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专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9 16:14: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现代文学专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代文学专题

篇(1)

2园林专业一体化模式的探究

“园林专业一体化”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为中心进行教学,将能力摆在首位,以理论知识为媒介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大体可将教学模式分为3个层面。

2.1理论知识的循环过程老师对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但是老师还是主导地位,对知识讲解,分析,督促学生积极学习,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提醒并纠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可以说,这个阶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之后的阶段却体现出了教学模式的不同。随着课程的学习,老师要逐渐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个引导促进者,把主体变成由老师变成学生为主体。知识由学生为老师进行讲解,老师则对学生讲解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不然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惯性的思想,并因此影响学生以后发展。无论是第1阶段还是第2阶段都是很重要的,一切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是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体系之中成功进行的话,就很大程度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把学生从课堂到园林的过程拉近。

2.2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新的教学模式核心的问题,必须为了这个问题而开展教学过程。在教学之中,必须让学生学习应用型理论知识,并经常将理论和实习的课程结合,体现园林一体化的原则。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讲实用性,技能性较强的知识,对于那些有深度,难理解的内容可略讲,甚至是不讲。例如,在教学内容上,老师要对园林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讲解,在技术层面上,新的技术和设备要及时为学生展示,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

篇(2)

2园林专业一体化模式的探究

“园林专业一体化”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为中心进行教学,将能力摆在首位,以理论知识为媒介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大体可将教学模式分为3个层面。

2.1理论知识的循环过程老师对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但是老师还是主导地位,对知识讲解,分析,督促学生积极学习,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提醒并纠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可以说,这个阶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之后的阶段却体现出了教学模式的不同。随着课程的学习,老师要逐渐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个引导促进者,把主体变成由老师变成学生为主体。知识由学生为老师进行讲解,老师则对学生讲解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不然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惯性的思想,并因此影响学生以后发展。无论是第1阶段还是第2阶段都是很重要的,一切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是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体系之中成功进行的话,就很大程度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把学生从课堂到园林的过程拉近。

2.2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新的教学模式核心的问题,必须为了这个问题而开展教学过程。在教学之中,必须让学生学习应用型理论知识,并经常将理论和实习的课程结合,体现园林一体化的原则。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讲实用性,技能性较强的知识,对于那些有深度,难理解的内容可略讲,甚至是不讲。例如,在教学内容上,老师要对园林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讲解,在技术层面上,新的技术和设备要及时为学生展示,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

2.3培养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传统模式的弊端,使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了,要重新调动积极性,就必须依靠老师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学生实习期间好好地了解将来应该做什么才能让学生认真的学习知识。

篇(3)

正统文学的审美趣味是体制文化的必然产物,它的特征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以重大主题为主要写作目的,也可以通俗地认为是在某一发展阶段,为了形势的发展需要所做的政治宣传;二是“小叙事”,它主要是压制表现个人欲望和情感的创作。在1949年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所处的文化体制是封闭的,这种正统趣味是唯一合法化的,由于其具有封闭的政治导向,它也体现了政治的权威性,实现着国家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如《我们夫妇之间》,这本身是一部以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它所写的主要内容是曾被夸为“知识分子和工农结合的典型”的一对夫妻进城后如何从婚姻破裂到修复的故事。但当时的文学界是不允许以这样的趣味来观察和表现生活的,因此该小说也成为被集中批判的对象。批判的主题是以资产阶级的观点来玩弄劳动人民的态度,是低级趣味。在对这部小说进行批判的背后也充分表现出整个文学界对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作品的蔑视和不接受。当然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意识形态密不可分的,也是一致的。当时的媒体对文学的导向作用也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因此这样的正统趣味已经脱离了实际生活,那它所表现的肯定是强烈的泛政治化特征。

2.文学家创造思想对正统趣味衰退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转变了文艺观念,开始对历史进行反思,对建国以来文学界中那些违背文学艺术规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和总结,所以也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中国社会商业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学由泛政治化走向泛商品化。人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都强烈地冲击着文学正统的审美趣味,并使之逐渐走向衰落。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大环境下,它不再是作为时代思想意识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了,也不再是社会的主流,而是变为一种个人兴趣爱好,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进行创作,国家和社会对其进行的干扰较少。于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一些文学作品,彻底地挑战了在正统趣味中被认为是最神圣的问题,甚至还采取了一种彻底的颠覆性立场。在过去正统观念文化体制的管理下,作家是没有自由创作的思想乐趣的,他们进行文学创作往往是为了迎合和宣传某种政治形势和政策。但现在不同了,很多作家对自己并不苛求,写作是为了娱乐身心,与此同时作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商业时代解放了作家的个性。像莫言的《丰乳肥臀》和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他们在进行创作时并不是为了体现战争的正义与邪恶、阶级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天平应当倾向于哪边,而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狂放。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会受到市场的诱惑与制约,同时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一些以前专门从事严肃文学创作的作家也开始转向文学创作,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商业利润。除了一些文学创作者外,教育部2001年也将《射雕英雄传》选入初中语文教材,虽然金庸作品只是被收入课外阅读教材,但也充分说明了文学正统趣味的权威性也受到了教育体制内的挑战。所以说文学正统趣味的衰退不仅仅是文学语境转换方面的原因,读者方面也占有很大原因。正统趣味表现的价值取向是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眼前利益为目标,它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正统文学趣味的衰退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的文化体制改革就像是一双无形的手,为人们调制了一种新的文学趣味,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二、精英文学趣味的坚守

随着社会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市场经济和大众传媒的双重挤压使得精英趣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文化等级观念发生了动摇,精英文化也逐步被弱化,一些纯粹的文学被世人冷落,以往作家话语主体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如今已不可避免地被动摇。面对物质和金钱的诱惑,他们不可能没有感觉到金钱的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无足轻重,他们的道德、理想和激情也一同被市场抛弃。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媒体对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媒体宣传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文学趣味的坚守。尽管如此,很多作家依然执着地坚守着那一方净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理想作家有王安忆、史铁生和张炜等。虽然他们把自己藏在民间,主要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他们在这场变革中体现出的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精英魅力是无法掩盖的。他们以认知世界作为出发点,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真实地表达出来,履行自己对一个时代所能够承担的一份职责。尽管他们也认为不再坚持传统文学趣味所宣传的主题,但他们仍然坚守在精英的立场上,尽自己所能去为社会贡献力量。坚守在精英趣味立场的作家们以先锋派的创作最为突出,他们有着自己坚定的精神向往和崇高的文化目标,他们受到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的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有的甚至开辟了十分私人化的写作空间,充分显示了摆脱传统束缚的勇气,并能使用西方较为权威的话语来描述中国的一些文学现象。一些较为年轻的作家,他们提出了个人化写作,虽然缺少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但他们能够表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最高尚的生活是头脑与心脏的生活。”因此,一些精英趣味的坚守者认为,写作不应当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毫无功利的、智性的。例如,贾平凹的《废都》就是这个时期最好的代表,它描述的是庄之蝶的悲剧命运。贾平凹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创作转型就预示着精英趣味的转向,他作品中主人公的心态和命运已成为现代社会一些知识精英的精神缩影。总之,文学在商业社会的冲击下,已不再担当沉重的社会负担,而是向着正确的方向理性回归,从而向着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攀缘。

篇(4)

现代诗歌虽然高考不考,但也很有学习的必要。无论是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还是情感的熏陶,无论是想象,鉴赏能力的培养,还是品位的提升,现代诗歌都是很好的材料。

为了在功用意识和提高语文素养的互补中找到切入口,笔者力求引导学生找到古今诗歌共同特点。以便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学是有着很强的记录性的艺术,在几千年中国诗歌史中,从《诗经》《楚辞》直至清代诗歌有着清楚的一贯线索,而且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新诗虽然突破了格律束缚,但由于民族潜在的审美的心理作用,迫使新诗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关注古代诗歌的传统。现代格律派诗,新诗中意象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再者,新诗体制上虽然欧化了,但于本民族成员对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规律的认识和倾注的情感,在根本上也有共同之处,所以新诗的表现形式很快就靠近了民间和古典,在许多新诗中都有传统意象的运用。因此在新诗的学习中也能提高古诗的鉴赏能力。

我们用打通古今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诗歌,除了实现了各种语文能力培养的目标外,还实现了以下几个具体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古诗在我们的新文学中没有死去。诗学的永恒性告诉我们,诗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千里明月来相思”是共同拥有的心态,古人对明月的感慨与今人对明月的体会是一脉相承的。

古诗是古典文化的灿烂星辉,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抒情者”,所以学古诗与现代诗都具有当下现实意义。

2.让学生明白古诗与现代诗一样都是传达人类感受和情愫的直观语言。古人以“柳”写别离,今人也用“柳”描述分别。“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在“志之所之”“吟咏性情”方面古今是一致的;想象手法的运用也是相同的;其安顿性情,在提升品位上古今诗歌也同功同效。

3.打通古今障蔽学诗歌,让学生认识到古今嬗变只是一个动态的流程。古今文化是相续的,而不是截然分开,懂得古代就明白了现代;明白了现代也就懂了古代,打通古今学诗歌,可以让学生懂得古代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从而更加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4、努力让学生学古论今,古为今用,在真切的体验中去感受民族文化内蕴,在古诗中寻找现代人的情感,让古诗为现代人抒情。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

1 寻找现代诗中的古典意象

古今诗歌都着眼于意象表情达意,古典诗歌中有很多意象代代相习,反复使用,又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

让学生在现代诗中找出这些意象,再去链接它的古代意象的含义。如《再别康桥》中,惆伥失落、珍惜美好人生的意象,在古诗中也有许多。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冷寂寞;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这一句诗“以老之意极矣,然只说夕阳,并不记自己所以为妙”(《清施补华仙见佣说诗》),诗人徐志摩化用夕阳这一传统意象,写出了离开母校时内心的淡淡伤感。再如“金柳”这一传统意象带给我们离别伤感,在古诗中也能找到许多踪迹。像“杨柳岸晓风残月” ,“羌笛何须怨杨柳”,“杨柳青青江水平”,都是写离别的伤感,《再别康桥》中将“金柳”意象着穿着盛妆的新娘,别离这妖娆美丽的新娘,诗人的淡淡感伤与爱悦交织在金柳之中,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再如:舒婷《双桅船》中“雾”的意象,象征人生的困惑、挫折,古诗中也具有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迷惘,理想的落空方面也有明显的沿袭性。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雪”“风”“小油灯”等等意象,让学生一一列出,理解在本诗的含义之后,再去找相应的古诗句中相关意象加以对照,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许多物象的文化定位就有了清楚的认识。在古今诗歌的薰习中濡染了传统文化。

2 将现代诗改写成古诗

老师先将《再别康桥》第一节改成:

康河去漫步,招手别云天。

康桥夕阳中,晚霞红灿灿。

我们只要求压押韵,和大致对仗,同学们仿照着去改写,韵脚可自已去找。有的同学改到:

再别康桥

康桥夕阳中,晚云红胜火。

金柳荡艳影,青荇摇柔波。

清泉彩虹梦,星辉长篙歌。

挥手悄离别,夏虫也沉默。

有的同学只改出一句:

1.寻梦撑长篙,漫溯青草处。

2.悄然笙箫声,夏虫亦沉寂。

3.泥上见青荇,招摇在水底。

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即体会到了现代诗的韵味,又破译了古诗的神秘,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不再认为古代与现代是隔着一条鸿沟的两岸。不再认为学古懂对现代生活没有什么意义。

依据古今诗歌的传承性,在现代诗中提取意象,找出韵脚,改写成古诗的大体形制。这种方法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3 到现代流行歌曲中寻觅古诗踪迹

让同学们行动起来,每人找一首用古代诗词中的句子创编的流行歌曲,来演唱或吟诵:

《在水一方》(邓丽君)源于 《蒹葭》(《诗经。秦风》)

《涛声依旧》(毛宁)——源于《枫桥夜泊》(唐。张继)。

《三千年的留言》(周俞民)源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周南》〕

《还珠格格》主题曲源于《上邪》(汉乐府民歌)

篇(5)

在引入“现代学徒制”后,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如何进行呢?笔者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

一、人才培养规格的改变要求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

企业希望能招到胜任汽车维修岗位工作的优秀员工,而学校则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和企业的岗位要求无缝对接,所以校企双方的目标事实上是一致的。在校期间学生和学徒是重合的,毕业后岗位和学生是对应的。学生毕业后应能完全胜任汽车修理工的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整合教学内容。

在引入学徒制后,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我们采用的是半工半读的方式:一个月在企业,一个月在学校;第三学年顶岗实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缩短了一半,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精简。在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我们按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教学内容,按照先核心证书后方向证书的方法来安排课程。一年级,在企业训练岗位能力,在学校以国家证书四级为参考,学习相关知识,训练相关能力,解决企业带来的实际问题。一年级结束后,考汽车维修工中级。二年级,在企业训练岗位能力学习相关知识,在学校以方向证书为参考,进行教学。第三年顶岗实习。如下表所示:

这样我们用三年(在企业两年)时间使学生的岗位能力达到企业要求,综合职业能力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二、重视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内容,不仅仅是一个过程管理,更是一个目标管理。为了使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我们必须重视教学管理。

学徒制的教学管理主要分两大块:学校和企业。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建立管理机构,以便管理工作的展开。在和润东集团的合作中,我们自校长到班主任建立三级平行管理机构,形成如下图的“曰”字结构。校长对应集团老总。在集团层面我们和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系部正副主任和集团的人事部门是办公室的成员。在分公司层面,教研室和班主任,与各下属企业的售后经理和主管组成下一级校企合作办公室。每一级都确定联系人,每周定期横向联系,之后纵向讨论,解决问题。如遇紧急情况,纵横反映,上下反映,能及时解决问题。

在企业的教学管理,主要是由集团下属企业的售后经理和主管负责管理,建立学徒档案。师傅负责培养学徒,每个师傅带两个徒弟。师傅要制订徒弟培养计划,考核徒弟在企业的各方面情况,这些都填在学徒考核手册上;而徒弟则每天都要将疑惑与收获及时填在学徒手册中,以便请教师傅或回校请教老师。师傅按月考核徒弟,为以后的岗位实习作准备,为最后企业录用作参考。

学校的教学还是按班级进行,以考工作为专业课结业的主要依据。第一学期的考试按考工题目系里自己组织考核,考教分离,进行考工模拟考试;专业课的教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高二年级同样如此。

三、学生的学习评价。

我们实行“三证制”,即有企业学徒合格证和技能等级证,再通过文化结业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学期成绩=考工成绩(模拟考工)×60%+平时成绩×40%。

实行现代学徒制,还要将学生的专业解决好,最好在拜师学徒前将专业方向选好,这样就能顺利地进行学徒教育。若选不好,高二年级的方向岗位实习还可以再调整。以上就是我们中职汽车专业实行学徒制的一些做法。

总体说来,引入学徒制后,专业课教学真正面向了岗位,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来自一线,对口就业率大大提高;企业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人。学徒制的引入的确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同时也将一部分专业教师从课堂解放了出来。由于学徒制在我国还缺乏政府方面的制度保证,我们在探索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企业的管理,企业有时抓得不紧,导致来校上课时很松散,还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企业师傅的教育教学水平不高,企业不愿意出冠名费,等等。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些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汽车网:汽车职业教育需加强校企合作[EB/OL]..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17-02

与电大其他专题类课程一样,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也是一门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课程。该课程的研究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以前公认的一流作家及其作品,如鲁迅、郭沫若等作家及其作品;二是研究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之前没有得到重视但应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及其作品,如张爱玲、周作人等作家及其作品;三是研究一些有争议的文学现象及问题,如样板戏、朦胧诗等。通过对专题中某些方面的重点分析,引发对不同角度与方法的探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员的文学感悟力、文学鉴赏力和分析评判的能力。同时,还有一些作家,作品学员比较熟悉,教学时可以作为面上的知识予以补充,增强研究的深度。为此,笔者针对课程特点,按照重庆电大教学改革思路和巴南分校确定的教学模式,对点面结合式教学作一些探索。

一 点面结合式教学的依据

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唯物辩证法要求在有区别的本质之间看到事物固有的联系,又在有联系的事物之间看到它们的区别。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陷入绝对主义;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杀事物的质的界限,陷入相对主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十六个专题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每个专题点上的知识与面上的知识有联系也有区别。

教学时要抓住重点专题、重点知识详细讲解,教授方法,以点带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员了解更多面上的知识,对促进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大有裨益。

电大属于远程教育,每门课程授课时间短,学员自学时间长,因此,面授时点面结合显得非常重要。

二 精心确定重点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共有十六个专题。面授时这些专题绝不能平均用力,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确立重点专题。

1.旗帜式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是重点

所谓旗帜式的作家指的是以前公认的且经受了时间考验的文学大家。这些大家要么是新文学的奠基人;要么是文学语言大师;要么是其作品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如鲁迅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他在小说中创造的典型人物具有振聋发聩的影响,他的杂文的深刻思想性及犀利的文笔无人能及;而老舍精妙的文学语言及其塑造的旧北京市民形象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让人难以忘怀;郭沫若创作的《女神》至今无人能够比肩。深入研究这些大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能够提高学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认识能力。

2.一度被掩饰的明星作家及其作品是重点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批明星作家的光辉一度被掩饰,但他们理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作家要么是没有跟上当时的文学主流,要么是因政治历史原因而被冷落,但他们的作品自有独到之处,理应还他们以公正。如张爱玲的女性写作,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其丈夫在汪伪政府做事而被冷落;沈从文的文学作品独树一帜,令人读后感觉余味无穷,但由于当时的时代环境而被打入冷宫。这些作家作品由于专科很少提及,学员不太了解,但他们理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也是重点。

三 认真选择面上的知识

由于面上的知识对掌握重点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面上的知识绝不能忽视。但面上的知识太多,都要求学员掌握并不现实。加上有些知识学员专科已经学过,所以怎样选择面上的知识值得认真考虑。

1.选择具有继承发展的知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各种文体、思潮、流派往往有继承发展关系,选择这些面上的知识作为补充,可以帮助学员掌握重点知识。例如,汪曾祺的散文小说是重点专题,但他早年师从沈从文,受其影响较大,而废名是散文小说的开山鼻祖,因此,学习这一重点专题时,必须选择废名和沈从文小说的特点作为面上的知识作为补充,让学员理清其发展脉络,以加深对这一重点专题的掌握。

2.选择具有开阔视野的知识

有些面上的知识可以开阔学员视野,对掌握重点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鲁迅研究四题是重点专题。该专题研究的是鲁迅的人文思想、对文学转型的思考以及忧患意识等,理论性强,学员掌握有难度。教学时选择当时的语境、鲁迅的个性、经历等面上的知识作为补充,可以开阔学员视野,深入到鲁迅的内心进行研究,效果自然好。

四 点面结合式教学的操作要点

1.以一点带多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继承发展关系,专题之间往往有联系,认真教好一个重点专题,可以带动多个专题的学习。如教学张爱玲专题,只要抓住其女性作品的特征,就可以带动后面的王安忆专题、冰心专题等女性文学的学习。

2.以重点带非重点

重点专题的教学,既要帮助学员掌握知识及其联系,更要教给学员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他们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如教学郭沫若专题研究,除认真分析《女神》外,还要教给学员两极现象中的“三步阅读法”,让他们在学习后面的普通专题中发挥作用。

3.以面促点

面上的知识虽然不是考试重点,但对学习重点知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了解与重点知识相关的面上知识,不但能增加学员的知识储量,对深入研究文学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好处。在教学重点专题样板戏时,增加戏剧改革的背景,京剧、舞剧的基本知识等内容,可以促进学员对样板戏的艺术特点及其起落原因等重点知识的掌握。

事实上,由于事物的联系与区别关系,在教学时既不能只顾重点,不计其余,也不能轻重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而应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让学员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不但适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教学,也适用于其他课程乃至学科的教学。

篇(7)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5-0064-04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总是不断发生一些教师违反师德、践踏教育尊严的事件,比如,无视学生尊严,辱骂、伤害学生,抄袭或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究其根源,是由于一些教师缺失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这虽然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里不包含‘人文主义精神、排斥科学教育’”和“在引进科学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中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历史影响,强化了科学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分离和削弱了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1 ]有关,但师范教育一直以知识、技能培养为本体而忽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无疑更是直接原因。张国骥也指出:“人文精神是教育之魂、大学之魂。” [2 ]因此,厘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本质,论证并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在师范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分析师范教育本体难以转向的原因,探索基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为本体的师范教育改革策略无疑是紧迫而必要的。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本质

曾对科学精神内涵作过系统研究的莫顿(Merton)指出,科学精神是一套带有感情情调的用于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集合,包括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怀疑主义。1981年,我国科学界也提出了自由探索、立论以科学事实为依据、科学发现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尊重他人贡献、敢于承认错误的科研准则。虽然人们对科学精神内容的理解不尽一致,但科学精神作为价值信仰的本质是明确的。现代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人文精神则是指蕴涵于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虽然人文精神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其作为人类的一系列价值信仰的本质是恒定的。现代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可见,不管是人文精神还是科学精神,其实质都是价值信仰体系。正如有学者指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3 ]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就是以一定的途径和适切的方法引导个体体悟人与人、人与自然、科学探索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最终促使个体形成“以人为本、崇尚真理、追求真理”价值信仰的活动。《辞海》中把信仰界定为“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可见,信仰表现在人的心理意识状态中的本质特征应是“坚信”,即不仅仅是相信或确信某种价值观念或准则,而是把某种价值观念或准则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并愿意为之去践行,甚至是牺牲。正如范志毅教授指出:“信仰,是在潜意识基础之上的显意识中的‘自我’在后天社会环境中‘修炼’、‘提升’并形成的高度简约化了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深深地凝聚于意识顶端的‘超我’之中,实实在在地驾驭着主体的意识,按照‘理想原则’统治着人的精神,使人为他所‘坚信’的事业去践行、去牺牲。” [4 ]价值信仰教育首先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然后是“信”的程度的问题,而关键是解决是否“坚信”的问题。“信与不信”的问题主要是认知问题,而是否“坚信”的问题则主要是情、意问题。所以,价值信仰教育本质上是知、情、意的统一,关键是情、意的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培育人们人本主义情怀和向往真理、追求真理的意志,方法上应重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体悟、践行。

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应成为师范教育本体的必要性

师范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关涉未来教师人本情怀、科学研究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形成,在根源上决定着未来教师履行职责的实效和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同时,加强师范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也是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应成为师范教育的本体,即应成为师范教育的根本指向。

师范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从根源上决定着将来履行教师职责的实效。师范教育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就教师的职责而言,教师担负着科学研究、发现真理、社会关怀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一方面作为一般知识分子担负着科学研究、发现真理和社会关怀的职责。正如费希特所说:“学者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他应当熟悉他自己的学科中那些在他之先已经有的知识……他应当不断研究新的东西……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 [5 ]教师能否自觉地、坚定地履行作为一般知识分子所肩负的科学研究、发现真理和社会关怀的职责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社会关怀情感。因为只有具有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社会关怀情感的教师才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怀的自觉性、坚定性,也才会拥有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怀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能胜任和履行好教书的责任就必须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紧跟学术前沿和教育改革前沿。因此,教师具有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应是必然要求。同时,教师还担负着育人的责任,也就是说,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并促使其养成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人格。要有效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人格,教师必须首先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人格。因为教师的职业对象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学生),教师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包括教师的知识、理想信念、人格品质、精神境界等)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影响学生发展的。可见,从根源上决定教师能否有效履行科学研究、社会关怀和教书育人职责的是教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正如杨建朝所说:“教育者自身的品质缺失,教育者没有精神和理想,非常可能造就时代的被抽空了精神的‘群氓’。” [6 ]

师范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决定着将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讨论稿)明确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并在“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中明确提出了教师应“以生为本、尊重关爱学生、勤于学习、不断进取、注重专业发展”。笔者亦认为师范生在校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习得的专业技能主要是为将来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提供基础性知识储备和基本的工具性技能准备,在教师专业素质中应居于下位层次,而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统率着其他专业素质的发展,在教师专业素质中应居于上位层次。“以生为本、尊重关爱学生、勤于学习、不断进取、注重专业发展”的“专业理念与师德”要求正是教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外化表现。如果说“专业理念和师德”是从职业理解和职业规范的角度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要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则是从职业信仰层面提出的。如果说职业理解和职业规范解决的是“是否认同、是否应该”的问题,职业信仰则着重解决的是“是否坚信”的问题。一个具有“以人为本、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师必然能达到上述“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要求。教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给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的是内驱力,统率着其他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决定着其能够达到的专业化水平。当然,师范生在校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习得的专业技能对于入职初期的教师履行职责,以及在为其将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意义上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但是,就师范教育的根本指向和在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不同地位而言,教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应居于更重要的地位。

文理融合,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中力求促进文理渗透、文理融合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师范教育中加强了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设有文学、历史、外语、人类文明史、政治学等多门课程。美国自1986年的《霍姆斯报告》尖锐批评了教师教育课程后,致力于课程改革,设置了文理核心课程,诸如社会学、人类学、历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占总课时的40%。日本师范教育的基础课程方案中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外语等,占总课时的37.7%。可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文理渗透,培育师范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已成为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传统上认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而不属于专业教育。但笔者认为就师范教育而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恰恰是专业教育的范畴,不仅属于专业教育,而且在师范教育中还应处于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

三、师范教育本体难以转向的原因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师范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课程定位皆以专业知识获得和技能训练为核心,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普通话、“三笔字”和“四课”训练(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课程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教学方式上盛行基于知识传授的讲授法。正如叶澜所说:“在以往的师范教育中,基本上只以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为参照系来设计教育计划,其中尤其重视的是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学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培养,且把后者看作师范教育特殊性的标志。” [7 ]关冲天也认为在高师教育中长期存在单纯的专业本位观念,未能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统一起来,只重视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轻视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师范教育为什么至今仍然固守的是知识技能培养本位呢?为什么培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仍难以成为师范教育的本体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本位、“知识人”本位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地占据着人们的心灵。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塑造知识人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 [8 ]一直以来,受科学范式知识观念的误导,人们认为知识仅是符合事物之间本来联系的、可以被证实的事实。人们把知识仅仅限定在自然科学知识的范畴,一切价值信仰、理想信念、意义追求被拒斥在知识之外。另一方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技工具理性的扩张,人们把人仅视为一种“认识着的东西而存在的,人的第一使命就是向他之外的客观世界索取种种知识” [9 ]。“知识”本位和“知识人”本位教育观在学校教育中大行其道。其具体表现就是学校教育以培养掌握知识的人为最高目标,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其根本使命,学生以知识的获取为其受教育的根本目的。由此,师范教育把教授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训练学科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书写技能和用普通话表达的技能)作为其根本目标,高师院校教师把传授与师范生入职有关的知识和训练相关职业技能作为其根本任务,师范生把获得相关专业知识和习得与从教有关的技能作为其学习的根本。二是师范教育实践上的“急功近利”。长期以来,人们从应届师范生选拔教师时侧重考察的是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水平,因此,师范教育习惯上往往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的培养、学科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书写技能和用普通话表达的技能)的训练。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亮红牌、黄牌等方式加强了对高校学生就业率的评估,师范教育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增强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师范教育在实践上更是“急功近利”地加强了对师范生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师范技能的训练,甚至还增加了训练师范生做高考题的项目。由此,在师范教育中本应居于本体地位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由于其隐性特征和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实效而几乎完全被忽视了。

需要说明的是,自1999年国家提出“高等教育应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师范教育虽进行了改革,设置了旨在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但由于人们错误地认为在师范教育中实施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就是增设一些普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从而导致师范教育仅仅是很有限地强化了一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所以,师范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目前的教师教育中,知识不缺,缺的是对人生命的敬畏。人文的核心不是人文知识,而是人文精神。” [10 ]可喜的是,国内6所一流师范大学在最新的师范教育“纵向课程结构上构建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大板块组成的课程体系”,“通识课程比例占到了30%” [11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对师范教育研究的深入和观念的转变,师范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必将得到重视和有效开展。

四、实现本体转向的师范教育改革策略

师范教育实践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仍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一度被忽视,导致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缺失。为此,师范教育急需实现由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本体向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本体的转向。师范教育要实现由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为本体向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为本体的转向就必然要求在观念层面实现师范教育观的转变,在实践层面重新确立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制订师范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重新定位课程与设计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新的培育途径和平台。

确立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本体的师范教育观,为推动师范教育本体转向提供思想基础。师范教育本体观的转变实质上是师范教育观的转变。只有师范教育观实现了转变,师范教育的“急功近利”状况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学校可开展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大讨论等,使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师范教育本体观深入人心,从而为师范教育本体转向奠定思想基础。

把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确立为师范教育的根本目标,并把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效果作为师范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维度,为推动和落实师范教育本体转向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立起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师范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才能使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师范教育目标在制度层面确立起来,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同时,制订相应的师范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并运用该标准推动和落实师范教育本体的转向。

课程定位上应含有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维度,课程内容设计上应有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针对性内容,使师范教育本体在主阵地实现转向。每门课程在定位上都要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向度,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都应含有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针对性内容。学科专业课程在定位上要改变过去仅仅是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定位,要增加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维度,学科专业课程在内容上要充分挖掘有利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的内容;人文与科学素质课程在定位上要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作为核心和落脚点。

采用以情感激发与情感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师范教育本体在主阵地上实现转向提供方法保证。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培育人们的人本主义情怀和向往真理、追求真理的意志。要有效培育人本主义情怀和向往真理、追求真理的意志,在方法上重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体悟。因此,课程教学中有效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学方法应是情感激发与情感体验一体的教学方法。

发挥团学活动、校园文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社团活动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功能,拓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途径。除课程教学是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主要途径外,学校的团学活动、文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也是培育师范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重在主体积极体验和践行,而升国旗、文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践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机会和平台。因而,发挥团学活动、校园文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功能,拓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育途径,可为师范教育本体实现转向提供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周 鸿.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75-78.

[2]张国骥.大学与大学文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5-19

[3]肖 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范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4.

[5][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 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杨建朝.育“人”:教育精神的时代诉求、特质与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59-62.

[7]叶 澜.跨世纪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1998,(2):11-15.

[8]鲁 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3-6.

篇(8)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脱节具体体现在教学关系的脱节,不是说它已完全失去来自学生的回应,只是回应的声音已经相当微弱,与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性的焦虑为追求感官享乐所取代,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始受到压抑。显现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则是一些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上课基本不做笔记,课外基本不读文学作品。完成作业依靠网上下载与拼接加工,到了期末考试则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突击几天,并美其名曰恶补。他们从未把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缺乏感性的艺术体验,不曾产生过感动和愉悦,也谈不上任何审美艺术熏陶。等到毕业之时,知识基础贫乏,理论功底单薄,审美趣味幼稚等问题则逐一显现。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应该是相对扎实的,但是他们答题时头头是道,一旦涉及自己高谈阔论的某部作品,却是一脸迷惘,因为没有真正阅读作品,所谓高谈阔论只是来源于指定的参考教材,并不是由阅读经典得来的切身感受[1]。根据笔者任课期间的观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教学内容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且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在课后主动借阅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只是少数,我们提出问题当然主要不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二是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只是由于害怕考勤制度才按时来到教室,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对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愿主动回应,课后则缺乏进一步拓展本专业知识足够的动力。三是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地方,或者干脆无故缺课而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一类学生已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完全疏离,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已与其不再发生任何关联。名义上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质上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通过这门课的开设接受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浮躁之风固然没有完全占领高校校园,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严谨求实的学风已经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不仅难以避免,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复杂一些。以广西为例,一方面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落后使教学对象在文学常识储备、汉语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技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与地域民族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注。多种原因的叠加使边远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与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般的联系,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今却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脱节,甚至由此导致学习主体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当代生活中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变所带来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以及的冲击[2]固然是一方面,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变化的有效回应,对教学实际效果置若罔闻所带来的积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那么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就应该是文学认知能力与专业审美品位的整体性提升。真正成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是全体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知识习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充分开拓,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有效与结果有效的有机统一。唯其如此才堪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才算是唤回了那些已经厌弃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主体。

二、建构性环境的创设

“教学的经典定义是设计环境。”[3]所谓环境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全程,包括课内教学设计与课外教学延伸。环境创设的意义是就学习主体而言的,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学习,并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富有效率的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建构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它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而集中关注学习行为的社会性。该理论就环境创设进行过极富启发性的阐述:“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4]学习乃是基于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意义建构,教学则是为了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蕴涵丰富,足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交流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和强大的生存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无法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获得,复杂知识的获取需要明了组成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学习主体的缺席是不可想像的,也是致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之所以缺席,究其原因乃是它蜗居于虚幻的象牙之塔,忽略学生的审美期待,无视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重新激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目前最为急迫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疏离于当代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历史参照也失去了价值,重新发掘这一段历史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必要的。广西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俗信仰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民族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期待的“常”与“变”,发掘学生的知识兴奋点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契合之处,从而由此有效激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在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国家战略中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我们需要调整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构架与专业侧重点,真正唤起它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这也是唤醒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环境创设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激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关系,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关系顺畅,选择下述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变通是必要的。

(一)信息归纳模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是史料,了解史料并为其建立关联进而对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形成整体认知,是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个人探究模式: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洞察力,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研究者,但是必须成为专业的阅读者。对于某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做出判断之时突出个体的独立性,进而训练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是十分有益的。

(三)群体互动模式:由于视野的局限,个人对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的思索可能陷入困境,整合集体的力量就是摆脱困境必须的。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最好由群体协作来完成。

(四)行为矫正模式:对于某些文学现象的正确判断往往形成于持续的修正中,而有效的修正只有在高度的理性中才能正常进行,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修行为时刻保持清醒,能够进行自我行为调节以实现预期目标。

篇(9)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时比例不足、学生兴趣偏低、大学定位变化以及教育资源冲突等问题,阻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分析能力。伴随着时代化发展,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调整成为重点课题,深入研究其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意义深远。

一、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比例不足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力倡导要为革命“立史”,因此,现代文学课程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课时安排相对较多,各大高校的课时大多均在200以上,与古代文学的课时比例基本处于持平状态。进入80年代后,部分高校逐步将现代文学课程进行分割,即现代文学课程与当代文学课程,两门课程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总共的课时在200左右。然而近年来,伴随我国各大高校陆续开设多样化的公共课以及通识课程,学生周六周日需要充足时间休息,课时时间逐渐减少,特别是现代文学基础课课时比例一再削减,相比以往而言削减近半成。伴随高校现代文学课程课时比例的不断减少,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同样亟待改变。

(二)学生兴趣偏低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我国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每年的生源数量均在不断上升,但是许多学生报考中文系并非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部分学生是由于接受专业调剂后被分配到中文系。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中,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均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很难每周抽出充足且固定的时间来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进入高校后,学生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和未来发展,纷纷开始进行其他专业课的选修学习,甚至考取第二学位,大部分高校均鼓励学生这样做;部分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期望能够出国留学、读硕等。这就使得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应付英语考试和其他选修课上,缺少较强的专业意识,无法完全投入精力深入学习文学。学生对文学兴趣缺失的现状,无疑加剧了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以及改革的难度。所以,想要推动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其适应时代化发展背景,需要教师对大学生的文学水平、知识结构有正确认知和深入了解,循序渐进地选取针对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必将会造成现代文学课程的不断衰落和边缘化[1]。

(三)大学定位变化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均将专业性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然而伴随现代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发展,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将大部分侧重点放在了素质培养以及通识教育方面,直至学生考取研究生后,才会进行精准的专业分类和人才培养工作。在以往的大学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常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专业划分,如汉语专业、文学专业,不同专业对现代文学课程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教师运用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近年来,我国诸多大学的中文系入学阶段并未详细划分专业,大一和大二的课程处于通联的状态。立足于此,增设专属导读课程,学生进入大三后划分专业。这样的情况造成许多学生需要在大学完成的专业课学习内容,只能在深造后才能继续学习。大学教学定位发生的变化,要求基于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要高度契合实际变化需求,对现代文学课程的功能和专业性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与时俱进,更好地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四)教育资源冲突现代文学课程发展的初期阶段,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运用的理论均十分单一化。然而现如今,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现代文学课程具有丰富多样的理论资源,这些资源在实际课程教学上的融入,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学生思维、开拓视野,并为其营造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但也难以契合现代文学课程的知识稳定性特征。如何推动教学改革与实践,将这些丰富的理论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与课堂教学实现融合,且符合学术规范性、内容稳定性的要求,已经成为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上所述,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均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学习诉求,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一)削弱基础课的历史性在以往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均十分注重现代文学历史的学习,在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削弱基础课对于史的强调,而是带领学生将侧重点放在文学作家作品和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文学现象上,逐步突破现代文学史的束缚,构建现代文学的新型课程体系。当前与20世纪50—80年代的思想灌输有所不同,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至关重要,这是提高学生文学解读、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关键。这与刚刚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高度契合,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化发展背景。在以往的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运用1/3左右的课时进行流派以及文体演变的讲解,然而当今的实际情况是,现代文学课程教师需要运用半成的课时时间,为学生讲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家,另外一半课时则用于讲解流派以及文体衍变。虽然当前的课时比例大大减少,但内容的讲解也更为集中化,有利于将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突出出来。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后,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作家以及现代文学的变化进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与历史本身的距离并不远,所以“史”的线索不再是教学的重点,评论是更重要的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将“史”作为逻辑线索,重点带领学生进行文学现象的历史解读[2]。

(二)文学感受与作品分析结合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文学感受与文学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同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显示出差异性,诸多现代文学教师会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提出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作品分析。然而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日常课程和活动较为烦琐,缺少充足的时间阅读文学作品,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始前,诸多现代文学教师会为学生列出阅读清单,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清单阅读文学作品。虽然在清单中罗列的文学作品数目相比以往已经逐步减少,但仍然有很多学生无法按照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因此,许多现代文学教师不再强调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而是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严格把控阅读质量上,要求学生阅读重点文学作品。学生完成基础阅读后,教师会为学生深入讲解文学作品的内涵,结合学生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进行作品的系统化分析,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文学分析解读能力,这已经成为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现代文学教师不能将“满堂灌”作为课堂教学手段,而是要引导学生展开探讨研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文学作品讲解时设置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和讨论,不仅能够强化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现代文学作品与古代文学相比,由于缺乏历史的沉淀,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文学性的突出,强调现代审美性的文学作品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感受与解读能力[3]。

(三)注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感受与讲解落实到文笔中。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把握每个学生的文学写作基础水平,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局限性,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论文训练中。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完成一半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小论文作业,将重点论文选出并展开讲评。在现代文学课程的期末考核时,也可以将小作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文学问题为核心要求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这一过程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同时也是考核学生文学作品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针对小论文的评价标准应更注重前后文的关联性,这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重点。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并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作家,而是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锻炼学生的观点阐述能力。

(四)协同建设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现代文学的基础课程通常在新生入学后即开设,然而此时学生对于文学理论和古典文学知识的了解甚微,如果教师为学生讲解较为深入层面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甚至会丧失学习兴趣。所以现代文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局限性,这也是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现代文学基础课的教学难度实质上更大,所以高校在教师配置方面应选取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充足教学经验的教师为其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为其后续的现代文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并且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应与专题选修课有效衔接,专题选修课通常具有更强的研究性和专业性,所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取的专题选修课应有所差异,通过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协同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五)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法1.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制作丰富多样的现代文学教学课件[4]。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课件演示,通过图片、视频、动画以及音频等方式进行知识呈现,进一步拓展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也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教师还可以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选取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带领学生共同观看。以现代文学作家鲁迅为例,可以选取其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观看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如《祝福》《阿Q正传》《伤逝》等精彩片段,并在课堂中展开集体探讨交流,最终要求学生根据本次学习撰写文学评论。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现代文学学习兴趣,同时也从多种途径实现了现代文学的传播。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文学第二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实际感受其文学氛围,增强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和解读能力。首先,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现代文学读书活动,以学期为单位,2—3次即可。该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思考,以及与读书同伴的探讨交流,通过读书报告的形式,呈现自身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和评论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锻炼。其次,组织学生参加现代文学学术讲座,学生能够在讲座中了解现代文学研究最前沿的学术知识,进而形成更加深入的见解,在后续的现代文学作品解读中,可以形成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再次,由现代文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文学创作和改编,通过现代文学优秀剧目的排演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最后,现代文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特别是涉及毕业论文和考研的内容,教师的及时解答能够为学生拓展新的思路。

篇(10)

二、主体性培养:方法与步骤

现代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大学本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开设时间是一学年,3个学分。现代文学通常被界定为现代中国人用现代语言表现在现代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感受的文学。现代文学在思想表现、审美感受、语言形式上都区别于传统的古典文学,这门课主要担负的是培养学生对现代社会、文化、文学语言新质的了解和掌握能力。笔者以自己所承担的现代文学课程为例,浅谈一下在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相关策略与步骤。

(1)首先注重课程教学中创建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回应、质疑、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讲到上世纪20年代新文学初创时期的话剧发展,可以抛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话剧与传统戏曲的关系问题。新文学以西方为标尺,以西方强调“写实”的戏剧取代中国讲究唱腔、做念、写意的传统戏曲,但是话剧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中其中国化都是极不成功的,传统戏曲在不断的批判下又一蹶不振。这种批判给今天的文化建设留下了怎样的经验教训?可以说,具有问题意识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促成学生主体性的形成。

(2)阅读原著、文献查阅及相关理论的学习。主体性培养需要发展学生个体独立、能动、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现代文学教学而言,提倡学生作为主体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力和深度解读的能力,原著阅读获得基本的感性体验是第一步,相应地,文献资料查询及方法要领的运用是外在条件,却是基本的学术训练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文献的掌握可以了解最新的学术进展,进而进入学术创新的可行性。相关理论背景的学习可以提供观照的视角和深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3)专题讨论。现代文学教学既要照顾到“史”的线索,又要兼顾作家作品的解读。在当前现代文学课程极度压缩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其中,专题讨论是其中最为可行的方法。专题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态度。以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为例,学生对小说中的“三仙姑”、“二诸葛”的形象给出了创造性的看法。他们认为赵树理塑造的这两个人物非常具有喜感,批判中蕴含了有感情的认同,是用了民间文学、戏曲中诙谐、戏谑的手法去表现这两个啼笑皆非的人物的,有着脸谱化的痕迹,与戏曲中的人物塑造相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创造性解读从不同层面进入到文学经典丰富世界的领悟,这种有探究式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4)鼓励学生的社会调研和科研参与。主体性、创新性能力不仅在课堂中,更需要在延伸性的社会实践中获得不断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课程进行中鼓励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研参与意识。在上述讲到的话剧与传统戏曲的关系中,鼓励学生利用寒假在各自家乡做传统戏曲发展现状的相关调查。同学给出的结果是让人相当惊喜的。一些同学表示传统戏曲在其家乡事实上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这种需求当前却不能给予相应的满足,传统戏曲亟待发展振兴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一些学生还提供了当地复兴传统戏曲的成功案例。这次实地调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了他们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也进行了一次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

(5)小论文写作。小论文的写作基本上呈现了一次完整的学术训练过程,从最初提出观点到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反复思考,锤炼观点,寻求论证,到写作成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初试“做学问”的感觉和路子。小论文写作不仅能够深化对课程知识的领悟,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知识与规范的内化,这个过程也是一次探究性、创新性学习的训练,对大学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主体生成与前瞻目标

1、主体生成

现代文学相比古典文学,具有内容和审美的异质性和陌生性。学生接触现代文学往往缺乏古典文学的熟稔感和亲切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兴趣,因而整个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主体性教学后,主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强调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教师扮演好在其中的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主体性教学的实施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奠定了初步基础。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对自我潜能的开发,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性能力,同时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一种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的快乐。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完善与自我生成,这应该是教育应有的本质规定性。

2、前瞻目标

上一篇: 会计基本概念 下一篇: 汉字的悠久历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