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3: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对乡村建设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30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Nanjing
MA Lu
(Jiangshu Nanj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42, China)
Abstract: To find the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s to drive new rural roads,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conic city beautiful real path, closely with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Nanjing cities, rural and urban and rural gap is still large,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beau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reality conditions, constraints, and put forward the planning guide, interactive, pilot demonstration area,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farmers subject cultiva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ffective investment agglomeration an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beautiful ru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南京市作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型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已经显著增强。2012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 202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超过1.4万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6∶44.0∶53.4,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接近80%。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
1 南京郊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区划人口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富庶地区,江苏省西南部,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6 587.02 km2,共辖11个区。全市户籍总人口636万人。包括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6区,面积6 322 km2,占市域总面积94%,耕地面积24万hm2,涉农镇街56个,行政村707个,7 300个自然村,农户64万,乡村人口203万人,农村劳动力120万人。
1.2 经济发展
在以区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郊区正在奋力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2012年,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589.99亿元,与2007年相比,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从37.5%提高到49.9%,实现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半壁江山”的跨越。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1.5%。完成工业投资超过2 000亿元,占全市比重由72.7%升至91.9%,郊区县作为全市经济主战场的地位更加凸显,南京经济发展慢在郊县、弱在农村的格局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
1.3 都市农业
全面落实总面积超过23.3万hm2的“1115”农业布局规划,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1%,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7.6%,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71个,有一定接待规模的休闲农业景点(区)200多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初显雏形。5年来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近2 000 km;完成近4万hm2农田水利连片治理。涉农镇街建成区用水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99.3%。“绿色南京”深入推进,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7.9万hm2,林木覆盖率达27.6%。郊区生态本底良好,后发优势逐步显现,涌现出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一批景色秀美、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新农村典范,初显美丽乡村现实模样[1]。
1.4 人民生活
2010年以来,南京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断拓宽就业、创业、社保和帮扶等增收渠道,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 000元左右,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以2007年为基数,基本实现了5年倍增。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2.59∶1缩小为2.45∶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已经逐步得到遏制和扭转[2]。
2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难点
2.1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郊区农业生产仍呈小规模和弱质化态势,农民人均承包耕地只有0.08 hm2,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抵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农业效益难以大幅提高。对照江苏省定指标,南京2011年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为76.61分,虽然排名全省第三,但与目标值差距较大,特别是少数指标完成进度较慢、部分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些区县实现进度不快。2011年,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为57.8%,而目标值是80%;持证农民占比为11.68%,与目标值35%差距很大;农业增加值、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粮食亩产和高效农业保险占比排名省内靠后。
2.2 生态承载能力不强
郊区是全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以及生态建设主阵地,承担着保发展和保环境双重责任。郊区土地空间不足、自然资源稀缺、环境容量受限,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很大。目前郊区工业集聚度和产业层次仍然不高,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单位GDP能耗较高。做大郊区经济总量,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和严控单位GDP建设用地耗用量的双重压力;推进郊区新型工业化进程,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等环保指标倒闭的双重压力。
2.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在建设水平、功能配套等方面与城市差距较大。目前,全市农村公路等级普遍不高,农村公交化程度偏低,农村水利建设欠账较多。郊县供水、供电、供气和农村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溧水、高淳和六合北部地区还有数10万人口未喝上长江水,涉农镇街建成区污水处理率只有50%。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农民只占到城市居民的一半左右。全市城市化率80.81%,江宁和浦口区不足70%,六合、溧水和高淳刚过50%,人口城镇化远远滞后于产业非农化水平(全市经济非农化水平达到97.4%,就业非农化水平超过90%)。
2.4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健全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受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影响,农民进一步转移就业空间有限,难以支撑农民收入的高平台增长。财产性收入和创业型收入是南京农民收入的短板,2011年,南京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占3.8%,而苏州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含投资物业收入)占比超过35%。由于郊县农民普遍缺乏资金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自主创业所需素质能力、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胆识,创业富民路径尚未完全打通。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4.4%,未能达到新一轮倍增计划序时进度要求。
3 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美丽乡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局的新提法。当前和今后的指导思想至少要突出以下几点。
(1)美丽乡村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
(2)美丽乡村建设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做出探索,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人文绿都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开辟“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安排,加快形成城乡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高效、设施功能完善、经济实力倍增、农民生活安康、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新局面。
(3)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要尊重自然美,以生态为背景,彰显山水灵秀和人文特色;侧重现代美,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前提,把开放理念全部融入;注重个性美,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构建整体美,城乡联动、产业相融、示范带动、覆盖全域。最终成为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4)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综合评估实力和潜力,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借鉴外地做法、倾听基层心声,统筹兼顾工作传承和思路创新,努力做到结对共建、握指成拳、互融互利、共同推进,建成一批顺应生态文明发展潮流、彰显南京城乡特质、体现宜居品质的美丽中国示范区,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市人民的现代化建设,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南京乡村模式”。
4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以城乡一体规划统领美丽乡村建设
当前,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相对落后与城市的繁荣繁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美丽乡村规划起点要高、布局要优、功能要完善。坚持“全域统筹、一体规划”,统筹城市和乡村,统筹农村、农业和农民,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统筹产业结构、城镇布局、人口居住及基础设施等,统筹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五规合一”,以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做到城乡布局更科学,美丽乡村和城区之间功能各有区分,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覆盖,把城市消费引入农村,把中心城市人口向郊区、农村疏散。系统设计、因地制宜,培育特点特色特质,精雕细琢。聘请设计师进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的设计,形成各具韵味的建设格局,把“家园”与“田园”结合好,让自然人文环境和人工雕琢相互协调。决不能是现有试点,包括城镇化试点、“1115”试点、土地整治试点等的简单拼凑和叠加,需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抓手。
4.2 以新型城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伴相生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新型城镇化以新市镇建设为核心,美丽乡村建设以新社区为龙头,二者互为促进、互为依托,共同构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承载平台。新型城镇化可以带动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反过来又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拓展空间、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只有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才能凸显农村地域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丰富性还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载体抓手的不断创新发展,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和载体就是新型城镇化。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积极研究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江北新市区、溧水高淳县改区等一系列重大决定政策的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3]。
4.3 以示范区建设探索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南京市已经在在高淳“慢城”200多km2、江宁谷里-横溪、高淳桠溪-漆桥、浦口汤泉-老山、六合竹镇-金牛湖、溧水白马-无想山等5个片区规划了1 000多km2的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大部分区县都已经开始编制建设规划,先做好试点,分类分步推进。研究启动生态人居建设工程,重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人口集聚、生态家园建设、农村节能节材、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研究启动乡村生态环境提升行动,重点建设农村环保设施,推进连线成片整治,建立长效管护制度;研究启动乡村产业腾飞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物业经济、合作经济等新型机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研究启动乡村田园文化培育工程,重点培育特色文化村,开展宣传教育,转变生产方式、促进乡村社会和谐[4-5]。
4.4 以农业现代化夯实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生活保供、生态涵养、都市休闲3大功能定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加工流通、基础设施、生产组织和支持保护体系,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2015年农业现代化实现分值达90分以上。落实农业“1115”布局。建设6.67万hm2高标准粮田、6.67万hm2经济林果、6.67万hm2高效养殖和3.33万hm2标准化菜地,对纳入规划的农田和水面实行永久保护。深入整合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源,开展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推动农业高效规模集约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强化农业科技引领。以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等18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促进人才、科技、资金要素向园区集聚,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创业。大力发展生物农业、高效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加快发展都市型休闲旅游农业,打造郊区“春赏梅花、夏摘葡萄、秋品螃蟹、冬购年货”四季品牌,提升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10条精品线路,建设一批农家乐村,带动“百万市民下郊县”活动深入开展。
4.4 以培育现代农民保障新农村建设
从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实事入手,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是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始终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放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首位。二是真正让农民获益。三是让居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加快推动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待遇。
4.5 以资金有效投入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性强、周期长,在现有市场体系下,资源要素很难主动配置到生态建设领域,需要政府集中要素配置,通过财政补助、贴息、税收返还等办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资源向乡村集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捐资,增强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的合力。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为基础,探索经营品牌(生态品牌、旅游品牌)、经营村庄(创新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运作,盘活生态资源)、经营资本(以生态项目为抓手),实现生态资源的资本化。
参考文献:
[1]张蕾,史佳林,张明亮.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63-67.
[2]李建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83-86.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88-03
由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分支,它的成败关乎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率、土地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从而对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1.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重中之重。事实上,近些年来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逐渐增加,而工资性收入主要就来自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新农村建设积累资金。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一定条件,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使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推进的作用。
2.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也是劳动者的素质逐步得到提高的过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镇用人单位吸收劳动力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机制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要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这就迫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工作、学习和生活,不但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影响,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第一,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为农民能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这意味着他们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投入;第二,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受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洗礼,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获得了职业锻炼机会,这种边干边学的方式,可以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普通人力资本转变为专业人力资本及企业家人力资本。
3.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它的意义在于不仅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而且在于能够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目前农民的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单纯地依靠农村自身发展来改变落后面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限制比较多,服务很少,公共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比较大,对农村投入过低,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1]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二、三产业发展,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和生态压力,也可减少闲置人员造成的社会不安定的隐患。这些作用和效益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可以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沿海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有效方式。
4.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开拓消费市场。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从而导致消费不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当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部门时,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特性就难以突破,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难以提高;只有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现代工业才有更广泛和更加稳固的农村市场。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开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采取一系列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开拓消费市场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长期流动性,决定了这部分人群的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农业发展的瓶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大多从事非农产业,工作重心的转移导致这部分群体对农业本身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对农作物的种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用化肥数量的增加,灌溉、除草、杀虫等的次数减少,逐渐造成农产品质量不高,数量下降的问题,甚至还出现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另外,大部分转移的劳动力,为了力求稳定或者降低生活成本,并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承包权。他们宁愿自己种植粮食而不愿意出去购买,而且他们视土地为失业后的保障,更不愿意转让土地承包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不利于组织体系的建设。
2.影响农村的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级领导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具体要求,比如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对农村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建设以及法制建设等等。但是作为农村劳动主力军的青年劳动力,通过劳动转移已经转化为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很多已移居外地,这无疑造成了农村建设的主体性缺失,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有效进行。
3.教育问题及老人赡养问题的凸显。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欲将其子女带在身边与其他城市儿童一样接受同等教育的想法几乎是很难实现的。迫于各种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得不将子女交给已年老的父母抚养。留在农村的老年农民,平均要照看1~2个孩子,最多要照看4个孩子。[3]众所周知,老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加上年老体弱,若要让孩子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何等困难。有些孩子缺乏父母的管教与督导,常常参加打架斗殴、网吧游戏等不良活动,早早就辍学在家。不仅儿童的教育问题难以解决,而且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是困扰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不断健全。
4.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村主力的缺失给一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偷、抢、骗的机会。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中央综治委2006年第2次全体会议上说,目前我国农村犯罪案件日趋突出,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尤其是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多发。[4]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不得不引起政府的重视,只有稳定才是能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到乡风文明,和谐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将两者分开,新农村的建设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并为农村发展注入资金,同时农村劳动力从城市带回来的技术和观念,会大大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自身也需要高素质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一旦农业这个基础产业削弱了,社会稳定的系数便会随之降低,农村社会的稳定必然会受到威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没有农民就没有农业生产,也就没有社会意义上的农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因此,我们既不能人为地限制农村劳动力必要的、合理的流动,也不能放任自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进一步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认真解决。一方面,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措施加以消解,以把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牛有成.加大城乡统筹力度[J].求是,2006,(2).
[2]刘国炳,黄大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6,(12).
乡村医生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的特殊时期,绝大多数人员仅经过短期培训后,就承担起农村防病治病的任务,他们曾为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家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农民卫生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是,笔者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在岗乡村医生队伍进行调查后发现:乡村医生队伍由于人员结构老化、专业技能缺乏、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致使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急需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才能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和促进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
1 存在的问题
1.1 队伍老化,后继乏人 宜昌市夷陵区共有182个行政村,228个村级医疗机构,在岗乡村医生552人,35岁以下67人,占12.1%;35-50岁197人,占35.7%;51-60岁200人,占38.3%;60岁以上58人,占11.1%。由此可见,乡村医生队伍老化十分严重,超龄的因为老无所养不愿退,年青的由于以下原因进不来:一是待遇偏低,收入不高,且没有养老、医疗保障,工作环境大也多较差,导致年青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不愿干乡村医生;二是风险较大,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患者家属往往狮子大开口,经济和精神均要承受极大的压力,致使年青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不敢干乡村医生;三是人才引进机制不畅,少数愿当乡村医生、也具备资质的人,不一定能被村委会聘用,一般乡村医生多是本村人,非本地人很难在异乡被村民接受,这也导致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不能干乡村医生。
1.2 学历较低,水平较差 乡村医生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从调查情况分析,夷陵区522个乡村医生中,初中及以下166人,占31.8%;中专及高中328人,占62.8%;大专28人,占5.4%;其中具备执业医生资格的10人,执业助理33人,执业护士17人,三者总和也只占11.4%。由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自学能力、专业水平相应较差,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足,且乡村医生本身是农民,部分人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没有精力也缺少时间学习业务。由于目前缺少政策上的保障,如果要脱产学习就会收入锐减的现实。在工学矛盾和生存需要的双重阴影下,他们只能选择以急功近利地“行医赚钱”来维持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学习,无从长远考虑,结果就是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1.3 诊疗行为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村卫生室“以药养医”、“重医轻防”的现象很普遍。进药渠道混乱,药品质量难以保证,药品乱用、尤其是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乡村医生普遍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很多仅凭个人经验从业,并不按规范要求行医。这种纯粹以市场利益为导向的个体经营模式,容易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2 对策
2.1 改革现有的机构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设置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职能和基本医疗任务,坚持公益性质是村卫生室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即村卫生室全部由政府公办,设立和运行由政府财政负担,明确村卫生室的产权归集体所有,坚持村卫生室的非营利性性质,由于历史原因,对乡村医生在兴办村卫生室中的个人投入实行“逐年折旧、离任退款、滚动运行”的方式进行投资回赎。
昙华林历史街区艺术村社区生活
Abstract:The Wuchang Tanhualin blocks of Wuhan City and even in Hubei Province, the country's rare historical buildings concentrated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community is focused on creating "art village" as the starting point, research and explore the art villag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ife in Tanhualin and related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 Hope can initially explore new mode of development of thi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the art building in the village.
Key words:Tanhualin Historic District, Art village ,community life
中图分类号:I25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武昌花园山北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清代古巷,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长1.2公里,具有丰富的近代历史建筑及文化遗迹。
目前,昙华林是一个有2000余户,5000余人的综合型社区。社区老龄化明显,老年人所占比重达到了10%以上。存在大量残疾人及下岗人士,是典型的老城区。辖区内有武汉十四中学、武昌区昙华林小学两所学校。社区周边存在湖北美术学院、湖北中医学院、湖北美术馆、中南神学院等教育机构。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该区不少建筑进行了拆迁,原住居民部分迁出。
自2006年始,武汉市政府开始打造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并进行艺术村的建设,使得昙华林街区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以下对06年前后至今艺术村建设对街区带来的影响与变化进行了分析。
一、 建设现状
自2006年以来,武汉市和武昌区两级政府斥资1.3亿元,对昙华林西段道路和房屋进行了立面整修,修缮了一批优秀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了山体绿化。目前,政府已投资完成了园区一期、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维修、沿街房屋里面整修,优秀历史文化建筑的整修维护等。
如今,昙华林方圆1.02平方公里区域内已有各类艺术展览、艺术创作、艺术培训机构40余家,并催生艺术用品专卖、艺术沙龙会所50余家,并吸引了李三汉、刘政德、徐世鸣、白露洋等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进驻。昙华林艺术村渐成武汉“798”。
二、 影响分析
1. 艺术村建设对街区硬件设施的影响
(1) 建筑立面翻新,街景立面统一整洁
根据现场调查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介绍,自2007年开始,由政府出资、住户参与,昙华林主体街区进行了建筑立面翻新的工作。通过对立面合理的翻新,老街区旧貌换新颜,既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又保留了老城区的历史沉淀感。
(2)修整路面,街道焕然一新
资料显示,作为老城区,昙华林街区一直存在内部的交通组织的混乱的问题。民平日步行和车辆通行均在街区3-5米的主要道路上。路面整修后,整齐大块的青石板路与整个街区氛围恰到好处的融合了起来,既方便了居民的日常步行,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外来车辆进入、保障交通安全的作用。
(3)停车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历史悠久,昙华林街巷窄(一般宽2~3米)、密度高,行车、停车普遍不足是一直存在的问题。然而,随着艺术村的建设和大量艺术家工作室的入住,外来参观工作人员的数量的增多,街区内部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然而,街区内部车辆很大部分并非当地居民拥有,这些外来车辆大量路面停车,占用街道空间,给居民特别是老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4)新建房屋受到限制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艺术村的营建的双重影响下,为了保证历史街区肌理的完整性,昙华林街区内建筑的新建及改建都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这些条款和建议对于街区内居民改造房屋、新增建设都产生了直接的干涉与限制。
2. 艺术村建设对街区文化生活的影响
(1)活动形式多样化
昙华林街区自身的文化氛围本就十分浓厚。在艺术村的建设过程中,社区的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丰富,活动形式更为多样。据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街区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如在老年人活动中心举办讲座,在传统节日召开活动及表演等。在艺术村建设后,与书画相关的展示活动也日渐丰富,书法、雕塑、美术展,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都成为了街区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2)参与范围的扩大化
被打造为新的文化产业园区后,昙华林地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昙华林街区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吸引到了外界人士的参与。不仅是本地的居民,很多外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也常积聚于此,共同参与到社区的文化艺术建设中来。
3. 对居民的影响
(1)对老年人的影响
业余活动选择的多样化:作为老龄化社区,老年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是昙华林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老年人的主要日常休闲除了是闲聊、麻将外,利于修身养性的根雕、书法、国画等活动,也对部分老年人产生了吸引。
外界人士对日常生活产生干扰:老年人需要的是平静安宁的生活,但随着艺术村的建设,每天均有不少参观及摄影者出现在界区内。过多的陌生人出现在主要的生活空间内,对老人的个人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2)对学生的影响
艺术村的建设中,学龄儿童参与和参观昙华林街区的各种艺术展览与活动已成为了学校有意识培养学生艺术感的有效方式。但受到上课时间的限制,这种参与和联系仍相对较弱。同时,青少年并不在昙华林街区中占主要部分,但学附近围墙上各种富有创意的涂鸦也对学生产生了艺术熏陶。
4. 对社区形象的影响
社区形象建设是每一个社区都必然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比艺术村建设前后昙华林社区形象,可以发现,在明确的定位和有效的发展之后,昙华林街区的社区形象更为具体生动,昙华林艺术村已然成为了一道品牌。
在艺术村建前,作为武昌地区仍存在的唯一的老城区,昙华林并不为人所知。直到政府展开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艺术村的建设计划,昙华林这一名称才逐渐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通过艺术村的建设,经常有摄影师、有影楼来到此处取景,学生来到工作室学习,昙华林的特色正慢慢的凸显。
三、 发展建议
1. 加强对街区立面修复的范围及力度
目前,仅昙华林路西部大部分沿街建筑得到了修复,主体街立面获得了统一景观。然而,街区内部仍存在大量亟待修复的老旧建筑。对此,需要政府及有关单位进一步增强对街区内立面改造、优秀历史文化建筑的整修维护等工作,尽量在较短的时期内打造出完整的昙华林艺术街区的形象。特别是对那些富有特色而又急需修复的老建筑,需要着力打造。
2. 合理开发利用街区空间
作为一个历史街区,昙华林路本身的用地范围受到了现有建筑的严格限制。大范围的公共空间不足已成为了昙华林街区发展的瓶颈。对此,首先要有效保护现存的活动空间;其次,要结合总体规划,综合现状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对街区内建筑进行评估,进行有计划的拆建工作。
3. 引导艺术家更好的融入社区生活
艺术家作为街区新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的融入社区,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艺术家的创造力与审美观,可以为街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面貌。但同时,为了营造更为和谐的氛围,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成立专门的艺术家联系与交流委员会,定期组织艺术家的交流,听取艺术家的意见。2、组织相关的活动,拉近艺术家与街区居民的联系。3、尊重艺术家的隐私和各项权利,避免出现各种不必要的纠纷。
四、 总结
虽然艺术村建设正在进行,但昙华林仍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社区,同时作为历史街区,旧城保护的相关问题也不容忽视。良好的旧城保护,和谐的住区建设,特色的艺术村打造,这是昙华林街区建设与发展的共同目标,在居住,旧城保护与艺术村建设这三者之间通过有效协调取得平衡,这是昙华林艺术村建设取得有效成果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百浩, 张渺. 武昌昙华林街区及近代建筑初探, 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
二、农业物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及运作环境
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相对应的良好的运作环境,农村经济也是如此。对于农村经济运作环境需求的正确了解是政府部门对其制定相应的有效政策措施并有力进行实施的重要前提。在我国的农业物流业发展历程中,相应的农业物流行业协会也随之不断崛起并有了长足发展。农业物流行业协会以其对农业物流业专业领域的解读能力和深层认知有着巨大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和加快技术的推广速度,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自律作用,农业物流企业是政府部门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我国的农业物流行业协会已经得到国内物流业的广泛认知和接纳,致使其权威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对于良好的农业物流运作环境的营造,政府要做的不仅仅是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还要以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作为政策执行的首要任务,更要打破传统观念,对农业物流行业协会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使之在农村得到认可,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在良好的环境下积极的运作、不竭的发展。
(二)有助于完善协调机制,统一管理制度
作为工商产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具备与其他的产业能够相存相融的性征,农业物流业必须与社会经济相结合而发展。物流业的本身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尤其是物流业的系统性更是诸多行业所不具备的。其复杂的运行环节分属多个不同的地区和部门进行管理,各环节环环相扣,对于其衔接性,以及良好的配合和协调的要求极高,以确保其高质量的整合和一致。因此,在农村必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农业物流运行体系来配合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更大的实现农业物流业的整体性利益,制定顺应其规律和自身特点的运行政策。同时,基于对农业物流业管理的政府部门之间必须协调好职能和分工,对农业物流业运行的规划进行有效的衔接。在个别地区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实现总体规划的适应性。以完善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市场的秩序正常化,避免恶性的市场竞争,最终实现农村协调机制的完善和统一管理,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
(三)有助于充分发挥农村地域性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在农业物流业不断兴起的今天,我国的农业物流业由于起步晚、发展慢等一系列因素,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必然要打破物流业发展的限制,鼓励民营的农业物流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其快速的发展,从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农村大部分交通设施配套建设滞后,政府大力提倡物流业的进驻,将极大地完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将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到农业物流业的民营模式,加大对农业物流专业知识的渗透、技术创新的支持,并不断进行推广和应用。农业物流业是现代社会中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之一,政府对其的扶持力度正在日益强化,因此,在农村发展农业物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使农村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而现有的建设用地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工业化、城镇化等也在挤占耕地,并且破坏了耕地的质量,导致耕地数量质量均在下降。而农村建设用地存在居民点多小散,粗放不集约现象显著,有些村宅基地更是达到人均一亩地。因此,此种情况下,将农村建设用地通过腾挪、复垦、迁建等手段,达到节约集约利用,节余出的指标用于城镇建设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是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使用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技术工程等手段,将若干需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与拟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相组合,通过拆旧区土地复垦、建新区安置出让,资金主要来源于建新区出让,来达到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农村建设用地更节约集约,城镇建设用地有序稳健增加的目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的不足,也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农村的精神文化风貌,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但也应该注意到,随着试点政策的执行,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也相伴而生,文章立足于试点实施的现状,着重分析挂钩实施的意义、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目标在于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建设用地的城乡结构与布局,一方面优化了农村各项用地布局,促使田水路林村相互配套完善,提升耕地质量,增加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农村集约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用于城镇国家级市级重点项目的建设,以缓解用地矛盾,以其更好地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村。
1.1 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对拆旧区的整理复垦,田面更加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更加提升和完善,有的甚至采用滴灌等较为节水的农田设施,这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加大了土地产出效益,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通过对拆旧区的整理复垦,能够归还建新区占用的挂钩周转指标,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推进农村与城市全面接轨、保障国家级地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用地支撑。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存在的问题
2.1 一些地方以“增减挂钩”的名义,过度实施拆村运动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的一大部分,但一直受限与建设用地指标,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使地方政府可通过这一手段得到指标,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对于开展这项政策最有积极性,扩大挂钩项目范围,跨区域使用周转指标,耕地占补平衡不到位等现象很突出,破坏了耕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然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目前正处于试点之中,擅自扩大挂钩范围,不仅违反了国家政策,更有损于国家的形象。
2.2 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土地纠纷不断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使农民住上了楼房,统一了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农民得到实惠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农民的知情权的不到保障。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拆迁安置过程中处于被动,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显著。二是违背农民意愿。农民的生活传统被破坏,距离自留地、粮食地较远,没有地方存放大量的农具农用机械等。三是补偿标准低。集体建设用地缺乏基准地价评估体系,而相关宅基地补偿标准较低,导致集体建设用地未能充分体现其价值,致使农民的权利和利益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2.3 复垦出的耕地质量较差,且难以达到耕地占补平衡
第一是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地质量较低。新复垦出的耕地往往含有大量砖块,颗粒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且复垦后的几年不能用于作物种植,更有甚者,占优补劣,占水田却补旱地;第二是拆旧区拆迁难以进行,部分地区由于村民补偿未到位或者农民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拒绝搬迁,造成拆旧区进展不利,土地无法复垦,耕地占补平衡难以为继。
2.4 周转指标归还不到位
目前的政策是城镇建设项目先占用建设用地,然后农村复垦数量不小于占用建设用地的规模用地补充耕地,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指标的归还受制于很多因素:资金不足、领导换届、拆迁受阻等等。而与此同时,未明确对于不按时归还周转指标的惩罚强制性措施,致使有关人员有恃无恐。
3 对策
3.1 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充分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村庄的拆迁工作要由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去实施,拆迁之前做好货币或实物补偿工作,要每个村民都签字表示认可,补偿标准尽一切可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能因为有些村民闹事就给予额外补偿,破坏公平性,这样会丧失公信力,暂时解决了问题,却往往使矛盾更加激烈,致使拆迁失败;其次,安置农民的时候要尊重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比如专门开辟地方用于农具等的集中放置等;再次,对于失地农民要根据其意愿,提供再次就业机会,或协调补充同等数量耕地等。
3.2 补充耕地不仅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
一方面,加强对复垦后耕地质量的验收,建立完善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可参考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体系来评估复垦后的耕地,保障复垦后耕地质量不降低;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低于占用耕地的,相应核减其建设用地指标。
3.3 亟待构建支撑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7-0030-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海南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海南省金融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金融业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金,在推进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项目投资主体单一、建设资金量小、资金来源协调性不佳和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导致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和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如何发挥现代金融的核心职能作用,不断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加大对海南省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已经成为急需重视和尽快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项目建设以及投资拉动与贡献的实证分析,考察了金融业对项目建设的支撑作用,剖析了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在支持项目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大金融对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为实现海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探索途径。
二、海南省项目建设的现状及金融业金融支持力度
(一)海南省项目建设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投资已经成为海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约4-5个百分点。但是,海南省项目建设的较快发展是建立在总量较小、水平较低的基础上的,与其他省市区相比,绝对差距是呈拉大趋势。
1.建设资金量小,项目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但投资总量仍然较少。2007年,海南省投资总量558.42亿元,人均6624.32元,比全国人均水平低6349.4元,总量在全国排29位。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占到66.36%;国内预算内资金增长迅猛,但是基数仍较小;利用外资的数量小,且有出现负增长。2007年,海南省各类资金来源总额同比增长17.9%。其中,自筹资金增长108.2%,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43.6%,国内贷款增长12%,而利用外资同比下降59.6%。同时,更新改造项目的资金85%来自企业自筹和国内贷款[1]。
2.项目开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力不足。近几年,海南省加大了对天然气、石油化工、水利、交通、电力、旅游、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天然气和天然气化工、石油和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汽车制造、制药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热带高效农业、旅游业步入了规模化经营的新轨道。但是,其中的大项目建设仅局限于天然气、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造纸等方面。一些大项目能很好地改善区域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可是由于缺乏产业关联度,使得其难以带动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海南省仍缺乏产业化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3.项目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管理工作存在漏洞。主要是缺乏对投资项目各个环节的严格监督管理,从而导致一些工期长、费用高、产出效益低的工程出现。一些重点项目缺乏有效的前期投入机制,使项目的前期工作赶不上需要,导致工程因建设资金挤占问题而停滞;同时,项目的后期跟踪服务不到位,落实力度不够,存在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工程等现象。
4.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项目建设的环境仍不宽松。海南省尽管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加上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的影响,使得项目建设的环境仍不宽松。在项目审批上,多头审批、缓解繁锁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许多环节有明显的部门利益痕迹,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市县制定的优惠政策,带有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封锁倾向,已成为影响域外资本和项目进入的重要因素。
(二)从信贷资金配置看金融业对海南省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最近几年,在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背景下,海南省金融机构适应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积极围绕海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合理配置信贷资金,支持“双大”战略纵深实施,推动了海南省项目投资的可持续增长。
1.信贷资金成为项目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海南省金融机构依据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双大”战略的实施,积极围绕项目建设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了中长期贷款的发放力度,信贷资金在整个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中占据重要比重。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2003-2008年海南省国内贷款占整个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平均为22.95%,比全国水平高5.1个百分点。从贷款发放情况来看,2003-2008年海南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11.44%,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上升了12.22个百分点,2008年末达到70.01%[2]。 2.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投入。海南省金融机构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了对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投入力度,以支持海南省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对于国债配套贷款项目,各家银行普遍加快项目评估审贷速度;对部分投资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适当延长了贷款期限;同时,积极拓展基础设施贷款担保方式,扩大以项目收益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2003―2008年,海南省金融机构用于基础设施方面贷款新增204.2亿元,年均增长13.35%[3]。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主要用于海南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粤海铁路通道、琼州大桥、海口世纪大桥、东(中)线高速公路、县乡公路改造工程、东环铁路建设及西环铁路改造、码头港口搬迁建设、县乡电网改造及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等方面。
3.增加了对农业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的信贷投入。2003-2008年,海南省金融机构对农林牧副渔行业新增贷款62.55亿元。其中,农业生产贷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合计)新增22.48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4]。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积极支持发展热带高效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支持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大了种植业、养殖业等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支持“公司+基地+农户”农副产品深加工转向示范工程,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支持以退耕还林和林权改革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良种良苗培育及植保项目;推进了农村人畜饮水及农村沼气等有助于改善农村民生的工程顺利实施。
4.加大了对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项目的信贷投入。围绕“双大”战略,海南省各家银行不断加大对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2003-2008年全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839.47亿元,贷款支持项目涉及石化、房地产、交通港口、电力、水利、建材、电信、医药等众多行业,其中房地产投资开发新增贷款48.92亿元、开工前期启动资金及项目更新改造和技改项目新增贷款80.6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快速启动及重点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升级、投放和技术改造,支持了骨干企业提升竞争力,支持了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为海南省“一省两地”及“双大”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5]。
三、海南省项目建设中金融支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充分肯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海南省金融业在支持项目建设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优势投资项目可持续性压力较大,投资结构有待调整优化
海南省十一五规划后期的大项目正陆续开工,大部分优势大项目将于2009年陆续建成投产。如果不抓紧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策划上马一批”的思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重大工业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重大房地产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以带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及十二五规划将会出现优势投资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后颈不足的情况,要保持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就会有难度。同时,海南省项目投资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优化。数据显示,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而工业投资规模增长缓慢、社会民生事业投资较少。据统计,2003年―2008年,海南省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额累计达到1314.17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高达55.32%;工业同期投资额累计为584.02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5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同期累计投入33.04亿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同期累计投入4.87亿元,仅分别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9%和0.21%,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6]。
(二)金融危机将会对海南省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为缩小与发达省市之间的差距,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2004年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相继提出了“一省两地”、“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小财政、大民生”、“建设生态省”等战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对全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但2007年以来,在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影响下,海南省一些在建的重大项目建设和项目建设储备正面临着不少困难。
1.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受金融危机及国内政策影响,海南省炼油、矿业、汽车、造纸等工业重点行业投资增长放缓。全省工业生产从2008年9月开始连续4个月出现增速大幅趋降态势,全省工业投资出现较大降幅,至2008年12月末仅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75%。2008年度开工的工业投资项目中,亿元以上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只有一个。
2.房地产开发呈现回落态势。受国内发达地区房地产行业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疲弱因素影响,海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势头出现减弱态势。2008年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下降21.3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增幅比上半年下降9.5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比上半年下降62.6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比上半年下降61.37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额比上半年下降73个百分点[7]。
(三)商业银行贷款向大项目和中心城市集中,县域经济项目融资难问题突出
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伴随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和贷款授权授信方式的变化,出现了银行信贷资金从高风险行业、严重亏损企业以及经营规模小的营业网点退出,向大企业、大项目、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自1998年开始逐渐加剧,2008年海口、三亚及洋浦等中心城区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全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93.64%,比2003年提高了11.03个百分点,而存款占全省的比例则下降了1.3个百分点。银行信贷集中是当前金融运行中出现的一个共同趋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负面效应[8]。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效益低的县乡网点和从一些地区信贷退出后,使退出县域的信贷增长速度不仅低于当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而且部分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一些县乡商业银行网点撤并后,形成了金融服务短腿和信贷支持的断层,这使得县域经济项目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进而对海南省项目建设和投资持续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项目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从2003-2008年海南省投资主体来看,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占主导地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07%,高于全国水平2.08个百分点,而同期民间投资规模偏小,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尚未形成。从投资资金来源来看,海南省2007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占比要比全国水平高出3.14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占比高出2.89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占比高出0.94个百分点,自筹和其他资金占比低5.97个百分点[9]。海南省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中约有1/4依赖于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政策影响较大,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背景下,不利于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稳定性。
(五)金融支持项目建设中的信息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金融机构与项目管理部门信息沟通不够畅通,在确定一些项目贷款时,项目主管部门事先没有与相关银行进行协商,使得银行工作比较被动。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于建设项目企业所属行业的走向、市场变化以及客户内部重大事项变更等情况获得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反应相对滞后。一些项目在银行评估出具贷款承诺函后,项目设计方案又进行了调整;有的贷款客户不愿意主动与银行联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发放管理和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加大海南省项目建设金融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深入推进“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必须树立科学有效的金融投入观。融通项目建设资金要多管齐下,既要努力争取中央资金的支持,又要有效利用金融机构贷款;既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又要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本。促进建立健全市场化融资体制,形成长期稳定的大开发投融资渠道。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适应大特区经济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
1.加快银行业改革步伐,助推银行业做大做强。采取相关措施,积极配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海南省分行的改革工作,监测国有银行改革后海南省分行的绩效与风险。通过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以海南省的骨干企业为发起人,吸引岛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等多元化资本的参与,组建新的海南省地方性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模式协调推进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三农”项目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2.强化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主体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本省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通过增资扩股、合并重组等手段,壮大机构规模和实力。研究制定落实证券业激励措施,吸引国内外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来海南省拓展业务。发展多元保险市场主体,加快保险业体制改革,形成专业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保险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10]。通过政府财政补贴设立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扶持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自然人设立保险公司和公估公司;规范和发展保险兼业市场。
3.力促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文,出台《海南省金融控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海南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起,吸引国内外金融财团,组建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金融控股公司;或者以海航等企业集团发起,吸收国内民营资本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鼓励支持海南汽车集团公司设立汽车金融公司;积极支持海航集团、海南高速公路公司等大型企业出资组建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
(二)疏通协调沟通机制,充分发挥金融在项目建设中的整合作用
金融资源凝聚力分散和银政、银企信息不对称是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根本所在。因此,在项目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整合作用。
1.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对金融工作的协调机制和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理顺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有效地整合金融资源,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省级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充分运用政府资源和行政优势,承担起编制金融发展规划、配合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发展环境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与海南银监局、海南证监局、海南保监局和海南省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统一指导、协调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工作,共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2.疏通银地企信息沟通渠道。在项目建设中,建议各个方面加强信息沟通,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搭建平台;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强化引导和调控,优化整合项目,统筹配套资金,防止盲目扩大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在研究项目时,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项目建设资金的评估、审批效率。
3.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让这些部门参与政府宏观政策咨询和决策,并根据区域特点、宏观政策、海南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大企业大项目、高科技项目、特色产业、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信贷资金流向[11]。
(三)明确金融支持目标和重点,切实加大项目建设的信贷投入力度
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旅游房地产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带动海南省经济快速增长;把推进工业化作为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切人点,大力实施“双大”战略,努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支持企业广泛开展外引内联,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产品有较高科技含量、能增加就业的中小企业信贷投入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支持“三农”作为项目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动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中心环节认真抓好;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统筹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新建扩建、老城改造、提升城市功能,以及与农村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园区建设等各项金融需求[12]。
(四)发挥财政政策反哺作用,搞好项目建设的金融配套服务
项目建设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从海南省开发的重点看,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科技教育文化产业都需要财政资金的优先投入。要争取在税收方面给予海南省金融机构以优惠政策,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性项目,政府部门应降低增值税税率;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合理确定转移支付基数,并随中央财力的增长而增加;通过国家预算扩大海南省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建议发行“海南特区建设债券”;吸纳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投入海南;扩大长期国债资金、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投入海南的比例;尽快建立覆盖全省的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等等[13]。
(五)营造信用投资环境,不断提升金融支持项目建设的平台
1.树立银政共担金融风险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重视信用、经济实体讲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准则,也是做好金融工作、完善金融市场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因此,要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建立新型银政、企关系,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政府与银行的信用关系是长期的信用合作。要以建立“诚信海南”为目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金融、法院、公安、工商、财政、税务、新闻等部门分工合作,共同维护社会信用的局面;从加快海南省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强诚信观念,规范企业改制行为,支持银行依法维护金融债权,营造“守信者光荣,不守信者可耻”的社会氛围,为提高社会公众信用奠定基础。
2.把项目建设当成放贷与求贷的中介。在金融市场转化成卖方市场的情况下,金融与经济之间达成默契的焦点问题,不再是单纯的资金供求关系,而是对建设项目的不同评价[14]。因此,在海南省经济开发中,“项目”既是地方获贷的中介,也是银行获利的中介。
3.建立有效的项目实施、运营管理及风险共担机制。建议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导向作用,依托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和政策倾斜,筛选、储备、上马、投产一批项目,建立项目库,储备成熟的项目供银行筛选,以争取各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的配套,提高投资的后续能力;要积极引导和启动社会各方面资金进入项目建设,加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国债项目资金到位率,提高自筹资金比例,做到资金来源与运用相匹配,通过市场机制配套资源,形成投资、经营的良性循环;要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共同承担远期风险,形成政、银、企联手,多管齐下,协力配合的多赢格局,为有效匹配国债资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2][6][7][8][9]海南统计局.海南统计局统计月报[Z].2003-2008年.
[3][4][5]海南统计局.海南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收支月报[Z].2003-2008年.
[10]刘仁伍.风雨磨砺二十载 励精图治铸辉煌――海南建省办特区二十周年金融论坛综述[J].海南金融,2008,(5).
[11]刘仁伍,吴竞择,何志强.区域信贷资源竞争力调查:实例与比较[J].海南金融,2008,(3).
中图分类号:F32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56-03、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布局调整对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
(一)以社会、经济、生态政策等为先导进行的人口转移、城镇化所造成的人口布局调整
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三农问题提出以来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内蒙古农村牧区较早是在阿拉善盟等地,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围绕生态建设的目标,启动了自治区人口布局调整的世纪性战略。截至目前,自治区各盟市先后开展了围封转移,生态移民;通过城镇化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业移民;新城镇建设移民;划区轮牧后牧民重新安置;教育布局调整带来的人口被动转移等等;在国家、自治区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政策下,以人口转移和人口的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人口布局调整已经在自治区全面展开。
“十一五”以来,伴随着和谐社会建设,内蒙古各地又将人口布局调整纳入各盟市的未来发展规划,而且不仅是在社会发展规划中有所体现,在几乎所有的产业规划中,如物流发展规划、农牧业发展规划、商业发展规划、 工业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等,均将人口布局调整作为一项内容,或者将上述所涉及领域的发展与人口布局调整紧密联系起来。这也预示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自治区还将进一步面临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笔者2009年1月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就人口转移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调研。鄂托克旗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产业涵盖了现代工业、现代农牧业和草原畜牧业,工业占全旗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少数民族占农牧民比例较高。2008年底鄂托克旗以全旗已有的各项规划为基础,针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要求,整合制定了《鄂托克旗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09―2020)》。在该规划中,鄂托克旗计划“通过农牧业产业化转移、城镇二、三产业就业转移等方式,大力度向三镇转移农牧民,优化城乡人口结构和三次产业人员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与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鄂托克旗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中还就转移人口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其中提出了“结合土地、草牧场确权和户籍制度改革,按照公平原则,以是否拥有土地草牧场使用权以及居民的居住地为考量标准,建立居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由此增加的个人承担缴费差额由旗财政承担”。规划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
鄂托克旗人口转移规划是较为成熟、完整的体系。但从农牧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需求来说,该规划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规划对人口布局调整所产生影响,继而对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等认识不够全面。
1.被转移人口原住居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忽视。这种忽视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原住居的转移人口被排除在某些社会保障项 目之外。如《鄂旗规划(2009―2020)》中规定“自愿放弃土地、草牧场使用权的农牧民,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次,原住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尚属落后,未转移人口在该地区的生产、生活存在许多不便,收入和消费水平较差,这些未转移人口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不仅体现在保障水平的提高上,还需要专门设计制定新的社会保障项目。
2.被转移人口在新住居地面临许多生活不确定因素,有些农牧民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由于现有的移民政策多为生态性移民,被转移出来的农牧民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能回到原住居地。许多被转移农牧民除了农牧业生产技能外,没有其他职业技能,因而很难在新的住居地找到工作,成为失业者。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应当把职业教育保障、失业保障等列为重要的保障内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转移人口的不适应性。
3.被转移人口迁移到的地区不一定是经济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等都较好的地区,不一定能够为转移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甚至很多转移安排都是权宜之计,没有考虑农牧民的长远发展需要。这些离开故土、失去土地保障的农牧民未来的生活风险远远高于他人。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享受社会保障项目等对这些人口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4.许多转移人口为非自愿性转移,如教育布局调整带来的人口被动转移。教育布局调整总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通过学校的撤并、集中,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优化,教育经费应用效率集中;但同时还带来其他问题,如学生管理难度增大、学生上学不方便,为教育开支的相关费用增大,教育支出提前货币化等。教育性支出是农牧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中较大的一块,如何缓解农牧民教育性支出困难是为农牧民减负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当把教育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另外,为照顾外出求学的子女,一些家长跟随孩子到学校所在地生活。这样使一部分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转移出来,从而加重了农牧民家庭农牧业生产的工作繁重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牧民家庭收入。这种类型转移带来的农牧民生活支出差额应当由政府分担一部分,应当在教育保障中予以解决。
5.不同区域的人口布局调整使得区域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各存在不同的问题。如社会保险项目要以参保户缴纳的保险金为基金基础。显然原住居地由于人们收入水平不高,大量人口被转移,缴纳保险金的能力较弱,这样的社会保险基金账户难以维持。因此,需要社会保险基金在全社会层次的统筹。
(二)人口自然流动、迁移导致人口布局调整
人口的自然流动、迁移是指人口自愿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另一行政管辖区内暂住、滞留、活动或长期居住。内蒙古现有的人口流动、迁移方向主要是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不发达地区向较为发达地区迁移、流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流动、迁移人口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流动人口大多数为农牧民。在锡盟、呼盟等地进行的相关调查发现有45.5%的家庭都存在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尤其是年青人基本都居住在城镇从事着长期或短期的各种职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数正在扩大。 1998年内蒙古牧区外出劳动力不到5万人,到2007年时达到30万人。
人口自然流动所导致的人口布局调整对社会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状况有以下两点:
1.人口自然流动频繁对目前灵活性不足的社会保障设计模式提出挑战。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户籍为基础,流动人口不能享受流入地的社会保障项目,原流出地的社会保障项目也无法惠及流出人口。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快速、频繁流动。如果不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将会名存实亡。
2.人口自然流动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等较为发达地区流动,流出地剩余人口则以老、弱年为主。这样的流动方式使区域间的发展两极化趋势日益加重。流出地居民的生产困难,面临更大的生活风险,因而对社会保障项目的需求更为迫切。流出地的社会保障工作偏重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3.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以流动人口的所享受医疗卫生保障为例。流动人口没有享受医疗保险保障,患病后不就诊,应住院未住院、住院后提前出院、选择低廉的自我医疗措施普遍存在。如流动人群的因私人接生造成的大出血、感染、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另外,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如传染病监测、预防、健康教育等难以享受,这些弱势人群的医疗保障和救助问题尚未解决。
二、政策建议
无论是人口的自然流动还是政策引导的人口迁移,其转移的根源在于原住居地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条件相对落后。这种落后的造成 有政府的一部分责任。如政府长期的二元政策,使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如政府在特定历史时期实施的部分政策、项目使农牧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从经济学上讲,这就是政府行为对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了负外部效应,政府应当为这种负的外部效应买单。其中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为,对现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创新、改革,把那些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人们收纳进来。
(一)打破城乡分割,建立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于以上农村牧区人口布局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农村牧区亟待建立起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辅之以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从而打破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失地农牧民产生、农村牧区的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速度加快。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和乡村的界限早已模糊了,大量农牧民成为城镇的生活者和建设者。而且与他们相联系的、目前仍生活在农村牧区的亲人未来向城镇迁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这些人目前仍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机会。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则更为突出。因此笔者认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或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手术”,要建立统一的体系。这里的统一并不是指各地的具体做法完全一致,而是指整个系统的互通性,赋予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自由流动的权利。
(二)社会保障体系模式设计注重灵活性
当前,建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的障碍是流动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因此,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设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个人账户。在个人账户模式下,流动人口所缴纳的社会保障基金均以个人账户的形式存在,当流动人口需要流动时,其个人账户应该跟随他一起流动。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建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可行的。主要原因为:第一,在设立个人账户时,由于个人账户与流动人口是一一对应关系,且能随个人的流动而灵活流动,在推行过程中容易被流动人口所接受;第二,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将覆盖所有人口,实行的也将是个人账户模式,直接建立流动人口的个人账户模式后,待时机成熟个人账户基金可以与城市(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金合并统筹使用。
(三)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设计全面化
目前,流动人口大部分从事着粗、重、脏、累、苦等高危险性工作,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导致流动人口工伤事故多发。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是一种职业风险的分散机制。因此,内蒙古应该建立一个以工伤和医疗为切入点,然后结合失业、养老等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模式。从资金来源上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以国家的财力作为强有力的后盾,随着内蒙古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所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内蒙古当前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个人。
1.工伤保险体系的构建。目前,内蒙古部分流动人口集中在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等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行业工作,他们很容易患上各种职业病,还有可能发生工伤事故。在流动人口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或者染上职业病,流动人口很难得到相应的抚恤和救助。因此,应尽快强制推行和建立流动人口工伤保险制度,以有效分散和化解流动人口所遭受的职业风险。在当前形势下,可以采取企业或者雇主责任制模式,由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存入职工的个人账户。政府在流动人口工伤保险中的责任主要是加强流动人口工伤保险的立法工作和制度设计,规定不同工种的最低保险金,强制企业或者雇主缴纳职工失业保险基金。
2.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构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制度,该模式的基本做法是流动人口不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只参加住院医疗保险,门诊费用自付,住院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由统筹基金支付,住院医疗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市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缴纳。在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上,流动人口的流入为当地企业和政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企业和地方政府应成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基金的缴付主体。
3.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完善养老保险的配套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方便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如果流动人口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统一管理,可以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流动人口不论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则将根本解决因流动人口因其流动性而造成的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接的问题。
4.建立必要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援制度。社会救助方面,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正视部分流动人口对社会救助的现实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将他们逐步纳入其中。要注意将保险和救助联动起来,缓解他们的贫困程度,减轻政府将来的救助负担和成本,以及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社会福利方面,当前应以落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为重点。住房保障方面,应在推进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中,考虑到流动人口对住房的迫切需求,以及他们通过自身能力无法达到“居者有其屋”的现实,通过合适途径将流动人口纳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享受范围,不断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其中一部分人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在城市稳定下来。
参考文献:
[1]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 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12).
[2]孙学力.内蒙古牧区人口迁移流动分析[J].北方经济,2006,(3).
[3]郭翠荣,陈静.人口结构、社会保障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5).
[4]俞文政,曲福田,谭淑豪,叶奕.环境约束下牧区人口和种群持续增长模型研究[J].生态环境,2007,(1).
[5]曹正民,苏云.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J].西北人口,2007,(5).
[6]张展新,高文书,侯慧丽.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 2007,(6).
The Population Transf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afeguard 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LIU Xiao-yan
1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我国经济实体。受宏观经济影响,大部分沿海企业都主动缩小生产规模,有的甚至关停。金融是与经济最为密切的行业,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变化及各级政府为经济“保增长”纷纷出台各项经济金融措施都影响到银行的业务经营,需要结合实际主动应对。本身“体弱”的农村信用社更不能坐观云卷云舒。新形势下,立足县域经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趋利避害,创新发展,提高自身发展承载能力,需要我们迫切的思考和在实践中探索。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形势以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业务经营方面
1.1.1 “三农”大环境不容乐观 沿海部分中小企业倒闭或裁员,出现压缩人力成本的迹象,成批量的农民工被迫返乡,而农村经济毕竟尚欠火候,就业容纳能力有限,将失去或减少务工性工资收入;传统的种养业规模化程度低,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呈低迷徘徊趋势,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又在增长,由此将进一步降低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务农收入;农业产业化链条脱节,产前、中、后的加工、服务、销售等渠道不畅通,粗放型农业仍占绝对主体地位;市场物价的上涨,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将增大,农民的增收空间将更加狭窄。在大环境下,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信社的业务经营及风险防控势必受到影响。
1.1.2 小额农贷的发展空间受限 长期以来,小额农贷以其操作简便、额度小、风险小而分散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成为农信社的“金字招牌”。但在连续增加支农投入高基数上,加之当前不景气的市场新形势,市场有效需求主体趋于饱和,其利率也远远高于行业内其他贷款,成本较高,加之民间借贷盛行等因素,导致深度推广较困难,继续加大“三农”投放难度加大,小额农贷的市场需求遭到“瓶颈”效应,形成挤压。
1.1.3 农村信贷市场供需不对称 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规模化种养、“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组织、专业合作社组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链条化生产和消费类的新兴产业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小额农贷在量上不能满足其需求,农业专合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等新兴组织的发展又不成气候,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结构失衡、市场前景、经营效益等彼此问题目前尚不能定论,尚不成型,加之抵押物缺失、有效担保不足和需求大额化、风险不确定等,易形成贷款需求方的“贷款难”与农信社的“惜贷、惧贷”现象,造成借贷双方的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
1.1.4 市场竞争白热化升温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纵深化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及其小额农贷产品的推出,农业银行重返基层农村市场及其“惠农卡”的面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雨后春笋”般兴起,加之金融危机的催化,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群雄逐鹿,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受贷款资金使用限于市内的监管政策影响,农信社内部竞争相互渗透交织,客户资源尤其是优质客户已十分稀缺。市场份额的差异折射出“渠道”策略,同杯“分羹”的生存风暴愈演愈烈,“竞合”时代全面来临。
1.1.5 深化改革面临阻力增加 当前农信社深化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给农信社的改革带来的冲击不可说不大,对农信社实现稳定发展已构成很大的威胁,在信用社各项经营都面临很大考验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推动信用社深化改革,增资扩股,进一步壮大信用社实力,进而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向现代银行迈进,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1.2 风险管控方面 首先是外部金融环境趋于恶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失业人数增加带来治安案件的上升,部分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无业可就,无事可干,少数人因生活无着而实施盗窃、抢劫、诈骗等铤而走险,这些都对金融资金的安全和案件事故的防范构成了威胁,对安防设施简陋、位置偏远的信用社挑战更大。
其次是既投信贷资金风险性增大。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停滞甚至下降,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受挤压,甚至出现亏损,还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系列的风险可能叠加并转移到农信社,案件“双降”及贷款收回不容乐观,大要案可能重新抬头,不良资产可能增加。
再者,由于小额农贷萎缩,县域优质中小企业短缺,加之近些年县域房地产业的旺盛融资需求,信用社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投资在房地产行业。而当前房地产行业不甚景气,导致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农信社试图通过业务规则的调整刺激房地产需求,旨在将不良资产收回,不至于形成呆坏账;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如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问题。
2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应对策略建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像海啸一样席卷全球金融市场, 2008年9月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地,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政府支持的房贷巨头被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随后,又传出花旗银行申请破产保护。这一系列事件预示金融危机已愈演愈烈,且已冲击到各国的金融业及实体经济。无论是雷曼兄弟的破产还是美国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相继遭遇危机,尽管其中翻船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的风险防范管理出了漏洞。美国金融危机警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强化经营理念,走出一条规范、稳健、持续的发展之路。这需要在强化农信社风险防范,强化农信社科学创新,强化农信社有序竞争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P231-232.
[2]顾祥林,孟建斌.中国农村信用社模式之选择[N].金融与经济.1991年第10期P7-8.
[3]赵越.加入WTO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积极对策[N].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年第16卷第2期P20-22.
[4]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P258-260.
[5]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影响与对策.河北金融网[DB/OL].hb261.com/news/ll/2009525/10345796585.html.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关键转型期和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殊历史时期、面对“三农”工作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全面涵盖了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各领域内容,是新时期“三农”工作在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上的具体化。乡镇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自身依然存在与之不相适应的诸多环节,面对呈现出的新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再局限于形式、更加注重实效、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一道新的历史课题。
作为乡镇政府来讲,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型,全面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型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新时期一项新的“伟大工程”。乡镇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执行方、推动方,实现自身职能转型至关重要;本质上讲,乡镇政府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一种更加自觉的行动贯彻好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中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让乡镇政府自身的改革逐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多的是扮演一种服务型的角色。乡镇政府在实现自身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全面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乡镇政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
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本位思想,真正做到以农村建设为根本、以农民更好的发展为根本,不断创新服务于农村、农民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农业收入;坚持全心全意提高农村社会公共利益为奋斗目标;不断转变地方政府行为方式,划清市场与政府的合理界限,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法化、和规化。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不断提高乡镇政府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面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回应型政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关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进程,关系到乡镇政府在具体推动这一工程过程中所遇阻力的大小;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除了从符合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利益之外,乡镇政府必须要积极从自身出发构建回应型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所谓的回应型的乡镇政府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在推动新农村过程中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需求以及提出的各项质疑、敏感问题作出及时的、正面的回应,而不是消极对待和听之任之。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回应型政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和现实需求,关系到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全面坚持全心全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做违背人民群众意愿、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对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和需求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逐步减少政府服务的中间环节,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更好的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终落脚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把广大农村群众放在一个重要的和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采取合法、有效的手段予以稳步推行,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到第一时间公正、合理解决,维护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是乡镇政府必须要从新形势出发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事务发生的重大的变化,与传统条件下的农村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在新形势下,逐步摒弃和改变传统模式下乡镇政府对农村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入手,不断提高乡镇政府决策水平和服务效率,改变以往对农村工作管理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乡镇政府要逐步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减少传达环节、消减多层管理,切实以高效、有力的姿态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协调作用,避免出现多重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必须要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集中管理体系,加强领导、分工负责、权责明确、协调推进,避免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再度出现错位现象;与此同时,乡镇政府的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要跟上,不断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服务配套建设,提高乡镇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服务效率。
四是努力构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行政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乡镇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发挥乡镇政府组织在推动这一工程中激励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乡镇政府在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行政文化过程中,要从建设之后的新农村社会效益出发,努力提高新农村社会效益,构建和形成更加有利于推动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行政习惯和优良行政行为;要从自身做起,逐步摒弃形式主义作风和作风的消极行政文化,积极构建一种维护群众利益、服务农村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积极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尽管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但乡镇行政文化的作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行政文化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软实力对行政行为起着反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