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3: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众所周知,地球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地球上各板块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加之人类为满足生产活动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改造力度,随之也引发了出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地质灾害的控制与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1]。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概述
①地质灾害:受自然界变异和生物活动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现象频频发生,地质灾害是其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其中,其通常是指由于自然地质结构及相应板块的运动,或由于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导致资源,生命和经济损失的一种灾害。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无法提前感受到任何征兆,且地质灾害强度及受灾规模都相对较大,面对灾害时,人们只能尽最大力量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给我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②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结果,通过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在能量和物质基础上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替和流动,最终形成相对平衡的地质环境体系。地质环境有两大特点,一是开放性特点,地球表面各个圈层都与地质环境相关,二是周期性特点,从渐变到缓慢,再到突变和灾变,地质环境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呈现一定周期性的变化[2]。一旦当地质环境处于突变阶段,就很有可能引发出地质灾害。③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两者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地质灾害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构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时,可从地质环境中分析地质运动的规律,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勘查周边地质界线,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②预测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③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及破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等级预案,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相关预警应急措施[3]。(2)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手段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反映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效,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监测预警体系在第一时间利用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为救援、避险争取宝贵时间。地质灾害具体监测预警流程,如下图1所示。(3)建立健全搬迁治理工程体制:当接收到监测预警体系发出的报警时,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分析该区域的灾情,若发现灾害的波及范围较大,危险等级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时,应采取搬迁避让加强工程治理,确保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另外,在治理灾害工程中,应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4)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由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三大特点,因此,为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应利用现有的经济科技条件,建立并整合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及配全应急设备。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第一时间进行准确的应急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达到最少的财物和人员损伤。(5)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技术的能力,对地质灾害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及成因等进行研究,开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模拟和仿真系统,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
(1)构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确保地质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研究,建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工程地质环境的实际质量评价;②地质环境中的工程容量评价;③工程地质环境的功能区分评价;④治理的风险调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范。在对区域地质环境应用的实际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该区域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调查,从而有效分析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使得该地质环境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灾害的发生,(2)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地质环境安全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和工程性质等。加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有利于规避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相关部门应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将人类生产行为与自然改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相关人员在评价环境前需搜集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综合数据提炼出对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并完善,提高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效率;③注重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包括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以及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下,开展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密切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从地质环境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探求出最适合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并落实,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佳茜,王鹏瑞.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23-24.
2地质灾害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2.1麻格沟泥石流(A)麻格沟为雅砻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海拔4702m的剪子湾山,在雅江县城北侧海拔2688m处汇入雅砻江,G318国道沿麻格沟主沟蜿蜒前行。麻格沟流域面积163.78km2,主沟长度17.35km,平均比降117‰,由10余条支沟汇合而成。据调查,麻格沟主沟本身为一条老泥石流沟,沟口可见古老泥石流堆积物,流域内有4条支沟也为泥石流沟。泥石流物源主要来自沟谷和岸坡上堆积的冰碛物、坡残积物和老泥石流堆积物[7-9]。在泥石流堆积物物质组成和粒度分布分析基础上,根据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标准,麻格沟主沟泥石流属于稀性泥石流的范畴,容重约15.5kN/m3。麻格沟曾于1989年6月、1997年7月、2005年8月和2011年7月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暴发频率评判为1次/5~10a[7-9],泥石流体积规模以中型为主。目前泥石流威胁G318国道、雅江兵站的安全运行,但如在极端降雨、多沟群发等情况下,麻格沟存在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并严重挤压雅砻江形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
2.2城北滑坡(B)城北滑坡位于雅江县城北麻格沟与雅砻江交汇处西南侧,滑坡前缘标高2600m,后缘高程2820m,相对高差220m。滑体宽240~360m,长200~220m,厚5~23m,体积约90×104m3。据郑万模等勘查研究[5],滑坡后缘物质组成主要为粉质粘土夹碎石,中部及前缘物质组成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含泥碎石及碎裂岩。滑坡的滑面(带)物质为砂岩、板岩角砾夹粘土,角砾大小一般为2~3cm,平均力学参数值c为15kPa,约22°。滑床为砂岩、板岩,剪出口位于G318国道内侧,比公路路面高2~4m。根据郑万模等计算,城北滑坡在天然状态和含水状态下稳定系数分别为1.07和1.01[5]。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城北滑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但在饱水状态下,滑坡将会复活。
2.3城北危岩体(C)城北危岩于雅江县城北侧雅砻江右岸县城公路(老G318国道)西侧陡崖地带(图2),中心坐标东经101°00'47.5″,北纬30°02'13.9″。危岩体发育斜坡整体坡向75°,影响宽度145m,纵向长28m,相对高差约26m,坡面面积约4.1×103m2,存在发生大型崩塌的可能。由于公路修建切坡影响,斜坡较陡,坡度65°~75°,局部可达85°。坡顶为雅江县城居民住宅区和影剧院等公共设施,坡脚处为县城公路,公路外侧建有大量民房及商铺。危岩带范围内主要发育三叠系上统雅江组中段地层,其岩性主要为灰色中厚层粉砂质板岩夹岩屑石英砂岩,薄—中厚层状,产状165°∠67°,在危岩体中部可见花岗岩脉侵入体。危岩体所在斜坡褶曲、挤压现象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危岩体的东北侧,岩体因褶曲发生明显弯曲变形,总体呈舒缓的S状,局部可见连续的小型强烈褶曲现象,岩体表面产生明显的光滑摩擦镜面及擦痕等(图2)。复杂而强烈的地质构造使得城北危岩体节理裂隙发育,除软弱岩层结构面之外,岩体发育两组节理裂隙,第一组产状为90°∠65°,第二组产状为342°∠35°。采用吴氏赤平投影法分析(图3),表明第一组节理裂隙与岩层界面组合对城北危岩体的稳定不利。在外部振动、暴雨、岩体风化等因素影响下,岩体发生裂缝拉张和倾倒、坠落破坏。根据斜坡危岩体分布的坡体结构特征,结合已发生的崩塌进行反算、类比,斜坡危岩体发生崩塌坠落后,滚石最大水平落距12~14m,危岩崩落到坡脚后继续运动的最大距离可达5~7m,由此推断块石落后将影响到公路外侧。
2.4城南滑坡(D)城南滑坡位于雅江县城南侧的党校西侧,地理坐标为北纬30°01'55.0″,东经101°00'3.7″。滑坡的主滑方向为105°,前缘标高为2620m,后缘标高2940m,相对高差320m,地形坡度为20°~50°,平均坡度35°。从平面形态来看,滑坡呈扁矩形,滑体宽190m,长370m,厚15~25m,总方量约140.6×104m3。滑坡自1994年以来,建筑加载严重,前缘北侧部分变形加剧,有复活迹象,滑坡前缘县党校堡坎错移5~8cm,院坝出现沉降及鼓涨变形,最大垂直和水平位移分别达20cm和10cm,紧邻党校的民房也出现拉裂变形。据郑万模等勘查研究[5],滑坡滑体物质上部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厚7m,中部为含泥碎石,厚8.5m;下部为含泥块石,厚5.5m,粘性土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多。滑床为三叠系上统雅江组中段变质岩,基岩滑床面出现弱—中等风化,产状210°∠80°,滑动面是坡积堆积层与基岩的分界面(图4),滑面形态呈现出中上部陡、下部反倾的特征,中上部滑面倾角30°~50°,中下部倾角10°~20°,反翘部分倾角15°。滑带土为粘性土夹少量角砾,厚0.3~0.7m,角砾表面有摩擦痕迹,呈次棱角状,具一定程度的定向排列。滑带土天然内摩擦角为27°,内聚力20kPa。滑坡剪出口位于斜坡体内,距坡脚90m左右,剪出后滑体呈反翘超覆于冰水堆积物之上,现残留滑舌长约14m。采用瑞典圆弧算法,通过理正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计算表明,城南滑坡在基本荷载情况下,稳定性系数(K)为1.05,滑体基本保持稳定;当滑体饱水后,稳定性系数为1.0左右,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当滑体饱水同时考虑地震作用的情况时,滑坡已处于失稳状态。
2.5城南潜在不稳定斜坡(E)城南不稳定斜坡位于城南滑坡南侧,共涉及3个潜在变形体,自坡顶至坡脚分别为顶部危岩、中部潜在滑坡以及下部的岸坡滑塌。潜在滑坡位于城南大桥西侧土质斜坡体上,规模约为12万m3。在暴雨、地震及后期人类工程活动作用下易沿着岩土基覆面及第四系堆积体内部软弱结构面发生滑动;岸坡滑塌位于潜在滑坡体前缘街道至河岸之间,变形裂缝形态呈不规则曲线,裂缝长度达120m,距街道里侧约4.5m,延伸方向78°~85°,与雅砻江流向大概一致,缝宽0.3~25cm不等,伴有下错,错距一般为2~5cm,最高可达20cm,岸坡滑塌影响区面积约4200m2。调查表明,岸坡滑塌系在雅砻江水位涨落,砂卵石层的细粒充填物随着地下水径流不断被带走,再加上建筑加载而诱发,目前稳定性较差;城南危岩位于潜在滑坡上部陡崖地带,包括2个危岩带,各涉及3个危岩单体和1个岩体破碎带,地面影响宽度约180m。目前,危岩稳定性较差,时常发生崩落,对街道上车辆、行人及街道外侧居民安全构成威胁。
2.6雅江中学背后潜在不稳定斜坡(F)雅江中学背后潜在不稳定斜坡位于雅砻江左岸,总体坡向255°,坡度40°。不稳定斜坡高差约100m,影响宽度约230m,其变形主要表现为坡面孤石的坠落。这些因风化剥落或早期崩塌的块石广泛堆积在雅江中学背后斜坡地带,块度从数十厘米至数米均有分布,稳定性较差,在爆破、地震、强降雨等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滚落。
2.7城东隧道口滑坡(G)城东隧道口滑坡位于雅江县城东侧进出城隧道顶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0°02'01.4″,东经101°01'03.5″。滑坡曾于2001年8月26日发生滑动,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坡体下部部分房屋被推入雅砻江中,坡脚公路被压埋,严重阻塞了G318国道的正常运行。滑坡前缘标高2587m,后缘标高2656m,相对高差69m。从平面形态来看,滑坡呈半圆形(图1),滑体宽110m,长71m,厚约10m,总方量5.5×104m3。滑坡主滑方向为203°,与边坡的坡向基本相同。滑坡地处雅江组中段与雅江组下段的交界处,为一典型的板岩折曲—滑动型顺层基岩滑坡(图5)。滑床基岩为雅江组下段的中厚层岩屑砂岩夹粉砂质灰岩,产状190°∠70°。滑体主要由雅江组中段的薄—中厚层钙质粉砂质板岩夹岩屑石英砂岩以及上覆松散堆积物组成。由于岩层倾角远大于斜坡坡度(30°),加之滑坡区位于雅江向斜翼部,易于剥蚀,强度降低,易变形,它在上覆岩体的重力作用下逐渐向河谷方向产生剪切蠕动,当斜坡下伏的板岩向河谷方向发生剪切蠕动或破坏时,就会导致倾坡外的板理面上的剪应力增大,导致上覆岩体沿这一面产生滑移。由于岩层倾角大于斜坡坡度,前缘受阻,在强大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斜坡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随着上覆岩层沿板理面的滑移,在前缘形成应力集中,岩层向临空方向发展,即弯曲变形,当弯曲形成的裂隙与层面和后缘拉裂面贯通时,坡体失稳,沿着该贯通面滑出。滑坡整个演化模式可归纳为3个阶段:轻微弯曲阶段、强烈弯曲、隆起阶段和剪出面贯通阶段。同时,公路修建造成的切坡过陡和2001年2月发生的雅江—康定地震造成山体松动,是城东滑坡产生的重要外因。目前,城东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滑体下部修建了拦挡墙,进一步滑动可能性较小。但目前残留滑体坡度多在45°~70°,时有碎石自坡上滚落,对坡脚公路上行人车辆的安全构成威胁,加之残留滑坡结构破碎,在暴雨、地震等因素影响下,发生崩塌的可能性较大。
3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探讨
3.1综合防御体系建设综上可见,雅江县城地质灾害稳定性较差,危害严重,建议采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对城区地质灾害进行防御。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降低风险或转移风险,管理途径主要有3种,即降低危险度、降低易损度和灾害保险。在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往往要标本兼治,三管齐下,采取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综合措施[10]。众多学者对我国城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雅江县城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成因、稳定性和风险性评价结果,本文建议雅江县应尽快建立针对雅江县城地质灾害的风险综合防御体系。风险综合防御体系内容应包括五大体系:防灾体系(城镇规划、搬迁避让)、监测体系(降雨监测、崩滑监测、洪水或泥位监测、视频监测、水位监测、工程监测)、抗灾体系(应急排危措施、护坡措施、支挡措施、截排水措施)、报警体系(临界降雨报警、变形加剧报警)和响应体系(组织撤离、伤亡救护、财产抢救、交通保障)。
3.2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根据目前雅江县城地质灾害分布、危害、稳定性、风险程度和防治现状,与目前地质灾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总体原则不同,笔者认为雅江县城地质灾害的防御应遵循“工程治理为主,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雅江县城地质灾害隐患点,着重从工程治理和抗灾体系建设、群测群防和监测报警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防治建议。根据物源分布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建议采用监测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麻格沟泥石流进行综合防治。监测内容包括上游降雨、中下游洪水位和泥位。工程治理措施以排导为主,并对主沟左岸稳定性较差岸坡进行工程支护。对城北滑坡防治,虽然在河流右岸公路下方坡脚处已经修建有挡墙,但从整体来看,公路上方滑坡需进一步防治,建议尽快开展工程治理。对城北危岩体防治,建议在危石清理的基础上,采取“分段治理、主被动防护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即在南侧和北侧采用柔性主动防护网对坡体进行防护,对中部危岩斜坡采用SNS主动网和锚杆稳固相结合的坡面防护工程。同时建议对斜坡坡顶和坡脚处危险区内的部分居民进行搬迁避让,房屋进行拆除,减少坡体上部的加载,并合理规划上部居民的排水、生活垃圾丢弃等问题,防治表水入渗,降低岩体的风化速度。城南滑坡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勘查和初步治理,治理方式为在前部党校院内修建了抗滑桩,滑坡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但目前滑坡体建筑加载现象严重,滑坡前部党校办公室墙壁裂缝宽达5~8cm,建议进一步开展应急勘查和专业监测预警工作,包括滑坡体的监测和抗滑桩的防治效果监测,并安装裂缝报警器等预警设备。另外,在管理好建筑规划和生活排水基础上,建议修建截排水工程。对城南不稳定斜坡防治,建议在潜在滑坡体前缘公路内侧外侧修建抗滑支挡工程,治理段长度约100m;对岸坡滑塌段公路的裂缝进行回填封闭,长度约125m,并对变形区的外侧河岸进行加固,防止河流的进一步冲刷、掏蚀,修建防护堤长度约150m;原用于城南危岩破碎带防护的被动防护网已损坏,已经失去拦挡效用,建议对2个危岩带进行清除浅表松动块体基础上,采用主动防护网、预应力锚索锚固和喷浆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工程治理。雅江中学背后不稳定斜坡下方已经修建有被动防护网,但由于坡高而且十分陡峻,松散块体在崩落的过程中存在弹跳导致被动防护网拦截失效的可能,建议进一步采用坡面防护和锚固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同时加强监测和排危工作的开展。城东隧道口滑坡防治,建议加强监测和灾害管理,对危险区内住户进行搬迁避让,树立警示标示,采用主动防护网等工程手段,对斜坡危险区段进行防护,避免岩石崩落。
加大政策倾斜 支持资源开发
国土资源部结合国家扶贫开发有关规划,在建设用地计划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等方面给予贫困地区倾斜,并要求各地充分考虑农村扶贫开发实际需求,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在编制下达2013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时,适当增加了贫困地区用地计划指标,并要求各地统筹安排好城乡建设用地,按照城镇化发展总体部署,控制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防止大城市过度扩张,合理安排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用地,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在调剂追加计划指标时,对部联系的乌蒙山片区、赣南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湖南省新田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等国家贫困县分别适当安排计划指标支持。
二是在编制下达2013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时,根据农村扶贫开发实际、土地整治潜力等情况,适当增加有关省份的增减挂钩指标,支持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加强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指导,部署开展了江西钨矿和稀土、甘肃钨钼、云南锡钨、贵州遵义锰矿、安徽金寨沙坪沟钼矿等一批重点矿区和重点矿种的专项规划,统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着力推进找矿突破,优化矿产开发利用布局,延伸产业链,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
四是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给予贫困地区倾斜政策,推进建设“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江西赣南钨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一批示范基地,支持矿山企业运用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推进土地整治 提高耕地质量
2013年6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落实有关推进贫困地区土地整治工作的函》,积极组织指导和督促各有关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在扶贫工作的特殊作用,发挥土地整治的扶贫功能,把土地整治作为支持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贫困地区的土地整治。
按照“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工作方式,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统筹安排的原则,以提高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为目标,坚持基本农田整治与中低产农田的改造建设相结合,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工程。2013年,在全国贫困地区安排土地整治项目1735个,建设规模2109万亩,投入资金333亿元,大幅提高了贫困地区耕地质量,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贫困农户收入。
防治地质灾害 保障财产安全
为加大贫困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依据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重要政策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针对贫困地区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实施调查评价工程、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搬迁避让与治理工程,实施范围包括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592个县(旗、市)。
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2-2015年)》,将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别纳入13个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并部署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013年,国土资源部针对重点防护区加大防治力度,在年度切块资金中予以重点支持。当年2月,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趋势研判工作,分析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地质灾害形势,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4月,部下发通知,对防治工作提出总体要求,部署巡查排查、监测预警等重点任务,召开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安排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部署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情况的自查和检查工作,部负责同志和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先后30多次赴重点地区调研指导工作。针对重大隐患点开展应急演练,全国共组织开展演练4668次,参加人数达54.8万人。针对分布于农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组织受威胁群众开展简易实用的演练。针对1月11日云南镇雄滑坡灾害、3月29日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滑坡灾害、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7月10日都江堰山体滑坡、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等重大地质灾害,国土资源部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7月18日,部下发《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原有部署和工作基础上,从即日起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
国土资源部积极研究部署,推进地质灾害易发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防治体系建设。在牵头联系的乌蒙山片区,重点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和找水打井。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按因素法切块部分向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倾斜,其中为进一步帮助云南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同意,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从2013年起连续8年每年安排10亿元,云南省每年匹配10亿元,用于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组织编制了《乌蒙山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3―2015年)》,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乌蒙山片区完成38个图幅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1.7万平方千米,在严重缺水地区打井152眼,建设地下河提水工程6处,实施表层岩溶水开发工程18处,开展12个重点县域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预计可解决1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预计每年拨付项目资金4000万元,三年共计1.2亿元。
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识码: A
基本概况:合肥市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全市常住人口460万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经过不懈奋斗,合肥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010年我国就先后发生旱涝灾害、特大地震、流域性洪水、局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些灾害,不由让人再次深思。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七十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后,加强了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八十年代以来注重了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市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但是森林减少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积和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二、存在问题
灾害高风险区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是灾害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灾害高风险区的开发在中国是不可回避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代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过去我国体制中国家政府部门中直接面对有关防灾减灾的部门不少,比如民政部有减灾委员会,水利部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地震局有相关防灾减灾机构,国土部又负责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农林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自然灾害防治,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发各的文件,各统计各的数据,各组织各的行业开展工作,于是乎基层政府应接不暇。比如这次地震,各个部门为了显示自己所做了很多工作,很重要,先后派出多路工作组下基层,基层的政府群众除了要组织抢险,还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上级领导,可谓苦不堪言。这些在现实中存在的体制不畅、政出多门的现状,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地步。按照一个部门负责一件事情的原则,有利于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利于各专项经费的直接下达,避免多渠道、多环节、多层次的弊端,有利于建立综合、专业性防灾减灾预备队伍,有利于突发特大灾害后第一时间依靠庞大的国家机器(军队)投入抢治,有利于专业性人员的培养,总之,我们认为成立国家级专业防灾抗灾减灾委员会,是进一步进行机构改革和精兵简政、全面行使政府职能和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大势所趋。
三、建议与措施
一要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要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三要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是灾害管理是市政府、有关单位与社会集团为防灾、减灾所进行的一系列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干预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总和,贯穿防灾活动的全过程,是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中枢。政府部门临时性协调机构下设常务性行政办事机构、可以依托的灾害信息管理机构和从事宏观灾害管理研究的专家组织,对负责统筹规划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机构,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其管理权限和保障这些权力实施的各种措施,加强中央政府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支持和管理上的直接参与,协调解决流域治理中地方行政区域间的冲突,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和监督职能;制定提高行政领导灾害管理水平的培训计划,形成制度,长期实施,健全灾害调查、评估与统计的组织管理体系;
五是防灾减灾体系是人类社会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抗御、承受灾害的能力,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灾害管理、防御、救援等组织体系与防灾工程、技术设施体系,包括灾害研究、监测、灾害信息处理、灾害预报、预警、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系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改革创新、破解难题,预防为主、系统治理的原则,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实现巩固提升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应急能力、显著提升队伍素质为目的,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补齐应急工作短板不足,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
1.建立完善安全技术服务和隐患排查专家库。建立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隐患排查专家库,完善专家管理办法,落实专家工作待遇。
2.持续开展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结合行业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完善专业化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企业照单管理、部门照单监管,违法照单处罚,实施精准治理。进一步强化抽查检查,通过“双随机”、“明查暗访”等方式,聘请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随机抽查检查。
3.建立安全隐患双重交办双重督办制度。对督查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向生产经营单位交办的同时,向直接监管部门交办;在督办生产经营单位整改安全隐患的同时,督办直接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情况。对安全隐患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罚,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责问责。
4.建立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考核评估机制。将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对各单位实行考核通报和责任追究。对本行业领域专业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专家(组)、第三方机构履职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整治情况等开展评估,作出评价结论,对不严格履职的专家和第三方机进行动态调整,推动专家和第三方机构认真履职尽责,支持帮助生产经营单位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二)建设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
5.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行业主抓、部门监管、企业落实”的原则,采取示范引领、包干负责、专家指导、送教上门、奖惩激励等方式,持续拓展和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攻坚活动,聚焦发力,久久为功。
6.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理念,形成覆盖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安全文化体系。积极发挥安全文化的渗透引领作用,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7.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健全并严格执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开展常态化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企业员工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对新录用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将外包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纳入本企业培训工作当中,做到不考核合格不上岗作业。
8.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的安全生产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覆盖所有岗位和全部操作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
9.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结合企业特点,狠抓科技强安行动,引导企业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的落后产能,积极探索、使用符合企业实际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简便的智能化程度设备设施,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非煤矿山企业要推进地面生产生活设施改造和“五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要推进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不断减少高危场所现场作业人员,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从本质上提高设施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安全运行。
10.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企业班组安全建设,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积极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安全风险辨识,落实管控责任。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整治隐患。强化危险性作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
(三)建设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设施体系
11.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程。统筹推进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移民搬迁、应急救援中心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等重点工程。
12.全面开展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开展全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重点开展道路交通、生产经营单位等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和重点区域灾害隐患排查,配合建立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研究确定地震、地质、水旱、气象等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
13.加强事故灾害防护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快实施乡村公路和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14.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各单位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按本质安全体系要求建设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安全生产“三同时”落到实处。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造更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加强安全设施维护保养,督促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和企业接入消防物联网,签订消防维保合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四)建设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
15.完善应急指挥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各类事故灾难应急指挥机构,厘清和应急管理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决策机制。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修订完善行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推进应急预案演练向实战化、常态化转变,提升演练质量和实效。强化应急协调联动能力,建立健全应急联席会议、需求专报、情报会商、协同指挥等制度,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协同指挥演练,增强应急协调联动能力。强化事故灾害信息管理,完善事件信息报送程序。
16.提升现场应急指挥能力。强化一线专业指挥员的培养,建立各类事故灾难应急处置一线专业指挥员制度,赋予专业指挥员全权处置职责。
(五)建设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17.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本行业领域救援力量,组建县级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地震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工程抢险、物资运输、道路抢修等专业应急队伍,配备满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需求的应急人员、技术力量、应急装备,提升专业救援和综合保障能力。坚持专业能力建设与综合能力建设相结合,加强应急救援专业装备配备,组织实战化拉动演练,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优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布局,提升救援队伍“一专多能”救援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18.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运输企业建立微型消防站,并实现区域联防联动。
(六)建设全民性的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体系
19.拓展安全防灾宣传方式。通过客运站场显示屏、开设专栏、“两微一端”等方式,宣传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应急知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全县新型应急管理体系,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有效举措。县交通局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细化考核项目,加大考核权重,确保应急体系尽快建立,应急能力稳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同时,积极将应急管理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
(二)加强协调配合。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行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同时,加强与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民间救援组织的沟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中图分类号] TV213+X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22-05
[作者简介] 黄浩森(1985 ― ),四川成都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工业与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环境经济;杨会改(1988 ― ),河南许昌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工业与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环境经济。
特大型城市具有人口大量积聚、经济基础雄厚、产业密度较高、资源消耗高等特点,由于快速发展的需求和地域的局限,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生态破坏显著、水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对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安全是特大型城市维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水安全,是特大型城市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研究方向。
一、特大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成要素
目前,关于城市水安全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尚无统一的规范化定义。根据相关研究,本文将城市水安全理解为水资源影响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水资源安全、城市水环境安全与城市水旱灾害安全的有效统一。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可以理解为能够系统性保障城市水安全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体系。
(一)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现状评价
国内外已有较多文献关于城市水安全的评价,定量研究大多是通过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集对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人工神经网略、虚拟水理论和水贫乏指数等方法,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城市水安全的评价结果。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系统比一般城市更为复杂,因此在构建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弥补一般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软性”指标(如水利投资等)和灾害指标缺乏的不足,在进行城市水安全评价时,更应注重各指标权重赋值的客观性,可考虑采用改进的联合国DPSIR模型进行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在总体把握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为了科学精确地查找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提取主因子,确定出对特大型城市水安全影响较大的因子。
(三)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的制约问题分析
根据确定的主要影响因子(各主因子)历年变化情况、城市自身发展的新趋势和要求,分析得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的主要制约问题。最终结合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的制约问题,即可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构建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
二、特大城市水安全评价
(一)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改进的DPSIR模型,结合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内涵,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标准化处理
选取2010~2015年成都各指标情况进行分析,指标数据来源于2011~2016年《成都市统计年鉴》、《成都市水资源公报》和2010~2015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为了消除评价指标的量纲和属性的影响,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对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无量纲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当指标xi为正效应时,Xi=[ xi-min(xi)]/[max(xi)-min(xi)];当指标xi为负效应时,Xi=1-[ xi -min(xi)]/[max(xi)-min(xi)]。其中Xi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min(xi)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序列中的最小值;max(xi)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序列中的最大值。
(三)成都城市水安全总体情况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模型和原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成都水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和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以旋转后的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分,得出2010~2015年成都水安全综合得分情况,从表2看出评价期成都水安全总体情况有所改善。
三、特大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对2010~2015年成都城市水安全的SPSS分析结果,按照因子提取中主成分法默认的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当提取到五个主因子时,解释的方差贡献率(见表3)达到100%,说明新的五个主因子完全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以此五个主因子分析可大大减少原始数据的复杂性。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见表4)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F1)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GDP增长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用水总量、人均生活用水量、第一产业用水率、生态用水率、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人均GDP、人均水资源量、城市化率、用水普及率、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主要反映的是水资源量和用水方式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水的生产和供应投资、各类蓄水工程蓄水总量、生活自来水供水率,主要反映的是供水的影响,可以解释为供水安全因子;第三个主因子(F3)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水质监测断面达标比例、城区污水处理率,主要反映的是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环境安全因子;第四个主因子(F4)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降水量、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反映的是对洪涝自然灾害的治理能力,可以解释为洪涝灾害安全因子;第五个主因子(F5)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水利管理投资,主要反映的是水安全管理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安全管理因子。
从表3中可以看出,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因子(F1)的贡献率为56.87%,供水安全因子(F2)的贡献率为14.14%,水环境安全因子(F3)的贡献率为10.46%,洪涝灾害安全因子(F4)的贡献率为10.39%,水安全管理因子(F5)的贡献率为8.14%。此五个因子可以看做是成都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特大城市水安全保障的
约束问题
根据五个主要因子在2010~2015年得分的变化情况和成都发展趋势的要求,成都城市水安全保障的约束问题有五个。
(一)水资源短缺问题严峻
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因子(F1)的贡献率为56.87%,水资源与用水安全因子是成都城市水安全保障最重要的影响因子。2013~2015年因子得分逐渐减小,说明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压力逐渐增大。2015年成都人均水资源量452立方米,已经低于世界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标准,主要表现为工程性缺水、区域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配置性缺水问题,河道生态用水量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已经不足。特别是成都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及临空港经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0年,仅天府新区水资源缺口将达约3.42亿立方米。
(二)供水安全保障压力大
根据供水安全因子(F2)历年得分情况,2011年后,得分情况逐渐减少,说明成都供水安全保障压力逐渐增大。目前,成都供水水源较单一,中心城区和多个区(市)县、乡镇饮用水源均来自岷江,集中饮用水备用水源不足,应对水安全突发事件能力较为薄弱。历年来成都供水投资并未有大幅度增加,加上水资源开发强度已达80%,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水资源开发警戒线,各类蓄水工程的容量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水环境安全保障仍需增强
根据水环境安全因子(F3)历年得分情况,成都水环境安全并未有太大改善。根据水质监测数据,成都水环境总体质量有所改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新的水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水环境治理压力不断增加,水环境安全保障能力仍需增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成都河道形态受到影响,部分河渠的灌溉、景观功能消失,仅剩下区间排洪功能,另有部分河渠演变为纳污通道,特别是中心城区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大于纳污能力,加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缺乏,黑臭河道沟渠治理难度较大。
(四)洪涝灾害安全保障责任重大
根据分析结果,2010~2015年成都洪涝灾害安全因子得分逐渐增加,说明洪涝灾害安全保障能力逐渐增强。但是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下垫面硬化和热岛效应加剧,在遭遇极端天气和强降雨的情况下,内涝威胁仍然存在。另外,成都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东缘,西部龙门山和东部龙泉山区存在多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十三五”时期,成都提出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对城市整体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主要江河堤防防洪和山洪地质灾害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五)水安全管理能力仍需提升
成都水安全管理因子(F5)历年得分并未明显改善,水安全管理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成都水利管理投资额历年变化不大,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适应,水安全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以及金融资本吸引力不强,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渠道尚未形成。
五、特大城市水安全
保障体系构建思路
(一)高效集约的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设城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体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加强需水管理,推进重点领域节水,实施高效农业节水行动,推广应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工业节水,结合《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工作,确定全市高耗水行业企业名单及产品名单,制定并完善成都高耗水行业的取水定额;对不达标的城镇供水管网进行更新和改造,使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下;建设海绵城市,增加对雨洪等资源的利用率。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和节水型社会载体创建,培养公民节水意识,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高效集约的节约用水保障体系。
(二)安全优质的全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依托现有供用水格局,构建完善的全域供水保障体系。以增强本地水、提高过境水、扩大非常规水利用为主要手段,建设供水水源工程,增加全域供水能力、优化供水结构。推进自来水厂和配套供水管网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建设,完善“中心城区集中供水、近郊区水量补差、远郊区自成体系”的全域供水格局。加强饮水安全体系的建设和监管,通过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强化水厂生产运行监管,加密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的供水水质安全保障。
(三)和谐生态的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核定成都 “河、湖、库”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构建合理的城市水网体系。开展河湖湿地水生态修复,构建城市生态圈,增加水面面积和蓄水能力,提升水生态品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污水处理厂网建设标准,新建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排水w制。提升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采取截污控源、治理内源,活水循环、清水补给,净化水质、生态修复等措施,对城市黑臭水体实施综合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和河流生态,实现城乡水环境治理由流域治理向全域治理转变,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四)完备可靠的防汛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综合采取堤防建设与河道疏浚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整治江河与综合利用相结合,防洪工程建设与洪水资源利用相结合,防洪达标与景观环境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措施,使全域的江河洪水、城市内涝、山洪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充分利用水库工程、防洪工程作用,建立全河道防洪治理体系;分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加城市建成区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率;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扩展城区暴雨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山洪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构建 “一城、两江、三区、五河、七镇”的全域防洪总体布局,形成覆盖全域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五)良性发展的新型水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全面推行“河长制”,设立总河长领导下“三级党政、四级管理”的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管理体系,推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及堤防管护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江河湖库科学治污、有效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水安全保障投资供给侧改革,探索拓宽水安全保障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积极发展PPP等新型水安全保障项目融资模式。强化水安全管理科技创新,加强先进实用水安全管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鼓励建设水安全管理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专门机构,搭建水安全管理科技信息平台,推动信息化与水安全管理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陈雷.新阶段的治水兴水之策[J].求是,2013(2):56-58.
[2]谢中起,吕明丰,龙翠翠.浅谈当前城市水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绿色大世界,2007(Z1):83-84.
[3]洪阳.中国21世纪的水安全[J].环境保护,1999(10):29-31.
[4]成建国,杨小柳,魏传江等.论水安全[J].中国水利,2004(1):21-23.
[5]陈绍金,施国庆,顾琦仪.水安全系统的理论框架[J].水资源保护,2005(3):9-11.
[6]张翔,夏军,贾绍凤.水安全定义及其评价指数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5(3):145-149.
[7]刘梦,姜世中,王芳香.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成都市水安全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1):78-81.
[8] Hanne S,Lars K P,Dale R,et al. Discursive bia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ramework DPSIR[J].Land Use Policy,2008(25):116-125.
[9]黄玉宝,徐刚,王虎.基于熵权法的重庆市水安全时间变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127-133.
一、贯彻执行《条例》,积极推进《规划》实施
(一)把《规划》实施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研究制定农业重大政策和决策时,要充分吸收和采纳《规划》的有关内容。同时,把落实《规划》与实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市发展改革、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气象、科技、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把实施《规划》与实施本部门的专项规划协调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规划》实施网络,保证《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市发展改革委是全市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贯彻执行《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加强对全市农业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的主要职责,应定期开展全市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工作。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对所辖领域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及其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并根据综合管理部门的要求开展分析评价工作。
(三)依法建立“三项制度、一大体系”。按照《条例》规定,建立农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综合评价制度,对全市农业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期调查、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价。建立农业自然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凡是对农业自然资源可能产生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都要开展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工作,并将其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查与论证的主要依据。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督促项目业主开展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并组织开展对评价报告的审查,确保基本建设项目对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建立农业自然资源重点保护山区和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障制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对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建立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共享体系,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要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合力建设农业自然资源信息网络,实行信息共享,提高资源信息利用率。
二、优化区域布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一)以《规划》为指导,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通过对农业功能结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各地要按照《规划》提出的建设5大功能区,21个产业带的农业总体布局和形成杭州湾南岸绍虞平原都市农业、曹娥江两岸特色农业、浦阳江两岸优势农业三块产业集聚区和龙门会稽山地、天台四明山地两大生态保护区的“π”形农业综合开发新格局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找准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优势和拳头产品,积极投身于现代化的产业带建设,做强做大农业区域特色经济。
(二)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区域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
1.绍虞平原都市农业发展区,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休闲、文化娱乐型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成全国和全省重要的特色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供应中心,建成杭州湾南岸农产品物流中心;
2.浦阳江河谷丘陵优势农业开发区,要努力建设成为*市粮食、畜牧、水产等重要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发展形成珍珠、供港猪、蔬菜等外向型农业特色区块,培育成全国淡水珍珠养殖、加工交易中心;
3.会稽、龙门山地自然生态保护区,要建设成为*市良好的生态屏障和集休闲观光、避暑度假、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发展形成茶叶、香榧、笋竹、毛板红板栗等名特优产业群;
4.曹娥江河谷丘陵台地特色农业开发区,要建成*市无公害和绿色粮油、蔬菜、优质生猪、禽蛋、水产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珠茶、长毛兔、小京生、白术、蚕种、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培育成全国长毛兔良种繁育基地和供应中心;
5.四明、天台山地森林生态保护区,要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恢复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控制水土流失,建成曹娥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培育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与旅游农业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产业。
(三)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要确保全市18万公顷基本农田总量平衡,保护和建设好12.7万公顷标准农田。切实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在全市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75万吨上下,保证年粮食生产总量85万吨以上,粮食自给率达到45%以上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扶持茶叶、水产、畜禽、蔬菜、花卉、笋竹、干鲜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打造“绿色茶都”、构建“花卉强市”、提升“珍珠之乡”、创建“蔬菜大市”,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三、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一)建立稳定增长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一要加快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支农支出每年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水平。二要认真执行国发〔2004〕8号文件,按照各县(市)不低于土地出让金平均纯收益的15%部分资金,切实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三要充分发挥国家支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鼓励引导各方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物质条件。
(二)加强水利建设。以加强农村人畜饮水、灌区节水改造、水土保持、农村水电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龙头,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千万亩十亿方”和“千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解决好农村生活生产用水,改善农村水环境。到2010年,环杭州湾标准海塘达到100—300年一遇,各县(市)新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重要建制镇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平原、虞北平原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以上,排涝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并要突出解决内涝问题。病险水库基本得到除险加固。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面改善和解决100万农民饮用水水质条件。
(三)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健全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把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规划》实施的重点内容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增加投入,提高建设水平,并通过整合,把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农田建设与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到2010年,全市建成标准农田12.7万公顷,新改造中低产田5万公顷,全面提升地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四)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要求,通过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和完善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加强海涂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认真抓好林业迹地更新改造,加强封山育林工作等,积极推进全市13.3万公顷生态公益林建设。
(五)加强农业抗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以加强气象、水文、防汛的现代化建设和动植物疫病及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气象自动监测和水利信息化网络建设;开展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加强山区小流域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重点农区的防灾抗灾工程建设;制定台风、干旱、洪涝、寒潮、阴雨等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预案;完善森林防火,环境污染伤农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农业抗御各种灾害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四、依托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建设,提升农业科技的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建立以国家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企业、社会多元化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到2010年,力争在提高粮食单产、动植物品种改良、农业节本增效、农产品加工增值、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农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平均达到9年。加快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现农技推广零距离。通过农村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和科技信息网建设,加速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二)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以开放的思路拓展农业、以市场的手段经营农业,提高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一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重点发展茶叶、珍珠、供港猪、长毛兔、绍鸭、优质稻米、蔬菜、花卉、名果、竹笋等10个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提高产业化水平;二要按照“扶大、扶特、扶优、扶强”的原则,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建成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100家,其中超亿元50家;三要加快农产品市场与杭州湾南岸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集中发展一批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推进“农改超”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营销大户和现代流通网络,振兴农产品市场与物流业;四要深化开放型农业,力争在外建基地、外引资源、外拓市场和外向创汇上有新突破,促进农业跨区域、跨行业发展。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农产品自营出口达到7.5亿美元,外建基地面积400千公顷以上。
(三)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根据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开发推广循环农业高新技术和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要通过安全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实施保护性农业耕作技术和高效节水综合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实现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创新;二要通过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以沼气、太阳能为核心的,与农村废弃物的生态化处理密切相结合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实现农业废物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创新;三要通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及源头污染防控技术,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和农村河网水系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实现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水体生态修复模式创新;四要通过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和废弃土地复被,土壤培肥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实现农村土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创新;五要通过延伸产业链,加强农产品加工中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洁净化生产模式创新。
五、加强资源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核心,建立优势农产品保护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功能定位和农业发展要求,建立以粮油、蔬菜、淡水鱼、畜禽等为主要内容的5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保护区:绍虞平原的粮、油、渔、鸭产业带,种子种苗产业带;浦阳江河谷区的粮、菜、渔、畜产业带;曹娥江河谷区的粮、渔、畜、禽产业带,粮、菜、花卉、长毛兔产业带。
(二)以名优特产品为重点,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带保护区。根据*市农业资源优势和市场预测,建立10个特色农业产业带保护区:绍虞平原海涂的特种水产产业带;浦阳江河谷区的珍珠产业带;会稽、龙门山地的食用笋、竹制品产业带,香榧产业带,名优茶产业带;曹娥江河谷丘陵台地区的茶桑、果蔬、小京生花生、白术产业带;四明、天台山地的毛竹、板栗产业带,名优茶产业带,桃形李、花卉产业带,花卉、杨桐柃木产业带等。
(三)以生态市建设为目标,建立农业自然生态保护区。根据农业自然资源功能定位和农业生态建设的需要,建立19个农业自然生态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的镜湖湿地公园,曹娥江口候鸟湿地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的鉴湖自然山水风景区,汤浦水库水源涵养区,东白湖水源保护区,南山水库风景名胜区,沃洲湖风景区,石壁水库水源保护区,钦寸水库水源保护区,隐潭水库水源保护区;属于风景名胜区的兰亭风景及水湖涵养区,会稽山(平水江)风景区,五泄、斗岩风景区;森林公园有兰亭国家级森林公园,诸暨枫桥森林公园,香榧森林公园与种质资源保护区,嵊州金庭生态景观林区,新昌天姥山森林公园,新昌罗坑山森林公园等。
六、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合理调整村庄社区空间布局。根据*市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以“百村小康示范,千村改造整治”为龙头,以县为单位编制和实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形成一般建制镇——中心村——自然村三级农村居住区空间布局。通过城中村改造和撤并小型村、帮扶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等优化村庄布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与城镇联网对接。争取到2010年,完成行政村撤并工作,把城中村改造建设成为城市新社区,把50%左右的其它行政村改造建设成为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新农村。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沪高速公路横贯县境,长江及其一级支流澎溪河、汤溪河、磨刀溪、长滩河纵横切割,形成了“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云阳县辖42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3649km2,耕地面积6.30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46万hm2;总人口13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1万人,占总人口的86.2%,是移民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因三峡工程兴建,云阳县动迁人口超过17万人,综合实物淹没指标占重庆市的1/8,相当于湖北省淹没指标的总和。按照“加快”和“率先”的要求,围绕建设“渝东北开放重地”的总体目标,抓住“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城乡统筹和库区移民开发、对口支援等机遇,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生态兴县、开放强县“五大战略”,云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1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3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198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9亿元,年均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亿元,年均增长18.2%;第三产业比重由31.3∶31.5∶37.2调整为27.4∶35.4∶37.2;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年均增长48.5%。
2云阳县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阳县紧紧围绕“农业稳县”战略,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云阳县粮食总产43.45万t,油菜总产1.25万t;养蚕4.79万张,产茧142万kg;水果总产12万t,蔬菜总产32.05万t,水产品总产0.78万t,年出栏生猪80.99万头、山羊37.13万只、牛3.1万头,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云阳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8亿元,年均增长6.7%,农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5553元,同比增长25.7%。
2.1粮食生产基本稳定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和抗灾减灾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及配套增产技术,重点抓好上坝乡万亩粮食示范区建设,但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呈逐步下滑趋势。2011年,云阳县粮食种植面积9.94万hm2,总产量43.45万t,分别比2010年增加0.09万hm2,0.43万t,增加0.9%,1.0%,全县人均粮食(按农村人口计算)378kg。
2.2特色产业亮点凸显云阳县围绕建设“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目标,按照“建基地、突特色、树品牌、兴产业、保供给、促增收”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建设了标准化柑橘果园1.53万hm2、密植桑园0.4万hm2、优质粮油基地2.0万hm2、城郊商品蔬菜基地0.05万hm2、标准化茶叶基地0.07万hm2;利用云阳县养殖水面宽、鱼类资源丰富的优势,库区生态渔业发展开始起步,带动了渔民增收致富;坚持走加工带养殖连市场的路子,着力实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全县已发展5000头以上肉牛生态养殖小区12个,万只山羊生态养殖小区17个,全县从事牛羊养殖的农户达到15万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扶持培育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初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着力破解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7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大力打造“相思茶”、“巴阳峡”脐橙、“凤凰”及“云三增”大米、泥溪黑木耳等农业特色品牌,有效地带动了茶叶、柑橘、粮油等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2.3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在坚持稳定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切实搞活土地经营权,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截止2011年底,云阳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2.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61%,涉及农户13.82万户,占全县承包土地农户(28.59万户)的48.34%;规模经营面积0.9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93%,3.3hm2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304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大力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2亿元。
3云阳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耕地资源约束较大三峡工程的兴建,云阳县共淹没高产稳产耕园地0.32万hm2,剩下的多为瘠薄坡地,中低产田土面积占耕地的72%左右,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53万hm2,坡度大于10度的中低产土2.93万hm2。加之退耕还林、城镇化建设、交通建设等因素影响,农村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云阳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05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部分移民后靠安置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据调查,云阳县农业安置人口中,人均耕地0.03hm2以下的占24.7%,0.03~0.05hm2的占17.6%,移民人均耕地比全县农村平均水平低近40%,例如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巴阳镇巴阳村移民居民点人均耕地只有0.01~0.02hm2。
3.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云阳县坡耕地面积大,农业投入不足,水利等农业基础条件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云阳县现有水利工程9145处,蓄引提水能力10868万m3,有效灌溉面积1.69万hm2,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6.8%,其中稻田1.54万hm2,占全县稻田面积62.48%;保证灌溉面积0.60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49%;旱涝保收面积0.35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49%。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服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
3.3粮食安全存在隐忧云阳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粮食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粮食生产面临自然、市场等风险,比较效益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为老人,现在的农业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老人农业”。老人们接受新技术能力弱,农业生产仍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较低,稳定粮食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云阳县粮食基本摆脱了供给偏紧的局面,因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品质差的粮食销售困难,价格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造成农民粮食储备较少,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粮食安全。
3.4特色产业发展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甘蔗、苎麻、蓑草、佛手等传统农业增收骨干项目逐渐萎缩,有的已淡出市场。近年来,云阳县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重点培育柑橘、蚕桑、蔬菜、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库区移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恢复重建工程量大、投资大,农业特色产业远未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业特色品牌少,农村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
3.5农民增收面临困难近年来,云阳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生活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目前,云阳县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1)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2)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刚刚起步,尚未做大做强;(3)乡镇企业和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4)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弱,加之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受到一定影响;(5)地方财政困难,农村建设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3.6农村改革政策乏力少数农户因村组二轮延包尚未完善和承包纠纷等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完全落实。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存在农户间私下口头约定,没有签定文字协议,签约主体与流转主体不一致等问题。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稳定难,缺乏对种植大户和企业业主等“买主”农业经营能力资格审查和评估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对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流转业主一旦经营上出现失误,无法履约,常常给参与流转的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云阳县发展农业的思路与目标
4.1实施科技兴粮,保证基本自给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结合库区农业生产实际,云阳县粮食生产应遵循“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挖掘生产潜力,保证基本自给”的基本思路,以农田保护性耕作、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建立主要农作物高产示范片,以点带面,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和抛秧、地膜玉米、秋洋芋稻草覆盖栽培等增产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hm2以上、总产稳定在43万t以上。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进粮油作物结构调整,搞好粮油作物专用品种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提高粮油产品优质率、商品率。
4.2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抓住库区产业扶持、城乡统筹发展等机遇,发挥资源、环境、区位等方面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围绕建设“牛羊大县”和“柑橘大县”目标,大力培育柑橘、牛羊2个主导产业。今后5年,在“一江四河”流域的24个基地乡镇建成柑橘面积达到2.0万hm2,产量达到30万t;大力推进牛羊、生猪产业化工程,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16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130万只、出栏70万只;肉牛饲养量达30万头、出栏12万头。切实抓好蚕桑、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培育农民增收骨干产业,保障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全县养殖水面达2.03万hm2,其中“一江四河”水面达1.24万hm2,发展生态渔业条件优越、潜力巨大,要按照“环境优先、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推行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大水面天然渔场开发、山溪生态流水养殖开发、休闲生态渔业等4种模式,加快生态渔业发展。要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农业特色品牌,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提高市场占有率。
4.3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能力整合库区产业发展、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以工代赈、移民后期扶持、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努力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利用先进的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建设农村生态家园。
4.4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经营机制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和代耕等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到2016年云阳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度达到35%以上。积极指导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每年新培植5~7个农业中介组织,带领农民闯市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5云阳县发展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5.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云阳县是国定的贫困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建议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库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2支持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对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研究制订有利于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云阳县柑橘、牛羊主导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以及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培训基地,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1.2趋势
第2次遥感普查结果表明,经过近年来的综合防治,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程度有所减轻,但从全国来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总体来看,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目前,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沙漠化也呈扩展趋势。据最新的卫星遥感图片显示,在我国的北方,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一条东西长约4500km,南北宽约600km的黄色带正在扩展。从治理上看,全国367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中,亟待治理的有220万km[2],还有2666.67万hm[2]坡耕地要改造。长江上游、黄河中游、风沙地区、黑土地等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如果按照现在的治理速度和技术水平,要半个世纪才能初步治理一遍。更为严重的是,在土石山区、石灰岩地区、黑土地以及一些人口密集的水土流失区,如果不能尽快治理,人们就有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2危害
2.1导致耕地减少,质量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约266.67万hm[2],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以上。每年流失的土壤,相当于在流失的耕地上刮去1cm厚的沃土。在自然状态下形成1cm厚的土层需要120~400年,这也就意味着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20~400倍。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日渐贫瘠,土地生产力大大下降。资料显示,全国4200万hm[2]坡耕地和666.67万hm[2]风蚀耕地,平均每年要流失土壤30~150t/hm[2],全国每年至少有50亿t沃土付之东流,上亿t氮、磷、钾养分随之流失,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化肥用量。在干旱和半干旱的“三北”地区,由于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鄂尔多斯草原沙漠化面积由50年代初的66.67万hm[2]扩展到80年代初的400万hm[2],已占到该草原面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方沙化面积已扩展到20万km[2],潜在沙化面积达16万km[2]。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随着对耕地资源的破坏,直接造成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和粮食单产的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2.2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水旱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淤积河床,降低江河防洪能力。黄河年输沙量达16亿t,成为世界河流输沙之冠,其中4亿t淤积在下游,形成千里悬河。长江也日益混浊,每年进入中下游的泥沙达5.3亿t之多。湖南洞庭湖每年游积泥沙约1.2亿t,湖面已由50年代的4350km[2]减少到2690km[2]。湖北省的湖泊面积20世纪80年代比50年代减少61%,50年代初期湖北有332个面积在333hm[2]以上的湖泊,现在只有125个,总面积为2520km[2]。建国以来,泥沙淤积水库、塘堰达220亿m[3],等于损失上百个大型水库,影响农田灌溉和城乡供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自然灾害的种类多、频次高、强度大、影响广。建国以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25000多亿元。年均灾害损失约占年均GDP的3%~6%,占财政收入的33%左右,高出发达国家几十倍。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灾害是最严重的。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因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总损失的40%以上。
目前,我国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国民生产总值处于江河的洪水水位之下,泥沙淤积造成“悬河”增多,有20余万km江河堤坝一旦遇到大的洪水灾害其后果不堪设想。
2.3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贫困,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86年的9790.06万hm[2]减少到1999年的8953.57万hm[2],减少0.7%,10多年来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时起时落。目前西部的生态环境正呈现出由系统结构破坏向整体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
目前,全国4200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国家扶持的贫困县307个,农村贫困人口达2300万,一些地区已形成“越垦越究,越究越垦”的恶性循环。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沙漠化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和边疆区,水土流失在加深贫困程度的同时,也扩大了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据调查,沙漠化危害严重的西部地区1995年农村人均产值101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为东部地区的1/5。在水土流失地区,尽管国家已为扶贫工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恶劣的生态环境很容易使扶贫的成果丧失,一场旱灾就会使许多刚摆脱贫困的群众再次陷入困境,一场不太剧烈的山洪就可以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棚圈3300多间,有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宁夏由于沙漠化导致搬迁的生态难民就有100多万,青海已搬迁了20多万生态难民。
据中科院的研究表明,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排序中,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云、贵、川、青、甘、陕、鄂七省(区),除湖北排在第15位外,其他6个省全部排在倒数10名之列。
2.4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全国有60余座市镇常年受到滑坡、崩塌的侵扰,50余座市镇受到泥石流的侵扰。1998年,全国发生各种不同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约18万处,其中规模较大的477处,死亡1573人,受伤1万多人,毁坏房屋5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70亿元。2000年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暴风雨集中,引发大量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死亡人数达1080人。西部地区最为严重,死亡787人,占全国的73%。易贡藏布扎木弄沟发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山体滑坡,历时10mim,滑程约8km,高差3330m。滑坡造成交通中断,4000多人被困,1万群众遭受洪水威胁,经济损失达1.3亿元以上。
2.5严重影响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我国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和国防要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北方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大中城市,受风沙危害严重。北京北部的坝上地区,近9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39.9%,浑善达克沙地近7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93.3%,风沙仍在紧逼北京城。全国有1300多km铁路、3万km公路、数以
千计的水库和5万多km长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经常受到沙漠化危害。建在沙化地区的榆林城,曾因风沙而三迁城址;湖北三峡秭归县城,也因滑坡而三迁城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皮山、民丰2县城,因风沙危害2次搬迁,策勒县城3次搬迁。
3原因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中,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因素。
3.1自然因素
3.1.1土壤条件
纵观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土壤都是极易被冲刷的土壤类型。黄土高原的黄土为粉沙质土壤,土体疏松,易被水分散,抗冲刷能力极弱;西南地区的紫色土由紫色页岩、砂岩和砂页岩形成,易于分化,土体疏松,侵蚀严重;南方的红壤、黄壤地区及赣、湘、浙等省的土壤主要为红色粘土和石灰质土,土质粘重,透水性能差;鄂、闽、粤等地的土壤主要是由花岗岩、片麻岩分化而成的岩石土,土质粗糙,易于侵蚀。
3.1.2降雨强度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季风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且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降水多,强度大,易于形成暴雨,这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据对江西兴国县的观测资料表明:在降雨量(20.5mm)和坡度(33°)相同的条件下,降雨强度为82mm/h的径流量与冲刷量分别为降雨强度4.2mm/h的32倍和17倍,即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水土流失量也在增加。我国黄土高原地区,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90%。
3.1.3地形地貌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地形地貌条件比较差。据对陕西城固县的测试表明:大于35°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模数为每年1.4~2.6t/km[2],是30~35°水土流失模数的2.9倍,25~30°的4倍,25°以下的7.5倍。可见,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加剧。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沟深坡陡,缓平地只占土地面积的1/5。据不完全统计,黄土高原地区长度为500m以上的沟谷达27万条之多。长江流域则更是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层瘠薄。这些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3.2人为因素
3.2.1植被破坏
在正常条件下,植被如果不受到外力的破坏,一般多生长茂密,植被覆盖率可以很高,即使在50~60°以上的极陡坡地和抗冲刷能力很弱的土壤上,在暴雨时也很少形成强水土流失。一般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模数相当于林地的10倍,相当于荒山和其他用地类型的3~6倍。植被覆盖率低,则径流系数就大,水土流失就强。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砍伐,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仅为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5。
3.2.2过度放牧
草场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植被,但由于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场资源的严重退化,由此也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万头(只)。据统计,北方部分地区草场超载率高达50%~120%,有的甚至高达300%。目前我国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1/3,其中,内蒙古6359万hm[2]可利用草地中,退化面积已达3867万hm[2],占可利用草原的60%。内蒙古草原的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cm下降到目前的25cm,产量由60年代的1635kg/hm[2]下降到80年代的645kg/hm[2]。新疆和甘肃的草场因过度放牧导致退化的面积已分别达63.6%和87.8%。
3.2.3陡坡开垦
由于人口和粮食的压力,以增加粮食为目的而开发陡坡所形成的坡耕地在我国大量存在,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进入长江的泥沙约5万t,其中1/3来自坡耕地。长江支流乌江流域44个县,每生产1kg粮食要流失23.5kg泥沙;四川省三江(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地区每生产1kg粮食要损失26.5kg泥沙。
3.2.4工程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每年搬动岩土总量达380亿t。工程活动因缺乏有效水土保护措施和存在不良行为等,经常导致或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
4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了重大损失,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认为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水土流失,先发展、再治理等思想的存在和水土保持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造成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局部地区甚至仍存在扩展的趋势。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4.1积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方针政策,将坡耕地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加强生态建设,从源头上治理水土流失。据测定,在黄土高原地区,同样坡度的陡坡地,耕地土壤流失量是草地的5~20倍,水的流失量是草地的2~8倍。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既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取得生态效益,又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对陕西米脂县泉家沟的实验分析:在大于20°的坡耕地上,粮食单产750kg/hm[2],盈利150元/hm[2]以下,且水土流失严重;种草则可达11250~15000kg/hm[2],养牛收益达1917元/hm[2]。
4.2加大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力度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多种措施,重点加大对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风沙区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力求取得突破。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开发,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认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把防治水土流失与提高农业生产结合起来。
4.3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水土流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加强监测,才能及时作出决策,采取相应措施。为适应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水土流失扩展严重、水土流失易发地区实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变化情况。要争取做到将各地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成效每年反映在监测数据上,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又可以作为对各地工作成效做出量化考核的客观标准。
因此,一方面要采取最严厉措施,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制止毁林、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有效降低人为不良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要加大对生态效益的评估,要像经济效益一样,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4.4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并确保资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稳定、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银行要增加贷款额度,并适当延长偿还年限。
4.5开展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相关概念
水源涵养林是在水源区,通过植树种草,恢复森林植被,从而能更好的滞留降水,保土保水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其实质是恢复森林植被,其目标是促进水源地生态环境平衡(佘方忠,2000)。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必须遵循林学的基础理论。
水源区水源涵养林规划是对退化或受损的植被系统的恢复或重建过程。包括:重建,即去除干扰因素并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原有的利用方式;改进,即对原有受损系统进行改进,提高某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修补,即修复部分受损结构;再植,指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 [1]。
2.水源区概况
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位于昆明市北部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龙乡,距县城58km,坐落于云龙河与掌鸠河交汇口以下580m处。水库设计总库容4.84亿m3,正常储水量3.97亿m3,年供水量2.5亿m3,水库面积9km2。保护区的径流面积包括云龙水库、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及其支流的径流区,总面积745km2,有林地覆盖率约有30%,但林份结构不合理,分布结构不均匀,特别是上游支流保护区内,还有大量农耕地,存在点源和面源污染的隐忧。水源区水质为Ⅰ-Ⅱ类水质,是较理想的饮用水源。水源保护区范围涉及禄劝县6个乡镇的31个村民委员会、315个村民小组共5万多人 [2]。
3.水源涵养林规划基本原则
(1)以“全面绿化、全面整治、全面截污、全面禁养”为规划的基本内容。
(2)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为主、综合防治、兼顾发展的原则。
(3)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建设规划
目前,云龙水库水源区内仍有53951人居住在径流区域内,村中有林,林中有村,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群众的生产、生活燃料消耗较大,目前仍有50多各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无力承担电价和煤价;三是群众对现有森林资源和权属期望值较高;四是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有烟”火灾和“无烟”火灾,没有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依据水源区现状条件,水源涵养林规划中将生态建设类型区划为环湖路生态隔离带、退农还林生态林、主要入库河流水源涵养林、环湖生态防护林带、入库河流与环湖生态湿地5种建设类型。重点建设区域为环湖路生态隔离带、入库河流与环湖生态湿地建设、入库河流水源涵养林,该区域的退农还林工程在短期能较快形成隔离污染源、涵养水源的生态效果,道路交通、建设条件相对较好;其次将退农还林生态林、环湖生态防护林作为一般建设区域,该区域涉及现有农作物的收割周期、土地租用、移民搬迁等相关问题,待条件成熟进行大面积的生态林建设。根据云龙水库一级核心区退农还林的特殊性,生态林造林以混交林为主,规划目标如下(见表1)。
表1森林覆盖率指标规划
Table 4The indicators of forest cover planning
指标名称 规划水平年 规划期(近、中、远)
2007 2008―2010 2011―2015 2016―2020
森林覆盖率(%) 64.7 67 70 75
水源涵养林比例(占森林面积%) 70 80 90
4.1一级、二级保护区生态隔离带规划
(1)一级保护核心区的范围
云龙水库水源保护总面积745km2,一级保护核心区以环云龙水库公路以内的区域为主范围,总面积近69.6 km2。由于生态隔离带面积大且靠近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中心,大面积绿化将成为保护区的“肺”。它不但提供大量氧气,吸纳有害气体,降低尘土,而且可以把水库周边环境的自然气流导进保护区,使保护区与自然达到融合。因此,在各级保护区之间建设绿化隔离带,是改善保护区生态和风貌的重要手段。成片成网的生态隔离林带,其环境、生态效益是其它任何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建立生态隔离林带网络系统,是恢复和保护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美化保护区的根本途径。另外,结合河道治理,加快河流水体沿岸生态隔离林带建设,一方面可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堤护岸;另一方面能够维护水源生态环境和景观格局的连续性。
(2)云龙水库环库公路林带
环库公路林带是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绿色项链”,它不但可以为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提供大量防护绿地,也将对防止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周边乡镇无节制的扩展起到重要作用,形成进入云龙水库的绿色生态走廊。林带具置是在环库公路两侧各控制20-200米用地进行环库公路林带建设,涉及面积1017.5hm2。其布局形式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乔木选择滇杨、垂柳、大叶柳、水杉、孔雀杉、华山松、云南松、旱冬瓜等,灌木选择可以形成防护作用的火棘、构骨、蔷薇、云南含笑、野八角等。在公路沿线用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可适当放宽至50米以内,规划以乔木为主的封闭性复合林带。环库公路林带宽度总体可规划控制在20米至50米之间。
(3)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河道两侧生态隔离林带
规划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河道两侧水平外延水线以上30-50m区域为生态隔离带。同时,重点保护三条主要入库河道两侧10米用地以内的自然地形和植被以及河道两侧山体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自然森林植被。在河道两侧区域内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合理配植的方式构成一道复合型的生态屏障。这种生态屏障的功能主要有3方面:①阻拦陆地上的固体废物进入水体;②通过植物根系,尤其是高大乔木的深根系保土固岸,减少水土流失和一定程度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③通过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消耗、转移氮、磷等农业面源性污染物,滞留、富集重金属离子和农药等,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总量。
(4)书西河、迷乐河、三合小河、高安河、芝兰小河河道两侧生态隔离林带
规划书西河、迷乐河、三合小河、高安河、芝兰小河主要河道两侧水平外延20-50米的生态隔离带,种植滇杨、垂柳、大叶柳、水杉、孔雀杉、华山松、云南松、旱冬瓜、火棘、构骨、蔷薇、云南含笑、野八角等植物,形成生态隔离林带,阻止人们堆放垃圾、倾倒污水,有效地改善河道两岸环境,控制水土流失,有效过滤污染物,减轻河道水体污染。
(5)双化水库环库林带
规划建立20-50米宽双化水库环库生态隔离林带,以加强双化水库区域森林保护和林地改造,同时起到补充地下水,涵养水源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退耕还林、还草,以逐步实现双化水库区域全面的禁耕、禁牧和保护,同时加强水库湿地的建设与保护。采用人工营建的方法,建设水库湿地,对于有效治理污染,为野生动植物繁殖、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库浅水地带和库滨地带,大量种植适合当地的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形成水生植物的生态隔离保护带,使库滨带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消耗水中富营养物质,净化水库水体,为云龙水库的后备水源提供保障。
4.2造林典型设计
通过对项目区的详细调查,结合造林地立地条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有关造林技术规程和当地多年来的造林经验,合理选择造林适生树种、林种。按整地方式、规格、造林密度、造林方法等编制造林模式表,共编制了三种造林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一级核心区环水库道路两边20-100米和一级核心区范围径流河道两边100m的范围,体现树林的立体保水效果和林木对栽种地的适应性,设计为隔离带水源涵养林,主要有模式I-1 香樟+栾树 、I-2黄槐+石楠 、I-3滇朴+火棘 、I-4藏柏+旱冬瓜 、I-5华山松+藏柏,详见附图-小班作业平面图。
第二种类型是水库周边20-50米及入库河流两侧200米范围内,考虑到充分体现树林的立体保水效果和林木对栽种地的适应性,采用乔灌搭配,设计为防护林带水源涵养林,主要有模式II-1杜鹃+桤木 、II-2慈竹 、II-3垂柳+杜鹃 、II-4柳树 、II-5头状四照花,详见附图-小班作业平面图。
第三种类型是一级核心区西北部和高海拔低区该地区植被主以云南松纯林为主和西北部和高海拔低区该地区植被主以砾类和云南松混交林为主,充分体现树林的立体保水效果和林木对栽种地的适应性,主要采用乔灌搭配,设计为退农还林水源涵养林,主要造林模式有III-1麻栎+华山松 、III-2滇杨+马桑 、III-3栓皮栎+车桑子 、III-4云南松+旱冬瓜 、III-5华山松+桤木 、III-6华山松+旱冬瓜,详见附图-小班作业平面图。
4.3主要工程技术措施规划
(1)林种结构与布局
从水源区的实际出发,确定其林种结构与布局情况是: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以针阔混交叶林为主;经济林以优良速生,有市场前景的种为主,薪炭林以能萌生、生长快的树种为主。以上林种是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和森林的不同效益来划分的。云龙水库水源区森林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是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所以70%以上的森林应区划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主要布局在河流及水库的源头,水系分水岭及库区分水岭的上部,水土保持林主要布局在水系两侧面山及库区面山的Ⅲ级水源保护区内。从水源区的实际出发,在Ⅲ级保护区内安排一定比例的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主要以林粮间作的形式开展,主要安排在现有农耕旱作坡地实施。
(2)工程造林技术
工程造林规划在宜林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及发展经济林的地块实施。工程造林就是要经过造林作业设计,应用较高标准的整地、施肥、良种壮苗和栽培技术,按节令进行植树造林,造林成活后,必须经过检查验收,保存率达不到95%以上的必须补植补种,并记入档案管理。
工程造林必须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较好的产量水平。为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综合为三个办法。一是选树适地。就是选择在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方面与立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或类型造林,以充分发挥造林地和造林树种的生产潜力;二是改树适地。即通过选种、引种、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其逐渐适合于在原不相适应的立地条件下的生长;三是改地适树。即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的树种生长。
造林作业设计:造林作业设计要求以乡(镇)为单元开展造林地区划、立地条件类型划分、造林模型包括:造林整地、规格及排列、造林密度、造林树种选择、施肥种类及数量、管理抚育等措施。还要有检查验收的组织领导和质量标准,建立档案管理的可操作办法。造林作业设计应由有资质的林业规划、科研单位承担,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主要造林树种有:华山松、云南松、铁松、云南油松、杉木、旱冬瓜、青冈栎、黄栎、白栎、麻栎、滇朴、黄连木、清香木、元宝枫、云南樟、刺槐、圣诞树、金竹、老鸦泡、杜鹃类、火棘、山茶、化香树、野八角、棠梨、山皮条、野皂角、密油枝、优良种的经济林树种桃、梨、柿、苹果、花红、板栗、花椒、山楂、金银花等。
(3)森林经营措施
云龙水库水源区内的67.5万亩现有林(包括人工林和天然林),既是云龙水库水源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生态、物质基础,也是本项目建设的重点。为了提高现有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潜力,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在现有森林资源统计和补充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开展以下现有林森林经营措施:
① 幼林幼育:人工造林保存率达不到90%以上的幼林或天然更新达不到造林密度的林分,设计每年抚育1-2次,主要措施是除草、施肥、补植补造及病虫害防治;
② 中幼林抚育间伐:郁闭度在0.8以上的人工林,0.7以上的天然林设计开展中幼林抚育间伐,使郁闭度控制在0.6-0.65之间。抚育间伐强度是关键技术,从现在林分的状况出发,可伐除林分平均胸径以下的被压木,病虫害木及非目的树种的林木,幼林可开展透光伐;病虫害严重的则进行专项的卫生伐。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推进云龙水库水源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每年义务植树5万株、新植核桃5000亩,大力开展以中幼林抚育、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主要内容的绿化造林工作。
③ 次生林封山育林:采取封育为主,借助人力干扰,定向恢复和自然力促进其自然生长、更新、繁殖、演替,从而达到恢复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对于林相层次差的次生林地采取保留原植被、补植乔木树种的措施。同时,对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劣性沟道采用营造挂淤水土保持林,修建土谷坊、生物栅栏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其中,侵蚀沟坡水分、土质条件较差,选用极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的树种,如木荷、山乌桕、银合欢、山毛豆等;侵蚀沟道水分较充沛,时有积水,选择根系发达,且较耐水湿的树种,如水杉、旱冬瓜、鸭脚木,乔、灌、草结合进行造林。
④ 防护林经营措施:为充分发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护堤林的防护效能,应根据不同的防护效能,采用相应的经营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在内。在III级保护区内,主要采用生物措施,包括林分疏伐后在林下种草,培育灌木层等措施在内。
⑤ 经济林经营措施:通过林地补阔措施,丰富林分树种组成,增加地表覆盖度。首先解决林权归属问题,由水库管理部门取得林权后实施退果还林,逐渐抚育成水源涵养林。对现有果树进行保留,严禁按果园中耕、除草、施肥管理;株间空隙地,混交乡土阔叶树种,形成多层次、多树种的森林植物群落。在树种选择上,根据立地条件,自山顶至山脚选择不同特性的树种进行造林。主要选择树种有华山松、云南松、旱冬瓜、青冈栎、麻栎等。在造林方式上,采用 “一坡三带”式造林,分山顶、山腰、山脚三带造林;采用株间混交方式,在同一种植行内隔1株种植两种以上的乔木树种。乔木间隙补植本地灌木树种。同时加种一些地被植物。
⑥ 低效林分改造措施:按经营目的林种、树种、结构的要求,对达不到目的林种、树种的低价值林分和疏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全面改造、局部改造和分步改造,林分改造前要开展严格的工程作业设计,设计经过申请并获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林分改造要分清权属关系,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价值。林分改造后的迹地,必须当年进行清理,并用工程造林的方法,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5结语
云龙水库水源区水源涵养林规划中以生态水文学为理论基础,将适地适树、混交林技术运用到水源涵养林规划中,结合云龙水库水源区的具体情况,把水源涵养林体系划分为环湖路生态隔离带、退农还林生态林、主要入库河流水源涵养林、环湖生态防护林带、入库河流与环湖生态湿地5种建设类型。在集中式水源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通过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林的规划与建设,从微观层面找出合理的水源区水源涵养林的布局结构、水源涵养林层次结构与树种种类,才能有效保障水源区的水量与水质。
参考文献
[1] 史晓新、朱党生、张建永,现代水资源保护规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总体规划前期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报告.昆明市重点水源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2007.11.
[3]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昆明监测站检测报告(地表水云龙水库).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200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