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安全护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8 10:44: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老年人的安全护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

篇(1)

1 老年人的服用药物护理

1.1 合理用药避免多种药物共同使用 许多老年人因患多种疾病,因此,每日服药几种或十几种药物者常见。根据老年人生理情况,使用药物种类过多会发生药物协同作用及拮抗和增加毒副作用。有关报道,在药源性疾病中有20%是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因此在药物治疗中抓主要症状尽量减少使用药物品种。

1.2 严格遵守治疗剂量服用药物 老年人由于自然衰老,机体各器官功能状态、生理机能已经发生变化,常规用药量已不适合,宜小剂量,或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再逐渐调整,以确保用药安全。老年人自然衰老,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特点是对绝大多数口服药物的吸收不变,对主动转运机制的药物吸收减少;对药物代谢、排泄能力降低,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老年人在服用常规药物剂量的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意外、与防治目的无关、对机体不利或有害的反应,包括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以及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的反应等。

药物的治疗计量与中毒计量相差较大,如果多种药物合并应用,再加上有些人治病心切,不遵守医嘱随意加大用药量,这样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建议老年人在一般情况下仅用成年人量的3/4或4/5,80岁以上老人则只用成人的1/2为宜;有肝、肾功能障碍者,其用药量更应慎重。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如身体状况,高、矮、胖、瘦等)大,所以用药上应尽量个体化计量,以做到用最小的计量达到最好成绩的治疗效果。改变药物剂量或方案时,须征得医护人员的同意。不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不随意混用某些药物。

1.3 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 有些老年人因患病年久,自己根据以前的症状不经医生诊治就自行滥用药物,却不知许多疾病的病情是随着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在不断变化中,因此不能自以为是,要么一成不变地用药,要么迷信广告满天飞的所谓“新药”,或偏信某个人推荐的“特效药”、秘方、偏方等,不根据自身的病情而滥用药,这样很容易延误已经变化了的病情,也易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就是老毛病,也应隔一段时间到正规的医院或找专门的医生作出检查、诊断,以便安全准确用药。

1.4 用药要讲科学性,不滥用滋补药、保健药、抗衰老药和维生素 老年人服用保健药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健康的安度晚年。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通过合理的饮食、乐观的心态、适宜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延年益寿,因此一般不需要服用滋补药。体弱多病者,不可以听信广告或他人介绍盲目服用或过渡服用保健品,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适当应用合理服用保健药。

1.5 服药技巧 服用药片多时,可分次吞服,以免发生误咽。药物刺激性大或异味较重时,可将其溶于水,用吸管饮服,服药后要饮足量水,以免药物未进入胃,药物黏附于食管壁上,易导致食管炎甚至形成溃疡,还会因吸收延缓而影响药效。服药后尽量采取立位或坐位,这时食道处于垂直位,有利于药片下行入胃。要用温开水,不应使牛奶、豆浆、茶水、咖啡等,因为会因饮料中一些成分与药物会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沉淀,影响疗效。吞咽片剂或胶囊有困难时,可选用液体剂型,如冲剂、口服液等。

2 对家属的指导

2.1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指导家属多关心老人,注意观察老人在服药期间的反应和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老人异常,应立即停药,保留药物,及时送老人到医院就诊。

2.2 协助、督促、老年人按时按量服药 对于有服药能力的老年人,家属应督促其按时按量服药,每次用药后检查老人服药是否准确无误,对于服药有困难或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家属或照顾者应耐心协助。当老人服药依从性好时,给予鼓励表扬。用药时间要准确,如餐前药、餐后药物、睡前药、降糖药、对胃有刺激的药物)中西药同服:服用间隔以1~2h为最好,因西药容易同中药里的鞣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药效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健胃消化药。胃蛋白酶,乳酶生在进食前10h服用才能更好地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食欲。吗丁啉、西利胃肠促动力药也应在饭前10h~30h服用。胃舒平、氢氧化铝等抗酸药最好在饭前1h服用。降血脂药物在睡前服用疗效好,可发挥药物在夜间控制游离脂肪酸的作用。如在说明书上写1d服用1次的药物最好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服用。1d服用2次早上8点、晚上20点间隔12h;3次早、中、晚间隔4h为宜。餐前指餐前1/2h,早晨前1h。

篇(2)

重视护理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任何疏忽都会给患者和自身带来终身遗憾。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1]。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创造安全的护理活动环境,抓好护理人员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训练,要求每个护理人员能够自觉履行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进行案例分析、定期组织讨论护理安全问题,提出护理安全操作的具体措施,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各项护理安全护理操作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护理的落实。

重视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与护理

一般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记忆力差,反应慢,辨别力迟缓,灵敏度降低,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导致固执刻板。老年外科多是起病急、疼痛突出,在病人缺少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要承受病痛折磨,致使病人视手术为“生死关口”,产生恐惧、焦虑比接受其他治疗时更为严重,甚至“死亡的魔影”会在病人意识中缠绕,求生的欲望,会让病人对医疗人员产生依赖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要及时观察,从关怀和鼓励出发,给予恰当的言语和安慰的口气,对病人作适当的解释,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专科医师的技术水平以及预后,使病人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因家庭亲情是无法替代的。

抓好易发生意外的重点环节,做好手术前后的安全管理

做好夜间安全防范管理: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夜间安全问题,如坠床、跌倒、猝死等,对每位新入院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对有既往史的患者提高风险等级,在床尾挂一条绿色的安全标志,把请护仪按键放在病人易拿到的地方,以便于病人有事求助时使用,必要时使用床栏和设“小心坠床和跌倒”警示标志,并与病人家属沟通,提出防范措施,予以落实,并详细护理记录。

加强巡视询问其所需:对反应迟钝、有性低血压或用安眠药的老年人及高龄老人,嘱其夜间尽量不要上厕所[2]。故床边准备好便器,如必须下床或上厕所,一定要有人陪伴。保证地面没有障碍物,晚上使用地灯或者床头灯照明。

注重观察病情: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的下降,常患有各种疾病,研究表明6:00~12:00时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的高发时间,此时血压最高,容易猝死[3]。所以需要提醒患者这一期间避免体育锻炼。对白天有诱因发生的患者,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夜间也应加强对病情的观察。患者的不适主诉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观察脉搏、心率。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及时抢救,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加强患者自身安全管理的宣传:老年人往往不服老,高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出于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心理,喜欢自己动手,对这样的老人要做好说服工作,让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阻止不安全的行为。

预估患者对手术耐受力:手术前要对病人的全身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查出可能影响整个病程的各种潜在因素,包括心理和营养状态,心、肺、肝、肾、内分泌、血液以及免疫系统等,评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在术前予以纠正,术中和术后加以预防。对有吸烟史者应在术前2~3周戒烟。

肺炎的预防: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应鼓励其做呼吸运动的训练,可增加肺通气量和提高排痰能力。术后由于切口疼痛,限制了病人咳嗽,要指导和鼓励病人做出有效咳嗽,定时翻身,必要时叩背,助于痰液咳出,预防肺炎。

口腔炎、腮腺炎的预防:术后老人的机体抵抗能力相对减弱,易于并发各种感染。口腔是细菌易于积聚的地方,老年人牙齿脱落、松动的多见,发生齿龈炎、腮腺炎。因此,术后的口腔护理极为重要,对卧床、禁食病人,要定时用盐水擦洗、洗漱,可清除口臭,改变细菌生存条件,预防感染。

压疮的预防:老年人血运缓慢,皮肤营养差,由于骨突出部位受压,已出现皮肤破损或压疮,故要1~2小时更换1次,必要时用50%酒精揉摸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保持床褥平整,清洁,使病人感觉安全,舒适。

预防切口裂开:老年人的细胞老化引起核酸和酶的功能退化,影响蛋白质合成,易造成切口愈合缓慢,如遇咳嗽、用力大便等使腹压增高的动作,就更易出现切口裂开。所以当咳嗽时指导患者用双手按压切口,避免震动引起的疼痛或缝线断裂;待肠胃功能恢复后,进食从清淡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半流质、普食,以少食多餐为宜,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富营养化易消化饮食,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利于机体康复,促进切口愈合。

术后管道的护理:根据手术方式往往术后留置各种管道,我们经常要检查放置的引流管有无脱落、阻塞、扭曲等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其引流效能,防止脱落,引流袋置低位引流,防止逆行感染,并应记录、观察引流物的量和颜色。

篇(3)

【关键词】老年痴呆;住院;安全管理

【Abstract】 Goal: The discussion senile dementia patient is hospitalized the period nursing safety control. Method: The security problem which December, 2010 20 example senile dementia patient is hospitalized period occurs to January, 2005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is hospitalized the period safety control measure to the senile dementia patient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Finally: The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common safe hidden danger contains errors attracts, takes by mistake, tumbles, is lost, the hot wound, the self-inflicted injury or offends somebody and so on questions, with the relative tender, has the conflict with the room patient is also the noticeable nursing safe hidden danger, possibly aggravates the patient symptom, to lead to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Provides the safe going see a doctor environment, the graduation nursing system to carry out, to take the diet and medication nursing effectively as well as strengthens the tender and so on can enhance the senile dementia patient with the room fellow patient to the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understanding to be hospitalized effectively the period security, improves the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enile dementia; In hospital; Safe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57-01

老年痴呆是老年期特有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人格异常、认知能力降低、行为和情感异常等,病人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痴呆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本性突破,护理对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比非痴呆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程度均增加,给护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20例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确诊为老年痴呆的病人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5-86岁,20例病人均因智能障碍、人格异常、认知能力降低、行为和情感异常等入院。

2 评估护理安全隐患

据报道老年痴呆病人发生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热伤、自伤或伤人等问题最为严重,与亲属照料者、同室病人发生冲突也是不可忽视的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加重患者症状、引起不良后果。本组病人1例发生误吸,经及时处理后未产生严重后果。1例病人发生将药物的锡箔包装连药一同服用,导致不得不行胃镜取异物。2例在做检查时与陪护走散迷路,经及时寻找找回病人。2例病人与亲属在病房激烈吵闹,之后亲属生气离去不再陪护病人。1例病人经常半夜在病房卫生间洗衣服,影响其他病人休息,同室病人坚决不与其同住一室,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

3 实施安全管理措施

3.1 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给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地板为防滑地板,保持地面干燥无积水,清除通道的障碍物,卫生间光线明亮、设置坐式马桶、马桶旁设有扶手架,走廊有扶手等。病人日常用的物品放在随手可及的位置。对有情绪不稳定的病人,避免刺激性语言,多安慰、鼓励病人,避免冲动行为发生。检查床头柜内有无锐利器械如刀剪等危险物品,检查门窗的开关。尽量减少外界因素所致的危险发生。

3.2 分级护理制度落实到位。老年痴呆病人突出的症状是记忆力障碍,常伴有定向力障碍等,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记得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发生迷路甚至走失。病人入院,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常出现不知道自己住几床、找不到病房的情况。对老年痴呆病人,不仅要严格按照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还应根据病人情况增加巡视次数。加强特殊时段的管理,如中夜班、中午班的管理。我们采用床尾挂分级护理巡视卡,要求护士按时巡视签名等措施确保巡视到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及处理问题。要求病人必须着病员服、戴腕部识别带,一旦发生走失等能提供帮助,便于寻找。

3.3 重视病人的饮食及用药护理。有资料表明[1]老年人进食误吸与年龄和疾病有关,患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的患者误吸发生率最高,老年痴呆患者误吸发生率可达65.38%。老年痴呆病人判断力下降,有时有食欲亢进和强烈的好奇心,常会发生误服肥皂、香烟等。对老年痴呆病人及照顾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及用药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误吸的危险性、误吸的症状及如何避免误吸。选择合适的食物,避免进食干硬食物及汤类食物,最好将食物做成糊状;进食时采取坐位;一次进食量不宜过大;进食不要过快、过急;进食后不宜马上平卧,30分钟内避免口腔护理等刺激性操作。病房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物品放置,将不可食用的物品收好,以免病人误服。服药方面,去掉药物外包装,将每次的药分装好,护士在发药时对痴呆病人应做到“服药到口”。病人一旦发生误吸及误服,应积极处理。

3.4 加强照料者、同室病人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使其了解老年痴呆的有关知识,理解病人的异常行为,增强应对技巧,不与病人争辩,避免冲突发生。我国老年痴呆病人主要在家中由亲属照料,有资料表明[2]老年痴呆患者突出的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问题是照料者困扰程度高的主要原因。而这个问题也是亲属送患者住院治疗的重要原因。老年痴呆病人成为严重的家庭问题,有的亲属对疾病缺乏了解,容易与病人发生冲突,给护理带来困难。由于老年痴呆病人精神行为的异常,易与同室病人发生冲突,导致不良后果。护士在接待老年痴呆病人入院时应尽量安排在病人较少的病房,选择理解、配合的病人同住一病房,加强与其他病人的沟通,为老年痴呆病人创造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

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危险因素及程度较非痴呆病人均增加,只有充分认识到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性。

篇(4)

AD, 即老年性痴呆, 是现阶段全球老龄化的一种现象。老年痴呆所导致的功能缺陷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而逐渐明显, 其病死率极高。目前还缺乏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的特异手段, 但是, 安全护理能够使老年痴呆病程得以延缓, 同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50名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 其中有36名男性, 14名女性, 平均年龄为(71.3±6.9)岁, 通过CDR(痴呆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有23名患者为轻度老年痴呆, 18名患者为中度老年痴呆, 9名患者为重度老年痴呆。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加强患者管理, 避免患者迷路走失 所选取的50名患者中, 有23名患者为轻度老年性痴呆, 具体表现为轻度定向力障碍与记忆力衰退。18名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具体表现为判断力与定向力障碍, 记忆力减退。为此, 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限制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单独外出, 若患者必须要外出, 则必须在其口袋中装写有联系方式与疾病的卡片。将陪护卡发给中重度老年痴呆患者家属, 让其了解患者必须要由专人陪护。

1. 2. 2 病区内设防滑标记 护理人员应随时保持患者活动区域地面干燥平坦, 并于卫生间设置防滑垫, 保证走廊与浴室设有扶手。保证患者衣裤合身舒适, 鞋子合脚轻便。对于尿频与反应迟钝的患者, 在其入睡前, 为其将夜间需要使用的便器与物品准备好[1]。在本组患者中有6名患者长期卧床, 所以护理人员给予其全天安全护理服务。1名患者存在焦躁不安的情况, 时常会担心氧气瓶会爆炸, 为此,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耐心、认真解释, 并在氧气瓶上罩绿色布罩。

1. 2. 3 确保患者安全服药, 避免患者漏服或者误服药物 对患者进食情况进行认真观察, 提醒轻度痴呆患者要细嚼慢咽, 防止患者液体与固体食物同时吞食, 避免患者出现窒息情况, 告知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进食糊状食物, 不能进食干硬或者汤类流质性食物[2]。对于吞咽比较困难的患者, 要实施鼻饲流质, 对患者给予鼻饲流质前, 需要摇高床头35°左右, 依照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进食指导。

1. 2. 4 饮食安全护理, 避免患者出现误吸、呛噎 所选取的50名患者中, 有一名中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藏药, 而且有两次出现漏服药物现象。所以之后规定由临床护理人员对所有认知障碍患者口服药实施按顿送服, 并做到发药到口, 对于存在自杀倾向、幻觉以及抑郁症的认知障碍患者和不配合服药的患者, 不仅要督促患者服药, 同时还要让患者张开嘴, 确定患者是否真的咽下药物。

1. 2. 5 加强皮肤护理 在重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中, 经常会发生皮肤受损的情况, 因为患者感觉比较迟缓, 而且无法对自身受压多导致的不适进行正确表达, 所以极易出现擦伤或者压疮情况, 所以在患者入院时, 护理人员要对其作相应的压疮风险评估, 针对风险程度的差异性, 制定有效安全护理措施。定时对长期卧床患者翻身拍背, 而且在翻身过程中不能硬拉、硬推、硬扯, 避免擦伤患者皮肤。确保患者所摄入营养充足, 以加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2 结果

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后, 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下降比较明显, 与护理前相比,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老年痴呆属于一种精神衰退、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行为异常的进行性慢性疾病, 如果不能对次病情实施悉心护理, 就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缩短患者生存期限。所以, 掌握好老年痴呆及时性、个体化以及有效性护理原则, 联合患者家属积极做好老年痴呆患者安全护理, 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病情, 使患者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提高患者的日常社会适应能力[3]。很多家属不重视老年痴呆病情, 决定导致此疾病的主要因素是衰老, 所以, 忽略了患者日常功能训练与治疗, 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因为目前我国的老年福利与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要让老年痴呆患者长期住院几乎不可能, 所以, 多数时间老年痴呆患者都是由家属护理。本研究中, 临床护理人员一方面要做好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 另一方面还要重视社会与家庭功能的发挥, 为老年痴呆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积极而且温馨的治疗环境, 对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日常自理能力进行培养, 鼓励患者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确保患者能够在自我照顾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医院还要积极联系社区居委会, 在社区定期举办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联谊会, 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讲座, 保证社会提高对老年痴呆障碍的认识与了解。通过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 可以为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 确保积极康复全面照顾替代以生活护理为基础的日常护理模式, 以有效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篇(5)

1.1病史采集困难且参考价值小 由于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降低,思维迟缓,因而病史采集较困难;老年人对疾病的敏感性降低,不能准确表述疾病的状况,病史的参考价值较小,故应反复确认,以免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1.2起病隐匿、症状体征不典型 因老年人感受性降低,往往疾病已经较为严重,却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无法依据症状判断是何种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有些老年疾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常无疼痛感,仅出现低热、食欲减退等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能以低热、腹泻或者阵发性房颤的症状出现。癌症患者可因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而延误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机会。

1.3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因全身各系统存在不同程度老化,防御功能和代偿功能降低,容易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约有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由于多个系统之间互相影响,各钟症状的出现及损伤的累积效应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使病情错综复杂。

1.4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 由于免疫力低下,抗病与组织修复能力差,导致病程长、恢复慢。由于各器官功能降低,且长期卧床,因而容易出现组织器官骨质疏松、压疮等多种并发症。

1.5病情变化迅速,预后不良 老年病进程缓慢,病程长,疾病反复发作,对身体各器官损害加重、致残率高,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各种诱因激化,病情易恶化。

1.6伴发各种心理反应 老年人患病后,在发病的不同时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发病初期患者往往以焦虑为主要表现,当病情有波动时患者主要 表现为恐惧,如果疾病长期未愈则患者又会表现出抑郁、绝望等心理反应,这些反应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对老年人心理、精神问题要给予重视。

1.7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由于老化使机体的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速度迟缓,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差,故老年人用药常会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对镇静剂、强心剂、利尿药等,一般成人常规剂量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用药宜慎重,不宜超量使用药物。

在对老年患者评估时应尽量考虑到上述特点,并注意个体差异,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与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在老年人的治疗方面应尽可能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功能。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行动不便、无人照顾使医嘱的执行能力下降并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应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减少用药种类和频次,以提高其用药安全性。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安全性。

2 老年患者的护理特点

由于老年病的表现、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的独特特点,护理方面也与成人护理有所区别。除了要做好疾病护理外,还要做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尤其要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2.1病情评估的全面性 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感知功能的缺损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变,接受信息和沟通能力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护士对老年患者进行评估时,要注意正确应用沟通技巧,通过观察、询问、体格检查、量表筛查、辅助检查等手段,获取全面、客观的资料,准确判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功能状态,为老年人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2.2疾病护理的特殊性

2.2.1要有责任心 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差,反应不敏感,健康状况容易发生变化,掩盖疾病的症状,病情发展迅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容易延误病情。要求护理人员既要有较高的专科护理技术,具备准确、敏锐的观察能力、正确的 判断能力,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以足够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全身心地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最佳护理服务,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

2.2.2注重整体护理 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与其他人群有不同之处,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有多种疾病共存,疾病之间彼此交错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树立整体护理的理念,研究多种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护理。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全面负责,在护理工作中注重患者身心健康的统一,解决患者的整体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护理业务、护理管理、护理制度、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各个环节的整体配合,共同保证老年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2.2.3增强老年人的自我照顾能力 对于老年人的需求,专业老年工作人员常常想到其他社会资源的协助,而很少考虑到老年人本身的资源。老年人在很多时候都以被动的形式生活在依赖、无价值、丧失权利的感受中,自我照顾意识逐渐淡化,久而久之将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要善于利用老年人本身的资源,以健康教育为干预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强化、巩固和维持老年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避免过分依赖他人,从而增强老年人生活的信心,保持老年人的尊严。

2.3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老年人患病后常伴有各种心理变化,常感到孤独无助、焦虑紧张,康复求生欲强,希望得到及时诊断、良好的治疗和护理。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和疾病特点实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在护理工作中,要善于通过观察、倾听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需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技术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疼痛和紧张情绪。在生活上给予充分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保持愉快的心境。

篇(6)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207-01

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因年龄增大、犯病等的影响而易发生跌倒情况也逐渐增多。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一旦跌倒极易造成骨折,严重的甚至意识丧失和瘫痪等,这使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及预防老年人跌倒尤为重要,应该把预防老年人跌倒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06年1月到2008年1月老年人127例(按1984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规定,将60岁作为我国划分老年人的标准),选取老年人的年龄在60岁至68岁之间,性别无划分,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有专业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老年人的年龄、性别、体重和病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大以及患病数量增多,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如眩晕、昏厥、偏瘫、惊厥、足部疾病及足或脚趾的畸形等都会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稳定性、协调性,导致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和步态紊乱。现对以上2组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了解其晕厥史并且及时给予治疗。对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平衡功能障碍者,应在职业医师协助下评定其步态及平衡能力,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药物治疗。

1.2.2对照组中老年人由专业护理人员从老年人各自的生理因素分析其有可能发生跌倒情况的可能性以及给予其帮助以避免跌倒危险,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老年人的站立和行走进行测试,定量测定步态失衡;专业护理也应对老年人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并帮助老年人分析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给予充分的讲解和指导,让老年人对跌倒所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充分明确以及如何加强自我防护的安全意识,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意义十分重要;专业护理还应帮助老年人了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才适合自已,居室布局应简洁,通道及两边应无障碍物,做到合理、安全。如:老年人较常走动的地方应保持良好的采光条件,大型家具集中堆放于老年人不经常进出的地方,地板和卫生间应做好防滑措施,卫生间开间小,多类器具棱角多,特别注意进入卫生间入厕和洗浴时,应在地面平整铺设防滑毯,楼梯间和卫生间应设有扶手,安装通讯设备并保持通畅,以做为应急联络,便于跌倒时及时呼叫急救。

根据以上方法对老年人追踪2年的调查,将发生跌倒次数记录下来,采用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2年以来两组跌倒次数记录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进行护理干预后的老年人跌倒次数较少,并且减轻了严重危害的情况和避免了发生死亡的情况。

3讨论

跌倒不仅引起老年人生理、心理损害还对社会经济存在影响,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众多,包括生理因素(如步态和平衡功能下降,听觉、触觉和视觉的下降,骨骼肌肉系统的退化)、自身疾病因素(心律失常、颈椎病、关节炎及肢体疾病等)、健康教育因素(对健康知识和跌倒后果的严重性的不了解)、环境因素(周围环境昏暗、没有扶手、地板易滑)等。通过专业护理的干预措施不但能减少老年人跌倒次数,而且还能尽量避免或减轻因跌倒发生严重乃至威胁生命的程度。跌倒是与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预防老年人跌倒是解决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专业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可看出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更有效。因此我们提倡老年人进行专业护理照顾,应该直接推广老年人的专业护理。

对预防老年人跌倒专业护理干预是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于专业护理制度、专业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就至关重要。专业护理过程中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在发现问题和隐患时能及时作出解决措施。护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和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护理人员学习老年护理知识,了解并掌握老年人生理特点、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莫新少,韦琴.新时期书写护理记录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护理,2003,9(7):553

篇(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22-02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增长,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对医疗护理保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老年护理也越来越热门。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不仅要认识疾病还要学会识别潜在的护理风险,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护理,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1 老年病人的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出现衰退,听力、视觉、操作能力和反应速度逐渐降低;加上精神活动能力减弱、人格的改变等多重因素,老年人在患病时会非常痛苦。老年护理从业人员不光要照顾老年人生理,还要重视老人心理问题,对可能发生的事做出正确判断。

2 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常见的风险

在老年病房里最常出现的安全风险有“跌倒、压疮、突发病情变化、老年病人因感受性降低,疾病发生变化时常无自觉症状、自杀”等。老年护理人员在照顾老人安全用药的同时还应注意老年人的这一系列风险。

2.1 安全风险。

2.1.1 跌倒。跌倒是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风险,欧美等国每年有35%以上的老年人跌倒1次或多次,跌倒在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因排序中,位列第6位。对北京市10个城区2895名老年人的安全调查显示,跌到的发生率为31.26%,居所有安全问题之首。

2.1.2 压疮。调查显示70%的压疮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老年病人的压疮比较隐蔽、易继发感染、愈合困难,加之老年病人全身反应不明显,常常会贻误治疗时机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发生压疮的老年人的死亡率与未发生者比较增加了4倍,如果压疮长期不愈合,其死亡率增加6陪。

2.1.3 突发病情变化。老年病人因感受性降低,疾病发生变化时常无自觉症状。据统计35%~80%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无疼痛;49%的老年人患腹膜炎时疼痛反应不明显,往往会延误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导致严重后果。

2.2 影响老年人用药的相关因素。老年人在用药方面也应时刻注意。老人因胃粘膜逐渐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使PH值升高,胃血流量减少,肠蠕动减弱,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一些亲脂性的药物如巴比妥、地西泮等,容易在脂肪组织内蓄积,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护理人员在给老人用药时应注意。

2.2.1 老年人的药物动力学特点。药物的吸收:老年人因胃粘膜逐渐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使PH值升高,胃血流量减少,肠蠕动减弱,这些改变都能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流分布于全身,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有身体结构的组成成分(水、肌肉、脂肪)。老年人随着老龄化,在结构成分上,水及肌肉成分减少,而脂肪成分增多,也会影响药物的分布变化。尤其是老年女性,脂肪成分的增加较男性明显。

2.2.2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肝脏代谢,由肠或肾脏排出体外。肝脏作为主要代谢器官,在此主要通过各种酶类的活性,促进药物的生物转化,通过肝脏血流等决定药物代谢、排泄率。但老年人的肝脏体积和重量随老龄化而减少,功能性肝细胞和肝血流量也逐年减少,因而对在肝内代谢和排泄的药物会有一定的影响。

2.2.3 多种药物相互干扰的影响。年老病多,联合用药在老年病人中十分常见。几种药物先后或同时应用,往往会使药效加强或削弱,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至诱发中毒,有时甚至属于配伍禁忌者,却误以为原发疾病的病情发展,导致生命危害。

3 老年病护理风险防范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尤其是身为老年病房管理者的护士长,在工作中应充分评估老年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做好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风险预案,积极介入病房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老年病人安全知识的宣教,做到防患于未然。

4 按分级护理规定时间巡视病房

三级护理的患者没有明确的规定时间,夜间一般要求每小时1次。但老年人睡眠浅,频繁的巡视容易惊醒患者,造成患者不满。除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取得谅解外,要求护士在夜间巡视过程中,注意动作轻,关门轻。在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时,切忌把光直照到患者脸上,可用手挡一下光源。

5 夜间主要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评估老年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且做好培训,建立起健全的风险预案,加强对老年病人安全知识的教导,做到防范于未然。护理人员应时常对患者做好宣传教育,按规定时间巡视病房。在夜晚时分应注意的一些安全问题有“坠床、猝死、外出”。

5.1 坠床。我科通过调查,建议使用使用日本进口的八乐梦电控护理床,床两侧同时具有扶栏,升降便捷。夜间护士在患者睡前检查病床的护栏是否升起,并调整合理的床高,一般为47cm,便于患者安全地起身和躺下。

5.2 猝死。研究表明6~12点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的高发时间,此时血压最高,容易猝死。所以需要提醒患者这一期间避免体育锻炼。对白天有诱因发生的患者,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夜间也应加强对病情的观察。猝死发病急、病情凶,因此,应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对猝死的认识,掌握其发病诱因、规律、临床先兆,避免情绪激动、劳累、饱餐、饮酒过量等因素。

5.3 外出。大多数老人有清晨锻炼的习惯,一旦病情稳定,往往恢复晨练,选择的地点、方式因人而异。而此时正是晨间护理工作最忙碌的时候,当班护士无法顾及每一个患者的行踪。为防意外,平时除做好宣教,严格请假制度外,还需要了解患者晨练方式、持续时间、愿意选择的地点。鼓励在院内、病区内活动,避免选择过于僻静的地点。鼓励与病友同行,尽量不要单独活动。如患者超出平时活动的正常时间,没有按时返回病房,应提高警惕,组织寻找。

参考文献

[1]老年医学委员会.实现健康老龄化迎接21世纪人口老龄化挑战.北京:中华医学会,2007:259

篇(8)

         老化是有机体不可避免的自然变化,人的老化始于胎儿期,而后持续直至死亡。老化的速度在成年时进展得较快,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但其老化程度各有不同,且根据个体的功能差异而有所区别。老年人如果能重视对身体健康的管理,并给予身体应有的呵护,使身体对老化所造成的机能、心理、社会发展等的影响具备最佳的适应状态,就能够健康、愉快地度过晚年。笔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0余年,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1   老年人康复护理的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的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对中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应当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特点。

        1.1 了解和掌握老年人伴随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1.2 深知老年性疾病具有病程较长、并发症多、恢复慢的特点。

        1.3 生理上的老化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和改变:他们会因身体功能的低下,导致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低下,如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生活能力以及应对各种刺激的承受能力。

        1.4 无论是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健康维护、心理支持,还是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获得等,都离不开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而老年人和儿童一样,比成年人更需要呵护。所以,康复护理在老年人的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老年人康复护理目标

        2.1 注重健康的维护,预防疾病和意外伤残的发生。

        2.2 给予心理支持,减少或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 

        2.3 配合治疗实施护理措施,促进疾病的痊愈。

        2.4 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痛苦。

        2.5 提高adl的自理能力。

        2.6 给予健康管理指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3   老年人身心变化及其康复护理要点

        3.1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需保持营养及水与电解质的平衡。足够的营养摄取,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预防疾病和残障的能力。

        3.2 老年人耐力不足,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而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是使人体体能得到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3.3 适度的活动与运动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个人体态,维护和促进健康。否则,不仅机体各部位功能变差,而且还容易造成肌肉萎缩。运动的目的在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呼吸功能、维持肌肉紧张度,此外,适度适量的运动还能增加老年人的活力和自我信赖程度。不过,老年人的运动一定要适度,要根据个人体力来选择适当的项目、次数和运动量,否则便适得其反。如果因年迈体衰不能参加运动,则应当力求增加老年人的活动性(活动性指个人在其所处的环境内能移动的能力),避免过多的依赖性,尽量使老年人在提高活动能力的同时,增进自尊和独立性,激发其参与各项活动的兴趣,这都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4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降低使得他们知觉的感受能力变慢,表现为反应迟钝,自觉症状不明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病情,以保障治疗的及时到位。

        3.5 老年人机体的反应能力差,需要有安全维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这使得他们对刺激源的接受、传达及反应能力越来越差,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痛觉、知觉、温度觉等各种感觉能力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及时必要的安全维护。

篇(9)

睡眠指导:老年人常表现为难以入睡、容易惊醒、醒后不易再睡,清晨醒来过早,而白天昏昏沉沉的。指导老年人睡前应尽量不要想过多事情,避免喝茶或长时间看电视等。睡前可喝杯温牛奶,用热水洗脚等。指导老年人生活起居,顺应自然规律,春季晚卧早起,夏季晚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3],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安全指导:指导老年人变换时,动作要慢。上下楼梯要慢,手要扶好栏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最好有家人陪同。宜选择拐杖椅子双用途的辅助用具。睡前避免大量饮水,以减少晚间上厕所的次数。一次洗澡时间不能过长,洗澡水不要过热。要及时更新一些陈旧的电器及燃气用具。告知老年人一些随时要用到的物品,应该摆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而不需要用凳子或梯子去拿物品。

对家庭环境设施的干预:家庭设施要便于老年人活动,卧房、厨房及客厅不应有过多杂物,以免走路时绊倒。浴室地板要防滑及保持干燥,浴缸边加上扶手以保安全。夜间起床上厕所,室内一定要开灯照明。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独立生活,缺乏子女的的关心和照顾,觉得寂寞和孤独,所以护理人员多与老年人交谈,了解老年人的心理与要求,和他们谈心交朋友,以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告知老年人保持情绪稳定,凡事要想得开,不要计较小事。由于慢性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总是怨天尤人,护理人员要鼓励老年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预防疾病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督促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告知老年人最好每年做一次健康检查,可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病情有无发展、加重、减轻,有利于指导以后的治疗。也可针对自身疾病重点进行检查。在平时也要注意一些可疑的疾病症状,这样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疾病,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篇(10)

关键词:

护理专业;本科生;老人观

人口老龄化不但给我国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提高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我国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将老人观分为对老年人的整体印象和对老年人家庭作用的认识两个方面来对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老人观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西安市某大学2012—2015级在校护理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参加志愿者活动与否、年级、独生子女与否等。(2)老人观量表:选用蒋丽等[1]编制的老人观量表,共42个条目,分为对老年人的整体印象和对老年人家庭作用的认识两大部分。分别采用语义差别法(SD法)和李克特4点计分法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生对老年人的印象越好、对老年人家庭作用的认识越清晰。本量表将护生对于老年人的整体印象分为外在特征、人格特征、内在特征3个方面,将护生对老年人家庭作用的认识分为家庭核心、安全基地、亲情纽带、文化传承4个方面。经检验,老人观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5,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0,说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收集资料的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护生独立完成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8%。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及统计描述与分析,用百分率、(x±s)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469名调查对象中,373人(79.5%)参加志愿者活动,96人(20.5%)未参加;一年级158人(33.7%),二年级141人(30.1%),三年级170人(36.2%);普通护理专业337人(71.9%),涉外护理专业132人(28.1%);独生子女156人(33.3%),非独生子女313人(66.7%);来自城镇的185人(39.4%),来自农村的284人(60.6%)。

2.2护生老人观的得分情况

2.2.1护生对老年人的整体印象

调查对象在对老年人整体印象各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为:外在特征(18.74±3.69)分,最高分30分,最低分9分;人格特征(18.87±3.22)分,最高分30分,最低分11分;内在特征(18.01±3.09)分,最高分25分,最低分8分;总分(55.62±8.58)分,最高分85分,最低分34分,得分均处于中间水平。

2.2.2护生对老年人家庭作用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对老年人家庭作用的认识处于中等水平,各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为:家庭核心(11.36±5.60)分,最高分38分,最低分0分;安全基地(15.97±6.84)分,最高分49分,最低分0分;亲情纽带(13.36±5.57)分,最高分18分,最低分0分;文化传承(10.94±4.67)分,最高分15分,最低分0分;总分(51.64±21.61)分,最高分95分,最低分0分。

2.3不同人口学资料的护生老人观的得分情况(见表1~2)

表1显示:在“外在特征”和“总分”两个方面,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护生较不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护生得分高(P<0.05);不同户籍的护生在“内在特征”方面的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生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独生子女与否方面的老年人整体印象得分和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显示:不同年级的护生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的得分和总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护生比未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护生在老年人“外在特征”和“总分”两个方面更高(P<0.05),说明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护生对老年人的整体印象更好。陈冬青[2]认为:大学生与老年人的实际接触能够促进其对老年人的“肯定”印象,可见志愿者活动能够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正向认识水平。来自农村的护生较来自城镇的护生在老年人“内在特征”得分方面更高(P<0.05),这可能与护生的成长环境及成长经历有关。在对老年人家庭作用的认识方面,三年级护生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得分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护生(P<0.05),这主要与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开设有关。陈曦等人[3]认为:医护工作者对于老年人的态度越正向,其对老年人的照顾行为和照顾方式越积极。可见,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开设能够改善护生对于老年人的印象和认识。刘宇等人[4]认为:老年护理要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需要考虑其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因此,促进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不但要从老年护理课程入手,还应注重加深护生对老年人的正面印象,提高护生对老年人家庭作用的认识水平,多开展关爱老年人的志愿者活动,从多方面入手,加强护生对老年人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蒋丽,高健,金昌德.护理本科生老人观及服务老年人态度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9):61-62.

[2]陈冬青.中日大学生的老年人印象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3):89-90.

上一篇: 教育科研方法 下一篇: 安全防范知识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