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44: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字艺术学习内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12年11月,学校举行了语文、数学年段教学组“优秀团队”评比活动,要求每个年级组派三位教师参加,其中一人说课、一人上课、一人进行课后反思。十多年没参加教学竞赛活动的我很荣幸地被选中,负责上课这项“光荣任务”。由于这次参赛的教学内容临时通知,又是借班上课,无疑给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增加了难度。幸好在我们六年级组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为六年级组获得“优秀团队”称号出了一份力。虽然这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对“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教学感触颇深,现撷取其中的几个教学片断,与大家共享。
教学片断与分析:
片断一:单位“1”的意义
师(出示数字1):这是什么?
生:数字1。
师:这个1其实很神奇,数学、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那谁能说说1可以表示什么呢?
生1:1张纸、1个圆、1个苹果、1本书……
师(边演示课件边说):是啊,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如1个足球、1个正方形、1把尺子等(板书: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如1束鲜花、1盘苹果、1堆面包等(板书:一些物体)。像这样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我们教室里就能找到很多,你能找到吗?
生2:一个书包,一个小组里的一些人,一个班级里的一些人,教室里的一些课桌,教室里的一些凳子……
师(指着大屏幕上的物体):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对这样的一个整体我们用1来表示。为了与自然数1区分开来,我们给这个1加上引号,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
分析:
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象,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分数的意义”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教学难点。考虑到单位“1”的概念相对抽象,所以我通过问题“这个1其实很神奇,数学、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谁能说说1可以表示什么呢”,直接把新知引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借助生活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变抽象为具象,加深了学生对单位“1”意义的理解。
片断二:分数的意义
师:请各小组长倒出信封里的学具,组内同学看看信封里还藏着哪些单位“1”。
生1:一张长方形纸、一条线段(图)、4个苹果(图)、6只熊猫(图)。
1.布置要求。
师: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分一分手中的单位“1”,你会得到哪些分数?
课件出示要求:
(1)在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一分、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等方法。
(2)想一想,说一说:你把谁看作单位“1”?你是怎样分的?你又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把什么看作单位“1”?怎么分的?研究出了什么分数?
生2:我把这张长方形纸看作单位“1”,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用1 / 4来表示。
师:谁听明白了?他是怎么分的?请你再大声地说一遍。(生复述)
师:他分的四份同样多吗?
生:是同样多。
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
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随意折出四份,取其中一份):我折的这一份也表示1 / 4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没有平均分。
师:所以,我们在创造分数时一定要怎么分?
生:平均分。
师:谁还创造了不同的分数?
……
分析:
思维来源于实践。只有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这个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重视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学生通过学具折出长方形的1 / 4,虽然一开始没有说出“平均分”三个字,但我相信他们内心深处是知道的。所以,我问学生“他分的四份同样多吗”,当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同样多”时,我知道学生是理解平均分的内涵的。于是我故意说出前半句“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学生自然就接上“平均分”了。这样教学,既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片断三:
师:看到大家表现得这么精彩,我完全相信大家都能创造出分数。下面请小组合作,把6只熊猫平均分,看哪个小组创造的分数最多,组长负责记录下来,时间为1分钟。(生操作讨论、记录)
学生反馈创造出的分数:1 / 6、2 / 6、3 / 6、4 / 6、5 / 6、6 / 6、1 / 3、2 / 3、1 / 2……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分数。谁来说说3 / 6表示什么意思?
生1:把6只熊猫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的3份,用3 / 6来表示。
师:你太厉害了!那2 / 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把6只熊猫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就是2 / 3。
师:说得真好!可是我有点不明白了,同样是分6只熊猫,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不同的分数呢?(生答略)
师:这些分数的分母都表示什么?分子呢?你能发现什么?
生3: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分子表示“份数”。
师: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分数吗?这些分数都是把单位“1”怎样分?
生4: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分数。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的“几”,数学上通常用“若干”来代替,“若干份”是个不确定的份数。
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分析: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分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让组长分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让他们人人都动手操作,利用手中的物体创造一个分数,并逐一反馈,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第二个环节是通过比赛的形式,让组内学生同策同力,创造出更多的分数。这样的一系列操作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内涵,理解和掌握分数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样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课堂中,我摒弃以往数概念教学中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大胆、科学地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设计了较为开放的问题,并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学习材料,从而拓展了学生探索的时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
1.立足课堂,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学习资源。
数学教学不能“以本为本”,所以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中,我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这样的数概念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整个新课的学习,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则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辨析问题,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因此,我重新整合教材,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一条线段(图)、4个苹果(图)、6只熊猫(图)等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分数。学生从一张长方形纸、一个圆等一个物体创造分数,到从4个苹果、6只大熊猫等多个物体的不同角度来创造分数,既深化了每个环节的交流反馈,又提高了他们的认知,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分数是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表示个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是分数意义教学中学生最容易误解的知识点。这样的动手操作设计,让学生感悟从一个物体到一些物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明白“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样教学,分数意义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有效解决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过于抽象、枯燥、难懂的问题,使学生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了分数。这样有效整合教材,有力地推动了学生认知体系的螺旋上升,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教学方式的创新,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教学应以构建主义基本理念为依托,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获取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是从STEAM的角度进行跨学科统整融合,让艺术教师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师联动,除了彰显以艺术学科内容为核心的课程统整外,还倡导艺术教师积极参与到其他学科的课程统整的创新学习中。
我们以美术学科为例,美术老师王思思在上《昆虫》主题时,创新地借助了STEAM的课程理念。本主题王老师设计了7课时进行,经历了以下过程:观看影片《昆虫总动员》―针对影片提问题―科学教师专业答疑―用keynote软件制作“我的昆虫笔记”―二维码分享作品―用粘土捏制昆虫角色―制作GIF动画―二维码分享。这一过程很清楚地展示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统整,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一、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在国内发展的现状
数字媒体艺术是由数字技术和当代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艺术的创新学科。[1]20世纪80年代末,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开始研究计算机图形技术。1990年成立了中国图像图形学会。1993年由张骏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创建了美术工作室,成为了我国第一个高校专业电脑美术培训班。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工艺美院、北京印刷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等高等美术研究中心陆续开展了更大范围的电脑美术培训。2002年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获准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个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进入21世纪以后,数字媒体艺术开始引起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关注。[2]一些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开始开办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专业。近几年,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专业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该专业的开设高校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以理工科专业见长的综合性院校,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数字媒体艺术在我国发展近30年时间,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学校开设此专业并没有真正认清其内在原理和特点,使得该学科发展良莠不齐,所以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位
1.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交叉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跨越了多个学科,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该领域主要涉及造型艺术、环境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图形处理技术、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的知识。它具有科学特质又具有人文特质,不能单纯地将其归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或者艺术学。正是由于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独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3]数字媒体艺术不能被简单地划分为计算机科学,因为它的核心是艺术创造。数字媒体艺术中数字技术与艺术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技术给艺术提供物质媒介和展示渠道,艺术是技术的核心价值,是作品的灵魂。数字媒体艺术也不能简单地被划分为艺术学,因为它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这个表现手段,因为更优秀的数字技术可以更好地演绎艺术作品。因此,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交叉学科的属性可以更清晰地明确其教学中的专业学科设置。
2.数字媒体艺术的培养目标、学科框架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以艺术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数字产品和艺术产品相结合的能力。艺术类别的课程占核心课程的比例较大,如艺术概论、媒体设计与创意、3D动画和虚拟场景、数字影视合成与处理等。其目的是要培养技术和艺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框架,笔者认为应该从“交叉学科”、“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在交叉学科里,分别于计算机科学和艺术学交叉研究;艺术创作手段纷繁多样,应充分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所有带来的可能性来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分为理论知识、市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中国高校的设置和开展是在摸索中前行,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并解决。
1.制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制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4]它决定一个学校该专业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分成技术和艺术两方面:技术主要体现在实践性,艺术主要体现在创作层面,而这两点在院校的教学规划中并不明确。无论是偏重技术还是偏重艺术,都应当根据本学校的学科优势、教学资源、专业特色等实际情况来制定。[3]
2.专业师资匮乏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教授,需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艺术创新的人才来担任。但目前多数院校的该专业教师多是由计算机专业、信息工程专业的老师担任,他们掌握较好的计算机技术,但是会忽略艺术的创造性。所以,如何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决定整个专业教学质量和方向的关键。学校应该多为教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开阔教师眼界,搭建更广大的平台,让教师能更好的接触该专业的前沿知识,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能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修改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所教为所需,让学生所学为所用。
3.培养的学生不能与市场接轨
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需求量大,但是毕业生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专业学习,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主要原因是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有限、创新能力差。因此,我们得反思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是否达到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另外,学校投入相关的教学设施设备,是否达到了能够开设该专业的标准?只有良好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际操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才能获得社会竞争力。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设的可行性方法和对策
1.提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基于数字艺术为框架的多学科体系设想
数字媒体不能单纯的被看成一门新兴的学科,而是服务于社会发展,体现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特色的交叉学科。所以将数字媒体归纳到艺术设计,或者计算机科学都不是一个恰当的学科分类。现在国家已经将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放置在一个专门的类别中,充分的体现了其特点。因此,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建设,有必要将其与艺术学和工学等学科门类充分交叉,例如: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学科密切相关。在综合类大学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综合类院校无论在艺术学院(通常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或者计算机学院(通常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此专业方向,都要顾及其交叉学科性,尽可能的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借鉴学习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的完善学科体系建设。
2.大数据、信息化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知识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这里的大数据指的是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兴起的这些年来,所招收的学生数量、占比,毕业的就业方向、职业规划,考研和出国比率,包括二本以上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等。在大数据分析的背后,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改革的学科知识体系。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我们可以更加有效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包括:数字媒体艺术基本原理模块、影视特效创作模块、交互媒体设计模块、数字媒体产业知识模块和创新创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应与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资源匹配,强调艺术与科学、人文的交叉融合,以创作为核心,将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和服务于创作的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
随着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紧紧依赖数字媒体并结合文化资源,以新的姿态迅猛发展。在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中突显了其作用。以IT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体就像是创意产业的发动机,极大地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其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画创作、广告制作、多媒体开发与信息服务、游戏研发、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人工智能、系统仿真、图像分析、虚拟现实等领域,并涵盖了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层面。就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数字媒体发展对推进创意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体必然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新的热门课程,它是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是从各门学科中提取相关要素而综合起来的系统学科。数字媒体学科包含美术、音乐、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艺术基本元素,还包含了出版、影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又用到了计算机和信息等工程技术,这些元素的合理搭配组合构成了数字媒体的学科体系。
多样化的数字媒体教育
世界各地的数字媒体教育呈现多样化,各高等院校都根据自身的办学风格和专业优势来开办这一学科课程。对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数字媒体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形态:以计算机图形图像为基点的数字技术院系,以创意艺术为目的的数字艺术院系,以及以实用工具为需求的数字应用院系。集中办院系时机不够成熟的学校,大多数都设立大学的数字媒体或数字艺术中心。上世纪末新媒体很热门的时候,美国就成立了由各个大学新媒体中心组成的全美高校新媒体中心协会。各校的新媒体中心提供师生上机接触新媒体的技术设备,满足辅助教学需要,为其他各门类学科建立公共平台。
由于整个数字媒体相关的创意产业都缘起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得益于高等学院的科研成果,因此这些有长期科研积累的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型专业的建立往往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这类学院里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犹他大学的数字运算学院,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和数字媒体界,几乎每一位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都出自或在某种方式上与这所学院有特定的联系,如从该院前身走出的Adobe、Netscape、WordPerfect、E&S、Pixar、SGI等十多家工业巨头的创始人。像这一类的学校还有:纽约理工学院的文理和传媒学院计算机图形系,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艺术与设计尖端运算中心,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图形技术系。他们的课程一般强调计算机图形图像理论、算法运算原理、人机交互界面和广泛的艺术应用。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艺术与设计高端运算中心,为学生开设动画生产、运动表达学、形态直观学、计算机图形史、数字摄影、三维虚拟环境、连续画面情节开发、互动式艺术媒介、手绘动画动感学、音乐多媒体、连续动画、艺术家和设计师编程概要、数字媒体生产与合成等。除了教育及科研外,该校也为动画界输送了大量的骨干人才。
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图形技术系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美最好的电脑图形业界的参与者、管理者和领头人。该系在师资、教辅、学生的多样性、教学、求知和奉献方面都走在全美前列。该系将专业分为四个方向:互动多媒体、动画技术、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可分别授予理学士和硕士等学位。
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哥大)的数字媒体中心设在艺术学院,为哥大提供一块艺术创意和知识更新的园地,以展现哥大利用前沿技术获取艺术成就的雄厚实力。数字媒体中心提供的教学内容有:三维建模、电脑图形设计、物理计算、动感图像、编程、音响编辑、视频效果、网络动画和网页设计等。中心建立了五个24小时开放的实验室:一个对所有艺术学院开放的公用电脑机房、两个对视觉艺术学生开放的视觉创意工作室和电脑编写室、两个只对电影专业高年级和研究生开放的高端影视工作室和电影剪辑室。中心还为全校举办不定期的,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各种讲座和短训班。除了艺术学院之外,哥大还有其他九个与数字媒体密切相关的中心(所):高新技术与信息管理中心、新媒体教学中心、信息处理研究中心、数字化经济和机构研究中心、远程信息研究所、远程通信研究中心、国际科学信息网络研究会、数字政务研究中心、教师学院教学技术所、艺术史数字媒体中心、虚拟信息研究所等。
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不强调专业分工,课程的重头戏在于创意设计,有关数字媒体的课程包含在图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课程中。学校强调为师生提供科研和实践的机会,因此专门设立了数字媒体中心来为所有的艺术学院师生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中心备有齐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专用教室、数字和模拟音频视频转换和输出设备。
纽约大学(NYU)电影学院历来在美国高校排名中高居榜首。NYU还有电影学院,包括电影史、影评以及市场运营等科系;有表演学院,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另外也有美术学院。它的数字媒体专业,是比较前卫的数字艺术学科,渗透在各个艺术传媒领域里,艺术学院的各个院系都要开设一两门数字媒体的相关课程。纽约大学在电影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设立了数字媒体的本科及研究生学位课程。在继续教育学院,数字传媒学士学位的专业方向分为:数字广播和远程通讯、电脑动画和视觉效果、电影和数字视频生产,总学时为130学时。数字影像设计理学硕士也是为了满足数字媒体、数字娱乐和设计专业的广泛需求应运而生的。纽约大学成立了尖端数字应用中心。研究生的课程分三个模块:(1)数字媒体的理论、哲理、历史等基础课;(2)进一步的理论课和与自己兴趣和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3)毕业论文和演示带。研究生学习两年修满42学分。纽约大学注重培养研究生对技术、创意和审美的深入理解,这些对于数字化生存是绝对必要的。毕业的去向为艺术家、设计师、科学数字影像专家、剧作家、电影人、三维模型建筑设计师、雕塑家、画家和工业设计师、研究艺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学者。纽约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交互式传媒专业,是研究生水平的前沿科系,它在研究和设计方面,以交互式为主干来探讨新媒体、运算媒体和镶嵌运算。该系强调试验与动手能力,看重创意而不是电脑技术,将注意力集中在交互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开发新的传媒形式,开拓面向社会应用的物理运算、交互式游戏、多媒体技术、音频、视频等。
在艺术或设计学院中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有:南加州大学的电脑动画系、达拉斯艺术学院、洛杉矶艺术设计中心等。
在设计类学院类别中比较典型的是哈佛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设有数字媒体方向的硕士学位,主要课程有:数字媒体、雕塑动感学、视觉信息学、互动空间、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基础、互联网与建筑、设计技术、整合设计等。在其他专业方向也多多少少要学一些数字媒体的主要课程,如建筑产品设计专业就要求修互动空间、艺术与科技、建筑与数字媒体、设计中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业生产等。进一步深入研究可在博士阶段,从而获取设计学博士或哲学博士。
麻省理工学院的传媒艺术与科学系是其著名的建筑设计学院的一部分,它分博士、硕士和本科公共课三个层次来进行数字艺术教育,强调科研和实践。所有研究生都参与媒体实验室工作和获得资助。蜚声全球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人才资源,大胆创新并全方位开放办学理念,为全世界数字媒体领域的精英提供发展平台和学习机会,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研究和应用成果。
总体来看,大部分学校的数字媒体和动画本科的学制为四年,研究生为两年。
数字媒体专业的本科培养方向主要是为学生从事数字媒体专业传授技巧。研究生的分工较细,如属于交互式技术范畴的互动媒体专业,它的教学将呈现给学生一套多媒体的基本框架,包括电脑操作、网络操作系统、音乐音响录制、像带制作以及艺术理论等。
电脑动画专业方向的教学主要传授给学生电脑动画制作中物体建模、人物模拟、动画表演以及特技效果的基本原理。该专业着重于电脑三维图像在娱乐圈的实际应用,传授娱乐圈开发游戏、商业广告、动画短片及故事片的制作过程的全部知识。利用全新的电脑技术,学生将学到当今现代动画制片厂通行软件和硬件的实际操作技巧。指导学生把现实的物体和运动转变并建立为虚拟模型、动画人物以及电脑特技。综合课程将辅以学生创造专业动画短片的能力。其中包含动画制作、加工图像、虚拟模型库等用以展示学生的专业水准。专业的目标是提供学生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技术技巧,使得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影视制片、后期制作、游戏设计制作、高艺术水准网页设计制作和多媒体的专业工作岗位。
学科特点
数字媒体这门新兴学科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数字化、交互式、立体三维、视频、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多媒体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办学模式既可以是新建院系,也可将课程分布于现有相关学科体系;授予的学位既有文学、艺术学,又有理学、工程学、文科、艺术类的,涉及到影视、设计、创意;办学的层次既可包含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也可以是非学历和跨学科学历。
从目前所调查的十几所学校的数字媒体课程的设置来看,无论是数字媒体的哪一个专业,其确定的核心基础课程都是非常相似的。这些核心基础课程是各个数字媒体专业方向都必须掌握的一些入门课程或初级课程,该类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字媒体专业领域,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不同专业方向的高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各个学校首选的数字媒体核心基础课程虽然在内容等方面有各自的特色与侧重点,但在以下几门核心课程的设定上有高度的一致性,它们分别是:图形技术和动画发展史、图形基本理论、美术和色彩学、三维技术、光影艺术、动感规律、行业法规等。从课程的结构来看,正规大学有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还有选读的课程。各个学校的数字媒体系(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门数与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等有很大的差异,但基本上都包括以下不同层面的模块式课程:(1)核心课程包括史、论、技、规;(2)专业课程强调精、练、作;(3)选读课程则突出一个泛字。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作出如下概括总结:核心课程包括数字媒体相关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基础理论Introduction课程;本专业所必须掌握的通用原理、技巧、技术和行规。虽然各个学校的数字媒体发展方向与特色不同,但就其给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方向类的导论性课程来看,还是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基本上涵盖了数字媒体研究中的几大主要领域,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数字媒体的各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以后选修某一领域的扩展性的高级课程,或在该领域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基础。
综合来看,各学校都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本学科几大主要研究领域的引导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发展的特点,为本校的数字媒体本科生开设了各具特色、内容广泛的较高级的专业方向课程,提供了比较充分的选择余地,也为学生深入了解数字媒体学科进展提供了保证和资源。学生根据学校的要求,自己的兴趣,以及指导教师协助,来选择相应的课程。
就业倾向
美国公司选拔人才非常重视团队协作及团队融合,除了个人品质外,了解和遵守规则、规范也十分重要。从业人员都必须明确自己的位置以及在这个位置上要遵守的团队规则。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学生到了社会,站上了岗位,迈入了行业,走进圈子时,已经懂得怎么相互交流和配合。
数字媒体的专业技术课程,是该专业的精华所在,必须要精学多练,创作大量习作,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专业课程要求掌握和精通专业技巧,有大量练习的机会,规定足够的课程量来做一些Project,学期末和毕业要完成大一点的项目。各个学校课程的名称和叫法各有不同,而且有些课程相互涵盖,覆盖的面不一样,目的是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适应的能力。
在选修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在课程的选修顺序方面有一定要求,通常都规定某门课程所必须的先决课程。在课程的选定方面,学生有较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由于数字媒体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各学校非常重视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学科知识建构,要求学生完成除学校规定的通识类课程外,还要完成指定的相关必修课程。各个学校数字媒体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所指定的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略有差异,但大体上是从计算机科学系列和艺术创意系列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
专业的设置面对不同的就业去向,如影视、动画、游戏、广告、网络,使得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安排。很多学校的课程设计,很明显是根据已有的自身条件来偏重某个出路。有的学校建立了一套独立完整的数字化技术系统,甚至是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线。影视数字化系统可以全部采用数字化手段,从摄录到制作的全过程都采用DV,贯穿影视的前、中、后期。游戏专业同样根据游戏行业的取向来设计专门的游戏制作训练。广告设计专业偏重广告创作的行业取向。
学校也可能按照学生未来不同的职业岗位,按照学生毕业后可能担当的特定职务来定位,如与影视相关的有设计、导、编、演、辅等。他们完成了基础课教学后,根据就业的要求来设计他们的专业课程。在美国的大学中,往往是学生选老师,学生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并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所选的课程中。老师则可以开设个别辅导课,以便学生可以专心学一些按职能划分的专业课程。
总结
通过对美国具有代表性大学办学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如下特点:
首先,重视学业修养和基本功训练。通过开设数字媒体的通识类课程、导论性课程、方法类课程等,加强学生在数字媒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
其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人本思想。开设多种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使本系(专业)和外系(专业)的学生能够灵活、自主、充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利用开放实验室和工作室,在不同的时期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科研训练,使学生的数字媒体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增加艺术教育资金投入,加强硬件建设。艺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西部民族地区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艺术教学器材,使学校的艺术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积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要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带或自购一些民间民族艺术器材。
引进和充实艺术师资力量,一方面。
力量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充实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或者利用国家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聘一批艺术类大学生志愿者到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服务,并创造优惠条件鼓励他们扎根民族地区。其次,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中小学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艺术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艺术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地区、人员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美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信息资源是指经过采集、开发并组织起来的各种媒介信息的有机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信息类型复杂,信息载体呈现多样化。有文字的,如图书、资料、文件、档案;有声像的,如唱片、CD、VCD、磁盘、光碟等;有各种艺术作品形式的,如书画作品、摄影作品、设计模型、雕塑品;还有各种电子媒介和网络资源,如艺术专业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各种艺术类的网站和数据库等。建立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体系就是要将以上各种媒介形式的信息经过筛选、整理、组织、开发等过程,使杂乱无章的信息成为学科资源,能够满足本院系艺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可以支持该学科教师、科研人员进行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研究、教学辅导,做到重点艺术学科全面收藏、相关学科选择收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近十年来,高等艺术教育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大部分综合性大学以及农林、理工、财经、文法等高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专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从过去的几十所猛增到现在的一千多所,全国每年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从几百人急升到数十万人。艺术学科也从以往的美术、音乐、舞蹈等传统学科新增了动画、新媒体艺术、艺术管理等新兴学科。相对于多科性大学艺术教育如此迅速的发展,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一流的学科要求拥有一流的学科信息资源。”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作为衡量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也日益显得迫切和重要。
一、建设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必要性
(一) 建立完备的学科信息资源体系是艺术学科建设的要求。艺术学科建设是由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要素组成的,学科信息资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多科性大学近年设立的艺术院系存在有些艺术类专业仓促上马、学科基础薄弱、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样,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也面临着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的问题,主要原因有:(1)在多科性大学,艺术学科相对于其他传统的重点学科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新兴学科,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相对缓慢。(2)艺术院系的资料室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一段时间以来处于文本检索的原始状态,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落后,满足不了艺术学科发展的需要。(3)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具备图书管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艺术学科的特点。而多科性大学艺术学科门类的跨跃式发展,要求学科信息资源应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能满足艺术学科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的需要,为艺术学科建设提供符合要求而且达到一定标准的信息服务。
(二) 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计算机、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等传递信息的技术手段迅速发展,人类已步入了信息化社会。在信息社会,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和网上资源的繁盛丰富使网络成为了人们了解世界、获取多种信息的重要途径。国内多科性大学普遍建立了校园网并逐步进行校园数字化管理,图书馆也正着手实施文献信息数字化,从而,老师与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从图书馆的网站检索到所需信息。艺术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最新、最全的大量信息,由于校园网络资源具有广泛的共享性,而且不受时空限制,能够很好地满足艺术学科的要求。因此,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要改变传统模式,在学校图书馆的指导下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满足艺术专业师生的需求。
二、构建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议
(一)了解和掌握自身艺术学科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特色的学科信息资源体系
首先,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艺术学科包括音乐、艺术设计、动画等专业;音乐专业有声乐、作曲、乐器、指挥等学科方向;艺术设计有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艺术学科庞大丰富,艺术专业繁多复杂。虽然目前国内有一千多所大学开设了艺术类专业,但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学科发展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进行学科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摸清本院系艺术学科的实际情况,找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了解和熟悉本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明确本院系师生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出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
其次,坚持特色,发挥优势。做别人没有的,就是特色。而别人也有,但做得比别人强的,就是优势。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千变万化,新方法、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环境下,要做到坚持特色、发挥优势,需要学科信息资源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在“专、精、新”方面狠下工夫,把相关工作做细做足,辅助本院系师生深入详尽地研究艺术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使他们能够准确迅速地了解艺术专业国内外的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和动态。
最后,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应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具备敏锐的知觉和超前的意识,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要能满足本院系未来学科规划和建设的需求,走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开拓学科视野,创建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体系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大学艺术教育不应只是培养具有专业技巧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更应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目标决定了多科性大学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要融合其他相关学科,创建多元化的体系。一个能够成功设计出新颖且受大众欢迎的产品的现代设计师,往往在于他拥有宽广的视野和巨大的信息量,丰富多元的知识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从艺术学科的性质来看,艺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与最相近的文学学科相比,也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但艺术学科又与哲学、科学、历史、考古、伦理、民族文化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学科的关联性和交叉性使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可选内容丰富多样。
转贴于 因此,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不应只局限于艺术类学科本身,而应拓宽学科视野,依托多科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资源共享的优势,创建开放、包融、多元化的信息资源环境,引导广大师生放眼看世界,引领他们关注艺术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关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关注艺术与人类其他精神产物如宗教、语言、哲学、科学的联系。
(三)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联系与协作
在进行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中,艺术院系资料室更接近教学研究的第一线,能够直接与本院系师生进行沟通交流,快捷地了解本院系师生的需求,及时调整信息资源的建设,以促进艺术学科建设,有效提高本院系教学科研水平。但是,资料室由于经费不足,管理员缺乏信息资源建设专业技术知识等问题,需要学校经常与图书馆进行联系和沟通,争取图书馆在经费投入、信息管理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加快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步伐。
(四)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构成
在现代通讯、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一般由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新兴的电子文献及数字化文献信息的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组成。
1.健全传统纸质文献资源建设。艺术学科在多科性大学是一个新兴学科,成立的时间比较短,从图书、期刊、资料等方面健全纸质文献收藏是首要任务。第一,应首先着眼于从本院系艺术学科的发展规划和侧重点出发,优化藏书结构,建设比较完整的藏书体系,达到从该藏书体系中就可以了解到艺术专业的发展历史、脉络和最新动态的要求。第二,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一些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都会最先在权威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师生对艺术学科资源“专、精、新”的要求。第三,参加全国院校艺术教育研讨会或外出交流学习的教师所带回来的资料,很多反映了艺术专业最新的动态、观点、方法。注意收集整理这些资料,有助于不断完善本学院的重点学科和主要研究方向。
2.适当选择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形成互补。电子文献按出版形式分为两类:一是光盘、软盘等形式的;二是网络电子文献。电子文献具有图文并茂、检索方便快捷等优点,如以下几类电子文献大大方便了教学工作:(1)中外美术史、艺术设计史、中西服装发展史等史论类的电子文献;(2)服装、家具制作工艺流程;(3)艺术设计中涉及的各种软件;(4)新设计产品会、时装会等。因此,适当收藏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进行合理配置是十分必要的。
3.加强虚拟资源建设。虚拟馆藏是相对于静态、具有物理实体的现实馆藏而言的,即对艺术学科的网络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使用,建立虚拟化的网络馆藏。首先,建立网页,根据本院系开设的不同艺术类专业进行分类,并设立相应的栏目。其次,采用购买、自建、合建等多种途径建设科学适用的数据库。一些精品素材库包括绘画、设计产品、建筑、雕塑、工艺品等方面多数是由专业单位或公司制作,品种齐全、质量较好,一般可根据教学科研需要选择自行购买或几所艺术类兄弟院校合作购买的方式。对于精品课程、优秀老师的课件(教学档案)、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及留校优秀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名师名人来校讲座等可自制成数据库,为师生提供一个借鉴参考的作用和互相学习交流的渠道,也可作为与其他艺术类兄弟院校相互交流学习、实现资源互享的前提基础。最后,整合和网上免费资源。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选择链接相关的学术网站,如中国美术家网、中国数码视频、设计在线等。对于在网络上的国内外关于艺术方面的展览、比赛、评奖活动的信息,资料员要尽快将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及时,为本院系师生提供更好的参加多种实践的机会。
4.积极组织和开发二次文献数据库,将纸质文献、数字化资源库运用数字技术和统一的标准进行整理、编目,形成二次文献,满足广大师生的进一步需求。
结语
目前,关于建设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研究论文不多,也处于刚刚起步的研究阶段,本文是一个有益的探讨与尝试。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加强艺术学科建设的需要,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力组织和开发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于建设艺术学科信息资源体系的研究成果一定会越来越多,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也将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炜韬,王铁,武净鲜,武翔宇.学科信息资源的整合与[J].晋图学刊.2006(4):8-11.
[2]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46-52.
学院设有国家首批“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高校首批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现有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音乐与舞蹈、美术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电影学为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获批全国首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建有教育部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各本科专业均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院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个性化和体验性教学环境。学生充分享受国内艺术学科影音舞诗书画相互交融的艺术氛围。学院倡导人文关怀,鼓励艺术个性,其优良学风和深厚传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来此深造。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中国大学研究生专业排名中,戏剧与影视学近年来一直位居前列;在其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电影学、舞蹈学专业连续多年名列前三名,音乐学、美术学等连续多年名列前七名。学院创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到2014年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现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和外国留学生等,致力于培养艺术创作与研究能力并重、人文与艺术素养深厚、具有国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高级专门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了学生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毕业学生职业分布广泛,遍及文化、艺术、传媒、创意、教育等相关领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学院重视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换培养机制。每年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攻读艺术类专业学位。学院多年来得到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助教支持,香港爱国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资修建艺术大楼,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院并承担由教育部、文化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两部三校联合实施的“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每届从三校共选拔21名新生组班。2015级实验班将在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新生中经过二次选拔出7名学生加入动漫实验班,采用名师指导、小班教学、工作室制、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第一学年教学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第二学年教学在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第三学年教学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第四学年学生回到本校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创作(设计)的联合培养方式,实现三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动漫实验班”是导师指导下的开放式“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意、强实践、宽视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三校一体、四年一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
现设有七个本科专业:音乐学、舞蹈学、电影学、美术学、书法学、艺术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
电影学专业
该专业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独立设立的影视类专业,为我国影视传媒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该专业设有全国高校中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第二个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形成了从本科到学术硕士、艺术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积淀,积极探索复合型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力图为我国影视传媒行业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具有开阔视野与进取精神的高端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中国影视传媒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理论学习与艺术创作并重,课程设计以电影、电视为核心,兼顾文学、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主攻(主修)方向,以备将来更有针对性的深造与就业。历届毕业生中多数通过保研、考研或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其他学生多进入(中央及省市)影视公司、电视台、报纸、网站、广告公司等各种影视传媒机构,从事编导、记者、管理、营销等工作。
该专业主干课程有:电影概论、电视概论、影视语言、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照相与实践、摄像与实践、影视编剧、影视剪辑、电视新闻采编、纪录片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大众传播概论、电影批评与研究方法、经典影视片解读、影视策划等。
音乐学专业
该专业具有近百年音乐教育历史,音乐大师贺绿汀、张肖虎等都曾任教于此,并创作了“游击队之歌”和“宝莲灯”等载入中国音乐史册的重要作品,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学专业方向包括钢琴、声乐、器乐和音乐学理论,现已形成本科、学术硕士、艺术硕士和博士阶段完整的高等音乐教育教学体系。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及其他相关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系崇尚个性化发展、科学化培养与因材施教的理念,注重学生教学、科研和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使学生既达到专业音乐院校的表演水准,又具备综合型大学宽泛的知识结构。历年毕业生中许多赴国内外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也有的进入教育机构、出版公司、电台电视台、传统与新兴媒体、音乐制作和演出单位等音乐产业机构就职。
音乐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包括:音乐表演(钢琴、声乐、器乐),中外音乐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计算机音乐、世界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教育、舞台艺术与实践等专业课程。
2015年器乐方向只招收琵琶、二胡、古筝、扬琴四种乐器进行加试。
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具有近百年美术教育历史,以北京师范大学实力雄厚的文史哲大文科为依托,具有多学科支持交融的优势,文化与专业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专业基础、拓展专业技能,在人才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学科背景及开放的学术氛围。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提供优秀生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艺术机构和创意设计机构等提供从事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具有小班教学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两部三校“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实行学生入校后择优遴选组建,进行动漫方向培养。
美术学专业与艺术设计学专业招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意识的联合招生培养模式,学生入校后通过一学期的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通识专业课程培养之后,根据学生意愿与导师意见最终完成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分专业工作。
美术学方向主干课程有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造型基础、创意思维、设计概论、中国画、油画、美术教育学、创作实践、专业考察、新媒体艺术等。
艺术设计学方向主干课程有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造型基础、设计概论、创意思维、中外设计史、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草图、摄影、软件基础、字体设计、书籍设计、信息图形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等。
按照国家招生政策,2015年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向)实施分省来源计划,在以下省份招生:北京、河北、河南、湖南、广东、山东、辽宁、内蒙古。
舞蹈学专业
舞蹈系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的综合人文背景和浓厚学术气氛,在中国舞蹈教育和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前列,现设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及舞蹈史论六个课程方向,独立培养的本科、硕士、艺术硕士在国内外舞蹈大赛中荣获各种奖项。2010年建立了“开放式教学理念”引导下的现代舞蹈教育科研体系,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教学方式,注重专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巧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表演、教学、编导、管理“四位一体”式的高级舞蹈创意人才。学生兼备舞蹈艺术实践、舞蹈演出市场管理、舞蹈教育和理论研究的知识与能力,可以在各级文化单位、大专院校、以及艺术机构,从事舞蹈教学、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是中国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主干课程有:舞蹈表演与实践、中外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文化史、舞蹈艺术理论、编舞技法、即兴创作、剧场创作、舞蹈艺术管理学、多媒体舞蹈等。
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
该专业是国内最早的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之一,并始终走在数字媒体教育的前沿。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国际视野、活跃的创意思维、娴熟的数媒技能、敏锐的产业意识。十年以来,大量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向动漫、游戏、网络、影视、广告、出版等文化创意行业,许多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成长潜力。
课程体系以影视特效、动画、网络及互动媒体的技术与创作为核心,兼顾产业与营销实务,学生可全方位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各门类实践技能和前沿动态。课程中还设置有专业采风、产业调研、专家讲座、专业实习、毕业创作等环节,力求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产业创作紧密结合。学生每年均有到境外大学交流学习机会。
两部三校“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实行学生入校后择优遴选组建,进行动漫方向培养。
主干课程包括:数字媒体概论、影视语言、摄像与实践、影视制片管理、音响创意设计、数字视觉特效、数字内容创意、动画基础、角色动画设计、新媒体设计、网页设计、媒介传播、社会化媒体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品牌营销策划、网络游戏研究、项目实践等。
书法学专业
该专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悠久的书法教育历史和人文学科传统,秉承启功先生的学术精神与艺术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底蕴与书法艺术修养的高级人才。注重深入艺术传统,汲取前人学术智慧,涵养情性,领会经典,培养创造力。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部门、行政部门、编辑出版部门、文博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中任职。
主干课程有书法概论、书法史、古代书论、篆隶楷行草理论和技法、汉字学、文艺美学、篆刻学等。
2015年计划招收艺术类本科生137人。
一、艺术类招生专业及人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科类
学历
学制
招生地区
130202
音乐学(钢琴、声乐、器乐<只招收琵琶、二胡、古筝、扬琴>方向)
26
艺术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205
舞蹈学
30
艺术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303
电影学
30
艺术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401
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向)
24
艺术文理
本科
四年
北京、河北、河南、湖南、广东、山东、辽宁、内蒙古
130405T
书法学
11
艺术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
16
艺术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 符合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有关报名条件。
2. 舞蹈学专业考生须于1995年9月1日之后出生,身高不低于160cm。
三、报名
1.网上报名:2015年1月1日-2015年1月30日,所有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报考者均须登录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admission.bnu.edu.cn/admission)“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并按要求上传照片,填写、提交、打印《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报名信息表》。
2.缴费方式:2015年1月1日-2015年1月30日进行网上缴纳:电影学、音乐学、舞蹈学、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四个专业报考者须网上缴纳初试费100元/人;书法学、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向)两个招生专业报考者须网上一次性缴纳初、复试及三试费共计260元/人。缴费办法参照《网上缴费办法》进行,逾期不缴费者视为放弃考试资格。凡通过电影学、音乐学、舞蹈学、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四个专业初试考生,现场缴纳复试费80元/人;凡通过复试考生,现场缴纳三试费80元/人。
3.确认考试:2015年1月1日-2015年1月30日,音乐学、舞蹈学两个专业报考者须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自选初试时间段,书法学专业根据报名缴费时间系统自动安排考试时间,各专业考生都必须通过网络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电影学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报考者无需自选初试时间段,缴费成功者2015年2月4日开始打印准考证。
4.特别说明: 所有专业均不得兼报。
四、专业考试
1.考试要求: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考试准考证》、《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报名信息表》。按指定时间、地点参加专业考试。
2.考试时间、地点等信息:
考试专业
专业考试时间
考点地址、联系电话
备注
①电影学
初试:2月23日上午9:00-11:30
复试:2月26-27日
三试: 3月1日
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艺术楼教七楼、教九楼(具体时间、地点初试以准考证为准,复试、三试以发榜通知为准。)
010-58809248
010-58807962
2月25日:9:00—16:00办理复试手续及收费;
2月28日:9:00—16:00办理三试手续及收费。
初试、三试为笔试。
②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
初试:2月23日下午13:30-16:00
复试:2月26-27日
三试: 3月1日
③音乐学(含钢琴、声乐、器乐<只招收琵琶、二胡、古筝、扬琴>方向),④舞蹈学
初试:2月23日-24日
复试:2月26日-27日
三试:3月1日
2月25日:9:00—16:00办理复试手续及收费;2月28日:9:00—16:00办理三试手续及收费。
⑤ 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向)
2月25日
北师大邱季端体育馆
⑥书法学
2月24日—26日
北师大田家炳艺术楼
3.考试内容及分值:
1) 电影学专业
初试(满分250分)
复试(满分300分)
三试(满分200分)
a)文学艺术基础知识(笔试150分);b)新闻述评(笔试100分)。
a)才艺展示(100分)
b)构思阐述(200分)。
作品分析(笔试,200分)
说明:
(1)“文学艺术基础知识”:中外文学艺术基础知识、作家作品知识。
(2)“新闻述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给定的新闻报道现象进行评论和解析。
(3)“才艺展示”:个人代表性的艺术特长展示。
(4)“构思阐述”:在规定的构思时间内,按照题目构思情节完整的故事或者创意。
(5)“作品分析”:观看一段影视作品,按照要求做出书面分析;或对指定的文学作品进行书面分析。
2) 音乐学专业(钢琴、声乐、器乐<只招收琵琶、二胡、古筝、扬琴>方向)
初试(满分200分)
复试(满分300分)
三试(满分250分)
a) 钢琴方向:
1. 三声部以上复调作品一首
2. 奏鸣曲快板乐章一首
b) 声乐方向:歌曲一首
c) 器乐方向:(自带乐器)
1. 乐曲一首
2. 练习曲一首
a) 钢琴方向:
1. 技术性练习曲一首
2. 乐曲一首(勿与初试曲目重复)
b) 声乐方向:歌曲一首(勿与初试曲目重复)
c) 器乐方向:(自带乐器)
1. 乐曲一首(勿与初试曲目重复)
2. 现场视奏。
(一)乐理与音乐常识(150分)1.乐理笔试(90分)。2.音乐常识笔试(60分)。
(二)视唱练耳(100分):1.练耳笔试(70分)2、视唱面试(30分)。
3)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向)
A.素描(300分)。B.速写(150分)C.色彩(300分)。
说明:
(1)由学校提供考试用纸。
(2)绘画工具与颜料自备。
(3)“素描”为4开半身带手写生。
(4)“速写”为8开场景速写。
(5)“色彩”为4开色彩创意写生。
4) 舞蹈学专业
初试(合格/不合格)
复试(满分550分)
三试(满分200分)
a) 舞蹈基本功(含身体软开度,旋转弹跳等技能)。
b) 自备剧目表演(音乐自带CD,剧目时长不超过3分钟)。
c) 即兴舞蹈(现场播放音乐)。
a) 技术技巧组合(200分,包含跳、转、翻等技能;无需音乐)。b) 自备舞蹈表演(200分,音乐自带CD,剧目勿与初试重复,时长不超过3分钟)。
c) 模仿能力(150分,考察舞蹈学习能力)。
笔试:舞蹈作品分析(考察学生舞蹈艺术常识和文字表述能力,字数不低于800字)。
5)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
初试(满分200分)
复试(满分250分)
三试(满分300分)
笔试:
1、文艺常识:中外艺术、文学基础知识问答。 (100分)。
2、形象绘制:将图片中的人物照片绘制成速写造型 (100分) 。
a) 面试:构思阐述: 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题目构思情节完整的故事,并现场讲述(100分)。
b) 笔试:故事创作:根据命题用画面或文字描述故事情节。(150分)。
面试:1、现场问答(100分)。2、才艺展示:现场展示个人才艺(美术、电脑或其他特长展示)(200分)。
6)书法学专业
A.临帖(对临指定碑帖,250分)。
B.创作1(楷书,将指定文字写成书法作品,250分)。
C.创作2(篆、隶、行、草任选一种,不得为楷书,将指定文字写成书法作品,250分)
说明:
(1)由学校提供考试用纸、毛毡、笔洗。
(2)考生自备毛笔、墨汁和墨碟。
(3)不允许在卷面上打格、盖印章,不允许做任何标记。
五、录取原则
1. 考生均须参加本省组织的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文化课考试)。
2. 各专业依据考生初试、复试、三试的专业考试成绩(满分750分),由高到低发放合格资格。考生须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网上报名系统”(admission.bnu.edu.cn/admission)查询考核结果,我校不再以其他方式通知本人。
3. 对舞蹈学专业考试成绩前三名,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向)考试成绩前两名、书法学专业考试成绩第一名,音乐学专业钢琴、声乐、器乐各方向专业考试成绩第一名,若考生文化课总分达到所在省份同科类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即予录取。
4. 对上述第3条录取原则所列考生之外的下列专业(含方向)考生,加设文化课单科(按满分150分计)和总分录取控制分数线。
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向):语文不低于80分、外语不低于70分。
电影学、书法学、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语文、外语均不低于90分。
音乐学(含钢琴、声乐、器乐方向):外语不低于70分。
舞蹈学:外语不低于50分。
上述各专业(含方向)考生的文化课总分须达到所在省份同科类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文化课总分不低于考生所在省、区、直辖市同科类(文/理科)一批本科控制线的90%.
5.根据教育部规定,2015年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 向) 编制分省招生计划,其余专业(含方向)均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根据往年生源情况,2015年美术学(含美术学专业、艺术设计学专业、动漫方向)只在北京、河北、河南、湖南、广东、山东、辽宁、内蒙古八个省份招生。在保证合格考生所在省份均有招生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各省校考生源情况分配各省份分专业(含方向)招生计划数。
6.文化课考试和专业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按其文化课考试成绩(不分文理科,满分750分)和专业考试成绩之和计算综合成绩,分专业和专业方向按综合成绩排队,择优录取。
7.综合成绩相同的考生,按照专业成绩排队择优录取。
8.所报考专业(含方向)有省级统一艺术类专业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份 的艺术类专业统考并取得专业考试合格证,方能按上述录取原则录取。
六、学费
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审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我校艺术类学生学费标准为:美术学(含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专业)专业10000元/学年,其他各专业(含方向)8000元/学年。
七、 联系办法
1.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通讯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联系电话:010-58807962
《标准》认为,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以下多种能力:
·创造力、想象力和各种技术,以及审美和批判性思维与实践,通过参与创作和回应艺术作品提高自信心。
·好奇心和各种技能,研究和运用创新的艺术手法和可用的技术表达各种想法,通过多种观点发展移情能力。
·美学知识和沟通能力:通过有意义的方式重视和分享经验,表达、表现和交流有关个人和他人的想法。
·通过接触各国艺术家、艺术形式、艺术活动和业界人士,洞察与了解当地、地区和全球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传统。
《标准》将每门艺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两大部分——创作(making)与回应(responding)。所谓创作,即运用过程、技术、知识与技能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是发展学生“想象与即兴创作(表演)”、“探索艺术元素、材料、技术和过程,并形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实践技能与技巧”、“通过艺术作品交流各种想法”以及“将所学的艺术与其他艺术学科和学习领域相联系”。而所谓回应,即探索、回应、分析和阐释艺术作品。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反思自己的艺术作品”、“回应他人的艺术作品”以及“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情境来看待艺术作品”。这两大部分,既独立又有相互之间的联系。
2010年,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评估和报告委员会还制定了包括听说读写、计算能力、信息交流技术、批判和创造性思维、个人和社会的能力、伦理行为、跨文化理解等七项综合能力,以及包括土著人历史和文化、亚洲及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这三个跨课程主题,并要求各门学科的教学都要融入这“七大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三大主题”的学习。
限于篇幅,现将《标准》中有关视觉艺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说明、各年级段的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等翻译、介绍如下,与同行分享和共同学习。
一、视觉艺术课程定位
在视觉艺术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美术、工艺和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传统和新兴的视觉艺术创作和批评的实践,学生相互之间探索和交流各自内心的意图和信息。如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视觉艺术也能够引起、鼓舞和丰富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促进学生创意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视觉艺术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去探讨视觉艺术领域中各种复杂和丰富的手段。通过各种探讨、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提高创意和表达能力,并能够完善他们所创作的作品。
视觉艺术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视觉艺术的创作者和观众的角度,去探索他们所处的社会,并拓展知识、认知和各种技能技巧。视觉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存在了数百年,并仍在继续发展着。视觉艺术鼓励学生进行各种视觉形式的交流,视觉语言的探讨,以及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文化和技术,并对个人或与他人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各种想法作出回应。
通过视觉艺术的学习,学生既对世界文化有所了解,又形成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并具有想象力。通过在视觉艺术中探索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学生学会了表达对世界的各种看法及用视觉进行思维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工作方法。
二、视觉艺术课程目标
视觉艺术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
·通过视觉艺术创作和交流等手段,提高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和乐于表达的能力。
·运用视觉艺术的技能、语言、材料、工艺和技术,通过视觉艺术知识、理解力、制作过程和创新思维,形成各种观念。
·通过视觉艺术的实践和认识,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学会尊重和理解传统的、历史的和各种文化的视觉艺术与艺术家。
三、视觉艺术课程内容说明
《标准》要求学生在视觉艺术学习中探索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及其相关的制作方法。这些形式既包括二维形式,如素描、色彩画等;又包括三维形式,如陶艺、雕塑、装置艺术等;还包括四维形式,如基于时间的装置艺术作品、行为艺术作品、数字动漫、视频等。
其次,《标准》要求,学生应当在视觉艺术学习中,学会运用视觉语言中的“元素”和“原则”,进行视觉艺术作品创作。所谓“元素”,包括线条、形状、形体、空间与时间、色彩、肌理、明暗等。所谓“原则”,包括重复、节奏、对比、变化、强调、比例、平衡、统一、和谐、运动等。
第三,《标准》将视觉艺术课程学习分为“创作”与“回应”两大部分。其中,“创作”包括学生尝试和体验视觉艺术中传统的和新的技术,个人或集体共同进行艺术品创作。这些艺术作品,反映学生探索视觉语言,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文化和创作技术认识的各种想法。“回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视觉艺术语言、技能和技术时,对概念和空间的探索,学会从不同视角探索视觉艺术作品,并进而产生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学会理解他人的各种看法。《标准》提出,这两部分都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如同艺术家、设计师、工艺师、评论家、历史学家和观众一样的知识、理解力和技能。
第四,《标准》要求,在视觉艺术课程中,要融入“七大综合能力”和“三大主题”的学习。
第五,《标准》反复强调,学生在艺术创作时,要学会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在使用他人的图像和作品时,应征得别人的许可,不能抄袭他人的作品;等等。
四、各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一)幼儿园至二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在幼儿园至二年级阶段学习中,要求学生与同伴、老师—起,学会独立地创作和回应视觉艺术作品。通过创作视觉艺术作品,来反映自己家庭、社区以及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学习使用一系列的材料、媒介和技术,来创作素描、色彩画、版画、雕塑、摄影和多媒体等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作出回应,谈论自己的经历与视觉艺术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
1.幼儿园至二年级学习内容说明
创 作
(1)观察和想象各种图像、物体、图形和形式
·认识到素描、绘画、物体、空间可以用来代表和表达想象与各种情感。
·利用天然物和人造物中的各种图像和物体来进行观察和玩耍。
·结合各种图像、形状、图形和空间进行玩耍。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信息交流技术、跨文化理解
(2)探索并玩耍一系列图像、材料、物体外表、空间、技术、图形和形式
·发现和描述自然物与人造物中各种材质的特性,例如黏土、硬纸板、油画布、各种模型、水彩颜料、木制品、塑料制品以及多媒体。
·使用一系列传统的和当代的数字媒介、材料和工艺流程,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探索艺术、工艺与设计的各种元素。
·使用、储存和清洁各种材料、工具和设备时,例如,当使用剪刀、铅笔、蜡笔、记号笔、胶水、颜料、画笔、黏土等工具和材料时,要养成安全、随机应变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
跨课程主题学习
土著历史和文化、亚洲、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
(3)创作各种图像、立体物、形状和空间时,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材料
·谈论自己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描述其主题、想法以及作品名称的命名等特征。
·在扮演艺术家的角色创作艺术作品时,要考虑自己的创作意图。
·描述所选择的媒介、创作过程以及工具是如何影响艺术作品的。
综合能力
个人与社会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4)制作熟悉的或是想象、记忆中的各种人物、事物和经历的视觉艺术作品
·创作原创的艺术作品,描述作品中所体现的主题、想法和特征。
·创作描绘日常生活中有关自己、家人、朋友、宠物、家庭、学校和社区情景的视觉艺术作品。
·利用自然或人造环境中的图像、事物以及可利用的再生材料,创作视觉艺术作品。
综合能力
个人与社会能力
(5)认识到视觉和空间的观念是以不同方式形成和被理解的
·根据周边世界的生活经验设想一个主题,用二维、三维或四维等形式进行探讨。
·发现视觉和空间元素可以通过不同媒介、材料和制作过程得到延伸,进而改变意图。
·考虑到家庭、场所或社区需要,用视觉和空间的观念创作新的图像和立体物。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
(6)视觉艺术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使用现有的数字技术浏览、复制、分享各种图像和观念。遵守不能抄袭他人作品的规则。
·尝试在课堂上根据交通、水、植物、动物之类的主题,从色彩和肌理元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学维的绘画、素描形式,以及三维和四维的形式,了解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如绘制正方形图形或塑造锥状物体都与数学学科有联系。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伦理行为
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音乐、戏剧、地理、数学
回 应
(7)在视觉艺术作品中使用视觉艺术术语来分享思想、观念和情感
·描述视觉艺术作品中的视觉艺术术语。
·谈论视觉艺术作品中能吸引注意力的方面。
·分享并比较自己和同伴之间对视觉艺术作品存在的各自不同的看法。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
(8)谈论他人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时,顾及不同的观点
·从不同的视角对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的特点或内容进行描述。
·比较各种视觉艺术作品,谈谈对其印象或想法。
·观看各种视觉艺术作品,探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区的人是如何进行诠释的。
综合能力
听说读写、跨文化理解、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9)认识在各种视觉艺术中体现不同环境、社会、文化和时代
·讨论视觉艺术如何告诉我们有关生活或往日生活的变化。
·根据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描述其中所反映的自身生活和文化经历。
·讨论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视觉艺术作品,包括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各种符号、故事和传统。
综合能力
跨文化理解
跨课程主题学习
土著历史和文化、亚洲、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
2.幼儿园至二年级的成就标准
到二年级阶段学习结束,学生会利用各种方法、技能、材料和工艺来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用以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学生会分享和描述自己或他人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会把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看成是自己的一种经历。
(二)三至四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在三至四年级学习阶段中,学生与同学、老师、学习共同体—起,学习独立地制作和回应视觉艺术作品。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发展艺术性的各种想法。学习使用各种材料、媒介以及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有特色的艺术传统,包括素描、色彩画、雕塑、版画和数字作品。学生学会对自己、同伴和艺术家的作品作出回应。学习描述如何运用不同材料激励各种想法,进行艺术作品创作。
1.三至四年级学习内容说明
创 作
(1)探索如何表达自己所看到或想象到的各种图像、形式、事物和空间
·尝试二维、三维和四维的创作方法和形式,启发个人的经历。
·探索自己和他人代表不同情境的图像、立体物、观念和空间。
·在自然和人造环境中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各种空间和事物。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能力
(2)调查与尝试不同媒介和技术的特性,发展预期的效果
·结合各种媒介和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效果,例如用再生材料制作拼贴画,显示材料的不同肌理和对比。
·调查自然的、人造的和数字化的环境和材料,用来创作出不同效果的艺术作品。
·调查不同材料特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用途以及回收和再利用的可能。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3)通过利用各种媒介、视觉艺术的实践和各种观念,发展艺术创作的技巧
·分析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有关主题、材料和制作方法的特点。
·探索能代表他人的生活、文化和居住地的各种艺术创作技巧和方法。
·选择最能代表其作品主题特点的形式和技巧。
综合能力
跨文化理解、个人与社会能力、伦理行为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4)尝试各种技术、工具和形式,以发展他们的技能,并完善其艺术创作
·使用不同的技术和形式,创作有关个人、文化和社会观念的艺术作品。
·运用传统的和现有的数字艺术工具、材料和技术,创作各种视觉艺术作品,探讨其不同的效果和意义。
·认识到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所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给别人和自己观赏,有着不断完善和提高他们技能的要求。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计算能力
(5)分享和展示视觉艺术作品,重点关注各种细节、创作意图和所使用的技术
·谈论或用文字描述他们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重点在各种细节、创作意图和所使用的技术上。
·选择视觉艺术作品,在学校、社区或网络上举办展览进行展示。
·设计和筹划有效展示艺术作品的各种方法,例如选择画框、装画框或展厅空间的安排等。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能力、信息交流技术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6)视觉艺术创作与舞蹈、戏剧、媒体艺术、音乐和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
·尝试采用现有的数字技术与艺术或其他学科领域组成视觉艺术作品。遵守不能抄袭他人作品的规则。
·结合艺术或其他学科领域,创作静态或动态的图像,例如根据一次短途旅行的照片,创作一组反映视觉经历的艺术作品。
·根据课堂中所研究的课题,例如生物、行星等,探讨色彩和肌理的元素。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
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是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教育培训项目的主办单位,学部下属的国际教育中心负责学校非学历国际留学项目的运营管理。
项目优势
l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项目,规范办学多重保障
l 双语授课,传媒大学校园生活资源共享
l 海外名校优先录取,回国认证无风险
2017年第十一届美加英澳1+3国际本科(预科)项目招生计划
专业方向
海外具体就读专业
招生人数
1+3艺术与设计
Art and Design
纯艺术、插图设计、动漫设计、电影与视觉效果、
数字媒体艺术、服装设计、高级服装定制、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摄影、时尚品牌管理、室内设计等
30
1+3动漫与数字艺术
Animation and
Digital Arts
动漫、插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交互设计、动画与游戏设计、游戏和图形编程、影视后期制作、独立游戏开发、3D设计
15
1+3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y
网络营销、媒体运营管理、时尚买手与企划、品牌形象设计、设计管理与文化、广告与营销、摄影、影视制片管理、节目策划与运营、体育赛事管理、会展管理等
15
国内课程设置
专业方向
国内就读课程
艺术与设计
Art and Design
模块1 模块 雅思基础、雅思强化、雅思冲刺
模块2:艺术概论、艺术与设计研究方法、西方美术史
模块4:作品集指导、博物馆与画廊实践
动漫与数字艺术
Animation and Digital Arts
模块1 模块 雅思基础、雅思强化、雅思冲刺
模块2:动漫概论、视听语言、动画设计、后期制作
模块4:作品集指导、博物馆与画廊实践
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y
模块1 模块 雅思基础、雅思强化、雅思冲刺
模块2:创意产业基础、公共关系、视觉营销、产业经济学
证书和学位
学员完成在中国传媒大学阶段的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即被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课程结业证书。
完成海外大学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将被授予海外大学本科学士或硕士学位证书。回国可获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
海外大学参考
美国
•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美国大学排名第39位,稳居前50名,世界百强名校。
•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西海岸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全美排名第41位。
• 宾州州立帕克分校University Park
最新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0位,美国知名的公立大学
•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美国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公共传播学院、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均在美国名列前茅。
• 爱荷华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Iowa
被誉为“公立常青藤大学”之一,2015年全美综合排名71名,传媒专门排名第10位,艺术类本科专业第21位。
• 芝加哥艺术学院 School of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简称SAIC
全美最古老的艺术学院,美国声望及评价崇高的艺术学院之一,在国际上享有荣誉及尊重。
•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
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艺术创作平台和自我提升的空间。该校的插画,卡通,电脑艺术等已经是美国公众公认的全美国排名前列的专业。
• 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美国顶尖的艺术学院,有近120年的悠久历史, 2015年全美设计院校排名中第5位。
•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位于美国佐治亚州,是全美的艺术学院,也是全球的艺术大学之一。许多品牌设计师及迪斯尼动画师皆出自该校。
• 亚利桑那大学艺术学院Herberger College of the Art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新一代的美国艺术院校,有艺术,音乐,演讲和戏剧三个大系。在艺术,舞蹈,音乐,剧场和电影领域,该校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 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
综合排名130位,大众传播、电影专业全美排名前20位。
更多大学见项目网站:edu-china.cn
英国
• 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
全英排名第十的名校,素有英国常青藤名校之称的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之一,世界大学排名前百位。
• 利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eds
世界百强名校,英国顶尖级学府,全英排名第12位,英国常春藤联盟成员。
• 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英国排名第十一的名校,是学生最为满意的英国名校之一,世界上享有盛誉。
• 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世界五十强顶尖名校,世界排名全球第26位,英国的六所“红砖大学”之一。
• 伦敦艺术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由6所世界闻名的艺术、设计、服装、传媒等学院组成,是全世界秀的艺术学院之一 。包括中央圣马丁学院、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切尔西艺术学院、伦敦时装学院、伦敦传媒学院、温布尔登艺术学院。
• 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
世界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全英排名第十三,该校的体育管理、传媒、艺术与设计等20多门学科稳居全英前10位。
• 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
英国的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被认为是英国的二十所大学之一,是英国老牌大学,世界百强名校。
• 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全英排名第十四位的老牌名校,培养出众多的作家、记者、评论家、电影家,媒介与艺术学院排名居于全英首位。
• 莱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英国顶尖级大学,传媒专业在全英排名前列,最新《TIMES》排名为全英第16位。
•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
英国最古老的,现存为数不多的独立艺术院校之一,在其悠久的办学史中,一直旨在培养创新和成功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
• 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全英排名前列的大学,世界排名前20的顶尖名校,在世界享有盛誉。
• 创意艺术大学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
一所顶尖的艺术、建筑和设计专业院校,下属七个专业院系。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全世界培养未来的顶尖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并且成绩骄人。
• 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世界百强名校之一,最新《TIMES》排名为20位,时尚管理等专业深受学生喜爱。
• 苏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ussex
英国顶尖大学之一,2011年《TIMES》排名全英21位,媒体专业非常出色。
• 威斯敏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被称为伦敦市中心的传媒帝国,位于BBC广播电台的旁边,传媒专业全英。
• 伯明翰音乐学院Birmingham Conservatoire
是一所国际性音乐殿堂,隶属于伯明翰城市大学。该校是英国处于地位的音乐学院之一,在独奏表演、作曲、室内乐、管弦乐和爵士乐等方面成就显著。
更多大学见项目网站:edu-china.cn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澳洲名校成员,杰出校友包括诺贝尔奖7位、2位澳洲总理以及众多杰出学者和商业巨子等。
• 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澳洲的国立学校,名校之一,澳洲五大学,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36位。
• 阿德雷德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澳洲名校之一,自创校以来一直位居澳大利亚顶尖大学之列。
• 西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澳洲历史,代表性和实力的顶尖研究型学府之一,澳洲名校的成员之一。
• 悉尼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大众传媒硕士专业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世界顶尖100所艺术和社科类大学之一。
• 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
澳洲知名研究型大学,位于悉尼。教学质量高一直受到公认,其会计学、大众传媒专业广受欢迎。
•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RMIT University
澳大利亚十佳大学之一,课程内容和业界所需密切衔接,使得课程具有创造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 格里菲斯大学 Griffith University
影视制作专业在澳洲有名气,位于布里斯班,实习机会多。
• 悉尼音乐学院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下属的一所音乐学院。该学院是澳大利亚的最和历史最悠久的音乐学院之一。
• 昆士兰音乐学院Queensland Conservatorium Griffith University
位于布里斯班,是格里菲斯大学六所院校之一。
更多大学见项目网站:edu-china.cn
新西兰
• 奥克兰大学 University of Auckland
始创于1883年,是新西兰规模、科系最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坐落在新西兰的城市——奥克兰市中心。
• 怀卡托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更以法律、管理、计算机、自然科学和教育见长,被誉为南半球的哈佛。
•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位于首都惠灵顿,综合性大学,世界500强大学排名中名列207位。
• 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 Unite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西兰的国立理工学院, Unitec坐落于奥克兰市, 拥有3个校区, 风景如画的主校园距奥克兰商业中心仅10分钟车程。
• 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
新西兰的一所教育和研究学府,下辖五所学院,分别是商学院、科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以及人文与社会 科学学院。在新西兰大学排名中名列前三,全世界大学排名列52。
更多大学见项目网站:edu-china.cn
项目费用
项目
费用
学费
艺术与设计:68000元/年(艺术与设计、动漫与数字艺术创意产业、)
留学全程办理
12000元(英国、澳洲方向)
20000元(美国、加拿大方向)
报名与录取
报名条件:
l 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完成高二学业的学生
l 有英语基础,有意出国深造
l 通过学院组织的入学测试,成绩合格
报名资料:
l 填写《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本科(留学预科)课程申请表》
l 高中毕业证书、身份证、高考成绩单复印件
l 入学测试费300元
l 艺术与设计、动漫与数字艺术专业学生提供3-4幅作品
汇款方式
汇款账户:中国传媒大学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定福庄支行
账号:11-0433-0104-0000-136 行号:474
汇款附言:继教学部CIE1+3+学员姓名
报名地点及联系方式
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国际教育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七号 中传国际交流中心四层4028办公室
电话:010-85795995 010-85795996 010-65738916
王昌文,女,四川广汉人,硕士,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与动画系讲师,主要从事动画研究;
唐雪莲,女,重庆人,硕士,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与动画系讲师,主要从事动画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媒体时代下本土动漫发展方向研究》(项目编号:13SKF09);2011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流行文化下网络动漫发展方向研究》(项目编号:K2012-57);重庆邮电大学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2010-104)成果。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学习手段和学习方式的探讨也在不断进行。对于学习的有效与否就有“李克东难题”的热议,该“难题”对教育界的学术研究提出了质疑,该问题的讨论引起各界教师的重视,那就是教师应该多关注所研究的内容实质上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能够引导一线教师具体怎么教,学生具体怎么学的具体行动上。基于此,作为从教8年的专业教师,对艺术专业的《动画后期合成》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在此与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经验。
一、课程特点
《动画后期合成》是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与动画系动画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性质很强的课程,课程综合讲述影视动画合成软件、后期特效软件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有:合成软件、后期特效软件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各种类型特效制作;动画作品的合成与输出。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动画后期合成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动画视觉特效以及影视镜头合成的设计能力,为今后从事动画合成、影视后期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更新快,软、硬件版本升级快
学软件的人都知道,目前市面上影视相关的软件更新速度有多快,软件更新快带给广大用户当然是利好的消息,但是,对于学校教学来说却有巨大的困难。第一,针对新的软件,新的功能,课程内容也要做相应的更新,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这对教学的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软件有中文版和英文版,因为英文版的兼容性更好,我们在教学中选用的是英文版软件,这对学生的学习上无疑又是新的障碍。
(二)课程内容综合性较强,市面上没有非常合适的教材
动画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各大高校都在摸索着教学,这也形成了目前市面上没有非常合适的教材。另外,由于该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极强,不仅要求有影视剪辑的相关内容,还要有后期特效处理的相关内容,并且是结合动画制作相关领域来实现的。在操作上也要求在机房进行授课,知识点多而分散,而且需要有实际的案例来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进而将理论转化到实践中,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外化的显性知识。
(三)因材施教,鼓励艺术创新
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为艺术专业的学生,艺术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基础,但是对于计算机等的基本理论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应将动画后期知识与多媒体技术知识相结合。另外,该课程的另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外,还能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构思新颖、具有一定艺术审美风格的作品。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引导这些差异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
三、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一)自编教材,学内容
我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就开设了动画专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集结学院动画方向教师,集体编写了动画后期合成的教材――Premiere Pro & After Effects影视动画非线性编辑与合成,该教材于2012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被纳入"十二五"普通高校动漫游戏专业规划教材。该教材被业内评价为普通高校影视、动画等相关专业的首选教材,同时也是广大影视动画工作者学习影视动画后期编辑与合成的最佳参考书。该教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将影视动画艺术和后期编辑与合成技术紧密结合,采用边讲解后期编辑与合成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功能和原理,边熟悉软件相应的工作界面、编辑工具、菜单命令和功能面板的使用,通过107个“动手练习”和27个来自教学一线和科研的精选案例的创意构想、制作参考流程图和具体操作,生动系统地讲解了Premiere Pro和After Effects影视动画非线性编辑与合成的艺术规律和软件技能,为动画教学的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教学方法探索
结合《动画后期合成》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理论与实践结合,设计应用便于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上,将传统的“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的思想,转化为“学教并重”的教学观念;在教育思想上,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改革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技能。
1.案例教学法
该课程涉及到premiere和After effects两个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在课程的学习中,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选取案例,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案例操作中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操作技巧及其功能。因此,对于案例的准备与精选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所选的案例素材可以是来自于网络的,也可以是自己实拍创作的,甚至也可以是教师个人参与项目的内容。例如,在学习After effects渲染输出这个部分,我们就拿出自己参与制作的“嘉陵摩托项目”中的汽车模型序列作为素材,导入到After effects中,让学生练习将实景与虚拟模型进行特效融合的技术处理。
2.问题引导教学法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知识点设计相应问题,以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综合应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或教师点拨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After effects中的“运动追踪”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从网上搜索了一个国外“牛人”制作的特效片段放给学生看(如图1)① ①视频来源于优酷网http:///,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特效运用我们现有所学的技能应该如何实现,学生们回答有用抠像的,有用照片贴图的……通过他们自己的讨论似乎觉得都比较难于实现,于是便引导学生们寻找视频中的穿帮镜头(如图2),又给出了国内的学生模仿拍摄的相框特效的成片(如图3),将今天的话题顺利的引导到了“运动追踪”这个知识点上。同学们通过观看,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都想一试身手挑战这样的特效制作。另外,在讲完“简单跟踪”,进行“透视跟踪”的练习的时候,先让学生套用刚才的步骤制作,但该方式不能按原来的操作一次完成以此设置陷阱,再次激起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通过问题的逐步引导,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点的思考与探究,比老师直接讲授操作演示教学效果更好。
3.项目驱动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让学生在某个具体“项目”的驱动下,以项目的逐步开展为流程,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在项目中完善思路,巩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动画后期合成》课程的学时数为64学时,针对动画产业的后期制作来说,这个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利用项目开发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一些大赛的选题组队进行创作,这样,每个团队都会有个明确的项目主题,从确定策划,到原画、后期制作合成,整个流程就是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通过项目开发,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巩固与拓展,可以动手实践学到很多课堂外的知识。同学们在团队协作过程中互相督促完成任务,通过项目开发对课程内容进行延伸。基于此,我院学生组队在全国“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动画学院奖等多个国家级大赛中获得奖项。
(三)利用好工作室和课程设计,努力开发第二课堂
艺术专业培养重在创作,学生的知识建构除了课堂的练习,大量的需要参与到实际的创作和设计工作中来,尤其是要与当下的市场需求接轨。因此,我院从2008年起,陆续建立了多个工作室,以一些具备研究设计开发实力的教师领队,由全体专业学生组成专业工作室团队,以导师小组的方式运行工作室。在导师的带领下,以各式各类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全程直接参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目前,我院成立的有交互设计研究所、动漫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与空间设计研究所、数码艺术设计研究所和影视创作研究所。这几个研究所就是在原有工作室的基础上,开辟专门的工作场地,配置相应开发软、硬件,激励学生参与实质项目的机构。
除了工作室,课程设计也是一个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极有利的手段。课程设计开设时间为每学期中期时间,学生会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专业相关的创作和设计,这个过程也能够在即使没有大赛驱动的时候,将课程内容以项目或任务的方式进行开发设计。《动画后期合成》课程在授课期间,也会将相关知识通过课程设计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内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四、课程考核方式
动画后期制作本身就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动画后期合成》的考核也不能单纯的以期末考试来定性。我们针对该课程的综合技术性,采用了过程考核(20%)+作品考核(30%)+期末考试(50%)的综合考核方式。其中过程考核,考评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练习的表现和能力,同时也涵盖了在期末大作品开发过程中的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20%;作品考核是指期末以团队按项目主题设计创作的作品,该项评分涉及到各个工种的单项评分,因此在作品提交的同时还需要开发团队提交策划和项目成员任务清单,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则是期末卷面考试,卷面考试主要以考察学生对动画后期合成的相关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动画制作流程的掌握程度,该项内容占总成绩的50%。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