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网络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1 08:59: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学网络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学网络教育

篇(1)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学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没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各类自成体系,独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按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按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给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自选班长,定期轮换,让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二、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西南大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化学化工学院是学校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传统学科,拥有具有学术理论基础的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网络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智力、人才,结合网络教育学院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教务管理,形成较好的资源共享,为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点。

1.制度管人。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从教师选派、教材选用、网络课件建设、具体教学(直播、录播、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和答辩等)一一做出相应规定,使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度管人。

篇(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01-02

一、医学网络教育的国内市场现状

(一)国家政策

根据卫生部文件规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因此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国家允许并鼓励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医学继续教育。进行网络继续教育的学员,在经相关部门认定的网站学习可以获得卫生部门承认的继续教育学分。医学继续教育的学习和考核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

根据《广东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广东全省推广使用“好医生网站”(省略)开展远程继续教育活动。并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学分认定。其他各省市情况基本类似,有的省份明确指定“好医生”或“双卫网”进行网络远程医学教育,有的省份没明确指定,只要通过国家或地方审核的网站就可以提供网络远程医学教育。

(二)市场容量

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卫生技术人员有义务参加继续医学培训,全国有众多医务人员,故医学培训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目前全国共有医务人员超过180万人,若加上在读的医学类大中专学生,则潜在的培训人员超过200万人。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每年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人员超过4万人次。

二、现有医学网络教育情况

(一)好医生网(省略/)

好医生网站是从事医学信息服务、网络继续医学教育、数据管理服务和互动整合营销服务的医学互动平台。其服务覆盖22个省的6,150个单位和全国近180万医护人员,是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大的专业医学教育和信息服务组织。该网站是一个老牌医学学习网站,创建历史悠久,自创立至今已经有八年的历史。每年为医生、护士、药剂师提供超过400个国家级和1000个地方级继续教育项目。拥有全套社区医生岗位培训课程,每年320学时针对社区医生的继续教育讲座。

(二)医学教育网(省略/)

医学教育网是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正保远程教育:CDEL)旗下的一家大型医学远程教育网站。该网站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课件,其课件录制质量较好。且有较好的运营模式。主要从事医师资格、卫生资格、执业药师、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考试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各种医学类考试网上辅导。

(三)双卫医学网(省略/)

双卫医学(全称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是首家经卫生部批准的通过卫星远程方式及相关延展技术开展医学教育的机构。具有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cme)学分的资格,主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cme)及其它医学相关培训。“双卫网”由卫生部规划指导,委托北京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建设。目前已在江西、辽宁、河北、贵州、新疆、安徽、甘肃、湖南、广东等全国10余个省及自治区建立远程教学站点2200余个,累计培训400余万人次。双卫网远程医学站点遍布各省市卫生局、各级医院、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实现了全覆盖。

“双卫网”提供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执业考试考前培训、中医培训等多层次远程医学教育。目前双卫拥有50余万有效学员。

(四)华医网(省略/)

该网站由原“好医生”网站执行总裁陈元鸿创办,2010年3月5日,成立仅两年的医疗行业远程教育培训网站华医网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基金3000万元的战略投资。该网站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课件,课件质量较好。

(五)环球网校(省略/)

篇(3)

1.概念辨析

开放教育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开放教育泛指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其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教育对象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过程开放、教育方式开放、教育环境开放等。狭义的开放教育则特指的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形成的开放教育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成为一种新型的常规教育形式,进入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网络教育同样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育是指学习者通过网络浏览各类学习资源,在没有教师有计划地连续指导情景下,同网络伙伴进行交流的学习。狭义的网络教育则是由普通高等院校组织的对学习者有明确培养目的、主要依靠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的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目前我国的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均是定位在狭义层面,是依据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不同高等教育机构来进行划分的,培养对象均是面向成人,尤其是以各类在职人员为主。

2.办学模式

开放教育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普通高校、行业部委共同参与,各级地方电大具体实施的多级合作办学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社会资源。相对而言,网络教育则是依托普通高校自身资源,由网络教育学院和校外学习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对学生实施教学以及教学管理服务。

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现代远程教育理念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开放教育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参加实时及非实时网络教学辅导,还可以参加由当地教学点组织的面授辅导及小组学习等。中央电大、省电大以及教学点通过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实施方案、专业实施方案等实现导学、助学、促学的高效整合。网络教育则是学生完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学习活动,包括:院校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含视频与文本)进行在线教学与辅导,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在线完成作业,通过网上讨论与网上论坛实现师生互动和答疑解惑。

4.课程体系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保障。网络教育基本是沿用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教师来自于院校自身,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的完整性。而开放教育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基础以及行业需求等,从全国各地聘请教师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是依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求,依据中央电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纸质教材、音像视频资源、多媒体资源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开发。网络教育则是根据自身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二、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现状

学分互认,来源于英文“CreditTransfer”,指的是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学分可在合作高校之间实现相互认可与换算。对于院校来说,学分互认可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可优化整合、统筹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解决部分学校扩招后师资、教学设施不足等问题,并使院校能够聚集优势资源打造自身特色与品牌。对于学习者来说,单一院校的课程组合已经不足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学分互认有利于打破院校之间的壁垒,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渠道。由于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大化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正在积极开展学分互认的相关探索。

1.合作开设专业与人才培养

在开放教育启动时,中央电大为了充分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开展了与普通高校合作开设专业和人才培养的探索,截至2012年,已经开展26个本科专业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通过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建设专业课程、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对达到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实现了专业层面的整体学分结果互认。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初步探索了学分互认规则,主要包括课程考试要求、学位英语要求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等,比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及学位课程须达到约定的平均分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须达到约定的等级或分值。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各院校的专业要求不同,学分互认具体规则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2.“免修免考”

“免修免考”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通过国家承认学历的其它教育形式取得某门课程的学分,且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低于现修专业被替课程的要求,可以按有关规定对现修专业中的被替换课程进行课程学分替换(即免修免考)的认定方式。针对此类方式,中央电大和多数网络教育学院均制订了相关的制度文件,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在“免修免考”的认定类型方面,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基本保持一致,包括:(1)按毕业专业(国民教育系列)免修免考课程。比如: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生可免考开放教育/网络教育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等;(2)按学历证书免修免考课程。比如:已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各类高等学校研究生、本科、专科学历,并参加开放教育第二专业的学习者,其所学原课程(6年有效)达到现行同等(或较低)层次专业培养方案对该课程要求的予以免修免考,并获得相应学分(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入学前已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可免统考并免修全部统考科目的课程(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按单科结业证书免修免考课程。(4)按国家等级证书免修免考单科课程。比如,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具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及以上证书者,可以免修免考本专科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5)按国家等级证书免修免考课程。比如,入学前已取得中级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申请免修教学计划中属性为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实施方式方面,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都是依据其所制定的相关规定,采用学生申请、院校审批的方式进行。开放教育的学生提出申请后,报经地市级电大分校(教学点)、省级电大和中央电大审核批准,采用分级审批的方式开展。网络教育的学生则是到学习中心提出申请,经学习中心初审合格后报经学院进行审核和办理。此外,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在“免修免考”的认定范围、学分认定量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一般来说,凡教育部承认学历及相关证书等均可以进行认定。但由于各教育类型的社会认可度存在差异,部分院校进行了特殊规定,如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明确指出电大、函授夜大、网络试点院校课程取得的成绩不能进行相关认定。在学分认定量方面,各个院校也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如中央电大规定“统设必修课程免修免考的比例规定为不超过统设必修(不含综合实践环节)总学分的35%”;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规定“办理免修后累计认可的学分不能超过本院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的50%”;东北财经网络教育学院要求“申请免修课程学分累计不得超过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20%”。

3.“学分当量替换”

“学分当量替换”这一概念是在中央电大与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以及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共同组织和实施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中首次提出的。它以承认学生以前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为前提,开放教育学生以往获得的非学历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一定级别的技能大赛证书和相关学历证书等,经过严格认证后,根据其与对应的学历教育专业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折算为一定的课程学分。比如,对于获得“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通用能力培训结业证书”的学生,在修读工商管理专科时,能够免修《个人与团队管理》(必修)、《资源与运营管理》(必修)以及《首都职工素质课程3》(选修)三门课程,共分。该项目以“学分当量替换”为桥梁,探索了对学习者正规及非正规学习后的先前学习成果认定办法,拓展了“免修免考”以课程为认定单位的学分认定办法。

4.课程共享

跨校选修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学分互认的常见方式。在网络教育实施过程中,若干网络教育学院探索了以学平台进行课程共享的方式来推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课程互选、学分互认。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以及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网络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研发中心”,以组织制作优质网络课程、文字教材等一体化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其成员单位的学生来说,则可以修读该中心平台上所提供的共享课程,并能够得到相应的课程学分。与传统高校的跨校选修课不同,网络教育的教与学过程完全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因此,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撑,共享课程的探索实现了两校及多校之间课程学分互认。

三、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

结合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开展学分互认的探索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从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已开展的学分互认探索来看,尚存在以下若干不足:

1.缺少开展学分互认的理论基础

目前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探索多是基于现实需要所开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在学理界,关于学分互认的标准、学分互认的类型等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结论。由此导致在学分认定以及学分互认的开展过程中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即使对于各院校制定并已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免修免考等),也难以形成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应用的一般性指导原则。

2.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学分互认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最大化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事实上,由于制度体系、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各类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和壁垒。对于同时起步、共同发展的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也毫不例外,虽然二者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国家政策支持,二者之间关于学分互认、资源整合的推进并不理想,甚至存在有意停步不前的情况。

3.尚未形成完善的学分互认机制

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开展学分互认的:一种是院校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规定学生能够进行课程学分互认的要求以及实施方式等;另一种则是院校单方面制定对其他教育类型课程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认定的制度文件,继而进行实施执行。但整体来看,这两种方式均属于个别、自主、无序的实践行为,缺少操作层面上统一的要求和流程模式、规范,由此导致学分互认实践工作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4.学分互认的范围还较有限

从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现状来看,参与学分互认的院校还很少,能够进行学分互认的课程也较为有限,甚至很多课程学分还停留在单向认定的层面上。此外,无论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学生,大家对学分互认的认知依然欠缺,一系列深层、细致的问题还尚未得到解决。

四、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对策

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是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目标,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作为两类较为特殊的教育类型,能够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搭建提供样板和案例。结合“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深入推进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探索,需重点解决以下若干问题:

1.深化学分互认的理论探索

对于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来说,教与学过程的相对分离导致其课程的表现形式、实施方式以及学分衡量与认定方式等均与传统课程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已有学分互认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研讨适合远程教育的课程学分互认标准及规则,能够有效指导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学分互认实践。

2.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

相比西方及日本、韩国等,无论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远程教育,我国在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学分银行的建设等方面等都相对落后。学分银行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有效衔接各类教育,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推动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进程。由于教育类型的多样化以及教育体制的复杂性,目前多数的探索并未突破地区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先期引领并切实推动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探索,可为我国国家学分银行的构建提供坚实基础。

3.构建学分互认的操作规程

明确、规范的操作规程是学分互认得以在实践中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学分互认能够持续、稳定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中,需要转变目前单一、个别化的校际实践思路,探索开展学分互认的稳定、规范的操作规程,包括学分认证标准开发流程、学习者业务办理流程、认证单位业务办理流程等。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73-03

网络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空上的局限,为众多的求学者特别是成人继续教育提供了进名校,聆听名师教诲的机会,是新型的高等学历教育形式。网络教育使原来处于封闭状态的高校教育资源为社会共享,教育不再受校园的限制。从1999年迄今,已有68所高校开展了网络教育,学生达数百万。高校网络教育开发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管理方式。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方式的探讨、网络技术的实现备受国内大多数学者青睐,而对教学管理模式关注较少[1-2]。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网络教育在给每位学习者提供全新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新问题,教学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普通的教学管理相比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对教师、学生进行管理和评价,如何制定教学计划、进行专业设置等新问题亟需解决。网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教师、网络教育媒体、学生等诸因素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具有教学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管理是这个整体的核心部件[3],为全面持续地提高网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探索和构建了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一、化学网络教学管理基本思路

以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试行)》中的关于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要求及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为基础,在以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理念指导下,与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合作,融合双方力量进行科学化管理,从学院层面的系统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四个模块构建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模块化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1.系统管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由于受到网络运行状况、计算机性能等因素影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有与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鉴于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我们重在研究为有效指导与监督教学过程的系统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和《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管理。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学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没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各类自成体系,独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按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按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给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自选班长,定期轮换,让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三、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西南大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化学化工学院是学校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传统学科,拥有具有学术理论基础的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网络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智力、人才,结合网络教育学院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教务管理,形成较好的资源共享,为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点。

1.制度管人。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从教师选派、教材选用、网络课件建设、具体教学(直播、录播、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和答辩等)一一做出相应规定,使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度管人。

2.责任到人。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学校和学院的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

3.监控有人。学院成立的“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检查各教学环节的完成情况,定期与不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如增加了对作业批改和论文指导的中间检查次数,做到在网络学院检查日期前,提前2天进行院内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有效避免了各类教学事故的产生,教学事故率为零。

化学网络教育的管理与其它学科网络教育教学管理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针对各功能模块,认真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林娜.我国网络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219-221.

篇(5)

体育教学是指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21]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体育网络教学综合了体育教学与网络教学概念的共性部分,是把网络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

2体育网络教学研究现状

体育网络教学就其对象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范围内的学生;另外一类是校外的体育消费者,后者是带有电子商务服务[8]至2014年11月20日为止,中国知网搜索(采用模糊搜索)到关于“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只有324篇。“体育电子教材”的研究39篇而“体育网络教材”147篇“体育网络教学”就有1790条,“体育远程教学”就有155条。“翻转课堂”和“体育”的有6条。就其研究的点来看,学者们研究的学校的体育网络教学焦点在两个点上;一是实施教学的技术上;二是教学上。其中最基础的而且研究难度最大的是网络平台的构建,属于技术层面,而研究教学方面的文献比较丰富,从体育网络教学的优缺点,组织方式,教材及课程评价方式都有较深的研究成果。

2.1研究的共同点

网络教学使体育教学上有关的器材、体育的场地、教学课时以及师资不足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在体育资源上实现了共享的目标[10]通过体育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在教学资源库中自主学习和个性化选择内容和进度,这就使他们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11]周珂指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学班为单位,在学生数量上有一定限制,而且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受到限制,因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毕竟是一对多,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然而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在线交流的可能。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技术支持,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实现远程通信。[12]对于周珂老师提出体育网络教育能够及时沟通,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的观点,本人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能够在网络课堂上畅所欲言,但是网络传输根本上没有解决到网络延迟的问题。教师通过网络教学,教学的对象依然是一对多,设想在实时教学模式下,教师负责教学,那么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会直接影响教学,这时很有可能出现教学分工。

2.2研究的不同点

体育网络教学在高校开展较中小学要好,但是学界对于高校里体育网络教学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持一致观点。如对于教师的研究,体育网络远程教育对教师和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提出较高要求[9]教学须更新观念,树立构建网络化学习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新观念。周珂在《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指出高校体育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贫乏,质量不高,体育教师欠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理念和技能等问题。丁新(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副院长,IT经理人商业周刊)表示网络教育关键不是技术和资金,制约网络教育发展的是人才。对体育网络教育研究不足等。对于教学平台的研究,高校需要个性化服务,教学平台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教材的研究,目前高校课程资源相对较少。

2.3体育网络教学的应用

体育网络教学应用于网球,舞蹈等项目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应用的范围集中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据刘殿国的研究是把网球的理论课程利用网络手段进行教学。根据调查显示,全国有72.36%的高校已具备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设施,有43.75%的高校具备网络辅助教学的硬件条件。[21]根据对一些老师的调查显示,教师们普遍认为,校领导不够重视、多媒体应用教学实际教学情况效果不明显以及硬设备数量不足也是制约高校体育课网络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篇(6)

招生工作是我们学院的生命线,是我们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日益严峻的招生形势,使我们倍感压力。在每次招生工作启动前,我们及时总结分析前几期招生的经验和不足,适时调研生源区域、单位、专业分布和生源实现渠道等数据,在此基础上精心策划制定招生方案,努力拓展生源渠道,通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全年的招生目标。

1、积极寻求合作办学新的增长点。通过加强与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的联系沟通,在去年成功开设一个网络教育招生报名点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又与二家单位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并与其中一家单位签订了协议书,为明年的招生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积极挖掘现有合作高校资源,在确保已有合作高校网络教育招生的前提下,明年春季始通过奥鹏开展南开大学网络教育的招生,并努力确保当期招生顺利完成。

2、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办学影响力。学院全体同志群策群力、共同商讨策划招生方案。在新闻媒体广告宣传的基础上,还加强与各种媒体窗口联络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依托奥鹏远程教育宁波管理中心这一平台,积极主动与各县级电大进行沟通,邀请奥鹏中心相关领导及奥鹏体系合作高校领导赴各县级电大进行实地调研,充分利用电大办学系统,延伸招生途经。今年,各县级电大网络教育招生呈稳步增长发展态势,也为我院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强化招生服务工作。我们非常注重招生接待咨询、招生引导技巧和电话咨询回访工作,努力做到“只要你来我这里咨询,我就有把握把你留住”。为此,学院全体同志放弃暑寒假、节假日,勤奋工作,真正做到了从招生报名之日到招生结束之时,每天有人接待学生的报名咨询。另外我们还通过电话回访老生,关心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中心的口碑,使他们乐意帮助我们开展招生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切实做好电视中专及相关培训工作,努力增强学院办学实力。

自市教育局下放中专办学职权以来,原有的合作单位多已成为社区学院,拥有了独立的中专办学权,虽经我们努力争取维持现状,但效果甚微。另受宏观环境影响,原有几个合作单位的办学重心已由中专教育转向职高教育,给我们中专办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生源急剧萎缩。面对现状我们尽心尽力做好电视中专办学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搞好现有合作单位关系,努力稳定电视中专现有办学规模。

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市财政局会计电算化和劳动部计算机中级考证权,积极开展培训合作,增加培训人次。全年培训达1000人次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我们服务周到、管理严谨,深受合作单位的信赖。

三、强化教学支持服务,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管理。

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以服务为中心、服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到科学规范管理,以诚取信,以质取胜,尽力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院办学的知名度、学习支持服务和教学质量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为今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做好班主任工作,努力强化教学支持服务。班主任工作是做好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重要环节和根本保证。我们始终坚持对所有学生都要努力做到三心:耐心、用心和贴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服务是否到位,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正是秉持了这样的服务理念,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和理解,也得到了合作高校的信任和认可。同时,针对远程教育学生松散型的特点,我们设想今后由班主任或学生骨干牵头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加强学员之间的情感联络,克服孤独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做好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我们突出强化新生的导学工作。在新生开学报到注册的同时,集中新生在学校机房进行导学,基本上做到手把手一个个进行辅导,使每个新生对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有正确、客观、全面的理解。同时,结合以往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新生使用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导学制度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教学支持服务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也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篇(7)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种精英教育,以人为研究对象,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综合应用多种教育方式,达到服务于医学工作、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目的。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继续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加以适当创新,跟随时展与变化,开展积极引导活动,培养医务工作者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医学继续教育通常以自主阅读图书馆资源为主,充实自身的医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与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多个学科具有相辅相成的特点,各类学科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全面性的专业知识体系。在生命科学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各类新知识、新发现也逐渐展现。将网络教育模式融入到现代医学继续教育活动中,能够快速检索信息资源,掌握更多最新的医学科学动态,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资源。  

网络资源丰富,内容充实,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能够转变传统教学空间中存在的问题,使专业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书本之上。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加快信息资源的获取速度,优化配置各类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获取的方式能够更加简单、有效且突出整合性特点。    

在医学继续教学活动中,可以灵活应用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活动。f41比如可以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最新的生物医学应用状态,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以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最新的医疗专业技术内容,了解当前最前沿的科学动态等。网络教育模式在医学教育的重点应用,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理念指导各类临床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自我综合素质,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丰富继续教育形式,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教学    

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活动,多采用学习班与进修式的学习方式,由于受到时间、距离或者工作因素的影响,很多医务人员无法亲临授课现场或者参与进修活动,从而错失学习的机会,使继续教育的目的没有达到。    

网络教育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网络教育的方式能够将教学活动扩展到任何网络技术普及的区域,将文字、图形、动态等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效融合,通过图像、声音等形式,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中单一的文字讲解方式。生动的动态图像能够增强学生的各项医学知识掌握能力,为医务人员塑造良好的医学知识学习环境,实现跨时空、跨时间的继续教育指导。  

网络授课方式下更加关注医务人员个人的情感体验,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为现代医学继续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网络教育模式能够完成从以传教者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手段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换。网络继续教育可以提供系统化的文献资料、授课专家录制的完备的教学视频,包括手术视频等。同时,网络授课还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详细讲解某一个疾病的诊治难点、观察重点等等,以分享相关的医学知识经验。有目的、有重点且富含针对性特点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是深入开展现代医学继续教育活动的有力举措。    

网络教育模式能够掌握最新的动态模式,便于医务人员形成完整的疾病诊疗理念。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践知识掌握能力等开展教育活动,这能大大地满足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通过案例指导、情景模拟等形式,针对实际的临床案例进行网络讨论、网络互动,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模拟实际的临床工作场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教学,为医务人员未来的工作与职业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三、拓展交流互动平台,共享与传播临床工作经验    

网络教育模式在现代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医学继续教育的质量。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与多元性的互动模式开展学习活动,比如可以借助E - mail ,贴吧等形式向相关的专家提出问题,或者通过论坛聊天室、问答天地等与其他人一同共享经验、探究问题等等,将枯燥的医学继续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跃,既拓展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又共享相关的临床工作经验。    

网络教育活动的开展,每一位医务人员均为学习的主体,不但要能够听和看,还要能够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与其他医务人员一同进行话题讨论、问题咨询或者主题辩论等等,以及时解决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答学习者的疑惑。医学网络继续教育平台能够实现临床病例讨论、疑难病例的远程分析,比如可以针对1例死于脑出血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网络平台讨论,分析其所存在的并发症,发病前的血压水平、心率状态等,明确其脑出血的位置、抢救的时间以及抢救的方式等等。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转变了传统医学继续教育模式,彰显了现代医学继续教育的开放性价值,使每一位医务人员均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个人工作经验。    

篇(8)

教师网络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

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学会局域网的设计与应用,网络互连技术,以及网络应用中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理论知识。要想在短暂的实训时间内,尽可能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我们跟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培训基地,老师并不了解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不清楚我们会做那些工作,所以跟老师进行沟通是很必要的。通过沟通了解,老师对我们有了大体了解,便有针对性的教我们一些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让我们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在实训的课程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如何进行网络的部线,路由器及交换机的配置,防火墙和网络检测器IDS的安装和配置等等。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我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

此外,老师还特地带我们去参国家软件孵化器科技园。参观中我懂得了真实生活中,网络的部线原理和方式以及从硬件上是如何实现网络的互联和保证信息的安全的。

此外,在此次实训的过程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分组完成一个网络系统的构建策划,包括项目的需求分析,网络拓扑图的制作以及网络搭建方案的撰写。在这些过程中,我不仅知道了整个项目的竟标和项目开发的流程,而且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团队中的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考虑技术上的规范性和统一性,这样才可能在进行组合的时候能得到更完美的组合。

这次实训让我学到的东西太多,使我受益非浅,它让我知道了工作上的辛苦,让我知道工作并不像在学校里学习一样轻松。不过,虽然辛苦了点,但能让我学到不同的东西,我心里还是高兴的。人非生而知之,要学得知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没有实践,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上就是我在成都的进行实训的心得和感受。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将步入社会的我们,面临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的压力,我想我们更应该把握住最后的一段时间,充实、完善自我,争取做一名出色的大学生!

教师网络教育学习心得体会2

线上教学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陪伴。孩子们在特殊时期进行网络听课,更主要是有家长的陪伴,为开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我从网上浏览教学设计,从朋友圈搜集各种相关有用资源,认真看手里有的教辅资料。在线上教学备课中,我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备课:

第一,首先利用网络熟悉课程标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进而牢固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熟悉意味着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多层次的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网络能提供给我们这个环境。

第二,基于对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掌握,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新课导入环节、生字词学习环节,穿插游戏的设计环节及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设计环节等等。

第三,根据教学设计及所掌握的教学重难点搜集资料、图片等进行课件的制作编辑。

自己认真备课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进行预习,努力让学生形成预习自动化。通过直播、发信息等形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促使教育方向一致,加强教育合力的作用。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在线直播,课下自习等多种形式巩固知识,使学生的基础更扎实。

开学后为了避免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感觉枯燥乏味,会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例如孩子们感兴趣的闯关活动等),再次讲解重点知识,让每个孩子充分参与其中。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力求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教师网络教育学习心得体会3

通过这次网络专题研修学习,让我收获很大,使我更加明确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教学。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最终要走向社会参加生产劳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过不了多久就会显得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生产劳动中也会不断出现新问题等待人们去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呢?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学支配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参与者、引导启发者。启发学生悟性,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发现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机会,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有完整的自学过程,在自学过程中丰富经验、积累方法、获得启发。但自主不是放纵,任其自由,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要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表达、分析、归纳、综合等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

二、多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可以相互启发知慧,启发灵感,达到共赢,当今时代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经常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享受群体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多给学生提供探索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不要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要创设有趣的情景,情心预设活动问题,通过巧妙的诱导,诱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这样学生对知识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更重要是学会了方法,锻炼了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合作、探索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自主、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网络教育学习心得体会4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世界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为了紧跟时代的脉搏,参加工作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钻研业务知识,提升业务能力,也曾参加过财务专业的自学考试,而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孚日立体化自动仓库的建立,给在任的保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我虽然能够熟练操作立体化仓库的WMS操作系统,但是对软件操作系统却所知甚少,自己所学的微机、英语、专业和管理知识远远跟不上信息发展的速度。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孚日组织的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习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契机,感谢山东大学,感谢孚日,让我能有机会为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

网络教育的各种资源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开放式教育。承载的信息量大,学习资源丰富,共享互动性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五个任何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它为我们节省了时间,使我们能够自由的回家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利用空余时间也可以学习所学课程,充实了自己,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影响工作,比较适合于我们这些结了婚、生了孩子的上班族。因为我盲作都很忙,能专门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合理利用空闲时间,达到学习的目的。

网络教育的学习方式主要网上学习为主、结合自学为辅。开放式学习是我们通过网络平台自主的学习,所以除了学习中心组织的学习外,我们要结合我们的家庭、工作等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更有效地利用业余时间按照课件来安排自己的学习。

制订了学习计划,我的日常生活就围绕着我的网络学习的主题展开。每天上班我都抓紧间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网听课查阅资料,认真看书,并带着问题再听老师讲课,课后整理每门功课的笔记,并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充分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学习。网络学习平台为我们开设了课程介绍、教学要求、课程讲解、文字材料、常见问题、课程答疑、课程串讲、课程作业、模拟试题等资源类型。我经常在孩子和丈夫睡后和早晨查阅这些东西,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在精力最好的时候学习需要记忆的课程,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同学们一起探求好的、先进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的消化吸收学习内容。

选择了网络教育,就等于挑战自己。十几年的工作,已把以前的辉煌忘得差不多了。每当自己气馁退缩时就想起了七匹狼服饰企业精神的这段话,“在精神上,挑战表现为勇往直前,永不言败,不断催人奋进;在学习上,挑战表现为刻苦进取,减少无知,不断完善自己;在工作上,挑战表现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永不满足,始终争取做得更好!从而为自己的人生不断地增添光彩,从中挖掘到生活的精髓,铺筑起成功的道路;挑战其实就是一笔财富。

只有接受挑战,不断追求,才能有充实的生命,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妙绝伦。”这段话耐人寻味,始终激励着我锲而不舍的挑战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学习给我带来了精神的快乐与充实,也给我带来了同学们的友谊和帮助。学习中心学习时,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工作这么多年,没有想到又结交到难得的同学友谊。积极参加学习中心组织的拓展训练,感受到了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半年的学习之路艰辛而充实艰辛而充实艰辛而充实艰辛而充实。回想这半年多来的学习生活,既有酸甜和苦辣,又有成功和喜悦。我克服了不少的困难——夫上三班,大部分家务、接送孩子就落在我身上;我在公司也从出口调往内销,工作岗位的调换,业务的熟悉,使我累的不可开交,可是我没有退缩;儿子刚上一年级需要辅导,占用比以前更多的时间。

半年来,娱乐时间少了,人也瘦了,但有得必有失。这也是我这一生来最充实的半年,收获最多的半年。我战胜了自己,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并且我还一如既往地保持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面对将来,无所畏惧,完成自己的学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使知识化为能力!

人生因有朋友而酣畅,因有事业而从容,因有成就而自豪,因有家庭而温馨,因有爱人而强大,因有希望而奋发,因有健康而快乐。祝愿我们所有的网络教育学员都能够拥有,祝愿济南奥鹏直属网络教育学院越办越辉煌!

教师网络教育学习心得体会5

线上课堂已经实施3个星期了,从开始的各种不适应到现在的渐入佳境,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怎样让孩子们在有限的线上学习时间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我是我们老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的内容。

首先,从教材出发,根据目前孩子们的居家现状,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居家学习的内容,选择好内容后,思考以怎样的形式就本节课内容给予方法指导,而不是讲授知识,传统的课堂中,师生互动,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课堂中的生成性内容老师能够及时给予指导,线上授课老师在电脑的这端,学生们在电脑的另一端,老师是对着电脑屏幕授课,无法及时监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纯粹的讲知识性的内容是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所以,课堂上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以科学学习为例,科学探究过程中的8个目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老师在课堂中要讲清楚提出的问题中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即科学问题,如果我们想要对问题进行研究还要从科学问题中筛选出适合我们研究的科学问题,对于学生来时适合研究的问题就是同学们可以利用手边的材料进行探究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就可以提出科学问题并能筛选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其次,根据学生学情,还要花心思挖掘教材背后的内容,搜集整合资源,以多样形式进行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检测学生的学情,以便我们可以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92-02

一、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目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逐年增加,专业以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药学等医学相关专业为主。与全日制医学高等教育比较,成人医学高等教育质量一直为人诟病,甚至有水货文凭之称。目前许多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虽也主要采用课堂授课的模式,但与全日制学生相比,成人教育学员一般都有工作,属于半工半读,经常无法按时上课,也很难有自学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提供能使成人教育学员在不到课堂听课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相当的教学效果是近年来成人教育的研究和发展重点。网络化教学模式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及,随着我国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方式越来越普及。网络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员不必亲身到课堂听课,通过网络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取得与课堂教学相当的教学效果,缓解了工读之间的矛盾,为学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1-2]。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成人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存在诸多弊端,如因成人学员需要兼顾工作、家庭、学习从而导致面授到课率不高;另外成人教育由于教学学时过于集中,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以及学员在自主学习方面很难得到满足等[3]。网络化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员充分和有效地结合自身工休情况安排学习,解决目前的工-读矛盾。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和辅助自学,彻底改变教学和办学质量不高的局面,切实提高医学在职学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可行性。网络化教育的重点是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从技术平台来说,目前我国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通过网络浏览各种教学课件、习题、模拟考试,甚至流畅地观看教学视频已经比较普及。而教学资源则需要有关教育机构集中力量进行建设,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是目前网络化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但相对于技术平台,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各种教学课件、习题、视频等许多本来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加以整理或进行集中建设后即可投入使用。因此在国内大规模实施医学网络化教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三、构建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措施

1.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网络化教学平台是网络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员自主学习和与教师互动的平台,是有效进行网络化教学和管理的基础。网络化教学平台有各项功能,包括上传教学课件或参考资料、课程信息、作业布置及测试等[4]。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建设要结合教学机构自身特点、教学现状、教师队伍、学员特点等,设计出实用的网络教学和教务管理功能,搭建满足成人教育需求的网络化教学平台。

2.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仓库”。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库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医学教学资源数据库按使用功能可分为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常见问题库、参考资源库、网址资源库、基础资源库等子库[5]。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为学员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资料库,辅助学习,解决学员因学习与工作矛盾、学习与家庭矛盾等原因不能按时参加集中教学的困难。

3.医学虚拟实验软件系统建设。虚拟实验室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传感和仿真等技术,能高度逼真地模拟医学场景,并能通过动作和语言进行交互的人机互动[6]。虚拟实验是虚拟技术在医学实验仿真训练的应用。使用者既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系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并且还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大多是在职人员,教学的培训大多是采用业余的时间来进行,面授时间短,实验课时间长,医学成年教育学员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的特点致使到学校进行实验课教学的难度大,并且教学效率低,实验效果不佳。虚拟实验室彻底打破时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立体的、可视化的操作机制和虚拟的实验对象。学员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仿真或虚拟的实验操作,获得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因此利用虚拟实验室来实现医学成人教育的实验教学,尤其一些成本高、难度大、精确度高的实验具有重要潜力。

四、构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困难与对策

1.存在的困难。第一,部分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对网络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第二,网络化教学需要网络化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的保证,要求有易于操作的网络化教育设施和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师和学员的多媒体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第三,网络化教学模式对学员的自主学习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帮助;第四,网络化教学中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缺乏实质性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

2.对策分析。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建设优秀的教学资源,完善资源共享,为医学成人学员提供更多高品质网络课程;二是要通过联合现代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确保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顺畅;三是要加强学习指导,积极营造网络教学氛围,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四是要加强网络基础建设,保证师生网络交流平台和教学资源的顺畅访问。

参考文献:

[1]张顺行.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139-140.

[2]王蕴珠.浅谈信息时代的成人学校网络教学[J].大众科技,2011,(1):132-133.

[3]刘洪付,赵冬梅,倪天辉.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在医学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711-2712.

[4]郭凤丽,李博,周进旺.网络环境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多媒体教学研究[J].成人教育,2011,(1):79-80.

[5]迟遏.成人教育教学中网络化模式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0,(24):56-58.

篇(10)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2—0052—04

高等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在职人员、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可以说,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职业教育。在职业竞争激烈和优质学习资源稀缺的当下,网络学习者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与职业倾向之间的匹配程度如何,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工作绩效。学习者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职业倾向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在高等网络教育中开展学生职业倾向评测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概述

一般来说,职业倾向是个体的职业愿望,是在职业评价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美国人力资源专家Schein(1987)提出过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他认为,“职业倾向实际上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比较清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1]。

职业倾向测评是确定个体社会职业方向的科学手段。在高等网络教育中开展职业倾向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从学生的职业倾向入手,分析学生的专业选择、职业倾向、职业选择之间的匹配关系,提出并检验以下问题:不同性别、不同学历起点、不同专业选择的学生在不同的职业倾向类型上分布是否均匀,不同群体的学生在所学专业、职业选择、职业倾向三者之间的匹配程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开发完成以后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该量表进行了本土化的修订。本研究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方俐洛等于1996年编制的霍兰德中国职业倾向量表[6]。该量表包括四个分量表,即:活动、潜能、职业和自我评判,每个分量表分别包含六个因素,六个因素分别对应于六个职业倾向类型,量表中的评测项目共计192个。活动、潜能、职业三个分量表题项的记分采用2值记分法(0~1分),自我评判分量表题项的记分采用7值记分法(1~7分),学生填写后将不同职业倾向题项的得分相加即为该职业倾向的得分,得分最高的职业类型为该学生的职业倾向。

三、研究结果

1. 职业倾向整体特征

社会型、企业型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这类学生善于与人交往、喜好变化、擅长表现且愿意影响别人,更适合从事与社交、管理等相关的工作。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属于常规型,这类学生具有耐心、细致、忠诚、有毅力等特点,更适合从事常规的、有序的工作。调研型、实际型这两个类型的学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几个职业类型,这类学生不适合进行明确的、有具体分工和一定程序的工作,也不适合进行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科学研究工作。上述数据显示,学生所呈现的这种职业倾向特征与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即“网上人大”)所开设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相应职业要求是较为吻合的。

2. 学生所学专业、职业选择和职业倾向的匹配程度

如表2所示,所学专业和职业选择相匹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5%,所学专业和职业倾向相匹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2.3%,职业选择与职业倾向相匹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6.7%,所学专业、职业选择、职业倾向三者完全一致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3.6%。

可见,学生在所学专业、职业选择和职业倾向上保持了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表明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生的专业选择大部分是比较理性的,大多数学生愿意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多数可以做到学有所用,绝大部分学生的职业选择是科学的、符合自己的职业倾向特征。但是也应看到,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在三者之间没有做到完全匹配,因此有必要帮助这些学生认识到他们的专业及职业的特点,更好地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在就学时选学合适的课程弥补不足,在就业时寻找适合自身的职业角色。

3. 不同学生组别的差异比较

(1)性别差异

相比较而言,男生比女生更偏好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喜欢竞争,敢冒风险,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比较适合从事企业型职业;男生比女生更偏好与物体打交道,喜欢摆弄和操作具体有形的实物,比较适合从事实际型职业;男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比较适合从事调研型职业。女生在艺术型、常规型两个类型上显著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更适合文学、艺术类的工作,也更适合记录、归档、组织数据和文字信息的职业,如文秘、会计、编辑等。

男女生在职业倾向上的这种差别,是由于生理或心理因素,以及传统文化的积淀所形成的。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促使职业倾向越来越中性化,男女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模糊、鸿沟越来越小,这就要求学生要注重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2)起点差异

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六种职业倾向类型、四种匹配程度等方面进行差异对比,结果见表4。可以看到,高中起点学生在社会型(S)上显著低于专科起点学生,这是由于专科起点的学生年龄普遍大于高中起点学生,在工作经历、社会阅历上比高中起点学生有更加丰富的经验,相对也有更为厚实的人脉资源积累。但在其他5类职业倾向上,高中起点、专科起点的学生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这表明,高等网络教育学生个体的职业倾向呈现了较高的稳定性,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业的提升而发生明显变化。在职业与专业的匹配方面,不同起点的学生没有呈现明显差异。

a.在企业型(E)上,人力资源、工商管理、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得分显著大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得分显著大于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

b.在实际型(R)上,工商管理、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得分显著大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得分显著大于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

c.在更愿意从事自己所学专业上,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得分显著大于金融学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得分显著大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

d.在专业选择与职业倾向的匹配方面,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工商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比例显著大于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

e.在各专业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倾向的匹配上,匹配程度都较高,各专业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f.在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符合自身职业倾向的工作的学生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比例显著大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

调查数据表明,有超过半数的金融学专业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盲目性,60%的学生选择了非相关职业、52%的学生的职业倾向与金融不相关。这种结果的产生或许与当前社会上的“炒股热”、“理财风”等现象密切相关,较多学生盲目追随这股潮流,导致专业选择失误。在今后的招生工作中,应该对报读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和职业倾向的重点测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专业选择。

四、小结与建议

在高等网络教育中开展职业倾向评测有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或课程、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对于网络教育院校而言,开展学生的职业倾向评测有助于把握学生的入学质量、对开展职业指导和人才推荐,以及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本研究结果,特提出以下建议:

上一篇: 小学德育体系汇总分析 下一篇: 工程结算审计的重点及对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