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59: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影视作品的价值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小学语文教学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影视作品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合理引进,使之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利用影视作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较多的中外名著节选。一般来说,品读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品味语言对故事情节、人物外貌、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环境描写有所认识,把握并体味小说的意蕴与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教师可以在文字解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视觉性解读,即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来加深理解。
2.利用影视作品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素材
影视作品作为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部分,备受学生的关注。写作课可以利用影视作品这一资源,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可以把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细节的叙事技巧及结构的章法都可以借鉴到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在这“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换角度”几方面考虑,一定会打动人心。生活、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也是他们写作的重要素材,可引导学生写影视评论文章等。
3.利用影视作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影视艺术是一种语言性很强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走向他们所喜爱的影视作品,甚至可以与同学进行对话、争辩,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确立话题时,应考虑到话题的价值、现实意义、难易程度等因素,以便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
4.利用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好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从而受到以美感为前提的特殊的启迪、教育。影视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艺术质量方面存在着优势。如《开国大典》、《任长霞》、《亮剑》、《英雄》、《十八岁的天空》、《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都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中学生观看、欣赏、读解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好的影视作品是一座充满魔力的桥梁,把学生引向文学的殿堂,引向无限广阔的审美鉴赏的天地。
二、消极影响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功,如果过度引用影视资源,忽视学生这四项基本能力的训练,那么语文课就变成了单纯意义上的影视欣赏课。一节课中如果引入的影视资源过多,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屏幕上,完全没有精力再去体会文本的深层意义。
另外,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会受到极大限制。文学语言本身形象生动,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它所提供的想象空间要远远比直观的影视广阔得多,丰富得多。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产生丰富多样的理解,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方式,对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和行为个性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播放电影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兴趣盎然,但学生的兴趣仅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他们的阅读兴趣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在文字面前没有形成对文字的感觉,即语感并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尤其在诗歌的讲授上,这一弊病就表现得较为突出。诗歌是用精炼语言去表现丰富内容的,这种内容是需要自己去体会、添加的,如果用图画去讲解诗歌,学生对图画一览无余,对含蓄美的诗歌失去自己的想象,学生的想象能力就会缩小。因此,展示影视作品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获取经济利益,影视作品中也充斥着厌学、出走、比阔、赌博、暴力等内容,对中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阅历尚浅,可塑性大,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正面引导。对一些格调不高的、有害的影视作品,可结合语文课进行影视欣赏指导。可开设影视艺术讲座,提高对影视作品的辨别选择能力和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远离庸俗浅薄的东西。
三、教师要适时适度用好影视作品资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对影视作品适时适度的利用,将会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既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又要讲究相应的策略方法。
1.引入影视资源要注意实效性原则
面对着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教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影视资源用在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上,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只有所选的影视资源符合教学要求,与学生的经验契合,才能引导他们采用审美批判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审视作品。
《大秦帝国》目前已播出三部,前两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的豆瓣评分分别为9.1和8.7,可以说《大秦帝国》系列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口碑,而这与其对品质的一贯坚持不无关系。
十年只做一部历史
《崛起》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大秦帝国》总制片人焦阳告诉《综艺报》,《大秦帝国》系列在剧情上承接关系紧密,预计将用五部200集完整呈现“大秦”整体历史风貌,为使《大秦帝国》系列风格始终如一,焦阳专门成立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10年只做一部历史”。
《大秦帝国》系列是中国目前唯一一部从秦视角来展现战国大争之世和秦国崛起之路的历史正剧。整个系列描绘了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130多年间,秦国通过不断的求变求强、从“天下卑秦”的弱小诸侯国一步步崛起为超级大国并最终统一华夏的史诗,焦阳说:“目前我们已经用了10年时间,拍摄完成并播出了三部,余下还有两部等待拍摄制作。在这种体量篇幅跨度下,艺术创作是有困难的,不管是从叙事角度还是实际拍摄表演来说,都是考验。”
为了兼顾历史真实与故事情节,创作团队在内容上反复推敲。营销部负责人陈女士表示,“历史正剧也是讲故事,不能绝对按照历史事实一板一眼拍摄,这样的拍摄就成了‘记流水账’,所以在剧集叙事角度上更多考虑了整个历史故事的架构和观众的接受度问题。” 为了不影响剧集整体的框架比例,在不改变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大秦帝国》创作团队对内容作了符合事件发展脉络的调整。比如,在真实历史中,宣太后是中年遇到义渠王,随后又杀了义渠王灭了义渠国,按时间排序本应将这部分内容放在《崛起》中,但是片方经过慎重考虑,《崛起》的主线是秦昭襄王嬴稷,宣太后的情感占得篇幅过大会影响到整部剧的谋篇布局,所以将宣太后和义渠王的相见提到了青年初恋时,放在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表现。“这是在不影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该剧进行二度创作和艺术加工,会使整个系列看起来更加流畅统一。”
除了内容,《大秦帝国》系列在演员挑选上也费尽心思。从《裂变》中的侯勇、王志飞、高圆圆,《纵横》里的宁静、富大龙、喻恩泰到《崛起》中的宁静、张博、邢佳栋,演员都是公认的实力派。陈女士特别提到了邢佳栋,因为原本饰演《崛起》中男二号白起的演员出现变故,不得不临时选用邢佳栋代替。因为白起是剧中的主要角色,为了不影响整剧的品质, 白起独自一人的戏全部补拍,而另一些和其他角色在一起的蛟蚨用后期制作技术,将其“补”进去。
该剧在制作上注重对历史的高度还原,比如,剧中服装材质多采用麻布,而非视觉上更加华贵的丝绸。焦阳解释,因为当时生产力较低,丝绸的量很少,所以只穿在衣服里面,外衣即使有丝绸也多为点缀功效。片中将士的盔甲也是按照历史还原制作的牛皮盔甲,一身盔甲重达30斤,“演员穿上后身体被牛皮盔甲架起来,自然而然透出了士兵应有的气势。”
在战争戏的制作上,该剧花费较多心血,据片方透露,剧中的长平大战是一场借助地形展开的战争,参战方有秦国数万之众。很难用电视语言完全展现,所以在拍摄中一再改动。“白起后期制作的戏份加上战争戏需要特效的内容总计200多分钟,可是全部制作完毕却用了整整14个月,比整部戏的拍摄时间还长,把4个特技公司累得人仰马翻,很多人在后期间打地铺休息。”
宣传借力新媒体
除了对品质的坚持,《大秦帝国之崛起》也开始顺应时代潮流借力新媒体营销。
陈女士表示,第三部在宣传推广上做了更充足准备。作为一部不走媚俗、浮夸路线的历史正剧,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并有“真粉丝”做“自来水”,与该剧及时调整宣传策略,深入挖掘剧情,善用新媒体推广分不开。
前言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影视音乐的作用下,有助于提高影视作品的地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当前,多部影视作品是由于音乐的知名度而受到关注,有力的推动着影视作品的成功。如:《栀子花开》、《匆匆那年》等音乐的知名度较高,使影视作品为上映之前,便受万众瞩目。由此可见,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作者认为,进一步对影视音乐的存在形式和美学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制作影视作品时合理选择音乐,将音乐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一、影视音乐的存在形式
(一)主题歌曲的形式
主题歌曲是影视音乐中常见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主题曲、片头曲、片尾曲几种。在影视作品播放期间,社会大众从影视作品中进一步了解音乐。如,《万万没想到》影视作品上映期间,其主题曲《大王叫我来巡山》十分火热,传唱度较高。在某种程度讲,影视作品制作者在选择主题音乐时,希望通过歌曲能够将影视作品的主要故事情节或内容加以表现,有助于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提高影视作品的收视率,更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题歌曲是影视作品剧情的浓缩,在故事情节串联过程中,可以融入影视音乐,不仅能够增强故事情节的感染力,而且耐人回味,情节连接顺畅。在影视作品中,播放主题歌曲,还能发挥试听的作用,对提高影视作品和音乐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1]。
(二)场景乐曲的形式
场景乐曲是影视音乐中的又一重要存在形式,与主题曲不同的是,场景音乐多出现在影视作品播放过程中,达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场景音乐运用过程中,能够使故事情节更具表现力。例如,在影视作品《红高粱》中,壮汉迎亲路上配合着音乐抬花轿的场景,音乐与壮汉的步伐节奏相一致,将迎亲的喜庆氛围彰显,同时能够表达壮汉们的活泼性格,不仅为后续剧情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增强人物塑造的效果,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另外,场景乐曲在影视作品烘托环境氛围中的应用不可或缺,可促进剧情的升华,使受众保持高度集中,置身于情境中。如,恐怖类影视作品中,在营造紧张、恐怖氛围时,插入的场景乐曲,可增强影视作品的恐怖效果,同时有利于提高影视作品的收视率[2]。
二、影视音乐的美学价值
就影视音乐的元素而言,旋律、节奏、和声、调式等是主要构成元素,影视音乐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影视音乐各元素有机融合,才能增强影视音乐的表达效果和提高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对推动影视行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影视音乐的美学价值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功能美;二是形态美。
(一)功能美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具有功能美的美学价值。首先,音乐旋律能够发挥影视作品造型功能。如,影视作品在烘托激烈紧张氛围时,能够有效融入影视音乐。《人再囧途之泰囧》作品中,有激烈打斗的场面,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能够烘托场景氛围,而且将影视作品推向,深受观众的喜爱。其次,音乐节奏元素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协调的功能。节奏元素在影视作品中运用十分灵活,且节奏类型多样化,如语言节奏、音响节奏等。仍以《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例,在打斗场景中,音乐节奏十分快,但影视作品的镜头放慢动作,使紧张氛围和对阵动作形成强烈反差,但卻增强影视作品的协调美效果。再次,音乐和声元素在影视作品中具有色彩描绘的功能。如《走西口》影视剧中的《走西口》主题曲,能够对亲人、爱人之间的依依不舍情感细腻表达。最后,音乐调式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存在,具有规定性的功能,赋予影视作品以独特的意义[3]。
(二)形态美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呈现的美学形态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优美、壮美、崇高美、悲剧美、喜剧美、荒诞美几种。不同影视作品中,影视音乐所具有的形态美有差异性。如,《凤穿牡丹》影视作品中的《琵琶语》,是对优美的表达,与主人公美好爱情的向往相呼应,可以为受众营造美的意境空间。《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影视作品中片尾曲《永远的战士》的引入,彰显中国军人的伟大精神,是影视音乐中崇高美审美价值的表达。在喜剧美审美价值表现中,《西游记》的《猪八戒背媳妇》音乐,是节奏跳动和演奏断奏的有机结合,将猪八戒背媳妇的幽默诙谐场景淋漓尽致的展现,给人以愉悦的享受。《武林外传》是古装剧,但出现现代RAP的音乐,具有荒诞美的特征。虽然歪曲故事情节,但荒谬音乐形式的融入,仍然是影视作品故事情节和影视音乐主题思想的完美结合,为受众展现与众不同的影视作品形式[4]。
三、结论
音乐是影视作品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充分发挥音乐的重要作用,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简言之,只有对音乐作品加以合理选择,才能增强影视作品的效果。现阶段,国内影视音乐的应用尚不成熟,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通过对影视音乐存在形式及其美学价值等系列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影视音乐和影视作品的有机融合,以推动我国影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晓银.浅析影视音乐的存在形式及其美学价值[J].视听,2015,(03):73.
[2]孙煜.《电影音乐,一段历史》—译介及其音乐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3.
(一)影视艺术作品缺乏对主旋律的弘扬
在我国当前的影视艺术创作当中,影视作品对于主旋律的弘扬还是相对比较有限的。真正弘扬主旋律的电影,一般都在特定的时期上映,比如说建党几十周年或者建国几十周年,最明显的代表作品就是《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这两部作品在弘扬主旋律上可以说做到了淋漓尽致。但是在之后的许多作品当中,影视作品对于主旋律以及对于指导思想的弘扬就显得比较欠缺。对主旋律的赞扬一直都是美学的一个分支,这里所说的美学并不完全指审美意义上的,更是指人们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整体方向和指导思想的认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影视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
(二)缺乏对于一些美学知识的运用
除了对于主旋律的认同是美学的一个特点之外,在传统美学知识的融入中,我国的影视作品创作还比较欠缺。最初的美学定义是研究人与世界之间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之后人们开始将其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也逐渐开始把人们认同的、欣赏的、默许的内容作为一种美的规范,在之后的发展当中沿用下去。但是我国的许多影视作品还是会出现许多违背美学要求的内容。从技术层面来看,一些影视作品创作片面地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无论是观众的视觉感还是整体作品的感受,都会受到影响。思想方面得不到真正的提升,许多时候影片表现的内容依旧是比较低俗的,没有任何的美学价值,只是为了博取观众眼球,获得收视率,从而使得影视作品本身的意义没法体现出来。
(三)依旧有不少与社会主流思想相违背的内容出现
影视作品的发展当中有高尚的思想内涵,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低俗普遍的内容。比如说一些题材的电影主要就是起到对人们的娱乐作用,真正的教育意义和警醒意义不够鲜明,并且这类题材本身在社会的影视作品当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所以近些年来还是有许多导演开始尝试与主旋律相靠近的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影视作品美学价值的体现。
二、中国影视艺术创作中美学元素引入的策略和方法
(一)影视作品要具有鲜明时代感和美学感召力
美学所包含的内容有许多,其中包括心理学、语言学、文艺学等,这些都和美学紧密相联。实际上,在我国影视作品的创作当中,通过思想内涵的提升来实现影视作品美学价值的案例还是少之又少的。比如,贺岁片在我国一直都很风靡,每当春节档,都会有许多的贺岁片上映。其中包括最初的《手机》《天下无贼》,再到后来的《私人订制》等,确实有着很强的娱乐功能,但是就其本身的主旨、含义、情感、精神以及美学品位的打造都实在难以与具有时代感和社会感召力的主旋律电影相抗衡。而《唐山大地震》《》这类反映社会历史题材的电影,则是具有着超强的时代特色,是足以警醒世人的电影类型和内容,在思想、情感以及主旨打造上都足以实现影视作品应该具有的审美效果,是美学的一种升华。所以影视作品创作中要尽可能地融入一些弘扬正能量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得影视作品本身更为鲜活,影视作品主旨和精神也会得到升华。
(二)影视作品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
人文精神也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影视作品进行美学元素融入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美学研究中研究人与世界和谐的审美关系的一种体现。可以真正反映人们内心诉求和精神要求的,往往属于影视作品的主要表现方向。但是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当中,要格外注意与美感以及养眼与养心之间的区别。许多的影视作品,包括一些综艺类节目在内,都格外注重人们的情感需求和精神,这一点本身没错。但是过于注重娱乐性和,则会使得美感丧失,逐渐走向低俗化、世俗化以及庸俗化的快餐文化形式。另外,如果只是一味为观众提供养眼的影视作品,长时间无法实现对观众的养心体验,那么观众也会丧失对这类影视作品的追求。所以影视作品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时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且让观众真正体会到影视作品本身的创作价值和美感所在。
(三)正确关注收视率和票房在影视作品中的情况
收视率和票房一直都是影视行业发展过程当中比较注重的,也是影视作品进行盈利的重要方式。但是一定要正确地关注收视率和票房,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收视率以及票房,却忽略了影视作品本身应该有的情感内涵。拿我国一些典型的影视作品来看,《英雄》《十面埋伏》这类电影都是投资了上亿元的大制作电影,可以说具有超级豪华的阵容以及相当完善的创作团队。这种类型的电影在票房收益上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的认可,票房也是对影视作品认可度最好的回馈。但是就其电影本身的内涵来看,基本上不具有任何的美学价值。思想贫乏、内容空洞且创作的故事过于虚假和玄幻,并不符合审美的价值。许多人看这类电影只是因为演员的阵容比较强大,或者是觉得特效制作比较唯美,实际上真正在思想上以及心理上的美学价值认可却少之又少。因此,无论是制片方还是导演,都需要格外重视影视作品自身的思想内涵与价值,将美学体现在思想层面,才能够真正实现对影视作品艺术层面的提升。
(四)将西方一些美学元素应用到中国影视艺术的创作当中
西方电影或者影视作品当中,对于美学元素和美学思想的体现还是比较到位的,因此我国就应该有所借鉴地将这些美学元素应用到中国的影视艺术创作当中。西方电影尤其是美国电影中,除了一些靠特技打造的电影之外,有许多的影视作品都充满了深刻的内涵。例如《肖申克的救赎》,可以说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屹立不倒的位置,就是因为其对于“希望”的一种诠释,真正地反映出一种暖心的感觉和罕见的温馨,这是人性中人情味的展现,也是美学中对于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升华。再比如近些年很火的一部影片,这部影片以迷幻、深奥让人们记住“,梦中梦中梦”的叙事方式成为《盗梦空间》最为吸引人的部分。当然如果本部影片只是进行了相应的梦中叙事,没有一定的思考和深度,则无法唤醒人们对于美的渴求。正是因为这种人性的救赎,才使得整部影片的美学特点得到了升华。我国的电影也应该将西方电影当中这种对于人性的深层次挖掘引入到平时的影视作品创作当中,这样才可以提升影视作品创作的整体美感和审美水平的真正提高。
二、影视作品在市场经济中定位的标准
世界上诸事都有度,有张有弛,影视作品的方圆和尺度标准还真不好界定,但笔者还是力图阐述影视作品在市场经济中应遵循的定位原则。1.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指导影视作品创作先进的文化思想是发展文化的生产力,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基础,是创造生产优秀影视作品的生命线。在抓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影视作品思想艺术的全面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创作思想优秀的影视作品来源于人民,依靠于人民,表现于人民。只有植根于人民之中的作品才富有鲜活的生命力。要站在写人民的高度,把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原则,把握时代前进的脉博,把影视作品创作寓于时代前进之中,弘扬社会的主旋律。3.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影视作品要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规律,用饱满的政治热情昭示如火如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赞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和民族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拜金主义,生产出与时代相呼应的影视作品,昭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在繁荣祖国文化市场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情境是戏剧存在的基础,也是文学剧本艺术价值的具体体现。存在主义戏剧家萨特曾经说过:“情境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重于一切的”。优秀的作家在剧本创作时,都非常重视情境的设计,总是千方百计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倾力营造充满强烈动势的戏剧情境,以此推动戏剧冲突的爆发和发展,为性格的行动准备必要的机缘和条件,给人物以巨大的推动力量。迫使他们按各自不同的性格行动起来,走向冲突,从而显示出典型性格成长的必然性。以话剧改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电影剧本。立足于原作的架构基础,通过对人物生活典型环境的着力刻画,机巧地利用各种事件催发和推动尖锐的矛盾冲突,充分彰显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跌宕起伏的剧情营造出充满强烈动势的情境。这种独具匠心、动势强烈的情境设计,不仅显示出剧作者超人的创作才能,也大大提升了剧本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使这些作品成为历久不朽的艺术珍品。
戏剧人物处身其中的富有情绪感染力的时空环境是情境的构成要素之一。但是,剧本不能以铺扬的文字渲染时代的和社会的环境氛围,必须把这一切浓缩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来的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雷雨》写的是一个金玉其外的封建资产阶级“模范家庭”,在一天之内突然显露出深藏其内的各种不可收拾的败絮,爆发了一场巨大而尖锐的冲突,造成了极其惨烈的后果。剧本精心安排周鲁两家的特殊关系,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并着重繁漪的心理轨迹,十分强烈地通过展示其与周萍、周朴园、四凤、鲁妈及周冲等不同人物关系与命运的冲突,构成戏剧跌宕和感情起伏。剧本把人物放置在激烈的戏剧情境之中,意志和性格的较量蒸腾出一片狞厉可怖的气息,带着“雷雨”气势的戏剧冲突以及带着“雷雨”色彩的人物性格,是该剧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色。剧作家把长达三十年的生活进程,概括在时间上不超过一天、空间上不越出两家的剧里,情节发展跌宕曲折难以预见,人物行:动突兀奇特变化多端,显示了剧作家善于刻画典型环境和利用事件造成戏剧情境鲜明而强烈的动势的功力。我们知道,事件是情:晓的重要构成因素,任何剧本都不可能没有事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开幕之前,已经有了老王猝然死亡的事件,开幕时又发生了鬼魂事件。契诃夫的剧作里,虽然没有莎士比亚剧作中那样严重的事件,但也有一些看上去似乎十分普通的事件,如《樱桃园》中的新兴爆发户砍樱桃树事件。《雷雨》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从周萍离家到矿上去这件事引起的。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事件!在这个被周朴园自诩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里。它实在有着非同一般的震撼力量,是它直接震动了繁漪的心: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周萍,并且说到做到。她不仅在雷雨之夜赶到杏花巷十号关上四凤的窗户,使周萍被鲁大海和侍萍发现,而且当周萍与四凤准备一起出走时,她锁上大门,叫来周朴园,有意无意地导演了一场惨烈的悲剧。同时,这一事件还连锁反应地引出其它事件,触发了一系列的戏剧冲突,从而使现在的事件和过去的事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特殊的合力,有力地撞击着各个人物的性格。就像盛夏闷热天空里突然骤起一堆浓厚的乌云,朝着地面渐渐地压下来,一场真正的雷雨瞬间从这堆乌云里进发了。在这凄惨的雷雨之夜。人生的悲剧像霹雳发出控诉与呐喊,无情命运的雷雨冲刷着肮脏的世界,从而使剧中的情境充满了雷霆暴雨般的动势。
一、引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渐频繁起来。美国影视作品作为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持续加深的情况下,其以多种表现形式出现在中国大学生眼前,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且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还在逐渐扩大。因而,在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分清美国影视作品给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影响中的积极一面与消极一面,进而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道德教育。
二、美国影视作品给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影视作品通常是文学、音乐、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体,它带给观众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形象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凭借强大的网络媒介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美国影视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这不仅是因为美国重视对影视作品的投入,还离不开其对影视作品质量的严格要求。优秀的美剧作品通常以强烈的视觉和音效冲击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向观众传递正能量。大学生对外界接触较少,优秀的美国影视作品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丰富自身的知识内涵,美剧中的配乐还能激发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有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歌舞青春》作为优秀美国影视作品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欢乐活泼的节奏和积极向上的情节向广大青少年传递勇敢追求梦想的正能量。
2.树立创新的科学观。美国影视作品经常从科学角度出发对生活进行编织,时光倒流和穿梭未来的故事屡见不鲜,它们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冒险的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固定呆板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冒险是他们的特征。美国的影视作品很好的符合了这一需求,它往往将一些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具体化,用生动的荧幕形象和配套的音频向观众们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通过观看这些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美国影视作品,大学生能够对科学世界产生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动力。优秀的美国影视作品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的科学探索精神。
3.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如今中国许多大学生几乎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缺乏一定的独立性,也就造成了他们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平时缺乏足够的锻炼,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挫折,他们的心态可能就此崩溃,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调整过来,然而美国在这方面就比我们做得好。美国人从小就被父母灌输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思想,因此美国人往往都很乐观。这种思想也被带入到美国的影视剧作品中,男女主人公面对任何困境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拼搏并最终以大团圆收尾。
例如《阿廿正传》中的主人公尽管智力不足,但是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努力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最后同时获得了事业和家庭的成功。美国影视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非常值得我国大学生学习。通过观看美国影视作品,大学生能够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热爱生活,面对挫折时不退缩,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消极影响
1.美国影视作品中经常充斥着血腥、暴力,很多残酷的打斗镜头和战争中血流成河的场面都让观众们不寒而栗,这不仅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不良影响,还会使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酗酒、杀人、贩卖等犯罪行为在外国很容易发生,并作为故事情节穿插在各种美国影视剧中。这对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会产生误导,甚至一些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大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情节进行模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许多好莱坞大片都推崇英雄主义。在人类遭受灭顶之灾时,总会有一个英雄站出来拯救世界保护人类,比如超人系列的电影。这种故事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效果,同时对观众的心灵也产生了震撼,让观众热血沸腾,恨不能成为电影的主人公。但是这种过度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的传播,不利于年轻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长期观看这种影片可能会使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发展,脱离团队,产生对个人的自我陶醉,对学生团结协作思想意识的培养具有负面作用。
3.美国影视剧中传播的文化理念和思想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存在着很大差异,拜金主义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分歧点。资本主义制度国家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这种思想也可以从美剧中体现出来,如《绯闻女孩》、《绝望的主妇》等。这些美剧给大学生展现了美国上流社会混乱奢侈的生活,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变化,让他们觉得金钱才是生活的一切,对原来坚持的理想和信念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这不仅仅会导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发生扭曲,还妨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因此,学会剔除美国影视剧文化中的糟粕,只吸收其优秀的部分,是大学生观看美国影视剧的必要前提。
三、在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应该如何应对美国影视作品
其一,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入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品德、坚定的信念。这样,大学生在观看美国影视作品时,就能自觉学习优秀的文化成分,摈弃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部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用之才。
其二,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观看美国的影视作品。近几年大量的美国影视作品被引入中国,但这些作品都是以西方的思想理论观点来诠释的,与我国存在一些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偏差。所以,学生在观看美国影视作品时,应该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作品想传达的主旨思想,不要带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色彩,公正公平地对待西方文化。
其三,观看影视作品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为了减弱美国影视作品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应鼓励大学生观看优秀的国内影视作品,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高校可开设相关的影视文化教育课程,对学生观看影片的方向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他们辨别影片是否具有观看价值的能力和文化素质水平,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终形成。由于网络功能的强大,大学生能通过各种网站得到美国影视作品资源,所以杜绝不良美国影视剧的传播是很难实现的。我们必须从主观上培养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的意识,譬如在某个固定的课堂上播放优秀的美国大片,让学生在观看后说出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和感悟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观赏美国影视作品,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美国影视作品中相关的自由、平等、独立、法治等观点也给中国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启发。但是,在部分美国影视作品中同样也有着暴力、血腥等阴暗的一面给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不良影响。我们需要分清美国影视作品中好的一面与积极的一面,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接受积极的内容,摒弃其中不利的消极的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军.论美国电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52-02
一、当前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存在偏差
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电视的普及让人们在茶余饭后形成了观看各种电视节目的习惯然而,有些影视作品并非只是传播社会积极面的信息,对社会存在的假丑恶事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映射,甚至有夸大和美化作案细节的描述和表演,让青少年想去模仿。例如违法犯罪行为、贪污行贿事件等。如果影视作品娱乐导向出现偏差,会让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善恶不分,甚至效仿违法乱纪分子的行为时,则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和动荡,从而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和诱发犯罪违法行为。因此,只有正确的娱乐导向才能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少年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
然而,当前的影视作品大多追求商业利益,在长期的不良竞争中,形成了各自既定的利益导向,很少从思想道德教育方而考虑,导致价值观导向出现严重偏差。更有甚者,大多数作品宣扬唯利是图、阴谋报复、男女关系滥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暴力凶杀、黄赌毒等等道德水准不高的内容,甚至这些作品往往让青少年觉得都可以接受。比如:好些影视剧中有很多砍杀的镜头,而往往被砍者还不会死去,这让许多青少年觉得砍几刀没关系,站起来还能跑,所以,近几年的青少年杀人犯罪比率在上升;还有很多美化“婚外情”、“”的作品,让青少年觉得这些所谓的“情”都是很随便的,没有了羞耻的底线。
总之,在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年龄阶段,这些价值观偏差作品的导向就是一剂毒药,足以毒害他们的心灵,让青少年的价值观扭曲,这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是很危险的。
二、影视作品对青少年树立价值观的影响
(一)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以往的各个时期都不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而临纷繁复杂的新事物、新思潮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导致他们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稍微遭遇挫折便会动摇信念,心理非常的脆弱。
久而久之,广大青少年就会沉迷于影视作品所打造的带有虚幻、商业性质的偶像世界中,不惜在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导致许多在校学生厌学、弃学。青少年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会产生强烈的反叛情绪。然而,一些偶像宣传模式故意迎合青少年的反叛心理,使反叛成为当代一些青少年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青少年们开始模仿偶像,向往那些影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可能实现的虚幻生活。无疑,这使他们逐渐养成了追求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对青少年以后的个人发展打下了不良基础。
(二)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对青少年树立价值观的影响
积极向上的影响要大力弘扬。主流影视作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应该对人们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青少年时代正是树立价值观的时候,而影视作品是他们接受价值观引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仅次于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国当前的影视作品还是有很多内容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这样的作品应该大力弘扬,多多向青少年群体推荐。
消极影响一定要剔除。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影视作品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宣扬自私自利、暴力倾向。在一些影视的影响下,很多青少年自私自利,只顾个人利襦而不择手段,近年来,青少年中发生凶杀情杀案件屡见不鲜;其次,宣扬拜金主义、攀比成风。在一些青少年心中,金钱就是万能的,为了金钱,许多学生不惜出来人格尊严,换取物质上的享受;还有,畸形的婚恋态度。在明贬暗颂的影视作品诱导下,许多青少年对婚恋“看得很开”,羡慕、婚外情,只顾一时的开心,不顾以后家庭后代的幸福,低龄青少年偷偷同居现象比比皆是。2008年新华网曾经报道过河北省政协委员魏向东“关于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的发言:“当前,青少年日益严重,特别是女孩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感染性病甚至患艾滋病等现象趋于早龄化,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然,这一切对她们以后的生活都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三、如何规范影视作品的正确娱乐导向
(一)作品精神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进行宣传
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青少年用科学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不良教育的侵蚀。
在十的报告中,我们党明确了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就应该从这24个字人手,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明确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思想导向。在学校的课堂上要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影视作品中就更要体现出来。而不要一味地宣扬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的价值观,让青少年处于宣扬善良美好的学校和社会氛围中。
(二)影视主管部门加大审查力度
各级主管部门不能不作为,一定要严格审查影视作品的内容是否适合青少年观看,必须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把质量关。
影视作品一定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充分考虑青少年成长进步的心理需求,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面向青少年的优秀影视作品,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为青少年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服务。各类互联网站都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网上主旋律,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
(三)利用完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现有的法律法规要完善,没有的要经过听证进行有针对性地立法。在对影视作品进行审查的时候有法可依。不能认为单靠几位专家、几篇娱评,就能遏制住不良娱乐导向的影视作品去毒害青少年的现实。
针对这一点,我们国家一直很重视的,经广电总局20lO年3月26日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并且自2010年7月1日就开始施行执行了。本规定第五条就明确规定了:宣扬、赌博、暴力、恐怖、吸毒,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的;侮辱、诽谤他人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等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内容都不得通过审查。
但是,现在互联网络发达,国内的网站好控制,而一些国外网站就不好控制,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会通过互联网进行对我国青少年的毒害。这就需要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保障我国青少年免受毒害。
(四)给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影视作品的衍生品开发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2005年开播的电视剧《武林外传》,衍生出话剧、动画、电影、游戏等多种形态的衍生产品,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原创文化产业衍生体系。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影视作品的衍生品开发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就电影产业来说,在世界电影产业发达的美国,其产业经营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个“二八结构”,就是电影的票房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0%,而从其他市场得来的收入却占80%,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后电影产业”。而国内电影票房占整个电影产业收入的90%以上,延伸品的份额不到10%,这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电影产业发展水平相当。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火车头理论,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影视播出带动其它产品形式的开发和销售工作,进而实现影视产品衍生品的发展[1]。为了给国内影视品衍生品开发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的一些优秀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定义与实质
在美国,影视作品的衍生品被称为“后影视产品”,即根据影视产品而开发出的形式多样的娱乐产品。由于从时间先后顺序上讲,先有影视作品,而后再根据影视作品本身开发相关的娱乐产品,所以被称为“后影视产品”。后影视产品的特点在于,能够让人联想到特定的电影情节、场景、人物等等。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后影视产品的形式一再打破传统的观念,形成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的产品体系。从传统的海报、影碟、唱片,到新兴的主题公园、电子游戏,后影视产品不断地挑战消费者的想象力极限。
笔者认为,从“后影视作品”的实质来看,基于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情感而开发的一切下游产品均属“后影视产品”。情感包括喜爱、好奇、想要亲身体验、想有更深入的了解等等。“后影视产品”均衍生于影视作品,跟普通产品不同,它们均被赋予了产品附加值。
根据影视作品进行衍生开发的元素多种多样,不仅限于对人物、剧情、道具的衍生,还包括文字作品(如台词)、音乐作品、摄影作品(如剧照)、美术作品等等。应该说,从影视作品前期策划到宣传发行的全过程中,由制作团队创造出的一切物质、精神的财富,都可以作为衍生品开发的元素。
二、影视作品的衍生品类别
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衍生品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笔者将衍生品的主要形式总共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基于剧情体验类型、符号消费类型、深度了解类型以及再创作类型。下面将对每一类型进行逐一介绍。
1、基于剧情体验
这种衍生品类型主要是基于观众想要亲身体验影视作品剧情的心理而产生的,这里的剧情是指广义上的,比如对某个场景的体验、对风俗习惯的体验、对饮食文化的体验、对服饰文化的体验等等。这种衍生品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影视旅游,一类是游戏。
① 影视旅游
关于影视旅游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和重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在此,笔者挑选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和公认度的定义。伊文思(Evans)认为,影视旅游(Film-induced Tourism、Movie-induced Tourism、Media-induced Tourism、Screen Tourism)是指由描述吸引物的电视、广播和影片所引致的旅游[2]。刘滨谊认为,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3]。综观多种定义,影视旅游的外延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影视旅游是指对影片拍摄的外景地进行的旅游,而广义的影视旅游还包括以故事发生地、影视城、影视拍摄技术博物馆、影视主题公园以及影视节庆等为吸引物而发生的旅游。
从实践看,大约1/5赴英国游客受到电影或者电视宣传的影响[4]。通过电影《勇敢的心》到访华莱士纪念碑的游客数量从1995年的4万人次增加到1996年的20万人次;《达芬奇密码》的播放使罗斯林教堂的游客数量从2003年的38万人次上升到2005年的12万人次;《哈利・波特》的播放使北约克郡高沼铁路的游客量从2001年的245万人次上升到2004年的303万人次[5]。
同时,影视旅游具有相当强的经济带动能力。美国权威旅游期刊《旅游研究学报》的一份报告指出: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在上映一年之内,其标志性拍摄地可以为当地旅游业带来平均75%的经济效益增长。
② 游戏
根据影视作品研发游戏产品也是衍生品开发的一大策略。游戏属于文化产品中消费者参与、互动度最高的形式,消费者可以自己扮演影视作品中的各个角色、体验剧情、与其他角色进行互动等等。不仅如此,游戏以其虚拟性,可以拓展影片中很多被限制的元素,比如自然风光、室内场景、支线剧情等等。游戏类别很多,根据游戏方式、游戏平台、游戏内容等可以将游戏划分为很多种类。对于影视作品改编的游戏而言,通常适合的游戏类别有动作游戏、冒险游戏、模拟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策略游戏等五大类。制作游戏从根本上说,就是延伸消费者对影视作品的体验,如果能开发好,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实度,为后续的衍生品开发创造很好的条件。
就国内而言,根据《画皮》研发的网络游戏《画皮世界》算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这款游戏由中国十大网络游戏开发商、运营商之一的麒麟游戏于2012年正式推出,是全球首款集群式网游,即在东方新魔幻世界背景下,以原有的MMORPG类型为基础,集合各类经典网络游戏玩法,如SNS社交、回合对战、卡牌对战、宠物对战等元素。游戏开创七大行业领先技术,独创画皮玩法、暗恋系统、占星术等特色元素,呈现越来越丰富且庞大的游戏体系。该游戏上线仅3个月即荣获2012金翎奖“玩家最喜爱十大网络游戏”。
当然,由于游戏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于青少年,所以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影视作品,更适合于开发游戏衍生品。
2、符号消费
让・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后现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消费社会》等著作中,以符号学为切入点,对消费社会进行了审视,认为消费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消费。符号消费其实质在于对人们社会身份的建构,因而符号消费的目的在于对差异的追求[6]。我这里指的符号消费,是狭义的符号消费,即通过利用影视作品相关元素的符号价值,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此类衍生品主要包括道具、玩具、服装和家居用品等等。
影视作品中,有些道具不仅仅是只具有其使用功能,还具有一定特色、并承载了观众的情感诉求,这样的道具就适合进行衍生品开发。如《失恋33天》中的猫小贱元素,是在影片拍摄之前,为了后续衍生品开发而故意加进影片的。猫小贱是影片中男主人公送给失恋的女主人公的礼物,是一款非常具有男性特色并只适用于女性的抱枕。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一款抱枕完全可以作为送给单身女性的特别礼物。
同样,对于道具的衍生品开发,也有失败的案例,如《让子弹飞》中的麻匪面具,这款面具可谓本片中的一大特色道具,完全可以用于后续衍生品开发。但由于制作方这方面意识不够,让武汉一个商家抢占了先机,该商家设计出由1-9筒麻将组成的面具,并且率先将其命名为“麻匪面具”,在购物网站上进行销售,受到网友的极大追捧。虽然商家构成侵权行为,但是制作方衍生品开发意识不到位,也是造成自身损失的一大原因。
由符号价值衍生出的玩具、服装和家居用品等,更多的是直接将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显示在商品上,以此产生符号消费。如蜘蛛侠、蝙蝠侠造型的玩具,《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穿的各种款式的衣服,以及印有喜洋洋、灰太狼的各种文具、书包、服装等。
3、深度了解
消费者对于自己喜爱的影视作品,往往倾向于更深入的了解它,比如想看原著、想知道拍摄的幕后花絮、想收藏影视作品的原声带等等。为了满足消费者想要深度了解的诉求,制作方可以研发出相应的衍生品,主要的类型有书报刊出版物和音响及电子出版物两大类。
① 书报刊出版物
这一类型的衍生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影视作品小说版、影视作品制作花絮集锦、影视作品前传、影视作品后续篇以及主要角色的剧照集锦等等。例如《奋斗》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爱情励志电视剧,这部剧的剧本不是根据文学原著改编的,而是由石康专为该电视剧创作的。由于这部电视剧在播出之后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石康借着电视剧的影响力,创作了小说版《奋斗》。
② 音响及电子出版物
音响及电子出版物是衍生品开发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主要包括DVD、电影原声带等形态。影视作品在播出或上映之后,通常都会发行DVD以赚取版权费用。有的影视作品音乐元素比较丰富,其音乐作品具有单独开发衍生品的价值,这时候发行原声带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比如2001年播出的电视剧《薰衣草》以及2002年播出的电视剧《流星花园》,均推出了电视原声带,2011年热播的《后宫・甄传》同样推出了电视原声大碟。
③ 衍生剧
顾名思义,衍生剧就是根据影视剧剧情衍生出来的新剧,衍生剧的开发时基于观众对某个配角人物、某个支线剧情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心理,或者是对整部戏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比如《生活大爆炸》中,主线剧情主要讲述谢耳朵和室友的生活,而衍生剧则以邻居Penny为主角,讲述她展开演艺生涯追逐梦想的故事。通常情况下,衍生剧会利用前序剧目的演员,有时会借用剧情主线,这样运作有利于借助前面剧目的知名度,迅速抓住部分观众。
4、再创作
对于一部喜爱的影视作品,消费者往往倾向于观看自它改编的其它艺术形态。所以,成功的影视作品,可以进行其它艺术形式的再创作,主要包括电视剧、电影、动画片、舞台剧、广播剧等艺术形式。
影视剧再创作不是简单的将原故事的人物、情节照搬到其它艺术形式中,而是需要注重其它艺术形式本身的特点,对原故事的人物、情节进行第二次的艺术加工。影视剧再创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坚持其文化品格。所谓坚持文化品格,就是保持或增强原作的思想深度、人文内涵以及艺术品味。第二,提升审美价值。使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真、善、美的价值与力量。第三,重视观众的审美接受心理。做到取材选择热点化,道德取向传统化,叙事方式的时尚化,营销推广的市场化[7]。
三、衍生品注意事项
1、运营模式
“后影视产品”虽然是在影视作品播出之后才与消费者见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影视作品播出之后才着手相关衍生品的开发。相反,一系列成功的衍生品开发,往往从影视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就已经开始酝酿了。《武林外传》就首次开创了我国文化全产业链模式。《武林外传》文化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包括:有文化或有影视基地、有相应的剧本、有合适的导演和演员、市场的推手、稳定的消费群体。一个品牌的整体运作,必须有完整而清晰的规划,在最初的创作阶段,郝亚宁就与编剧宁财神沟通,要求在人物、情节的设置上符合后续网游、动漫等产品的开发。事实证明,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确实起到了“鱼头”的作用,而且也打造了一个文化产品全产业链模式的成功案例[8]。
2、注意细分市场
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会有相当多数量的“粉丝”,衍生品的开发应该对众多的“粉丝”进行市场细分,使衍生品开发形式多样化,满足不同类型“粉丝”的需求,以求获得最大的市场占有率。按照本文的观点,影视品衍生品开发基于消费者对作品的情感诉求,针对消费者不同的情感,应该开发出不同种类的衍生品。
3、尊重衍生品产品形态的研发规律
衍生品的开发,虽然其内涵都是基于影视作品,但是从产品形态上,却多于影视作品相差甚远。制作方在研发衍生产品时,必须尊重其产品形态的设计、运营规律。比如,影视旅游,就是影视与旅游业的结合,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其运作模式更多的是旅游产品的运作模式,所以制作方要充分尊重旅游产品的研发、运营规律,以求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影视作品的改编,也要尊重其它艺术形态的创作规律。比如将电视剧改编为电影,就要充分尊重电影创作的规律,不应把电视剧的创作手法原封不动地搬到电影上。
4、注意知识产权
一部影视作品包涵着很多受版权保护的部分,除了影视作品本身作为一个作品被整体受到保护之外,和影视作品相关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摄影作品等都受到版权保护。而根据不同的作品内容,进行有效的使用,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商业产品。影视品衍生品的价值构成,其区别于普通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一切内在价值全部“衍生”自电影,正因为有了电影定的人物、情节、形象、道具,才赋予了普通产品以特殊的价值,而这份附加的“增加值”便是知识产权的价值。(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孔朝蓬.大电影产业链的完善之路――长影集团影视资源衍生价值开发与影视文化拓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7(4):159-166.
[2]EvansM.Plugging into TV tourism[J].English Tourism Board.
[3]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4,18(6):77-81.
[4]Holloway J C,Humphreys C,Davidson R.The Business of Tourism(the 8th Edition)[M].Harlow: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9.650.
[5]Page S J,Connell J.Tourism:A Modern Synthesis[M].Hampshire:Cengage Learning EMEA,2009.79.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119-03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影视传播一日千里,影视已经深刻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针对影视对中小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 由中国教育部、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共同组成的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优秀影视作品给全国中小学生。影视作品正逐步渗透到中小学的日常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帮助他们树立关于真善美的各种观念。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方面的教育以关注人的终极发展,以培养人、造就人和发展人为最终目的。大量的影视作品充斥着整个社会和校园,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相关的影视内容并受其深刻影响。在一些条件比较允许的中学近年来引进了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辅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这些新情况,笔者通过对广东省十所不同级别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综合研究影视作品对中学生的影响和渗透,探讨利用影视作品作为中学政治教学载体的有效性,把中学政治课教学和影视作品结合起来研究。
二、德育形式的创新
1.响应国家政策
中学政治课堂教育是中学生德育的主阵地,把影视作品引进中学思想政治课,一方面从教育理念而言符合了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德育形式,借鉴先进的教育方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正如《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电影、投影、挂图及计算机等设备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引影视作品进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也一定程度上“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把影视作品引进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符合国家高度的教育指导精神,是国家教育理念在基层教育实践的拓展和尝试,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更新,也是对现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2.突破中学政治教学现状
根据作者对广东省内十所不同级别中学调查发现,中学思想政治课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忽略了中学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忽略了思想政治课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功利化元素渗透进学校教育,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服务于应试,服务做题,服务于升学,其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社会评价低。“枯燥乏味的书本理论和教学不仅不能发挥教育的引导功能,反而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倾向,造成思想政治课价值观教育的有名无实。”中学政治课教师在中考以及高考的压力之下,因循守旧,难以突破。在调查中也可以发现,中学政治教师一方面承受着传统考试价值观带给他们的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寻求一条实之有效的中学政治课改革创新之路,希望自己的思想政治课能够得到众多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而成就自己的职业荣誉感。大多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大胆借用。然而局限于课时以及校园评价等客观因素,影视作品大多是被选择性的分段选择,而能够进入课堂作为教学使用的电影又迫于意识形态和教学正综心态只能比较保守地选择一些主旋律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类型。调查中发现,教师们不能自由自主地使用影视作品。希望改变现状,但又害怕背上教学事故的罪名,这是一种莫名的心理纠结。接受到信息化浪潮的中学生群体,他们的观看途径与阅读习惯早已经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而出现新的状况。许多中学生在课余时间的第一选择是观看电影电视,他们对影视的激情渴望一定程度上胜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在他们这一代影视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之一,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补充;如果告别影视,他们将无所适从。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影视作品的分析
1.影视作品入中学政治课堂的可行性
笔者通过对部分中学和中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是诸多教育问题的集散地,教条化、理论化和抽象化是导致学生认知情感逆向化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反,影视工作者们通过艺术化加工的影视作品更加注意对生活的体验、对过程的感受、对价值的判断和对情感的宣扬。“影视作品具有将课本文字图形化,教学中的形象可以更加丰满更有渗透力和说服力,这就要采用直观的图像。而直观的图像直接来源就在于影视作品的应用。据查,人所获取的信息70%是通过眼睛取得的,眼前的一幕往往给人较强烈、深刻的冲击,不同色彩和动感形成的美学图像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判断和思想,使之得到积极的情感体。而与可视形象相伴的美的音符,渲染了主题,突出了人与物的形象特色,使受教育者在美的欣赏中获得遍。影视作品为此种方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影视作品充实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刻影响着中学生人格养成。影视作品引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必将化腐朽为神奇,令中学思想政治课从“天上回到人间”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更加让学生渴望接受。
2.二者结合的有效性
中学政治课应当与时俱进,时代特征应当体现在中学的政治课教学中。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学载体的改进与更新应当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的新趋势。优秀影视作品题材多样,内容覆盖面广,集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身,对思想活跃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经过教师认真筛选和甄别的优秀影视作品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可以积极引导为中学政治课教学服务丰富政治课内容,有助于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增进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趣、锤炼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提高中学政治课的有效性的实效性。优秀影视作品寓教于乐、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贬恶扬善、滋养心灵、升华思想。“影像的价值就是对于观者的召唤,从电影诞生开始奇幻的感官刺激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心理反应。”“良好的品质,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变成一种自觉意识。‘体验’既指对某种道德情境的体验,又指对与之相关的自身生活世界的精神感受。”
影视作品引入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解决中学政治课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问题,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引向主动思考,从消极上课到积极参与的轨道上来,把对所观所感的影视传递的品质“内化”成自己素养,进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增加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影视作品进中学政治课堂的几点思考
影视作品进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是教学改革的尝试,不可随意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实践中应坚持原则但也求灵活多样。
1.课程建设
中学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角色,中学生品德人的养成紧紧依赖于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学政治课的有效性,其关键因素在于能否通过改革创新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把具有时代性和影响力的各种教育元素融入到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当中,这是值得各位中学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把影视作品引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课程建设的有效尝试。把影视作品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充实和丰满中学思想政治课。通过这样的课堂建设,化教学被动为学生主动索要。
2.教师主导性地位与影视教育的辅助功能
教育是师生之间有有效沟通,是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助力学生培养健全的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品质。在学校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中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容易受到各种教学素材的影视,尤其是影视作品的直观刺激更加直接影响到他们各种认知的形成。教育实践中,有时候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超出了教师长时间的教育。影视作品的特殊性、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盖过了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超越了教育的主体作用。影视作品引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应该坚守一个原则,教师主导性地位和影视教育的辅助功能二者之间的界限,切勿本末倒置。二者关系处理得好,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若形成影视作品这种手段常态化的教学尝试,应当避免中学政治课成为影视欣赏课。
3.影视选择资源
第一,坚持政治性。中学思想政治课要体现教书育人的功能,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教育功能,中学思想政治课体现着教育艺术与政治相结合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对影视作品的选择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利用影视资源不能忽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把握。选择影视作品作为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辅助,不能脱离政治原则,任何偏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偏离正确的舆论引导的影视作品,即使具有广阔的商业市场,即使倍受社会热捧,强烈吸引学生的眼球也不能引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应该避免为营造活跃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而放弃了“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思想政治认识的主阵地”的现象出现。
第二,坚持地方性。影视作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倾注着影视工作者心血的影视我们都应该采用,应该有选择性的在中学政治课中应用。《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到“要充分挖掘创作资源,在广播影视节目中大力宣传和介绍古今中外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艺术地再现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的光辉形象、伟大生平和不朽业绩,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做有目标、见贤思齐,从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受到启迪、汲取力量。”一些众人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诸如《建国大业》《阳光灿烂的日子》《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希德勒的名单》《勇敢的心》《东京审判》等都突破了国界影响了世人。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方文化特点比较突出的地区,其传统文化历史深远,蕴涵着无数的优秀文化精髓。在语言和思维接受上更容易让学获知的具有地方色彩的影视作品更应该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以广东潮汕地区为例,潮汕地区方言特点明显,其文化积淀长久,大量的文化工作者们创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伏特影视作品,这些作品有大型纪录片《天下潮商》,讲述纵横天下知名潮商的励志故事;电影《无名岛》和《大海的呼唤》《红牡丹》《似水流年》等立足地方文化基础,讲述潮汕人文精神;大量脍炙人口的潮剧,如《陈三五娘》《苏六娘》《告亲夫》《荔镜记》《闹开封》《王茂生进酒》《刘明珠》等则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优秀文化营养的汲取。爱国主义从本质上而言也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热爱。在宏观层面和微观细节处理上,有大世界视角也有地方特色,内外兼有,大小具有,这样就丰富也丰满了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深刻学生的家乡热情,起到真正教育人和塑造人的作用。
第三,坚持可操作性。影视作品引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不是某一位教师的单兵作战,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随意行为。影视作品引入中学应当实现工作的常态化,应当形成工作制度也要有可操作内容。首先是影视资源库的创建。本着政治性和地方性原则,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尝试着建立属于本单位的影视资源库供教师们日常使用,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办公厅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的内容为基础,遴选适合中学生认知方式的优秀影视作品。其次是改善影视作品观摩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在硬件建设方面加以投入,进一步提高学生影视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