需要由各地根据实际来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西部二级公路仍是区域干线公路建设发展的主要重点,如果一次性取消二级公路收费,干线公路建设的筹资将会遇到很多困难。没有“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的实施,是难以尽快改变西部地区交通发展滞后的局面的。 另一方面,消费税是一个成熟的税种,无论是在征收还是在管理方面都已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能够保证税款的及时入库,提高征收效率。

总之,目前我国特别是西部省份公路网络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阶段,公路网尚未形成,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西部地区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公路建设,而现阶段公路建设融资困难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而将显得更为突出,积极主动地搭建多种投融资平台,取得建设资金,对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涌.高速公路投融资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

篇(6)

在市场前景广阔、法规政策引导、相关机构齐备的新形势下,我国年金基金的投资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理论前瞻指导的问题,需要进行重点研究。本文的目的是总结西方年金基金投资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为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实践提供借鉴。

一、西方企业年金投资的理论及经验研究

年金基金管理中,首先需要确定基金的资产组合,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理论模型。一个是税收套利(taxarbitrage)模型,由black和tepper分别提出,他们认为养老基金应全部投资于公司债券山。理由是公司债券是所有金融工具中税负最重的,必须提供足够的收益,才能吸引纳税投资者的投资,而免税投资者持有公司债券相当于获得了“经济租金”。比如一种债券提供10%的收益率,才能吸引一个30%边际税率的纳税投资者,纳税投资者获得了7%的税后投资回报,而免税投资者则可以多获得3%的收入。税收套利模型认为养老基金法人作为免税投资者,应充分利用免税优势,获得最大利益。这一理论模型仅仅从税收角度考虑问题,在实践中很少有养老基金完全采用这一理论。bodie等人对美国539个企业的养老基金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到10%的基金是100%的固定收入证券组合。

另一个理论模型可以称为“对养老金收益担保公司的看跌期权模型”(the put to pbgc)。由sharpe, treynor和harrison等提出,他们认为养老基金资产组合应该全部投资于股票和其他高风险的资产。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养老金收益担保公司(pension benefit guaranty corporation,pbgc)保证了参保企业养老基金的最终责任,在公司无法支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时,由pbgc接管养老基金的全部资产并加上发起公司净资产市场价值的30%。这等于是公司养老计划和pbgc签订了一个看跌期权合约(put op-tion),当养老计划资不抵债时,公司就将养老计划出售给pbgc。在此条件下,企业年金基金就有道德风险,将基金投资到风险最高的股权证券中,以最大化期权价值,因为假使投资失败造成养老计划损失,亏损也由pbgc承担。而投资成功,则收益全归养老计划所有。这种模型的逻辑推理是强有力的,但实践中很少有企业采用。bodie等人的研究显示,539个企业年金计划中不足0.5%完全投资于股票,基金资产中股票比例超过75%的不足5%。

上述两种模型无论是从税收还是从政府成立的养老金收益担保公司出发,都是以政府政策的安排为推理起点,得出了逻辑上合理的、但却是极端单一的投资组合。这种理论模型和实践是不相符合的,现实中大部分年金计划都是采取混合资产构造组合。

在对现实中年金组合构成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后(如经济合作组织oecd建立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企业年金统计数据库),西方学术界主要有这样一些结论:(1)不同国家企业年金组合的不同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的企业年金较多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工具,反之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年金主要投资于存款与国债。(2)无论资本市场成熟程度如何,政府债券一直是各国养老金重要的投资工具。(3)各国对企业年金投资的监管可以区分为“谨慎人原则”(prudent person rule)与“严格比例限制原则”(quantitative asset restrictions)的两大范畴,谨慎人原则下的监管不做任何投资品种、比例的规定,而严格比例限制原则下的监管对基金的可投资品种、投资比例进行严格限制。因此不同的养老金资产组合是和两种不同的监管原则紧密联系的。从投资的实际效果看,实施谨慎人原则监管的养老基金投资收益比限制投资比例监管的养老基金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上进行的经验性实证研究,西方学者也取得了一些成果。ambachtsheer等人考察了养老基金和发起公司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基金的资产组合和发起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密切联系。结论如下:(1)收入流波动越大的企业,其养老基金持有债券越多,股票越少,这样可以抵冲日常商业经营的风险。(2)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杠杆率(包括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越高的企业,企业养老基金持有债券越多,股票越少,也是为了冲抵经营风险。(3)企业有很高的收入回报率,则采取相反策略;养老基金持有的股票较多,债券较少。

除了基金的静态资产组合的研究之外,对于基金的动态资产组合调整即资产配置策略问题,西方也有不少研究文献。主流的文献认为,对于养老基金来说,进行主动管理、有目的的经常调整资产组合配置结构或者对变化的市场不作反应,都会导致基金投资业绩下降。他们主张养老基金应进行真正的被动管理,即采取恒定比例不变(constant mix)策略。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养老计划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带来的资产配置机会,及时进行组合的再平衡(rebalancins),使资产组合维持初始结构。

在回顾了西方研究文献之后,本文从微观层面上提出一种新的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理论模型,这也是受ambachtsheer等人研究成果的启发。

二、基于发起企业经营业绩基础上的年金投资组合模型

年金计划是由发起公司设立的,基金的投资组合必须考虑发起企业的经营业绩。首先,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与年金计划融资能力有密切关系,而融资能力取决于公司的经营业绩。其次,对于确定受益型(db型)的养老计划,该计划对发起公司的资产和现金流有求偿权利,这一权利和公司人工成本的求偿顺序相同,而排在其他债务之前。即如果公司当期的现金收入不能满足养老计划的负债资金支出需求,公司就将被迫向外借款、发行股票或者放弃赢利的投资机会,以首先满足养老计划的资金需求。而对于确定缴款型(dc型)的养老计划,既定的缴费支出是排在税收之前的,也要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中支付。所以,无论db型或dc型,年金基金的资产组合必须考虑发起公司的现金流情况。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下面看两个假设的情况,这里是以db型年金计划为例,但不影响本文的结论。

在表1中年金基金回报率与公司的现金流回报率完全正相关,结果在公司效益下降时期,公司的现金需求大增,向外融资,不仅要为年金计划供款,还有投资项目在开工。而表2中年金基金回报率与发起公司现金流回报率负相关,这样就可以在公司现金流收入充足的时候满足年金计划供款需求,而在公司负现金流收入时,年金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却很高,使年金计划无需供款。这样,公司的对外融资需求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熨平”,节省了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提出一个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组合理论模型。在markowitz和sharpe的资产组合模型中,组合的方差表示为:var(rp)-β2war(rm)=0,而对于企业年金,资产组合模型可以变换一下:年金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等式为:var [wrp (1-w)cf]-β2war(rm)=0,式中w为企业年金资产(假设为a)与公司总资产(假设为b)及年金资产之和的比例,即w=a/(a b),此式表示在考虑年金基金的投资组合时,把发起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回报率(cpr)和年金基金的资产回报率(rp)放在一起考虑,年金计划作为发起公司的一个附属,而不是作为一个单独实体来决定其投资组合。

那么进一步来看如伺构造年金的资产组合。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理论,不同股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β系数不同。只要β系数相同,股票彼此是可以替代的。因此,一种最简单的股票选择方法,首先就是把与年金计划发起公司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股票排除出去(比如马钢公司的年金计划就不可以投资宝钢股票),因为这些公司的股票收益率是密切相关的,股票β系数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不过现实中,在构造股票组合时,不能仅仅考虑β系数这一个因素。比如ross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和多因素模型,以后chen、roll和 ross进一步建立了四个经济要素的模型,四个经济要素是:长短期利率差、期望的通胀率与实际通胀率之差、工业总产值、高低等级债券的利率差。 berkowitz等人提出还可以再加上实际汇率波动因素,这样构造一个五因素的分析模型:式中rj表示股票 j的收益率,f1—f5表示5个经济因素的数值,a1-a5表示各个经济因素的影响系数,t表示时间。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上述五因素模型来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组合。方法是,首先用一组自变量fi的数值来对发起公司的现金流收益率(cfr)进行回归,得出ai的数值。假设公司现金流回报率对长短期利率差因素f1是负相关的,即a1<0,此时暂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在确定年金基金组合中的股票时,就应该选择对f1因素正相关的股票,比如i股票,其收益率为ri,对f1因素正相关,即a1>0。这样,当长短期利差上升时,企业现金流收益率下降,而年金基金中j种股票的收益率上升,可以起到对冲作用。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股票组合,用运筹学语言描述,即:

在此线性规划模型中,w定义如前,w≥0表示年金基金必须存在,1-w≥0表示企业不会出售公司资产以满足年金计划(即公司没有破产),xi表示基金资产组合中投资在,i种股票上的比例,0.05≥ xi≥0,表示在年金基金组合中股票的数目最少为 20种(根据组合投资理论,可以基本消除非系统风险),并且没有卖空股票。∑xi·a1i·fi≤σi表示对风险因素f1的风险控制。其他的风险因素约束条件意义相同。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对基金的股票投资进行了严格比例限制,投资于权益类品种 (股票、股票基金和投资连接保险产品等)不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其中股票不高于20%。因此,在此规定限制下,对约束条件略作修正如下:∑xi<0.2,0.01≥xj>o。

对于该模型的现实应用性,本文说明如下:目前我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年金计划采取确定缴款制(dc型),但如本文所述,即使dc型计划也需要考虑发起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情况。比如2005年11月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全国第一家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协议、2006年5月和南方基金管理公司签订了年金基金投资合同的马鞍山钢铁公司的年金计划,实际上是一个db和dc的混合计划。马钢年金计划的基金资产达1.8亿元,6.7万在职职工每人每月平均获补贴118元,3.1万退休职工每人每月平均获补贴80元,直至终老。对于退休职工来说,这显然是一个db型计划,对于在职职工来说,则是一个dc型计划,所以马钢的计划是一个混合了db和de型的年金计划。在转型期内我国企业建立的年金计划,绝大部分必然选择此种混合型计划。另外,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的年金计划即团体养老金计划则全部属于db型。所以本文提出的这样一个投资组合理论模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的现实

目前现实中,我国企业年金的管理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即年金分别由企业或行业的年金理事会、地方或工会的社会保险机构、以及保险公司等三方在经办,三种方式下的年金参保人数和基金资产的比例分别占40%、30%、30%。对三种方式下的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组合,具体阐述如下:

对于行业或大型企业的年金来说,截至2005年底前基金主要集中在行业体系内部运转,主要投资本行业内的盈利项目或本行业的企业债券,比如2003年8月成立的全国第一家行业试点年金、也是我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行业年金——电力企业年金,在2004年中期时,归集到电力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本部进行集中投资运营的近14亿元资金中,9.8亿元购买了电力企业债券,3亿元委托电力行业内的财务公司理财,1亿元购买了2004年的7年期国债。这样的企业年金资产组合,风险必然主要集中在本行业内部。

对于地方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企业年金,以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规模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目前其管理的资金量大约在80多亿元人民币,资产配置主要分两级:一级资产配置是将全部受托管理资金按比例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委托机构理财、国债等不同领域;二级资产配置是指各委托理财机构(主要是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按照双方的协议,再将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从2003年底至今,我国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一直出现过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以下是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反映的企业年金投资情况。

由表3可以看出,上海地方企业年金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规模并不大,占基金资产比例为1o%以内,很明显的两个变化趋势是,第一,在重仓持股家数和持股数量上有集中趋势,进入前十大流通股的持股家数一直在减少,而对重仓股的持股排名逐渐提升,持股最多的三只股票在2004年至2印5年底一直没有改变。直到2006年,长期持有的火箭股份和太极集团才被卖出,东风汽车也被逐步减仓,这些情况说明,地方企业年金可能是采取了集中投资并长期持有的策略,但不能排除是由于委托理财中为受托券商高位接盘而被迫套牢,这体现了地方年金投资中的道德风险。第二,年金基金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规模在下降,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股票市场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基金的持股市值在迅速下降,一种可能是基金在主动减仓,但联系到我国企业年金管理体制的改变,可知这是地方年金基金在回收投资,将按照劳动保障部规定的新运作体制规范运营。总体上说,地方企业年金进入股票市场的比例不大,决定上海地方企业年金收益率的主要因素还是国债收益率。表4是10年来上海地方企业年金的收益率表。

对于保险公司的团体养老金保险来说,是纳入到保险公司资产中进行统一运作的。我国保险公司直到2005年才允许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在保险公司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一直占40%-50%,国债占20%-30%,证券投资基金占不到10%。从2001年到 2004年期间,保险资金年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3%、3.14%、2.68%和2.4%,保险投资收益率近年来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

四、主要研究结论

篇(7)

关键词:代建制;必要性;有形建筑市场应对;问题

Abstract: In 2004, Wuhan City introduced” the Wuhan municip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management approach (Trial) "and “non-profit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in Wuhan C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rial) ", Wuhan municipal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funding gap,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an Agent ",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macro-control on the non-profit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and the management level, which is faced by the various functional departments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opics.

Key words: agent system; necessity; physical construction market response; problem

一、“代建制”的内涵

项目代建制是由美国的建设经理制(CM制)诠译而来。目前,我们所说的“代建制”是指项目业主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以下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武汉市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①针对武汉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代建制”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市本级政府投资占总投资50%以上,并且城建、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下同),其他(含园林、绿化)项目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行代建制。”

二、推行“代建制”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基本上都是由使用单位组建临时班子(如基建办公室、工程指挥部等),其技术力量薄弱,导致一些工程项目在运作中出现决策失误,施工过程中随意调整方案,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而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是通过招标选择技术力量雄厚的,资深的,有专业设计、施工组织和管理、安全、质量监督等人才的项目管理公司,实质上是把过去由建设单位的职责在建设期间划分出来,以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行使建设期项目法人的职责,实现了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同时,代建制突破了政府工程旧有方式,使现行的政府投资体制中“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各环节彼此分离,互相制约。政府通过合同来约束代建单位,而非行政权力,这便意味着权力从该环节退出,从机制上确保防止超投资、超规模、超标准的“三超”行为的发生。

三、我市推行“代建制”的优势和管理模式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为推行代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研究“代建制”的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依据。我市将政府或其授权机构选择专业化的代建单位的招标活动纳入有形建筑市场进行,并与各项专业工程招投标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有形建筑市场企业数据库和信誉档案等丰富的工程项目信息资源,为政府投资项目选择代建单位提供了依据。

(三)有形建筑市场应对“代建制”的措施。

1.做好各专业工程进场交易的协调工作。“政府投资项目必须实行招标投标制,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有关设备材料的采购,都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有关规定实行招标,所有招标投标活动必须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②代建制的施行,不仅加强了对国有资金的调控和管理,也拓宽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类别,除了严格依法进行公开招标外,各项分部分项工程、前期勘察设计、设备采购以及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消防安全等特殊工程也应尽快纳入有形建筑市场进行招投标或备案活动,统一交易程序、统一委托收费,利于政府对代建活动和进程进行监督管理。

①《武汉市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武政【2005】7号)(武汉市人民政府 2005年1月19日)

②《武汉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武政【2005】6号) 第三十一条规定(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9月21日)

2.拓宽专家评委库的专业覆盖范围。配合专业工程进场,在全市各个专业领域选拔、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统一纳入评委库管理,满足各种特殊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需要。同时,适当吸纳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加入评标委员会,从而对参与投标的代建单位进行全面的考核评分。

3.针对“代建制”的政策要求,补充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交易流程。 “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③这是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拓宽了企业自主投资的空间,这也意味着政府部门今后将主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社会的投资进行间接调控。作为有形建筑市场也应该把握这一转变,在加强对国有投资项目管理的同时,把对民营、私营企业投资项目的管理适当放宽,着重放在为其服务上来。

4.大力推行公示制度。加大诚信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从业公司资质、业绩、违规行为的管理,在网站的企业动态上开辟代建单位专栏,公示行业标准、准入标准和公司的运作情况。同时,对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网上追踪运行情况,鼓励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监督。

四、现阶段推行“代建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虽然代建制的实行取得了成功,但客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项目代建制度的研究。

(一)明确各方职责。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业主与代建单位的职责,避免出现业主越权干预项目管理的行为,也避免代建单位因有限的代建取费而不愿承担更多的代建责任。

③《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国务院文件2004年7月6日

(二)正确处理代建单位与其他中介、服务、管理机构的关系。代建制度与现有的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交迭,导致建设工程的中间管理服务环节过多,造成资源浪费,管理低效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好与其他中介、管理机构的关系,可能会对工程建设产生副作用。因此,国内的管理咨询企业应进行必要准备,以适应由投资主体变化出现的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在政策上给予代建单位一定优惠。在政策上保证代建单位的合法权益,尤其在代建费用上,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法规、制度,保证建设单位在项目前期30%资金到位,防止拖欠现象的发生。通过规范管理和各种优惠条件,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的项目管理公司加入到代建单位的队伍中来,加强此行业的竞争,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建设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①《武汉市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武政【2005】7号)(武汉市人民政府 2005年1月19日)

篇(8)

二、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讨

基于以上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建议一套科学、合理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指导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尤为重要。具体包括:

1、及时补充更新证券投资理论。

无论是进行证券投资理论研究,还是进行证券投资实践,都需要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西方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迄今已有400多年,西方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发展相伴相生。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证券投资理论发展的突出特点。因此,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紧跟证券投资实践的发展,总结证券投资实践经验,不断发展和完善证券投资理论。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除了经典的道氏理论、股利贴现理论、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传统的证券投资理论外,证券市场的竞争性均衡理论、资本结构理论、随机游走与有效市场理论及期权定价理论等必不可少。同时,新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也要及时更新。

2、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开放式的证券投资模拟平台。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建议一个随时可供学生模拟交易的证券投资模拟平台已经具备可行性。2000年以来各高校建立的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大多是要求在固定的实验室进行模拟交易。这种实验室虽然能让授课老师方便集中学生进行集中实践,但是却在时间上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而基于移动终端的开放式的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只能在实践课程时间进行模拟交易的问题。而且,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继续进行证券投资模拟实践,以进一步加深对证券投资理论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举行证券投资模拟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竞争是最好的激励。在学生对于证券投资感兴趣的基础上,采用模拟比赛的形式,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证券投资理论进行证券投资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联系。

证券投资模拟实践虽然是以实际的证券市场行情一致,但模拟投资与真正的证券投资仍有不同,包括交易流程、直观感受、投资心理和心态等。因此,与这些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联系,甚至达成实习定点单位协议,有计划、有组织地输送学生到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及实习,让学生对证券投资有一个真实、直观的感受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和实习,可以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理论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室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学生在校期间能亲身感受以后可能的工作岗位运作流程,可以加深他们对于证券行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甚至,学生在实习中,公司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而从证券公司获得工作岗位。

4、建立综合考核体系。

虽然真实的证券投资以投资收益为目的,但证券投资学教学不仅仅是获得投资收益。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不能仅仅以投资收益为标准。特别是在有些情况下,有的学生可能在模拟投资初期由于运气或其他因素遭受较大损失之后失去兴趣。而初期获利较多的学生也易认为获利丰厚、其他同学不容易赶超自己而失去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考试、出勤等考核内容外,可以结合投资收益,并结合学生的证券投资分析综合考核。具体考核内容包括:一是每次课前的学生时事新闻政策分析。证券投资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可以在每次上课前,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投资的证券对影响当前证券市场的重要时事进行分析,并进行考核评分。二是采取多帐户进行证券投资模拟实践。即给每个同学分配A、B两个帐户,A账户用于赢利比赛,取前1O名加分;B账户用于亏损比赛,用于体验与书本知识相反的操作,也就是理论不提倡的操作理念,取后1O名加分。最后综合A、B两个帐户的情况对其证券投资模拟进行考核。三是要求学生每周进行投资分析和总结。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过程之后,进行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并不难,随便选择一只股票就可进行买卖,甚至在运气比较好的时候,还可能盈利不少。但进行证券投资模拟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投资理论来指导投资,因此,运用证券投资理论进行分析后再投资才能真正发挥模拟投资的效果。

三、心得体会

1、引导学生关注经济信息。

资本市场是受宏观经济政策驱动的,我国的资本市场如此,发到经济国家的资本市场也是如此。只有了解、掌握、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才能在股市大海中自由翱翔。也只有深刻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才能正确把握投资机会。具体到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定期分享、分析当前我国的各个层面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新闻,比如每次课前安排一组同学播报、解析最近一段时间影响资本市场的一些重大经济新闻。在此,特别要强调学生对于新闻的分析,同时老师再进行进一步的点评和分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另一方面让学生分析其对投资的影响。

篇(9)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44-02

一、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投资学等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市场运行模块、投资分析模块、投资理论模块四大模块,主要内容涉及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运行、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证券价格评估、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证券组合管理理论等。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掌握证券投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基础知识、证券市场价格指数、投资分析理论等;掌握基本的投资实践操作,了解国内外证券市场,具备理性的分析选择证券并进行投资的能力,能够提供基本的投资咨询服务等;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报告的撰写。

二、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更新滞后,跟不上证券市场的发展创新

现行的《证券投资学》教材大多数都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教材内容更新慢,缺乏最新的案例,教学内容各知识点没有根据当前证券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更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上的新品种、新规则、新现象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也得到了强势发展,如金融制度、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更是具有更多新的内容需要更新和学习,如融资融券、开放式回购、中小板市场、新三板市场、熔断机制等。单纯的按照现行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讲授,已经严重脱离了市场,也不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

(二)课程内容多,课时少,每个知识点没能深入展开

《证券投资学》课时涵盖的内容较多,课程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市场运行模块、投资分析模块、投资理论模块四大模块,而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时安排一般为48课时,要完整讲授完所有的课程内容,还有安排一定课时的实践操作,很多内容的讲授都不能深入展开,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只能停留在基础层面。

(三)理论知识讲授比重过大,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真正的得到重视,实际教学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知识讲授的比重占大多数,或者全部都是理论教学,学生实践环节较少或者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听课觉得理论抽象、难以理解,就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整门课程学习下来,只掌握理论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少,甚至有些高校没有安排有实训课时;一方面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较高,使各高校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自身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较好的开展实践教学。

(四)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式单一

因教学条件有限,大多数教师授课过程基本上是“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严重缺少模拟演示、模拟交易等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生不能很好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另《证券投资学》的考核方式单一,还是以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为主,加上平时成绩(占30%),最后得出综合成绩。考核体系没有凸显出对实践环节的考评,或者只是隐含在平时成绩里,使得老师和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够。

(五)实训室建设落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薄弱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配备齐全的证券模拟实训室,教师只能在普通多媒体教室上实训课,或者在计算机房使用一些交易软件模拟交易,且交易软件更新缓慢,教师无法向学生演示大盘和个股的实时行情,学生也就无法通过模拟交易了解证券投资的整个流程和实际操作过程。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薄弱,或者校外实训基地没有真正派上用场,学生学了理论知识后,没能理論联系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毕业后没法直接上岗,也就脱离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建议

(一)根据现阶段证券市场的发展完善教学内容

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应选择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教材。但相对于证券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教材一般都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关注证券市场的最新变化,把刚刚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注重突出重难点,合理分配课时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合理分配课时,突出课程重难点,国内《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一般的授课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基础知识、证券市场运行、证券投资分析和投资理论四大模块。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证券投资基础知识模块里如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期权、期货应设为重点内容;证券市场运行模块重点讲解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价格与价格指数;证券投资分析模块里如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证券价格评估是重点内容,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因为后续课程还会继续学习,所以可以以了解为主;投资理论要重点讲授证券组合理论,因为在投资理论里,证券组合理论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投资理论。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1.运用案例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的典型案例,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当今证券市场发生的现实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

教师和学生要时时关注证券市场动态、关注经济热点,在课堂上,由老师提出热点问题,启发学生参与分析,发表个人观点。通过课堂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习惯。

3.模拟教学

在教學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老师向每组提供一笔虚拟资金,开设一个虚拟证券账户,利用实践课时及课外时间,根据我国证券交易所(上海、深圳)的实时行情进行模拟交易。学生在模拟投资过程中,学生可分工合作,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讨论,最后根据各小组的投资过程及投资业绩完成一份投资分析报告,这种方式模仿了职场上的团队建设形式,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及职业能力。

(四)探索适应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考评体系

改革《证券投资学》的课程考评体系,实行全面考核,对学生的理论、实践、平时表现进行综合考评。首先,理论部分考核的改革,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试卷的出题以主观分析题为主,考查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其次,实践部分考核的改革,结合学生模拟炒股的交易业绩考核学生模拟操作的能力,占比30%-40%。然后,平时成绩考核的改革,平时成绩考核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问答、到课率、作业质量等考核内容构成,五项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这样就可以在综合考评中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五)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或引进双师型教师

证券投资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进行理论讲授,学生是无法深入掌握证券投资操作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举办的模拟炒股大赛,安排学生到实训室上课,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融入到投资环境中,以投资者的角色进行学习肯定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是课程知识的应用和巩固,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学校应支持教师定期到相关单位进修培训,如到证券公司参加实际工作,了解证券业的最新知识;或者引进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提高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社会适应性。

(六)加强实训室建设,发展校外实训基地

强化《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证券投资学相关的软件和硬件支持,学院应模拟证券投资环境,加强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设备,更新证券模拟交易软件。另大力发展和充分利用用校外实训基地,如与证券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在教学过程中,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校外实践,学生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业务环境,在真实的实训平台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有教师和实训基地工作人员参与理论与实践指导,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从业技能。

四、总结

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当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要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证券投资应用型本科人才,只能加快加重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合理安排重难点理论内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改革考评方式,实施规范性实践模拟操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进行投资分析与实际操作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桂贤,陈晓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证券投资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6(22) 

[2]顾亚芳.《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11(31) 

[3]孔立平.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01) 

[4]岳福琴.《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浅议[J].中国证券期货2012(03) 

[5]王玉霞.《证券投资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6]陈尊厚,胡继成.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资学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5(09) 

篇(10)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投资学》的教学中,还是采取“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当然,也有一些学校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多媒体课件通常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展示,对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也仅限于纯粹记忆性投资技巧的灌输。由此,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积极性不高;不能对基本理论进行独立思考;不能对投资技巧产生感性认识;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三)缺乏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学生是否对一门课程感兴趣,适合他们特点的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市场上关于高职高专的《投资学》教材并不多,并且这些教材大都是本科教材的浓缩版;而本科的《投资学》教材很多也是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有些理论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

    二、改革《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投资学》课程的特点包括: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综合性强和动态性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应符合高职高专“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容‘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践课程高职院校金融实验室要能够开展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证券实时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外汇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期货模拟交易与行情分析及保险实务模拟等方面的实验课程,同时还能收集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的股票指数、上市公司基本财务数据、政府债券、期货、汇率、利率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能让师生使用数值分析、仿真操作等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突出实用导向,科学编制教材教学改革,教材先行。《投资学》教材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改革。实用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教材的编写应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以实际应用项目为导向。对企业经常发生的投资业务以掌握基础理论为前提,结合知识性和拓展性,突出实用性。对较深的投资理论,为方便学生学习,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出现。通过大量的投资案例和大量的图形资料进行实战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1.课堂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系统的讲授《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取授课内容,避免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交叉。在备课时必须要与时俱进,将最新的成果、最新知识以及金融市场上最新的发展动态,及时的补充到教学内容中。2.案例教学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投资案例。在此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认真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主要通过对各种媒体中推荐的股票和学生模拟交易的股票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授课效果。3.模拟交易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是指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投资学》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通常安排四大实验:证券资讯阅读分析、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证券模拟交易。学生通过这些实验进行投资的实战操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投资技巧。4.实践教学鉴于《投资学》课程的特点,《投资学》教学应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加强实验室教学的同时,通过与证券投资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应当与当地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定期的邀请金融行业的专家、投资分析师来学校作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深化教学效果;定期安排学生参加证券模拟交易比赛,激发学习的热情。5.远程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手段更先进,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效果更显着。通过浏览财经网站,学生不仅能了解国民经济、国际收支、就业等宏观经济数据,而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股票、债券、基金、外汇、期货等金融市场的最新前沿资讯。笔者在《投资学》教学过程中,还经常要求全班同学都加入一个QQ群,在这个群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交流股票行情和分享投资经验与心得。

上一篇: 经济合同管理 下一篇: 春季小学安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