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2 09:33: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科研团队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科研团队管理

篇(1)

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由具有知识、技能交叉互补特点的,并且愿意为共同目标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组成的群体[1]。随着我国科技工作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要求的提出,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具有交叉学科、跨学科及跨单位等特点的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已逐渐成为科技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高校科研团队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及年轻后备力量组成,这种学术梯队组成不仅为科研提供人力,而且能培养新生科研人才。因此,做好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对团队的整体发展以及学校、学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关于团队绩效管理,国内外的很多学者也一直在不断地研究与探讨[2-6],但国内目前尚无一套完善、适用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办法及标准。

绩效管理的内涵

什么是绩效?绩效就是行为[7],科研绩效就是科研行为。但在进行具体的绩效管理时,所说的绩效往往包括行为和结果两方面,以科研绩效管理而言,就是既要管理科研人员或团队的科研行为,也要管理科研工作的实施与开展,以及管理科研结果,如项目、成果等。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的过程[8],首先要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继而针对目标进行管理,通过绩效考核来检验管理的成效,并使用有效的激励政策强化管理的结果,同时根据绩效考核的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内涵

1.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

高校科研团队是“团队”这一概念中的一个分类,是以高校为基础、高校科研人员为主要成员建立起来的,因此有其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团队的特点[9]。一是合作性。高校科研团队的成员在加入团队前,都是独立的研究个体,甚至已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工作。因此,这就要求成员们要有高度的合作性,以团队为整体共同开展研究工作。二是有序性。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可能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甚至有来自合作企业或其他研究院所的精英,他们在研究工作中各有所长,因此能否在团队带头人的带领下有序开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创新性。在“协同创新”“京津冀一体化”的今天,“科技创新”已不再只是一个名词,而是所有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标。高校科研团队有雄厚的学术资源作为基础、青年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的活跃思维作为动力,其创新性是不可小觑的。四是可发展性。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不是仅为申请某一重大项目,或攻关而临时拼凑,它的存在一定是要为学科建设及学校自身发展服务的。因此,团队一定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内涵

高校科研团队不仅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组织的特点,也有基于其特点所产生的绩效[10]。一是队伍建设情况。团队是由众多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包括团队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科研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团队在建设时,必须让所有类型的研究人员达到合理的比例,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队伍建设情况好,也说明团队的合作性好。二是科研投入。主要指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团队的活动都是基于科研项目开展的,多承担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攻关项目对于成员的成长、团队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三是科研产出。团队承担了科研项目,就要有相应的科研成果产出。团队产出的原创性成果越多,质量越高,证明该团队的创新性和可发展性越高。四是平台的搭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除服务科学研究外,还要为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服务。因此,团队不仅是探究科学问题的组织,更是学科发展的支撑和优秀科研人才的培育器。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现状

综上所述,有效的绩效管理是目标制定、管理绩效、绩效考核、绩效激励这几个环节不断循环的过程[11]。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则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实施和开展。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对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还沿用既往的人事政策、将更多精力放在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上,对于绩效目标及管理绩效关注不够、过多强调了团队成员的个人成绩。例如:看重论文作者排序、个人承担项目情况等,并未能以团队为整体对其队伍建设、投入产出、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有重点的管理。随着国家科研水平的发展,既往的这种绩效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科研工作的要求,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著。

1. 缺乏合理的团队绩效考核标准

一是缺少基于团队特点的绩效考核指标。目前,许多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和考核还是沿用人事考核的相关指标。这些指标的制定是基于对个人科研绩效的考评,通过科研项目、成果产出及排名等对个人贡献进行评定,并没有针对团队贡献的相关指标。这样不仅不能很好地体现团队的科研绩效,同时也会出现成员间因个人利益的竞争导致团队合作性及有序性的降低,影响其长远发展。

二是考核标准过于单一化,没有突出学科特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由本校或者不同高校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组成[12],目的是服务学科、促进发展。现有的绩效考核标准大多没有进行具体的学科划分,而是采用所有学科的平均水平,甚至作为统一的标准“一刀切”。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各学科发展水平是极不均衡的,有些学科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可能长期处于标准之下,此时再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对该学科的科研团队进行评价是不全面、不客观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影响团队的发展。

2.缺乏合理的队伍建设管理

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一个内涵就是队伍建设,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团队成员[13],成员包括带头人、学术骨干、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后备人才(年轻教师、研究生)等。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对于成员的管理及考核的重点还集中在个体上,即对个人科研项目、成果等方面的考核,而缺乏针对团队人才梯队建设的管理。团队成员的学科、知识层级、技术能力等各有不同,他们各有所长,对团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构建不合理,必然会引起团队内部的矛盾,影响长期发展。

3.绩效管理范围比较局限,重结果轻过程

科研绩效是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入、产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其管理应该贯穿整个科研活动的始终。但在实际科研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集中在对科研业绩的数据收集和评价,也就更加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导致这样情况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全程管理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对团队的绩效及时了解和掌握,需要占用一定的人力资源。二是针对科研进程的每一阶段进行管理,就需要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这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积极配合。但如果较为频繁征集信息,又会给科研团队带来额外的负担,配合度降低,进而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后续管理工作开展。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的问题,高校在进行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时,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及内涵进行管理,如将资源配置(即投入与产出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在人事聘任政策中,加入团队绩效考核因素,突出团队带头人的“领头羊”职责的管理、以学科特点进行团队管理、建立团队激励政策等举措完善绩效管理及考评体系。

1. 强调团队整体性

合作性和有序性是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因此必须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所有成员在团队中进行的科研活动及其产生的成绩都应以团队计算,在绩效考核时,尽量淡化个人利益;同时在职称评定时,对于成员在团队中的贡献,除署名第一的成果外,其他模糊排序位次,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个人利益而产生的分歧和矛盾,提高团队凝聚力。

2. 建立团队带头人的“带头”绩效管理

加强科研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首先就要做好对团队带头人的管理。带头人是一个团队前进的“领头羊”,他的研究方向是否稳定,管理能力的高低都决定和影响着团队的定位及发展。因此,针对带头人的管理和考核,特别是其“带头”作用的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及学院(系)对于团队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可建立年终汇报制度,即每年年终团队带头人向所属学院(系)汇报本团队现有的科研方向、研究进展、科研产出、团队自评等情况,并与上一年的工作预期进行比较,如未完成预期需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这样不仅能督促团队带头人对工作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同时也有助于单位对团队带头人的“带头”绩效情况进行考评。学院(系)将本单位团队考评情况报送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如有团队特别是带头人的考评结果不理想,科管部门应与相关学院(系)协商结合团队、学科及学校的发展,对带头人进行必要的调整。

3. 将投入与产出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高校团队科研绩效管理就是对团队科研投入与产出进行管理。科研投入主要是指人、财、物的投入,即团队人员的组建、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科研场所、设备等的投入;科研产出主要是科研论文、知识产权类成果以及所培养的青年人才情况等。有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是支持团队前进的动力,不断有新的成果产出是团队有科研活力的证明,两者都是团队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缺一不可。因此,除在团队建设初期需大量投入外,对于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团队来说,将“投入产出比”作为指标引入绩效考评中,较之原有单纯使用某一两个指标进行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观。当科研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的时候,即显示该团队拥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4.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绩效管理

目前,我国的基本学科有13大门类,各门类下一级至三级学科有上百种之多,每个学科的发展基础和状况都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在各学科基础上建立的科研团队间进行比较,相对统一的通用标准是很必要的,如科研质量、成果产出、团队长期生存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对科研团队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平台搭建(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建设)等方面对于本学科的贡献和作用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管理。

5. 给予适当的团队奖励

团队奖励是对科研团队工作进行的奖励,能够有效地促进团队的积极性。团队奖励可以是对整体绩效情况的奖励,也可能是对某一突出业绩给予的奖励[14]。适当的团队奖励不仅是对团队科研经费的一个补充,更是对团队科研工作的肯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以本校的奖励制度为基础,根据团队的绩效情况合理计算出奖励额度,同时对在团队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工作的发展,科研团队已成为主力军。但高校科研团队又有其区别于其他组织和群体的特点和内涵。因此,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要根据其特点,从绩效管理内涵的四个环节入手,依据团队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和方法,才能真正做好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炳君,姜雪. 高等学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63-66.

[2][13]曾海燕,黄慧玲. 国内外科研团队的研究综述[J]. 发展研究,2013(3):12-16.

[3]吴志明,武欣. 知识工作团队中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92-96.

[4]刘慧群.高校科研团队协作关系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3):124-128.

[5]汤超颖, 朱月利, 商继美. 变革型领导、团队文化与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11,29(2):275-282.

[6]卢苇. 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6):73-77.

[7][8][11]仲理峰, 时勘. 绩效管理的几个问题[J].南开管理评论,2002(3):15-19.

[9] 余可锋.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8.

[10] 张喜爱.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225-227.

篇(2)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71-02

一、 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激励机制的原则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体系以及它们所发挥的作用来实现的,激励方式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目标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行为激励、奖罚激励、竞争激励、危机激励等。在高校的科研团队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 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科研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但必须从各高校的实际出发, 必须符合科研队伍的发展规律。

1.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原则。“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它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权的维护。 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建设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符合学校最广大的教师科研人员的根本利益, 并为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所拥护和接受。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绝大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以期达到改善教育教学、 科研等工作的质量, 从而加速实现教学和科研目标。 因此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激励机制既要对科研团队进行群体激励,又要尊重成员的个性,对教师进行个体激励, 从而调动绝大多数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重视精神激励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了“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物质激励属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属于最低层次的,却是最基本的一种需要。 物质激励主要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激励激发科研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调动高校科研团队的工作潜能。但是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更高级别的需求, 因此在对科研团队实施物质激励的同时, 更离不开精神激励的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激励必须处理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从感情上给予关怀,增加情感的投入与情感的互动, 才能更好地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在实施物质激励的基础上,让高校科研团队从精神上和心理上感觉到在高校中的归属感和献身科学研究的使命感, 能更好地发挥出科研团队的潜力,激发科研团队的斗志。因此,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激励机制构建应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重视精神激励,让高校科研团队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

3. 科研团队激励与成员激励相结合, 注重团队激励原则。 高等学校的科研团队是根据科研攻关内容和学校科研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科研团体。 建立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 需要坚持团队激励和成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施科研团队激励中既要激励团队, 又要尊重个性,激励团队成员,从而使每个成员全身心投入到团队及科研工作中去。 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中,既存在只注重团队激励,忽视对优秀成员激励的现象,也存在只重视成员激励,而忽视团队激励的现象。 尤其是只注重对优秀成员的激励, 往往导致出现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团队或部门利益的现象。 如果成员们对团队或部门利益不注重,就不可能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不可能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 而如果只重视团队激励而忽视优秀成员的激励, 往往会扼杀成员的积极性。 注重团队激励和成员激励相结合, 培养高校科研团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高校科研团队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科研团队应把团队激励与成员激励相有机结合, 从整体上设计出既做到团队激励, 又做到成员激励的共同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支高质量、高素质、高标准的高校科研团队。

二、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制度体系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整个高校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其在高校科研工作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存在严重脱节。 如何构建科学高效的科研团队管理体系, 调动科研团队以及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高校科研团队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提高科研团队管理的素质及管理能力, 构建适合高校科研团队特定的、 能产生有效激励机制的制度体系势在必行。

1. 建立合理的高校科研团队薪酬分配制度。企业管理激励理论认为, 合理的薪酬分配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决定工作满意度、激发高校科研团队工作动机、 增强高校科研团队的团队精神等方面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薪酬分配体系是否合理,关系到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成败。 要使师生在科研中取得较好成绩,首先要进行动机激励,要激励、激发人的行为动机。其次,当经过努力取得成绩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并予以报酬, 实施对人的物质激励。再次,报酬的公平与否会影响人的满意度,满意度高则成为新的激励,满意度低则影响工作的积极性。高校科研团队薪酬分配体系中应充分考虑学校环境、工作目标、工作压力、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既要体现竞争性,又要具有公平性。在人才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使高校科研团队发挥出最大潜力, 既具有竞争力又具有公平性, 合理拉开差距的薪酬制度必不可少。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是薪酬制度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的基础,只有当人们认为奖励是公平的,才会产生满意,激发动机。”因此,把激励理论运用到高校科研团队薪酬分配体系建设中, 建立既具有外部竞争性,又具有内部公平性的薪酬分配体系, 对于激发团队潜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建立合理的高校管理团队的培训制度。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及综合型激励理论认为, 个人发展的需要是主体对自身要求或条件不适应而要求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个人在物质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级的需求,个体发展的需要就会得到激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知识国际化程度的加深,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因此,高校必须拿出专门的基金用于高校科研团队的培训和再深造,形成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训体系, 加强对科研团队的培训, 提供机会让科研团队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紧跟科技发展的新潮流。一是通过邀请海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为科研团队成员提供与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是派出科研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增强对外交流,及时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三是为科研团队成员积极争取出国或者到高水平大学深造的机会,提高成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必须建立合理的高校科研团队的培训体系,加大进修培训的力度,增加出国考察学习的机会,开拓国际视野,提高科研团队的水平。

3. 建立合理的高校团队竞争制度。竞争是生物学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之一(无论是同种或非同种,有时也可能是以族群为单位)、化学上的化学反应中有时具有的一种效应、社会科学上的基本关系之一,也是经济学上的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我们所说的管理学意义上的竞争是为了加强部门与部门、个体与个体间、部门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提高团队激励效应推动力的良性竞争。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合理的竞争同样是一种激励, 没有竞争,团队就没有活力,将丧失生机。 科研团队及成员只有增强竞争意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进而可以认识不足,及时弥补。对高校来讲,可以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从而完善科研团队管理。因此,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合理的竞争体系,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进而激励先进,惩处落后,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湛、竞争力强、职业道德高尚、做事踏实的科研团队。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科研团队,要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为开展合理竞争提供一种宽松、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 提供一个有利于各种人才成长、进步的工作平台。

综上所述,高校管理团队的激励在既要重视物质激励,又要重视精神激励,在合理的薪酬制度下,使团队激励的作用最大化,团队成员的激励最优化。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 让竞争成为高校管理团队激励的手段,制定出一套合理、符合实际的高校管理团队管理制度,从而建设具有高水准、国际化的管理团队,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华荷锋. 高校科研团队研究:基于虚拟团队的概念[J]. 现代教育科学,2005(4).

[2]邓玉林.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D]. 东南大学,2006.

篇(3)

"现代科学正逐步走向分支化和一体化。当今的科学如同一棵健壮生长的大树,迅速的分化,产生大量的分枝,故而学科也越来越多,越分越细。与此同时,综合科学、边沿科学也不断出现,从表面看感觉毫不相关、极不相同的学科也开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甚至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其创新能力,其结果使得科学知识内容开始越来越复杂。

 

科学的数量集约化已经超出了人们日常认识能力。这种科学发展的规律加速了人们思想方法的改变,导致了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出现。至此,观察者在考察问题时要以"系统"为中心而不再以实物为中心,另一方面,在认识一切客观现象实体的同时,还须将其作为一个系统,以及一个更高级系统的部分和要素。现代系统哲学强调系统的存在和构成,同时也关注对系统事物的发生、转化、关联等方面的认识。科学一体化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同学科存在的共同规律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不仅审视科学发展的各个领域或分支,而且更加注重考察科学的整体以及整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要求人们的思维方法必须具有整体性。高校的科研团队管理也是如此。

 

一、系统哲学视角下的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

 

高校科研团队是由一些科学研究人员以科学技术创新为目的而组成的研究性群体。团队成员之间知识共享、技能互补,科研发展愿景相同,而且共同承担研究责任。科研团队由团队主持者和团队若干成员构成。团队主持者要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背景,其权威来自专业影响力。团队成员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团队科研工作,并且能够自我管理;团队主持者拥有管理权,而决策权掌握在各位成员手里;科研团队中人人平等,共同参与项目的研发。非团队运作的科研群体与科研团队有着明显的区别,只有依存度高且个人目标服从群体目标,有着科研共识的群体才称得上是科研团队。依系统论的原理看来,高校科研团队仿佛相当于一个"企业",它包含个人的、团体的、社会的、物质的等几方面要素,也可看成一个"合作系统".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核心就是诸多要素的协调与发展。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国诸多大学将"进军世界一流大学、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较高科研水平"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奋斗目标,指向建设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故而特别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经费的申请。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部分高校和近年来新升本科高校,他们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能力有限,受困于一些自身的局限,科研工作很难有大作为。如何在科研项目申请、研究工作中取得进步并获得相对优势呢?怎么去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怎么去研究具有创新性、颇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呢?

 

这是高校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问题之钥就是组建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科学研究团队,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存在的现状有:一是"近亲联姻"多、"内外结合"少.高校许多团队是硕博士导师和其学生组成,这些团队研究方向较为固定,互补性差,创新活力有限,难有大作为。二是"方向负责人"多、"战略大师"颇少。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总量在迅速膨胀。如数学一科,就有一千多个研究方向,像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庞加莱那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如今是寥寥无几。一个学者精于所学学科的一二个方向已属难能可贵,精通多个研究方向的人才更是不太现实的问题。这样,一个学科的多个研究方向就有多个负责人。他们带队组成一个或几个研究团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各方向负责人彼此之间缺少创新目标的牵引,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整个学科发展。三是"拉郎配"多、"自由恋"少。团队主持者为了申请项目的需要,临时按研究分工在各专业选取相关人员而组建的科研团队。这些团队目标指向单一,即以申请完成项目需要为前提、功利性强、短期行为多、稳定性较差。目前高校缺乏具有相同研究志趣、学科知识互补的人才的自主结合。跨专业、跨校、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研究团队更显珍贵。

 

二、系统哲学视角下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和作用

 

1.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一是研究目标要明确具体,研究方向要特色鲜明,具有独创性。研究目标和方向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实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但一般来说,团队的核心研究方向应该具有阶段的相对稳定性。二是科研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所谓的"优势互补",就是团队成员各有所长,有的成员是擅长理论分析,有的成员是擅于实验操作,有的成员擅于市场推广等等。尤其是在强调"产学研"一体化的今天,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显得至关重要。三是民主是主旋律。科研团队成员之间合作共赢、互为依存,擅于倾听、各有贡献。四是科研团队的总设计师是团队领导者。

 

他不仅学术精湛,而且还善于沟通。不仅是管家,而且还是外交家,在争取项目和外部资源方面擅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五是科研团队新成果的产生具有高效性和持续性。群体的智力资源整合了每位成员的个人智慧,新成果的产生较之于单兵作战更快捷、更持久。六是责任共担、荣誉共享。科研团队的成员具有相同的目标期待,在工作过程中,他们分担责任,荣辱与共。完成工作目标时,共同接受奖励与激励。

 

2.高校科研团队的作用。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的作用主要有:一是科研团队的构建与创新工作有利于高校特色学科的培育。高校的办学特色在于特色学科。高校可依据现有的科研实力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有目的组建科研团队。

 

通过科研团队成员协力攻关,获得科研成果,进而促进学科特色的形成,支撑学科及专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人才培养。

 

科研团队以团队主持者为核心进行建设,团队主持者必须是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学识背景,具有较高专业影响力和沟通管理能力的"帅才".学术带头人遴选学术骨干和学术新秀组建科研团队,这不仅利于科研目标的完成,更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三是有利于科技创新。科研团队成员有着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他们间学科互补,在一起合作交流、探讨切磋。各种意见的碰撞与争论都有利于创新思想、方法的产生,这样容易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利于产生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四是有利于科研方向的整合。一些具有较好的学科背景和良好研究基础的学术精英带头组建科研团队,这不仅能够对其已有的研究方向进行提高和扩充,而且还可以使各成员的研究力量得到较好的凝聚,使得科研团队中的各种力量紧紧围绕既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合力.

 

三、系统哲学视角下建设管理的影响因子和遵循的原则

 

系统哲学强调系统性,探讨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必须考察科研团队的影响因子。科研团队的影响因子概而言之有五个:适度的规模、专业技能的互补、相同的绩效目标、和谐的团体精神及责任的共担。

 

第一,适度的规模。团队成员不能过多、过杂,专业背景要精心选取,否则在相互交流时就会遇到较多困难,很难在科研工作中达成一致,从而会造成成员之间凝聚力低、团队忠诚度差、彼此之间缺乏信赖。

 

第二,各成员专业技能互补。科研团队在开展科研工作时,需要三方面的技能。首先要求各成员有扎实的专业教育背景,也就是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其次是团队成员要受过科研方面的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团队工作强调合作共赢,各成员都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其实对于团队来说只有成员间精诚合作,风险共担,才能攻克难关,取得预期的成果。

 

第三,绩效目标相同。团队的存在依赖于各个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绩效目标。它是团队凝聚力的源泉,亦关乎团队工作的成败。在共同目标的统领下,成员开展研究工作。总目标可以分解为具体的、可量化的若干个子目标,依据完成情况对成员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

 

第四,和谐的团队精神。成功的科研团队应该拥有自己的团队文化,各成员拥有较为一致的科研指向,并且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进而才能提炼出和谐的团队精神。在这一精神统领下,各成员才能完成团队共同的目标。

 

第五,责任的共担。团队主持者和各成员共同承担着团队责任,责任有大小和不同。这里所说的共担不仅指个人责任感的问题,而是成员之间的互动,即责任与信任。这是支持科研团队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保证。

 

基于此,科研团队管理工作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从宏观层面研究,也就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团队的管理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结合校情,因势利导。校系(院)相关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及人事、教学等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培养、引进相关学科人才,因势利导组建科研团队,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其尽快成长壮大起来。第二是精挑细选,逐步培育。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与各系院紧密合作,对全校的人才构成及传统科研优势进行评估,提出构建科研团队方案。同时,对学术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进行培养,可邀请同行专家做讲座,交流研究经验,或者派出人员去学习提高等等。第三适时调整,兼顾稳定。科研团队中的人员构成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动态平衡,及时处理科研团队内外部的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保证科研团队整体的效能。正确对待新老交替现象,只有掌握好适时调整的原则,才能保证科研团队工作的连续和有效性,方能使科研团队具有良好的战斗力。

 

从微观层面研究,也就是科研内部的自我管理也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凝心聚力,适度激励。团队领导者工作中要注意培养成员集体荣誉感、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工作向心力,注意"物化"方面的奖励和利益分享。激励时必须区别对待,贡献有大小,回报亦应不同。第二是群策群力,适当授权。科研团队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技术创新,因而同时亦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团队主持者对各位成员有适当的授权,令每位成员能够适度参与决策,方能使其各尽其责。

 

团队领导者决策压力减轻了,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更具战略意义的课题。三是智力整合,知识共享。好的科研团队是整合了各成员的创造智力为群体智慧、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科研氛围,使成员能够自觉自愿地付诸科研行动。

 

综上,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事关大局,微观上说影响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和学校的发展;宏观上说影响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管理者要将科研团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子系统来对待,绝不是一个部门、几个人就可以做好的。高校管理者要以战略发展的高度,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2](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79(1)。

 

[3]乌杰。系统辩证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340.

 

[4]胡其图。论中国高校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5]张秀萍,刘培莉。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

 

篇(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15-02

高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是本科生在校完成学业的基础保障,而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更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因此,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化高校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传统理念中,本科生教学管理通常被认为只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辅助工作,高校本科生教学管理人员也常被看作是教学辅助人员,因而本科教学管理工作通常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1]。同时,本科教学管理人员又通常从事一些事务性的烦琐的工作,在教学环节中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导致其长期在教学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团队主要由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教务秘书及各系室负责本科教学的教学主任等人员组成。高校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团队直接影响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有以下三方面原因对本科教学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1.高校对本科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由于本科教学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尤其在经济效益方面,没有科研、研究生教学等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因此,很多高校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科研等工作上,而对本科教学工作重视和投入不够。这就造成了无论是从事本科教学的专任教师,还是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都无法获得较高的荣誉感和经济收益,从而导致了本科教学整体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效率和效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高校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2]。由于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多以日常事务性工作为主,因此高校对教学管理工作简单的理解成了不需要具备太多专业技能的工作,从而造成了高校缺乏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认为本科教学管理人员只要能按照已经成文的教学守则,保证日常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即可。这就造成了本科教学管理人员只能凭着规定和经验开展工作,或者一味地按照领导的指示工作,缺乏运用正规地、专业地现代管理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能主动、创新完成任务。

3.高校对本科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够重视。专职的教学管理人员,如教学秘书、教务秘书等,在高校的地位、职务晋升、奖励等各个方面,都不及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大部分为事务性工作,工作的辛苦很难得到认可。在职称评审时,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只能归类为行政系列,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又对职称评审没有直接的帮助,这就导致教学管理人员不能看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及未来前景,极大地降低了工作的热情。而兼职的教学管理人员,如各系室教学主任等的工作往往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极大地降低了其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二、如何加强本科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

(一)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1.只有做好基础教学保障工作,才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由于科技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因此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重视的首要问题。教学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的基础核心工作是高校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2.只有建立一支合理、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才能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的立足点是教学,要服务教学、配合教学,同时又要对日常的教学进行监督、检查以及评估等。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是工作烦琐、复杂,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能够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力求迅速、有效、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理念,能使用合理、高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因此,建立一支具有科学管理理念的、高效的教学管理团队是十分必要的。

3.只有理论实践相结合,管理和专业相结合,才能打造精英团队。建立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地升华成教学管理理论,再通过总结出的理论,不断实践、不断地完善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及能力,使管理工作效益最大化。根据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双重的专业知识,即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所在二级学院教学涉及的各项专业知识。

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分布合理、工作能力强、素质高、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专业化教学管理队伍,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

1.增大培养力度,提升教学管理队伍专业素养。加强新入职人员的岗前培训力度,使新上岗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经过一定的培训,在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专业素养后,再进入工作岗位。通过日常工作,逐渐掌握基本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教学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尽快的进入工作角色。同时,通过学习,与同行、专家相互交流,借鉴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和学院应积极鼓励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高层次学历的学习,定期组织参加各类培训,使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地接受和熟练运用当下先进的教学管理理论知识。

2.健全选任制度,构建教学管理队伍人才优势。高校应该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聘任制度,以专业化为着眼点,平等、择优选用人才,增强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性。逐步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管理素质精湛的专业化教学管理队伍,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3.更新观念,加大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高校应加大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将其与教学、科研工作等价齐驱,一视同仁。同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增强其在职称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时的竞争实力,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帮助教学管理人员设计其职业发展路线,营造一个稳定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工作环境。

4.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增强教学管理队伍创新能力。建立一套以业务能力为标准、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根据德、能、勤、绩几个方面,考核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适当地引入激励机制,增强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促使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地研究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探索出更加符合所在高校二级学院专业特点的工作方式方法。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展。

高校二级学院是高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阵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团队是高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保障,因此建立一支科学、高效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队伍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应加大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团队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选任制度,更新观念,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水平强、专业素养好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团队,以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5)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重要力量,是高校为发展创新型经济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行为主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之上的高度综合。个体科研人员受到专业和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科研上的重要突破。当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跨领域的课题越来越多,科研项目需要综合性更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之时,科研团队作业就越来越成为“大科学时代”科学研发展的趋势。科研团队建设水平如何,不仅取决于团队内部个体的努力,更需要团队内部的协作和有效管理。本文以高校科研团队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面临的管理困境,并对如何走出高校科研团队管理困境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校科研团队:概念与特征

高校科研团队是以学术研究中心、课题和项目组等为代表的,由高校科研工作者组成的,为实现某个科研目标而组建的正式群体。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创新”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本质属性。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研团队的本质任务是从事科研创新。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从事科学研究既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开展创造性的科研活动,才能成为高校履行科学研究功能的有效载体。第二,“科研”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根本任务。高校组建科研团队的目的就是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学校竞争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质量是决定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水平的根本标志。第三,“育才”是高校科研团队的重要目标。高校科研团队不是教学机构,一般不直接开展教学活动。但是,教师通过参与科研团队提高了研究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高校科研团队往往会吸收部分学生参与,使学生直接接入科研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高校科研团队除了具备一般团队必备的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等构成要素外,还具有不同一般群体的特质。第一,在研究方向上,以基础性研究为主。高校科研团队主要研究为向是重大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但是也有的高校科研团队进行应用研究,还有比较个别的高校科研团队也进行产品开发研究,但是后两种团队的科研也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研究的深入,不是高校科研团队的主流,所占的比例较小。需要指出的是,随着高校科研工作与市场结合日益紧密,高校科研团队工作的应用性在逐步增强。第二,在研究主体上,以高校教师为主。高校科研团队并不排斥科研机构或企业中科研人员的加入,但作为依托高校的科研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一般以高校教师为主,这些教师不仅从事科研工作,多数人也承担教学任务。在不同的研究环节,高校科研团队可能会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这也构成培养学生的一个环节。第三,成员关系上,以熟人为主。所谓熟人,是指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彼此之间比较熟悉或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良好合作的能力和经历,他们或者本来就属于同一个领域并且已经使用共同的研究方法,或者彼此之间早已比较熟悉。因而能使高校团队尽快地对科研目标或共同方法等达成共识,使科研团队缩短了成员之间的磨合期,从而能迅速地出成果、创佳绩。

二、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管理困境

(一)管理模式陈旧:行政管理模式背离科研工作的内在规律

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制度,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去行政化”最终上升到国家教育政策层面。但是,“去行政化”并非易事,当前高校仍然普遍存在“泛行政化”问题,表现在科研团队管理上,就是采用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机制,仍没有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管理机制,例如在组织课题申请时,往往以行政管理导向为基础组织团队成员,影响了团队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科学研究不同于行政管理,科研要求不断尝试、创新,而行政管理则要求完全依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出现错误,科研取得突破是建立在一次次的失败基础之上,如果以行政管理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科研管理,可能使科研工作在高失败率的风险中裹足不前,规避了风险但也丧失了成功的可能性。

(二)组织结构僵化:学科壁垒导致科研团队的封闭性和内卷化

学术交叉、学科融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趋势要求科研工作要以知识的融合、学科的交叉为基础,通过多个领域技术会聚,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但是,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多在院、系或教研组基础上组建形成的,而高校组织内部长期以来形成的院系建制是按照专业化教学的需要划分为相对稳定的组织单位,这种划分无形之中形成了种种组织壁垒和封闭性,客观上增加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难度,阻碍了跨学科跨院系团队的建设,使得现有的高校研究团队局限于本专业、本院系之内,形成“学术近亲繁殖”和“内卷化”现象,导致创新能力的萎缩。而在已形成的跨学科团队中,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员往往由于隶属不同的组织单位,普遍处在各自为战的游离状态,缺少了解及沟通,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存在一定困难,使科研团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

(三)团队目标异化:目标功利性引发科研团队的拼凑现象

团队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由清晰的目标,科技创新团队最根本的动机是追求学术,应有明确的学术目标,而不能把团队建设主要当作争夺资源的工具,不经系统论证随意组建团队。建设高层次科研团队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根据国家、各省部委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有组织、有意识地构建,但构建团队的不同的个体之间一定要有密切的、长期的合作基础,而这种前期的合作是科技人员围绕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而自发形成。现在很多高校为了获得政策资源支持,将一些没有长期合作意愿的研究人员拼凑在一起,以增强获得支持的可能性。但这种没有长期合作基础而临时拼凑的团队,其价值取向的融合度不够,相互信任程度低,资源共享困难,难以形成高效的学术团队。这种团队,看似强大实质松散,短期行为多,磨合过程短,稳定性差,很难进行深入合作研究,因此难以取得原创性的重大成果。

(四)利益协调不畅:内部冲突加剧影响科研团队凝聚力

高校科研团队拥有共同目标,而共同目标是联系成员和团队利益的纽带,只有基于共同的教学或科研目标,团队成员才会认可彼此的优势,包容彼此的缺点,促发凝聚力。但是,高校科研团队往往存在内部冲突,特别是科研个体与科研团队之间的冲突,集中表现为: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个体成就与团队绩效、个体人格与团队角色、个体意志与团队决策、个体竞争心理与团队和谐需要等。就成因而言,导致团队内部冲突的因素一般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成员的相互依赖性,对于科研团队来说,科研项目中的分工协作要求彼此之间必须合作、保持信息沟通和研究活动的相互调整,然而,当这些不能够达到相互满足时,冲突的发生就成为可能;二是彼此之间的差异性,科研团队成员间的信息差异、认识差异、个人目标要求差异、角色差异,必然会伴随着一定的意见分歧,最终很可能导致冲突发生;三是内在机制不完善促进了冲突的发生,由于科研资源的稀缺性、知识信息沟通不顺畅、内部奖励制度不恰当、缺乏合理的竞争机制、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等等都容易产生科研团队的内部冲突。

三、突破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管理困境的主要路径

(一)引入变革型领导理念,完善科研团队带头人制度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创造力不仅受到团队成员个体创造力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是领导力,特别是团队带头人的领导力。有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变革型领导者具有魅力领导、智力激发以及个别化关怀三个特征,通过心理授权、创造性工作氛围、内部动机、自我效能、目标共享、团队认同和集体效能感、组织承诺、人际信任、创新支持以及创新文化等途径影响团队的创新与创造力。高校创新团队可借鉴即“课题组长负责制”或“首席专家负责制”的运行模式,赋予团队负责人自由的研究活动空间与权利,并在赋予团队领导自主的内部经费调控权、考核权和分配权的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推动高校科研团队带头人成为变革型领导,运用权力与情景等有利因素给团队成员以个性化关怀和激励,并通过设定高标准愿景和鼓舞、激励其他团队成员,促进团队不断创新。

(二)改革现有考评政策,建立“规律导向型”评价机制

现有高校科研绩效考评政策过分注重成果第一完成人,形成了在科研资源分配中的先占者优势与垄断现象,导致科研人员不愿与他人合作。同时,多数高校考核周期过短,使得科研团队行为短期化严重,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对此,要改革现有考评体系,使其成为真正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充分调动成员的科研积极性和促进团队和谐有效运作的考评体系。高校要针对不同学科和行业,综合考虑从事专业、目标方向、科研水平、业内认可度、团结协作情况等方面,研究建立起符合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的科技创新团队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探索适合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方式。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单纯量化考核评价方式,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改变科研评价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指标和要素。探索国际同行评价,发挥科技奖励引导和激励作用。

(三)实施柔性管理,增强科研团队管理弹性

高校科研团队自身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在其与内部或外部的冲突超越某临界值时,可能会对团队带来骚动,这时需要团队领导者灵活运用柔性管理理论使这种不平衡向利于团队合作的新的平衡态过过渡。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多数从事复杂型、创造型脑力劳动;思维层次深,期望值高,工作压力大;人员受教育程度高,自尊心强,不愿多说困难,也不愿意多求助他人。这就需要在科研团队管理中,适应高校科研团队成员自我管理能强和“自我实现”需求强烈的特点,改高重心、层层落地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管理,形成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各组织关系网络化的新组织结构形态;二是鼓励建设性争论,开放性地处理高校科研团队中的冲突问题,避免小团体思维定势;三是针对不同的冲突可以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柔性”策略,对于冲突多的团队,以“化解”冲突为主,对于冲突少的团队,从打破抑制“差异性”规则,鼓励“个性化”意见做起;四是柔性管理的介入要以鼓励竞争,倡导建设性冲突,营造创新性工作氛围为主。

(四)鼓励知识共享,发展基于信任的团队文化

设立科研团队的初衷是克服单个科研人员不可客服的局限性,通过协作攻关的方式集聚科研人员的集体智慧,实现知识共享。但由于害怕知识共享后得不到对等的回报,使得科研团队成员之间出现不信任,进而障碍知识交流与共享。对此,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从制度层面上解决科研团队成员不愿意分享知识的困扰;另一方面,应从人的角度出发,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知识、鼓励知识共享的团队文化,由文化驱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在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实践中,首先要尊重和重视人才,团队成员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和包容彼此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增进互相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其次要培养团队凝聚力,团队凝聚力使得团队成员对团队有强烈的归属感,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目标尽心尽力;最后要提倡知识共享、合作互助的精神,团队成员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有效沟通和知识共享,才能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将每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并在交叉融合中产生新思想、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冯周卓,走向柔性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篇(6)

二、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的关键点

1.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广泛的科学文化素养

高校科研管理运作实施过程需要参与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广泛的科学知识作为支撑。在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扎实的专业基础是科研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广泛的科学文化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保障,这两方面缺一不可。然而专业基础包括基本专业知识以及运用过程,通过不断的科学实践将其基础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深化,在此期间需要对知识点以及知识面不断延伸和发展,从而确保基础知识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得到验证。而广泛的科学文化素养则是知识面不断拓展的成果,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的运用与研究使科学文化不断提升。提升空间不断扩展,这对于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而言显然是最为有利的条件。

2.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能力

在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能力的提高是改变传统科研管理运作的最有力的方法,良好的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团队意识的形成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团队意识让高校科研工作参与者以及管理者能够意识到科研成果的出现既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也离不开参与者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团队意识的形成让每一个参与科研管理运作过程的成员认识到有其他成员在为自己的努力而服务,使得科研工作开展势头保持强劲。只有这样,在高校科研管理运作中才能形成良好的运作环境与运作氛围,自身对其他方面的服务意识也会油然而生。在高校科研工作中,服务能力的形成则是建立在良好服务意识形成基础之上,这就要求高校科研管理运作参与者具有广泛的服务意识,通过管理运作过程的有效实施进行不断的磨炼以及长时间的配合形成一种服务意识惯性,只有这样,服务能力才能够快速地提升。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是由很多细小的方面来形成的,同时需要参与者自身的意识以及能力不断提高作为基本保障,加之长时间的默契配合才能促使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顺利进行。这些都是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广大高校科研管理者以及参与者们的高度重视。

3.高效的协调能力以及综合管理能力

高效的协调能力主要是指各个环节配合的默契程度的充分体现,这一能力的提升所体现出的正是科研管理运作过程的高效性。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需要高效率、高精度完成科研工作,其中,协调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校科研管理运作是通过若干个单位来统一调动与协调配合来完成的,协调过程是各个单位之间形成默契配合的“纽带”,协调能力的提高则是加强“纽带”之间韧性的过程。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则是对科研工作统一领导的具体体现,是加强科研攻关能力的必要条件。在高校科研管理运作中,对于攻关难题的解决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综合管理能力是提高攻关水平的关键因素,对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运作的基本现状

1.在科研团队文化方面

在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在团队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对团队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或者建设过程过于单一的情况,对于团队文化的意义认识较少,对“团队文化对于科研工作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并不明确,这种情况是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存在的基本现状之一,这种现状会对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对团队意识的培养以及协作能力的提高带来较大的阻力。这一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在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不断地解决,其解决方法主要在于对团队核心文化进行深刻的定义,同时对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的工作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为后期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这是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运作团队文化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是团队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2.在科研考核制度方面

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应在“统筹一体化”的视角下开展,而对于科研工作开展过程中考核制度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科研团队的高度重视。然而在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对其考核制度的不重视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考核制度不够严谨、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已经成为影响科研管理运作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高校科研管理团队应从思想上不断转变,对其考核制度的完善以及健全的考核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满足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能在“统筹一体化”的视角下开展。解决这一现状的主要手段在于对考核制度的管理方法加以改进,考核制度建立过程应遵循“集思广益”的思想,同时将考核内容逐步做到全面,另外对其灵活性也应该充分体现。对于考核制度的更新过程也应该按照严格的要求实施,只有这样,考核制度自身的权威性才能体现。考核机制的健全是保证考核制度实施的有效方法,健全考核机制的主要手段在于对考核模式的丰富,在科研管理运作中不断地实施,使得考核过程成为高校科研管理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考核过程形成一种固定的工作模式。这是逐步完善高校科研考核制度的主要手段与方法,也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措施。

3.在科研团队管理制度方面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高校科研管理运作“统筹一体化”实施的关键部分,也是重要的保障性因素。在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管理制度较为模糊、针对性不强这一现状较为突出,它也是影响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其效率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一现状还应该通过进一步的完善过程加以保证,主要的手段在于科研团队的管理过程统一性,围绕这一点进行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需要结合科研管理项目的特点来展开,对科研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对科研成果进行绝对的保护。在实施科研管理制度时,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只有这样,管理目标才能实现,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才能顺利开展。

4.在科研团队组建方面

科研团队建设过程过于单一化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运作存在的基本现状之一,同时也是不能迅速提高高校科研管理运作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团队组建方面,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过程注重单方面的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自身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科研成果的运用以及深入研究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十分顺利,导致科研过程进展缓慢,科研工作准确性得不到充分的保证这一结果的产生。科研团队组建过程是需要经过缜密的研究和探索进行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的过程。结合科研工作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和充分的沟通交流,提高科研人员自身的综合能力,达到科研工作团队组建的标准,使得科研工作迅速取得效果,并能够满足科研管理运作的需要。这一现状在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是较为普遍存在的,也是影响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现状应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加以改进。高校科研管理运作应保持高度的统一性,这正是“统筹一体化”所体现的最基本的要求,针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运作存在的现状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下面就结合以上的现状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四、“统筹一体化”在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的改进策略

1.统一高校科研团队运作过程,打造先进的团队文化

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科研工作的性质不同所导致的,然而科研团队的运作过程并不是截然不同的,运作过程也存在一定的相同性,这些相同点可以相互借鉴,同时也能够形成高度的统一。比如,在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管理工作就存在很多的相同方面,对团队的管理过程以及对管理制度实施过程都存在一定的相同点,这些相同点之间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模式来进行,从而达到相同的效果,使得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达到预想效果。另外,对团队文化的形成过程注重深入挖掘,使得团队文化有所创新,同时将这一文化理念能够进行深入的贯彻,促使高校科研团队形成统一的发展目标,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行动高度一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团队是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基石,同时更是高校科研管理运作的基本条件,“统筹一体化”主要强调的观点正是管理的一致性,这是当代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需要进行改革的主要方面,加强高校科研团队管理工作是保证高校科研管理运作的有效前提和主要策略。

2.统一发展建立科学的高校科研阶段的考核机制

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是高校科研工作开展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在此期间,需要进行不同阶段的考核与认证过程来实现最终的科研目标。在科研管理运作过程中,每一阶段都应该进行阶段考核,并且将考核逐步发展并形成机制,将其作为科研管理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研团队的管理进行阶段考核,同时也应该对科研阶段成果也进行阶段考核,这是对科研团队进行有效监督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科研管理运作过程目的与方向正确的有效方法。科研阶段考核机制的建立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研究与分析来得以实现,针对科研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革,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过程,保证考核过程具备真正的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与探索过程使得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阶段考核机制的建立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考核模式与考核规律。在此基础上,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才能实现稳步开展,这也正是对其改进的主要策略之一。

3.“与时俱进”建立先进的科研团队管理制度

“与时俱进”是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使命,也是高校科研管理运作恒久不变的话题。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保障,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合,这正是高校科研工作顺应时展的主要体现形式。传统的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并不注重管理运作过程,只是单纯地重视科研实验步骤的顺利开展,并没有任何外界条件加以充分的保护,产生的后果往往是科研实验效果不够明显、科研课题不够深入发展等。建立先进的团队管理制度正是解决这些遗留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改变传统高校科研管理运作过程的主要策略。主要做法是对团队管理制度的加强以及团队管理机制的不断形成和完善,比如,在科研阶段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其保密措施应进行相应的加强,上报流程应进一步地完善。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体现为对平时科研管理运作工作开展形成一定的模式化,使得工作开展有条不紊、有据可依,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运作的惯性,这也是“统筹一体化”的内在含义。

篇(7)

[分类号]C93

1 引言

“核心能力”一词是美国著名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著名学者哈梅尔(Gary Hamel)首次提出的,对企业来说是积累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而形成的具有企业特性的专长(主要指技术专长)。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研究,对科研团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维持竞争优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专业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如何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构成要素,如何构建自身知识价值链成为目前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维持核心能力进而实现价值增值的新研究热点。自Mathieu Weggeman于1997年首次提出知识价值链之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构建了知识价值链模型。国内学者大多是仿照迈克・波特的价值链构建知识价值链。国外一些学者围绕知识的活动过程,认为知识价值链模型主要包括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保护、知识传播、知识精炼、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等。知识管理实践中有一学派认为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存在一种价值链关系,并从此种思想出发建立了包含两个主要的活动集和7个主要步骤的知识价值链。Yeong―Long Chen等则综合各种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知识价值链模型。

但目前的知识价值链几乎都是针对企业知识管理要求提出的,并没有将知识价值链引入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研究中。本文将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模型,以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从而为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的竞争力提供对策。

2 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与知识价值链的特征和关系

2.1 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特征

与企业的核心能力相同,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也具有价值性、延展性、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以及长期性。价值性是高校科研团队创造核心价值的基础,是核心能力的首要特征。延展性使核心能力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横向上看,核心能力的形成可以在相关领域衍生出许多有竞争力的学术成果,为高校科研团队带来规模优势;纵向上看,核心能力能够沿着高校科研团队活动价值链将其能量持续扩展到各个节点上。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表明核心能力是高校科研团队特有的、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此外,核心能力是高校科研团队经过长期知识创新活动积累下来的,具有长期性。

因高校科研团队是知识密集型组织,其核心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具有途径依赖性且不易为外界获取的知识体系。因此,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还具有知识的稀缺性、专用性、无形性的特点。高校科研团队通过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形成的核心能力具有稀缺性,竞争对手模仿或获取需要知识转移成本。由于高校科研团队往往在特定专业及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其核心能力仅对相关专业和领域的研究机构具有专用性,对其他类型的企业或团体并不适用。知识创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核心能力与高校科研团队拥有的知识资本一样,具有无形性。

2.2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的特征

2.2.1 知识创新是灵魂 高校科研团队的主要任务就是知识的创新与创造,知识创新的能力是团队学术成就的主要来源。持续的知识创新会增强团队的核心能力,从而实现团队价值的增值。

2.2.2 分析对象是知识流和价值流 整个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价值链实际上是知识流和价值流相互渗透结合而成的。通过对价值流与知识流的分析,高校科研团队能够更明确其知识链与价值链,确定核心能力,并通过协调与整合,充分发挥核心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2.2.3 以分析知识的价值为手段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中,价值增值过程实质上是知识价值的转化与传递过程。通过深入分析知识创新的价值增值机理与实现过程、知识向价值的转化机理与实现过程,高校科研团队可以识别对团队价值增值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对团队的知识存量区别对待、重点发展,从而达到提升核心能力的目标。

2.2.4 以提升核心能力和价值增值为最终目标 运用知识价值链进行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知识流和价值流的分析,寻找高校科研团队知识活动过程中的团队核心能力,以寻找提升团队核心能力和实现团队价值增值的对策。

2.3 核心能力与知识价值链的关系

在分析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的过程中,能够识别团队核心能力,是因为知识价值链与核心能力具有以下关系:

2.3.1 构建知识价值链的目标是提升核心能力 在高校科研团队,不同的活动对团队价值的增值和核心能力有不同的作用程度。因此,高校科研团队应以提升核心能力为导向,重点发展有利竞争的团队活动,而这正是知识价值链的构建目标。在知识价值链构建中,要形成以一个或若干关键环节为主导、能对各种要素不断进行有机整合的机制,这种整合机制不但表现为关键能力、有效能力的集中,而且表现为对落后、无关紧要的机制、因素、程序和职能的消除,并由此产生集成放大效应。由此能够通过知识价值链的构建识别和提升核心能力。

2.3.2 知识价值链是提升核心能力的基础 知识价值链能够有效地消除重复、不确定性,创造竞争的成本优势;通过优化知识价值链上成员的组合,能够创造竞争的时间和空间优势;通过知识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培育高校科研团队的关键环节,并找出团队非核心环节。

3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模型和核心能力分析

3.1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模型

本文将Yeong―Long chen构建的知识价值链与高校科研团队知识活动的特点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目前高校科研团队面临的问题和高校科研团队的主要评价指标,并根据上文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特征,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分为三个部分:输入知识、知识分享与创新、输出价值。经过知识价值链,知识链输入的知识流向知识价值链的下游传递并向上游反馈,同时知识分享和创新活动产生了相应的价值增值,伴随价值链形成价值流向下游传递,使输入的知识价值增值。

高校科研团队输入的知识包括团队成员的个人知识以及团队资源的外部知识。高校科研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背景各不相同,在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团队可以获得的外部知识与在团队文化的影响下输

入的知识,经过群化、外化、融合、内化,实现知识的共享、知识创新以及团队的学术成就和声誉的提升。在高校科研团队中,知识群化表现为团队成员间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导师在带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受到导师多年的科研经验积累和学术研究方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导师的某些隐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知识内化表现为团队的各个成员通过阅读以往的研究文献或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将显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知识外化表现为团队成员通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将隐性知识用显性的概念和语言表达出来;知识融合表现为显性知识之间的融合,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在知识价值链的流动过程中,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不断提升。

3.2 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测量

由上文构建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模型得知,随着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的逐步推进,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随之不断提升。然而,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上输入知识、知识共享与创新环节的因素以及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都是很抽象的,如何将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环节上的隐性因素显性化以衡量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呢?结合以往的研究,笔者认为,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的个人知识是由团队成员拥有的,通过对团队成员的衡量可以反映团队成员个人知识情况;考察高校科研团队自身拥有及可利用的团队资源,可以衡量高校科研团队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高校科研团队在知识的群化、外化、融合、内化的循环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而这一系列的循环过程要在健全的团队制度和宽松自由的优秀团队文化下得以实现。因此,团队制度和执行情况、团队文化可以衡量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团队成员、团队学术成就、团队拥有的资源、团队的制度以及执行情况、团队文化几个方面来测量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

3.2.1 团队成员 核心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高校科研团队的成员包括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一般科研人员。科研骨干主要是高校中的中青年教师。一般科研人员包括在校博士生、硕士生以及部分本科生。

由自组织理论可知,任何事物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核心的因素在起作用。高校科研团队也不例外,科研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就是这个核心因素。学术带头人是其核心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学术带头人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在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威望。他们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综合国家方针政策以及学科发展动态及趋势,为团队的科研创新指明正确的方向,制定具有团队特色的战略目标。当然,作为高校科研团队的“领头羊”和核心力量,学术带头人还具有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团队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也起了模范作用。

由结构功能理论可知,高校科研团队是由各个要素有序地结合起来的系统,这些要素在相互关联中各自发生作用,这些作用的合力,影响团队功能的整体发挥。欲使高校科研团队活动更高效、更富创新性,必须优化其结构。合理的团队结构,可以使不同年龄、研究经验、教育背景、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研究水平的团队成员相互补充,克服团队单学科知识的局限性,扬长避短,结合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发挥出团队的整体合力和团队优势,也有利于团队产生新想法,实现新突破。因此,合理的团队结构也是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 团队资源 高校科研团队拥有的资源既有有形资源,也有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经费情况以及团队平台建设情况,后者如重点学科、学位点、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的建设情况。无形资源包括与其他高校科研团队、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的合作交流情况等。由于资源稀缺性,能否获得团队发展必需的充足资源成为高校科研团队能否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获得的相关资源,要采用合理的学术资源配置机制,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团队拥有的资源,并在获得足够研究经费支持的同时,获取相异于其他团队的外部知识和经验。团队特有的资源获取和分配机制,能使团队形成竞争优势,成为团队竞争的核心能力。

3.2.3 团队制度和执行情况 健全的团队制度是促进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创造和科研贡献的重要保障。规范的人才引进方式和人才培养机制,能使团队成员有受重视感,能推动成员努力与贡献;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保障因素以及认可学术成就,规则学术生涯等激励因素,是促进团队成员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制度保障;公平的经费管理机制,有利于消除成员对科研经费分配不公的疑虑,使其更专注于科研工作。

规范的团队管理制度固然重要,更关键的是团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再周全的规范制度,无人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就是一纸空文。理想的情况是,团队制度制定完成后,团队所有成员都能自觉遵守,甚至是“无为而治”。当然,这种团队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因此,团队执行管理规范制度以及执行的程度,是一个团队的独特之处,更是团队的核心能力。

3.2.4 团队文化 对于知识型的团队成员,相对“硬性管理”来说,也许“软的管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团队文化反映了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各个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目标,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相互学习、宽松自由、开拓创新的学术研究氛围,相互信任、紧密合作、公平竞争的人际关系氛围,不仅可以使各成员在舒适的环境下增加产出,更能增强团队的内部凝聚力。优秀的团队文化能够激发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及知识分享、知识转移的内在动力,从而对促进团队成员主动进行知识创新产生积极的作用。

3.2.5 学术成就 一个科研团队核心能力最直接的表现是该团队的学术成就,这是目前评估科研团队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术成就包括该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及数据库发表的论文数、发明的专利数、获得的科研成果奖数以及参加或承办的学术会议、完成的科研项目情况等。丰硕的学术成果是高校科研团队的“金字招牌”,就像企业的“品牌”一样,能够使团队在研究领域享有声誉和盛名,奠定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学术成就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同时,促进团队取得更多的学术成就也是提升团队核心能力的最直接手段。

4 提升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措施

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提出通过改善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测量变量来提升高校科研团队核心能力的措施,包括:建立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公平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环节中团队成员的个人知识水平;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以提升高校科研团队外部知识利用能力;建立合理的激励创新机制和营造优秀的团队文化,以促进团队成员的个人知识与团

队资源的外部知识共享与创新,最终实现团队学术成就与团队荣誉的双丰收。

4.1 建立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公平的人才培养机制

“竞争的根源在人才”,高校科研团队更是这样。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利于引入相应科研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指导团队研究方向,吸引大量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壮大团队的科研力量。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注意引进人才的年龄、研究经验、教育背景、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研究水平等,以保证团队结构的合理性。团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除了引进人才,更要进行人才的培养。在引进人才之后,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强化科研团队成员的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2 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团队的合作伙伴是团队特有的资源。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流与合作,能够引进新的思想与知识,与别的团队取长补短。高校科研团队要努力从学校走出去,寻找长期合作伙伴,将科研创新与实践相结合,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要定期与其他科研团队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

4.3 建立合理的激励创新机制

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成果主要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的。鼓励团队成员创新,就要制定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创新活动不像一般的劳动,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短期内没有成果。因此,团队在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创新活动的特殊性,在以成果为奖励基础的同时,要定期审查成员的研究进展,对还未有成果但前景良好的研究课题要予以一定的支持,以鼓励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够继续。

4.4 营造优秀的团队文化

优秀的团队文化才能带来良好的科研氛围。可以通过明确科研团队及其每个成员的目标,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和谐团队成员关系,通过在科研过程中主动磋商、磨合等方式来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环境和团队文化。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价值链与核心能力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将高校科研团队与核心能力综合起来构建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价值链一核心能力综合模型,如图2所示:

篇(8)

1.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理念和建设观念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了高校科学研究活动的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有利于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校自身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基于网络的科研团队管理平台,能够理清科研团队的组织形式和建设思路,加快人才机制创新和团队运行机制创新。人才机制创新应以立足培养、高端引进、人尽其才、优胜劣汰为基本原则,聚集高层次人才,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团队运行机制创新应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改革考核与薪酬机制为动力,以凝聚学科优势,凝练特色专业为原则,以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为方法,激发科研团队活力,优化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此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工具和信息联系在一起,科学研究活动不在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消除了机构边界,团队的组成可以跨越多个高校或科研机构,为科研团队的组织形式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2.为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平台,提高团队效能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践行现代的科研方法提供技术支持平台,信息技术推动了电子文献、资料等资源的数字化步伐,使得数字化信息量急剧增长,也使信息的存储、获得、分析和检索的过程变得更加快捷。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共享的电子资源越来越多,这不仅有利于科研人员查阅资料信息,扩展科研视野,也有利于科研人员突破传统的科学研究思维模式和常规的科学研究手段,根据科学研究的实际需要,灵活选取恰当合适的科研方法。第二,科研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到科学实践中,不仅是时代对一名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科研技能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并以此来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3.提供了更为科学规范的团队绩效评价方式在传统的科研绩效评价中,针对考核指标的评价或多或少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单位负责人的认知和思维模式限制,亦或是同行业专家的专业技术水平,不同的专家群体评价同一业绩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缺乏统一的规范。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改善,主要表现在:(1)考核指标的计算:传统科研绩效评价的考核指标量化需要大量人工计算,过程繁琐,计算结果可能出现误差。基于信息技术的评价采用智能计算,相同输入得到同一结果,避免了误差的存在。(2)相关性分析:这里的相关性是指评价对象的研究领域或从事工作与考核指标的相关性,传统的评价方式很少考虑到相关性,即便是有也是人为定义的,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基于信息技术的评价体系中,相关性指经过考核指标迭代与评价对象的研究领域或从事工作对比而产生的一个小于等于1的系数。它的特点是根据评价对象的科研活动变化而变化。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途径

1.组建跨地域、跨机构、跨学科的多层次的科研团队高校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全局统筹规划,以网络化数字平台为基础,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吸纳校内外优秀科研人才,建立跨地域、跨机构、跨学科的高质量科研团队,以打破地域限制和组织壁垒,攻克科研难题,进一步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

2.以促进高校信息化发展为导向,建立健全科研团队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科研团队的成长需要学校建立和完善团队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一是在团队管理制度方面,应以促进高校信息化发展为导向,明确团队目标,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信息管理系统,减少行政干预,避免行政凌驾于学术之上的现象,并为科研人员创造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对优秀科研成果加以推广,同时对科研人员给予增加科研经费以及职称评定的适当奖励。二是应用信息技术建立阳光透明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团队成员的变化、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以及立项研究过程都要予以公布公开;其次要建立一套科学智能的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减少人为对团队绩效评价的干预,用以准确评价团队阶段性的科研活动,让团队了解自身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并加以改进,促使团队健康发展。

3.大力加强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资源建设,为科研团队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高校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发展得也越来越好,但由于区域经济存在差异,许多高校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水平令人担忧。比如,硬件资源不足、设备陈旧、网络带宽容量不够等都是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应用的主要问题。软件环境方面,目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整合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因此,高校应当加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投入,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打造数字化科研资源平台,优化科研资源环境,方便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活动,为科研团队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4.提高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建设高质量的科研团队信息素养是指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取、使用、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科学研究活动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信息的使用,对于科研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信息和充分吸收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对科研活动本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高校的科研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具体表现在:(1)选题阶段,促进科研工作的准确定位;(2)研究阶段,保证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3)总结阶段,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应该特别重视科研人员能力建设,特别是信息资源应用能力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力。前者是团队人员能及时地拥有配置其所能掌控的资源,达成或超越其既定策略目标的能力;后者是个体或团队成员间的互动合作以提高资源掌控效率的能力。二者是提高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的关键。

篇(9)

高校创新团队产生的直接动因在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研环境的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要求科研组织形式的变革。高校科研面对科研环境的变化必然要变革原有的组织形式,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必须注重科研的效率效果,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

一、高校创新团队的内涵

(一)高校创新团队的界定

把团队引入高校科学领域以后称之为科研团队。高校创新团队是这样一个群体组织:他们以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为领导,以重点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为依托,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拥有合理结构的学术梯队,人数不多且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互相承担责任。[1]这样的研究团队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他们的每一个突破又属于团队创新。

(二)高校创新团队的作用

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是一个典型的协作系统。团队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中已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同样,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中出现了以科研为主旨的"高校创新团队",即以学术研究中心、课题和项目组等为代表的,为实现某个科研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凝聚力的正式群体。高校创新团队对高等教育带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交叉学科的产生,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2)有利于招贤纳士,提高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3)有利于培养有团队精神及创造力的新生后备力量,为高校及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4)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难题。

二、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分析

(一)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的目的

高校创新团队的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其实质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终目标是引导和促使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共同为实现学校科研发展目标作贡献。对高校创新团队进项绩效评价正是科研团队管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科研激励的重要措施。[2]绩效评价与奖励是密切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目标。两者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通过绩效评价可以掌握和了解团队中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情况,评价教师和团队的科研水平及实力,为学校科研发展战略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所以,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也是团队中教师综合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的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同行评议法、层次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法、综合评价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3]进行绩效评价时,选择什么样的方法非常重要,它可以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具有自身特殊性的高校创新团队一般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包括同行评议法、综合评价法、相关分析法等。

同行评议法应用最为广泛,是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对相关领域的某一事项进行评价的活动。同行评议是一种主观的定性评价方法,存在人为因素影响的弊端,所以,我们认为应当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弥补其不足。只有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较准确地评价出团队整体及其成员的绩效。

(三)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已经取得的成就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制定了科研团队组建和管理的相关方法,对团队规模、人员组成以及团队考核等进行了说明和要求。国内对公共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研究。2003年科学技术部等联合印发《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给科技评价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导向。同年,国家科学技术部颁布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办法所指科学技术评价是指受托方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按照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学技术活动以及与科学技术活动相关的事项所进行的论证、评审、评议、评估、验收等活动。

总之,国内对科研机构绩效的评价还处于探索试验阶段,选择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差,在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又往往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经验评价法等以定性赋值为主的方法,评价结果差异较大;而且由于评价对象众多,这些方法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往往趋于均匀化,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科研机构的实际绩效。为此,需要专门为"高校创新团队"这一特殊科研群体量身打造适合于它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高校创新团队科技评价制度对创新团队的建设及创新成果产生的激励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目前高校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还存在许多问题。

1、存在问题

由于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仍处于雏形阶段,体制上的制约因素没能显现,因而其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也仍旧很不健全。目前对团队的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评价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

第一,"重结果,轻过程"。由于受到评价成本以及可操作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评价往往重视对有形成果的评价,如论文数、专利数、获奖数。但是由于科学研究的风险较大,研究周期较长,成果数多并不一定代表水平就高。这种评价导向容易带来学术的虚假繁荣。

第二,"重个体,轻集体"。为了激励个人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发放的考核中,科研成果过分强调科研项目、经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获奖或获专利等的排名,这样的科技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强调的是个人的奋斗,不利于研究人员的跨院系自由流动和合作科研创新。

第三,"重智商,轻情商"。在大科学时代,合作是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的首要前提,而有效的合作建立在科研人员之间相互信任、平等、民主、自由的学术气氛和环境的基础之上。对团队成员的评聘,不仅要考察其智商,更要考察其情商。团队组织结构的好与坏,不仅体现在知识结构上,还体现在心理结构上。而现行的校、院、系层级式的人事管理、科技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往往只重视之上方面的要素而忽视了人的心理因素以及团队文化等。

2、原因分析

目前各大学对科研团队的考核主要是整体考核,要求团队在人才培养、论文、专利、鉴定和获奖等几方面有所成果。大多数高校评定职称时,只承认科研课题第一完成人的贡献;级别较高或获资助较多的科研任务,也只认前几位完成人,忽略了其他参与人的贡献,特别是有较大贡献的年青的科技骨干,可能损害其科研积极性。在对团队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团队成员对现行的团队绩效评价体系虽然基本持认可态度,但是这种机制却未能发挥对团队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科研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着简单量化的问题。量化的科研评价体系有其功利化的成分,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也没有充分考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团队的绩效评价缺乏一种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同时,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的高校还要以相关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如科研创新团队在成果的评价上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之,目前对团队的考核和激励简单量化,便于操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够合理的地方。目前还未能形成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较为通用的指标体系。科研项目一般风险较大,周期较长,团队用效果和效益来衡量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成员的满意度及团队的持续申请项目能力。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的评价体系也应当考虑到人才培养这方面,衡量指标量化到的数目。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成果的衡量大致上还是"用数字说话"针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科研团队,高校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评价体系。

三、优化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过程的建议

(一)简化绩效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选取对于评价组织绩效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指标过繁或过简都不利于得出准确可靠的评价结果。高校在学术团队的管理上已经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体系,特别是在团队绩效的评价方面,已经具有颇为成熟的经验,对科研团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促进作用。[4]然而,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存在着有待改进之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层次,且指标过繁,有些指标概念较为笼统,容易引起评价者由于对指标含义理解得不够准确而做出错误评判的现象。因此,学校的科研管理专家应该对科研团队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化,使指标含义更为明晰,尽量减少评判误差。例如,"项目申报"与"项目立项与结项"指标便可统一为"承担并完成的科研项目"。

(二)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校的基础性、理论性研究负担过重,导致可转换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数量有限,真正能够实现转化的更是微乎其微,高校科研体系的结构和评价机制履待调整。[5]在如今相对单一、脱离生产、传统粗放的科研评价体系下,高校要想赢得社会的尊重,就只有不断追求在基础研究有所作为,这直接造成我国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不强,高校科研成果中可转化成果比例不多,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是多数高校科研活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高校应该及早认识这一问题并在团队考核指标中重视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不要仅仅局限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要真正做到教、研、产相结合,使科研成果能为学校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正确处理定量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同时客观地存在于大学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的过程之中,是否能够处理好定量与定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绩效评价的科学性。诚然,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必须将专家咨询的环节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并且要广泛征求科研人员、学校领导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来确保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有效性。然而,过于依赖专家意见会造成评价过程缺乏客观性,使结果有失真实。绩效评价也并非要将所有评价指标加以量化来体现其客观性,评价过程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少主观臆断所造成的偏差。目前,就绩效评价而言,还无法以完全量化的方法来进行,只是趋于逐渐提高评价指标的量化程度。

(四)开发数据化的绩效评价体系

对高校创新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价是一项具有很高难度的工作,单纯靠人力运作费时费力,同时也造成大量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在计算机科技、软件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完善高校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机制,大力开发研制绩效评价系统软件,将先进的科研管理手段与绩效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效率。目前国内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中日友好医院开发的"医学科研管理与评估系统"和同济大学设计研发的"软科学学术论文质量评价系统"等。如今,各大高校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学科也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研发人才,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开发出具有应用价值的绩效评价软件,来降低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的工作量,同时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团队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的关键,而创新型团队创新能力的发挥又离不开合理、有效的团队绩效管理,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更应该注重创新型团队的绩效管理。要采用科学的绩效管理办法,完善激励与约束相容的机制,培育民主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性"团队文化,切实提高创新型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卫良.论大学"创新团队"的合规律性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2010,(01).

[2]杨远芬,张仁军.创新团队制度建设比较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9,(16).

[3]孙艳华.浅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核心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04).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1-0064-05

高校科研团队是汇聚高层次人才、研制高水平成果的重要发展平台,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科研团队绩效是科研团队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团队管理水平和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高校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因此,以质量为导向构建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机制,大力创新科研团队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研团队的快速发展亟待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团队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中已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高校科研团队是以学术研究中心、课题和项目组等为代表的,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的、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为实现某个科研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凝聚力的正式群体。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有利于发挥团体优势,聚集学科优势,凝练特色研究方向。

同时,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从“小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的快速迈进,知识多元化、边缘化趋势的加强和更新周期的缩短,科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化、跨学科化和复杂化的综合特征。许多科研项目单靠个人的力量及作坊式的操作难以独立完成,需要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科研团队作为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应运而生。高校科研团队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重要力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科研团队是攻克科技难题、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有效手段和模式。组建科研团队、发挥团队效应、实现群体突破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实践证明,高校科研团队不仅通过人才群体效应和资源当量凝聚效应带动了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而且为高校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知识储备。同时,在与国际科技的合作与交流中推动了我国科研水平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学术能力和竞争实力。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长期以来,高校科研团队各成体系,研究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低,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科研效率,不利于高水平、原创、标志性的科技成果的产出。各高校虽然日益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还较为滞后,远远不能指导实践的发展,给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运营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确定科学的绩效评价导向,已成为高校科研团队健康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形势下,为适应当前科研团队发展要求。我们迫切需要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探索性分析和研究,突破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以质量为导向构建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机制,从而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提高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二、创新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机制必须坚持质量导向

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其实质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评价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激励措施。科研团队中,不同成员之间的高度协作、互补才能充分发挥团队效应,但这又对科研团队的绩效评价带来了困难。高校科研团队的最终目标是取得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但一直以来,对于团队创新成果质量标准的评价却存在着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难以衡量性,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来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目前,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评价有多种机制,但多以成果产出为导向,对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最基本特点就是量化。科研成果的量化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严格地说,科研成果不能完全量化,因为它掩盖了更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学术质量的高低。由于过度追求成果数量,而导致成果创新质量的缺失,出现重数量轻质量、低水平重复研究的现象。特别是对文科而言,量化评价标准的局限性更为突出,它抹杀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思想性、创新性,用外在的标准取代了内在的标准,从而给科研团队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中提出,“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机制,就是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评价标准,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鼓励竞争,动态发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依赖于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依赖于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因此,高校应把科学研究质量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原创性研究成果,明确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对科研团队绩效的评价,既不能只看发表了多少论文、获得了多少奖励和成果卖了多少钱,也不能只看潜在的社会效益或仅仅停留在科学研究本身的定性考察上,要做到量与质的结合。强化精品意识,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努力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广大教师“力戒浮躁,潜心钻研,拒绝平庸,挑战顶峰”。通过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争取在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增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应对能力,产出一批有学术传承和文化积累价值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

三、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机制的策略分析

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发挥又离不开合理、有效的团队绩效管理。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考评要确立质量意识,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激励与约束相容的机制,培育民主的学术氛围和团队文化,切实提高科研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1.创新科研团队组织模式

首先,从宏观管理机制上,注重协同创新。高校要主动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其他高校和研究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同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有效整合资源,从战略上优化科研团队的学科布局和空间布局。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结合现有学科资源及未来学科发展趋势,教、研、产相结合,使科研成果能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社会的尊重。

其次,从微观管理机制上,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在团队内部,要推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把握团队及其成员组成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团队成员的切实需要,遵循适当激励、适当授权、公平公正、智力整合、知识共享的原则,在维护团队带头人权威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明确目标、统一目标、管理目标,对科研团队实施分类管理,构建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协同的目标管理运行机制。

第三,团队成员之间真诚合作,凝心聚力。科研团队之所以成为团队就是因为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联、技能互补或者共强,从而形成整体战斗力。“团队精神的实质不是要团队成员牺牲自我去完成一项工作,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去做好这项工作。”只有协同合作才能提升科研团队整体科研绩效,而且能为个体创新才智发挥提供有利的和谐环境。

第四,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团队文化是科研团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只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形成了团队文化,科研团队才会有传承、发展的根基。团队文化有利于形成内聚力,创设科研氛围,使整个团队成员朝统一目标努力。团队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提倡共享与开放、竞争与合作,崇尚科学的批判精神。形成民主、平等、合作、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

2.按质量标准确立科研团队绩效考评指标

首先,转变科研团队评价理念。考评过程中,对于科研成果要由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不片面强调承担的课题数、出版著作和获奖的数量,而应以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为评价标准,强调科研论文的引用率以及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评时要尊重科研工作的自身规律,注重对成果的质量、团队成员间合作、成员知识的获取、水平的提高等情况的考评。加大对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效果的评价考核。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科研团队绩效考评体系,引导科研团队健康有序地发展。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团队实施分类评价。根据不同类型科研团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细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业绩为核心,以同行认可为重要指标,将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学术评价制度。对于偏重基础研究的科研团队,主要评价原则是以学术创新价值为主,潜在经济价值为辅,相应的学术创新的权重可设得高一些;针对偏重应用研究的科研团队,其评价标准是学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相应的学术创新和经济效益的权重应基本相当:针对偏重试验开发研究的科研团队,其评价基准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学术创新价值为辅,相应的经济效益的权重可设得高一些。

第三,注重考评方法的适用性。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的特点,吸取各种绩效评价方法的有益之处,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一是注重对团队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尽量避免单纯的结果型评价;二是采取多主体的评价方法,不同评价主体――同行专家、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和其他平行团队等都站在各自独特的立场上,以不同的角度对科研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价;三是要尊重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的特殊性,保证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的长期有效性,注意科研团队的绩效评价与高校科研战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3.创新科研团队人才管理机制

首先,要立足校内培养,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高校现有科研人员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主要力量。学校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充分挖掘高校自身的特色优势,从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的角度,在学校内部创造出适宜人才成长的环境;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现有人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完善培养方式、丰富培养内涵,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创新培养机制;培养造就一批学术造诣高、能在本学科起骨干带头作用的研究队伍。

其次,高端引进,建立高水平研究人员和高水平研究团队的引进机制。在自我培养难以短期见效的情况下。引进不失为快速提高科研团队实力的一个好办法。人才引进中要注重质量,从团队发展战略出发,坚持高学历、高职称、高效益原则,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现有基础,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定位,明确人才引进的目的和目标,突出人才引进重点。同时,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贯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实行来校服务与为校服务并重,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实现引进手段科学化,引进形式多样化,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人才智力引进体系。

第三,注重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学术带头人是集教学、科研、管理等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实施者,而且是科学研究的组织者。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可以带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开阔的视野选拔培养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制定和实施优秀的人才选拔培养计划,赋予学科带头人支配科研团队内人、财、物的权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绩效科研团队。

第四,创新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增强人才队伍的活力。要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有效提高团队竞争力,关键在于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使用机制。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才选拔和流动机制,促进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人才的有序流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4.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首先,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实现最佳的人才组合和人才效益的最大化。科研团队的形式应是一种灵活、开放的,应该是跨院系、跨学校,甚至是跨国界的。要根据科研需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将不同学历层次、职称层次和年龄层次的人才队伍进行合理分布,打破大学传统的科层结构和模式壁垒,淡化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员隶属不同的行政单位的思想意识,确立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的理念,整合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以共同的学术愿景和科研目标为出发点,对团队的人数、入选团队的条件、人员的选拔、职务分析以及团队内部的规章制度等提出原则性规定。

其次,应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多元筹资体系。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高校应建立多元的筹资渠道,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投入,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扶持科研团队起好步:同时团队要积极开展横向合作,争取企业资金的投入,把解决经费问题和达成创新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科研团队研究质量的不断提升。

上一篇: 工程的重难点分析 下一篇: 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价值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