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9: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美术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美感的生活会是怎样。作为人类的高级需要,审美可以使人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从美术的社会功能来分,可以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大类。以绘画、雕塑为主的观赏性艺术满足了人们审美的需求,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而设计艺术、建筑与园林、景观艺术、摄影艺术、媒体艺术等这些实用性艺术则在满足了我们在实用方面的各种需要的同时为我们带来对美的事物的认知感应,从而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无比愉悦。
美术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种,审美育人是其根本目的与特征。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仅从教育的根本性来说,在知识摄取之外的人格的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无论何种性格的人,当我们面对生活时,都需要一份自信与从容。尤其作为已经成人,马上就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更需要不断的内心的自我肯定。而任何美的感受都可以帮助人们获得自我的提升,高校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正处于对知识大量摄入的阶段,正确的引导可以增强他们对美的认知,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心灵体验。
而进入高校后根据所学专业不同,每个学生学习中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多学生都很容易忽视与本专业表面联系性不强的美术知识的学习与摄入。因此,就需要我们的高校在安排课程时,合理加强对学生的美术知识教育,开设公共美术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审美与创造能力。
二、高校实施公共美术教育的理论意义
公共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情操、扩展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高校中,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以科学知识的传授、通用技能的培养为主,这种方式无疑培养了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推动国家建设的专业人才。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却由于人文教育的欠缺而带来了诸多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社会,而美是自有人类文明以来的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审美教育亦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充分的美术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奠定正确的审美基础,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在当下,我们的社会建设已经不仅仅需要专业型的人才,我们需要更多的具有良好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整个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
三、高校实施公共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开设无论从人文教育方面还是从科学引导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因为高校学生对知识正处于强烈渴求的状态,美术教育因其涉猎范围之广――例如,一件美术作品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横向上得到关于美的体验,具有对“美”的鉴赏能力,同时在纵向上也可以通过这件作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状态等,从而使学生对这种具有创造性的东西更具敏感性。我们国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文化传承,美术教育使学生在感受到了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魅力的同时,也受到了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这不仅推动了德育教育的进程,同时也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但是,如果想要美育教育起到更好的德育的作用,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也才能更进一步深刻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才能从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心灵的共颤,从而使审美教育起到良好的“德育”作用。
除此之外,美术教育还有着“智育”的功能。我们的大脑对事物的认知是呈多元化发展的,在每一个个体中都蕴含着强大的潜在能量亟待开发。想象力、创新能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各方面的智力能力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而美术教育就可以从多方面辅助学生进行这些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公共美术教育初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观察事物,学会审美与鉴赏,这种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他们视知觉的发展,同时也可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当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鉴赏、审美能力之后,我们的公共美术教育会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尽可能的进行描摹,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且在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的过程中,需要手脑的高度协调,这种锻炼可以调动学生主控创造力发展的大脑右半球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在接触到以观赏性为主的美术作品时,许多表现性作品,当学生初看时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熏陶,也许对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与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得不是十分深入,这时,通过教师结合专业知识及作品创作背景进行讲解之后,学生会产生更多的共鸣,也在对作品的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分析与抽象思维能力。在通过一定的时间与量的积累后,我相信在潜移默化中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欲,培养他们兴趣与创造力,而这些对于他们自身专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不无裨益的。
总之,美是无处不在的,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审美教育是涵盖多方面的教育,不仅仅是美育,还包括德育、智育等。公共美术课程是提高正处在人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全面的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面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态度,并在此前提下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人格,这些都是学好专业知识的有效保障。同时公共美术教育的智育功能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我相信通过正确、有效的培养模式,一定可以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高专”“高知”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在国内高校风行扩招扩建的物质实体井喷式的冲击的浪潮下,与之适配的院校精神文化实体的构筑却显得相对滞后拖沓,尤其是在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训上,不仅仅是乏力无为,而且依旧是老生常谈式的说教堆砌。从而导致当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低下、心理防线脆弱、精神架构空虚。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水准已经迫不及待,而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应当在思想教育与社会实用上建立衔接,侧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治性,改进旧有的但以固定的模式方法,坚持将思想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应用有机协调地统一起来,从而最终实现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全面改善与积极塑造。
一、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中德育层面的集中性问题
1.犯罪性事件迅速增加
随着社会结构的渐次调整以及社会系统的个人单元化趋势迅速呈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导向以及利益诉求也体现出多元化、非理性、复杂型的独特属性,因而也使得大学生群体的犯罪性事件逐年增加。据有关数据统计,当代大学生的犯罪性事件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盗窃类、肢体伤害类两大类别。其中盗窃类犯罪相当之猖獗,基本上占据了所有犯罪性事件总数的80%,而且盗窃的对象也不再是针头线脑类的牙膏、香皂、点心、水果,而是转变为硬通货性质的现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不仅导致了被窃学生的财物损失,而且也在校园范围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 群体性冲突显著上升
大学生由于处在生理渐变和心理重塑的特殊时期,对于外界的客观刺激影响极为敏感,每每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客观因素的干扰而导致激烈的群体性冲突,典型表现就是小范围的打架斗殴突。这类冲突具有突发性强、偶然性大、群发性广的特点,事件的起因主要包括口角对峙升级肢体冲撞、恋爱关系牵扯不清导致冲突、酗酒吸烟激发极端情绪发泄等常见的社交情况。以上冲突情况的出现,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学习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群体影响以及附带后果。
3. 精神畸变问题丛生
在校大学生由于遭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集合压力,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普遍低下,所以在心理肌体长期处于负载超标的背景下,逐渐诱发了精神层面的畸变发育,代表性的衍生后果就是抑郁症、自闭症以及狂躁症。由此而产生了诸如投毒残害、酗酒伤人、离校出走、自杀凶杀等始料不及的突发性问题。譬如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以及前车之鉴,这与当下国内高校德育工作的施行制度不无关系。
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更新探索以及可行性措施
1. 建立健全统一有效的德育工作执行管理系统
首先,高校的领导管理层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颁布在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方面的法规细则,进一步规范细化具体的工作步骤,例如近年来了陆续颁布施行的《在校大学生人身安全及个人财产管理条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细则》、《进一步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层面的具体化措施,细致规范地指明了在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则和法律底线。
2. 加强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渐次提升,形成长效成熟的组织教育制度
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高校而言,加大财力、人力、物力的成本投入,聘请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过硬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进行传授教学,组织在校大学生定期接受集中式的德育教育培训;而经济实力较弱的院校则可以通过“强弱合作,交流互惠”的经济实用的模式进行彼此资源的互换互惠,通过组织相关专家团队进行兄弟院校的取经回返授课,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
3.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适应能力的服务体系
当代大学生不同于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前辈同仁的“一举成名国家养”,而是需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仅面临着基本的学习生活、交际活动等方面的阶段性问题,同时又不得不正视每况愈下的就业前景、尚不健全的权益保障体系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境遇等一系列始料未及的普遍性问题。
高校的领导管理层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针对性措施,稳步协调地渐次改善在校大学生的最基本学习生活条件,营造活泼踊跃、开放和谐的整体氛围;其次则是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处理社会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务必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工程的推广维护,使得在校大学生意识到生活的艰苦、自身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直视困难、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
4. 进一步推广普及高校德育工作的监控反馈机制
广大高校在推行普及德育工作的加强改进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衔接统一。摈弃过去教条形式化的闭门造车式的教育管理理念,多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观察、记录他们的社交能力水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地教育指导、交流分析,最终形成实时高效的交流反馈机制。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具有制约性、关键性的思想精神改造工程,在整个大学教学生活系统中起着连接性、协调性的重要作用。从保障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良性改造以及大学系统长久发展的基本前提出发,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合理地进行人性化、综合化的教育工作管理,高效合理地解决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继而提升大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素养平、营造和谐活跃的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先明.浅析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现状[J].园丁, 2010.
[2]孙承宗.德育教育工作在大学教育中的角色解析[J].大学观察, 2011.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46-01
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丰富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感悟生活的能力。艺术作为一种最古老、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是最接近教育的终极目标,因为他是最贴近人的心灵并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世界的。艺术及其教育无论是在比较朦胧的初级阶段还是在有意识的“道德教化”阶段,对学生的心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艺术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学生的自信。众所周知,每个儿童都喜爱绘画,儿童画中有我们成人甚至是美术大师也无法抵达的创造性思维。所以,艺术是最接近人类心灵世界的表达手段。教育是教育学生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而艺术教育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艺术教育是最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它可以调动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世界,同时,对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造力的培养在西方现代教育界是非常重视的教育内容之一。在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概念与想象、灵感和激情相联系,受到非常高度的重视。创造是一种行为的方式,是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也是对一切问题持批判态度的行为方式。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德是第一个结合美术教育对创造力做出分析,他对创造力的各种因素做了深入的研究,对于人的敏感性、接受能力、活动性、变化能力、综合能力、有意义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创新能力做了研究之后,他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的最主要因素是敏感性和变化能力。敏感性是指人的感受力,培养人的敏锐的眼睛、耳朵和触觉;变化能力是指对原始材料和情况进行变化和加工的能力,其中包含着想象,应变和创造。罗恩菲德的艺术教育方式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由的创作,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探索和实践,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能够使得孩子适应生活、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的必要方式。“因为每一个创造过程关系了整个儿童,而非仅为他的一部分……(王德育译, 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他认为:艺术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富有创造力,而且这种创造力将扩展到各个方面和领域。西方国家普遍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首位,基础教育中对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艺术教育中美术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重要的不是教他们如何制作出符合完美艺术作品的要求,也不是教学生画得如何完整,而是要通过这种创作过程,使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心手协调能力以及自信心等各方面得到提高。艺术教育重视的不是艺术教育的结果,而是在接受艺术教育中的教育过程。因为艺术的教育是一种艺术陶冶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创造一个艺术成果的过程,而是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因为艺术是最无功利性的,只有无功利性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教育是最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学科,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开发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力和领悟力会有所增强,学生的自信也就能够得到提高。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将会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才会实现。
艺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发扬“美”的能力。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艺术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它超越了功力方面的需求,摆脱了各种狭隘的欲望,追求的是纯粹精神上的愉悦和完美;它是人的内在需要的直接沟通渠道和直接体现方式。艺术对美与情感的表现是最直接有效的载体。所以艺术教育是最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发扬“美”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发现感受美的时候,才能有敏锐的观察力、无限的想象力和特殊的创造力。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总之,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完善人的身心与人格。社会的发展实质上也是人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把艺术教育作为可有可无的教育内容。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值得不断探究和完善的问题。本人从教二十多年,始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就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许多学生和家长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对思想品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中更是娇生惯养。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肯吃苦,不尊敬师长,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对青少年的德育教学方面还比较薄弱。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应该放到重要的日程上来。历史教师应该以历史教学为突破口,运用好历史教材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从中受到感化,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继承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中考的压力之下,许多教师、家长和学生所看重的仍然是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是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不仅使历史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1.在历史教学中,仍然是注重学生的历史成绩,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分数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具有主要地位。一切教学为了考试服务。只要学生成绩好,其它方面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机械记忆,以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德育教育被忽视,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着制约作用。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仍然是成绩
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优秀的品质,学生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和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教学观点是相违背的。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也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之上。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教师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德育教学内容
历史学习包括丰富的内容,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出对学生品质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古代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 以德治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形成民族荣辱感。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介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狱中忍辱负重,坚韧顽强,谱下历史巨作《史记》;张骞不惧路途的遥远与劳累,勇于开拓,出使西域;李时珍用毕生的经历,尝遍百草,终于完成《本草纲目》等等。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2.树立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深化思想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众多的杰出人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的选择正面的人物,对其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介绍与点评,指出积极学习榜样的哪些方面。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呼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等等,都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联系现实生活,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自己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应该是综合教育。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德育教育也不容忽视。初中历史教师要发挥出学科教学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找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朱汉国.初中历史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朱汉国.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
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可以插入一些体育游戏,借助体育游戏来缓解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的疲劳。在教学中通过游戏可以在一种很轻松的环境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并有效的达到了体育教学目的,更快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及其智力的健康发展。体育游戏是游戏的分支,也被称作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他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来设计的有一定规则约束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活动,它以游戏的形式来增强人的体质、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它既具有游戏的特点,又不缺乏体育的特征。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1.趣味性和娱乐性体育游戏最早以娱乐的的形式而出现的,内容生动,形式多种多样,正好符合学生求趣、求新的心理特点。他是在玩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轻松活跃的释放活力,在情绪和情感上得到满足。
2.刺激性和竞争性新颖、新奇的游戏可以引入人的思维和眼球,有的游戏是用比赛的形式来完成的,学生们在游戏时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观察、分析和作出判断、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存在的竞争性,可以从游戏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分组来考虑,最重要讲究公平竞争,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
3. 集体性和协作性体育游戏的活动一般都是以集体的形式来进行的,许多的游戏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游戏中我们要将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集合起来,变成一个大的整体,以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来完成游戏以获取游戏的胜利。
4.规则性和公平性体育游戏的规则就是对体育游戏的一种约束,游戏中的学生们也要共同遵守游戏的约束,来达到游戏的公正裁决。
二.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1. 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相应改变一些教学观念。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游戏教学的首要法则。因此教师需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从“人――人”关系上认识师生关系,这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是一个指挥者,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 )游戏目的性不明确,失去活动意义。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归宿,体育游戏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选择,不能只考虑游戏的趣味性特点,否则游戏在课堂上将失去意义。(2)内容陈旧,缺乏新意。众所周知,游戏是以趣味性为主要特点的一项活动,所以在选择游戏时不能忽视这一点,如果学生在游戏时没有太大的兴趣,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提升不起来,所以选择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符合课堂教学的游戏是十分重要的。(3)活动组织不好,达不到活动目的。体育教学由于这门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环境、教学空间与其他学科不同,对它的课堂组织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游戏组织不恰当,那么游戏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游戏方法的教学价值与意义
1.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练习。在每节体育课开始之前,将游戏穿插在准备活动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来。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在体育基本教学中,选择创编一些以基本技术为素材的体育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也能在游戏中巩固动作技能。
2. 体育游戏的作用和意义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游戏中能学习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前面也有提到体育游戏有集体性的特点,这就体现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学生需要互帮互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动作。对养成学生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再者,我们知道游戏是有许多实际活动组成的,学生通过体育游戏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实际活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基本活动和生活能力。针对学生的身体发展方面,体育游戏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严格要求,达到全面地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他们判断时间、空间的本领,发展他们的思维、判断、记忆、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游戏,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
3. 体育游戏教学中的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有着主导的作用,把握好以下几点:(1)教师应重视游戏教学在学生体育教学中合理和充分的运用,并尽可能多的开展游戏教学,合理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扭转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游戏时要让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练习机会。(2)教师在选择内容上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选择危险性大的游戏,要及时正确处理好游戏时的突发事件,并结合具体的事件在第一时间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3)严格制定游戏规则,评判公平公正。(4)教师要时不时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体育游戏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为丰富课堂内容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了,体育游戏已经成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以及遵守纪律、互帮互助、热爱集体、积极进取等优良道德品质的一种重要的特殊教育手段。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的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游戏,促进学生的身心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不容忽视。
(2)关注学生物质生活的合理需求,超出部分一定要清楚原因,正向引导,适当节制。满足合理的需求,保证学生生活和尊严,防止其出现过度自卑,让其保持阳光心态。也要限制学生奢侈和虚荣,防止学生攀比注重物质享受,鼓励其发展兴趣,注重人格修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爱。须知,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3)关注学生学习,经常了解学生学习状态,让学生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了解学生学习内容,经常让学生介绍所学课程及取得的成绩,多加鼓励,有助于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多向学生介绍其所学专业中的成功案例,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一、团队意识的含义
团队精神最开始出现在工业社会,在这个社会阶段,劳动者通过集体劳动完成社会成产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合作。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团队意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团体认同。团队意识注重的是个体如何在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个人带动团队的发展,继而实现个人在团体中的价值所在,充分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其实质上是由单个的个体组成的团体在相互之间通过有效沟通,达成合作,从而实现整个团队的共同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一)完善高效德育工作。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周围老师、同学进行沟通,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竞争,学会如何通过与人合作在集体总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学会赞赏身边其他人,等等这些都涉及到学生为人处世的问题,最终是为了帮助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这实质上也是与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相契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内容。
(二)相应当前体育教育中呼唤的团队精神。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体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加强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在沟通中学会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取新知识,这是当前体育教育所倡导的。而表现在实际教学中则是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培养自身的团队意识,加强与团队中人员的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三)迎合社会对人才团队意识的需求。社会发展层度越高,作为独立个体的社会人相互之间的联系越加紧密,很多事情单独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这就对现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除了要具备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一定的团队意识,能将自己融入团队中。
三、当前体育教学中团队意识现状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校学生越来越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忙于进行各种证书的考试,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则是团队意识存在严重欠缺。
(一)团队凝聚力不强。团队意识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是否具有团队凝聚力,个体对团队是否具有归属感,是否有集体荣誉感,一般来说,具有凝聚力的团队中,团队成员之间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内部的沟通交流,达到合作。
(二)团队内部缺乏信任友爱。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这也是团队意识的基础,一个充满不信任和冷漠的团体很难真正做好畅通有无的交流与合作。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严重缺乏交流,关系淡漠,相互之间严重缺失信任,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体育教师团队意识不够。什么样的教师会上出什么样的课,要想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穿插,设计教学环节有目的性的开展教学,这必然要求教师自己对团体意识有一定的认识,然而现实中,很多体育教师自身就存在团队意识缺乏,很难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一)采用团队教学,有目的性的塑造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采用团队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男女比例等因素进行团队组建,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考核等都从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团队学习中输着团队意识。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36-02
一、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教育中的地位
1.家庭教育相比较于学校教育具有更明显的持久性。中学生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接受着家庭教育,并且这种教育会继续延续并对人的发展发挥着深远影响,所以相比较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具有更加明显的持久性,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也始终处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之下,而当中学生在学校中的课程结束以后,家庭教育仍旧是中学生所接受的主要教育。家庭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种环境,所以无论是中学生是否意识到或者承认,家庭对中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总是持续存在的,并且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都会有意识地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所以家庭教育对于中学生来说产生着长久性的影响,而因其长久性的特点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帮助和引导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家庭教育相比较学校教育而言具有更明显的基础性。中学生在幼儿时期就接受着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虽然中学生具有较高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但是事实上中学生群体却很缺乏对外界的认知,并且中学生由于自主生存能力较低而体现出了对家庭的依赖性,所以中学生需要家庭来引导自己掌握一些生活知识以及其他知识,并逐渐认识社会。在此过程中家庭教育所能够传达给中学生的内容在学校教育中未必会涉及到,所以相对而言,家庭教育具有更加明显的基础性。中国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其中所提到的年龄并不是在指中学生,但是却对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基础性进行了强调。学校教育会在固定的时间段要求中学生掌握知识并完成学习以得到毕业证书,但是家庭教育却没有这种时间上的限制,同时也没有类似于毕业证书这种结业标志。对于中学生而言,只要没有离开家庭自主生活就一直在接受着家庭教育,而即便是离开了家庭也可以通过通讯工具等来开展这种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所传达给中学生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同时家庭作为一种教育场所而言也具有基础性。
3.家庭教育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许多中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且具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中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而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使中学生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虽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学生培养中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从责任来看,学校教育更偏重于传授学生知识,而家庭教育则更偏重于向孩子传授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其中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是家庭教育十分重要的任务。这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够以身作则,通过合理地对孩子开展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并重视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尊重,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从而引导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家庭教育不仅能够在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激发中学生认知能力与丰富孩子知识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科学化能够为孩子智能的激发提供良好条件,由于家庭教育并不受到形式、地点以及时间的限制,并且具备灵活性的家庭教育也不会受到教学大纲的束缚,所以中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来得到良好解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发现并指出孩子的不足和缺点,然后对孩子进行引导,这对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针对中学生开展家庭教育的主要原则
针对中学生开展家庭教育应当以尊重中学生前提。中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并且其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作为学校以及家长都必须注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另外,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逐渐进入“叛逆期”,所以家庭教育应当以引导而不是强制为主要的教育手段,在这种教育的开展中,家长需要重视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孩子的尊严、人格以及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求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爱子观。在维护自身的威严性基础上做到严而有教,让孩子在感受到平等的同时也感受到家长给予孩子的爱护和关怀。同时家长要扮演良师益友的角色,当孩子在生活、学习或者是思想方面遇到问题时,家长需要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其次家长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家长与孩子作为两代人难免在价值观和思想上产生分歧,而由于孩子在家庭交流中往往处于被动,所以家庭教育会因此遇到瓶颈。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应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同时家长要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通过重视和尊重孩子提出的观点和想法,让孩子感知到家长对自身的肯定,从而树立起对家长的信任。
2.以身作则原则。通过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来发挥榜样作用是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学生的孩子仍旧有大量的时间与家庭成员为伴,所以家庭成员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发挥引导作用。这要求家长能够具备良好素养,其中又要求家长能够具有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思想,在了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体现出家庭教育对孩子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的针对性。同时家长要具备良好的修养,避免使用过于粗暴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家长需要通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为导向来了解孩子需求并对孩子进行引导。
3.情感与理性结合原则。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鼓励是必要的,但是过分地溺爱孩子也是家庭教育中必须避免的,只有如此才能够在中学生教育中充分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作为家长应当给予孩子理性的情感,即在教育过程中要对自身感情进行控制,做到教育有度、严而不拘、爱而不纵,避免对孩子有错误的偏袒,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情感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明显特点,在教育中实现情感和理性的结合是家长对孩子具有正确、客观认知的关键,只有在对孩子具有这种认知的基础上,家长才能够找到开展家庭教育的方向,才能够确保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B84
(正文)我国的教育家姚本先曾说过:“教育性、全体性、差异性、主体性、整体性和保密性都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应该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而“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胜”又是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教学的开展应遵循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原则来开展,同时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尤其注重结合心理进行展开教育教学,身为教师掌握好教育的艺术,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个性,培养其良好的性格,陶冶其高尚的情操。
一、中学生的心理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封闭。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的秘密,本属正常。但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此发展到自我封闭,喜欢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开心扉。因而遇到烦恼时,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2、压力过大。父母望子成龙,教师期望过高,学习、升学压力沉重地压迫着学生的身心。有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升学无望,便忧虑重重,丧失信心。
3、未经挫折。有的学生从家庭到学校、从小学到中学,一路顺风,从未有过挫折。平时看上去意气扬扬,偶遇挫折却一蹶不振。
4、被动地位。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方式管理下,绝大多数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依赖他人,一旦失去依赖,便无所适从,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二、找出症结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1、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交往与合作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形成的。如:新生入校一周内,召开集体谈心会,让学生逐一自我介绍,达到使师生、同学之间在互相认识姓名、外貌的基础上增进了解的目的。平时引导学生既要与全班同学友好相处,也应该有几位关系密切的好朋友,能够互相说说心里话。
2、化压力为动力
如今,初中学生背负着来自多方的压力:社会评价的压力、老师教育的压力、家长期望值较高的压力以及自我施加的压力。重压之下,考生的心理负担让人担忧,家长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同样不可小视。心理医师建议,考生应学会调节自身心理,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如学生可经常进行自我比较,通过比较获得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信心。同时学生和家长的心态都要放松,淡化高分论成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社会对有一技之长的技校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大学生。
3、从失败到成功或者从成功到失败互相转换的情感体验
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也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初中的学生对正在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这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他们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生在不能将老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又常会被老师一味地责备为不努力、不肯学,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感,加之部分老师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望生成龙”心切,教学中一味提高教学要求,更增加了学生的失败的情感体验,其后果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想法。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教学中,教学要求更应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易一点。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人,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282-01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