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4: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自身安全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消费陷阱普遍存在
消费陷阱,简单的定义为卖家以不正当途径欺骗、诱导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错误判断并作出回应,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调查中81.73%的学生认为对消费陷阱有一些了解,16.35%的学生表示对消费陷阱不了解。60.58%的学生遇到过消费陷阱,其中一个月遇到一两次的学生占58.57%,几个月一次的学生占到35.71%,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遭遇消费陷阱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目前,大学生最常遭遇的消费陷阱主要有:手机消费陷阱、预付卡消费陷阱、促销赠券陷阱、服装鞋类陷阱、免费美容陷阱、网络电视购物陷阱、餐饮服务陷阱、通讯服务陷阱等。
(二)消费维权意识和能力弱
由于思想认识水平的差异,学生遭遇消费陷阱后的态度也有所不同,26.09%的学生会通过一些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0.87%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够机智,把受骗当做教训;11.59%的学生则自认倒霉,忍气吞声;1.45%的学生觉得无所谓,认为这是正常现象。
二、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但主要来源是学校和家庭的灌输和教育,但在消费安全教育方面,家庭和学校似乎成为比较薄弱的环节。下面将从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和社会等方面来探析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状况。
(一)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状况及分析
1.学校消费安全教育非常薄弱。据了解,学校对于消费安全教育仍处于薄弱环节,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讲座和宣传相关的知识,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少数课堂上老师的传授和辅导员的提醒。
2.家庭消费安全教育缺失严重。家庭教育在消费安全教育这一环节发挥的作用较小,大学生与父母之间思想认识水平、年龄的差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获取外界信息渠道的不同,都将影响到消费安全教育的效果。特别对于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家庭在消费安全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小。3.社会消费安全宣传不够。对于社会消费安全教育,大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媒体的宣传,通过媒体报道的事例和知识,提高自身消费安全防范意识。政府则在制度和法律上提供支持明显投入不够,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途径和量都严重不足。
(二)大学生消费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存在消费安全隐患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这种隐患产生的原因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相关部门执行力度不够,学校、家庭和自身的原因也对消费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及措施建议
提高大学生对消费陷阱的辨别能力,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主体和个体的价值观、消费观和行为控制能力等内容。本文的目标就是要构建“四位一体”的促进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的模式系统。
(一)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模式的基本架构
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切入点,以提高大学生的消费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为目的,加强消费安全教育力度,加快相关法律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灵活运作消费安全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主导力量,利用家庭、社会的有利的影响效果,完善大学生消费安全教育体系。
学校应该对在校学生的安全负很大的责任,但是现在的高校在安全监管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到位。大部分的学校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或者口头上的安全宣传教育,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安全操作。当学生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也只是进行一些表面上的工作,或者是当时进行所谓的“严打”,等时间一过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缺乏一定的安全机制。
大学生的安全与全社会的安全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当前的高校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还不是很重视,对于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大。随着“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网络安全”等问题的发生,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被摆到了台面上,人们想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安全教育模式,拓展与创新安全教育形式,使枯燥乏味的安全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增加大学生记忆安全问题的解决方式。我们可以开展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走出校园,通过自身对于安全的理解去讲给别人,有利于加深自身的印象。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引起的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当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就更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目前来说,一般的孩子的智商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为什么还是会有“刘海洋向熊泼硫酸”事件的发生呢,现在几乎每个高校都会有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现象看到背后的心理问题。很多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于社会总是充满幻想,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调节心态,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学校应该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
当前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思考
大多数的高校普遍认为安全教育没有用,应该把安全教育的资金用于学校的其他建设方面。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生产发展。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必须注重树立大的安全观。作为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从自身安全观的树立到非传统安全观的普及,能够自觉的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看待周围的事情。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的领导也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为提高学校的安全基础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创新是事物发展进步的灵魂,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会不同,范围也越来越大主要有文化、经济、犯罪等方面的威胁。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必须学会面对各种突入其来的安全问题,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大学生知识产权侵犯问题,很多的学生就忍气吞声,不会想到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自身防范安全问题的能力,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学校规定的课程,也应该学习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例如法律、经济等。学校应该在大学生走入工作领域之前,开设一些关于社会中各种涉及自身安全问题的讲座,加深大学生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
安全第一,人所共识。长期以来,保障高校大学生安全都是一项重大难题。然而,各高校在关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始终没有形成实质上高度的统一。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概念以及内涵,表述上也不尽相同。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而进行的教育。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一直以来,我国多数大学生的求学生涯是直接中学到大学,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浅,思想也相对单纯,对安全认识不足。而高校相对于中学、小学,是相对开放的教育机构,大学生与校外人员的交往也更为自由、频繁和随意。如此一来,安全隐患增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防火防爆,防盗防骗,防劫防暴,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等,保障大学生在校正常地学习、生活,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也使大学生逐步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
2.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当前,各高校的在努力创建“和谐校园”。若大学生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又何谈和谐呢?校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校园盗窃、诈骗、火灾、自杀、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事件时有发生,并且网络安全也已经成为校园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创建“和谐校园”,就必须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头等任务来抓。
3.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在传授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大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纪观念,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护大学生安全的首要途径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由内因决定,并受外因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改革的步伐加快,校园与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由传统的封闭校园变为开放的“小社会”,也给高校的安全稳定带来不利的一面,大学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高校安全管理的难度加大。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和力量有限。要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就必须提高大学生自主维护校园安全、保护自己的意识。只有当大学生自身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具备了自我保护能力,安全问题才迎刃而解。因此,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大学生不仅有安全防范意识,而且备防盗防谝、防火防爆、防劫防暴等能力,提高大学生维护自身安全的自主性,使整个校园最终做到全员防范,是保护大学生安全的首要途径。
二、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形势
尽管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以及社会的一个长期话题,且各高校和社会也做了不少努力,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和问题。
1.受教育者,即高校大学生自身发生了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自身也让发生了变化。一是与过去相比,如今的孩子入学早,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平均年龄变小,心理素质相当的不成熟。二是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部分人从小受家长溺爱,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分享,遇事易冲动,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这就使得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难度加大。
2.安全教育的方法陈旧落后,缺乏针对性
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方面,没有摸清哪些安全事故、什么时期容易发生,只是简单地做一些说教式宣传,把几千甚至上万名大学生聚在一起举办一两场讲座,拉几条横幅,却不问效果,没有把安全教育工作真正地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去。而事实上是导致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表示漠不关心。
3.安全教育依然缺乏系统性
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都是仅仅依靠安全保卫部门或学生工作部门单干,也没有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大学正规的课程教育体系,缺乏应有的地位,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制度化。
4.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全面,组织形式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当下,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隐患不仅仅是消防、交通、诈骗、盗窃等,网络安全和心理安全问题日益突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犯罪行为也日益增多。大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易于被利用参与违法犯罪行为,网上购物和交友易于上当受骗,也易于受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和毒害。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扩充,把网络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在安全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上,也应灵活安排。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合理安排安全教育的内容,在组织形式上要灵活、具有针对性。
5.安全教育队伍的各方面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从事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安全教育和学生管理实践经验。当前,在各高校从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队伍主要由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和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人员组成,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呈现出一些问题。一是面对学校不断扩招,安全教育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加大,甚至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很多工作人员不堪重负,没干多久便产生转岗的念头,造成工作队伍不稳定;二是安全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很多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年龄大,无法胜任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而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人员虽然学历比较高,如辅导员基本在研究生学历以上,但没有全面掌握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也缺乏相关的培训。这就导致了高校不能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途径
1.提高认识,齐抓共管
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就要提高各领导、各职能部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且要引起师生共同重视。在校园安全方面,要有专门的领导来亲自抓,落实责任,各职能部门要予以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此外,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作用,使学生自身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工作。
2.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机制,形成系统性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规章制度,规定专门的领导机构以及工作人员,明确职责;规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方式;规定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年度日程安排,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规律化。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安全问题应急管理机制。设置专门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公共课程,实行学分制,培养大学生系统的安全观。
3.充实安全教育的内容
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掌握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关注已发生的大学生安全事故并加以研究,不断充实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虽然防盗防骗、防火防爆、防劫防暴等安全教育内容早已成为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但是现如今,诈骗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火灾隐患越来越多,大学生失恋的现象不断增多,校园自杀、他杀事件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安全教育的内容必须不断充实,要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4.拓宽安全教育方法和渠道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和渠道上,要不断地加以拓宽。第一,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到“五进”,即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宿舍、进社团、进网络、进学生心灵,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第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要抓好三个关键阶段,即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和在校期间的经常性教育。第三,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仅仅依靠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举办讲座、拉横幅和做宣传展板是不够的,这样只停留在理论宣传层面上。各高校在进行安全教育理论知识传授与宣传的同时,也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一些实际演练。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消防演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安全知识竞赛、抗压力素质拓展训练、防暴力措施演练、宿舍防盗措施演示、意外伤害紧急抢救与自救演练……这些实践性安全教育活动不仅能巩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对于这一类安全问题,除了学校的之外,还需要社会和家长的努力加以解决。当地司法部门应形成义务,运用社会鲜活事例到高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法、普法,使大学生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于打架斗殴导致严重后果者,警方还应单独教育打架参与者,目的是让参与者觉得自己打架斗殴牵涉面很大,后果很严重。如此一来,便能起到有效地震慑和约束作用。父母是学生最值得信任的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最有效的。学生家长应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为人处事,学会谦让、包容,文明守纪。不能过于溺爱,更不能“护犊子”,认为自己的孩子始终是对的,一味地包庇自己的孩子,应树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操,引导自己的孩子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努力,大学生安全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5.扩充、稳定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安工作人员素质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高校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得到有力保证。一是要根据在校大学生总人数配齐安全教育工作人员。二是要提高安全教育工作人员的整体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三是要为安全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使其掌握各方面的安全教育专业技能。四是学校要为从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师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安全教育工作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他们减压。辅导员是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所从事的工作是保姆式的工作,日常学生工作十分繁忙,压力特别大,学校领导和部门应对他们给予关怀和帮助,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
总之,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始终是各高校乃至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高校应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理清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形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创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冯小宁,陈木龙.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2] 丁金祥.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及其机制建设[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4)
[3] 彭庚生.新时期怎样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理论研究2012(6)
作者简介: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安全知识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家庭的希望。大学生的安全牵动着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敏感神经。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形象,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的扩招扩建,高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高校与社会的交互往来也日益密切,因此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也日益增多。作为一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笔者根据自身在工作中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对高校的安全教育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望与同行们共勉,为建设高校安全和谐校园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高校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如今高校安全事故频发,这不仅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有关,主要还与大学生自身素质以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实施相关。
1.大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防范意识缺乏是造成大学生安全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有等级的,由高到低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安全需求属于人类的最基本的,也是强度最大的一种需求之一。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长期处于“安逸”和“被保护”的环境下的人们,又及其容易忽视这这些最基本的需求。特别是当今的90后大学生,他们物质生活优越,长期处于被父母、被学校、被社会保护的状态下,安全的状态被他们视作“理所当然”,因此他们的安全意识也被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安全状态所麻痹。此外,如今的90后的大学生,他们个性张杨、思想单纯、追求新异刺激,做事冲动,同时又缺乏人生社会经验,对自己应付安全隐患的能力又过分自信,总认为那些安全事故离自己很遥远,对可能出现在身边的安全隐患缺乏适当的戒备,当事故来临时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因此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
2.大学生缺乏安全知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知识的缺乏也是高校安全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原因之一。绝对避免安全事故非常困难,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减小安全事故对大学生造成的伤害。给学生有效地传授安全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即使当安全事故发生时,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安全知识有效减轻安全事故给自身或他人所带来的伤害。然而,目前的大学生普遍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处于一种普遍轻视的转态。虽然现在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目前这种教育普遍处于一种零星的、不成系统的状态。途径主要依靠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或者进行相关橱窗展示等。真正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来给学生传授安全知识的高校目前还是少之甚少。
二、如何改善高校安全教育
1.培养安全教育专门人才,开设安全教育必修课程
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首先规范安全教育就必须在高校开设安全教育的必修课程并给予足够的课时是高校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将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学分制,并且将安全教育的课程贯穿到入学至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并且配备专业师资,不断研究和探索积极有效的授课方式,提高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教育合力,使安全教育贯彻到学生的方方面面
安全教育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任务大更是责任重。然而面对如此重大问题,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还主要依靠辅导员老师来承担,而作为高校主力军的专职教师大多在此重任中无作为,甚至是帮倒忙。另外,有些学校就大学生安全教育各部门之间存在权责不清的现象,比如学院认为安全教育主要是保卫处的工作,而保卫处则认为这是学院的责任。因此,要将安全教育做好,学校各职能部门务必做好分工与协作,提高安全教育的效率。专职教师更要利用好自身所具有的引导教育作用,将安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一些实验室课程中,任课老师要将防火防爆等安全知识融入进去,计算机课程应传授给学生相关网络安全知识。作为安全教育的主体部门如保卫处、学生处、院系,以及辅导员班主任更是应该将安全教育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此外,学校的管理服务人员,也应当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真正发挥教书、管理、服务的育人作用。
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高校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各种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安全知识竞赛、法律讲座、安全技能演练等等。此外成立大学生安全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到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安全他律与自律的积极作用,同样是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4.合理利用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群体是如今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因此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安全教育,是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改善安全教育手段,提高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建立安全教育网站,将一些安全常识,以及大学生群体中发生频率较高的安全事故在网上,并且不断更新网络内容,刺激学生经常性登陆网站进行浏览。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从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此外,还可以利用移动媒体,不断向学生推送相关安全信息。比如通过手机报的形式,每周更换一个安全主题,以短信的形式将安全信息发送到学生手机;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信息平台向学生及时推送适时的安全知识信息。
参考文献:
[1]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
2.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强。安全教育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在报栏等一些地方张贴一些有关安全的常识,或者发放一些安全知识的文件让学生自己学习,但没有专门的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也没有系统的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不能对一些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的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当一些影响自身或他人安全的情况发生后,更不懂得如何实施急救,造成了很多事故的发生。
3.安全教育的管理措施缺乏。安全教育不能是短期行为,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只嘴巴上讲讲就可以的,需要警钟长鸣,长抓不懈。目前很多学校缺乏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管理措施,没有责任到人,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导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为安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缺乏必须的监督管理措施,既不看活动方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没有应急预案,也不管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成为一些大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
二、开展大学生课外活动安全教育的措施
1.通过加强宣传,师生都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只是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就够了,更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通过校园的报栏、墙报、黑板报等各种渠道,张贴制作一些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如近期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安全知识等都可以作为内容,配以图片的形式张贴在校园中,让学生随处都可以看到,进而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识。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电视节目之类,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对学生形成强烈的感观刺激,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与其接触比较多的老师,所以也需要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和学生谈话、上课等方式,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各任课老师也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而不能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课外活动又不是在课堂内,学生的安全都由学生自己负责了。任课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时间,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的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比赛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2.进行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生安全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教育,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这里的安全知识不仅包括一些安全理论知识,还包括一些安全技能。这样学习比较系统、正规,能够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同时还需要加强安全知识教学的考核工作,定期的对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查,以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另外,学校还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技能实战演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安全理论,而缺少实际操作技能,导致所学知识无法真正运用于安全救援实际。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安全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安全故事的发生,安全应急技能则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危害。因此,两种技能知识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讲,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3.坚持长抓不懈,做好安全教育的管理。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那么,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则就需要长抓不懈。对于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安全教育工作,更是需要严格管理,强化责任,一刻也不能松懈。对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需要认真对待,而不放任自流,随便学生自己组织。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组织课外活动需要向学校提交详细的活动方案,方案中需要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职责,安全问题的预防方案,应急措施等内容,学校在审核方案时需要严格把关,并且要严格监管,跟踪落实情况,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课外活动坚决不予开展。同时,学校还应该通过以往发生的安全故事的分析,汲取教训,提高自身对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水平,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燃,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对学生的人身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学校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也能有效的增强从学校领导、老师到大学生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只有这种意识树立起来,得到强化,也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1、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明显的问题和不足
(1)形式传统单一,未能充分引发大学生对自身安全问题的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例行组织开展的教育内容之一。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都未能真正重视安全教育的问题、只是停留于形式和表面,大多数的学校只是在学生入学的时候简单地开展一些安全教育的问题,始终未能将安全教育的理念深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的大学生都未能充分认识到关注自身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没有真正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的实际本领。而大学生对自身安全问题的忽视是导致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成效甚微的关键原因。(2)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分工不明确,未能充分调动学校各个部门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和影响力。纵观当下众多的高校中,真正重视和负责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往往是与学生有着直接关系的辅导员老师,而高校其他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能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大学生安全教育与整个高校的运行发展紧密相关,其导向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单纯依靠极个别辅导员教师就尝试保证整个安全体系的正常运转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新的时期,调动高校各个部分的教职工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中来是很必要的。
2、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与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紧密相关
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无疑与整个高校的运行发展、与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紧密相关。而高校的正常运转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安全存在隐患则整个高校的运转存在隐患,高校不稳则社会不稳,因此,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愿景的角度来讲,高校切实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3、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不到位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
近年来,因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比如说,大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引发的火灾事件、学生误入歧途加入传销组织的事件等。这一系列悲剧事件其实都是给我们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敲响了警钟。只有真正重视安全教育问题,开展有意义的安全教育活动,我们才能切实引导学生们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我防卫的能力。
二、新时期切实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高效路径
1、尝试架构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
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不足之一就是高校各个部门的分工不明确、职能未能充分凸显出来。因此,新的时期,尝试架构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是重点工作之一。在这个完整的体系之中,辅导员教师、任课教师、宿舍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保卫处工作人员等各个部门的教职工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义务。此外,针对什么时间开展安全教育讲座、什么时间组织学生们进行安全问题的反思、什么时间考查学生们的安全常识等等都应该有清晰的教学计划和详细安排。只有真正架构起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努力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创新
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成人,但是他们实际的自我保护的本领还是非常薄弱的。而我们开展的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其实只可以起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并不能给学生们百分之百的保护。因此,学生们必须真正掌握保护自己的本领。以往的安全教育之所以没有能够引发学生们的足够重视就是因为安全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新的时期,我们要想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就必须努力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创新。我们不仅可以刊印分发一些安全教育的小册子给学生们,还可以积极利用学校的广播、橱窗、专栏等传播性更强和影响力更广泛的媒介,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等。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分析;探究
前言:
互联网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然而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网络包含的信息量大、功能多样、传播速度较快,为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交流平台,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有些甚至引发命案,这些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如何进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利用互联网的习惯,是高校教育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1.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含义及必要性
1.1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高校通过对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采取各项措施来增强其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各项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开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1.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高校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策略,忽略了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正是因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缺乏清晰的认识。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有的离家出走、有的精神失常,甚至有些会引发命案。网络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在不断增加,在当今形势下,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感,提醒他们要安全使用网络,时刻注意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通过网络安全教育的开展,能够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将网络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促进大学生地身心健康发展。
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内容
2.1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绝大多数取决于人为因素,由于用户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其网络道德行为严重失范,从而引发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单纯地依赖法律来维护网络安全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在大范围内影响到大学生的用网习惯。又由于网络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很多用户在使用网络使不自觉得就会弱化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从而引发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增强网络用户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近几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将如何从道德教育入手来处理网络安全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网络安全教育时,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自觉地规范网络行为,减少网络安全问题。
2.2计算机法律、法规教育
互联网最大的特性是不受约束性和相对自由性,但是互联网与现实世界一样,它的自由性是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我国的相关法律条例已经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要重视对其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机法律,加强大学生对各种计算机网络法规、安全管理通知、保密管理规定等相应法律条文的学习,完善大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法律知识,使其自觉地遵守规定,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合理合法地利用网络。
2.3网络安全自律教育
许多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用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自律教育,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通过自律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安全技术防卫知识的普及,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正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才给不法分子留有空隙,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
2.4改善教育方法,采取疏导方式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当反思教育方式,改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疏导交流的方式使其通过正常渠道来宣泄自身经历中的困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对于网络时代中的文化侵略问题,要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正确吸收外来意识形态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之间的关系。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学生在用网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的人际交往问题,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与网络虚拟交往的关系,采取灵活的教育和疏导策略,充分实施网络安全教育。
2.5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观念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家安全意识已经从单纯的军事安全扩展到涵盖政治、经济及社会安全等的综合性安全,尤其是国际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国家科技、政治及等的安全都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维护我国的社会安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信息化和网络化背景下,高校对于确保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应当担负其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因此,高校应当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观念,自觉地担任起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责任。
2.6身心健康教育
互联网的广泛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多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到网络游戏和虚拟社会中,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度越来越小,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已经渐渐脱离现实生活,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和不健康的文化在逐渐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应当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使其合理、适度的运用网络资源。
3.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对策
3.1增强师生防范能力, 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增强师生防范能力,营造效益安全环境是确保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稳定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校管理者应当在师生中普及网络防范知识,使其树立自觉、主动的安全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另外还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网吧的规章制度,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教育,以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安全网络行为。
3.2坚持完善制度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营造校园的安全环境,也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网络安全制度,通过网络安全制度的完善,在制度的制约下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更加有效地落实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用网习惯。高校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不断改进并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高校应当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网络信息进入到学生的视野,对各种网络信息层层筛选,设置防火墙等,有效组织不良信息的进入,确保大学生网络环境的健康性。高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素质教育,通过网络法制、网络伦理的教育,使他们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抵制不良信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完善的网络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机制结合在一起,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3.3坚持提高认识和健全队伍相结合
高校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基本责任,学校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肩负起对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任务,通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发展。此外,高校还应当健全网络安全教育的工作团队,高校教师应当充分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教师、学生中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好同时又懂得信息网络技术思想教育工作的队伍,确保队伍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3.4坚持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垃圾不断增加,西方国家的一些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我国大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是课程教授的内容大部分只是技术理论知识,并没有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学校缺乏教育,将使校园网络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因此高校不仅要加强日常宣传工作,让学生知道安全用网的常识,并且将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融入到教育系统中,将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有效结合在一起,为网络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屏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应当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健全师生队伍,将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结合在一起,不断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增强其网络素养,维护高校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伟.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03):117-119.
[2] 张成军.校园网络行为道德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0 (02):123-125.
1 引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形形的信息下,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因此其对高校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当前,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对网络时代的相关认识不足、高校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难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及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教育、缺乏必要的模拟实战教学等。这都是当前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其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整体质量。
2 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网络时代的相关认识不足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悄然来临,并对各行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深入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对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其在面临各种诱惑时,难以增强抵御能力。当前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就是对网络时代的认识不足,使其安全教育模式和理念难以得到有效的更新,依旧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主,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及网络时代和教育改革等发展的需要。
2.2 高校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
在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能够对学生进行专门化的安全教育,一般都是由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嘱咐,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意个人安全,而没有得到高校教育教学部门的重视。其在课程设置方面,难以进行专业化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一方面,大部分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般不会涉及到安全教育问题,学生也难以从课堂中学习安全教育相关方法。另一方面,在仅有的安全教育课程中,其教育的内容存在滞后性,网络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不断增多,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需求。
2.3 难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及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教育
在网络时代,高校的教育教学必须要紧跟现代科技的发展步伐,而当前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其还没有完全跟得上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一方面,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得学生能够图文并茂的学习到安全常识和方法。另一方面,高校也难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移动客户端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难以时刻进行相关的学习,因此其在网络时代的安全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4 缺乏必要的模拟实战教学
网络时代所带来的诱惑较多,使得很多大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抵制安全风险的能力。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还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模拟实战教学,比如在网络诈骗等方面的教育上,大部分高校只是进行理论层面的教育,而学生只能了解到关于网络诈骗的相关理论知识,难以全面掌握应对技巧。所以,一旦真正发生安全隐患,将使得大学生出现手足无措,对其自身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网络时代,要想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模拟实战教学。
3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对网络时代的认识
一方面,高校要在现有的安全教育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网络时代的影响,在日常的工作安排和教育教学中充分融入网络时代的相关思想,增强对网络时展对大学生安全隐患的防御意识。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以网络时展为导向,更新其安全教育模式,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大学生安全教育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并根据网络时代的相关特征随时对其安全教育模式进行修正和完善,建立安全教育规划,明确安全教育职责,加强各部门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协作能力。
3.2 适度增加高校安全教育的课程
其一,要促使各高校在日常的安全教育过程中,根据其现有的安全教育规定,增加相应的课程设置,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安全教育。其二,要对现有的安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坚持以网络时代的发展为导向,搜集最新的安全教育方法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最新的安全教育,使其增强抵御安全风险隐患因素的能力,提升对大学生自身安全的保护能力。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教育
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校课堂中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现网络时代大学生可能面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提升在网络时代不断发展背景下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率,增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相关内容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于移动客户端,比如微信公号、微博、QQ群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安全常识的宣传,使其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随时能够接触到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而提升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成效。
3.4 加强模拟实战教学
随着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影响的不断加深,要想提升对其进行教育的效果,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一方面,要通过理论层面,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形形的网络安全隐患对其自身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增强其心理防备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模拟实战教学,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使得学生加强对网络时代安全隐患事件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对其应对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实战指导,增强学生抵御安全风险隐患的能力,确保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身安全。因此,全面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整体质量。
4 总结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提出的要求不断提升,鉴于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从加强对网络时代的认识、适度增加高校安全教育的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教育、加强模拟实战教学等方面出发,充分结合网络时代的特征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调查以及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1)
[2]皇甫毅.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模式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06)
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安全稳定是高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实现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其作用不可谓不重要。但在现实中,一些高校安全意识淡薄,重管理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大学生安全教育只由某一职能部门承担,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在问题发生后才被动应对,事后又缺乏经验总结,致使在校大学生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不足。
2.安全教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国内高校很少配备专门的安全教育教师,大多是由保卫处、学工处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兼任,偶尔会聘请社会上相关专业人士来校开设讲座。由于这些部门人员编制有限,而且要承担大量繁杂的日常工作,常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无暇顾及如何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
3.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合理。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安全教育缺乏常规化的组织安排;安全教育内容不够系统化;忽视安全技能的培养等方面。首先,很多高校对安全教育缺乏常规化的组织安排,没有统一设置安全教育课和其他的安全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安全教育方式就是辅导员在班会上强调注意防火防盗,外出注意交通安全等。其次,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系统化,安全教育内容比较零散。在社会形势变化多端的今天,安全问题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日益增多,而安全教育的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的法律法规、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体现不出时代性,像国家安全、社交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心理安全等相关内容尚未被纳入安全教育的视野。再次,很多高校比较注重安全基础知识的教育,期望通过安全知识的灌输,提高学生的自身防御能力。而这种教育方法恰恰缺少了实践环节的讲授与演练,导致在突发安全事故时,学生很难跟据实际情况而采取正确方式应急逃生。大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三、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水平的几点思考
1.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高校应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明确安全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基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责任制,即从学校到各院系,各院系到各班级逐级签订安全教育“目标责任状”,层层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制定详细明确的安全教育考核指标,定期检查考核,从而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指导、协调和监督,设计规划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并监督落实到位,增加投入使安全教育软硬件的需求得到满足。从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教学管理、效果考核、信息反馈等方面建章立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改善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逐步健全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步入规范化、走向系统化、达到常态化,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2.配备合理的专兼职结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应根据在校生的人数规模,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首先,充分依靠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保卫干部、心理学教师、国防教育教师、学校医务人员、专兼职辅导员队伍等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其次,可以聘请校外公安民警、消防官兵、指战员以及其他与安全教育有关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教育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选拔、培训、考核标准,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组建一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3.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法,拓展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可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经验交流、社会调查、实操训练、疏散逃生演练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同时,可以把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开展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各类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画展、主题征文、安全知识竞赛、组建大学生安全保卫志愿者等,让大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让大学生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教育和提醒,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充分利用报纸、网络、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载体,丰富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效果,以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109-02
随着基础教育的更加公平和高等教育的更加普及,女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391万,其中女大学生占比为51.35%,女大学生人数已经连续四年超过男生。庞大的女大学生群体在为大学校园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很多高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段时间,关于高校女大学生失联、遇害的报道经常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话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安全是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保证,事关高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当前,高校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也不断开展,但是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较为匮乏,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加之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征,以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女大学生安全意识仍旧较为薄弱[1]。
一、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差,女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扰,通过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对策研究,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增强女大学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减少女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其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安全稳定工作关系到高校的全盘工作,扎实做好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减少女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有利于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效后勤社会化的发展,高校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校园也越来越开放,影响高校安全发展的因素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得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因素增加。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能够有效地预防非法侵害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减少校内不和谐因素,维护校园安全秩序,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的场所,高校毕业生是祖国建设的骨干力量,高校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高等教育也把培养学生的安全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和高校与社会接触的频繁,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威胁高校安全的因素正在不断增加,尤其威胁着高校女大学生的安全[2]。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高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对高校的基本要求。
二、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内容较少且形式单一
目前,有关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单调、涉及面狭窄,仅仅局限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几个方面,而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如交往安全、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则涉及太少,而往往是在这几个方面,女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侵害。此外,安全教育的形式也极为单一。学校或通过展板、宣传单方式用图片、案例向女大学生进行宣传,或安排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零碎的安全教育,这些宣传教育多流于形式,缺乏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操作流程,难以起到实际作用。
(二)安全教育的专业性不强
安全教育覆盖面广泛,涉及的理论和技能较多,专业性要求较高,而从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主体是学校的保卫干部和辅导员。然而,由于并非专业出身,本身缺乏安全教育的实践经验,学校又缺乏对这些保卫干部和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加之人员配备并不充足,导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专业性不强,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3]。
(三)心理安全教育力度不足
心理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核心之一,而女大学生在其心理特征方面有其特殊性:女生情感丰富细腻,情绪敏感强烈,重感情,富有同情心。但由于现在的女大学生多半是在宠爱中长大,成长中鲜有批评和挫折,这也使得女生普遍存在任性、依赖性强、自私、易悲观、集体意识淡薄、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易产生心理疾病。目前,国外许多大学已开设了女性研究的本科课程,有针对性、规范化地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在这方面还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的内容较少,力度不足,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没有专门的心理指导机构及时对她们进行引导,导致心理问题恶化进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不利于女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四)尚未引起高校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人为本,重视生命,重视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安全问题更是应该引起重视。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已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课程和活动,但鲜有学校专门针对女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并且学校之间的竞争、评价更多体现在成绩、科研等方面,安全教育理念虽然不断深化,但毕竟是“软指标”,多数学校对于安全教育大都流于形式,注重表面,并没有深入的落实。近期连续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被害案件,使各高校开始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这种应急式教育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必须要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打造具有良好素质的师生队伍
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靠具体从事或参与学生教育工作的人员。首先,应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保证女大学生安全教育质量。这要求加强安全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鼓励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能力和素质;积极聘请专家学者加入到教学研究队伍中,对教育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应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其次,积极培养一支优秀的安全教育学生骨干队伍。一般来说,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直接,信任度也高,所以,同学之间的安全宣传时效性更大。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骨干的力量,重视他们在学生之间产生的影响。
(二)丰富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在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中,既要坚持全面教育,又要突出重点。第一,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特点制定安全教育的内容,将重点放在交往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等几个方面。第二,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理论知识,调整安全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讲授相关的安全知识。第三,要与时俱进地开拓安全教育的内容,区分不同教育群体和不同教育时机,有侧重地开展安全教育。
(三)创新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
女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不能仅限于某种形式。应拓宽安全教育的载体,丰富教育内容。首先,要将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和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授和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其次,要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召开案件事故分析会、安全问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向女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手段。学校和教师可以把一些安全提醒、典型案例不定期地发在学生参与度较高的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能及时看到信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所以,要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就要着重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以有利于女大学生健康成长。一方面,应通过开展如“魅力女大学生风采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女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她们的自信,让她们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美丽,从而更加珍爱自己。另一方面应注重从女性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从“女性视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女大学生认识自身和周边安全形势的水平。在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女大学生群体一定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更加注重生理和心理健康,争做“健康美丽”女大学生。
面对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普遍缺失、不成体系的现状,高校必须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丰富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创新形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切实做好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工作。进而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能够为和谐安全校园环境的建设添砖加瓦,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增添一抹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佳,陈娜.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的现状
调查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
[2]崔常铭,刘伟.浅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