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1 08:59: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效节水灌溉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效节水灌溉设计

篇(1)

0引言

高效节水灌溉包括管灌、喷灌和微灌等形式,具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水源条件适时、适量灌溉,促进作物生长,节水、省工、增产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2013年底,我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14666.67khm2,其中管灌7333.33khm2,喷灌3333.33khm2,微灌4000khm2,且增长速度迅速。目前高效节水灌溉单个泵站控制面积6.67~33.33hm2,采用人工/半自动控制方式,相配套的监控设备主要有小型控制器、变频恒压设备、传感器、电磁阀等。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泵站设备的管理和运行维护,而高效节水灌溉泵站呈现出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造成了运行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能大大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和技术发展迅速,具有覆盖面广、信号较强、传输速度快、可以有效覆盖偏远农田的特点,同时智能手机也已普及,为高效节水灌溉远程监控制管理提供了条件。于是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效节水灌溉远程监控系统,采用广泛使用的Android智能手机,利用智能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了对多个泵站参数的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了管理运行水平。

1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Android的高效节水灌溉远程监控系统是在灌溉系统的基础上,配置了传感器、视频摄像机等采集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服务器、控制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等处理控制设备,通过智能控制软件,实现了对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采集控制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数据传输层、应用系统层和展示操作层等部分组成。系统架构图如图1。采集控制层主要由信息采集和设备控制两部分组成,信息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实现,泵站控制器实现对田间水泵、电磁阀的控制;数据传输层主要由数据总线、以太网和无线网络组成,负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数据处理层主要对采集的各种数据和操作进行记录存储,建立综合数据库;应用系统层实现对整个灌溉系统的监视和控制,由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和监视系统组成;展示操作系统实现各种界面及数据的显示,并提供人机对话、操作的接口,主要由显示屏、智能移动终端等组成。本文侧重于在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的实现。

2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硬件主要包括采集数据和信息的传感器、摄像机,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数据传输设备,处理、存储数据和信息的服务器,对设备进行控制的泵站控制器,以及展示和操作的计算机及移动终端。

2.1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是监控信息化系统最基本资料,只有获取了这些数据,才能进行分析处理和决策,更好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本系统采用各种传感器对各项参数进行采集,分布在田间的传感器采用太阳能供电和无线传输方式实现。数据包括环境参数和运行设备参数,环境参数有温度、湿度、光照、雨量、气压、风向、风速、土壤水分等,分别用高精度、高灵敏的小型气象观测站和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采集节点采集并传输至泵站控制器。设备运行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压力、流量、水位、电磁阀开关状态等,通过这些参数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便于控制、调整和监测设备。采用高精度、高灵敏的传感器以测量实际实时的变化。将采集的信息数字化,并转换成4~20mA的标准输出。

2.2视频监控设备

视频监控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等。视频数据量很大,传输时要很大的带宽,从而数据流量费用也很高,本系统先把视频信号存储在硬盘录像机中,再编制处理软件,可以通过软件设定视频传输的时间段、分辨率和帧数,把视频传输到服务器,从而大大减少了传输流量,节省了费用。

2.3泵站安防设备

为了满足田间泵站无人值守的安全防范需要,每个泵站安装一套集视频监控和红外感应的远程安防报警系统。在报警被启动后,当红外感应侦测到非法闯入时,启动视频监控系统并以报警方式显示在监控屏上,对应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上也会收到相应的报警信息,同时泵站内触发启动高分贝报警器,进行警告和威慑,吓阻闯入人员的进一步行动。

2.4数据传输设备

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田间数据传输网络和远程数据传输网络。田间数据主要有土壤墒情、环境参数、视频等农作物生长环境信息及设备控制参数,土壤墒情、环境参数、电磁阀参数由田间控制箱通过有线方式采集、发送和接收,再通过自建无线网络(Zigbee)传输至泵站控制器,水泵、施肥、视频及安防等设备数据通过有线方式与泵站控制器进行传输。4G网络具有传输距离远、带宽大、速度快、建网成本低等特点,因而对于泵站和监控中心间的数据采用4G网络进行传输。所有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后,经过决策系统分析,形成灌溉控制指令,再通过无线网络,反馈到现场执行系统,借助已建成的恒压灌溉供水系统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远程智能化灌溉。

2.5展示操作设备

系统的所有功能、操作和成果需要利用展现部分通过图像形式展示出来。展现部分由图像显示工作站、监视器、视频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等组成。视频服务器运行应用程序,监视各站点视频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发出指令控制各站点的运行等。监视器可同时显示多个站点的图像,大屏幕显示器与操作工作站显示器同步显示工作画面。移动终端不仅能显示图像和参数,还能对设备进行设置和操作。

3系统软件设计

3.1系统软件架构

本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Android平台采用Html5+JqueryMobile+WebView框架,首先建立与javascript与android程序的绑定关系,Android4.2之后版本提供给js调用的函数必须带有@Javascrip-tInterface,然后使用webView.addJavascriptInter-face(newJsFace(MainActivity.this),“jsFace”)用于给HTML页面的javascript提供一个接口支持,页面js可以通过JsFace.xxx()执行这个Java中的方法,这是HTML页面与Android后台交互最重要的接口。服务器端通过MODBUS—TCP协议实时获取现场设备采集的数据,并将实时数据存入数据库,Android客户端通过HTTP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成功获取服务器端返回的JSON数组,并展现在Android界面。

3.2Android与服务器交互

Android端通过HTTP协议访问服务器,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在An-droid上发送HTTP请求的方式一般有两种,Htt-pURLConnection和HttpClient。本文采用的是Htt-pURLConnection,关键代码如下:URLuri=newURL(url);//创建URL对象HttpURLConnectionconn=(HttpURLConnec-tion)url.openConnection();conn.setConnectTimeout(5000);//设置连接超时时间conn.setRequestMethod(“GET”);//设定请求方式为GETconn.connect();//建立到远程对象的实际连接InputStreamin=conn.getInputStream();//获取服务器返回的输入流conn.disconnection();//关闭连接

3.3灌溉控制决策软件设计

灌溉控制决策软件以作物需水信息为基础,同时综合土壤、作物和气象等环境因子,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为手段,实现田间信息采集和灌溉的远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根据不同作物在各个生长期内的需水量和需水规律,结合农艺数据,建立作物的需水模型,对所收集和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并逐步把处理结果储存到相关数据库中,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决策模型。系统运行时将采集的农业现场环境信息由决策支持系统计算、分析后,给出作物的精确灌溉时间和最佳灌水量,灌溉工作则由监控系统根据决策支持系统的指令,通过WEB网页或者Android手机端自动完成灌溉、施肥等工作。

3.4Android客户端软件设计

Android端主要功能结构如图5所示,系统功能主要由六个模块组成,分别是新闻动态、排灌分布、站点监控、运行日志、站点启停和天气预报模块。新闻动态模块可以实时获取网络最新新闻,同时管理员也可以进行管理与,排灌分布模块显示各个泵站的基础工程信息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站点监控模块显示各个泵站视频监控情况和实时监测数据信息,站点启停模块可以控制泵站的开启与关闭,天气预报模块显示当地天气情况。

4系统应用

本系统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进行了实际应用。汤山街道依托水利部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项目,从2013年开始,建成了面积800hm2的高效节水灌溉区,主要作物为水稻、茶叶、苗木、果树和蔬菜等,灌溉形式为管灌、喷灌和微灌,分为46个单元,每个单元建有一座首部泵站。为了集中统一管理,本系统针对汤山街道高效节水灌溉现状,在汤山街道水利站建成了一座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内配置了服务器、操作计算机、显示大屏、视频监视器、管理系统软件等软硬件设备,在田间泵站安装了泵站控制器、田间控制器、各种传感器、摄像机、红外安防设备、无线网络等设备,管理人员手机上安装了APP软件。通过手机可以对整个灌溉系统进行参数设置、设备控制、视频查看和信息查询。设备安装调试好后,交由水利站负责运行管理,目前只需要1个专职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整个系统和泵站的管理维护任务。同时只要在Android系统手机安装软件,就可随时随地实现对灌溉系统的查询和查看,方便多人对系统的监管和了解。系统每天自动运行,对各泵站的运行状况、各参数自动记录并处理成报表,保证了整个灌溉系统的完好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6为手机APP软件界面。

5结语

本系统建成了一个集信息智能采集、传输、管理、应用与指挥决策于一体、基于Android的高效节水灌溉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多个泵站参数的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了管理运行水平,达到了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应用运行结果证明,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对整个灌溉系统进行参数设置、设备控制、视频查看和信息查询,把分散的泵站集中统一远程管理,有效地解决了管理人员短缺、维护成本高的问题。系统运行时可靠性、实时性高,有力地保证了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使用效率,对高效节水灌溉应用推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民网.水利部:力争2020年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超60%[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29/c1001—25759350.html,2014.

篇(2)

中图分类号:S6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有效缓解并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及各级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本文就以农田的节水灌溉为例,全面剖析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高效性。

一、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长远规划与建设

随着我国新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尖锐,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规模和速度都将有较快的增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实践发展,我国节水灌溉园区、农业高效用水工程建设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在某些地区、某些工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1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无长远目标、总体规划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缺乏较详尽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总体、长远规划。具体到每个大的行政区、乡镇、村也基本上没有长远的、具体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多数地区是根据当年的节水工程投资情况,选择建设地点进行建设,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问题是重复建设、浪费投资和节水效果差。

1.2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没有建立在可靠资料的基础上

目前有一定数量的节水灌溉工程处于瘫痪状态或低效运行状态,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工程的设计没有建立在可靠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如节水工程设计中,供水水源井出水能力的确定,设计中往往根据估计的流量进行。估计值往往偏大,造成运行过程中的水量不足,有时造成部分喷头不转,有时造成喷洒范围小于设计范围,出现漏喷问题等。再如,低压输水管道灌溉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中,以土壤质地单一参数选定土壤入渗参数,而后确定灌水畦田规格,造成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节水效率下降。

1.3设计标准过低,节水效果过差

据某地区面积为6万亩的节水园区的详细统计,园区内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节水灌溉面积上平均的管道密度仅有3.5~4.0米/亩,多数灌溉地块的输水管道仅在耕作条田的上游端进行了铺设,灌水畦田长度与条田的长度相等(150~200米),管道仅解决了灌水井到灌溉地块的输水问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由于管网密度不够,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仅减少了灌溉水在输水过程中的损失,而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没有提高,因此节水效果并没有大的提高。有些地区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仅停留在合流调水远浇的水平上,其效果更差。如项目区某村通过管道将14眼井并联起来合流远浇,14眼井单井工作时的出水量总和是78立方米/小时,合流后,其出水量总和仅有14~20立方米/小时。合流一方面使井、泵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出水量减小,灌溉速度减慢,延误农时,至于节水效果更无从谈起。

鉴于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就节水灌溉工程规划与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各乡村应在地区农业节水分区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乡村的整体、长远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并结合投资能力制定分期实施计划,使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有序、无浪费、高质量、整体节水效果最优的条件下进行。做到长远规划,分期实施;建设一片,见效一片。

(2)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一定要在获取详尽、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并要充分考虑未来条件变化对节水灌溉系统的影响。对于诸如供水水源流量、地下水动水位等关系到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设计参数应进行实测。

(3)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应坚持标准。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应按国家现行标准一次到位建设,分期达标的建设思路不宜采纳。

二、节水灌溉工程的类型选择问题

目前节水灌溉工程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喷灌设施的利用率低。喷灌、微喷以其其它灌水技术不可比拟的高的灌溉均匀度和灌溉水利用率达到节水的目的。因此,国内外很多国家把喷灌作为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工程类型进行推广应用,我国也不例外。近几年来,我国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大多数集中在喷灌工程的建设上,使我国的喷灌面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的种植过度分散,每户农民耕作田块的规模一般为2~7亩。这种分散的种植模式给喷灌(包括固定式和半固定式喷灌)的应用带来诸多不便。在这种种植模式下,作物不能实现统一种植,作物的需水时间和需水定额不一致,不能统一灌溉。喷灌系统灌溉时的喷洒宽度一般在20米左右,按170米的条田长度计算,喷灌单支管工作时,一次喷洒面积将在5亩以上,或许涉及到2~3户的土地,灌溉很难进行。所以使喷灌设施闲置,节水灌溉工程有投入无效益。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这种节水灌水技术在农村普遍受到欢迎,其主要原因有:①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可以很好地解决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高度分散种植管理模式下的灌溉问题;②灌溉水供水速度快;③输水工程中的输水损失小;④在合理的畦田规格和单宽流量下可获的90%以上的田间水有效利用率。⑤相对喷灌而言,灌溉水压力低,长期能耗少,

灌溉水成本低;⑥工程管理简单方便,供水可靠,农民的灌溉可按单用户进行,不涉及其他用户。

理论计算和灌水实际都表明,如果低压输水管道灌溉的畦田规格和单宽灌水流量设计合理,井灌条件下的低压输水管道灌溉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5以上是完全可能的,基本上达到了喷灌条件下的有效利用率。因此,鉴于我国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除了应加快研制适应我国土地分散种植模式下的喷灌设施外,在节水工程的建设中,应坚持高标准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优先的原则,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和地块发展喷灌。

三、节水工程建设与农民增收问题

节水灌溉工程利用率低的另一原因涉及节水灌溉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问题。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在带来节水效益的同时,或多或少要增加灌溉水的供水成本或劳务投入。如喷灌、微喷、滴灌,由于灌溉水为有压水,需消耗一定能量给灌溉水加压,使得灌溉水的成本提高;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条件下,需要增加修筑田埂的劳务输出等。农民并不关心节水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能在他们经营的土地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净收益。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农民宁愿多支付用水的水费,而不愿意投入时间去修筑高规格的田间畦埂,而把修埂的时间用于外出打工,以打工挣来的钱来抵偿超额用水的水费。因此,在节水工程的建设中,应充分把节水与农民的增收结合起来。可采取的措施有:

(1)提高节水高效用水工程供水的保证程度。通过提高节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程度,为农民种植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促进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激发农民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2)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降低节水灌溉工程的供水成本。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到位的管理,降低工程的运行费,减少管理费用中的人工费比例,降低供水成本,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调动他们使用节水工程的自觉性。

(3)优先在水资源极度短缺地区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在水资源极度短缺地区一方面节水增效效果明显,另一方面群众节水积极性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水灌溉工程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我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 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设计人员在设计节水灌溉工程时,没有对工程项目内的土壤、种植结构、水质情况等进行认真的勘察,主要是依赖以往的资料和自己的经验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而节水灌溉工程一旦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以至于很多节水灌溉工程不能正常使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主要原因是节水灌溉工程没有明确的产权归属,缺乏足够的配套资金和有效的管理方法。节水灌溉工程内的种植结构也存在着严重不合理现象,主要还是以春种玉米秋种小麦的传统种植方式为主,缺乏相应的高效农业,即使有,覆盖面积也比较少,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促进农业的增长和农民的增收,进而影响了整个灌溉区的经济收入。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2.1 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 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2 利用3S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3 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4 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3 结语

总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有利于节约有效的水资源,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征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玉娟,吴欢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09).

[2] 滕金福.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篇(4)

关键词:

新形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0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丰富我国的水资源,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节水灌溉技术,在新形势下,更需要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效能。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会凭自己的经验,或参考以往的资料开展设计工作,而不是对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考察,导致节水灌溉的规划设计不合理。比如,设计师本该对项目区域内的土壤、水源、水质、种植结构等,进行实地考察,并认真分析考察结果,总结会对节水灌溉工程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同时请教专业人员一起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但设计师为简化设计程序,往往会忽略实地考察这一环节,而是直接参考已有的资料,凭借自己的设计经验,就开始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由于缺乏一手资料,使得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与项目的实际情况有出入,从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出节水灌溉的作用。

1.2缺乏完善的投入机制

国家为大力发展农业,在节水灌溉方面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尽管如此,各个地区的财政投入仍然无法满足节水灌溉的实际需求。由于农业属于弱势产业,作为农业发展主力军的农民,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而节水灌溉中的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若想达到更加高效的效果,就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这是广大农民群体无法承受的。而国家对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无法维持节水灌溉项目的运行维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节水灌溉的发展速度。

1.3缺乏健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我国在一些地区事先投入兴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其他地区积极响应,也开始在农田水利中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但是,人们的节水灌溉意识却没有随之被强化,且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项目的资金投入比较大,短时间内见不到成效,所以能将节水灌溉落实到位的覆盖面积其实是非常少的。此外,市场上的节水灌溉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加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能够承担节水灌溉设备生产的企业还没出现,从而导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不健全。

2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策略

2.1加大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是推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难以快速发展,原因就在于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且农民在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与收益相距甚远。尽管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在农田水利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规模非常庞大,小规模的节水灌溉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因此,与农业发展相关的部门应加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首先,要增加融资渠道,可适当的放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贷款条件,并通过国家补息和贴息的方式来扩宽融资渠道,为节水灌溉工程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其次,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委员会,确保资金的去向,保证其是真正被用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再次,相关政府要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机制,保证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是真正的加大了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

2.2开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新技术并加以推广

在开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新技术的过程中,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研发出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并且,国家应组织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培训活动,并定期召开相关的研讨会,让研究人员在交流学术的同时,对群众普及节水灌溉知识,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学习和使用热情,让全社会的成员都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开发出新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后,要尽快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而国家则应该对相应的设备制造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另外,在推广节水灌溉设备时,可将这些设备与其他相关的产品共同编入农资产品目录中,通过农资产品的增值税政策,节水灌溉设备就能享有税收减免权,通过降低购买成本的方式来增强广大农民群体对节水灌溉设备的购买力,从而扩宽设备的推广范围。

2.3将节水灌溉技术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节水灌溉信息化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起高效的节水灌溉试验基础平台,用于研发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将其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推广。节水灌溉试验平台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不同的农作物需要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水质条件,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特点选取适宜的节水灌溉方法,从而提升节水灌溉的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能自动采集到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同时将这些信息共享出来。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高滴灌的精确度,并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自动调整灌溉量。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约水资源,及时满足农作物对水的需求,还能提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质量,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创新,并且越来越多样化,因而能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农作物需水不及时等问题。为促进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资金投入,开发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推广,同时还要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信息化发展,从而加速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作者:樊超峰 单位:郓城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政府对其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高效节水灌溉作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效实施该工作也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就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现状来看,虽然采取了诸多措施对其进行完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人员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就必须结合目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脚步。

1 当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新农村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传统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确保其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就必须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规划措施。然而就我国目前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现状来看,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过分依赖以往的勘察资料,而忽略了农村的发展脚步在不断加快,以往资料的参考性必然会降低,如果一味依赖以往资料,设计之前不对项目区内的种植结构进行分析,不对项目区的水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也不对项目区的土壤进行精确分析等,那么势必会导致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不合理。此外,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在设计的时候不依靠勘察资料,仅仅凭借经验对工程进行设计,常常在没有了解具体情况的时候就开始设计,这样势必会导致大量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不仅不能够实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而且还会增加工程设计的成本。

1.2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

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节水灌溉工程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质量的控制力度,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相关的施工部门,对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都给予了全面的分析和控制,甚至有些领导还会亲临施工现场监督施工情况。但是,当节水灌溉工程一旦建设成功,实际投入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是极为普遍的。正是由于这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从而导致节水灌溉工程从投入使用的那一天,其所发挥的作用便逐渐降低,最后导致无法正常使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不够明晰,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配套资金。如果想要将这种现象有效解决,相关部门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并根据工程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确保每项制度能够切实落实。

1.3 种植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帮助农民增产增效也成为了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此项任务的推动下,节水灌溉工程应运而生,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在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对种植方式的观念仍然局限在传统的层次上,依旧以春天种玉米,秋天种小麦的形式为主,即使有部门进行高效农业生产,但是其覆盖面却仍然较小,从而导致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农民的整体收入也得不到明显提升。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对种植的观念,做好新种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真正将种植结构进行优化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脚步。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标顺利实现,相关部门就必须对目前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每个农村的实际情况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合理使用,本文就目前农村发展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需求,来阐述其未来的发展思路,以此来为今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1 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农业发展相结合

面对我国目前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保证我国水资源持续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必须要对当地的水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尽可能对水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在对水资源进行分配的时候,要严格遵循“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原则,将水资源用在每一个必须利用的地方,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在确保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农业发展有效结合。

2.2 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通常情况下,如果能够确保节水灌溉工程正常规划设计和使用,那么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水利工程建设。因此,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是不容忽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具体特点以及当地农村水资源的情况来对各项指标进行合理制定。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工程选址,要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要优先选择缺水严重的地区,其次是要优先选择示范工程能够有效使用的地区,最后是要优先选择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且种植作物多的经济类作物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3 不断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所呈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提升,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建立在生物技术之上的调控灌溉技术,一种是建立在3S 技术之上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无论是哪一种技术,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效节水灌溉的使用效果,给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局势下,相关工作人员还要不断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来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 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而其管理是高效节水灌溉的关键。为了保证已经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长期运行,相关部门必须对其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了保证工程管理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乡镇村组协调合作管理,明确其责权利,将制度落实到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长期发挥其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节水灌溉工程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会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够确保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正常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关部门人员就必须在重视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提高对工程的日常管理。此外还要根据当地农村的情况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以此来提高广大群众的收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1]王继峰.探索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

篇(6)

1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十分贫乏,因此,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水资源予以高效利用,是我国发展农业经济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积极发展农田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因此应大力建设农田节水灌溉设施,可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的科学的灌溉方案,立足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等,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针对性的灌溉,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在保证农作物生长需求,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也达到了理想的水资源节约效果,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2.1做好前期调研和勘察

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农作物种植及水资源状况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时,首先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和勘察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和详细勘察,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此外,还应结合第一手资料,对各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背景和设计可能性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农业发展需求。

2.2积极应用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在农田节水灌溉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各种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农田水利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各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也被逐渐的研发出来,并应用于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之中。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节水灌溉工程,便需要积极应用各种新技术。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节水灌溉新技术包括利用最新的智能技术提高节水灌溉的相关技术和建立在3S技术上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建立在生物技术上的调控灌溉技术等。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不同地区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技术进行选择和应用,以更好地促进本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在不同地区,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也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前期的工程选址阶段,要注意优先选择严重缺水或地面高低不平的地区、种植种类比较多的地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注意根据当地的农作物需水情况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对当地的水资源予以最大化的可持续利用。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要注意立足高效节水灌溉的相关特征,制定一定的指标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尽可能应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工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从而更好地建设现代化与信息化并存的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保证后续的工程实施效果。

2.4做好节水灌溉科学管理

为保证节水灌溉的发展效果,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积极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各项节水农业建设的科学开展。其次,要注重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以及各种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等,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密切的观察。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对相应的节水灌溉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更好地节水灌溉效果。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动态监测不同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按照相应的监测数据结果进行适当的管理,以提高管理质量。

篇(7)

引言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主要问题:

一是对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不合理。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依据的资料常常是过时的,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从而使得设计的水利灌溉工程并不合理;二是不够重视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要求相对比较高,工程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对灌溉节水工程的施工阶段,然而在节水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出现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其进行管理的现象;三是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建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然而因为受传统的种植方式以及种植观念的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没有多少变化,采用的种植方式还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这就使得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地发挥增效以及增产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在农田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区域之内,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努力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2.1 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 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2 利用3S 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 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 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3 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4 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2.4节水灌溉政策的制定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方面,需要国家扶持。对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订购,需设立专项补贴政策。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国家可以通过金融单位制定一些政策,也可以采用降低税收等政策,鼓励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提高农民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要得到大力发展,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不仅仅能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高静萍,姚萍.对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2]杨志刚,柳京华,姬燕茹.漯河市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及发展思路[J].地下水.2010(05)

篇(8)

2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3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3.1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3.2利用3S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3.3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3.4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篇(9)

1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临泽县水资源短缺,水利工程灌溉设施配套不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灌溉方式相对落后,灌水技术水平较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要求,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高效节水工程积累经验、典型示范的需要。临泽县水资源短缺,通过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配套完善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农村工作协调发展,推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必须走高效节水灌溉之路。

2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2.1农业节水发展情况

临泽县是甘肃省主要产粮县和全国最主要的制种玉米基地,农业整体发展基本形成了区位优势显著、市场优势突出、竞争优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制种、草畜、果蔬、轻工原料等支柱产业。临泽县紧紧抓住被水利部确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和推进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机遇,不断深化水权制度改革,系统推进农业领域的节水工作,积极推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地(产)、配水到户、公共参与”的运行机制,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布局”的原则,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同时,推广了一批地膜覆盖、垄作沟灌、小畦灌溉、无土栽培、温室节水微喷滴灌、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实用技术,初步实现了现代农业高科技起步、高技术组装配套、高效益经营的发展目标。

2.2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是均分布在临泽县农业生产的粮食主产区。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良好,耕地集中连片,光热资源丰富;群众对加强和改进农业基础设施愿望十分强烈,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较高。但项目区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要求,水利基础设施尤其是田间工程较薄弱,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2.3高效节水灌溉方法

高效节水灌溉与传统的灌溉方法相比具有节水、节能、节肥、节地、省工、省时、增产、增效的特点。通过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改善小型农田水利运行状况,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农业灌溉条件进一步改善,能促进农田灌排体系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大大提升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降低生产风险和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减少农民浇水灌溉的时间、降低水费开支,从而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使农业作物增产,增加农民收入。

3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目前我国把节水农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在旱涝灾害日益频繁、水资源紧缺状况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及早抓好高效节水工作,将会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显著地有利影响。发展高效农业,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改变和调整传统种植结构和方式,在目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最好的出路就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单位水量产出效益,高效节水灌溉是重要手段之一。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要求。临泽县作为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县,通过大力实践和积极探索,探索了一条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新经济结构模式,积累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农业”、“水权交易激活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经验。节水之路刚刚步入轨道,只有通过发展高效节水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优化调整用水结构,增强水资源保障供给能力,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3.1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

一是农村庭院绿化、林带防风固沙、退耕还林还草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诸多措施,因缺水灌溉,举步维艰;二是由于地表水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补充灌溉可能导致水土资源极不平衡;三是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加快。因此只有加大田间节水灌溉力度,走高效节水之路,才能彻底改变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形成通畅、清洁的农村水网,增强水系自净能力、提高防污控污能力,使农村水环境得到涵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3.2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为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高效节水工程积累经验、典型示范的需要。从整体上看,现阶段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抗灾能力较差,科技贡献率较低,投入产出比相对较小,这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另外,多数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对于新的节水措施,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节水措施适应性、经济性以及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有利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4结语

在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其中,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非常的严重,为此,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有着无限的发展使用空间,并且这将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水利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可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看到技术自身所具备的局限特征,伴随着深入化的研究,我们坚信,未来不久的时间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将为我国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我国农业快速稳定的发展下去。

篇(10)

宁夏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针对农业灌溉用水比例高、节水潜力大的特点,当地开展了喷灌、微灌试验示范,可是发展效果一直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各方面节水意识提高,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又有了新发展。然而如何更大规模推进可持续性、良性运行的高效节水灌溉,需要更多方面的关注与实践。

一、宁夏地区水资源条件概述

1、总体情况

宁夏当地水资源总量11.63亿m3 ,其中地表水9.49亿m3 ,用水主要依赖黄河过境水,宁夏可耗用黄河水资源量40亿m3 ,但近几年来,宁夏实际分配的耗黄水量34.96亿m3 ,计入当地已耗水资源量,全区耗水量为37.2亿m3 ,农业、工业、生活耗水比例为91.7%:5.7%:2.6%,引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3。

2、 水资源利用特点

第一,从平均耕地占有水资源量看,北部552m3 、中部108m3 、南部19 m3 ;从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看,北部928m3 、中部375m3 、南部76 m3 ;从供用水条件看,北部42.7万hm2 灌区依托庞大的自流灌溉体系,主要利用黄河水和少量浅层地下水,亩均耗水量443 m3 ,中部12.5万hm2 扬水灌区,依托大中型扬黄工程,主要利用黄河水,亩均耗水量342 m3 ,还有少量的集雨工程,南部灌溉面积3.3万hm2 左右,依托库、坝、井、窖等工程,主要利用保证率较低的当地径流和地下水,亩均耗水量160 m3 。

3、 治水思路

随着宁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形式更加严峻,初步预测,在目前用水水平下,宁夏缺水约4.10亿m3 。

宁夏缓解此问题的治水思路是:北部以挖潜水节水为重点,采取综合节水措施,进一步完善灌排和防洪工程体系,实现黄河水、地下水和洪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现代节水型灌区;中部以调水和雨水集蓄为重点,加强扬黄工程的联调配套,实现黄河水、当地雨洪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解决群众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南部以水资源开发保护为重点,加快建设库、坝、井、窖工程联调体系,实现库井水和雨洪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宁夏高效节水灌溉推广过程中问题分析

滴灌技术的优势在宁夏推广过程中已得以体现。然而,由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起步较晚,一些政策、技术还不完善,目前仍然在摸索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策方面的激励

目前还没有专门鼓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政策,现有相关政策缺乏约束和激励机制,政策难以落实到位,且大多停留在号召层面,政策激励不到位。一方面,目前末级渠系主要有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缺乏针对农民的节水激励机制,导致农民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主要依靠水费收入的自收自支水管单位,节水与收益的错位,使得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的自身动力不足。由此,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在经济收益上对已经拥有长期便利灌溉条件的农民和靠水费维持运行的水管单位而言,缺乏吸引力。

2、选点不当,设计不合理

一种情况是对供水的水源考虑不周,特别是应用黄河水发展滴灌,对泥沙净化处理简单,过滤设备选型不当,达不到滴灌对水质的要求,运行时频繁冲过滤设备,使得供水不及时,工程达不到设计要求。另一种情况是没有掌握作物需水规律和建立滴灌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工程设计、建设运行后满足不了作物需水要求,产量下降。工程效益低下导致几年后便报废。

3、农业耕作、施肥与栽培的配套技术不足

一些工程灌溉都能满足作物要求,但缺乏与高效节水技术配套的农业耕作、田间管理与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致使滴灌作物产量不高,达不到节水高效的目标。

4、工程重建轻管

许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筹建时,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一旦工程投入运行后,往往忽视了管理运行工作。或是管理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运行经费不落实;或是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素质低,运行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机灌溉配水不及时;或是水费计收不合理,没有计入设备更新维护费,无力维护工程正常运行等。这些原因致使工程不能持续发挥效益,乃至搁置或废弃。

5、技术指导与相应培训不到位

一方面,由于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民不了解灌溉周期和灌溉量要根据当地气候和植物不同生长阶段而调整,始终采用同一灌溉制度。另一方面,技术培训不到位,用户认识有限。如对滴灌过滤器、安全阀到呢个重要部件的作用认识不足,用户没有按要求勤冲洗且任意调节阀门,使系统压力在低于设计要求状态下一直运行,既降低了滴灌效率,又缩短了滴灌管线使用寿命。

6、缺乏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高效节水的喷灌、微灌技术需要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物统一种植。高效节水灌溉的运行管理需要规模化和集约化土地经营体制。现行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而与之相对的现代农业灌溉规模一般要求较大。农民自主分散经营,土地条块分割,种植结构多样化,缺乏规模化、集约化土地经营,对实行集中连片灌溉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也造成了灌区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瓶颈。

三、宁夏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的措施

1、基本思路与目标的确定

宁夏节水灌溉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但是与国家要求大力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相比,当地不同区域的认识程度和组织领导参差不齐,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很薄弱。在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中,宁夏要按照控制耗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的水资源管理要求展开,基本思路是:

1.1 按照分区治水思路,以转变农业用水观念为重点,进一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程度。通过构建宁夏水资源合理配置工程与管理体系,更好地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

1.2 以宁夏特色农业主导性产业为对象,以加快农户增产增收为目标,有限发展微灌及喷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合理确定灌溉定额,强力构建水、肥、盐调控一体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1.3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国家大力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试验示范区建设与全面推进节水技术并举。

2、总体规划与重点

宁夏高效节水灌溉适宜规模为13.3万hm2 左右,重点是微灌技术,适度发展管灌和喷灌,规模比例由6.60%提高到23.35%;发展区域为宁夏北部、中部和南部,重点是北部调整种植结构,中部、南部提高用水效益;发展对象为宁夏已经确定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重点是筛选适合的特色经济作物,突出经济效益。

3、发展计划与效果

宁夏以往经验启示:第一,反战计划能否可持续性,与农户接受程度、水资源保障程度、土地经营模式、种植作物合适、多种技术协调、材料设备便利、项目资金有力、领导重视程度等有关,其中,农户、水资源、领导三方面是最重要的因素;第二,发展计划是否执行好,有关方面的贡献率是:水利占30%、农业占40%、科技占15%、服务管理占15%。第三,示范区选择条件是:相对缺水、农户自愿、土地集中、特色突出、劳动力缺少,其中,农户接受是高效节水灌溉有生命力的关键;第四,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同。

4、保障措施与建设

4.1 加强组织领导,目标分解落实

区、市政、县、乡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目标落实到各部门,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做到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推进节水灌溉的发展。

4.2 突出增收和节水,做好顶层规划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节水的认识高度,在农民增收,农业节水,生态良好的基础上,结合分区治水思路、灌区实际状况、社会经济水平和投入水平,做好具有长远、系统性和重点突出的高效节水灌溉顶层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发展规模、灌水方式,有步骤推进项目建设。

4.3 从特色作物入手,科学确定灌溉制度

要结合《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在不同区域对葡萄、红枣、枸杞、设施温棚、大地蔬菜、经果林,以及马铃薯、压砂瓜等作物开展节水灌溉试验和调查研究,合理确定有利于作物高品质、农户高收入、田间好管理的节水灌溉制度。

4.4 发挥示范区作用,增强后续服务能力

要通过示范区引领作用,从偏重水利单项技术想技术的组装配套、综合集成方面发展,增强作物栽培、农机配套、土地管理等方面服务能力,不断解决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环节的技术难点。好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结合,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结合,全程灌溉节水与抗旱节水结合。

4.5 集合参与者智慧,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要搭建起不同层次与环节的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如自治区级的顶层技术队伍、市县级的推广与服务队伍、农户级的田间能手,更好满足宁夏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过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血液的化学元素 下一篇: 智能合同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