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3: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市发展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是贯通大外环。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完善、通畅、快捷的道路网络予以支撑,构建城市大外环,是邳州人民多年期盼的愿景。随着270省道东南绕城公路今年的开工建设,我市的东环、南环将于不久的将来贯通,形成全长56公里的城市大外环,将城区面积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将极大地拉开城市发展空间。
城市雕塑首先是一件艺术品,在此基础上,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才能够得到体现,城市雕塑如果没有了艺术性,也就没有了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现实中,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单薄,甚至消失,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城市雕塑商业化的现实。雕塑的创作者,在这种商业化面前,失去了主体创造性精神,只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的兴趣,换来属于自己的经济收入。很多作品都是国外或其它地区的照抄照搬,大都是粗制滥造,经不起人们的仔细观赏,偶尔有作品能够精雕细琢,也是以一件工艺品的初衷来对待的,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诚然,城市雕塑是有着巨大经济价值的,一个优秀的城市雕塑,甚至会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性景点,但是这种经济价值是建立在艺术价值之上的,倘若是在商言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艺术价值甚微的话,经济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不但没有起到城市雕塑本身的功用,反而破坏了环境的整体性与和谐性。
2.雕塑创作和公众审美意识之间存在矛盾
当问及一件雕塑作品给普通人民群众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时,我们会经常听到“看不懂”的回答,这种“看不懂”是指对于雕塑审美意义的不理解。城市雕塑作为一门开放的公众艺术,这种特征决定了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使人民群众产生一种无声的交流,也就是看的懂。这有两方面问题,一个是雕塑家创作的问题,另一个是观众审美水平较低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各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对于普通民众的审美教育少之又少,所以整个国民审美水平几乎处于一个最初的阶段。且这种状况也是在短时间之内很难改变的。而作为雕塑创作者来说,在创作的时候过于主观,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欣赏和接受水平,有的时候,自己苦心创作的一些作品,也确实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却没有被人民群众所充分认可,即他们没有以普通民众的身份对作品进行重新的审视,也没有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一来,雕塑家的作品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反而被认为是“看不懂”,这种审美结果反馈到艺术家身上,难免会灰心丧气,甚至有可能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走上一个媚俗和平庸的创作道路,由此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近年来,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城市雕塑来说,这是一个解决创作者和接受者审美意识矛盾的契机,如何使雕塑作品在具有艺术性的同时,还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抄袭照搬致使创意和内涵缺失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借助于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世界各地的雕塑原型,这本应是城市雕塑设计者重要的参考借鉴,但是很多设计师,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都出现了一定的抄袭现象。特别是一些西方作品,其文化环境和文化历史,与中国有着本质性差异,不考虑这种差异,直接照抄照搬,只会造成民族性和地方风格性的缺失。笔者就曾见过这样的情景:在一个中国主题的公园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西方风格的雕塑,而且还是身体的姿态,不但美感全无,还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和误导。同时,在城市雕塑要求数量和速度的同时,很多雕塑家经常被限定要在多长时间之内完成作品的设计,同时还要体现出主管方的设计意志和要求,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干扰,自己的思维和理念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而为了满足主管方这些“外行”的要求,就不得不对雕塑的创意和内涵做出妥协,有的雕塑家甚至还制成了模板,进行批量创作,相邻的两个城市中有着极其类似的作品,造成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
二、城市雕塑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1.明确城市雕塑的管理和创作责任
城市雕塑是一门公共艺术,所以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有管理方、创作方、维护方等,涉及到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完之后的后续工作等多个环节,这一个个环节得不到明确,城市雕塑建设就还是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局面之中,数量和质量也得不到具体的保证。首先是管理方,谁负责创建,谁就有权利管理,所以管理方和创建方是一个角色。就中国的体制来看,很长时间里,关于城市雕塑的创作方和管理方还将是政府部门,为了能够在本质上提升城市雕塑的质量水平,建议可以由当地的园林部门、建筑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组成一个城市雕塑建设的委员会,该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紧密结合本地区城市建设发展,为城市雕塑建设做出相对长期的规划,并在此规划之下,按部就班推进。这个委员会的成立,能够让城市雕塑有了最具针对性的关注,为后期的创建和维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创作方。创作方是雕塑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强调的是雕塑家要坚持和维护自己对作品的发言权,很多失败的城市雕塑,并不是雕塑家本身的水平低下,而是他们在创作中受到了管理部门的干扰,很多时候不得不采用他们的建议,从而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致使自己的创作理念得不到充分的表达,造成了作品质量的降低。最后是维护方,要组织有关部门,抽调专门力量,定期对城市雕塑进行清洁,及时制止破坏城市雕塑的行为,对于雕塑周围,要保持一定的空间,禁止随意依附。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展开专题宣传活动,号召全体市民都来爱护我们的城市雕塑。所以说,一个优秀的城市雕塑建设,需要从筹划、创作到维护等环节的通力合作,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意识,这是搞好城市建设的基础。
2.城市雕塑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现存很多城市雕塑,之所以给我们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没有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实现有机的融合。这种融合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雕塑的体积和环境空间比例关系的和谐。作为摆放在公众环境中的雕塑作品,第一要素就是它的体积,对于雕塑体积的设计,也是雕塑家首要考虑的问题。当前创作中的一个误区就是不考虑周围的环境,一味地求高求大,单一追求雕塑本身的视觉效果。结果很多时候,不但雕塑本身的艺术美感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还起到了一种喧宾夺主的不良作用。所以雕塑体积设定的前提,就是和周围的环境相和谐。其次是形式结构和雕塑相呼应。在具体的创作中,要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空间,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造型,让雕塑能够和周围其它事物形成一种遥相呼应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比如在幼儿园周围,放置一个造型十分抽象的雕塑,显然就是不合适的。最后是色彩和材质与周围环境的统一。现代雕塑中,可以选择的材质越来越多,在给雕塑家带来了丰富选择面的同时,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材料使用的混乱。再加之不同材料上不同的使用,很容易造成雕塑和周围环境的不和谐。所以还是要根据环境的具体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比如纪念性的雕塑,多用石材,颜色上多使用材料的固有色,给人以庄重的感觉。而在一些休闲区域,则可以使用一些多变的材质,如玻璃钢等,采用红色、黄色等明亮的色彩,以突出一种轻松和活力的感觉。
3.城市雕塑要与人文环境相和谐
人文环境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城市雕塑也是一种文化,两种文化相遇之后,应当是一种融合,而不是并行甚至对立。首先,要注重环境的历史背景。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着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雕塑者在创作之前,要对这种历史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同时通过自己的雕塑,与这种历史文化相契合。比如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在松花江边,有一座“八女投江”的塑像,是为了纪念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八位女英雄,这座雕塑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和再现,同时也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灵魂。这种通过跟历史环境相结合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毫无目的的建设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次是要注重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中国地大物博,地方文化丰富,所以在城市雕塑的创建中,要注意和地方文化的契合。在一开始创作和建设之前,就要进行通盘的考虑,尽量从地方文化中选材,使之反映出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地域风情。例如河南省郑州市炎黄二帝塑像,建在五十多米高的山上。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炎黄二帝又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祖先,所以这个雕塑的创建是十分切题的,不但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吸引着大量的外地游客。
4.雕塑家个人创作责任的树立
【关键词】青年住宅广州市适宜性可持续性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从广州市住宅的发展历程看青年住宅
青年住宅,是针对青年群体的生活、心理特性开发的住宅类型,是社会发展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更高层次的体现。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核心,和其他核心城市一样,率先迈出进入住宅产品精细化的步伐,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的阶段,伴随着的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住房分配都是有职工的职务高低、工龄长短和家庭人口数等情况排队分配,在广州也不例外。如果单身一人,想要分到一套独立的房子非常难,一般只能分到一套房子里的一小间过渡,到了结婚的时候才有机会分到一套独立的房子。“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是福利分房的典型特征。在福利分房的时代,属于全民所有制的城市土地实际上归国家、政府支配,政府盖房子,分给老百姓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公房”。在六十年代,受到自然灾害和“”的影响,广州市住宅建设缓慢。“”初期住宅标准一度降低,仅仅是“一人一张床”,到了后期才有所减缓。这时,独门独户、满足家庭使用要求的小面积住宅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希望。在多数新建的住宅中,厨卫空间为各户独立使用。
到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风气下,住房制度开始进行改革。广州市在1982年建成的东湖新村是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同时也是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一户一套房”成为了这个时期的居住目标。
制度的改革使得住宅的建设速度开始迅猛加快,同时住宅面积比起以往大为增加。但出于节地的考虑,在套型设计的面宽和进深标准上,有着严格的控制。住宅中的空间配置基本能满足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做到了“餐寝分离”。
到 1990 年,全市共成立了 65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市民提供了数万套商品房,城市住宅的形式大为改观。在商品房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下,套型设计开始丰富,各功能空间的配置逐步得到重视,并不断完善,这使得居住者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重视。
2000年以来,住宅的商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套型设计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健康住宅”、“绿色住宅”、“青年住宅”、“单身公寓”到“商务住宅”等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同时,越来越注重居住外部环境的景观设计和小区的配套设施,以求营造一体化、全方位的主题小区。这个阶段体现出居住的舒适性和文化性受到普遍关注。
纵观广州市住宅建设的发展历程,应该说,针对青年这一特定的群体进行开发的住宅类型应该是近10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由于青年人是房地产市场中规模巨大的成长性消费群体,对其居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上海九亭青年城、广州理想青年荟、南京东渡国际青年城等等都是在近几年推出市场的定位青年群体的居住小区。这些小区专门为青年群体设计出一些小户型,面积在30-50平方米,这些户型脱离了传统的“厅”、“房”的概念,将睡眠和活动的区域模糊化、垂直化,充分利用居住的空间,同时迎合新生代青年群体独特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2011年,万科拟定推出了米极小户型的产品,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是对青年小户型的一次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深度探索。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自1998年商品房政策推行以来20多年的发展,到了近几年到达了空前的高速度,政策的过度开放和开发商片面追求利润导致了住宅套型结构失调、粗放型建造、设计缺乏研究等弊端。2006年政府出台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的条例,规定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这从政策上否定了当前房地产市场以大户型、豪华型为主导的套型结构和奢靡浪费的风气,同时也在本质上与青年住宅这一命题切合。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应该对社会的中间和中下阶层,特别是新生一代的青年群体给予更多人文关怀。
2.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居住需求
2.1关于青年的定义
青年这一词的含义在不同的社会范畴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一直在变化,联合国在1985年国际青年节,将青年界定为15岁至24岁之间的人。本文所指的“青年”,乃特指处在城市生活、工作的一类群体,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强力推动者,但是处在人生财富积累的前期,资金紧缺,面对城市高企的房价却难以负担普通商品房,然而又不符合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因此,本文把“青年”界定为22岁到38岁之间的人。
2.2青年群体的集体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
美国芝加哥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将21岁至40岁定义为成年期,他指出,人在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包括开始从事一种职业、选择配偶、学习过婚后的配偶生活、开始组建家庭、抚育子女、管理家庭、参与合乎自己性格和志趣的社团活动等等。处在这种阶段的群体智力、创造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运用元认知策略水平也更高,是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过渡时期。由此可见,青年人在自我塑造中不断自我完善,形成独特的个性,在社会中发放出自我的生活激情,其审美需求的独特性也会随之发展。
青年人步入社会后事业上刚刚起步,并为之紧张地工作;要面对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会遇到重重困难,在这种自我身份激烈变动的过程中,青年人往往可能屡屡受挫。他们需要发泄、调整自己的心态,需要一个属于自我的地方,而它的载体便是“家”,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再者,青年人个性十足,经济上渴望独立自主,脱离父辈的庇护,在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个人领域感不断加强、扩张,表现在希望拥有自己独立的住所。希望受人尊重、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承认,并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3.在广州市青年群体内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在搜集广州市内青年住宅建设情况资料的同时,我们设计了一套青年人住宅调查问卷以获得青年人的生活习惯、居住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完成本论文以事实为基础的论证。问卷内容包括:(l)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职业、收入; (2)被调查者的生活和居住状况;(3)被调查者的居住细节。问卷调查历时一个多月,最终收回有效答卷500份。
①青年群体收入普遍偏低,购房能力不足。
经调查,青年群体收入总体偏低,5-10万占24.35%,对于自己收入较乐观的(年薪超过10万)只占10.98%。调查对象中,只有23.35%有能力购买房子,其他的青年会选择与父母同居,或者住集体宿舍、租房子住。在有能力购买住宅的群体里,只能负担得起40平方米以下的占绝对多数,占42.51%(图表1、图表2)。
图表1图表2
由以上两个表格的数据分析与对比可以看出,青年群体由于刚刚步入社会,正处于事业起步阶段,掌握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很难承担独自购买住宅的压力。因此在住宅产品的结构上应重视小户型的比例,在满足青年人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压缩面积以降低住宅的总价。
②大多数青年考虑过有了孩子后会更换自己的住宅。
在面对家庭增加一个小孩子的情况下,67.86%的青年认为应该更换住宅,给小孩子额外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图表3)。
图表3
这表明了在青年住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应该将居住看做是一个活动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过程,一个二人的青年家庭可能会慢慢发展成为三人的家庭(老人或孩子)。而在考虑“是否考虑过与父母同住在自己的居所住”上,青年人并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自我”,超过半数的被访者有考虑过,并会与父母同住(图表)。这也是青年住宅需要考虑的。实现青年住宅的可持续性可以通过几种方式:
a. 在一定的面积下通过空间灵活的划分,另外划分出给小孩(老年人)的空间,或者将书房(储物间)改为小孩(老年人)的卧室。
b. 考虑打通相连的两户以增加住宅的面积。
③对于住宅的功能布局,被调查者更多注重卧室与客厅。
关于一个住宅户型,各功能房的布局会影响着该户型的质量。在对各个功能重要性问题上,被调查者最看中的是卧室与客厅的合理性,其次是厨房与阳台,再次是书房与厕所。所以,在户型设计时,重点是处理好卧室与客厅的布局。(图表4)
图表4
a.客厅注重接待聚会与休闲娱乐。
客厅具有多种功能,设计时难以面面俱到,应根据使用需求来设计。调查显示,81.44%的青年注重客厅的接待与聚会的功能,而注重客厅的休息娱乐功能则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9.88%(图表5)。
图表5
b.卧室注意隔音与私密性。
关于“是否介意卧室空间用隔板或帘子等划分出来,而不是用实墙划分”,超过六成的人认为表示非常介意,认为这样隔音与私密性得不到保障。(图表6)因此,在处理不同功能分区的关系时要注意采取适合的方式。另外尽量兼顾卧室的朝向。(图表7)
图表6图表7
④相比于餐厅与客厅功能合一(KL),被调查者更偏向餐厅与厨房功能合一(KD)。
在整合传统功能空间上,有接近七成愿意餐厨合一,远高于餐起合一(10.78%),这一结果与传统的就餐与客厅合一的观念相差甚远,反映出了青年的习惯特征(图表8)。由于青年在家炊事与就餐功能减弱,厨房布置以简易为主,而不必有完整的一套厨房设备,满足基本的洗、切、炒等功能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厨房的工作台(备餐桌)直接当做餐桌,使得厨房与餐厅的功能模糊化,因此节省厨房和餐厅的面积,甚至取消独立的餐厅。
图表8
⑤青年群体并不仅仅关注住宅的内部需求,也注重社区环境品质。
在“你认为哪一项能为住宅带来升值空间”上,有较多的被访者首选“优越的社区环境”,其次是“社区的公共交通”、“社区选址”等(图表9),这表明青年群体除了关注住宅设计本身,对于社区的环境营造也是十分重视的,青年人并不仅仅囿于自己的小空间里,往往希望与外界交流,彼此之间乐于交谈、互动,容易产生交往行为。因此青年社区应注重社区环境的营造,而不应仅仅过于局限于住宅内部的空间设计。
而在社区的基础设施配置上,青年人要求较高,除了传统的健身、生活配套、医疗设施之外,还注重生活服务、教育服务、社区交往服务的配置(图表10),这反映青年群体在当今社会对于生活享受也有一定的要求。
图表9图表10
4.总结青年住宅的要点——适宜、可持续
4.1对适宜性的理解
青年住宅经历了青年住宅所面对的群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青年住宅的面积需要进一步压缩,但在住宅功能简化、面积减缩的同时,万万不可丢弃的是住宅的基本核心——为居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①考虑功能的复合性,利用功能模糊化设计缩减交错的面积。例如:
②保证空间的私密性,在室内设计的层面解决视线的干扰和空间的隔断。
③考虑青年人的生活特性、社交习惯和心理需求。
④考虑住宅设计上的可变性,充分考虑家庭人员扩充的适应性、住宅结构的扩充性。
⑤考虑住宅管理上的循环可持续性,提高住宅的使用效率。
⑥利用边角位、难用的位置设计收纳空间。
⑦设计风格应迎合青年年龄段的特点,偏重现代简洁、轻快明朗的风格。
4.2对可持续性的理解
在对于可持续性的理解层面上除了上述的设计层面上的方面,笔者认为应有另外一个涵义。青年住宅在产品类型上更偏向于“过渡性”,青年人随着年岁的增长,无论是家庭性质、活动和个人的观念、追求都慢慢地发生着改变:早期的青年人追求“动”的品质和不断变化的生活;到了后来就越来越希望生活安定下来,家庭中心从自我转移到下一代和上一代,青年人同时也慢慢培养出了自己的专属爱好比如收藏、喝茶、健身等等,居住的需求、家庭的结构决定着居住的载体,此时,早期的青年住宅就愈显得不合适了。当青年在后期需要更换一个大面积住宅的时候,旧的青年住宅就存在着丢空荒废的情况了。因此,从可持续的角度看来,这些就的青年住宅应该重新投入市场,给下一批的青年群体使用,使得青年住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基于这个考虑,结合上文提到的打通相连两户以增加住宅的面积,我们可以构思出一种“可持续的租赁青年居住区”,以实现青年住宅两个层面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徐敦源.现代城镇住宅图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朱昌廉主编.住宅建筑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聂梅生.住宅产业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J] .建筑学报,2000(4)
一、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现状
1.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概况。(1)城市形象概况。大连是最早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形象推出的城市。大连气候宜人、城市漂亮,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旅游城市,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浪漫之都”作为自己城市的魅力定位。(2)文化发展概况。大连市文化系统现有直属单位28个,其中国家事业拨款单位20个,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单位有8个。整个文化系统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艺术单位;二是文化和文博单位;三是文化经营单位。
2.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调研。本次调研围绕大连市城市形象和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调研时间为2005年11月,将大连市四区作为调研范围,随机选取年龄在18岁~55岁之间的人群,尽量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调研结论如下:大连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现代的、条件优越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市民给人的整体印象较好,市民的综合素质一般。缺乏浓厚的文化气息,人文氛围较差。市容环境、城市景观、城市夜景是大连城市形象中最令人满意的三大要素。城市的视觉识别诸如市徽、市花、市旗、吉祥物、标语、口号、图案、色彩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现状评价
1.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优势。(1)城市定位明确效果显著。大连市城市功能定位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大连市定位为工业、港口、旅游城市;第二阶段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北方香港,成为国际交通枢纽、先进的工业基地和东北亚商贸、金融、旅游、信息中心;第三阶段定位为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市风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国际都市。(2)成功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大连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首开环境竞争之先河,迅速提升了大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文化节累积城市文化资本。大连拥有众多的盛大节日。文化节的举办,创造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因”,把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与社会资本,再从经济与社会资本转化为“城市文化资本”,使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的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自组织功能体系,并直接表现为城市的“累积性因果循环系统”,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2.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缺陷。(1)“浪漫之都”名不符实。1999年在大连建市百年之际,同志为大连题词:“百年风雨洗礼,北方明珠生辉”,本次调研发现,近一半的人士对大连“浪漫之都”的称号毫无感觉。
(2)城市设计人性化、亲情化不足。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大连近几年来的城市建设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城市形象的美化上,而忽略这些设施能否真正为市民所用。
(3)“花园城市”优势渐失。大连是以“花园城市”闻名全国的。但是大连所谓“花园城市”的“特色”将很快、并正在成为“普通”;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外在环境的建设,当一座又一座“花园城市”出现后,大连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4)文化整体水平落后。根据中国社科课题组报告,2003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大连名列第11位,但是与文化相关的城市指标,都比较落后,文化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大连的城市竞争力。
(5)文化距离产业化尚远。文化产业相比于北京、上海等一些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城市,至今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文化产业优势。大连市文化产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缺乏活力,市场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
三、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1.城市形象对策与建议。(1)城市环境重在和谐。最佳的城市环境包括最佳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最佳的投资和创业环境,最佳的人文和行政环境。它是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相得益彰。
(2)形成会展差异化优势。龙头性的展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带动性,大连会展业必须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战略,以依托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的办展方向,开发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型项目。
(3)设计更具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有开发潜力的滨海区的浅水位置构建一个现代材料筑成的水上建筑或建筑群,并且功能独具创意,无雷同、无替代品,则可作为大连的标志性建筑。
2.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1)重视人文,培育城市精神。大连市拥有强大的城市群体文化,尚缺乏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个体文化及成熟的家庭文化。因此,重视当代人文精神的培育以激发个体的活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促进家庭的和谐,就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2)挖掘城市个性,营造特色文化。挖掘大连的城市个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大对于艺术培训、教育的投资力度,建设博物馆和艺术馆,增加歌舞、音乐、戏剧等艺术表演,开展艺术展览。
(3)促进文化产业化进程。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由于体制、机制的局限,大连市的文化资源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序、分散、条块分割的弊端。为了周全地保护,利用和开发文化资源,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负责文化资源管理与文化产业协调的综合领导机构,实施有效管理。
(4)全方位提高市民素质。据调查表明,大连人的基本形象是精明能干、健康活泼、开拓进取、坚韧不拔、聪颖睿智、轻浮粗鲁、好斗霸道、铺张奢侈。提高大连市的市民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需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全方位着手。
城市形象与文化竞争已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方面。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形象与文化,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大连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大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大连在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获得优势。
目前,环境教育在中国大陆地区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从事环境教育的专业学者和业余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造成这种局面不仅是由于我国在该领域发展较晚,也是因为对环境教育的重视还有待加强。随着近年来中国对环境事业投入大量资源,与环境教育相关的一系列学科也开始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环境教育和环境解说也逐渐受到环境领域从业人员和学校教师的强调和追捧。在此难得的契机下,环境教育从业者更应该学习参考发达国家的专业标准和经验,并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专业性的环境教育计划。一是没有专业性的主题。国内的大多数环境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专业且普遍认同的范式。主持环境教育活动的人员大多来自于广泛的学科背景。因此,往往容易忽视主题对于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很多从业人员无法区分“话题”(Topic)、“标题”(Title)和“主题”(Theme)这三个概念,在实际的教案撰写过程中将这三者混为一谈。但在美国,一个正式且合格的解说项目是必须有明确标准的主题。这个主题是贯穿始终的完整的一句话,是解说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在解说活动的开始、中间和结尾处,解说员都需要直接告诉观众该次解说活动的主题是什么。主题最好是别出心裁,并且鲜活有生命力,在解说活动结束之后都能给参与者留下永久难忘的印象。在美国,构思环境教育计划的最开始,学生们就通过头脑风暴和广泛收集资料来拟定主题。在美国的环境教育活动中,业内人士一致把主题看作整个环境教育活动的核心和灵魂。这一点在环境教育活动中一直都没有得以重视,但是在专业的环境解说活动中,对主题的建构和修改都有着严格的标准。例如,美国国家解说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forInterpretation,NAI)为合理的主题设置了三个必备的标准,即①主题必须为完整的一句话,是对所选话题的扩展;②主题必须能告诉观众前因后果;③主题必须能够帮助观众建立知识和情感连接。二是缺乏标准规范的写法。在城市环境教育的教案评审中,笔者讶异地发现大部分的学员都没有掌握关于教案中几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规范写法,甚至对教案的基本逻辑没有根本概念。例如对于教学目标的标准写法,几乎所有学员都忽略了“目标主语应为活动参与者”这一基本要求和共识。“目标主语应为活动参与者”的具体意思是指:动作的发出者应为该活动参与者,而不是活动策划人。举两个例子:①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结。②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可以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结。例子①中,句子的主语是活动策划人(或教师);例子②中,句子的主语才是活动参与者(或学生)。所以,在撰写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时,切记不能出现“让学生”“使学生”“为了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等字眼。虽然一字之差,但其在教育学领域中的专业性则相去甚远。其次,很多人在撰写教学目标时,大而空泛,没有具体细化教学目标,更没有注意目标的可测量性。目标的可测量性意味着需要教案撰写者对自己的活动有一个合理可量化的预期,并且展示在目标中。例如,可以把目标写成“在活动结束后,80%的学生会在地方感问卷中给予正向反馈。”或者“在活动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中,50%的学生愿意参与下一次的社区服务。”这样的标准教案写法,不仅让活动策划者可以提前设定教学预期成果,而且让评价者有标准依据来评分。最后缺少评价标准体系。由于在国内从事环境教育的工作人员有很大部分的学科背景是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很少有从业人员拥有教育学的学科背景,所以环境教育的开展往往强调了环境领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在教案中,几乎所有学员都在着力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但是却从不提及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说白了就是,教案撰写者只研究怎么教,而不管事后如何评价自己的教学成果,以及如何让其他工作人员评估自己的教学。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在环境教育领域,缺少针对特定活动的评价标准体系。
一、政府主导,建立健全推进机制
对全市旅游业要实施统一的规划、指导、管理和协调,制定切合我市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政策和措施,强化对旅游业的组织、引导、协调与管理功能。
1.加强组织领导。推行“大旅游”的管理模式,依照政府主导原则,在政府层面上建立具有统一规划、政策导向、资源整合、部门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的市级旅游领导小组,根据职能设立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招商引资等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石港渔湾水道、开沙岛、进鲜港、南山湖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建立健全正常的议事、调度、督促、检查制度,强化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
2.科学制定规划。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通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按照“重规划、重建设、边宣传、边发展”的工作思路,以规划协调、综合效益、可操作性为原则,精心组织编制《通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开辟旅游线路、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和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等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编制石港渔湾水道、进鲜港、南山湖等重点旅游景区详规。
3.加大推介力度。要加大旅游宣传投入,以品牌推介为核心,推动城市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的传播。要主动和周边的南通、上海以及苏南一些著名景区加强联络,进行横向联系合作,扩大旅游辐射面。吸引旅行社参与运作,通过与旅行社共同制作宣传资料,采取价格优惠、奖金激励等多种形式,直接向客源地宣传促销,促进客源的组织。要积极利用会展、节庆活动促旅游发展,精心筹划好通州市重点旅游资源推介会活动。借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我市旅游景点,建立与新闻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平台,及时各类旅游信息。
二、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1.打好“人”和“城”两张牌。同志曾说过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的业绩及声誉是通州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宝藏,发展以张謇业绩为中心的旅游,实质是实业文化的旅游。作为张謇先生的故里,我市已成为全国家纺市场的龙头,中国南通家纺城被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我们要充分放大张謇实业文化和南通州家纺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瞻仰张謇先生在通州范围内的遗迹,来家纺城观光购物。通过向游客有偿提供风味小吃、旅游工艺品、民间艺术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展示通州的人文景观、风土民情、地方特色。
2.做好三水(一湾一岛一港)文章。我市濒江临海,水资源丰富。石港渔湾水道具有河曲、树繁、草茂、鸟多、水清和境幽六大特色;开沙岛环境宜人,自然生态良好,农副产品、水产品资源丰富;进鲜港河宽水阔,鱼虾鲜美,乡野风光保存完好。要围绕“三水”资源,打造各具侧重的旅游休闲景点,做活水的文章。
3.依托成熟景点打造旅游线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强化区域协作,主动与我市主要旅游客源地城市--上海、苏州、南通等地旅行社联手开拓通州旅游市场,逐步将本市景点纳入长三角、南通旅游线路。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品牌建设。大力开展景区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景区档次和水平。
我市目前较成熟的景点可组成三条一日游线路:一是由中国南通家纺城--南山寺--西亭长盛垂钓山庄--石港渔湾水道;二是由南山寺--兴东绿野观光农业休闲园--五接开沙岛度假区;三是从中国南通家纺城--先锋惠凯生态园、御园农庄--五接开沙岛度假区。时机成熟后可将南山湖、謇园、忠孝文化园等纳入一日游线路,以进一步凸显通州旅游特色,完善通州旅游体系。
三、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遵循“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建立旅游业有偿投资机制,加大景点的投入、开发、建设力度,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通州旅游业,形成多元投入、全社会办旅游的格局。
1.设立发展基金。市财政每年列出一定的专项经费,设立市旅游业发展基金,用于开发研究项目、编制规划补贴、旅游宣传推介等。
2.争取扶持资金。积极向上争取水利、交通、农村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以及环保治理、省生态示范工程等专项资金,更多地带动旅游业的投入。
3.吸引民间资金。通过招商引资渠道,运用市场化经营手段,把优势资源变成旅游发展的资本来运行。利用以资源换资金、以经营权换资金等方式,充分挖掘民资民力,引导资金投入旅游业。
四、夯实基础,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通过对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产业链的整合,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1.完善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如景区建设、
1.保定市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试点政策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的如火如荼,先后打造了“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等重点项目,提出了“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符合保定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
1.1 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1.1.1 大力推广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
保定市在以清洁能源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城市发展方面,成绩突出。2006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电谷”,加快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保定・中国电谷”已拥有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及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六大产业体系。2005年―2008年,销售收入由60亿元,增长到254亿元,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7%。骨干企业众多,其中,英利绿色能源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航惠腾公司也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1.1.2 尽心打造低碳城市生活
2007年,保定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旨在发展光伏LED及LED其它产品,将其推广到太阳能照明、热水供应、取暖等城市生活的多个方面,目前,“太阳能之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37条路段的太阳能路灯应用改造,共安装太阳能路灯700基;完成159个小区照明太阳能改造工程,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建筑工程光热利用、小区改造、公共园林等众多方面实现了低碳生活改革。
随后,又推出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和“绿荫行动”,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行动,目前已卓有成效。2009年底,全市已取缔改造燃煤锅炉472台,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新建污水处理厂32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日均104.7万吨;园林绿地面积扩大,目前全市绿化覆盖总面积4377.7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三绿”指标分别为9.28平方米、33.9%和38.7%。
1.1.3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助推绿色产业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低碳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也是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涞水县金融体系投放资金6000余万元,将“野三坡”景区发展成为5A级旅游重点景区,年收入超过6500万元;易县则着力打造狼牙山、清西陵景区,推出“农家乐”特色服务,年收入超过560万元;又在“太阳城计划”中,完成23处景区(其中,自然景区10处、文物景区13处)的太阳能应用改造,完善了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1.2 金融支持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1.2.1 支持新能源产业壮大和发展
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在低碳城市经济建设上,积极支持“保定・中国电谷”打造,为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对“英利”新能源、“中航惠腾”等新能源建设骨干企业发放贷款共计67.96亿元,其中,仅对“英利”新能源贷款高达54.91亿元,对“中航惠腾”等其他骨干企业投放贷款达13.05亿元。除此之外,各金融机构还给予新能源产业信贷政策优惠,建设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加大了对低碳经济相关行业,比如风电、光伏太阳能行业的投放,并且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客户政策,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浦发银行保定分行也给予新能源和环保行业重点授信支持,同时开辟绿色信贷项目融资专项审批通道,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1.2.2 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
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拓展节能减排市场,加大对节能减排金融支持力度,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的资金投放力度。其中,建设银行及其办事处选择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分别投放0.45亿元和0.12亿元。
1.2.3 支持低碳城市建设项目
全市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低碳城市经济建设项目,为相关项目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对“碧水计划”建设项目发放贷款0.46亿元;建设银行对高阳污水处理企业发放贷款0.9亿元,有力的促进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等低碳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快了保定市区“两环四廊、五湖十园;青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空间格局的形成。
1.2.4 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创新“绿色信贷”模式
保定市农村人口占比80%,是一个农业大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低碳城市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为此,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产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保定市商业银行推出了生态农业发展贷款产品,发放贷款160万元支持保定市固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建;中行保定分行对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绿色信贷”5820万元资金支持;建行保定分行支持农业优质企业发展,2011年对生态农业发放贷款600万元;此外,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0.11亿元,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各金融机构为打造“山水保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综合扶植政策
首先,缺乏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开发及低碳技术的研发缺少政策扶持,尤其是地方上财力有限,很难给予低碳经济有力的财税政策扶植。其次,缺乏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对绿色金融的利率补贴、风险补偿等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企业的融资信贷、上市发行股票等也缺乏政策扶植。最后,缺乏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这两部文件偏重宏观指导,政策约束与激励作用不强。
2.2 低碳经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同,与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矛盾
低碳经济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为三大主线,节能环保、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可持续发展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社会效益。而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发成本上升,盈利模式转变,短期的经济效益很难实现。金融机构作为低碳经济信贷融资的主要来源,十分注重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这与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相矛盾,低碳经济可能面临较严峻的融资形势。
2.3 新能源生产本身高耗能、高污染
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可以替代煤和石油这些传统能源,通过先进成熟的低碳技术,比如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有些新能源比传统能源更加昂贵,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材料是多晶硅,这种材料的生产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并且光伏发电的成本也是较高的。风能发电中玻纤风机叶片和风机轴承易损坏,会相应增加成本。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热污染较严重,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旦在事故中泄露,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人身造成极大危害。
3.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对低碳经济综合扶植
政府的大力扶植在加速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至关重要,若缺乏综合性的扶植政策,金融部门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作用效果必然会受到阻碍和制约。于是,保定市出台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一个理念、两个阶段性目标、三个主要任务、六项重点工程”的建设框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物价工商管理,配套金融监管制度建立等众多方面对金融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扶植,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同时,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风险补偿、担保提供等扶持政策,对金融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资金配置调整起到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可见,建立综合的低碳经济扶持机制,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方的共赢,是实现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3.2 政府银行审慎选择支持低碳项目,防止高耗能高污染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构成的金融体系,是完成低碳金融支持的核心,该体系通过增加低碳项目融资力度,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信贷支持的方法,“双管齐下”,能有效地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首先,政府、银行部门应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注意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从贷款审查、项目评估、借款人分析等“贷前”环节入手,审慎选择优质低碳项目,重点扶持。其次,必须建立严格的金融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下大力度控制商业银行对“三高一低”项目的资金贷放。最后,要加强低碳金融观念的宣传,在银行部门树立低碳新理念,从根本上建立低碳金融支持体系。
3.3 银行加强低碳金融创新,综合考核经营效益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拓宽贷款范围和金融服务内容,还应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总的来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创新。当政府设定了碳排放的总量上限,于是排放权就会具有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转让获得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允许申请贷款的企业将其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绿色信贷”和“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为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规避工具,为个人,企业和相关投资提供便利和渠道。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制定一套适合低碳项目的贷款管理办法。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即企业贷款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并用由此节省下来的开支分期偿还设备价款。节能项目的提供者多为中小企业,它们一般不具备充分的抵押贷款条件,也较难获得银行满意的信用评级。按照传统的贷款管理方法,这些银行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而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这种新的贷款方式,则可以使企业获得贷款。
继1574年意大利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后,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经济开发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以来,经济开发区已经发展至全国各地,并逐渐从初步探索阶段走入了规范化全面发展阶段。开发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逐步发展壮大,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重要动力,与其所处城市协同发展。
特征与优势
启东经济开发区地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北岸,与上海隔江相望。以启东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这一类经济开发区有着自身的特征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战略优势。2010年5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江苏沿海城市开发战略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启东成为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同时上海用地趋于饱和,外高桥模式的产业转移,使得启东的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区位优势。启东位于长江三角洲洲头,长江、东海、黄海交汇处,与上海市区直线距离仅50公里。新建成通车的崇启大桥更是将启东驾车至上海市中心的时间缩短为一小时,启东与上海的同城效应、交通枢纽效应和投资洼地效应将更加突显。2010年5月9日,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项目批准立项,标志着一条连通东南沿海与西部地区的快捷通道即将全线贯通。
资源优势。江海资源是启东最大的开发潜力。其中,吕四港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天然深水大港,年渔副产品产量30万吨,同时常年平均水深16米,10万吨级海轮可自由出入,进出口贸易路径畅通。年滩涂围填海面积大于一万余亩(2012年预计新增围填海面积28500亩),为启东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储备。滨海工业园1.4万亩和恒大海上威尼斯1万亩土地已规划建成,为招商引资提供了配套硬件设施。
发展中的问题
区域开发无序。我国自2009年集中出台了30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如此众多的区域规划在短时间内的迅速增加不仅导致了区域发展定位重复、区位特征减弱等问题,并造成区域经济政策失灵、地方经济恶性竞争等负面效应,而且造成开发区与城市的区别相混淆,使开发区规划建设无章可循。开发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但又有别于城市。开发区的用地规模、用地结构与城市有着较大的差异。目前,由于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缺乏统筹管理,规划特点不够明确,规划管理人才不足,开发区建设问题盲目性较大,加之地方保护主义和盲目追求GDP增长等诸多问题,容易诱发开发区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竞争。另外,由于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光,很容易导致“短寿建筑”的现象产生。比如,启东文峰大世界作为启东规模最大的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场建成于1999年12月19日,运营不足13年已然不能承受市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于2012年4月拆除并在原址重建。造成高楼“短寿”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规划部门缺乏长远的目光以及节约意识。
优势产业薄弱。我国在经济开发区发展之初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以吸引外资为主的发展方式。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剧烈波动,以吸引外资为主的发展方式导致区域经济将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也是开放主导型增长方式不可避免的风险成本。国内一些产业虽然发展势头不断加速,优势明显,但是总归基础薄弱,继续发展存在较大困难,而且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与国际同行业比较毫无竞争力。自主产业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匮乏也是问题焦点。各产业缺少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多数企业处于外来技术的消化、应用期。例如,钢铁产业依旧是竞争力和利润低下的粗加工重工业,缺少高技术产品。另外,经济区内各企业产品缺乏关联,没有配套生产,相对优势产品产业链有待拓宽。
一、引言
城市是物流发展和物流矛盾的集散地,城市物流的发展是一个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不少省市意识到城市物流发展的重要性,试图通过对城市物流的系统化布局、专业化运作和社会化经营过程,来达到满足物流需求、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近几年关于城市物流的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城市物流总体规划和制定城市物流发展所需政策方面。程世东等(2005)阐述了城市物流及其规划的理论,把物流分为企业物流、行业物流、社会物流,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城市物流与其他物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张丽坤(2007)认为中国的城市物流经济才处于起步阶段,并对中国城市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蓝伯雄等(2005)认为现阶段我国发展城市物流,不仅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广泛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的规划和引导。而很少有人从系统的角度、多层次的角度、物流一体化的角度综合研究城市物流发展的问题。本文从物资流动环节、物流功能、物流层次等多个角度分析城市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统合考虑物流层次视角、物流功能视角和物资流动环节视角,整合构建系统高效的城市物流发展体系,研究城市物流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城市物流构成的多维视角透析
日本学者谷口荣一定义的城市物流为:城市物流是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等因素,对城市内私有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5]。我国学者何明珂认为城市物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流,比平常提到的物流多了一个边界,需要在物流涉及到的诸多方面加上地域的限制何城市的属性。作者认为城市物流是指在城市内及城市间的物品的实体流动的正向物流,以及废弃物的清理的逆向物流等活动。国内学者从多个维度对城市物流结构构成进行专门研究几乎没有。基于此,本文应用物流相关理论,从多维视角分析城市物流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1.物流功能视角
从物流功能视角出发,城市物流可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等物流功能。美国政府根据物流功能将物流成本分为库存费用、运输费用、管理费用三类。从物流功能视角分析的城市物流构成可看出,要提高城市物流的运营效率就必须从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信息管理等各环节着手。
2.物资流动环节视角
从物资流动的角度看,物流贯穿于作为现代城市经济主体的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涉及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回收物流子系统和废弃物物流子系统组成。物流成本就是指各子系统中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的总和。
3.物流层次视角
从物流层次角度,城市物流可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社会物流是指特定区域内的所有货物组织交换活动,可分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市物流,本文所分析的社会物流是针对城市而言,主要研究物流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政策、规划、管理,以取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行业物流是指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类型的物品,按照货物自身的特点进行货物的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主要有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生活消费物流等,以及工业物流中细分出的汽车物流、啤酒物流等。行业物流系统物流效率的提高涉及行业物流成本的系统化控制,实现行业物流系统优化。企业物流是指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待的物品在不同企业间及企业内部的流动,涉及供应、生产、销售、逆向物流等物流环节。企业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需要整合整个物流供应链系统,提高供应链服务水平、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成本。
三、多级城市物流发展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
作者基于多维视角的城市物流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物流层次视角为主线,融合物流功能视角和物资流动视角,构建以宏观物流系统、中观物流系统和微观物流系统为内容的多级城市物流发展体系,并在每一部分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建议。以亟为城市物流发展规划,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参考。如表1所示。
1.城市宏观物流发展系统
宏观物流系统是城市经济的命脉,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分布的合理性,流通渠道的畅通对物流成本的影响至关重要。必须对宏观物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手段,保证整个物流系统高效率、低成本运行。城市宏观物流系统的工作定位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1)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城市宏观物流系统
宏观物流系统是城市经济的命脉,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分布的合理性,流通渠道的畅通对物流成本的影响至关重要。必须对宏观物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手段,保证整个物流系统高效率、低成本运行。城市宏观物流系统的工作定位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政府首先要做好整个城市的物流发展规划。城市物流发展规划涉及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和协调战略、城市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规划、城市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城市物流发展政策。其次,在做好城市物流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市政府还应设置专门的一个物流管理部门,或组建物流规划协调机构,发改委、交通部门、铁路部门、经贸委等部门共同参与,有条件的城市可再设置城市物流行业协会,在物流规划、物流政策制定、实施和物流服务方面做到统筹协调,降低城市社会物流成本。
2.城市中观物流发展系统
中观物流系统发展涉及行业物流成本的系统化控制,应定位为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发展地区性物流园区和城市物流中心,不断推进行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标准化,实现行业物流系统优化,达到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促进物流集约化发展。
(1)整合物流行业资源
通过分析影响物流需求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各因素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城市物流发展的需求,在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新进行物流园区(中心)的规模预测、目标客户锁定、布局规划,物流配送通道的规划,并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物流园区(中心)相应的投资、建设、运营体制;建设共同的零部件仓库、实施共同配送;有效利用各种运输手段;建立新旧设备及零部件的共同流通中心;建立物流技术培训中心,统一培训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
(2)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
目前行业物流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是行业物流标准化程度低,分散化经营,规模小,导致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标准化包括商品包装的规格化、系列化,物流信息的条码化,装卸、运输、储存作业的集装单元化等。应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家通行标准制定物流设施标准,规范物流设施和有关技术装备,对行业物流实行规范的物流用语、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标准。统一行业设备的规格,采用统一传票、统一商品规格、统一法规政策、统一托盘规格、陈列柜和包装模数化等。
3.城市微观物流发展系统
发展城市微观物流系统,关键是将物资流通的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物流环节看成是一体化的过程,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网上开展合作,有效实现物流一体化运作。工商企业要关注核心业务,适时将物流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内部强化素质、增强竞争力,物流行业内,开展收购、兼并等整合,或结成战略联盟,加强企业间合作,壮大物流业。
(1)融入供应链全程管理模式
根据从物资流动的视角分析的微观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的影响因素,可对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物资流通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使由供应商、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实现物流一体化,使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企业管理应从过去关注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转向关注从客户到供应商整个链条性能的“全程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联结起来,把从供应源开始到最终消费源的物流活动物流网络规划和渠道设计,从整个供应链系统把握物流的各项活动,把注意力集中到各个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上:科学管理库存,减少隐性成本;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外包,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提高物流规模效益,实现共同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借助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2)加快工贸企业的物流外包
欧美等国的诸多企业成功的物流外包表明,物流外包有利于企业集中有限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加速企业重组、实现规模效益。美国大多数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后,一些环节的物流成本可降低62%,服务水平提高62%,核心业务可集中56%,资金投入可减少48%。目前我国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高于一般企业,沿海地区的比例高于内陆地区,这一定程度说明了我国物流成本高的原因。因此,加快推进企业物流外部化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必然选择,而发展第三方物流将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3)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目前在各城市普遍存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业务范围窄、管理水平差、物流信息化和物流技术水平低、物流人才缺乏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工贸企业的协同发展,首先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内强素质、改变管理理念、夯实管理基础,引进物流先进技术和物流人才,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实现物流功能一体化运作,提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在物流行业内部,可通过联盟、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发展壮大物流企业或物流联盟。
参考文献:
[1]赵启兰等:城市物流规划的战略定位分析[J].物流技术,2006(6):1~4
[2]程世东等:城市物流系统及其规划[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1):55~57
[3]张丽坤:中国城市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2):13~14
[4]蓝伯雄:建立高效城市物流体系的政策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05(4):7~10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06-1
1城市建筑发展存在的经济性问题分析
关于对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
(1)城市建筑经济客观条件,指的是工程师在考虑建筑物功能是否齐全、采用建筑技术是否先进、建筑形式表达是否美观等的基础上,对以上内容的实现,是否也建立在经济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考究。目前,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仅考虑建筑物功能的实现和外观形式表达,为了争取立项,在工程造价在估算、预算和决算等方面,超出工程实际允许的经济条件范围。
(2)建筑成本的最小化理念,容易让人产生采用廉价材料、采用非先进设备、压缩人工成本等片面剪接。而事实上,城市建筑过程中考虑建筑成本最小化,忽略了建筑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成本,工程项目片面追求新奇、华丽、奢侈和高档,缺乏对社会资料综合有效利用的研究,建筑材料选用昂贵,譬如某城市采购不锈钢建筑桥梁栏杆花费了50万,而同样更加经济、实惠、耐用的钢筋混凝土水磨石栏杆仅需20万。
(3)城市建筑缺乏经济观念,建设思想墨守成规,不做多个技术方案的比较,忽略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只注重造型和功能的实现,政府相关部部门对设计的审核和监督不到位,是很难实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的。
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创新建议
2.1把握建设总局,减少能源消耗
城市建筑的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全局性的观念,在建设某类建筑物的同时,要避免片面追求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其他建筑项目的效益:
(1)项目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建设用地的经济性,使得建设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对建筑用地的地形、与其他建筑物关系、周边其他环境等进行综合了解,提高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根据建筑现场环境以及施工的特点,合理配置建筑物的群体,有效利用建筑用地,提高建筑物布局的合理性;将建筑物划分成不同功能模块,进行类比布局,充分发挥空间效益。
(2)在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因地制宜地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性:首先是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客观条件出发,研究当地人群的消费需求,然后确定建筑设计的风格,切实做到经济可行;其次是建筑物的设计与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譬如气温、气候、地质等因素息息相关,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避免建筑物在施工使用时候受到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再次是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城市建筑必须建立在当地人群的信仰和审美的基础上。如果建筑方案无法获得使用者(当地人群)的认可,那么经济适用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城市建筑必须当地人群的人文环境纳入工程方案当中,作为建筑项目同步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2.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性的城市建筑指的是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建筑物。城市建筑的经济性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1)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我们为了达到建筑设计中的其他要求,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到建设投资的高效性。城市的经济性理念,要考虑到建设成本的高低,将建设问题和经济问题结合,正确处理建筑施工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2)现代城市建筑倡导的各种技术,必须是以实际需求为基础,避免盲目追求建筑物的奢华和建筑风格的标新立异,对其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条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状况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引入先进技术的成本压力较大。因此,城市建筑在技术方面除了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之外,还要避免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盲目追求先进技术的错误做法,要将先进建筑技术与工程成本允许条件相结合。
(3)建筑风格通常是指建筑物外表所体现的美观程度。目前全国各个城市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经济条件和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风俗习惯等确定建筑物的风格的。但是建筑风格并非某个区域所有人群的必然价值取向,经济实惠型的建筑往往更受人们的青睐。这就要求建筑项目启动的时候要将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性相结合,达到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相结合的效果。
2.3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健康舒适的环境,并实现能源节约和科学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1)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是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要求,譬如利用二次水、自然降水以及各种自然水源等。
(2)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无污染和可再生的资源,譬如风能、地热和太阳能等。目前自然采光已经成为建筑经济性考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减少人工光源的使用,而且还能够减少能源污染;自然通风作为建筑经济性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总之,在城市建筑中综合考虑这些无污染资源和可再生资源,能够为建筑节约大量的能源。
(3)建筑材料和能源尽量选择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利用自然生长速度较快的材料,譬如竹子;利用当地的材料,减少运输带来经济损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站在城市建筑全局的角度,减少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对建筑经济性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仅做到建筑物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