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的基本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2 09:33: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环保的基本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环保的基本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42-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生活的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世界人口成倍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在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人。

一、结合教材,增添课堂趣味,在生物学课教学中渗透生态环保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一)学习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这是环境意识最首要、最基本的要素,也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如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

(二)自然资源的介绍以及被破坏的状况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人类过度的使用和开发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如森林面积的减少和毁坏、草原退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及有些物种濒临灭绝、化学污染、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淡水资源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等严重威胁着全人类。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三)人和自然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口一资源-环境一经济一社会之间的协调”。在初中生物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

二、布置课外作业,丰富课外活动,实践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布置课外作业,丰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环保行为。

(一)组织生态环保兴趣小组

成立各种生态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种植各种植物、打扫卫生、拾捡废物、变废为宝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兴趣活动小组中,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而且无形中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开展一些特殊环保纪念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传统的生态环境教育日。

(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篇(2)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引言

开展关于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预算,引导企业在运行盈利的过程中,本着绿色消费的理念,在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低碳发展。只有企业探究低碳经济下发展的成本控制预算,才能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较为理想和可持续性的影响力[1]。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提出于英国的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造低碳经济》。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强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努力探究消耗更少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保证环境的无污染性以及稳定性的条件下,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

(一)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

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指的是企业通关采取一定的改革以及管理方式,降低企业成本形成的数额(产品的开发所产生的成本、原材料的购买以及加工的成本、产品的宣传所产生的成本、生产中的工业垃圾的排放以及回收)从而促使企业能够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快速的发展经济。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则要求企业以低碳模式进行材料的应用、加工以及回收。从而将环境成本降到最低。企业开展低碳环境下的成本控制,不仅仅要求企业能控制自身的环境成本以及当下的环境成本,同时还要求企业对于将要产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控制。

(二)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的基本方式

探究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成本控制的基本方式,主要从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企业产品的生产控制阶段以及企业的清洁生产控制手段三个方面开展探究。

1.通过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开展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企业在开展产品的原材料的采购以及产品的设计工作时,应当将环境成本也纳入到企业成本的总预算当中[2]。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选择能够节约自然资源的设计方式以及采购环境友好型原材料,从而有效的实现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的有效控制。

2.通过企业产品的生产控制阶段,开展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应用清洁生产理念(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降低生产对于人类以及环境的危害,合理的分配资源的环境友好型理念),从而实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减少污染、提升效益”,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好推广。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

(一)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内容

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内容主要包括:资源消耗成本核算、环境支出成本核算、环境破坏成本核算、环境弥补成本核算以及环境管理成本核算和其他环境成本核算。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方式

1.作业成本法核算方式。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方式。将企业作业作为核算的基础,开展低碳环境下的企业作业数额的预测和分配,从而有效的实现企业的“作业量”的增值,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式降低能源的损耗和消耗,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成本的有效控制。

2.生命周期成本法核算方式[3]。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成本法核算方式的应用,可以对于企业的完整的一个生产周期的环境成本,进行预测和核算,从而从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购买、材料加工、产品运输、产品销售以及产品售后等各个环节有效实现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成本的有效控制。

3.生命周期作业成本法,有效的将作业成本法以及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法相结合,从促使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成本的更为有效的控制。生命周期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步骤如下:

(1)根据企业产品的特征,将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分阶段的控制企业的环境成本。

(2)设定作业成本库。将企业生产的各个流程的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记录,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产品成本的核算。主要采用生命周期作业成本法核算方式,确保核算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精确性和全面性。

四、结束语

开展关于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和核算,首先应当明确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保证环境的无污染性以及稳定性的条件下,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而思考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低碳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的基本方式。最后探究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内容和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方式。开展关于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探究,能够促使企业更好的开展经济的、高效的、环保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鞠秋云.崔宇涵.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D].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S1:218-220.

篇(3)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055-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09

长期以来,粗放型增长的背景下,掠夺式、破坏性的开发行为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不仅成为威胁公众生存健康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激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与激烈的群体性冲突事件。而政府的管制不力更使得市场机制在经济利益和生存环境的两个层面对弱势群体的双重剥夺表现得越加肆无忌惮,社会公平和稳定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因此,有必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

目前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基础大多来自于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和权利保障理论等,突出了生存保障性、基本民生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原则,而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的界定尚存在宽派、窄派和适中派的不同观点[1]。另一方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与内涵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强调消费均等,有的强调服务水平的一致性,也有的认为应包括机会均等、结果均等和公众的自由选择权三层含义[2]。尤其对环保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基本概念与内容范围,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已有研究大多是从财政投入均等化[3]和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即结果均等)这两个方面来设计相关指标,例如关于地方政府环保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4-5]大多是从投入、产出和效率等方面出发对服务绩效进行评估,还缺乏从过程均等的角度出发的服务均等化评估。因此,对于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更为全面、准确、客观的掌握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主要特征。

本文旨在探讨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内容,研究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目标,以此为基础构建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准确、客观的把握与跟踪各地环保公共服务的整体状况,反映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1 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现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四类:一是从政府的性质出发,认为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共服务;二是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同义的不同表达;三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认为除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之外的工作就是公共服务;四是认为除了有形的公共产品之外的、政府为民众提供的无形的消费服务就是公共服务[6-7]。可以看出,以上四种观点中,第一、二种观点属于较为广义、宽泛的界定方法,而第三、四种观点则属于较为狭义、有特定性的界定方法。在环保公共服务的内容中,所提供的诸多有形的公共产品与无形的公共服务之间往往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而难以分割,如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运行中提供的服务与安全、清洁的饮用水、空气、环境等公共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又如环境监测设施等公共产品与企业排污监管、环境信息的公开等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此类的特点,因此,对于环保公共服务内容的界定应采取较为广义和宽泛的界定方法。

环保公共服务旨在为公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所必需的基本保障。根据环境生态问题的现实紧迫性以及各类服务所涉及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性,环保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可以界定为环境监管服务、环境治理服务和环境应急服务这三项[8]。另一方面,环境监管、环境治理与应急服务的效率和产出并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投入以及硬件设施等的提供,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建设、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与社会监督以及环境宣传教育中企业、社会环保意识与努力程度的提高。因此,为保证服务的有效性、综合性和完整性,从政府履行环保责任的角度出发,对于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与内容的界定,需要将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所应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都纳入其中。基于这样的认识,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还应该包括环境政策服务、环境信息服务、环境教育服务。

(1)环境政策服务是指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与标准的制定,为行政部门履行职能,以及为公民维护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2)环境监管服务是指对于各类社会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监管,并对其中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为,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惩戒和处罚。其中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建设项目的环境许可与审批、政府决策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估、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和环境犯罪等环境法制、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内容。

篇(4)

一、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原子经济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和试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同时也要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害副产物、废物和产品。绿色化学的提出,为化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化学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为了更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上个世纪90年代初,已有人建议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思想,呼吁中学应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中学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基础阶段,如果在中学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把绿色化学知识融入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和环保意识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因为“绿色化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所以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教学。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绿色化学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并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当前状况,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对此,以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和化学实验两方面为背景进行了探索。

二、中学化学绿色化学观在教学中渗透的基本途径

1、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

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已从不同角度建立了与绿色化学相一致的基本概念。从环境保护角度介绍了环境污染、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固体废弃物、重金属盐污染等基本概念。在介绍概念的同时还分析了有关污染的成因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把环境知识的内容溶入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例如,介绍空气的污染时指出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是最重要的气体污染物,并指明了他们的重要来源及减少污染应采取的对策;在讲二氧化碳时引入了温室效应问题,并指出了温室效应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及世界各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作的努力:讲臭氧部分时引入了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发现及臭氧层空洞给人和生物带来的影响。在环保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些污染给人带来危害的典型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环保重要性的同时,加深对减少废物的排放。

另外,在安排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时要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有重点地介绍有毒物质的性质、使用、保存等。如介绍氯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白磷等有毒、剧毒物质的毒性及使用方法。

2、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实现绿色化学观

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也最为直接。它是渗透绿色化学最好的渠道。巧妙利用实验,融合绿色化学理念。能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实验中,我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要大力推行微型实验,即要对常见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要给出限量,实验中除了可使用已研制成功的井穴板等微型仪器,还可以把烧瓶、启普发生器等微型化。在微型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借助现代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放大。

其次,要努力改进实验方案,即要努力减少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有些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课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如指示剂与酸的作用实验、三价铁离子实验等。有些定性实验可放在滤纸上完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有些制备实验可采用连续性实验连接到一起,基本上闻不到氯气、氯化氢的气味。

再次,利用计算机软件等多媒体仿真实验,在保证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得到生动真实的实验现象,也可以实现了化学试剂的无害化。对实验条件要求高、危害性大或在实验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实验,如氢气的爆炸实验,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来实现。

最后,在传统中学化学实验中,实验产物常常不被重视。只要实验者观察到了有关现象和得到有关数据,就达到了试验目的,而实验的产物往往被弃置或任意排放。这不仅加重了环境污染,而且造成很大的浪费。在实验教学中把弃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回收再利用,既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又可增强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篇(5)

1.引言

在环境问题日益复杂情况下,环境保护受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环境管制方法已经不再使用,而适应这种情况的环境经济政策开始被制定并出台。以下就来阐述环境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环境经济政策与环境保护。

2.环境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后,关于政府政策价值观等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实际中,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均拥有两种特性,一种是描述性,另一种是规范性。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的描述性主要是对事实和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而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的规范性主要是以价值判断作为评价活动的先决条件。

关于环境政策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在环境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具有市场特定理论价值理念的手段。这种手段的实施目的是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等的问题。最终达到环境、资源和经济相互平衡的目的。关于环境政策它是环境政策的一部分,是环境权威部门根据中央总方针和特定环境所拟定的一种经济手段。环境经济政策的相关伦理在实际发展中必定会得到协调、融合和完善,从而能最大化的消除环境的危险因素,保证全体公民的生存环境质量与身心健康水平。

3.环境经济政策与环境保护措施

3.1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在20世纪后半期所产生的新经济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等。这些经济形态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是人类对环境危机、资源危机以及生存危机的一种反思,最后在这种反思中总结出一套理论。关于生态经济,其主要包括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些经济状态是各个国家在意识到环境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之后所创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气候的变化之下,低碳的发展道路受到了各个国家的欢迎,最后达成一种国际共识。

3.2实行绿色信贷政策

经实践证实,单纯的行政手段是解决不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从经济政策手段中入手。在现实中,大部分“两高“企业都需要借助银行资金来成长发展。所以,中央银行有必要与银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等合作制定出一条绿色信贷机制和绿色金融生态链。这条生态链包括以下环节:银行、政府部分、证券公司、融资租赁资金和专项资金等。2007年,绿色信贷开始出台,这是环境经济体系建设的起始,也是一个有待完善的生态链。为了完善这个生态链,相关方面需要借助国际同行的经验,并将各方面的优势利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过程中,绿色信贷立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过还需要加强。关于绿色信贷法需要改善的地方主要:修改有关的金融业法律、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金融法律。最后,踏踏实实的将这些工作的内容,以及具体有效的措施落实到位,以保证环境资源保护事业的稳健发展。

3.3推行环境污染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它的作用是,当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伤害时,企业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标的。“绿色污染保险”是继“绿色信贷政策”后所出台的第二条环境经济政策。目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为了解决一系列问题,如“企业违法污染”和“社会环境损害”等,国家让保险行业介入,以市场作为平息纠纷的手段,进而降低企业和政府的风险。在2008年2月《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正是被确立。之后,我国一些省市的环境污染条例逐渐被写入环境污染保险条款之中。不仅如此,国务院政府还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作为一道重要政策。推行环境污染保险是我国的一道新策略,所以在推行的过程中会有认识不到位,法律不健全、没有具体的实施标准和实施措施等问题的出现,不过这些问题均会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解决。所以,在今年,关于环境污染保险的责任保险制度已得到完善,并在会推向全国,这项制度的实施对控制环境污染问题有很大作用。

3.4实施环境绿色证券

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的领军者,所以其被赋予更多的责任。绿色证券的作用是在上市公司进行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过程中,让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环保审核。环境绿色证券是继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之后的第三项环境经济政策。2008年2月,《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这条制度可以作为上市公司的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它主要由国家环保部们和其他相关部门来推动,最后在此推动下建构一个绿色证券市场。这个绿色证券市场包含绿色增发、绿色市场准入制度和环境绩效披露制度等内容。不过,绿色证券政策目前虽然已经有了核心框架,不过其框架还不完整,所以,关于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还有待规范。

3.5推广绿色贸易政策

当中国贸易受到西方国家设立的绿色贸易壁垒挤压之后,我国开始调整贸易政策,建立绿色贸易政策。国家在贸易上开始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变为高质量和高环保等,并限制“高污染”和“高环境风险”等行业,以便避免受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干扰。近年来,我国批准了《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以及《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的先关公约。这些公约的签订可以限制“双高”企业进行出动,从而改善出口结构。这种措施既有利于我国贸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我国和我国企业履行国际公约,最终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拒于门外。

3.6建立环境税收制度

环境税收制度早已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从严格上来说,环境税收指的是,单位、个人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伤害,相关部门便按根据所伤害的程度收取一定的税款。当前,中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税立法。不过,我国在建立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上面也开始下狠功夫,主要将“三废”措施综合利用起来,将控制污染、促进环境保护、实行加法征收、建立专门税种等作为税收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排污严重,严重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重税惩罚。引进环境税打击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可以实现税收增加的目的,还可以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公平。

4.结论

经经验中得出,想要让全球的环境得到保护,单单依靠行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建立一套完善完整的环境经济体系。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措施,如绿色信贷政策、环境污染保险、环境绿色证券、绿色贸易政策和环境税收制度等。尽管有相关政策出台,不过还不够完善,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是一个很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会牵扯到很多的利益问题,所以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实施过程中经历坎坷曲折是必然的。不过现实不容许我们后退一步,不论遭遇多大的险阻,将这项政策实施下去是必须的。(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1 港口工程的基本概念

1.1 港口工程的概念

港口工程的英文名是port engineering;harbor engineering。港口工程是指兴建、扩建或者改建港口的建筑物的工程活动及相关设施,是兴建港口所需各项工程设施的工程技术,包括了港址选择、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各项设施(例如:各种建筑物、装卸设备、系船浮筒、航标等等)的修建。港口工程原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随着港口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但是,仍然和土木工程的许多分支,例如: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房屋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等分支保持密切的联系。

1.2 港口的组成

港口是由水域和陆域一起所组成的,港口按照用途可以分成:商港、避风港、渔港、军港等等,如果按照所处的位置来分,则可以分为:海港、河口港、河港等等。其中海港是位于海岸、泻湖或者海湾内的,也有的是离开海岸建在深水海面上的。而河口港是位于河流入海口或者受潮汐影响的河口段内,可以兼为海船和河船服务。河港则是位于天然河流或者人工运河之上的港口,包括了水库港和湖泊港。

2 商品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2.1 商品混凝土的概念

商品混凝土又称为预拌混凝土,简称“商砼”,俗称料或灰,是由水泥、水、骨料,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运送到达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商品混凝土的实质就是把混凝土从过去的施工现场搅拌流离出来,然后再由专门生产混凝的公司进行集中搅拌,并且以商品的性质向需方供应。

2.2 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商品混凝土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2.2.1 质量的稳定性。由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是一个专业性的混凝土生产企业,管理模式基本定型,而且比较单一,设备的配置也比较先进,不仅产量大、生产周期短,而且几率也比较准确,搅拌也比较均匀,在生产站的技术人员不仅经验丰富,而且技术也很专业,因此,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很稳定。

2.2.2 环保性。由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是设置在城市边缘的地区,相对于施工现场搅拌的传统工艺减少了粉尘、污水、噪音等污染,因此,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有效的体现了商品混凝土的环保性。

2.2.3 有效的提高了工效。目前的商品混凝土相比传统意义上的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和罐装运送,并采用了泵送工艺浇筑,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施工的进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明显的缩短了工程建造的周期。

2.2.4 “半成品”特点。商品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交货时它是塑性、流态状的半成品。

3 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港口工程施工有许多地方都与其他土木工程相同,但是也有自己的特点,港口工程施工往往在水深、狼大的海上或者水位变幅大的河流上施工,水上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施工周期短。因此,港口施工要求尽可能采取装配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工程施工方案,尽量的缩短水上作业的时间,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稳定性,防止滑坡或其他形式的破坏。所以在对港口进行施工的时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3.1 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由于,港口的施工所用的商品混凝土是使用目前先进的、可靠的、成熟的设备、技术,以及工艺来进行施工的。因此,为了能够将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所使用的各种不同的标号混凝土,以及商品混凝土的试配监控,在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生产之间,生产的厂家则应在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的检验合格证,以及不同标号的港口混凝土配合比的实验报告、实验资料等等,都要交给港口施工单位,然后港口施工单位在进行审核后,再送给港口监理单位进行审批。如果通过监理的单位的审批,港口施工单位再把所需要的商品混凝土的标号、初凝时间、种类、坍落度、用量和供应时间,以及使用部位,一一详细的告诉给生产商品混凝土的单位,生产商品混凝土的单位就会依据港口施工单位给的信息,进行正式的配合比。在这个过程中,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就是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在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将运输的时间、距离、运输时的天气、泵送的坍落度的损失、高度等等因素,都要考虑在配合比设计中,尽可能的设计一个具有耐久性和较强的设计强度的配合比设计。

3.2 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会因为运输人员的素质、交通的情况、运输当天的天气状况、运输机械、外部的干扰等等因素,而使得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一直都处在一个动态的,且失控的状态。因此,如果想要保证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就必须要不断的加强运输人员的心里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要不断的完善港口商品混凝土的收发体制,在进行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的收发时,运输人员都必须出示接收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的单位的地址、名称,和所运输的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标号、数量、时间等。当商品混凝土到达所需要的港口施工单位后,港口施工单位必须要派遣专业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商品混凝土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清楚这些商品混凝土的所有资料都是否正确,并且严格检查这些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是否有保证等等,港口施工单位必须严格的、专业的检查清楚商品混凝土的所有事项,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误送、误收的现象出现。

3.3 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在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的输送之前,要严格的使用相同级配的水泥砂浆输送管,而这些的水泥砂浆必须进行分散的处理,不可以将这些水泥砂浆浇筑在同一个地方,更不能集中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港口施工单位还应不时地抽查、检测这些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且严格按照港口施工工艺的相关要求,对商品沪宁图的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当被抽查、检测的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比标准要求的要大很多,那么,这些商品混凝土要立即退回去。当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后,商品混凝土的浇筑表面有可能会出现龟裂的现象,因此,在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加强商品混凝土的保养和护理。只有严格控制港口施工商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质量关键点,才可以为港口施工打好有效的基础,才可以有效的保证了港口施工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瑞先,张旭.小议港口工程中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10,(14).

[2]王建成.论港口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资讯,2009,(30).

[3]王跃全.洋山深水港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中国港口,2007,(6).

篇(7)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 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涌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采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 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 )加强实验教学

篇(8)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更多的领域不仅注重效率的发展更注重能源的节约,变频调速技术在排污水泵控制系统的应用正是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之下不断的改进突破的一种节能技术。近年来无论是在工业方面还是科技方面,“节能”是现代越来越提倡的一个关键词。使排污水泵与变频调速技术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同时对于能源也有新的保护措施以及保护方向。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能够高效节能的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也广泛应用,排污水泵控制系统的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节能、高效的时代。

1.变频调速技术的概念原理

1.1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概念

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将以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源的频率导致改变电机的转速为目的的新型科学技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约利用,合理有序的安排能源的持久供应。变频调速技术的主要依托载体是变频器,所谓的变频器,就是在上述变频调速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采取交-直-交电源进行变换的技术。它是一种将电力电子以及微电脑控制应用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融为一体创造出更大效益的的综合性的电气产品。

1.2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

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电机的转速与工作电源的输入频率达成正比的关系,在本原理中公式为:n=60f(1-s)/p,在公式中的n表示的是转速,f表示的的是输入频率,s表示电机的转差率,p则表示的是电机的磁极对数。变频调速技术系统的控制方式类型繁多,例如V/F、矢量控制(VC)以及直接转矩控制(DTC)等。在此以V/F为例,这类的控制主要是针对于成本较低、在性能的要求方面也较低的的条件下。但是随着矢量控制的持续引入,变频调速技术在高性能条件下的应用也已变成为可能。现代化的的变频调速技术的处理能力正在往更加强大的方向发展着,并且处理速度也正在不断的提升。变频调速技术在处理复杂的任务时也更加的应对自如。

2.排污水泵的概念原理

排污水泵是一种泵与电机连体,并且泵能够在液体条件下进行工作的泵类产品。排污水泵是针对于污水处理的一种专门性的泵类产品。排污水泵具有占地面积小,性能较高的突出优势。并在安装以及后期的维护维修方面都能够给人带来便利。它不同于大型泵类产品的复杂繁复,正是因此它的轴承上所承受的载荷与普通的泵类产品相比更小,寿命也要比一般的泵产品长许多。并且排污水泵并不存在会受到汽蚀的破坏以及灌引水等问题。与此同时它还具有振动噪声较小,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等优势。

3.变频调速技术在排污水泵控制系统的应用

3.1变频调速技术在排污水泵控制系统的应用原理

变频调速技术既可以设计成为自动的也能够设计成为手动的,我国在现有的条件下所选择的变频调速排污水泵都是在开环的前提条件之下,通过人为干预来达到想要的目的。在设计中主要有四大部分需要注意:控制对象,变频调速器,压力测量变送器以及调节器。这四部分是设计一个变频调速的排污水泵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这样的安排不仅非常合理,并且能够对节约能源资源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3.2变频调速技术在排污水泵控制系统的应用意义

变频调速技术在排污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所带来的意义以及影响是非常显著的:首先对于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减少无用功的消耗浪费;其次是变频器,变频器能够可控的进行减速与加速,这就呈现出了变频器的控制力的精准;最后一点就是由于它的体积较小,反应也不似大型机电设备,它具有一套灵敏的反应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就准确地反映出问题所在,在维修维护时也非常的便利。

我国的电力工业虽然呈现出不断向前发展的态势但是伴随而来的是能源资源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浪费,在我国有不少企业在进行风机,水泵一类设施的选择设计时,往往忽略掉对于能源资源保护这一方面,在进行配置是容量的不合理配置,系统 的不合理配置都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大量浪费,因此通过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改造这一局面,完善对于该领域节能环保的监管,从技术方面就应该进行修整,变频调速技术的产生以及运用正是应对这一要求而运行的科学的环保的技术措施。

4.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理、排污水泵的基本概念以及原理以及最后部分的变频调速技术在排污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原理以及意义的总结与归纳来看,变频调速技术在排污水泵控制系统的应用是一项占有绝对优势的机电结合技术。在能源稀缺的时代,针对于水泵等机械进行该技术的改良升级,能够很好地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对于环境的保护也能显现出突出的优势。但是变频调速技术在排污水泵中的应用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它适合与较为稳定的流量条件下,并且在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变频变压供水的优势要远远大于变频恒压供水。 [科]

【参考文献】

[1]相玲.变频调速技术在风机、水泵节能改造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赵瑞刚,景治,范建中.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应用及节能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5:97-98.

[3]吴小庚,胡昌镁.660MW亚临界机组凝结水泵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改造[J].广东电力,2009,04:53-55+77.

[4]成兰,杨秋鸽.基于变频调速技术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17:181+188.

[5]张盛强.华能平凉电厂循环水泵控制系统改造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

[6]陈建华.具有光伏水泵控制功能的新型变频调速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8.

篇(9)

二、教材基本内容分析:

1.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编写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与防止污染,硬水、氢能源,金属与人体的关系,以及常见的化肥和农药等内容。

2.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是从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空气,水以及碳等引入,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 的能力。

3、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材从深度,广度以及习题难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要求"了解","常识性介绍"以及"选学"的内容,力求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4、教材除普遍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注意适当增加了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验。

三、教学的具体目标(含检测内容与方向):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化学的热爱。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及方法:

1、对照《化学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落实集体备课内容。

篇(10)

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引导学生关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方面的报道,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结合一些重大生态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上一篇: 室内设计行情分析 下一篇: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关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