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概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8 10:44: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铁路通信概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铁路通信概论

篇(1)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一、 引言

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通信被称为铁路的神经系统。根据铁路“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为铁路通信新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对铁路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 铁路通信岗位需求

中职铁路通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铁路施工单位,从事铁路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及工程施工等工作[1]。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到岗即上岗;另一方面由于铁路施工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具有一定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 我校铁路通信专业现状分析

1、 教材内容与铁路通信发展现状脱节

伴随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但是我校现有教材受编写和出版时间限制,内容陈旧,传授的知识面有限,不能充分反映现有铁路通信新技术的现状。

2、 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

以我校学生现状分析可知,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初中毕业生应有的水平,甚至有一些学生还达不到小学毕业生的水平。通信专业课程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

3、 现有实验室条件限制

铁路通信设备种类多、费用高,学校财力有限不可能购进全部设备。例如,光纤通信实验室由于受光纤熔接机数量的限制,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模拟训练,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完全参与光纤接续训练。另外,学校暂时没有完善的室外通信站及区间线路设备模拟训练场。

4、 通信、信号没有交叉和渗透

根据高速铁路实施办法,铁路电务工作的发展趋势就是通信、信号一体化[2]。但是我校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信、信号专业相互独立没有交叉。因此要根据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5、 学生自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文明礼仪方面欠缺

首先,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吃不了苦,又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好;其次,他们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不少家长自身缺乏文化素质,在人生观、道德观方面很难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适应。

四、 应对策略

1、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更加突出专业特色,顺应当今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托,增加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增强体质的课程,形成完善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组成如下图所示:

其中,基本素质课包括文化素质课和体能训练课两部分。文化素质课在原有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职业道德)基础上,增设文明礼仪、法律基础、人文素质与修养课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体能训练课除体育课外,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拉练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专业基础课除电工基础、铁道概论等课程外增设信号基础课,保证通信、信号相互渗透。专业核心课包含通信线路、GSM-R铁路移动通信、列车无线调度通信、铁路专用通信四门课程不变,但教材内容要进行调整。实训、实践课仍以通信线路实训、通信施工实训、通信工证考试、顶岗实习为主。另外,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增设专业技能拓展课:CAD绘图、工程施工与管理、铁路新技术等课程。

2、 编写校本教材

根据我校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素质要求,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编写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材内容尽量采用模块化组织,要做到少而精,切忌涉及范围广泛,内容空洞,

3、 保证学生质量,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受传统思想影响,大部分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没有信心。大部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在这样的形势下,招生更应该确保学生的质量,并且要有计划的培养部分拔尖学生,创造中职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

中职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方面最新、最先进的知识,还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专业知识方面应分为普铁、高铁、地铁三个方向选择性培养教师,使每个人侧重有所不同,每个方面都有专家,做到专业教师技能化,技能教师企业化。

4、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完善实训场地建设。

铁路通信专业课程要做到教、学、做一体,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铁路通信专业实训基地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3]。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弥补校内实训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给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提供机会,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五、 结束语

本文针对我校铁路通信专业现状,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具体措施,为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思路。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探索,让中职铁路通信专业的毕业生适应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37-02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是高职铁路院校铁道信号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发展迅速、技术含量高,具有网络化、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系统的技术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列车自动控制技术有较深的认识,能对列控车载与地面设备进行常规任务的维护,具备相应的素质与技能,以及完成相应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列车运行自动控制课程对于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学生了解列车控制车载设备与地面设备原理与维护十分重要。本文试结合教学与应用的实际,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高职列车运行自动控制课程教学进行思考,以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具体说来,高职列车运行自动课程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课程主要讲授机车信号、LKJ监控记录装置车载设备与地面设备、车站电码化、CTCS-2级与CTCS-3级列控系统设备等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化信号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广大信号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充分发挥现代化信号系统的作用。

要达到良好的教与学的双赢效果,对于铁路专职任课教师来说,首先要明确该专业与课程的培养目标及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还要尊重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结合铁路通信信号的专业特点,选择适用于本专业特点的教材,有所取舍,合理分配,从而制订对应的教学计划。

二、结合铁路现场需要,优化教学内容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课程的特点是内容虽多但针对性强,都是对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营效率的车载设备与地面设备进行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设备进行过认识和学习过,因此,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是如何结合铁路专业现场需要来优化教学内容。

铁路信号技术是随着百年铁路的发展以及继电器、半导体、电子信息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简称3C技术)与信号技术的一个高水平集成与融合的产物,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对应于铁路现场的实际情况,大部分铁路职业院校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一直依照惯例对该课程进行介绍,内容没有太多更新,即使对新技术有所涉及也并不深入,学生并没有具体掌握相关知识。而专业教师大多也只是从网络上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获取关于铁路信号新技术,没有机会真正全面、系统、透彻地掌握铁道信号新技术。还应看到,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非常迅速,并持续处于建设当中,随着一条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成开通,铁路企业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将有所提高,铁路职业院校进行高铁技术人才培养刻不容缓。因此,专业教师自身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提前设计好,让学生能够全面而又详细地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由于列车运行自动控制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介绍设备的功能与组成,对于信号专业的理工科来说,比较枯燥且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教学效果影响将产生很大影响。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且有视频播放的特点,对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借助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加教学信息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列车运行自动控制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达不到教学要求。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幻灯片、视频、FLASH动画等,使课堂教学提升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对于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教师应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讲解列车追踪运行时,可以制作相应用动画来体现列车安全追踪运行情况。也可制作列车追踪动画嵌入到多媒体课件中,更加形象地说明列车追踪原理,还可以增加暂停按扭,边演示边讲解,这样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同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组讨论。

此外,在讲解CTCS-3列控系统时,由于CTCS3级列控设备组成多、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要获得大量信息,仅靠教师在课堂讲解比较抽象,而学生又没有见过实物,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插入“CTCS-3级列控”视频,通过视频讲解,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整个CTCS-3级列控系统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学费又时费力,而且不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知识,提高不了教学效益。如果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二)利用实物、列控沙盘及现场教学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是专业性、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在了解铁路列控设备基本构成的基础上,才能够深入地理解其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在讲解机车信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可利用现有的机车信号设备实物,既便于教师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讲解铁路列控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配合工作时可借助自主研发的列控沙盘系统,使学生具备感性认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学习完机车信号与LKJ监控装置设备后可进行现场教学,带学生到机务段车载设备工区参观学习,既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又达到抽象与具体的转化,使学生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合理利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又称实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真实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案例教学法,把真实又典型的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自主去思考、分析、讨论。例如,在讲到列车监控记录装置LKJ内容时,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分别扮演相应的角色,完成一个出勤到退勤的完整任务。再如,在学习到CTCS-3级列控系统“过分相”功能时,可引入各种与列车运行有关的新闻,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然后由学生讨论并进行说明,最后由教师点评,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注意,还可以增加课堂的有趣性,效果显著。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

总之,应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顺应铁路发展、满足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铁道信号专业人才培养进程,培养学生掌握列车控制技术岗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提高技术水平,拓宽发展方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抓住学生与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获得了一些经验与体会,在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佟立本.铁道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贺清.铁道信号专业《铁道概论》课程的教学探讨[J].甘肃科技,2009(4)

[3]张向民.《铁道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陈红霞,钱艺. 新形势下铁路信号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3)

[5]张建辉,许莹莹. 铁路特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铁道概论”课程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4;U28-4

文献标识码:B

1.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所谓的课程体系改革,但是很多都没有打破固有的模式,改革不彻底。就铁道通信部门而言,专业基础课通常包含铁道概论、电子电工技术、单片机原理等,专业课则主要包含轨道电路、铁路车站自动控制、铁路区间自动控制,等等。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职业”的特点,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1]。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本应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群体而设计,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因此课程的分类也应该体现“职业”的特点,因此应该把课程分为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而职业技能课则可以理解为有关学生素质拓展的课程。为此笔者构建了铁道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2.教材体系改革

高职教材内容理应贴近实际生产生活,杜绝陈旧过时的知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以适应科技的不断进步。教材内容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的特定岗位能力而制定,同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基础知识与先进知识要同时渗透,教材中需要有必要的基础知识部分。其次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加强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教材中融入实践知识内容,尤其针对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类学生而言,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采取“教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提升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最后,做到教材与教学改革内容一致,科学合理地开展专业教材改革工作。为此,教材体系改革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标准来选取或编写合适的教材,教材能够体现任务引导、项目驱动的课程设计思想[2]。

3.合理进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高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考核标准应建立在职业岗位要求的基础上,具体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多方面。考核方式以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将学习情境与综合考试两者结合起来,合理划分不同部分的权重,从而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

4.结束语

高职教育多年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端技能人才,根据新时代下人才要求的标准,高职院校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篇(4)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13-01

伴随着十一五期间铁路的高速发展,铁路系统各部门之间联系的实时性越来越高,这就对铁路系统的协调调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铁路系统内部建立的以模拟网为基础的调度指挥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它的要求,因此建立以数字集群系统为主的调度指挥系统已经刻不容缓。目前,从我国的情况看,已经具备开发数字集群通信市场的条件:用于数字集群的800MHz频率资源充裕、足够的研发技术支持、拥有较强实力的运营商、已开发出来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系统产品,如华为的GT800和中兴的GoTa集群系统以及逐渐成熟的产业链。数字集群通信事业及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将不断推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

1 数字集群概论

1.1 集群通信的组成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呼叫方式为PTT (Push To Talk)的一种专业移动通信系统,集中控制和管理信道并动态方式分配信道给用户。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数字信令方式,语音数字编码技术,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数字集群系统集多功能于一体,在技术上和系统容量上满足大型共网的建设要求,能提供指挥调度、电话互联、数据传输、短消息收发等多种业务。集群系统一般由基站、移动台、调度台、控制中心组成。

1.2 数字集群系统的特点

(1)频谱利用率高。数字集群系统一般多采用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技术,对数字系统而言,为了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多采用高效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来压缩已调信号带宽;还可采用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即一个载波传多路话音。频谱利用率高,可进一步提高集群系统的用户容量。(2)信号抗信道衰落的能力提高。在数字系统中,无线传输的抗衰落技术除采用分集接收外,还可采用广频、跳频,、交织编码及各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所以数字网无线传输质量较高。(3)保密性好。对数字系统来说,极易实现保密“空中加密”在内的三重加密,可确保网中的各虚拟专网的绝对安全。(4)多种业务服务。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除承载数字语音信号外,还可以传输用户数字、图像信息等。(5)拥有更加灵活有效的网络管控功能。与模拟网不同,数字集群系统中,将用户信息和信令消息统一转换成数字信号,这样就使得用户语音比特源中传入控制比特变得十分容易实现。

2 数字集群在国内的发展

目前我国组建的集群网采用TETRA系统的占多数,但是近期中兴公司的基于CDMA技术的GoTa(GlobalopenTrunkingarchitecture)系统和华为公司基于GPRS和GSMR技术GT-800系统经信产部批准在国内组网,拉开了我国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网的序幕。

2.1 GoTa技术

GoTa(GlobalopenTrunkingarchitecture)技术是在CDMA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来,中兴通讯在GOTA技术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使得GoTa成为世界上首个基于CDMA技术的集群系统,中兴通讯在GoTa技术中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并且为其在全球申请了大量专利。GoTa与其它数字集群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并没有完全照搬CDMA技术,而是在突出集群业务的特殊性和专有需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这样使得GoTa比CDMA有更大的技术优势和业务发展空间。GoTa集群系统基于成熟的CDMA空中技术,集群业务呼叫利用了分组数据方式。GoTa专门解决了用CDMA实现集群业务的关键技术,允许大量的集群用户共享相对较少的通信资源,提高呼叫接续速度。中兴GoTa系统的实现方案简捷、投资少、部署方便,在符合集群系统技术要求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共网运营能力和业务发展能力,可满足集群通信未来发展的需求。

2.2 GT800技术

GT800系统在GSM基础网络上增加了方便指挥调度应用的节点,如FFN(功能号码节点)、GCR(组呼寄存器)等,增加了排队机设备便于调度台接入网络,为指挥调度应用提供更灵活的支持。并且GT800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感知度,还引入了用户接入管理平台,使得VPN用户能够直接管理本网全部用户;同时引入了智能业务平台,使得系统能够对调度指挥应用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GT800解决了模拟集群网络无法实现的功能即数据应用这个大难题,它采用的是GPRS作为数据业务的承载平台,为拥有数据方面需求的集群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计费平台的建设使集群共网运营商能够采用更加灵活的运营方式来促进业务发展。

3 数字集群在铁路的应用

铁路的飞速发展对其配套的调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集群基本涵盖了铁路专用网的使用要求,即数字集群系统可作为铁路专业网的基本平台,构成多个虚拟专用网(VPN)向车、机、工、电、辆等不同部门提供不同的专业服务,随着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铁路的集群网甚至可以建成全数字化的多区多基站联网的专网和共网,其中一部分为铁路行业内部服务,另一部分为其它行业服务,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湘桂线、大秦线以及青藏铁路、宁启铁路都在使用数字集群系统,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铁路线用上数字集群系统。

篇(5)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090-01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日新月异,我们越来越重视通信的重要性。社会对通信与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带动了移动通信市场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随之大批量通信基站的建设,笔者有机会参与部分设计。现就设计工程中的问题来进行探讨、分析,首先大家需要明晰移动通信系统组成部分:

1.手机MS。终端设备就是移动客户设备部分,它由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MS)和客户识别模块(SIM)。移动终端在早期是以车载台、便携台形式出现的,现在多为大众化的手机所取代,车载台仍有少量生产,主要用于通信部门和军事上。

2.基站子系统BSS。基站是一个能够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固定电台,负责与手机进行通信,基站(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实体可以分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

(1)基站收发信台BTS。BTS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

(2)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控制器是基站的智能控制部分,负责本基站的收发信机的运行、呼叫管理、信道分配、呼叫接续等。一个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管理最多可达256个基站收发器。

3.交换网络子系统NSS。交换网络子系练(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4.操作维护子系统OMS。操作维护子系统又称操作维护中心。其任务主要是对整个GSM网络进行管理和监控。通过OMS实现对GSM网内各种部件功能的监控、状态报告、故障诊断等功能。

移动基站的基础设施是发展3G最可利用的资产,现在城市中高楼林立,选择合适的基站站址十分困难。物业难以协调,基站租金直线上升等等一系列问题,更突出了基站的重要性。现在每一个运行基站的站址都是运营商的宝贵财富,对机房内的基本建设的投入(如承重、空调、传输等)必须看得长远一些,基础打得好一些,配套设施的富余度留大一些。下面我们简要谈一谈基站的选址的周围环境要求:

(1)基站站址宜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2)不宜在大功率无线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以及有电焊设备、X光设备或产生强脉冲干扰的热和机、高频炉的企业或医疗单位附近设站;(3)站址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4)远离加油站,至少保证:油量少于50立方时间距大于12m,油量为50~1000立方时间距大于15m,油量为1000-2000立方时间距大于20m;建议距离为:铁塔与加油站的距离大于塔高+5米;(5)基站尽可能避免设在雷击区;(6)严禁将基站设置在矿山开采区和易受洪水淹灌、易塌方的地方;(7)不同通信铁塔间距离应保证50m以上,如果小于50m,必须要在不同地网间保证三点以上互连;(8)外电引入交流电缆的选择:业主应该提供1路不小于三类的市电电源,80A(或以上)容量的分路开关。

此外,根据国家安全条例要求如下:

1.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6364-86。关于机场周边及延长线上导航台、定向台干扰问题。以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0m以内不得有110kV及以上架空高压输电线;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铁路、电气化铁路、架空金属线缆、金属堆积物和电力排灌站;半径120m以内不得有高于8m的建筑物;半径50m以内不得有高于3m的建筑物(不合机房)、单棵大树和成片树林。

超短波定向台以定向台天线为中心,半径700m以内不得有110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500m以内不得有35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和树林;300m以内不得有架空金属线缆、铁路和公路;70m以内不得有建筑物(机房除外)和树木;70m以外建筑物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处地面为准的2.5度垂直张角。

2.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要求:保证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缘与铁塔的间距不小于所建塔的塔高。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1)保护区距离在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2)保护区距离在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3)保护区距离在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4)保护区距离在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路与铁塔间距要求,保证公路保护区边缘距铁塔距离不小于所建塔塔高。

建筑设施边缘与公路边沟(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外缘的最小间距必须符合《条例》的以下规定:

国道不少于二十米、省道不少于十五米、县道不少于十米、乡道不少于五米。公路弯道内侧及平交道口附近还须满足公路长远发展规划标准的行车视距或改作立体交叉的要求。

以上讨论的只不过是基站建设的很小的一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更多、更复杂,我们一定要从全局观念出发,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因为一些故障往往是由于很多不起眼,看似不相干的设备、参数引起的。

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它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是移动通信事业的基石。为了保障移动通信事业进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法规,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将其列为城市公用设施纳入城市规划,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更是极为迫切的。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084-02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1.研究背景

高职教学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是为了提升学生实践水平而设置,根据已经毕业的学生从现场带回来的经验,要求我们要开设《铁道概论》课程,拓展学生对铁路的认识,了解铁路运输各个部门的工作,这样对自己将来开展工作比较有益。

《铁道概论》课程主要面向铁路相关专业的没有铁路基础的新生开设,从本质上来说,本门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需要向学生介绍铁路运输过程中涉及的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各个技术工种的工作以及相关的设备,让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知己知彼”,方便开展本职工作。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乃至考核方式都不能与现如今的教学改革理念相互匹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特对《铁道概论》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2.研究内容

《铁道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既不是培养学生某一种实践技能,也不是让学生练就某一种本领,而是建立起铁路运输的框架,能够用铁路管理模式指导学习和工作,为学生打开铁路这扇大门,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乃至到铁路维护部门工作,打下基础。

本次课程改革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课程教学改革与考核方式改革。其中,课程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目标等再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则是针对《铁道概论》课程进行的考核评价方法进行的改革。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

1.研究方法

以传统内容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铁道概论》课程使用的所有教材大多数都包含铁路线路、铁路车站、铁路车辆、铁路机车、动车组、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铁路运输组织、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这七大项内容,教材以介绍各种铁路运输设备为主,学生以往在学习的时候只需要机械的了解这些设备的名称及工作原理即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无益。

本次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的引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铁路运输系统中各个技术部门的工种和工作内容入手,进行课程的引导,根据之前学习的姜大源先生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思想与戴士宏教授的关于“课堂有效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的讲座精神,经过充分的实践,结果证明,涉及到学生以后工作的内容学生更有兴趣去了解,以这种方式作为开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在引入各种设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了铁路运输各个部门的工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有实际性和可操作性。

2.研究成果

本次课程改革历经一个学期的时间,形成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2.1学生成果,相关纸质与视频影像资料,学生的能力得到的锻炼,本门课成绩较以前有很大提高;

2.2考核资料,包括考核的录像与成绩,学生成绩分析;

2.3相关教学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一体化教案、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等;

2.4研究相关资料,包括立项申请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研究报告等;

2.5答辩资料,包括答辩课件等。

三、教学设计

在本次课程教学改革中,任课教师对本门课程的每一个单元都进行了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能力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在授课过程中,授课过程按照设计的进程执行,授课内容按照教案的内容执行,双管齐下,任何一个对铁路有一定的认识的教师都能按照教案和单元教学设计来讲授《铁道概论》课程。

由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铁道信号专业新入校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铁路的认识基本为零,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向学生展示全方位的铁路基础教学。所以,在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采用了讲授和行动导向教学两大类教学方法,在讲授中穿插一些小任务,小案例,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学习到必要的理论知识,在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中讲授必要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理念,让学生感受到任务的乐趣。

对于教学手段,则是还是需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铁道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向学生介绍铁路运输各个技术部门的工作以及对应各个技术部门的铁路运输设备,而教学目的则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铁路各个技术部门的分工,能够识别铁路运输中的各种设备,所以在教学手段上,基本摒弃了教材,而是采用大量的课件、视频、图像、案例来扩充原本不形象的教材。

四、考核方法改革

评价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主要参考的依据是学生是否爱上这门课程、学生在在这门课程中学到了哪些技能,哪些知识,提高了哪些素质、学生的成绩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之后,最能说明问题的可能就是学生的成绩,而学生的成绩如何计算就成了评价一门课程成功还是失败的主要因素。

针对《铁道概论》课程,根据整改的教学内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方案也进行了彻底改革,考核的项点主要包括平时表现成绩、实验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和期末记忆性成绩四个部分,从学生最后的成绩来看,比较成功。

五、课程改革总结

1.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

在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过程中,笔者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在授课时,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精讲细讲,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讲,没有用的内容不讲或者一笔带过,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比如,在铁路机车这一部分,机车构造、机车型号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讲,而机车控制电路等难点就直接舍去不讲,同时也大胆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将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索与机车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开拓了大家的视野,也开拓了教师本人的视野。再比如,在课程中,与信号专业先关的知识点多讲,与信号专业不相关的内容略过,信号设备等信号基础内容略过(因为学生可以在别的课程中学得),在具体的实施上,例如识别车站线路、车站股道与道岔的编号、铁路运输组织等别的技术工种但与信号专业结合紧密的内容就需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这些内容既是学习信号的相关个内容,又在别的课程中难以学到,所以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进行了诸如此类的大胆尝试。

在课程改革进行到中期时,笔者有想要延期或者终止研究的想法,《铁道概论》课程的理论性太强,在课程单元设计以及布置教学任务这些方面都存在诸多困难,无法建立与实际典型工作任务相似或相近的任务,所以重重无能为力的冲动都让我想要放弃本次研究,但是经过与课题管理组工作人员沟通后,笔者终于鼓起继续研究的勇气,在与学生进行了沟通谈话之后,摒弃了建立工作任务的想法,尽量建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最后终于完成了本次课程改革。

2.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师本身经验阅历不足,还是没有对所有的授课内容都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比如货运组织这一部分,教师本身对货运组织的了解并不深厚,所以暂时无法进行更好的设计。改进的方法就是不断总结改革中越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请教有经验的人,争取自己的不断进步。

在完成一些资料时不够认真,存在返工,比如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就由于教师自身时间规划不合理而撰写的不够理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把工作做到前面,争取一次完成好,即使存在问题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修正。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TN915.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铁路运输生产基础之一的铁路信号设备也发生了日新月益的变化,它主要体现在设备组成部件、器材产品科技含量逐年增加,突出表现为技术条件复杂,标准要求高,试验项目多,测试技术指标必须精确的特点。信号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引起的设备停用施工,是对运输生产影响和干扰最大的施工项目,由于信号设备失去了联锁关系检查功能,如何缩短信号设备停用时间,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确保信号工程按时开通是每一个施工和维修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

一、铁路信号的涵义

铁路信号包括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听觉信号又称音响信号,是用音响表示的信号,它以音响的强度、频率和时间长短来表达信号含义。视觉信号是用颜色、形状、位置、显示数目及灯光状况表达的信号。

二、铁路信号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进行,铁路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与铁路密切相关的铁路信号工作同样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进步非常的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的铁路事业起步相对较晚,因此,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体制同样存在一定的差距。

1.铁路信号的现状

(1)铁路信号的安全性能不高

由于我国自动化程度的限制,我国铁路信号的安全性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提高,而对于我国铁路信号行业的发展同样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随着技术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铁路信号的自动化、智能化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因从业人员素质、设备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制约,我国的铁路信号技术和管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同时,对铁路运输系统的整体安全性,也造成较大的制约。

(2)管理方面出现纰漏

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的管理一直掌控在政府部门的手里,这对不利于铁路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达不到资源的最大化,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作为铁路系统应该是一个整体,虽然不同的地域差异较大,但是不同的地域之间应该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达到铁路系统的整体管理,这对铁路系统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我国铁路系统也全面普及了计算机管理系统,但因技术方面的原因,仍有很多不足制约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

(3)铁路信号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为低下

随着机电技术不断的发电,铁路信号的管理自动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对于实现整个系统的联网监测和智能控制还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和变革,原有的一些信号控制设备和技术已显落后和淘汰的趋势。而铁路信号智能系统的控制技术,发展仍不能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和优化信号资源。因此,铁路系统必须进一步改变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的局面,加大科研投入和力度,开发适应中国铁路运输的铁路信号自动化系统。

2.铁路信号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

(1)枢纽调度监督设备

这个设备是一个发展较快的设备,是使枢纽内的调度更加准确直观,保证枢纽的畅通。但是枢纽内的作业模式是采取分散作业,这样一来必定影响了总体的发挥,并且降低了运输的效率。因此,在货运量加大,或者大面积提速时,信号技术装备如何保证枢纽内的畅通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车站联锁设备

这种设备也是目前铁路系统中常见的设备之一。这种设备在列车提速后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战线和列车基本等长,并且在进出站口处没有过走保护区段,不利于列车的速度控制。另外,信号机间的安全距离是不够的,没有能够提供安全距离的信息,对列车的运行控制都带来了安全的隐患。

(3)列车运行控制与机车装置

今年来,新安装的运行监控器代替了自动停车装置(即安全性能差,随安全防护器辅助作用的装置)。并且采用了模式曲线的方式来监控车速,对超速进行保护。但是由于形成的是速度模式曲线,依靠的是事先储存的线路数据以及人工输入的数据,没有考虑故障-安全原则,无法保证安全。

三、增强铁路系统的对策研究

1.通信、信号一体化

当代铁路系统发展非常的迅速,想要促进铁路系统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做到必定是通信的问题,只有将铁路系统内的通信中所存在的问题解决,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铁路系统的功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程度的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促进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确保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行。将铁路的通信、信号技术相互融合,并引入调度指挥自动化技术,这样才能接近最大程度的促进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的完善。

2.指定发展规划

规划是良性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符合我国铁路事业实际情况的规划工作,只有制定了规划工作才能使得我国铁路信号系统在未来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发展,同样的,作为我国铁路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在铁路事业打垮不发展的时间内,做好良性的发展规划,时期达到一定的发展目标,以此促进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的良性运作。

3.铁路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铁路提速,重载不断发展的今天,以分立元器件与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传统铁路信号设备已经满足不了安全的要求。然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很好的解决了铁路信息信号产生的问题。数字信号处理的频域分析的优点是运算精度高和抗干扰性能好,具有相对实用性和可靠性。因此,全面应用数据处理的新技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分析和计算等功能,来提高信号设备的技术水平。

4.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网络化管理已成为铁路信号系统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必然趋势。通过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发展,实现铁路运输系统各部门、各业务单元信息及时交换和共享,从而保证整个铁路运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营。在网络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信号管理的智能化和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安全性、就显得尤为迫切。有效的采用计算机技术是解决铁路信号系统现存若干问题的科学途径,也是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准确获得线路上的信息,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从而实现系统的智能化与控制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支撑。

随着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发展,全面引进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分析计算功能,来提高信号设备的技术水平已非常紧迫。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出现为铁路信号信息处理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铁路信号按其作用可分为指挥列车运行的行车信号和指挥调车作业的调车信号;按信号设置的处所可分为车站信号、区间信号,以及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自动化等;按信号显示制式可分为选路制信号和速差制信号;按结构可分为臂板信号、色灯信号、灯列信号(中国大陆不采用)以及机车信号机。铁路信号在元部件制造方面正向着小型化、固态化和高可靠性发展;在设计方面向着故障自动检测、自动诊断、高可用度、与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相结合的方面发展;在安装施工方面正向着模块化和工厂施工化的方向发展;在使用方面正向着无维修或少维修、高度自动化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篇(8)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公交化、容量大、节约环保且不受地面交通环境影响的一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低碳环保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批准36个城市的轨道建设规划,里程6000多公里。目前为止,我国已有18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运营里程2100多公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特大城市,基本形成网络化运营系统,取得了较好的网络效应;天津、武汉、南京、成都和重庆、苏州、长沙等城市形成了基本的网络,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中不可缺少的方式。

依据国际城市轨道交通职业人才配备标准,每建设一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至少需要60名管理及技术人员;每开通一条地铁线路,约需要各类专门人才1000余人。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类职业人才的巨大需求量,同时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采用国内外当前最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如何培养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所需的具备专门理论知识和智能化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城市轨道交通的专业基础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课程定位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为城市轨道各专业的学生学习城市轨道相关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本课程在专业认识实习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各子系统之间联系,以及各子系统中设备的构造及功能进一步掌握,使学生对整个城市轨道具交通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概念,为学生学习后续《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等专业课程相衔接,为后续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的学生应该或多或少与城市轨道交通打过交道,虽然还有很多的城市未建设地铁等城轨交通,但起码大家都应该以旅客的角色与铁路打过交道,城轨交通与我们的铁路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学生对整个的运输流程有大体的了解,加上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讲授的对象很具体,学生应该会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过多依赖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加上课程包含内容多,学时少,老师采取满堂灌、填鸭的方式教学,与学生互动少,学生被动的接受来自每堂课的大量信息,使学生丧失了原有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僵化的局面,必须要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为原则,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使用价值,尽量避开高深的理论知识,侧重讲解其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使用意义,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与探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㈠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较为新型的交通方式,为此,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最新方向,确定“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趋势的调研,将地铁各子系统采用的最新技术、模式和管理知识纳入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岗位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要。

㈡结合专业特点,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构建适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目标

针对中职教育的特点,学校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课程改革应始终围绕学生的岗位定位和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使学校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岗位定位无缝结合,课程目标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从而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新形势下,结合本校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上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调整。选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和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组织编写的城市轨道交通岗位技能培训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作为教材。该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的组成、设备主要功能以及运营组织,适合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使用,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新员工及国内外相关专业院校在校学生的教育、培训。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多,工种杂,因此根据专业、工作岗位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于机车车辆专业的学生应重点讲解车辆章节的内容;对工程专业的学生应以线路、轨道、路基、桥隧建筑物、车站、维护施工组织等内容作为重点;对电气化供电专业的学生应重点放在供电系统章节;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的学生应以通信与信号系统、车站联锁和区间闭塞等内容作为课程重点;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应重点讲述行车组织、乘务组织、客运组织、票务组织等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相关的章节。这样针对各专业有侧重点的讲解课程内容,既解决了课时少的矛盾,又为个专业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㈢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与我们的城市轨道交通联系也非常紧密,理论性的概念很多,依据该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特点、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学条件环境,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较好的改善教学效果。

1、案例研究学习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①进行教学,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此教学方法,一般有三个步骤,首先按大纲选好案例,设计好问题;接着是案例的分析讨论阶段,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答案;最后是案例讨论过后的总结阶段。

本课程比较典型的案例主要分为客运组织和列车组织两大块。客运组织核心知识点又可分为安全管理、运营管理模式、车站组织、票务管理、乘务管理五个方面;列车组织核心知识点可归纳为列车组织方案、线路能力提高、列车控制三个方面。针对每个方面设计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同学们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点。另外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将来岗位能力要求,在讲到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时,可把学生进行分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岗位职工,各司其职,共同完成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工作。这种角色扮演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游戏”当中学到实用的专业知识,比起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收到的效果要好的多。

2、合作式讨论教学方法

合作式讨论教学方法②是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引入师生点评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在本课程中,结合学生以后的就业岗位,可以将车站客运组织作为合作式讨论主题。以平常生活中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车站为例,讨论如何进行车站的常规客运组织以及大客流的客运组织,将同学们讨论后的意见归纳形成如何进行客流组织的知识点,给出在实际中车站是如何进行客流组织的,再与他们得出的结论相比较,表扬其创新点,对其中的不足进行鼓励,给他们信心。

3、现场教学法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单凭书本上的一些简单示意图,学生是很难想象出其实际结构,对后面的专业分析更是难以理解。在讲解机车车辆及工作原理时,可借助模型现场进行拆、装,既便于老师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讲解线路及设施时,可带学生去实训场地现场教学,实实在在的实物摆在学生面前,既避免空洞的概念解释,又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消除抽象的想象,改善了教学效果。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同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伴随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可借助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现场教学。课堂上,老师对接触网、车站联锁设备等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之后,可带领学生去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现场教学。这样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㈣教学方式、手段改革与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内容多且枯燥,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为了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借助切当的教学手段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采用多媒体教学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很难满足课时少、课程内容多的要求,因此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必须的。通过幻灯片、相关视频、动画等方式,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模拟实际情景,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在讲述道岔的组成时,可将道岔的组成做成动画嵌入到多媒体教学当中,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道岔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讲述车站联锁时,可在教学课件中,插播“集中联锁”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联锁设备及其工作工程,从而更好的理解并掌握联锁的概念以及联锁设备的作用。

2、借助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特点快,教材内容难免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载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及时的了解到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到最新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以后工作岗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借助于网络搜索工具,可以很方便地搜集到各地地铁的发展规划及最新的建设情况;对于已开通的地铁,可以从网上了解它技术特征、线路图、开通时间等信息;在网上还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状况,以及其他与地铁相关的资料如自动车钩、盾构法隧道等;另外网上的城市轨道交通论坛,该网站资源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可以自主的浏览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又可以和不同工作的职工进行互动。可以说网络是学习“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排忧解难,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所学知识。

四、教学改革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推广使用上述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结合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打破了以前“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所有专业不分侧重点的教学,形成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第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改进,采用合作式讨论以及案例教学方法并借助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第三:随着学校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逐步完善竣工,利用现场教学的方式,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后续的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网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网络资源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尤其网络论坛的互动功能,既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也让他们对以后从事的职业岗位有所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获得了一些体会即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优化;采用适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手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及以后的工作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易连(1984-),女,江西上栗县人,助理讲师,硕士

注释:

① 晓南矿,张艳君.浅谈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 [J].铁法科技2011(2):342-344

② 李明月,马慧琼. 应用小组讨论教学法的研究 [J].职业2012(27):63-64

参考文献:

篇(9)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条件

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单独的从车辆方面考虑或单独从线路路方面考虑都是片面的,仅仅依靠他们不能够经济、高效地解决交通拥挤和交通安全方面问题,所以要把人、车、路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指在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港口、机场和通信等)之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地集成,并应用于地面运输系统,从而建立起在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系统。

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试验和应用电子技术来改善交通情况,对交通进行管理,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路口信号灯进行协调控制、但这并不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想要实现智能运输系统要做到以下几点:

尽量完整的和实时的对道路上的交通信息以及与交通相关信息进行采集。

可以作到实时和高效的交换交通的参与者、交通管理者、交通工具、道路管理设施之间的信息。

交通管理中心、用户终端装备有按照智能化系统的思想研制开发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

整个系统应该是按照智能化系统和面向知识信息处理而构成的。

二、智能交通系统相比于传统运输系统的优势

传统运输系统的交通控制和管理的基本思想:

假设每一个人即每一个交通的参与者(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等)都是理性的,都不做任何违反交通规则的行动,在交通规则的指导下运动,规则引导他们这样做的话他们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时间、费用、安全)。

交通的管理者将交通系统假设某种物理系统模型:它的输入符合某种概率分布,然后利用经典数学的方法(微积分和概率论)来求解这个系统的最优解,即为引导交通参与者获得最大利益的交通规则。但是前提条件是是交通的参与者必须按照交通管理者的假定去做,这种假定通常是认为每个人都理性的基础上做出的。在这个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里管理者是主动的,而交通参与者是被动的,各种交通工程设施是迫使使用者这样做或不那样做,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们在心理上的某些其他因素。

智能运输系统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交通系统带有太多的社会性与人为性,它不是努力将交通系统描述成某种模型,而是向道路的使用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让道路使用者从给出的信息中得出不同的方案,然后选择自己所认同的那一种,以诱导为主,而不是以强迫为主,使人们的出行得到最大的满足。

三、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对于运输而言,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铁路运输中尤其重要。因为铁路运输的运量大,使得每一个细微的安全隐患都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灾难,所以铁路的安全问题一直是铁路工作人员放在首要位置的关键问题。

铁路运输保证着国家重点物资、重要工程建设、重大科研基地及军事运输的需求,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以及实现经济利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现在多种运输方式竞争激烈,安全迅速的运送旅客和货物是增强铁路运输竞争力的关键。

要想实现安全运输,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从意识上进行不断的强化,必须提高铁路工作人员和每一个旅客的安全意识,只有大家都发自内心的重视安全,想到危害的严重性,那么事故率能够降低。其次,行动上也不能落后,不能只是空喊口号,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每一个旅客遵守安全规定的行为才是铁路安全的关键。只有把握好铁路运输安全的大方向,才能切实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

如今铁路的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我们一定要继续加强铁路安全管理,加强铁路安全的宣传力度,切实保障铁路行车的安全。

四、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对铁路行车安全的意义

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要实现铁路交通系统高效、安全、舒适的目标,就离不开高可靠、高有效性综合信息系统的支持,所以发展铁路智能交通系统是在不断提高速度的铁路运输下要保证行车安全势不可挡的趋势。

所谓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就是集成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管理与决策支持技术、控制与系统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等,以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为基础,通过高效利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所有空间、时间、移动、固定和人力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达到保障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目的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

例如,卫星导航在运输系统中的运用。在铁路运输领域,通过安装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极大缩短列车车站间隔时间、缩短区间追踪运行间隔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卫星导航系统将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实现传统调度向智能交通管理的转型。

此外,我国是一个铁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我国铁路线遍布全国各地,山区、高原、盆地等灾害分布广泛,情节严重,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推动了智能铁路交通系统(RITS)的发展,主要应用于铁路桥梁垮塌与落石的监测预警。我国铁路运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灾害预测系统采用科学的预测手段,搜集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数据,对洪水、地震等灾害进行预测,采取相应的灾害报警并制定灾害下的行车规则,使有可能的自然灾害铁路事故防患于未然。灾害检测系统直接检测那些落石、塌方、桥梁冲毁等灾害,使运行中的列车及时停车,并将信息传给有关部门,对相应区间进行封锁、施工等。另外,关于平交道口的安全防护系统,主要采用站内道口监控系统和道口障碍物检测装置来保证平交道口的安全。

五、总结

在我国,铁路运输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由于各种新机器新设备不断引进,我国铁路运输迅速发展。很多的设备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求他们的技术过硬。同时也要求他们做事认真严谨。这样就要求铁路工作人员不断的提高自己。智能交通系统在铁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杨兆升. 《智能运输系统概论》 [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05.

[2] 贾利民,李平.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M].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3] 杨兆升. 《基础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M].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08.

篇(10)

Abstract: the railway signal is comm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brain and nervous, so railway signal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Railway signal on the train operation safety and time counsel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letter from the tight during the stop for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cooperate well to do two railway signal construction plan organization.

Keywords: railway signal,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作为铁路运输生产基础之一的铁路信号设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信号工程的核心工作就是信、联、闭、停、用期间的施工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信号工程安全、质量和工程指标的实现。因此优化施工组织,主要体现在设备组成部件及器材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逐年增加,表现为技术条件复杂、标准要求高、试验项目多、测试技术指标精确等特点。同时缩短信停时间已成为铁路信号工程中的当务之急。

1信停期间的铁路信号工程施工组织

1.1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

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征求车务、电务、工务及上级主管部门意见,了解既有设备的使用情况,确认好信停影响范围,明确信停前及信停中施工内容。同时,要对每个作业项目提出具体的作业时间和安全措施、质量标准及所用材料和工具等,并以作业单形式进行细化分解,提前两天发到作业小组,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为了避免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工程质量的目的,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公平合理的奖励外,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本着量才使用,扬长避短的原则来控制对人的使用。信停期间参加施工的所有管理干部必须实行分工负责和逐级负责制,分片包干,明确自己的责任、任务,完成项目的时间和应达到的标准。这样才能确保信停施工安全稳定、质量达标、施工进度有序可控,使工程能够按期或提前完成。

1.2信停期间的配合工作

信号设备停用期间的施工配合工作是缩短信停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此期间的施工是以工程单位为主体,电务、车务、工务、机务、通信和供电部门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团结协作。

1)对工程与运输、通信、工务、电务、供电之间的相互配合提出明确要求,对关键问题抓好检查落实工作,防治不必要的推诱,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2)运输部门必须正确认识施工与运输的关系,只有为施工中的测试、试验项目创造条件,施工部门才能按期或提前开通,缩短无联锁状态时间,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3)电务段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面参与及密切配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务段从施工开始到工程竣工要给予全方位的配合,如电缆敷设、箱盒配线、设备安装、电气特性测试。信停前请电务段进行初验,尽量减少信停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信号工程的开通创造良好的条件。

4)信停期间的工务、通信、机务、供电部门的配合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信停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沟通,听取意见,配合单位也要指定专人落实好配合工作,确保行车设备正常投人运营。

2铁路信号的电路导通施工

2.1导通前的准备工作

导通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①核对配线,此项工作分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同时进行,也可以根据施工的规模情况分别进行;②对电源屏做空载试验,电源屏空载试验是电路导通前必不可少的一项试验工作,要符合标准和《铁路信号施工规范》要求;③检查组合架的架间零层电源环线、侧面电源环线、控制台电源环线等相互间有无短路及混线等错接现象,各条配线对地绝缘及线间绝缘电阻是否达到《铁路信号施工规范》要求,确定无误后方可与电源屏连接;④通电检查电源屏及组合是否有熔断器熔断;⑤在完成上述任务后,就可插装继电器,最好是在带电状态下进行,这样可以同时观察到各部分熔断器是否保持完好。

2.2导通中的故障处理

(1)使各个单元电路恢复到定位状态。此项工作要使室外信号机的定位灯光都能点亮,室内相应的灯丝继电器(DJ>吸起:电动转辙机能正常转动并有定、反位显示,且与室内相应的道岔组合中的1DQJ , 2DQJ , DBJ , F13,相对应,所有轨道继电器(GJ)能可靠吸起,这些单元电路都比较简单,可分组同时进行。处理故障时应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处理室内故障、再处理室外故障;先处理距信号楼近的故障,再处理距信号楼远的故障;先进行简单容易处理的故障、再处理复杂的故障。

(2)当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对控制台盘面上的按钮、表示灯进行对照。要使盘面上的表示灯与此时的电路相一致、显示正确、光带熄灭,按钮按下后,对应的按钮继电器有所反应。

(3)排列进路。依照联锁表中给出的进路类型,按先短后长、先易后难的次序进行排列进路,先办理短调车进路,逐个办理,逐个核对,做到操作、电路动作及表示完全符合联锁图表的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故障及隐患。短调车进路全部排出后才可进行长调列车进路的排列,再进行调车进路的正常解锁、故障解锁、中途返回解锁等联锁试验内容,最后进行列车进路,列车进路的办理程序与调车进路的办理程序相同。

(4)接口电路的导通,接口电路往往不定型,因此,对接口电路一定要试验彻底。如64D继电半自动闭塞电路、区间自闭结合电路、场间联系电路、与机务段联系电路等。

(5)轨道电路送电端要接在箱盒引接线上,受电端反送电,使室内轨道继电器吸起。

2.3模拟连锁试验

模拟联锁试验过程是前期准备工作及导通试验工作的延续和总结,也是对工程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的一个全面的检验过程。所以在模拟联锁试验前要充分熟悉现场设备的布置、联锁图表等主要施工设计图纸,对与站场相关联的有关设备的联系应全面掌握,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方可进行模拟联锁试验。

3工程施工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1)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

(2)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往往前一道工序就是后一道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3)对环境因素的控制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相关。如在雨季和在运输繁忙的线路上打电缆过道时,不能采用大开挖方案,因为下雨后土质松软易坍塌,又因过往车辆频繁,产生震动易使路基坍塌,危及行车安全。

4结语

在信停期间做好各方面的施工准备和优化施工方案是缩短信停时间的重要保证,在信号的施工和收尾过程中更要加强联系、相互沟通,配合、保证施工优质、高速的进行。

5参考文献

上一篇: 档案整理案例 下一篇: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