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9: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能力分析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预警是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财务风险预警的重点是抓住小范围、低程度的财务风险事件与财务状况变化,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小事件引发大风险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企业管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渗透到财务管理中,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而财务风险预警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依赖的技术工作,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如何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帮助管理者准确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指导风险应对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财务损失,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知识本体(ontology)方法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探索科学化、智能化和系统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基于知识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求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在收集大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等方法,设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警戒线,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对不同性质和程度的财务风险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可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捕获企业内外部信息并形成有用的知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满足如下四点需求。
一是信息收集与转换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内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并进行分析转换,按一定形式和规则存入知识库。
二是预警指标管理与更新功能。系统应建立起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其中的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利用财务风险信息子系统提供的资料,计算出具体的指标值,供综合评价和预警使用。
三是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各种风险指标的值,利用各种科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企业目前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该功能是根据对企业运营过程跟踪、监测的结果,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作出判断,找出企业财务运行中潜在的危险。
四是财务风险报警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风险指标值、综合评价值以及预测值,按照一定的报警模式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
笔者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研究中引入本体的概念,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用于研究客观世界本质。在本体中概念的关系可以被描述得更加广泛、详细、深入和全面,通过对概念添加属性值,以及在属性与属性之间添加映射关系,一些不便描述的语义关系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来。同时,在本体中可以使用形式语言,这就为实现知识检索创造了条件。在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形式化定义后,本体概念模型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理解的唯一性和精确性;另外,利用本体技术对知识的联系进行形式化映射,可以产生和约束新的知识规则,增加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表示方法的实用性。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知识本体建模
通过分析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知识的概念、关系和知识结构,采用分层次的思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本体,并分别对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和财务状况监控知识与案例进行形式化描述。本系统模型建立概念本体,评价模型本体、指标本体、资源本体和通讯本体等。下面以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为例说明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建模。
概念本体是用来描述某个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本体,这些概念是被该领域内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概念是对事物认知的抽象,包含的内容很广,与模型相关的内容有:关系、函数、公理与实例等;关系表达了财务风险预警领域内概念间的互相作用,n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R:Cl×C2×…×Cn;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概念关系,表示在n元关系中确定了n-1个概念,则第n个概念是唯一的,即F:Cl×C2×…×Cn-1Cn;公理表示永远为真的概念,即真命题;实例是具体的模型元素。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形式化定义如下。
CO::=(Fn,Cc,R,Ac,Ic)。
其中,Fn是领域名,Cc是领域内的术语集,R是关系集,Ac是公理集,Ic是实例集。
R形式化为:R::=(Ra,Rc),Ra是Cc上的属性集,形式化为:Ra::=(dc:Identifier,dc:Title,dc:Creator,dc:Description,dc:Date),前缀dc表示重用DC元数据集中的标识符、题名、创建者、描述及日期元素;Rc是术语间的关系集,Rc域是Cc1×Cc1,形式化为:R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Equal,Pre,Next),SubConceptOf和SuperConceptOf
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IsPartof和HasPart是聚集关系,Equal是等价关系,Pre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前驱关系,Next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后继关系。Ac是公理集,Ac形式化为:A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PreNext-,IsPartOfIsPartof*,HasPartHasPart*,EqualEqual*,……),表达了SubConceptOf和SuperConc-
eptOf,IsPartOf和HasPart,Pre和Next都是逆反关系,IsPartOf和HasPart和Equal都是可传递的。Ic形式化为:Ic::=(IRa,IRc),IRa是属性集实例,IRc是概念的关系实例。
概念是对人类知识的抽象,概念本体是按照分类法来组织领域概念及其客观关系的,概念本体作为一类独立的本体存在,由领域专家或知识工程师管理。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的描述说明如下:
Fn=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
Cc=(Z计分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多元逻辑(logit)模型,F计分模型……);
IRa={(“Prop1”,“Z计分模型”,“Z-score”,“通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五种财务比率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警企业财务风险。”),(“Prop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Neural-Network”,“通过大量神经元的复杂连接,采用由底到顶的学习方法,以自组织和非线性动力学所形成的并列分布方式处理非语言化的财务模式信息,达到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目标”),……};
IRc={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Z计分模型),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IsPartOf(Z计分模型,函数形式),IsPartOf(Z计分模型,参数指标),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算法),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矩阵),……}。
三、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通过分析基于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模型及需求,本文提出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2概念地图及其理论基础
2.1概念地图的定义及构成现代心理学认为,概念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面对一个复杂事物,人类的思维过程表现为对该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以达到了解认知该事物的目标。因此,概念被认为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单位。在任何学科中,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若干主线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清晰地表达同一主题不同概念间的层级关系,约瑟夫•D•诺瓦克(Jo-sephD.Novak)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概念地图这一可视化工具用来组织和表现概念及其关系。具体而言,概念地图是学习者将某一领域内不同层级的若干概念按其内在关联关系以层级结构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一种可视化概念网络,是对特定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图形化表征。具体而言,概念地图主要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三个组成部分。其中,节点表示不同的概念;连线用于连接不同节点上的概念,表示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连线通过箭头可以表现单向或双向关系;连接词则是连线上的文字,用于描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是”“包括”“表示为”等。在概念地图中,学习者将核心概念置于地图的上端,然后按照等级依次排列具体概念,之后用连线将相关概念连接,并在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便完成了一系列概念之间关系的建构,以可视化方式反映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过程。有研究表明,人类通过视觉可以获得外在世界信息的80%左右,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比文字信息快6000倍,“百闻不如一见”这一俗语就形象地表达出视觉在人类感知能力中的重要性。通过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进概念地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学生不再被动地记录老师的讲稿和阅读教材的一串串长句,而是积极地对概念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并和老师进行积极对话,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2概念地图的理论基础
2.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提出,其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是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是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资源、基于探索,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即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技术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完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形成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2.2有意义学习理论DavidAusubel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认为先前知识(priorknowledge)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框架(framework),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正如Novak在其著作《Learninghowtolearn》中做出的如下论断,“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概念与命题同化于既有的认知架构之中。”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调用已有知识建立其与新知识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清晰表达这一关系,以完成自身的知识建构过程。概念地图正是帮助学习者在对概念具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描述若干概念及其间的结构关系以完成知识建构过程的有效工具。
3概念地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教学中的应用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材第一章“总论”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定义及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础概念。其中,财务会计定义涉及3个层次14个概念,财务会计目标涉及2个层次3个概念,会计假设涉及2个层次5个概念,会计要素涉及3个层次9个概念,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涉及2个层次9个概念,具有概念数量多、结构层次复杂等特点。并且,这些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专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基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中涉及概念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学生已对这些概念具备初步认识的学情,教师可以引进概念地图这一可视化技术工具帮助学生在厘清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建构概念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中引进概念地图工具的具体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3.1搜集概念概念地图是帮助学生建立稳定概念结构的可视化技术工具,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其成败与否的关键。因此,从构建概念地图的第一步———搜集概念环节起,教师就需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放在教学设计的首要位置。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财务会计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财务会计要素的组成是什么?”“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有哪些?”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把全部学生分成5个小组,各自选择一个问题,模仿“成语接龙”游戏,由小组成员依次说出一个相关概念并由代表在黑板上记录,用时短的小组为胜。这一游戏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营造平等活泼、积极踊跃、互助互学的课堂氛围,为概念地图的导入奠定良好基础。“搜集概念”环节完成后,学生就可以看到黑板上列出的一系列财务会计相关概念。这些概念繁多而杂乱,一方面说明学生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已对其具有初步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对其认识仍然处于模糊状态。
3.2厘清概念此时,教师进一步提出“我确实认识这些概念吗?”这一问题,引导各小组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上述概念的内涵,同时锻炼学生主动学习、口头表达、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轮流参与各小组讨论,确保讨论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上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修正黑板上列出的不准确概念,逐一厘清各个概念的内涵,并启发学生认识概念在黑板上混乱分布的真实原因。经过“厘清概念”环节,师生最终确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涉及的重要概念如下:财务会计定义、财务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程序、工作成果、交易、事项、反映、监督、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资产负债表要素、利润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客观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3.3概念分层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概念按照财务会计定义、财务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主线先进行分类,然后按照概念的不同隶属关系进行分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概念分层结果如下:主线一:财务会计定义—对象———交易、事项———职能———反映、监督———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成果———财务报告;主线二:财务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主线三: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主线四: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主线五: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3.4建立连接概念分层完成后,教师演示概念地图工具节点和连线的绘制方法。首先,把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第一章“总论”的核心概念———“财务会计”写在黑板最上端;其次,把分层后的所有概念依次列示在黑板上,并用表示不同节点的长方形或者椭圆形框好;然后,以涉及概念最少的“财务会计目标”为例,用连线连接所有节点,并用箭头表示连线方向,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概念地图的框架;最后,引导学生使用连线连接不同层次的其他概念。
3.5标示连接词在上述概念地图框架的基础上,教师继续以“财务会计目标”为例,指导学生在连线之上斟酌使用“是”“包括”等简练准确的词语表明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若干个完整命题。演示完成后,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绘制其他四条主线的概念地图。鉴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概念地图,教师在学生绘图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尝试并注意观察记录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及疑惑,为后续讲解收集素材,以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地图这一可视化工具。
3.6完成概念地图教师展示各小组制作的分主线概念地图,发动学生思考讨论,找出其中错误,提出修改意见。在各小组的分主线概念地图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第一章“总论”的完整概念地图如图1所示。因篇幅所限,图1中的财务会计定义与财务会计目标两个分主线概念地图调换了位置。
4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应用概念地图应注意的问题
4.1课堂和谐氛围的创建概念地图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教学流程、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地图制作方法等。其中,营造一个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是教师的首要工作。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70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2
1 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需要。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改善对投资机会的把握、有效降低项目的风险等级、提升项目的投资收益能力。第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来管理、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第三,企业应对外部竞争的需要。企业为改善自身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对自身的流程再造、方法改进、设备更新等都须依靠技改项目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手术”,而项目概念阶段的科学管理对项目整个周期的全面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第四,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加强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概念阶段的科学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科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1.2 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的可行性
第一,企业技改工程建设项目的大型、复杂、一次性活动、周期长、容量大、环节多等特点,特别适用也更能显示出项目管理技术应用的优越性。第二,应用项目管理技术对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进行管理更能有效控制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费用等关键因素,是非常可行的。
2 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概念阶段科学管理的基本步骤
2.1 需求识别
需求识别具体包括以下4方面的内容。
2.1.1 需求收集
2.1.2 需求识别
需求识别是对分类需求进行识别,最后形成与项目有关的确定需求。对项目的需求识别方法有许多,本文采用需求分析表(如表2)的方法对所有收集来的需求打分。
通过填写需求分析表,按项目需求识别逻辑关系,依据需求分析表打出的分值来判定每一项需求是否为项目有关的确定需求,并在需求收集与识别表中填写“需求列表”项(列)。
2.1.3 关键需求
关键需求在确定需求明确后,采用集体讨论或广发问卷的方法认定。认定后,将其序号填入项目需求收集与识别表的“关键需求”项。次要关键需求和关联需求通过同类方法确定。
2.1.4 需求建议书
项目的需求建议书通过描述需求收集与识别过程来编制,最终提出项目关键需求和建议书结论,同时提出需求分析建议。单一性项目也可不提供需求建议书。
2.2 项目构思
项目构思即按项目关键需求编制项目总体方案,可委托专业咨询单位完成。构思步骤如下:根据年产量确定流量规模―关注土地、总投资等约束―拟制流程和布局,适当考虑新技术和设备―关注建筑的安全距离―就近布置动力、能源等辅助设施―确定建筑主体参数―考虑建筑的协调感、美化需求等因素―考虑消防、环保等要求―补充、完善未明确的外延和内涵―多构思方案的讨论、筛选―方案总体定型、确认―提出成本组成、资金筹措和调配方案―资源约束条件和风险识别及其化解预案―运营预期的经济效益―运营预期的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基本关注要素。
构思完成后,以文字描述结合图形的方式提交构思总体方案,包含设备表、投资表、经济预期、总体进度等。
2.3 可行性论证
主要论证项目的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经济合理性与赢利性、实施的可能性与风险。基本步骤有以下几点。
2.3.1 能力测算及选型
确定生产规模,依据工作制度、分班制度、保养制度计算设备综合利用系数等,形成设备或装置的初步选型。
2.3.2 建设场地论证
项目布局应结合项目用地、内外部现有设施、人流和物流等情况,考虑资源流动最短、盘活现有资源、协调周边环境、足够的安全距离等因素。
2.3.3 财务评价
第一,评价依据。财务评价的依据为最新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建设方实际财务数据等。
第二,基础数据的确定。(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产品纲领包括所有产品的类型与名称,评价时长包含建设期和达产期。(2)项目计算期及生产计划安排:明确项目计算期年限,包括建设期年限、建设与生产的关系、何时达到设计能力、运营期为多少年等。(3)资金使用计划:根据设定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提出项目建设投资拟安排在几年内全部完成建设和调试、逐年的资金投入比例,并形成资金使用计划与筹措表。(4)流动资金:依据行业及地方对流动资金的估算要求,按实估算项目流动资金,可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等,并明确流动资金的来源。(5)利用原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情况,对利用情况和数量进行说明。(6)盈余公积金:明确提取方法与提取比例。(7)评价参数:产品生产融资前的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
第三,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1)总成本测算:提出外购原材料、主要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折旧、修理费及其他费用等的数据,说明数据来源的方法及参照依据、预期等,形成项目的总成本费用估算。(2)营业收入、税金、利润测算:对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税金、利润测算,结合产品纲领形成总利润额,并提出各项数据的测算原则和依据。
第四,财务分析。(1)盈利能力分析:计算指标包括增量投资、全部投资。提出财务评价指标表现出的具体意见,增量投资及全部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与基准收益率的对比情况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情况;财务净现值对比情况表明项目盈利能力情况;项目投资回收期与基准投资回收期对比情况表明投资回收能力情况。需附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增量投资、全部投资)等。(2)偿债能力-资产负债分析:编制资产负债表,明确新项目投产时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提出项目投产后各年上述指标变化情况,明确表明项目的偿债能力及快速偿债能力情况。(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编制项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得出计算期内的投资、融资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计算净现金流量和累计盈余,提出计算期内各年资金平衡和盈余情况,表明项目净现金流量是否可维持正常运营和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情况。
第五,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的(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盈亏平衡点BEP(%)公式为:年固定成本/(年营业收入-年可变成本-年营业税金及附加)*100%=A%。即当生产负荷超过A%时,本项目可以盈利。(2)敏感性分析分别就产品价格、经营成本、建设投资和产品产量等因素,对项目全部投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单敏感性分析,形成敏感性分析表和敏感度系数分析表。分析提出各因素变化对项目投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并将变化因素按敏感程度排序;提出这些因素在一定变化范围内,所有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与基准收益率对比情况,明确表明项目总体风险情况。
第六,财务评价结论。通过对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从财务角度明确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财务效益情况。最终说明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2.3.4 社会影响分析与评价
实施项目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效益的影响,实施项目对社会效益的影响、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情况,特别是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
2.4 提出项目建议书
内容包括:建设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市场分析、选址、建设条件、建设方案、节能、环保、消防、安全、卫生、实施方案、投资估算、经济分析与评价、社会影响分析与评价等。
3 企业工程项目概念阶段管理的实施保障
3.1 制度保障
规范的程序、严格的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保证。项目的管理制度必须在概念阶段或之前完成建立。
3.2 建立流程化的信息化平台
建立包括客户、项目、报价、合同、回款、售后、费用、日程、公告、知识库、备忘录、个性网址、邮件、图表统计、自动提醒、团队管理等功能模块的信息平台,对项目管理具有较强的管理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3.3 组织全面、正确的项目需求识别
项目需求识别的过程按逻辑关系的先后分为3个步骤(过程),即项目需求的收集、项目需求的识别、拟制项目需求建议书。把握好项目的需求,以项目的关键需求为重点展开,考虑如投资、环境、约束、成本、技术和基本风险等相关因素形成总体方案的构思。
3.4 确实抓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作
技术分析论证是否确实落实并满足项目需求;投资分析论证是否赢利;风险评估识别风险和化解方法。
3.5 提高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一是要尽可能识别项目的需求,二是要尽可能细化项目方案,三是要提高项目方案的论证水平,四是适当考虑市场因素对投资的影响。
3.6 加强企业的项目管理培训工作
项目管理培训应纳入到企业正常的管理培训中,注重项目的全过程培训,必须在概念阶段或之前完成。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侯继涛.ITSM项目需求分析的四个关键步骤[J].通讯世界,2006(6):10.
【关键词】
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有不尽合理之处,大多数高校课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设置。
1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 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 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 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 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
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
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
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
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
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
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
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
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汤炎非、谢达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17期;
[2]Xie da li,Tang yan fei. 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verse and Dynamic Curriculum T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the excellent course in Hainan Province for example,载2013年6月Es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3]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培养设想.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4 期;
[4]崔莉,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思考.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5]吕立伟、张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财会通讯,2011年第21期;
[6]朱开悉.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04期;
[7]杨克泉.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 J ] . 财会通讯, 2006( 8) ;
[8]朱传华.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3期;
《财务管理》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试科目之一。根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目标,高职毕业生一般在毕业前后就已经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在工作两年后就可以考取中级会计师资格,而实际工作中用到的财务管理知识越来越多。因此学好财务管理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夯实会计实务的学习
要想学好《财务管理》,必须学好会计实务。以高职二年制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在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应该开设《会计基础》、《会计实务》等会计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循环和会计核算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些恰好又是学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夯实《会计基础》与《会计实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于《会计基础》的学习。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一般在第一个学期就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新接触会计的人来说,真正地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很难的。在教学中应多安排实际操作的练习,规范学生对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使用。充分理解企业经济业务循环的内容和特点。
(二)关于《会计实务》的学习。现在的《会计实务》包括《会计实务1》和《会计实务2》两部分内容,所需要的教学课时很多,因此建议安排至少二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教学。
(1)在第二学期,开设《会计实务1》。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根据工业企业经济业务内容,《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一般方法,它的内容比《会计基础》更全面、具体。内容较多,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也是中级会计师考试必考的内容,为了达到实际应用和考试的需要,必须安排更多的课时。因此,建议安排两个学期来学习。第二学期,学习前半部分,第二学期学习后半部分。
(2)在第二学期,继续开设《会计实务1》本学期继续完成余下的相关内容,重点放在会计报表的编制上。在学期末再次安排综合练习,复习《会计基础》和《会计实务1》的全部内容,提高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能力。
(3)在第四学期,开设《会计实务2》。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和上市公司财务核算关系密切的特殊业务核算,也是近年来根据市场要求新增加的内容,部分内容在实务中可以较多遇到,但大多数内容实务中使用并不是很多。在中级会计师的考试中也是必考的内容。在教学中只安排一个学期就可以,重点放在解题能力的培养上。在学期末配合综合实务练习,继续提高会计核算的操作水平。
二、慎重选择教材和教辅书籍
目前高职教育在我国已形成规模,相关专业的配套教材和实训教材都有很多的版本出现。相关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配套的练习上都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很多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考试中涉及的内容都被删除了,这是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的。
建议使用财政部中级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的考试辅导习题册。尽管内容多,学时紧,但可以给学生一个《财务管理》内容的全貌,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未讲授的部分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自学。
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基本知识概念的讲授,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熟练程度。教学方法见仁见智,本文建议在教学中运用如下方法:
(一)理清知识脉络,把握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财务观念是贯穿整个课程的线索,其中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价值观念更是把课程大部分内容串联起来,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展开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营运资金管理、财务分析,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都是缺一不可的。在学习时每章之间并不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各章节之间是存在上述逻辑关系的。
(二)注重基本概念的深入讲解。
理解基本概念是进行财务管理相关计算的基础。在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概念的讲授,并注意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如:财务管理的观念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讲授时就需要多结合实际来介绍。在这个观念中有两个基本概念首先要弄清楚,即终值和现值。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举出,比如存钱和取钱,存钱时存入的本金即现值,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的本利合计即为终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三)适当进行案例教学。
针对重点内容采用案例进行教学。案例里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简单的计算题包含的信息要多,而且案例大多以实际为依据编制,更接近实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培养基本的财务管理观念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财务分析这个内容的讲解上,可以选择典型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资料,根据财务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并联系该公司的市场表现来验证分析的结果。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应试解题能力。
四、该课程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实现以考为目标,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在该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视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为了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记住基本公式,熟记教材中的例题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典型例题的讲解。
关键词: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0301
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气达到了29.9天,创52年之最,对于来势汹汹的雾霾,环境专家表示,煤油与机动车尾排放是罪魁祸首,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寻找清洁能源迫在眉睫。在已投入运营的新能源中,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但是与此同时,另外还有一种零排放的能源,那就是核能。因此,在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核电企业在能源可持续的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大。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体现在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上面。核电企业要处于不败之地,就要找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精做深。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最终是通过财务竞争力体现出来的。因此,核电上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与财务竞争力的识别和巩固息息相关,开展对财务竞争力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核电行业财务核心竞争力
在1990年,西方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不同技术的能力”,此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诸多学者的广泛研究关注,将竞争力上升到了核心竞争力的高度。随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逐渐转向于财务的方面,2001年朱开悉第一次正式提出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人们认识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此财务核心竞争力迅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对它的内涵、构成成分和形成体系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关于财务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初级和起步阶段,本文认为核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是核电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在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的,最终达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2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样本数据的采集
2.1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财务指标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其最终结果是否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衡量企业的财务核心竞争力。因此,指标的选择就是研究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是由面对复杂多样的财务指标,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准确,在建立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研究指标体系中,在参考前期的文献基础上,本文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全面性、动态性、代表性、可行性、动态性、财务指标与行业指标相结合、可比性。
2.2 财务指标体系的选择
核电企业有自己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高投入性、生产周期长、涉及行业的多样性,国有企业主导性。因此,本文在参考一般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同时考虑到核电企业所在行业的特殊性和业务流程特点,从财务指标角度建立以下指标体系: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X1;固定资产净值率X2;资产负债率X3;产权比率X4;流动比率X5;速动比率X6;现金比率X7;销售净利率X8;总资产净利润率(ROA)X9;净资产收益率(ROE)X10;固定资产周转率X11;总资产周转率X12;资本积累率X13;企业综合杠杆X14;研发人员比率X15。
2.3 样本数据的采集
本文说选取的研究样本是2011-2013年核电概念20家上市公司,其中国有企业12家,8家民营企业。其核电概念公司名单由国泰安数据库中概念股分类得出,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和深圳国泰安数据库(http://)。
2.4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综合得分
运用SPSS19.0软件对核电行业上市公司的五个主要因子进行评分,五个因子的得分由系统自动计算后以FAC1_1、FAC2_1、FAC3_1、FAC4_1和FAC5_1保存在SPSS数据文件中,而综合得分,就是由五个因子得分加权平均求得,权重由方差来得到。例如,Fij(j=1、2、3、4)为第i个核电行业上市公司在第j个因子上的得分,Fi是第i个核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得分,则有:Fi=(28.180%×Fi1+20.949%×Fi2+20.305%×Fi3+10.427%×Fi4+9.295%×Fi5)÷89.157%。按照该公式得到的综合得分,按照综合的数值大小排序,最终得到得分序列表(表1),本文由于篇幅关系之列举排名前十的企业。
2.5 核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实证结果
在综合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共有六家国有企业、四家民营企业,这说明了国有企业在财务核心竞争力上占有主导地位,也说明了民营企业现在在核电行业中竞争优势日益增强。
对5个公因子得分进行分析,自仪股份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是由于其股东获利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较强并且人力资源占有优势,其股东获利因子和现金获取和人力资源因子在这二十家排名为第一和第二,其短期偿债能力也较强,在因子排名中位居第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固定资产新旧因子的排名较靠后,排名第18位,因此,该公司若想要保持长期的财务竞争优势,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设备,以防失去其财务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Porter,Michael. Competitive Strategy[M].New York:Free Press,1980.
[2]C.K 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7991.
[3]杨宏伟.上市发电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中图分类号: F606.6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基本概念
近些年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不但是一个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所应达到目标的抽象的范围,同时它也是建立一个企业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首要工作。所谓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就是指财会人员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信息搜集和筛选,之后将这些信息中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内部的人员,这样就制定了具体的财务工作的目标了。而如财务报表的各类要素、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信息的披露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和确认等概念都是要为实现这个财务会计目标而服务的。现阶段这会计理论,财务会计目标这个问题始终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因此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也还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但是所有的研究人员对于财务会计目标中包含的内容的意见是统一的。所以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必须同时具备稳定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先进性,企业才能良好的运转,才能确保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是科学并且合理的。另外,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环境也是会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产生影响的,所以我们应不断的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从而真正掌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会计目标。
二、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要有足够的必要性
(一) 拓展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企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所制定的,财务会计目标也正是组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部分,进行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实际上就是在丰富财务会计理论的内涵,同时也为会计理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鉴于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工作是要滞后于财务会计实务的研究工作的,这对财务会计实务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创新型的会计理论对于研究财务会计目标是有足够的必要性的。
(二) 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可以逐步的明确财务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同时它对我国的财务会计实务的发展也是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的,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进行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时,务必要制定财务会计目标,这样就能使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得到发展,对于我国的财务会计实务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三) 做好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理论水平,这也是缩小我国财务会计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财务会计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方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坚定的走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我国在各个方面都也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技术。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理论体系相对来说是很成熟的,这对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财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自身的特点,才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我国的财务会计工作也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研究
(一) 财务会计信息需求主体要更加的多元化。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所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较,我国的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在我国当前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群体以及非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群体这两部分组成了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而根据企业的规模的大小,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企业的经营生产的特点,企业的产权结构的差异以及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同就可以分出多个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者群体了,在企业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需求者群体的侧重点就是不同的,并且这些需求群体对财务会计信息要求的特点也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这样才能很好的满足我国当前形势下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多层次和多元化的需求。
(二) 企业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财会人员。一个企业只有培养出了具有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个企业才能真正的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创新。企业任何的财务会计活动都是由财会人员执行的,所以财会人员具备很好的创新意识就是很重要的了,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而如果企业的财会人员根本就不具备创新的能力,那就也根本不可能对会计目标进行研究创新了。因此企业应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财会人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很好的实现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和会计信息系统职能的有机结合。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财会人员,在执行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时才会将创新工作放在首位,才能够很好的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基本概念、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应要有足够的必要性以及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我国企业的内外部的经营环境与世界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进行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创新研究时,只有在结合时展的潮流和趋势的基础上,再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大胆的创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而只有当企业的领导及时的掌握了这些准确的财务会计数据,他才能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从而确保企业才能够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并且继续快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创新目标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 ,2012.
[2]杨满平.试论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J].财经论坛 ,2009.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现代企业的资源配置以及工作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对企业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的需求。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及时而准确地利用上市公司的信息进行财务综合评价,但是由于财务指标之间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致使投资者在进行财务评价时无所适从。因而,完善上市公司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已是大势所向。
一、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模糊数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模糊数学的理论知识
每一个概念都会具有一定的内涵及外延来描述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本质,而外延则是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类对象。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自动控制专家查德 (L.A.zadeh) 针对事物的模糊性,发表《模糊集合论》,首次提出了模糊性问题、给出模糊性概念与现象的表示方法,标志着模糊数学的诞生。隶属关系是建立模糊集的基石,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模糊数学及其应用的基本问题,因而在模糊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确定隶属关系的过程是客观的,但也含有一定的人为技巧。确定隶属关系要依据以下原则:
1.若模糊集反映的是关于社会的一般性认识,此时采用模糊统计法来求隶属函数较为理想。
2.模糊集反映的是某一时间区间内的个别认识、经验,对这类问题可采用德尔菲(Delphi)法。
3.对于某些难以直接给出其隶属关系的模糊概念,但仍旧可以比较两元素的隶属度时可以采用相对选择法来求隶属函数。
4.如果一个模糊概念是由若干个模糊因素复合而成,则可以先求因素模糊集的隶属关系,再综合处理模糊概念的隶属函数。
模糊数学的诞生并没有否定数学本身以及数学思维的精确性和严密性。与之相反的是,模糊数学反而加深了人们关于数学辩证思维的理解。
(二)将模糊数学引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1.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模糊性与模糊集合论思想的一致性。财务指标本身具有精确性,但是其类属却具有模糊性,与此同时非财务指标本身就具有模糊性。财务指标的模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财务数据含有不确定性。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复杂化预计带有主观色彩的会计决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数据的计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对会计要素所反映的数据准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二是财务数据的相似性。财务信息可以做到近似,却不能保证精确。由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的实际数据与会计计量所生成的数据之间产生的差异,使得会计核算所生成的数据围绕经济业务的实际数据上下波动。
2.模糊数学在财务评价体系应用领域的适用性。财务评价过程的模糊性是由财务评价体系的复杂性所导致的,因而难以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定量的描述,但是依据模糊理论: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其中同样蕴含了一定的特殊规律。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进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评价财务状况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清晰的界限,更何况,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因素较多且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因而,可以将其归为模糊的范畴。在财务评价中运用科学的模糊手段,并结合计算机处理其模糊性问题,将会使企业的财务评价更加真实与合理。
3.模糊数学实践技术的可行性。模糊数学的诞生,为解决一些不明晰的定性问题的数学化过程搭建了一个联通的桥梁,并且在企业管理各领域的使用,已经充分地验证了它的实践技术的可行性。在财务的综合评价领域应用方面,模糊数学已经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因而,将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企业的财务评级指标体系,借助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状态检测,可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相关数学的使用效率。
从以上分析可知,将模糊数学引进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尤其是隶属度的设置更是为人们从事财务状况的优劣提供了理论依据。表现在:首先摆脱了单一指标的片面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不需要设定一个绝对的标准;其次克服了技术方法方面的片面性。运用隶属函数对指标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模糊的手段来达到更趋于精确的目的;最后还可以降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二、基于模糊数学优化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一)优化原则
在对企业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首先要确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的思想进行评价。基于模糊数学进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要遵循以下原则:
1.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要素要真实、完备。财务评价所依据的资料地必须是客观真实的、相互之间是可比的,因而,要保证所获得的资料能够真实地反映财务指标评价内容,那么评价要素就必须真实而完备。
2.满足企业利害各方的不同财务信息要求。进行财务评价指标优化时,必须将与企业利害相关的方方面面考虑在内,切不可仅从企业的管理者角度或者仅从国家宏观监管方面着手,一旦仅从一方或者某几方考虑,而不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所得到的评价信息必然是片面的。
3.财务评价各主辅指标功能应相互结合。财务评价的主辅指标之间应相互配合,在众多指标之间寻找主要的指标,抓住影响企业财务综合评价的主要矛盾,在对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其他的辅助指标进行分析。
(二)选择指标群
基于模糊数学优化财务指标体系时,有关指标群的选择应基于以下原则:首先,各指标在解释的功能上相互配合,是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财务状况;其次,尽量减少指标间的相关性,各指标之间在涵盖的经济内容上不重叠;最后,指标含义要明确而清晰,有关的计算依据在企业的常用核算依据中容易取得。
本文依据财务综合指标的选择标准并结合上述原则,确定如下四类财务指标群:
1.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报酬率;
2.偿债能力:流动比率、现金比率、流动负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比、资产的负债率以及股东权益比率;
3.成长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及总资产增长率;
4.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
还可以将非财务指标体系引入财务指标体系的优化中,以下为四类非财务指标群:
1.创新能力。全球化创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影响企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因素。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甚至是国家的国际性地位,只有基于创新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2.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产品的质量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生产阶段符合企业标准所表现出来的品质;二是售后阶段顾客使用要求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它可以通过废品率以及顾客的退货率两大指标来衡量。
3.顾客的满意程度。它是指顾客对产品满足情况的反馈,是对所使用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所感到的一种快乐水平。
4.战略目标的确定。它是对企业宗旨的具体化,是对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是对企业宗旨中确认的社会使命、经营目的的进一步阐明。因而,要通过关键方面来分析出关键能力,明确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方面,通过关键能力来找出核心能力。
(三)体系的建立
本文采取模糊聚类分析来优化建立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其具体步骤如下:
1.对四大财务指标群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使用 表示聚类分析结果所代表的指标个数。
2.当nk=1时,表示聚类结果只有唯一的指标,那么该指标就入选。当nk1时,由于各财务指标的分布不清,就要使用非参数检验法来检验该类中各指标有无显著性差异。
3.依据第一步的聚类结果,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子类分解成为更小的类,进行第二步的检验。
4.当nk=2且两个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时,由于他们对另一个指标 相同,就应该依据指标的实际意义选择二者之中更具代表性的那个。
5.将四大类财务指标群所筛选出来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建立新的财务评级指标体系。
三、结语
本文在探讨基于模糊数学优化财务指标体系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首先进行财务的综合管理,一定要关注非财务指标在整个财务指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尽管现行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不足,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在人才资本等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开拓了关于评价指标的选取范围。本文基于模糊数学来探索优化财务评价指标,进而将现实世界中的明晰事物及模糊事物连接在一起,结合计算机来处理模糊性问题,使企业的财务评价更加真实与合理。
对于企业而言,自身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能否被准确洞察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如此,理论界始终关注企业财务风险或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整体模型的构建,其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为企业的持续、健康运营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传统统计模型过于苛刻的假设条件和繁杂的计算过程也极大限制了理论成果的实践效用[1]。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一改传统的假设分析方法,更强调大规模数据分析中规律的呈现,这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评价而言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即在充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的动态性,建立更具实效性和实践性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危机预警模型,以确保企业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基于此,本文拟在充分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现状的基础上,以关联规则交互挖掘算法为基本方法、以企业相关财务风险指标挖掘为基本方式,以期探寻隐藏于财务指标体系中的基本规则),从而发现真正引致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源之所在。
一、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内涵及运用
数据挖掘,也称为知识发现,即在海量数据中探索隐藏于其中的规律、规则的过程[2]。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它最初的思想萌芽于统计学,且发展也以统计学为基础,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飞速发展后,实现了统计学与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理论和技术的融合,最终实现了数据挖掘。可见,这一知识发现过程的实现有着两个充分条件:一是高性能计算技术,这是实现数据分析的必备技术手段;二是海量数据搜集,这是探索基本规律的必要资料基础。从数据挖掘的使用来看,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最初始于计算机领域,以IBM为代表的企业率先将其运用于自身的相关产品研发,如IBMInteligentMiner[3];国内则主要关注于数据挖掘的算法研究,这就导致研究主体以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为主,其在实践方面的运用尚不普遍。从20世纪90年代数据挖掘技术出现至今,虽然对其的研究仍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但在实践领域也有了相当的进展,总体来看,在所有数据挖掘方法中以关联规则的挖掘运用最为广泛。因此,本文也将主要以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为基础,将其与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相结合。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如下:一是Apriori算法,该方法由A-grawal等首先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所建立的支持度-置信度框架下通过迭代运算形成最终所需的频繁模式集,即在对数据库扫描的基础上生成首要A候选集,在此基础上进行支持度计数比较(主要采用Apriori算法),形成频繁集A’,此时,候选集的生成将不再是对数据库的扫描,而是数据集A’将以自身链接的形式再生成新的候选集B,B仍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支持度计数比较形成频繁集B’。如此反复,直到得出所有长度L(k≥1)的频繁项集L’,此时应不再产生新的频繁集项。二是FP-Growth算法,该方法由JiaweiHan等率先提出,克服了支持度阈值较低时运用Apriori算法对数据库频繁扫描所导致的算法性能下降的缺陷[4]。其基本思想是在Apriori算法基础上引入FrequentPatternsTree重新保存数据集,这样就避免了对数据库的频繁扫描,且有效缩减了每一条数据传导路径中节点的频繁程度,既强化了数据结构的紧凑度,又为后续生成算法中对FP-Tree的快捷拆分提供了方法保障。基关联规则的交互挖掘则是以数据挖掘为基础,专门用于解决最小支持度和置信度阈值未知情况下的数据挖掘问题,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需要通过实验和调整来探知最小支持度和置信度阈值,最终实现对数据用户需求的有效满足;其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是基于Apriori算法的交互挖掘方法,该方法主要以Apriori算法为基础,试图通过对已挖掘的关联规则的高效运用,从而达到控制候选集规模的目的,这样可以最终实现对数据库测试频率的有效降低。目前,理论界常用的具体方法包括IUA(IncrementalUpdatingAlgorithm)和NewIUA(NewIncrementalUpdatingAlgorithm)两类[5]。以IUA为例,对于真正有效关联规则挖掘目的的实现则主要依赖于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阈值的实验和调整,若数据库始终保持不变则支持度和置信度阈值的变化就会引致关联规则更新,此时可利用已存在的频繁项集实现对新的频繁项集的开发,即采用增量式更新算法IUA,但对于频繁项集的划分容易导致大量无用候选集的产生和有效频繁项集的误删。二是基于模式增长的交互挖掘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对已发现关联规则使用效率的提升进而实现对算法效率的改善,其主要改善路径则是控制频繁模式树的重复构建率和减少数据库的重复扫描次数。以KhasheiM,Congetal.[6]为代表的研究者就主张以有效的压缩策略实现对三个频繁模式挖掘技术的匹配,以避免频繁模式的不断增加。总体而言,伴随关联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的丰富,其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已经被逐渐应用于零售、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特定产品的研发中。以美国银行为例,其目前对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增长率已达到15%,同时,还将其充分运用于利润评测模型和风险控制模型的构建中,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基于关联规则交互挖掘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传统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均建立于评价者或管理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自我认知和判别基础上,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但基于数据挖掘的财务指标选择更强调指标间的相关性,保障了指标选择的客观性。目前,理论界普遍采用的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方面[7]:一是对企业营运能力的综合反映,该类指标需要充分反映企业资产的周转状况,进而实现对企业生产、销售等环节效率的准确判断,若经营状况良好则资产运转情况良好,收入也越高。常选用的指标包括针对流动性资产周转状况评价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以及针对固定资产周转状况评价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二是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该类指标主要与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相关,虽然企业短期盈利能力也是投资者关注的主要指标之一,但从财务风险应对角度来看,只有持续的长期盈利能力才能确保企业具备有效风险对抗能力。常选用的指标主要包括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标。这些指标均与企业总利润间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盈利能力增强,风险的应对能力随之上升。三是对于企业未来成长潜能的评价,该类指标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能力的判断进而形成对其成长潜在空间的评价,即以当前营运、发展状况为评价基础。常选择的评价指标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资本规模扩张速度、负债规模的扩展速度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张速度等,进而形成对未来成长潜能的准确、客观评价。四是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这又涉及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别判断;对于企业而言,短期偿债能力与未来融资规模、融资成本息息相关,常选择的指标主要是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长期偿债能力则直接关系企业自身的正常运营,若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则会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常选择的评价指标包括资产负债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和利息支付倍数三项。五是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评价,该类指标直接决定着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且属于动态类指标,应根据实时变化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常选择的评价指标包括经营现金净流量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对净利润的比率以及经营现金净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考虑到风险评价过程中对于营业收入、净资产以及现金流的综合考察,在选择具体评价指标时增加营业收入、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流量等评价指标。
三、基于关联规则交互挖掘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模型
(一)基于风险视角的层次树构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能否真正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准确的识别和程度预测关键在于能否对复杂的风险类型进行深入的解析,即能否准确构建风险概念层次树。从上述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明确其对于企业风险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既有针对经营状况的盈利、营运、成长方面的评价,也有专门针对企业债务规模、还债能力状况的偿债能力、现金流量方面的分析,这就必然涉及数据的泛化问题,而建立风险概念层次树正好可以利用高层次概念对低层次概念的替换而实现这一技术目标。具体而企业财务风险言,财务风险概念层次树包含4个层级:企业财务风险(最高层)、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各个方面(第二层)、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综合关键指标(第三层)以及具体概念指标层次(第四层),具体见图1。从图1可见,这一概念层次树既充分描述了不同层级间概念递进关系,又实现了对低层次具体概念的深入挖掘,且这种挖掘的形式不单局限于指标的综合挖掘,还可以延伸至各个具体模块中进行局部挖掘。在实现了低层次概念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三层、第二层概念的挖掘,直至最高层,从而有效寻找指标间的隐藏规律。(二)支持度阈值的交互挖掘现以盈利能力为例,假定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频繁项集,则在支持阈值交互挖掘策略下层级级别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支持阈值的大小,即财务指标层级越高,则所对应的最小支持阈值就越大,反之亦反。这也意味着在考虑支持度阈值时必须结合指标的层级综合判断,想要得到最小的支持度阈值就必须着眼于最低级别的指标层,具体见图2。(三)数据挖掘与结果输出上述所构建的基于关联规则交互挖掘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模型,应对模型的支持度和置信度阈值进行分别数值设定,进而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指标频繁模式类型数目以及规则数目的挖掘,以此为基础最终实现对财务指标间规律的探析,现将对具体的操作过程进行描述。首先,在算法选择上,为避免交互挖掘中因支持度阈值递减而导致的计算过程重复,改用已获取挖掘信息下的新支持度阈值的频繁项,在此基础上以Hash结构为数据储存方式并同时更新支持度阈值下频繁项集的支持度计数,这将有效提高了数据挖掘的效率[8],至于HIUA的算法伪代码在此不做专门描述。具体而言,在初次计算新支持度阈值下频繁项集时,算法仍然采用Apriori算法,可得到相应阈值下分级数据的频繁项集;随后不再采用Apriori算法,分两种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若是支持度阈值递增则通过对上一频繁项集的筛选得到进一步的分级数据频繁项集;若是支持度阈值递减则将上一频繁项集设为A,在此基础上计算新阈值下的频繁项集A1,从而得到新的频繁项集项。此时频繁项集项间的自连接将分别得到新的阈值,对这些数据进行再筛选和再组合最终得到频繁项集L,直到L为空时算法结束,此时将生产相应之尺度下的具体关联规则。其次,在性能测试上,为确保算法的高效性现专门对Apriori算法、I-UA算法和HIUA算法进行对比。从前面分析已知,在避免了频繁集的重复更新后,置信度和支持度阈值上升的环境下,IUA算法的速度明显高于HUIA,因此现只对支持度阈值递减的情况进行专门测算。现选择上市公司中ST公司2007—2014年期间的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共计34家841条记录;以X轴表示支持度阈值,范围为0.2—0.3,步长0.01,Y轴为计算频繁模式集的运行时间,则不同支持度阈值和置信度阈值下规则数目如图3所示。
(一)企业财务诊断的概念
企业财务诊断,一般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方法和手段,对待要进行诊断的企业财务经营目前状况而进行较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从而寻找出企业目前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病,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与建议,最终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的一个过程。
企业财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都存在问题与弊病,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都可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者应该要经常使用适当的财务诊断方法和手段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诊断”,这样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弊病,从而使得企业更加稳健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诊断的特点
1. 独立性与自主性
企业的财务诊断工作人员不应该受行政势力的干预与传统习惯的制约,而是要求独立地行使诊断职能,这样才能使企业财务诊断发挥到极大的功效。同时,企业是否需要进行财务诊断工作,或者由谁来作财务诊断的工作、如何进行财务诊断,这个应该由企业自身决定,外部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强制企业进行。即财务诊断是否进行取决于诊断者与被诊断者双方,同时针对企业所诊断的结果与提出的建议是否采取也取决于被诊断者的自愿。
2. 客观性和科学性
财务诊断是一门具有严谨性的应用型专业学科,它有相对应的诊断程序和方法,这些程序和方法都是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在诊断过程也应该一直保持客观性。企业财务诊断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是同时存在的、且是相辅相成的。财务诊断的客观性是科学性的前提,科学性是诊断措施客观性的保证。
3. 服务性与保密性
财务诊断职业道德要求诊断人员要保密。因为在企业财务诊断的过程中,几乎会涉及到企业所有的财务信息及资料,甚至诊断人员会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财务诊断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成本很清楚。所以,保密性是企业财务诊断的重要特征之一。此外,对企业进行财务诊断,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使企业管理效率提高。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财务诊断人员也只是提出参考性的建议,没有决策和实施权,所以这只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
4. 重要性和全面性
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以及掌握企业全面的财务信息与资料是保证企业财务诊断的准确性的基础。另外,企业财务诊断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所以说重要性和全面性也是企业财务诊断的特征。
二、企业财务诊断的内容和方法
(一)企业财务诊断的主要内容
企业财务诊断是一种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的、有效的“秘密武器”。而构成企业财务诊断主要内容的两大部分主要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及诊断与企业内部分析及诊断。其中,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也就是对企业所处的行业进行详细的分析,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等;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从企业资源与能力、企业结构、企业文化等进行非财务分析及诊断和从筹集资金能力、使用与管理所筹集资金的能力等进行财务分析及诊断。最后,将企业外部环境的因素和企业内部环境各因素结合起来,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
(二)企业财务诊断的方法
目前,企业财务诊断有很多种方法,但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这几种常用的方法。
对比分析法是一种易懂、较为常用的方法。它是将在财务诊断过程中所了解、搜集、计算分析的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者多个数据或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分析比较数据或者信息所产生的差异与原因,进而判断与分析被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诊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将影响企业财务状况且彼此存在一定关联性的几个较为重要项目加以对比,且计算得出比率值,反应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以此来评价和分析被诊断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如何及目前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大部分是一个相对数,目前比率分析法主要是计算分析被诊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以此达到诊断企业的目的。
趋势分析法是将相同指标或比率的连续二期或二期以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各项指标的变动幅度、变化量和方向,以此来确认与判断分析被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资本结构、现金流量和经营利润变化趋势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主要包括定基替代分析法、指标分解分析法、差额分析法以及连环替代分析法。
三、企业财务诊断的基本程序
企业财务诊断主要是首先从财务数据和财务报告出发,较为全面地分析被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建立一个财务体系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其实施程序主要包括六个步骤,顺序依次为:企业诊断准备、诊断人员的准备、企业现状分析、企业财务诊断与病因判定、制定建议性的解决方案、事后诊断。
(一)诊断准备
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来确定企业是否需要进行财务分析诊断。若已确定需要,企业就应该确定好财务诊断服务公司或诊断人员,并提交委托诊断意向书,同时,企业要明确诊断的目标与内容;另外,企业应该收集好诊断时需要的相关资料与信息。
(二)诊断人员的准备
诊断人员接到被诊断企业的诊断委托书后,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与管理活动,收集所需要的信息与资料,制定好诊断计划。
(三)企业现状分析
诊断人员全面分析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与信息,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与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重点详细地分析,最后整理、综合分析结果,分析出现结果中各种现象的关系。
(四)企业财务诊断与病因判定
在第三步的基础上,找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与弊病,对其进行诊断,并分析造成这些财务问题与弊病存在的原因。
(五)制定解决方案
基于所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上,协助企业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的可行性方案与措施,并且跟踪企业实施方案的情况,对其加以实践指导。
(六)进行事后诊断,看其效果
在企业实施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对一些不合理的方案或者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进行修改,使之更为完善与可行。并且事后若出现问题,对其再次进行诊断,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企业财务分析指标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财务报表不但能直接反映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分配活动的状态或状况,而且可以间接揭示或通过财务分析揭示财务活动的能力或效率,也就是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等四个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投入一定有效资源所取得收益的能力。根据不同的资源投入,盈利能力分为销售净利率,即净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资产净利率,即净利润与资产之比;权益净利率,即净利润与股东权益之比。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营运资产的周转效率。营运能力可通过周转率指标或者是周转天数指标的分析来反映。营运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偿债能力分析与评价是指对企业偿还各种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能力和保障程度所作的分析与评价。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的结构关系及其变动的情况,确定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增长能力是指企业能够保持持续发展或增长的能力。可以通过销售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比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