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考试重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9 16:15: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会计考试重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财务会计考试重点

篇(1)

3道试题,共

50

分。)

题目1

对W公司(资产减值的核算采用备抵法)本月发生的下列部分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从外地购进材料一批,增值税发票上列示价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收到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并立即付款,材料未到。

2.计提存货跌价损失28

000元。

3.上项外购材料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

4.结转本月直接生产领用材料的成本46

000元。

5.

期末,盘亏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2

000元、进项增值税额340元;原因待查。

答:

(1)借:在途物资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2)借:资产减值损失

28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8

000

(3)借:原材料

10

000

贷:在途物资

10

000

(4)借:生产成本

46

000

贷:原材料

46

000

(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

340

贷:原材料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

题目2

对A公司2015

年12月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公司对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上月购进并已付款的原材料今日到货并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20万元,材料实际采购成本18万元。

2.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50

000元。其中,直接生产用材料负担35

000元,车间一般性耗费材料负担10

000元,厂部领用材料应负担5

000元。

答:

(1)借:原材料

200

000

贷:材料采购

200

000

借:材料采购

20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

000

(2)借:生产成本

35

000

制造费用

10

000

管理费用

5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50

000

题目3

对A公司(商品流通企业)2015年6月份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从外地购进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列示价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双方商定货款采用商业汇票结算,企业已开出并承兑面值11

700元、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交销货方。商品未到。

2.上项商品到达并验收入库。

答:

(1)借:在途物资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贷:应付票据

11

700

(2)借:库存商品

10

000

贷:在途物资

10

000

二、综合题(共4道试题,共50

分。)

题目4

某零售商场为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实行价税合一。本月1日销售商品50000元,本月末有关账户(调整前)资料如下: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期末余额448

000元;

“库存商品”账户期末余额620

000元;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本月净发生额980

000元,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一致。

要求:

(1)计算本月应交的销项增值税和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对计算结果保留个位整数)。

(2)编制本月1日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

(3)编制月末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和销项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答:

(1)销项税额=980

000/(1+17%)*17%=142393.16

商品进销差价率=448

000/(620

000=980

000)*100%=28%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980

000*28%=274

400

(2)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

000

贷:库存商品

50

000

(3)借:商品进销差价

274

4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74

4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142393.1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2393.16

题目5

甲存货年初结存数量3

000件,结存金额8

700元。本年进货情况如下:

1月10日、13日、25日分别销售甲存货2

500件、5

500件、7

000件。

要求:采用下列方法分别计算甲存货本年1月的销售成本、期末结存金额。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加权平均法。

(2)先进先出法。

答:

(1)加权平均法:

加权单价=(8

700+12

710+19

200+14

850+6

120)/(3

000+4

100+6

000+4

500+1800)=3.17

期末结存金额=(3

000+4

100+6000+4

500+1

800-2

500-5

500-7

000)*3.17=13948

销售成本=8

700+12

710+19

200+14

850+6120-13948=47

632

(2)先进先出法:

结存成本=8

700/3

000=2.90

销售成本=(2

500*2.90)+(500*2.90+4

100*3.10+900*3.20)+(5

100*3.20+1

900*3.30)=46

880

期末结存金额=2

600*3.30+1

800*3.40=14

700

题目6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10元/公斤,2015年4月有关甲材料的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期初借方余额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期初借方余额38

800元。

(2)4月5日,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

040公斤如数收到并验收入库。

(3)4月2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价款85

400元,增值税额14

518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4)4月25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时发现短缺4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材料11

000公斤,全部用于B产品生产。

要求:

(1)对上项有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3)计算并结转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4)计算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答:

(1)借:原材料—甲材料

40

400

贷:材料采购

38

800

材料成本差异

1

600

借:材料采购

85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518

贷:银行存款

99

918

借:原材料—甲材料

79

600

材料成本差异

5

800

贷:材料采购

85

400

借:生产成本

110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10

000

(2)材料成本差异率=(-700-1

600+5

800)/(20

000+40

400+79

600)*100%=2.5%

(3)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110

000*2.5%=2

750

借:生产成本

2

75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750

(4)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20

000+40

400+79

600-110

000)*(1+2.5%)=30

750

题目7

A公司2012年初甲存货的跌价准备余额为0.当年末,甲存货的实际成本为8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77000元;假设其后各年甲存货的成本不变,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013年末,73000元;2014年末,77500元;2015年末,81000元。

要求:计算A公司各年末应提取或应冲减的甲存货的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4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

0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4

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

5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2

500

篇(2)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各界人物对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重视,对财务会计方面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这给职业学校财务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如何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养,提高其专业能力的同时,发展其综合素质,成为目前职业学校中研究与思考的问题。职业学校对财务会计课程进行教学时,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还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下面将对职业学校中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

一、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主动性差。在很多职业学校财务会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被改进,教学一直处在被动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很多财务会计教师仍然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将讲课的内容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在此学习中,没有体现出自主性,动脑机会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学生也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最终学生只是对教学中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进行掌握。此种教学方法不能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学生无法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此教学方式中,学生只要对平时的笔记搞清楚,考试时看一看老师划的重点,便可以有好的考试成绩,学校以这样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不可以再盲目地进行灌输知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财务会计教学中,不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注重理论教学,将课本中的内容转移到电子教案上或者是黑板上,财务会计的实际操作性无法掌握,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学生变得越来越被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少之又少。实践课程的缺少,使得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就业时的实际操作能力弱。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与理论联系强的学科,只有将实践与理论有效地联系到一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财会人员。

(3)考核体系不完善。对于教师教学来讲,考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完整的考核制度,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指导教师更好地教学。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内容单一,没有一个具体的考核内容与考核制度,一切学习都是应付考试,以学期末的考试作为考核结果。这样的考核体系只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将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改革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科建设。对财务会计进行教学时,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加强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不断地创设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这一过程便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并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问题的思考,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对老师,对知识产生质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深化模拟实验课的教学。在很多职业学校中也进行模拟实验课的教学,但是因为内容单一,形式不同,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热情不高,为此要对模拟实验课的教学进行深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真正起到教学的效果。①实验项目的编写工作。教师在对实验项目进行选择与编写时,要进行严密的考虑,结合实际的企业进行编写、设计,做到实验课程内容的真实性,课程设计思路要清晰,将手工与上机有效的结合;②在对实验的形式进行设计时,要坚持以提高学生组织能动性与自主能动性的方向出发,加强合作。对于一些不规范的会计凭证,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然后由学生进行自主的问题分析,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③设备上的选择。职业学校要重视实验设备的建设,既要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重视软件设施的建设。

(3)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财务会计教学来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来讲,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是,上岗后马上就能投入工作,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企业中进行阶段性的实习。学校要与用人单位进行合作,定期进行企业的实际参观与实习,另外学校要为企业提供挑选人才的权利。

(4)对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对财务会计进行考核时,不能单单的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核,考核不能只停留于表面或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过程中,应该进行一些小论文、实际上机操作、业务知识分组讨论等考核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问题的解决能力;另外,在期末成绩评定中,要将模拟实验的分数比重加大,让学生加强对模拟实验的重视,了解其重要性。

(5)加强对会计资格证书考试的参加力度。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会计资格证书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学生能够主动意识到参加考试的重要性。对参加考试的同学,学校要组织课后的辅导,对历年的考试重点进行布置,让学生能够摆脱考试紧张的心理负担,有准备地进行考试。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已经逐渐向国际接轨,这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经济的竞争无非就是人才的竞争,这使得各个企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学校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养时,要重视学生向综合方向发展,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这是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目标。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方面很多,要将新的理念融入到教学改革中,以人为本,重视社会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高级财务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反映改革与发展的会计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的过程。自2010年我院被国家批准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会计专业被批准为地方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以来,基于校企合作、同类院校、行业专家的交流平台,重新思考了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并进行了定位。从职业能力结构分析,将“精财务、会核算、懂管理、有特色”定位为今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向,创新了“岗课证融通、德技识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会计专业重构了课程体系,解构了课程内容,有别于本科教育,以高职学生为主体进行了学情分析。本文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传统化”“教学内容准则化”“教学方法刻板化”“学生专业基础差”“学生自学能力差”一系列问题,从优化“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构入手,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包括: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一、课程改革背景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三大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后接“审计学”“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等。在2010年前,会计核心课程为“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后来随着我院会计专业重点建设改革需要与职业资格考试挂钩,经反复调整与修改将会计专业课程名称设置为“会计核算基本技术”(原“会计原理”)“会计Ⅰ”(原“财务会计”)“会计Ⅱ”(原“高级财务会计”)。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二上学期,总学时为105,其课时量和课程本身在专业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客观上应形成教与学备受重视的现状。

 

二、高职院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

 

由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难度大、高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自身对难点掌握不好等原因,致使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设计重整教学内容,形成“递进式”教学层次

 

“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代表了会计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高职院校中至今尚未统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职称考试及就业考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涵盖会计职称考试和注册考试涉及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将来完成从基层财务人员到高级财务人才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考虑课程的衔接与互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贪大求全,应按一定逻辑关系安排“递进式”的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更新上应以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不断地与行业专家共同设计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的教学案例,将教学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能懂、易学、逼真”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根据会计专业的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后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以上市公司实际案例为导向,以会计职业活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语的学习情境,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总体包括2大学习情境、9个工作任务(如表1)。

 

(二)引入职业判断思维,以实践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量涉及需要利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适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1.以实践为导向,充分掌握讲授教学法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首先,在讲解过程中应重点解释各学习情境中的关键专业术语,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外币兑换业务,可以以生活中到银行兑换外币为例引入正题,把专业性强的会计术语变为常见事项,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克服学习畏难情绪;其次,帮助学生理清业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讲授过程中注意“复旧学新”,避免学生因前面专业基础差影响本门课程的学习情绪;最后,抓住问题的实质,注意相关章节之间的关联性,教会学生利用职业判断正确处理业务。

 

2.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相对难度较大的课程,高职学生仅单方面依靠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教学内容,效果不好。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参与性等优点,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连接理论和实践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对实际真实的社会工作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互动讨论,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充分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企业合并专题时, 教师可以引入“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案例, 并围绕如果你是“优酷”和“土豆”的财务总监,你将如何对该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3.将任务驱动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实现技能培养目标

 

教师按照重整后的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任务)即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带动学生学习,借助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改为真实岗位学习,由实训基地财务经理根据任务进行分解,为各组学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成员分工协作独立地完成任务,最后由各组分别展示任务完成过程并讲解任务解决方案,教师进行点评。提倡师生平等自由地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进行讨论,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改变了以往传统单向传输式教学,将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变为启发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同时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职业能力。

 

4.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集画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具有智能结构的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课件,不断研究课件制作的内容,然后不断优化课件使用效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能只是将黑板和讲稿换成投影,要实质性地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真正体现多媒体技术效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课件的应用和网络的应用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加强应用型教材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仅使用会计职称考试用书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为主要教材的情况,虽然这种教材紧跟会计改革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的脱节,但因其在内容设计上过于准则化,缺乏真实企业案例,相关章节没有逻辑顺序,内容难度过大,普遍存在学生自学困难、看不懂教材的情况,应将其作为教学参考书,再开发更适合课堂教学的教材。在教材内容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各学习情境之间的递进关系,引入丰富的实际案例,充分解释每个知识点,增强趣味性,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作为“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建设的主体思想,从独特视角将企业特殊经济业务全面、立体地呈现给学生,形成“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新局面。

 

(四)改进现行考核体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考试方法上打破了以成绩来决定学生素质高低的评价方式,采取校内外双渠道考核方式,将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有机融合,除传统的出勤和课后作业以外,还把实习基地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团队表现等均纳入平时成绩范围,合理设置了各个部分的权重比例(如,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40%+终结性考核成绩×60%),更加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利用职业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出现以往学生靠期末“突击”就能通过考试的现象,使学生真正对课程内容达到“弄懂、学活、会用”。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价与督促,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篇(4)

目前,我国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安排上存在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以高级财务会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东北财大会计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刘永泽、傅荣主编)为例,说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筛选。本课程体系共分11章: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但是按教学计划安排,只有48个课时,如果要在有限的48个课时内把以上所有11个专题都在课堂讲授,笔者认为不仅不现实,而且会让学生感到主次不分,抓不到学习的重点,不利于学生学习。为此,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在精研教材,全面理解把握课程主要内容、熟悉课程体系,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相关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把本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包括: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本部分内容是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因此本部分是课堂讲授的重点。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这些章节主要涉及特殊行业,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因为任何一门课程,教师都不可能穷尽该学科的全部知识,尤其是像高级财务会计这样教学内容可以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拓展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凡事不能只等待老师去讲解,而是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真谛。这种能力的培养、意识的灌输、对学生将来离开学校独立从事工作乃至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样划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高级财务会计学习的重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以学习文化为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早以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但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导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在高级财务会计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呈现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解决和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

1、多媒体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两种合并方式的比较时,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黑板上画出每合并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图,这往往费时费力还不够形象,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媒体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减少老师在传统方式下大量辅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高级会计课程往往需要列举大量的例题,尤其是越复杂的业务越需要将例题板书清楚。传统教学方式下往往占去很多课堂时间,有时一节课或两节课只能讲解一个例题。如果我们提前将例题制成课件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二是可免除教师上课时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讲授,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3、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可以将授课内容上网,利用网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掌握多媒体教学特点,认真备课。

(二)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级财务会计因其所具有的新颖性、理论性、深难性、专题性、多维性、变动性以及其开课时间上的后端性等特点,使得该课程适宜采用包括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等在内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以培养、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问题导向。学习过程始于问题。教学的目标在于主动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掌握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高级财务会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应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辅之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针对高级财务会计专题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专题所研究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分析这些问题来自何处、如何演变、如何解决,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类、归纳和比较,让学生相互了解其他不同的分析思路。然后再引入本章内容的基本理论对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学生研究关于类似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和结论,从而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形成对问题比较深入的认识。

2、能力导向。一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多数要参加会计师职称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考试,而这些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都是在高级财务会计中才学习的,所以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应对这些考试的能力很重要,应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数量和增大练习题的难度,通过实例向学生教授一些常见习题的解题思路,增加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将历年职称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典型题目作为案例或练习题加以讨论;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要么走向工作岗位,要么考研究生,两种选择的竞争压力都很大,可邀请经验丰富的财务经理、成绩突出的研究生等到课堂上传授经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能开拓学生视野,也能满足学生了解职业经理人、研究生应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和其后的职业生涯以及考研应试等中做到应付自如。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引入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由于案例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目前案例教学已在我国高等学校各个学科教学环节中广为采纳。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补充案例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便于学生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除了在主教材以及与主教材配套的习题与案例教材中设置必要的教学案例之外,在课堂上,适时引用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不拘形式、不限大小,只求与教学内容匹配,只求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是,既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有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又令其感到了本课程的实用价值,更让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应用环境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三、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条件要求高、教学组织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学校应建立专业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最好是大型集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基地接触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前已述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很复杂,综合性也很强,对主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会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实际资料;熟悉国内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到各企事业单位去参观、去实践、甚至去兼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师资队伍的合理配置和建设是提高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

(三)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

篇(5)

教材对于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共青学院选用的教材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刘国峰主编的《财务会计学》。该教材整体来说不错,特别是课后还有配套练习,但是有些章节内容被合并或者被删减。比如在存货章节,没有提到计划成本法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在金融资产章节未提到应收款项坏账计提,也未提到应收票据贴现,而这些内容学生在基础会计学当中并没有学习,所以在中级财务会计中必须补充,这就出现了矛盾,教材上没有而课堂中要上,势必加重老师和学生的负担。负债章节把债务重组、借款费用又全部叠加;收入章节包括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表。这些本应单独成章,但却被合并,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而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另外经常出现教材中没有相关理论,但在配套习题却有相关练习,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所以在教材方面应该选择一本符合共青学院实际情况的教材,既比较详细全面又通俗易懂,笔者认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的《中级财务会计》就非常适合学生。该教材内容全面而且每个理论知识点都配有例题加以说明,非常适合学生,也更有利于课后自学。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要有参考教材,比如教师可以选用中级会计师教材或者注册会计师教材,这些内容更具有时效性。

2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这3门课程应是由基础到延伸再到升华的关系。但是因为内容上的界定不明,很容易造成遗漏和重复,最后导致该讲的都没讲,简单的问题讲了多遍。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中财和高财之间。一方面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内容本身有重叠;另一方面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师一般非同一教师,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更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再者,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涉及内容较多,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大要素基本理论及核算。会计处理上有时涉及较为复杂的过程,而且繁琐,使学生会感觉到压力很大,面对业务不知如何处理。鉴于上述,个人认为首先应该明确中级财务会计学和高级财务会计学教学范围,并且各会计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免得造成内容的遗漏和重复。比如在中级财务会计学内容上应该把教材中没有的外币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章节补充。因为这些内容在实务中涉及较多,很有实用性,所以在中财就应该上完。而在中级财务会计学中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过多延伸,只要完成基本内容即可。特别是对于涉及商誉考虑整体影响、顺流、逆流交易等业务。这些方面应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学让它升华。其次,会计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实用性,会计是一门既要懂理论又懂实务的课程,在教的过程要特别注意为这个目标而服务。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内容上不能只对会计技术方法及程序的灌输,还应把相关会计背景,业务处理规则解释到位,使得学生业务处理水平提高,并且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加强职业判断。

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中级财务会计内容涵盖广泛,必须有一定的先期基础才能更好把握。以共青学院为例,现行的课程设置第一个学期先修基础会计、经济法,第三学期修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第四学期修财务管理。从中发现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是隔了一个学期的,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本身学生刚接触会计,谈不上对会计有很深的体会、印象,结果等一个学期再学中级财务会计,学生对基础会计所学已经基本忘记。另外,财务管理又放在后面,而中级财务会计很多章节涉及贴现、现金流量、现值等内容。这些无形中都增加了中级财务会计教师的负担,基于此,个人认为应该把基础会计和税法放在第二学期开设,第三学期同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

4教学方法

共青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模式。因为课时有限而内容较多使得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拼命灌输,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后果就是学生知道做分录或者背分录,至于分录为什么这样写却不知道,更何谈职业判断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在参加工作中面对实务一片茫然,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教学效果显现呢?首先,只有让学生自己有兴趣有热情去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作为一名财会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方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之上,财会教师还必须组织得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①灵活组织课堂,成立课堂小组,教师讲述完一个知识点,布置相关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然后让每组推举一名代表阐述案例涉及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②将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课前教师预先布置任务,学生自行组织某个知识点的讲述,促使学生培养自学分析能力,教师在学生讲述完毕梳理条理,补充相关背景,说明重点难点,对学生没有理解的问题再加以细述;③多运用实际案例教学,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较为枯燥,理论知识较多较杂,多引用一些实际案例教学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长期股权投资章节,学生普遍反映很难学不懂,此时若把它涉及的相关业务流程、原始凭证再运用一个实际合并的案例来进行探讨分析,效果会相当明显;④教师要善于用归纳总结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找出章节规律,给出比较结论让学生更易记、更易掌握。

5教学考核

中级财务会计是共青学院会计专业核心系数课程,学期中途需要举行期中考试。所以学生的总评成绩的构成比例为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4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和作业,期中及期末成绩一般按卷面分取比例。这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作业,很多学生直接抄袭;另外期中及期末考试试题多源于习题册,导致某些学生上课出勤很少,临近考试只需背习题册上的题目就拿下高分。这样的考试根本没有体现出任何的专业水平,专业技能。所以,应该把理论考试和模拟实务结合起来考核,各占一半。考试主要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务主要考核操作和实务分析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差距,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总之,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改革方向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它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也必将使学生受益匪浅。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林,李海龙.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探讨[J].华章,2012(19).

篇(6)

二、高职院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

由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难度大、高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自身对难点掌握不好等原因,致使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设计重整教学内容,形成“递进式”教学层次

“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代表了会计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高职院校中至今尚未统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职称考试及就业考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涵盖会计职称考试和注册考试涉及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将来完成从基层财务人员到高级财务人才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考虑课程的衔接与互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贪大求全,应按一定逻辑关系安排“递进式”的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更新上应以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不断地与行业专家共同设计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的教学案例,将教学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能懂、易学、逼真”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引入职业判断思维,以实践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量涉及需要利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适当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1.以实践为导向,充分掌握讲授教学法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首先,在讲解过程中应重点解释各学习情境中的关键专业术语,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外币兑换业务,可以以生活中到银行兑换外币为例引入正题,把专业性强的会计术语变为常见事项,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克服学习畏难情绪;其次,帮助学生理清业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讲授过程中注意“复旧学新”,避免学生因前面专业基础差影响本门课程的学习情绪;最后,抓住问题的实质,注意相关章节之间的关联性,教会学生利用职业判断正确处理业务。

2.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相对难度较大的课程,高职学生仅单方面依靠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教学内容,效果不好。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参与性等优点,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连接理论和实践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对实际真实的社会工作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互动讨论,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充分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企业合并专题时,教师可以引入“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案例,并围绕如果你是“优酷”和“土豆”的财务总监,你将如何对该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3.将任务驱动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实现技能培养目标

教师按照重整后的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任务)即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带动学生学习,借助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将课堂教学改为真实岗位学习,由实训基地财务经理根据任务进行分解,为各组学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成员分工协作独立地完成任务,最后由各组分别展示任务完成过程并讲解任务解决方案,教师进行点评。提倡师生平等自由地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进行讨论,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改变了以往传统单向传输式教学,将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变为启发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同时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职业能力。

4.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制作成集画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具有智能结构的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课件,不断研究课件制作的内容,然后不断优化课件使用效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能只是将黑板和讲稿换成投影,要实质性地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真正体现多媒体技术效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课件的应用和网络的应用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加强应用型教材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仅使用会计职称考试用书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为主要教材的情况,虽然这种教材紧跟会计改革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的脱节,但因其在内容设计上过于准则化,缺乏真实企业案例,相关章节没有逻辑顺序,内容难度过大,普遍存在学生自学困难、看不懂教材的情况,应将其作为教学参考书,再开发更适合课堂教学的教材。在教材内容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各学习情境之间的递进关系,引入丰富的实际案例,充分解释每个知识点,增强趣味性,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作为“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建设的主体思想,从独特视角将企业特殊经济业务全面、立体地呈现给学生,形成“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新局面。

篇(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44-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为社会提供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应该不断提高中职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加速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事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会计人才。因此必须根据时展的要求和财务会计课程本身的特点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在进行财务会计课程授课时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师讲述为主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过程为教师对相关的会计理论进行阐述,然后进行例题讲解,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对学习的知识进行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是教师借助教学工具向学生单项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在这项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其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学生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的业务也没有深刻的了解,教师自己呕心沥血的讲解,学生仍然对业务涉及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一无所知,形成教师觉得自己尽力了,学生成绩却没有长进的局面。

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会计工作者面对的并不是书面的课后习题,而是复杂凌乱的票据和其他人对业务的口述,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者要有专业的会计思维,通过专业的分析对票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但是很多中职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在面对企业的业务的时候都茫然无措,布置该如何入手,这也是学校教学脱离实际需求的一个重要表现。

就本人多年来的认可经验来看,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道分水岭,学习好的学生,会增加其学习的自信心,使其能够更努力的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也更容易取得专业资格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而言,财务会计课程是一个拦路虎,会使其学习热情受到打击,甚至会影响到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热情,导致整体学习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1.在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训实现“工学结合”

在开展财务会计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首先会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进行习题练习,最后安排学生参加实训,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无法立刻通过实训进行练习,到实训的时候已经将理论知识忘光,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差强人意。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实现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减少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训之间的时间间隔,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会计业务流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在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体系化的知识构架,有利于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但是中职的学生年级相对比较小,并且学习环境比较封闭,与社会接触少,对于会计行业的了解薄弱,因此在认可教师在讲解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的时候一定要透彻、有条理性,使学生能够构架起知识体系,形成专业的会计思维。

而案例教学法是指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认可教师通过案例讲解使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更透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自觉融入到会计的角色,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在考核方式上,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相互结合

财务会计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两部分。大部分的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在期末进行试卷考试,最后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就出现一个弊端,因为考核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所以即使学生没有认真学习,但是考试前夕,对学习知识进行突击学习,通过翻看同学的笔记、做练习题等方式在短期内掌握知识,考试过后又迅速遗忘;实训课程的考核也具有阶段性,但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工作多是从原始凭证中提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为企业的决策提供财务依据。因此应该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充分重视过程考核,增加学生成绩考核中过程考核的比重,提高学生处理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在改变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应该改变教学成果的考核方法,以往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主要依据是出勤率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随机考试、团队表现等多项内容,因此应该增加学生成绩考核的指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改变以往考试前夕学生恶补理论知识就能通过考核,甚至能取得优异成绩的情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其能够做到活学灵用。

参考文献:

篇(8)

(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我院会计专业根据国家会计专业初级资格鉴定的内容和要求,设计《财务会计》课程标准,使《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会计初级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把会计初级职业资格标准细化,融入到《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当中。《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和会计职业资格企业会计岗位技能对应表如下:

(二)教材的对接

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材,为了体现“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我们选用了两套体系的教材。上学期采用基于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编写的教材,这套教材打破了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设计,以培养具有会计核算能力为重点,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和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情境中,认知会计情境,接受会计核算任务,与他人分工与协作,完成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核算。下学期选用的教材是全国会计初级资格考试指定的《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帮助学生考取会计初级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的对接

过去我院《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主动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与职业能力标准很不相适应,因此我院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践为导向开展项目化教学。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我们灵活运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操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能够将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目标设定和任务分解,按流程组织开展实施。通过项目教学,我们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职业定位明确、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全面、岗位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教学效果

(一)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

《财务会计》课程实施“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原来的“逼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很多同学表示对会计职业又有了重新的审视和计划。

(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实现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和手段。《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后,我院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训平台和手工实训两种实训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篇(9)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财务共享,是指依托信息技术,通过不同企业、不同地点的财务业务有效整合,将财务管理从纷繁、琐碎、重复的会计事务中剥离出来,以期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一种管理手段。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建立起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在国外企业间运用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面临转型发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引领财务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近年来,中兴、海尔、万科等企业纷纷开始尝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的财务管理逐步由分散式、标准式或者集中式的信息化系统转变为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即将大量重复的、有规律可循的、标准化的会计处理和交易业务,放到一个专门的服务组织中进行独立、集中的业务处理。这将极大地缩短会计人员日常的会计核算时间,并使其工作转向企业决策、投资管理、风险和内控等方面。这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从传统的财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等财务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角色转变。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全面的统筹分析,对商务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和普通的核算型会计相差甚远,管理会计人才的工作很难被机器所取代,管理会计的优势逐步凸显。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目前,有80%的会计人员要将精力放在应对会计记账、核算、审核等日常的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中,真正用于企业经营决策上的时间不足20%。而且,会计人才偏重于会计核算能力,高端会计人才相对不足,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更为匮乏。我国会计人员队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管理会计成为行业急需的紧缺人才。究其原因,与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无相关。我国主要从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考试和在职培训三个层面进行会计人才培养,均侧重于对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一)学历教育以财务会计课程教育为主

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强化财务会计,注重会计核算能力培养。随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不断推进,企业财务部门的结构、人员能力需求必定发生转变,企业更倾向于既掌握会计核算技术又有着较强财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管理会计师。截至2017年3月,仅有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六所国内知名高校正式获得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课程认证,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开发。管理会计相关研究薄弱,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培养出的管理会计人才达不到合格标准。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中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解答考试题的技巧上,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融会贯通。

(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欠缺管理会计内容

根据会计职业从事人员的不同层次需求,目前我国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等。然而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尚在建设完善中,缺乏考核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具体标准,管理会计知识并不是我国各项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的重点。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然而各项职业资格考试主要从会计基础及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财务会计的内容上予以考核,不论是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应用,抑或是管理会计的综合知识、咨询服务知识,均无法得以体现。对于要求较高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涉及管理会计知识的部分也相对不足,不能完整地体现管理会计人才的胜任能力,无法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以满足企业的迫切需要。

(三)企业缺乏对会计人员的转型规划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会发生流程再创造、财务重分类、会计再分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分离。会计人员的手工核算量减少,优秀的会计人员将从基础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更多支持经营决策的分析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数量可削减1/3至2/3,会计人才的价值和竞争力的标准将面临重新洗牌,会计人员必然面临分流或者转型。目前提出的向传统的管理岗、财务专家型或“业务财务人员”和“销售财务人员”等综合型人才发展转型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亟待提出更加详细的规划。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项变革,具备管理会计能力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管理会计人才的严重缺失,国家自2010年起相继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并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管理会计培训,并向国外学习管理会计先进经验。2016年,财政部相继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2017年,财政部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并力争在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将管理会计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在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需要高校、企业、政府等各界协同创新合作,在学习、培训、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不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全面壮大我国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一)高校开发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为了满足当前的管理会计人才需求,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实现教育与实践要求的匹配对接,需要参照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多维性创新思考,研究并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在本科阶段,根据学校特点,适当开发管理会计相应课程,加大管理会计课程比重,打下管理会计基础,深化管理会计认识,鼓励学生进行管理类学科的学习辅修,成为跨学科专业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方向的研究,加强管理会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实践管理会计提供理论基础。对于会计硕士(MPAcc),则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实务方向的具体案例学习和实践学习,使其成为管理会计储备人才。

(二)改革职业资格考试内容

一方面,考虑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在我国已运行多年,相对比较成熟,应改革现行考试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相应增加管理会计知识考核重点。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一般的会计人员需要对成本会计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中间层次的会计人员至少需要了解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以应对日常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高层次会计人员则应加强对战略管理决策能力等管理会计综合能力的考核。注册会计师应发挥其独立性,准确把握管理会计咨询服务。通过不同层次的考试重点,实现人才分流,培养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合格会计人才,尽快达到培养一批具备管理会计能力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进行专门研究,借鉴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等国外管理会计考试制度,发展我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选拔奠定科学基础,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企业推动财务会计人员转型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首先,企业要将管理会计培训纳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之内,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可以考虑结合自身需求,组织专题探讨,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与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外训,促进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其次,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会计人员转型理论研究,推动传统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人员可以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部分会计人员需要向业务前端转型,企业应设置对应的管理会计岗位,全面促进会计人员转型。

(四)探索校企合作、政企合作、企企合作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必须多元化发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培训机会,以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为企业提供大量潜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帮助企业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双赢。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利用政府影响力,创建管理会计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积极与行业间其他企业交流合作,学习先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该模式为企业带来的便利,培养适合企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需要不断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国外对于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体系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与方法。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参加国外管理会计实习培训,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管理会计先进工作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可行的方法。宣传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踊跃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开展国际间管理会计合作,有助于实现“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中职教育主要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各类型应用人才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也偏向于使用方法和技术方面的教学,以便毕业生能够胜任特定岗位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初中生往往选择放弃高中学习,而是直接转入这类中职院校进行技能学习,以便顺利获得毕业后的工作。然而,一些中职院校的毕业生目前也容易遇到求职不顺利的问题,或者是入职之后发现自己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工作十分吃力。从这个角度来反思中职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在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我国中职教育最早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早期的中职教育将侧重点放在了传授具体的知识性内容上,而较少关注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中职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仍然没有明显的增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职教育同高等院校相比就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再加之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改革和教育实施困难重重。从生源角度来看,中职教育面向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或是学习态度不佳,对于财务会计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来说,还是显得较为吃力。

 

二、改进中职教育“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对策

 

(一)进一步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职学校在财务会计教学方面,也应当与时俱进,敢于打破过去较为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客观来看,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较为复杂,专业难度较高,应用能力较强,教师可以根据上述特点,在这门学科教学中采取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授财务会计课程中教材购买费用的方面,可以将复杂的课程设计得更加生动,以免学生对复杂的课程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可以编制一些更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度。在讲授商店、超市采购类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其设计为能够应用于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的问题,以便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并十分容易记忆。

 

(二)建立健全成绩考察制度

 

成绩考察制度的确立对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开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职学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方面,还要重视通过建立健全成绩考察制度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和态度。通过公开透明的成绩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反应出中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真实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学习心态。中职财务会计教学应该深入挖掘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从财务会计学科实用性较强的特点,将对学生的成绩考察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大部分,这样能够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真实知识掌握度。同时,期末成绩中还应当充分考虑课堂表现部分,一来能够对学生们的课程纪律涣散问题进行制约,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片面考察期末成绩而带来的片面性。比如,可以考虑将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社会实践成绩,均按照一定的比例设计,最终构成学生财务会计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样一来,学生们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同时兼顾三方面的内容才可以,多维度评价学生的方式也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学好财务会计这门难度较大的课程。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要想中职财务会计教学及人才培养取得预想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加强中职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唯有财务会计领域的师资力量得到强化,才能够真正组建起一直专业水平过硬的高素质财务会计教师队伍。鉴于此,中职学校要从建设层面来重点打造财务会计学科领域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在专业知识方面进一步强化,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广泛应用成功经验,摒弃日常教学中的糟粕,全方位入手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力争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较高、专业道德高尚的专业财务会计教师人才队伍。在组建过程中,中职学校的视野要开放,不要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还可以通过同企业解除并积极寻找优秀的人才来学校任教或者开设讲座,进一步丰富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更多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契合。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教师也要树立起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抓住时代机遇,为中职学院的财务会计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上一篇: 小学音乐教资笔试 下一篇: 金融科技项目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