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综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8 10:44: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研课题综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研课题综述

篇(1)

外科手术综合训练是指完成了外科手术基本实验教学即无菌技术、认识常用手术器械和打结、掌握手术的基本操作(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拆线)后,用活体动物(犬)进行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几年来,在不增加实验经费的前提下增加同学的动手机会,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手术综合训练上作了一些改进,现介绍如下:

1 重复动物法

这是我校多年来外科手术综合实验课主要采用的传统方法, 是一种减少动物用量的方法。每次4台手术连续上5学时的外科实验课,每台一个指导教师,动物的准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每次实验用品均需严格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术中尽量减少动物损伤,术后保留动物使其存活,约一周后动物基本恢复再做第二次手术,依次做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每只犬平均可做3次以上手术,可减少1/3~1/2的动物用量,术后可观察手术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多次手术后粘连重,解剖层次不清,且出血多,有的切口感染等,造成手术难度大。(2)有的犬术后死亡,使下次手术不一致,不便于术后的讨论。(3)术后喂养成本高。

2 一次性动物法

实验动物由校外供给,每次术后动物由提供者自行处理。可节约抓犬的时间,降低了受伤的风险,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实验用品不需要消毒,整个手术过程要求学生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无菌操作。这种方法用犬新鲜,解剖层次清楚,无粘连及感染,手术难度小,手术相对较统一,便于学生术后讨论及完成手术记录。但术后不能观察手术效果。

3 一次性动物重复手术法

在一次性动物法的基础上,我们采用重复手术的方法,将指导教师分成两组或三组,一组教师带领学生仍按一次性动物法完成连续5学时的中专外科示教手术后,保留动物于手术台,另一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3学时的大专另一种手术。这种方法节约了动物准备的时间,在同等条件下,每名大专同学均有2~3次综合训练手术的机会,增加动手机会,提高了教学效果。

4 讨论

篇(2)

2.初步构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学生、教育资料”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教学理念不同,三者的组合方式和教学效果也不同。在实践中,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构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落脚点,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衡量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效果,也要以能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依据。

3.初步验证了实验假设,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实验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科学地、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新、方法灵活、信息量丰富、密度容量大等特点和优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问卷调查表明,“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态度”一栏,原来有85%的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现在有95%的学生认为“很感兴趣,很有必要学”;“艺术课上你最希望教师使用哪种电教手段”一栏,有92%的学生希望使用多媒体网络。在随堂观摩活动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当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学生注意力明显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有时围绕某一问题情境展开激烈的讨论、辩论甚至争论,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浓郁,双边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的辨别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4.带动了其他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掀起了全校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潮。以语文、艺术教师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率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展教改实验,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校作了良好的开端,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

七、认识和思考

通过回顾和自评,我们也发现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篇(3)

摘 要:该报告对外挂式可回转一体化推进装置项目2013年度技术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2013年完成了推进装置初样的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并组织了方案设计评审,以及技术设计评审的全部准备工作。在研究中将推进装置划分为推进装置总体、全回转机构和推进电机三个分系统,推进装置总体分系统中完成了高效导管桨和槽道桨的设计研究,全回转机构分系统完成了全回转机构结构设计和回转角度控制和定位研究,推进电机分系统完成了主推进电机、槽道电机和回转驱动电机的设计,基于粘流的数值计算建立了导管桨在回转过程中的水动力载荷分析技术,采用磁耦合及动密封传动方式建立了大功率深水电机动力传动技术,采用高精度的蜗轮+双导程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形成了深海回转机构的密封和角度定位技术,在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基础上评估的外挂式全回转推进装置和槽道推进装置初样的技术指标可以满足课题任务书和小站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全回转机构 高效导管 槽道桨 深水电机 角度定位

Abstract: This report gives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research work on outboard azimuthing propulsors in 2013. The concept design and detailed design of original prototypes were completed with a concepet design review. The preparation for detailed design review was also completed. In the project the propulsion system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general design, azimuthing device and deep-sea motor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year higher efficiency duct and tunnel propeller were designed in the general design system, structural design of azimuthing device and azimuthing controller and positioning were achieved, three deepwater motors were designed as well. By completing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works hydrodynamic loading analyzing technique of azimuthing ducted propeller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as developed,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ique of deep-sea motor applying magnetic coupling and direct drive was investigated, Sealed and positioning technique of deep-sea azimuthing device applying higher precision dual lead worm and gear were developed as well.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model test the technical criteria of the original prototypes were predicted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Key Words: Azimuthing device; Higher efficiency duct; Tunnel propeller; Deep-sea motor; Positioning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64168&flag=1

篇(4)

关键词 可穿戴技术 体育 应用

可穿戴技术(Wearable Technology,WT),是20世纪6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最早创新的技术,是现代人机交互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技术之一。该技术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人们的穿戴物中,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主要用于对使用者的数字支持或数据监测,具有低负荷、可移动操作、使用简便、支持长时工作和无线数据传输等特点[1]。可穿戴技术主要包括通信、芯片、传感、材料、人机交互等技术内容。在数字化、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可穿戴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体育领域内各个方面的应用价值已初见端倪,这些应用主要包括体育教学与科研、体育运动支持和体育康复。

一、可穿戴技术在体育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应用

从概念上来看,可穿戴技术用于体育教学应属于多媒体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的范畴。可穿戴技术在体育教学中主要表现在利用设备进行微学习、组织和建立个性化学习社群、模拟情境、个人云资源等方面。

在体育科研方面主要利用可穿戴技术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生物信息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实施个体化训练,而可穿戴技术的发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利用其对学生的身体数据、运动数据、睡眠数据即时采集,从而精确地获取每个学生的数据,汇总并分析。总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的张政波等人[2]将生命信息检测技术与可穿戴技术相结合,在弹性背心中嵌入各类传感器,实现了呼吸、心电、、体动、体温等多生理参数的穿戴式、协同监测系统设计,为研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吴峰等人[3]开发了实时监测人体血氧、脉搏、体温、体动加速度、环境温度、海拔高度和经纬度的监测头带和监测帽,并开发了相应的安卓手机软件平台和云端远程监测平台可用于监测和控制运动员的高原训练。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可穿戴技术由于具有便携互动式、多信息采集等方面的优势,正广泛的被用于教学和科研中,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体育界的研究学者不但将该技术熟练地应用于体育领域,更不断的结合各自领域的特点,开发出了新的技术和应用,从技术的开发到应用的周期也大大的短于一般的体育类应用设备,在未来,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二、可穿戴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

(一)在体育运动支持方面的应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锻炼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而可穿戴技术一方面可用作运动时的助力支持,另一方面又提供必要的监测和信息指导。总体来看,在这些方面,可穿戴技术主要的功能体现在运动支持方面。

可穿戴技术最早的应用,主要包括一些简单的计步器、心率器、距离计算器等。使其在自然状态下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心电数据,是对人体心电进行实时监护的有效方法。 新开发的可穿戴技术设备还可以根据佩戴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及其他可检测项目对锻炼者的靶心率,训练强度等给出实时的指导和建议。可穿戴设备为健身爱好者开发的产品中,可以统计燃烧的卡路里以及用户的步行距离和心率,使用者可以在运动后准确的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的安排体育健身此外,还有专门针对登山、潜水、跳伞等运动支持的可穿戴技术,分别可以记录登山高度、潜水深度及时间,跳伞动作是否规范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可穿戴技术用于运动支持,既有一定的历史又有迅速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微软、苹果等公司的大力研发,其应用价值也在不断地提高中。

(二)在体育康复方面的应用

可穿戴设备不仅可以帮助用户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以降低健康护理的成本。可穿戴设备与运动结合,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康复当中,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体育康复中的监控和直接辅助康复治疗2个方面。

可穿戴设备的体育康复应用多种多样,在康复监控方面,社会对于移动医疗需求较为迫切,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当中可以时刻监控患者的病情,通过大量的信息数据分析患者或者老人的身体状况,从而达到及时防范和治疗的目的。和体育运动相结合,有助于有效的防止和治疗这些病症。除了提供数据以辅助临床应用外,可穿戴技术也用于直接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可监控疼痛的智能绷带可以通过发射电子脉冲来帮助缓解痛感,主要用于运动员康复训练期疼痛的克服。

三、存在的不足和争议

可穿戴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越来越先进,但由于在体育中,运动的人体活动幅度大,身体接触、碰撞多,影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开发。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不适应运动,返修率高。这类设备电子元件不适应人体运动的震动,碰撞,设备容易损坏,现无法充电的现象,返修率高。

第二,材质问题,环类、带类、包括衣物,饰品类可穿戴设备由于与人体运动产生的汗液发生反应,变性、褪色、过敏等问题。

第三,记录数据的准确性,例如摆动局部手臂的次岛芏啵但人体并没有参加运动,手环认为你处在运动状态,并且计算出相应消耗的卡路里等信息,而事实上你并没有消耗那么多的能量。

第四,隐私问题,由于可穿戴技术大量的利用无线传输和云资源,用户的许多私密信息会被软件所收集,具有一定的泄密可能。

由于可穿戴技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技术本身的支持性又特别强大,在体育中的大量使用可能会成为一些人作弊的手段,这些问题伴随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必须引起体育界的足够重视才能使其应用更加规范和安全。

四、展望

尽管目前运动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关注点,但是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个重点将逐渐转移到健康保健领域。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智能手表将会提前预知我们接下来有可能存在中风、心脏病这类疾病发作的风险。如果可穿戴设备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相信,全世界对它的重视程度将大大超越现在。

参考文献:

篇(5)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引起体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重视与探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必须纳入体育课程改革的计划,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心。虽然各高校提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实际操作起来缺乏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而且也仅局限在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的框架内,研究者也发现,目前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资源的认识还很陌生,使用的频率并不高,这种状况与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极其单调乏味状况有很大关系。

国内外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1)国外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国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是建立在课程资源的研究基础上的,并且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对于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综述如下:

美国学者对于课程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早,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教育学生学会身体锻炼的技能、知识和方法,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的健身运动处方,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从而建立在以满足学生的健身和娱乐的基础上来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1999年英国的体育教学大纲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技能,并灵活的运用所掌握的技能,以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锻炼效果和运动方案,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突出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

1997年韩国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强调试验、讨论、自主活动、社会活动等亲身体验学习活动的重要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重视条件资源的开发,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随后,德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从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教学的条件资源开发的角度来进行了相关的尝试。

纵观世界各地的教育改革,许多国家都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往往都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现阶段进一步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器材场地设施资源、内容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国内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资源即资财的来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客观来源。拥有的资源越多,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越高,对事物的顺利运行就越有保障,从资源的定义可以看出,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体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这个名词2001年6月开始在我国教育界流行,它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设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又称为教学资源。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系到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否实现,它实际上是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程度直接决定着课程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体育课程资源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种资源的开发途径和策略各异,如何最大限度地研究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已成为国内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体育课程资源我国学者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张玲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来源以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刘贺则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它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韦颂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仅指形成体育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截止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最普遍的定义有吴刚平博士撰写的“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一文中把课程资源分为广义和狭义进行了讨论。“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这一定义,目前得到了普遍认可,且在后来的一些课程资源的相关文献中被广泛引用。

董满秀等在《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中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具体措施:①充分发挥社会体育场馆资源的作用,争取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费向学校进行开放;②充分利用校外、社区体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校外体育锻炼;③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本地的地形、地貌、地况以及季节气候等条件,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④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开发体育信息资源。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于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目前还不太多,大多数是在课程资源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并且观点相互借鉴的多,创新的少,主要集中在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运动项目资源、体育信息资源、课内课外资源和自然资源几个方面,这几乎涵盖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各种问题,这一理论也正处于逐步的形成之中,但还未能建立完备的理论体系。排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方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以致各地区高校排球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篇(6)

在课堂教学上,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它的研究可以追述到2000多年前孔子的“启发式”提问和苏格拉底“产婆式”提问,他们用提问成功地引导学生学习,至今为人称颂。近几年教学问题聚焦在真实的课堂,关注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①。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课堂互动最经常使用的形式之一,因此受到许多研究者关注。本文旨在对国内外有关教师提问的研究做一些总结与分析,希望对教师有些帮助。

一、教师提问的理论研究

( 一) 提问的功能与作用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提问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具代表性的有: 1967年心理学家帕特等调查190个小学教师后总结提问的5种作用。1973年,特纳列出了提问的12种功能。美国教学论专家L.H.克拉克和Ls. 斯塔尔则认为课堂提问有19种功能。威伦(William Wilen )、爱仕拉尔(MargaretIshler )、凯茨沃特(Richard Kindsvater) 等学者归纳出提问的5种作用。瑞格查询了36名教师提供的材料中,归纳出提问的12种作用。国内学者姚安娣指出: 提问作用有7种作用。宋振韶等人指出提问有10种作用。以上诸人的结论均具有相当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从中可以看出提问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

对教师来说,提问可以引导教学,突出学习的重点;检查教学,检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已经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技能的程度,检查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倾向,揭示学生的心理过程;补救教学,帮助教师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改变教学的内容、方式、进度等;诊断教学,诊断妨碍学生学习的特殊困难;管理教学,管理学生学习及教室秩序,形成合适的学习环境;评价教学,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

对学生来说,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评价、纠正和加强当前的学习观点;使学生关注教学进程的变化,促进理解知识技能,促进记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互动之中,如: 表达意见、讨论等,加强师生的交流;促进思考。

( 二) 教师提问的技术与艺术

国内学者对提问的技术与艺术关注较多,如李如密、刘显国、金传宝、姚安娣、张东红、张丽等人,总结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提问的技术与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5 大方面: 在设计问题上,要根据教学需要,在重要处设置关键问题;要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要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清楚的、详细而精确的表述问题;组成简明合理的问题结构;问题难度与坡度要合理;要善于提探究性问题。在发问上,要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时发问;发问对象要面向全体,区别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要均等,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问题难度要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发问方式,灵活多变,丰富多样。在候答方面,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与回答时间。在理答方面,教师要注意倾听,对学生表示尊重;学生不能回答知识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宜直接给予答案;处理低层次单一答案的问题,教师宜对个别学生的答案直接评论;处理高层次的问题宜延迟评论,学生发表意见之后,再归纳答案;处理高层次的问题要容多纳异;给学生答问以积极强化;紧随学生回答继续发问。在反馈方面,要给予有效的教师反馈。

二、教师提问的实证研究

( 一) 提问的数量分析

在对提问的数量研究的时候,提问研究中最简单的,就是对课堂提问的总数与各类型的提问进行统计,因此也就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在提问的总数上,最早是在1912 年心理学家史蒂文斯的研究指出: 教师们大约每天提问395 个问题,每分钟约问2~4 个问题,教师的发问时间占80%的教学时间②。之后,提问的数量研究成了一个热点,国内外的很多资料均表明教师提问偏多,尤其是在国内,教师几乎完全霸占了课堂。如: 上海静安区调查发现在小学、初中,不论语文,还是数学学科,每堂课的教师提问次数平均都在30 次以上( 除了九年级的一堂语文课外) 。初中的课堂提问数较小学来得少。大量的问题固然能带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但问题数量过多,以一堂课45 分钟计算,平均每12 分钟就有一个问题,有些课在短短45 分钟内竟问了四五十个问题,最多的一堂课问了98 个问题。申继亮的调查也发现,12 节语文阅读课上,平均每节课提问34 次,其中最多一次竟达50 次,占用课时23分钟,最少也达21 次之多。

( 二) 提问的分类方法

对提问的研究必须要有明确的问题分类方法,因此提问的分类是众多研究者的热点。

最简单的是将问题分为: 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也有研究者称其为“敛聚性”的问题和“发散性”的问题③。

第二种影响很大的分类法是根据问题认知层次来划分: 最有名的是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层次分法: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还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二维分类法,将记忆性、理解性提问归为低层次提问,将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提问归为高层次提问④。

第三种较为有名的分类法是根据吉尔福特三元智能结构提出的,他将提问分为: 认知、记忆、扩散性思考,聚敛性思考、评价5 类。之后,桑达士据此将问题分为: 记忆性、转换性、解释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7 类。葛、亚二氏也据此将问题分为: 认知—记忆性、聚敛性、扩散性、评价性4 类。

至于其他的分类则有很多,有将提问分为两类的,如: Keith A.Acheson 和Meredith Damien Call等。有将提问分为三类的,如David Hopkins、摩根、萨克斯通和弗雷泽等人、陈瑶、程晓樵、沈贵鹏。有将提问分为4 类的,如拉赫和阿什纳等人、阿斯纳。有将提问分为5 类的,如布罗菲— —古德、美国查尔斯·C·狄诺凡、张玉成、张孔义。有将提问分为6 类的,如张晓奇。甚至有人分为7类,如格斯雅克。

对课堂提问类型的调查发现教师提问偏向低层次。国外早年斯蒂文思研究时发现,教师提的问题绝大多数只需要学生直接回忆课文出现的信息,后来其他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提的问题中,大约60%是要求学生记忆文章信息,20%要求学生进行思维,20%属于推进教学过程发展⑤。全莉娟研究高中的课堂教学后发现,有90%属于封闭性问题,而只有大约10%的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利用布鲁姆的认知分类观察后发现: 第一第二水平总起来占全部认知性问题的80%,而其中要求学生回忆事实的问题则占到80%中的80%与之相对比的是第五! 第六类问题微乎其微。上海静安区的调查报告发现:从问题的类型看,事实记忆理解类问题占80%左右。申继亮发现就课堂提问的类型来看,93.63%的教师提问仅考查了低水平的认知活动,如回忆事实、简单的判断对错等等。属于理解性的问题占95%以上。

( 三) 教师的候答方式

对教师候答的研究集中在教师的等候时间上。

等候时间分为两种: 第一等候时间( 在刚开始问一个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考虑回答时间) 、第二等候时间( 在一个学生的回答之后直到教师或其他学生肯定或否定其答案,然后教师再继续下去,这之间的间隔) ⑥。

研究发现: 不少教师在提问前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实际上,候答对学生与教师都相当重要。心理学家们经过对比试验,给提问过程增加等待时间3 秒或更多些,得出的结论是,稍长的等待时间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有很大的效果。如学生会对问题给出更长、更多的回答。此外,研究表明,候答时间超过3 秒,对教师行为、态度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提问策略更富于变化,教师减少了提问数量而提高了提问质量、丰富了提问类型,教师向部分学生提出了需要复杂信息处理及高层次思维的问题。

( 四) 教师的反应方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需要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与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简单的教师反应分直接反馈、间接反馈两类。另外,许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此进行分类: 如胡森提出6 类,赖特和纳特托儿分为7 类,扎霍里克、米勒、休斯分为14 类,布罗菲和古德分为8 类,弗兰德斯分为3 类,张玉成分为4 类,程晓樵分为2 类,沈贵鹏分为3 类。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斯腾伯格把教师回应儿童提问的水平划分为7 个级别,对指导教师回答学生提问有很大的借鉴价值。第一级: 回绝问题。第二级: 重复问题。第三级: 承认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第四级: 鼓励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而解决问题。教师鼓励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可以分两种情形: 一是教师自己去寻找,二是鼓励学生去寻找。第五级: 提供问题的可能的解。第六级:鼓励学生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评估。第七级: 鼓励学生验证可能的答案⑦。

对教师的反应调查研究发现: 教师的反馈反应往往是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的。就数量而言,据统计,表扬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6%,接受学生意见所占据的时间最大值为8%,而批评占据的最大值为6%⑧。上海静安区调查报告表明: 目前对待学生回答的反应,停留在重复、重述、更正层次,缺乏追问、延伸以及层次的扩展,启发性提问太少。相对于问题数量,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是语言上,还是表情上给予学生的评价反应则显得太少。仅有的一些反应主要是鼓励和判断,如“很好”、“对”、“错”,语言相当简单。在学生不会回答问题的情况下,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鼓励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对其失望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除此之外,对教师提问的研究还包括: 座位安排与提问关系、教师反应与学生关系、教师提问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另外,国内许多研究者基于社会学的角度,从课堂的师生互动的角度对教师的提问行为进行研究,以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沈贵鹏等人为代表,他们将教师提问纳入师生互动领域进行观察,研究提问的性别特点,学生职务地位与提问的关系,提问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提问的关系等方面,也得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结论。

三、研究反思

就课堂提问的功能与作用而言,各自结论均具有相当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课堂提问不只是在于“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的简单的问答行为,而是一种具有丰富意义的复杂的教学行为。提问与学生、与教师、与课堂情境等紧密相连。任何一个提问,包括在课堂所提出的问题都只是在那个问题发生的具体情境中才能对其作出教育学和数学上的分析。脱离具体课堂情境是目前大多数课堂提问研究的共同不足。“提问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所表达的词,它们的有效性也依赖于声音效果,词的强调和选择以及问题提出的情境。问题可以用许多方式被提出,每一种方式决定了你的学生是否接受该问题以及如何接受该问题。”⑨

国内在数学课堂提问研究(包括一般性的提问研究) 多把注意力放在提问的技巧研究上,似乎有了好的提问技巧就会产生好的提问。提问与其他问题一样,要有技巧,但“技巧”并不是“包治”提问“百病”的“良方”。如果把所有的课堂行为做思考,它们都具有两面性,即“艺术性”和“科学性”。课堂提问研究应走出“技巧” 的误区,走向科学+艺术之路。

在提问的分类方法方面,基本上没有脱离布鲁姆等几人的经典模式,虽然,对其研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我们的分析具有“事后性”,是“马后炮”,无助于当时教学行为的矫正。换另外一节课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昨日的故事”是不会在今天重演的。因为每天每时的教学都具有不可重复性。

从研究方法来看,有两种研究方法: 一种是基于问答检核表的方法的量的方法。也就是用一定的观察量表,围绕: 提问多少次,哪种类型的问题提问多少次,教师的候答时间、方式,教师的反应如何等方面。不可否认,这些方面的研究能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出课堂提问的意义。但是,很难将课堂提问的历史存在的意义和与其他教学行为相比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深层次意义揭示出来。第二种质的方法。有研究者将教师的课堂提问用逐字记录法记录下来后,从提问内容、方式、对待学生反应等方面揭示提问的特点。也有研究者运用深度访谈、田野式追踪等方法,对教师个人或群体对提问的观念,如提问的目的与作用、对学生提问的认识、提问的策略技巧等方面进行质性研究,也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对揭示提问深层方面的原因有很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质的研究方法的兴起,运用质的研究方法研究提问的人开始增多。但比较起量的研究来说,数量上还偏少。另外在质量上,由于有些研究者对质的研究方法掌握不够,导致结论的可信度不如量的研究可靠。

总体来说,近年来,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已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前的课堂提问研究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更多的研究者,包括把提问作为一种教育教学艺术的研究者,都是在理论上进行思考,现在则出现了在实践的层面上对课堂提问作实证研究,尤其是结合学科教学,如数学教学的提问在实证基础上的研究近来有了较多的成果。第二,在理论研究上,理论思考的视角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以前对课堂提问研究的视角仅仅放在一个平面的角度研究,主要聚焦于师生之间的“问”和“答”上,而现在则把课堂提问研究的视角放在“主体性”这样一个哲学的高度上以一个立体的角度研究,主要聚焦于师生间的“对话”上,凸显了教学活动的“主体间性”。

注释

①顾泠沅、鲍建生、王洁著. 聚焦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②金传宝.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 . 外国教育研究,1998 (2) .

③明轩. 提问: 一个仍需深入研究的领域[J] .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 (4) .

④ [美] I·W安德森,l·a 索斯尼克主编,谭晓玉、袁文辉等译.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40 年回顾[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⑤全莉娟等. 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 (10) .

⑥ [美] 加里·D. 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有效教学方法( 第四版) [M] .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⑦ [美] Robert J. Sternberg Louise Spear- Swerling著.赵海燕译. 思维教学[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篇(7)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在教室、实验室或儿科病房设计不同的教学场境,为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并有效地为学生建立交流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儿科护士的角色扮演,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交流与沟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依据儿科护理工作和服务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不给学生强加任何的结论,根据已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及课前预习让学生在模拟的医疗场景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儿科常见病能进行系统护理评估.其次,分析问题与情景感悟.根据教学场景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做出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最后,解决问题及情景体验.通过角色的分配与互换,体验医患双方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建立合作机制;体验儿科护理的专业特点,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系统地实施护理措施.体验式教学可使学生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有效地利用理论知识对小儿实施体验式护理,进行健康宣教,缩短了课堂与临床的距离,较好地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程序,了解儿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从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护理服务效果.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应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效果评价

由任课教师、教学监督小组以及优秀学生共同组成评价小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有:①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②沟通与人际交往技能;③领导与管理潜能;④创新与愿景思维能力;⑤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⑥团队与合作精神.评价采用计分法,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能力越强.同时,学生对教师教学状况进行评价,分值为0~100分,将其分为4个等级:①非常满意:评分在90分以上;②满意:评分在70~89分;③一般:评分在60~69分;④不满意:评分不足60分.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独立样本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并通过设立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情景体验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各个方面潜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新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个重要临床终端课程,由于小儿的特殊性,所以儿科护理专业有较强的专业特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满足儿科临床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传统的教学不能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易导致学生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理论课程结束后不能快速适应临床护理的顶岗实习,因此教学效果欠佳.而体验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加了学生亲身体验动手的机会,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体验式教学可提高学生儿科护理的专业综合素质,并且提高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数据显示,对照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为70.0%,试验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为90.0%,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试验组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沟通与人际交往技能、领导与管理潜能、创新与愿景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的评分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篇(8)

一、国外研究现状

有关课堂提问的系统研究始于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她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数量格外惊人—平均每天提问395次”。①根据所查的文献,国外的课堂提问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功能与作用、提问的技术、提问的问题的数量和分类、教师的候答时间和反应等几个方面。

对课堂提问的作用和功能做出总结的主要有心理学家帕特·特纳,美国教学论专家L.H.克拉克和Ls.斯塔尔、威伦、爱仕拉尔、凯茨沃特、瑞格等。

以上诸人的结论均具有相当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他们总结的提问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教师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提问能够引导教学、检查教学、补救教学、诊断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对学生而言,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评价、纠正和加强当前的学习观点;促使学生关注教学进程的变化,促进理解知识技能,促进记忆;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互动中。

最早进行提问分类研究的是Barnes,他认为提问分为事实型问题,推理型问题,无须进行推理的开放式问题及社交型问题。Barnes又提出推理性问题可分为封闭推理和开放推理(close/open questions)两类。②第二种影响很大的分类法是根据问题认知层次来划分。第三种较为有名的分类法是根据吉尔福特三元智能结构提出的,他将提问分为:认知、记忆、扩散性思考、聚敛性思考、评价五类。之后,桑达士据此将问题分为七类。

在提问的分类方法方面,基本上没有脱离布鲁姆等几人的经典模式,虽然,对其研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我们的分析具有“事后性”,是“马后炮”,无助于当时教学行为的矫正。即换另外一节课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昨日的故事”是不会在今天重演的,因为每天每时的教学都具有不可重复性。③

古德和布罗斐认为,很多依靠逻辑而提出的以有效提问技术促进学习成绩可能是不可靠的。而拉德和奥斯蒂则认为,教师不能一直等到研究成果证明某些特别的技术是有效的再使用,他们现在就需要提供最好的建议。克拉克等人认为,口头课堂提问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良好的问题、良好提问的先决条件、良好的提问技术。美国格拉伊塞尔认为有效提问技术应该具有六个特点:清楚;有目的;简短;自然、适合班级水平;有序;发人深省。

归纳起来,提问技术主要有:问题的措词;问题的难易度;教师的追问;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等待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度。④

韩金斯认为成组提问的策略主要有四种作用:中心、扩充、分配和秩序。⑤韦尔、乔伊斯和克卢温在其合著的三本书中向教师提出了八种教学策略。这些策略被归结为三种教学模式:信息过程模式、社会模式和个人模式,而美国Mary lou Dantonio和Paul C.Beisenherz提出提问的教学策略为:收集策略、搭桥策略和锚定策略。⑥国外其他学者还提出了常见的三类提问策略:追问、转移、激励。

在课堂提问时最常用到的就是追问、转移及激励这三种,也是非常有效的提问策略。

等候时间分为两种:第一等候时间和第二等候时间。⑦根据Rowe的研究,等待时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教师提问后让学生考虑的时间;第二类是学生的答案有待改进的时间。第一类等待时间往往比第二类等待时间短。Rowe曾强调指出:“如果教师能等待学习者更长时间(一般为3~5秒钟),则学习者的参与度和答案质量会更高。”⑧

研究发现:不少教师在提问前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实际上,候答对学生与教师都相当重要。稍长的等待时间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有很大效果。此外,研究表明,候答时间超过三秒,对教师行为、态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简单的教师反应分为直接反馈、间接反馈两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斯腾伯格把教师回应儿童提问的水平划分为七个级别。

对教师的反应调查发现:教师的反馈反应大部分是肯定和简单的。调查报告表明:目前对待学生回答的反应,停留在重复、重述、更正层次,缺乏追问、延伸及层次的扩展,启发性提问太少。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是语言上,还是表情上给予学生的评价反应都太少。仅有的一些反应主要是鼓励和判断,语言相当简单。在学生不会回答问题的情况下,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鼓励程度有很大差异,对其失望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研究者多是给出一些有效性问题应该具备的特点作为检测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一般都是从提问的语言、侯答的时间、叫答的范围与方式等几个角度给出建议,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此外,这些关于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检测标准多停留在教师语言、行为动作等外在形式上,很少挖掘教师提问能力的深层的原因。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课堂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作用和功能及提问的技巧和艺术等方面。

国内学者姚安娣指出提问作用有七种作用,宋振韶等人指出提问有十种作用。从以上学者总结的功能可以看出课堂提问不只在于“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的简单的问答行为,而是一种具有丰富意义的复杂的教学行为。提问与学生、与教师、与课堂情境等紧密相连。然而,脱离实际课堂情境则是当前大多数课堂提问研究的不足之处。提问是否有效不仅要依靠所选择的字词语句,而且要依靠声音的选择和运用及具体的问题情境。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提问,而你所选择的方式决定了你的学生是否接受及如何接受你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提问的技术与艺术关注较多,如李如密、刘显国、金传宝、姚安娣、张东红、张丽等人,总结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提问的技术与艺术主要体现在设计问题、发问、候答、理答和反馈这五个方面。

综合所述,国内课堂提问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提问技巧,似乎有了好的提问技巧就会有好的提问,其实不然。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必然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技巧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课堂提问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技巧只是提问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过于强调技巧,则反而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提问的目的。所以,我们应该走出“提问技巧”研究的误区,从更全面、更开阔的角度研究提问这一教学行为。提问与其他问题一样,要有技巧,但“技巧”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我们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要走出技巧的误区,走向科学又能体现提问艺术的道路。

总体来说,近年来,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已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前的提问研究较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的表面,而现在则开始出现对课堂提问作实证研究的实践研究,尤其是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如,语文教学提问在实证基础上的研究近来有了较多的成果。第二,理论思考的视角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简单的师问生答上。而现在则把研究的视角聚焦于“主体性”这样一个哲学的高度研究,主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凸显了教学活动的“主体间性”。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课堂提问的作用得到发挥。

注释:

①王丽.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1(5).

②冯怡.对外汉语综合课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4).

③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9).

④侯栗宁.教师有效提问教学行为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⑤贾云玲.小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⑥侯栗宁.教师有效提问教学行为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⑦张红,蒋明方.国内外教师提问研究情况、发展趋势、研究反思和意义[J].中学数学,2011(2).

⑧冯怡.对外汉语综合课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4).

参考文献:

[1]冯怡.对外汉语综合课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1.10.

[2]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09).

[3]李如密.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探微[J].教学与管理,1996(02).

[4]张丽.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篇(9)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2-0164-06

〔Abstract〕Information credibility assessment research in social media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bu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media monitoring public opinion,social media search,social recommendation and so on.The paper firstly reviewed the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research,information credibility research,and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assessment research,and then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assessment research of domestic social media,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it.

〔Key words〕social media;information;credibility;assessment;review

1 研究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交媒体盛行,人人可做信息的制造者,制造的信息极为丰富。然而,在这丰富信息的背后,隐藏着漫天飞舞的谣言、病毒般传播的虚假照片和视频,这给人们幸福的生活、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严重的隐患。为了遏制虚假不良信息传播,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信息可信度评估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社交媒体信息急需“鉴定师”和“测谎仪”。

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具体来说,学术价值表现在研究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并探讨虚假信息的生成机制、传播模式、治理措施,是对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丰富、发展与完善。应用价值表现在研究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有助于社交媒体用户判断信息的可信性,营造诚信健康的互联网环境,也有助于提高社交媒体信息舆情监控、社交媒体信息引导、社交媒体搜索、社会化推荐等方面的效果。

2 社交媒体信息研究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通过Web2.0技术实现的一类支持用户自主创造和交换内容的媒体,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LinkedIn、Wiki、微博、微信、QQ、论坛、人人网等。自1973年Lipkin、Szpakowski和Felsenstein 3人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市建立全球第一个公共电子公告牌系统 Community Memory后,BBS以及网络社区等早期的社交媒体开始映入人们的眼帘。《2015年全球社会化媒体、数字和移动业务数字统计趋势》报告表明:全球社交媒体活跃用户约占全球人口的29%。

2.1 国外研究

社交媒体的相关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2005年左右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文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国际期刊中,发表社交媒体论文较多的要属《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近两年,关于社交媒体的国际会议主要有ASONAM、SMP、MISNC、SMAP、SCSM。国外学者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2.1.1 社交媒体信息利用研究

社交媒体在商业领域、教育领域、公共管理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1]。如在营销领域,利用社交媒体信息,可以获知消费者态度和行为[2],可以获知客户交流和推荐对营销的影响[3-4],可以获知社交媒体信息对营销管理功能的影响[5]。

2.1.2 社交媒体信息检索与信息推荐研究

侧重于社交媒体信息检索与信息推荐方法的研究。社交媒体信息的检索采用主题模型[6]、社会网络[7]、本体[8]等检索方法。比如,Hong和Davison(2010)使用标准主题模型进行社交媒体Twitter信息的检索。社交媒体信息的推荐采用内容推荐[9]、协同过滤[10]、时序推荐[11]、位置推荐[12]、社会化推荐[13]等方法。比如,Levandoski等(2012)提出位置感知推荐系统(LARS)[12]。

2.1.3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研究

侧重于反映信息传播传播规律的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模型的构建以及通过模型的构建对实际问题进行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如Galuba等(2010)通过研究1 500万URL在不同Twitter用户之间的300小时传播,提出了基于内容流行度、用户影响力和传播速度的线性阈值模型[14]。Adar和Adamic(2005)通过研究信息在博客中传播的模式和动力学特性,提出用传染病模型来描绘信息传播的机理[15]。Asur和Huberman(2010)采用来自的聊天数据通过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电影票房的收入[16]。

2.1.4 社交媒体用户隐私研究

在探讨社交媒体用户隐私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隐私保护方法。如Viswanath等(2010)首先研究Sybil防御的缺陷,在其基础上探讨了替代Sybil防御的方法[17]。Conti等(2011)采用FaceVPSN解决社交媒体用户隐私问题[18]。

2.2 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的社交媒体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但从2005年后起关于社交媒体的论文才逐渐表现出增长态势。国内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

2.2.1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①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研究。如韩佳等(2013)提出了基于改进SIR的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19]。姜景等(2015)构建表征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传播机理的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20]。②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如阎俊(2015)探讨微博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微博内容管理、增强把关意识、提高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等对策[21]。③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效果研究。如陈远和袁艳红(2012)以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来源,把信息覆盖人数、评论数、转发数作为微博信息传播效果的量化指标,从纵横向两个角度研究新浪微博信息传播过程造成的效应[22]。

2.2.2 社交媒体舆情分析与监测研究

如张J等(2014)以打砸日系车系列突发公共事件为实例,探讨其在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上舆情传播的特征与规律[23]。张瑜等(2015)对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北京单双号限行常态化”下的微博进行了数据采集,将舆情演化划分为潜伏、成长、爆发、衰退、波动、死亡6个阶段,并对各阶段进行情感分析,为舆情治理提供了支持[24]。唐涛(2014)在分析网络舆情五要素的基础上,探讨移动互联网舆情的新特征,指出面临的新挑战,并从信息分析、信息筛选、信息引导等方面提出对策[25]。

2.2.3 社交媒体营销研究

如唐兴通(2012)的著作《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策略与方法》系统总结了社交媒体营销,并对众多社交媒体工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具体的建议[26]。张淼(2014)提出了企业完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的“9+3”模式[27]。刘晓燕和郑维雄(2015)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微博营销传播的效果[28]。

3 信息可信度研究

3.1 国外研究

信息可信度(Information Credibility)是指人们对信息可相信程度的认识。它由值得信赖(Trustworthiness)和专业性(Expertise)两个关键要素组成[29]。信息可信度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传播领域。Hovland和同事的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30]。信息可信度最初关注的是传播者的可信度。国外对传统媒体信息可信度的研究主要是从信源可信度、内容可信度、渠道可信度三方面展开的。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信息可信度的评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研究情况可归纳如下:

3.1.1 网络信息可信度评估的理论模型

主要有Fogg(2003)的P-I理论模型、Wathen和Burkell(2002)的评判模型、Sundar(2008)的MAIN Model、Hilligoss和Rieh(2008)的统一模型、Metzger(2007)的双处理模型以及Lucassen等(2013)的3S模型(修订版)。以上理论模型是由情境、用户特征、操作性、处理过程这些侧面的若干部分构建而成的。

3.1.2 网络信息可信度研究内容

主要有对网络新闻的可信度研究、对搜索引擎结果的可信度研究以及对维基百科内容的可信度研究。比如,Nagura等(2006)通过比较关于同一主题不同网页的相似度来计算每个网页的可信度[31]。Yamamoto和Tanaka(2011)利用用户可信度评判模型对网页搜索结果进行重新排序,以便从Web搜索结果的列表中用户可以更高效的找到可信的网页[32]。Adler等(2008)以文章长度、版本数量和基于贡献数量的作者声誉建立模型,计算出维基百科文章的可信度[33]。

3.1.3 网络信息可信度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法。比如,Olteanu等(2013)在调查网页的各种特征(文本内容、链接结构、网页设计等)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关键的特征,采用监督学习算法来推断网页内容的可信度[34]。与网络信息可信度有关的典型系统有日本的WISDOM和Honto?Search。

3.1.4 影响力较大的项目和国际会议

影响力较大的项目有互联网可信度研究(The Web Credibility Research)项目,影响力较大的国际会议有WICOW(Workshop on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on the Web)。

3.2 国内研究

1993年的《鉴别虚假信息五法》是国内发表的早期论文。2004年至今,相关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对于国外较多研究评估算法和评估系统,国内研究重点在于定性分析上,大多采用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法等进行人工评估。国内研究内容主要有:

3.2.1 侧重于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

比如,龚思兰等(2013)针对评论信息的文本内容、长度、情感倾向、时效性、者、商家活动等特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消费群体进行在线商品评论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5]。蒋洪梅(2013)运用理论分析辅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宏观的社会系统、中观的政策法规、微观的媒介与受众3个视角分析网络新闻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36]。

3.2.2 侧重于信息可信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比如,胡红亮(2013)按照信息源、信息加工、信息传播和信息应用等方面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学术著作可信度的基本评价模型[37]。潘勇和孔栋(2007)基于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视角,构建了电子商务网站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因素集,并建立灰色关联信用评估模型[38]。当然,也有少量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可信度自动化评估实验研究,比如,马伟瑜(2011)提出一种采用改进的PageRank算法评估网页信息可信度的方法[39]。

4 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

4.1 国外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较早。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相关研究随着BBS的出现随之展开,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目前可以说,研究处于繁荣期。国外研究情况可归纳如下:

4.1.1 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不实信息的判断识别。如Qazvinian等(2011)提取Twitter信息的文本特征、网络特征和微博元素特征,构建贝叶斯分类器甄别谣言[40]。Zhao等(2015)通过研究查询帖以便及早识别社交媒体谣言[41]。②话题新闻的可信度评估。如Castillo等(2011)选取了有关用户特征、文本特征、主题特征、信息传播特征,采用J48决策树评估Twitter中话题新闻的可信度[42]。

4.1.2 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主要有监督学习[43],统计分析[44],与可信信息来源的相似性比较[45-46],社交网络的链接结构分析与主题模型的利用[47]等。它们主要采用自动评估,具体来说:①选取的特征:选取的特征主要是用户特征、文本特征、信息传播特征。比如,西班牙的Castillo和智利的Mendoza、Poblete(2011)选取用户特征(如注册时间、粉丝量、好友量),文本特征(如是否包含#标签、是否包含问号、Tweet中包含的URL数量、是否转发),主题特征(如带#标签Tweet的比例、Tweet数量、Tweet的平均长度、Tweet的平均情感分值、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的比例),以及信息传播特征(如传播树的深度),采用J48决策树评估Twitter信息的可信度[42]。②评估的方法:大多通过构建SVM分类器、Bayesian分类器、Decision Tree分类器等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类,以达到评估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目的。上例Castillo等采用J48决策树构建分类器,并对结果进行分类,从而评估Twitter信息的可信度[42]。当然,也有通过对结果进行排序的实例,从而达到评估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目的。比如,Gupta和Kumaraguru(2012)采用Rank-SVM与PRF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可信度得分对Twitter信息进行排序[43]。

4.1.3 有较大影响的在研项目与系统

由欧盟资助七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的PHEME项目研究的重点是社交媒体信息的真实性,该项目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Jacob Ratkiewicz等(2011)开发出可实时追踪Twitter上政治谣言的Truthy系统[48]。Gupta等(2014)、Lorek等(2015)分别开发出一款可自动评估推文可信度的工具TweetCred、TwitterBOT[49-50]。

4.2 国内研究

2007年《博客信息“可信度不亚于纽约时报”?》拉开了国内探讨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的序幕。目前研究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主要有:

4.2.1 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

如刘雪艳和闫强(2013)探讨政府微博中的热点事件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51]。丁科芝(2015)从信息传播者、渠道、信息内容和用户基本信任观念4个方面构建社交网络可信度影响因素模型[52]。薛传业等(2015)从信息来源可信度、信息传播渠道可信度、信息内容可信度以及信息评论反馈多维度探讨了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53]。

4.2.2 构建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指标体系研究

它大多采用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法进行人工评估。屈文建和谢冬(2013)从站点层次、版块层次、主题层次、内容层次4方面,采用模糊综合信用评估模型对网络学术论坛信息可信度进行评估[54]。莫祖英等(2013)从微博信息量、信息内容质量、信息来源质量和信息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微博信息质量评估模型[55]。当然国内也有少量自动化评估的例子。比如,贺刚等(2013)引入关键词分布特征和时间差等新特征,基于SVM算法来预测新浪微博信息是否为谣言[56]。程亮等(2013)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及改进其激发函数,同时引入冲量项,对微博话题在传播过程中演变为谣言进行检测[57]。路同强(2015)采用半监督学习算法检测微博谣言,但不足之处在于未考虑信息的深层特征[58]。

4.3 存在的问题

对比国内外研究情况,可发现国内研究存在如下问题:

4.3.1 研究内容

关于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研究,国内外目前以微博研究较多。与国外丰富的研究内容相比,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对影响因素以及特征的探讨上。

4.3.2 研究方法

国外定量研究较多,很多涉及自动化评估,而国内定性研究较多,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进行人工评估。

总之,现有研究大多是针对Twitter等英文社交媒体,其研究成果大多不能直接应用于中文社交媒体。尽管也有少量研究是面向中文社交媒体的,但研究成果零散,还缺乏系统性。另外,在特征选择上,选择范围面较窄,考虑社交媒体深层的隐含特征较少。

5 结 语

为了解决中文社交媒体的可信度评估问题,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59-63],很有必要对中文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在参考国外信息可信度评估系统的基础上,很有必要研制开发中文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系统,实现中文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自动评估。在进行中文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评估要在对信息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评估既要重视定性评估,也要重视定量评估,尤其是自动化评估。特别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应针对评估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案,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构建适合评估工作需要的自动化评估系统。

3)评估指标、评估模型的选取以及参数的训练,既要考虑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又要考虑系统的运算时间。

4)评估模型构建后,不仅要进行实验室评估,还应进行实际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Ngai,E.W.T.,Moon,K.K.,Lam,S.S.,Chin,E.S.K.and Tao,S.S.C..Social media models,technologies,and applications[J].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Data Systems,2015,115(5):769-802.

[2]Gamboa,A.M.and Gonalves,H.M..Customer loyalty through social networks:lessons from Zara on Facebook[J].Business Horizons,2014,57(6):709-717.

[3]Jin,S-A.A.and Phua,J.Following celebrities tweets about brands:the impact of Twitter-based electronic word-of-mouth on consumers source credibility perception,buying intention,and social identification with celebrities[J].Journal of Advertising,2014,43(2):181-195.

[4]Colliander,J.and Dahlén,M.Following the fashionable friend:the power of social media[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2011,51(1):313-320.

[5]Moncrief,W.C.,Marshall,G.W.and Rudd,J.M..Social media and related technology:drivers of change in managing the contemporary sales force[J].Business Horizons,2015,58(1):45-55.

[6]Hong,Liangjie and Davison,B.D..Empirical study of topic modeling in twitter[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Workshop on Social Media Analytics(SOMA10).ACM,New York,NY,USA,2010:80-88.

[7]Kleinberg,J.M..Authoritative sources in a hyperlinked environment[J].Journal of the ACM,1999,46(5):604-632.

[8]Tobar,C.M.,Germer,A.S.,Adan-Coello,J.M.,and De Freitas,R.L..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Wikis using an ontology[J].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9:826-831.

[9]Kim,Y.and Shim,K.TWILITE:A recommendation system for Twitter using a probabilistic model based on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Information Systems,2014:59-77.

[10]Ramesh,A.,Anusha J.,Clarence,J.M.T..A novel,generalized recommender system for social media using the collaborative-filtering technique[J].ACM SIGSOFT Software Engineering Notes,2014:1-4.

[11]Zimdars,A.,Chickering,D.M.,and Meek,C.Using Temporal Data for Making Recommendations[C]∥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UAI01),Jack Breese and Daphne Koller(Eds.).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San Francisco,CA,USA,2001:580-588.

[12]Levandoski,J.J.,Sarwat,M.,Eldawy,A.and Mokbel,M.F..LARS:A Location-Aware Recommender System[C]∥IEEE 2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Washington,DC,2012:450-461.

[13]Jamali,M.and Ester,M.Trust Walker:a random walk model for combining trust-based and item-based recommend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15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KDD09).ACM,New York,NY,USA,2009:397-406.

[14]Galuba W,Aberer K,Chakraborty D,Despotovic Z,Kellerer W.Outtweeting the twitterers-predicting information cascades in microblogs[C]∥Proceedings of the 3rd Workshop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USENIX Association,Boston,MA,USA,2010:1-9.

[15]Adar,E.and Adamic,L.A..Tracking Information Epidemics in Blogspace[C]∥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EEE/WIC/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telligence(WI05).IEEE Computer Society,Washington,DC,USA,2005:207-214.

[16]Asur,S and Huberman,B.A..Predicting the Future with Social Media[C]∥2010 IEEE/WIC/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Agent Technology(WI-IAT),Toronto,2010:492-499.

[17]Viswanath,B.,Post,A.,Gummadi,K.P.,and Mislove,A.An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based Sybil defenses[J].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2010,40(4):363-374.

[18]Conti,M.,Hasani,A.,and Crispo,B.Virtual Private Social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1st ACM Conference on Data and Application Security and Privacy(ACM SIGSAC CODASPY 2011),San Antonio,TX,USA,2011:39-50.

[19]韩佳,肖如良,胡耀,等.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3,(1):105-107,111.

[20]姜景,李丁,刘怡君.基于竞争模型的微博谣言信息与辟谣信息传播机理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1):182-191.

[21]阎俊.微博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5:1-38.

[22]陈远,袁艳红.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实证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3):28-34.

[23]张,孙霄凌,朱庆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J].情报杂志,2014,(4):90-95.

[24]张瑜,李兵,刘晨.面向主题的微博热门话题舆情监测研究――以“北京单双号限行常态化”舆情分析为例[J].中文信息学报,2015,(5):143-151,159.

[25]唐涛.移动互联网舆情新特征、新挑战与对策[J].情报杂志,2014,(3):113-117.

[26]唐兴通.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策略与方法(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35.

[27]张淼.社会化媒体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1-47.

[28]刘晓燕,郑维雄.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的效果分析――以微博扩散网络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89-102,128.

[29]Fogg,B.J.,and Tseng,H.The elements of computer credibility[C]∥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Pittsburgh,Pennsylvania,USA,1999:80-87.

[30]Rieh,S and Danielson,D.Credibility:A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J].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07-364.

[31]Nagura,R.,Seki,Y.,Kando,N and Aono,M.A method of rating the credibility of news documents on the web[C]∥Proceedings of the 29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SIGIR06).ACM,New York,NY,USA,2006:683-684.

[48]Ratkiewicz,J.,Conover,M.,Meiss,M.,Gonalves,B.,Patil,S.,Flammini,A.and Menczer,F.Truthy:mapping the spread of astroturf in microblog streams[C]∥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mpanion on World wide web(WWW11).ACM,New York,NY,USA,2011:249-252.

[49]Gupta,A.,Kumaraguru,P.,Castillo,C.,and Meier,P.TweetCred:Real-Time Credibility Assessment of Content on Twitter[C]∥Social Informatics.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4:228-243.

[50]Krzysztof,L.,Jacek,S.W.,Michal,J.L.,and Amit,G.Automated Credibility Assessment on Twitter[J].Computer Science,2015,(2):157-168.

[51]刘雪艳,闫强.政府微博中的热点事件信息可信度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2.

[52]丁科芝.社交网络信息可信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1-61.

[53]薛传业,夏志杰,张志花,等.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研究[J].现代情报,2015,(4):12-16.

[54]屈文建,谢冬.网络学术论坛信息可信度的灰度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3,(2):112-118.

[55]莫祖英,马费成,罗毅.微博信息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2):12-18.

[56]贺刚,吕学强,李卓,等.微博谣言识别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23):114-120.

[57]程亮,邱云飞,孙鲁.微博谣言检测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2):226-228,262.

[58]路同强,石冰,闫中敏,等.一种用于微博谣言检测的半监督学习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3):744-748.

[59]Ginsca,A.L.,Popescu,A.,and Lupu,M.Credibility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J].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2015:355-475.

[60]Lazar,J.Meiselwitz,G.and Feng,J.Understanding Web Credibility:A Synthesis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M].Now Publishers Inc,2007:1-80.

篇(10)

二、提示法

学生在动作练习时常常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动作或动作不准确,这时如果能够及时地辅以教师简短的语言提示,如“推”、“转”、“抬”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纠正他们的习惯性错误动作,而且能够强化动作概念,激起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因此,教师在运用提示法进行教学时,要抓住动作关键和重难点,抓住动态中的“一刹那”,不失时机地进行准确的提示,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激励法

有人说:激励是一支很好的鼓槌。当因练习项目枯燥、技术难度较大或身体疲劳等原因造成学生情绪低落时,为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师可有计划的选择那些具有鼓励性,针对性较强,富有情感色彩的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课中常见有:榜样激励、理想激励、目标激励、情景激励等方法。

四、口诀法

体育口诀具有着形象、生动、简练、富有韵律的特点,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牢,有利于动作要领的学习和掌握。运用体育口诀进行教学是贯彻“精讲多练”教学原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运用和创编时,必须抓住动作的实质,讲究语言艺术,力求短小精悍,押韵顺口,必须和教师的示范讲解融为一体,互相补充,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排球垫球时“臀部下落伸手臂,一插二夹三抬臂”,就抓住了动作的关键,具有着形象、生动、准确、直观的特点。九、评价法:在课的结束部分,在正误对比教学中,或在教师巡视时,教师可以通过概括性言语对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一般来说,教师通过评价可以调整不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偏差,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评价向学生提供进步的信息,教师对学生的进步所作出的表扬和奖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强化。通常,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求做到讲求确切、简练,有一定的慨括力。

上一篇: 审计的方法 下一篇: 近视眼预防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