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价值和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8 10:44: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的价值和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

篇(1)

然而,我们的教学却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情境的核心价值在教学中被异化,儿童被疏离了。人们强调的常常是教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情境育人、文化“化”人的潜隐性,缺失了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尊崇和敬畏。学校的中心和重心都在儿童之外,这可能是教育出问题的根本所在。

儿童被疏离,这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并不少见。赛课和公开课中过分地渲染教师的智慧和机智;滥用信息技术媒体,用精彩纷呈的画面和视频代替儿童的想象和思考;小组合作的僵硬和模式化,使得“儿童主体”成为一句口号等等。课堂上的儿童成了木偶,成了流水线的产品,他们的活泼和纯真、率直和机敏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趋近于成人的“小大人”。儿童在教育教学中被疏离,可能是最该引人警醒的“异化”。

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若不是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而设计,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全部的意义。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情境设计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以哪里为归宿的。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儿童。儿童,是我们设计情境的价值旨归和初心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认识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其始终应该持有的价值取向。

一、充满趣味且有文化性

趣味性是教学情境设计的重要原则,这符合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未能用儿童的乐趣吸引住孩子之前,在他眼里还未唤起并非虚假的喜悦之前,在孩子还没有迷恋于幼童嬉戏之前,我便无权谈论给他施加什么教育影响。”在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眼里,儿童的乐趣是第一位的。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须是生动活泼的,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愿意尝试的。

当然,学习的情境若仅仅用乐趣来维持,必定不会久长,还需要有一种文化的因子和特质灌注于人的成长过程之中。这里的“文化”起码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该葆有的儿童立场,二是数学学科的文化特性,三是儿童与教师互动所形成的课堂文化。

1.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有别于化,它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梦想的、好奇的、探索的,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成尚荣先生曾说,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的,不是教育学心理学,而是儿童和儿童文化,他认为“教师是派到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认识与发现儿童是教师的大智慧”,这就意味着教师对教育意义的认识,首要的、关键的是对儿童文化的认识,是对儿童世界的发现。

2.数学文化。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每个学科都有着自身的特质和文化,只有让儿童感受到学科的独特魅力,才能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兴趣。譬如,刘徽的“割圆术”和祖冲之的圆周率,既能让儿童体会到化曲为直、极限等数学思想的内涵,也能感受到人类对理性和完美的不懈追求。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我们应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使儿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美,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提升儿童的数学素养。

3.课堂文化。陶西平先生认为:“课堂文化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一种文化。”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指引着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是学生智慧、能力、人格生长的必要条件,积淀成一种课堂文化更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教师在其中起主导的作用。

教学不是拘泥于固定步骤和有限目标的日常操作,而是教师运用实践智慧赋予每一情境以教育意义的临场创造。一个教师拥有差异性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和个性魅力,他之于教学情境的设计也是有别于他人的。这种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濡染,是对儿童原有文化生长力的滋养。譬如,有的教师长期喜欢用幽默的故事设计教学情境,濡染儿童的便是幽默和趣味;有的教师偏爱教学情境的简约有效,影响儿童的自然就是严谨和科学;还有的教师总是以新颖别致的情境来吸引注意力,那儿童的热情和创新往往会潜滋暗长。

二、基于生活且有思辨性

篇(2)

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人,将人生归纳起来主要就是两件事:一件是活着,另一件就是活得有价值。就古代而言,孔孟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近代,在我国最受欢迎的思想教育人物主要有威廉・詹姆斯、杜威以及凯洛夫等。他们的教育思想都积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前进与发展。然而,当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思想教育转型,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者的最优抉择吗?

一、价值主义教育的理论旨趣

1.人生价值的认识

在将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局限于一个狭隘的层面,不能比较好地处理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利害关系时,就会产生拜金、贪图安乐以及个人自我膨胀等极端的人生价值观。在人生的价值取向观念的建立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在面对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情况时,应当以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努力使个人的人生之路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去发展,尽力发展为有理想、有抱负,能够迅速融入社会群体的自然状态下的人。而价值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将人朝着这样的方向去改造。

在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要求的束缚下,往往要将个人的价值融入到社会、集体以及国家利益中来体现出来,这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私主义精神。而对人进行价值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尽可能地向着积极向上的方面来进行,让人以一种合理且聪明的方式生存于社会中,该思想下,人会对生命更加地珍惜,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但这些的实现是建立在评价体系比较完善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努力提高该体制下人员的个人素质,参考历史且推进社会群体的实践工作的同时,对人生价值取向做出较为正确的评价。

2.价值发展活动

价值思想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人对于价值的主观认识。社会群体的所有事物的发生都是价值活动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价值的创造和消费的过程,这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行为。人对于知识,自我能力的认知以及自身品质的认可,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实现都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习性、生产方式以及社交活动方式与思维活动的方式发展与跨越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的影响,使得教育更加有价值。因为教育不但能够让人们处理好个人问题,同时,由于良好的教育,人们还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家庭事务以及工作问题等处理得更加完美,还能够睿智地处理好国家大事。

3.建设教育价值的必要

教育价值本身具有其弊端,所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公私不分,教育腐败,教育价值意识比较模糊等等,对于教育价值的重建,就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徇私枉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逐渐改正以及消除,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会对教育的尊严予以本质上的尊重。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各个教育机构在教育腐败方面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说权利、学术以及经济方面的问题。与其他腐败现象相比较,教育领域出现腐败现象具有持久性,同时,一旦出现腐败问题,就会涉及到很多部门,所以对于教育腐败问题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治理,否则,将会严重曲解教育价值的本质观念。这里人们就会产生疑问:我国社会中,人们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学校的以及教育的公平公正性?以上的疑问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学术的金钱化、学校的行政化以及学习的情绪化。在建设教育价值过程中,如果学校管理中出现问题以及教育价值出现些许的漏洞,在教育过程中就会出现严重的教育腐败问题,而且,这种腐败会逐渐蔓延,不断地波及教育领域的其他部门,这样就需要努力地对教育价值进行全面的重建与完善,主要目的就是从根本上对教育价值进行重改与组建,防止再次出现教育漏洞。在对教育价值进行有效的重建之后,就会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腐败问题予以彻底的根治,教育的本质价值就会得到有效的体现,同时教育尊严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价值主义教育的本质

1.价值主义教育的引领与创新

就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看来,教育应该是来自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并高于现实生活的社会活动,而不仅仅是折射现实生活、追求短期效果的工具。价值主义教育思想观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及价值功能在于为人类社会服务,并且能够引导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教育事业的革新工作以及标榜价值从以下几点表达出来。第一,带动人们在社会环境下生活方式的改观。教育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活动更加地理性健康,并且用道德的标准去约束自己。教育还能够培训出人性优秀的一面,例如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爱护环境、勤俭节约、注重自我素质的提升以及在生活中让自己更健康快乐,而这种健康不仅仅局限于物理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伤害,在自我内心产生幸福感。第二,带动社会生产方式方法的改观。是人创造并制定出一系列的生产方式和规则,这也是文明进步和生产者素质提升的一个过程,将生产从低级、无目的性到高级以及具有自我意识生产能力的转变过程,而将以前的依赖于消耗资源来带动经济进步的历史逐渐改变,慢慢地摆脱以前的生产模式,让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并努力提高生产者的自身素质,使生产到达一个全新的阶段。第三,带动管理者对社会生活管理方式的改观。人永远都是管理的核心,这一地位永远不可动摇。而教育是推动社会体系公平公正的源动力。人们通过教育加强了社会体系的管理意识以及提升了自我能力,在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教育还会促进管理体系的完整化以及合理化,让社会更加公平。

2.价值主义教育的发展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整体化的、全方位的理论。首先,价值主义教育关注于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育结构和教育速度的协调统一,根据实际状况,适当地调整教育的结构,如区域、所有制、类别及专业的结构组成,通过合理的竞争促进教育质量的广泛提升,通过普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其次,价值主义教育关注于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终生教育,致力于促进各种教育的均衡构成与发展。再次,价值主义教育思想还关注于课程体系的价值建设,例如,课程类别的构成要合理,课程与教学要具有衔接性,课程的教学方法要具有个性、开放性及探索性,课堂教育模式要尽量高效,以及课程价值取向要使个人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探索提高课程体系的整体价值。最后,价值主义教育要求教育要建立统一、协调一致的价值观念及教育效益,防止不同类型的教育所包含的教育价值及效益之间互相矛盾、互相排斥,要建立各类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价值链,使接受教育的人不论处于何种教育阶段,其所受到的价值教育都是积极、正向的。

3.价值主义教育注重提高教育制度价值

我国每年都培养着大量的人才,却很少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不能激发教育的活力。所以激发教育的活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教育价值,就要改变当前我国大一统的办学体制,要鼓励公办、私办及公私合办等办学体制,只有建成多元化的教育体制,才能不断增强教育的活力,实现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教育管理体制的配套建设,要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的主管部门应当主要抓“学校主要领导什么”和“教育评价问题”等,将教育宏观管理与中观管理、微观管理手段有效整合,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从而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还有一个非常艰辛的任务就是教育评价的改革。按照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来讲,我们对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就是对考试制度的改革。现在的高考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依照发展的事态来看,我认为是一定要改革的。不能把高考作为各省学校录取学生的办法,而是作为一种评价参考。变一次考试为过程考试,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结合起来考察。

三、价值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

1.价值主义教育对人类的三观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类的物境、人境和意境的形成是由人的自然、社会、精神这三种属性决定。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够提高人生的各种境界,实现和发展人的价值。教育将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价值贯穿于全过程,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意识,提高生存的技能及生存的智慧,增长幸福生活的信念,即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感知生命的宝贵,而学会热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学会敬畏生命;通过生存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感知生存的意义,学习生存的各项知识,并且能够提高生存的能力;通过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感知生活的价值,从而学会热爱生活,学习奋斗,树立起幸福生活的信念。通过对受教育者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通晓生理,具有调节心理的能力;使受教育者能够明白事理,守伦理、通晓哲理。通过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价值、情商价值和能力价值,促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2.价值主义教育密切联系社会

在对学生进行价值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有耐心,且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体系相联系。只有让这些价值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够完整地体现出来,加上循序渐进地培养,日积月累,我们的教育价值才会呈现完全映射状态。

3.价值主义教育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目前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实用主义思想肆意扩张,教育成为一种工具,教育的传承和创新的价值不断流失,教育的创新创造力不断弱化,教育失去了方向,中国出现了教育危机。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是以价值原则为指向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超越了许多著名教育思想,特别是超越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思想成果。价值主义教育是对人的社会价值与教育价值进行分析的重要思想理论,所以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成为反省和化解我国教育危机的新释解和新路径。但价值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的建设还处于初级的摸索阶段,一些基本理论还不够完善。所以价值主义教育思想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比如,价值主义教育中对于师生的关系论述中,虽然提及了学生和教师在教育中都处于主体的地位,要尊重和实现师生的主体价值和地位,但对如何更好地完成角色扮演及二者的关系价值等未进行详细的论述。除此之外,价值教育还有待于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四、总结

在适合人类发展和生活、不违背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与当代社会环境下的价值观不冲突的前提下,价值教育是值得推广的。以环境自然和人为自然、社会群体自我意志为基本属性作为基本理念,把道德教育作为基础,创建出适合的价值观取向知识理论库,与社会生活加以结合。从事物最基本的方面去考虑,价值观的取向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更适合的思想体系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和思考,路还很远,前途茫茫未知,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我修养,提升自我素质,以历史背景为依靠,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科学的价值理论体系,将社会生活建造得更加美好,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幸福。

参考文献

[1] 刘青峰,罗崇敏.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4(3).

[2] 郭振有.人类最应当思议的是教育――有感于“价值主义教育思想”[J].华夏教师,2012(3).

篇(3)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指挥的人员是一定量的,最高领导者所管理的下级人员为3~6人,班组所管理的下级人员以10~15人较为适宜。如果管理幅度过大,无法实行有效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年级组应运而生。并逐渐取代了学科教研组的地位。然而年级组承载的更多是行政职能,而教研组承载的更多是专业的职能。一些学校的教研组就因此成为了学校的摆设,年级组与教研组的运作产生很大的冲突与矛盾。因为在这样的组织体制中,学校是一个纯粹的行政管理组织,更多呈现的是作为一般行政组织的性质,其作为专业组织的特征并不明显。而校长抱怨教研组组长的不负责任与教研组建设弱化的过程中却没有意识到年级组行政强化对教研组专业弱化的冲击。

2.金字塔的管理:程序管理对自主意识的挑战

在教研组组织机构的管理中,基本上是形如一个金字塔,处于最顶端的是学校负责人,他将自己的教学研究与管理任务分派给教导处,教导处又将每一学科的任务指派给学科教研组,教研组又进一步细化为备课组,这样沿着一根不间断的链条一直延伸至每一个教师。而各个教研组采用的基本上是标准化程序。一般按备课、上课、作业、个别辅导以及考试等基本环节展开,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统一的要求,学科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学内容、学进度、统一练习与测试等。

上述直线体制下的统一运作主要依靠业务过硬的学科带头人或“首席教师”。学校中一部分教师带领另一部分教师共同前行,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引领与被引领关系。一旦带头人不过硬,或者调离,整个教研组就有可能处于瘫痪状态。在带头人的包办代替或操纵下,一般教师成了教研组活动中的“看客”,一旦失去了“靠山”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统一运作,克服单干,对于完成以传承知识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对于重复性劳动来讲通常是有效的,但对于强调动态生成的现代教学来讲,就会暴露出明显的不足。

追寻:学校教研组的本真意义

1.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教研方式未能成为群众性的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大都游离于教师主体之外,成为与教师教学、生活脱节的外在衍生物。如何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与教育生命衰微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这种现实,我们必须重建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交流的校本教研文化。

教学研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教师的课堂行为,关注教师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教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是通过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摆脱低效教学、无效教学、负效教学,形成自我个性的教学艺术特色。这种目标的实现是以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变化理解程度为前提的。因此,搭建教师研究的平台,创新校本教研的形式,使它能直接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实践,让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提炼自己的教学得失,形成指导性的教学策略与理论,显得非常迫切。

2.学校管理机制的重塑完善

面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我们认为在学校的管理层面上应有民主、尊重的对话模式形成。学校管理要深刻认识到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科学研究,才可以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既是教师形成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所以,在管理文化上要形成新的情景,让教师自己发觉提升专业水准的紧迫感,提升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性,从而积极、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3.研究共同体的组织追求

教研组必须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家”中,大家彼此信任,相互依赖。不过在这里,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共同体中的差异。

教师研修离不开具体现实的专业场景。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教学智慧的增长,并不是在孤立状态下,总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实现的。现实的专业场景是个体主动感知建构出来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个人,制约着个体的成长。这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教研组应当成为教师最基本的、现实的、主要的学习型组织。每个教师围绕共同的目标打造和谐教研组;同时又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氛围。考虑学校教研组的建立问题,而不是将其定位在处于最底层一级的教学管理组织,被动接受上级的指令与督查。教研组没有学校行政的支持是不行的,但完成按照行政管理的方式自上而下地运作也不行。

构建:学校教研组的价值实现

1.柔性化组织的构建

柔性组织,有必要的角色分工、职能定位,否则会形同虚设,一盘散沙;同时它又灵活而富有弹性,提供必要的自主选择空间,而非将教师机械地安排在固定的等级位置上。它有一定的集权,尤其在执行课程计划,制订教学研究的方向、重点,进行绩效考核等方面,组长有一定的决策权;同时又是分权的,一线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学情灵活决定教学策略,应对各种问题情境,形成多样的个性风格。它又是正式的,借助“磨课”、研讨、问题会诊、专题论坛等,进行正式的接触与交流;同时又借助办公室、走廊内非正式的交谈以及电子邮件、网络数据库,保持随机的、自由自在的联系和接触,特别是在非正规的网络关系中形成蒙太奇式的组合,而并非局限于事先安排的正式交流场合。柔性组织减少了中间层次,学校负责人、校外专职教研人员可以直接深入至各教研组,参与研讨活动。减少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间延迟,提高对教学改革与教学现实问题的快速应变能力。

2.有效化模式的追寻

(1)转变角色,激情参与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由听众、观众变为教研的主角,产生“我想做,我愿做,我能做”的动机。人人做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行动者、支持者、评价者、反思者。每次教研活动,每个教师主动带问题而来,为问题而来,带任务而来,带经验而来,带好的心情而来。树立“团队成功我光荣,我为团队增光彩”的信念,反对个人英雄主义,解除了教师间的个人封锁,增强了协作精神。对于有才干的教师量才录用,任人唯贤,让教师体会到努力就会进步,进步就会被认可。

(2)现场培训,共谋计划

每学期开学由课程中心学科负责人,分学科组织教师研讨培训。先由学校抛出学期教研规划:就教研的基本理念、具体工作目标、工作重点、活动方式达成共识。再分学科组讨论各年级团队教研具体执行计划,落实每周教研具体主题、方式、分工、任务。然后每组由组长作三分钟年级教研计划,特色活动介绍。突出的特色思路有:小课题研究、小型叙事对话、课后随笔展示、“周教学回顾+互动与对策+下周课堂研究”、课间碰头聊、现场分析、整合教材串串课等。在分享学习后,修改本组计划,形成团队教研指南,这样改变了以往个人订计划、被动执行到现在的人人参与,事事明白,既有宏观导向又有微观行动指南,为校本教研实施开了好头。

(3)课堂实践,探究创新

我们重视在真实的状态下、在随堂的状态下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我们在实践中,通过相互听课、自我评课、听点名课、看观摩课,提供行动研究的真实场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从无数鲜活的细节中去发现、提升、顿悟,总结一个个案例,在与孩子共同关爱生命中,注释精彩人生。做好三课:常规课――倡导教师个人的随堂课反思,以及学科组内自发的同伴交流的小型研究课;研讨课――围绕研究主题和教学问题展开,由各学科组组织申报,开展现场教学教研活动;竞赛课――开展永新杯课堂教学效益月竞赛。

(4)探索途径,创建特色

我们以“1+1+1”行动研究为载体,三条途径整合推进,形成团队教研特色。如,课程:规划+实施+评价;教研:项目+团队+个体;行动:问题+实践+反思;方式:个人独创+团队合作(专家引领)+集体反思;管理:现场+研讨+跟进;方法:以“调查+寻根”“行动+案例”“文件+日记”“资料+整理”进行合作与探究等进行合作研究。

3.有序化制度的建立

我校将管理重心下移,搭建扁平式团队管理平台,以年级组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各年级均由各学科教师组成30多人的综合性团队,实行团队组长负责制;语文、数学、综合学科三个学科组长分别负责团队教研,群团会组长负责协调工作;学校设课程中心,重点负责校本教研的整体规划,质量监控,指导评价,加强对团队教研的实践指导和学术支持。这样的管理模式,思路清晰,责任明确,既便于年级团队开展专题性、及时性、针对性的小型研讨活动,发挥年级团队主体教研之作用,又适合于学科纵向的集中研讨,发挥学校对教研的共性引领。

建立规范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是实施有效的校本教研的保证。学校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以规范教研活动。(1)课程部主任,项目负责人:开学前有教研工作规划制度、组织培训制度;期中、期末的总结反思制度。(2)年级团队、学科组长组织本年级学科教师讨论制定本团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期末总结反思的制度。(3)每周年级团队有半天教研活动,每周五全校大会,五分钟由课程部做教研活动反馈制度。(4)每周五学校领导与课程部主任,进课堂现场集体调研制度。(5)每周校园网展示各学科教研排行榜,由年级组申报校内专题研讨课制度。(6)每月项目负责人,年级团队做总结反思,提交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表的制度。(7)每学期末,团队教研总结,表彰大会制度。

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制。一是各教研组的活动由组长负责,学校领导各联系一个教研组,指导并参与各个组的教研活动。二是学科指导组成员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制度上保证。学校规定每周一为学科教研日。教研活动中要求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学校要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候课制)、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青年教师星级评定制、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组织上到位。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中间力量与基本组织。通过主题教研活动进行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执教能力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课堂教学目标,把教师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作为我们教研的主题,通过开展“五课”活动(备课、做课、听课、说课、评课)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同时在教研组层面开展“四加一”的组级教研活动(每学期教研组组织四次主题教研活动和一次主题科研活动),形成教研氛围,保障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工作。

学校的主题研讨会制度为学校校本教研的成果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已经形成制度的主题研讨会有:每年一次的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每年一次的教育教学年会、每年一次的教研组或备课组工作研讨会等。

4.系列化活动的形成

(1)建主题研讨系列,让理论与实践有机对接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选择以下三个层面展开教研组的主题教研活动。一是以教师个体为主体的“自主研究”。这一层面主要强调教师围绕主题个人的学习、反思,要求老师们通过对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构想并做出初步的思考。二是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课例研究”,强调合作互动。这一层面主要是要求备课组老师针对教师自我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对某一课例共同进行研究,并合作完成教学设计,授课结束后,再进行集体反思,交流得失。三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主题教研活动,着眼共同进步。这一层面主要是教研组针对备课组“课例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2)零距离接触,让教师与专家视界融合

我们认为,仅仅有专家的讲座和报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老师们和专家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请教,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引领专家。我们与华东师大的专家建立了长期的指导关系,请他们走进我们的课堂,研究老师们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老师们商讨实施新课程的具体策略,从而使老师们的观念得以更新,视野得以开拓,认识得以统一。因为只有这样的直接对话,才能让教师真正感受专家的魅力,也才能使专家真正了解教师的需求。

校本教研的实施,需要学校广辟渠道,引入学术思维方式,营造学习氛围。能有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研究改进;或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与讨论、研究,这样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的做法才是教师们所需要的。

5.抓交流合作,促教学与科研结伴同行

从教研性质上分为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师徒上对比课)、自我申报的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音美合科教学研讨)、多渠道多反馈的交流式研讨等。具体组织形式有课堂观摩、说课评课(实话实说)、主题沙龙、课题研究、观点展示(头脑风暴)、热点评说、读书交流等。

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57-01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的相互作用,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体会数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了解数学真理的相对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出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要得到进步和发展,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堂应当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数学史知识对于数学教学的意义重大。现就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谈谈数学史融入高职数学课堂的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一些看法。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由结绳计数的源头萌芽,伴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逐步成长为分门别类的参天大树,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为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高职数学教育旨在培养有道德、有智慧、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敢于探索的社会人才。在高职高专的数学课堂上数学课程的教学往往都过于抽象,导致很多学生不自觉的就成了局外人,无法对老师讲解的枯燥的知识提起兴趣,只要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出现一个难懂的知识点,都会使其愈加严重的觉得数学知识的难以理解,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上更加急需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的相关有趣味的知识的引入,那么数学史知识就是更为恰当的。虽然在个别老师的个别教学中老师会不禁的讲到一些与题目相关的常识,但若能从以下所讲的方面注意搜集更多的资料,有意的设置于正常的教学之中,那样的效果会更好,会使每一节课的内容更加有趣,更加被凸显出来。数学文化史的引入并不是要求更多的学时,恰恰不必为其特意安排某个学时来集中讲解,需要把其与相关数学知识融入结合,它所占用的时间正是学生疲惫期,它的出现能激励和促进教学的完成,更加提高了当堂课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让我们从以下方面细致分析数学文化走入课堂的必要性。

一、让数学文化走入我们日常的数学课堂

因此,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高职数学课堂,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得到和谐发展,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具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恰当引入数学家的经历激励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因数学基础薄弱,感到学习困难而放弃数学,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刻苦耐劳、勇于挑战自我的态度和精神。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教材,适时地介绍某些数学史料和有关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的发展都是科学家们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的结果。让他们感受数学精神,树立信心,从而正确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三、利用数学史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欣赏数学的美

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徐利治先生深刻指出:“数学教育与教学目的之一,应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关于数学美,著名教育家张楚廷认为:“数学美是构成人的精神与外部世界相融合的基本中介。”能否认知数学美,是将数学活动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关键。数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结构的呈现,其主要特征为简洁性、对称性、统一性、奇异性。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揭示其中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素养均有裨益。数学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同的专业蕴涵着不同的数学美的内容,高职服装专业中的设计课程常常会设计数学的对称与曲线美等,使数学教育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探索出了数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之路。数学美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四、数学历史名题的教育价值

篇(5)

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逐渐形成成熟的教育教学体系,然而其关注点重在生涯规划、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路径等,忽视将价值观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而社会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择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心理困惑、就业难题和不同程度的职业发展问题大多由错误的价值观引发。研究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目标,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1.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

目前,我国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和职业发展中存在就业主动性差、毕业生离职率高、对用人单位忠诚度、责任心不够、岗位适应能力不佳等问题。《人力资源蓝皮书》指出,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稳定性偏低”,“中国员工平均流动率为15.9%,在全球处于高位”。麦可思的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连续三年的毁约率和半年的离职率都在25%左右[1]。这说明一些大学生爱岗敬业意识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思索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存在偏差,导致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存在盲目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1.1个人本位倾向明显。

调查表明,当前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标准和目标是在工作单位有好的待遇、符合个人需求的工作内容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只关注个人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就业价值取向上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集体意识淡漠,只关注工作是否有好的地域、待遇、发展前景,而非国家、社会、行业对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甚至出现缓就业、不就业的“啃老”一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的倾向。同时,这种有偏差的职业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初入职场时,难以融入工作环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对工作缺乏责任心,跳槽现象频发。

1.2职业价值评价趋于功利化。

当前部分大学生奉行“实用主义”价值观。一方面这样的价值观的确激发了某些大学生的行动力和务实精神,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由以往的包分配转变为目前的双向选择,给了大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面临急速增加的就业压力和物质压力,使得一些大学生易受利益的驱使,在择业就业和职业发展中将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职业价值评价功利化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将收入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不考虑工作内容、特点与个人兴趣特长或专业的匹配,如大量药学类毕业生因为传说中的高薪纷纷选择从事医药代表岗位,不考虑自身能力、性格特质是否适合岗位需要,导致工作后发现不适合而重新转岗;二是急功近利,希望一步到位,择业标准不断提高,既要环境好离家近,又要工资高福利好,还要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缺乏应届毕业生从基层做起的积极心态,导致不就业或缓就业;三是放弃诚信获取录用机会,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诸多不诚信行为,如求职材料弄虚作假、自我介绍过于夸张,有的则在找到更好的工作后不与用人单位沟通擅自违约。这种功利至上的职业价值观严重影响了这些大学生就业工作和个人的职业发展。

1.3职业价值取向复杂多元。

大学生身处社会急速变革的时代,对如何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国家、社会、金钱、个人兴趣特长的关系都尚不成熟,往往在贡献与索取、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上充满矛盾。在职业选择中,一方面他们注重自我的主体地位和物质利益,一方面他们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如对到西部和到基层就业,许多学生表示认同,但在实际择业中往往表现出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的矛盾。在职业评价中,一些人有时很看重个人利益,主张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由追求社会地位和社会贡献更多地向追求物质利益和发挥个人兴趣特长转变;在职业发展中,既有自我奋斗、自我发展的特点,又有“等、靠、要”的倾向[2]。

1.4职业法治观念淡薄。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无讼即德”、“德主刑辅”、“重义轻利”等法治观念的影响,加之某些高校法治教育的不足和社会法治环境问题,导致部分大W生职业价值观中法治观念淡薄现象突出。如果大学生主体的法治观点、意识、信仰及价值行为追求均不足,那么必然会体现在情感上对法律认同不足、在理性上对法律尊重不足、在信念上对法律信仰不足、在行为上对法律践行不足[3]。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违反法律原则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大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将“拉关系”、“讲背景”的不良社会习惯带入职业发展过程中;在就业过程和职业发展中缺乏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等状况时有发生;在工作中甚至出现为了谋取利益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

2.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2.1对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乏全员育人的理念,认为就业工作和职业指导是辅导员、就业工作相关部门的事,仅通过职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引导,即便是开设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也更偏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能指导等。思政课程、专业课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鲜少设计职业价值观教育,比较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确引领。对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混淆、目标定位的理想化、模糊化和空泛化都直接导致价值观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投入、低产出”[4]。

2.2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现有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研究不足,对于职业价值评价、职业价值目标都缺乏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和社会实际的内容。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职业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同时由于我国职业生涯和职业指导的方法理念来自西方国家,其中主要贯穿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由于职业价值观教育国内研究相对薄弱,还远远不能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融入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学中。

2.3职业价值观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式仍以课堂教学和辅导员谈心指导为主,且师资普遍缺乏职业价值观教育知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对受众(学生)的需求了解不足;同时由于缺乏全员育人的理念,普遍认为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与专业课任课教师、用人单位、家庭关系不大,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或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3.1追本溯源,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方向性作用。

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高校应当追本溯源,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和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其根本在于个人价值观出现了问题,职业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进一步体现为自身的职业价值标准和职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社会、行业需求的不适应、不协调。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是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以“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仅指明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方向,而且明确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因此,我们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围绕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目标要求,认真思考和设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和职业发展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建设发展、社会和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5]。

3.2全员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职业价值观教育全过程。

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应当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应当涵盖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思政课程的职业发展和价值观教育中、学校开展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中、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和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组织均应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同时,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高校应当积极与家长沟通,强调家长以身作则,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大学生择业就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用人单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来校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实现大学和职场的无缝对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指导讲座、模拟面试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价值观的要求,及时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偏差;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使得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理解人生的意义,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3.3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全面提升。

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仅是外在环境共同教育和价值导向的结果,更需要通过自我思考、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戎赜诮淌或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主动灌输,忽视大学生主体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虽然逐渐开始开展自主学习,但学生普遍反映自主学习形式单一、学习被动。同时由于对教育效果缺乏评价体系,难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接受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

因此,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学生自行组织、设计和开展健康有益、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己组织和亲身参与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深入思考、相互交流和亲身实践,提高对社会道德和职业价值的认知能力,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内化于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者,真正成为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念,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奋斗。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是高校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探索的艰巨任务。根据我国当前国情、社会发展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结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新形势,不断探索和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把对职业发展和事业的追求转化为自觉履行职业道德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为,努力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J].就业指导,2016(16):54-59.

[2]潘莉莉,冯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运用――以安徽省某医科大学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4):65-68.

[3]张兴海,迟慧.论大学生法治价值观的培育[J].东北师大学报,2016,2:234-238.

[4]冯瑛,王一帆,史亚丽.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必要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76-78.

篇(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91-0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全军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军校教员的师德教育也融入了新的内涵与新的解读。

一、以“忠诚于党”的政治信念,忠诚军队教育事业

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忠诚于党是人民军队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也是我军官兵最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军校教员“忠诚于党”的直接体现就是绝对忠诚于军队的教育事业,这也是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军校教员职业道德中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最新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军校教员职业生涯中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它有助于广大教员及时掌握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定忠诚于党,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仰。

每一位教员都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责任感,从“三个确保”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切实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把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育作为军人的基本责任和应尽义务。

(二)完成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入”

忠诚军队教育事业,要求强化教员在工作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行动,能够将党理论的最新成果及时地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头脑。当前,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除了继续学习科学发展观外,就是大力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广大教员在自身学习和贯彻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要注重分析部队院校学习培育的形式,研究核心价值观渗透教学过程的措施办法,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贯彻到常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体现在基础与专业课程当中。

二、以“热爱人民”的根本立场,热爱学员关怀学员

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

(一)热爱、尊重学员

热爱学员是教员的天职,是教员情感生活的核心。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和尊重学员是就成为建立这一关系的感情基础。只有学员体会到教员的真挚感情和良苦用心,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实现教育育人的根本功能。军校教员应当具备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将无限的热情投入到学员的成长、学院的发展当中,以此来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了解、关怀学员

总书记在讲话中曾指出:“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广大军校教员也要关怀每一名学员的成长,关心每一名学员的进步,真情地以学员发展为教书育人的最高目标,真心地了解和帮助学员解决现实需要,真诚地传道授业解惑,努力成为学员的良师益友,成为学员顺利成长为合格革命军人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以“报效国家”的崇高志向,实践以身示范

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安全、和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一)德高为率、人格示范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员的道德是一面旗子,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努力完善自己,自觉成为学员学习的榜样。教员的人格魅力是学员成长的重要保证。现代教育,要求教员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

(二)以身作则,学高为师

以身作则要求教员在思想政治、党政教育、时事政策、品德等方面具备必需的政治敏感度和过硬的知识水平,并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识。学高为师要求教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识,还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具备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事素养,具有献身国防和军校教育事业的理想,以高尚的道德作学员表率,以健全的人格做学员的示范,师生共同向着合格当代革命军人的方向发展。

四、以“献身使命”的神圣职责,履行爱岗敬业职责

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军队历史使命。

(一)树立责任意识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强烈的责任心源自于教员对学员的博大爱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源自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执着精神。爱岗敬业就是要树立教员的责任意识,在热爱学员、尊重学员,尊重学员人格和权利的基础上,掌握学员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给学员创造一种民主、公平、和谐的良好学习氛围,对学员的学业、品德和安全负责。

(二)提升施教能力

施教能力是教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增强军校教育教学针对性、提高军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授课能力是教员的基本施教能力,也是教员自身素质的集中体现。三尺讲台是教员体现自身价值的良好平台。教员能够将教学活动契合学院的教学实际和学员的水平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和探索实践性教学,这都将有益于教员施教能力的锤炼。

五、以“崇尚荣誉”的精神动力,秉承严谨治学作风

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军校教员的最高荣誉就是桃李芬芳,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军事人才。

(一)努力建功立业

“桃李满天下”是教员最大的功业和价值体现。广大军校教员要把投身教育事业作为实现军人价值和自身追求的最高荣誉。教员要改变传统“教书匠”的角色,秉承严谨治学的作风,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增强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开拓,勇于创新,探索面向部队建设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成为知识渊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学者型教学人才。

(二)积极开拓创新

教育如果没有创新,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军校教育的发展要适应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新要求。新时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大战略思想,不仅为我军新时期的军事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军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广大军校教员要以满足时代需求为己任,把当代军校教育培养学员多样化军事任务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做为目标,从关注学院定位和学员发展出发,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大批高素质军官人才成长的课程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做出思考,在锤炼思想上狠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探索,运用适合学员特点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学员引入创造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梁书剑,张振中,仝友谊.现代教师基本素养简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2]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篇(7)

价值观跟青少年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情感等都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为主要原动力,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条件。所以,要重视中小学的价值教育问题,明确价值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意义。

一、价值教育的含义

所谓价值教育,就是为了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理性,进一步丰富其价值情感,通过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激励这些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并把他们的价值观念跟青少年的生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价值教育的层面比较丰富,不但有理性的、认知的,还有情感的和意志的,当然也不能排除社会行为方面的。对中小学生进行价值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做一个又价值、有尊严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二、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隐忧分析

(一)中小学价值教育的环境问题

(1)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多元文化也在逐渐蔓延。在这样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主流价值教育日渐衰微,这些主流价值包括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等,在一些青少年中开始出现“解构主流”、“消解责任”等情绪。

(2)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开始盛行,那些消极和腐朽的价值观念通过很多渠道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于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忽视,相对功力化的思想也对人们的价值意识进行了消解。

(3)网络时代的发展,学校不再是学生价值来源的唯一机构,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接触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活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得价值教育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二)中小学价值教育的内容问题

价值教育有自身的范畴与目的,跟知识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不同,跟价值观教育也不相同。中小学价值教育的范围除了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以及价值取向的引导,还涉及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校教育功能更好的实现。对于中小学价值教育的目的来说,属于学校教育目的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这样一来,中小学价值教育的内容就变得宽泛起来,使人摸不着头脑,很难把握价值教育的真正的内涵。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价值教育很多时候都被道德教育、环境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等形态替代,毕竟青少年的价值观主要是在青少年的身心特质中隐藏起来,也隐藏在中小学的各个教育活动中。所以,只有明确了价值教育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在教育实践中把握价值教育,从而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重视度问题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知识与能力,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价值信仰方面的缺失,特别是在多元价值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一些学校的价值教育就成了形式主义,口号喊得比较响亮,但是跟日常教育生活离得比较远。事实上,中小学价值教育属于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从文化到制度再到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重视。当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小学都没有重视价值教育,没有把学生的价值创造意识跟学校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也没有把价值教育放到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划中。现有的价值教育模式,很多都是蜻蜓点水,不能把价值教育资源整合到学校教育平台中去,更没有在素质教育中寻找到价值教育的落脚点。

三、中小学价值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拓宽中小学价值教育的渠道

1、课堂教学

作为中小学价值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对于价值教育的作用非常明显。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信任、关怀、平等的品质。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新时期的价值观念,让学生理解价值取向在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关于“感恩”的价值教育活动,让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位大家朗诵关于感恩的相关诗歌,给学生播放感恩教育的电影,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明白感恩属于价值范畴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体验成长中从他人那里接受到的帮助,学会从内心感激他人,回报社会。

2、家校合作

当前,很多中小学都建立了家校合作的平台,价值教育可以在这个平台基础上,发挥学校跟家庭两个方面在价值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学校主动、家长配合,在开展价值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样取得的教育效果才比较明显。作为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要给学生作出榜样,在学校“自主、参与”的民主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只有联合学校与家庭的力量开展价值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中小学教职教育寻找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3、社会实践

价值的正当性不是建立在观念中,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他人的认可,需要由社会评判其所作所为。所以,要运用社会实践这个渠道进行价值教育。中小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时候,可以从一些优秀的实践者身上学习到优秀的价值品质。比如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很多中小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学习了“爱国”、“奉献”以及“责任”,让他们认识到这些价值品质的重要性。所以,中小学进行价值教育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舞台,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方式,为青少年价值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二)中小学价值教育内容要符学生的身心特征

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说,具备规律性的特征,特别是在多元思想影响之下的中小学生,对于非智力因素的认知比较迷茫,这些非智力因素包含的有需要、兴趣以及动机等方面,这样就势必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发展。因此,中小学价值教育的内容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够认同并且欣然接受这样的价值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中小学价值教育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开展个性化的价值教育方式,认清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灵活调整价值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中小学生价值教育质量。

(三)提高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重视程度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都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很多教育者认为给学生灌输价值教育属于非常正常的事情,没有考虑到接受者的感受,这种极端的教育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价值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更好的尊重中小学生的生命价值以及其发展价值,让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价值追求,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要提高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重视程度,注重中小学生的心理感受,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价值认同表示尊重,逐渐形成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的价值观,积极引导这些学生形成相对正确的价值定位,把每个学生都变成是自我价值的创造者。

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学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属于基础性质的教育。青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接受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是在这个时候成型的。所以,要积极拓宽中小学价值教育的渠道、选择符中小学生身心特征的价值教育内容、提高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25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德育学说。它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其心理学的研究中结合道德教育实践阐发的一系列教育见解。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重视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的心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有卡尔・罗杰斯,戈登・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德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很有启迪意义。

1 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健康人格的价值追求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注重人的内在价值,主张人性向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性潜能的发掘。“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最核心概念。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原为哲学和伦理学中的概念。在哲学上主要指实现人自己的本质;在伦理学上则主要指人的德行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以达到“内在的我”与外在事物的完美统一。最早自我实现概念是由德国医生哥尔德斯坦在他的《机体论》中提出的。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各自都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自我实现心理学是由人性观(性善论)、价值观(潜能论)和动力观(动机论)三大理论支柱。性善论说明人性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乐观的;潜能论说明人的价值是内在的、固有的、有倾向的;动机论则说明人的活动是有追求的、有动因的并有内驱力的。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直接基础是他的动机理论。他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指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一类是成长需要,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他认为如果人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更高一级需要将会起主导作用,作为主要动机支配人的行为。马斯洛为了揭示这种自我实现的机制,把人的需要自下而上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种需要,将这两种需要安插在尊重需要之后,自我实现需要之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许多情况下不仅某些需要的先后顺序会出现逆转,几种需要会同时起作用。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看来就是完满人性的充分实现。罗杰斯提出了人类有机体最基本的动机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观点。他认为自我实现倾向不仅是人类所具有的本性,在更具普遍性的意义上,是一切生物都具备的基本倾向,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生物特性,人的各种不同需要的满足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部分满足。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知觉世界,自我概念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直接的机体经验,另一方面取决于别人的评价,所以说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直觉、态度等实际上是一个人自己的集体经验和别人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的产物。自我概念直接影响个人对世界和自己行为的认知。一个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越接近,他就越感到幸福与满足,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罗杰斯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这种“完整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价值”,它是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及其变化与主体需要相一致、相适应的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的阶段和状态下也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价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客体固有的属性对价值起着客观的决定作用之外,主体的需要往往影响其对客体价值的判断。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它支配和影响着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多完善,如果把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价值影响的过程,所灌输的价值内容和方法缺失人性的本质内涵,把价值观教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忽视了德育“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得以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那么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流于形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不能把它单纯地看做外在的施加影响的过程,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仅仅是内在的需求而引发的动机而致,应该把它放在人性的维度或者说人的发展角度去理解。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启示我们,重视个人的需求、满足合理的需求、引导高级的需求是价值观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方法。“高层次需要是教育对象在社会实践、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中形成的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需要系统,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不变性,不断地向上向前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们在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有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纵向有机整体,也需要从横向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的高级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要把个人的需要和利益融入到社会要求和利益中,在满足社会要求的过程中满足个人需要,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 主张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价值观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再由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转化为个体外在的行为,然后再作用于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在价值观的内化形成过程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主体的认知因素,二是主体的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强调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接受能力,而情绪因素则是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直接关系到主体对价值观接受的意愿程度及行为取向,因此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和难点。价值观教育要促使个体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不仅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高,更应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唤起其情感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倡导的正是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发展出人本主义的课程,主张开设“并行课程”,包括:一是学术性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知识的课程。二是情感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人的非认知能力的课程。三是体验课程,是指通过人事与情感的统一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以实现整体人格发展的课程。主张认知学习必须与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态度、品德、价值观念等。同时在教育中建立一种接受气氛,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中表达自我情感,教育者接受并理解各种情感。然后,组织受教育者鉴别和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实践中实现情感参与和渗透。最后,受教育者主动探索自己所爱的事物,并做出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把握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对于割裂或忽视某一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把握大学生的情感的特点与表现,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愉快、信任、感激、热情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将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融入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中,意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行事,能为自己成长成才起到指引和推动作用时,大学生才会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并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我们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才可能启动其情感,才可能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自身政治认知和道德认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升华为相应的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同时外化为政治行动和道德行为,避免出现因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出现认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情绪抵制的现象。

3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促进作用

人本主义德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者的促进作用。罗杰斯认为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动力,教育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压抑,就好比给予求知的种子以自由舒展的土壤、阳光和空气,一旦条件具备,就会自主地发芽生长,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营造这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教师不是专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不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也不取决于教学的客观条件,而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态度特征,其中最核心的几条态度就是真诚、关注和同理心。真诚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间的以诚相待,对方都应将其真实的思想、情感坦率地显露出来,促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即对他人的理解)。关注意味着教师必须对学生有根本的信任和认可,教师对“作为具有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的学生的完整性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同理心意味着教师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性作判断,不对学生作定性评价,而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在创造这种新型的气氛和人际关系中,还要有一套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是:第一,主动倾听。对学生表达思想或情感作出积极的反馈,使学生觉得教师正在倾听、关心、理解着他的感受。第二,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教师必须设法保持教育过程的自然性,从而使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为仿佛是碰巧发生的事,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作出过分的指导和过分地作出概括、总结和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有着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如果直接照搬这种“非指导性”的教育主张,缺失了价值内容,必将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那么这种模式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何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更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关于人的行为、教育目的、学习过程、师生作用、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新观念中。罗杰斯曾指出,“非指导性”教育“不是一种方法或教学技巧”,它代表的是一些普遍原则,是“一些并不那么容易获得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个人尊严、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意义和创造的乐趣。它是建立在民主和个人权力基础上的哲学”。因此,人本主义德育对于我们的启示在于要积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知识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主体性在日益增强,教育者的权威感正在日益受到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与这种民主平等的时代特征要求相呼应,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需要教育者成为“促进者”而不是“道德执法官”,建立一种真诚、关注、理解的人际关系。罗杰斯认为,在教育中坚持这样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但教师如果坚持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襟怀坦白,真诚相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珍贵难忘的心灵交融。教师借情感的基础,以完整的人格、整体的精神,参与到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之中。这样,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地作用到学生精神的整体发展上,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发挥,有助于完整的人的培养。

4 结束语

当然,对于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不是主张对其理论的回归和追随,而是在可操作的范围内,汲取营养以发展当下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对人本主义德育的借鉴中也要认清它理论流派的不足之处,如它以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作为理论依据,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过分强调个体,难免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自由化的教育,忽视计划性和领导性,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等。因此,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借鉴西方教育模式应该要有选择性。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论评[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3.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24.

[3]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5]许平.当代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篇(9)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45-03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学校应该如何对此展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都作了重要概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本质也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同时还给各级各位学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提出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并在实际生活和教育中全面贯彻落实,这不仅是教育的相关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要求,更是各级各类院校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以青少年教育为重点

一个国家以及民族如果要实现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的宏伟目标,就需要这个国家以及民族的人们不断奋斗与拼搏,在努力与奋斗的过程中,核心思想以及价值观念是所必需的。核心价值观念意味着整个国家以及民族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品质。如果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树立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该国家或者民族的发展以及进步都会事半功倍,核心价值观会起到思想指导以及确定发展方向的重大作用,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1]

不论怎样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想对社会产生持续长久的影响以及期望的作用,都必须从青少年这一阶段就开始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国家长足发展的后备强大力量,青少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或者衰败。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定型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于外来的事物处于一个极为敏感的状态,他们对于是非黑白也没有自己正确的判断力,因此,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对于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更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由于青少年是属于年龄以及其他方面都比较特殊的群体,因此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下文中所阐述的几个原则。

首先,就是要熟记要求。这个原则实际上是就是理论教学,要求青少年群体能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精髓部分熟练掌握,不要流于形式。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应该使它成为自己知识体系中最为巩固的部分,成为脑中最为深刻的记忆,只要需要的时候就随时可以调动出来使用,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漠。由于青少年群体还无法接触到更多理论以及实践中的内容,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都处于懵懂的状态,无法进行深刻的分析以及理解。但是如果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铭刻在自己的思想深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以及知识认知能力也随之更上升到新的台阶,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也会不断深入,透彻,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行为,引导青少年树立起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品质性格。

其次,就是树立楷模。这个原则的侧重点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的模仿学习而展开阐述的。树立楷模,就是要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物,最为典型的抗战英雄、道德先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推选出来的楷模性的人物。比如说我国现行的全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小兵张嘎》《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文章都是典型的抗日英雄人物,这些标杆性人物与青少年的年龄相仿,他们的行为对青少年群体的触动更大,更能引起青少年的共鸣与模仿。除此之外,我们现在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都有很多值得青少年学习的楷模人物。比如奥运冠军、劳动模范等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具有很大社会现实性。这些人物的出现和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宣传,都会引起青少年的模仿学习,让青少年模仿楷模人物的行为,甚至可能深入到性格、思想的层面。

再次,就是从自身做起。这个原则强调的重点是青少年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自己的生活点滴中去。只有自己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践行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下,从点滴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谦虚好学,互帮互助。这个原则主要想培养青少年群体的虚心接受批评的品格。青少年群体正处于浮躁的年龄,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就会出现刚愎自用、自负狂妄的情况,对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都置之一旁,以自己为中心,这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大的阻碍。因此,应该帮助青少年形成虚心接受外界的意见的习惯,并能够对意见进行甄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青少年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和环境。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自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所身处的环境是否能够帮助、引导他行走正确的道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因此,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同学都应该自觉地施以援手,帮助其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父母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父母应该从幼年时期对青少年进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且以身作则,给予青少年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主要是由家庭以及学校构成的,因此老师和同学也同样具备这样的责任。

老师应该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根据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规律,循循善诱,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以及优良品格的培养,教书更要育人,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青少年朝夕相处的同学也是青少年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同学应该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思想道德问题上出现动摇的时候,给予援手,以同龄人的关怀和帮助让青少年更加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原则贯彻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和日常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教育我国青少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的复兴之路意义重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可以体现出我国的先进文化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是我们走我国特色的道路的体现。[2]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还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要理解和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体现到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当中就必须做好学校的教育,让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能够深刻地感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方面学校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味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学生不仅仅会感觉到无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如何恰当、潜移默化地让同学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体现在国民的日常生活当中,作为中国人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观,体现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精神追求。但是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形成的,要从少年时代的教育方面多着手,从青少年时期到成年形成较为固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普遍地认同以及接受,青少年才能在未来的成长中坚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不经意间都会表现出来,成长为一个为社会期待的,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番贡献的良好青年。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四化”是提出的,这四化指的是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以及生活化。[3]认为青少年要深刻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做事、做人。在谈话中也指出,个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明白事理,懂得国家大义;而且要遵守社会的纪律、风气;然后要做好自己,养成良好的品德。[4]他的要求不仅仅是对党员同志提出的,还是对社会上的每一个公民提出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做到上述的要求。这也是对于学校教育的要求,要求用合理的方法培养出为社会所期待的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才能为人们所更好地理解运用,而具体化的、形象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民的理解将会有更大的帮助,大部分人不太喜欢太过于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而且也是生涩难懂的,具体化、形象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处处感知到它,对于它的认同感会上升。日常化是一种较为常态的教学,教师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延伸,给他们讲解一些社会上道德高尚的人的一些例子,对他们走入社会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也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方面知识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般都是比较乏味的,空洞的,教师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呢?要求教师将这些空洞的、抽象的理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更加生动的语言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接受这些理论,并将理论转变成常识,引发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共鸣,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的结合,也使得教师的教更有效果,学生学习得更好。形象化更多的是给同学们讲述一些模范人物的事迹,让他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让他们自己感受到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美好的,反面事例的讲述则让他们明白什么又是不道德的以及丑恶的。而生活化则是让同学们在日常的学校活动中更好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理解、融入。

学校要注意用更好的、更加合理的方式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渗透到他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思想中更好地接受,在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引导自己的行为。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常常给学生树立一些道德榜样,让学生向他们学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引导青年学生好学、修德、笃实和明辨

为什么尤其重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呢?从的话中我想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他认为青少年正是出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而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价值观日后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对于国家来说,青少年的培养影响到了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对于该怎样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出了几项措施。他认为重点在于培养青少年好学、修德、明辨以及笃实。青少年应该有勤奋努力学习的精神,努力学习知识文化方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中西方关于这一点都很认同。比如说苏格拉底所提倡的知识即美德,我国也有“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的说法。可见,知识和美德的养成确实有着很大的关系。

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教育应该坚持的思想,教育学生爱国、守法、文明、诚信。明确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是非观念,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青少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自己做出选择与判断,而不是跟着别人的决定做事。是非观念要明确,把错的当成对的,会影响到他们的判断,以至于做出错误的行为,甚至是对社会造成危害。笃实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掌握理论知识,更应该知道应该怎么做,在实际中也确实是那么做的,只是单纯地讲空话是完全不够的。学校应该多做一些努力,安排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实际中践行那些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说小学老师教给学生要孝顺,就会常常给他们布置课后的作业,要求他们回家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情。升入初中和高中学校给学生安排的课外的活动反而变少了,但是到了大学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与时间都会多很多,要多出去经历,而不是整天呆在寝室。

四、结语

青少年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固定并形成是一个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经过接受理论、实践、再次学习以及实践的反复过程。因此,知识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学校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道德培养、明辨是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几个方面综合教育的过程中,使他们从思想深处接受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学生,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也应该是学习,不仅仅学习必备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培养自身思想道德情操的能力,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应该抓紧自己的学习时光,这个学习阶段青少年群体不用承担较为沉重的社会责任,也不需要为生活而到处奔波,是青少年最能够心无旁骛学习的黄金时间。青少年既应该努力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应该将目光放在自己视角之外的浩瀚知识,在不断提升自身涵养的过程,也无形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优秀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靳玉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J].教育研究,2014(11):4-7.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同时强调: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对高职教师的基本条件、师德师风、业绩能力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教研成果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实践中如何落实这些标准,如何将这些标准要求化为教学管理行动指南,化为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是本研究要达到的重要目的。

一、建立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教师水平评价是在正确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类型教育对师资能力、水平、工作态度等的要求,提出科学的评价标准,制定简单易操作的评价流程,对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成果进行全面考核评价的一种方法,是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准确判断的活动总称。教师水平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核心内容,是高职学校控制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教师队伍建设随着社会、家庭对教育质量的高要求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教师队伍的优劣,一直是困扰教育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高职教师水平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矛盾,我们需要研究、探讨、解决。一是评价形式繁杂,难以统一掌握,目前,部分高职学校对教师水平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听课、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日常检查上,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繁杂,人力成本很高,而效果很差,变成例行公事,轰轰烈烈地开场,草草了事地收场,收效甚微。二是评价标准不明确,现行评价标准既缺少对目标的明确要求,又缺少对实现目标的指导和支持,评价标准只是模糊地认为“谁好一点,谁差一点”,评价标准停留在约定俗成的观念中,缺乏刚性要求和柔性指导。三是评价的引领性不强,现行的教师水平评价只对固定时间内的教师水平进行优劣评定,对教师如何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缺乏方向性指引和发展性引领,造成很多教师在日常评价中可能得到优秀等级,但如果要申请更高职务或与全面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相比,就会发现相差甚远。

《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的明确了教师水平的评价标准,结合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制定出《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有以下四方面意义。

1.明确教师工作标准。《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不仅对教师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对教授、讲师等各职务的业绩能力水平、学历资历水平等做了明确规定,这实际上建立起了教师准入机制,在制度层面保证了教师的专业性、职业性,为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提供了可靠保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细了各项工作的优秀标准,使得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明确努力方向、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2.明晰评价程序。教师的主要精力无疑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越是简单、清晰的评价程序,越能节省教师“应付”检查评比的时间,教师越有精力投入到提高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工作中,因此明晰的评价程序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教师通过《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实施,清楚自己的职业标准,自觉地按标准工作,完善自己。教师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提高教师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提高教师在团队中的地位,这种自我认同和不可替代性会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自豪感,从而在工作中找到更多乐趣,愿意为团队承担更多责任,愿意为了学生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感觉就是归属感,意味着教师拥有一颗对学生终极关怀的良心,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不断学习和改进工作的动力。

4.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的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意味着明确的工作方向、清晰的工作目标和合理的绩效分配机制,因此会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立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建立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1。基础性原则。教师个体都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与教师的基本要求要结合,既要注重教师本身的基础水平,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提高。通过建立教师档案,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做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2.目标性原则。教师水平评价目标一定要符合国家对教师的目标要求、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符合学校发展目标要求。要建立和明确学校工作目标,明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做到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有结果。

3.整体性原则。教师队伍中客观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建立评价标准体系时,既要重视个体差异性要求,又要兼顾团队的整体性要求,做到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展开、整体推进。

4.过程性原则。教师评价过程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一次年终考核为最终评价结果,要把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结合起来,把日常检查与考核培训结合起来,做到过程管理、过程培训、过程检查、过程反馈。

5.激励性原则。教师水平评价必须与评先选优结合起来,与绩效分配结合起来,通过共同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共同探讨实现目标的方法,共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达到提升教师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效益的目的。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深刻领会其含义和要求,就可以构建较为系统、全面,并且实际操作性强的教师水平评价体系,如果在实际中能不断进行实践、验证、修订,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就一定能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与文献:

上一篇: 高中体育论文 下一篇: 风险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区别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