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2 05:17: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玩具设计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安全性原则
亲子玩具虽然强调有大人陪同,互动玩耍,但是在涉及到实际造型形态时,仍要考虑到对儿童和大人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玩具造型设计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特性,但是由于儿童玩具自身的特殊性,使设计师在家具设计的同时必须要注意用材的环保程度。在安全性的形态结构上,首先,要以圆角设计为主,这样可有效防止孩子在玩耍时被撞伤;其次,要避免一些硬边,尖刺,要保证在互动过程中,不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再次,儿童的手还有其他的身体部位都比较柔嫩和脆弱,与身体接触的部位要,要保证不会对手能部位造成细微的伤害。
2.互动性原则
为了让家长和孩子在游戏当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感。亲子游戏一般要求由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完成。完成的事情也许只是生活当中平常小事,但是却给互动的双方带来新的体验。互动的方式分别包括如相互身体上的接触,眼神的互动,还包括情感的交流,对同一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相互智力的博弈等等。一切在游戏当中能够互动的方式,都可以在亲子游戏中有所体现,但是所有的互动方式是围绕着游戏的过程而展开的,而亲子游戏的过程又是围绕着协调亲子关系的设计的。所以,互动理念在这方面的表达也更加抽象与不确定,相较于感官与行为的理性的一面,情感与思考更多体现了人们的感性的一面,而互动理念在这方面的表达也更加具有抽象性与不确定性。设计一款儿童玩具也是在设计一种新的游戏方式和游戏规则。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求的互动方式有所不同。儿童时期是变化比较快的时期,心理活动从低级、简单、具体向高级、复杂、抽象的性质发展。心理活动越来越接近成年人,在与大人接触时,要求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复杂,并且性别不同,在3岁后思维就已经开始出现变化。所以在设计玩具时应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来设计儿童与大人的交互方式。
3.趣味性原则
所谓趣味性,是指“能引发人们某种感情的因素,或者使人感到愉悦,使人感到有意思,或者能感染人、打动人、教育人,能引起使用者注意力的因素。情感是多方面的,有喜悦、有悲伤.玩具之所以能够吸引儿童,就是玩具和游戏本身就带有趣味性。亲子玩具与普通玩具不同的是,亲子玩具培养趣味性要考虑到大人是如何陪同孩子一起来培养兴趣的,所以玩具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增加大人的陪同和教授的环节。孩子在3岁开始,智力增长加快、运动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能力的都开始增强,爱好兴趣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形成,并且开始有选择性的挑选自己喜爱的玩具。结合儿童兴趣,设计合适的亲子玩具能让孩子与成年人有更深层次的发展。而4~5岁的儿童,他们更爱好小幅度的运动,如跳棋、串珠等等,也比较喜欢一些运动型和健身型玩具,如跑步、跳高。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更合适设计一些运动型的亲子玩具,如在跳绳和球类进行一些针对孩子和大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改良设计。
4.实践操作性原则
为配合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亲子玩具除了培养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的能力外,通过玩具设计培养孩子在游戏当中体验动手能力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亲子类玩具与其他玩具普遍突显的特点之一。
1、儿童玩具的开发设计首先要明确儿童玩具的性质与特点。玩具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好的伙伴,通过玩具直观化、形象化的教育以及儿童身体力行的参与,可使儿童开阔眼界、增进智力、加快体质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良好性格的完善。同时儿童因年龄、性别、性格、环境、喜好的不同,玩具也应有着不同的区别。因此,儿童玩具应具有安全性、适龄性、启发性、娱乐性、生动性、激励性、艺术性等特点,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寓教于乐、健康成长”。
2、儿童玩具的开发设计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从出生开始,随着儿童的成长,其心智与行为的变化非常大,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儿童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成人的设计师,如只凭经验、想当然地闭门造车,是很难开发适应儿童需求、满足时代要求的玩具的。儿童玩具应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心理特征及行为特征来设计。一般儿童的年龄层次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2岁左右的儿童,他们正处在学习各种动作阶段,宜使用较为平稳、具有反复操作练习功能的玩具;第二是4岁左右的儿童,他们可以在手的帮助下,进行一些比较惊险的动作,大型的滑梯类对他们来说很合适;第三是5岁左右的儿童,他们的想象力已日益丰富,非常愿意进行摹仿性的游乐活动,对玩具车和有较大回转的滑梯十分喜爱。
3、儿童玩具的开发设计要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儿童时期是个体消费的依赖期,他们的消费在很大成分上是由成人决定的。由于家长的期望、性格、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审美修养等不同,造成需求的多元化。设计师及企业家应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研究不同的消费群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以满足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利用价廉物美的材料、简单易行的生产工艺和独具匠心的设计,生产出有趣、益智的儿童玩具;利用各种材料组合和较为复杂的加工手段及专题设计,生产出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的中档玩具;以及利用高档材料、高科技手段(声、光、电)精心设计的高档玩具。让父母的“舔犊之情”所倾注的“爱”和“望子成龙”所凝聚的“情”,通过不同的玩具展现出来。因而儿童玩具的开发要从功能、质量、品种、包装及销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设计,以引导家长们的消费取向。只要本着“为儿童需求设计产品,为家长需求设计包装”的方针,儿童玩具的设计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努力打造中国儿童玩具品牌。儿童玩具表面上是儿童生活游戏的一个商品,但从消费角度上看,它其实是一种教育投资,它必须能够充分展现其教科书的功能。因而它的开发设计一定要广泛地吸收各学科的先进的成果,同时还要及时掌握世界先进的生产加工工艺和了解最新的材料动态。认真吸取和学习发达国家的设计方法、管理模式、生产技术,尤其是在设计上要积极借鉴别人的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创造有民族特色、符合时代潮流的儿童玩具。
儿童玩具的分类分析
目前国内玩具市场,品种繁多,功能各异,为便于研究、分析,可依据功能、材料、游戏方式及使用环境等对其进行一定的分类。
依功能可分为:实用功能玩具、教育功能玩具、娱乐功能玩具、陈设功能玩具等;依材料可分为:纸制玩具、草编玩具、竹制玩具、木制玩具、金属玩具、塑料玩具、陶制玩具、布绒玩具等;依使用方式可分为:益智类玩具、游戏类玩具、个体类玩具、群体类玩具等;依使用环境可分为:室内玩具、户外玩具、水上玩具等。
归纳玩具的分类,可使我们了解各种玩具的性质、特点及要求,便于设计的拓展和定位点的寻找,也有利于设计的综合比较和检视自己的设计,有的放矢进行玩具的开发创新。
儿童玩具的设计方法分析
在玩具的开发设计中,就如何把儿童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家长的愿望和市场竞争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儿童玩具是我们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儿童玩具的设计中,其功能性、安全性、游戏性及形态结构是最主要的四个要素。
(1)功能性是指玩具所具备的使用价值。它通过针对不同的年龄层的儿童需求,在考虑满足父母愿望的基础上,利用外观造型、色彩、工艺技术来加以实现。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偏多,生活条件优越,家长的期望值高,因而各类高档益智类玩具较为受宠,如大型智力积木、中英文学习机等。
(2)安全性是家长在选择玩具时考虑最多的一个要素。由于儿童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易受伤害,儿童游戏中所发生事故有50%是因为不慎而造成的,16%是由于玩具结构的不合理性所至。因而在玩具的安全性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儿童玩具的材料要具有无毒性;其次是外型结构要圆滑无尖锐形态;第三结构要合理、牢固。
(3)游戏性是指玩具的“玩”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容易转移,他们充满着好奇心,独特、新颖的“玩”法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并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想象力,好的“玩”法还能化“平淡为神奇”,增加玩具的附加值,同时也会得到家长的喜欢。
(4)形态结构是指玩具的外观造型和内部结构。儿童玩具的形态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美观大方的造型、独特新颖的结构,有利于儿童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例如许多仿生玩具、模型玩具都得到儿童和家长们的青睐。以上四个要素经不同的排列组合和参数变化,就可得到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儿童玩具。
具体的玩具设计常有:
1、主题玩具设计:即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某一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或针对某一特定的消费群体,开发设计适合要求的玩具。如儿童在3-4岁期间,是最爱模仿的时期,也是进行语言教育的最佳时期。一些炊具、家庭用品、医药用具等模型玩具,可让儿童在“过家家”、当“医生”的角色游戏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一些情节和内容。
2、功能整合设计:即某一玩具具有多种功能,使其一物多用或长时间使用。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兴趣会不断转移,功能单一的玩具会很快让孩子失去兴趣,造成浪费。功能整合设计可以使玩具内容丰富,玩法多变,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能多方位地培养儿童的智力。如:拆装组合汽车玩具、具有可画画、录音等多功能的写字板、学习机等玩具。
(二)实践的共同体“实践的共同体”这个概念是由Lave&Wenger在1989年提出的,它强调的是互动是通过参与有目的的模仿活动而实现的。在虚拟场景的设计中要让儿童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儿童从观察者转变成为参与者,这样才能使实践的个体参与场景中的互动,从而熟悉所要扮演的角色。
二、随境游戏理念下儿童玩具的互动研究
儿童在使用玩具的过程中就是互动,随境游戏理念下的互动相比传统的互动而言更具有情感性。例如全世界风靡的芭比娃娃就是注重了和儿童情感上的交流,让玩具不再是冰冷的物体而让儿童在其中找到了归属感。情感的加入体现了随境理念中的人文关怀,但是如果互动的过程过于繁琐和复杂会让儿童产生挫败感就会放弃,不利于儿童与玩具互动性激情的激发。在儿童与玩具的互动性设计上我们要注意几点:
(一)玩具的互动要符合儿童的行为特点玩具的作用就是让儿童去玩,能够激发儿童玩的玩具就要符合儿童的行为特点,我们在儿童玩具的设计就要以儿童的视角出发,过于成年人的交互不利于儿童的理解。比如儿童一般比较喜欢用手指去捏,摸,抠物体,根据这一个行为特征设计师设计出了一款手指互动游戏机TuttukiBako。儿童可以将手指伸进玩具左侧小孔,屏幕上就会出现虚拟的手指图像,随着你的手指的动作,虚拟的熊猫会做出相应的反映,比如你的手指轻轻抚一下“熊猫”就会“亲”你一下。
(二)玩具的交互要考虑到情境交互设计的情境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物质情境和非物质情境两大类。儿童在成长很容易受到挫折,进而一蹶不振,我们就要在情境中多加入非物质情境,多一些人文关怀,鼓励儿童去尝试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三、随境游戏理念下儿童玩具的体验研究
随境游戏流行的原因在于它能够给玩家其他方式无法给予的体验方式,这种体验方式也是随境游戏的独特之处。比如利用高科技虚拟的高尔夫场景,就可以让人们在室内进行高尔夫运动,虚拟的高尔夫球会根据你的动作的方向和幅度大小在虚拟的场地运动,让人身临其境。体验设计就是要让人与产品互动的过程中增加情感。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于社会中存在的,势必会与周围的事物产生互动。随境游戏理念下的儿童玩具的设计就是让儿童以我们设定场景的某种角色参与进来,去体验新的互动方式,让产品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具有情感的实物。
在儿童玩具的设计中我们要融入体验,让儿童用体验的方式去认知世界。胡伊青加说过:“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这是一种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颠倒的心理状态。”在儿童的体验研究可以从以下研究。体验感觉是人对周围事物做出的反应,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就是通过体验来感知世界。情感体验具有三个层级,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儿童的体验还处在物质和情感这两个方面。针对儿童体验我们将从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本能层次人对环境的做出的反应大多来自本能,首先通过视觉听觉等刺激大脑,然后运动器官再做出相应的反应。儿童在学习中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刺激,从而产生了好奇心,进而让儿童做出相应的刺激反应。
二、以“意”为主体目标贯穿本课程
这点主要为了强调学生所做的玩教具必须要有创意,创意是我们不竭的动力,学生面对每一次不同材质的实践,要把创意放在首位。例如,哲学中说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的活的灵魂”,同样创意也是我们玩教具制作的活的灵魂。还有我们文学中提到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我们有几十个学生,就要做出几十个不同形式、不同创意的作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身临其境的优秀作品。其中学生的玩教具—泥艺作品《农家小院》就是很有意境的优秀作品。此作品的意境美表现在,当这件玩教具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时,使我们忘却了节奏快、压力大的城市生活,向往着安静惬意的农家小院,我们的思绪在此沉淀,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愉悦。在玩教具制作的教学中,我一直推崇学生要注意作品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作品通过客观物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合后,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现在多指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或情境所呈现出的境界和情调。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作品的有机统一,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由此可见,以“意”为主体目标贯穿本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玩教具作品在形式美的基础上,又富有内在美,使作品具有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美。
三、以“情”为主导思想贯穿本课程
在本门课程教学中,我一直把“情”字作为教育学生的主导思想贯穿本课程,“情”字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学生真情实意的一个学习态度,在教学中我认为,拥有一个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学好本门课程最基本的要素,要想做好玩教具,首先要用心,真情实意地与不同材质进行交流。例如,在玩教具泥艺的制作中,我发现学生手上都戴着塑料袋,个个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泥巴沾到自己的手上和衣服上,连班里的男生都是如此举动,这种学习态度显然是不想弄脏他们的手和衣服,就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应付着做,没有真心的付出就不会有回报,结果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看到这一幕,我将泥艺项目暂停下来,告诉学生:“想做出好的泥艺玩教具作品,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真情实意地与泥巴进行交流,试想一下。如果未来你们做了爸爸妈妈,会戴着手套给宝宝擦屁股吗?或者再来试想一下,我们的妈妈会戴着手套给我们做面条吃吗?”学生们顿时都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他们迅速地摘掉了手上的塑料袋,紧接着学生的手、脑、心与泥巴相融在一起,他们已经不在乎泥巴会弄脏手和衣服了,全身心地与泥巴交融在一起,脸上、头发上、衣服上到处都沾满了泥巴,同时产生了一些情景交融的优秀泥艺玩教具作品,例如,作品《童年》,学生根据创作主题,相应地给泥艺涂上了颜色,使之作品主题更突出,同时突出了审美的趣味性,更加富有童趣和视觉冲击力。我坚信,只要学生在做各种材质玩教具的过程中,有真情实意,就会有更多情景交融的作品出现。
四、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项目实践教学法
关键词:民间,玩具,文化,题材,造型
玩具在中国民间,俗称耍货、玩意儿,专供儿童娱乐,玩耍之用。民间玩具,既是中国民间游艺文化的物化形态,也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民间玩具能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娱乐中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认知,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本文将从民间玩具的材质、题材、造型艺术等方面着手,研究民间玩具的文化特性对现代玩具的指示作用。
一、民间玩具的历史
中国玩具的雏形,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北京山顶洞人的洞穴中发掘出的贝壳、彩石、和串饰,除装饰性外,还具有一定的玩具性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等,均出土有一些精磨的石球,球体上已出现刻、镂等痕迹,屈家岭出土的陶球上还发现有米字型、菱形等的痕迹。
这些玩具在创制初期,一般都用于祭祀的信物。许多玩具的起源都与这些祭祀活动、民俗活动相关。《庄子.天运》曾记载一种用草扎制的“刍狗”,这种动物造型的玩具是草扎器物,主要功能是祭祀。
玩具的产生、发展与一定的生活方式相联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结构下产生的生产方式,不同的民俗习惯、娱乐要求,都可以在玩具的历史中找到清晰的痕迹。
二、民间玩具的造型艺术
民间玩具虽然品种极其丰富多样,但其造型上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清新朴实的风格特征,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于一体。民间玩具是劳动人民在闲暇之余创造的,因而玩具与物质生产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质朴的风格特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和对美好生活的夙愿。总的来说,民间玩具在造型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造型质朴夸张,乡土气息浓厚。二是色彩明快浓烈,对比强烈。三是饰有丰富纹样。
三、民间玩具的审美价值
玩具的美学价值可以归集为以下几点:
一是目的性之美。玩具作为一种为人娱乐而存在的物品,和人之间是和谐的通融关系,其目的性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存在,玩具是使人在玩耍的过程中产生美感的工具。
二是玩具的造型之美。中国传统如泥玩具、竹木玩具等不仅可以作为玩具,而且可以作为艺术品存在,充分体现了生产制作者审美心理和情感因素。
三是传统之美。民间玩具其本质的美与对人的目的性组成了一种具有生后力量的美学意义和价值,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文化观和审美观。
四、民间玩具的内涵
民间玩具的内涵有如下几点:
1.民俗信仰
在民俗观念中,布老虎等玩具成为驱邪的神兽、瑞兽,进而升华成为一种勇猛、又生气的精神力量。玩具中的鱼、龙、、龟、鹤等也都被赋予神圣、吉祥的使命和内涵。
2.人生礼仪
如挂虎面具,是母亲怀胎时挂在墙上,表示希望婴儿出生以后,要像老虎一样矫健勇猛。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等都是驱邪保平安的吉祥物。
3.教化功能
儿童接触最早的动物和鸟类玩具,能识别家禽的形象,小车、小船能让儿童懂得了什么是运载工具,木刀,木枪培育了儿童们习武和勇敢的精神,放风筝、打陀螺更有益于儿童们增强体质。
五、对现代玩具设计的启示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更新。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正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必须从儿童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1.注重材质美
在玩具设计中,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同特征的材料。儿童总是通过接触感知肌理和质感来体验环境。在玩具设计中采用一些自然的材料,以增强儿童的自然情怀,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触觉,使儿童敢于去触摸,敢于去发现。
在儿童玩具的设计中,要利用材料的特性来实现玩具的创意,其美感通过色彩、质地、形态以及不同材料的组合来体现,达到启发创造力的目的。
在各种现代新材料铺天盖地的情况下,考虑采用中国传统的材料,如竹、木、泥、布等,既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又充分具有亲和力,体现天人合一理念。
2.充分利用传统民俗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春节的节令玩具也是最为丰富,有鞭炮、烟花、糖画、面塑等。元宵节赏花灯,各地灯会上热闹非凡,各式花灯是这个节令的主要玩具。常见的有荷花灯、兔子灯、狮子灯等。花灯除了可以赏玩外,也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祈福。
清明时节放风筝是我国古老的习俗。迎着春风放飞风筝,象征春风将冬天的“晦气“由风筝带走。风筝的图案丰富多彩,形状各异。
中国玩具的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宝贵的资源,同时也可以起到发扬中国传统民俗的作用。
3.取材于生活,发挥想象
民间玩具的题材很广泛,多取材于生活,也有部分取材于想象和传说,现代玩具设计可以充分从中提取元素,丰富玩具内涵。
民间玩具经常采用民俗人物的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刻画了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情景。北京泥人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取材于戏剧故事、历史剧等人物。神话人物也成为其取材的对象,如北京的兔儿爷,源自民间传说月亮里有捣制能医治百病的玉兔。动物花鸟、吉祥图案、想象和传说都成为民间玩具创意的来源。
现代玩具设计应该充分从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发挥想象,不拘泥于单一题材,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去。
六、结语
民间玩具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如何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我们的民间艺术史我们这一代设计师面临的重任。同时,只有真正能够借鉴和利用传统玩具文化因素,才能使现代玩具设计具有民族的灵魂和生命力。(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一、儿童玩具现状分析
1.1玩具的定义
玩具又称为,玩具的形式很多且受各地风俗和文化影响,玩具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对于儿童玩具的定义,大部分的专家认为只要是在儿童游戏中所使用的材料与物品都成为玩具,同时大部分家长都认同玩具就是能使儿童专注,娱乐,有时具有教育功能的东西;综合相关的定义,本文把儿童玩具定义为:玩具是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工具,借由玩具可以提升游戏的品质及乐趣,即能使幼儿专注,愉快,并在游戏活动中,具有协助,激发,提升幼儿身心发展功效的物品。
1.2玩具行业现状
(1)国内。中国是全球玩具第一大生产国,玩具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地位较高且属于开放程度较高的行业,对世界玩具行业具有一定影响。我国玩具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发展,但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实力待提高,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设计和品牌导致我国玩具业利润低,处于该行业产业链最低端。
(2)国外。美国玩具市场中,消费者注重品牌,对产地并不敏感。美国市场各种外国制造产品比例较高,玩具产品则更为突出。美国玩具业中,设计和销售渠道等高附加值的环节留在国内,制造都外包到国外,大部分在亚洲。
全球知名玩具企业美泰于2009年在上海开设其首家芭比娃娃零售店,店内可让顾客可以自行设计自己的芭比娃娃。美泰旗下品牌芭比美少女美发系列、饰品系列、话机系列在国内各地市场亮相,以芭比专柜形式登场。
1.3玩具的发展
玩具从最早的纸飞机,纸娃娃,弹珠到后来的芭比娃娃,电动飞机等,无论是哪种玩具,都伴随着许多人走过欢乐的童年岁月。随着玩具设计行业发展,玩具已逐渐演变并颠覆了传统,新一代科技玩具除有各种声光效果之外,还设计出具有触觉及动感的功能,比传统玩具多了很多新的科技元素,其互动性、多元性及创造性是科技玩具的特色。在玩具发展的同时,其实家长对于小孩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视,玩具伴随着其心智健康发育,具有延续性及有益身心发展的特征才是儿童玩具设计的走向。
二、儿童玩具设计的延续性分析
2.1 延续性的概述
玩是孩子每天必需的事情,玩具就是其玩耍的工具。慢慢发现儿童与玩具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变化,延续性是对玩具设计的预想,得以让玩具在整个与儿童互动过程中得到最好的发挥。在童年时期,我们需要很多玩具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模拟社会和外部世界,包括城堡,店铺,戏院等,还需要一些小型家具及娃娃,丰富社会化活动的内容。可以说除了父母之外,玩具就是最好的伙伴,随着年龄的增加,玩具更新换代,陪在孩子身边的玩具越来越少,最终留下将所剩无几,只能是回忆。在这个时候,儿童需要的是不仅能陪伴的玩具,更需要一个心灵守护过程,一个更长远的发展,正如美国电影“泰迪熊”中泰迪一样,一个好的玩伴,玩具的延续性是未来玩具设计的必然。
2.2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延续性
玩具的发展往往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影响。玩具不断地进步,相对于传统玩具来说,科技玩具的声光效果比传统玩具更具吸引力。但同时玩具的设计之路越来越模糊,很多玩具强调与流行元素结合,忽略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市面上推出的科技玩具,款式多样,与过去的洋娃娃等传统玩具比,为了与洋娃娃互动,孩子会想出很多互动模式,例如穿衣服,梳头等,因而变得富有创造力及想象力,看似有新的功能性存在,但是新科技的玩具则只有程式化的回应方式,可能会剥夺孩子思考的自发性及创造性,从自发性出发,能开拓儿童想象力及创造力的玩具才属于真正的好玩具。玩具是一种吸引儿童注意力及好奇心的工具,丰富游戏的内容,并促进其感觉、知觉、动作、肌肉以及语言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儿童可以从玩具中学习到教育,运动及社会人际关系的养成,从而在进入成人阶段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状态,因此在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基础之上,应发展更好的玩具设计。
三、儿童玩具设计延续性的意义
3.1儿童玩具设计延续性的意义
(1)对儿童的意义。玩具的价值在于它是儿童自我表现的方式,通过使用玩具,能促进儿童在认知,体能或社会情绪等方面的发展,儿童应该具有使用玩具的自由,并且强调儿童游戏是由其自主性的动机发展而成,即是由儿童自己的想象力来指导的游戏。好的玩具,必须配合孩子目前的身心发展,且其具备吸引力、建构性、安全性、无毒性、耐用性、挑战性及有趣性,能引起孩子主动自主的学习,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自我修正。
(2)对设计师的意义。玩具是一个媒介和工具,其能让幼儿模拟假想为许多不同的事物,而不受玩具本身原本实用性的干扰与约束,这才是儿童玩具的最佳特色,好的玩具是涵盖多方面的启发性,而不是通过价格的高低来体现。市面上出售的玩具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玩具应有尽有,应该挑选适合孩子的玩具,才能真正协助幼儿在各方面发展。
对于设计师来说,适合儿童玩具的要求:
1)发展适切性。玩具的适切性指玩具能激发儿童在认知、语言、行动、情绪以及社会等发展能力,并且应符合其年龄及发展阶段。
2)功能设计特色。玩具的功能性包括玩具的外观造型且具有多样玩法及多元的互动模式,能满足孩子探索的欲望,鼓励孩子配合其他不同种类的玩具结合使用,从而创造更多不同的玩法,具有挑战性,鼓励性的玩具,能使孩子能从操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得到控制感及满足感。
3)安全坚固性。玩具的安全及坚固应有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在选择时应注意相应标识。
3.2总结
“玩”是孩子与外在世界沟通的桥梁,它不但能够帮助孩子了解自我,也能让他们探索及发现问题,进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游戏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玩具,是发展内在需求的重要媒介,关于玩具的长远设计也是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元素。
参考文献:
[1]杜瑞泽,产品永续设计-绿色设计理论与实务,亚太图书,台北,2002
[2]吴昌祚、罗仕良,以TRIZ 辅助儿童玩具之设计,北科大创新研究所第一届设计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2年4月
[3]吴文莺,提升幼儿创造思考能力的游戏,育儿生活,3月号,1999
[4]宋维村、刘可屏,玩的学,健康世界,第1期,1986
[5]周政德,国际产品生命周期之探索性研究,国立成功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6]郭o晃,适龄的选择,蒙特利梭,第32期,10-13,2002
[3] 李砚祖:《装饰之道》,1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
[4] 潘鲁生:《艺术学之道――张道一从教六十年及艺术学思想研讨会纪念文集》,149页,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11。
[5] 张仃:《民间玩具锁谈》,38~39页,《装饰》,1997(6)。
[6] 王连海:《中外民间玩具异同比较》,91页,《中外玩具制造》,2004(1)。
[7] 李立新:《自信:中国民间玩具“玩”的特质》,12页,《装饰》,2009(7)。
[8] 王金磊:《中国传统玩具所体现的互动性思维研究》,汕头,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一、关注内涵发展,提高教师素养。
1.加强学习,为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我园继续以业务学习为手段,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为提升教师对《纲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认识。4月份我们
组织教师学习了《纲要》,并进行《纲要》理论知识考核,使《纲要》中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为了
让老师们了解“什么是说课”、“说课有什么意义”、“如何说课”,6月份,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如何说课》,通过学
习,让老师们认识到说课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课前的说课,为下阶段的青年教师说课赛课比赛作准备。我们还组织教师
学习了“如何写计划、总结”、“绘本阅读”及观摩绘本阅读的优秀课例等,通过丰富的学习交流,转变教师的观念及教
学行为,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2.观摩学习,开阔教师视野。
专家引领:为确实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提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中,2012年3
月,我园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小榄镇教办举办的教育科研专题讲座,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李姝静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乐于
教学善于思考》的讲座。李老师围绕“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明确研究的问题?”“如何对课题进行分解?”“怎样
开展研究?”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她还结合实践工作提出了许多引人思辨的问题:“研究问题从
哪里来、问题如何转化为课题、教师怎样寻找自身的专业成长点?”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让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教育
科研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它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
为了提升教师们的论文写作水平,2012年5月,我园与明德、菊幼三所姐妹园邀请中山市进修学校李姝静老师为大家作论文
讲座。李老师采用了讨论和互动的方式,通过分析不同论文的优点和缺点,让大家在自主思考中和学习中认识了撰写论文
的形式、选题、结构以及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帮大家理清了写论文的思路,为我们如何提炼工作经验、提升理论 jsgzzj/
水平指明了方向。老师们在专家引领下提高了理论和实践水平,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外出学习:为了及时吸取新的幼教信息,我们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类省、市、镇等不同层面的岗位培训,本学期教师外出
学习达到73人次。3月,邓老师参加了“广东省学前教育协会十一五课题结题研讨会”;黄老师、梁老师参加了“上海市幼
教名师精品课例展示活动”,领略了上海名师的教学风采;温主任到中山市机关一幼进行了业务跟班学习。5月份,分批
组织教师参加了中山市幼儿园第一教研互助片落实《纲要》课例交流活动。6月份,劳老师、陈老师等6位老师到东莞参加
了“幼儿园创新音乐教育教学交流会”,部分教师参加了“全市幼儿科学教育及教学观摩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
,以点带面促使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二、扎实教研活动,提升园本教研实效。
1.开展《互动分享阅读》教学研讨活动。
三月份,我园小小班、小班级组开展了《互动分享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北京天之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李富强老师到我
园作现场指导,小班级组以《儿童节》为读本,开展一课多教的研究。观摩活动后,李富强老师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度交流
,教师们把自己在组织活动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专家也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解答。通过多次
的观摩与交流,老师们在对读本的分析、提问的技巧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开展各领域教学研讨活动。
五大领域的教学研讨活动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教师总结新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分组研讨。各领域教研组围绕某一教学领域开展研讨,各组老师运用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从教学方
法、教学设计、教学指导及操作材料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在互动、互助中分享经验,在试教、研讨的过程中打造
出本组的优秀课例。第二阶段是教学活动展示。语言组、科学组、体育组、美术组、音乐组各推出一节课例在全园进行展
示,最后,经过大家的评分,一致推选科学组由梁艳芳老师执教的课例《认识茶》参加我镇的教研课例评选。
3.以活动为载体,锤炼教师技能。
教师自制教玩具比赛:2012年5月,我园参加了“小榄镇教师自制教玩具比赛”,我园以级组为单位各设计一件教玩具作品
参加镇的比赛,各级组老师们各出奇谋,从教玩具的“安全性、形象性、新颖性、实用性、耐用性、多功能性、可推广性
”出发,将智慧融入到精美的作品中,最后中班级组的作品《缤纷闹的海滩》、小班级组的作品《热闹的马路》获得小榄
镇教师自制教玩具比赛一等奖,小小班级组的作品《交响小乐坊》、大班级组的作品《多功能洒水车》获得小榄镇教师自
时下在室内设计中开始流行“轻装修、重装饰”设计风尚,基础装修从简,重点在软装饰上下工夫,用软装饰美化空间。室内软装饰更多的体现形式是人文设计,在室内软装饰设计中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也是当下的流行趋势。在亚洲有许多国家将本民族的传统玩具艺术引入现代软装饰设计,设计思路和应用手段比较成熟。比如日本,传统的偶人以其考究的造型、华美的服装和花样繁多的发饰赢得民众的赞赏;手鞠是以小孩玩的球为雏形,在球的表面装饰彩绘,俨然一种艺术品,现在是日本室内设计中风行的软装饰品;在日本被认为具有驱除邪魔效力的狗形状的纸制传统玩具“犬张子”,多摆放在卧室。
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是河南民间故事、民歌、民俗文化的具体传承者,它的种类纷繁复杂,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类玩具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体现人们生活情趣的导向和品味。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玩具艺术形式,也恰恰符合了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精炼、绿色、环保、人文和节俭的理念。如何将二者在材料上、造型上、色彩上及文化涵义上很好地结合,创作出为当代人所喜爱和欣赏的软装饰品,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
一、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意义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趣味也在发生变化,完全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带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家具和各类传统软装饰元素的随意拼搭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但是这种设计形式文化内涵极度匮乏,无法超越时间沉淀的价值。此类型的“作品”不能把现代人崇尚的文化意蕴与设计很好地结合,就会降低作品的认同感。将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运用到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不是简单拼凑、粗略嫁接,而是从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文化中汲取精华,在传统文化底蕴中丰富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
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合理应用,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艺术价值可以为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采用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又是对中国传统软装饰的扬弃和创新。其次,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运用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时,我们必须要在把握河南民间传统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对玩具元素中的形式与符号加以提炼,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材料与工艺,对现代室内软装饰进行再创造和新发展,使其在承袭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赋有时代气息。
二、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1.沿用其概括的形
“形”一般指图绘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部廓形与结构。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造型根植于中原传统文化,这就使得它们的造型方式与现代图形存在许多差异性的可能。如许多民间传统泥塑玩具的制作工艺并不精细,玩具泥胚在上色前基本看不出具体样子,被民间艺人寥寥数笔润色加工,一个泥塑玩具才惟妙惟肖呈现在眼前。艺人在创作中,一方面把泥偶的造型符号化,精炼、抽象,另一方面在颜色上也加以概括性地提炼。抽象的目的是为了舍“形”而求“神”。造型中省略细枝末节,突出对象主要特征,使之有典型性、代表性。传统民间泥塑玩具体型多是小巧朴拙,太过繁琐装饰、过度描绘反而使得造型显得繁复杂乱,其主要特征不能被充分展现。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注重体块造型与神态的融合,着重表达形与神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强调阴阳相依而存,阴阳互补。比如淮阳泥塑玩具,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世代相传,承载着丰富的多样性文化内涵,是重要的传达极远时期至今的民间传统文化信息的载体。这些看似朴拙幼稚、十足乡土气的造型,许多都出自《山海经》的奇禽怪兽,十分神秘,如淮阳的泥泥狗。泥泥狗深受当地原始祟拜的图腾文化的浸润,造型和设色都呈现出神秘怪异的气氛。将淮阳泥塑造型元素衍生后,再结合具体的产品,运用到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来源。不仅能体现出中国本土文化理念,同时也能将这种被赋予了鲜明东方民族文化特征的形象使用加以延伸,这对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设计的启示。
2.势的继承
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本身所具有的气韵以及整体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就是“势”,这种“势”是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精神所在。机灵活泼、充满智慧是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势”的表现。民间艺人们师法自然,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独具匠心,经过上千年的逐步演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如泥泥狗中的“猴”,多是大拙其形,不去具体描绘四肢的具体形态,而是虚其相、取其意,主要突出其腹部的装饰纹样,机藏万象。再如浚县“骑马人”的造型,简化了人的形态,略去四肢的表现,直接与马的造型融为一体,这样的表达使马的威武更显得淋漓尽致。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装饰被赋予了深厚的中原文化内涵,古拙憨厚,粗犷神秘,大都是随手而至,简略细节的修饰,在造型和设色方面都力求夸张。民间艺术在表现手法上通常更为原始,更容易触动人类心灵,这也使得民间艺术在传达人类情感方面更显得游刃有余、直白酣畅。结构造型仅仅是河南民间玩具的外在形象,而河南民间玩具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造型的架“势”。
把握与承传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势”,并最终将其融会贯通于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之中,是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应用于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的一个难点。把握好河南民间玩具的精神实质与内涵,以及其造型中自然流露出来气势,是在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应用河南民间玩具的更高境界。
3.意的深化
“意”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可以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个方面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概括、归纳;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心之向往的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本身被赋予的富贵祥瑞、驱邪纳福的涵义,同样适用于现代室内软装设计。河南民间传统玩具除了它本身外形乐于玩赏,重要的是这些奇异的造型背后更兼具深厚广博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传统民间泥塑玩具经过无数人民群众的手中流传、发展、演变,有着深厚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它包含着民俗戏曲、传说、信仰、民间文学等丰富内容。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
因此,将相沿成习,并已经在民俗中形成共识的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意”,运用到现代设计的实际作品当中,加以延展革新,赋予其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这也是将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应用到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4.承接时尚
民间玩具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存在形式,带有其特有的乡土文化,有着其深厚的民俗文化根基,但很难和时尚联系起来,而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讲究功能化、人性化、个性化、时尚化原则。如何将这种文化转化为时尚用品,也是设计界和艺术家们的创作思路之一。
在运用河南民间玩具进行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当下流行元素,创作符合当代人审美情趣的软装饰品,这些流行元素可以体现在流行色彩、流行造型、流行语言等等方面。这方面有设计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经验,比如日本有许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就结合了民间玩具的造型,而这些新的艺术作品又被开发出各种形态的室内软装饰品。例如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将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对立元素结合,同时又保留了其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村上隆将米老鼠的变体形象植入自己的作品(Mr. DOB),将它视为自己的化身并成为独特的视觉符号。这种融合了日本当代流行卡通艺术与传统绘画风格特点的作品充满趣味性和装饰性。又如奈良美智的“梦游娃娃”,大头和大眼型的小人形象的奇异组合,是日本漫画和动画的结合,充分体现出当代动漫流行趋势,通过艺术情感与日本传统神秘主义的思绪交织,配合平涂的纯粹色彩,以简约的形象与魅惑的眼神,给世人展现出一种游戏人间、叛逆却又楚楚动人的姿态。
中国的设计师设计魔术气球装饰,就是取材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传统玩具造型,把多变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结合在一起,用气球编织成各种别致的姿态,其明快的装饰色彩与生动的艺术造型,因为能给人的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炫目的效果特别适用装点各种喜庆或活动场合。
河南传统民间玩具经过无数人民群众的手中流传、发展、演变,有了深厚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它包含民俗戏曲、传说、信仰、民间文学等丰富内容。传统民间玩具的色彩运用主要受“阴阳观”和“五色观”的影响,然后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配色程式。民间传统玩具大都表达吉庆、祥瑞、趋吉避凶的主题,色彩一贯秉承热烈、艳丽的风格,对比强烈而质朴纯真,是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结合体,带有浓厚的乡土风情和原始文化的朴拙之风。他们在色彩设定方面,不是纯粹地讲究视觉效果,而是包含了历史文化气息在其中,融入了传统的、丰沛的感彩,以鲜明的色彩特征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如淮阳民间泥塑“泥泥狗”,形态上人面猴身有人祖之貌,极尽玄奥、怪异,色彩强烈、简约,神秘而鲜亮,在众多抽象图案中有耐人寻味的色彩布置:赋色是先涂黑色底,上绘五彩红、黄、白、绿等,色度纯而浓郁,但都突现黑底,极具古老的“五色”之感,原始意蕴极强。在黑色的包容中其他色彩纯度高,彼此之间对比强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又不失和谐统一。日本人伊藤三郎在第九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从祭祀礼仪方面来思考“泥泥狗”》中提到:“黑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则迫近华夏民族的基层文化。”这种运用色彩的观念与传统的包罗万象的“阴阳五行学”思想相联系。
结语
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我们重新采取民艺装饰元素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产生新颖的设计方式,散发出时代的气息,成为既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又饱含民族特色的载体,同时让民艺走向具有地方历史特点的现代设计之路。这不仅可以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更是丰富我们现代环境,进而影响现代设计方式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奚林元.试论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陈设艺术.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 4(01).
[2]万莹.浅析室内设计中的装饰艺术.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06).
[3]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4]翟建红.对河西宝卷中民间精神的认识.河西学院学报,2008.24(04).
二级学科艺术学在国家学科目录上已经存在多年了,目前具有二级学科艺术学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高校也有不少,从数量上看,其增长速度相当快,这也许是“学术成果大发展”的业绩证明。在增长数量的背后自然是大量的研究生,有一个真实的情况是愈是接近年底论文“开题”的时段,部分准硕士、准博士们愈是对二级学科艺术学研究什么内容,如何研究很是心焦。今年底笔者收到他们的一封电子邮件,说他们曾为此“商量”,讨论,并且在检索查看了以往历届“艺术学”博士学位论文,发现绝大多数都是二级学科的非“艺术学”的内容,最后得出结论是:大家都觉得,艺术学论文很难脱离某一个具体的艺术门类来写,如果脱离具体门类来写,纯粹形而上的东西那就变成美学、哲学了。
这让笔者想起2007年《中山大学学报》第2期上就有论者在《艺术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前景》论文中提出:“艺术学与美学并无实质性区别,必将消失于美学之中或重新成为美学的一个部门”。再看作者相关的论辨,知道他的意思并非“艺术学科消亡”,而是目前的“性质”“定位”不当:现在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定位在一级学科“艺术学”之下,成为“文学”门下,而作者认为应当或将来“必将”要归属于“哲学”门下。wwW.lw881.com笔者认为,哲学、美学自然有纳“艺术学”于其门下的容量,但是这不妨碍“文学”仍保留“艺术学”的空间。理由是从“文学”门下一级学科“艺术学”的角度观察的“艺术”和哲学、美学角度的观察是不一样的,结论也有不同。本文以俄罗斯美学家卡冈对“造型艺术”的分类为例,试释不同之处。
一、艺术学的分类问题
出现上述研究生疑问的原因中,至少有一个是“艺术学”迄今未有成熟的“分类”。“分类”不明,当然研究对象难免交杂不清,研究方向、目标和方法模糊就是必然的了。学术研究,不进则退。我在《艺术学,莫后退》一文中就“分类”问题略作探讨,就是希望证明二级学科“艺术学”还是能“生存”在“文学”门下而已。分类中大概只有“应用艺术学”概念被部分学者采信,其余的都未能引起学人兴趣,没有真正的学术回应。现在则恐怕连“应用艺术学”也不再引起兴趣,因为大概“艺术”一经“应用”,就会被看成不是“理论”的低层次了吧。
我想要探讨问题,先要站稳在“艺术”的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不仅在于对“全部”艺术实践的理论须有所认知,更需要的是对某些门类的艺术实践有所“实践”。正如陆放翁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艺术学”不同于其他纯理论学科的地方就在于“须躬行”,而不是永远的“隔岸观火”。“隔岸观火”可以观其大势,“须躬行”可以避免“隔靴搔痒”的结论。有“切肤之感”,又明其大势,“艺术学”研究才有实质的“莫后退”。
对艺术的分类,不论是对艺术总体内容、还是对某一门类“品种”的分类方面,美学和艺术学的立场不同,标准也不同,结论当然不同。下引俄罗斯美学家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的“造型艺术”分类为例,提出疑惑之处:从这些疑惑之处引入到“艺术学”角度的分类的思考。
在上表中,卡冈把“造型艺术样式”分为5大类:“艺术摄影”和“书画刻印艺术”、“绘画”分为一大类;其他4大类是:“雕刻”、“全景艺术”、“玩具艺术”和“化妆艺术”。他提出:艺术摄影与书画刻印艺术和绘画的接近在于,它在平面上、通过对世界的假定的黑白色再现或者彩色再现而描绘世界。因此,摄影艺术仿佛重复书画刻印艺术和绘画的可能性,不过,它与书画刻印艺术和绘画的区别不仅在于技术手段,而且在于这些手段所产生的对被再现现实的反映和改造之间不同的——直接对立的——相互关系:艺术摄影总是纪实艺术的,而在书刊刻印艺术和绘画中甚至对模特儿的直接再现,也包含着无法排除的使模特儿发生变化的因素,这种变化按照艺术家对模特儿的看法、感觉和理解而产生。从这段引文中可以看到卡网关于“造型艺术”的某些概念和我们已经有了如下歧义。
先看他分出“造型艺术样式”之一的“书画刻印艺术”,在此样式下含三项“品种”:“书刊的书画刻印艺术”、“版画”和“插图”。他也知道这不是20世纪之前的分类,他说:在20世纪以前理论不把书画刻印艺术划分为与绘画和雕刻并列的第三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在“三种最著名的艺术”中,与绘画和雕刻并列的是建筑,而素描仅仅被评价为一切“构造”艺术的基础或者绘画的一个品种。他这里说的“素描”,其实和绘画所说的素描还不是一回事,他说:
素描开始被看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价值,而使它与版画相接近的特点,归根到底许可承认在平面上、在素描的所有技术品种(铅笔、炭笔、钢笔、色粉的素描,以及木版画、金属版画、漆布画等)中的黑白造型和单色造型是造型艺术的特殊样式,称之为书画刻印艺术。他说的素描,就是单色画(黑白依然是单色)。可见,对同一个词汇,美学家和艺术家的理解距离有多遥远,双方如有争论、探讨、研究,也许都在“各说各话”,连基本概念都没有统一的对象——除了一个词汇之外。
按照卡冈的“素描”说,如果只要是“黑白造型”和“单色造型”就是“素描”,就是“书画刻印艺术”,那么,对
如果笔者的记述不错的话,这种“全景艺术”,似乎类似“艺术学”角度所说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的“空间”可以在街头巷尾,可以在市民广场,可以在厅堂、门廊……总之,有足够的“空间”就行。“行为艺术”则除了一定的造型外,也可以有“进行中的情节”,而这个“情节”的参与者可能是行人,也可能是来驱散他们的警察。总之它揉合了一点“时间艺术”的条件。卡冈强调:全景艺术与雕刻和绘画的另一个本质区别在于,如果绘画预定于从一个视点出发的完整知觉,而全雕刻作品预定于视线围绕静止的雕刻的运动,那么,围绕观众的全景造型则定向于从内向外的环形知觉。“从一个视点出发”,包含观者只可能有的“一个视点”和绘画本身的“焦点透视”及非焦点透视的构图,“全雕刻作品”显然即“圆雕”。至于“全景艺术”又有“环形知觉”,令人想到一种“全息电影”和“环形电影”。但他又提出:全景艺术的边缘形式是透景画,透景画在它的视知觉的结构和性质上接近于自己的形态学邻居——透视浮雕。卡冈列出“透景画”品种,不能详明何所指。联系他的相关论述,也许指的是博物馆陈列中普遍采用的虚拟“场景”艺术设计。这是借用电脑技术,利用光学原理合成的有真实“三维空间”的艺术设计,用来表现某种历史上曾发生过的诸如族群迁徙过程或某种手工艺工艺操作流程,如“玉作”、“陶瓷作”、“泥人作”等连贯的过程。在特殊的“橱窗空间”里,完全“纪实”的人物、器物都被按比例缩小,俨然如“小人国”般的“表演”,所以也含有相应的“时间艺术”因素。但是这些在“艺术学”角度看来,统统属于“展示设计”的范畴,上述所有具体内容的呈现手段,都只是“展示设计”指 定的某种“技术”的运用,和“雕刻艺术”没有关系。
卡冈把“玩具”列入造型艺术的一个类,下列“静态玩具”、“活动玩具”两个品种,不知道他的“静态”、“活动”是不是指不能“动”的(如泥偶等)和能“动”(如附发条机械或电控的汽车、飞机之类)的两种玩具的意思?这是出乎“艺术学”研究者的意料之外的。倘若凡有“造型”——不论何种手法、形式——皆可为“造型艺术”,那么“绘画”、“雕刻”、“建筑”都是“造型艺术”;“戏剧”、“电影”里也有“造型”,理应也是“造型艺术”,但若在艺术学分类中以呈现主要艺术效果的“手段”为标准的话,其主要艺术效果并非单由“造型”解决,更多的是音乐、表演、语言、灯光、色彩及镜头特技所起的作用,所以只好说它是“时间艺术”类的“综合性艺术”品种。
玩具则不然,首先是“玩具”的涵盖量巨大,既有平面的,也有立面的。既有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一类的“造型”,也有正方几何体拼图游戏一类的“造型”。即如卡冈列出的“静态玩具”而言,它们也不是艺术家个人完成的终端产品,一样要经过工艺制作过程,并且最重要的是只有“玩”的过程中,“玩具”的艺术功能才彰现出来。从这一点看,分类的标准和前述的“绘画”就不一致了:设定同一种标准应该是“分类”的“游戏规则”,标准不一必然带来逻辑混乱,离分类的要求太远了。
卡冈认为“玩具不仅是独立的艺术现象,而且是儿童的综合创作——艺术游戏——的一种成分。”因此他又提出“造型艺术样式”中还有一项是“化妆艺术”。他说:化妆通过演员的面孔再现完全不同的人——戏剧或者电影的角色——的面孔,从而自己的特殊手段创造类似于造型创作的其他机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对于演员,化妆艺术和木偶艺术原来是二者必择其一的;实质上,木偶本身仿佛是演员的一种“化妆”,是演员用来遮盖自己面孔的假面具。从上文可知卡冈的“化妆艺术”仅指戏剧、电影演员的“化妆”而已,但如果就“化妆”,特别是就“化妆”的“假面具”而言,儿童玩具中就有此类“化妆”物。就其形态说,在未使用前是“静态玩具”,一旦使用又是“动态玩具”,虽然它本身并不动,或只有局部动。此外,戏剧演员会有“假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