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分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6 16:03: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网络文化的分类

篇(1)

第二部分“首都网络文化政策与建设管理”,以首都网络文化的管理、监督和引导为基本内容,总结和分析网络文化管理的政策、法规与制度性建设,研究首都网络文化建设的战略和路径问题,就首都网络文化管理和首都文化建设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第三部分“网络文化媒介与形态透析”,剖析在网络技术与网络应用发展基础上的网络文化媒介与文化形态,凸显移动互联网、微博客、网络视频、网络出版等网络文化形态的社会文化意义,反映和透析网络文化空间中的新领域、新动态与新现象,以求理性化的审视态度与应对方式。

第四部分“首都网络文化问题与现象聚焦”,聚焦2010年度以来网络文化中的热点现象和重要问题,对首都的网络参政问政、网络低俗文化、网络推手、网络自律、网络舆情监测等问题、现象及发展态势,进行动态追踪与分析考察,以求加强对它们的重视和管理,更好地服务于首都文化建设的现实。

第五部分“首都网络年度动态与典型案例分析”,总览2010年度首都相关网站的网络文化新动态、新事件与新个案,对首都的网络信息环境、重要网站与网络媒体、特色网络文化活动与事件等,进行动态追踪和个案呈现。

第六部分“CNNIC数据”,通过《2010年北京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对年度北京市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与资源、网民受众情况、网络发展形态、网络应用状况等方面进行统计调研与考察。第七部分“附录”,对2010年首都的网络文化发展纪事进行记录和整理,是首都网络文化的年度资料。

2010年,北京的网络宣传、网络管理、网络建设积极推动首都网络文化的发展,并继续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发挥着辐射全国的作用。本报告指出,2010年,北京的网络文化建设、发展和管理,呈现出如下方面的总体特点和态势:

一、北京网络应用与网络文化保持和体现在全国的引领地位和辐射作用;

二、在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升级的推动下,网络文化技术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发展;三、微博客等媒介形态强劲崛起,网络文化传播呈现强势的新元素与新形态;四、清理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和不文明内容,网络文化环境、网络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五、网络问政参政持续改善,有效促进政治文明与和谐文化建设;六、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现初步成效;七、团购网站兴起,电子商务文化与网络文化经济的新方式不断拓展。

针对当前首都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需要,结合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本报告提出,要着重从丰富网络文化生态、创新网络文化机制、整治网络文化环境、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打造网络文化特色、塑造网络文化品牌、强化网络文化引导力等方面,推动文明、有序、健康、和谐、繁荣的网络文化发展,有力提升首都网络文化的凝聚力、传播力、辐射力、影响力,使北京的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和发展成为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制定“十二五”时期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在“十二五”时期,把网络文化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和基本支撑、重点领域和业态更新、主要项目和品牌工程、其体制机制、配套措施和实施路径等,纳入政府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中,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加大和完善建设、管理、引导、培育。

(二)探索深化主流网站与网络媒体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一是有步骤、有选择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与股份制改造,推动网络媒体单位合并、重组,增强网络文化企业的市场化经营能力和资本运作成熟度;二是改善经营管理机制,促进首都事业性网络媒体单位的经营业态丰富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促进盈利模式的构建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激活首都网络媒体与网络文化企业的活力;三是妥善处理网络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事业性与产业性之间的矛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通过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运营方式改革,探索增强北京网络媒体的经营效益,塑造首都网络文化品牌,提高网络文化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首都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机制和分级分类管理体系。

(1)针对首都的特点,量身定制一套具有良好理论完备性和实践应用性的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对网络议题关注状况和程度、网民意见分布指标、网络舆情危机系数等,进行科学系统的监测。

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156-02

一、实用理性、网络文化的概念及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参与主体产生的消极影响

实用理性历来被视为指导国人的核心思维方式。即使在西学渐盛的今天,实用理性在国人心中仍然保有根深蒂固的观念。众所周知,实用理性这一说法首先由李泽厚提出。他在《漫说“西体中用”》一文中这样写道:“所谓‘实用理性’就是它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1]实用理性的积极作用毋庸赘言,窥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可见一斑。但是,实用理性对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俞吾金在《超越实用理性拓展人文空间》一文中指出,实用理性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急功近利,讲究实用;其二,易于满足,缺乏宏大的目标[1]。

网络文化由文化派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网络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又超越大众文化。关于网络文化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双刃之利剑:网络文化价值初探》一文中,作者认为网络文化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文化仅指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所开展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2]本文采用狭义网络文化的界定展开论说。

现如今,网络文化种类繁多,主要有网络文学、网络娱乐新闻等。网络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具有大众文化的诸多特征。但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平台,网络文化又与大众文化不同。中国的网络建设兴起于1994年,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互联网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伴随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逐渐繁荣起来。互联网世界的技术是一个多媒体的世界,它给大众文化打上了新技术的文化印记,大众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网络成为整个大众文化的制高点,集合点,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文明的代表,体现着现代性由工业时代进入网络时代后的新的提升。[3]80借助于网络技术,网络文化呈现出与大众文化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开放性、时效性、网络化、数字化、虚拟性、交互性等。正是基于这些特点,网络文化迅速发展,但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夹杂着传统大众文化的特点,使得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扩大化。网络文化的参与主体是实实在在的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与消费者两类群体。在传统实用理性思想指导下,网络参与主体对网络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极影响。本文试采取从网络文化参与主体的角度切入,分析中国传统实用理性是如何面对网络参与主体:网络文化制造者、传播者与网络文化消费者造成消极影响,以及对这些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

二、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参与主体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

实用理性观念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与网络文化消费者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在实用理性观念指导下,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与网络文化消费者之间互相产生消极影响,造成严重后果,导致文化虚无主义泛滥。

(一)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

1.实用理性指导下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产生的经济实用主义影响。在实用主义指导下,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把利润作为唯一追求。“只要大家还承认网络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就将无可逃避地被裹挟进现代商业文化大潮中……网络文化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一样,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或起码的生存,必然会去寻求商业目的。”[4]288“如何看待商业化和产业化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文化以商品的形式出现,是否意味着利润和市场的标准先于内质、艺术和知识内涵?”[5]21在现如今的网络文化发展来看,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本质区别。网络文化的生产与传播不遵循传统文化的规范标准,也不具备传统文化特有的气质。网络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完全以娱乐网络文化消费者的需要为转移,最终实现利润诉求。

2.实用理性指导下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造成的伦理失范与忽视法律的消极影响。基于商业利润的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把利润作为唯一标准必然带来网络文化的伦理失范与忽视法律的消极影响。在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把道德伦理规范与法律在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中直接剔除。通过网络文化消费者的愉快窥视等心理,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生产传播缺失伦理规范与忽视法律的网络文化,以此来赚取利润。以往那种传统文化的创作过程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根据网络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来从事对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

(二)实用理性对网络文化消费者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

1.实用理性指导下对网络文化消费者价值取向的误导。作为产品的网络文化种类数量繁多,网络文化消费者对之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但是,在传统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消费者建立起唯一的价值标准――快乐。一切网络文化消费都以快乐为标准。如果没有外界压力,没有障碍,他们都想不受约束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来享受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者基于这种快乐,来满足身心的愉悦、缓解来自工作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与挫折、与窥视别人隐私的满足心理等。在《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一书中,作者谈到:娱乐性是网络文化非常重要的特性之一,是网络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是网络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4]284同时,这种把快乐作为网络文化选择与消费的唯一价值标准造成网络文化发展的单一与低俗等。

2.实用理性指导下对网络文化消费者审美趣味的诱导。在实用理性指导下,网络文化消费者放弃高雅积极向上的审美标准,仅仅以感官满足作为审美标准。这种感官的审美标准随生活的艺术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双向互动变得更加突出。“在全球化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aestheticization或aesthetization)的质变……[4]174”生活艺术化造成艺术的蔓延和扩展,艺术的生活化使艺术逐渐平民化与大众化。生活与艺术里的粗俗文化的双重影响逐渐扩大。这种生活与艺术的双重影响,使网络文化逐渐走向生活与艺术的融合,这种融合强化了网络文化消费者以感官满足为标准的审美趣味。

(三)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参与主体互相影响的具体表现及后果

1.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消费者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制造传播不良网络文化的诱导。受消费者就是上帝实用理性的影响,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只生产能够娱乐网络文化消费者的产品,以刺激网络文化消费者的感官为标准。没有精粹文化创作的标准,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采取拿来主义、混合主义、掺杂主义的手段,一切以娱乐消费者为参考,只要消费者有什么需求,他们就生产什么网络文化产品。

2.实用理性影响下,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对网络文化消费者的虚无主义诱导。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在表面上迎合网络文化消费者的同时,又诱导了他们,使他们不仅能体验到快乐与感官满足,还会产生对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的信赖与依靠。这种信赖与依靠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会成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基于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使用的网络文化宣传与网络文化产品复制两种手段。通过网络文化宣传,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宣传了网络产品,更重要的是对网络文化消费者形成心理认同,让他们认为只要是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生产传播的网络文化产品,都是符合他们口味的,都是他们需要的,从而造成网络文化信仰。通过网络文化产品复制,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给网络文化消费者造成一种假象:我消费的产品是大家都在消费的产品,我紧跟时代潮流。网络文化信仰与网络产品复制带来的网络假象,最终导致网络文化消费者在茫茫网络文化产品中丧失自我,导致文化虚无主义的泛滥。

三、基于网络参与主体的角度对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应对之策

面对实用理性的消极影响,俞吾金提出要努力开拓人文空间,他认为只有在这两个传统――儒家的务实精神与庄禅的空灵思想境界的侧面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当代中国人才能避免被“物化”或完全地“充实化”的命运。同时,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一种系统的引导与制约。这种系统的引导与制约体现在文化角度、网络参与主体角度、法律角度与意识形态角度四个方面。

(一)在文化角度,对网络文化进行文化批判

在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批判学,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同时也要对网络文化的虚假虚无主义进行批判。

(二)在网络文化参与主体角度,对网络参与主体进行制约批评

对待网络文化生产者、传播者,要求他们改变以利润为唯一标准,提高伦理道德情操,以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引导消费者。对待网络文化消费者,首先要求他们抛弃以娱乐为唯一价值标准,以感官满足为唯一审美标准的狭隘意识,同时强调在网络文化中的自洁意识。

(三)在法律角度,对网络文化相关法律进行完善

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完善与规范。网络世界充斥着太多的繁芜,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对网络文化相关法律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规范网络文化参与主体的行为对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四)在意识形态角度,强调主导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

任何国家都有主导文化的引导作用。在大众文化中,主导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样,在新兴繁荣的网络文化中,主导文化也需要加强引导。这种引导能够加强网络文化参与主体的文化自觉,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吾金.超越实用理性拓展人文空间[J].探索与争鸣,2002,(10).

[2]赵惜群.翟中杰.双刃之利剑:网络文化价值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篇(3)

作者简介:李彦(1976-),男,湖南岳阳人,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卓(1980-),男,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重庆?40005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137-02

网络文化是产生于信息化高度发展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文化活动内容,以及内含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1]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与社会网络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亚文化,正日益成为校园主流文化。[2]网络技术是高校网络文化发展与体现的手段、工具和基本构造方式,网络技术平台对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校园网络文化产生的技术平台——数字化校园系统

从20世纪末期开始,各高校开始建设MIS(管理信息系统)或OA(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之间没有横向的数据联系,不能进行数据共享,于是产生了“数据孤岛”问题。部分高校开始着手将孤立的系统进行整合,并形成单点登录的统一门户,此类整合系统便是最早的“数字化校园系统”。

清华大学最早提出了“数字化校园”概念: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3]

国内高校基本上都是遵照这个思路来建设本校的数字化校园系统,而且系统建设初期的主要推手都是学校的网络技术部门,因为网络技术部门在高校中属于服务型部门,在本世纪初网络刚刚进入人们视野时,此类技术服务部门为了提高本部门在学校的形象和地位,急迫的希望通过应用系统的普及使校园用户了解网络、使用网络。这个过程也正好从另一个层面诠释了网络文化是由网络技术创造并界定的一种亚文化。[1]

从文化产生的根源来看,数字化校园系统具有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形成和确立的功能特征。人要生存,必须要生产;要生产,又必须追求协调与效率;要达到协调与效率,就必须相互交流和沟通,交流就产生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4]数字化校园系统通过网络信息交流使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过程高度协调、效率提高,这样的信息交流也就孵化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

数字化校园系统的目的是“环境、资源、活动”的数字化,由此产生的校园网络文化也相应的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物质文化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资源及其影响下的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活动组织方式等。[5]

二、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繁荣的技术平台——网络社区系统

数字化校园系统虽然促使校园网络文化的产生,并且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但并不能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这是由其特点决定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被动性。参与数字化校园系统活动的用户都是受工作要求,被动进入系统进行活动。系统中的活动步骤和环节亦是按事前的需求约定,不具有任何随意性,在这样的系统中,人是第二位的,流程和制度是第一位,用户无法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二,封闭性。进入数字化校园系统就像进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封闭世界,在使用系统过程中,用户不能够与其他系统发生任何交流。每一个子系统产生的数据大多是本系统的专用数据,不具有标准性,无法与其他子系统进行交流。

第三,严肃性与现实性。数字化校园系统是严肃系统,是对现实世界的拓展,是依附于现实世界存在的。

在这样被动、封闭、严肃而现实的系统中,并不能给予刚刚发芽的网络文化以充足的营养,还需要寻找另一片沃土,而这片沃土必定是由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所创造的。

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6]数字化校园系统营造出来的网络环境让他们找到了自我宣泄与表达反抗欲望的重要渠道。无拘无束的网络空间是大胆探索者和反叛者的乐园,这正是网络文化能够发展繁荣的源动力。

于是网络社区系统便应运而生,这正是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繁荣的一片沃土。这类系统往往由学生自发建设与管理。网络社区系统中包括了BBS、博客、文件、图片、视频、音乐等当前常见的网络服务与网络资源,相对于严肃而沉闷的数字化校园系统,网络社区里充斥着青年学生旺盛的精力和无穷的创意,这为校园网络文化的迅速发酵准备了充分的技术平台和精神资源。

网络社区系统与生俱来就是为了弥补数字化校园系统的不足,从技术上看,具有匿名性、公平性等特点,还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特点,使得网络社区系统成为学生课余的主要活动场所,也使得校园网络文化正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生文化的主体。

三、两种技术平台的弊端

篇(4)

课题负责人:张茂聪    

   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250014

(一)选题意义

在厘清网络文化本质特点的前提下,一方面,探索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道德的重建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的完善,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立足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优势,从学校教育与网络文化的视角破解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生活实际、网络世界的不适应、不密切等难题,推动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社会、走向时代的整体革新。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与网络文化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调查,力图准确把握网络与网络文化的特点,明确网络与传统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阐释网络文化与传统道德教育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方面的差异,了解网络文化境遇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2.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研究。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审视学生道德发展与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学校教育难题的理论架构和实践路径。

3.网络文化与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研究。从尊重、关心和鼓励学生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道德主体间的沟通对话、重构交往伦理以及促进代际间的交往等方面,探索网络文化境遇下学生道德成长的新的特点。

4.学校道德教育架构的理论研究。根据网络文化下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研究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新模式;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以唤醒学生主体道德成长内在自觉为机制的,以新课程、教师和学校文化为基本结构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的基本理论架构。

5.革新学校道德教育基本元素的实践研究。主要从新课改对道德教育的重建方面,立足道德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实施,探索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实践;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方面,立足教师转型和教学伦理重建,探索道德教育实践中教师角色的新特点;从学校文化建构方面,主要立足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建构,探索优化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对策的实践模型。

(三)课题的创新点

1.准确把握网络文化的特点,揭示网络文化境遇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篇(5)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82-02

当今的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这一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时代到来的一个显著标志。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以其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席卷之势在全球刮起网络文化的旋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渗透性、虚拟性、衍生性、多元性等特点,以网民为传播和接受对象,再通过网民包括网络机构传播给大众和社会,其以跨国界、跨区域、跨传统文明观念之特性冲击着人类文明。在网络文化大潮汹涌澎湃地袭向我国后,其传播的文化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必须在充分认识其特质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和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一、网络文化的特性及不良影响

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存在形式,为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中培植了又一朵绚烂之花。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与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载体的网络精神创造和流通。网络文化与互联网相互依存,通过网民流向社会,影响社会的诸方面。网络文化的特性具有开放性、渗透性、虚拟性、衍生性、多元性等主要特点。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与传统文化形态相比,网络文化是一种跨地域、跨民族的“地球村文化”。互联网是网络文化生存之母,只要通过互联网中的任何一个站点,都可阅读乃至上传或流通文化信息,任何一个站点都可向外扩充,快捷、高速地获取与交流各种网络文化信息,从而实现“点点都是中心,又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的状况。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彰显其“信息高速公路”、文化“地球村”的优势,将其包容的形形网络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的网民之中。

网络文化的渗透性。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无论何种性质的内容,只要在网上是可浏览到的,都会潜移默化地被网民所阅读和传播。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群体讨论无论最初的意见是哪一种倾向,其观点都会被强化,称之为群体极化效应。正因为这种效应的发挥,会诱导网民在不知不觉中变异原来已经定型的思想意识观念。也就是说,互联网的渗透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以放大了个体行为的影响、聚合个体行为能量的方式来影响人们。善的影响如此,恶的影响也会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分散的、不受人注意的丑恶现象,往往能通过网络集中地反映出来,再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表现来影响人们,这种影响虽然是在悄然中进行的,但其渗透力量不可小视的。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网民进入网络空间等同于进入一个虚拟社会,在这里,现实社会中的违法犯罪以及其他治安问题已经开始向网络虚拟社会蔓延,目前在现实社会的很多违法犯罪及其他治安问题都可以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找到,并且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问题就更加复杂和尖锐。

网络文化的衍生性。网络文化信息在网络成员的利用下,不断地快速传播着。在传播的过程中,网络成员间会产生从众化心理,进而强化某种意见或倾向,甚至于将某种意见极端化,网络文化中的初始信息被裂变,也可能被扭曲,演变为与本来面目并不一致的观点或事物。网络文化的衍生物具有极端性特征,可以混淆视听,失去事物的本来面目,以讹传讹地制造虚假信息;网络成员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活动,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制约不利的情况下,其言行交织于社会现实中,会变得不易被约束,主观上的“恣意”会衍生行为上的极端或行为失控,出现一些与社会精神文明格格不入的问题。如一些网民在网络社会活动中粗话连篇,肆意谩骂他人;有的传播黄色信息;有的搞坑蒙拐骗的销售活动;有的从满足个人意愿的角度出发制造和虚假信息,以“恶搞”来愚弄他人或图报复和泄私愤。网络文化的衍生性所导致的有害社会文明和稳定的问题数不胜数。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网络空间给予人的社会交际活动最大化的活动场所,在这里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文化习惯,甚至于不分政治观点的网民都可游曳其中,致使网络文化的构建主体呈现多元化。同时,网络文化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网络成员只需点击鼠标,几乎可以获得所要知道的一切信息,无论是哪个方面的信息在网络空间中几乎都能够查阅得到,这样的特点显现出网络文化内容的多元化。多元化网络文化活动的主体和内容,将引发越来越多的网民世界观、道德价值观的麻木和模糊,在文化认同、传统、意见、观点、习惯等方面人云亦云。那么,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引发的问题很需要重视,以确保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被同化和异化,保持自己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对利用和发展好我国网络文化的思考

不可否认,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性,也即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文化需求上的便捷和实惠,必将长存人类生活中。那么,就应该充分认识其特性,抑制其对发展我国文化的负效应,求取其发展我国文化的正效应。

(一)在网络阵地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将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内容大量地输入网络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输入的文化信息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开来。利用网络阵地,对我国的众多网民进行文化熏陶和文化教育,把我们可控制的网络阵地建成能够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的媒体传播阵地。

(二)宏观导向与微观监管双管齐下的优化网络环境

要正确把握网络的宏观导向,牢牢掌握宏观导向的主动权,通过正确的导向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切实加强对输出、输入信息的管理和监控,控制信息源头,规范网络行为,惩治网络犯罪,使信息网络系统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窗口。

(三)法制建设与制度建设双向加强保障网络文化安全

把保障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周密制定和认真贯彻维护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法规和有效防止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制订通过信息网络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激励机制。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

(四)打造基于网络社区的网络素养教育平台

建立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的网络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各级社区教育网上办公一站式服务系统;建立详细具体的网络社区教育服务菜单;组建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施教人员、社会各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服务队伍;建立社区教育绩效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晓薇.关于我国发展网络文化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2,01:56-57.

[2]朱继东.发展网络文化要警惕错误思潮误导[J].前线,2012,05:27-28.

[3]王耀东.论当前进一步繁荣发展网络文化的四个问题[J].大连干部学刊,2012,06:37-40.

[4]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营造优良网络文化环境[J].北京观察,2004,07:58-59.

[5]吴祚来.发展网络文化与国家文化战略[J].今日中国论坛,2007,07:72-75.

[6]石海强.发展网络文化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5:8-10.

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思想方面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入侵有利有弊,要想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首先应掌握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虚拟性特征

网络平台实际上是一个更倾向于虚拟模式的生活空间,属于一种新型空间形态,其介质为虚拟状态下的电子信息,让网络使用者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交流、互动与实践。通常而言,用户不会轻易将自己真实信息告知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在可以隐藏某种信息情况下,网络文化同样处于虚拟状态。

(二)互动性特征

网络文化在传播方式方面与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并不相同。传统传播媒体通常掌握在特定人群手中,由上至下的对民众灌输文化(例如金字塔模型,从顶端向下接受范围逐渐扩大)。在网络环境中,用户的交流、信息获取渠道基本上处于平等地位,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文化、信息的者或接受者。在无论身份地位、贫富贵贱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交流信息的权利。

(三)包容性特征

网络是没有民族、语言、国界等因素隔阂的世界性文化传播环境,由于每个人都可以信息并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出来,网络文化逐渐出现了低俗、反面的一面,影响了文化的健康性。但由于其开放性特征,网络文化对于这些反面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包容,实现了言论自由。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提升思想道德主体性

由于网络世界中文化交流存在正面与负面两种,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过程中会逐渐掌握信息筛选方式。调查发现,约有86%的大学生认为对于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可以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看待,自主将不良信息屏蔽。在这一点上,证明了思想道德主体性能力的有效提升,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区分文化的优劣并选择性接受。

(二)社会道德关系的扩充

现如今大学生接受知识讯息多数通过网络实现,对于一些在没有网络条件下无法有效参与的事件也能够逐渐了解并参与。例如参政议政方面,网络文化不乏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民意调研,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程度以及知识涵盖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参政议政方面有效率更高。

另外,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交相关因素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网络学校、电子图书馆、网络旅游、网络银行等等文化载体的实现满足着大学生交友、旅游与学习的愿望,促进了社会道德关系范围的扩大化。

(三)促进了大学生实践性的发展

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认知世界的途径,在这个新环境中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多方面能力上均有所提升,例如其超越性、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等。可以说,优秀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的正面能量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程度与实践比重。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意识失范的缺失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意识与品德的重要阶段,在网络文化渗透下,部分大学生可能由于自我控制力度的不足比较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传统道德规范对其的导向能力与约束能力呈明显成下滑趋势。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他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隐藏真实信息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思想,自由度更为灵活。在现实束缚力下降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同样可能下滑,继而出现网络犯罪现象。网络犯罪隐蔽性强,一旦其尝到甜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自我管理意识也持续下降,造成意识失范的缺失。

(二)文化复杂性的意识腐蚀影响

之前提到,网络文化同样存在好坏之分,多数大学生都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但现如今仍存在部分学生对于网络文化阴暗面的判断不足,容易受到意识上的冲击等。例如某段时间网络上组织大学生“抗日游行”,这种文化的冲击可能造成某些大学生在看完组织标语、内容后产生较强烈情绪,在没有冷静思考下参与到游行队伍中,可能在游行中发生危险或触犯法律。实质上,这种文化的恶劣影响属于大学生意识根基不稳的表现,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下,一些西方不良思想也同时传入,刺激、奢侈、享乐等不健康信息也同时影响着大学生意识。对于一些缺乏控制力但却存在好奇心的大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能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积极向上与不断奋斗的意识逐渐被腐蚀。

四、网络文化在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网络监管

目前大学生在校上网多数使用的是校园网,校方在此方面可从源头抓起,将防火墙软件安装至校网络服务器上,实现对迷信、黄色、诽谤、暴力等不良文化的过滤。同时注重对校园网站、BBS的监管,避免出现夸大言论、煽动情绪之类的言语,需及时清除。

(二)丰富学校生活

鉴于网络文化对学生实际生活圈子的禁锢,学校可多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各项积极、正能量的活动优化“三观”状态。

(三)校园网侧面影响

校方可将学生上网页面设置得更具学术氛围,春风化雨般的将学生思想道德引导至正确轨迹。可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学会正确鉴别、利用网络文化,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渗透性。

结束语

网络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告别了文化局限性,无论用户处于何处都能够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便是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环境下,思想道德难免受到正负两面影响。校方应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各项措施优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程度。

参考文献:

[1]兰岚.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2).

篇(7)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302-020 引言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体育产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据调查,美国体育产业的年增长值能够占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而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则达到了11个百分点;反观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仅有7个百分点;贡献率与美国差距则更大,仅为美国的十六分之一[1]。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我国的体育产业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因此,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的进程,发展体育产业的潜力,借助新的平台推动体育产业的不断更新,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

1 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意义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而体育产业中的多项分支产业,都具有明显的文化产业特征,比如,竞赛表演类体育项目、体育赛事转播、电子竞技产品等的开发;互联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体,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和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网络也成为各种产业开展的新领域,因此,网络文化产业也就无可代替的成为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国务院2010年3月颁布的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提出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网络产品也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环境。因此,合理借鉴网络文化产业的的有效载体,不断研究体育产业理论边界,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形成新的体育产业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2]。

2 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联动发展途径

2.1 构建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理论体系 任何方案的施行,都需要理论基础做支撑,因此,要告诉重视体育产业与文化网络产业联动发展的理论架构,以体育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作为理论体系,分析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定位。首先,在国家政府的角度,要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产业的网络化发展,做好体育事业的分类管理,形成多种形式共存的体育产业发展局势。其次,在社会的角度,形成多元的网络体育文化产业服务体系,提升体育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促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2.2 网络科技技术运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融合将能够发挥体育产业创意资源的积极效应,利用网络技术推进体育产业的信息资源建设。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以来,体育赛事的转播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网络文化产业来实现,因此,将网络产业的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有效的转化为体育产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中重要生产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借助互联网,实现体育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提升体育产业的科技信息含量,是体育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真正实现体育产业的网络化,就要使体育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高度融合,高度关联,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推动体育产业的转型,突破行业壁垒、地域限制、推动体育产业的网络化,按照市场化的模式,使体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3 促进体育元素和网络文化元素的融合 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加强重大国际比赛的传播,多画面,多角度的展示体育赛事的品牌效应,发挥体育品牌功能,这是网络传播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网络所具有的“随时随地”,“任何信息”能够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无障碍、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传播,使消费者能够及时的获取各种资讯。

2.4 注重电子竞技业的发展 网络动漫产业与体育产业相结合,是未来体育产业进入“体验营销”发展的一大趋势,玩家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体验到体育明星的风范。我们可以将“电子竞技运动”理解成: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下进行的对抗性益智电子游戏运动。正是因为电子竞技运动这样的内涵和功能,国家体育总局才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将之列为中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在wcg2011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中,中国队以1金3银1铜的成绩仅次于韩国队,位居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消费者的加入,影响到与体育文化产业最密切相关的青少年群体,发挥体育产业的号召力,给电竞产业的发展带来发展生机。

2.5 打造多元体验的体育产业 在网络社会化的的背景下,打造多元体验的体育产业,例如,我们可以通过X360系统的kinect来观看ESPN的众多体育赛事节目[3],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观看比赛的的同时与其他观众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发表自己对比赛结果的意见以及发起各种投票等。因此,大众参与是体育产业消费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特征的消费人群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也不完全一致,而这些差异就构成了众多的小体育文化族群[4]。因此,体育产业的网络化发展归根就是满足这些系体育文化族群的需要,特别是互动式的体验需求。在增加体育文化产业自身内涵的同时,合理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满足体育消费群体浏览、观看、评价、讨论、下载等各种需求,完善体育产品的体验需求,发展真正的网络体育产业,打造体育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杨帆,齐琳.体育产业振兴规划有望公布,2万亿市场待唤醒[N].北京商报,2010-03-25.

篇(8)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6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上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它对传统的校园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师生产生了影响。如何利用好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摒弃其消极作用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现状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校园的精神氛围,师生在这种氛围里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并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形成其价值观和世界观。鉴于网络的迅速普及,高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平台,便于师生进行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和休闲娱乐。虽然网络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所以,网络文化有好的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不好的一面,起到了消极作用。

1.1 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网络文化有其积极的作用,第一,网络文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可以求助于网络,并且可以得到满意的回答。第二,网络文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网络的开放性和普遍性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局限,网络吸纳了古今中外、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资源。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轻松获取这些文化资源,学生也不例外,通过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学习,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层次和文化素养。第三,网络文化释放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和情感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很可能演变成心理问题。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他们可以通过看电影、听音乐、聊天等方式,把心中所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想发泄的不满释放掉,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有帮助。

1.2 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

当然,网络文化有其积极作用,就有其消极作用。首先,网络文化严重冲击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网上经常接触一些西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无形中难免会受其影响,使学生对善恶是非、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产生模糊的标准,盲目追求个人享乐、刺激的生活方式。其次,网络文化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和人际交往,学生经常泡在网上,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使他们减少了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遇到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去网上寻找解决方法,使现实生活中的感情越来越淡薄,长此以往,其会削弱人际交往的能力;最后,网络文化冲击着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网络上的资源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资源的使用没有具体的法律和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陷入沉迷的境地,比如玩网络游戏,而学生处于一种无法自我控制的状态时,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 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基于对网络文化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分析,高职院校应拿出有效的建议与管理对策,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的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

(1)提高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视度,把它纳入学校的总体建设规划中。只有把网络文化纳入学校的总体建设规划中,才能真正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才能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功能,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保证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的平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这支队伍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深厚的计算机知识,这样在传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才能很好地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才能利用好网络上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学校就要出台相应的对策,对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给予其各种奖励,以激励他们向这方面努力;在评聘职称上,向这方面的人才倾斜,提升他们的待遇。总之,所有的对策都是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进而建设和管理好网络文化。

(3)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贴近学生的网络文化,凸显学校网络文化的特色。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把网络文化打造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把本校的文化底蕴融入到网络文化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文明和学术文化。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把网络文化创建成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内容体系,发挥其引导和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多投入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校园里学生可以方便上网,在网络上多开发一些学生喜欢的板块,比如论坛、成果展示等,使学生有说出自己想法、展示自己成果的地方,多展示一些积极向上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文化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网络文化才能被充分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先进网络文化 弘扬 对策

Key words:The advanced network culture brings honor to the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赖水香 女 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96-02

一、正确认识先进网络文化的内涵

1、先进文化就是代表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精神文化生产的积极成果,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1]。

2、网络文化主要指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世界中人们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要求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作为双向甚至多向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文化载体的网络,应该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提供快捷而广阔的渠道[2]。

3、先进文化与先进网络文化的关系。先进网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先进网络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以为指导, 以培育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同样应该建设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总书记指出: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于社会影响颇大的网络文化,就应该积极引导,使之反映我们时代的前进方向,表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以先进思想和科学精神指导下的文化园地,才能给所有网民以清新活泼的文化滋养,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因此,建设和发展先进的、健康的、积极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必然要以为主导。以思想为主导的网络文化,是中国的网络文化,它还必需具备中国风格和气派,体现中华民族特色,这也是文化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形成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历史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不断扬弃和发展。它作为一种深厚的历史积淀, 传承至今,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具有深刻的影响。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地球村”里的网络文化,同样也应该保持并弘扬民族文化,并不因为地域空间在网络空间中的消失而一笔抹杀民族文化。社会主义中国的网络文化, 应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二、网络文化的影响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已离不开网络,它不仅使通讯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网络传真、网络会议等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越来越成为人们偏好和习惯的沟通方式。而且其数字化功能的不断开发和扩张,越来越展示着虚拟世界的精彩,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网上家园、网上社区等等,已经使“上网”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进入网络世界,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阻隔,把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们变成了同一个“社区”的“守望者”,而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把现实世界的传统生活方式虚拟为“数字化生存”。这种虚拟的“数字化”生活的魅力是无穷的。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技术能像网络技术这样迅速风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具体化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的发展而言,网络对于促进人的自我解放和发展的确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不良网络文化日益严重,给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带来了思想、行为上的消极影响和毒害。如有的青少年因为网瘾而辍学、退学、离家出走、暴力犯罪甚至自残自杀;有些孩子为了上网玩游戏而不惜欺骗、打骂以至伤害、杀害自己的亲生父母;还竟然有父母由于网瘾问题而亲手残杀甚至肢解自己的孩子!而且,现在已经不只是孩子们受影响了,不少成人也因为网瘾、网恋、网婚、网上同居、网络赌博等造成种种家庭悲剧、甚至犯罪。近日,据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透露:被抓获的青少年犯罪当中,有近80%的人通过网络受到诱惑;这些人因为沉湎于网络,或者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作案甚至作大案,进行诈骗、、抢劫、抢夺的犯罪比例非常高。

三、弘扬先进网络文化的对策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先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互联网、网民付出艰苦的努力。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对策:

1、政府要创新思维,网络文化的管理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市场引导为主,辅助技术手段来解决网络文化当中的新课题和新考验,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畅想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的阵地,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统先进网络文化,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育,做到用网络平台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塑造美好的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正气,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先进的网络文化中来。以发展和建设为前提来统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管理的目的是健康发展,服务的目的是促进繁荣,新生事物我们要伴随着新的事物产生,网络文化对传统的文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网络文化的负效应都是在其自发、无序的状态下产生的,要防止首先要明显是非,加强引导,要以人为本,研究网民的心理和需求,建立网络文化多元繁杂的特点,倡导和树立和谐文化理念具有长远而富有深刻的意义,文化价值取向应当发挥运用的作用,网络可以无中心,但人和中心不能无目的、无方向。扶持主流网络文化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强化主流文化的社会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积极运用新技术、完善网络运行制度,倡导为民办网、为民上网,掌握好真实与虚拟的平衡,营造自由而又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2、互联网要以服务网民构建具有独特风格的先进网络文化作为职责。完善互联网行业自律机制,规范自身行为,依法办网,以爱国、守法、公平、诚信为基本原则,积极推进行业自律;以讲政治,讲发展,讲道德,讲责任为其精髓;以团结、服务、规范、创新为其理念,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实现梦想,创造未来为其己任,净化网络环境,传播先进文化。

3、加强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建设,积极运用网络新技术加大对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占领思想文化的网络空间,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要大力开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数字化网络产品,切实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网络空间中的占有率,打破西语对互联网的文化垄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网络文化的需求。用先进的思想在网上筑起一道钢铁长城,保持我们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先进性、纯洁性。

4、严肃认真而又科学地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道德。网络在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它的影响和作用还需要深入、科学地探讨,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既要认真重视,更要深入研究。孩子们喜欢电脑,喜欢网络,甚至有一些迷恋,对此不要轻易指责,而要因势利导;不要简单限制,而要自我调适;不要一概否定,而要提供适合青少年的网络内容和环境。这些才是网络文化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

5、积极挖掘网络游戏产业,游戏产品作为文化内容的载体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载体,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成瘾。积极开展网络游戏的研究和网络人才的专业培养工作,包括游戏内容,类型、研发、技术、评价、教育、文化等等。网络游戏是关系到网民的成长,甚至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个大事,不可等闲视之,人类创造的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又通过了庞大的玩家群,反作用于社会,玩家在游戏里学到的一切会反映到社会当中,可以说关注游戏也是关注网民的健康成长。

6、努力提高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增强网络行为的道德自律。切实加强以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网络道德建设,增强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和自律意识,为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提供道德理性的自觉维护。 首先,加强网络道德的规范体系建设,提出网络交往应该坚持的道德标准,防止和克服网络世界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网上要深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网络伦理的底线做起,构建一套最基本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以防止和克服因道德失范而导致网络世界的行为叛逆。 其次,要加强网络道德的调控机制建设,努力在网上营造维护公平正义、褒扬真善美、声讨假丑恶的舆论氛围,凝聚网络世界的道德力量。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要在网上强化道德调控机制建设,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道德舆论氛围,使人们的网络行为同样受到道德力量的约束。第三,加强网络道德的自律意识培养,努力强化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提高对网络行为和网络文化的是非鉴别力,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侵蚀。道德建设尽管需要营造道德教育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但关键还在于提升主体对道德意义的理解和对道德行为的自觉。网络道德建设要强化主体的道德意识,并要求从网民自身做起,培育共同维护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道德理性。

篇(10)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次发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首要表现就是伴随互联网规模和技术的发展,人们花费在网络世界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17年6月,我国有网民7.51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4.3%,比全球平均水平49.7%高出4.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占网民规模的96.3%[1]。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观念、伦理道德,甚至是改变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网民学历结构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达20.7%,从网民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比最高,达24.8%。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网络文化消费和创造的生力军,网络文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伦理道德观念。因此,开展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关系的研究,对切实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意义重大。

1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的概念非常复杂,不同领域的学者都试图从本领域的视角来给文化下定义,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得到公众认可的定义。中西方的百科全书中通常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于文化的分类,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分类标准。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下位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人们对网络、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网络文化的来龙去脉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只有理清这些概念,我们才能够进一步研究网络文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外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成果丰硕,网络文化研究在国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将网络作为新兴事物来介绍的流行网络文化研究阶段;二是以网络虚拟社区和网络在线身份为研究热点;三是以批判的眼光研究网络文化的阶段[2]。而国内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开始于1996年的“数字化浪潮”,国内学者开始大量的翻译外文著作,国内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网络文化研究专著,例如郭良的《网络文化丛书》(1997)、刘良海的《网络文化导论》(2005)和黄新国等主编的《穿越时空的美丽:大学生与网络文化》(2008)。国内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网络文化起源、内涵和特征的探讨,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等方面。对于网络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论述。

美国学者DavidPorter认为网络文化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3]。但是,被人们广泛熟知的则是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文化概念:“文化或文明,从广泛的民族性来讲,应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4]陶善耕等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在网络世界自由进行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文化形式产生影响活动。”[5]刘阳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网络精神创造,它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不难发现网络文化不仅涉及面广,而且仍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中,这或许正是网络文化难以定义的原因。对于网络文化的内涵诠释,归根结底是要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阶段上进行理解,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网络文化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体现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各种文化现象、过程的综合。明确了网络文化的概念和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明确了网络文化的特征。因为网络文化的发展依附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因此网络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形态文化的显著特征:1)虚拟性与现实性;2)开放性与共享性;3)有序性与无序性。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带来的危机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养成既面临机遇,又充满挑战。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成为大学生打开知识大门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且是大学生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在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便利和益处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十分突出,因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稳定,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所以在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中大学生首当其冲。

2.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带来的危机

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新的特点,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在网络世界延续着。大学生在互联网络世界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流和碰撞中进行选择和被选择,其后果往往是多数大学生开始变得迷茫和无所适从[6]。有些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的绝对优势以及扩张本能,潜移默化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甚至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颓废思想,对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极为不利,对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造成冲击。长期受西方世界价值观主导的网络文化的影响,会让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产生质疑,甚至崇洋。长此以往,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的随意性被强化,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世界进行一些有悖于现实道德,甚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例如发表过激言论、散布谣言、制造混乱等,这些都是网络无政府主义的表现,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和政治素养的提高。

2.2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带来的危机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世界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摆脱现实世界的道德束缚。这也让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外来思想、外来观念有了可乘之机。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必然产生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尤其是在我国网络话语权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可塑阶段的大学生长期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势必会对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产生怀疑,逐渐接受、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导致伦理道德观念的错位;网络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网络世界日益成为人们宣泄情感、聊天交友的主阵地,这种“人机交往”的模式,必然会导致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疏远和淡化,造成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冷漠;由于网络道德规范体制机制不健全和网络立法的严重滞后,对各网络行为主体还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大学生违反网络道德已屡见不鲜。

2.3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带来的危机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主要是指过度依赖和沉溺网络造成的危害。沉迷网络会让人性格变得孤僻,逃避社会现实,失去对学习和娱乐活动的兴趣,容易把对现实世界的情感和喜怒哀乐寄托到网络世界,正常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感情淡薄,人格异化;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使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生活,喜欢独来独往,和家人朋友的关系疏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习惯于在网络世界表达思想和宣泄情感。其次,大学生在网络世界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如果不能很好的实现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的自由转换,很容易发生心理错位,导致大学生人格障碍,这些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是极为不利的[7]。

3大学生易受网络文化影响的归因分析

3.1对大学生主观因素的归因分析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的职业结构来数据显示,学生在网民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24.8%,可见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在学生网民中,大学生网民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德认知模糊,在思想和行为上仍然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筛选和识别能力。与现实世界相比,在网络世界大学生或许更容易找到宣泄情感的出口,但是他们的非理性情绪也被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所放大,容易产生情绪化和感情用事。同时,由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使他们难以抵挡形形的网络诱惑,甚至在明知道自己行为不妥的情况下,仍不愿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可塑性大,开放的网络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2对网络文化自身特点的归因分析

伴随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花费在互联网上面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社会的建设,使得大学生与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网络文化良莠不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必然遭受一定的冲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国家以网络为手段强势输入西方世界价值观念。西方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强势话语权,企图利用网络手段输入西方世界的伦理价值观念,作为国家未来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理所当然成为各种势力重点拉拢和影响的对象。2)现有网络监管体制无法对网络主客体形成有效监管。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限制,无法对所有的网络消息进行有效的识别,加上网络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一些不法分子的投机取巧,使得不良文化、垃圾信息充斥互联网,加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势必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产生冲击[8]。3)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放大了网民的随意性。网络的虚拟性和随意性,使得很多大学生戴着“面具”上网,其在现实世界遵守的规则和束缚,在网络世界可能会被其完全打破,做出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

4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

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互联网的综合治理体系,为全社会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运行空间。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必须根据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4.1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运行环境

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运行空间,需要法律的保障。坚持依法治网,在法律的基础上去规范、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9]。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多数网络主体网络道德意识淡薄,网络行为失范,政府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实现依法建网、依法管网、依法用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差距还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措施方法不灵活、缺乏可操作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始终滞后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对新出现的网络现象不能及时跟进。各网络主体只有受到法律法规的制度约束,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才能不断从网络上获取新知识、汲取新营养。

4.2强化网络素质,实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法律和道德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加强网络立法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基础,法律发挥的是他律的作用;提高网络素质,增强道德自律能力,是从自律角度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除了法律强有力的保障,还应该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实现他律和自律相结合,让其主动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识别并做出选择,进而全面规范大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行为。伦理道德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律性,强化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必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让大学生自觉筛选和抵制不良信息,减少因为主观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当前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10]。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文化真实面貌,知道在网络世界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应该禁止,通过增强道德自律,减少或避免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这是大学生理性使用网络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慎独”精神,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唤起大学生网络文化主体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通过自我约束,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觉履行道德责任的信念,从而指导自身的网络实践活动,规范网络行为。

4.3拓展思政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如何适应网络文化、积极运用网络文化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网络文化环境中的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需要根据网络文化环境中体现出的不同文化背景来增加教育内容。课堂教育作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效果。网络文化环境的复杂性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也要因时而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观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都是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应该强化的教育内容,要善于运用网络的传播手段,把这些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融合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和网络服务中。

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中,更需要落实到平时的行为中,做到依法上网,文明上网。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不断挖掘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树立大有裨益,从而抵挡外来文化的渗透侵蚀。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13.

[2]周茜.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

[4]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侬,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陶善耕,宋学清.网络文化管理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16(2):83-85.

[6]廖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7]王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3.

[8]于安龙.虚拟的网络与真实的道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道德之维[J].中国青年研究,2016(8):103-108.

上一篇: 初中的生物知识点 下一篇: 档案管理的内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