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3: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风险评估的案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企业信息安全评估的内容
企业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运营数据,这些数据既有日常办公方面的数据,也有涉及企业生产和研发方面的数据。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这些信息的管理大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的,如ERP资源管理系统、MES系统等。这些管理系统管理的内容包含了企业运行中的各类信息,就涉及到如何保障系统运行中信息安全的问题。不同的信息管理模式会伴随不同的信息泄露风险,因此需要对企业的信息管理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寻找弥补信息安全隐患的策略。对企业信息安全的评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评估企业的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有序运行的基础,企业的信息安全也和此密切相关。很多企业信息外泄的案例都和企业管理制度漏洞直接联系。因此在评估企业信息安全时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环节之一。在这个层面上评估企业信息安全主要是评估以下几类基本的管理制度。①企业信息系统的使用制度;②企业信息系统的维护制度;③企业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培训制度;④系统设备和文件管理制度。
1.2 企业信息系统计算机安全评估
实践表明大量的企业信息外泄都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有关系,因此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类问题的评估需要专业计算机人员来进行,弥补系统安全漏洞是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日志和统计资料进行检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定量评估方法
对上述几类评估内容的定量估计是衡量企业信息安全的量化手段,其衡量得出的数值就是企业信息安全的风险值或安全程度指标。企业信息安全的定量风险评估考虑因素主要有三个:资产价值、威胁和脆弱性。在定量评估中这三类因素都需要用定量数据采集的方式来进行合成计算,安全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其中为风险指标,表示企业资产指标,为代表威胁,为脆弱性指标。上述三类因素的基础数据都需要从实践中通过调研和测试来获得。
2.1 企业信息安全估价的描述方法
企业的资产既包括有形的资产,也包括无形的资源,表现形式也从机械设备到软件文档等多种多样。企业信息安全又有其特殊性。企业信息安全的安全属性估价需要从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方面来展开评估。由于企业各类资产的形式各异,资产的安全级别无法用通用的量化标准来记性评估,因此采用的方法为定性的CIA模糊集合方式来描述,如“资产安全级别”={“很高”、“高”、“中等”、“低”、“较低”}等模糊语言来描述,对应的论域为{5、4、3、2、1}。企业信息安全安全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方面的属性都可以用上述模糊语言来定性描述,综合上述三类安全属性的公式为:。上式中分别为企业信息安全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赋值,取值为1,2…5,为综合评定指标。笔者这里提供一些评价指标的选取标准:
(1)信息保密性的评定标准
①很高:这类级别的企业信息包含企业的核心关键决策信息,信息泄漏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②高:这类级别的企业信息泄露会对到企业经济效益造成明显损害;③中等:企业的一般性的经营、决策信息,泄露对企业不利;④低:这类企业信息一般指企业内部部门的局部信息;⑤较低:企业可对外界公布的信息类型。
(2)信息完整性的评定标准
①很高:这类级别的企业信息包含企业的核心关键决策信息,其完整性直接决定企业的业务完整性,一旦缺失就无法弥补;②高:这类信息修改必须经过高层授权,一旦缺失将严重影响业务,一旦缺失弥补难度很大;③中等:企业的一般性的经营、决策信息,其修改需授权,缺失后可弥补;④低:这类企业信息一般指企业内部部门的局部信息,缺失后对企业运行影响较小,易于弥补;⑤较低:企业可对外界公布的信息类型,缺失后对企业运行无明显影响。
(3)信息可用性的评定标准
①很高:这类信息具有最重要的实用性,企业的运作必须依照运行的信息类型;②高:这类信息的可用性价值较高,企业运作对其依赖性较高;③中等:这类信息属于可部分不可用的类型,部分不可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④低:这类企业信息一般指企业内部部门的局部信息,信息不可用不会造成明显影响;⑤较低:这类信息使用性不高,信息不可用的影响可以忽略。
2.2 企业信息安全威胁程度的量化方法
企业信息安全的威胁通常定义为潜在的破坏性因素或突发事件。威胁是客观存在的,既可能来自于系统的用户(合法用户或非法入侵)操作,也可能来自于系统的物理组件的损坏。这两类威胁中最大也最常见的是系统用户在操作方面的失误、非法用户利用系统漏洞来窃取企业机密信息,以及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侵袭等。但这些事件都不易量化,在做风险评估时需要依赖专家经验,对各种潜在的威胁因素给出一定的概率值,对各类威胁因素可按照和上节类似的方法,用形如:“威胁程度”={“很高”、“高”、“中等”、“低”、“较低”}等模糊集合来表达,对应于相应的论域{5、4、3、2、1}。建议评定标准如下:①很高: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很高,或对企业信息安全具有明显的威胁,但又很难避免的情形;②高: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或有发生先例;③中等:风险事件有可能发生,但尚未实际发生过的情形;④较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⑤很低: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类型;
2.3 信息系统脆弱性的量化方法
信息系统脆弱性的评估和系统面临的威胁是紧密相关的,所有的实际威胁都是利用系统安全的薄弱环节来发挥破坏性作用的,因此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和威胁存点对点或单点对多点的关系。为便于计算,也采用和衡量系统威胁程度时相同的表示方法,“系统脆弱性”={“很高”、“高”、“中等”、“低”、“较低”},对应于相应的论域{5、4、3、2、1}。建议评定标准为:①很高:这类评定往往要基于企业信息系统存在明显而易于攻击的技术漏洞或者是管理规范上的缺陷,极易被非法使用的情形;②高:企业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或管理规范上的缺陷,容易被攻击和利用;③中等:企业信息系统存在不易被发现(下转第125页)(上接第121页)的技术漏洞,或必须经过人为非法操作才能被攻击的管理规范上的漏洞;④低:企业信息系统不存在明显的技术漏洞,或企业信息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不易被攻击利用;⑤较低:企业信息系统技术较为完善,管理制度也较为合理,被攻击点可能性很小。
2.4 信息安全的风险计算
按照风险的定义,风险包括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相应的后果。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发生风险事件后的后果是不一样的,其严重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在风险计算时需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风险的计算方式,二是对风险计算量化数值的评价。各因素风险值的计算按:来计算,即按资产价值、资产脆弱性和资产面临的威胁性的乘积来衡量某种信息资产的风险值。上述几类因素的取值按照评价论域中的取值来作为乘积因子。在计算出风险值之后,还需要建立起以风险值为基础的风险评价体系。
由前文的分析可见,风险的定量估计是一个由三类风险因素的线性乘积得出的。每一类信息的最高等级论域数值为5,最低为1,因此组合情况下风险值的最高值为125,最低值为1。由此可建立其与之对应的风险定量评价体系。笔者建议采用与之对应的5级评定方式:①很高:风险值估计范围在100~125之间,表明企业信息系统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发生信息泄露的可能性非常高;②高:风险估计值在75~100之间,表明企业信息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发生信息泄露的可能性较大;③中等:风险估计值在50~75之间,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一般,经过审查后能够避免风险事件;④低:风险估计值在25~50之间,企业信息系统发生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很小;⑤很低:风险估计值在0~25之间,企业信息系统比较安全,但需要定期维护。
3.结语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内部运营数据的安全,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将企业信息安全评估中几类常用的信息类型进行了风险量化评估,给出了以线性乘积为基础的风险量化方法,最后给出了分等级的企业信息安全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沈昌样.关于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考[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06.
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基本理论
1.1 信息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风险具有客观性、多样性、损失性、可变性、不确定性和可测性等多个特点。客观性是因为信息安全风险在信息系统中普遍存在;多样性是指信息系统安全涉及多个方面;损失性是指任何一种信息安全风险,都会对信息系统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可变性是指信息安全风险在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动态变化;不确定性是一个安全事件可以有多种风险;可测试性是预测和计算信息安全风险的方法。
1.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和脆弱性分析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利用系统,评估安全事件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防御威胁和保护策略,从而防止和解决信息安全风险,或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系统的信息安全。通过评价过程对信息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评价,面临威胁和漏洞威胁利用的负面影响,并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
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原理
2.1 风险评估要素及其关系
一般说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要素有五个,除以上介绍的安全风险外,还有资产、威胁、脆弱性、安全措施等。信息安全风评估工作都是围绕这些基本评估要素展开的。
2.1.1 资产
资产是在系统中有价值的信息或资源,是安全措施的对象。资产价值是资产的财产,也是资产识别的主要内容。它是资产的重要程度或敏感性。
2.1.2 威胁
威胁是导致不期望事件发生的潜在起因,这些不期望事件可能危害系统。
2.1.3 脆弱性
脆弱性是资产存在的弱点,利用这些弱点威胁资产的使用。
2.1.4 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是系统实施的各种保护机制,这种机制能有效地保护资产、减少脆弱性、抵御威胁、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影响。风险评估围绕上述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1)资产是风险评估的对象,资产价值是由资产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越高,证券需求越高,风险越小。
(2)漏洞可能会暴露资产的价值,使其被破坏,资产的脆弱性越大,风险越大;
(3)威胁引发风险事件的发生,威胁越多风险越大;
(4)威胁利用脆弱性来危害资产;
(5)安全措施可以防御威胁,减小安全风险,从而保护资产。
2.2 风险分析模型及算法
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中,风险分析涉及资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威胁和脆弱性。每个元素都有它自己的属性,并由它的属性决定。资产的属性是资产的价值,而财产的威胁可以是主体、客体、频率、动机等。财产的脆弱性是资产脆弱性的严重性。在风险分析模型中,资产的价值、威胁的可能性、脆弱性的严重程度、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和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两者是整合的,它是风险的价值。
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为:
(1)识别资产并分配资产;
(2)确定威胁,并分配潜在的威胁;
(3)确定漏洞,并分配资产的脆弱性的严重程度;
(4)判断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根据漏洞的威胁和使用的漏洞来计算安全事件的可能性。
安全事件发生可能性=L(威胁可能性,脆弱性)=L(T,V)
(5)计算安全事件损失。根据脆弱性严重程度和资产价值计算安全事件的损失。
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F(资产价值,脆弱性严重程度)=F(Ia,Va);
(6)确定风险值。根据安全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计算安全事件发生对组织的影响。
风险值=R(A,T,V)=R(F(Ia,Va),L(T,V))
其中,A是资产;T是威胁可能性;V是脆弱性;Ia是资产价值;Va是脆弱性的严重程度;L是威胁利用脆弱性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F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R是风险计算函数。
3 信息风险分析方法探析
作为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信息安全系统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算法分析方法,风险评估作为风险分析的重要手段,早已被提出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一些算法已成为正式信息安全标准的一部分。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可以将风险分析方法分为三类,也就是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和定性定量相结合。
3.1 定性的风险分析方法
定性的方法是凭借分析师的经验和知识的国际和国内的标准或做法,风险管理因素的大小或程度的定性分类,以确定风险概率和风险的后果。定性的方法的优点是,信息系统是不容易得到的具体数据的相对值计算,没有太多的计算负担。它有一定的缺陷,是很主观的,要求分析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比较著名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历史比较法、因素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法、Delphi法等,这些方法的成败与执行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3.2 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
定量方法是用数字来描述风险,通过数学和统计的援助,对一些指标进行处理和处理,来量化安全风险的结果。定量方法的优点是评价结果直观,使用数据表示,使分析结果更加客观、科学、严谨、更有说服力。缺点是,计算过程复杂,数据详细,可靠的数据难以获得。正式且严格的评估方法的数据一般是估计而来的,风险分析达到完全的量化也不太可能。与著名的定时模型定量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回归模型、决策树等方法相比较,这些方法都是具有数学或统计工具的风险模型。
3.3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067
众筹,顾名思义就是大众筹资,以互联网为平台向众人发起小额资金筹集项目,从而向某个项目或者某个企业进行融资。股权众筹是众筹中较常见的项目,投资人可以通过众筹平台选择他认为优秀企业的一些股份,从而支持这一企业的项目发展,并从中获得相应的股权回报。
股权众筹平台是一个网络服务提供商,是为项目的发起人以及投资人提供信息的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的鼻祖就是美国AngelList网站,这一网站已成功为1000家以上的企业完成融资计划,平台自身的价值据评估已超过15亿美元。众筹平台将项目的发起人和投资人直接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双方的直接交易,从而使企业融资更为快速,效率提高而融资成本更低。
2011年,我国出现了股权众筹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运营较为成功的融资平台,如天使汇和大家投等,天使汇运营最为成功,已经完成融资规模3亿元以上,融资项目100多个,成功占据了我国互联网投融资平台第一的位置。除这两个平台外,我国尚有不少参差不齐的众筹平台,但在融资领域的贡献不大。受融资平台数量的影响,我国众筹平台的平均融资成功率较低,约11%,一些融资平台在法律风险上的认识存在较大不足,已经走入发展的困境。而伴随我国众筹平台的发展,相应的法律监管仍然是空白,众筹平台并未获得法律的许可。因此,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股权众筹法律案件。
1我国首个众筹融资案件――人人投
11事件回顾
2015年12月22日,北京飞度公司北京诺米多餐饮公司的案件结果宣判,法院经审理,认为诺米多公司众筹融资协议有效,因此诺米多公司需要承担其虚假信息使合同解除而产生的违约责任。诺米多公司之后提出反诉和上诉。
12事件焦点
这一案件存在两个焦点问题:第一,是众筹融资协议性质;第二,是违约责任如何认定。法院针对这两个焦点问题进行了说明。
融资协议是否合法是第一个问题,法院对人人投平台(即飞度平台)给出了未违反《证券法》的结论,且根据现行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监管文件等都未对众筹项目进行禁止或者否定,因此融资协议不是非法的,相反,是合法有效的。
融资协议属于何种性质问题,法院认为融资委托协议仅属于交易整体的一个部分,而人人投要对融资委托方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提供风险防控,设计交易结构并且监管交易过程等。这一融资协议的核心是交易的促成,因此双方在法律关系上主要是一种居间合同性质。
在合同解除所造成的违约责任承担上,法院判定双方在合同的解除上需要各自承担双方相应的责任。诺米多公司因提供了虚假的房屋信息从而使融资交易不能顺利地进行,因此要承担因虚假信息造成合同解除的主要责任;飞度公司完成了资金的筹集过程,但并未完成融资全过程,也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违约,要负次要责任。
2“人人投”案件中表现出来的众筹平台法律风险21合法性风险
众筹平台在融资交易中是为股票的发行或者转让提供一个交易场所,而这些平台多是以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登记的,而我国能够发行或转让股票的合法平台只有证券交易所或者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众筹平台这种没有合法许可又收取佣金的股票交易平台是不符合法律的。因此在“人人投”案件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融资协议是否合法的问题,法院在判决时只是针对众筹平台和融资方的合同关系进行解释,而在交易是否合法的问题上,则无法从现有各种法律法规中找到相应条款,因此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而在融资协议的有效性上,则采取了“非无效”=“有效”的逻辑,因为现有各种法律条款都未对众筹融资协议进行否定或者禁止,因此默认为合法有效。
22信用风险
股权众筹融资交易中,股权众筹平台既具备了证券监管部门的功能,又是一个承担了证券交易所功能的平台,这种双重角色不仅意味着众筹平台要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平台,还意味着众筹平台要审核交易双方的资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时,平台的审核将成为交易安全的关键因素,众筹平台势必会承担其中的信用风险。
平台对资质的审核会涉及对投资人或者领投人的审核,一旦领投人与融资方存在利益关联,则可能会影响交易的合理性问题。平台对于领投人的审核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要承担各种不利的后果。平台的审核还包括了对融资方的审核,一般来说,众筹平台的收入基本都来源于融资方,因此在审核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审核体系的完整性、公开性和透明性都存在问题,而一旦项目出现问题后,平台仍然要承担由于融资方信用问题带来的风险。
在“人人投”案件中,人人投平台与诺米多公司的问题就出在了虚假信息上,即融资方的信用问题,法院判决中确认了融资方的信用责任,但飞度公司仍然承担了由信用造成的融资未完成的次要责任,并未能够将全部信用风险都转嫁到融资方。
23资金安全性风险
我国的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项事业都在稳步的提升。正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产业处于发展的阶段,所以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想要行业能够良性的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不断地弥补不足之处,这样才更具有竞争力。在我们电力工程之中的安全管理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电力部门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想把风险降到最低,正是应对这样的形式产生了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所谓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建立一种运行的机制,能够很好的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被动的局面,能够更好的进行事件的整体的控制。在我们今天的电力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是对于相关方面的探讨,想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
1、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宣传力度还需要提高:由于人们的重视的程度不够,很多的电力公司以及电力部门在这一方面的投资不足,很难达到安全管理的标准。在安全培训这一块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应不同的设备,不同的需求要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安全作业,将不安全因数降到最低。怎样提高全体员工的重视的程度也是我们进行的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真正的走进现场,走入员工。
电网管理制度还很不健全:我国的电网起步比较晚,在一些管理的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像是内部的管理不够健全,员工之间的责任与任务划分不够清晰,对于一些工作很难进行落实;一些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一旦发生纠纷事件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
电网运行相关配套设施比较的落后:我国的电网大部分都是九十年代改造的,近年来由于经济的不断地发展,用电量在不断的增强,对于电网来说承受很大的压力。配套的设备存在着老化,跟不上使用的规格,超载运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2、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应用
对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的分工进行明确:系统管理员应该利用标准来对功能进行分解,将这些分解后的评估项目落实到每一个下级单位中,工作人员可以依据项目的查询权限来对本单位负责的评估项目进行了解,同时要严格按照项目的评估周期来对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在对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如果发现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应该及时的上报给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在对上报问题进行查看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利用评估处理的功能,对这些问题在评分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解决。下级单位应该按照上级领导的整改措施来进行解决,还需要保证完成的时间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完成了整改之后,还需要详细的记录问题的整改情况。系统可以有效的评估和分析这些情况,然后自动生产统计结果,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下级单位的风险情况进行查看,利用的是历史结果统计功能,此外,还可以清晰的看出下级单位风险的变化趋势。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安全管理的一方面是靠的大家自觉地遵守,更大的一方面要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对于我们电力行业的监管部门传统的管理模式几个人一组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责任不到位,责任模糊不清的现象,这样一旦有事故发生追究责任,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工作起来会很被动。现在的要责任到位,每个员工的工作要细分,做到责任到位,这样会大大的增强安全管理的效率。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善于管理,可以借用监控的手段,进行每天的状态监控记录,到了月末进行总结性统计。通过总结统计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的研究讨论,进行相应的对策。
提高电力风险辨识解决能力:供电企业内部相关的机构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有效的辨识电力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科学的评估风险,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控制管理。要按照相关的制度和要求来明确的给电力系统各个部门进行分工,各个部门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合理的控制自己职能范围内的风险。现场涉网危害辨识则主要是由一些设备运行维护人员来负责,并且针对这些危害和风险采取控制措施。
加强配电线路检修计划管理:在检修变电设备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检修配电线路的力度;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配电线路,因此就需要产生足够的重视,定期检修和维护,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关检修计划,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监督负责人员等等应该勘察作业的现场,勘察的内容主要是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作业现场的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存在危险的地点等等;在开工的当天,应该让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己的检修任务、危险地点以及注意事项等等,从而更加顺利的进行施工。另外,还需要提高配电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思想知识等方面,从而保证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运用状态检修技术进行日常防控:为了保障电力安全,就需要重视状态检修工作,状态检修可以实时监控供电系统,有效的分析电力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对可能出现故障的早期征兆及早的发现和解决,防患于未然,然后进行科学的检测和维修。
3、结束语
电力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我们每天的生活,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更加关注电力的安全管理,如今的电力安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通过我们对于问题的详细的剖析,解决的方案也跃然纸上。其实每件事物在前行的道路上就是发现问题,结局问题的一个过程,最后不断的进行完善,最终把事务产品带向成熟。我相信,我国的电力行业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各级医院感染形式严峻所需,要求各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承担起全院生物安全工作的监督,落实和培训的作用,做到依法管理医院感染,依法处理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一个好医院它的院感组织在对医院各方面、全方位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院感染在全面综合性检测这方面,由于综合性医院与院感相关部门较多,院感工作组人员可能有限,院感组领导是否对所在医院的“十室四房一站”、重点、特殊部门等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状况是否了解,是否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在从事不应从事的工作,是否对由于怀孕或某些原因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工作者,考虑到生物安全可能会对其产生危害,建议或考虑暂时给其调整岗位。在对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工作中,是不是在院感科工作人员的监督下采样的?培养检测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发现异常,是否采取措施?发现医院存在生物安全风险,是否及时上报?是否考虑方案,采取整改措施?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4-0026-01
现如今国内外的航运事业发展迅速,国际进出口贸易也逐步增加。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船舶引航工作都面临环境艰苦,引航困难的局面,近年来随着船舶吨位越来越大,进出港船舶引航工作量的增加,通航密度越来越大,航道越来越拥挤,也大大加剧了船舶引航的安全风险。
1 船舶引航安全管理的特点
船舶引航安全管理的重点是风险管理。借助系统安全管理模式(如图1),对船舶引航进行定量分析,从而预测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并且及时通过有效的对策进行预防,避免引航过程中风险事故发生。
船舶引航安全管理强调辩证唯物认识论。在船舶引航过程中进行的安全管理,可以全面系统的解决引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安全管理通过科学可靠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能够逐步提升船舶引航的安全管理能力,促进港口船舶引航能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2 船舶引航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制定引航安全管理方针。就船舶引航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可以有效推动船舶引航工作的顺利进行。船舶引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必须根据港口的环境、基础设施以及船舶的进出港流量等多方面条件进行,同时还要确保安全管理方针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能够满足当地实际情况的要求,使得船舶引航工作可以安全稳定的进行。
建立引航安全管理目标。船舶引航的安全管理目标作为安全管理方针的有效判定渠道,一直以来都在引航安全管理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船舶引航的安全管理目标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可以推动船舶引航进行规范操作,保证被引领船舶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从另一方面来讲,引航的安全管理目标还可以量化引航事故率以及人员伤亡率,有效提升船舶引航的安全率。
合理配置引航组织人员。船舶引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必须在科学的组织设置以及合理的人员配置基础上进行,这样一来就需要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配备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以及作业条件,同时成立相关技术组织机构,并合理配置相关工作人员,使得组织职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 风险评估在船舶引航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对作业活动进行清理分类。船舶引航作业过程中被引领船舶种类繁多,作业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估工作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合理划分。在船舶引航安全管理风险的预防以及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快速准确的得出L险出现的频率、地点以及现场引航员等相关信息,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识别危险。在船舶引航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必须要做的就是危险识别。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进行危险识别的工作风险评估在确保船舶引航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能够有效进行危险识别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现场引航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可以有效的识别危险。
确定现有风险的控制措施。根据已经识别的危险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这对于船舶引航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健全船舶引航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制度管理推动引航事业的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船舶引航风险评估作为船舶引航活动中的一项有效的风险控制方式,能够确保船舶引航安全管理的顺利实现。因此,在船舶引航的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方式,预防以及降低引航过程中风险的发生概率,实现安全引航,优质引航。给港口和港航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巧婵.船舶引航系统安全管理[J].世界海运,2013.
[2]金鹏.船舶引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6.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B
随着电力事业的高度发展,我国在电力安全管理方面也朝着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相关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也初步完成,面对如今社会局势的不断变化,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激励了电力企业在作业方面的安全管理的重视和研究信念,并在长期的现实的教训下,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经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地滋生,需要结合各种手段和科学技术完善各方面的设施和理念,有效保证电力作业风险控制局势的稳定。
一、我国电力作业风险控制局势的具体现状
(一)关于我国作业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电力企业中得到有效推广和发扬,这主要是由于其对风险管理的核心作用决定的。风险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对风险进行一定的预知、衡量和识别,并结合现实手段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对其产生的后果要结合具体的、合理的、经济的方法进行处理,实现较为科学的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经过规范的技术处理和系统的识别方法,有效做出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预测和评估方案,针对其具体的波及效果,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实现风险的提前控制效果的提升,尽量降低实际工作中的风险指数,保证事业有效、长期的发展。
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相关作业管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总结以往历史经验和科学的知识,在作业的执行过程中对该任务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专业有效的评估,并在接下来的处理工作中,掌握各工作的危害因素和将要面临风险的具置,并对各位置产生风险的情况进行预测和总结,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尽量保证接下来的处理工作能避免此类危险事件的发生,把可能带来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风险管理具体实现了对风险认知的量化和具体化,将风险进行具体的分类,并对作业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进行有效的整理和记录,以保证接下来的电力安全管理作业能在有效的处理经验下,建立系统的、专业的安全督查系统,完成关于作业安全管理的全面应对方案。
(二)我国在电力安全督查工作的表现情况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电力公司在生产的安全方面的认识不足,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也不是十分充足,使得安全生产理念达不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整个企业都盲目于生产效率,忽视了安全知识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安全督查的工作范围和力度决定的,因为安全督查涉及的处理内容比较复杂,而专业技术处理的员工也非常稀少,在电力生产的整个流程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论后盾,而实际电力建设方面的现场作业比较多,使得整个工程难以全面覆盖和有效达成,这样的局限性,使得我国在电力安全督查方面的工作漏洞百出。
对安全督查的侧重工作点没有深刻认识,只处理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对安全生产管理几乎不闻不问。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意识不能在各部门达到一定的共识,涉及的安全处理工作多而繁琐,便造就了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处理的极不认真,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局势下停滞不前。大多数仍旧保留传统的工作理念,安全生产多数停留在一种文件和口头上的表达形式,相关部门不愿投入过多精力去整合落实,即便是安全督查发现一些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的回应和处理,这种懒惰的工作处理态度极度蔓延,并成为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传统,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各个工序和部门内部之间,便影响了我国作业风险评估和电力安全管理的发展,不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的新发展,因此在这方面的改革和处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是时候全面落实和贯彻了。
二、关于电力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现实分析
(一)电力安全管理中风险评估的主要思路
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推广和落实,它主要是通过通过借鉴科学合理的预测手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达成风险的超前控制效果,尽量做到最好的风险降低效果。通常这些手段要结合一定的经济原理,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承担能力,量力而行,以实现企业高度发展过程中的最大保障的科学管理手段方案。
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比较接近,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建立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企业能做到统一完整的生产方案的规划与落实,带动经济等各方面科学、全面的发展。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的主要体系包括:事故调查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其中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电力企业长足有效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针对传统的管理方式中的对于经济建设滞后的影响有了一定的改进,在充分规划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内容之前,已经做好相关事务的预测和统计,关注事前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并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具体实现主动、超前、动态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体系格局,具体实现安全生产中各个工序内容的有效制定和规划,确保安全理念的内容能够全面的落实和贯彻,具体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和应对。
(二)具体的应用方案
面临如今经济格局的改变,各企业都需要做适当的改革,而作为电力公司的主要管理理念,安全管理的控制与风险评估的手段等更急切的需要改进和贯彻落实。安全监察部门应做好事先的作业风险情况的资料搜集,并根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一定规律的排列,根据实际资料的记录,进行安全应对方案的讨论,将督查工作的重点放在风险较高的作业任务上,由于督查任务自身也伴随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处于督查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要仔细结合现实因素开展相关风险辨识预评估工作,重点落实在地面物体伤害、设备的错误触碰等现状上,对于人员不专业的工作行为要及时督促和纠正,防止违章工作行为可能带来的意外风险。
另外,要根据作业风险的评估结果制定督查方案,对现场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排列,实现逐个的细节管理,重点检查风险工作要及时标明并处理。督查工作人员要综合各种督查信息进行比对和考察,防止漏查造成的风险,具体可以实现作业风险评估的结果与现场作业的操作人员进行对照,结合作业风险评估的专业思路进行细节观察,补充完善作业风险评估的实践经验。对于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参与各部门的讨论与反馈工作,为下次作业风险评估做好一定的准备和铺垫,收集更加丰富的危害和风险数据资料,同时各部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传授最新的风险培训知识,进行相关专业理念的培训,令员工充分培养安全生产的理念和意识,并结合实践经验,采取适当的应对和改善措施。
作业风险评估的工作应该具备具体的系统理念做基础,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做充分的分析和准备工作。在作业危害、风险的分类上要结合具体参考数据进行归档、分类、记录和分析,通过现实因素对比,发现问题的根结所在,收集更多的风险纪实数据进行比对,找到相关处理的经验方法,使安全问题等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而纠结与以往的传统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主要是对不同类型的违章工作行为进行统计、调查和分类,没有具体衡量风险后的影响,即风险的全面性分析工作落实不到位,也就不能有效做到风险预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就不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不利于建立专业、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和体系。因此,要全面关注安全风险的前后影响关系,针对以往好的经验进行更全面的应对方案的落实,切实维护电力公司的各项事务的处理,保证国家电力系统工作得到完整的规划,以适应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的经济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新时期人们不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结语
通过对以往我国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手段,和具体安全督查中的应用方法的考量,总结目前我国在电力安全管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并结合具体的现实因素的比对,找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通过科技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培养包括作业方面等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安全管理理念,深刻落实到电力管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对风险控制加强认识,通过作业风险评估方法的结合,为安全督查工作做好适当的铺垫和准备,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监察的理念创新,并作好以此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系统,有效预测各个工序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真正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全面提升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田珂.电力企业省集中模式营销信息系统建设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吴海林.节能调度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分析模型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神经元,神经元的三个基本要素为:
(1)一组连接(对应于生物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强度由各连接上的权值表示,权值为正表示激活,为负表示抑制;
(2)一个求和单元,用于求取各输入信号的加权和(线性组合);
(3)一个非线性激活函数,起非线性映射作用并将神经元输出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限制在(0,1)或(-1,+1)之间)。此外还有一个阈值(或偏置)。
以上作用可分别以数学式表达出来:
(1)
式中为输入信号,为神经元k之权值,uk为线性组合结果,为阈值,为激活函数,yk为神经元k的输出。
除单元特性外,网络的拓扑结构也是神经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从连接方式看,神经网络主要有两种:
(1)前馈型网络
前馈型网络有输入层、输出层和若干隐含层构成,各神经元接受前一层的输入,并输入给下一层,信息的传播是逐层进行的,没有反馈,且经过每一次都要有相应的特征函数进行变换[1]。
(2)反馈型网络
反馈型网络的所有节点都是计算单元,同时可接受输入,并向外界输出,可画成一个无向图3所示。反馈型网络的每个连接弧都是双向的。若总单元数为n,则每一个节点有n-1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从作用效果来看,前馈网络主要是函数映射,可用于模式识别和函数逼近。反馈网络按对能量函数的极小点的利用来分类有两种:第一类是能量函数的所有极小点都起作用,这一类主要用作各种联想存储器,第二类只利用全局最小点,它主要用于求解制约优化问题。
二、网络的选取
由于BP网络模型和RBF网络模型这两种网络存在收敛速度慢和局部极小的缺点,在解决样本量少且噪声较多的问题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不适合对车辆运输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在逼近能力、分类能力和学习速率上较BP网络和RBF网络有着较强的优势,网络最后收敛于样本量急剧较多的优化回归面,并且在样本数据缺乏时,评估效果也比较好,此外,网络还可以处理不稳定的数据。因此,本文利用GRNN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车辆运输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GRNN的结构及其原理参见文献[2],网络的第一层为径向基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等于训练样本数,该层的权值函数为欧氏距离函数(用表示),其作用为计算网络输入与第一层的权值IW1,1之间的距离,b1为隐含层的阈值。符号“・”表示的输出与阈值b1之间的关系。隐含层的传递函数为径向基函数,通常采用高斯函数作为网络的传递函数:
(2)
其中,决定了第i个隐含层位置中基函数的形状,越大,基函数越平滑,所以又称为光滑因子。
网络的第二层为线性输出层,其权函数为规范化点积权函数(用nprod表示),计算网络的向量n2,它的每个元素是由向量aI和权值矩阵每行元素的点积再除以向量aI的各元素之和得到的,并将结果n2提供给线性传递函数a2=purelin(n2),计算网络输出。
GRNN连接权值的学习修正仍然使用BP算法。由于网络隐含层节点中的作用函数(基函数)采用高斯函数,高斯函数作为一种局部分布对中心径向对称衰减的非负非线性函数,对输入型号将在局部产生相应,即当输入信号靠近基函数的中央范围时,隐含层结点将产生较大的输出。由此看出这种网络具有局部逼近能力,这也是该网络学习速度更快的原因。此外,GRNN中认为调节的参数少,只有一个阈值,网络的学习全部依赖数据样本,这个特点决定了网络得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主观假定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三、基于GRNN的车辆安全风险评估
根据对车辆运行系统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网络输入分别取指标体系内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等二十个二级指标,以车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风险度为输出因子,即网络的输出。利用某车辆运输公司1998~2006年的历史统计数据作为网络的训练样本,2007~2008年的历史统计数据作为网络的外推测试样本。输入样本及目标样本如表1所示。
图1 网络的逼近误差
图2 网络的评估误差
首先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处理后的数据建立GRNN神经网络并进行训练与测试。由于光滑因子对网络的性能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不断尝试才可以获得最佳值。本文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对其进行分析求解,将光滑因子分别设为0.1、0.2、…、0.5,经过对输出结果的检查发现,光滑因子越小,网络对样本的逼近能力就越强;光滑因子越大,网络对样本数据的逼近过程就越平滑。网络对训练样本的逼近误差如图1所示(单位×10-4),网络的风险评估误差如图2所示(单位×10-4)。由图可见,当光滑因子为0.1时,无论逼近性能还是评估性能,误差都比较小,随着光滑因子的增加,误差也在不断增大。
从误差的角度考虑,本文光滑因子取0.1,此时网络的测试输出(07、08年风险度)为:
y=0.0069 0.0072
由此可见,该运输公司2007年、2008年的车辆重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的误差分别为2.5%、2.7%,这可能是由于训练样本容量比较小导致的,所以评估精度不是很高。考虑到各种随机因素,本文的风险评估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doi:10.14033/ki.cfmr.2016.35.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080-03
护理风险是指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害患者人身安全、影响治疗的不良事件[1]。精神科患者因不能自行有效控制自身思维及行为活动,造成多种不安全因素出现,如:暴力攻击行为、自杀/自伤、出走(擅自离院)、噎食、跌倒/坠床、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危及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安全。如何防范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成为了医院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及重点。为了减少精神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自2015年5月开展风险评估表对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护理管理,取得了理想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1200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所有研究病例均根据住院时间先后实施分组,将2014年8月-2015年4月的589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5-12月的611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89例(66.04%),女200例(33.96%),年龄13~75岁,平均(33.3±5.4)岁。疾病分布:精神分裂症170例(28.86%),持久的妄想(偏执性精神病)98例(16.64%),双相(情感)障碍128例(21.73%),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89例(15.11%),分裂情感88例(14.94%),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6例(2.72%)。观察组男411例(67.27%),女200例(32.73%),年龄11~78岁,平均(32.3±3.4)岁。疾病分布:精神分裂症168例(27.50%),持久的妄想(偏执性精神病)105例(17.18%),双相(情感)障碍135例(22.09%),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93例(15.22%),分裂情感96例(15.71%)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4例(2.29%)。两组病例资料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精神科常规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患者的日常饮食、生活、服药及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及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成立以护理部的3名质控组长指导,各病区护士长为组长的风险管理小组。护理部对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管理预案、评分标准等进行修订,确定明确的风险级别。护理部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评估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意识及提高评估水平。
1.2.2 风险评估方法 病房采取三级风险评估,一级评估: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按风险评估表的内容对新入院患者,在2 h内采取询问患者或家属及送治人员,以及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完成暴力攻击行为、自杀/自伤、出走(擅自离院)、噎食、跌倒/坠床、压疮等风险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有变化当班护士要完成风险评估。确立风险程度,对于高危风险履行风险告知,并让患者或家属签名,做好标识,采取相应的防范策略;二级评估:按照一级评估结果对存在高危风险因素的病例实施全天动态评估,护士长及相关责任人还要保证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三级评估:护士长72 h内对高风险的患者再评估,审核后将结果上报护理部,督查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护理部对重点高危患者进行现场查看评分及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给予指导。
1.2.3 风险警示标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高危风险患者(存在暴力攻击行为、自杀/自伤、擅自离院、噎食、跌倒/坠床、压疮的患者)作为重点护理管理对象,写在白板上提醒,在其床头卡上设置安全警示标识,跌倒高危患者还在其腕带上贴上警示标识。餐厅设“防噎食专座”,有噎食风险患者进食时集中管理,专人看护。
1.2.4 护理风险的防范 具有高危风险因素的患者需要作为临床重点监护对象,安置于重点病房,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宣教,认真执行工作制度,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针对性地实施安全护理措施,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警示标识。若发现其存在新的危险因素,则应给予二次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防范风险。科室护士长定期检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限期整改。对评出的高风险患者由各病区护士长审核并上报护理部备案。见表1、表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风险评估率、风险告知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研究病例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风险评估开展前后相关因素的比较,见表3、表4。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3 讨论
护理风险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2]。护理风险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严重者还可导致患者死亡。精神科患者受疾病因素影响,或受其他刺激性因素影响,可导致其出现自杀自伤、暴力攻击、外走等危急事件。并且,精神科患者长时间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噎食、跌倒的危险性也较高。因此提升医院护理人员识别风险水平,增强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有研究显示,积极发现及识别潜在风险、现有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级,给予对症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4]。所以强化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这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重大意义。要防止高风险事件的发生,就要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即如何将处置行为变为控制行为,消除或减少护理安全隐患[5]。本研究表明,通过风险评估表,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精神科护理工作属于高危风险工作,不仅具备医院护理工作要求的专业性,还具有精神科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外,还要熟知护理风险评估知识及常用的评估技能。患者入院后开展风险评估预见性评估,将高危风险病例进行重点监护,同时开展安全防范护理[6]。才能在工作中避免或减少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护理风险评估单是针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护理,它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能预见性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7]。通过对护士进行风险评估能力的培训,并定期开展精神科护理风险应急预案演练培训,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本研究表明,通过风险评估表,护士执行风险评估率及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处置能力优于对照组。
护士应用风险评估表在精神病患者入院当天评估其现存的及其潜在危险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存在高危风险的患者迅速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风险及有针对做好安全指导。同时,护士通过对患者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患者存在及潜在的健康问题有了总体的了解,从而有条理、针对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提高了防范意识,保证患者安全。本研究表明,通过风险评估表,护士的风险告知率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优于对照组。
实施护理风险评估,使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便于抓住工作的侧重点,主次分明,掌握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传统的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8]。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掌握其心理动态,适时给予心理疏导,并积极为患者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拉近了患者与护士的距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本研究表明,通过风险评估表,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韦丙茹.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131-132.
[2]谭宝玲.心血管病急诊患者心机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6-37.
[3]李凤香,陈晓燕,曾伟娴,等.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7):52-54.
[4]梁严霞,龙小艳,杨春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508-1509.
[5]杨丽.精神科风险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65-666.
[6]覃金荣,杨带兰.预见性风险评估在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干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6,24(5):75-76.
大型游乐设备在国外的制造历史比较悠久,而我国的制造历史还不是很长,只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在我国出现,是属于是特种设备,受国家安全技术监督部门监督使用。游乐设备从粗到精,从小型到大型,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安装为一体的行业体系指导以及安全监测等比较完整的安全体系。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大型游乐设备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0多个种类,其中包括有滑行设备、飞行塔类、滑行车类、架空游览车类、观缆车类、赛车类、水上滑梯类、碰碰车类、转马类等大类。这些游乐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乐趣。而同时频繁出现的大型设备安全事故,也不免让人们对游乐设备的安全产生了担忧。游乐设备直接面对的是游客,能否保证游客生命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使用单位和技术监督部门对大型游乐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显得优为迫切和重要。不仅能够帮助维护和操作人员对不同的游乐设备安全风险在思想上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在实际工作中能采取相应的对策,最大化的提高大型游乐设备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游客和设备的安全。安全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防修结合,通过对游乐设备进行风险评估的工作,认识和关注每一台设备的主要风险源在那个部位,指导维护人员重点的通过对设备的日检、周检、月检、年检等工作,把设备的风险源消除,就能很好的避免大的事故的发生。
一、我国大型游乐设备安全现状
我国大型游乐设备在近些年来,发展足够迅速,各种各样的新奇产品不断的被推出,不但对人们需求刺激心理进行了满足,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大型游乐设备向更先进技术、更复杂形式的发展。但是,大型游乐设备在给人们繁忙工作后带来刺激和快乐的同时,也给部分游客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和不幸。目前大型游乐设备已经逐渐普及到小城市,但是由于某些经营单位安全风险意识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大型游乐设备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例如2001年某游乐园太空飞梭设别液压安全装置失效,最终导致一名乘客被摔死;2010年,深圳某大型游乐园太空迷航座舱发生断裂,导致多人死伤等等。一件件大型游乐设备意外事故的发生,不但对游客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对大型游乐设备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大型游乐设备风险评估工作,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为广大游客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型游乐设备风险评估在安全维护中的指导意义
(一)有助于确保设备安全
大型游乐设备,其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有:设备设计存在问题(其中包括设计不合理)、加工制作存在问题(其中包括制造材料不合格)、进口游乐设备过程监管不严、维护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及技术能力不足、没有经过设备维护和操作培训、使用单位不负责任、检验部门安全意识不强、设备老化、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不强)以及游乐设备(过期)没有进行安全检测等等,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大型游乐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对游客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其中大型游乐设备风险评估能够对设备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同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对策,对其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解决。借助于大型游乐设备安全风险评估,能够从设备设计、系统规划、设备运行等全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以及隐患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依照其不同事故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可能原因以及有关条件,对其制定消除风险的技术方案。
(二)有助于保障游客安全
实施系统性安全风险评估,从游乐设备的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护、运行、操作的一系列工作实施安全评价,并最终形成标准化,并提出相应的有效安全对策,使之形成制度化。制定培训计划,制定安全制度,有助于对设备的不合规工艺流程以及(有缺陷材料)使用进行规避,同时还能够对设计和制作不合理设备使用进行规避。要在实际操作中对某种设备进行使用,同时也能够对其存在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在设备运行中,还能够依照其安全风险评估成果,对设备运行的危险性进行有效的掌握,依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以制定能够对其消除风险的措施,并选择出最佳的安全运行方案,消除风险源,以提高对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最大化的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从而最终实现游客安全的有效保障。
(三)对维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指导作用
综上所言,大型游乐设备风险评估能够对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以及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维护人员能够依据风险评估的成果,全面了解和认识设备事故的风险源在那里,在设备将要发生故障之前,就能有效地将风险源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消除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能很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之后,就能够依照其风险评估结果,迅速找到故障原因,从而制定故障解决方案。因此,说大型游乐设备风险评估对维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三、大型游乐设备的安全风险源评估
(一)合理选择安全风险源评估方式
大型游乐设备安全风险大致有以下几种:(1)游乐设备自身质量带来的风险;(2)游乐设备管理带来的风险;(3)游乐设备运营带来的风险;(4)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 大型游乐设备风险源总结来说主要包括有:制造、安装质量不达标、维修操作人员综合素质低、设备操作存在不规范、设备超期未检以及设备超期服役等等。依照对游乐设备危险源的分析看出,游乐设备的安全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设备因素、管理因素、维保操作人员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那么对于大型游乐设备安全风险源评估来说,其方式比较多样,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包括有:危险度评价法、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树分析法、人的失误分析、危险性可操作研究、安全检查表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分析方法。
在实际风险源评估过程中,也要对其评估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不同种类的设备和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评估方法。根据其实施系统评价阶段,可以将其分成三种,分别是:(1)安全预评价,就是设备的运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同时针对于其具体的分析结果,制定出合理的安全对策。(2)安全现状评价。其就是针对某一台游乐设备,的安全现状,作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找出对其可能潜在的风险,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修正方案。(3)安全验收评价。其就是在游乐设备安装工程结束、并对其进行试运行正常无误之后,对其建设项目及设施、装置实际运行情况以及管理状况,再次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评价,对其建设项目在投入使用后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和有害因素进行查找,确定风险程度,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就要依照其具体的评价目标,科学选择合理评估方式,提高风险源评估准确性。
(二)制定安全风险源控制方式
根据本人在深圳欢乐谷旅游公司工作多年的经验,在维护和管理的工作岗位上的实践,现以我公司的吊挂式大型过山车为例,简述一下吊挂式大型过山车在使用运行中的风险源和相应安全对策。
因为过山车是属于滑行类游乐设备,利用提升设备将整列过山车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放开,靠过山车自重惯性在轨道上运行来完成一周的运动,设备在轨道上运行的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80公里以上,离心力是相当大的。最大的风险源有以下几点:
(1)座舱的安全压肩是保障游客安全的首要部件;(2)其次是安全带,是保障游客安全的附件;(3)座舱的吊臂轴和吊臂;(4)走轮、导轮、底轮连接轴;(5)走轮、导轮、底轮轮毂及轴承;(6)走轮、导轮、底轮支架;(7)车架松动或损坏。(8)刹车安全装置(9)轨道连接螺栓松动和轨道变形。
认识和了解了上述最大的风险点,在对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过程中,给予重点的检查和关注,加强日检、周检、月检和年检的管理。每天在开机前进行重点检查,并利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安全压肩和安全带是否有效,及时发现所有连接轴和吊臂、支架、轮架、轮毂等有无裂纹,用手动法旋转轮子,检查轮子轴承是否顺滑,有无异响。车架有无松动或损坏,机械式刹车的刹车铜片是否牢固可靠,气动装置是否有效,检查轨道连接螺栓有无松动,利用测轨距仪测量轨道有无变形。并制定一套有效的安全检查程序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保证游客的生命安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型游乐设备发展过程中,风险评估在设备安全维护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其不但能够提高设备安全性,为游客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可以说,在整个游乐行业的体系中,游乐设备风险评估是安全运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每个人对设备风险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预控方案,最大化的消除或者减少安全风险的存在,为广大游客提供放松刺激和快乐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保障其生命安全。
大型游乐设备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内容复杂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高,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配合才能做好做细,并需要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负责。本文希望能引起游乐园经营单位的设备管理部门和领导对设备安全评估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把游客安全放在第一位,使我国的游乐事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大型游乐设备安全风险评估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防患于未然,以防为主,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晔玮.惊险刺激游乐设施“大众化”之忧[J].中国减灾,2010(8):28-29.
[2]李果,张广明,凌祥,等.基于Multi-Agent的大型游乐设施远程安全监控预警系统[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4):8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