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44: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治理研究综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048-02
1 对研究对象的定名
近年来,国内对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的研究正方兴未艾,但就这一类组织的定名在国内都无法统一――笔者收录近年来发表的30篇CSSCI论文中定名为NGO的有20篇,其余的界定为NPO;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是这领域内最瞩目的一支研究队伍,但其所内的学者们经历了数年的研究过程,对这类组织的定名由NGO,再逐步趋向“基于社会结构的定义”,即NPO。我国官方的界定在改革开放前统称为“人民团体”,开放后到1998年统称为“社会团体”,1998年至今又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类型(范丽珠,2003)。
可见,我国官方和学界的定名差别有着巨大鸿沟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更引起反思的是,国内学人的界定基本上是在西方话语体系内来展开的,有着明显的“学术消费主义” (邓正来,2002)的倾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社会管理格局”,鉴于党提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要求,本研究拟采用“社会管理组织”来定位所探讨的这一类组织。
2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社会管理组织发展的研究情况
2.1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其发展
中国NGO不同的发展道路,清华NGO研究所的研究结论给出了三条路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同时进行合作的国家法团主义模式。(王名,贾西津,2002)而也有国人从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角度同样探讨了三条道路的选择,无奈是新瓶装旧酒。(马青艳,周庆华,2005)
文献分析表明,学者们探讨的对象皆是既定而具体的某个(类)社会管理组织,或是具体的非营利部门,多为一个社会的微观层面,所进行的战略研究成果就势必因其局限性与狭隘性而难以提供有效的借鉴――我国就连“非营利部门”是否存在尚存争议,更何况针对具体的某个(类)社会管理组织就妄谈一般性的战略管理?而且,对社会管理组织发展的战略研究遵循着分析―规划―制定(形成)―实施―评估等静态与线性的模式来进行;或只是关注了局部而静态的战略分析过程;即便是运用RBV的分析视角(Miller, 2002),探究组织战略与所依环境中各种力量的关系与互动,依然是将思维简单的停留在了环境呈现为一般性的变化与动荡的静态点上,而未思考到当环境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复杂到瞬息万变时,互动行为的因果关系犬牙交错,充满了非线性与不确定性,那么运用如此静态的战略研究模式就无异于作茧自缚了。
直接运用西方学者分析西方情境中的社会管理组织的战略管理模式来探讨我国的具体某个(类)社会管理组织纯属生吞活剥,即使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迁来探究整个非营利部门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纯粹的西方话语体系内来进行,仍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
2.2 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探究其发展
2.2.1 宏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探究社会管理组织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寻根溯源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文献分析显示当前学界的探讨充斥了西方的舶来词:三分部门,公民社会,法团主义,等等。因此,以下从最有代表性的公民社会与法团主义两方面来分析学界对社会管理组织的探讨。
(1)公民社会的话语。
国内学界涌现出大批“公民社会”的拥趸,在探究社会管理组织的问题时莫不以其为预设前提。同时,也有不少学者保持着批判精神,如“对公民社会理念慎用,否则会导致“非组织化”乱局”(郭丽华,尤京文,2003)。当然,更有学者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深入的批判与借鉴这一话语,以警示后辈学人。因此,轻言中国社会管理组织的发展遵循公民社会的多元化模式无疑会贻笑大方,而是否要传承“国家与社会对立”的多元发展模式,或是借鉴国家与社会对立与统一中的平衡模式,目前学界和实践领域都还在探索着。
(2)法团主义的话语。
在西方猛烈批判“公民社会”的炮火中担任主炮手的非“法团主义”莫属,又因其特性能较容易地在中国找到对接,如现行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中呈现为一种典型的国家主导、与社会合作的国家法团主义体制,故此话语在国内呼声甚高。
学者们将法团主义应用于社会管理组织发展趋势的分析确实为不错的尝试,但是,现行大量话语,诸如公民社会,法团主义,第三部门都未能尽显NGO所处的中国特殊历史、政治背景下的情况”,如目前国家法团主义应用的一些先驱(e.g. 国家法团主义的上海个案) 和社会法团主义应用的一些的先驱(e.g. 温州商会)在我国社会中都是同时态共存的。学者并未探明其中的复杂形势,就难以非线性与动态的思维来把握其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故难以做出社会管理组织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展望。
2.2.2 中观:三分部门间关系
“三分部门”也属于西方话语体系,且与“公民社会”的话语密切相关。但是,其是否适合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组织的探讨尚存争议(郭丽华,尤京文,2003)。现有文献显示遵循三分部门话语体系安排为预设前提的研究相当普遍,故本综述先依据此“三分部门”的预设来进行分析。
目前国内学界对社会管理组织发展趋势中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动态和前瞻性的关注甚少。除此之外,学界却是普遍地热衷于“良性互动论”的阐析和应用――当然,有全盘接收,一概而论的;也有轻描淡写,点到即止的。但学者们鲜有质疑“良性互动”本身问题:(1) 何谓“良性”? 从中国民间组织发展历史来看,社会管理组织何时不与政府保持良性关系?(2)如何“互动”?法庭裁决;权力斗争;利益谈判?――这只是西方情境下开出的药方,是否能本土化还不确定。或是成为合作伙伴?但,如何平等?如何可能平等?笔者并非持悲观态度,而是希望在借鉴应用之前要质疑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在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因素使得社会管理组织无法真正自治,而同时政府的矛盾行为必然引发貌合神离的治理,短期内难以构建起平等的治理伙伴关系。(3)只关注了良性互动是否是单一而静态的视角?若是诸如冲突等非良性互动又焉知非各自发展的动力?
当然,质疑并不是意味着社会管理组织的发展与政府的关系只遵循目前委托,替代,即政府的职能延伸的保守路径,虽依据现实,但却是线性和静态的思考行为。还有学者将两者间关系划分为合作、冲突、分立,就明显局限于框架性的思考了:目前最明显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就未考虑在内,而且发展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关系可能是合作中有冲突,分立中有合作,要泾渭分明地一概而论实不足信。
3 结语
定位于方法论上的创新――自组织理论视阈下的社会管理组织发展由上述文献分析发现,我国的社会管理组织发展因为处于“共时态挤压”的困局,所以形势相当复杂。单纯用静态的战略管理模式来探究其发展趋势,或是在纯粹的西方话语体系内寻找发展的出路都未免难酬壮志。故此,笔者认为需要在方法论上进行创新,才能改变把握社会管理组织发展趋势的诸多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困局。
最后,笔者尝试由上述综述情况得出以下几个可供研究的命题,此即是本研究综述之意义所在:
对我国的社会管理组织进行分类:区域――三分天下(发达、较发达、落后地区);城乡;社会活动领域。这三个分类就构成了空间上的三维划分,划分之后针对其中极端的类型运用自组织理论进行探讨;或是运用自组织理论探讨社会管理组织与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地方政府互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或是取其一)。
参考文献
[1]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C].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01-02
当今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等多重压力,寻求社会支持是大学生排解焦虑、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正确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支持的含义
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或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对于社会支持的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都未能达到统一。《当代社会科学大辞典》(1995)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在个体面临困难或威胁时,可以为个体提供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是心理社会压力与心理障碍之间的中介因素之一。就国内已有的研究看来,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李强,1998)陈成文认为,从社会学意义角度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陈成文,2000:131)贺寨平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指出个人的社会支持网就是指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贺寨平,2001)行红芳从社会支持的狭义意义上作出理解,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的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行红芳,2006)See man T. E. 从社会支持的内容来界定,认为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帮助个体认识到引发困境的事件,并找到解决困境的资源和策略)、工具支持(提供实质的服务、财力支持以及特殊援助)、情感支持(用关心、安慰等让个体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三个方面。(See man,T. E.,1991)。
二、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在西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之后,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很多学者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真正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研究还是从20世纪开始的。近代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Beers)倡导的。他于1908年在家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近些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很值得关注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都会感到郁闷、无聊、厌烦等。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很多同学都不适应。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的多样化。现代大学生都非常重视自我的感受、判断和对现实的体验,从中形成自我价值取向。但是尽管他们的信息、知识比以往的大学生要多,可是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却变得更狭窄。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环境的过多关心,使他们缺乏对现实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2.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最强烈感受到的是,80%以上的心理问题与人际关系(包括异性恋爱关系等)问题有关。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不是通过相互交流来确认自我与对方的关系性质,而是尽量做到既不伤害对方,也不让对方伤害自己,以采取“回避”的方式居多。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生关注的,从历次大学生暴力事件中,需要人们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的是发生异常心理问题的原因,研究认为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社会环境的因素。当今大学生与网络关系日益密切。网络带给了我们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流通。然而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有些未成年学生也迷恋上网络,放弃学业。还有一些成年人也每天迷恋网络。在网络中待的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到生活太无聊了,最终会导致他们产生迷惘,严重者有的自杀,有的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第二,家庭因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会给我们带来和谐的生活,家庭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①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很多成年人出现的心理毛病基本上缘于儿童和青少年。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父母教养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理论已经确立,其中精神障碍和不适应问题的诊断技术的确立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很深。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现在父母与子女关系大致可以分为:A、拒绝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子女教养在感情上或态度上表现出拒绝倾向。B、支配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支配过头,把孩子当成父母的所有物,想用绝对权力去统治子女。C、过度保护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担心不安恐怖,经常用过分的保护去消除这种不安感情。D、服从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要求和意见,不管是什么都无条件接受,并以此感到满足。第三,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学校教育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
三、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1.对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殷大奎)。因此,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项重要和十分紧迫的任务。
2.心理健康研究内容逐步丰富。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那样的大型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行为、系统、分子水平上开展心理健康研究。
3.较系统地开展了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心理健康人员专业培训方面,目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校中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
四、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意义
1.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理论意义。家庭支持作为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在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时不可避免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大学生家庭支持影响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有关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理论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范式。
2.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研究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揭示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促进大学生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中的作用,以及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各种支持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能为学校确定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帮助部分家庭支持缺位的大学生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和方法思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
[2]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3]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
数据新闻国内研究综述
国外数据新闻研究综述
数据新闻中国本土化研究
计划单列市形象调查报告
网络社会治理研究综述
大数据与社会舆情研究综述
从渠道运营到内容运营
澎湃新闻上线一周年的探索与发展
美国媒体品牌构建的影响因素
中国互联网二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网民互联网使用习惯调查
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
新媒体环境中的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新媒体环境中网络舆论研究
新媒体环境中商业模式的演变发展
新媒体环境中市场营销的变革与拓展
新媒体环境中国民文化生活的变迁
关于新媒体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反思
关系视角下微信广告的传播效果研究
主题演讲:新媒体与信息社会
新媒体传播思维与大数据应用
结合中国现实和历史环境谈新闻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教育的变革
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的文化传播
“《新媒体与中国社会发展》精选”说明
大数据背景下的舆情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综述
新媒体时代两岸故宫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新格局
当前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提升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策略
主题演讲:“互联网+”时代媒体品牌的再造与发展
新媒体时代广西巴马旅游形象传播研究
网络谣言治理视角的中国新媒体法律环境建设
精神制造与文化市场体系——以上海实践为例
移动微视频应用的社交传播机制——以美拍为例
健康传播中数据新闻实践研究——以埃博拉事件报道为例
使用与满足、关系、符号: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社交新态研究
什么在决定着网民抵制国外商品?——中国网民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网民主体性重构的人内传播路径及其交往图示——一种由拉康欲望理论出发的解读
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以移动社交工具陌陌的个人页面为例
突发危机报道中数据新闻的易读性叙事研究——以“东方之星”客船倾覆事件为例
数据新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应用——以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
突发公共事件的数据新闻实践研究——以“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
中外媒体突发事件数据新闻报道特点的对比研究——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为例
作为灾后报道的数据新闻——以“尼泊尔地震”为例的数据新闻实践
[4] 王朝明.中国新贫困问题:城市贫困的新特征及社会影响[EB/OL].新华文摘:网络版,,2005,(24).
[5] 梁汉媚,方创琳.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特点与脱贫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11,(6):60-62.
[6]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130.
[2]道格拉斯・凯尔纳.技术政治、新技术和公共领域[EB/OL].
.
[3]Habermas,Jurgen."The Public Sphere"in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ed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edia[M].Cheltenham,II,1997,UK.
[4]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郭玉锦,王欢.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研究[M].北京: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
[7]罗坤瑾.从虚拟幻想到现实图景 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的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9]马军.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构建初探[J].前沿,2015(04).
[10]叶斌.从许霆案看网络公共领域对司法审判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2010.
[11]熊光清.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J].教学与研究,2011(01).
[12]刘良.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13]孙海燕.网络传播与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建构[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7]科技支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科技支撑助推甘肃构筑生态安全屏障[J].甘肃科技,2011(27):38-96.
[18]李星,柴禾.日本林业治山第八个五年计划[J].世界林业研究,1992(3):92.
[19]国家林业局.日本林业[EB/OL].(2015-12-19)[2016-01-19]..
[20]余刚,井文涌.加拿大的绿色计划及其实施进展[J].环境保护,1994(10):43-45.
[21]杨少军.加拿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J].全球科技经济t望,2008(9):29-32.
[22]马建明,许静,等.国外洪水风险图编制综述[J].中国水利2005(17):2-3.
[6]杨龙,彭彦强.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合作――行政管辖权让渡的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9,(4).
[7]麻宝斌,李辉.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动因、策略及其实现[J].行政管理改革,2010,(9).
[8]“飞地”之谜[EB/OL].,20130809.
[11]韩文秀,刘国强,王志军,祝丹涛.创新推广飞地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广东、江苏探索异地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的调研(下)[N].中国经济时报,20110713.
[12]刘嘉麟,张培发.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一年起好步”[N].南方日报,20111223.
[13]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网站[EB/OL].http:///zjyq/yqgk/201306/t20130625_220324.htm,20130815.
[14]江苏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网站[EB/OL].http:///ParkProfile/,20131010.
[15]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网站[EB/OL].http:///class.asp?Classid=3,20131014.
[16]邵锋.“飞地经济”:区域经济合作新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318.
[17]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网站[EB/OL].http:///page.php?Sid=1&Tid=3&Fid=2,20131015.
[18]刘力,白渭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经济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广东“双转移”的政策协同效应[J].经济地理,2010,(11).
[19]叶必丰,何渊,李煜兴.行政协议: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0]杨龙,郑春勇.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的权能定位[J].学术界,2011,(10).
一、引言
在西方国家,股权激励是很多国家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激励对于公司的高管以及公司的股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股权激励的最早研究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西方公司才普遍采用股权激励政策。在我国,2006年1月4日中国证监局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办法》,同年9月30日颁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尤其是英美国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时间比较早,因而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一些实证研究的结论也证明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性。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存在通过操纵公司信息来操纵股价以谋求私人利益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性。国外研究者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二是股权激励计划中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1)股权激励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二者线性相关的研究。Leland 和Pyle(1977)通过模型证明,管理者持有公司较多的股权,向外部资本市场传递了一种信号,即他们投资的项目收益比较好,管理者持股比例和公司价值正相关。二者非线性相关的研究。Morcketal(1988)根据管理层持股的利益一致假说和战壕挖掘假说提出管理层持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可能区间有效,并实证检验发现,持股比例在0~5%范围内二者正相关,5%~25%内二者例负相关,超过25%二者又正相关但关联程度有所减弱。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研究者在逐渐放松研究限定条件的情况下,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的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且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2)股权激励计划中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一类研究文章比较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发现存在经营者利用盈余管理在股权激励中获利的现象。Cheng 和Warfield(2005)研究发现实行股权类薪酬比重越大的公司,盈余管理现象越严重。Bergstresser 和Philippon(2006)研究显示,CEO 的总薪酬与其持有的股票和期权的价值联系越紧密,盈余管理行为越显著;Burns 和Kedia(2006)发现股权激励会增加公司修正财务报告的概率。
(二)我国股权激励的文献综述
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对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大多采用了实证的方法进行检验,由于所选取的样本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角度不同以及衡量指标不同,结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徐义群、石水平(2010)用上市公司10个财务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来反应企业业绩,并对其进行了多元回归。得到结论: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正相关但不显著,且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数量与公司的企业业绩不存在明显的区间效应。
(2)股权激励的负效应。苏冬蔚、林大庞(2010)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尚未提出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CE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提出或通过激励预案的公司,其CEO股权和期权报酬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大幅减弱并不再统计显著,盈余管理加大了CEO行权的概率,而且CEO行权后公司业绩大幅下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的股权激励具有负面的公司治理效应。
(3)股权激励的正效应。何凡(2011)以2006-2010年间首次宣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了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记其对股权激励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公司治理质量;包含股权激励与其他治理机制的公司治理质量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小结
由于股权激励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是不长,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在肯定股权激励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防范股权激励的负面效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属于公司自治领域,特别是对于民营性质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的介入应保持适当的度,使上市公司具备充分的自主灵活性,以应对股权激励实践中发生的各种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日渐成熟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自律规范运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股权激励的认知也逐步成熟。上市公司可以积极尝试股权激励,通过股权激励来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Leland H E,Pyle D H.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and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7,(2).
[2]Murphy K J.Executive compensation [J].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1999,(3).
[3]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6,(5).
股权性质即股权构成,是指不同类型股东持股份额多少。本文系统梳理了股权性质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相关文献并加以评述,以促进公司治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将股权性质分为内部人股权和外部人股权,主要研究内部人持股与外部人持股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内部人持股就是独立于股东和债权人的经理人员持股或管理者持股。而外部人持股一般指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员持股,如独立于管理层的股东持股。其中,国外学者侧重于研究内部人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对于内部人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国外学者持如下五种不同观点:
第一,内部人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较多。1976年,Jensen和Meckling将公司的股东划分为内部股东和外部股东,被视为股东结构理论的奠基者。他们提出利益趋同效应的观点,认为内部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约束力越强,就越能降低委托成本,改善公司治理绩效。得出此类观点的研究还包括:Ehung和Prutii (1996)选取美国404家公司,Perderson和Thomsen (2001)选取欧洲12个国家的435家大型公司,Spiro和Makhija (2000)选取捷克988家私有化企业,Sheng-an Chen和Kim wai Ho (2000)选取1995年新加坡145家公司,Drakos和Bekiris (2010)选取2000-2004年希腊146家上市公司,等等,进行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选取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样本,并采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内部人持股比例及公司治理绩效,但是都认为内部人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
第二,内部人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不相关或负相关。1980年Fama认为:内部股东持股数对公司绩效没有任何的影响。Fama和Jensen (1983)提出了管理者壕沟假说,认为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上升,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加大,股东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就会被削弱,导致管理层腐败等问题,公司价值随之减少。
第三,内部人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N型曲线关系。Morck,Shleifer和Vishny (1986)认为内部人持股比例分别在0%-5%、5%-25%、超过25%这三个区间上时,用托宾Q值表示的企业价值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Myeong and Hyeon Cho(1998)认为在内部股东持股比例0%-7%、7%-38%、38%-100%_个区间上,公司价值随内部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减少和增加。
二、国内文献综述
由于历史客观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持股比例普遍偏低,所以国内学者对内部人持股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少。在我国,股权性质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是根据股权属性不同,将其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二是根据股东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流通股包括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暂时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因此,在经济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根据股权性质不同,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或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国内学者观点可以总结如下为三类:
第一,股权性质与公司治理绩效呈线性关系。国内大多数学者持该种观点,且认为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国家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负相关。最早进行实证研究提出该观点的是许小年和王燕(1999)。他们选取1995年上市交易的3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该结论。此外的实证研究还有:张(2000)选取1998年385家上市公司,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选取1997-2000年中国507家上市公司,张兆国、宋丽梦和张庆(2005)选取1990-2003年在深、沪两市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谢军(2007)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等等,进行实证研究,都得出上述类似观点。与上述结论相反,于东智(2003)、刘志彪(2004)、李锋(2011)、刘缓缓(2011)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而流通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负相关。
第二,股权性质与公司治理绩效呈非线性关系。吴淑琨(2002)对中国上市公司1997-200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国家股比例、境内法人股、流通股比例均与公司绩效呈U型关系。艾健明(2007)选取2001-2005年制造业的416家公司进行研究,认为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U形关系。王新霞、刘志勇等(2011)选取2005-2007年上市公司的3496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改前后,国有股、流通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由正变负,法人股对公司绩效影响由负变为不相关。
第三,其他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股权性质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受到股权集中度影响,如施东晖(2000)认为,对于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即股权分散型公司,社会法人控股时业绩最好,法人控股业绩次之,国有控股业绩最差。还有不少学者认为股权性质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受到行业等因素的影响。如陈晓和江东(2000)认为,只有在竞争性较强的电子电器行业中,法人股和流通股对公司业绩有正面影响,国有股对公司业绩有负面影响,而在商业和公用事业单位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陈志远,梁彤缨(2006)认为,在生物制药行业、零售贸易行业、冶金行业,股权性质对公司治理绩效有不同的影响。
三、研究结论和启示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性质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有理论的也有实证的,也得到不一致的结论。
战略治理会计以治理会计为手段,以取得整体竞争上风为主要目标,以战略观念审阅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夸大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数目与非数目信息并重,制订、执行和考评企业的战略及战术,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远景、建立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全面的、多元化的信息而形成的治理会计与战略治理融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二)战略治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1.战略规划治理。战略治理会计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所在行业的特点对各种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做出及时反应,并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2.战略本钱治理。战略治理会计在本钱治理上应考虑产品生产各个阶段发生的本钱,并且夸大在进行本钱治理时要关注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3.经营投资决策治理。战略治理会计应以战略的眼光为企业战略治理提供全局的、长远的与决策相关的有用的信息,并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反映企业投资的实际业绩,为企业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4.全面预算治理。预算的编制必须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根据战略目标所确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制定当期计划。
5.人力资源治理。战略治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使企业能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风险治理。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带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越大,报酬越高,但当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战略治理会计为了有效治理风险,专门采用预警分析技术,对影响企业经营的上风和劣势进行科学分析,猜测其趋势变化,做到有备无患。
7.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从战略治理会计的角度看,业绩评价是连接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桥梁。良好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化,并能有效地引导治理者的行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米切尔于1997年,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给商、消费者、政府部分、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则以为只有在企业中投资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本文所涉及的是上述第一类定义的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利益差别分析
利益相关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由于他们在企业内外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的效用目标必然不同,下面对利益相关各方对企业的利益要求进行了分析。
1.股东。股东作为企业的出资人,期看获取投资回报和资本的增值,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主要关注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剩余收益最大化、剩余风险最小化、公司能够持续经营等题目。
2.雇员。根据他们在企业中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可以分为经理职员和一般雇员。经理职员希看企业的业绩进步,从而体现出他们在企业中的价值。一般雇员则希看他们的工资报酬能够增加。
3.债权人。债权人和公司是一种契约关系,他们主要关注债权资本的风险性、保证借出资本能够定期收回本金和投资收益。
4.供给商。供给商是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供给者,他们主要关注公司的销售收进最大化,假如存在贸易赊欠,还要关注能否定期收回货款。
5.消费者。公司价值和利润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而消费者主要关注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偏好。
6.社区居民。公司的经营对所在社区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他们主要关注公司的经营能否为当地带来就业机会,是否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以及是否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7.政府。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就是:运用经济、法律等政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并站在公正的态度上,调控不同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政府主要关注税收的最大化、企业经营的正当性等题目。
三、战略治理会计的发展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研究战略治理会计,也就是研究采用何种会计方法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从企业环境角度分析
环境对企业发生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战略治理会计必须根据企业特点及其所在的行业特点,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研究与判定宏观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提供相关信息,并对可供采取的治理措施提出建议,使企业战略建立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而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二)从企业价值链角度分析
战略治理会计可以根据企业的价值链,分析每一价值活动所涉及到的相关利益者,并采取特定的方法使他们获得最大利益。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了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主要的活动。辅助活动并不直接表现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它们为企业提供了物资的、技术的和人力的基础。
(三)从企业竞争对手角度分析
战略治理会计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了解目标市场提供相似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经营具有相互替换性的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在市场上试图改变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的企业,他们的产品的本钱和销售价格。分析产品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评估竞争对手的上风与劣势,为制定本企业产品价格战略导向提供充分的信息,使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得以保持或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
(四)从企业决策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