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家庭教育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1 08:59: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的家庭教育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师的家庭教育观

篇(1)

一、中学生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中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基石

人全面发展之根本便是德,它也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准则,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现代化教育特别强调德、智、体之间的和谐发展,为发展德育打开了方便之门。缺少德育教育,人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品德。不管社会拥有怎样完善的法律制度,其思想基础都是德。人自我完善与提高的需要便是人与社会对德的需要,这也是确保社会正常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在冲突碰撞中,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彼此渗透与融合。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加重要。

2.中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对人进行成人的教育,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促使人做一个具备崇高人格与道德的人。人的信誉取决于品格,空有知识而缺乏品德是危险的,知识积累越多则会对社会产生越大的威胁。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首先要让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无法想象一个道德缺失的人能够成为一个拥有高尚灵魂的人。德育工作的重大责任便是成人,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德育过程,也是人性逐渐丰富和圆满的过程。德与才是互相促进的,只有同时具备两者,人才能良好发展。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阶段,德育工作做得好,中学生就会成为人才。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身的价值,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开发学生潜能,积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二、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良好的家庭条件完善了德育教育手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获得了更多的实惠,很多家庭经济条件明显得到了提高,家长在德育教育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进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丰富了德育教育手段。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目前家庭德育内容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说教。

(2)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确保顺利开展初中学生德育教育。伴随着家长自身素质的普遍提高,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也逐渐理性化。第一,一些家长开始发现传统教育观念的缺失,更加注重孩子的优秀品质和心理健康。第二,一些家长对教育传统观念开始转变认知,很多家长不但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还能够积极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2.负面影响

(1)失衡的家庭教育对重视德育教育程度造成了影响。有些中学生家长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负责孩子的德育教育,与家庭没有关系,因此在平常生活中忽略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然而,在三维立体教育系统中,主体是学校德育,基础是家庭德育,依托则是社会德育。显然,家庭与学校德育二者是彼此联系、缺一不可的。

(2)简单的家庭教育方式破坏了德育教育的氛围。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缺乏交流沟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不但破坏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而且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只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才能促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行。

三、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

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家庭和学校教育产生了不同的要求,二者是互相联系的,学校教育的根基便是家庭教育,同时其也很好地补充了学校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在子女成长中家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个人成长的摇篮便是家庭,在教育体系中家庭发挥了基础作用。

要想获得真正成功的教育,必须从家庭入手,教育的起步阶段并不是幼儿园,而是家庭。学校无法替代家庭所承担的教育职责,恰恰相反,家庭只有有效发挥其作用,才能凸显学校的自身价值。因此,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需要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教育作用。

第一,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品德。人在社会中生存、交往的重要条件便是文明礼貌。懂礼貌的学生知道尊重别人,与人和谐共处。具体包括对家庭亲戚成员的礼貌,在学校尊重教师、礼让同学,在社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够自重。

第二,良心道德。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良心是最基本的范畴,也是一个人是非观念的初始,是产生爱心、怜悯心、孝心的重要源泉,是无私奉献的基石。

第三,勤劳朴素的美德。勤劳乃是成功之本,缺少它,生活与学习都无法获得成功。面对困难,我们需要毅力、信心,需要坚定的行动和战胜困难的能力,这些都属于传统美德。

德育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紧密联系家庭,注重家庭教育,双管齐下,才能使中学生成为一名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才。

篇(2)

我们更为赞成美国著名学者卡罗尔的观点,他把个性化教育定义为:是在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到的一种平衡。也就是说,它是学习者个性特征与所学知识、概念、行为方式、学习环境、激励系统及习得性技能之间的一种合理匹配,而且是一种连续的过程。

所谓家庭式个性化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情感、智力、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不上学校(幼儿园),而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在家上学”。 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过于追求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脱离孩子生活的教育,把快乐的生命囚禁在书本之中;变味的作业,成为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分数下的歧视,给孩子设置无形的藩篱。

“在家上学” 这种教育模式在欧美国家长盛不衰,许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只有大学毕业文凭而没有中学、小学毕业证书。在家上学的孩子由于能够得到良好的个性化教育,各方面的发展会比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表现的更加优秀,在读大学时,他们的成绩普遍比一直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成绩优秀,使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

2.当前家庭式个性化教育面临的困惑

2.1 与学校教育在教学理念上的困惑。

而在家上学不同,每位家长当他们准备让孩子在家上学时,会面临国内外五花八门的教育理念和教材,难以确信自己的理念和选择的教材是否能够真正地适合孩子。比如,有的孩子,一年就学完了在学校里要六年时间才完成的课程,是教材水平太低,或是家长给的压力过大,值得思考。

美国学者Chagan等人研究表明,不同的个性影响认知方式,对学习情境的选择不同,在知觉与思维方面,沉思型的学生倾向于深思熟虑,不急于回答问题,他们乐意在合作的氛围学习;冲动型的学生则较少全面思考问题,凭直觉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更乐意在竞争的气氛中学习。

2.3 家长教育能力的胜任程度。

2.4 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

而在家上学的孩子,由于脱离了学校,没有同伴,没有交际,加上个性的不同,社会适应性很难得到较好的发展。有些孩子当遭遇突发性应激事件时,可能会手足无措,产生习得性无助。

在家上学,孩子的资料费、家教费、以及其他与教育培养相关的投资,需要高额的经费支撑,不亚于孩子上贵族学校的经费,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保障,在家上学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少选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庭,一般模式就是夫妻俩一个在外努力工作,赚钱维持家庭生计及教育支出;另一位辞职在家,做孩子的专职培养教师,这样家庭势必就少了一部分经济来源。可以说,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是在牺牲着自己的事业、专业和人生价值观。这样的教育,高额的支出,一般的工薪家庭是难以为继 的。

3.1 加强与学校教育沟通与衔接。

因此,家庭教育应当加强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做好学习进度评估,在能力发展和学业进度上与学校互为参照,一旦感觉到家庭教育不能胜任的时候,应当及时把孩子送回学校,继续与其他同学接受相应的学校教育。

在家上学,家长应当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要揠苗助长,让教育回归人性化的轨道。事实上,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会走入心理误区,:一是盲目攀比,别的家里让孩子学习的自己也不甘落后;二是认为孩子学得越多越好,不仅在课程知识学习上,还要附加学习一些技能,(比如:吹拉弹唱及琴棋书画)。我国南方某市曾经发生这样的悲剧,家长要求孩子六年间参加三十多个兴趣班的学习,导致孩子小学未毕业,已是满头白发,严重影响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家庭为此付出的经济与精力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目前,选择在家上学的方式也越来越有多元化了,为家庭式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支持。在网络的信息交流中,提出了在家上学可以选择的多种模式,对选择在家上学的家庭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主要有:有家长一对一辅导的;有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的;有家庭互助式的;几个家庭定期给孩子交流机会的;家长委员会制的(集体决定教师聘任和教材选用);还可能会应运而生现代私塾。各种模式的取长补短,不断整合优化,使在家上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模式,并得以良好的发展。

为了保证青少年受到规范的教育,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制度,使得在家上学的教育规范化、有序化,不具备条件的家庭,不能随便选择在家上学。比如,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资质,设立相应的资格证书及认证制度;规定在家上学的学习年限;学习内容与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接轨等等。

综上所述,“在家上学”的利弊是显然的,但它的施行,最大意义在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它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家长们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重要的是为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新路子,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带来更多的启迪与借鉴。

篇(3)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是外来人员家庭教育的编外家长

1.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外来人员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家庭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家长有目的地对子女施加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外来人员家庭,由于家长自身受到经济条件、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着诸如忽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机联系,家庭教育的观念落后,家庭教育的内容不当,方法单一等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遏制和妥善的解决,就势必会影响孩子身体、心理等健康发展。思想品德教师应智慧地向外来人员家长伸出援手,协助家长进行教育。因此,思想品德老师可以说是外来人员家长的助教。思想品德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孩子在课堂里、学校方面的有效信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与精神状态。这也是对家长教育的一个信息反馈,能帮助外来人员家长改变错误的家庭教育态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他们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子理念和方法,真正做到科学教子。

2.把外来人员家长编为教育对象是思想品德教师应备教师工作任务之一。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如果没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特别在孩子生理心理发育最关键的初中时期,如果没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外来人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教育和行为的影响,他们就可能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身心有可能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也就难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但是由于外来人员家长的因素,他们在家庭教育上与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存在着不一致性甚至是冲突,从而使得思想品德教师的教育工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思想品德教师的应备工作之一就是把外来人员家长视为自己的教育对象,协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三、外来人员家长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编外学生

1.教育家长与教育学生同等重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基础是教育好家长,教育好家长是能够教育好学生的必要条件。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把教育好外来人员家长作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每一个家庭有它自己的生活特点和环境,每一个家庭必须独立解决为数极多的教育问题。”如果思想品德教师不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影响好外来人员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那么所有的教育学生的努力将付诸东流,或者说达不到任何既定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最好的途径就是帮助父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文化素养要比外来人员家长高,教师在文化素养上的优势,使得绝大部分家长乐于倾听老师的意见,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这是老师能够教育外来人员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再者,隔行如隔山,士农工商对教育往往十分生疏,即使是知识分子,只要他不从事教育工作,就会对教育有些隔膜。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一般只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管教孩子,而不大懂得家庭教育的规律。教师和家长的目标一致,教师影响家庭教育,会切合学生实际。这是教师教育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另一个有利条件。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和外来人员家长彼此学习,教学相长,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促进家庭和学校在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形成合力,促成教师与家长有效地交流沟通、和谐相处,为共同教育好外来人员学生不断努力。家长生命的希望在于学生,教师人生价值的体现在于学生,二者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叠加在一起,两者的目标完全一致。

篇(4)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是孩子性格的萌芽时期。在婴儿期虽然能看到幼儿性格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是不明显及不稳定的,因此谈不上性格的形成,只能说是性格萌芽的表现。进入幼儿期后由于语言、思维、动作的迅速发展,家庭、幼儿园等对幼儿提出许多要求,幼儿的自我意识、道德意识日益增强,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目的性、自制力逐渐发展,出现显著的性格特征,它标志着幼儿性格的初步形成。

有人认为,幼儿的性格是先天的。的确,很多孩子在性格上与亲人,特别是与父、母很类似。这里有遗传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性格是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它是对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一种反映。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他不断反映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

一、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性格影响的具体体现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日常言行、性格特征等都会在孩子的性格上打上烙印。

1.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幼儿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幼儿不良性格的源泉。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如果父母的品德或行为不良,孩子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会受到这些不良品行的影响,形成不良的性格。

2.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密切的关系。在家庭里父母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教育孩子,孩子如果形成良好的性格就会对他以后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们“第一课堂”,在幼儿性格的形成时期,家长的言行举止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家长的言行举止保持一致,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行。

3.父母性格特征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小孩子的学习主要靠模仿,因此,家长的性格特征将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性格的不同,家长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会不同。一般说来,孩子和母亲接触得多,所产生的影响是:温柔、热情,但缺少刚毅性;思想细腻而胆量小,按规矩办事,怕与陌生人接触。所以,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作用不能相互取代。

4.家庭的环境、气氛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父母的生活习惯不好,那么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毫无用处的。只有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才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家庭教育模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差异性

我国学者将家庭教养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的教养模式、专制型的教养模式、放任型的教养模式和溺爱型的教养模式。不同的教养模式将对幼儿的性格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一些案例说明不同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1.民主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持这种教养模式的父母用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进取心。当孩子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父母不是一味压制,而是循循善诱。

2.专制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专制型的家庭中,父母是权威,凡事由他们说了算,孩子要绝对地服从他们,否则就会受到打骂。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内向、孤僻,不能融入集体生活中去,即使融入到集体生活,也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3.放任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冷漠、自我控制能力差、做事容易冲动、不遵守纪律、情绪不稳定,幼儿的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会使他们发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如因为人际关系受挫产生侵犯行为。此外,这类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少,更容易让他们形成内向、冷淡、兴趣狭隘等性格特征。

4.溺爱型教养模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在这种家庭里,父母给孩子过多的保护,他们迁就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会满足。在父母溺爱、娇宠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性格是消极、依赖、没有责任感与耐力、做事缺乏坚强的意志;他们缺乏自理能力、自私自利;他们很难适应集体生活、不能被别人接纳;他们自己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遇事优柔寡断。

三、促进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措施与手段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正确的儿童观是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与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家长要打破传统的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幼儿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掌握幼儿的规律、特点,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动态,树立新的儿童观。由于幼儿处在发展期,需要家长的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把孩子当成容器,任意灌注,或把孩子当成泥土任意塑造。家长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孩子,努力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认真研究和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家长要相信孩子具有发展的潜力,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茁壮成长。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学习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适合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2.家长应注意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

为了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应给孩子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日本著名幼儿教育家井得胜曾说:“促进孩子早期发育,用不着专门做某些事,最好的开端也是你能做到的,就是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氛围与和睦的夫妻关系。”家长应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让幼儿成为快乐的人。

3.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都呈现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不良行为肯定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要求幼儿做什么事,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给子女做表率。

4.注意选择科学的教养方式。

不同的教养模式对幼儿的性格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教养模式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民主型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和睦,关系融洽,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容易感到轻松快乐,他们可以尽情地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特征。

(1)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予孩子“话语权”,遇事特别是关于孩子的事情时要与孩子共同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2)恰当运用表扬与批评

表扬是鼓励幼儿进步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父母用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进步,孩子乐于接受,因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表扬也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仍然一味地表扬,不仅会使孩子养成自以为是的性格,还会使表扬丧失其原有的激励作用。长此以往,幼儿就不会重视表扬,教育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3)科学的心理引导

引导,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理疏导。父母的引导,尤其是母亲的科学引导,有利于幼儿对不良行为形成约束,这样幼儿有了合理的约束,不会做出一些不利于良好性格形成的行为。

在幼儿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尤其是3~6岁幼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态度和言行成为幼儿良好性格形成的积极因素,促使幼儿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性格。

参考文献:

[1]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4-66.

[2]李传银.普通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49-252.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31.

[4]依田明,郭洁敏译.母子关系与幼儿性格[J].上海社科院信息所,1995,(5):10-11.

[5]刘金花.上海市与横滨市幼儿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4):51-58.

[6]张锋等.家庭教育结构对初中学生性格展影响的测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29):63-68.

[7]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

篇(5)

艺术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受艺术专业特点影响,他们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此关注很少,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艺术高职生需要真正地被认识、理解和尊重,从而找到更加适合其身心和谐成长的教育方式,使其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艺术人才。

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家庭,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目标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而自尊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应对能力是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的自尊发展和应对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影响着个体自尊的总体水平,而且影响着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者从家庭系统内外的诸多因素,较全面地探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自尊,国外学者提出了本质论,认为自尊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国内学者认为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于应对能力,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应对水平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则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高职艺术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是其步入社会的准备,良好的自尊水平和出色的应对能力是其顺利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子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方式与高职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关系如何,家庭教育方式对艺术生心理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复杂性与特殊性,这是本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已有的调查结果中,普通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当程度的假性自尊,高职艺术生群体虽具有特殊性,但也不乏假性自尊的存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艺术者具有多重人格气质和倾向,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是相互矛盾的各种自然倾向的综合。作为高职艺术院校大学生,他们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倾向的丰富多彩,才使灵感永不枯竭、常变常新。这种多重人格特征因素对于高职艺术生的应对能力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职艺术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必然会对其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影响。

本研究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高职艺术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从而进行应用对策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出科学的建议,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文化艺术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合教育方式预测应付方式的复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在教育方式、自尊和应付方式三者之间,自尊起中介作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通过自尊对艺术生成熟型应付方式产生影响,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拒绝否认亦可以通过自尊来影响艺术生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应用。因此,改善艺术类大学生父母教育观念,增加积极教育方式的使用,有利于真正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从而促进其良好应付能力的形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强大的、高素质的、“德艺双馨”的后备人才。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艺术生的自尊水平虽然较高,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假性自尊问题,艺术生面对问题时应付方式是灵活的,但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中与他们的多重人格有关。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艺术生的自尊水平真正的提高,应付能力真正成熟起来。因此,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一、家庭教育方面

艺术生的家庭条件往往比较优越,家长为子女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与子女的日常交流沟通。而学艺术的孩子,由于长期从事表演活动,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表演性的人格特点。总是力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对于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挫折避而不谈,使得一些心理问题不易被发现。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学会接纳子女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对错误的认识和行为给予耐心地引导,并以善意和令人舒心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对子女进行约束的同时,让子女有表现自我的自由,培养子女善于协商的处事态度;在家庭中让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使其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正面支持,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可程度,认为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自己有价值,这样他们即使遭遇失败也会充满自信,从而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形成较高的自尊水平和较强的应付能力。

二、学校教育方面

(一)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找到解除烦恼的金钥匙,使其心态保持平稳。要想做好艺术生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换”,要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让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进行交流沟通。其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找出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的辅导和监护。最后,每天用固定的时间,采取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为不愿面对面交流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在艺术院校开展心理活动课

艺术生天性活泼好动,理论化的心理教育课程往往不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因此具有实际训练操作性质的心理活动课是在艺术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发泄愤怒、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心理教育素质

由于艺术院校多是采取“一对一”专门授课或是小班上课的专业授课模式,所以艺术院校大学生往往与专业教师的关系非常密切,专业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艺术院校中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对艺术生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相信自己的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其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还要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以良好的人格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

(四)创建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一所艺术院校的成长都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成就,而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因此,在艺术院校有必要开展“校训”“校歌”“校史”教育。通过对学校名师、名学生的真实事迹的宣传, 突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和学校精神,净化学生的灵魂,在学生中形成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和艺术真谛的风尚,使艺术生在校园中充分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从而很好地传承优秀的艺术文化。

三、社会教育作用

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艺术就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孔于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艺术可以陶冶性情、涵养人格、建没道德风尚。在当今社会的艺术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由于利益驱动的影响,那些被大众所推崇的艺术家们,往往一首歌出场费要10万元、一幅画售价在20万元、一笔设计业务要50万元……,这些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强烈地刺激着艺术类学生的神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大学生的金钱观、物欲观被进行了不正确的强化。因此,净化艺术市场,发扬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精神,为艺术大学生步入社会,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全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谈文娟.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

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

[2]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篇(6)

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庭教育作为科学概念,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从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来看,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家庭活动,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观念是灵魂,是行动的先导,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传统的产物,也是特定家庭环境、条件和氛围长期积淀的结果,由于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存在千差万别。

1 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背景的比较

1.1 “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中国的封建社会完全是家族政权,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主张礼、忠、与恕。传统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势必以家庭为主要的运作单位,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群体,在强烈的家族主义影响下,血亲关系成为家庭和国家相连的基础,因而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我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价值意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价值取向,遵循仁爱孝悌的道德原则,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考虑,根据儒家伦理,人人都应遵守礼教,讲究恕道,不得乱来,并且我国重视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而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这种理性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和公务性的关系。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它们往往重视集团生活而轻视家庭生活,其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国家靠社会契约来维持。西方人依靠宗教统治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1.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包容万物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注重追求一种内向性的主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陆文化”。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以捕鱼、贸易和手工业为生。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不满于现状。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时哪里基本上还属于一片未开发土地,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新年。因此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外显性客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海洋文化”。

1.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中国个人被规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的奉献于群体的目标。“个人”“共性”“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生长空间的。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不容侵犯。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于创新精神。

1.4 依赖性与独立性: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具有较强大的内聚力。这种心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中国人的生活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在生活方面,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会有人去干涉,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这一点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去独立的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家庭。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人为从小挣钱不但可以使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还能使他们学会计划用钱,为以后经济独立做好准备。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往往鼓励孩子离开家庭,但并不勉强,孩子也人为不和父母生活再一起是值得骄傲的事,他们喜欢独立自主以表明自身的价值。美国父母也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和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父母一般也不过多的干涉子女的私事,美国青年早熟的经济独立意识,正是源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

2 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主要从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1 儿童观:儿童观指家长对儿童的权利、地位以及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被看成是“大小人”或“小大人”,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顾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并且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个性。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强加给孩子,给自己的孩子画框框,孩子得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得超越父母的指令。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美国父母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美国父母向来推崇独立、自主,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并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父母还使孩子确信只有他自己才最知道他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他们虽然希望孩子能多多少少像大人那样行事,却坚决不让孩子进入大人的世界。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从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2.2 亲子观:亲子观指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及教养动机。不同的亲子观会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首先,子女的归属问题。在中国,在现实生活中,子女独立性的发展常常受到父母的阻碍,表现出一种违反儿童发展规律的状况。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都应服从父母的安排,儿童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全部:从出生到成长,从上学到工作,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全力支持,在精神上、心理上也同样是以所谓的“以孩子为重”。在父母看来,儿童是自己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操控,并把成人的一切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儿童也须无条件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行事。在子女面前,父母总是对的。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的理,都是父母的,一切的错,都是儿女的。这样使更多的家庭带有“专制”色彩,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更多的是“听话”,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尽可能多地得到家长的认同,因而服从也成了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思想下,儿童成为父母自我实现的对象,也是父母的“玩偶”。在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有自己的爱好、选择、隐私、交际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是制造者、决定者,而是参谋和朋友。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是无限的。子女的一切可由父母决定,从出生到成人,为使孩子少走弯路,父母往往替他们决定一切,包括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在美国,父母对孩子只承担有限的责任,他们不会为孩子包揽一切,他们尽可能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正在成长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家长只要把孩子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似乎考虑的并不多。但同时,美国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放任不管的,他们对孩子的有限责任表现在交给孩子四个“懂得”:懂得自身的价值,懂得对自己负责,懂得足够的性知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守法。

2.3 人才观:人才观指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是中美家庭教育人才观的区别所在,也是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历代的“学而优则仕”和所谓“光耀门楣”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成长就是升学的观念,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由于这种期盼,大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在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为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公共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另一方面,受传统“家庭本位“观念影响,子女负有彰显家庭,荣耀父母的职责,子女的前途决定了全家的命运。因此,中国家长重视将孩子养成“龙”,希望他们出人头地。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成为家长的“隶属”和“附庸”。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许多地区调查表明,升学成了家长对子女的唯一希望,也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中心,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中国的多数家长注重孩子最后的成绩,更确切地说是考试分数,他们很少去倾听孩子诉说学习或活动的整个过程。若是考完试,家长们多数只问“多少分”,当孩子取得了高分,孩子会得到一番赞扬和鼓励,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发展很健康、很正常。相反,得低分的孩子则会找到怒斥和冷落,家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忽视了孩子体育、艺术及个好等方面的优点与长处。若是参加活动,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名次以及是否得奖,而很少去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无形中片面强调成绩,淡化了身体、心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技能等其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与中国相比,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因此美国人比较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是“个人本位“观念。美国家庭教育是”望子成人,这个“人”是社会的人。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念,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发展各自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美国的家长在孩子们回家后,经常问的是“你今天思考过什么?”“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很少去关注分数,他们往往在与孩子分享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闪光点,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自由创造,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提供参考意见,提供自己能提供的各种条件,营造一个平台和氛围并且注重启发教育。

从中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家长重视孩子自身选择,培养孩子尊重、责任感和智慧。而中国家长对孩子“成龙成风”期望过高,带有较强的功利心。3对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3.1 引入自主意识形成主体性儿童观: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即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儿童只有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使家庭教育得以转变。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先例,无不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关注儿童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因此,家长应把孩子从小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的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现代化的儿童观。首先,应全面、积极、适宜地认识儿童,即家长应认识到儿童既不是无知无能的,也不是小大人,儿童有其不同于承认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家长既应促进儿童身体的、智力的发展,也应重视儿童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题,即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总之,我们要明白,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

3.2 引人民主平等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观:亲子平等意味着孩子和大人一样是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思维、独立做事、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孩子和大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父母应该认识到子女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民族的未来,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应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必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父母才能走出自我,持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幸福和未来。另一方面,父母要一改过度庇护的养育方法,从日常生活指导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具备起码的自我服务技能,进而能够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做社会的人,掌握在人群中生存的技能,具备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本领,使孩子成为自立的人。

3.3 引入全面发展意识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家长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认知、能力、道德、心理、身体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质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个性及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教育模式,按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家长还应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不管在哪个层次,哪个具体的职业上,只要是胜任的都是人才,并非只有考取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作为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而是要珍惜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并提供条件,促使其能力得到发展,相信没和孩子都能成长,这才是正确的人才观。

家庭教育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到一代人在民族进步与繁荣中的作用,毫无疑问,其重要意义为全社会及每个家庭所认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人类的走向。因此,在对比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闫海涛、左彩云.当今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五大误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许晓晖、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篇(7)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观

一、引言

在教育界提倡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再也不是教育的全部,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时个人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家庭是人出生的地方,是人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刻家:①家庭;②学校;③儿童所在的集体;④儿童本人;⑤书籍;⑥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的顺序来看,家庭被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也说明了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孟母三迁”、“子不教,父之过”都是被人们反复诵讲的故事和谚语。不容置疑,这些经验性的故事和谚语对中国家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家庭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经验层面,经验与科学的结合才是家庭教育的坚实基础。在当代中国,将经验和科学很好融入到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的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1925年,陈鹤琴先生以对儿童心理研究和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出版《家庭教育》一书。

根据Handa和Lauvas的实践三角模型理论,处于教育行为之上的是教育理论和经验的积累,而处于三角形顶端的则是教育观。教育观固然源于实践和理论,但它以更高的视野,凝结教育的智慧,被贯穿在教育理论和教育行为之中。本文着重讨论凝结在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家庭教育观。

二、陈鹤琴的家庭教育观及启示

(一)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鹤琴认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他在《家庭教育》中写道:“一个人知识丰富与否、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将教育片面的理解为学校教育是很多当代家长的误区。家长着重于家庭的生养职能,而忽视了教育职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陈鹤琴认为家长应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把其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加以担当。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还提到:“家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他将家庭教育至于更高层次的国家战略之上。国家应将家庭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一环加以重视,对现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进,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好的结合,如设立家长学校来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经验。在学校中设立家长委员会,使家长更多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活动中等。

(二)全面的家庭教育观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一样,也担负着儿童体、德、智、美、劳多方面的教育任务。首先,强健的体魄是孩子幸福的重要源泉,陈先生主张家长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户外活动,注意孩子的营养与休息,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心理品质;在家庭德育方面,教育孩子从小应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习惯,体谅他人,有同情心,对长者有礼貌,尊重他人,养成诚实不作伪的品质,不横行霸道,不欺侮别人;在家庭智育方面,应该丰富儿童的生活常识,积累生活经验,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培养阅读兴趣等;家庭美育方面,要给孩子创设艺术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与音乐、美术的接触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意识,养成审美习惯;在劳动教育方面,家长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在学习劳动技能过程中接受思想品质教育和锻炼意志。现在很多中国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家庭教育”现象。如只重视智力培养,忽视德育教育;重视身体健康抚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知识学习,忽视审美教育等。家长应树立“全面家庭教育”观,实施全面的家庭教育。

(三)科学的家庭教育观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阐述了儿童的心理、学习的性质和原则。首先,他认为掌握儿童的心理规律是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方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心理而妄加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陈先生将儿童心理总结为七点:“好游戏、好模仿、好猎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群体、喜欢称赞”。其次,他认为儿童生来就具有三种基本能力:感觉、联念和动作。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学习的性质:“学习就是先感觉外界的刺激,后把所感觉的事物与所有的感觉联合起来,再发生相当的动作去反映外界的刺激。”这样一种无限循环构成了儿童学习的基本模式。再次,以学习的性质为基础,陈先生M一步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原则:“①刺激必须优良,刺激必须正确;②快乐的刺激,使刺激发生的时间和次数尽可能的多,以便产生较为坚固的联念;③开始学习要格外留心,不要有例外,应自己来学习。”陈先生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建基于这些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之上。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和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有关,如家长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迫儿童按自己设计的模式发展;家长意识不到环境对儿童的刺激作用,并未用心创设优良的成长环境,使儿童暴露在不良的社会和家庭氛围之下;给儿童过早灌输学习的功利意义,使儿童背上学习的沉重负担,不能从学习中寻找乐趣;将儿童活动范围局限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以保护为名束缚儿童活动,使儿童不能通过亲身实践从做中学。如此种种,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如:儿童厌学,高分低能,青少年犯罪等。现代的家长应该学会用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与自身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避免问题的产生。

(四)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陈鹤琴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小孩子生来是无知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的最重要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他对父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父母要给儿童以正确的爱。陈鹤琴认为“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可溺爱”,“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当代中国许多父母对儿童百依百顺,培养出了很多“小公主”“小皇帝”,他们长大后无法独立生活。家长给儿童充分的爱毋容置疑,但过犹不及。在家庭中,父母的责任应该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给他以适当的P心和爱护,帮助他做事,而不是代替他做事,否则是有害的。

2.父母要以身作则。“小孩子是好模仿的”。父母是和儿童接触时间最长的个人,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儿童。当代家庭中,很多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遵守规则,讲礼貌,自身却在破坏规则,脏话连篇。使言语的教育苍白无力,无法让儿童信服。儿童将其训诫当成耳边风就不足为奇了。所以父母在教育儿童时,首先自己要先做到,始终牢记:身教优于言教。这样教育出来的儿童才会言行一致,心理健康。

3.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陈鹤琴认为“父母对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做父母的不应迁怒于子女”,父母与儿童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父母的威信应建立在对子女的尊重上,而非威慑和训诫之下。现代的家庭教育中仍存在“不打不成器”的传统陋习,父母要求子女单方面顺从,却不考虑儿童的意愿和权利。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该视儿童为有独立思想、权利,仍在成长中的个体,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4.父母在儿童面前态度应一致。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他反对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严母慈,“黑脸、白脸”的做法。做父母的意见如果不合,儿童就会无所适从,会使儿童不重视父母的意见。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严格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对错误行为加以惩戒,而另一方却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其过于严厉,袒护儿童,这样做的后果是儿童学会看大人眼色,在袒护之下养成很多坏习惯,同时父母任何一方对儿童都无威严可言。儿童不接受家长的教育,家长对学坏的儿童无所适从。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在儿童面前应该态度一致,步调一致,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应该当着儿童的面产生争执,而应私下协商,达成共识。只有这样,儿童才会尊重父母意见,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三、结语

伴随独生子女政策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以至00后,集全家宠爱于一身,却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出现了一些如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社交能力、不尊重父母的问题。如今,这些独生子女已达到“为人妻、为人母”的年龄,他们希望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可以有所改观,对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和观念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固然有国外的教育思想家提出过一些家庭教育的重要思想和观点,但将中国的国情与其思想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经典思想莫过于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于20年代初,但是他的家庭教育观在当代的中国仍然不失借鉴价值,《家庭教育》这本书仍可以被许多父母拿来作为家庭教育实用手册。渗透在书中的家庭教育观将成为年轻父母家庭教育实践慢慢征途中指路的明灯,科学全面的培养子女,不辱“第一位老师”的使命。

篇(8)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现实状况

根据张景焕在《家庭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中所阐述的几个方面的因素,从儿童在家中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文化修养和个性、家长的期望与关注四个方面,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家长的文化程度

83名家长(父母亲,其中一名离异)中,高中毕业的38名,占45.8%;初中毕业的41名,占49.4%;小学毕业的4%。应该说都是有文化的家庭,与前些年的家长有很大的区别,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

鉴于家长的期望对孩子的创造力也会发生作用,因此调查也设计了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期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选择此项的家长占32%。

(2)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选择此项的家长占68%。

(3)长大能挣钱。无人选择。

3.对孩子在家中一些表现的看法和做法

4.对孩子的哪些方面最为关注

(1)学习成绩,35%。

(2)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21%。

(3)道德品质,18%。

(4)生活与身体健康,15%。 转贴于

(5)爱好与特长,11%。

5.对孩子的调查

(1)有心里话愿意找谁说?①找爸爸妈妈说的占17%;②找老师说的占37%;③找要好的同学说的占46%。

(2)有了困难怎么办?①自己解决的占27%;②找爸爸妈妈帮忙的占13%;③找老师帮助解决的占24%;④找同伴帮助解决的占36%。

二、采取的相应对策和做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忽视家庭教育的创造教育是不完整的,要全方位地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必须重视家庭教育这一阵地的作用。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相应的对策:

1.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参加孩子们的学校活动。

如让家长到学校听课(主要是活动课)、参观学生的创造作品展览、参加学生的演讲活动等。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从中学习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和孩子们的共同活动中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这样做效果非常好,我们一般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三到五次,家长们积极性很高。

2.利用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

有一些知识和道理还是需要家长明白和掌握的,如什么是创造力、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等。通过举办培训班,家长既明白了道理又学到了方法,觉得教育孩子有“门道”了。

3.举行家庭教育研讨会。

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了感性认识,回到家中进行尝试,效果较好。一方面,家长们通过互相交流受到了启发;另一方面,对一些感到模糊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或由老师直接讲解,使问题得以解决。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68-02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中受教育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教育,他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三大支柱。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棘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感觉困惑和迷茫,强烈希望得到社会团体的帮助和支持。图书馆作为集借读、观光、交谈、休闲与娱乐场所一体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文化中心,其核心功能是服务,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因此通过图书馆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指为促进子女的发展,父母对子女所实施的一切影响子女的活动。家庭教育方法很多,与孩子交谈,与孩子一起活动,表扬孩子,奖励孩子,向孩子道歉,对孩子宽容,批评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都属于家庭教育的内容。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三大支柱。教育是人类的未来,家庭教育正是未来目标实现的保证。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人类教育的三大基本内容:健康、情感、求知。对应的三个习惯:整洁、微笑、阅读。保证这三大内容落到生活实际中的三个习惯的养成,离开了家庭教育几乎是不可实现的。家长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1]。

二、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①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目前家长普遍认为家庭教育的职责就是:婴儿期家长保证孩子有放心牛奶吃,幼儿园保证幼儿衣食不缺,小学保证有人检查家庭作业和签字,中学有钱报课外辅导班;大学按时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就是家庭教育的全部。而其他教育的责任由老师和学校去完成。孩子出了问题家长大都认为主要原因是孩子没遇上好教师[2]。②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目前开放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年轻父母外出打工或大部分时间忙于工作,把对孩子的照顾一般都移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年迈的祖父辈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有的父母本身自己喜欢打牌或玩游戏,经常邀约各种各样的牌友上家来玩,大人不雅的言行举止、偏激的谈话内容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将来步入社会。③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导致成长中孩子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孩子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造成孩子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④教育内容单一,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现象。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在家长眼中,分数往往代表着一切,家长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还往往暗示孩子在校少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遇到大扫除,义卖活动,有些家长就不让孩子参加或干脆不来学校等,长期以往慢慢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不合群。⑤教育方式传统落后,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管理过于严格,为上名校,给孩子报作文班、英语班、奥数班,几乎剥夺了孩子基本的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部分家长忙于打工挣钱,认为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是浪费时间,有些家长认识偏颇,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

三、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的措施

1.倡导家庭教育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前的家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以前缺失家庭教育最多不能成才,现在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可能给家庭甚至社会埋下祸根,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总是拿自己过去父母教育自己的一套教育自己的孩子,图书馆有能力有义务担当先进家庭教育理念的普及者。图书馆应定期举办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邀请专家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等问题进行宣讲[3],定期举办有关家庭教育的征文比赛、故事比赛之类的活动,还可以和团委、工会、学生会单位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活动,同时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的家长介绍教育的经验,大家展开讨论和经验分享,虽然许多培训机构、社区都可以普及家庭教育理念,但图书馆作为学习、教育与休闲一体化的机构,举办这种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的活动,更具权威性,更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接受。

2.提供家庭教育的资源支持。图书馆拥有的大量纸质、电子图书等资源为家庭教资源支持提供保障。图书馆中涉及家庭教育的资源多种多样,有纸质的,有视频的,有专著,有论文,有普及读本,都按图书馆的专业分类存在不同的位置,和图书馆拥有的巨大资源相比家庭教育的资源相对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一般家长很难发现,因此建议设立家庭教育专门阅览区和专架,把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杂志、论文集、VCD都集中在一起,方便读者寻找,同时这种安排本身就是一种对家庭教育重视和普及的过程。对电子版的资源,也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专门针对家庭教育的栏目,把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源按一定的方式分类,并提供多条件的检索和查询,方便读者获取。要充分利用新技术为家庭教育服务,在智能手机已经有很大用户群体的情况下,可采用微信,主动给用户定期推送有关家庭教育的信息。也可以建立家庭虚拟图书馆,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阅读家庭教育信息。实际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要家长重视,全社会都应重视,家庭教育的理念不但家长要知道,孩子也要知道,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家长。

3.提供家庭教育咨询与个性化辅导。图书馆除有大量的藏书外,还拥有一批各个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为家庭教育的咨询和个性化辅导提供了保障,图书馆应组织人员专门研究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智力优势,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咨询服务,并对有需要的家长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这就对图书馆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图书馆人员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图书馆人才招聘中要增强教育学、外语、心理学、计算机等专业的人才,建立学习型的图书馆,根据社会需求开展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图书馆还可以举办一些家长培训班,组织图书馆骨干人员,对家长教育子女,养育子女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养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对家长的阅读指导也有利于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图书馆定期推荐一些有关子女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并请馆内专业人员对文章和书做一个简洁到位的点评,不但可以引导家长阅读,同时对馆内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图书馆的宣传都大有好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服务的模式随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在变化,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主旋律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同时,积极主动关注读者需求,关注社会热点和问题,积极引导读者,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书馆应积极抓住这个用户需求,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智力优势,积极为家庭教育服务。

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家庭教育服务,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图书馆全体人员从思想上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有明确的认识,并达成积极主动提供服务的共识;其次,制定图书馆关于服务家庭教育的可行计划,有专人负责执行和检查;最后,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在图书资料采购、电子资源建设、人员培训、馆年度预算中都要把家庭教育纳入预算范围。

参考文献:

篇(10)

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人父亲也有十多个年头。在家庭和学校,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我的职责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都要首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交往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个成功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这话说出来一点也不过分。

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行得端,走得正,有理想、有抱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学习;相反,有的学生却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这些恶习如果不摒弃,将会影响学生的终生发展。一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他的心灵世界是一张纯洁的纸,他的行为习惯是一片没有被众人踩踏的洁净的雪地,谁去描绘这美好的图景,谁去指点他在雪地上踩出自己的人生足迹,这是我们家长必须深思的问题。

在《中国家长该向西方学什么》一文中有一个观点说: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中的是日常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的家长往往脱离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实际,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这一观点包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做人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好的习惯。

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在《人性论》一文中指出:每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带有一些强弱不等的感情。他之所以变成对自己,或对他人有益或有害,乃是由于环境把他引向善或恶,也就是说,乃是由于人们给他的教育,他所见到的榜样,他所听到的言语,他经常接触的人,他所养成的习惯。我们从霍尔巴赫的观点来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家长的榜样,家长的言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引领的作用。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尤其是在吃饭喂饭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变成家里谁也管不了的“小霸王”,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相反,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使孩子终身受益。

坏习惯一旦形成,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将很难改变,会使孩子终身受其害。因此儿童应及早好好训练,确实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一只瓶子新的时候,沾染的气味是可以保持很久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方面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早期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以便用这一时期形成的好习惯,促进孩子认知、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终身持续发展,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那么他成为一个社会人之后就是一个鲜活、健康的社会细胞分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6岁之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到了学校里,教师需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所以陶行知先生就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卡尔·威特是德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卡尔,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八九岁时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然而,谁会相信,这样一个禀赋极高的孩子出生后并未表现出怎样聪明,相反却被认为是痴呆儿。奇迹的发生全在他父亲的教子有方。卡尔·威特为了培养孩子“探究”的习惯,经常陪儿子散步。有时是采一朵野花,与儿子一起研究野花的生长特点,有时是在花园里捉住一个小虫,教给儿子有关昆虫的知识,有时会拾起一块石头,给孩子讲石头的组成成分。正是如此,小卡尔养成了探究的习惯,日后成为杰出人物。

教育孩子先从母亲开始。 历史上的伟人都拥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母亲只关心孩子的健康,而忽略孩子的品德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那就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卡尔·威特说,小卡尔的母亲勇敢和快乐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儿子,使儿子后来步入社会时,即使遇到困难,也无所畏惧,永不失望。卡尔·威特认为,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托给他人,恐怕只有人类才这样做,这种作法有失天性。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我们说“十年养一习”,为了孩子的前途,我们没有理由以忙来逃避责任。不久前,报刊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家庭,为了培养女儿勤奋学习的习惯,父母装穷,直到女儿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并考上重点大学,他们才“原形毕露”。试想,此种苦心天地能不为之动容?

上一篇: 产值和税收的关系 下一篇: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