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15: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效课堂的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不讲也会的内容不讲。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应控制在5~10分钟,做到精讲、互动,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比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独立或合作)来完成。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还可以试着用一个精练的词语概括一下济南冬天的特征。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10分钟后,七八个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收获,有的用精彩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济南冬天的美景,有的画出了几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有的动情地朗读了一段自己喜欢的课文,还有的则用精练的词语概括了济南冬天的特征。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厚,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也更加深入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探究学习为主,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应是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质疑和探究,既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得以培养的重要手段。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我先用课件展示过去水草丰盈、绿林环绕的罗布泊图片和现在寸草不生、死寂荒凉的罗布泊图片,请学生畅谈自己观看图片后的感受。接下来我说:“同学们,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20世纪70年代,仙湖却消逝了,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文章给了我们明确的解释,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读探讨,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意。学生通过观看课堂上展示的罗布泊古今对照的图片和对重点语段的品读探究,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理解了文本内容,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整体上感知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整体感悟并分析了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后,让学生联系现在的生活环境,展开讨论,并谈谈人类对现实环境的破坏情况,以及对人类面临如此悲剧应如何去做的看法,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足以说明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想尽办法,变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为活泼生动、妙趣横生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自由性提问、预设性提问、总结性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争取做到人人都能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答题的自信心。如在教学选修8《Pygmalion》这篇阅读课文时,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然后欣赏电影《窈窕淑女》,不仅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也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尤为重要。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第一,在课前创设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对话或短文内容用英语回答问题,看图说话等,让学生置身于英语语境中,扮演语境中的角色,学生的情感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如在教学lie与lay这两个单词时,笔者教学生口诀记忆法:“规则的说谎,不规则的躺,躺下就下蛋。” 当lie是“撒谎”的意思时,它的词形变化是规则的,即在词尾直接加-ed;当lie是“躺”的意思时,词形变化是不规则的,它的过去式lay是另一个动词原形(下蛋)。根据教材内容模拟交际情境,用直观的教具创设情境等形式,能使枯燥的单词、乏味的句型教学寓于情境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9—0083—01
一、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情境,营造高效课堂氛围
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只有师生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学得开心。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尽量少批评或不批评。教师还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要精讲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我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首先以“‘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等网络流行语引入课堂,之后让学生反思这些流行语反映的经济现象,进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新课的讨论和学习中,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注重高效教学方法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强,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借助因特网、多媒体、投影仪、录音等教学辅助手段实施教学,这些现代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于一体,使知识的容量增大,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忆一忆、谈一谈、做一做、演一演、议一议、辩一辩等形式,通过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爱上思想品德课。
三、注重主动探究习惯的养成,倡导轻松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28-02
1.高效课堂模式的概述
1.1高效课堂模式的概念
高效性课堂或高效课堂简称为高效课堂,实质上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时,通过采取一系列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让学生能够高质量的、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与实现教学目标。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高效教学的基础上。若是课堂仅仅是实现了单一的效益最大化或是效率最大化,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它需要两者和谐统一才能形成“高效课堂”。换言之,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同时在教学时间、教学效果、教学任务量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具备轻负担、全维度、低消耗、高质量的特点。
1.2高效课堂模式的现实意义
从大的方面来说,教育为发展之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书育人。从小的方面来说,教育关系着一个人的发展程度,好的教育可以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教育必须注重方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和构建,让教育真正实现其现实的意义。在高效课堂构建时,要求不断提高课堂的效率,但是这种提高并不是一味的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反对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充当教学主角,主张学生自主、合作的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在课堂上学习,才能高效的掌握技能与知识,同时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具备较好的情感态度。此外,还应多给学生一些课外时间,以供其自由支配。在构建高效课堂时,不但要保证其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保持一致,而且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方向,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施展自己的专业才华的平台,更为学习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指引了方向。所以,正确认识高效课堂是十分关键的,总的来说,其有如下好处:其一解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的矛盾冲突;其二,解决了学生全体发展和个别发展的矛盾冲突;其三,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将师生都从传统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其四,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方法
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同时在教学效果、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探讨构建高校课堂模式的方法:
2.1提升教师素养,以理论的准确性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非常的关键。教师的素养表现方面非常的广泛,包括教师的认知、决策、评价以及对各种活动的操作。教师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问、去读、去思考,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意志力,从而促使老师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学习掌握新的知识。
2.2认真钻研教材,以知识点的科学性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对将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明确课堂讲授的主次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讲解时,应该结合课前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并能让课堂具有活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改进,以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使之更好的为学生教学服务。
2.3掌握学生基础,以人本的开发性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占有组织者的地位,他们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以学生的出发点进行教学,让学生采取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等各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角。要严禁课堂中出现一切由教师包办的现象发生,应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和空间。教学时既要确保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还需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其为未来的岁月和事业做准备,根据其自身的特色在各个领域绽放光彩。同时,教师应改变以往的老师学生的关系模式,要和学生站在同样的高度,以朋友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关心。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可以通过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的方式,从比赛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学习过程,还应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4建立学案高效模式
教学效率的提高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之处,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被引导的情况下,体味到学习的成果和乐趣,才可能爱学、乐学、会学,才能增进更多的知识。
学案高效模式正是将传统的教学彻底颠覆的改革。首先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后,设计学案,达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能够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其次学生先学习学案,再学习教材,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寻找答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进行适度指导。在学生学习了学案及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学案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使学习成果互补,而不是教师直接公布。进行完此阶段后,教师应加强巩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精讲,并辅以针对性的练习。最后进行总结,将课堂能力梳理清楚,形成知识网,使学生对当堂知识更容易消化理解,使其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3.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让老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三者进行改变,才能实现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在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的基础上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教学的效率能否提高,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赵连根.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2期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和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我有如下几点做法:
一、教师和学生都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教师要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在封闭的指令性课程模式中,本应作为课程主体之一的教师,其职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复制教育行政主体既定的课程规范,这样的课堂缺乏活力与灵性,学生自然就不会很喜欢,这样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为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
二、教师备课要扎实,学生预习要充分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备课之前,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开展新的内容。其次,教师要认真地去研究课标,研究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把握好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前学后忘。
三、高效课堂要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人,而非局外人或看客,问题情境就像一个无形的线索一样牵着学生去学习本节内容,以寻求最后的答案,这样即使课堂内容很多,学生也不会有很杂很乱的感觉。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把问题情境故事化
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可以把教材中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2.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觉得所学知识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3.把问题情境活动化
学生对自己通过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得最牢的。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于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手操作、眼观察、口表达、耳倾听、脑思考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四、高效课堂要注重建构知识的条理性
高效课堂的课堂容量比一般的课堂要大一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使所学的知识有层次感,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可以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学科修养和科学素养,体会学科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大学的专业选择和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高效课堂中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表扬
老师绝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数子十过,莫如赞子一长。”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也不要开始就对他们泼冷水,找他们身上闪光的地方进行表扬,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对老师的喜欢,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你的课了。当你上课时,他们会怀着一种期待兼被肯定的心态来等待老师进入课堂,给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表扬学生并不局限于学习这一个方面,他们在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亮点都可以用来表扬。比如,我上课时,有一个女孩不好好听讲,在底下画画,无意间,我发现她竟然偷偷地画动漫,而且画的还是我,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夸她的素描很好看,是不是小时候练过,这之后,她上课就慢慢地认真听讲了。只有当老师和学生之间达成一种很好的默契时,课堂氛围才会变得非常活跃,学生才会轻松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学习的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一提到高效课堂,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师,因为我们一直认为老师是课堂的实施者,学生只是接受老师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老师累,学生更累。高效课堂是教师创设的一种课堂情境,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这个情境中相互呼应,共同开发探究课程资源,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效课堂重在领会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新课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而高效课堂是开发新课程的一种有效方法,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课堂教学艺术。
高效课堂不能异化为“全面放手”的高效自学,教师的内功应体现在合理情境的选择、问题创设的韵味、认知冲突的设计、运用点拨的精妙、精彩生成的把握、课堂进程的掌控。高效基于有效,有效源于教学设计的优化,优化的设计必须与有效的教学行为相匹配。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研究教材是课堂高效的基本点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三维教学目标中,过程和方法是关键性的目标,因为,知识和技能目标要在过程和方法中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在过程和方法中渗透。
提高教材处理功底的途径主要有三条: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
理解教材和熟悉教材有较大的区别,熟悉教材是浅层次的、表面化的;而理解教材是深层次的,即要理解教材设计这些内容其预期的功能是什么。教材上所给的情景素材蕴含着编者的意图,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思路,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处理好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开发、创造和延伸,更好地发挥教材设计的“原始”功能,扩大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是课堂高效的突破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一)预测分析。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潜心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设计。研究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再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
(二)实时分析。
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教师必须重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进行学情分析。一方面,要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为,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并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修订、充实和完善教学方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反思分析。
经历过课堂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会更加准确;从课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既可以看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学习的效果,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将这些了解、认识、感受与思考及时进行总结,不仅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也有利于及时补救教学中的不足。
三.问题设计是课堂高效的生长点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呈现方式如角度、时间、次序等不同,引起的教学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找准在哪里设计问题,然后再考虑如何设计问题,哪些问题是让学生个体思考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分组讨论的。问题设计时必须紧扣教材重点与难点知识,呈现清晰的教学思路,从纵向与横向的知识点综合考虑,彰显课堂的线索和结构。要大体有一个问题设计的走向,体现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好能有承上启下、拓展延伸、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等特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有思考价值,不能过于简单,流于形式。
四.教学机智是高效课堂的支撑点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之间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在落实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实施中,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节教学的节奏与步调,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烁的亮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利用教学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处理效果,往往彰显教师的智慧,也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适时点评是课堂高效的关键点
一、要清楚高效语文课堂的指标是什么。
高效语文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应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从教师的角度应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语文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概括讲,高效语文课堂有这样六个维度,即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不凡的成功魅力、长远的发展潜力。
二、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必由之路。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调动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础。
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应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语文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转贴于
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语文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语文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语文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4.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语文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优化语文课堂的微观结构,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根本保障。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想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一步地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原来设计好的轨道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思路往既定的方向引,说白了,就是老师设计好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势去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微观结构,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作为一节好课的幕后策划者,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因为它关系到学生是否集中精力听课以及本堂课能否顺利进行。
比如我在讲授"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在长方体模型和图形中找出两条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告诉学生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异面直线,接着提出"什么是异面直线"的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尝试叙述,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后,得出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我们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出教室或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最后以平面作衬托画出异面直线的图形。学生经过以上过程对异面直线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也经历了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还比如我在讲授"二分法"概念的教学中,设计了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的电视节目"手机估价问题"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给定手机价格的大致范围500至1000元,接着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价。学生回答750元;我说高了,那么价格就会在500~750元;学生回答625元,我又说高了,那么价格就会在500~650元……经过这样几次折中并逐渐逼近的方法学生得到了手机的近似价格,顺水推舟,我说数学上把这种方法叫二分法,然后让学生尝试叙述,得出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试想这样的问题情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我认为学生学习经历的过程与最后的结果同样重要。过程就是探究历程和探究方法,结论就是探究的结果。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如果没有求异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那么所掌握的知识很难真正理解和巩固。我们的高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合作、共赢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在的心理需求,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3.注重课堂形式更应该注重课堂实效
现今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多,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校情和学情结合我们自己的学科特点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甚至不同的学生都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刻意的来追求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我们在临帖的时候更应该想象如何来破帖。如果过于追求形式,表面上看去课堂上热热闹闹,其实课堂上很难高效。我们的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到最后发现教学进度跟不上,很多知识学生掌握的不到位,达不到我们理想的教学成绩。
4.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5.教师要适时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自学等是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学生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就突显出来,因为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则对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有好处,二则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会促进当下学生的学习,会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要对学生作以下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主要方法
(一)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施展课堂分层教学法。由于信息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人所受到的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不同,使得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施展教学方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用以不同的教学方案,注意分层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尊重每个个体的文化差异,做到不歧视,不排挤。另外,教师也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具体情况,以便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施展教学方案,也可以在课堂之外设定一定的目标,并进行进一步的指导,进而帮助信息技术水平靠后的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带动学生积极性。常言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要施展高效的课堂既要学生在学习上持续拥有极大的热情,还要积极的在课堂的教学中与同学互动。当学生表现出主动地学习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才会更加深刻的记忆所学到的知识点,学习效果和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因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可操作实践题目,丰富并扩充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增加图片以及影片的播放,多角度、多方面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也可以再讲解教学时以小游戏的方式,与学生互动,让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统一,增强实践应用。在科学上有一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学习上的漏洞,并且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弥补,做好课本知识的整理疏漏。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来考量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要让学生以自己的能力水平去发现并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教师可以让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到课堂的前面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操作,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个人信心。也可以经常组织一些电脑网页的独立制作、电脑绘画接力比赛、电脑游戏闯关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教师还要指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再将总结的问题做深入的讲解和演示。这些比赛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加深对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信息系技术“教与学”的课堂上,教师实施的是“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只是扮演知识的梳理和灌输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知识的获取和接收者。这样就很大程度地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而新型课堂教学就克服了这些弊端,不仅尊重每个个体的个人能动性,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增强课堂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把班级的所有学生分成合理的若干小组,并分给每个小组相同或者不同的学习任务,让组员进行相互的学习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然后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各学习小组进行细致的演示。通过学生讲解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做到互动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与默契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以及彼此合作的能力。
九年级学生随着物理学习的深度不断加强,往往有许多人出现学习物理较为吃力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物理的各种原理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很难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改变自己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物理理论与现实状况联系起来,以达到充分理解直至熟练运用的效果。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强、形象性的特点,对于抽象物理的教学具有助力作用。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改变原来那种只依赖老师口头讲课的教学模式,通过图像、视频等途径将抽象的物理原理具象化,以便于学生对新授课程更容易接受。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描述”时,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教学,将开动的火车与静止的火车、速度快的火车与速度慢的火车、开动的火车与路旁的景物形成对比,让学生在形象的对比中感悟出运动的真谛。
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一些狭隘的认识会阻碍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所以,老师要在课堂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求索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功率”时,不仅仅要教授学生测量电功率的方法,还应拓展一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可以罗列一些电器名称,先让学生猜测每种电器的功率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各种途径查询电器的额定功率,与自己之前的猜测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