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03: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合同分类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掌握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材料价格组成的主要内容及对工程成本的制约关系,熟悉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的管理方法,警惕影响材料价格安全的招标方式,通过比较和分析,选择最佳的材料采购方案和经济批量,把握材料采购的有利时机,使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与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加匹配,最终达到提高基本建设资金效益的目的。
一、加强建筑材料的核算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材料是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燃料等。材料科目按照其流动性排列在资产的前列,仅从它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排列顺序,就能够看出它的重要程度。它既是流动资产,也属于存货的种类,它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材料所包含的经济价值,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流动,并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二是材料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改变自身的形态,且改变其本身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势必影响到企业最终的利润。
建筑材料,是形成建筑成果的实体;是构成建设成本的主体;是形成建筑产品的主力;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性极强且可随时变现,如果不能正确的核算与管理,不但会造成资金运用效率的降低,而且会加大会计账目记录与市场价格的偏差,导致会计信息错误和失真。材料的积压,不仅会加大资金的占用;而且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失与毁损;并会因新产品的出现而“退役”。所以加强材料的核算与管理,无论是对施工企业,还是对建设单位,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材料应按品种的不同分类采购和管理
材料的品种繁多,取得的渠道各不相同,各部门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算,也可以按历史成本入账。作为建筑行业的材料价格,一般是在当地建设管理部门按期公布的“建筑材料信息价”的具体指导下,分阶段按实际采购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账簿的记录,均采用实际成本法。
建筑材料应按具体情况分类管理,其分类的方法也很多。根据存放地点不同分为:库存材料、领用材料、在途材料;按其主次地位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按重要程度分为:结构用材料、非结构用材料;按材料的类别分为: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设备安装材料;按是否能再次利用分为:周转性材料和非周转性材料等。不同种类的材料,需要不同的核算方法,具有不同的管理要求。
随着高科技成果在建筑行业的不断转化,新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老材料因功能单调而显得落后,因不适应新的规范要求被限制使用;由于建筑施工的方法不断地向机械化、工业化发展,使以前的原材料进场,变成了现在的半成品采购;由原来的现场作坊,变成了现代的工厂化操作。这不仅给材料的采购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也向成本核算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是采购原材料现场加工,还是购买半成品直接安装?以何种方式采购才能降低施工成本?何种方案才能更有利于施工的进行?这需要管理会计对多种方案的成本,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后,作出最优方案的选择。
三、建筑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
1、制定和测算定额,指标性限额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各种材料消耗的定额管理,首先,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要有科学的依据,不得胡编乱造。其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要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分析、仔细测算,不得以个别人的意图或暗示作为技术依据。再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建立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应符合先进合理的科学水平。最后,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通用性,应遵循普遍经验适应于个案的原则,不得从个案、特例推向工程的全面。定额制定以后,则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随意更改。当定额的实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如产品结构的改进、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等,则应及时对定额进行修订,使定额水平保持其先进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定额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定额执行情况的考核和分析,考察建设过程中用料的实际情况,发现定额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解决。
2、按照经济权重的大小,分类进行管理。将建筑材料划分为A、B、C三类,分品种重点管理A,分类别一般控制B,按总额灵活掌握C。按照建筑材料的经济权重的大小进行重点、一般和灵活的管理方式,即能达到重点控制、总体把握的目的;又能使建筑材料采购工作,抓大放小,管理灵活。A类材料:金额较大,但品种数量较少,如电梯、水泵,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却相当大,对建筑成本有一定的影响。B类材料:单价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大,如钢筋、水泥,单位价值虽小,但品种数量比较多,总体数额极大,对建筑成本起着决定性的影响。C类材料:品种繁多,用量较少且单位价值很小,如铁钉、木宵等,品种非常零乱,所占金额较小,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不能构成明显的影响。因此,A类材料由于单体价值较大,而品种数量较少,较易控制;B类材料金额相对较小,品种数量很多,其总价值很高,应重点管理;C类材料品种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用量很少,对此只要把握一个总金额也就达到目的。
四、材料的采购不能简单地价格比较
建筑材料的价格是制约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材料的采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价格上的比较。材料质量不同,品牌不同,其价格的内含不同;事后服务的态度不同,质量保证的体系不同,也就是价格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市场的认同程度不同,供求关系不同,需求的季节不同,材料的价格也会不同。因此材料的价格确定,不应简单地以高低为标准,要注重质和量的辨证关系。耐久质优的产品、信誉较高的产品、质量确保的产品,不能因为价格稍高而被杜绝,它虽然是提升成本的因素,但是它同时也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质”的飞跃。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价值。
五、材料的采购不宜盲目地招标
材料的采购当然要注意合法的途径,目前比较流行的采购招标是合法的形式,但是它不是材料采购的唯一形式。建筑材料的采购招标,可以发挥需方市场的优势,让供货商前来应标,通过竞争体现价格优先。正确、公平的招标采购,的确能够降低建筑材料的价格,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果对材料的品牌、质量和价格不做充分的了解;如果对供货渠道和环节不进行控制;如果对前期的招标工作准备不够细致,极易给投标人留下投机的空隙,不但不能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并且会给中标后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甚至给以后的工作造成制约。
材料的招标采购,不能盲目地模仿和随从,更不能以招标的形式对材料的采购工作进行庇护。同类产品生产厂家较多的材料;市场供货较为充足的材料;工程中用量较大、较多的材料;在充分做好招标准备工作的前提下,经过对招标文件严格地审核,认真地分析,确保招标文件的准确、无漏洞,才能进行采购招标。材料的招标要注意批量的选择,不能一标全部,即不能将所有的材料一次性招标;要注重时间跨度的选择,不能一标到底,即不宜将几年以后才能用到的材料一次性招标;要遵循工程施工对材料的具体需求规律,确定材料的先后采购顺序,先使用的材料先招标,后使用的材料后采购;要重视市场的供求关系,抓住合适的采购机遇,尽量在材料滞销的淡季招标,在使用材料的旺季提货。这样既能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又能减少材料的保管工作,也就是减少建设资金的占用。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招标,购买价值一元钱的材料,显然不需要进行招标;独一无二的材料,招标也不能解决降低价格的问题;市场紧缺的材料,供货单位也不需要采取应标的销售形式。材料的采购招标也会给招标单位带来不利的局面,招标文件就是暴露购买的目的,就是把自己需要材料的秘密告诉对方;信息的有效范围和招标内容的公开程度是有局限的,不一定所有的供货厂家都能够及时看到,也不能够事先知道投标者是否采取“联保”的串标方式,招标的可信度一旦失去控制,也就意味着中标的价格不再可靠。
设计-建造-运营项目合同条件 承包商 风险管理 风险应对措施
设计-建造-运营模式是近十多年来在美国、欧洲以及中东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一种新型项目采购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中。该模式具有简化项目程序、保证项目质量、优化全寿命周期成本等优点。为满足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对DBO合同范本的需求,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于2008年正式出版了《设计-建造-运营项目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Design,Build and Operate Projects,简称“DBO合同条件”)。
与传统的工程项目采购模式相比,由于新增了运营服务期,DBO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全过程的所有责任,并对成本、工期、技术和质量等目标负责,因此承担着更多的风险,对其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DB0合同条件下的风险分类方法
DBO合同条件对传统FIDIC合同条件的风险分类及规定方式做出了修改。
首先,DBO合同条件的第17―19条按风险-责任-义务-保障-保险的逻辑顺序对风险事件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这是对以往合同文本中风险条款重新安排。
其次,DBO合同条件从多个层面对风险事件进行划分。第一层面是将所有风险划分为普通风险和特殊风险,特殊风险是指由特殊事件产生的风险;第二层面是从风险发生时间的角度,将风险划分为设计一建造期的风险和运营服务期的风险;第三层面从风险承担主体的角度,将风险划分为业主风险和承包商风险;第四层面则从风险影响结果的角度,将风险划分为损害风险和商业风险。损害风险指导致物质损失或财产损坏的风险,可以通过投保方式转移,商业风险指导致任何一方产生财务损失或时间损失的风险,且这些风险在商业上通常无法投保。DBO合同条件下普通风险的分类如表1所示。
最后,DB0合同条件将上述三种风险分类方式结合起来,对设计-建造期和运营服务期合同双方的风险分配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将设计-建造期业主的风险按照损害风险和商业风险进行划分,并详细规定了这两种风险所包含的范围,相关规定覆盖了业主在设计-建造期承担的所有风险,损害风险和商业风险的划分也使风险分担与责任及保险的安排相联系,符合风险管理理论的逻辑。与设计-建造期相比,运营服务期的所有风险事项均发生在该阶段内,由于不再涉及建造内容,业主的商业风险相应地有所减少。此外,根据运营服务的特点,承包商无需承担运营阶段的自然力风险,而是由业主承担。
业主的风险采用列举式规定,承包商的风险则采用除外式规定,列举的业主风险外的所有风险均由承包商承担。在运营服务期,承包商还需要负责所有因其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所导致的风险,业主之前的批准等活动不减少承包商的责任。
二、DBO合同条件下承包商可引用的索赔条款
DBO合同条件中的部分条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6期款明示了承包商可向业主提出索赔,并明确了承包商有权索赔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条款暗示了承包商可向业主提出索赔。这些明示索赔条款和隐含索赔条款归纳后列入表2和表3,其中,C代表费用,P代表利润,T代表工期。
一项索赔中是否包含利润的判断原则是,由业主或业主代表的直接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不但可以得到工期延长,还能得到费用加利润的补偿;而由业主负责的客观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只能得到工期延长,这体现了“谁违约,谁负责”和“客观原因引起的风险由双方共同分担”的原则。此外,对于DBO合同条件下新增的运营服务期,有一点特殊规定,即,除非合同双方有书面协议,任何延误、干扰或暂停均不能得到运营服务期的延长。
对承包商可索赔的事项,从表面上看是业主承担了风险,但实际上,在计算补偿费用时,首先是要依据证据判断真实的直接损失值,如果证据不足,则很难收回全部损失。即使业主给予了补偿,也只能获得直接损失,很难对全部的间接获得补偿。因此,这些事项在很大程度上还会给承包商带来一定的风险损失。对于承包商而言,做好风险管理远比索赔管理更重要。
三、DBO模式下承包商风险应对策略
(一)提高设计建造品质,降低运营维修费用
与传统的DB模式相比,DBO模式下的设计、建造和运营责任主体惟一,责任范围界定清晰,减少了摩擦和争议;也正是因为承包商承担设施的运营,使其更有动力面向后期运营,优化前期的设计和建造,否则他将受困于运营期巨额的大修、更换和维护费用中。根据DBO合同条件第14.19款[维修保留金]的相关规定,业主从每次应支付给承包商的期中付款的价值中扣减5%作为维修保留金,在合同完成证书颁发后,维修保留金的全部剩余金额应被包括在运营服务最终付款证书中,并随最终付款支付给承包商。因此,承包商有机会选择提供一种持久体系,通过权衡建造费用和长期的维护(和运营)费用来为自己创造利润,并在有保障的长期收入中受益颇多。
(二)协调各参与方关系,提供专业运营服务
DBO承包商是完全独立的设计、建造及运营实体,需要有极强的技术、联系、沟通、协调和项目管理能力。DBO承包商为业主提供专业的运营服务,与业主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明晰,合同界面简单。但由于DBO合同模式涉及设计、建造和运营,能同时承担此三项任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DBO承包商通常是一个联营体,内部协调更显得尤为重要。DBO承包商不仅需要处理好与投资单位、业主及业主雇用的其他承包商(如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加专业地斡旋于设计分包商、各类供应商、建造分包商、运营单位等各方之间,确保以最小的成本费用满足业主的需求,圆满完成合同义务。
(三)通过组建联营体分担风险
近年来,建设业和相关行业的企业不断发生并购与重组,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大增,可能有能力承揽DBO合同。但DBO合同
往往投资额巨大,且因合同期较长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即使有能力承揽DBO合同的企业也希望与其他企业组建联营体,特别是工程所在国外的企业通常希望能与当地承包商组建联营体,以实现其风险共同分担的目的。
(四)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降低风险
DBO合同条件第19条关于保险的相关规定,涉及到财务风险、环保健康风险和安全事故风险等,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是承包商常用的风险规避方法之一。虽然这种方法需要支付一笔保险费用,但相对于巨额的风险损失而言,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而且承包商可以将保险费用计入工程成本。
在DBO合同条件下,承包商应投保的险种被划分为设计-建造期的保险和运营服务期的保险。在设计-建造期,承包商需对工程、承包商设备、违反专业职责的责任、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以及雇员的伤害进行投保;在运营服务期,需要对工程火灾及扩展责任、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以及雇员的伤害进行投保。同时,还需要满足当地的法律和惯例,投保相应的险种以及其他一些可选的运营保险等。
DBO合同条件在设计-建造期新增了承包商违反专业职责的责任这一保险范围,承包商的专业人员投保职业责任险是必不可少的。在运营服务期新增了工程火灾及扩展责任险,需要注意的是,该保险的生效是运营服务期开始的条件之一;而火险也是设计-建造期工程一切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DBO合同条件中规定的保险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全部风险,但无论怎样,对保险的设置都应咨询保险专家的意见,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比如,当施工现场较为分散,工程被全部摧毁的可能性极低时,就不必投保全部重置费用,可以考虑减少保险金额。此外,对于所有的保险期限都需要谨慎规定,避免在保险生效前开始工作。
四、结语
DBO模式是一种同时兼顾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质量的合同安排,从项目全寿命期优化的角度看,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DBO项目鼓励有实力的承包商承担全部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工作,将给有志于在大型公用事业领域获得发展的承包商带来新机遇,但由于新增了运营服务期,DBO模式下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比传统项目采购模式下要大得多,因此承包商做好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从目前建筑市场的DBO模式的应用情况看,其存在许多衍生形式,主要差异是在运营服务期的长短,从三年至二十五年不等。投资方主要是考虑要求承包商对其完成的设计和建造工作的质量承担更大的责任,以避免双方就运营期出现的质量缺陷产生争端,导致进一步的损失。
[关键词]合同档案;风电企业;管理分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107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合同档案详细记录了风电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在企业制定年度预算、评估和审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对合同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合同档案管理存在分散、混乱等问题,给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风电企业必须要采取合理的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办法,实现合同档案的科学分类和优化管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1 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
对风电企业来说,企业运营中产生的档案种类主要有技术合同、劳动合同、工程合同等,这些档案虽然在具体内容和使用价值上各有不同,但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法律性
法律性是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别于企业其他档案的标志之一。合同档案的内容主体是合同,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企业合同档案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合同档案的保存、管理还是销毁,都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定程序。除此之外,合同作为记录了企业经济活动和维护企业法律权益的文件,也只有在具备法律特性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2 凭证性
近年来,风电行业蓬勃发展,风电企业在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部分企业为了谋求私利,往往会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而带来许多经济纠纷。合同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记录,对企业应尽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进行了明确说明,在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凭证作用,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1.3 规范性
规范性是企业合同发挥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合同档案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合同档案内容的规范性。一份完整的合同档案,应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内容、当事人的H笔签名、合同的数量以及书写形式等,只有这些条件符合法律规定,才能确保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另一方面是合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合同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损坏或缺失,都会影响其法律效力的发挥。因此,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1.4 繁杂性
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合同,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同时,企业合同档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合同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等;合同签订后的招标书、评标报告、会议记录等。要想确保合同档案应用价值的发挥,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收集、整理和保存好这些合同档案。
2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优化措施
2.1 强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管理机制,能够为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管理机制应当包含合同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保存等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风电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补充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以确保合同档案的管理能够与企业发展向适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说,只有在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下,才能借助于合同档案,帮助企业减少市场竞争风险,进而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推动风电企业实现健康和持续发展。
2.2 加强合同档案之间的联系
企业合同档案数量较多,如果采用单独整编和单独管理,必然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剧增。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效率,在进行合同档案的整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有重点的寻找合同档案间的内在联系,而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其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例如,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单立类目、分类组卷,这能够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当然,企业管理者也要为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可指派独立部门负责合同档案管理的相关事宜。
2.3 实施合同档案的统一编号
中图分类号:S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041-03
Grey Correlative Degree Analysis of the Photosynthetic Indexes and Yield of Different Types of Spring Rape
JU Xia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16, China)
Abstract: The grey relational degree of yield per plant of rape with its component factors and the photosynthetic index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as analyzed by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lique number of main inflorescence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of yield per plant(r=0.726 1), followed by the grain number per silique of secondary branches and main inflorescence; while the number of branches and the silique number of each branch were not highly correlated with yield per plant.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tosynthetic indices and yield of different spring rape cultivars(lin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lorophyll content of rape peel during pod stage and yield of rape was the lowest. Due to the high yield advantage of hybrid rape and on the basis of high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 of yield per plant of hybrid rape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t flowering stage, high yield production could be obtained by increasing the yield per plant through promoting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t flowering stage.
Key words: spring rape;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indexes; yield;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grey relational degree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作物产量90%~95%的干物质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一种作物一个品种有其固有的光合特性和遗传特性,因此研究和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一直以来都是作物研究中的热点问题[1]。我国西部地区是全国油菜的主产区,其光、温等气候特点与春油菜的生物学特性相适应,保证了油菜优良品质的形成和生产优势地位的确立[2]。油菜生理包括光合生理、种子生理、营养生理、抗性生理、发育生理以及水分生理等。油菜的干物质增长速度、产量形成等均由每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结果所决定。油菜一生中的光合面积、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积累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因此,研究不同生育期油菜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明确其影响机理及基本规律,对改善油菜品质、提高生产力及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1年在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国家春油菜改良中心试验田进行,供试材料为青海省近年主栽的春油菜品种(系),分别为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青杂5号、青杂2号;白菜型油菜:青油241;甘蓝型常规油菜:青油14和No.46;芥菜型油菜:青海芥菜。在植株长出6片真叶时定为幼苗期,植株开花量达到85%时为盛花期,角果量达到80%时为角果期,按不同生育期,选择晴朗无云的一天在09:00~11:00自然光照条件下用LI-6400XT光合仪每区随机选取10株油菜,定株测定每一区样本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叶片(苗期和盛花期)或角果(角果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测定完成后取相应叶片、角果带回实验室,用80%丙酮作为提取液,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按Arnon[4]的公式计算提取液的叶绿素浓度。收获时每个品种(系)选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测定产量相关指标。
利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按邓聚龙[5]的方法,利用DPS统计软件分析光合生理指标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供试油菜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指标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单株产量与千粒重明显高于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将7个油菜品种的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主序角果数、主序每角粒数、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角果数、一次分枝每角粒数、二次分枝数、二次分枝角果数、二次分枝每角粒数、千粒重看成是一个灰色系统,以单株产量为参考数列,9个产量构成因素为比较数列,分析油菜各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以此判断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产量构成因子的关联系数(r)顺序为主序角果数(r1=0.726 1)>二次分枝每角粒数(r8=0.642 3)>主序每角粒数(r2=0.613 4)>一次分枝每角粒数(r5=0.582 1)>千粒重(r9=0.536 9)>一次分枝数(r3=0.493 7)>一次分枝角果数(r4=0.445 9)>二次分枝数(r6=0.333 2)>二次分枝角果数(r7=0.261 3)。
2.2 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表2是各类型油菜品种(系)各时期的光合生理指标,将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单株产量及光合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看成是一个灰色系统,以单株产量(表1)为参考数列,各生育期光合生理指标(表2)为比较数列,分析各类型油菜品种(系)各时期光合生理指标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
2.2.1 甘蓝型杂交油菜 通过分析甘蓝型杂交油菜各时期光合生理指标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以此判断各时期光合指标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盛花期净光合速率(r6=0.561 7)>角果期蒸腾速率(r12=0.492 4)> 盛花期蒸腾速率(r7=0.460 6)>苗期净光合速率(r1=0.451 1)>盛花期叶绿素b含量(r9=0.444 2) >盛花期叶绿素总含量(r10=0.437 9)>角果期净光合速率(r11=0.436 7)>苗期叶绿素a含量(r3=0.435 3) >盛花期叶绿素a含量(r8=0.432 7)>苗期叶绿素总含量(r5=0.429 5)>苗期叶绿素b含量(r4=0.424 2)>苗期蒸腾速率(r2=0.410 8)>角果期叶绿素总含量(r15=0.316 8)>角果期叶绿素b含量(r14=0.312 6) >角果期叶绿素a含量(r13=0.302 9)。
2.2.2 甘蓝型常规油菜 对甘蓝型常规油菜各时期光合生理指标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盛花期净光合速率(r6=0.610 8)>角果期净光合速率(r11=0.518 3)>盛花期蒸腾速率(r7=0.493 0)>盛花期叶绿素a含量(r8=0.445 2)>苗期净光合速率(r1=0.436 9) >盛花期叶绿素b含量(r9=0.433 9)>盛花期叶绿素总含量(r10=0.431 9)>角果期蒸腾速率(r12=0.400 2)>苗期叶绿素a含量(r3=0.359 7)>角果期叶绿素a含量(r13=0.351 9)>苗期叶绿素总含量(r5=0.349 7) >苗期蒸腾速率(r2=0.349 2) >角果期叶绿素总含量(r15=0.345 1)>苗期叶绿素b含量(r4=0.327 0)>角果期叶绿素b含量(r14=0.237 1)。
2.2.3 白菜型油菜 通过分析白菜型油菜各时期光合生理指标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各因子的关联顺序为盛花期净光合速率(r6=0.697 6)>角果期蒸腾速率(r12=0.571 3)>盛花期蒸腾速率(r7=0.511 1)>苗期叶绿素b含量(r4=0.477 7)>苗期净光合速率(r1=0.434 3)>盛花期叶绿素b含量(r9=0.410 8)>盛花期叶绿素总含量(r10=0.409 2)>苗期叶绿素总含量(r5=0.401 8)>苗期蒸腾速率(r2=0.399 7)>苗期叶绿素a含量(r3=0.391 9)>盛花期叶绿素a含量(r8=0.374 6)>角果期叶绿素总含量(r15=0.319 5)>角果期叶绿素a含量(r13=0.316 7)>角果期净光合速率(r11=0.303 4)>角果期叶绿素b含量(r14=0.273 6)。
2.2.4 芥菜型油菜 对芥菜型油菜各时期光合生理指标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的关联顺序为苗期蒸腾速率(r2=0.712 7)>角果期净光合速率(r11=0.677 4)>盛花期净光合速率(r6=0.561 8)>盛花期叶绿素总含量(r10=0.502 0)>苗期叶绿素总含量(r5=0.482 0)>苗期叶绿素b含量(r4=0.474 6)>盛花期叶绿素b含量(r9=0.456 1)>盛花期叶绿素a含量(r8=0.441 5)>苗期叶绿素a含量 (r3=0.429 9)>苗期净光合速率(r1=0.377 0)>盛花期蒸腾速率(r7=0.362 3)>角果期蒸腾速率(r12=0.341 1)>角果期叶绿素总含量(r15=0.283 0)>角果期叶绿素a含量(r13=0.202 8)>角果期叶绿素b含量(r14=0.184 1)。
3 小结与讨论
在保障品质的前提下,高产是油菜种植品种选择的主要目标。单株产量是由多个单一性状构成的复合性状,每个单一性状不仅对单株产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其他性状对产量产生间接作用[6-8]。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产量构成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的分析发现,主序角果数是单株产量构成的第一主成分,是主导因子,二次分枝每角粒数是单株产量构成的第二主导成分。在此研究基础上,今后可进一步从栽培措施等方面着手研究,通过增加两个主导因子来提高油菜单株产量,为油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光合作用是外界环境因子和内部生理因子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常受到外界生态因素和植物本身生理因素的影响,其中叶绿素含量是反映植物光合生理状况的一个基本指标,高等植物的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a不但能吸收、传递光能,某些叶绿素a还能导致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而叶绿素b只能吸收、传递光能[9,10]。叶绿素a含量越高,光能转变成电能的数量会越多,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本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类型油菜品种(系)单株产量与光合生理指标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蓝型杂交油菜中,与油菜单株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因子为盛花期净光合速率,其次为盛花期和角果期的蒸腾速率,再次为苗期净光合速率,角果期叶绿素含量均与单株产量关联度不高;在甘蓝型常规油菜中,与油菜单株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因子为盛花期和角果期的净光合速率,其次为盛花期蒸腾速率;在白菜型油菜中,与油菜单株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因子为盛花期净光合速率,其次为盛花期和角果期的蒸腾速率,与角果期净光合速率关联度很小;在芥菜型油菜中,与油菜单株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因子为苗期蒸腾速率,其次为盛花期和角果期净光合速率,再次为盛花期叶绿素总含量。综上所述,供试所有类型油菜中角果期角果的叶绿素含量与油菜产量间关联度较低,与盛花期净光合速率关联度均较高。鉴于杂交油菜的高产优势,可以依据甘蓝型杂交油菜的单株产量与盛花期净光合速率关联度较高的特性,通过提高盛花期净光合速率来有效增加油菜单株产量,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耀文,王竹云,李殿荣,等.甘蓝型油菜角果光合日变化特性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5):174-180.
[2] 田正科.油菜在我国西部农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6):42-46.
[3]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油菜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08-125.
[4] ARNON D I. Copper enzymes in isolated chloroplasts polyphenoloxides in Beta valgaris[J]. Plant Physiology,1949,24(1):1-15.
[5] 邓聚龙.灰色系统的基本方法[M].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6] 杨安中,彭春华.油菜单株产量与若干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2):33-34,115.
[7] 高必军,李 平,江 洪.甘蓝型油菜若干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分析[J].生物数学学报,2007,22(1):137-144.
作为最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在公务员队伍管理的第一关——“入口”管理上,一直以来领全国风气之先,不断优化和创新公务员招考的方式方法,确保招考公开、平等、公正、竞争、择优,堪称全国“样板工程”。
深圳公务员招考改革亮点
■ 放宽条件 提供公平竞争平台
为避免用人单位“因人设岗”、“量身定做”,深圳在职位设置规则中取消与职位无关的条件限制,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公平竞争机会。
打破身份界限:只要符合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所有人都可以报考
学历学位严格按照职位级别设置:高学历者报考低学历要求的职位均按职位明确的职务任职定级和兑现待遇,杜绝“人才高消费”
取消全日制学历的限制:不歧视国家承认的其他学历
取消性别限制:除从事一线执法的行政执法类职位因其可能面临暴力,可按比例设置男性外,其他职位均不作性别限制
■ 完善程序设置 避免人情、关系
针对公务员招考流程长,环节多等特点。深圳市建设了公务员招考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招考各环节全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
面试环节:减少招考单位“掌控权”
1.包括主考官在内的所有面试考官全部来自非招考单位
2.采取考官、考生、三员(监督员、计分员、核分员)“三抽签”的方式
面试考官结构:呈现多元化
面试考官库人数超1000名,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高管等非公务员占25%
资格审查环节后置
深圳在国内创新推出资格审查环节后置,让符合条件的考生都有机会报名参加考试,避免人为设障将考生拒之门外
■ 分类招考 打破“招考一张卷”
根据现行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制度,实行分类招考,极大提高了选人用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聘用:公务员“聘任制”全国率先试水
深圳市2010年在全国率先对新进公务员实行聘任制管理,变人们心目中最“铁”的“铁饭碗”为“瓷饭碗”。此项制度改革受到聘任制公务员的高度认同;用人单位也反映聘任制公务员对委任制公务员形成了一定的“鲶鱼效应”,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深圳市公务员聘任制改革三大步
2007年1月,原人事部批准深圳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工作,深圳市迅速研究建立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制度体系。
2010年1月1日,深圳借全面启动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之机,采取增量改革的方式,在公务员管理中引入合同管理,对2010年1月1日后新进入深圳市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一律实施聘任制。
2012年4月1日,聘任制公务员实施范围扩大,新进入市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和工青妇等6大机关的公务员也实施聘任制。
截至2012年底,深圳市聘任制公务员已超过3000人。
■ 聘任制公务员一聘3年
聘任制公务员需要签订聘任合同,需要商定协议工资,需要加入养老保险,原则上实行公开招聘。聘任合同分为固定期限聘任合同、无固定期限聘任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聘任合同。首次聘任的聘期一般为3年,聘任合同期满,单位与聘任制公务员双方愿意续聘的,可直接续签聘任合同,续聘的聘期一般为5年。
率先探索打破养老保险“双轨制”。在实行聘任制的同时,对聘任制公务员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不再执行委任制公务员的现行退休政策。主要内容:一是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全与企业人员接轨;二是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作为其补充养老保险金,体现机关作为“雇主”对公务员的责任,既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又将职业年金与公务员奖惩情况挂钩,增强激励和约束。
聘任制公务员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这一制度实施后,从公务员队伍里往外跳,不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聘任制退出机制更加灵活,因为其养老、失业等保障制度是与企业和社会其他群体完全衔接的,中途离职有基本保障,有机会二次择业。
深圳公务员改革配套政策
2010年1月14日,《深圳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2010年1月22日,《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2010年2月12日,《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
2010年2月12日,《深圳市行政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
2010年2月12日,《深圳市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
2010年5月27日,《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试行办法》
2012年6月20日,《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方案》
2012年8月2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意见》
分类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深圳市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制度和合理的体系,让不同类别的公务员有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和晋升空间,提高个人能力与职位要求、岗位薪酬的匹配性,以此促进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深圳的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就是要从传统的公务员综合管理类职位中再划分出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两类职位。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税务等主要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执法职责的行政机关,其中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统一套转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如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信息网络人员这类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属于专业技术类职位,其在职人员将套转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套转后,深圳市行政机关近4万名公务员中,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占到了六成以上。
组织培训:推进公务员改革“事半功倍”
作为全国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唯一试点城市,改革初始,深圳亟需摸寻到“过河的石头”。在城市治理领域,香港的政府服务、城市规划、社会建设成为了深圳学习的最佳选择。从2009年开始,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启动了“深圳行政机关公职人员赴港对口考察交流”项目。香港公务员职系职位分类管理的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尤其是聘用和考核方式、培训方法、晋升阶梯和程序、薪酬设计等方面的宏观理念和操作路径,对深圳都是最好的借鉴。
四年以来,深圳市已组织了7300人次的公职人员赴香港考察学习。从2009年组织了27期、2010年34期、2011年60期,2012年组织80期,到2013年计划增加到100期。
推广借鉴:“铁饭碗”变“瓷饭碗”重点抓内涵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75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136- 01
1 项目管理程序的建立
在与技术支持方签订合同之后,为了项目执行的过程需要,双方负责人会在第一次的项目协调会上签订项目管理程序。程序中确立双方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的任命,并呈现项目经理联络方式、信函交换形式、信函交换通道号、信函模板格式、信函命名规范、信函审核制度等。
例如,在与西门子的项目管理程序中确立了信函交换的九个通道号形式,分别是:TUR代表汽轮机技术方面信函,I&C代表汽轮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技术方面信函,GPM代表项目管理方面信函,CIV代表起论发电机组基础方面信函,CON代表凝汽器技术方面信函,GEN 代表发电机技术方面信函,COM代表项目中商务事宜信函,DOC代表技术文件文档释放方面信函,YNG代表阳江项目现场装机服务方面信函。
通过项目管理程序建立一套完整的信函分类收发体系,如此的信函分类管理更是为了便于项目参与人员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函中找到需要的信函,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信函作为双方交流的指导性文件,需要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而所有来往信函必须有撰写者和其主管领导的签名,然后通过项目经理签字审核后才能发送。
2 沟通联络手段的运用
与海外技术支持方保持良好的沟通是确保项目有序执行的必要手段,双方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合理的沟通方式进行特定内容的沟通来确保项目顺利进展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沟通中信息符号的不同载体,上汽厂利用各种信息交换手段与海外技术支持方进行沟通,主要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电子形式。
书面形式沟通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信息传递,比较严肃,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正是署名信函、书面合同、技术协议等。口头沟通是以口语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双方反馈比较直接、迅速、灵活,主要的方法有面对面的项目协调会、设计联络会、电话交谈、培训讲座等。电子沟通是以电子符号形式进行的沟通,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主要形式有电子邮件、网络视频会、电话集成会、指定网站留言和上传附件。
3 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
无论是汽轮机还是汽水分离再热器的技术支持方,大量技术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技术规范、质保资料以及信函传真都不断从外方释放到厂内或从厂内释放到外方。上汽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网络和服务器,所有与海外技术支持方的合同正本及技术附件、正式信函、会议纪要、技术资料释放通知等都通过核电专用邮箱发送和接收。所有来往文件资料都在工厂服务器102-fs-01上进行信息永久保存,避免资料留存个人手中,为处理项目执行后续问题打好基础。核电工作小组还安排专业文档管理员负责管理与外方的来往传真、信函的归档、发送、统计和跟踪,指定专业信息管理员负责外方释放的图纸资料等技术文件的下载、归档、分发。
4 亦是核电产品分包供应商
西门子和TEI既是阳江核电项目的技术支持方,同时又是阳江核电项目物项分包供应商。因此他们均需作为普通供应商进行管理,首先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分包的部套、数量以及价格。西门子在阳江项目#1机中承担了1套主汽阀、2根带动叶的低压红套转子、2套低压末三级静叶和控制系统的制造和供货。TEI在阳江项目#1机中承担了2套高压再热管束、2套低压再热管束、2套分离片的制造和供货。
海外供应商不同于国内供应商,因为生产地点在国外,不便于随时跟踪分包部套的进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其所承担的分包部套进行跟踪,STP加强对分供方的生产进度管理,双方制定了月进度报告的编制内容和提交方式。
5 双重身份是对技术支持方管理的最大难点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采购是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采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它不仅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各项经营活动,而且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以及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企业采购模式(系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扩大市场占有,保持商品价格优势,企业对采购的要求越来越高,重点表现在:
一、随着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的应用,要求采购活动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经营方式,满足经营活动不断调整的需要,加速采购速度,因此,采购的及时性越来越重要。
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调整引进中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因此,采购准确性的要求日益提高。
三、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降低成本和提高销售利润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购成本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重视。
四、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要求在整个采购管理中,各个环节相互适应,防止彼此脱节,实现资源整合。
五、市场的开放使地域概念彻底破除,因此及时准确的信息成为采购的重要源泉。
纵上所述,我认为,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重点应该是:改变传统采购方式;树立采购管理观念;进一步创新采购模式。
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思想、方式和技术要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专业公司采用了以下一些采购模式:
一、统合采购模式
在传统销售模式下,采购、库存、配送、销售等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缺乏有效的配合,难以形成总体最佳的效果。现代企业认识到上述问题,强调采购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推行零库存管理,实施集中采购、区域提货等方法,同时将采购与企划、财务、库存、销售等活动紧密连接起来,使得品质、价格、成本、时间、地点等都具有优势。
二、国际采购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迅猛,采购的国际化方兴未艾。仅以中国市场为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额所占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越来越大,相反在中国采购销往本土的商品销售额远远大于在中国的销售额。一些大型集团不仅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资办企业,开展国际销售,而且建立全球最佳采购和供应体系,实行国际采购。比如,世界零售业的巨头把供应枢纽——全球采购中心迁到中国内地。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采购中心。这样就为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和企业的本土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信息采购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采购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十分显著。传统的人力作业的采购方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运营的需要,它不仅效率低、用工多、成本高、差错多,而且缺乏优势,不能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地区分散、集中调配和适时、适量采购的要求。
四、定制采购模式
现代商业解决了传统商业厂家生产什么,自己就采购什么、销售什么,实现了市场有什么需求就销售什么的转变,采取定单生产、定量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商业企业市场的被动状况,减少了对厂家供货的依赖。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建立起以销售为导向的定制采购模式,即根据顾客的需求向供应商提出采购清单,发展大规模商业定制(贴牌生产)。定制采购的商品以商业品牌为主,这些商品从企划、设计等环节就有零售商参与,以零售商的品牌销售。比如,华联、联华、农工商等目前都有定制采购商品。
五、共同采购模式
共同采购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采购方式,是指几家零售商联合向批发商或厂家采购相同的商品。近年来,共同采购开始渗透到其它领域,比如,在家庭装潢材料采购上,顾客为了压低材料价格、确保材料质量,他们联合起来向供应商集中采购,这种模式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睐。共同采购比单一采购有很多优点,由于增加了采购量,增强了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商品竞争能力;由于实行有计划的发货和配送,设施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既减少了库存也降低了物流成本;由于采购量大,供应商愿意为顾客独立开发产品等。
以上几种新的采购模式,说明采购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结合日益紧密,采购管理的战略化方向日益明朗。
现代采购模式有六大优势:一是可以扩大供应商比价范围,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实现采购过程的公开化,有利于进一步公开采购过程,实现适时监控,使采购更透明、更规范。三是实现采购业务操作程序化。四是促进采购管理定量化、科学化。五是实现生产企业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六是实现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更加认识到采购活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贡献,企业战略与采购管理的结合日益紧密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专业公司必须根据其专业特点的不同,采用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采购操作系统。
第二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医药)采购系统的
现状及难点
公司所属专业公司是从原来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变而来,它的前身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设立的一些零售网点。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商业企业也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原来经营的都是些经营范围较为广泛的零售门店和个别规模较小的三级批发部,因此,采购这门学问或行为不象销售一样受到广泛的注意和研究。在采购的环节中,我们只重视“勤进快销”的原则,甚至在商品短缺时期,商品也是有计划地分配给零售企业的。
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显示出来,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放到企业的经营战略高度来重视。
近几年来公司针对自身的状况,加快了改革的进程,紧紧围绕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公司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集约经营实现降本增效,通过连锁经营彰显经营特色。公司在改革过程中,努力打造销售型企业,从改变思想观念、改造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创新营销体系着手,促进传统批发零售业态向销售型企业转变。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个传统企业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企业的前进步伐要比其他企业来得沉重,因此,所花的力气也就更大。
我们现在已经清楚地看到,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企业已经暴露出了以下种种采购问题。
一、采购过程过多依赖手工作业。采购行为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程序,消耗了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由于反应速度慢,很难及时掌握瞬息变化的产品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市场行情,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互相封锁,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采购成了一种盲目行为。
二、同供应商的关系没有客观地衡量标准。面对多变的市场,企业尽管很注重发展战略伙伴联盟,但有些采购人员仍与供应商之间摩擦不断,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企业缺乏发展新的合格供应商的渠道,即使找到新的合格供应商,实现供应商转换的成本也比较高。
三、采购方式单一。传统采购难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商品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因此,企业难以利用适当的采购策略来获得更多的价格折扣,降低采购商品的价格。
四、采购流程与开销不合理。采购流程层层审批,过于繁琐,采购信息不共享,经常存在独立采购和未经批准的采购现象,采购过程不透明,人为因素难以排除,从而导致采购效率低下。
五、企业的采购数据难以汇总分析。由于采购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难以进行前瞻性采购,而且不利于预测和控制采购中突发问题,不利于安全库存的控制。另外,采购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工作,无法在战略高度上担任起所负责项目的损益分析、评估和决策,从而难以优化采购模型,使采购管理工作上一个台阶。
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通过部门分工实现各部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因此,传统的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着明显的界限,相互独立。但从企业完整的经营活动看,各部门都是业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分离导致业务流程的断裂,容易发生部门之间的冲突,这是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不合理的基本表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公司、医药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两个专业公司共性难点: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问题以及采购控制问题;采购人员的素质问题。
各自难点: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第三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突破点及解决对策
从传统的采购模式和我们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难点分析中我们发现:要完善公司两大专业公司采购系统,首先要从其存在的难点上寻找突破口。
一、建立和完善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系统以及采购的控制流程
1、供应商分类管理
将企业现有的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入库单有关信息进行组合,并记录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质量等级、交货周期、历史交易价格,使企业能够比较简单有效地进行采购过程的监管。将供应商分为A、B、C三个管理等级,实行不同方式的管理。此外,还可随时查询供应商在某时段内的供货情况,包括商品质量、实际交易价格、日期以及平均价格等信息,通过图表及数据列表做出比较,使查询更直观明朗、操作简单。
2、商品分类管理
将采购的商品实行ABC分类管理方法,按商品的采购量、销售额以及库存等要素分为A类商品(重要)、B类商品(次要)、C类商品(一般)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控制。
3、采购控制
采购环节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因此要建立采购控制流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物与信息同步入库。包括:入库作业处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及信息流程等。
(2)财务、审计双管齐下。包括:建立控制共建点、实行职务分离等。
(3)法律法规约束。包括:权法、合同法、保密法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等。
(4)杜绝采购回扣。包括:在采购前、采购过程中和采购完成后都要有监督,做到行政监察、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
二、切实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采购人员的选用,过去一直比较重视的是“防止作弊,杜绝收授回扣”的观念,因此“忠厚老实”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随着采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知,采购的复杂性也随之日益凸现。它不再是拿钱买东面那么简单的事情,而变成了一门专业,采购工作不再是那些只具备忠厚老实品质的人就能够胜任的。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与工作复杂性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化的工作和能力培训达到甚至超过与企业和市场要求相适应的水平。因此,采购人员的选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现代企业来讲,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思想素养方面
采购工作没有固定规则可循,加上采购行为稽查困难,使得采购工作成为“良心工作”。因此,觉悟高、品行端正是一个采购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只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处处为企业大局着想,不贪图个人私利,才是做好采购工作的前提。因此采购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志士不饮贪泉之水。采购人员所处理的“订购单”就是金钱,而采购人员本身就是财富的代表,拥有采购权的业务人员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缺乏优势的供应商所包围。只有拥有正直人格的人才能给企业带来财富,才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
(2)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指把采购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做。大家都知道拥有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有才华的人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作出成绩。采购人员敬业精神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供应情况。良好的敬业精神可以保证企业供应的稳定,从而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利运行。
(3)承受困难的毅力。采购工作是一项重要、艰巨的工作,要与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经常会受到来自企业内外的“责难”,采购人员具有应付复杂情况和处理各种纠纷的能力,在工作中被误解时,能在心理上承受得住各种各样的“压力”。
(4)虚心、诚心、耐心。采购人员和供应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占据主动地位,拥有局面的控制权。但是采购人员对供应商的态度一定要保持公平互惠,尤其对一些目前还不能建立供求关系的供应商显得尤为重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过程充满了艰辛,这要求采购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有良好的涵养。只有虚心和耐心地同供应商谈判,诚心诚意地与供应商交往,才会换来对方的合作,达到我们的目的。
2、知识技能方面
知识和能力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互独立的。知识是能力的强大后盾,能力是知识的反映。作为采购人员,只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参加实践的能力才是为企业带来财富的根源。
(1)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采购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外,还应多了解和熟悉政策、法律知识;市场知识;社会心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等。
(2)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知识不等于能力,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办好一件事,知识起的作用只有1/4,而能力起的作用占3/4,可见能力更为重要。要干好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同样应具备相应的能力,我们把采购人员具备的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点:
a市场分析能力。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b团结协作能力。采购过程是一个与人协作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如与财务部门打交道解决采购资金、报销等问题;与仓储部门打交道,了解库存现状及变化等。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采购人员应处理好与供应商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c语言表达能力。采购人员是用语言文字与供应商沟通的,因此,必须做到正确、清晰地表达所欲采购的各种条件,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齿不清,只会浪费时间,导致交易失败。因此采购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d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能力。采购人员必须具有成本分析能力,会精打细算。买品质太好的商品,物虽美,但价更高,加大成本,若盲目追求“价廉”,则必须支付品质低劣的代价或伤害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因此,在采购商品时要针对企业的市场定位,目标市场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分析考虑。对于供应商的报价,要结合其提供商品的品质、功能、服务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便采购到适宜的商品。
e前景预测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在不断变化,采购人员应根据各种产销资料及供应商的态度等方面来预测将来市场上该种商品供给情况,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3)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采购观念,引导采购人员按客观规律办事,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现代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
a战略观念。即从企业大局出发,把握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使采购工作符合企业整体发展要求。
b经济观念。即在采购过程中讲究经济核算,提高购进环节的经济效益。货比三家,择优而购,精打细算,节省开支。
c市场观念。把握市场发展规律,调整市场变化趋势,善于抓住每一个市场机会。
d竞争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在采购过程中同样充满了竞争,既有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竞争,又有与同行之间的竞争。竞争会给采购工作带来应力,因此要善于竞争,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采购工作的动力。
e服务观念。采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服务过程。一方面为供应商服务,在采购过程中着眼于长远利益,为供应商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提供信息、协助推销、介绍新客户等;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来说,采购要为企业经营服务。
f创新观念。创新观念即出奇制胜,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要有新招数,如开发新货源或选择更好的供应商,以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在企业经营项目上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知识技能,就要对现有的采购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专业公司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学习采购基础知识,采购模式及优化途径、采购物流及表现形式和一系列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巧,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企业通过分析可确定“谁需要接受培训”“需要哪种培训”,使存在差距的采购人员通过培训得以提高。
三、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从医药公司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管理方式和观念已根深蒂固,要想立即改变也非易事。这主要是因为:
1、企业采购管理人员思想上抵触流程改变,企业为了强化稳定意识,不敢轻易改变现有的采购管理模式。
2、采购活动客观上比较复杂,也不是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改进采购管理模式的制约因素很多。
3、采购活动对企业流通成本、进货渠道、商品价格等有很大影响,因此改进采购模式有可能暂时要注入大量资金。
纵上所述,医药公司要发展,要走在竞争的前列,就要勇于创新,勇于改变传统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商业企业纷至沓来,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引进了采购管理的理念,从采购组织、采购流程、采购考核等方面给了我们专业公司很多启迪。
下面就如何完善医药公司采购流程探讨一些设想。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要使采购工作高效而顺利地开展,保证商品供应不间断,企业经营业务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采购机构。采购机构的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精简的原则。这个“精”指人员精干;“简”是机构简化。尤其突出是解决好人员素质问题。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指责任,起约束的作用;“权”指权利,是履行职责的保证;“利”指利益,起激励作用。这需要对采购机制进行再造,确保采购组织工作的有效性。
(3)高效的原则。必须有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与层次。使其对市场信息动态掌握,落实简约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商品采购流程途径
商品采购一般包括确定采购商品种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洽谈交易条件、商品的导入以及追踪等一系列管理过程。
(1)商品采购步骤,如下图所示:
顺序
采购步骤
系统设置要求
1
选择商品(供应商分类管理)
选择的标准:商品的特色;效能;品牌;商品计划的能力;经营状况与财务内容;商标与宣传能力;商品的生产能力;进货对象;商品的组织和运输能力;情报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在流通业中的交易关系等
2
选择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
选择供应商有以下准则:可靠性;品牌、价格与质量;订单处理事件;独占权;提供服务;信息;道德;保证;长期关系;记录;销售增长;毛利;创新;地方广告;投资;风险等
3
评估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档案)
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审查,货比三家;注意调查商品的可比性;对供应商的各种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和评估等
4
洽谈交易条件
主要有:质量;包装;价格;订购量;折扣;返利;付款方式;付款天数;交货期;送货条件;售后服务保证;退换货;促销活动;广告赞助;进货奖励;其他赞助费用等
5
签订购货合同
合同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商品的价格、包装、订单数量、售后服务保证、送货和退货、支付方式等
6
订货
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商品销售的库存准备等
7
商品的接收和处理
运送至仓库,或直接送到批发部(零售店);商品进库信息登录;标记商品的价格和存货信息;处理退货和损坏商品等
(2)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前面已讲,这里不在赘述。
(3)建立采购比价系统。通过采购比价系统可随时查看采购商品与多家供应商的对照表,通过比较价格、质量等级、信用等级、交货周期以及价格、合格率等参数,最终确认所选择的供应商是否合理。
3、健全采购绩效评估体系
采购人员所采购的商品无法为市场所接受,或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采购的商品组合、促销方式等不当,都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利润。以下为常见的几种采购绩效评估指标:
(1)销售指标。销售指标应包含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以显示其专业公司经营管理能力。
(2)存货指标。考核存货指标能有效看出采购人员之绩效,主要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商品滞销之次数、天数与金额,商品缺货之次数、天数与金额数量等。
(3)毛利指标。进销差比例衡量采购人员为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毛利指标主要有两种,一是售价减进货成本,另一种则是实际售价减掉任何的销货折扣或销售退回。
(4)利润指标。利润指标主要是指毛利减任何因采购、销售及管理等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此一指标能看出采购的最终结果,为全公司最重要之绩效指标。
四、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1、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公司近几年来相继对电脑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投资,建立了一套能实现多种管理形式的电脑管理系统。在运用电脑系统进行管理时,我们发现,先进的管理设备和五金公司原来遗留下来的操作习惯发生了一些冲突,如不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企业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影响到五金公司的对外拓展进程。
五金公司要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就是通过对电脑软件的修改(或增加功能),使得零售门市的动态库存和销售情况能在配送中心(或批发部)及时反映。采购部门通过每日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可以得出以下数据:某商品库存动态情况(销售动态情况)、某商品分布流程情况、某商品批量采购情况、某商品阶段动销情况、某商品的库存调拨情况、批量作价分析、采购次数与采购成本分析等等。通过对商品各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从而可以顺利地降低采购成本,有针对性地对某种商品做市场营销。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对终端商品的管理,从而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数据库)
五金公司在生产资料购销过程中,长期以来与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客户在采购管理上都相继采用了信息技术。与供应商的关系是采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采购和供应双方来讲,都要考虑成本和利润、长期伙伴和短期买卖关系等问题。好的供应商最终会带来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如何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是五金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
目前在现有的电脑管理系统中,只要新开发一个采购管理系统的软件就能实现这项功能。下面就采购数据解决方法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1)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模块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改善了采购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使采购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由原来的交易管理转向关系管理,同时又提高了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为采购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实现供应商名录及其基本信息查询;
可实现供应商品名录及信息查询,包括实时价格、生产能力等;
可实现在线合同签订及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
可实现供应商在线资信评估管理;
可以评估供应商的单个供应产品资信,也可以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资信。
(2)产品目录管理
产品目录管理模块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企业产品目录与采购目录;
可建立供应目录(供应商);
可实现企业采购目录与企业产品目录关联,供应商供应目录与企业采购目录关联;
可设定目录操作、浏览权限控制。
(3)采购计划管理
采购计划管理模块能够帮助企业轻松实现采购计划编制、计划审核、计划汇总和请购管理等。
主要功能:
可实现采购计划与采购目录、库存相关联;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部门、按周期、按产品制定;
可建立采购计划模板;
可定制采购计划审批流程;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组织结构、时间或物品等汇总;
可实现计划内请购管理和计划外请购管理。
(4)提供四种电子采购方式:招标、竞价、谈判和直接采购。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采购成交后的合同管理功能,包括项目合同签订与审批、合同执行、合同档案、项目评估等。
主要功能:
可以建立合同模板;
可以实现项目与合同模板相关联;
可以定制合同审批流程;
可以实现对合同的发货、收货、入库、退货等环节的跟踪,监控合同执行状态;
可以实现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等功能;
可以实现项目评估管理,包括供应商评估、采购人员绩效评估等。
(6)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模块贯穿了企业采购业务的全过程,对企业严格规范财务预决算、用款和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要功能:
可以设定财务费用种类,如会议费、差旅费等;
可以实现采购收支财务预决算;
可以实现财务预决算与采购计划、采购项目、采购部门相关联;
可以设定用款、报销流程;
可以统计查询各种财务费用发生明细。
(7)决策支持系统
可以灵活统计查询采购项目的相关信息,为采购项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多种统计查询模板;
伴随着合同制度的逐步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也越来越完善。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企业一般专门设置了相应的合同管理部门以及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但是由于财务部门与合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联系,很多时候就难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办事效率较为低下;再加上财务报表与业务的脱节,导致其提供的数据也难以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支持,这无疑也影响了合同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积极作用的实现。更加不容乐观的是,一些中小企业未必都有专业的法律人员,这时,财务人员还不得不自行完成合同的全面风险控制。
要改变这种情况,财务管理人员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经营理念的转变,切实将合同控制纳入到财务管理中来。在合同的起草环节就要做好财务控制,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以获得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二、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分析
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获取更大的收益就成为了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财务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合同管理中来,掌握合同相关的法律概念,加强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运用其敏感的辨别能力来降低风险,获取最大收益。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财务人员更要不断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理念,提升其素质,对销售合同、设备物料采购合同、服务采购合同、工程合同和租房合同等实行全方位的跟踪式管理,以此来逐步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三、加强财务管理中的合同控制的策略
合同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财务部门要对合同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运用管理职能以及合理的管理方法及时的履行管理职能。在项目实施的各大阶段,财务人员都要遵守合同规定,坚持企业自身的信誉。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项目的支出,财务管理人员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合同控制,可以主要针对以下方面开展:
1、签约前对合同实施分类管理
在合同签订之前,相关的财务人员要积极配合合同管理部门做好准备,谨慎对待,特别对以下两类合同重点管理:
经济类合同的签订策略。在起草经济类合同时,财务部门要提前对涉及财务的相关条款给予意见与建议,同时在合同审计过程中更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以避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的财务风险。把财务人员的合同审点放在合同主体、价格、担保、支付方式与合同支付条件、合同票据、关键节点、合同生效与合同变更等细节上。例如对于合同主体的审查,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批准的经营范围,是否符合本单位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要注重双方部门是否具备有履行合同所签订数据的能力,如加强对对方企业可靠性的调查,以确保其真实可靠。相对于所设计的财务数据更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其准确无误,积极递交合同管理部门进行盖章以保证其合法性。
工程类合同的控制与管理。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的管理,此类合同价格大,但是格式相对规范,这时财务人员更要通过对详细的条款作出分析,建立起完备的查账表,通过合同的形式将之反映出来,便于日后的核实。
要确定工程项目的间接合同所需的费用,包括一系列的融资合同以及保险合同等等。这类合同前期需做大量的工作,风险相对也较大。因此,财务人员要及时跟进,及时关注合同项目的相关进度,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地防范合同带来的风险,节约费用。
2、财务管理人员的履约控制重点
加强合同交底与备案策略。很多单位在签约时很重视,一旦合同签订,对合同分析和合同交底往往不够重视,甚至忽视,给日后的合同纠纷埋下隐患。因此,企业应建立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管理部门按制度要求及时将合同的原件送往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备案,根据合同的性质进行分类收藏,随时做好目录更新。同时企业应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合同的信息化管理,使各相关人员充分明确工作职责,积极掌握合同的具体内容。
财务人员需按照合同的具体要求加强财务结算。凡未按合同协议条款履约的,或应签订书面合同协议而未签订的,或验收未通过的业务,财务管理部门有权拒绝付款。财务人员切实做好质量验收,更要注重相关的质量保证,并配合各部门积极做好合同款项的收缴工作。在结算时要严格按照清晰的结构、准确的结论进行资源的变动,要有详细的数据作为支撑。
加强合同变更控制与管理。财务人员要认识到履约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正常的,项目实施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必须强化变更意识,建立健全合同变更管理制度、报告和行文制度,使合同变更过程有审批手续,变更后合同内价格的确定有章可循,减少和避免变更的随意性。财务人员应掌握变更的原则,分清合同变更性质,重点关注工作量的变化、工作性质的变化和工作范围的变化,保障合同更好履行和项目目的的实现。
——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无锡市的外企员工占全市企业职工总数的15.9%,但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却占了全市劳务派遣工总数的17.7%,有的外企使用的劳务派遣工人数已大大超过企业职工人数。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现在出现了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后被转为劳务派遣工的现象。
——工资增幅低于全市水平,违反工时制度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外企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实行每日12小时工时制;有的外企的计件定额标准偏高,劳动者为完成生产定额不得不超时加班,却又拿不到加班工资。这不仅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而且超负荷劳动严重影响职工的身心健康。另外,无锡市外企的工资增长幅度也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劳动纠纷持续上升。近几年,随着外企快速增多,外企的劳动争议纠纷也持续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20__年和20__年,全市外企每年发生劳动争议纠纷近千起,年增长率达45.6%。
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认为,外企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招商引资政策环境的因素,也与企业用工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以及职工维权意识薄弱等有关。
图书出版合同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与出版者签订的在约定期限内向出版者交付作品,出版者以出版物形式将作品公开复制发行并支付报酬的合同。由于作品原创活动多种多样,法律赋予著作权人的权利内容同样具有多样性,著作权的许可方式也随之多样化,图书出版合同在约定权利许可内容时表现为多种模式。
图书出版合同因著作权人的状况、权利许可方式与范围以及作品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作品著作权归属情况不同,可将出版合同分为职务作品出版合同和非职务作品出版合同。
(2)按作品享有著作权人数的不同,出版合同可分为合作作品出版合同与非合作作品出版合同。
(3)按作品权利授予的地域和范围不同,出版合同可分为指定区域、范围的出版合同与未指定区域、范围的出版合同。
二、图书出版合同的管理
1.管理意义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出版社而言,图书出版的许多工作实质上是围绕着图书出版合同进行,从签订合同到作品审读加工,从图书出版到稿酬结算,出版合同的履行贯穿了出版工作的始终。实施有效的出版合同管理对于降低法律风险、提高合同履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管理流程
出版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随着图书出版流程的运转,涉及了合同签订管理、合同履行管理、合同结算管理、合同备案及合同数据管理等诸多方面。出版合同管理必须建立一个以履行合同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在制度设计上按照专项管理与系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配置管理人员,把零散的合同运转状况纳入规范、有序的流程,建立全过程监控,实现以合同管理为要素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达到提高出版社风险防范能力的管理目的。
3.管理内容
图书出版合同管理就是对合同内容的分类管理,即适当处理合同权利义务、规范合同签订及履约行为。出版合同管理主要处理以下方面的问题:
(1)合同主体选择
在选择图书作者时,应当避免选择风险较大的图书作者。对于著作权纠纷较多、潜在法律风险较大的作者可以建立预警机制,慎重对待与此类作者的签约。
(2)合同的签订、生效及履行
合同的签订、生效及履行是合同最为重要的三个阶段,体现在出版活动中这三个阶段涵括了交稿审读、图书出版、甚至发行销售的过程。对于这个重要阶段应当从管理体制上完善合同签订的审批制度、完善合同签订及履行的标准程序,杜绝因合同签订及履行的随意性而产生风险。
三、出版合同管理对著作权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
1.确权作用
完整的图书出版合同具有四项基本功能:锁定双方交易平台(授权范围)、锁定交易内容(出版图书及给付稿酬)、锁定交易方式(出版形式)、锁定假定处置(违约责任)。合法有效的出版合同赋予出版者对作品进行出版发行等经营活动的权利,并在权利行使过程中再生相关权利即出版者权利(著作邻接权),著作邻接权因出版合同而受法律保护。
2.提示作用
我国法律规定约定专有出版权的图书出版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书面形式的合同准确记录了双方达成的一致。出版合同的履行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书面形式的合同对于出版行为的完成起到了良好的提示作用,特别是作品权利保证条款,是要求作者或权利人在让与权利时保证作品原创性的严正申明,通过这样的约定,提示权利人不要侵害他人权利、避免出版者承担连带责任,提示条款必备、更可从严要求。
3.证据作用
图书出版合同是出版权利的来源,无论是出版社行使约定的权利还是防止、禁止他人使用相同的权利,图书出版合同均起到直接证据的作用。
4.规范作用
图书出版合同表面上规定了著作权人与出版社的权利义务,实质上通过规定两者权利义务关系规范了出版市场的交易秩序。出版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行为,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及政策进行,出版合同对于保障出版行为合法、维护健康的出版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是出版社出版合同的现状,从目前来看,尚需在合同形式、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发展,当然,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并且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过程,随着我国著作权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及公民法律权利意识的提高,出版合同的签订及履行将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识,出版合同的管理模式也必定在出版工作中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姜丹明.著作权法精要与依据指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