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案例最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1 08:59: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技术创新案例最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技术创新案例最新

篇(1)

2文献回顾与研究变量

2.1文献回顾

接力创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Pavitt对“基于科学的高科技部门”的论述[6]以及国家创新系统中“基于科学的体制”[7-8]。“模式2”等理论也强调了“后现代”社会中科学研究与创新的交互作用[9],并进而形成“三螺旋”模型所描述的大学承担企业功能、企业承担学术功能的现象[10]。这些经典研究(但不限于这些研究)事实上分离出一类基于科学的创新。例如:Pisano认为科学的深度参与导致生物制药是“基于科学的商业”[11];陈劲、赵晓婷和梁靓指出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创新是“基于科学的创新”[12];对纳米产业的研究也佐证了这种特性[13]。那么,这类基于科学的创新如何才能获得成功?生物制药创新研究逐步揭示出接力创新这一新型创新模式,给这个命题提供了较为完美的答案。①文献[3]提出:专家型公司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专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前端的小型生物技术企业;而核心公司是在新药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具有综合组织能力的大型一体化公司。生物制药源于20世纪70年明的DNA重组技术[14],当前已成为涉及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组合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科学和纳米技术等众多科学技术的复杂体系[11]。文献[15]指出生物制药创新主要来自大学,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盈利性公司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建立联系、共同参与创新[16-18],大型制药公司与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的专业化企业之间是合作关系[19]。李天柱、银路和石忠国等最早提出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之间合作的本质是两者的接力创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常见的合作方式其实是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3]①。在此后的研究中,李天柱等进一步针对生物制药起源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性,将大学等公共研究机构纳入接力创新框架,提出了接力创新的完整概念,分析了“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之间的主要接力关系和接力方式[1],并探讨了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和发生机理,比较了接力创新与合作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创新和二次创新等其他典型创新模式的异同及应用思路[2]。虽然接力创新概念的提出时间较晚,但是由于它对基于科学的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已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文献[5]验证了信息产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且它具有自身的特性;有学者运用接力创新研究了区域创新平台、新兴产业载体等[3-4,20-21]。然而,总体来看,目前关于接力创新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物制药产业开展的,而生物农业产业等其他基于科学的产业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及其特性则尚无专门研究。

2.2研究变量

本文旨在验证前人对接力创新的推断,但是由于针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类似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实际上属于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针对这一研究目的,首先,本文将研究问题明确为“农业生物技术是否遵循接力创新,如果遵循,那么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及其形成机理是什么”,以避免被海量数据所“淹没”[22];其次,除了可从研究问题直接推出的研究变量外,本文并未事前指定其他变量,以防止在研究过程中束缚思想、阻碍新理论的构建;最后,本文借鉴现有文献的逻辑,但尽量保持开放心态,以免限制研究发现和产生偏差[22]。基于上述思想,根据代表性文献[1-3]铺垫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如下变量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1)接力创新。接力创新的本质是:能力显著异质、优势明显互补的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创新,但各主体加入创新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且它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在创新过程中地位平等、缺一不可、各司其职、很少“越界”,主体间的顺序接力推动创新获得成功。也有文献指出,在新兴技术的创新中,能力互补的创新主体通过联盟等组织间合作方式共同完成创新是一种普遍现象[23],因此不能认为只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就属于接力创新。为了使研究更加严谨[24],针对接力创新变量,本文提出一个竞争性解释:农业生物技术不遵循接力创新,实际上只是采取了战略联盟等合作创新模式。2)接力关系。接力关系这一变量是参照当前接力创新最为典型的生物制药产业而提出的,其存在的前提是接力创新变量能够得到较好的解释。具体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如下接力关系:第一,以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第二,以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接力为实现手段;第三,以金融接力为支撑,即创新过程中存在不断有新的资金加入、原有资金退出的接力现象;第四,创新过程中政府支持政策也具有与金融支撑类似的接力现象。3)接力方式。接力方式是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实现接力的具体手段。参照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主要接力方式应包括授权许可、平台技术转让、合同研究、并购、联盟等多种方式。与接力关系变量相类似,接力方式变量存在的前提也使接力创新变量得到较好的解释。

3研究设计

3.1研究边界

按照一般理解,农业生物技术是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的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的新技术[25]。该定义指出,农业生物技术建立在以DNA重组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而与其他农业技术区分开来。例如,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技术,为中国和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该技术没有利用DNA重组及其他现代生物技术,因此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农业生物技术①。

3.2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最适合于研究“怎么样”(how)和“为什么”(why)的问题[24]。案例研究以案例为基础,从中归纳产生理论,理论的产生完全根植并升华于案例内或案例间的构念之间的关系及这些关系所蕴含的逻辑论点[26]。案例研究可分为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27],其中多案例研究在有效性和普适性方面比单案例研究更具优势[28-29],特别是当多个案例同时指向同一结论时,案例研究的有效性更会显著提高[24]。本文对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探索正属于“how”和“why”的问题,适合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考虑到归纳理论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3.3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30],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作为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按照下面步骤进行:第一阶段,研读有关行业报告和资讯收集,找出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农业生物技术。在这一阶段,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编写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生物谷②等专业网站提供了最初的筛选范围。第二阶段,针对收集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名录,广泛收集其技术创新过程的信息,获得大量零散的技术创新片段。在这一阶段,除了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外,维基百科③、谷歌、果壳网④等网站也是丰富信息的重要来源⑤。第三阶段,使用三角验证法确认数据的质量,即研究者可利用多重证据来源和多重研究方法以减少偏见的影响[31]。第四阶段,将经过验证的创新案例片段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完整的案例。在收集数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还建立了案例档案和证据链以保证案例质量。不可否认,诸如文献分析这种二手数据收集方法与访谈法、观察法等相比确实并非最优选择,这是在现有研究条件约束下所做出的一种满意决策。由于本文是从总体上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不以研究每个案例的微观过程为目的,因此通过上述过程收集的案例资料可以满足研究要求。待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利用一手资料验证本文研究。3.4案例简介多案例研究所需的案例一般以4~10个为宜[22],所选取的案例要具有较大的典型性和极端性,并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32]。本文选择表1中的8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案例选择主要基于3个标准:一是尽可能广泛覆盖生物农业的相关领域,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二是尽量针对典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及企业,以提高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三是在满足前两个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涉及中国企业的案例,以增加对中国的指导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拼接案例受到数据来源的限制,因此肯定还有其他典型案例无法得到,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文的研究质量,但笔者认为表1中的案例已可以较好地满足研究需要。

4研究发现

4.1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特性

表1中的案例具有一个共同特征:一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不同企业先后加入创新过程,分别完成创新链上不同环节的任务,创新是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接力传递而逐步推进的。这一特征与接力创新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可确定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创新模式。例如,NaturalIndustries公司在成功研发了生物抗虫害技术后于2012年被诺维信公司(Novozymes)收购,诺维信公司将此技术应用于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市场。在这项创新中,NaturalIndustries承担上游的研发任务,诺维信公司在NaturalIndustries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商业化,属于典型的接力创新;在诺维信公司和孟山都公司(Monsanto)的联盟中,诺维信公司负责研究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生物土壤改良技术,孟山都公司在诺维信公司研发的基础上完成田间试验、注册与商品化,这也是典型的接力创新;孟山都公司收购Asgrow、Holden等公司的目的是利用这些公司的市场网络将其玉米、大豆等转基因育种技术推向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市场,本质上是孟山都公司完成上游的技术研发、Asgrow等公司完成下游的商业化,这也是接力创新的具体表现。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遵循类似的接力创新模式。事实上,笔者所收集的案例数量远超表1中的案例数量,只是很多案例因不够完整、不够具体或不够典型等而未被纳入分析,但其中很多案例也表现出上下游创新主体顺序接力的特性。必须承认,表1中的案例确实存在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并广泛运用联盟、并购等合作方式的事实,但本质上还是上游主体完成其承担的任务后,像接力赛跑那样传递给下游主体继续开展后续任务,因此属于接力创新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创新,变量1的竞争性解释可以排除,对生物农业中广泛存在接力创新现象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但是,与生物制药技术等相比,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表现出自身的显著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等领域,而在生物农药、兽药和疫苗等领域出现得较少。即便在转基因作物等接力创新的易发领域,接力创新也是最近10余年才逐步兴起的,一些生物农业巨头曾独自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成功,如孟山都公司推出了保铃抗虫棉花等。因此,笔者认为,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新趋势,该发现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推测生物农业应像生物制药业那样普遍遵循接力创新模式。2)文献[1]和文献[2]指出,生物制药技术的创新基本上遵循“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如忽略掉大学,则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顺序接力的单一模式。但是,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明显分化为3类(如表1所示):第一类,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NaturalIndustries-诺维信”和“TJTechnologies-诺维信”,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基本一致;第二类,核心公司与核心公司的接力,如“诺维信—孟山都”、“孟山都—礼来(EliLilly)”及“孟山都—拜尔作物科学(Bayer)”,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有差异较大;第三类,核心公司与其他中小公司的接力,如“孟山都-Asgrow、Holden”、“孟山都—中国种子集团、河北中业集团”及“杜邦先锋(Dupont)—山东登海种业”,这与生物制药技术的接力创新恰好相反。3)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极少涉及大学,或者说鲜有直接利用大学科学发现的情况———这进一步修正了文献[1]的结论。文献[1]曾猜想,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创新应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同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相对较弱,很多重要技术都是核心公司研发的。理论上讲,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技术一样,其前端研发工作最适合由专家型公司承担,但这一特性并未得到案例的支持。

4.2接力关系

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的接力关系大体上符合变量定义中对接力关系的陈述,但又有不同表现。1)以知识创造接力为主线。接力创新的本质是通过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的顺序接力,逐步完成创新中最基本的知识创造过程[1]。已证明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遵循接力创新模式,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必然围绕知识创造及其顺利接力进行构建。例如,在“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案例中,诺维信公司将自己研发的土壤改良技术知识传递给孟山都公司,由孟山都公司继续创造田间试验、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的知识。表1中的其他案例也是如此,不再赘述。2)以知识产权接力为手段。在接力创新中,知识产权也是一个与知识创造协同发展的接力过程,知识产权转移成为创新主体实现接力的手段。在这一点上,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符合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1](具体的接力方式详见下文分析)。3)对金融支撑的接力需求不强。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通常有强烈的需求,如生物制药需要公共财政、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核心公司、资本市场等复杂资金接力支撑整个创新过程[1]。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位于创新链上游的专家型公司主要依靠风险投资和公共财政的资金,在创新任务被传递到核心公司后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因此整个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金融支撑接力性质。在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二类和第三类接力创新中,整个创新过程都主要依靠核心公司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金融支撑接力的特性并不显著。总体来看,虽然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投入巨大、周期漫长,但是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却不强烈———这与接力创新的现有理论相比可谓大相径庭。4)强烈依赖政策支持接力。政府政策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转基因作物为例:实验室研究阶段需要有利于转基因实验、动植物新品种专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育种研究阶段需要政府开放对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试验管制、大规模田间试验审批等方面的政策;更突出的是,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报审批、品种审定和证书发放、大规模种植许可及国际贸易管制等一系列有利政策。只有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分别配置合适的政策且各政策之间无缝衔接,才能为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奠定良好基础,任一环节上的政策变化都可能给创新造成重大影响。2012年欧盟质疑孟山都公司的“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曾造成孟山都公司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面临被欧盟禁止的威胁。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创新普遍具有重要意义[33],但是像农业生物技术这样对政策支持接力的依赖如此之高是罕见的。

4.3接力方式

农业生物技术的3类接力创新具有相对稳定的接力方式,不像生物制药创新的接力方式那样动态复杂。下面针对3类接力创新分别论述。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主要是并购。通常是下游的核心公司并购上游的专家型农业生物技术公司,这与生物制药创新中专家型公司整体出售这一接力方式的相似度较高。采用这种接力方式的一般情况是,上游企业提出创意且技术研发已成型,而下游企业拥有田间试验、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一系列加速技术商业化的能力,且下游企业的营销网络和顾客基础规模较大,能使技术在商业化环节发挥更大价值。同时,上游的专家型公司大都是借助风险投资创办的,通过并购可获得较高的企业价值溢价,风险投资愿意推动这样的并购;而下游的核心供公司则拥有充足资金可为并购支付较高价格。诺维信公司收购NaturalIndus-tries和TJTechnologies都属于这种情形。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联盟、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这些方式的本质都是通过签订某种契约将知识产权从上游企业传递到下游企业,我们统称为协议合作。协议合作普遍发生在核心公司之间,一般是上游的核心公司提出研发创意且完成基础研究和实验开发,而下游的核心公司完成申报审批、市场推广等商业化工作。其中,如果采用联盟方式,则会按照企业对创新的贡献预先约定好利益分配办法,上下游企业通过分割创新的终端收益获得各自的回报。“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联盟即是如此;如果采用技术转让或授权许可,那么上游企业通常事先划定下游企业使用技术的范围和条件,上游企业除了获得一笔技术转让费(或技术许可的门槛费)外,通常还能在未来创新成功后获得从创新收益中分成的权利。孟山都公司将其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技术许可给拜耳作物科学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在第三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间的接力方式包括股权收购、合资等途径,我们统称为资产联结。使用资产联结这一名词是因为这种接力方式一般发生在上游企业为核心公司而下游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核心公司掌控全部技术研发及田间试验、申报审批等后期创新工作,但在最终拓展市场(尤其是拓展国际市场)时面临较大障碍,因此以股权收购或合资方式控制下游企业,借助下游企业拥有的市场网络以及对特定市场熟悉等优势加速技术创新扩散。这种情形与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收购上游专家型公司的方向恰好相反、目的也不同,为区别方便称之为资产联结。杜邦先锋与山东登海种业合资成立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将其转基因玉米种子推向中国市场就是以资产联结方式实现创新接力的实际反映。此外,接力方式变量中包含的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接力方式并未在生物农业产业中发现相应的案例,这也反映出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不同之处。

4.4其他发现

除了上述基于3个变量得到的发现外,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中国企业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主要参与第三类接力创新,基本上是承接跨国公司已研发成功的技术并将之拓展至中国市场。从企业创新管理的角度看,中国企业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规避生物技术研发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且可获得相应的创新收益。然而,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中国生物农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接力创新愈演愈烈可能使中国企业逐渐丧失自主研发的动力和热情,并使中国生物农业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

以转基因作物为例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可抽象为图1。图1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过程(以转基因作物该过程由上游的实验室研究、中游的育种研究和下游的大规模生产与商业化3个序贯相连的阶段构成,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更多阶段。3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所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室研究的目标是克隆目的基因,创造转基因作物品系,因此基础研究能力在这一阶段最为关键②;育种研究的目标是开发育种工艺和方法,并通过小规模田间种植试验对工艺方法和安全性进行检验(试验面积约为100m2),这一阶段也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成分,但更接近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研发;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大规模田间释放试验确定稳定的育种技术和工艺,并对试验成功的作物品系进行申报审批和开展商业推广,因此,除了研发能力外,对政府的公关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也至关重要。平均而言,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周期长达13年、投入超过1.3亿美元。其中,创新链上游的实验室研究能否成功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创新链下游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面临的风险同样惊人,尤其是能否通过品种审批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整个创新周期中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用于通过政府审批,平均审批费用超过3500万美元。此外,商业性推广还面临不同国家在政策、社会和国际贸易方面的严格壁垒[34]。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特点与接力创新发生的一般规律十分吻合[2]。具体而言,受规模、资金、公关能力和市场网络等因素的限制,专家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基本上不具备完成整个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能力,也无力承担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下游风险),因此通常聚焦于从事创新中前段的实验室研究或育种研究,或在创新后段的商业推广、大规模种植等环节参与进来,因此此时不确定性已很低。孟山都、诺维信这类核心公司拥有完成整个创新过程的能力,但创新的不同阶段所需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由核心公司独自完成创新仍是低效率的。特别是在实验室研究环节,核心公司的能力有时明显弱于专家型公司。而在创新后端,单独一家核心公司———不论其规模和影响力如何巨大———突破不同国家的政策、社会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障碍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不同阶段的特点,由优势能力各异的企业分别承担创新任务,通过接力合作推动创新成功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农业生物技术自身的特殊性又使其接力创新具有如下自身的特性:1)农业生物技术体系庞大、涉及领域较多,不同细分领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观察到,一些农业生物技术(如生物农药技术、兽药技术等)的研发难度不像转基因作物那样大,其创新风险相对较低,尤其是遭受的政府管制相对宽松。这些技术的创新可能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内部或采取其他合作创新方式即可完成,因此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发生范围不如生物制药技术那样普遍。同时,根据我们的不完全观察,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早期,专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专家型公司相对较少,因此孟山都等核心公司只能自己开展技术研发并完成创新过程。近十几年来,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专家型公司的数量开始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最近10余年接力创新(尤其是第一类接力创新)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才大规模兴起的原因。2)生物制药技术创新所需的异质性能力严格分布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中,只能采取“大学—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的接力方式[1]。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严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的分化。有些技术研发专家型公司的能力突出,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第一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TJTechnologies—诺维信”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副总裁Videbk表示:“TJTech-nologies的生物解决方案提高了作物产量、业内领先,可与诺维信形成互补”。有些技术的研发能力掌握在一家核心公司手中,而商业化能力掌握在另一家核心公司手中,从而形成了第二类接力创新。例如,对于“诺维信—孟山都”的接力创新,诺维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Nielsen认为,这“很好地将诺维信的微生物研发能力与孟山都的田间试验和商业化能力结合起来”,而孟山都公司的首席技术官Fraley认为,“这是技术推向成熟发展的催化剂”。还有一些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能力都掌握核心公司手中,但在技术扩散过程中运用其他公司的资源和网络更易克服市场拓展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形成了第三类接力创新。例如,山东登海种业的规模远小于杜邦先锋,但前者在开发中国市场时却具备杜邦先锋所没有的本土化优势。3)大学科研更热衷于针对人类健康医疗的研究(如干细胞等),直接满足生物农业创新需要的最新前沿科学成果相对较少。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只能更多地利用相对成熟的现代生命科学发现,大学主要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技术手段,所给予的是间接支持。这可以解释为何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大学进入接力环节的案例较为罕见。而生物制药技术创新的前端离不开大学的参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物制药的研发不仅直接建立在大学科研的基础上,而且大学也乐于为生物制药提供直接可用的最新成果。此外,由于大学科研更重视人类健康医疗,因此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聚焦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就相对较少。这可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对专家型公司的依赖性不强的现实,其实质是缺乏可以依赖的专家型公司。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农业的其他特点,可进一步解释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其他特性。就接力关系而言,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由于仅有一部分新技术是由专家型公司开发的,很多农业生物技术都是由核心公司负责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因此核心公司的资金实力、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完全可以支撑整个创新过程。这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远低于生物制药技术。但是,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作物)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社会争议的焦点,更是政府严格监管的对象。针对转基因生物的政策法规不仅严格,而且相关政策法规密集地分布于从实验室研究到商业化的各个环节,政策变动对于创新进程而言可能是致命的,这种特性导致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高度依赖政府支持政策的接力。就接力方式而言,在第一类接力创新中,核心公司理论上也可以像生物制药技术创新那样采取协议研究、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从专家型公司那里获得技术,但是表1中的案例全部采用并购方式。我们认为,这是核心公司出于对风险规避的考虑。在我们观察到的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案例中,核心公司并购的专家型公司均为已成功完成技术研发甚至开始初步商业化的公司,这使得核心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商业化的不确定性大为降低。虽然并购需要付出较高的溢价,但是可一并得到新技术和专家型公司的技术平台、研发团队等重要的创新资源,能够显著提高核心公司的吸收能力,给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提供技术保障。如果采用协议研究,那么核心公司一般需要在研发前期就介入,这不仅要支付给专家型公司一笔固定费用,而且要依据技术研发进程支付里程金,并可能需要在商业化成功后付给专家型公司以一定比例的利益分成,更重要的是技术研发能否成功仍是不确定的。如果采用平台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方式,核心公司除了要一次性付出固定费用及未来商业化成功后的利益分成外,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在商业化过程中很难得到专家型公司的专有技术能力的保障。在第二类接力创新中,上下游企业为势均力敌的核心公司,并购这种接力方式很难被双方接受,协议合作自然成为更明智的选择。第三类接力创新采用资产联结实现接力,主要是因为核心公司要掌控商业化过程。中种迪卡公司总经理汪泓在谈到与孟山都公司的合资时曾表示:“商业育种企业必须保证从育种、制种到销售全过程不脱节,否则企业的运营风险很大”。但是,下游的小公司本身不拥有核心技术,并购这类公司往往不符合核心公司的战略,技术转让、授权许可等接力方式在控制方面又面临风险,此时资产联结就成为较好的折中选择。

6结语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接力创新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最新趋势,其形成机理遵循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管理应以接力创新为理论指导,同时重点考虑本文所揭示的一些特性,主要包括:第一,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发生在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护技术等领域,并分化为“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核心公司”及“核心公司-其他小公司”3种类型,且接力链条的前端极少涉及大学,创新过程对专家型公司依赖不强,核心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发挥很大作用;第二,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需求并不强烈,但高度依赖政策支持接力;第三,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主要采用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等方式实现接力,而合同研究、平台技术转让等典型的接力方式则罕有出现。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之所以会形成自身特性的原因是:首先,农业生物技术的不同细分领域存在差异,即有些领域迫切需要接力创新,而有些领域的需求不大明显;其次,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所需能力的分化并不严重,可根据创新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配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这加速了接力创新类型的分化;最后,大学科研中直接针对生物农业的最新前沿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无法将大学纳入接力创新链条,由大学衍生的专家型公司较少承担前端的技术研发任务。上述这些因素进一步造成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核心公司,而核心公司自身的能力决定了创新对金融支撑接力的依赖不强。然而,由于转基因作物等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政府对之严格管制,这致使其创新过程非常依赖政策支持的接力。而在具体的接力过程中,为了规避技术研发、商业化等环节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购、协议合作和资产联结成为主要的接力方式。

篇(2)

“新形势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讨论会顺利召开4月10日,由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中国(上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援助中心、北京集佳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联合举办的 “新形势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讨论会在上海召开,来自百余家企业的150余位知识产权负责人参加。与会专家就商标法的修法背景、修改条款的理解、评审案件的实务标准和未来的商标海关保护、行政执法、司法执法标准,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利诉讼趋势等其他知识产权热点问题,和参会者进行分享和深入探讨,以助益于企业的发展。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尊重版权 设计未来”4月25日,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携手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共同组织举办的“艺术设计创新与版权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向全国大范围宣传艺术设计创新与版权的重要意义,让更多的人关注艺术设计创新与版权的保护工作。目前,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推出了设计版权认证服务体系(D CS),该体系以维护艺术家、设计师的真正利益为出发点,适用于艺术、设计的版权认证、版权评估、版权金融、版权交易等一系列的服务体系。

Ip ServIce InduSTry

【版权交易】近日,深圳市中外版权交易中心于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正式开业。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中外版权交易中心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文化为根本、以金融为杠杆、以版权交易为核心,力图整合国际创意资源,打造文化资产运营和文化资本运作的独立第四方平台。

【沙龙】4月21日,2014年度北京知识产权发展沙龙第二期活动在京举办。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P atrick O’Reilley及姚克实律师围绕本期主题 “美国专利最新趋势和许可实务”,着重介绍了与专利主张实体相关的最新法律和案例,并总结美国最高法院近期对专利案件的判决。大家就新实施的法律和判例对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专利许可行为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篇(3)

1 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依据

1.1 技术创新战略的比较

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其特点各不相同。相比较而言,自主创新对企业的资金、研发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模仿创新则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较弱一些,但它要求企业能很好的吸收所引进的技术,从而从工艺上更好的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合作创新则要求合作主体之间细节的划分清晰,权责明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创新战略越来越多的被企业所采用。

1.2 两种典型技术创新模式

现在一般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创新战略观点:一种是十分普遍的观点即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另一种是现在从两弹一星、吉利等这些案例所引发出来的直接自主创新的战略。那么相对我国的家电行业的企业到底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途径?下面引用彭纪生、刘春林建立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模型,以期对我国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1.2.1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

为表述的方便,考虑两个企业(企业1 和企业2)均可独立进行一项创新研究的博弈问题。由于企业自主开发需要研究成本并需承担失败风险,故假设该项研究需要投入的直接成本为c ,对每个企业来说,成功的概率均为p。并设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研究成功将给企业1 和企业2分别带来v1 和v2的效用(或收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企业研究成功,另一个企业为共享研究成果,必须付给成功者一定使用费d(一般假定d

于是对两个企业而言, 有4 种不同的策略组合, 即企业1创新、企业2 模仿;企业1 模仿、企业2 创新;企业1 和企业2 都创新; 企业1和企业2都模仿。

1.2.2 分析结论

如果两个企业效用(v1和v2)分别位于分界线((c/p)-d)的两侧, 那么高效

用的企业选择创新, 低效用的企业选择模仿, 是一个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策略。如图:

根据图中的这一博弈模型,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新的技术所带来的收益相对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企业;同时前者的创新成功率相对较高,也更刺激其积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新的研发有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当两企业的创新收益分别位于分界线( (c/ p) - d) 的两侧时, 中国企业选择模仿创新是博弈的均衡解。

2 案例分析

2.1 海尔的现状

海尔是在引进德国Liebherr公司冰箱生产技术而成立的青岛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 年1 月1 日, 经青岛市经委决定, 将青岛东风电机总厂与青岛工具四总厂合并成立青岛冰箱。同年员工有800 名,销售额为348 万元, 赤字是147 万元。2001 年海尔的全球销售额达602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8 %。到了2001 年,海尔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 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并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架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在海外市场上, 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 个,工业园10 个。营销网点58800 个,服务网点11976 个。

2.2 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2.2.1 发展初期模仿创新战略

1984年,在“起步晚,起点高”的思想指导下,青岛冰箱在青岛市经委的指导下, 比较和研究世界上32 家冰箱的技术资料, 决定从德国Liebherr公司引进4 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在这个阶段,其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掌握,为此,海尔委派技术人员赴德国Liebherr公司接受培训。通过学习、消化,海尔突破了内部技术瓶颈,并进行模仿创新,推出了亚洲第一台4星级电冰箱。 此后,海尔进入其他的家电领域时,也采用同样的做法, 如1993 年与意大利Merloni公司合资,生产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

海尔集团并不是仅仅单方面的停留在“高起点”的引进技术,同时还十分注重吸收消化技术,从而更好的创新。随着产品的逐步系列化,海尔拟议低成本、高质量扩大本地市场,并打开海外市场。此时海尔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OM)的同时,其管理焦点向降低成本转移。在这一阶段,海尔德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生产工艺的创新和零部件的国产化。为更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海尔通过反求工程进行工艺创新,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出了适合国情的门冰箱,并通过了美国UL认证,逐步与国际接轨。

2.2.2 中期至今合作创新、自主创新

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以后,海尔开始以直接出口的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日清日高、日事日毕”的管理模式下,海尔把管理焦点放在改进产品性能上,对已有的技术的改进。海尔瞄准新的市场需求,以改进性产品创新为主,利用技术积累,逐步形成自主的研发能力,在国际上率先攻克冰箱无氟、节能、大力冷冻三合一的难题,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海尔产品门类已相当齐全,其主导战略演化为海外市场设计、生产、营销的三位一体化。在这个阶段,海尔研发活动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对现有技术的整合创新,如把变频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变频冰箱;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网络冰箱;另一方面,力求紧密跟踪世界前沿技术,通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分中心和设计网络,及时获取国际最新资讯。在技术策略上,则更加注重运用全球科技资源,形成了包括战略联盟工作系统、产学研工作系统等在内的技术创新外部体系。海尔利用新兴技术,捕获潜在市场需求,并初步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如海尔出口美国的冰箱都由洛杉矶设计分部研制;无霜保湿、智能保鲜的“无霜金王子”系列新产品由法国设计分部开发。

3 我国家电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工业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我国不能简单地讲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应该根绝不同的产业,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等因素出发来讨论采取何种战略。对于我国的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海尔案例的发现及结论,本人尽发表以下自己的见解。

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应该采取以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为主线的战略来发展。从海尔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企业发展的初期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是海尔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引进技术就应该引进最核心的也最先进的技术。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就曾说过:要找就找最顶级的企业去模仿,这样才会大大缩短我们和发达国家,和行业顶级企业之间的差距。同时成熟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家电行业相对处于成长、成熟期,在这个阶段采取模仿创新是比较好的选择。海尔进入冰箱业时引进的就是德国Liebherr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模仿创新是先去模仿然后吸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最后去创新,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开发的能力很弱。大部分企业只是重视技术引进和掌握,通过先进技术、设备等制造产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忽略了对技术的吸收以及进步已不创新、开发。海尔成立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其目的是通过中央研究院研究超前10年的技术,增加技术储备。既要跟踪和分析研究与集团发展密切相关的超前技术,又要着重搞好这些超前技术的商品化工作,使得各类超前技术在中央研究院得到二次开发和技术重组,实现商品化,最终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一条龙。

一个企业要寻求长足的发展,要最终在市场里立足,就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家电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通过各种技术的融合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模仿创新为企业赢得市场、资金、技术的条件下,当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就应该进行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先于其他企业走在市场的前列,才能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近年来海尔洗衣机自主创新生产的世界上第四种洗衣机“双动力”、6A自动档洗干一体机等产品不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更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成功完成了我们洗衣机从追随世界洗衣机行业潮流,到引领世界洗衣机行业的发展潮流的转换。其在上市第一个月就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能够50%的份额。2005年更以中国自主品牌纳入了国际IEC标准提案。

合作创新在企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是可以积极谋求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谋求共同发展的社会,各个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不断的加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在脱离其他企业而独立的生存。加强企业间的交流,相互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而且各种创新战略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采取配合使用多种战略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篇(4)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0075-03

1 引 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的影响了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长久的保持竞争优势。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地位,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市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网络将把国家、地区、单位和个人联成一个整体,它的出现预示着世界信息社会的来临。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生产过程和产品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化、个性化、参与式和交互式。如今,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流技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的发展不仅对技术的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影响着企业创新的来源。

2 创新的来源

“创新(Innovation)”一词可以追溯到熊彼德在1930―1940年所提出的“创新学说”,在其所著《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书中,主张创新是现存技能、资源及其他资产的再结合。在该理论中涵盖创新的五种形式:引进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式、开发新市场、取得新原料与新组织的推行。而技术方面的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的过程不止是在实验室里的创新,而是要将技术创新的成果最终成功的商业化。

一般来说,企业技术创新的来源主要有个人和组织两大类。个人创新的动力往往是因为用户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想法,组织创新往往是企业本身,或者是从事研发的大学、实验室、研究机构等,为了寻求竞争优势,通过加大研发的投入,来不断地产生出新的产品、新的功能、新的独特的竞争优势,来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进行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时,单独的个人或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因为受到各种资源的限制,如人力、资源、思路等,单独创新变得十分困难,这就需要个人和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在信息上互通有无,资源上优势互补,可以形成更多的创新的动力。

2.1 单独的创新来源有发明家或用户

发明家必然是重要的创新来源,他们总是拥有创新的思维,经常思考怎样创新和发明。他们对现有的技术水平的特点十分了解,而且更加的了解现在的产品或服务在什么地方有所欠缺,应该怎样改进,或者是现在有什么方面的产品是空白,应该进行创新来填补。很多的创新都来自发明家,例如,电灯、电话等。这些创新都给社会发展带来质的改变。用户的需求也是创新来源的重要方面。用户会觉得有某些方面的需要,但是现有的产品并不能满足,所以用户便开始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建议也会形成创新,一旦成功,就会有很好的市场。例如,滑雪板的诞生就是因为滑雪爱好者的兴趣而发明出来的产品,上市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创新可以来源于企业自身,也可以是与企业有竞争或者合作的组织,或者是一些专业创新机构,如大学等

很多企业拥有研发部门,对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及战略发展目标十分了解,所以可以更好的进行有目的的创新。创新可以是基础研究的创新,也可以是应用方面的创新,一个创新成功的应用于商业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创新也可以来自企业的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互补企业等。创新是一个过程,不是单独进行的,在同其他的企业进行商业往来的时候,往往是容易发现创新点的时候,由客户、供应商提供的信息,竞争对手的策略等都会成为企业创新的来源。同样,创新的项目也可以交给大学科研机构。这些地方有更多的资源、人才专门参与创新,能将大学中产生的创意商业化,是很多大学科研机构的目标。同样,有专门从事创新业务的一些私人的非营利组织也是创新的重要来源。

所有的创新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各个不同的创新源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形成创新源系统,共同对创新产生着影响。如下图所示。

3 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创新来源的影响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通过信息和网络联系,已经变成一个“网”中的共同体,创新就成为了很多个人和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技术在管理层面上将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并根本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工作方式。组织模式将向纵向层次减少、横向联系增加、交叉综合、系统集成、并行工作的体系转变。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供应商、企业、客户、竞争者等都处在同一个网络中,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所以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的思想、创意都会很快地传播开来,并得到反馈,这样,创新的来源就会更加的快捷、有针对性,成功的概率也就更高。客户的需求也会很快的传送到企业,甚至是供应商和企业的竞争对手,这样,企业在开始进行创新的时候就会有供应商的配合或是竞争对手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的反应必须十分的迅速、准确,要很快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否则就会是一次失败的创新,因为可能别的企业已经先将这个创新应用到了商业之中,并且占得了市场的先机。

3.1 现代信息技术下,创新更多的来自组织间的合作,并不再受地域限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单独进行的创新很难存在,这不止因为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所有的个人和机构联系紧密,更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对资源和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单个的企业或组织难以独立承担,需要企业间的合作。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会形成技术集群。技术集群是因为企业地域相近而形成的集群。因为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间、组织间会进行交流,地域上离得近的组织在交流上有着天然的便利,所以渐渐形成了具有技术方面相似性的技术集群。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远距离的企业和组织间的技术交流也越来越便捷,所以共同创新也可以在很多的相距比较遥远的企业间合作出现。

3.2 技术的创新更可能被外包

随着各个不同的企业和个人之间形成网络,技术创新形成模块是必然的。当今世界技术创新活动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技术创新的投入高、风险大。而且其中包括新构思的形成,研究开发、产品生产直至成功商业化全过程链条长、不可预测因素多,因而风险大。二是技术的综合性和集群性越来越强。现代高技术一般都是边缘性技术,创新需要多方面技术知识的协同,一项创新的实现往往依赖于相关创新的突破和带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合作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国际上已经有很多企业不断地将大量研发业务“外包”出去,使得企业能够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大规模的技术合作要求企业通过部件外包、建立创新联盟等方式与外包商共同开发,而技术创新的模块化使得产品生产与创新能够并行展开,从而将产品创新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更加有效地联结起来。企业可以使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3.3 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其他方面的影响,导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方面,还有其他的创新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其中有:一是来自知识方面的创新。德鲁克认为,创新的来源为知识,而非传统的生产因素。在面对创新时,新知识(新产品或服务所需者)与旧知识的差异性对企业了解及发展创新极为重要,同样重要的是创新成功所需的新知识的数量,及新知识的明确性。创新是可以通过学习、经由训练达成,也可以付诸行动的,所以创新是一个可以学习与实现的领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的飞速传播,任何新的知识都可以很快的传播,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变得简单,在这种作用下,各种知识出现一种大碰撞的情形,可以很快的衍生出新的知识、新的创意、新的创新,所以知识的飞速传播为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来源;二是企业管理的结构发生而影响了技术创新的来源。企业朝向扁平化发展,上下级的交流更加的便利和频繁,所有的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好的互换和交流,这种变化使得企业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沟通,十分有利于创新。现代的管理软件也都十分的先进,可以对企业各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估和预测,对很多情况作出模拟,更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基于创新的层面上说,这些先进的软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多的有用的工具,促进企业作出有用的、高效率的创新。

4 海尔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分析

海尔银色变频冰箱成功占领市场。冬天是冰箱市场的淡季,而一向以技术创新领先于行业的海尔冰箱公司,推出了科技含量极高的银色变频系列冰箱,创造了淡季热销的奇迹。

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冰箱?海尔银色变频系列冰箱的热销表明,消费者需要的是能够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高科技产品,而不是一般的无差别产品。海尔冰箱在全国范围内推出B2B冰箱产品定制以来,订单火暴。而海尔银色变频冰箱更是直接根据用户的意见开发出来的。把握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就等于把握住了市场先机。

海尔银色变频冰箱的优势还远不止此,由于在外观、节能及温控上的技术突破,真正捕捉并满足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在业界引导了一股新的冰箱技术开发潮流。很多企业纷纷效仿,从而再一次形成一股技术升级的潮流。

海尔另一个名牌产品是海尔洗衣机。海尔国际A级滚筒机等节水型洗衣机在欧洲十分畅销,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出口销售热潮,还引来大批经销商。海尔波轮洗衣机对亚洲、非洲、美洲市场的出口量也十分大,因为依靠科技创新,为美国“量身定做”的“手搓式”小小神童洗衣机、为欧洲专门设计的“大容量”波轮洗衣机、为中东地区研制开发的“节水型”波轮洗衣机、防风沙的洗衣机等都赢得了世界各国用户的青睐与好评。

为了与世界先进技术保持同步,海尔与日本GK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设计公司――“海高”设计公司,运用世界尖端科技――激光造型技术以及CAD、CAE、CAM设计加工技术,致力研究开发世界领先而又适合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洗衣机高科技产品。为满足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需求,海尔与拥有世界最新技术的公司建立技术联盟,在世界各地设立信息中心和设计分部;海尔工业园中央研究院设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室,研究开发超前10年的技术,增加技术储备。海尔还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及著名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海尔建立的检测中心,获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实验室认可,由海尔检测中心出具的数据与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有同等效力。

海尔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获得技术创新的来源不再是单调的发明家、实验室、企业研发部门,而是大量的信息资源相互交流、整合所得的结果。

海尔公司在技术方面创新的成功显而易见。在银色变频系列冰箱的研发中,海尔集团专门开发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产品。创新思想的来源虽然是客户,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B2B冰箱产品定制,这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只有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无障碍的交流,使得企业能充分了解客户的需要,产生出适应市场的创意,取得市场的成功。由于现在信息技术的灵通,海尔的冰箱很快的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所以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保持住现在的竞争优势。海尔洗衣机的创新和发明的产品是面向全球的。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的网络化,海尔能够准确地瞄准市场,与不同的地域的研发机构进行合作,识别世界各地的不同客户的需求,满足各地市场的需要,开发更加个性化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5 结 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创新的源泉发生了更多的变化。技术创新的来源应是企业各个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须由多个机构或个人经过反复的讨论调查,才能得出准确的创新创意,同时还需调动各个资源使其商业化才更具有价值。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技术创新则更多的来源于企业间的合作以及和对未来竞争态势的分析和预测。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变得复杂,这就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在创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合作创新。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创新并成功的应用于商业。同时,技术的创新也可以作为模块来外包,这样既可以得到创新成果,还可以避免创新对资源的占用带来的风险。采用战略联盟,许可的方式,与研发企业共同开发,将技术创新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更加有效地联结起来,使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无疑也是创新的一个更好的方式。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迅速而且便捷,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更多深刻的影响,同样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来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开拓更多的创新源泉。

参考文献:

[1]陈勇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张继林.价值网络下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及运营条件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王雪利.超强竞争环境下战略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王非绒,陈劲.网络环境对技术创新组织的影响与趋势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50-54.

[5]刘汶荣.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周艳春.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创新的模式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6):224-227.

篇(5)

我认为,软包装企业要想实现技术创新,首先应该做好相关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估和管理。

我国软包装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中,超过70%的立项或来源于自身技术和工艺的改进,或来源于客户需求,但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技术创新项目从立项到应用的过程中往往缺少系统的评估和进度的控制。目前,先进的现代化项目管理理念已经成功应用于各行各业,这同样适用于软包装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即结合软包装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有效运用现代项目管理、风险管理、时间管理等理论,笔者将其总结为“软包装技术创新六要素模式”。图1为软包装技术创新六要素简图,其中,每项要素都具有不同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方式,如技术研发进度控制可采用甘特图法或关键路径法(CPM);技术创新成本预算可采用绘制费用基线图法等。

技术创新案例分享

PE高透明热缩彩膜是我公司自主研发和市场推广应用较好的一款产品,目前其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项目经典案例写入了公司内部培训教材中。笔者有幸参与了该项目研发和产品推广的过程,现将自己对这一项目的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分享。

该项目的创新点在于PE高透明热缩彩膜的材料创新,其采用多层共挤吹膜工艺,对各层吹膜工艺设定了特定的参数,并选用高透明度的茂金属聚乙烯树脂代替常规材料,最终研发的PE高透明热缩彩膜具有出色的光泽、透明度和雾度,物理性能佳,质量稳定,主要用于易拉罐包装领域,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在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我公司在原材料及助剂选择、配方及工艺参数设定、薄膜性能把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经验,为后续相关衍生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由此又陆续推出了应用于玻璃瓶、PET瓶等包装领域的创新产品,研发周期大大缩短。此外,在新产品印刷过程中,我公司坚持采用环保优势突出的宽幅柔印工艺,由此也带动了我公司宽幅柔印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不仅如此,我公司还在产品错位拼版工艺、同版异线工艺、以高网代替实地、油墨耐水性改良、电晕改进、以多色叠印代替专色、辅助压条应用等工艺和材料方面找了更多创新点,并相继推出了一些相关的创新技术。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项目的成立与完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对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做好充分评估;(2)以重点产品的主要创新点(如材料创新)为切入点,寻找其他工艺环节的创新点,连点成线;(3)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引入现代化的项目管理理念,以保证技术创新过程严谨、高效;(4)不断加大创新产品的推广力度。

未来几年,我国软包装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将愈加严重,谁率先吸收和应用了创新技术,谁就会领跑在行业前沿。因此,我建议软包装企业应该在印前制版、承印材料、油墨、相关设备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寻找更多的创新点,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在行业内永续发展。

随着烟草企业的品牌化运作,现代化生产格局逐渐形成,烟草企业也对烟草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技术创新就是烟包印刷企业的有力抓手,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公司不断寻找突破口,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此,将我公司的一些技术创新经验与大家共享。

技术创新突破口

(1)印刷材料

绿色化生产是整个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其中,实现印刷材料的绿色化是重要一环。烟包印刷材料应采用可降解、环保型材料,以尽可能将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至最低。未来,环保油墨、白卡纸和转移法铝箔纸等将得到烟包印刷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2)装潢设计

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进一步实施,烟包上警示语和警示图案的印刷面积将越来越大,这使得设计者在烟包装潢设计上的创新空间越来越有限。对此,将个性化、朴素化的元素与防伪技术综合运用,应是今后烟包装潢设计的一个创新点。

(3)印刷技术

我公司承接的主要业务是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芙蓉王”烟包印刷,为了满足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印刷要求,我公司的研发团队创新性地研发出了国内首条卷对卷印刷及印后加工生产线,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成倍提升,目前我公司还在持续提升和推广此项创新技术。

(4)检测技术

传统的烟包印刷企业大多是人员密集型的加工企业,检测工作基本依靠人工完成,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检测已越来越不能够满足生产需求。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我公司引进了印刷连线检测设备、印后大张和小张品检机,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后,我公司还计划引进连线模切检测设备,使检测设备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技术创新着力点

烟包印刷企业要想真正做到提质降耗,需要大投入、大动作,建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打造良好的技术交流渠道,这样才能将创新技术转变成核心生产力。对此,提出以下3点建议。

(1)构建企业创新机制,通过申报专利项目、开展竞技活动等,使每位员工都能参与到技术创新的氛围当中。

(2)深入推进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培养一批工程师、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使员工善于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寻找技术创新点。

(3)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通过校企之间或企业之间的合作,既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使其真正参与到材料、技术或设备的创新中来,又能使企业了解和接触到更多的相关科技资源,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技术研发优势。

在全球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抓紧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作为我国重要产业之一的包装印刷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在这种形势下,包装印刷企业要想平稳渡过难关,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认为,时刻关注市场行情,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是重中之重。

包装印刷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要以不影响企业战略规划和品牌形象为前提,同时消化吸收先进理念,不断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但不可与实际需要相脱离。技术创新的实现不仅仅在于引进高端设备或采用先进工艺,还应该注意技术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散其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校企联合是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搭建起的一个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近些年来,包装印刷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和紧密。通过这一平台,包装印刷企业不仅可以为高等院校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的优秀人才,还可以通过更加活跃的创新思路挖掘到更多的技术创新点。

篇(6)

2.合理整合资源,实现技术创新上的帕累托最优。由于技术引进过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资源转移过程,广义上说,它是包括了对有用技术的筛选,对使用这些技术从事创新能力的准备等一系列环节的资源整合过程。对于具体的各制造业部门来说,既包括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也包括使用这些资源的方式。因此,即使是技术禀赋再充裕的部门,也有从外部获取技术投入提高自身技术使用能力的必要。基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及其创新所要求的经济技术条件实施技术引进,是许多国家的制造业部门在权衡成本——收益后所做的一种必然选择。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引进始终是与自身技术能力运用并行而动的。原有的技术基础和对新技术的驾驭能力,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采取了多样化的技术引进运行模式。在自身的消化与吸收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根据各制造业部门的实际需要,多通道实行引进。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它对工业技术的引进,既包括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建立起来的钢铁、造船、电机等产业技术,也包括欧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发展的汽车、家电行业的技术;有当时欧美应用成功的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材料、原子能工业的最新技术;更有虽已完成实验但尚未在生产中应用,或还未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以至引进正在实验中的技术。正是技术引进上的这种广揽博收、博采众长,才使日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奠定完整的新技术基础成为可能。在1950~1975年25年里,它通过引进吸收了全球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支付的外汇总额不到60亿美元。据日本自己测算,这种做法使其节约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果使它在60年代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差距缩短到lO-15年,70年代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到80年代其工业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已处领先地位。

3.选择和确立创新的国际起点。更具意义的是,这种广泛有效的技术引进及早日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使日本能够在深刻了解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本身的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在高水平的国际起点上。由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对那些具有较大产业化潜力的先进科技成果,客观地进行筛选甄别,它要求产业部门与企业要对所选成果及其发展潜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成果实现商品化的生产前景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乃至需要对技术选择的机会成本认真加以核算。所以它在客观上也是技术引进要进行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筛选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产业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充分认识和比较研究过程。例如,日本在引进中不仅了解到相关产业部门的世界最新技术动向,而且也通过比较了解了世界先进技术国家同类技术的不同特点,以及该技术研制中对所遇问题的解决过程。这对日本准确地选择自身所需的新技术,确定本国技术创新的切人点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因此成为后起国家日本,不仅能在钢铁、造船、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获得强大的国家竞争力,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在半导体、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取得突破性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技术引进,使得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开阔了国际视野,锻炼了对现实中的先进技术乃至潜在技术产业化前景的准确判断。从而能在本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尽可能地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而直接向世界水平的关键技术发起冲锋。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激烈的高端国际竞争中摘取桂冠。

(二)自主创新与制造业自立发展的内在联系。

1.把握完整的工业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主导权。由于创新是较引进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手段,日本诸多的成功企业均视创新为企业乃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普遍认为,鉴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的工业技术多是模仿欧美发展起来的,如果仅停留在模仿上,即使模仿的再好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如果完全照搬欧美的做法,那么倒闭的只能是日本企业。于是各企业与引进的技术结合,谋求通过不断的产品、工艺及其组织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强盛和自主发展。“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挑战者索尼,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出现的创新型企业。正是将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使这个建立之初仅有500美元资本、20名职工的小企业,通过接连不断的创新活动,迅速成长为世界电子企业的巨人。这种独立性还集中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获取方式上,即合资合作以股权换技术;购买专利技术许可;独自进行现有的技术改造和独立从事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中。“即使是那些选择与外国公司合作的企业,也不仅仅是现成的外国观念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当时以51%的股份出售给通用电气公司的东京电气公司,就拒绝了通用方坚持研究应由美方进行,日方仅负责后期开发和集中生产的主张,日本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必须独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选择购买专利的企业,更是随自身创造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对专利技术的依赖,依靠不断增强的独立性,从世界工业的最新发展中捕捉信息,从而开发出自己的生产技术。这种情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化工企业中较为普遍。它表明日本的企业从开始就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

2.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发展主动权。进入引进之后的更高层次创造,在创造中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术特色和自己的产业优势,引领日本制造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制造业的生产方面,与引进相比日本更擅长于创新。靠创新日本以自己的技术进步方式踏上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行程,靠创新日本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创造出一个当代的制造业大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是从经济恢复时期引进国外的装配技术,通过创新来实现外国车型的国产化开始的。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高速增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体制中,它靠国产新车型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创新,使日本的小汽车开始跻身于国际市场。在随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日本加快创新的脚步,打造车身设计和控制排污方面的技术优势。最终以环保节能、经济实用为特点在国际市场上胜出。晶体管技术是美国实验室首先发明,但日本企业凭借它对该项技术应用前景的准确判断,在晶体管发明仅有四年,在发明者本国还只限于用来生产助听器一类产品之时,就将其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晶体管收音机推向世界,从而引发了一场消费领域的电子革命。随着日本企业对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和电视机产品的开发,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使电子产品小型化、高性能化和价格低廉化,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技术拥有国。同样,机器人技术是在1968年通过日本公司与美国企业合作的途径传人日本的,1970年日本就研制出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经过此后一系列创新与开发努力,今天最高水平的机器人产品已成为日本的专利,日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与这种技术创新相联系的是生产工艺及其生产组织的创新,闻名于世乃至为欧美企业效仿的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典型的例子。正是借助于不懈的努力和生产过程的经常性创新,凭借嵌人人们头脑中的主动发展意识,日本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追赶欧美的历史任务,在工业技术领域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进而确立起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历史地位。

3.发展模式的灵活选择权。在日本,无论是企业还是地域的引进与创新活动,都是基于国家的资源条件和人力资源特点进行的。鉴于日本国情的明显特点,即国土狭窄、资源匮乏;但以人口数量、预期寿命、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万人平均在校大学生数为主要标志的人力资源丰富,日本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从来都是围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为中心展开的。如与欧美国家不同,它的前工业化时期的许多创新,实际上需要更多的劳动。这种经济史学家眼中的“勤勉革命”,就是日本大多原材料短缺而农业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反映。在当代的经济发展中,日本利用现场人员对问题韵果断处理能力和传承的生产技术诀窍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也是为上述问题所做的最好注脚。通常情况下,日本的各类企业都能够灵活地选择创新方向,因为它们都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科研手段,并且都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形势适时地调整经营组织。一些著名的大企业甚至拥有按专业分工的多家研究所,用以保证企业所用技术的独创性特色,以及不断将新技术及时地转化为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在长期的引进与创新实践中,日本建立了与自己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它的特点是以民间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方式;吸收与开发结合、生产与革新并举的行动模式;渐进式创新与突破性进展统一于一体的经常性活动,以及确保创新的有序和高质量所实施的研究所与开发本部双重创新体制。

(三)引进与创新关系上的经济史观点。

1.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经济史认识。通过对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历史过程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加深了在经济史意义上对技术创新问题的深层次理解。(1)技术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应用,同时更是以往技术积淀的一次质的飞跃。按照熊彼特的创新定义,技术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产业应用,这种应用既包括产品创新,也包括工艺创新,而且还包括创新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这一完整的过程。但这还是仅就创新韵各种表现形式所下的定义。从一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观察,技术创新更是一个地区或若干企业,凭借以往的学习与技术积淀,实现的一次具有质变意义的技术突破。例如,日本早期在佐贺成功建立的第一座反射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电子企业运用晶体管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新产品开发等,就是典型的案例。这里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得以发生的技术积累与历史基础。这是一个与不同时期技术发展水平和知识发达程度相呼应的内生过程。(2)技术创新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过程,它只有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经济学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解释包含了技术扩散的内容,即通过创新的传播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然而,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对整个产业进步的影响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的。换句话说,从技术经济成长的历史过程看,它不是单个企业或某一地区在某一时刻的孤立行为。因为在工业文明中,最终产品是经各部门、不同工序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由整个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相应地这也是一个技术创新在各产业部门间相互传递,不断改革,从而促进产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的过程。(3)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必然是可持续性的创新,而技术创新要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那么这种创新一定是带有民族特色或以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为特点的。从创新经济学赋予创新的内涵来看,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在实际中不断得以应用的过程。其表现为具备新功能和具有新用途的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新型的具有创意的生产工艺不断被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去,以及这些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在同行业间和地区间得到学习与推广。资源小国和经济发展的后起国日本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持续的创新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创新,原因就在于它从前近代开始,经明治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终在孜孜以求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之路,尽管期间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显然,符合国情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

2.日本案例所揭示的引进与创新关系的思考。

(1)从制造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出发,不忽视渐进式创新,亦不盲目排斥引进。著名的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PolicyResearchUnit),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技术创新分类时,曾将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作了区分。前者是指那些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技师所进行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活动;后者则指由研发机构所进行的、在观念上有根本性突破的创新活动。它往往伴有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连锁反应,并在一定时期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两者虽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不同,在制造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但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日本制造业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及转型,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观察,就是一部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有机融合的历史。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在致力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努力时,绝不应当忽视渐进式创新这种日常经常发生的创新形式。坚持实行符合历史传统和国情特点的渐进式创新,是实现一国制造业根本性创新的深厚基础。

就技术创新本身的过程而言,有研究认为筛选有关的技术成果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第一步。由于对新技术的筛选可以是来自经济体内部的新技术,如企业研发部门的技术,也可以是来自外部不同部门的技术,如其他企业或大学等专门研究机构的技术,乃自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引进与创新两者在这里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我们不应当因为强调自主创新而盲目排斥引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走技术创新的闭关锁国道路。上述的经济史研究表明,日本制造业对现代西方技术的成功引进,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技术体系为目的的。因此,只要将其有效地服务于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引进就可以成为我们实现自主创新的有力工具,成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建立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手段。

(2)在制造业的发展中认识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日本制造业从引进到自主发展的产业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技术引进虽然对一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引进决不能代替创新成为_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发展路径。因为,技术引进还只是在不同时段构成产业成长发育的某种基础和前提,它标志着本民族的产业部门对当时国外先进技术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要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本国资源环境下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或者进一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则必须经过一个从设计、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完整创新过程。像日本成功的企业那样,在创新过程中融人新的思想,追加创造性劳动,使原有的技术得到升华,使原来的工程得以再造。通过这样的创新活动,使引进的技术符合本国的资源和市场条件,使融人了先进技术的产业发展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引进的目的,是引进的外来技术在本土发展的必然阶段。

显然,只有引进而没有引进之后和引进过程中的创新活动相伴随,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首先,是影响引进的技术在本国制造业产业部门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即便是再先进的技术,如果不能与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有机结合,不能适合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那么这种引进是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是资源的浪费。其次,自身的制造业是很难实现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的。只能说什么时候得到了先进技术,什么时候才有发展的可能,从而使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处于一种走走停停的局面,无法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其三,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新技术基础。先进技术永远是他人的囊中之物,只能在技术拥有者认为转让技术不削弱其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换句话说,就是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在此情况下,既失掉了技术引进本身的产业经济学意义,同时还将丧失民族独立和未来发展的技术根基,成为他人的技术附庸。事实证明,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不会赢得尊重的,这样的民族既不可能引进真正先进的技术,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7)

中图分类号:T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178-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矿井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生产作业得到大力发展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机电设备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存在维护管理不重视、维护观念落后、维护不到位等问题,给煤矿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为此,提高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水平,保证机电设备在作业中的稳定正常运行,成为了煤矿施工作业管理者及运维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

1 建立健全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制度

首先,在全面掌握各种机电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建立设备维修管理标准体系。煤矿企业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要求制定技术、维护、成本等管理标准体系,制度的建立要以“设备运行稳定和使用寿命并行”为主要目标,并要严格执行制度。其次,做好设备维修计划及记录。计划内容包括检修内容、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检修人员等,按照检修计划定期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然后根据记录不断调整设备检修计划,提高检修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比如对水泵的养护管理,要保证泵体没有裂纹,每年对排水管路进行一次清扫,保证水垢厚度不超过管内径的2.5%;单级泵轴向窜量不大于0.5 mm;对主水泵要每年进行一次技术检测,保证排水系统效率不低于50%等等。最后,建立检修管理责任制度。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把具体检修工作对应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个人对其负责。

2 进行技术创新,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进

煤矿企业要加大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资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快机电设备的更新改进。一方面,煤炭企业要积极引入新设备、新工艺及新技术,从物质上保证机电设备的质量,比如YHJ防爆激光指向仪、CWH红外测温仪、静音空压机等等。同时在投入使用时要做好事先检查验收工作,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且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要使用最新安装工艺,并配置相应的安全装置。另一方面,煤炭企业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对比较陈旧或故障严重的设备实行淘汰,同时对设备的结构进行局部改造,使用最新的零部件及装置等,提高设备运行质量。比如某矿把ZKT-Ⅱ真空防爆开关综合实验台改进为KY-Ⅱ可移式测试箱,对CR-100A接触电阻测试仪和JT-2型接触器等进行有机组合,方便现场测试;对P-30B耙矸机漏斗进行设计改造,改造后其可直接耙入卸料槽进入漏斗,与皮带机一致方向均匀出货,可以有效的减少矿车损坏,提高生产效率等等。

3 加强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控制

对机电设备从设计、选择、安装、使用、故障、维修等每一个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煤矿企业要加大对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投入,使用先进的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从物质上保证机电设备质量。同时在生产中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更新及改造,在设备安装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并设置相应的安全装置。其次,编制科学合理的设备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技术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规程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各个设备的性能,同时在进行设备操作前要清理现场并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比如对螺杆式空压机噪音大的维修,可以采取加载消音设备、加固空压机、对空压机的进气和排气通道进行合理的设置、密封局部等方法。最后,建立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对设备检修进行在线检测。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在参考历史故障的基础上,对设备运行中的电流、压力及稳度等进行实时记录,并在线分析设备、在线诊断设备,通过事先预防维修,大大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4 建立一支优秀的设备维修管理队伍

首先,要定期对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其专业性和业务能力。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要针对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对有一定机电知识和机电管理经验的人员进行强化训练,让其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技术,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方法,对没有基础的人就要从基础开始学起等。

其次,要提高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要对设备运维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及维修教育和质量教育,使其深入人心,在实际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保证设备运维质量。

最后,实行考核及激励机制,提高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在开展设备维修计划时,要实行考核制度,把工作内容目标化、指标化,相应的分配到每一个人身上,根据完成程度进行相应的奖惩,提高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

5 机电设备维修案例――空压机维修

2011年7月山东省枣阳市薛城区防备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共造成31名人员死亡,事故调查原因是空气压缩机问题。由于机电设备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很多,所以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上述文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设备维修管理,这里以空压机为例,实例分析机电设备维修,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①制定严格的设备标准。比如空压机的排气温度单杠不超过190°C,双缸小于160°C;气缸必须使用压缩机油,且闪点不小于215°C,有相应的化验合格证等。

②进行严格的维护工作。比如空压机的阀片要没有裂纹,且与阀座配合严密,在保持阀座和阀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用水试验气阀,持续3 min,渗水不超过5滴即为合格;对冷却系统、系统、安全装置和仪表、等要每年维护一次,有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等。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空压机异响的问题,其原因有:固定螺栓松动、活塞顶有异物、传动带松动等,那么相应的维修措施主要有:对主、被动传动带轮槽进行检查,看是否一致,不一致就要进行更换,且要调整传动带松紧度,用拇指压下传动带,且距离为10 mm较好;检查空压机固定螺栓是否松动,若松动就予以紧固等等。

6 结 语

总而言之,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机电设备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所以煤矿生产管理者和设备运维人员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完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对机电设备进行更新改进,同时建立一支优秀的设备运维团队,对机电设备展开全面详细的诊断、维护和保养,让机电设备在生产作业中始终处于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促进煤炭企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志刚.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4).

篇(8)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07702

1引言

在西方,并购重组经历了四次浪潮,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都为市场和学术界的所关注。财务学界对每次并购浪潮的特征、机制和动因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多种理论,试图解释并购重组如何促及经济效率。例如第一并购浪潮,对于横向并购,以规模经济来解释;对于纵向一体化,以资产专用性和不完全合约理论解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混合并购,主要有内部资本市场、自由现金流量等理论。对于七八十年度的并购,是对经济环境变化和行业冲击做出的反应,此时有许多并购会损坏股东价值,因此出现了自大假说、公司治理等理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并购浪潮,技术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繁荣等因素促使了大量并购发生,此时有资本市场驱动的假说等理论。这次浪潮中有许多并购,并不是发生在同行业,也不是上下游行业之间,但这些并购企业之间又存在技术上或者资产上的联系。之前的理论,对这些并购现象不能很好地解释。对于一些不同行业的强强联合的并购,就不能归为传统的横向、纵向并购或者混合并购,以替代差的低效率管理层或者减轻委托问题来解释。而国外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从(获取)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解释这次并购浪潮中的并购。也有一些研究从资产互补的角度来解释强强联合式的并购。

我国企业并购市场越来越活跃,无论是在案例数量上还是交易金额上,都逐年大幅上升。在资金和规模有优势的上市公司,其并购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提高短期的经营绩效或是“保壳”,而是以强强联合、寻求新的增长点和产业整合等为主要目的。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的行业主要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子元器件等技术发展比较快的行业,更是如此。面对我国企业并购的新特征,急需新的理论来进行总结和分析。另一方面,尤其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原因,许多行业,存在重复建设严重,产出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情况。尤其是国有企业,急需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国家大力推动这方面的并购重组,并出台了相关支持的政策。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必须同时考虑产业整合、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集中和经济效率。因此,也需要寻求能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新的并购理论。

2并购与技术创新研究回顾

并购浪潮通常由经济环境的变化所触发,例如技术进步、放松管制、资本市场繁荣等(Gort,1969;Mitchell and Mulherin,1996;Andrade et al. 2001)。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并购,重新配置企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并购提高经济效率的来源则有多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资产重新优化配置(Gort,1969)、降低融资约束(Harford,2005),替代差的管理层(Mane,1965),降低交易费用(Wiliammson,1964),减少竞争(Eckbo,1983)。但过去并购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很少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解释。技术创新决定企业生产率的高低,影响企业的竞争地位(Aghion and Howitt 1992),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Spence,1984),也是企业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Nicholas,2008)。并购可以作为一种获取外部技术创新的方式。Aghion and Tirole(1994)的理论认为不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而获得创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在内部研发取得,也可能通外部获得。但技术是信息敏感的无形资产,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很难通过交易进行转移,可行的方式是并购拥有创新的企业来转移(Holmstrom and Roberts,1998;Hart and Holmstrom(2010)。理论上,并购是可能促进,也可能妨碍技术创新或研发投入。委托理论认为,并购威胁可以防止管理层偷懒,管理层为保持竞争力必须努力创新和不减少研发投入(Jensen 1986;Fulghieri & Sevilir 2009)。但不完全合同理论认为,管理者在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专用性,事后的不友好的并购可能剥夺这些投资的租金,从而抑制了管理者事前包括技术创新上的投入。Fulghieri and Sevilir(2011)的理论模型表明,企业的并购降低的行业的竞争程度,从而降低了员工创新的动力。而Phillips & Zhdanov(2013)的模型证明,由于并购的存在,规模大拥有较多专利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获得创新,从而降低创新投入和创新,而规模小的企业因为被并购可以实现更多创新的收益,从而增加了创新投入和创新,Phillips & Zhdanov(2013)、Bena and Li(2014)、Edmans, Goldstein & Jiang(2012)和Seru(2011)的实证都证明主并公司和被并公司在创新投入和创新的这种特征,也支持了并购的技术创新动机。Hall(1999)并没有发现并购后企业降低了研发支出。而Bena and Li(2014)证实只有并购前双方技术有重叠(overlap),并购后技术创新才会增加。

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质量或者差异化从而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产业组织理论则认为创新和竞争成反向关系,由于竞争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创新成功带来的垄断租金(Dasgupta and Stiglitz,1980)。Aghion et al.(2005)在理论上和实证上证明了,创新和竞争程度成倒U型关系,即在竞争不是很激烈情况下随着竞争的提高,创新会增加,但是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快速下降。

Maksimovic and Phillips(1998)较研究了并购企业的生产率(工厂层面)。他们利用美国上市和非上市制造企业工厂层面的数据,检验了并且企业的生产率变化情况。由于破产而出售的工厂在新的所有者管理下,生产率得到提高。Maksimovic,Phillips & Yang(2013)进一步验证了,企业资产收购方的生产率较高,出售方的生产率较低,而资产交易后的生产率会得到提高。Maksimovic,Phillips & Prabhala(2011)考察了并购后资产出手的情况,生产率较高的收购方倾向于保留更多的收购资产,而保留的资产有助于提高生产率,而出售的资产则不能提高生产了。Li(2013)进一步说明了这些并购后资产生产率提高的来源,在于降低收购企业的资本支出、工资和劳动投入,把资源配置到增长率更高的部门。Yang(2008)则在理论和实证上证明了,收购方的生产率提高促使了收购资产,而出售方是因为生产率的下降而出售资产,而资产在行业中重新配置有助于整个行业的生产率的提高。

并购对行业竞争的影响。Eckbo(1983)最早检验了水平并购对行业对手的股价收益,行业对手因为并购获得了正的超常收益,推断并购会提高行业的合谋,降低竞争。Fee & Thomas(2004)和Becher,Mulherin & Walkling(2012)也得到水平并购具有合谋和反竞争的性质。但Eckbo(1992)和Song and Walkling(2000)认为,竞争对手的股价反应可能只是反映并购企业揭示的行业的信息。水平合并也会对合并企业顾客和供应商行业的估计产生影响(Fee & Thomas 2004;Shahrur 2005;Bhattacharyya & Nain 2011),说明水平合并会减低合并行业的竞争,从而提高对上下游企业的垄断力。而垂直并购(或垂直混合并购)对企业和行业的股价影响,只反映了垂直一体化所带来的效率提高。产业组织的研究表明,水平并购对行业竞争的影响取决于参与合并公司的市场份额,如果只是合并了较小份额的企业,并不会降低行业竞争(Baker and Bresenha,1988)。

3结论与启示

我国的已有的并购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以往的并购理论,尤其是国内对并购的理论研究,往往只考虑并购影响的某些方面,例如许多研究企业并购的效率理论,对照和检验国外的理论,很少同时考虑并购、技术创新,产业集中和经济效率的相互影响。尤其不适合我国企业的并购最新进展。(2)以往的研究,对并购涉及行业的归类按传统的水平、垂直或混合并购,可能不能反映当前,拥有既有联系但又分属不同行业的技术或资产的企业并购。如传统媒体企业并购网络技术公司。(3)以往国内并购的研究,由于资料的获取便利,侧重于上市公司,而资料数据不容易获得的非上市企业的并购研究,则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上的规范性则有所欠缺。

因此,从以上对于并购技术创新研究的回顾,我国的并购研究,可以结合技术创新、国企产业重组获得启示。

我国经济在发展中不断转型,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并购进行外延发展和产业整合,不仅并购案例数量和并购金额逐年增加,并购的特征和动因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以技术(资产)互补性概念有助于解释这些新型的行业并购将有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分析不同的并购策略的优劣,搜寻和分析合适的并购目标,如何通过并购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提高竞争力。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是我国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存在重复建设严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产业集中低的行业的兼并重组,尤其是这些行业中的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国有企业(非上市公司)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什么类型国有企业并购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够提高产业集中和竞争,应该在哪些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或限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还可以弥补国际上偏重于上市公司样本研究成果的不足。

参考文献

[1]Aghion, P.,and J. Tirole.O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11851209.

篇(9)

所谓感性,与情绪、情感相关。维基百科上说,情感是人的大脑皮质对外界刺激不经过思考的本能反应,分为喜、怒、思、忧、悲、恐、惊等七种情绪。如对七情再进行概括,便可以借用当下时尚的流行语“爱恨情仇”了。

严格地讲,每款产品都会不同程度地激起人的爱恨情仇反应。当一个人听到、看到、触到,以及与之交互的过程中,无名的爱恨情仇就会在胸中升腾和涌动。自然,人人都期待着爱意、亲情、喜乐等带来的。可是,这种用户需求IT厂商们考虑到了吗?

当年,苹果公司工业设计部主任乔纳森•伊维有一句名言:“我想让iMac是这样一种设计,用户不会害怕它,即使他们并不知道iMac是如何工作的。我寻求那种即使没有技术理解,也能使人亲近的元素,能与人们过去的记忆产生共鸣的元素。”

乔纳森•伊维的要求并不高,仅仅是让用户不害怕。iMac、iPod和最新的iPhone不仅做到了,还实现了用户愿意与之亲近的目标。Apple的成功揭示了21世纪IT产业的大趋势:必须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

什么是“与之亲近”?当和它在一起的时候,心情不错,想多看一看、多听一听、多摸一摸、多把玩一下,想和它多呆一会儿,也许这就是亲近吧?不过,这种体验很稀少。对于绝大多数IT产品,人们虽然谈不上害怕,但是这些产品基本不能满足人们对感性反应的期待,是一片情感的沙漠。对于这种产品,用户自然也是非常冷漠,少有亲近感,仅仅视之为工具而已。

一位国内著名IT厂商的老总曾经告诉我有关产品开发的方法。他说,海外的代工厂会开发出多种不同样式的样品,要货量大的厂商先挑,要货量小的后挑,挑完后代工厂按订单数量生产,然后IT厂商贴上自已的品牌向用户销售。试问,这种产品开发方法和模式在什么地方考虑过用户的感性需求?怎么谈得上“按用户需求开发”呢?不考虑用户需求,又怎能得到较大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呢?

Apple案例告诉我们:如何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惟有工业设计。杨振宁就曾断言:“21世纪是工业设计的世纪。”

篇(10)

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Guido Dierick此次受荷兰政府邀请,全程参与马克・吕特首相访华。他表示:“作为欧洲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恩智浦在全球‘智慧生活,安全连结’解决方案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我们非常高兴能够结合恩智浦最新技术创新和知识,与优秀的中国伙伴合作,协力建造大型智能商业社区。”

针对此次三方合作,恩智浦半导体中国区CEO兼全球市场销售资深副总裁郑力表示:“恩智浦耕耘中国市场已近三十年,获得了深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此次与中国商业地产的战略合作是一次新的突破。通过部署安全互联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我们基本实现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进程,这将成为全球物联网领域的标杆案例之一,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 对防溺水的建议 下一篇: 卫生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