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研究基础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1 08:59: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研课题研究基础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研课题研究基础

篇(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文章从近年浙江省科技投入产出现状出发,结合文献研究和统计数据确定出科技投入和产出的两组指

标,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合访谈和科研工作实际,对提升其科技产出能力提出对策

建议。

【关键词】统计分析;浙江;科技;产出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2012 年8 月的《新世纪实现新跨越新

征程谱写新篇章》报告,我国2011 年的人均GDP 达5 432 美

元,已接近6 000 美元的大关,[1]经济发展即将进入以科技创新

为驱动的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也即俗称的发达经济初级阶段。

党的十强调,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全社会的智慧

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2]浙江的人均GDP 早在2008 年

就已超6 000 美元大关,加之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突

出和市场资源两头在外等矛盾,进一步提升科技产出能力,实

现创新驱动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科研投入的产出效

率以及科研资源优化配置两方面。一般在文献浏览或实证调研

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之后对相应的研究

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从理论上提出对策。这其中,更侧重对科研

投入因素的分类及其对产出的影响,尤以对经费投入的关注最

多,进而对如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出建议。而目前的文献中,

科研投入(产出)中的科技投入(产出)为研究对象,较少将科研

投入(产出)与科技投入(产出)进一步细分。通过定量分析手段

将科技投入的各要素整合后作为系统指标来研究其产出的影

响及程度的还较少。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在一定量文献研究及政府正式文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

关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献,本研究将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研

究与试验发展支出、科技人员数、R&D 人员数、研究机构数、立

项课题数等6 项指标作为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将专利申请

数、专利授权数、数、著作出版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5

项指标作为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从《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省

统计年鉴》、《浙江省科技统计数据库》、《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

计公报》等统计文本中摘录出2005—2011 年的相关数据。通过

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运用SPSS16.0 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

进行处理,将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因子分析

后提取出各自的主要影响因子,将提取出的主要因子的因子值

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出具体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

就如何提升浙江省科技产出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三、定量分析

(一)因子分析方法的运用

1.对基础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行性判断。首先求得相关系

数矩阵,从输出结果看,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超过0.3,表明指

标变量呈较高的线性关系。同时,进行KMO 和Barlett 球形检

验,输出结果如表1 所示。KMO 系数为0.674,显著性水平为

0.000,远小于0.05,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1 KMO and Bartlett's 检验结果

2.求出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公因子个数。通过SPSS,求出

变量共同度结果。从结果可见,共同度结果均达到了1.0,这表

示所提取的因子能非常好地解释各变量。根据方差分析结果

(见表2),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8.048%,说明它们包含了原6

个指标的全部信息。

表2 累计方差贡献率

3.因子旋转及分析。在提取了2 个公因子之后,进一步进行

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建立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结果如表3

所示。由此对2 个因子作出解释和命名:因子一由于包含了科

技人员数、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R&D 人员数、研究与试验发

展支出等四项指标,可概括为“人力与经费投入”因素。因子二

包含了研究机构数、立项课题数等两项指标,可概括为“机构和

课题”因素。

同样的方法,在反映科技产出的5 个指标中提取出包含了

数和著作出版数等两项指标的因子三,将其命名为

“理论成果产出”因素。提取包含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技术

市场成交额三项指标的因子四,将其命名为“专利及技术转化”

因素。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

(二)相关性分析方法的运用

将以上4 个因子值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分别进行

的两个变量间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因子一(人力与

经费投入)与因子三(理论性成果)的相关性系数(0.999)最高且

显著性水平(0.00)符合要求,因子二(课题研究)与因子四(专

利及技术转化)也呈现高相关性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4 相关性分析结果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科技投入及产出中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类科技

投入因素中,人力和经费投入、机构和课题孵化对与理论性成

果、专利及技术转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定量分析,结合前期进行的相关访谈调研以及科研工

作实践,对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比的对策作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1.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R&D 人员比重。在产业结构升

级背景下,政府应根据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和科技强省的具

体步骤,结合产业结构分布及区域经济特色,通过产业规划布

局调整的具体实施及科技创新多元平台的建设,科技制度建

设、体制完善等环节,加强科技软硬条件对人才的集聚作用,打

造一支适合浙江区域经济特色的科技人员队伍,并使其成为空

间分布合理的积极的区域创新要素。[3]与此同时,稳步提高科技

队伍建设中R&D 人员比重,该部分人员直接从事科技活动核

心内容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

实力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这一指标普遍高于60%以上。[4]而

2009 年浙江省工业企业R&D 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

2.3%。[5]可见,浙江亟需壮大该人员队伍。

2.增强教育对科技人才培养支撑。首先,作为顶层设计的行

政主管部门要在教育发展规划和目标设计上积极引导教育职

能的优化,积极鼓励构建适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教育体制与

机制,强化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创新素养。其次,高校尤其是非研

究型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积极调整和突破传统应试

教育的固有框架,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中注重学生

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和课程设置需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

产业结构转型方向,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

增强教师的科技创新实践和培养能力。

(二)加强经费监管力度,优化科技投入经费结构

1.设计和落实科研经费监管工程。政府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不能作为短期任务来完成,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

使用、监管的机构和体系并形成相对刚性的监督和纠偏体系,

完善科研经费的阳光工程,避免因职能或制度的缺失而造成对

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的打击及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的降低。

2.发挥好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效能。该部分经费是反

映科技投入实际完成情况的经费。政府层面要协同好财政、科

技、审计等部门的职能,自上而下设计一套较为统一的管理体

系及配套的财务管理系统,课题承担单位要加大对其预算和执

行情况的管理,在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大前提下,加大对各类

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规范好科研业务费的开支,也要切实发

挥好科研管理费的“蓄电池”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作出贡献

的科技人才的收入激励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科技人

才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并督促各项目负责人积极发挥好人员劳

务费、科研激励费等内部支出经费的使用,做好对骨干科研人

员的激励。

(三)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注重科研成果转化

1.鼓励学科方向的凝炼和团队协作研究。不可否认,无论是

企业、科研院所还是高校,在科研课题的立项过程中存在着一

定的功利及寻租行为,对课题立项数量及经费的追求远大于研

究过程的关注。以高校为例,纵向课题的立项层次和横向课题

的到款额是教师晋升和日常考核中的重要内容。在此制度激励

下,课题承担数呈逐年攀升之势,其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顾

学科背景,但有课题便积极争取的现象,而对这些课题稍加整

理便不难发现两种较为极端的现象:一种是针对某一研究内

容,在同一研究层次上和范围内,变换课题名称反复立项;另一

种则是“大而全”,跨专业、跨学科、跨门类的承担各种层次和内

容的课题,但很难分析出其主攻的学术领域,更难分析出其系

统性的研究方向和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在这样的情况下,课

题(或项目)的学术意义和价值越来越被偏离。为此,相关教育

职能部门应完善和调整相关的考核或激励制度,鼓励潜心研

究,并整合优势资源,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合理定位于相对稳

定的学科领域及具体的研究方向,并以此为标杆引导科研团队

的形成,鼓励致力于实践应用环节的基础性研究,为持续系统

推进专项领域的研究和高层次成果的产生打好基础。

2.鼓励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上述分析已证明,专利和技术

的产出及市场化与研究机构和课题的孵化呈高相关。结合科研

工作实践,科研平台的有效运行对课题立项成功率、课题研究

工作的深入开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进而直接体现在科技含量

高、契合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或技术的产出上。为此,企业尤其

是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转变对科研成果的传统评价标

准,摒弃单纯追求课题立项数、论文著作、专利或获奖数量的科

研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发展定位,对科技含量

高、市场化基础好、科技创新性强的成果的产出激励。如在专利

鼓励政策中,相对加大对成功专利转化的奖励及个人收益等分

配办法。

3.积极发展产学研用结合。产学研合作是有效整合研发、生

产、信息资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新兴社会生产方式,其战略

联盟的形成可以较好地实现合作成果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为

此,地方政府应牢固依托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特色,加快

建立和完善与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相适应的内部科技管理

和激励制度,政府应加强对产学研用结合的引导和激励并积极

有序开展第三方服务系统建设,企业应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以此

更好地成为产学研用结合的主体,高校可将其与科技服务、教

篇(2)

开题报告会的意义

集中开题报告会会议形式准确、流程安排妥善,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专人负责。整个过程中,医学研究生、导师及专家、会议组织者均表现出高度的重视度和责任感,期间有融洽一致的学术探讨,也有立场鲜明的理念争辩,这些宝贵意见和过程都是能够有效避免研究生在课题的最初阶段发生根本性、方向性的错误,使研究生在课题研究伊始既能够准确把握科研需求的脉搏,是一场意义深刻的研讨会,也是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的关键。提升了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而医学生作为健康的捍卫者对综合素质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想制定好一项满意的开题报告,基础要打得牢,功夫要下得深,视野要开得广。因此医学生不仅仅需要具备牢靠的专业知识以保障基本实践的可能性,更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以联系实际应用以及专业的撰文能力以反映自身的思想;其次,大量文献资料的汲取以及相关领域新进展的探究也是行文的必要准备,否则在前人已经研究成熟而精尖的方向下手只能是效率与资源的双重浪费;最后,所谓“能力让人脱颖而出,思维让人与众不同”。如何站在巨人的肩上有所作为,将现有的知识与自身的智慧有机结合选择一个高效而精准的方向并进行研究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才是考验我们的真正课题。因此,开题报告的准备过程实则给了医学研究生在更多方面素质的提升上一个很好的契机和平台。为开题者指示了明确的开题依据所谓“言而无文,其行不远”,这种以书面材料上交、经研讨确定开题方案的形式,使开题报告真正具有提纲掣领的实际意义。开题报告会中医学研究生通过这一系列准备过程深化了自己对于课题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如何开展研究项目也有了较为明确的想法。与此同时,研究生导师及各位教授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更是为开题者指示了明确的开题依据。开题项目一经确定,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更改,这使得集中开题研讨会的开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确立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向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无疑是需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并举的,而研究生管理是一项全面而长远的工作。如何让医学研究生今后更好地投身到临床管理以及各项前沿科研项目的进展中,在各项科研工作中都能踏踏实实地做出成绩以及如何使研究生管理走上规范有效、创新实用的健康发展道路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甚至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于是我院抓好时机,顺应时展与实际需求,将研究生教育规范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形成一套自主创新、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值得提倡。

篇(3)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5-0068-03

A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ment of School-based Sports Curr iculum Development ofChina's Elementary EducationDONG Cui-xiang1, KONG Xia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inversity, Xin xiang453007, Henan China;2.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4670 00, Henan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level curriculum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pth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 ment 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mentary educat ion, which takes P.E. curriculum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 combines with the cha racteristics of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or 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ports teachers to develop sports school-based c urriculum.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 ulum management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构建了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出台,实现了课程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及课 程管理权力的再分配,给予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较大的自,学校有权对国家层面和地方 层面的课程如何在本校有效地实施进行决策,也可以开发本校的特色课程,这就给校本课程 开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使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得以应运而生。

就体育课程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学校制定本校的体育课程方案留下了 较大的空间,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使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呈现出空前繁荣 的局面。然而,在少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各具特色,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不 少学校的校长和体育教师对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还缺乏应有的了解,不知从何入手,这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为此,近几年,作者深入体育课程改革第 一线,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并上升到理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策略及措施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其目的再于 为体育教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实地考察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取的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上都缺少经验。 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并且也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而国家和地方层次上还没有出整的制度、政策及实施细则。但是由于这些 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必须以属于学校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 题为依据,所以在现行条件下,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层次上的策略选择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 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研究证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主要有:

2.1.1 借助课题研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即在国家的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借助于课题申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带动校本课程 开发活动的开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这种策略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河南省濮阳高新开发区实验中学的“以创新运动项目(三步球运动项目的开发)为特色” 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和郑州八中的以“拓展运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 发是借助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多元实践研究》 而完成的。

锡山高级中学的“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国家体育总局体 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兴趣体育实施研究》的立项而完成的[2]。

西安市第53中的“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经验欠发达地区(西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程结构、资源开 发的实验研究》的课题而进行的[3]。

武汉市桥口区新合村小学的“以传统体育项目(足球)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 助“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地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课题而完成的 [4]。

2.1.2 借助外部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学校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或 能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申报、规划制定、活动开 展、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乃至课程评价,都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帮助,特别是要借助高等学 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维持和深化发展。锡山高级中学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重要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教育部在上海、江苏等地首先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方案,锡山高级中学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选定语文课和体育课作 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并列入江苏省“九五”教育规划课题,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 究的实验。到1997年,随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校本课程研究专家的介入和“校本课程 开发”理念的确立,课程开发进入了规范时期。通过与课程专家的紧密合作,学校在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了突破。体育课由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 向“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课程专家和体育 课程专家的高度赞同。

2.1.3 加强学校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借鸡下蛋之策并不是长久之计,学校的长远发展还是必须依赖于学校内部发展能力的增强, 特别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即要增加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实施这一策略时应做 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其对于学校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考虑采用先易 后难的方式来逐步推进。首先选择一些有条件的课程项目或者单项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范围。如锡山高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性实验阶段,选择了语文阅读 和体育课两门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还如,上海市闸北区八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经上级批准 从比较有条件的数学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入手的。这样做一是可以集中优势,使校本课程开发 工作与学校的课程资源相适应;二是可以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积累经验,同时提高教 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师资条件。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来讲,可以考虑从一个运动项目入手,如上海市北附中学的定向运动、武汉市新合村小学的 足球运动、镇江市八叉巷小学的乒乓球运动等。也可以从改造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入手,还可 以考虑改编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多角度地进行课程开发。

综上所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具体到每所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各 方面优势、挖掘各方面体育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策略问题,具体到体 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还应采用相应的具体措施。

2.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2.1 建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体系1)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领导重视和支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 是在法制还未十分健全和长期受国家课程统一管理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更加需要领导支持,只要领导出面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方面 力量,并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提供保证。为此,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 体系。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体育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有关课程开发问题 的决策。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体育教研组组长、后勤总务、教务 、学生处的负责人组成。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专家顾问小组,负责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整体设计的指导工 作,及时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开发提供全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支持。成员主 要由科研部门或师范院校的课程专家、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学校体育理论专家、省市地教育 部门的体育教研员以及体育特级教师组成。

2) 建立组织实施体系。建立实施体系是落实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如果只有领导体 系,而没有强有力的实施体系,再好的课程设计方案也是纸空文,也是难付诸实施的。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负责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即从学校情境分 析、课程目标拟定、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组织,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所有工作的实施,这 是非常繁重的一项任务。成员主要由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 人员代表共同组成。

――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工作方案。确立具体的实施步骤、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时 间安排、主要负责人等。这是保证课程开发有效实施的措施,保证课程开发者有一定的责任 感和时间观念。

2.2.2 给体育教师赋权增能,使之成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低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 行国家的体育教学大纲,遵循学科专家编写的体育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 匠”和“教学机器”,从而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校本课程开发主张给教师赋权增 能,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教师有权利也有责任对于现有的教学材料或课程内容进行合 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的创新。所谓的赋权增能,主要是指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力和增 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包括:1) 增强教师参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执行者的角色使得教 师习惯于服从,他们不但不习 惯于参与式的决策,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在 参与过程中提高参与的能力。

马什在总结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后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在参 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往往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5]。

2) 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履行“教书匠”的角色不需要有任何的研究意识,也不 需要有任何的研究能力。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并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我国教育界近些 年来也提出,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中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向 “科研型”转换。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 究者”的任务,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 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

3) 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职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6] 。在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具有“个体户”的性质,要靠他们自己去处理课堂教学中所有问题 ,孤单/孤立是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教师职业的这种特点很可能使教师相互之间采 取独来独往的态度,而不愿意互相合作。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校长、家长、学生及校 外人士的广泛参与,因而必然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的相互合作,一起制作课程方案、一起对 课程设计进行评价等。因此,加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2.2.3 实施校本教师培训,让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育政策上奉行分权主义的国家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方向 性改变,那就是师资培训的重心开始下移,师资培训模式从以大学为基地走向以小校为基地 ,出现了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校本教师培训。其特点,一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开展教师培训 ,关注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教师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 系,高校参与学校师资培训的全过程,对中小学进行现场指导;延长教学实习时间,突出教 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可聘请体育课程专家、学校体育专家或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 等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应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育展望、以及国外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等内容为主,以保 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我国体育教师来讲是一 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因而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进行反 思性教学。

2.2.4 理论培训与实际考察相结合,发挥示范学校的作用 由于体育教师课程理论比较薄弱,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对他们进行课程理念及课程知识的培 训非常重要。因为,课程开发理论注重的是“学理”,属于务虚,务虚是必要的,过多的务 虚则导致虚幻,因此,还要注重课程开发的“技术”,即操作技术,属于务实。务虚是为了 更好的务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对于许多教师来讲,认为专家讲的东西与他们的 现实相距甚远,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理论讲座效果甚微。如果能组织起来让他们 到到上海、江苏、武汉等地,开展体育校本课程效果较好的学校去考察,到前沿学校的现场 去亲身感受一下课程改革的热潮,将会起到较大的触动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 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示范校进行考察,以此来拓宽本校教师的视野,加快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 步伐。

2.2.5 建立校本研究共同体,确保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展开的,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往往涉及到不同成员的参与 。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是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实践证明,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同样也需要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这一共同体 主要表现为体育学院或系的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合作、体育教研员与中小学体育教 师的合作、学校部分教师合作等三种类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证明,大学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是必要的。大学体育教 师作为专业研究者不乏对体育教育问题的理论识见,但是如果闭门造车,在书斋里做学问, 不但理论本身没有验证的场所,而且由于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体悟的缺乏,理论 自身的针对性、现实土壤及意义也就越来越缺乏,最后有可能丧失理论的功用。而中小学体 育教师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虽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体育教学也不乏感性 认识,但对于如何从事研究,如何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认识,有时难免无从着手。这样, 双方就有了合作的愿望,而中小学改革的实际又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其他的必要条件。在中国教育研究体制中,各省、市、区的体育教研人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与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直接相关,指导着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进行,是教育科研队 伍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体育教研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将有利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湖北省、武汉市体育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很好地开展,得益于省、市教研室的体育教研员 长期的指导和合作。另外,由学校内部部分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也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起 到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八个年头,八年间,从课程理论研究者、课程管理者到中小 学体育教师都为体育课程改革付出了较多的劳动,回顾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尤其是在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存在问题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 者通过对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总结,对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用的策略 和措施,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建议广大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发实践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金明,姬彦忠.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创新体育活动项目 三步球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 董翠香.“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 体育学刊,2007(6):83.

[3] 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8(1):104.

篇(4)

【基金项目】2009年吉首大学重点校级教改项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自觉塑造和谐的人格,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公民。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接受式学习增加的只是学习者的关于对道德的认识,而其道德情感的获得则需要通过体验的方式来培养。为提高高校“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本文结合“基础”课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探讨该课程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通过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来增强“基础”课的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体验就是个体亲身经历、自主验证周围事件,并对外界信息产生自主意识的过程。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一种充满着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它对人的心灵会产生一种滋养的作用,我们的自信、自卑、乐观、悲观、友善和敌视等,都是从体验而来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经历等创设教学情景或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在教学情景或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体验和感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提升其情商、使其建立起信念或发展其心智,并最终使之达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或教学目标。

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激发,从学生自身的经历,从内心的情感积累和先在的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生成一种新的内在情感的生成,得到对生命的深情感悟。体验的产生离不开情感,而通过体验又能生发更深厚、更具意义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升华。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通过为学生创设一种能使之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效果的情境或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有效地促进学生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达到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引导、自我成长的目的。

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尊重个体的需要,激发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每个生命体的自由发展,使每个学生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身生命成长的历程。

2.高校“基础”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符合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道德主要是通过内化为人们的观念、情感等,激发与唤起人的内心良知和荣誉,端正人的行为选择的动机来达成的。道德教育过程是社会道德转变为个体品德的过程,而社会要求要对受教育者发挥影响必须经过受教育者个体的内化过程,是受教育者“知、情、信、意、行”的渐进过程,这是道德教育不同于智育、体育等其他各育的一条特殊规律。实施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通过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模拟现实的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影响,独立思考、体验与感悟,提高道德批判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正确的道德自主建构。

由“基础”课课程性质决定的。“基础”课是、教育部实施“05方案”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和行的统一,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和行为,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具有突出的自我践行性和自我修养性。这种突出的自我践行性和自我修养性,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主体参与,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才能得到诠释和表达,唤醒、激发出学生的灵性和个性,促使学生把道德知识消化为自身的道德营养,最终让道德走向自觉。体验式教学是适合“基础”课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的参与和经历,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从而获得政治知识、提升道德情感、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体验式教学重在倡导大学生的主体参与,融入课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体验,实现认知和行为的统一。体验式教学重视情意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充分发挥体验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生的情感、领悟,并使学员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真正做到情知合一,和谐发展,最终构建属于自己的政治思想和精神素养,促成“教化”与“内化”、“知”与“行”的统一。总之,“基础”课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巩固课堂理论教学最切实有效的途径。

篇(5)

课题名称

中学语文课前预习促进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研究

负责人

孙琦

工作单位

西安交大附中分校

博客网址

完成时间

2014年5月21日

成果主件名称

中学语文课前预习促进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研究

课题成果附件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育案例、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应用发表情况(打“√”)

博文

发表

刊物

发表

会议

交流

教学

应用

1

论文

2

教育随笔

3

教学课件

4

教育叙事

5

教学设计

研究概述(不超过1000字,内容突出研究特色、研究效果)

课前预习是有效上好一节课的保障,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语文课前预习更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预习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形式化比较严重,有的甚至没有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达不到预期的预习效果,上课的听讲效率大打折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能发现,如果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或预习不到位,老师上课时就会感到很费劲,课程推不动,学生学习也比较被动,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课前预习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果学生课前预习工作做得好,课堂中所接收的容量就大,上课的积极性就高,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所以,学生合理有效的预习,使学生对自身语文素养和课堂学习效率得到不断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教学的对象为中学生,如今语文课堂的教学应摒弃老师“一言堂”的做法,应该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形式,完成对课业的学习。要想课堂教学有效,学生就一定要主动起来,这一切基于课前准备的充分。鉴于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提出了“中学语文课前预习促进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研究”这个小课题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做了问卷调查,大家群策群力,进行了有效预习形式地探索。每周开一次碰头会,组员针对不同课型,交流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针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流,改进方法,针对不同课型形成可操作的预习方式。小组老师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各班的预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使小组教师真正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学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并努力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小组成员每两周定时开会,汇总自己在近期工作中课题研究的情况。努力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小组成员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实际操作,并归纳出不同课型的预习方法,反复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之后,对原先的计划、实施进行必要的总结、反省或必要的调整。不断促进我们的教学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五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1

孙琦

39

中教高级

教师

负责人(组织理论学习以及方法设计)

2

林珊

35

中教一级

教师

成员(具体课堂教学实验及方法设计)

3

余萍

32

中教一级

教师

成员(研讨材料收集)

4

李婷婷

32

中教一级

教师

成员(具体课堂教学实验及方法设计)

5

郝梦帆

27

中教二级

教师

成员(资料搜集整理)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组

审查意见

(指导专家签章)

年 月 日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评审专家组

评审意见

(专家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2-01

前言

虽然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体育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但符合体育院校性质的教材甚少,大部分体育院校仍沿用非计算机专业或相应的高等院校文科计算机教材。据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措施。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大量的相关领域的文献,对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的研究有了一些了解。通过文献了解到关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文献相比针对于体育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改革和措施的文献比较多。文献研究大部分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的文献数量很少,而针对于体育院校的分析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1.2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法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本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从而为计算机教学改革即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依据,制定和发放了问卷并与计算机任课老师进行了访谈。问卷发放共169份,收回156份,收回率为92.3%。调查被试者为大专学生,并与本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

1.3数据分析

在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excel整理数据并用spss16.0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调查结果分析

2.1学生对计算机认知现状

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小学”开始用过计算机的占被试者的42.6%,“高中”和“大学”接触的百分比同为所占被试者24.9%。从调查可得知曾经学习过“office软件”和“上网聊天”的学生居多均占被试者69.2%,对于现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调查中“能够熟练上网聊天但对其他的软件不熟悉”的学生占85.3%。虽然曾经学习过“office软件”但是掌握此内容的比例却仅有2.6%。其他选项分别为23.7%和10.3%。由于本院大专学生大部分是从普高参加高考录取,而大部分学校高中阶段已开设了一门计算机语言,所以,“至少懂得一门计算机”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2.2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和想学到的知识分析情况

从调查分析结果可知对于现阶段选用教材的理论部分及网络基础的掌握比较好,究其原因这部分教学内容常常安排在计算机教学的前期,学生们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起初兴趣比较浓所以掌握程度比较高,而对于操作性强的知识由于在高中阶段有所掌握,导致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理想。

对于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程想学习到的知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是flash制作和图像处理,其比例占到调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2.3理论与上机影响因素情况分析

在本次的调查中,主要从理论课和上机课的影响方面了解对整个知识的接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下所列是关键几项因素:

(1)信息量大,同学自身基础薄弱,这是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在影响理论课程学习效率的五项因素中, “信息量大”比例为41.3%,其次分别为“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22.5%,“同学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较低”22.1%。由此可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部分的内容的质和量上需要一定的调整,可以给出相关的建议。

(2)案例太难,网络娱乐性诱惑太多,这两项是影响上机操作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全部的五项影响因素中“网络娱乐性诱惑太多”与“案例太难”所占比例均为25.6%,而后是“老师操作太快”为19.9%和“电脑设备经常出故障”为15.4%。除了“案例太难”因素,其他各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与机房管理人员协调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率。

2.4授课方式调查情况分析

教师以讲为主,还是以师生互动为主,这一直是教学中的主要点,而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样问题。在对于授课方式的调查分析发现:在“缺乏团队合作课题,未调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选项上有53.2%被调查者选择,表明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对策

3.1合理编排教材,增设相应的选修课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在教材的选用编排上在保留“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知识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加符合体育院校学生特点。由于对于体育院系学生而言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计算机的整体概念淡薄,对其结构、内部联系、工作过程和一些专用术语都不甚清楚,同时教学时数又有一定限制。所以在保证学科内容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可以简化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数制转换及运算”、“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等章节,可以增加“flas制作”、“图像处理技术”、“方正排版”等内容作为选修课。

3.2重点整合案例教材内容

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为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突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现有的案例对于学生们相对较难,因此,要重新选用和整合有针对性、实用性,贴近生活既有验证性案例,也有探索性案例,内容设计方式采用从简到难阶梯式,不仅可以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知识,而且还可以使一部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性的进行自我学习。

3.3优化教学模式增加团队合作项目

针对体育院校学生团队合作、动手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协作性与操作能力,同时也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课下可以举办展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计算机相关竞赛,课上可以以小组方式制作完成实践内容,明确小组各成员的任务,并把所有作品集中展示,进行相互评判,使学生们能够相互学习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4加强教师队伍的知识提升工作

计算机学科是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作为任课教师要时刻保持学科嗅觉灵敏,要了解和学习当今计算机相关前沿知识,并将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在本次调查中,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得知,老师们深感自己掌握的知识有些欠缺很想进一步提升。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鼓励并支持其参加相关培训及学习,并予以相应的扶持。同时,作为教师本人也应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业务素质,如借助网络更新和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量。

参考文献:

[1]余金勇.浅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J].成人教育,2012,(10).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65-02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介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该课程涉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毛坯成型和机械制造工艺等内容,内容繁多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材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且内容繁多,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无形之中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困难。目前,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多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薄基础学习,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进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之前,接触到的专业相关课程及实践环节仅有《工程图学》课程和金工实习,因此,学生几乎是在对“机械制造”的概念十分茫然的状态下直接进入课堂理论教学阶段的。被硬性地灌输抽象、晦涩的专业知识,所接触的理论缺乏实际的、形象的实例的支撑,使得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久而久之,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逐渐减退甚至排斥。

2.教学内容繁杂抽象,“学”、“用”结合困难。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涉及内容覆盖了工程材料、毛坯成型和机械加工工艺、检测技术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系统繁杂、系统协调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大多是上述知识的简单堆砌,对各类知识的传递和讲述大多繁复、枯燥,内容抽象,缺乏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和提炼,无法引导学生建立自身的理解和记忆体系。从而造成即使经过理论教学、实习实验的一系列训练,学生也往往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到茫然,“知道它是什么,不知道它该怎么用”成为课程学习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性。

3.重“教”轻“学”,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性。目前《机械制造基础》的课堂教学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互动和讨论,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说“这是什么”,却不能主动地去探究“这是为什么”、“这可以用来做什么”。对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疑惑,教师难以及时发现并给予解答,使得问题积累,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难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目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现在作业、考勤、考试等环节的硬性比例计算值上,很大程度上无法顾及这些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对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长此以往,往往造成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略学习过程的问题。

上述种种问题,归根结底,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上课听不懂、下课学不懂,最终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以“专题案例”为基础,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进行整合。选取有代表性的专题案例,通过合理的设计将课程各独立知识模块进行有机的整合,建立以“专题案例”为载体的相对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将分散、独立的知识点以“知识链”的形式溶入整个教学过程的同时,以“选题”的形式为学生设计并下发“学生选题”,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基础上以“选题组”为单位,通过协作、调研完成“学生选题报告”,并安排“学生选题汇报课”,让学生对自身选题成果进行展示。从而构建以“专题案例”为基础展开的综合化、系统化课程模式,优化《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效果。

1.课程内容“专题化”系统的建立。根据《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各部分内容特点,对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10个专题,并将其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安排、组织,建立起系统、科学的“专题化”知识系统。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2.教师“专题案例”及学生“选题”的设计。教师“专题案例”是课程课堂教学展开的基础和核心,其设计的合理性、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直接决定教学开展的流畅性和教学效果。教师“专题案例”的设计,应围绕着如何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从生产实际中选取。学生“专题报告选题”的设计,应以教师“专题案例”为基础,对相关、相似专题进行设计。在“选题”中,应设置相应的引导性提示,以便于学生把握研究开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同时,“选题”的设计应注重层次性、差异性,不同“选题”应保证不同的侧重点,以满足对不同选题小组考察的平等性需求。

3.基于“专题案例”的“拟实”学习的展开。教学的展开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认知规律,通过教师讲授基本储备知识、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将这一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融合,建立起“模拟工作现实”的“教”―“学”互动过程,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将各知识点融会贯通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实施方案与方法

1.教学过程设计。调整《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中的安排,将部分必要的基础预备知识的教学完成后,以工程实践为来源选取的针对性的专题案例,对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毛坯成型和机械加工工艺等部分内容进行延展式设计,对解决专题案例所需的知识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展开教学过程。

具体展开过程如以下框图所示:

2.教学过程展开。改革传统作业模式,由学生主导、教师引导,完成选题报告。由学生分组选择选题,通过查阅资料、调研、实地考察、与教师或企业专家讨论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并能够初步判断信息的正确性、方案的合理性,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工程知识,增加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以“专题:典型机械零件的热处理”中的“选题:连杆”为例,设计选题内容及结构。选题应包括“选题引入选题目标选题实施选题总结”等内容,并以此作为学生完成选题报告的指导性资料,引导学生完成选题报告研究工作。

通过上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专题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课程组经过两年的积累和不断的完善,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成熟的教学方法,并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理论抽象及实践困难的问题,有效地建立并强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专题案例”教学法在机械类各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也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必将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杰.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1).

篇(8)

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带来了音乐教育理念的巨大变化。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而在于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以及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为素质教育服务。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键盘学习课程。通过键盘弹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同时学习巩固其他音乐基础知识,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以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的训练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个体的发展。因此,课程工作者必须对个体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不顾学生的特征而设计的课程。其效果自然不会理想。事实上,心理学对课程具有重大影响,已被公认为是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钢琴集体课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为课程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一、认知心理学的运用

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研究钢琴音乐教育及其教学过程,已经成为当今盛兴的钢琴教育理论方法之一。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活动产生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其中包括特殊性迁移和一般性迁移。在钢琴教学活动中,一般性迁移能力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不仅要将钢琴演奏的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通过技能训练以实现特殊性迁移,更要有意识在技能教学中加强理论指导,促进学生一般性迁移能力提高。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相关学科原理、技能方法论指导下,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并列、归属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能够运用新知识,迅速地解决那些需要按照实际情况作出分析或调整的新问题。及时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效推动并加速技能学习的进程。这对加强音乐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钢琴教学改革面临的任务和目标。钢琴集体课改变了“一对一”钢琴授课的长期单一固定模式,由传统技术的传承式教学变得更加富于多元化层次结构,为钢琴教学中顺利实现学习迁移提供了一条新的实践探索途径。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按照人们感知音乐的心理规律需要而设计,教学过程建立在以聆听和情感体验为引导的基础上,因而是一种有利于发展自觉性音乐整体能力结构的教学方式。它从聆听有情感选择性的音乐为起始点,引发学生运用音乐表达感情的愿望,初步形成音乐感受能力和参与能力。随后结合相关乐理教学及演奏技能技巧训练,促进音乐感知能力、运动感觉能力、记忆联想能力全方位发展。与此同时,利用一切课堂音乐活动和不同教学步骤,大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丰富其创造性音乐表现力。

二、心理暗示的作用

集体教学的场合,便于学生之间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日本教育界曾在60年代提出“学习集体”的概念和教学论思想。学习集体的教学论思想以确立共同投入学习的学习集体为中心,在学习集体中学生相互作用、相互确认、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对峙,从而得到提高。学习集体思想的理论研究指明了学习集体的形成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使学习与集体有机地结合,通过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集体演奏的教学场合胎当地运用暗示法,学习者可以经由心理上的轻松愉悦感,转化为内心凝神贯注的能力。这种内心凝神贯注所能达到的专心致志。是人的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的良性综合反应,其高度协调和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对钢琴教学中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全面能力,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促进效用。

篇(9)

课程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某一学科内的诸多课程的集合。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

按照系统论的“系统存在于环境中”的观点,把机械专业的教学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每门课程作为一个组成系统的单元体,专业基础课程组作为一个子系统。在课程安排上,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线安排课程的方法,按能力和实际应用需要来安排课程。采用“一条主线、两套体系、多个教学模块”的教学体系,即以一台典型机器――减速器为主线,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知识重构;两套体系是指课程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两部分;多个教学模块则是指根据减速器的制造流程,设置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所需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学校学习知识与企业工作内容的无缝对接。

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作用

笔者认为,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弥补了以学科为本位教学模式的不足 在学科本位教学模式下,各门课程的内容设置是自成体系并相互独立的,学生在完成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之后仍难以将这些相关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更无法将所学课程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到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以完成一台减速器的制造任务为主线, 打破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原有界限,将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成紧密联系的课程群,采用“一条主线、两套体系、多个教学模块”的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相连,从而弥补了学科本位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

促进机械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首先,在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设计的知识点超过了教师的个人专业领域,这就要求各科教师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培养了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其次,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使机械专业教师从学校走向企业,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形成。再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较大的局限性,职教师资的“老化”“窄化”已成为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有利于拓展教师的知识面,重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各方面的成长。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从减速器入手,结合生产实际,学生清楚从哪里入手、如何做、掌握哪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等,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习有关减速器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产实践进行装配、拆装、钳工加工等实际操作,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有助于减轻学生理论学习负担。根据完成各阶段教学任务所需选择相应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适用”和“够用”为原则,减轻学生的理论学习负担,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动手技能的提高上。第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完成的任务下放给学生,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等。

推进我校机械专业课程的改革 面对新的专业课程改革,如何将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构建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目前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校的机械专业课程改革活动正处于实施阶段,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学校机械专业课程的改革。

篇(10)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目前,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知识技能更新滞后、课程设置老化等原因,该课程教学受学生欢迎程度越来越低,学生也越来越厌学了,教学效果一落千丈、收效不如人意,所以当下《电工基础》教学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尔・罗达斯有一心理学名言:“谁也不能教会谁任何东西。”这句话实际告诉我们:“教师是无法教会学生任何东西的,只能扮演教学过程中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角色”。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基础》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入门教学,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入门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上第一节课之前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拍录电能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应用的视频、拍几张当地节日彩灯的照片、搜索当地最近安全用电的相关事例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些图片、视频,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能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懂得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让学生感受到电的神奇同时又切实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社会确实需要我们去进行输配电线路的架设与维修、高低压电器设备的检修和安装、以及照明和机床等电路的安装与维修,让学生感到学习《电工基础》大有用武之地,把学习《电工基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大多数中职生因为初中物理基础差,对电学的学习可能存在恐惧心理,在教学中我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处处尊重学生,不歧视学困生,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潜意识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励他们主动地学习,并为他们创设各种让他们能亲身参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并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愉悦。除此之外,我在施教过程中都会把“微笑、尊重、宽容、民主、探究、合作”带进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满足学生情感要求。因此,我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欢迎,他们非常喜欢我,从而喜欢我所上的《电工基础》这门课程。

三、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往往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结合教材,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去寻根索源,掌握问题的实质和关键。例如,在讲授《怎样确定电源的端电压》这一内容时,我会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晚上周围邻居打开的灯越多,你家的电灯越亮还是越暗?深夜正当你认真学习而周围邻居都已息灯熟睡的时候,你家的电灯越亮还是越暗?为什么?”这个问题凭大家的直觉都会有正确的答案,但同学们大多数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会带着“晚上电灯越暗,深夜电灯越亮”这个正确答案继续探个究竟。

四、开展竞赛活动,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 化学中的类比法 下一篇: 合同签订及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