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00: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旅游研究方法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147-03
一、WSR系统方法论及其原理
WSR是中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在英国Hull大学提出的。WSR(物理一事理一人理,Wuli-Shili-Renli)既是一种系统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1]。由于其观察和分析问题体现其独特性,并具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特征,国外学者把它与林斯顿(H.A.Linstone)的TOP(技术一组织一人事观,technical perspective,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personalperspec-tive)理论、弗洛德(R.L.Flood)与杰克逊(M.c.Jackson)的TSI(整体干预理论,Total System Intervention)理论等一起列为整合系统方法沦一类[2]。WSR作为一种思路,其核心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要考虑对象的物的方面(物理,W),又要考虑这些物如何更好地被运用的事的方面(事理,S),最后,由于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和实施管理决策都离不开人的方面(人理,R),把W-S-R作为一个系统,达到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从而系统、完整、分层次地来对复杂问题进行研究。
“物理”是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和法则。物理包括物质环境以及结构组织。研究物理时着重于调查、分析,并得到客观物质世界的知识。例如:自然资源、物理环境、气候、人口、交通和通讯设施、可能的投资以及在不同层次和地区的正式组织的结构等等。“事理”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时介入的机理。这种定义体现在一种人一个界面。研究事理主要是理解和观察世界怎样被建模和管理的。它包括对一个特定的系统创造或选择最合适的定义和模型,以表明系统可以被有效地、高效率地管理,并因此改善所涉及的环境。建模的过程中包含人的主观性,它与人的认知能力、经验、偏好、动机、所受的训练和背景等有关,但最终目的是要得到该事物的客观的、合理的机理模型。“人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所有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复化过程,通过研究和理顺这个关系,促进人们按照可接受的事理去实现项目、问题的预定目标[3]。人理所涵盖的需要处理的系统项目中利益关系的团体包括顾客、领导者、组织者、专家、实际拥有者、使用者、操作者、受益者、受害者等等。研究人理应集中在显示并处理那些迟早会影响系统项目的有利的或阻碍其发展的因素。鉴于WSR的主要思想是物、事、人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我们在处理其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时应该采取系统的观点。
WSR系统方法论一般工作过程可理解为七步:理解意图,制定目标,调查分析,构造策略,选择方案,协调关系,实现构想。以上七步共同构造了WSR系统方法论的工作过程的一个演化(见图1)。这些步骤不一定严格按照图1中所描述的顺时针顺序,但协调关系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
二、宁强县旅游业概况
1.旅游资源赋存。宁强县为汉水发源地。全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南北气候交汇,地形差异较大。县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三个类型。一是自然景观神奇独特。宁强县山地河谷交错,植被分布复杂多变,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古时即有“武安八景”之说。大安镇天然溶洞洞内有洞,洞连洞,洞套洞,洞洞相连,奇险莫测;清代著名学者魏源曾以“天下洞壑之奇,莫过于此”称颂阳平关龙门三洞;宽川泛珠龙泉,清澈见底,冬暖夏凉;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发源地潘家山,雄伟壮观,溪流潺潺;巴山天然野生杜鹃近千亩,红如霞,艳似火,与落日、残阳交相辉映。二是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宁强是一座悠久的历史古城,历史遗迹众多。有蜀道第一险的金牛峡,峡内历代摩崖石刻,均保存完好;烈金坝汉江古源的禹碑,传说为大禹治水真迹,陕西《金石志》亦有记载;阳平关西行3公里的擂鼓台,是建于唐初的我国第一个中央直辖县三泉县遗址;禹王庙遗存的禹官古桂,至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金秋花发,十里飘香;三是人工开发资源雄奇瑰玮。五丁关飞播林区万亩油松已蔚然成林,碧波万倾;国有红石梁保护林区,飞播林、人工林7万亩,群峰林海一望无际,位于三省交界处的白龙湖库区,库容22亿立方米,湖面占地近80平方公里,湖面碧波荡漾,绚丽壮美;省属二郎坝水利发电公司天生桥库区,库容8万立方米,古狭湖深,奇蜂翠障,扁舟游艇荡漾于山湾水港之间,鹿鸣鸟翔与松涛林海之中,成为一新的游览胜地;大安镇的卧云山庄环境优雅,住宿、餐饮、娱乐一应俱全。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为全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2.交通区位条件。陕西在全国的地理位置居中,被称为“中国的西部,西部的东部”,中国的大地原点就在陕西泾阳县。中国铁路大动脉陇海线横穿中部,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中国大西北的“门户”,包括铁路、西渝铁路贯穿西北,连通中国西北、华中和西南,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之便。省会西安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陕甘川三省交界处,与两省八县相毗邻,自古为秦蜀要冲,以道路险峻而著称,拥有南北两方旅游资源。解放前仅有川陕公路过境。建国以来五十余年的建设,宝成、阳安铁路纵横县境,交汇于阳平关,县内经过6个乡镇,设站8个,总长90.8公里。108国道贯穿县境71.5公里,省道27公里;西汉高速公路纵贯本县南部地区,经过县内6个乡镇,境内设出入口三处,向北四小时可达西安,向南四小时可抵成都,向东一小时可到汉中。有十余条地方公路沟通了县际和省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3.旅游业发展现状。初步开发了汉江源头、大安溶洞群、牢固关森林公园、天湖等具有独特品位的旅游景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接待旅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逐步增长,为宁强县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000年,游客达到5.8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62.6万元,旅游从业人员158人;2001年,游客达到7.4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76.3万元,旅游从业人员179人;2002年,游客达到8.77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94.5万元,旅游从业人员223人;2003年,游客达到9.8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 176万元。目前宁强县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渐成规模,前景看好[4]。
三、宁强县旅游可持续发展WSR结构系统机理研究
根据WSR系统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是构成一个完整WSR系统的基础,而有机地协调物、事、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地发挥系统各部件的作用,才能实现和完成系统的预定发展目标。故分别围绕这三个层面形成的七个工作步骤是促使WSR系统从构想转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为此,笔者根据宁强县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与之对应的WSR三维分析模型和运作模式以指导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宁强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WSR三维分析模型。显而易见的是,作为宁强县旅游发展基础的旅游资源体系、综合其区域条件而确定的各级市场体系等就是WSR系统中的物理,而如何把宁强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其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打造陕南地区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事理。在宁强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事理最主要体现在对其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旅游形象策划、旅游产品规划等等诸多方面。而考虑到对物理、事理的理解和实施都离不开人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这就是人理。人理主要考虑到人的因素,研究人理既要能汇聚各个方面的智慧还要照顾到各方关系的协调,同时突出强调人理是以物理与事理为基础。笔者根据宁强县发展旅游业在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WSR三维分析模型。
2.宁强县旅游可持续发展WSR结构系统运作模式。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提出了一个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宁强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中,按照WSR系统方法论的工作过程,结合宁强县旅游业的特点,将其旅游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进行。这六个阶段环环相扣、彼此联系,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方面系统诠释了宁强县旅游业实现高效能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个运作模式的实现流程中,尤其强调人理的核心统筹作用。
四、宁强县旅游可持续发展WSR结构系统开发
宁强县旅游可持续发展WSR结构系统要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方面进行开发规划。
1.物理方面,首先要对县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科学评价。由宁强县旅游文化局提供的宁强县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比例构成,就基本类型而言,宁强以山地、水体和生物景观最为丰富,其次为旅游商品、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人文活动景观、地文景观和天象与气候景观。笔者认为,宁强县旅游资源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以山、水、林、洞和珍稀动植物为主体,以真、朴、雄、秀、奇为特色的自然类旅游资源优势较突出;(2)人文旅游资源中以青木川古镇、金牛古道、三泉县遗址、子龙山等为代表的历史遗迹,以及具有秦、巴风情混合交融特色的陕南民俗和羌人文化遗存为主体[5];(3)从总体来看,旅游资源各要素间的组合性较合理,自然人文资源相得益彰,具有一定的组合优势;(4)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宁强县秦巴山地景观与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同构性,需要通过加强旅游资源各要素间的有机整合,强化自身特色,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中谋取一席之地。就宁强县的旅游市场构成来看,其一级市场为宁强本地及近距离周边区县市工薪阶层客源市场,主要包括广元、汉中城市客源市场以及由汉中到九寨沟的过境旅游市场;其二级市场为安康、西安、宝鸡、天水、成都等中距离城市客源市场,以及川、陕过境旅游市场和汉水沿岸城市客源市场。这两级旅游市场的确定为宁强旅游业针对性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
2.事理方面,笔者结合宁强县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其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即政府主导战略、精品带动战略、形象营销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依附借势发展战略和大整合发展战略。而笔者将宁强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汉水源,华夏情”,这是由于宁强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发源地,利用这一资源构筑汉文化与汉源的内在联系,是宁强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出发点。综合考虑景区文化内涵挖掘、可进入性、资源组合开发等因素,宁强旅游总体布局可概述为“123”,具体含义为:“1”―― 一个旅游中心和一个旅游副中心;“2”――两条旅游发展主轴线和两条旅游发展次轴线;“3”――三大旅游片区。一个旅游中心:把宁强县城建设成为宁强旅游一级接待及集散中心;一个旅游副中心:把青木川古镇建成宁强旅游的二级接待及服务中心。两条旅游发展主轴线:汉中―九寨沟陆路宁强段(即大安―阳安关―广坪―青木川一线)和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宁强段(即黄坝驿―宁强县城―胡家坝一线);两条旅游发展次轴线:指宁强县城―舒家坝―阳平关一线和宁强县城―滴水铺―烈金坝一线;三大旅游片区:新汉源旅游片区、大安旅游片区和青木川旅游片区。宁强旅游产品开发应突出汉源文化主题,深度挖掘汉源文化内涵,以汉水源头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发为主体,以汉文化之根作为主题延伸,把天然、真实、古朴、溯源和寻根作为核心开发理念。根据这一主题,以汉源生态文化开发为核心,大力开发汉源原生态观光度假类旅游产品,同时开发汉源原生态民俗风情体验类旅游产品为补充。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笔者认为,应围绕宁强县城玉带河及沿岸景观、东山观、新汉源景区、牢固关森林公园、九台观景区、天湖景区、青木川古镇景区、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白龙湖景区、嘉陵江第一湾景区、古汉源景区、大鱼洞景区、五丁关景区、泛珠泉景区、祥龙洞景区、子龙山景区等以及古三泉景区等进行建设和基础配套设施的设置。
2007年以来,随着以港口建设为中心的邮轮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开发不同类型的邮轮旅游产品成为了目前各港口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了制约国内邮轮产业整体的发展的瓶颈。在学术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邮轮基础概念[1]-[3]、邮轮旅游产业[4]-[5]、邮轮市场及邮轮港口建设方面[6]-[8],而对邮轮旅游产品相关较少。基于此,通过文献分析总结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开发方向,为国内邮轮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理论背景
目前关于邮轮旅游的定义各国的学术界及各种研究机构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见解,往往在各自的研究中根据研究的需要对邮轮旅游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韩国观光部(2006)的研究中列举了不同角度对邮轮旅游的定义,其中学术界主要从旅游活动及目的角度对邮轮旅游进行了定义,认为邮轮旅游是具有追求娱乐特征的旅行者访问多个具有魅力的港口的海岸航海活动;或认为邮轮旅游是一种主要以乘坐船舶航海形态为主要形态,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而在相关组织的定义中更加强调了邮轮本身的特征。如在韩国旅游公司的定义中在指出邮轮旅游具有的娱乐目的性的同时,强调了邮轮需要为游客提供住宿、娱乐、餐饮及停靠港旅游等服务;而在韩国旅游研究院的定义中除了指出了邮轮旅游目的性及相关设施以外还强调了邮轮旅游至少要经过两个国家和两个停靠港[9]。
与国外研究相似的是国内学者也在其定义中强调了邮轮旅游的特点。王诺(2008)的研究中指出现代的邮轮是“浮动的度假村”也强调了邮轮设施的重要性及邮轮旅游所具有的娱乐性特征[10]。徐虹、高林(2010)的研究中同样阐述了邮轮本身在邮轮旅游产品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及邮轮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特征[11]。
综合以上对学者及机构对邮轮旅游的定义可以看出,尽管由于出发角度不同,各个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可以总结出邮轮旅游所具有的一些共性。首先,邮轮旅游具有鲜明的娱乐性特征,即以单纯的旅游为主要目的。其次,在邮轮产品构成上,是由以邮轮为核心及停靠港旅游项目及服务两大部分构成。第三,在旅游过程中邮轮不仅具有交通工具的特征,而且具备了住宿、饮食及娱乐等各种设施,并为游客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具有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最后,邮轮旅游具有定期或不定期访问具有魅力的港口城市的特征,因此邮轮停靠港的旅游产业对邮轮公司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综合邮轮旅游所具有的共性可以看出邮轮旅游产品与一般旅游产品无论实在交通、住宿还是在旅游线路设计及娱乐设施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别,具体内容见表一。
表一 邮轮旅游产品与一般旅游产品的差别
三、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分析
通过前文的整理可以看出,邮轮旅游产品主要由邮轮自身提供的设施、服务以及停靠港的旅游项目及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因此,邮轮公司无论是从邮轮建造还是母港及停靠港的选择上都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从目前国内主要的邮轮旅游产品航线来看,已经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中日韩航线占主导地位,港台及东南亚航线为辅的特征。其中连接中日韩的东北亚邮轮航线除上海外天津及厦门也开发了相应的航线。东北亚航线主要停靠日本的神户、长崎、以及韩国的釜山、济州等港口,部分线路已经发展成为了定期航线。而港台线路由于受大陆与台湾间政治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只有上海及厦门港开设了不定期航线,但依然无法实现常态化运行,因此目前香港仍是港台线路的主要出发港。港台邮轮旅游航线主要停靠香港、台北、高雄、花莲等港口。而东南亚航线的邮轮商品除了极少数商品不定期从上海出港以外绝大多数的东南亚航线需要从香港或新加坡登船,主要停靠香港、越南、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国的港口。
从旅行时间及产品价格来看,国内邮轮产品无论是在旅行时间还是在价格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能够满足国内市场对旅行时间的不同需求,但在产品内容方面差异性特征则明显不足。东北亚航线的邮轮商品在旅游时间上即包括了5天左右时间较短的商品,也有7天以上时间较长的商品。在商品价格方面也包含了从3千元以下的经济型商品到万元左右的豪华型商品的各种商品,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同时此类商品其出发港以国内港口为主,同时部分航线已经发展成为定期航线,因此对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影响较大。
港台航线的邮轮商品在旅行时间及商品价格方面也同样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旅行时间方面,涵盖了从香港出发以邮轮体验为主要目的为期2天左右的商品及5天左右的商品。价格方面,体验类的邮轮商品价格在千元左右,其他的港台邮轮商品也根据不同的内容涵盖了各种消费层次的商品。但由于港台航线由于可选择停靠港的限制,在旅游商品内容差异性方面则明显不足。同时由于目前港台航线的邮轮商品主要以香港为出发港,因此对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影响较小。同样尽管目前东南亚邮轮商品在旅行时间及商品价格方面多样性特征更为明显但出发港以新加坡、香港为主,主要停靠港也均为国外港口,因此同样对国内的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很小。
表二 国内邮轮旅游产品特征
邮轮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该问题涉及到了国内邮轮港口建设、邮轮建造以及邮轮公司设立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以上对国内邮轮旅游商品现状的总结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主要邮轮旅游产品开发存在如下几大问题。
首先,目前国内邮轮商品呈现出以出境旅游为主的旅游入超特征。由于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市场呈现出外籍邮轮公司垄断的特征,导致国内邮轮旅游产业不健全,也使造成了邮轮旅游以国内游客出国旅游为主的特征。这一问题严重限制了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尤其是对处于邮轮旅游产业链下游的服务业的波及效果。
其次,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在内容上具有同质化特征。通过对国内邮轮旅游航线分析可以看出,东北亚邮轮旅游产品占据了国内邮轮旅游市场主导地位。尽管目前国内东北亚航线主要以上海、天津为主要母港,所针对的国内客源市场也不尽相同,并在停靠港选择、航行时间及商品价格方面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但从产品内容,即邮轮设施、服务以及到访港口角度来考虑时仍然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特征。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同质化问题极易造成各港口城市及各个不同商品间在客源方面的竞争。同时由于内容上缺乏主题性无法形成差异化特征,因此演变成价格竞争可能性较大,也会导致邮轮旅游市场上诸如品质及服务下降等诸多问题。
第三,缺乏对港口城市旅游项目的开发。港口城市的旅游项目是构成邮轮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邮轮旅游产业的波及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众多港口存在过度重视停靠码头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忽略港口城市旅游项目的开发问题。实际上邮轮公司在选择某一港口作为母港时港口设施仅仅是众多考虑因素之一,而港口城市的旅游项目、经济发展情况、客源及气候等因素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从邮轮旅游产品特征角度来看,港口城市的旅游项目是吸引邮轮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从港口城市整体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相关旅游项目的开发是拓展邮轮旅游产业链、带动地区服务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无论是从港口城市经济整体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完善邮轮旅游产业链角度考虑都需要重视对港口城市旅游项目的开发。
第四,缺乏对邮轮旅游产品细分化。邮轮旅游产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旅游产品。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商品不仅在航线上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的商品针对的是大众旅游市场,并没有针对国外邮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诸如老年人旅游市场、企业旅游市场、家庭旅游市场等进行相关产品开发。
最后,缺乏对邮轮旅游产品宣传。邮轮旅游商品的宣传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通过政府及企业面向社会宣传邮轮旅游,提高居民对邮轮旅游的认知度并减少邮轮所具有的昂贵、不安全、晕船等负面效果;其二是通过向国外邮轮企业宣传地区邮轮设施、旅游项目及地区文化促进外籍邮轮的到访,或与国外邮轮企业合作参与邮轮航行过程中的各种演出项目向游客宣传地区文化,提高外籍游客对地区的认知度。目前国内各地区政府及企业依然缺乏对邮轮旅游产品宣传重要性的认识。这一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邮轮旅游市场的培育,不利于国内邮轮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四、邮轮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通过对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缺乏对邮轮旅游产品本质特征上的认识。因此在结合邮轮旅游产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在商品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针对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市场以出境游为主,邮轮旅游产业链不健全的问题,需要通过合资、独资等方法建造或购买邮轮并成立邮轮公司,打破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市场由外籍邮轮垄断的局面并缓解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市场入超问题。国内企业通过成立邮轮公司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目前已开发的港口设施,开发不同类型的邮轮旅游产品进而起到提高邮轮旅游基础设施利用率、扩大邮轮产业对地区经济尤其是地区旅游产业的波及效果。
其次,针对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需要通过开发各种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以及选择不同停靠港旅游项目等方法来缓解。根据不同的旅游者需求,需要相关企业在邮轮上娱乐项目的设定、停靠港旅游项目选择方面制定各种主题鲜明的邮轮旅游商品更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
第三,针对目前国内各港口城市缺乏与邮轮旅游相匹配的旅游项目开发的问题,需要地区相关企业及政府从本质上认识邮轮旅游产品的构成及特征并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项目。港口城市在开发旅游项目时需要完善连接港口的交通基础设施,并开发不同主题的一日游商品,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另外,对于地区旅游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类型相对较少、集中度不高的地区可考虑开发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旅游项目,或是通过地区企业参与邮轮内娱乐项目逐步带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高邮轮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波及效果。
第四,根据国外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经验,老年市场、企业市场等细分市场一直是邮轮旅游市场中十分重要且比较成熟的细分市场。而国内的邮轮旅游商品总体上依然呈现出以大众旅游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的特征,缺乏针对这些细分市场特征及需求的产品开发。同时以大众旅游市场为目标市场时,客源竞争激烈,而针对特定细分市场开发相应的产品不仅能够在发挥邮轮旅游自身特征,有效地减少竞争,提高游客重复购买率,进而获得相对稳定的客源。
最后,由于邮轮旅游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国内市场上消费者缺乏对邮轮旅游的认识,而国内的邮轮母港及停靠港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较低。因此有针对性的宣传是政府相关部门培育国内外邮轮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港口城市的地区政府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邮轮旅游宣传战略。在培育国际市场时其宣传重点应为邮轮公司、到访的外籍游客以及国外的目标市场。立足于开发国内市场的情况其宣传重点应为相关企业及对国内目标市场的宣传。
值得国内相关部门注意的是,邮轮旅游产品开发是一个系统开发过程,其内容不仅包含了港口城市旅游项目开发、邮轮航线开发及邮轮内娱乐项目开发等诸多相关内容,而且也涵盖了对产品主题性、不同细分市场认识等问题,并且各要素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需要政府及相关企业在确立既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开发战略。
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产品及农村风俗、习俗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它在国外往往被称为“假日农场”、“耕作社区”或“市民农园”。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该类旅游的诞生。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我国的珠海、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近郊陆续推出了这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广东迄今已有9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近几年,辽宁省也加快速度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总的说来,辽宁省农业旅游的发展仍处于方兴未艾阶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发展这项有着多重效益的朝阳旅游产业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辽宁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几年来,辽宁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如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辽宁省的农业旅游初具规模。最初,辽宁省的农业旅游出现在沈阳等大城市的近郊,当地农民利用自家的房屋、自产的绿色蔬菜、家禽等招待来此放松心情、体验农家生活的城里人。这种旅游即为农家乐旅游。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这种接待城里人休闲的农家小院已遍布全省。如沈阳市新城子区马刚乡的“农家乐”旅游就已发展到了4个村,共113户。此外,随着农业旅游多重效益的呈现,全省各地政府均越来越重视这项朝阳产业,努力把农业旅游做精做大。各地均积极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开发新的农业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发展特色旅游。如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借助境内远近闻名的红海滩、芦苇荡等景观发展起了特色旅游;大连市金州区也发挥依山傍水的优势,推出了“山海乐章”的特色旅游。据辽宁省旅游局统计的数字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辽宁省农业旅游又创新高,其中抚顺各大休闲山庄、旅游农庄共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本溪8万多人次,鞍山6.59万人次。
2.农业旅游模式渐趋多样化。经过几年的发展,辽宁省的农业旅游不仅在旅游区的数量上大幅增加,而且旅游模式也由最初单一的农家乐旅游向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方向发展。现在辽宁省的农业旅游除了最普遍的农家乐模式外,农园观光采摘模式也发展迅速。农园观光采摘模式就是利用农村的果园、菜园、花圃等发展集观光采摘等于一体的旅游模式。例如,丹东凤城大梨树村就是利用村里的万亩果园和枸杞等药材栽种园的资源,春季可供赏花观光,秋季可供采摘瓜果;特别是农业科技旅游模式发展更是大有潜力,即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养殖场等开发的旅游。例如,沈阳新民市的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大连金科生态园艺场等。此外,兴城市岛乡的“当一天渔民”,出海捕捞、阜新大青沟观赏大漠风情,体验牧民生活等也丰富了农业旅游的模式。可见,旅游的服务、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3.注重品牌建设,形成了一批农业精品旅游项目。辽宁的农业旅游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而且注重树立品牌,几年的时间不仅开发出了大批旅游景区,并且形成了一批农业精品旅游项目。2004年4月,辽宁省的沈阳农业博览园、大连金科生态园艺场、大连石河现代农业园区、大连弘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溪市虹鳟鱼良种场、本溪市绿色生态园、北宁闾山农业旅游区、风城大梨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盘锦鑫安源绿色生态园9个农业旅游项目申报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月后,这9个项目全部获得批准,这充分证明了辽宁省农业旅游取得的成就。而且,沈阳的国家森林公园、法库的五龙山、辽阳的瓦子沟等农业景区也都各具特色,闻名省内外。
二、辽宁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农业旅游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较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开发范围相对较窄,农民受益有限。现在辽宁省虽然已有很多地区开发了农业旅游项目,而且也产生了一些精品旅游区,但总的说来,辽宁省的农业旅游地还主要局限在城市的近郊,甚至是大中城市内,真正的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并没有得到开发,而且开发的主体也不以农民为主,而主要是一些农艺或旅游公司,农民受益有限。这和农业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大不相同。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农业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中,农业旅游的目的地多在农村,经营主体也几乎都是农民。农业旅游真正成为补充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有些国家,如法国、爱尔兰等国政府甚至把农业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助,使农民真正受益。
2.旅游模式偏少,景区特色雷同多。综观辽宁省的农业旅游景区,不外乎农家乐、科技示范农园、观光采摘农园三种主要模式,没有充分挖掘出辽宁省丰富的农、林、牧、渔等多种旅游资源。特别是辽宁省的海岸线有2100多公里,渔乡众多,渔业发达,有待进一步挖掘渔业旅游。同时,各种旅游模式的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观光果园就是借助百亩乃至千亩果园,春季赏花,秋季摘果,再辅以其他一些游乐项目来吸引游客。农业科技园主要是借助高科技的农业产品、农业生产过程来开拓游人眼界,或者作为中小学生的实习及教育基地。总而言之,大多数农业旅游景区产品单一,特色不足。
3.深入调查不够,市场定位不足。我国农业旅游的目标市场定位主要是城市居民。但目前各地普遍存在对城市居民缺少细分的问题,对城市不同类型人群的旅游心理、需求调查不够,导致农业景区缺少针对性,出现模式化、雷同化。辽宁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实践表明,在辽宁省农家乐的游人主要是城市中25-45岁的上班族,这些人大多工作繁忙,经济条件较好,其中很多人拥有私家车。他们大多工作压力大,渴望在闲暇时间离开喧嚣忙碌的城市到清静悠闲的农村或大自然中彻底放松紧张的心情和排解心理压力。但因工作繁忙,他们大多数情况只能选择短期游。而城市周边的农家乐由于距离城市近,正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而成为这类人群的首选。高科技农园主要满足了科学工作者和以参观、学习和接受教育为目的的学生需求。而城市中的其他人群,如5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渴望玩耍的孩童却很少有适宜的地方可游。事实上,这些中老年人中有很多来自农村或在农村住过一段时间,退休以后,他们希望回到农村看看,而且有时间,经济上也比较宽裕;而以玩耍为天性的孩童,在城里由于缺少真山真水的相伴,或多或少地失去了一些快乐,父母更是希望在黄金周或暑假带他们到大自然中游玩。因此,这两类人群的旅游需求很大。如果能开发一些适宜产品,将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三、发展辽宁农业旅游的几点建议
开发和发展农业旅游,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玩空间,降低了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辽宁省作为有着丰富农业旅游资源的大省,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这项朝阳产业,对辽宁省旅游业、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旅游,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利益。各级旅游局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各市、地、县的领导对发展农业旅游提高认识,深入挖掘本地的农业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农业旅游。辽宁省现阶段农业旅游存在着城市化倾向,一些著名的农业旅游项目大多在城郊或城市内,真正在农村开发的旅游项目很少。下一阶段,辽宁省的农业旅游应向农村拓展,应着力挖掘农村的旅游资源,在真正的农村甚至偏远农村开辟农业旅游景区。各地政府要向当地农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其改变农民即务农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发展农业旅游的好处。同时,给予农民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并让当地居民参与决策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2.深入调查,加强规划,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农业旅游是一项朝阳产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但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一定要经过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方可进行。要做好农业旅游资源的详细调查和反复论证工作,须深入调查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可展示性。在项目论证方面,要多视角、多方位地对资源基础和各种主客观条件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在市场定位方面,要对潜在游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细分,根据本地资源特色,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开发可行性项目。切不可一哄而上、盲目开发。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确定目标市场时,要善于发现市场缝隙,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比如,辽宁省现有的农业景区中针对中老年人及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景区很少,如能针对此类目标人群进行开发并辅以适当宣传,将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此外,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本地的现有旅游资源,特别是已有一些名气的旅游景点,以名扬名。而且应注意保护本地的生态资源,杜绝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性开发和建设。餐饮、住宿都应在卫生的基础上保持农村的特色。同时,应深入挖掘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娱乐项目,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在完成景区的建设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树立品牌。
3.注重软硬环境建设,特别是培训一批懂经营管理并具有较高服务意识的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旅游,各地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要加强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加强软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政府要制定促进农业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创造一个具有激励性和较强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比如,鼓励社会团体、个人投资开发,鼓励村民自主兴办农家游,并适当地提供贷款等;在税收上,要给予适当的减免;加强指导和管理;负责对外宣传;并且要保证旅游地的治安状况良好;特别是要培训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旅游管理经营者和接待、导游人员。因为实践表明,这是制约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帮助旅游开发地联系旅游公司,实行政府、公司、当地农民联合开发的模式。同时,加强硬环境建设,硬环境建设是指建设发展农业旅游所必需的配套设施。比如,偏远地区的道路、住宿的农舍以及移动通讯设施等的建设。
总之,辽宁省的农业旅游方兴未艾,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这项朝阳产业,对辽宁省“大旅游”格局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提高辽宁农业经济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昕.观光农业成为黑龙江旅游业的新支点[J].商业研究,2004,(3).
[2]裴晓燕.观光农业旅游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04,(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6-0072-08
1 引言
自从20世纪60年代机票预订系统发展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旅游的各个方面,给现代旅游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旅游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且已深入到旅游产业和旅游研究层面。实践中,各国都非常重视旅游信息化工作,中国国家旅游局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展旅游信息化的工作,于2003年启动“金旅工程”。从研究来看,莎达(sharda)在其著作《旅游信息科学》中从旅行推荐系统、社区和用户界面设计3个方面对旅游信息科学进行阐述。国内也在20世纪80年代初步探讨旅游信息的内容、旅游信息搜集以及旅游信息在旅游促销中的应用,并就旅游信息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信息开发,以及旅游信息的科研服务、信息标准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也有部分学者从旅游信息的技术层面进行探索。但是从国内外多年的研究来看,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信息化(尤其是旅游信息系统建设)、eTourism、虚拟旅游、数字旅游、旅游网络营销等方面,研究亦涉及信息的传播、感知、组织、采集和分析等方面,由于研究者的背景不同,旅游信息的研究相对零散,缺乏从系统和综合的角度深入研究旅游信息的本质特征及其相关理论,尤其是关于旅游信息本质以及旅游信息科学的构建方面思考较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经济、管理、生产、社会等诸多方面,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社会应用的推动,信息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和技术已深入各学科领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形成了较多的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中有些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如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社会信息学等,这些部门信息学的发展为旅游信息科学的成功提供了借鉴。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信息科学也迎来了又一次腾飞的机遇。旅游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一些新的技术的不断引入,如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等,这些都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但是,如果不从基础层面去研究旅游信息的本质特征、旅游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等基础理论和方法,就会直接影响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应紧紧抓住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旅游信息的研究,创建旅游信息科学。
信息发展和人类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1948年,维纳(Wiener)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香农(shannon)将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隆哥(Longo)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式、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事物本身。钟义信将信息通过本体论和主体论两方面进行说明,从主体角度来看,信息是指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关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变化方式,包括这种状态/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罗时进则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探讨,狭义的信息是指能反映事物存在和运动差异的、能为某种目的带来有用的、可以被理解的消息、情况等。广义的信息是指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王彦峰认为,旅游信息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以及连接两者的组织三方面的信息。龚玉明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旅游信息属于社会信息,其中相当一部分有经济信息的属性。其实,从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的理解来看,学者们对于信息的本质理解基本一致,只是在细节的表述方面和信息的宽度方面有所不同。根据“信息”的基本概念,本文可以给旅游信息做如下的描述:旅游信息是旅游活动中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属性。
旅游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它具备信息的基本特点,但是旅游活动的特殊性,旅游信息又具备其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1)泛在性。旅游活动涉及面广,涉及与旅游相关的各种信息,有自然信息、社会经济信息、旅游者信息、旅游企业信息等。如目的地自然特征信息,包括自然旅游资源、气候等相关信息;旅游者相关的信息,如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旅游流以及其他信息等,这样就使表征它们的信息产生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的泛在和海量特征,导致旅游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困难重重。(2)时空性。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空间区域的依托,而且旅游活动又有历时性的时间特征,时空性是旅游信息的重要特征之一。(3)可共享性。旅游信息的共享性是基于信息的非消耗性而存在的。它不像物质那样被某个客体占有以后,其他客体无法再占有。信息是任何一个客体都不会因为其他客体也占有这个信息而会从此失去。(4)不对称性。在旅游市场交易中,旅游产品的拥有方和游客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等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通常产品的拥有方对自己所生产或提供的产品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游客对所要购买的产品的信息知之甚少。(5)增值性。人类对旅游活动的认识就是通过对旅游信息的加工处理而获得的,由于旅游系统是一个整体,而每个旅游要素或现象及其信息运动规律都是旅游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基于不同目的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到其运动规律,应用于实践之中,信息得到升值。
从旅游信息的种类来看,以主体(如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等)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则可将认识论意义上的旅游信息进一步分为先验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记忆能力)、实得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实在信息(在理想观察条件下认识主体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从旅游活动过程来看,有旅游需求信息、旅游产品信息、旅游行为信息、旅游环境信息等;从信息的传播来看,有信息的形式、信息的传递(渠道)、信息的反馈等;从管理和决策的角度来看,有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决策和反馈等。
2 旅游系统与旅游信息科学
2.1旅游系统中的信息观
众多的学者从空间、供需等角度对旅游系统进行了描述,冈 恩(Gunn)在2002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在甘恩提出的旅游系统模型中,供给和需求两个最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构成了旅游系统的基本结构。在供给子系统里,吸引物、促销、交通、信息和服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它们共同作用,提供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依据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系统的研究,旅游系统应该包括目的地系统、客源地系统、营销系统、旅行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旅游系统是在外部的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影响下,各子系统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除了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那就是旅游信息的传递。旅游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交流是通过旅游信息完成的,信息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信息可以把旅游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和外部之间的信息传递给对方,从而能够在客观上保持系统的平衡性,促进系统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具体见图1。
从系统论、控制论、认识论和传输论(旅行信息传输过程和方法)的角度来看,在旅游系统之中,信息无处不在,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之中。从系统论来看,有系统的存在就有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不论是在系统内部,还是在系统的外部,都有信息的存在。在系统内部,信息在目的地系统――营销系统――客源地系统――旅行系统――支持保障系统之间传递和反馈,各个系统都有各自的信息。系统外部环境可以对系统输入信息,系统也输出和反馈信息,系统本身的信息和输出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以后,形成新的决策管理依据又输入系统,对系统再次产生新的影响。在旅游系统内外部一直有信息流的出现和连接,就必须用信息论来研究旅游系统中的信息和信息流的问题,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管理、分析和决策,消除人们对于旅游系统中不确定因素的度量,从旅游者、管理者、经营者或是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认识信息(认识论,信息可从物理、生物和符号3个层次认识)、传输信息(尤其是旅游营销信息),最终实现决策以利于系统的优化,因此掌握的旅游信息越多,对旅游系统中旅游信息的运动规律、传播机理的把握越多,就对旅游系统的认识越深刻,越有利于对旅游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总体来看,信息在旅游系统中可以这样去认识:(1)信息是研究旅游系统的钥匙。信息是旅游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旅游系统内外部联系的纽带,是研究旅游系统的切入点。(2)信息自成系统。在旅游系统中信息通过传播、反馈和循环自成体系。旅游主体(游客)获取信息以保证自己旅游的质量,同时反馈信息给旅游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目的地系统、营销系统、客源地系统、旅行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促进系统优化。(3)信息是旅游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获取信息、发现知识使自己在竞争和合作中保持市场地位。(4)外部信息(政策、文化、技术、自然等)的输入对旅游系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2.2信息科学与旅游系统
现在,信息科学及其技术已深入各学科领域和社会各方面,并已经形成了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等较多的分支科学,这些分支学科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信息科学也迎来了腾飞的机遇。香农把侠义信息论的立足点转移到统计数学基础上。然而狭义信息论只考虑信息的语法方面,同时仅考虑了随机型的不定性,没有考虑其他类型(如模糊型、偶发型)的不定性。为了弥补香农的不足,使其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如模式识别、决策理论、控制理论、系统理论等,因此产生了广义信息论。广义信息论是利用一般信息论的观点来研究所有与信息有关领域的问题,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存贮、变化、处理、传递和控制信息,掌握其中的一般规律。广义信息论即通常的信息科学,在狭义信息论向信息科学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研究转向生物、人类、社会以及某些“聪明的”机器这样一些高等范畴内事物运动规律,传统的物质观念、能量观念和科学方法论已不足以解决信息问题,而信息、关系、目的、智能、功能等却成为研究复杂事物机制的重要途径。
信息科学是多学科综合的学科,最早的信息科学主要关注信息的收集,分类、操作、保存、信息检索和分发。最近的信息科学,研究注意力已经指向人一机界面、组件、语义网、有价值的敏感设计、迭代设计过程和人们产生、利用和发现信息的路线。因此,信息科学不应该受到信息理论(即只研究信息的数学概念)、图书馆科学和情报学的困惑。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的,在旅游系统中信息贯穿于整个系统的发展之中,信息是各个子系统联系的纽带,要研究旅游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必须要探明信息的产生、传输,信息的作用机制、信息反馈与决策等众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能够系统解决和全面研究旅游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则是旅游信息科学。基于旅游信息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旅游信息运动、旅游系统发展的规律,也能够丰富信息科学和旅游学的理论和实践。综上,笔者认为,旅游信息科学(Tourism Information Science,TIS)是以旅游信息(本质和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研究旅游系统中的信息获取、管理、分析、传递、利用,探索旅游信息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从学科属性来看,旅游信息科学是综合信息科学、数学、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系统中信息运动规律的典型交叉学科,而且也是一门横断学科。
3 旅游信息科学体系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并且按照自己的研究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旅游信息科学的发展和构建要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要建立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也需要现代技术和方法论的保障。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完善旅游系统理论,才能对旅游系统(包括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进行实际的应用指导。因此,完善的学科体系构建则应从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4个层面着手。
3.1理论支撑体系
根据唯物辩证法,实践是认识的先导,但认识对实践有能动反作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则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旅游学科实践超前、理论滞后的情况下,理论研究至关重要,深厚、完善的理论基础是旅游信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旅游信息科学作为信息科学的分支学科,必然要依靠信息科学、旅游学和其他学科理论的支撑,主要的理论支撑必然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传输论和识别论。信息论主要研究旅游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贮、处理识别、信息传输技 术,信息特征的抽取、分类和识别的模式、识别理论和方法等;控制论是研究旅游信息流程、旅游系统的反馈机制和控制原理;系统论从旅游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认识旅游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旅游系统,调整和优化旅游系统结构。同时,由于旅游信息的特殊性,旅游信息的传输和认识必然受到重视,因此传输论(旅游信息传输过程和方法)和识别论也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
在系统论、控制论、认识论和传输论的指导下,还需要旅游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学等诸多学科的学科理论支撑,将其应用于具体的研究、管理和实践之中。
3.2方法论支撑
从方法论来看,方法论可以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旅游信息科学需要有信息科学的具体方法论支撑,还要依赖哲学方法论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综上,旅游信息科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综合分析方法(认识复杂事物的方法),从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运用信息综合分析方法研究旅游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调控;信息系统综合方法(综合复杂系统的方法),基于复杂系统的思想,在不断探索和改善旅游系统的原则下,如何利用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系统等新方法和理论,寻求信息与旅游系统中一些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建立旅游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研究体系和方法;信息系统进化方法(变革复杂系统的方法),利用广义系统进化的观点,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研究旅游系统不同组成部分和不同层级之间的进化过程、模式和机制。另外一些是一般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实验、归纳、数学模型和演绎方法,以及旅游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等是旅游信息方法论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具体的学科方法包括文献调查法、抽样方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数学模型法、系统模拟法、黑箱方法、预测方法、评价方法等。
3.3技术支撑体系
旅游信息科学是一门以系统观点、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综合学科,技术支持对其至关重要。从旅游信息科学来看,知识管理和知识发现是其研究的主线,信息传输则是信息流通的主要保障,因此,支撑学科发展的技术主要从知识(信息)管理、知识(信息)发现和信息传输三个方面来考虑。
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是旅游信息科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信息的组织、管理、存储等主要功能。完成这些功能则主要依赖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旅游信息数据的处理、存储、分析都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数据库能以系统全局的观点集中统一组织、管理数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是旅游信息管理的基础,包括信息采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信息储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技术(GPS)和遥感技术(RS)等。
信息发现与决策技术。信息发现与决策是面向研究和应用的研究核心,其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模拟、复杂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是知识发现的最主要体现,主要的方法有基于算法的方法和基于可视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数学模型、数据挖掘、数据同化、数据驱动。研究者可以从各种形式表示的信息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获得(挖掘、发现)知识。知识发现的目的是在梳理原始数据的细节过程中,从杂乱的原始数据中提炼出有意义的、简洁的知识(发现规律)。而复杂决策支持系统则主要面向复杂旅游系统应用,通过决策支持技术,提供科学决策。
信息传播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是信息传播的保障。信息传播主要依赖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技术则主要包括多媒体信息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4 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框架
旅游信息科学是交叉贯穿于多个领域的横断学科,其研究应该包含4个层面: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目标。旅游信息科学以旅游系统和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两条研究主线、技术导向性和需求导向性应用两条应用主线,深入而全面地展开旅游信息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最终揭示旅游信息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创建全面完善的旅游信息科学,促进(调控)旅游系统的全面优化。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现状,笔者构建了旅游信息科学的ODTG研究框架(图2)。
4.1研究对象和任务
从研究对象上看,旅游信息科学关注旅游系统以及贯穿于其中与旅游有关的实体资源以及生产要素资源等的相关信息。研究对象更应该是旅游系统中的信息,探索信息在旅游系统中的作用,全面研究信息的作用、功能、本质、特点和运动规律等。
4.2研究主线与领域
旅游新科学的研究主线则是以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为主的研究主线和以技术导向型和需求导向性为主的应用研究主线。从学科的框架来看旅游信息的管理,也是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旅游信息的获取、组织(包括信息的分类及其标准化)、管理、传输的主要功能,因此信息的管理涉及概念研究、技术研究等内容。有了良好的管理,才可能进行旅游信息的挖掘(知识发现),这里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数学模型、数据挖掘、数据同化、数据驱动、数据模拟等,涉及旅游信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应用4个层面。不论是面向需求导向还是技术导向,在知识管理和知识发现的层面之上,才能建立良好的应用体系。这几个方面共同组织、共同研究、相互协调才能促进旅游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实现旅游系统最终优化的目的。从框架体系来看,旅游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主要围绕主题展开,具体包括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4个方面。
4.3研究的主题与创新
4.3.1理论研究
旅游信息科学要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传输论和识别论等基本理论指导下,深入探索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信息理论,包括旅游信息产生的机理、传播方式、旅游信息分类、旅游信息标准(化);旅游信息流理论,包括旅游信息的形成、采集、存储、管理的理论;旅游信息挖掘理论,对于旅游信息的分析,探讨旅游信息挖掘方式和理论支撑;旅游信息共享的理论,旅游信息共享平台、标准、规范等;旅游信息流调控理论,探索旅游信息流对于旅游客流、旅游资金流等的导引和调控;以及旅游信息融合理论、信息资源集成理论等。
4.3.2方法研究
信息科学拥有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信息科学在旅游中的具体应用就产生了旅游信息科学方法论。首先,把旅游活动看成复杂旅游系统,在系统的内外部交流变化中,考虑信息的复杂性及其重要作用,把复杂的旅游系统的过程抽象成信息的发生、传递、转换、控制和反馈的过程,从而控制系统内外部的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传递和交换,把研究的角度更多的转向了信息的流动及其变化。其次,通过对信息的研究、分析,探讨信息的发生、传递、作用规律,从而认识旅游系统的规律性,探索独 具特色的旅游信息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为旅游系统(旅游发展、旅游活动)提供有效地优化措施。
4.3.3技术研究
旅游信息科学是关于旅游信息的科学,因而信息科学的技术支撑是其发展的关键,需要旅游信息管理技术、旅游信息发现和决策技术以及信息传播技术。根据旅游信息的特殊性,旅游信息科学技术包括:旅游信息采集技术(包括RS)、旅游信息管理(信息组织、信息存储)技术、旅游信息网络技术、旅游信息定位技术(包括GPS)、旅游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包括GIS)、旅游信息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资源信息可视化技术、旅游信息模拟技术、旅游信息传播技术、旅游信息技术(包括网络,WebGIS)、旅游信息人工智能、旅游信息挖掘技术和旅游决策支持技术等。
4.3.4应用研究
旅游信息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最重要的应用是促进旅游学各领域的知识创新,实现旅游学研究和旅游业的现代化,促进旅游研究、旅游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从旅游信息科学的具体应用来看,旅游信息应用领域广阔,对旅游产业促进作用明显,主要包括:(1)需求导向性应用。知识、规律的探索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也不例外。应从实用的角度,研究旅游信息的规律及功能,以及旅游信息对旅游经营者、旅游者、游客的效益和功能。从政府需求的角度,可以利用旅游信息科学发现知识,为政府旅游开发提供决策依据,亦可以建设政府旅游网站,开展网上旅游行政管理,建立旅游办公系统,提高了旅游行政单位的协调能力、办事效率,使旅游行政管理更加方便、快捷;从旅游企业的角度,利用旅游信息科学可以构建高效的管理经营体制,提高旅游收益;从旅游者的角度,应用旅游信息科学可以制订旅游者计划,定制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从旅游从业者的角度,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导游信息系统、旅游从业者审核系统及旅游网上培训系统,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2)技术导向性应用。以传统技术为基础构建中国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旅游网上交易业务即旅游电子商务;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开发景区虚拟软件,制作动态宣传片;以新型技术为基础,开发旅游监督智能系统及旅游规划模拟系统,形成旅游资源定位系统,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全面信息化。
4.4研究的目标与展望
从学科的发展来看,获取知识已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而更侧重于知识的社会化功能。管理者、决策者、经营者和旅游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知识,而并不用了解“知识”本身。旅游信息科学的研究要从创建旅游信息科学的全局出发,深入探讨旅游信息科学若干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通过实际应用,总结经验和提高水平,不断充实完善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创旅游信息科学的大好局面。当然从目前来看,旅游信息科学研究的碎片化,导致我国在此方面积累少,缺乏系统和全面性,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应加强研究,尤其是在旅游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机理、旅游信息分类及其标准、旅游信息共享、旅游信息挖掘、旅游决策支持与旅游系统模拟、旅游信息采集技术、旅游信息(数据)可视化以及旅游信息技术集成研究等方面应强化和深入。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 本土化旅游研究; 跨文化旅游研究
收稿日期: 2011-05-01; 修订日期: 2011-08-31
基金项目: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皖南国际旅游区品牌权益的评价与管理:基于顾客视角的研究》(AHSK09-10D90);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160-751056)
作者简介:
张宏梅(1969-),女,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消费行为、旅游目的地营销、跨文化管理。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旅游研究已走过30年。30年来,旅游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数量持续增加,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水平有所提升,旅游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些研究成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1) 很多研究是对国外研究的简单模仿和复制,这些研究借用国外的理论模式,将国外的测量工具翻译成中文,然后以中国旅游目的地作为案例地,以中国的旅游者、居民或旅游企业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对国外研究进行简单复制,而很少能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推进旅游知识的积累;(2) 很少有研究在借用国外理论和方法时能考问这些理论和方法在中国应用时的适用性问题;(3) 尽管解释性研究数量在增加,但旅游研究仍以描述性研究偏多,很多研究满足于对现象的定性或定量描述,而缺少对现象背后原因的分析,或只是想当然地列出一些解释;(4) 很多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只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堆砌,而这些分析结果很难放置在一定的理论脉络中加以解释;(5) 缺乏理论构建意识,很多研究满足于对案例地或调查样本特征的具体描述,而对理论概括和抽象无所涉及。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使中国旅游研究的整体水平无法提高,旅游学的学科地位无法确立。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研究者在参考国外旅游研究文献时,多依葫芦画瓢。虽然在具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上容易模仿,但存在于具体研究方法背后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却很难直接从文献中看出并被理解,而研究范式及相应的科学哲学是构建知识和理论的基础。由于对西方的科学哲学和研究范式缺乏了解,从而导致中国的旅游研究者只能在理论和方法上对国外研究进行简单借用和模仿,而很少在旅游知识积累和理论构建上有所贡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强调西方的科学研究范式在旅游研究中的哲学基础作用,并探讨如何进行中国本土化的旅游研究,以期引起中国旅游研究者对研究范式和本土化研究的关注。
2 对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反省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有句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者做研究工作同样如此。研究者要想把研究工作做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必须首先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研究工作,研究方法简单粗糙会限制研究者的研究工作,进而限制理论和学科的发展。
国内早期的旅游研究多以定性分析和描述为主,陆林(1997)对国内旅游地理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旅游地理研究描述性工作多,低水平重复工作多,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谢彦君(2003)认为旅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应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成型,理论范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系统。张宏梅和陆林(2004)对《旅游学刊》1999~2003年刊出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约80%的文章运用传统定性方法,即主要以文字作为表现手法,对所研究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属于科学研究的传统思辨阶段;运用现代定性方法的文章约占文章总数的8.8%,这些文章主要运用定性资料、统计数据、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对各种定性数据进行频数和频率的统计分析;运用定量方法的文献只占总数的11%,且大部分使用基础统计方法(均数、频数等),比如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多元复杂统计方法使用较少。
近些年来,这种局面有所改观。定性研究中,个体深度访谈和焦点组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受到一些研究者的青睐;定量研究中,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规范性在不断提高,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被广泛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研究者来说也不再陌生。旅游研究方法的改进促进了旅游研究质量的提升,让我们对旅游研究的未来充满期待。但当撇开这些成绩的光环,将旅游研究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成就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旅游学科和上述学科的差距还很大,这固然与旅游学科的复杂性有关,但更与国内的旅游研究者缺乏科学哲学、研究范式、方法论、以及具体研究方法的系统理解和训练有关。旅游学科可以说是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催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其产生之初就存在很大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加上旅游现象涉及面极广,具有高度复杂性,这都给旅游学科树立独立的学科地位提出了挑战。目前,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旅游学科的学科地位仍然没有得到学界认可。作为旅游研究者,当然首先应该对旅游学科的发展前途持乐观态度,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反省目前的研究现状,思考如何跳出盲目模仿、简单重复、多零散的案例描述、缺乏理论建树的怪圈,还旅游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本质,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摒弃过度的实用主义倾向,处理好旅游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应用之间的关系。虽然建立独立学科的路很艰难,也很漫长,但有志于旅游学科发展的仁人志士应当勇于挑战这种艰难。不过光有勇气和决心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寻找克服这种艰难的有效途径。我觉得这种有效途径至少有以下两条:一是理解西方的科学哲学和研究范式,二是进行本土化和跨文化旅游研究。
3 西方的科学哲学和研究范式
在西方国家中,科学哲学和各门学科之发展存有一种互为体用的关系:各门学科的发展,变成科学哲学反思的题材;科学哲学的发展又能回过头来,促进各门学科的发展(黄光国,1999)。与各种科学哲学思潮相对应的研究范式更是西方学者进入研究工作的敲门砖,方法论课程是西方高校研究生入学第一学年必修的基础课程。反观国内的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我们会发现,很多高校没有开设方法论课程,甚至一些高校连研究方法课程都尚未开设,研究生们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结果只能是盲目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错误地使用研究方法,更难有自觉的理论建树。
目前,中国的旅游研究者多在自己摸索和尝试使用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各种数据分析方法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状况仍令人担忧。一方面,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们,对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盲目使用;另一方面,国内旅游学界虽然已经开始重视研究方法使用的规范性,但很多人会满足于对具体研究方法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很少有人关注具体研究方法背后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问题。科学哲学和研究范式是科学研究和建构知识的基础,要进行高质量的旅游研究,研究者们不仅要掌握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更要理解各种研究范式,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旅游研究工作。
3.1 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脉络
西方科学哲学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在整个20 世纪,科学哲学出现了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结构主义、诠释学、批判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混沌理论、建构实在论等多种思潮或范式,这些范式为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
最先提出、持续时间最久的科学哲学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它排斥神学和形而上学,认为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由普遍规律和真理支配的。科学的目的是发现和揭示真理,其路径为科学观察和逻辑归纳,“科学始于无偏见的观察”,遵循“观察-归纳-理论-证实-新的观察”的真理累积增长模式。实证主义采取一种极端经验论的立场,认为:人类知识应当仅限于收集事实并找寻其间关系,借以对世界做出正确描述;超出主观经验的知识是不可靠,也是不可知的。这种极端经验主义的立场致使实证主义在20世纪初就遭遇了危机和挑战,对实证主义思想的批判推动了后实证主义、诠释学等哲学思潮和流派的涌现。
以波普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以其“否证论”哲学最先对实证主义提出挑战。波普在《科学发现的逻辑》(1932)一书中,提出科学方法应当是以理性批判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科学家先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假说和猜想,再依据事实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在检验过程中不断修改原来的假设和猜想。他否定科学理论是由归纳过程发现的,主张演绎才是经验科学正当的方法,并始终认为“一切观察都渗透着理论”,“理论先于观察”,提出科学发展的证伪模式:“问题-猜想(理论)-批判(反驳或证伪)-新问题”。波普认为,以经验观察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必须坚持否证原则,我们可以证明一种理论为假而予以摒弃,或者因为还不能证明它为假而暂时予以保留,但不论多少经验事实,都不能证实一种理论。
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主要源于自然科学领域,但在科学和理性之风盛行的背景下,它们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被很多社会学科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和研究范式,如管理学中的实证研究,心理学中的实验心理学和行为学派,并成为20 世纪社会科学的主流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和结构主义主要采取客观主义的研究立场,认为在主体(研究者)之外存在一个客观、独立的客体(研究对象),研究的任务是发现和解释客观规律和真理,寻找现象间的因果联系。这种立场遭到现象学、诠释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等持主观主义立场的哲学流派的批判。这些哲学流派反对“自伽利略和笛卡尔以来一直统治着欧洲思想的无所不在的客观主义”,认为:在每一个地方生活的人们都可以构建出他们所特有的“实在”,即世界是由多重事实组成的,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等待研究者去认识的世界;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的关系,在互为主体的交互作用中,双方共同构建知识,这种知识是主观的、创造性的,因而也是不可重复的。
西方各种哲学流派之间互相批判和论战,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发展,许多科学哲学家在与他人的论战中也不断发展着自己的思想,以至于有时很难将一些科学哲学家划归哪个流派,如皮亚杰的思想中就既有结构主义成分,也有建构主义成分。一个哲学流派内部的哲学家们的思想也存在很大差异,以致要概括某一科学哲学流派的基本思想变得非常困难。
各种哲学思潮和相应的研究范式都存在一些优势和不足,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建构实在论试图整合客观和主观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知识融合提供哲学基础。建构实在论在本体论层面上主张存在两种“实在”,一种是“实在自身”(actuality),另一种是“建构之实在”(constructed reality)。“实在自身”是我们生存于其间的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感官之外而不为人的感官所掌握的既定世界,这个世界或许有某些结构,这些结构或许是以距离、空间、因果性或时间作为其运作的基础,但我们无从获悉;我们对其特性所提出的都只是预设,我们只能理解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构建出来的世界,除此之外,我们不能理解其他任何东西。这个构建的世界,我们称之为“建构的实在”(黄光国,2010)。
3.2 研究范式对研究方法的制约
范式(paradigm),又被翻译成范型、典范,是美国物理学家库恩(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意指组织观察和推理的基本模式和参考框架,是指导行动的一套基本理念,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知识共同体(科学社群)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科学哲学思想决定了相应的研究范式,如后实证主义哲学决定了遵从该哲学流派思想的研究者必然采用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式的差异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加以比较。
范式是研究者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是知识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的指南,研究者要进入某一科学社群,从事研究工作,必须首先从理解范式开始(黄光国,2010),只有理解了各种范式的基本观点,“才能确保研究者在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时,保持资料的收集方法与此后的基于资料的知识建构之间的一致性”( 詹宁斯,2007)。
每一种范式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如果研究者采取客观主义的立场,即认为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客观存在,那么,他必然采取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并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不管是质性的还是量化的方法,都不能带有研究者的任何主观因素。反过来,如果研究者使用了客观的研究方法,那么他必须同时接受“客观实在”的本体论和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他建构的知识就是客观的知识,即客观规律或真理。
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受制于研究范式,一般来说,研究者采取某种研究范式,就需要相应地采用某些研究方法。如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多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法、观察法等方法收集数据,并主要采用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检验理论和假设。但后实证主义也不排斥质性方法,如他们通常会通过个体访谈或焦点组访谈等质性方法收集被访者对研究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作为设计问卷和量表的基础。解释学研究范式多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和非参与观察、焦点组访谈、案例研究、文本(如旅游日志、照片等)等方式收集数据,采用内容分析、主位(或局内人)视角、三角互证等方法分析数据,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建构扎根理论。虽然解释学研究范式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但它也不完全排斥量化方法,如内容分析方法就会用到频数和百分比等定量描述指标。
因此,研究范式对具体研究方法的制约是有限度的,同一种研究方法可以服务于不同的研究范式,但不同范式对同一方法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同是访谈法,后实证主义和狄尔泰的历史主义解释学都主张客观主义,认为需要摆脱研究者个人偏见对访谈过程及其结果分析的影响,而伽达默尔的辩证诠释学则强调解释者的“偏见”或“视域”在理解中的积极作用,将研究者的偏见合法化,认为访谈是双方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访谈结果的分析中明确研究者的个人偏见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需的。在Denzin和Lincoin(1994)的质性研究五阶段框架中,他们认为质性研究在第四个阶段,即陈述的转折时期(crisis of representation),研究者将自我融入到认识的整体过程中,并将自己写进文章,使野外研究和解释过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Denzin和Lincoin的第四阶段质性研究与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哲学观点是相一致的。
每一种研究范式和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适用自己的研究情境,因而国外对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争论已趋于平息,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不过,不同的学术期刊对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会有所偏好,作为主流的研究范式,采用后实证主义范式和定量研究方法仍受到更多青睐。国内的旅游学者由于对各种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加上有些研究方法被一些研究者错误地使用,导致有些人完全否定一些研究方法,这种认识不利于提升中国旅游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3.3 旅游研究范式选择
研究范式是研究者进入某一科学社群进行研究工作的起点。当一个研究者想进入旅游研究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时,他必须首先理解各种研究范式的基本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国外旅游领域对研究方法的关注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加强,此阶段出现了一批方法论专著和关于研究方法的论文,经过近30年的争论,学者们基本达成了共识,即,旅游研究同时需要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或根据研究情境适当地取舍。
旅游现象非常复杂,既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如旅游的生态环境影响),又涉及社会科学领域(旅游学科的性质是社会科学);既涉及心理学领域,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所以,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一门典型的跨学科性质的复杂学科,对旅游现象的研究不能采用单一的研究范式,而必然需要采取多元范式的研究取向,多元研究范式的立场最适合旅游学科的性质。
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和广域性,所以对旅游现象的不同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即使是同一研究问题,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范式和方法,以互相补充,取长补短,达到对研究问题较深入的认识。如旅游体验研究可采用诠释学研究范式,旅游行为预测可采用后实证主义范式,旅游影响研究则既可采用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也可采用诠释学研究范式。无论采取何种研究范式,研究者都应对该范式的优势和不足有较清晰的认识,避免过于美化某种范式,而完全否定另一种范式。
旅游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质,但目前,旅游学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这种跨学科性还没有真正实现,而仍然处于多学科阶段。多学科的特点是相关学科分别从各自兴趣和角度介入旅游研究,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和整合,在旅游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只能用来充实原有学科的知识体系,而对统一的旅游学科的形成无太多帮助。跨学科则要求介入旅游领域的各相关学科以某个统一的内核为基点,实现知识的整合,谢彦君认为这个统一的内核就是旅游的本质,即“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获得的一次休闲体验”(谢彦君,2010) 。
旅游学科在由多学科向跨学科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障碍和困难,但我们可以在西方研究范式的发展中找到旅游跨学科整合的哲学基础,以帮助我们在哲学层面上找到旅游跨学科整合的依据和方法,这个科学哲学流派就是建构实在论。建构实在论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不同学科的跨学科、跨文化整合,在哲学上提出一套知识论的策略,让不同学科所构建出来的知识体系整合在一起。旅游领域的不同分支学科、不同范式下的旅游研究成果需要互相理解和整合,以改变目前各自为政、互不沟通的局面,这也是旅游学科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4 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
4.1 本土化旅游研究的必要性
科学哲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西方学者对各种哲学思潮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在科学研究中自觉地遵循一定的研究范式,因此西方学者在知识积累和理论建构上屡有建树。我们熟悉的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都是产生于西方,我们自己很少提出有影响力的理论。李炳全在其所著《文化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中国心理学比较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是在西方已有深厚积淀的领域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心理学框架内进行研究”( 李炳全,2007) 。科学哲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学者对西方的科学哲学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认识,这可能是导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因而,中国学者要想在由西方制定游戏规则的科学研究领域有所作为,必须对西方科学哲学思潮的发展有一种“相应的理解”,不过,这种理解只是进入学术这一行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黄光国,2010)。
虽然中国旅游研究与西方旅游研究在起步时间上相距不像其他学科那么久,但与其他社会学科一样,中国的旅游研究也主要在西方的研究框架下进行。西方的旅游研究在各种哲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多元化的范式,中国的旅游研究者要想在西方的研究框架下有所建树,也必须去熟悉这些框架或范式。但是,中国的旅游研究者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在中国的研究情境中采用西方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来验证西方研究得到的知识。改变这种状况的一种途径是进行本土化的旅游研究。中国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中国人的旅游行为、旅游业发展模式和旅游企业的运营管理必然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仅靠简单借用西方理论和模仿西方的研究方法,很难理解和解释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现象。而本土化的旅游研究可以使我们着眼于中国语境下的旅游现象,构建本土化的旅游理论,改变总是步西方研究后尘的局面,为全面理解旅游现象做出贡献。但提倡本土化研究并非认为理解西方的研究范式已不重要,为了提高研究水平,中国的旅游研究者必须首先理解西方的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本土化研究,才有可能对建立和完善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有所贡献。
4.2 本土化旅游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本土化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后风靡全球,港台的一些心理学者在80年代初期开始致力于本土心理学研究,并发起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心理学领域的本土化运动给旅游研究以很大启示,中国的旅游研究者与其盲目地复制西方的研究,倒不如在我们熟悉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本土化的旅游研究。
“本土化”旨在突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色或特征。根据李炳全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旅游研究的本土化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改造和处理,使其适用于中国旅游研究,如在西方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框架下修订旅游动机的测量量表,使其适用于中国旅游者。其基本步骤一般为:学习和接纳外国研究范式改造或转换本土化后的研究范式。这种本土化本质上仍是国外的理论,又被称为“外源性本土化”,但因为操作比较简单,适用于刚进入旅游研究领域的学者。第二个层次是以中国语境下的旅游现象为研究根源或素材,通过对中国语境下旅游现象的研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旅游学理论体系,这种本土化可称为“内源性本土化”。
本土化旅游研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策略:(1) 主位研究策略,即研究者在观察、分析、理解和解释旅游现象时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采取被研究者的观点,为此,研究者需要参与到研究对象中,如在某个景区停留较长时间,观察旅游者的行为,与旅游者进行交谈或访谈。(2) 客位研究策略,即研究者更多从自己的视角,而不是从被研究者的视角来观察、分析、理解和解释旅游现象,这种策略下,研究者可以完全独立于被研究者之外,如请学生或市场调查机构进行的问卷调查,旅游本土化研究并不排斥西方主流的实证方法和方法论。(3) 同文化研究策略,即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有同样的文化背景,这样更容易达到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心灵的相通,研究者会更容易理解被研究对象,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中国的旅游研究者对中国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更容易理解。(4) 异文化研究策略,即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分属不同的文化背景,如西方学者对中国旅游现象的研究、中国学者对西方入境旅游者的研究,异文化研究可避免“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状况(李炳全,2007)。以上四种方法和策略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我们可以同时采用几种研究策略。
4.3 本土化旅游研究与旅游跨文化研究
本土化研究与跨文化研究是相互联系但又互相不同的两种研究方式。本土化研究强调对本土(特定语境下,主要是不同于西方的语境下)的旅游现象进行研究,以突出本土旅游现象不同于西方旅游现象的独特性。不过,本土化研究并不反对普遍性或普适性的旅游知识和理论,中国旅游研究者在中国语境下得到的旅游知识和理论如果能在别的语境下重现,就有可能发展成普遍性的知识和理论,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学科发展做出贡献。跨文化研究主要是一种比较的研究方法或策略,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现象的差异,目的在于验证知识和理论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普适性,关注文化对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旅游跨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国外已有大量的旅游跨文化心理和行为、主客跨文化交往方面的研究成果。国内跨文化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较少(张宏梅,陆林,2008;张宏梅,陆林,2009;马耀峰,等,2008),但跨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已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王健,2010)。旅游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交往是一种跨文化交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会深深打上文化的烙印,但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都是作为旅游者的人,因而,他们也会存在一些共性的旅游心理和行为。跨文化旅游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这些差异和共性,加深对旅游现象的理解,避免盲目使用西方的理论和知识解释中国旅游现象时出现的困惑。
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都可以说是一种研究策略,且都重视文化的影响。通过本土化和跨文化旅游研究,中国旅游研究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熟悉本土文化的优势,在旅游知识积累和理论建构上有所作为。不过,与本土化研究侧重单一文化下旅游现象的研究不同,跨文化研究需要同时考察和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现象,这给跨文化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有兴趣进行跨文化研究的学者必须首先搞清楚跨文化研究的含义,以及跨文化研究在方法论、研究方法和技术上的特点和要求,以免使用不当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跨文化研究,结果是付出了精力和成本,却得不到可靠的知识(张宏梅,陆林,2009)。
5 结语
旅游学科作为一门新兴而又异常复杂的学科,其研究水平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的旅游研究与国外的旅游研究相比也还比较落后,表现在我们总是步西方的后尘,从研究选题到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上都是对西方研究的简单模仿,而没有去深度理解指导西方学者进行研究工作的科学哲学基础和研究范式。虽然我们提倡通过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策略来改变中国旅游研究整体水平不高的局面,但无论是采取哪种研究策略,对西方科学哲学和研究范式的基本观点和演变路径的理解是希望对旅游知识积累有所贡献的旅游研究者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对于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系统性掌握不能仅靠研究生们零散、盲目地去摸索,而需要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Denzin N K,Lincoin Y S.Introduction:Entering the Fiel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 CA:Sage,1994.
[2] 黄光国.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论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J].社会理论学报,1999(1):151.
[3]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 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2):105111.
[6] 马耀峰,郑鹏,白凯.入境游客决策行为差异研究――以旅华日美游客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1):102106.
[7] 王健.跨文化比较: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维[J].旅游学刊,2010(5):2024.
[8] 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J].旅游学刊,2010(1):2631.
[9] 谢彦君.旅游与接待业研究:中国与国外的比较[J].旅游学刊,2003(5):2025.
[10] 詹宁斯.旅游研究方法[M].谢彦君,陈丽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1] 张宏梅,陆林.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学刊,2004(3):7781.
[12] 张宏梅,陆林.入境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跨文化比较――以桂林、阳朔入境旅游者为例[J].地理学报,2009(8):989998.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无论是中国的旅游本科教育,还是旅游专科教育,其教学计划中均有旅游文化的设置;到目前为止,有关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建构的研究非常薄弱。课程体系的建构仍处于混乱状态,拼凑现象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建构进行一番理性的反思。
1旅游文化教材编写重要性
中国的旅游业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发展的转型期,转型期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中国的旅游事业由单一的经济目标向融摄了文化、休闲等综合目标的转变,这个转变必然在本质上改变中国旅游业的面貌,而引发旅游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就是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这就使旅游文化教材编写成为旅游文化学科自身发展的自觉行动。旅游业文化属性的日益突出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规律。旅游文化应尽快从总结性研究、概念性研究等理论抽象的研究阶段进入到理论具体的研究阶段,使旅游文化研究尽快进入一个崭新的层次。如果没有旅游课程的设置,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伴随着旅游者的日益成熟和自身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如何,将对本地区的旅游经济产生决定的影响。而旅游者旅游方式的改变,必然引发旅游业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旅游文化,市场对旅游文化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必然最终指向旅游文化的教学成果和教材体系的完善上。旅游文化对旅游景区的文化开发有指导作用;对旅游酒店、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业和旅游餐饮业的设计和开发有基础作用。可以说,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均有强大的指导作用,旅游业界迫切需要来自于旅游文化的理论指导。可以说,旅游教材编写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丰富内涵的现象,旅游文化研究的学术动向,旅游文化课程的前途和命运,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2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的主要问题
2.1未能确立统一的旅游文化本体论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许多学者对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文化的概念、特征、研究对象、功能和意义等方面内容。但是,不同的教材对以上本体论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时差别还很大。例如,有关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有几十种之多;有关旅游文化特征的论说各有不同;研究对象的差别更是突出。对旅游文化基础本体论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旅游文化教材也千差万别、良莠不齐。不少研究者都基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展开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编写,有的偏重于社会学,有的偏重于历史学,有的则是各种具体文化的拼凑,缺乏具体而科学的体例。
2.2缺乏旅游文化的方法论研究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旅游文化,这是旅游文化教材编写的重要理论问题,可是,在所有的旅游文化教材中,笔者均没有发现有旅游文化方法论的研究,从目前已出版的有关旅游文化的著作中就可以窥豹一斑。不少教材中最有理论意义的部分基本上集中在前两章和结尾一章,仿佛戴着一顶旅游文化的帽子,而主干实际上并非基于旅游文化的本体开展研究,大部分是旅游学其它分支研究成果的移植,没有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应有的完整体系。
2.3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取向
旅游文化课教材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取向。不少研究者都是就一种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进行探讨,比如研究旅游文学、旅游文化史、某一地区的民俗、某一风景名胜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某种影响,很少把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和旅游文化整体联系起来,并不能使人明了旅游文化的整体面貌。还有学者把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泛而化之,强行纳入了一些本不属于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内容,比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法律、旅游心理、旅游管理等,使得旅游文化有“越位”之嫌。而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旅游文化教材的特殊要求,这种盲目和凌乱的状况,说明我们对旅游文化教材的目标和任务还缺乏明确的自觉意识和研究取向。
2.4旅游文化课教材指向性狭窄
绝大多数旅游文化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集中在对导游讲解提供基础知识方面,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旅游文学等作为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主体内容,实际上,这缩小了旅游文化教材的现实意义,导致旅游文化课程指向性狭窄的问题。大多旅游文化课教材体系没有根据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构建,如本科、专科均突出了旅游文化知识的介绍,忽略了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文化结构的相关内容,使得旅游文化课程实际上变成了导游基础知识,忽略了景区文化、商品文化、旅游策划和开发方面的东西,不足以满足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新旅游文化教材体系构建思路
3.1要有二级体系的建构
旅游文化课程可以分为基础理论课和基础知识课,仅仅有一级课程的讲授,很难使学生对旅游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完全可以在旅游文化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针对区域旅游文化的实际,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二级课程体系,对特定区域的旅游文化进行定向性研究,从而使旅游文化成为一门系列课程。目前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对旅游文化的整体把握还是笼统的和不切合实际的。其实旅游文化有很多组成部分,比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本身都有非常完备的文化形态,都有方方面面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对其开展定向性研究,就很难把握其中可以异化为旅游文化的部分,使导游讲解和其它旅游文化开发难以从旅游文化课程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3.2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旅游文化的教材体系必须紧扣旅游经济的脉搏,其确立的研究对象必须能够匹配于旅游经济的实践。因此,旅游文化课教材确立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它的研究任务应该具备强大的应用价值,始终代表先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应研究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和整体的文化现象及其发展和变迁规律;应研究旅游文化系统内部各有机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应研究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应研究旅游文化在整体旅游业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3.3要有深入的专项研究
专项研究主要包括旅游文化的经济性研究、旅游文化开发问题研究、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旅游文化载体研究、旅游文化结构研究、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等等。例如,参与性旅游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旅游业的主流,相对而言,中国整体旅游文化的开掘远远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层次和高度,旅游文化参与性研究的相关理论还没有成形。参与性文化旅游项目在实践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却还没有出现,这就对旅游文化教材内容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又如,什么样的文化才是能够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旅游文化,其有无标准和模式。而旅游文化的固化、失传文化的复原、传统文化的异化、高雅文化的通俗化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更是长时间付之阙如。因此,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中应有深入的专项研究,提升课程的整体理论水平。
3.4旅游文化课新的教材结构
旅游文化新教材结构的确立,将使旅游文化不再只是旅游经济的附属物,不再只是现有旅游资源的一种诠释和注脚,而是把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和再开发的前瞻性纲领。笔者设计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分为以下十一章:
第一章,旅游文化的概念。主要介绍旅游文化概念研究状况;对旅游文化概念研究成果的看法;和旅游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不同意见;对旅游文化对象研究状况的评价;旅游文化研究对象的新选择;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重点强调旅游文化是旅游业文化属性的鲜明代表,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旅游从业者的必备素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章,旅游文化的特性和任务。主要有旅游文化特性研究成果的述评;旅游文化研究与旅游研究的关系;旅游文化区别于一般文化的特性;旅游文化研究的任务。
第四章,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的关系。主要有旅游文化与传统文化;旅游文化与宗教文化;旅游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旅游文化开发中的问题和认识误区。主要谈旅游文化开发中形形的问题和认识误区。
第六章,旅游文化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结合案例谈旅游景区文化设计;旅游商品文化设计;旅游娱乐文化设计;旅游餐饮文化设计;旅游酒店文化设计等。
第七章,旅游文化的定向性研究。主要内容是介绍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必要性;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方法;旅游文化定向性研究的成果形式等。
第八章,旅游文化的参与性研究,主要内容是参与度、参与形式、参与规模、参与方法等。
第九章,旅游文化载体研究。主要介绍旅游文化载体的各类;当前旅游文化载体存在的问题;旅游文化形体的创新思路等。
第十章,旅游文化结构研究。主要介绍有关旅游文化结构的研究成果及述评;旅游文化结构的分类标准;科学的旅游文化结构等。
第十一章,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阶段。主要介绍中国旅游文化的三个阶段,静态观光产品为主的阶段;印象产品为主的阶段;体验产品为主的阶段。
4结语
旅游文化教材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1)建构科学的旅游文化本体论和方法论体系,确立科学的研究对象;(2)要针对不同的层次,编写不同内容的旅游文化教材,由单一为导游讲解服务转变为旅游产业整体提供理论指导。只有科学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旅游文化才能确立较为合理的教材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建构的旅游文化教材体系主要针对本科教育阶段,而且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一点体会,难免挂一漏万,提出来供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红.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旅游文化课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78-80.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Compendium of the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s Development History
LI Dan
(Education Depart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From the time of M.A.Jullien, the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followed a track that from positivism to humanism, and come back to the positivism. At last, the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developed into the era of multiplex with the conflict and reform between positivism and humanism.
Key words comparative education; methodology; positivism; humanism
自法国朱利安于1817年发表其著作《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在这近两百年的发展中,关于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研究从未间断。纵观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变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九世纪初实证主义方法论,代表人物为朱利安;第二阶段为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代表人物有萨德勒、康德尔、汉斯和施奈德;第三阶段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回归到实证主义方法论,代表人物为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霍姆斯;第四阶段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多元化时期。下面,就此四阶段展开论述。
1 十九世纪初实证主义方法论
比较教育学的初创时期以全盘借鉴为主,以朱利安为代表的比较教育学家期望通过借鉴其他国家颇有成效影响力大的教育实践和经验来为本国教育服务。但借鉴并非是朱利安时才开始运用,在朱利安之前,实际上就已有不少的借鉴、实证主义研究。不少学者认为,在比较教育学的史前期,就有各国旅游者、僧侣、访问团等抓住访问游历之机对外国教育借鉴吸收。但作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开创者,朱利安以借鉴为主要特征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以更加整合与完善的形态对比较教育学的发展以及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朱利安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创了比较教育方法论之先河。朱利安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标志着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正式成立,因此,该书中采用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理应为比较教育学首用的方法论。其次,十九世纪初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为二十世纪初出现的人文主义方法论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矛盾促进发展,比较教育学者们对比较教育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不能满足比较教育学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为之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再次,朱利安时期的比较教育学实证主义方法论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回归提供条件。作为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代表,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进一步发展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他们极力倡导这种从一般社会科学借过来的方法,主张建立一套有条不紊的科学准则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依据,重视精确分析教育问题,强调研究过程的可检查性和研究的重复性,从而在教育技术上对可作定量分析的问题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科学进程。
2 二十世纪初期的人文主义方法论
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比较教育方法论即已开始转向人文主义。也就是说,二十世纪初期比较教育学者并没有顺理成章地继承朱利安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而是转而进入了一个人文主义研究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期――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在这一时期得以正式确立。
迈克尔・萨德勒是世界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一生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尤其是1900年他发表的著名比较教育学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一文对二十世纪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以历史法为主要特点的因素分析理论确定了方向,使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开始形成,对学科的转型升级起了决定的作用,标志着比较教育学科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萨德勒希望通过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来影响英国的教育决策,但他极为反对直接从别国全盘借鉴,在他看来,“对制度的比较教育研究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发现那些可以从一国移植到另一国的设备(尽管这类移植的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果有必要改变本民族生活中的弱点的话,其价值在于认识到促使国外教育制度之伟大精神,在于进一步发现在本国培养这种精神的方法”。①艾萨克・康德尔是迈克尔・萨德勒的学生,他是继萨德勒之后又一位比较教育学人文主义方法论研究者。作为萨德勒的学生,他深受萨德勒思想的影响,在比较教育学研究领域大展才能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了萨德勒的比较教育学思想。在方法论方面康德尔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思想。他认为,民族主义、民族特性和国际主义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因素和力量分析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切入点。他采用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独特之处在于试图确定那些决定民族性从而使国民教育制度具体化的“因素和力量”。
3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转变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文主义方法论所倡导的“历史――因素”分析发逐渐暴露其缺陷,受到比较教育学者的怀疑与批评,其哲学、历史、文化等因素分析法不再被认为是可促进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完善理论与方法,逐渐失去了它在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和运用中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再次运用。以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霍姆斯、安德森等人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方法论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这一时期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了“比较四步法”,他的实证主义方法论思想主要体现在1964年出版的代表作《教育中的比较法》一书中。贝雷迪认为“人们之所以研究外国教育制度,就是因为他们想要了解,这种源于人类自身追求知识的目的是比较教育学立于学术之林的唯一理由”。②因此,在贝雷迪看来比较教育的目的是源于人们智力上的需要,很少带有工具主义的色彩。在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上,贝雷迪提出了研究方法发展的“三阶段说”,此“三阶段说”具体为“借鉴”阶段、“预测”阶段和“分析”阶段。可以这样说,在他之前,尚没有一位比较教育学家像他那样如此系统、详尽地关注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问题,即使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人们的批评。
4 比较教育方法论走向多元化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学派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多元元化阶段。
受全球化、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影响,比较教育学方法论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实证主义虽然占据了方法论研究的主导地位,但人文主义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消失于无形。这一时期,著名英国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受波普尔等的影响提出社会生态情景理论,他认为教育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的变化影响教育,社会环境与教育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把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除此之外,结构功能主义、依附论和后现代主义等的出现使比较教育研究在争论中逐渐发展,走向了多元化阶段。
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历史并非悠久,但却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元化的逐渐趋于完善的历程。其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并非是孤立存在于比较教育学中,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大致趋向。在全球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比较教育方法论早已不局限于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流派,而是以多元化的形态屹立于世。今后比较教育方法论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并且充满信心。
2.旅游、现代性与怀旧——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3.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展
4.迪恩·麦肯奈尔旅游社会学思想解读——兼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
5.STS视角下的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为的多维分析
6.旅游社会学研究初探
7.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管窥
8.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9.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流派
10.关于旅游社会学学科地位的思考
11.发展与启示:近二十年国内旅游社会学研究综述
12.旅游、现代性与怀旧——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13.建构论旅游社会学研究述评
14.旅游社会学的建构思考
15.社会学视野下的东西方跨文化旅游交互习性研究
16.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新迪尔凯姆学说的分析与思考
17.教改:当前“工匠”职业化教育形态下,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
18.对城市旅游景点无障碍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19.网络:旅游系统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转向
20.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社会学》课程设置及其体系构建
21.旅游文化的社会学探讨
22.旅游社会学:方法、问题和研究成果
23.皮影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四种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视角
24.基于社会学视野的黄山市汤口镇旅游城市化特征和机制研究
25.旅游社会学简论
26.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一种社会学视角的探讨
27.论宗教旅游的社会学研究
28.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29.古镇旅游群体的社会学研究——以朱家角为例
30.国内体育旅游兴起动因的社会学探析
31.近地遁世旅游社会学诠释及文化小城镇供给
32.旅游社会学视角下对草原人文景观开发与保护关系的探讨——以元上都遗址为例
33.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
34.中国体育旅游迅速发展的社会学思考
35.旅游社会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6.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文化价值——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案例研究
37.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看旅游研究范式的确立
38.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39.西南民族地区发展体育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40.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现象
41.解释社会学范式:旅游研究的一种理论范式基础
42.社会区隔: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一种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
43.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44.城市发展事件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45.微观社会学视角下民族旅游研究方法的再审视
46.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
47.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48.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
49.从社会学角度谈旅游的概念和本质特征
50.现代旅游与社会学的关系邹议
51.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浅析
52.现代性:社会学切入旅游研究的重要视角——兼论现代性条件下人们对旅游的情感纠葛
53.民族旅游消费不可持续性问题成因的社会学探析——来自贵州民族旅游开发地区的调查与思考
54.论建构旅游社会学的纲领性要素
55.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浅析
56.社会区隔: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一种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
57.体育旅游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58.旅游景观的文本化与神圣化——符号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野
59.科研:社会学视角下旅游行业的新挑战
60.民族旅游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61.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
62.论旅游标准化的本质——基于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
63.南京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旅游社会学的考察
64.旅游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5.消费社会学下我国高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
66.通过发展旅游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学探析——以浙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67.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导游冲突问题研究
68.从社会学和旅游管理体制双角度解析旅游中的社区参与——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69.旅游活动:社会疏离缓解的新视角
70.乐山入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
71.发展黑龙江省对俄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72.旅游的社会效用及其机制:回归正常生活的视角
73.我国旅游消费异化的社会学分析
74.虚拟旅游产生的社会学原因分析与思考
75.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的特征及社会影响——以旅游消费社会学的理论为研究视角
76.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77.明确旅游学的社会学学科定位
78.论个体化社会与体育旅游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79.阳朔旅游文化中的英语世界
80.旅游活动:社会疏离缓解的新视角
81.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宗教旅游开发研究——现实表现、社会成因与基本思路
82.近年来国内游客凝视理论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83.基于社会学的旅游消费异化探究
84.社会学视觉下看民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以贞丰县布依族为例
85.旅游本真性概念的发展
86.四川乡村旅游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城乡统筹融合理论的视角
87.发展与启示:近二十年国内旅游社会学研究综述
88.基于个体视角下的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89.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学思考——以贞丰县纳孔村为例
90.经验与发展: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二十年
91.社会学视域下我国旅游城市体育人口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为调查个案
92.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93.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开发与共赢理路——以中国佛教旅游开发为例
94.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
95.乡村旅游批判——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96.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
97.俄罗斯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98.旅游发展研究院
99.中国女性旅游快速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100.大众旅游的社会学批判
101.关于旅游社会学学科地位的思考
102.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一种社会学视角的探讨
10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社会学》课程设置及其体系构建
104.从旅游社会学看汉阳
105.STS视角下的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为的多维分析
106.近地遁世旅游社会学诠释及文化小城镇供给
107.论宗教旅游的社会学研究
108.国内体育旅游兴起动因的社会学探析
109.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
110.从社会学角度谈旅游的概念和本质特征
111.体育旅游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112.旅游文化的社会学探讨
113.发展黑龙江省对俄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114.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115.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
116.乐山入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
117.古镇旅游群体的社会学研究——以朱家角为例
作者:黄松,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79-005
一、引 言
地质遗迹是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遗存,是具有极高美学价值和重要科学价值的自然遗产和旅游资源。为了保护与合理开发珍稀的地质遗迹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正式启动了“世界地质公园计划”(UNESOD Geopark Programme),并将地质公园界定为“以稀缺性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深厚人文底蕴的综合性公园”,同时强调建立地质公园在“保护地质遗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地质公园已成为当今旅游市场上的生力军。地质公园研究得到国际学术组织的高度重视,成为倍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并在中外学者的努力下积累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对于地质公园研究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系统集成方法论的出现是20世纪人类方法论的重大突破。同机械论方法不同的是,系统集成方法着眼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立在这种联系基础之上的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系统集成方法的应用因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牛顿机械论在认识复杂系统方面遇到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倍受科技界、产业界的关注,并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于此,本文尝试将系统集成理论引入地质公园研究领域,从地质公园系统的结构入手,从概念、定位、属性、与狭义系统集成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界定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内涵,进而构建包含宏观目标层、中观单元层和微观过程层三个层次的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理论框架模型,试图以此回答何为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地质公园研究为何需要系统集成、地质公园系统集成集成什么等关键性问题。以期实现地质公园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尝试,为地质公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先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二、地质公园系统结构
我们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所谓结构,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亦即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结合方式和秩序。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质,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
地质公园系统作为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复杂系统,具有自己特殊的结构组成。概括起来,地质公园系统是一个由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四个子系统构成的结构严密的复杂系统,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在地质公园系统结构中,资源、开发、保护、管理作为四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要素构成了系统的内部要素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包含了四者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方式,也隐含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组成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相对次序。地质公园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相关因子之间时刻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持着地质公园系统动态平衡和稳定。
三、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内涵界定
(一)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概念
地质公园系统集成(GeDpark system Integration)是将地质公园视为一个由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性复杂系统,为实现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目标,充分整合、调控地质公园系统中各相关子系统及其要素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有机集合的完整体系,其要义可概括为:增强整体功能,提高有机关联,把握过程变化,重在协调匹配。
(二)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定位
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是把地质公园视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从系统角度把组成地质公园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集成起来,从战略角度把地质公园的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实施与控制集成起来,从而推动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目标的实现。
(三)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属性
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的属性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全局性。表现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从地质公园系统的整体出发,着重对影响系统全局的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等核心集成单元进行集成;综合性。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涉及资源集成、开发集成、保护集成、管理集成等集成单元,单纯针对某一单元的优化均无法实现地质公园系统整体最优,而必须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对各集成单元进行综合集成;复杂性。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性是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客观存在的基本属性;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质和内容;动态优化性。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工程,强调对地质公园系统的持续整合和调控,并以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为最终目标;进化适应性。是由地质公园系统的自组织性决定的,表现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在适度的弹性范围内可进行调整,以适应地质公园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四)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与狭义系统集成的联系和区别
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与狭义系统集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与狭义系统集成都运用了系统集成的哲学思想;都涉及各个集成单元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是对地质公园系统这一特殊类型系统的集成,而狭义系统集成是指对工程技术系统的集成;地质公园系统是一个由资源子系统、开发子系统、保护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而工程技术系统则是一种纯粹的物理系统;地质公园系统集成需要运用综合集成,而狭义系统集成只是一种技术集成;地质公园系统集成理论属于软科学理论,而狭义系统集成理论属于硬科学理论。
四、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单元及其耦合关系
(一)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单元
与地质公园系统的资源子系统、开发子系统、保护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相对应,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单元由资源集成(Resoutses Integration)、开发集成(Development Integration)、保护集成
(Protedtion Integration)、管理集成(Managrment Integration)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实现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目标的各种资源要素(地质遗迹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等)、开发要素(总体布局、形象策划、市场营销、产品设计、设施建设等)、保护要素(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环境保护、其他资源保护等)、管理要素(地质遗迹管理法律体系、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地质公园投融资体制、地质公园管理信息系统、地质公园教育科研体系等)的集成。
(二)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单元的耦合关系
空间耦合关系:堆栈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内存中开辟的一个按照后进先出原则组织的一个专用区域。本文将其引入地质公园研究领域,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堆栈(图2)对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资源集成(RI)、开发集成(DI)、保护集成(PI)、管理集成(MI)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直观表达:资源集成(RI)属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的基础集成,位于在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堆栈中的最底层;开发集成(DI)和保护集成(PI)属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的应用集成,位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堆栈的核心部位;管理集成(MI)属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的组织集成,位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堆栈的最顶层。
逻辑耦合关系:基础集成是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资源保障。基础集成除了有组合的含义。更有集中、突出重点之意,基础集成的过程是不同类型资源相互激发和协同作用的过程,是实现地质公园中各类型地质遗迹资源,以及地质遗迹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等其他资源有机整合,从而创造地质公园综合资源优势的过程;应用集成是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以保护、开发为核心内容的实施操作。从应用集成内部来看,包括开发集成和保护集成两部分,是开发集成和保护集成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从整体来看,应用集成处于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既是对基础集成实施的保护、开发操作,又是对组织集成措施的响应;组织集成是地质公园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措施保障,是实施基础集成与应用集成的关键。组织集成不仅是其内部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同时还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地质公园系统集成中资源集成、开发集成、保护集成、管理集成等各个集成单元之间的有机整合。
“乘法效应”一:
不相关联要素的聚合产生裂变效应
从“御姐范”、“可爱萝莉”,到“朋克”与“混搭”,从追求风格的一致与传统色彩、材质的统一搭配,到求新、求变,使服饰上的多种元素相融合,让人们感叹创新的精彩之处。其实,不关联要素的聚合与关联要素的重新定位,可以组建成一个新的产业结构,从而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例如,房地产商、旅游公司、广告公司,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如何将看似不关联的商业个体要素聚合起来,产生价值裂变效应呢?这就是创新经营方法论之“乘法效应”所提及的“将不相关联要素聚合起来裂变为商业效应”。所谓的不相关联要素是指不同行业中的不同企业,它们属于不同的行业,看不出直接的相关性。然而,如果我们跳出行业站在价值创新的角度来把它们当成整体看,却发现它们之间互为价值创新主体,一旦形成连体闭环将会产生价值递增效应。地产商需要购房者或租房者,旅游公司需要游客,并不断刺激其消费,广告公司需要广告及活动引爆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看似不相关联的元素,其实存在于一个共同的商业互生圈当中。譬如,将旅游项目嵌入到商业地产当中,形成“旅游地产”的商业业态,同时和广告公司达成战略型利益捆绑关系,广告的转化率、人流量和媒体的曝光度与覆盖率直接决定广告公司的收益率,这样广告公司的服务质量和速度会自发性地提升。通过旅游带动地产,可以作为游客的增值服务,或拥有优先的选房权,并且给予优惠的价格,或进行短期合作,作为旅游观光时期的观景房。将不相关联要素的交互与融合,形成新的商业生态圈,演变出新的商业价值,达到企业裂变式的发展,以及商业价值倍增的经济效果。
“乘法效应”二:
异业嫁接,实现商业价值倍增
正如大家所知的“凉茶试水互联网”案例,王老吉和加多宝先后穿上“互联网+”的外衣,罐身附码。王老吉推出“超吉+”,以每年60亿罐的消费量作为流量基础,并基于移动互联网打造的互动和服务平台,以电商为入口,消费者可通过内容通道享受其提供的一系列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增值服务。目前,王老吉已与京东、苏宁易购、优酷、爱奇艺等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的超级联盟。过去的凉茶主要依靠传统的商超、便利店等流通渠道,厂商不知道哪些人购买了他们的产品。如今,通过大数据分析,厂商可以知道消费者来自哪里,其性别、口味偏好等消费习惯,可以帮助厂商及时制定促销策略,更好地安排生产研发、发货配货等。
加多宝的“淘金行动”也再次证明了异业嫁接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倍增的经济效果。金罐加多宝围绕美食、娱乐、运动、音乐四大主线,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消费者的吃穿住用行、娱乐、理财等需求进行全方位覆盖,让金罐加多宝真正成为消费者生活圈的入口。当然,金罐加多宝也与百度外卖、当当网、酒仙网、中英人寿、张小盒、微信电影票、民生银行等形成了战略合作。其实,快消品跨界做移动互联网正是运用了“乘法效应”,通过平台间的跨界整合、异业嫁接,并运用互联网等运作手段,创造一个新增流量的新风口,最终实现实体产业与新型产业聚合,商业价值倍增的经济效果。
“乘法效应”三:
改变商业逻辑,“小资本”撬动大商机
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逻辑是指企业通过一连串的商业活动来达到最终的商业目的。而创新经营方法论所讲的是新商业时代下的商业逻辑,指的是商业行为从起点到终点全过程的顺理成章、合乎逻辑。这就意味着,在商业领域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上,资本的游戏不是简单的出口与入口的规则,“以小博大”也许正是资本游戏的精髓所在。
对于一般的射击爱好者而言,射中10环的概率会低于射中9环的概率。因为10环是一个点(靶心),而9环是由N个点组成的圆圈。若延伸到企业经营上,甄选投资项目时,找准靶心是关键,但是射中靶心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在进行项目优选时靶心可不止一个,因为市场环境随时会发生改变,某一单一要素的改变可能会牵连关联要素的改变。延伸到企业经营领域,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后者更重要。其一,通常意义上单点投资的风险往往大于多点投入,资金的投入时机与运用也一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二,投资方式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投资与投智相结合,投智是关键,智慧的输出被很多企业经营者所忽视,有时好的创意就是打开企业经营之锁的钥匙,而且不受环境、时间的限制,可以因时因地演变出无穷的经营价值,多“点”智慧投入,往往会比资金的单“点”投入创造出更多的商机,撬动更大的市场。
“乘法效应”四:
新技术运用,带来商业价值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