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企业如何监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8 10:44: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危化品企业如何监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危化品企业如何监管

篇(1)

《方案》包括对60个重点县攻坚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等方面的要求,如何准确理解《方案》中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攻坚工作?本刊记者采访了《方案》的主要起草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监管三司司长王浩水,请他详细介绍《方案》的要求。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总工,您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60个危化品重点县的安全攻坚工作作为2014-2015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开展攻坚工作,希望危化品重点县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怎样的改观?

王浩水(以下简称“王”):60个危化品重点县是全国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其安全生产状况直接影响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能否实现稳定好转。通过攻坚工作,要实现重点县危化品事故总量明显下降,重点县人民政府的危化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促进重点县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具体来说,就是各重点县的危化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攻坚前五年的平均死亡人数下降50%以上,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力争杜绝重特大事故。部分安全形势较好、近几年未发生事故的重点县,力争杜绝危化品事故的发生。重点县的危化品生产企业要全面实现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化工园区建立并运行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

我们要求重点县所有的危化品企业,都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实现三级达标。对于安全生产条件好、安全管理水平高、工艺技术先进的危化品企业,鼓励申请二级达标评审。有条件的重点县要大力培植一级标准化企业。通过示范引领、经验交流和共享,提升整个地区的标准化水平。

重点县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存在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危化品企业,要全部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涉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要全部完善监控措施。对大型危险化工装置,要装备集散控制系统(DCS)、紧急停车系统(ESD)或安全仪表系统(SIS),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在危化品企业中全面推进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和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评估(SIL),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同时,要加快推进重点县危化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危化品动态监管、应急救援和电子政务等功能。目前,可利用的信息系统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危化品经营许可申请审批系统、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危化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查询系统等。此外,要推动危化品安全标签的全面应用。

下一步,将依托国家安监总局“金安”二期工程,进一步实现危化品行政许可、危化品建设项目、标准化、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事项的动态监管和相关电子政务。

通过攻坚工作,还要促进重点县化工园区建立健全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实施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强化园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构建一体化管理系统。开展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定量评估工作,科学评估园区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消除、降低或控制安全风险,已建成投用的化工园区,每5年要开展一次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结合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基准,开展城区高风险危化品企业的评估,有序开展进园入区工作。

记:根据《方案》中的要求,重点县及其危化品企业应如何落实这一工作?

王: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攻坚工作应从强化源头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3个方面入手。

源头管理就是关口前移,主要抓手是实施安全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化工园区,严格园区企业准入,合理布局园区企业,实施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加强安全设计监管和推动城区高风险化工企业搬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化品的生产和储存的规划、布局和控制,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对危化品的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规划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强化化工行业源头管控的规范性文件,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导则》就提出了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应当遵循的技术原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要求科学规划化工园区,严格园区企业准入,合理布局园区企业,加强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各重点县要建立“责任明确、管理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园区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将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搭建园区内企业安全管理“比学赶帮超”的平台,强化园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管控,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建设,促进园区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重点县还要大力促进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用国家财政支持关闭产能过剩、安全隐患突出、布局不合理等各类小企业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化工企业整顿关闭与转型,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我们从建设项目设计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和标准化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企业层面可以执行和落实的对策措施。

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住建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加强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

根据《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可以指导具有一定安全生产基础的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管理、风险管理、装置运行安全管理、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试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持续改进等。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指导企业逐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机制。

为突出遏制事故的关键要素,《化工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以总局令形式颁布,明确了化工企业生产安全应抓住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提出企业保障生产安全的最基本、最重要规定。

此外,国家安监总局还将继续推进危化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过程管理、变更管理等多项当前急需的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

各重点县在强化安全监管方面,应加强组织领导,在县政府尽量配备具有化工专业背景、有化工企业管理经历或接受过危化品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分管领导。加强危化品监管队伍建设,原则上每40个危化品企业配备1名安全监管人员(至少应有2名危化品监管人员)。要加大对重点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的危化品知识培训力度;强化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

重点县要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强化危化品安全生产人才培养。指导监督危化品企业健全企业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全员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开展持续不断的全员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强化危化品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考核,提升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能力。要建立危化品安全监管专家库,积极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

记:对于攻坚工作的开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推进?

王:我们计划在国家安监总局政府网站危险化学品板块中,开辟重点县攻坚工作系统。每月,各重点县将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系统上报,以便总局跟踪了解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将各省重点县的攻坚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并通报所在省党委、政府;力争每年召开一次重点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专题工作会,通报工作目标落实情况,交流工作经验。

省、市安监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制定针对重点县的培训计划,开展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和执法检查等方面的培训;国家安监总局已经对重点县领导干部开展了一次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我们还将促进总局、省、市和重点县实现培训资料、事故案例等资源的共享。

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和省安监局将积极协调、支持、推动部分重点县的安全监管人员,到总局或省、市(地)级安全监管局以及有关中央企业挂职锻炼的试点工作,强化交流学习。

篇(2)

贵州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行动,充分运用贵州交警大数据云平台,迅速摸清全省危化品存放运输的现状与隐患,精确预警、准确研判,针对性地提出了“八条新措施”,旨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迅速反应 上下同心

今年6月16日至18日,来到贵州视察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着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贵州越加重视公共安全。

8月13日晚,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主持召开省委、省政府紧急专题工作会议,陈敏尔毫不回避问题:“我省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向好,但一些重点领域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我们要高度重视,更加警惕,举一反三,警钟长鸣!”

紧急工作会议上,一条条的指示明确到责任主体,落实到执行人员。

“各级党政领导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问责!”

“各企业单位主体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构建‘安全共同体’,守住安全防线、安全底线。”

陈敏尔指示:“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要带头率队开展安全督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要严格落实分级挂牌督办制度,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八条新措施”横空出世

14日,贵州省公安厅召开新闻会,出台安全监管的“八条新措施”,进一步强化危爆物品管理。

“八条新措施”包括加强枪支弹药与危爆物品严格管控、加强民爆物品储存使用等环节安全监管、加强剧毒化学品与放射源安全监管、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开展危化品运输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筑牢危化品运输安全监管“数据铁笼”、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执法管理、加强危爆物品安全管理使用宣传教育等八个方面。

相关部门据此在不同领域严格排查,涵盖枪支弹药、危爆物品、剧毒化学物等不同危险源,实行动态、静态双重监管,在仓储、运输、使用等多个环节严密督查,督查到人、督查到企业、督查到仓库,确保精确管控到位。

“八条新措施”出台后,一些具体的新措施纷纷出炉。自8月15日0时至9月6日24时,一律暂停对向北京或途经北京以及跨省运输枪支弹药、爆炸、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运输活动的审批。自8月31日0时至9月5日24时,全省境内暂停一切爆破作业及运输民爆物品活动。

事实上,“八条新措施”酝酿已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比如全省8月14日开展的危化品运输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早在7月就已谋划部署,在贵州省“打非治违”集中整治交通违法统一行动实施方案中,危化品运输车辆的排查为第三波次的行动,时间安排为8月25日开始,只是因为突发的状况提前了。

准备充分,摸清底数,贵州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这背后,是全省上下各级公安部门对公共安全一以贯之的重视。“八条新措施”出台,不是贵州病急投医的反射行动,而是酝酿已久的一次战役,是严上加严、快上加快、精中更精的保卫全省人民公共安全。

一线战斗 分秒必争

在天津召开的记者会上,人们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数据:“全国有2.5亿吨的危险化学品,南北穿行、东西拉运。一辆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如果安全监管不好,实际上就是一颗颗移动的危爆炸弹,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

此次爆炸是危化品存放在仓库中发生的,但以往,更多的危化品爆炸与泄露是发生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是真正的高危环节。

8月18日,“八条新措施”全面推行已经4天,记者来到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整个机关办公室只剩下少许办公人员值班,交警总队高速指导处的孙斌警官告诉记者,总队成立了10个工作组,目前已经全部奔赴一线督查,办公室几乎没人了。

在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也是如此,省公安厅宣传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机关领导带队,工作人员都出岗执勤督查。

前方不断传来消息。8月15日下午,黔东南州交警支队高速大队二中队在麻江收费站查处了一起非法运输液化氧气罐的违法行为。

当天上午,在遵义,一辆装载着16吨汽油的危险品运输车,因故障抛锚在杭瑞高速公路上,情况十分紧急,当地交警部门迅速行动,采用拖车拖运、警车护送的方式,将故障车及时拖运至虾子服务区,成功消除一起重大安全隐患。

如何保证精确预警、精确研判?

“动一动,必监控。”在省交警总队,一名黄姓警官向记者介绍了由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安监局联合研发、于今年1月28日正式上线的“贵州省道路交通综合监管云平台”的运作情况。该平台开创了我省“源头化”、“信息化”、“动态化”综合监管的新篇章。

在云平台上,记者看到有各项监察分类,当点开危险品运输车辆一栏时,马上出现一排预警信息,包括累计积分达到12分的车辆数量、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数量、营运许可证过期的车辆数量等等,都是实时数据,每一条预警信息都由当地公安部门接受处理,处理完成后第一时间回馈到云平台上,解除预警。

篇(3)

一、引言

上海作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其危化品每年的流量超过3000万吨,其中又有相当数量的是剧;每天都有超过6000辆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穿梭在上海的繁忙车流中;超过3000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仓储、经营和废置企业,如果一旦管理不慎或者失去监控,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各相关危化品监管部门对危化品安全监控工作慎之又慎,但在旧的管理模式下,由于缺乏信息监控手段,造成危化品物流状况与上报信息严重脱节,无法实时有效的监管,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政府管理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切实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上海市相关危化品监管部门非常重视利用最新技术手段,改革政府管理流程,实现有效监管。

二、关键技术和设计理念

1.RFID数据采集技术:RFID 技术(无线射频)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Tag),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贮存危化品容器的数据信息;阅读器(Reader),负责主机和电子标签的数据交互;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标签进行读写控制等,在复杂的系统中,它仅提供通讯接口,业务逻辑处理托管于主机。

2.GPS/GIS技术:该技术用于实时记录在途车辆的行驶速度、行驶路线等,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供不同职能的监管部门选用。

3.集成理念:系统的集成思想在这里体现为对储运一体化的重点把握和政府集成管理的高度愿景。危化品的全管理涉及行业类型众多、监管部门众多,如何协调沟通,既不互相制肘又能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流的顺畅,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寻求突破口,需重点把握危化品流转的焦点环节――存储、运输,并通过货物调度和业务处理将二者紧密关联,达到“抽茧剥丝、直取重点”的效果。政府集成管理不是指单一职能部门内,而是横跨众多无隶属关系的平行政府监管部门,使这些部门通过这个管理模式实现监控信息的共享、对事件的迅速反应和工作的协调沟通。

三、业务描述和系统设计

在这个管理模型中,涉及政府监管部门、危化品运输企业、危化品生产企业和危化品使用企业,其中政府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的主要视角是仓储。在这个储运一体化的管理模型中,一个特点是危化品的包装物是固定可重用的,只要这个包装物的安全性能可靠,则爆炸、泄露等事故发生的概率就大为降低,这就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牢牢监控包装物的流动情况以及各项安全指标属性,如年检日期、维修次数、最大可承受压强(若危化品是液化气体)、材质、容器内危化品残留量等等。根据上海市安监局和上海市城市交通局目前对固定包装类危化品(主要是剧)的监控需求,我们设计了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利用Socket中间件通信的系统体系来实现该管理模型。模型具体业务描述如下:

运输数据采集环节:运输是业务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监管部门开始动态监控的开始。运输企业根据使用企业向生产企业提出运载危化品的请求,调度人员通过运输管理子系统客户端安排车辆、司机、押运员进行调度,在录单和调度的过程中,系统企业、车辆、司机、押运员数据的资质比对,比对基础是政府部门登记在册具备此类危化品业务的企业、车辆和人员信息的信息库,系统还自动进行是否超载、是否在违反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出车,录单调度后将数据本地保存,并上传系统监控中心,如有违规调度,违规数据一并上传至监控中心。

生产企业出货登记环节:首先,在生产企业生产车间的危化品装入危化品容器环节,由于我们预先对每个容器贴装RFID电子标签,相当于每个容器有具体的身份识别标志,其具体信息以该RFID电子标签号作为主键存储于一个公共表中。当入库时,经RFID阅读器记录新装容器电子标签编号信息,记录产出情况,同时仓库做入库处理,及时变更库存情况。同时对具体容器的信息可以通过上述公共表查看详细信息,以辅助其他业务,如维修提醒、年检提醒、损耗提醒等等。其次,当运输企业的运输车辆到达生产企业,RFID读取车辆、司机、押运员RFID电子标签,进入客户端业务处理队列等待业务干预,同时结合门禁系统判断该车是否有资格进入生产企业,如果确认可以就放行,否则不予放行。最后,装载危化品的危化品容器从仓库出货时,仓管员用RFID手持读写设备读取危化品容器上的RFID信息,利用WebService技术远程下载运输企业单据信息,并做出库处理,同时实时变更库存情况,一并发送系统监控中心。车辆装上危化品容器后出使用企业时,门禁系统检查该车是否属于正常出车业务,如果是则予以放行,否则不予放行。

装载危化品容器的车辆在途运输环节:此时危化品随着车辆的行驶处于运动状态,按照旧有模式,此环节的监管力有不逮,现在通过GPS/GIS系统结合通过前两个环节上传的作业数据可以甄选监控数据,充分发挥GPS/GIS测量行驶车辆速度、行驶路线、异常停留、出车时间的技术优势,与作业单据进行关联,达到了数据采集和业务处理相分离的目的,自动提取告警信息送达相关负责人员,方便了政府监管部门的监控。

装载危化品的危化品容器送达使用企业作业登记环节:首先,使用企业门口RFID阅读器读取车辆、司机、押运员和危化品包装物上的RFID电子标签,门禁系统根据读取的车牌信息、司机信息、押运员信息以及货物信息验证该车是否具备进入厂区的资质,有任何一条违反资质或者违规运载都将上报系统监控中心并不予自动放行,如果资质许可且无违规运载,则记录车牌信息、司机信息、押运员信息以及货物数量信息,形成单据信息进入待处理队列。随后,仓管员对处理队列进行业务处理,主要是进行入库管理操作,同时将信息上传系统监控中心。当危化品容器从仓库出到使用车间,仓管员要扫描出库危化品容器上的RFID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将信息送达客户端,仓管员进行出库处理。最后,空的危化品容器从使用车间出来后到经RFID阅读器记录读取标签信息,系统自动将该危化品容器状态设置为空瓶,完成危化品容器从出厂满状态向使用后空状态的自动转换,同时将数据上传到监控平台,使政府监控部门实时了解危化品消耗情况以及当前危化品容器的空满状态。

上述描述的是运输车辆在上海市内运作的情况,而实际上很多车辆来自于外地,比如生产企业属于外地而使用企业在上海市内,这时政府监控部门在道口监控该运输车辆,在道口进行区别于市内流转情况的业务处理,保证外来车辆也进入储运一体化监控体系,保证监控的全面性、无例外性。上海辖区外车辆通过道口进入上海市区,需在入沪危险品专用通道处,设置RFID读写设备。道口人员通过Web查看关于该车的预申报登记情况,如果有审核通过;如果没有经再次确认后进行登记准备放行。并为每辆危险品车辆配备一张RFID电子标签。有此电子标签和制作的运输作业单据,从业务流程上看,外地来沪车辆融入了市内闭环流转的体系,可与本地车辆等量齐观。

通过图所示的可视化管理模型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业务流程和系统设计。

四、政府监管效用

实时掌握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是生产和使用企业的危化品原料、使用规模、主要产品、生产规模;运输企业的从业人员和车辆信息)。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查阅有关企业的信息,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对运输企业车辆的性能状况和维修记录细致了解,减少车辆由于性能或年久失修问题引发事故的隐患;对运输企业人员资质和培训情况的掌握,减少由于操作不规范引发事故的可能。有利于提高政府监管部门事前预防能力的大幅提高。

实时掌握生产和使用企业的仓库信息(包括仓库名称、仓库地址、仓库级别、货品类别、安全装置、保存要求)。仓库是生产和使用企业的重要部位,对于仓库的监控可以详细了解仓库的建筑情况和安防设施情况,对于仓库存在的隐患或缺陷能够及时发现,督促企业及时改正。

实时监控生产和使用企业的货物信息(包括货物名称、货物规格、货物数量、货物类别、货物来源、存放时间、存放要求)。货物具有频繁流动的特点,采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后,对于货物的这种进出连续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控才成为可能,监管部门可以利用该系统全程监控货物在每个环节、时间、所处区域、操作部门的变化情况,使原本最为模糊的危化品物流环节变得彻底透明化,大幅提升政府监管部门的监控能力。

实时监控企业业务过程中违规操作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在做业务的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实时监控违规信息(包括企业不具备资质、运输车辆不具备资质、运输车辆在规定时间外出车、超载、违规混装、货物重量超过仓库承重、仓库中货物违规混放等),报警信息自动通知政府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实时监控危化品运输车辆在途情况。该系统建立后,对于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始发地、目的地、行驶路线、装载货物(名称、数量、类别、来源、性质)、停泊、维修保养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与通常GIS信息相比先进性在于,将车辆和车载信息捆绑在一起,便于方便查看;同时对于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如超速、偏离行驶路线、非法停泊等)不需要人为盯着电脑屏幕监视每一辆车,报警信息将经过该系统处理自动通知政府监管部门哪辆车发生了违规行为。

对发生的事故及时提供应急处理预案。由于系统提供了MSDS库,该信息库中有详细的各种化学品的中英文名称、理化特性、主要用途、禁忌物/禁忌、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灭火方法、储运信息、泄露处理、相关法规、性状、健康危害与急救措施等信息;一旦事故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一目了然,降低因为时间拖延而造成的进一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定制政府监控所需的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和报表。可以根据政府监管部门提出要求定制各种统计结果,比如企业伤亡事故统计表、生产和使用企业存储状况统计分析、运输企业待检车辆情况、从业人员资质审查情况统计分析等等,并生成报表方便政府监管部门日常工作。

五、创新点和小结

该文所建立的基于RFID技术的危化品储运一体化管理模型有三处创新点。一是将系统工程的指导思想创新性地运用到监控系统中。二是将新产品新技术创新性地整合应用到系统的各个关键环节。三是将企业日常工作与政府监控创造性地无缝整合。

该模型建立的系统即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进行试点运行,可行性高,其创新性也得到相关领域专家和部门领导的认可,不过目前操作人员的素质将是制约这个系统发挥效用的最大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篇(4)

信息系统建设背景

在全国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危化品行业相继出台《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2012年3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三司委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开发建设“金安”工程子系统——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进行达标申请以及各级安监机构、评审组织单位和各级评审单位进行受理、评审、审核、公告、打证等提供信息化工作平台。

信息系统功能简介

信息系统在方便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标准化申请的同时,也为各级安监机构对辖区内达标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日常监管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信息系统可为各级安监机构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地查询、统计、分析、预警、挖掘等提供信息化数据支持。

信息系统是“金安”工程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依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网站运行,为全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权限,信息系统用户可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首页(网址:)上的“在线办事”“监管三司”“危险化学品”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任一专栏中点击“危化品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进入信息系统。

为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统一安排,安监机构、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等非企业用户将适时启用通过手机短信获取动态密码的方式登录信息系统。危化品企业用户需要在系统首页填写企业基础信息进行网上注册后可以使用系统,政府安监部门用户通过上级安监机构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用户通过省、市或县级安监部门分配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

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企业申请、评审组织功能、达标评审、政府审核发证及评审信息5个部分。企业申请功能,主要包括企业用户注册、诊断信息登记、达标申请、申办状态查询、企业自评管理、将过期达标证书预警。评审组织功能,主要包括申请受理、评审通知、评审方案报备、打印达标证书、办理情况和达标企业分布统计分析、企业诊断信息查看。达标评审,主要包括报备评审方案、登记评审信息;评审人员业绩统计分析、单位信息维护。政府审核发证,主要包括达标审核公告、查看达标企业信息、撤销达标证书、查看达标证书信息、达标情况统计分析、专家库维护。评审信息,主要包括公告信息、各地达标创建工作动态、黑名单、法律法规展现、交流论坛、在线举报、远程培训。

信息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2012年8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管三司组织通信信息中心在北京举行了12期信息系统使用培训班,以帮助企业及各级各类用户熟悉信息系统功能,保证信息系统尽快投入使用。在信息系统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培训的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归纳分析,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提出了信息系统使用中的4点注意事项。

一是企业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及达标申请操作。危化品企业的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通过“企业基本信息维护”进行及时更新,以保证在评审及自检过程中企业信息的完整正确性。企业进行达标申请时,申请类型务必选择正确。没有获取任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企业,申请类型只能选择三级初次申请;三级达标证书到期,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三级直接换证申请,不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三级评审换证申请,经自评符合二级达标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二级初次申请;二级达标证书到期,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二级直接换证申请,不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二级评审换证申请,经自评符合一级达标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一级初次申请;一级达标证书到期,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一级直接换证申请,不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一级评审换证申请。

二是评审组织单位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及用户初始化授权功能。评审组织单位基本信息或者管理员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通过“单位信息维护”功能进行及时更新,管理员用户需要通过“内部账号管理”功能为本单位的每个用户进行功能授权。

三是评审单位用户要负责本单位信息维护和用户授权。评审单位的基本信息或者管理员信息发生变化,要通过“单位信息维护”功能及时更新,管理员用户登录系统后,要及时通过“内部账号管理”功能为本单位的每个用户进行功能授权。维护本单位评审人员信息时,只能从信息系统的评审人员库中选择,不能自行随意增加。

四是政府安监部门用户需要先建立专家库,为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进行用户创建和功能授权。各级安监部门需要在首次使用系统时建立自己的专家库。如果一个安监部门同时承担评审组织单位职责,那么该安监部门或其上级安监部门需要为其设置“同时承担评审组织单位职责”权限,不可再创建新的评审组织单位。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开展评审业务的评审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监部门创建,同理,在全市(地区、自治州)或全县(区、市)范围开展评审业务的评审单位由相应级别的安监部门创建。创建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要根据其承担的评审组织工作级别、评审工作级别进行相应的选择。如果评审组织单位仅承担二级的组织评审工作,组织评审等级只能选中二级;如果评审组织单位承担二级和三级的组织评审工作,组织评审等级必须选中二级和三级。评审单位亦然。

篇(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公司开始应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推进信息化发展、做概率预测。

那么,大数据将如何应用于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量子魔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葛欣。

理论原理

大数据,从原理上来说,并不存在很强的数据统计分析理论,而是一种推理关系,更主要的是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影射可能发生或者目标性数据出现的概率,可以算作一种概率统计。

对于大数据来说,其并不一定是海量的数据,尤其是在危化品监管领域的应用上,葛欣表示“更需要类别复杂的数据”。

葛欣告诉记者,现在大数据的统计分析,都是依靠本行业中和涉及这个行业中的相关数据组,形成一组一组的推理,通过人、事、物之间形成逻辑的关系,来推理出所需目标。

以危化品安全生产事故预警来说,就需要涉及人口、密集程度、运输时间、危化品种类、危险等级、历史上出现过哪些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当时的危化品存量和种类等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分析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况,就形成了推理。

模型建设

对于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大数据更多地能应用于计算事故概率、预警风险、排查隐患等,也可用来制定安全标准。

大数据模型的建立,专业的人员必不可少。对此,葛欣表示,公众认为大数据的建设是大数据技术公司的事,但其实并不尽然。对于危化品监管等专业性强的模型,还需要有非常熟悉危化品监管的专业工作人员。

这些专业人员可以提供业务的指标系数来配合技术人员,将散乱的数据做成关系型数据库,让数据能在数据库内有序地存储,便于检索。葛欣告诉记者:“实际的框架建设需求也是由专业人员提出的,因为他们的理论和工作目标要求是大数据模型的核心需要,让一个计算机技术人员替你去想,就相当于找了一个外行来做大数据模型最核心的业务逻辑,这样做出来的大数据模型是不能进入实际应用的。”

当框架建立完成后,技术人员在模型建设过程中还会提出,专业人员还需要哪些数据辅助,这就又到了专业层面。另外,专业人员还要考虑用什么方式呈现。“比如需要呈现动态表,是否突出显示颜色、是否增加预警模式;或者是需要弹窗形式、哪几种条件融合时弹出窗口提示操作等。所以说,专业人员也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葛欣举例说道。

数据搜集

建立大数据模型时,最重要的是要确定数据内容,可以根据应用目标进行倒推。葛欣举例说道:“如果想要预警危化品仓储企业的火灾或者爆炸事故,避免天津港‘8・12’事故的惨剧,就要先找到有哪些类似的危化品仓储企业,这是类别对比。有哪些地方出现过火灾或者爆炸,这是风险对比。在风险对比中,还要分析地域情况、距离城市远近、规模大小、存放危化品的种类、存放量、存放标准、监管模式等是否一致、有没有相关备案的手续或者危化品仓储企业的经营许可证。之后在全国同类的机构中,筛查出相关机构,就可以知道还有哪些类似于天津港‘8・12’事故的危化品存储企业。机构数据排查出来后,再查企业建设及人员的火灾防范和安全生产意识等情况。”

数据内容确定后,就要开始准备搜集数据。数据搜集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从政府层面直接调出,可以去大型的网络公司购买,也可以请专业的调查机构调查,或要求企业自行上报等。

葛欣告诉记者:“比如需要搜集危化品隐患的数据,类似腾讯、百度等大型网络公司提供的数据一定比自己调查的要准得多。因为网民有搜索、的习惯,网络上也有一定的新闻数量,这些都是网络公司统计好了的,比我们费再大的劲去搜索都准确。”

对于危化品监管来说,安监系统内部就可以搜集到很多数据。但是,葛欣指出,有些基层的办公系统与国家的系统还不连通,数据上传后无法共享到安监系统后台。还有的地方,数据还是纸质化的,没有形成统一管理,在数据搜集时仍处于F翻现找的状态,这些都是安监系统内搜集数据的大问题,需要政府投入足够的资金解决基础建设。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征集方式主动获取信息,即前期建立一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大数据系统,让大家提意见,发动社会力量降低搜索成本。

葛欣认为,一定会有很多为了切身安全考虑的群众是愿意举报的。甚至还可能出现,某些机构之间由于利益不均等原因,互相揭发检举。

通过这种方式拿到的数据,可以跟官方的数据对比,一定会出现某些数据关联,就可以直接产生很多风险预警的指标。比如危险化学品的仓储,官方拿到的企业数据和通过群众举报的数据,是否有偏差值、这个偏差的量是不是很大、这个区域是否有集中性,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对比得出的监管指标。

当然,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人为更改数据、做假账等情况,这时,大数据就无能为力了。葛欣表示,大数据讲究的是客观真实的数据能够带来的概率判断,如果数据本身就是假的,那么做出来的模型也没有任何价值。

模型应用

近年来,危化品运输事故多发,个体运输车辆通过车辆异地登记和挂靠具有营运资格的企业等方式获得营运资格,运输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能够通过大数据监管危化品运输,分析路段信息、事故概率,可提升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性。

危化品运输车辆在交通部门过港过关时都会有备案,这些备案的点能连成线,线就能连成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运输网。葛欣告诉记者,可以根据线路使用频率不同,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比如红色线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么就要找出这类线路都集中在哪些地方,增加沿途相关的宣传、危化品运输安全的警告,严格岗哨检查。当出现天气原因,如大雨、暴雪等,被覆盖的线路就要及时预警。

从大数据中还可以分析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有些道路是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但是使用频率却比较低。那么,监管人员就可以思考,这些车为什么不走这些道路,是不是为了躲避检查而选择乡镇小路,如何去杜绝这样的事。

大数据还可以计算是否存在非法运输。根据车辆来往多少趟、每辆车的容量得到的统计数据,对比仓储地数据。葛欣举例说道:“比如说,仓储地数据记录的是存有1万t,但是从道路运输数据来看只有5 000 t,那么剩下的5 000 t是从哪运输过来的,这就值得检查了。哪些企业进行了运输,是否有未通过审查的企业以普通货品的名义运输危化品,监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去检查。”

篇(6)

存在的安全隐患

其一,危化品运输车体量大,拉载的货物轻则十几吨,重则几十上百吨,运行起来,惯性大,走在路上容易遮挡视线,阻挡道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不容易操控,易发生交通事故。

其二,危化品运输车辆长时间行驶,轮胎温度升高易导致爆胎。特别是高速行驶下,一旦发生爆胎,往往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而且在高温天气下,更容易燃爆泄漏,燃爆泄漏之后,一般难以控制或熄灭,容易造成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和环境灾难。

其三,高温多雨天气下,特别是强对流引起的暴风雨天气,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大,而雨天和雨后道路较滑或出现路面损毁,行车易失控,极易发生倾倒,造成事故。

同时,机动车长时间行驶,发动机容易产生高温,导致机械故障,一旦操作失灵,就易引发交通事故。

其四,夏季昼长夜短,机动车驾驶人休息不好,易造成疲劳驾车;且这个季节蚊虫叮咬多,人易烦躁,情绪波动大,反应能力迟钝。这些都严重威胁到了交通安全。

建议与对策

一是严控源头,把好“出门关”。重点是确保做到车辆安全,司机精神。夏季到来前,要重点到辖区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企业对运输车辆进行调查摸排,发现问题限期督导解决并及时核验。

要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企业负责人、驾驶人进行面对面的安全教育。重点检查车辆的电路、油路、制动性能、车胎磨损情况,排除安全隐患。让驾驶人戴上安全驾驶“紧箍咒”,确保路上不超速、不赌气,牢筑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的思想防线。

篇(7)

精心部署 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标准化的创建工作,主体是企业,首先是要让企业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创建?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达到标准等。”杨惠耀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为此,鲤城区安监局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下发给各街道安监办,辖区所有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方案里阐明了标准化创建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等。通过这份方案让全区危化品企业对“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清楚了标准化的创建内容,明确了标准化的创建意义,调动了企业参与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12年年初,鲤城区安监局专门召开了危险化学品经营(零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部署暨专家培训会,这在泉州全市可谓首创之举。全区共100多名危险化学品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会上,泉州市安监局领导应邀作讲话;鲤城区安监局领导对标准化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安全生产专家则重点讲解标准化评审标准、程序及注意事项,强调突出企业要有意识地把标准化引入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这样的专门培训效果怎样呢?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实例:鲤城区大华装饰化工有限公司原先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要心思都在企业效益上。对于公司内所销售的化工材料的安全性及如何保存,如何放置才安全一无所知,对于安全生产标准更是闻所未闻,更不用说安全生产标准的创建了。通过培训,该公司黄德兴总经理才恍然大悟,意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必要性,“一开始我们对创建工作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心底空落落的。听了动员辅导和专家授课,我们心中有底,也知道该怎样做了!”

打铁还须自身硬。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帮助企业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该局制定了危险化学品经营(零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方案,让业务人员及危化品企业明确标准化工作评定的申请对象、申请条件、评审标准、方法步骤、约束措施等。同时,区安监局还成立了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3个工作组,具体负责标准化评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并制定工作进度表,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负责人,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工作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多样服务 提升企业安全等级

在危险化学品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过程中,鲤城区安监局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等级。

针对辖区内危化品企业在创建标准化工作方面尚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的现实情况,区安监局联合标准化创建工作方面的专家印制了《鲤城区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参考资料》、《鲤城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资料》等相关资料,汇编成册分发给辖区内所有危化品企业,为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同时,为了让危化品企业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明白如何建立完善企业台账资料,以方便标准化评审考核,该局根据福建省危险化学品经营(零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与专家共同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台账资料,作为蓝本,供辖区所有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丰富和完善,使得辖区所有创建单位的台账做到规范和整齐划一。

2012年9月26日,鲤城区安监局安监股股长陈奕新到自己挂钩联系的泉州市佳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员工交流时发现,在标准化即将达标验收的时候,该公司的内页台账资料还很分散、凌乱。公司内整理台账资料的小张说:“虽然有培训,也知道要整理哪些材料,但由于材料太多,有点盲目了,现在只要与标准化稍微有关联的材料我都把它收集起来,所以现在的台账资料状况是多而混乱。”于是,陈奕新与小张一起,耐心地指导他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将一些无关的材料剔除。一个多星期过去,两人把该公司的台账资料整理完,帮助公司顺利通过了三级安全生产标准考评。

鲤城区安监局工作人员在深入企业过程中,不仅悉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完善标准化建设台账资料;而且为企业带去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材料。如区安监局制作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红白料)安全操作规程》、《热固性化学品(树脂)的储存和操作安全指导》、《天那水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展板。这些材料在企业标准化的创建过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该区危化品经营单位大多为夫妻店,家庭式经营,经营人员文化水平整体偏低,要想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每个具体行为都留有痕迹较为困难的现状,区安监局抽调多名业务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与全区117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一对一”帮扶:利用单兵教练的方式,一对一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鲤城区森木油漆店由陈小森与妻子共同经营,两人都只有初中学历。安全生产的标准内容很多都具有专业性,他们两人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想要完成创建工作,困难就更大了。

了解情况后,该局安监股股员吴成县从2012年5月中旬起,经常到该店进行指导,带领他们按照安全生产标准的内容进行创建;同时针对该店的实际情况,帮助陈小森制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创建计划方案,一步一步地帮助他们进行标准化创建。该油漆店最终通过了“三级达标”。

篇(8)

晋江市安监局危化科的同志告诉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晋江市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不利影响,同时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课题和新挑战。为此,市安监局在春节前就对全市40多家的生产、储存类危化品企业,陆续进行安全检查与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力度,除国家、省市明文规定确需收费的培训项目以外,针对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时开展了‘培训直通车’、‘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等服务,聘请专家和有技术特长员工定期上门,现场教学,给企业提供免费的安全培训。”晋江市安监局局长黄思强表示。

据悉,今年来,晋江市安监局严格政务公开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在市安监局网站上对外公开办事内容、办事流程、办事程序、办事要求,缩短办事时限,现场核查时限缩短为七个工作日,印发友情提示卡,建立对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网络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服务通道”,建立“点对点”服务模式,实现政府与企业工作间的实时双向互动。在系统功能设置上,注重发挥三项重点功能作用:一是探索与实现申报信息直报功能,实行网上报送;二是实现公共信息功能,积极为企业提供通知、公告、政务信息、政策法规、以及申报办证、换证、变更和歇业等及时内容:三是逆向监督功能,设立企业监督信箱,有利于企业对安全监管工作实行网上逆向监督、实时监管。

加强走访调研,关注企业生产经营

黄思强表示,在金融危机下,由于企业效益下滑,一些企业可能不再增加安全投入,甚至原本应该投入的安全资金也可能减少,一些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会被推迟,一些需要治理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因资金问题而搁置或延迟;其次,政府为拉动内需保增长而加大投入,基本建设规模扩大,有可能造成新的安全隐患……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服务企业,破解安全与发展这一难题呢々我们结合晋江的实际,通过实行局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制,建立规模危化品从业单位座谈会议制度等多种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黄思强说。

黄思强局长首先对本辖区内的福建兴宇树脂有限公司、晋江市德福树脂有限公司这两家重点监管企业进行了春节前的走访、座谈,实地了解企业运行情况,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摸清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研究和指导企业应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企业要坚定发展的信心,要把企业发展和维护安全稳定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化危机为机遇;鼓励企业向管理要效益,向节能减排要效益,向安全生产要效益;鼓励企业强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对此,福建兴宇树脂有限公司、泉州市天益油墨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晋江的外贸、出口企业效益下滑,我们对此是忧心忡忡!而市安监局却主动走访调研,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指导做好安全生产等工作,这样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搭平台争政策,加大帮扶企业力度

篇(9)

“此次大会对三公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地完善,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强监管含有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的废物提出技术指南建议。会议强调了三公约不是禁止化学品,而是提供科学平台,降低化学品的负面影响。对化学品实施使用限制,是向企业和市场发出信号,尽快找到安全替代产品。”内蒙古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继林教授如是说。

据李继林教授介绍,巴塞尔、鹿特丹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生效时间分别为1992年、2006年、200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涵盖了对危化品等物质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管理的主要环节,即从它们生产诞生、使用,直至无害化处理完成的全过程。其中,前两个公约是针对危化品、某些农药、危险废料的贸易和处理处置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则是针对所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的,即化学性能稳定,自身不会分解因而会对环境产生持久性影响的有害物质。三公约制定出了国际法律框架,采用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控制特定的化学品,为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化学品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同时,通过执行公约,在发达国家所提供的技术、信息和资金支持下,发展中国家可以不断提高其危化品管理能力,防止由于危化品监控不力而导致恶性污染物事故的发生。

李继林说,危化品等物质管理处置不当是世界人口五大死亡原因之一,每年造成超过100万人的死亡案例以及1400万人寿命缩短。目前,全球市场上正在销售的大约14万种化学品中,我们只对很少部分的化学品进行了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的评估。联合国环境署统计数据显示,一些发展中国家企业排放的硫酸、盐酸、氨和硫化氢等无机化学品,以及甲醛、乙醛、苯乙烯、甲苯等有机化学品普遍被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同时,这些国家向地表水排放的污染物包括硝酸亚硝酸盐混合物、氨和锰等无机化学品,以及甲醇、乙二醇、苯酚、甲苯和甲醛等有机物。此外,约有80%美国制造的电子垃圾,75%的欧洲电子垃圾下落不明,表明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置从发达国家持续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风险正在加剧。

尽管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从摇篮到坟墓”的三公约监管实施成效明显,但一位与会专家向记者透露,许多国家在会上也提出了批评意见,他们认为公约所确立的原则和实质性操作并没有新的突破,长期以来协议的“自愿性”弱化了缔约国的责任和义务。而公约的存在和执行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筹集到足够的和可以预期的资金。由于资金的提供是自愿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技术援助的资金来源还是无法预料并且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履约所需要的额外资金不能保证。究其根源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意见分歧,如责任义务的分担、资金和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由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政治、经济、技术上的优势,往往在制度规则上起着主导作用,而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不利的从属地位而被“边缘化”。

履约:三大难点突出

在谈及我国三公约履约压力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瑞平说,我国是三公约的共同缔约方,也是世界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历来高度重视化学品监管,近几年已经逐步将化学品管理纳入到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先后颁布了新的《环保法》、“水十条”和“大气十条”等多个环保治理法律法规,在加强本国化学品治理能力的同时,还广泛开展并参与相关的国际公约合作。

胡瑞平指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履约能力还有待提高压力很大,存在的主要突出难点有3个:

其一是尚有大量化学物质的危害特性还未明确和掌握。我国现有生产使用记录的化学物质约4万多种,其中3000余种已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可是在数十种已被三公约列为严格限制和需要逐步淘汰的物质中,还有小部分没有厘清评估,这些物质往往具有急性或者慢性毒性、生物蓄积性、不易降解性、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等危害。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化学品的生产使用量和贸易量持续增加,化工行业突发环境事件频繁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引起的环境损害与人体健康问题日益显现,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形势日趋严峻。

其二是危化品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制约。我国化工行业产值世界第一,现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近3万多家。生产企业数量多、布局分散,生产技术管理法规标准不健全,落后工艺装备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安全环保投入不足,大宗原料和产品中,80%以上属于危化品,危险源数量多而散。比如农药行业,我国虽然是农药生产大国,但产品多为不受专利保护的环保性较差的普通农药,很多受到三公约限制,而绿色农药关键技术依然掌握在发达国家,国外技术壁垒高筑。

其三是风险管理水平落后,较三公约要求尚有差距。我国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较为薄弱,法规制度、监督监管、基础能力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来监控和使用这些物质,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亟待提升。比如农药、医药、染料、纺织和精细化工等行业尚未实施有效的特征化学污染物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全氟辛烷磺酸盐、溴化阻燃剂等公约认定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尚未纳入管理范围,目前国内仍在生产和使用部分公约已禁止或严格限制的危化品。此外,由于监管力度不够,污染频发。比如在长江下游已监测出大量有毒有机污染物,三峡库区水域中曾检测出难降解有机污染物170余种,其中有18种属于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所列物质;天津海河段等地区底泥沉积物中也能检测出滴滴涕等持久性有机污染。

践行:多管齐下寻突破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社会为促进三公约的协调合作及提高效率作出巨大努力,也采取了积极措施。例如,成立联合秘书处、召开联席会议、制定共同规则和开展合作活动等,协同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这些措施远远不够,仍需各方继续共同努力,还应坚持“协同是手段、增效是目的”的理念,确保承认和尊重各公约的法律独立性,允许缔约方有根据本国国情和优先事项采取适当行动的灵活性,并在其职责范围内寻找为化学品和废物管理集资的途径。

这位负责人说,践行三公约的绿色承诺,技术和资金是争论的焦点,关键是解决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问题。在三公约中,只有斯德哥尔摩公约有正式的资金机制,即全球环境基金。欧盟等发达地区国家强调综合融资,即从各个渠道集资,特别是在各国内部集资。发展中国家则认为最主要的是应实施斯德哥尔摩公约所规定的有关原则,特别是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履约所需要的额外资金和先进技术。

我国如何践行绿色承诺?在胡瑞平与李继林等专家看来,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强有力手段:

第一是突破危化品绿色生产技术瓶颈,推动三公约中指定污染类物质的淘汰、削减和控制,开发有毒化学品的安全替代品,加强对废料的循环利用等行动。加大对危化品行业安全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研发的投入,提升关键技术和装备。重点改造光气化、电解、氯化、硝化、合成氨、裂解裂化、氟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胺基化、磺化、聚合、烷基化等15种危险工艺。同时完善检验检测技术,推进《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实施进程,建立国家危化品基础数据库,积极推动GHS在我国的全面实施。

篇(10)

中图分类号:U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8-0032-02

港口危险化学品事故普遍具有危害大、影响面广、应急处理难度大的特点,为港口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已核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66亿元(以下简称:天津“8・12”事故)。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形势和要求,管理部门应该如何有效应对,提高尽职履责的能力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针对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领域进行的长期跟踪和研究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由局部的技术辅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工作,并将逐步成为做好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管理水平,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以信息化的视角审视天津“8・12”事故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国务院的天津“8・12”事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到从“事前监管”到“事中处置”以及“事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从信息化的视角来看,这些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信息共享能力严重不足,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未能实现有效的协同管理”,面对这样的问题,通过必要的信息化改造,是可以很好的规避相关管理风险的。

经过对天津“8・12”事故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五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资质信息未阳光公开,企业主体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报告”指出2014.1~2014.4和2014.10~2015.6期间,瑞海公司在未获得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的情况下,长期违法经营,同时未按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针对这一问题,在港口危险化学品企业资质获取过程中,应该积极推行“互联网+行政许可”的模式,将审批过程中的程序性信息对社会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从而起到利用社会监督倒逼企业有效履行主体责任,减少违法经营发生。

其次是危险货物来源、去向不明。“报告”指出,瑞海公司大量危险化学品货物来源、去向不明;违规存放;严重超负荷经营、超量存储;违规混存、超高堆码危险货物。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危险品集装箱电子装箱确认凭证和电子巡检系统加以解决。电子装箱凭证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数据共享体系,可以有效地实现凭证的通读通认和防篡改,保证危化品的信息真实、准确、可靠。避免人为的瞒报、漏报;同时通过电子巡检系统可以快速实现对企业日常安全监管检查,并保留相关结果、证据。电子巡检可以解决目前监管人员不足的问题,实现快速、连续的轮询检查,自动发现不合规项,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

三是状态监控手段不足。危险货物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货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的环境条件。当它们受环境因素影响通风不良、积热不散、包装破损等,往往会造成严重事故。在危险化学品集装箱发生事故之前,其温、湿度的变化会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并非是猛然地发生突变,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掌握温、湿度和烟雾等实时数据,再结合堆存货物自身的理化特性科学判断,是可以提前发现事故隐患并做出及时处置的。但是涉事企业在危险化学品集装箱堆存过程中,未能及时获知(或预警)集装箱温度升高过快、可燃气体排放量超标、有毒气体排放等情况,监控预警技术手段明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增加必要的技防手段,通过温感、烟感、有毒有害气体探测、机器视觉等传感设备的集成应用,实现重点堆场、重点箱区的实时在线监测,自动预警、报警,为预先干预、处置提供技术保证。

四是信息不对称,信息合力弱。 “报告”指出,消防力量对事故企业存储的危险化学品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致使先期处置的一些措施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企业和政府的信息有效共享,当一线处置人员进行事故处置时,能够第一时间全面掌握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快速生成辅助决策方案,便于提高处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数据灾备未得到充分重视。由于相关危险化学品作业企业在信息系统设计、建设之初没有认真考虑数据机房的安全性问题,导致机房选址不合理。数据未考虑融在备份,因此,在发生事故后,由于危险化学品事故而产生的巨大的破坏力所带来的次生影响,涉事公司自身的应用系统和数据系统均不同程度的灭失,这些数据的灭失对后续的事故救援和后期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针对港口危化品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考虑制定相应的建设规范和要求,对于港口危化品企业的数据中心(或数据机房)在建设中,在地理位置上应该满足必要的安全距离,此外,对于规模较大的港口危化品企业还应该考虑数据异地容灾备份。另外,针对监管部门也应该对港口危化品企业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节点性、关键性数据,需要通过数据共享及同步机制进行归档保存,以便掌握相关数据,为有效履行监管职责提供数据支撑。

2 相关信息监管系统现状

通过我院2015年承担的 “港口危险化学品罐区和油气输送管线安全监管机制研究”课题调研所提供的数据反映,截止2015年仅统计的18个省市,其港口危险化学品储罐就有将近1万个,总罐容约9623万立方米,其中仅辽宁、广东、山东三省罐容就高达5922万立方米。管线达到9169根,总长度约5962余公里,仅江苏、广东、辽宁、山东、上海五省市的管线长度就近4800公里。此外还有大量集装箱储运危险化学品以及其他包装危险化学品。面对如此庞大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备、设施的安全监管压力,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有限的管理力量在广泛的管理领域和数量庞大的管理对象面前,很难进行有效深入的管理,更难以实现“全面监管”的要求。

面对港口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员不足,手段不强等客观问题,早在天津“8・12”事故发生前,相关管理部门就开始尝试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监管力度、增加监管手段、扩大安全监管部门服务范围,并初步建立了“港口经营”、“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港口安全”、 “港口安全应急辅助决策”等四大监管系统,取得一定的成绩。就相关系统的使用情况看:

首先,沿海港口多以港口经营、港口安全日常管理、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等系统为主,部分地区已经先期开展了港口GIS系统建设工作。

其次,使用频率较高和效果较好的是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审批系统,该系统也是目前港口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但该系统也尚未做到全国覆盖。

最后,现有相关信息系统大多是零散的,真正从港口安全工作整体考虑形成统一完备系统较少,对港口危险货物仍以静态监管为主,动态监管略显不足。

在全国范围内看,辽宁(大连)、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十二五”期间在港口安全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起步较早,投入较大,是国内比较领先的地区。

相对于已经取得的效果,客观上这些系统目前任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

港口经营系统。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企业的基本情况及证件信息以档案记录为主,重结果、轻过程。第二,企业基础信息更新及企业证件信息公开不及时。第三,许可结果信息应用效力不强,与执法检查、企业信用等环节缺乏有效联动。

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系统。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系统数据来源是企业单方面的申报信息,缺乏与其他信息的比对和确认,数据的准确性不高。第二,申报作业量也是企业申报,未能与企业生产作业系统关联,缺乏与实际作业量的核对确认。第三,该系统主要以船舶装卸作业申报为主,针对港口这一综合运输交换节点,对于火车、汽车、管道等作业方式的申报尚未纳入。第四,作业申报系统目前缺乏与视频监控、AIS、实时作业等系统相关数据的整合应用。

港口安全系统。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系统使用频率不高,未能和企业形成有效互动,“检查-整改-反馈-确认”闭环尚未形成,全面性不足。第二,现场检查内容缺乏强有力的信息支撑,现场检查内容不能与相关法律法规自动核对,无自动识别不合规项,实用性不强。第三,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巡检等先进技术手段缺乏全面应用,便捷性不高。

港口安全应急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应急有效信息不足,更新不及时,难以真正作为决策的依据。第二,该系统操作相对复杂,对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场景把握不足,实用性不高。第三,未能做到“平战结合”,系统注重的是“战时”的应急决策,对于平时亟需开展的对于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十分必要的模拟演练演习支撑能力不足。

天津“8・12”事故发生后,我们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针对以前四大系统所存在的不足,出现了四种转变,而这些转变也恰恰是信息监管系统今后建设的四大发展趋势。

第一大转变是:系统更加强调安全相关数据的整合与应用。将原有的港口经营、港口规划建设、港口安全管理等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全面支撑港口安全监管工作。

第二大转变是:系统更加强调港口危险货物动态监管。一方面考虑与企业系统进行对接互动;另一方面考虑将港区内涉及危险货物作业全环节纳入到申报制度下。

第三大转变是:系统更加强调三维可视化等新技术的应用。如采用三维虚拟技术制作电子分布图,基于GIS开展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演习,并支撑事故的应急辅助决策。

第四大转变是:系统更加强调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电子化。如利用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电子巡检等新技术提高日常安全监管水平,形成“检查、整改、反馈”闭环。

3 建设需求与框架思考

2016年1月28日交通运输部了《交通运输部关于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危险化学品港口作业安全监管的若干意见》([2016]13号),对照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对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港口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九项(共24条)意见。2016年4月20日交通运输部又印发了《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方案从目标、原则、措施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针对相关的意见与要求,相应的信息化建设也应该能够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港口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目标应该:界面清晰;责任明确;预防精准;监管到位;处置得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充分依托实用的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各参与方的协同监管,良性互动,港口危险化学品监管的全过程的可监、可控。

因此我们提出了包括:港口危险化学企业资质管理、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管理、港口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检查、港口危险化学品应急演练演习与辅助决策等5大系统的新架构。

建设“源头监管”的港口危险化学企业资质管理系统,实现许可审批全链条记录,所需要件全部留档留痕;证件信息变化实时更新,向行业公开,阳光透明;无证经营,超范围作业计入信用档案,现场执法随时查询等功能。敦促企业抓源头,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避免企业无证经营。

建设数据“自动比对”的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管理系统,实现港口、海事对于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的申报信息进行互相及时核对;作业申报审批之后对实际作业量再次报送,并进行确认,掌握实际作业量。细化制度,考虑将火车、汽车、管道等作业方式纳入管理;充分利用视频监控、AIS、企业生产系统等数据实现对现场作业情况的掌握。最终实现各类数据自动比对。

建设“共享整合”的港口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平台,全面建立数字模型,摸清设备、设施底数,为港口危化品动态监管提供基础。实现数据动态更新,与业务管理系统建立关联;采用三维可视化方式更为直观、有效的展示港口危险化学品罐区、管线、堆场等。多源数据集成与整合,将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港口大数据集成应用的“主战场”,最终打造出一个港口安全监管的可视化系统平台。

建设“电子巡查”的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检查系统,建立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检查-整改-反馈-确认”闭环工作模式。实现安全执法监督规则智能化获取,使之成为现场检查人员的“百宝箱”。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提升日常安全监管检查能力,最终实现自动“电子巡查”。

建设“平战结合”的港口危险化学品应急演练演习与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与业务系统的有效集成,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与实时性,直接获取监管港口危化品企业必要的动态预警数据。提升易用性,支持移动终端快速查询危化品企业动态、应急资源等重要信息。具有强大的应急模拟演练演习能力,强化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前期,我院通过“大连市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工程项目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三个一”的建设模式,即:一个应急管理体系、一张电子地图和一个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项目实现了:三覆盖、两实现,即:①业务全覆盖,覆盖安全监管、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②处室全覆盖,实现数字化协同办公。③对象全覆盖:实现动态监管。④数据实现共享:统一规划设计,实现内、外互联互通。⑤实现业务全面协同。通过已经实施的一些成功应用全新架构的港口安全监管项目,可以看到这些改变已经初步的验证了监管能力的有效提升。

新的系统架构通过建设五大系统实现港口安全监管从静态到动态,从分散到集中,从单一到协同,从二维到三维,从开口到闭环的转变。从而全面有效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上一篇: 康复护理方法特点 下一篇: 法律法规合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