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8 10:44: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乡村振兴的落脚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

篇(1)

站在淀山湖畔,走好新时代的“昆山之路”

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好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

一是要坚持走好“唯实之路”,依托淀山湖镇“沿沪临湖”的区位和生态优势,坚持“项目为王”,加快项目招商和企业服务,优化产业布局。以更强的发展意识来“抢机遇”,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聚焦产业转型发展,精心打造神州数码、研祥智谷、金田智能家居三大科创载体平台;以更大的发展魅力来“闯难关”,打造淀山湖特色营商服务“淀小二”品牌,完成福朋喜来登酒店、商业街、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疫情防控期间研究出台企业复工复产九项措施,研究推出“金融惠企7条”,落实“2+1+2”惠企红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以更猛的发展劲头来“争项目”,紧扣“补链”“强链”“造链”精准招商,举办金秋贸易洽谈会,去年以来吸引萃之烽科技、罗森伯格二期、博邦汽车电机等16个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总投资21.6亿元,投产后年产值达50亿元;以更足的发展勇气来“拼转型”,咬定产业转型主攻方向,加大抵消产能清退力度,关停“三高一低”企业22家,腾出土地空间302亩,推动老旧工业小区转型欧美工业小区,加快阿姆斯壮招商方案落地,打造集约型外资工业园区。

二是要坚持走好“扬长之路”,淀山湖镇为实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勇当激情燃烧“引领区”发展目标,全面开展五线攻坚行动,找准乡村振兴“发力点”,“心贴心”兴办实事,聚焦“强基础、打品牌、兴科技”,紧盯“十个一批”项目进度,重点打造了晟泰稻米基地、红星果品基地、东阳界渔业园等载体,深入推进六如墩和东阳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紧抓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成环湖绿化工程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丰求桃会、稻香节、环湖马拉松等农旅活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获评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镇;围绕综合治理“关键点”,“实打实”破解难题,扎稳筑牢平安防线,全面深化“临沪平安线”建设,构建“临沪尚法”跨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目前淀山湖镇水环境综合排名提升至全市第一位。以蓝盾百日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27个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立足城镇更新“落脚点”,“硬碰硬”落实责任,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教育、休闲娱乐、医疗为配套的民生组团保障,通过10个“口袋公园”的打造优化景观配套设施;实施公厕新建和改造33座,探索构建“五维四理”社区自治管理机制,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成功创建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健康镇。

三是要坚持走好“奋斗之路”,突出党建引领线,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的方向更加清晰,通过走访调研周边乡镇,找准对标样板,学开放融合的黎里镇、学科创引领的金泽镇,学绿色协调的朱家角镇,做到扬长补短、综合发展;“做”的标尺明确确立,深化“淀湖杨帆”党建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开展长三角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走亲”活动,举办“勇当热血尖兵,共建文明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合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改”的成效充分体现,围绕百姓“办事难”问题,推动便民服务自助终端建设,实现24小时开放式自助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村(社区)全覆盖,实现政务服务上下贯通、横向互联;“严”的常态基本形成,深入推进“评审联动”,严控会议差旅经费,开展“清风行动”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检查,以廉洁本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篇(2)

刚才,你们以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利把我和 同志选上了镇人民政府镇长、副镇长的工作岗位。站在这里,我深感荣幸,也非常激动。代表的信任、人民的重托、组织的厚爱,使命在肩,职责重大,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恪尽职守、不负众望,以实际作为回报人民代表,回报全镇人民。

某镇是我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集镇,作为镇长,我深感压力,但是各位代表、同志给予了我诸多的肯定和信任,这是我做好工作的巨大动力。我坚信,路在人走,事在人为,我一定用镇人民纯朴无私的品质、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时俱进的精神,来充实和提高自己,力争以最佳的工作业绩,来回报全镇人民对我的关爱和厚望!镇长的任期是有限的,责任是无限的。今后,我和政府班子成员决心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服务:

一是牢记一个定位。就是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角色定位。我是组织培养、人民选举出来的,为人民服务是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用这句话时刻激励和鞭策自己,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每天问自己三个问题:全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否处处踏遍?辖区内 个村、 个社区、个网格的生活秩序是否长期稳定?镇上万人口是否安居乐业?带着对自己的审视、人民的检阅、组织的信任,把自己全部的力量和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 的各项事业。

二是抓好一个核心。就是紧紧抓好乡村振兴这一工作核心。我们一共有 个村(社区),什么时候这 个村(社区)全部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什么时候 的阶段性任务才算完成。长期以来, 通过不断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 ”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本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还有待加强,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仍有差距,的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对此,我们倍感压力,但更多的是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动力。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就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传承历届政府班子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积极作为,打好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组合拳,让的经济社会发展趁势而上,再创辉煌!

篇(3)

(2021年5月26日)

 

2021年,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8件,其中牵头办理5件,配合办理3件。局党组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认真研究部署,严格落实责任,规范办理程序,截至目前,牵头办理的5件代表建议全部完成面复,代表满意率100%。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多年来,市人大代表着眼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于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直面现状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局党组始终坚持把人大代表建议作为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的重要参照,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履职尽责、狠抓落实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推进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人大建议收悉以来,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部署,将办理工作逐件分解,明确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靠上抓的工作机制。局办公室统一将办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承办科室,专人负责,定期调度,积极协调解决问题,确保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局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办理,多次调度办理情况,研究落实措施,按照要求对相关代表进行了面复。

二是强化沟通交流,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要求各责任科室树立主动意识,提前与代表联系,真诚沟通,听取代表建议,增强办理工作的针对性。同时,积极与协作部门联系交流,结合各自职责和实际,认真研究答复意见,确保答复质量。答复意见形成后,先后由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最终形成答复文件。

三是抓好工作落实,发挥长效作用。在办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立即解决的,不等不靠,马上解决;对于不能立即解决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分阶段逐步解决;对于因职责权限等原因确实无法实施解决的,耐心诚恳地做好解释工作,取得人大代表理解。加强工作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形成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期动力。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立足于解决问题,确保把人大建议办理好、落实好。主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严格落实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分解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督导,务求实效。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以有利于建议的解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重心放在深入农业农村,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办实事求实效,以建议促进工作落实,以工作促进农业农村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加强追踪,确保落实。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倾听和采纳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建立建议办理承诺事项台账,对于建议答复中承诺解决的事项,抓好跟踪落实,兑现答复承诺,实行销号管理;按照要求向代表通报B类建议第一次答复后的办理进展情况。

高质量、高标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履行部门职能的责任和义务,是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途径。市农业农村局将把人大代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作为强大动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健康发展,为打造乡村振兴东营样板作出积极贡献。

 

附: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建议名单

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建议名单

序号

建议名称

编号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办理类别

面复意见

1

关于支持利津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议案

11

市委农办

市农业农村局

A

满意

2

关于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建议

17

市农业农村局

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督局

A

满意

3

关于加大农田水利设施资金投入的建议

19

市农业农村局

市财政局

B

满意

4

关于出台秸秆回收激励补贴政策的建议

77

市农业农村局

市生态环境局

A

满意

5

关于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投入的建议

148

市委农办

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篇(4)

已经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教师,其归属感、单位情结浓厚,一旦让他们脱离原学校到新环境中去,势必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更不可避免的是人的怀旧感,总是会把新旧单位进行比对,总是感觉原来的单位好、原来的同事亲。而实行“县管校聘”制度,就会将教师的身份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教师不再是某个学校的固定人了,而是整个县域内的系统人,由教育局统一调配,可以在整个县域内有序流动。这样就会增强流动教师的认同感,逐步消解城镇教师和乡村教师的身份差异,让教师流动到某个地方感到合情、合理,自我价值感更进一步凸显。这显然为教育局统一调配教师有了基础,为薄弱学校、紧张学科的强化、供给的需求有了保障,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富余教师交流至需求学校,可以将名师交流至薄弱学校补差,给整个县域内的学校带来活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准提升,盘活落后学校,发挥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从而促进县域内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为更多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进步发展提供契机,进而实现县域内教育公平。可见,“县管校聘”政策的实施打破了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是建立完善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的基础和前提。

二、及时跟进待遇保障

教师兴则教育兴。受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交际圈狭小、生活单调、培训机会少、荣誉体系处于末端、业务提升空间有限等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乡村教师。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就连乡村教师也会想方设法逃离乡村教育,更不可能指望凭借交流制度让城市教师来支教。教师交流,特别是乡村学校最好能够留住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发挥其辐射作用,乡村学校才会有希望。

完善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必须有对交流教师的待遇跟进,激励、吸引更多教师投身于交流之中,将教育振兴特别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作为宏大的光荣事业对待。为此,应该明确规定城镇教师在晋升职称时必须有一定的交流经历,让其主动参与交流;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方便照顾家庭和学校;为其子女就学提供切实帮助,在住房保障、疾病救助等方面予以特殊照顾,解除交流的后顾之忧;提供外出学习机会,为其再发展提供条件;在年度考核、评优树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对考核优秀的交流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交流;在培养、提拔等方面优先录用,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

教师交流的最大困难就是城市教师不愿到乡村去,有了这些外部待遇政策,才有可能打动他们,交流才可能真正有意义。

三、慎重确定交流人员

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双方学校的发展,既能让先进学校继续保持前进的态势,不因骨干教师的流走而受影,也能让薄弱学校因为交流教师的到来而得到发展,还能够为交流教师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最终达到共赢。因此,选派哪些人交流是关键。

任何政策人情味十足、接地气,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会得到拥护。尽管教师交流制度是国家政策,还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细化、配套,才能切实得到落实。这就要求在选派人员时不能强行推进,要积极稳妥地进行,选取单位和教师个人的最大公约数,在教师自愿的基础上采用个人申报、单位审核、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程序,切实维护好教师权益。教育局先将缺编学校、所需岗位及待遇等情况进行公示,让教师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就像填报志愿一样进行交流岗位申请。这样,既能让交流教师有归属感,得到进一步地发展,还能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

对于特殊人员要给予适当照顾,免于或暂停交流。如面临退休、本人或配偶子女长期身患重病、不能满负荷工作的教师可以免于交流;再如,学年内有妊娠或产假的女教师、负责学校重大教科研项目的教师可暂缓交流。

无论确定什么样的人员参与交流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交流工作就易如反掌了。

四、注意采用灵活的方法

有了“县管校聘”、待遇保证、交流人员确定等措施,还要考虑具体灵活的方法,让这些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

如在扶持对象选择上要精准,先选择几所学校进行试点,让落后学校看到交流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产生对交流的信任感。在交流空间上,可选择县域内划片交流,建立联盟共同体,避免空间过大给教师生活带来的不便。在交流形式上,可选择较长时间交流,如城乡相对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教师相互交流,城乡相差不大的同类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还可采用送教下乡、同课异构等短时间交流等形式。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捆绑式评价,特别是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发展进行捆绑,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带动作用,让薄弱学校早日“脱贫”。

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协调推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实现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

二、工作目标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支撑,实现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的紧密结合,大力创新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努力使农村的环境有一个大的改观,农村产业有一个大的提升,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把我镇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使全镇农村两年内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化”任务,同时三分之一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利用三至五年时间三分之二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到20xx年全市农村基本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率先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迅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营造优美宜居新环境。

按照“一年净化、两年城乡环卫一体化、五年全面实现‘五化’”的目标,通过集中整治提升,使村庄、镇区、镇域主干道路两侧、河道及两岸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村庄进村路和大街小巷卫生得到彻底整治,无“三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无乱倒垃圾、乱堆乱放问题,村庄绿化整齐美观,为下一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镇区的卫生、绿化、设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镇域主干道路两侧违章建设、各类料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方面得到彻底整治,广告牌等宣传设施规范有序,无卫生死角,确保道路两侧无白色树挂、边沟漂浮物等垃圾杂物,无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无外接棚舍及违章建筑,无乱堆乱放的物料和“三堆”。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标准,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关键和基础。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农业主导产业调整振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我镇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层次。要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着力培育不同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好中心面粉、胜大面粉、天红鸭业、汇通粮食、万亩苗木基地等典型带动作用,继续按照扩大规模、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抓好大园区、大项目、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把将农民组织起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计划,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一村一社”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好示范社建设行动,着力培育一批实力强、覆盖面大、运行规范的高层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四)做好结合文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以“三创三评三推进”活动统领生态环境建设全局,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两评一树、党务村务公开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取得最大成绩。

一是形势教育与素质教育两措并举,培育新农民。以聘请专家授课、职能部门下村等为载体,做活农民政策培训和百姓科技户户通工程,普及时事政策、实用技术和卫生保健知识,崇尚科学;通过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机制,组织开展一系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村级文化大院成为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乐的艺园、求富的良友;充分利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图书室,组织党员群众在农闲或晚上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各村文艺队伍每年除参加县、镇组织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外,利用农闲时节巡回各村串演、交流,极大地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养成讲科学、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和风气。二是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倡树新风尚。认真组织开展“和谐村庄”、“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好媳妇”、“好婆婆”、“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小康文明户”等群众性评选和争创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各村成立道德协会、道德议事会,带领村民移风易俗,引领倡树和谐村风。三是深化平安村庄建设。要深化农村普法工作,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及时预防和妥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筑完整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农村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工作措施

篇(6)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近5年来,亳州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生产总值连续跨过4个百亿元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尤其是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着力打造现代中药、能源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力求在工业强市上取得新突破。先后引进了同仁堂、雷允上、康美、宛西等数十家知名药企和杉杉、安踏、联滔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工建设了板集电厂、古井产业园、涡北循环经济园、江淮安驰15万辆微汽等一批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11年,按照新统计口径,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00家,较2007年增加321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60.89亿元,是2007年的3.5倍;第二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9.9%提高到2011年的39.6%;全市亿元以上企业数量由5年前的36家增加到110家。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

坚持一手抓新区建设、一手抓老城改造,扎实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项工作,全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目前,45平方公里的市南部新区,经过3年多建设已全面形成框架,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2亿元,建设道路95公里,建设安置小区360万平方米,承接工业项目100多个、累计投资近200亿元。总投资75亿元的亳芜现代产业园、总投资40亿元的中铁置业旧城改造项目、总面积40平方公里的3个县城新区在全面推进、加快建设中。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位。着力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了全市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新建新村270个,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大力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小麦单产连续7年位居全省首位,今年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02.1公斤,成为全省首个“小麦亩产千斤市”,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100亿斤。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78万亩,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1/6。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65家,南京雨润、上海鹏欣、广东温氏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亳州。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全市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保持在130万人左右,近3年培训农民60万人次,建立了21个农民创业园,农民群众收入稳步提高。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638元,增幅居全省第2位。

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

努力建设和谐幸福亳州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因为财力不足而耽搁民生建设,不等到经济发达了再来解决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多做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的和谐幸福亳州。5年来,全市共投入160亿元实施民生工程,教育、卫生、民政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人数从2573人增加到10840人,卫生机构从141个增加到257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47.7%提高到77.7%;今年,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全市高考本科达线人数15836人,达线率居皖北六市第一位;大力实施居民收入赶超计划,5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市居民储蓄总额分别增长了100.2%、119.5%、106.2%;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抓住产业转移、加快皖北发展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加快“三化”同步进程,奋力推动亳州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加速崛起。

一是以实施“125”工业振兴计划为抓手,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力争“十二五”期间规模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形成现代中药制造、白酒及农产品加工两个500亿元产业集群,建成5个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中华药都、华夏酒城、食品基地、能源新城。

篇(7)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篇(8)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着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扎实做好本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专题宣传,进一步推进特种设备“铸安”行动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健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认真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各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精准处置到位,全力维护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环境。

二、活动内容

(一)持续深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1、开展专题学习教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强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2、开展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在专题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个人的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强化学习效果。

(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战”专题宣传

1、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发动企业职工开展“安全红袖章”“事故隐患大扫除”“争做安全吹哨人”行动,进一步加大《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宣传力度,对事故易发多发、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点环节进行全面细致地自查自纠,强化源头治理,切实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2、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组织各特种设备相关企业把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系统推进、专题开展,积极开展“安全行为红黑榜”“我是安全培训师”“安全生产特色工作法征集”等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利用书籍、图册、短视频、H5小程序等形式企业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三)开展“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1、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活动。6月16日,根据管委会安委办统一部署和疫情防控实际,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形式各样的安全宣传咨询活动,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特种设备相关知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等。

2、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应急管理部推出的“回顾安全生产月20年”网上展览、“测测你的安全力”知识竞赛、“6·16我问你答”直播答题和“接力传安全——我为安全生产倡议”等活动。

(四)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五进”工作

1、推进安全宣传“五进”。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意、办实事,结合部门工作内容,切实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企业:组织面向企业职工参加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讲座,重点开展电梯、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安全知识教育与宣传。进农村:结合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深入到涉及特种设备的主题乡村,现场宣传大型游乐设施、气瓶等相关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知识,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文化传播。进社区:结合总局“安心乘梯守护行动”,开展电梯安全宣传活动,倡导“安全乘梯、文明乘梯”,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工作融入到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学校:联合教育部门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的内容通过展板、视频、挂图、画册等形式融入到科普宣传中,丰富“科普e站”宣教内容。进家庭:积极开展上门宣传,发放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品,并现场普及电梯、气瓶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知识。

2、开展应急演练。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开展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组织社区、农村居民、学校师生等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应急避险与疏散、自救互救演练活动等。

三、工作要求

篇(9)

要写好本文,我们首先要运用原点思维聚焦作文材料,理解材料内涵,把握命题关系,突出写作重点。本作文是用一个生活实例来引出一句哲理,生活实例是作文命题的由头,而哲理语句才是我们写作的落脚点,也是我们写作的重点。换句话说,本作文命题有“实”有“虚”,且由“实”到“虚”,我们写作的重点不应该在“实”,而应该在“虚”。假若我们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实例上,我们就会写一个人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要奋发图强。这样写就等于抛开了“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句哲理语句。这样思考问题带来的害处是,许多考生会从这个事实材料想到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共同努力,共同改变乡村落后面貌的类似的事实材料,如县委书记焦裕禄改变河南兰考面貌,孔繁森三次进藏改变雪域高原,感动中国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爱平改变山西贫困乡镇的面貌……选这样的材料行不行?当然行,因为反映生活、反映时代也是我们作文写作的主题之一,但是如果我们都这样写,选材就雷同了,主题上就都聚焦在了“主旋律“上,立意上失去了开拓和创新,这是命题者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相反,如果我们把写作重点放在“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句哲理语句上,作文才能真正符合命题者的意图。我们试着结合材料分析一下,“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句话是“最美乡镇干部”在某穷乡僻壤干了八年,将贫穷落后的乡村建设成“最美乡村”之后由衷发出的感叹。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很多人去了那里,待不到两年就走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不在那个贫困的乡村,所以他们就不会有改变这个穷乡僻壤的面貌的目标和决心,当然那个乡村的面貌就不会有改变。但是“最美乡镇干部”却不一样,因他一开始就树立了改变这个乡村的坚定的信念,并且付出了行动去奋发图强,正是他把心血与汗水洒满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山山水水上,所以才彻底把这个贫穷的乡村变成了美丽的乡村。通过上面的对比,可见“心不在哪里,哪里就没有风景”,相反“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因此有没有风景,关键在于有没有“心”!有“心”才能创造风景!这样分析,才真正理解了作文的命题意图。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关键要抓住两个关键词――“心”和“风景”,要抓住一个关键句“用心才能创造风景”。只有抓住了这样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才能突出写作的重点,才能真正符合命题者的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作文写作的重点不应该在“实”,而应该在“虚”。在确定作文思维的聚焦点之后,我们就应该运用发散性思维,努力开拓作文的题材,努力挖掘作文的主旨。选材不同,作文的主旨不同,文章的哲理也就不同。哲理语句中的词语“哪里”,给作文的选材带来了多样性,相应的也带来了主旨的多样性。因为每个人的“心”所在的地方不同,相应的“风景”的含义也就不同。尤其是“风景”有“虚实”两重含义,既可指自然中的美丽景色,也可以指理想、追求、信念、热爱、责任、坚持、奉献……等比喻性的思想、感情、意识、精神、审美方面的有价值的事物。在写作中我们应该重点表现后者的含义,这样不但选材更丰富,而且主题表现会更深刻,更独特,更新颖。

我们可以用不同领域的名人的题材来表现主题,如有对旧中国改天换地的宏愿,因而血雨腥风若等闲,“战地黄花分外香”亦成了他心中的美景;曼德拉志在与南非种族歧视作斗争,安放心灵于黑人权益的保护,以一己之力奔走呼号,全心带领黑人与不公平命运作斗争,最终成就他“彩虹国”的绚烂风景;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将心安放在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使“两弹一星”的风景灿烂了整个中华大地,为国防铸就了一道金色盾牌;莫言一生扎根于他的故乡,表现故乡的风土人情、爱恨情仇和时代变迁,他的创作灵感始终没有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高密东北乡,从而创造了独具莫言特色的“红高粱“的文学风景,摘取了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诺贝尔文学奖;红学泰斗周汝昌从29岁起直到95岁仙逝,70多年致力于“红学研究”,构筑了一个独具古典美学风景的“红学大观园”;德兰修女一生用心把爱播洒于病人、被遗弃的人、没人关怀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那些内心饥饿的人,使他们被美丽的光芒所温暖和照亮,用一颗仁爱之心照亮了黑暗中的人,创造了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仁爱”风景;乔布斯一生致力于科技创新,用心经营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从而成就了他的“苹果梦”,在科技领域画出了一道永无止境的“创新”风景。

当然我们也可以选自己的生活题材来表现主题,比如,身在农村的孩子,可以写“心在麦田,风景就在麦田”。父母耕耘在农田,用汗水浇灌麦田,当看到金黄色的麦浪时,这不就是最美的风景吗?麦田就是父母对孩子金灿灿的希望啊!比如说喜欢文学的考生,可以写“心在文学,风景就在文学”。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们独特的文学样式,用心品味文学,可以从中发现感人的意象、优美的意境、动人的故事、迷人的艺术、深邃的思想、独特的审美,这就是文学的风景。再如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可以写“心在校园,风景就在校园”。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很多人厌倦了学习,厌倦了校园。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发现,我们会发现其实校园里也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晨曦中激情的朗读,课堂中智慧的辩论,赛场上拼搏的豪情,活动中真情的迸发……激情、智慧、豪情、真情等,就是最美的风景。这样的领域还有很多,每个人选择的生活体验不同,文章表达的主旨也就不同,可以说文章由“虚”入“实”的选材角度是丰富多彩的,文章“风景的内涵”也是独具特色的。只要把握了命题的“虚实”关系,每个人都会“自有天地”!

那么,怎样表现“用心就能创造风景”这个哲理命题的深刻内涵呢?这是真正检验考生的作文是否有思想、有深度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在作文中就要表现出思维的深刻性。多年来,每年的高考作文大多数的考生作文总是浮于表面,文章缺乏思想深度,不能透过现象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文章没有给人深刻的思想启迪。今年的湖南高考作文,关键就是要深刻地阐述“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的哲理。要深刻地阐述本文的哲理,应该采用“纵向议论”的方式,层层深入的揭示出这句哲理丰富而又深刻的人生启示。例如,我们写议论文可以采用“因果分析法”来进行论证。我们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纵向议论的方式来进行论证。如首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是因为“只有用心,才能创造风景”;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问题“为什么用心就能创造风景”,因为用心才能树立明确的目标,用心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用心就能激发智慧和才干,用心才能创造事业的辉煌……最后,是解决问题,要创造风景就必须用心。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纵向议论的方式来进行论证。如,我们可以先摆出材料中(或现实生活中的)某种不良现象,一个贫困的乡村,没有人愿意去,即使去了也干不到两年;然后我们可以分析这种现象的危害,因为没有人愿意去这个穷乡僻壤,或者去了那里也无心待在那里,结果这个乡村将永远改变不了贫穷的命运;接着,我们可以深入地挖根源,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去,而且去了也不愿意待下去,主要的原因是怕吃苦、怕劳累,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顽强的意志,归根到底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个人利益主义思想在作祟;最后,我们可以指出办法,一个人无论在哪一个岗位,哪一个领域,要想干出一番事业,要想创造美丽的风景,要想创造辉煌的事业,要想达到人生精神的顶峰,就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一种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崇高精神。一句话,用心才能创造美丽的风景,用心就能创造事业的辉煌!如果我们要写记叙文,那么就可以就自己在某一个方面的“用心创造美丽的风景”进行记叙和描写,通过自己在某个方面的独特的体验来表现“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个哲理。例如,可以写自己用心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的经历,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刻苦专研,在音乐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色彩中呈现出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在舞蹈中体会到生命的激情和活力等等,这些就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写作本文,还应该体现出命题的时代性。作文命题者在命题时,总会融入自己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思考,因而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今年的湖南高考作文,或许融入了命题者对个人美好精神的追求,对建设美好社会、美好国家愿景的思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发生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国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滑坡。在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当今社会上缺“心”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人已经丧失了爱心、同情心、善心、责任心、良心等等,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心的时代”。 这些“心”对许多人来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值得注意的地方。“缺心”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如学者无法安心学术研究,官员无法用心为民服务,商人无法真心对待消费者,记者不能良心报道事实,教师不能潜心教书育人,学生无法专心敬德修业……如果不呼唤这些“心”的回归,我们这个社会迟早会变成爱的沙漠、善良的荒原、良心的真空,我们甚至会堕落成社会丛林中的两足动物,最终失去人性。

篇(10)

三年行动招商引资大会发言一

全市召开工业倍增三年行动暨招商引资誓师大会,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抓工业、抓招商,全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坚定决心,对全市工业发展将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昌南新区将主动提高站位,坚决把抓工业、抓招商作为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三年翻一番,五年达到600亿元”的目标。

一、以全力以赴的闯劲,把产业支撑作为工业倍增三年行动的核心。在陶瓷实体经济上力求新突破。围绕文化艺术陶瓷、日用陶瓷、高科技陶瓷、国际陶瓷合作“四大片区”,主攻高科技陶瓷,加快打造中日高科技陶瓷产业园。在装备制造上力求新亮点。围绕洪源集镇片区,大力打造百亿元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在新兴产业上力求新文章。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大数据、新能源等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点。

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韧劲,把夯实平台作为工业倍增三年行动的基础。大力完善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迁建等项目建设,完善水、电、气、管网市政设施配套保障。积极推进扩区调区工作。力争年底对约1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扩区调区。加大力气实施节地增效。全力做到应征尽征,加快消化批而未用土地和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实施“腾笼换鸟”。

三、以时不我待的拼劲,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倍增三年行动的关键。市里下达了新区三年完成“50”项目2个、“20”项目10个、2000万元以上项目79个的任务。新区将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并“跳起来摘桃子”,力争在“5020”项目引进上有突破。

四、以刀刃向内的狠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业倍增三年行动的保障。提升效能转作风。全面激发干部队伍在推进工业发展中的主心骨作用,在作风上要求全体干部做到“八个不让”。攻坚克难狠抓项目。大力发挥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的主攻手作用,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主动服务助企业。充分发挥在服务工业发展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税收、用地、规费政策,大力推进“四十工程”。安商亲商密切政企关系。对正在落户的企业,一方面降低审批、许可等环节的制度性成本,另一方面瞄准企业整个生产环节,降低企业用工、用料、运输等生产成本。对已落户企业,采取干部挂点联系企业制度。

三年行动招商引资大会发言二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自己定义为景德镇陶瓷的传承人、守望者。从1903年的江西瓷业公司,到1964年的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直到现在的陶文旅控股集团,百十年来,我们从未偏离陶瓷工业制造业这个赛道,这是我们对这座城市的使命担当。

担当离不开项目。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今天在这个重要的誓师大会上,我们正式签约落地两个工业产业项目。一个是音飞景德镇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落户高新区,这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主要是生产制造AGV、RGV物流专用车、智能搬运机器人、高精密货架和智能仓储货架。另一个是景德镇旭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项目,落户昌南新区,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主要是研发、生产和销售砷化镓、氮化镓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及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和模组。音飞项目填补了景德镇物流装备制造业的空白,这是未来工业智能制造产业的基础性产业,有望为我市带来一个新兴的制造业产业链。旭晨化合物半导体项目是5G时代具有广阔前景的高科技产业项目,对我市发展先进陶瓷制造业具有产业链的战略引导作用,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景德镇重归电子陶瓷产业“七厂一库”历史荣耀的坚实一步。

在未来三年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洪流中,陶文旅集团将调整产业方向,坚守产业定力,聚焦制造业,从四个方面加入到工业倍增三年行动中来。一是坚定不移选择高科技陶瓷赛道,包括电子陶瓷、生物陶瓷和陶瓷粉体;二是投入资金走资本招商的新路子,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吸引包括民营资金在内的多方资金来源;三是打造科研与人才支撑平台。产业发展需要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我们将与南方科技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合作,设立横向产业研究机构,做好项目落地的研究工作,为制造业产业项目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不竭的源泉;四是创新合作模式,以中日陶瓷科技创新中心为抓手,以中日双城双中心为落脚点,开展“政产学研用金介”一体化合作,主动出击,实现中日间跨境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项目转移。

三年行动招商引资大会发言三

乐平是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实现倍增目标,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我们将闻令而动,迅速贯彻市委市政府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瞄准“全市当龙头、全省树标杆”定位,全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努力当好景德镇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全力做强优势产业、全力做优传统产业、全力做大新兴产业、全力抓好特色产业,勇担景德镇县域经济“长子”重任,实现“拼搏全省十强、建设六大明珠”发展目标。

二、树牢“项目为王、产业为王”理念,全力推动转型升级,努力当好精细化工医药产业“三年过千亿”的“领头雁”。瞄准“千亿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目标,着力引进生物制药、下游制剂、高端化工等良性大项目进园。同时,加强与省属企业沟通对接,千方百计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农业发展和一二三产融合等方面,寻求更多合作共赢契合点,努力在景德镇市产业发展主战场上作示范、勇争先、创辉煌。

上一篇: 进口贸易的风险 下一篇: 市场经济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