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男生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2 09:33: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男生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中男生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59

初中生有较为明显的性格特征:男生多说爱动、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较低、兴趣很广泛、记忆力不强,而女生少说爱笑,善于观察,记忆力较强,特别是学习语言的天赋比男生高。那么,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如何消除男女生学习性格差异,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呢?

一、初中男女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差异

(一)学习词汇时的差异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正如没有建筑原材料就没办法建成高楼大厦,没有进行词汇学习也就没有了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男女差异明显,男生的词汇默写情况总是要比女生差很多。

(二)在学习方式方面的差异

背诵是学习英语较为有效的方法,也是学习语言的有效策略。要学好初中英语必须多背多记,初中英语教学也非常重视英语背诵。在背诵时,女生大多都自觉背熟到小组长处背好,而男生往往没背熟就去小组长那里插科打诨,最后往往女生记得更牢、学得更好。

(三)英语课堂上学习行为的差异

目前,我国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学生主要从课堂上获取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课堂效率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初中英语课堂上,一般都是女生比男生认真,男生更爱开小差,女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相比男生来说,女生的课堂笔记更加工整;在小组学习时更喜欢开口复述。

二、将趣味教学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

趣味教学法是教师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而创造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学生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主地、有创造力地、充满乐趣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趣味教学法能够引发学生学习乐趣,调动师生积极性,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接下来将介绍几种趣味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让男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男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上减少性别差异对初中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角色扮演模拟对话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最常运用的趣味教学法就是角色扮演模拟对话法。这种方法主要有三个步骤: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模拟场景对话。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适当改写和创新,把以前学到的单词和短语运用进去,创造新场景。这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最后,选择英语学习效果较好的同学进行即兴模拟对话,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创造力,锻炼学生应急能力,发挥学生带头榜样运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成绩。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把文字、符号、图案、声音、视频全部展现出来,为初中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的趣味教学环境。这种方法能够多角度地刺激学生感官,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记忆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趣味英语游戏法

初中生年纪不大,喜欢游戏,他们容易对趣味游戏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入趣味游戏环节是很好的寓教于乐的方法。趣味游戏时间不用太长,每次5分钟,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保持,成为学习英语的动力。

(四)课外竞赛法

初中生的表现欲望较强,特别是男生更喜欢展现自己。因此举办课外竞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口语锻炼和英语知识巩固的平台,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引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听力比赛、单词组句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英语故事大赛等等,都可提高男女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亲切鼓励法

篇(2)

本刊讯(记者 李配亮) 3月12日上午,云南省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完工评估座谈会在省教育厅举行。教育部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完工评估考察组赵玉池一行高度评价了云南省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省教育厅巡视员郭玉鉴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教育厅基教处、外资办等相关部门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省教育厅外资办副主任宋捷主持座谈会。

郭玉鉴巡视员就云南省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和云南教育国际化基本情况作了介绍。他介绍说,从1992至2011年的20年间,在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主管部门的长期关心与大力支持下,云南实施了第一、第四、第五个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以及“西南扶贫”项目教育子项目、“贫困社区发展项目”教育子项目、英国赠款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共有8 549.4万美元世行贷款、56 192.9万元人民币配套资金,折合人民币12.8亿元投入了云南的基础教育。这些资金全部用于7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3个省级贫困县,覆盖人口达2 849.44万人,约为全省总人口的63%,覆盖学生总数达431.92万人,约为全省总学生数的67%。这些项目的实施,缓解了各项事业发展中教育投资不足的矛盾,更主要的是不断为云南教育改革与发展引进新理念、方法和技术,并在项目实施中逐步本土化与规范化,推动了项目区义务教育发展,对促进教育普及与公平,减轻贫困和消除两极分化,提高项目区人口素质和社会教育存量,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改进教育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推进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与管理专家,全面、深入地影响了区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份动力和基石。

省教育厅外资办主任陈永进就云南省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完工情况作了汇报。据了解,中英西南项目自2006年11月启动以来,在云南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每年资助15 769名弱势儿童并改进寄宿制学校管理,多轮次培训全体教师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在315所学校实施学校发展计划,并在115所学校开展新型教育督导,对全部校长、教育局干部进行了领导力提升培训,实施项目监测评估并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培养和任用了一批女性干部,开展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改进项目管理和教育管理活动。项目实施促进了教育公平发展、教学有效进步、优秀人才涌现、管理模式变革、机构能力提升、制度深化改革,有力地配合与支持了澜沧等6个项目县如期实现“普九”目标。为推进项目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提升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教育部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完工评估考察组就参与式教学等情况作了深入了解,并对云南省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考察组评价说:“云南省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自开展以来,能取得如此好成绩,我们很受鼓舞。”

据了解,教育部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完工评估考察组将到彝良县和澜沧县检查云南省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产出一、产出二、产出三、产出四、产出五和项目管理的实施、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等情况。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难点知识;提升;基础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简介:钟西友(1962-),男,四川宜宾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研究.

物理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之一,虽然初中物理也比较简单,但其中有些知识点也比较难理解.有的老师对其中的难点知识的理解、把握也不一定很透彻,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有大一部分物理老师是由中等师范毕业,通过函授学习而改教物理的,即使有的老师是刚从本科院校出的大学生,他们对这些难点知识的理解、把握也不是很准确、很透彻,那么,他们在给学生讲解过程中,也就讲不透彻,学生也只能囫囵吞枣,不能达到“悟理”的效果,只能被动接受,这也是在基础教育中物理成绩较差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此笔者认为的初中物理难点知识做一下解读,供同仁商榷,以提升基础教育教学水平.

1运动学部分

1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物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分析: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位置”,它包含“距离”和“方位”.“位置”的变化就是“距离”和“方位”的变化,也就是说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或方位发生了变化,研究对象就是运动的.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圆心,虽然它们之间的距离没有改变,但它的方位在时时刻刻地发生改变,所以它是运动的.

12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在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是“沿着直线”和“速度不变”.“沿着直线”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在这里是指速度的大小不变,因为“速度”包括两个因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而前面已经有“沿着直线”,即运动方向不变了,所以,这里就指“速度的大小”了(注:初中物理不提“矢量”一词).因此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运动快慢不变、方向不变.还要强调:①“快慢不变”:指物体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如,某物体以60m/min的速度运动,它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不一定,它可能是匀速运动,也可能是变速度运动.②“方向不变”:指相对于同一参照物而言.

2热学部分

21影响熔点的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56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括号中标有标准大气压,可见晶体的熔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就会问:老师,熔点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

分析:熔点的高低是晶w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的晶体物质的熔点不同;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还和外界的气压(压力)大小及含杂质的多少有关.气压越高晶体的熔点也越高;含杂质越多,晶体的熔点越低(如在结冰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熔点).因此影响熔点的因素有:①熔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②熔点与大气压有关;③熔点与内含杂质多少有关.

22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分析:(1)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温度:温度是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物体的质量:质量决定分子数目.内能就是由微观势能和微观动能所决定的,即质量和温度都影响物体内能.一般说来,在温度相同、物态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内能高.但是在温度不确定时,质量大的物体内能就未必高了.

③物体的体积:体积决定了分子势能(相互作用力不同).分子平均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分子间距离改变时,分子平均势能也随之改变(类似于弹簧);宏观上物体体积改变(分子间距离改变),则物体的势能通常改变.在其他量不变时,体积越大内能越大,因为分子动能不变,分子之间的间隙大,分子势能大,所以内能就大.

改变体积可以改变内能的时候是因为体积增大对外做功释放能量,从而引起内能变化.但有的时候体积变化内能也不一定变化,例如在绝热的情况下让气体在真空中膨胀,其内能不会改变.

④物体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不同,其分子间的结构不同,即密度不同.因此,分子运动及分子间的作用力也就不同,所以内能不同.

⑤物体的状态:物体的状态不同,其分子运动及分子间的作用力也就不同,所以它们的内能就不同.如质量为1kg、温度为0℃的水比质量为1kg、温度为0℃的冰的内能大;质量为1kg、温度为100℃水蒸气的内能比质量为1kg、温度为100℃水的内能大.

(2)内能的特点

①整体性:从内能的定义可知,是整个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是“少数分子”,更不是“单个分子”. “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是谈不上内能的,所以内能具有整体性.

②普遍性:因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对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这就是它的普遍性.

③难测性:由于内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的因素无法用宏观的方法进行测量,所以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内能的具体值.

23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分析:①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大小,这是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②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热学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强调:“不是不同,而是一般不同.”如冰和煤油虽然物质不同,但它们的比热容是相同的.同种物质在状态一定时,其比热容是相同的.

③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热惰性[1].比热容越大的物质越不容易传递热量,因此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的惰性,也就是说,比热容大小是温度变化快慢的难易程度的一种体现.如:c铁

④比热容描述单位质量的物质容纳热量本领的物理量.可以简单理解为“热容量(热的容量)”、“热的容器”.比如,c铁=046×103 J/(kg・℃),c铝=088×103 J/(kg・℃),质量都为1kg的铁和铝,温度都升高1℃,铝就可容纳088×103 J的热量,而铁只能容纳046×103 J的热量,铝的 “热容量”几乎是铁的 “热容量”的二倍.

⑤比热容的大小只跟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温度、位置以及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无关.

24比热容与比热

分析:比热容和比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理概念.

比热容的大小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物质的比热定义是一定质量的物质升高一定的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与相等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吸收热量之比.比热就如同动摩擦因数一样,不过是一个无量纲的因数(系数)而已.比热容才是描述单位质量的物质容纳热量本领的物理量.

3力学部分

31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速度的改变,而速度是包含两个因素: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方向.所以只要速度的大小或速度的方向两个因素之一发生改变,那么它的速度就发生了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也就发生了改变.如匀速转弯的汽车,其中“匀速”是指速度的大小不变,而“转弯”则是指速度的方向在改变.所以“匀速转弯的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2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分析:(1)弹力产生条件:从弹力的定义可知弹力产生的条有两个:⑴要接触;⑵要有挤压(即要有弹性形变).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例如在图1甲中,挨着墙立在墙边的砖与墙之间并没有力的作用,因为它们虽然接触了,但它们之间没有挤压;在图1乙中,用一根轻弹簧把两个球连接起来,放在水平面上,当它们稳定后,球与弹簧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因为它们虽然接触了,但弹簧的长短没有发生变化.

(2)弹力的三要素: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胡克定律:f=-kx).弹簧(橡皮筋)中弹力大小遵循胡克定律,F=kx;非弹簧中的弹力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高中)]解答.

②弹力的方向: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例如,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绳子中拉力方向沿绳子方向.

③弹力的作用点: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

33弹力的作用点

分析:弹力的作用点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物体间是面与面接触: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并垂直于接触面(如,一个粉笔盒放在讲桌上,如图2所示);(2)如果物体间是点与面接触:作用点在切点,并垂直于切面(如,一个铁球放在课桌上,如图3所示);(3)如果是点与点接触:作用点在切点,并垂直于切面(如,放在篮球筐里的篮球,如图4所示).

34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直线运动状态.

分析:(1)“一切物体”:指所有物体(固、液、气;大到天体,小到微粒).

(2)“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指物体所处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等效于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3)“总”:指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即由初始状态决定,也就是说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就保持运动状态;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就保持静止状态.

(5)“保持”:指物体不受力时,一直静止不动或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35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分析:理解惯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物体无论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状态改变与否,地理位置、温度及物态变化与否都具有惯性.

(2)惯性有大小,可以用质量来量度,而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也就是说,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的惯性就越小.

(3)惯性又叫惰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所以惯性又叫惰性.惯性大的物体,它的运动状态难改变,惯性小的物体,它的运动状态易改变.

(4)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或“物体受到惯力的作用”.

(4)口溜: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36力和运动的关系

分析:在讲“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这个力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力和运动到底有什么关系?如果合力为零,那么物体就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合力不为零,那么物体就做变速运动;从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和运动的关系

F合=0,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F合≠0,加速运动状态,F与v的方向一致减速运动状态,F与v的方向相反

37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分析:(1)产生条件:从摩擦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产生条件有四个:①要相互接触;②要有挤压(即要发生形变,或有压力);③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④接触面要粗糙(光滑表面无摩擦力)而且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跟物体相对于接触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作用: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而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对摩擦力的概念的认识中的关键词: “相对”二字,少了“相对”二字的说法就是错的.

38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分析:①能量简称为能;②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密切的联系,功是能量的一种量度.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一般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③能量定义中的关键词:“能够做功”.能够做功≠正在做功.

4电学部分

41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叫做半导体.

分析:半导体具有哪些特殊性质?

(1)热敏性:当环境温度升高一些时,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就显著地增加;当环境温度下降一些时,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就显著地下降.这种特性称为“热敏性”.利用半导体的电阻率[2]与温度的关系可制成自动控制用的热敏元件(热敏电阻).

(2)光敏性:当有光线照射在某些半导体时,这些半导体就像导体一样,导电能力很强;当没有光线照射时,这些半导体就像绝缘体一样不导电,这种特性称为“光敏性”.利用它的光敏特性可制成自动控制用的元件,像光电池、光电管、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和光敏电阻等.

(3)掺杂性:半导体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性质,如果在纯净的半导体物质中适当地掺入微量杂质测其导电能力将会成百万倍地增加.利用这一特性可制造各种不同用途的半导体器件,如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等.

(4)压敏性:有的半导体在受到压力后电阻发生较大的变化.用途:制成压敏元件,接入电路,测出电流变化,以确定压力的变化.

(5)气敏性:主要是半导体气敏材料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对待测气体有足够的吸附,气体分子可以充分在气敏材料表面(及晶界)扩散,引起材料的热电阻变化,这时测量电路就可以测量的准确. 简单的说就是不加热气敏材料不够“灵敏”,有待测气体时材料本身电阻变化幅.

42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分析:⑴在讲这个定律时,一定要强调定律中的“隐含条件”.即前者是在“电阻一定时”,后者是在“电压一定时”.

⑵公式中的I、U、R具有同一性.即①对同一段电路;②对同一时刻.不能张冠李戴.

5光学部分

51光线

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的直线(用实线表示).

分析:光线是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的直线,其实,只有大小不同的光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光线,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特点,借用了几何中的直线,属于建立模型法的研究方法.

52人眼看物体的原理

分析:在讲光的反射时,首先就必须知道人眼看物体的原理.

(1)必须有光进入人的眼睛,人才能看见物体;

(2)人眼看东西是按光沿直线传播的;

(3)人眼睛确定光源的位置时应用“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53特性与属性的区别

分析:属性是指事物在任何条件下具有的性质,是所有物质共有的性质.如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因为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因为质量不随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等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惯性.还有长度、速度、温度等等.

特性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的性质.通常条件变化时,这种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如状态是物质的特性,因为状态与温度有关;熔点是晶体的特性,因为熔点与种类、压强及参杂等有关;沸点是液体的特性,因榉械阌胍禾灞砻娴钠压有关;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因为密度与温度、状态、压强等有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因为比热容与状态等有关;热值是燃料的特性,气体料的热值与压强有关;电阻是导体的特性,因为有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会出现超导体.音色是发声体的特性,因为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注:

[1] 热惰性:就是指物体的蓄热和导热的一个基本关系.

[2]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米的导体在常温下(20℃时)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特性.

参考文献:

[1]主编:彭前程,副主编:杜敏.《八年级物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主编:彭前程,副主编:杜敏.《八年级物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篇(4)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和职业的转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它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化大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二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换;三是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不断向城市以外的地区扩散,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而城市化速度和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和城市人口文化水平高低决定的,也就是说,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应注重城市化的内涵,走内涵型和可持续城市化道路。而内涵型城市化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规模限度。教育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河南省城市化迅猛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给城市化发展水平带来了严重阻碍。而历年来河南省农村人口素质一直较低,农村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在目前城市化快速背景下,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已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基于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和农村教育现状,研究了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河南省的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城市化进程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化水平达到30%~70%之间,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河南省经济水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呈直线上升趋势(图1)。至2008年底,城镇化率达到了36%。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必将伴随有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较快的城市化进程也必然伴随着较快的教育发展过程”。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教育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从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表1),河南省近十年来,6岁及以上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都有所下降;高中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都有所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同时也表明城市化与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一)在校学生

城市化标志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对象多以年轻人及其家庭为主。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其次,许多农民进城打工,随之而来子女也离开了农村进入城市学习。2001年以来,农村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大幅下降,而城镇的在校生数却大幅上升(图2),由此形成了农村学校资源浪费,许多校舍闲置,而城市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却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二)办学条件

经费短缺始终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校舍简陋、教学设备和图书短缺、体育设施残缺不全乃至空白。与城市学校现代化的教学楼群、设施完备的体育场馆、宽敞舒适的宿舍形成强烈的反差。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欠缺,有的学校连实验都无法开展,更谈不上校园网络和多媒体电化教学的普及使用,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大多数村落没有学校,即使有。也是几个甚至十几个村的孩子在一所学校就读,交通的困难加上经济条件的落后,大多数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

(三)师资力量

目前,全省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纯收入的低下决定了教师工资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一部分人不愿意到农村去教学。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代课和民办教师占了一定比例(图3),另外还有许多教师是农教兼之,在从事教育的同时,又耕种着土地,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尤其在农忙季节,更是两者不能兼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教育质量”。随着农村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资,虽然代课教师的比例在不断大幅下降,但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占总代课教师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至2005年底仍高于70%(图4),农村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代课教师,专任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基本需求。

三、存在问

(一)基础教育经费不足

一直以来,由于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中央财政拨款都明显倾向于城市。因此,城市的教育基础设施都相对来说比较完善。而农村却比较薄弱。加之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的长期短缺,迫使农村教育费用的大部分不得不由学生及家长、学校来筹措,这对贫困的农民来说,上不起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农民收入很低,年均收入仅够维持日常生活,根本没有能力负担子女的学习费用,这样造成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过早辍学步人社会,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另外,由于河南省目前农村的教育现状和大中专毕业的分配制度,以及教师工资收入与外出打工收入的较大的差异,也使一部分农民放弃让子女上学的机会。尽管目前推行了一些助学贷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远远不能解决每个贫困学生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农村人口接受教育受到经济条件的严重制约。

(三)师资配置差异显著

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带来的后果则是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差距,而师资力量是决定教育资源与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城市的条件远远高于农村,在农村地区就很难留住人才。多数师范类毕业生,毕业之后宁可呆在城市里从事其他职业,也不愿到农村去教学,这样城市拥有许多高学历教师而且可以优中选优。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远远低于城市学校。农村由于师资的缺乏,要想正常教学。只能用一些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教学的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任教。基础教育师资缺乏现象如此之严重,这必将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并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教育观念滞后

在农民的意识中。要想脱离农村进入城市,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升学来改变农民的身份,也就是说,农村

教育的目的仅仅是用来追求升学率,而农民子女考上大学的机会与城市孩子相比较少,因此,农村父母对待子女教育问题很现实。只要看到孩子考大学没有希望,对教育的需求就相对减弱,甚至要求孩子退学;其次,由于一些父母自身的文化素质就不高。文化观念相对滞后,错误地认为只要孩子能够认、写一些简单的文字,会简单的算术,就足够了,读太多的书也没多大用处。与其花钱上学,还不如挣钱贴补家用更实际”,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至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大批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当低,使得他们在城市失业和不充分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带来负面的影响。

四、城市化与农村基础教育同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目前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旨在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问题,以促进城市化与农村教育同步。

(一)在农村地区加强教育宣传,强化农民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旧观念,增加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热情,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

(二)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尽管近年来,河南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城乡教育失衡现象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同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努力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师资状况和经费投入等。

篇(5)

近年来,针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每次的考试成绩,对不及格的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对分档,50—59分为第一档,40—49分为第二档,39分以下的为第三档。对第一档的学生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争取在短时间内使他们的成绩提高两个分数段;对第二档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防止他们失去信心;对第三档的学生,有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爱贪玩、学习自觉性差,对这样的学生就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多检查、多督促;有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但基础差、接受能力、学习方法不对,对这样的学生则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二、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什么功课也学不好,英语这一学科也不例外。激发学习兴趣,不但可以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稳定的学习情感,而且可以产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努力进取的学习精神,学习困难生除了基础差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生动地进行单词、词组的教学。利用录音、录像、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活动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地学会英语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三、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习困难生

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切忌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

这些学习困难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认为他们是班级的“败类”、“包袱”。他们在社会上受冷眼,在家受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大都存在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所以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每次测验,我将成绩有进步的学习困难生名字提出来及时表扬,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欢乐及喜悦。有些学习困难生的头脑反应得慢,有时一个简单的语法点讲几遍还不理解,我便不厌其烦地多讲几遍,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直到他们听懂为止。无数事实证明,学习困难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他们毕竟还只是一群孩子,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都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到:

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每一个学习困难生,像珍爱生命一样呵护学生的自尊;

面对学习困难生的语言错误不要大声训斥,而要学会与他们一起分析产生语言错误的原因,并试着改正;

发现每个学习困难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让其发扬光大;

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体验初步的成功中逐步恢复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学习困难生找出学习的困难,分析困难的性质及程度,并制订改进计划;

对每个学习困难生在英语水平的提高上有所期待;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确保学习困难生能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与学习困难生交流,并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中的困难,并鼓励他们知难而上;

发挥其他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力量,让每个学习困难生切实感到大家的关爱;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伤害学习困难生的自尊心。

四、指导方法,强化记忆

部分学习困难生基础差,主要是学习不得法,单词记不住。有些教师总是埋怨一个语法讲了一遍又一遍,换了一个单词学生就不会了,殊不知有些学生不会做的原因是不认识单词,连句子意思都看不懂。因此指导记忆方法,增加学习困难生的词汇量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经分析,学习困难生单词记不住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不仅花时多,且容易遗忘,这是他们掉队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启发并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记忆单词,其一是重视拼读、拼写的训练,教会他们用音形结合的办法记忆新单词;其二是教会他们通过音标来记忆单词,根据音标的发音规律,他们的记忆方法得到了改善,在此基础上,做好每天的单词过关测试,强迫他们每天少记一点,每单元再进行一次全面巩固,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习困难生的成绩。

篇(6)

    化合价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一个半世纪,随着人们对分子及分子结构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早期那种认为可用整数定量量度化学元素性质的化合价概念已经过时,化学家的注意力已转向用分子轨道理论来讨论化学键的本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化合价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化合价的提出、化合价概念的发展、化合价的电子理论阶段和分子轨道理论阶段。

    1.化合价概念的提出

    1852年,英国化学家弗兰克兰在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时提出了化合价的思想,认为金属或其他元素的每一个原子在化合时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化合力,即任何一个原子都有和一定数目的其他原子结合的性质。“化合力”概念的提出揭示了元素化合力与基团化合力之间的联系,“化合力”后来被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翻译为“价”,得到欧洲各国的普遍认可;我国早期使用的术语是“原子价”,1991年公布的《化学名词》中译为化合价,并给出定义: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只能跟一定数目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这种性质叫做化合价。

    2.“化合价”概念的发展

    化合价的概念提出后,在较长的时间内并没有相应的理论去解释原子间结合的原因,直到化学家们把研究重点从化合价的本质转移到原子结合的数量关系上。21世纪,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为揭示化合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1861年,俄国有机化学家特列洛夫首先提出“化学架构”的概念,并指出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通过化学性质的研究可以推测化学结构,反之,根据化学结构又可预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随着有关分子结构理论的不断充实,原子间结合为分子的空间取向等问题逐步被解释了,但是人们无法回答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问题,1916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在《原子和分子》中阐释了化合价的电子理论,解释了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提出: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形成稳定的电子结构,金属原子易失电子,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形成负离子,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库伦力是离子间形成化合价的本质。

    3.电子理论的发展

    1927年,英国化学家海特勒和德国化学家伦敦把量子力学理论应用到分子结构中来,后来又经过美国化学家鲍林等人的发展,建立了现代价键理论(简称VB法,又叫电子配对法),1931年,由鲍林和斯莱托创立了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都认为,原子的化合价与原子核外电子层中未配对的电子数目相等。因为有几个未配对电子,就可以借电子对的形式来形成几个共价键,从而生成具有一定稳定结构的分子。例如:H、F、O、N、He、Ne基态时原子核外未配对电子数分别是1、1、2、3、0、O,所以它们的化合价也分别为1、1、2、3、0、0。

    4.分子轨道理论阶段

    化合价的电子理论虽然对解释化学键的本质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它无法解释后来逐步发现的缺电子分子、夹心面包型分子或分子片等实验事实。

    1931年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和电价配键、共价键的配合物价键理论,1932年美国化学家密立根和德国化学家洪特等人创立了分子轨道理论(简称MO理论),以及随后提出的单电子键、三电子键和缺电子键等概念,使化学家们对原子间相互化合的形式、结构、性质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同时也使化合价的传统概念暴露出来这样那样的缺陷。1938年,鲍林出版了《化学键本质》一书,宣告了用整数定量量度化学元素性质的化合价的消亡,并引导化学家们将注意力转到探索化学键的本质上来。至此,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用化学键数目来计算原子的化合价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至少在有些类型的化合物中是无法应用的。这类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及化合价需要用量子化学理论来讨论,在这些分子中原子的化合价不再是整数,而可能是分数或小数。

    二、化合价的学习困难分析

    通过对化合价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阶段的化合价概念仅仅回答了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量关系。第二阶段则将化合价的数值与共价键数目或原子中未配对电子数目画上等号,从而使化合价这一起初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第三阶段,化合价的分子轨道理论为揭示化学键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说明用整数定量度量原子化合价的概念已经过时,对于奇数电子的分子、缺电子分子和夹心面包型分子中原子的化合价,必须用分子轨道理论来阐述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这不断变化的含义,让化合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导致了学生化合价学习的困难。

    首先,从化合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化合价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断在发生变化,而并不是我们现在教材中给出的化合价的含义,所以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了化合价概念之后,按照所学的化合价知识去判断其他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时,常常会遇到解释不通的时候,比如说四氧化三铁中铁的化合价、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这样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化合价这个概念。

    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合价之前头脑中没有与“化合价”相连接的先行组织者,化合价知识很难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连接,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老师教给的口诀,这样学到的知识在练习应用中又频频出错,这对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化合价的学习更加困难。

    其次,化合价如此复杂的发展史,对于很多的初中教师也是陌生的,教师在理解化合价时都不能给出其确切的含义,如果要传授给学生,讲到什么程度、怎样讲合适,这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所以很多教师则干脆不讲,直接告诉学生一个“化合价记忆口诀”,学生们只会记住这些口诀,而对于化合价什么含义、怎么用,则是一塌糊涂。

    三、解决化合价学习困难的教学建议

    以上从化合价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初中化合价难学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概念,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化合价本质的理解

    化合价的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强。鲁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很好地利用了化合价发展史,教材中在化合价之前先安排原子的构成、元素等章节,让学生先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分子的形成以及原子的八电子稳定结构等知识,学生初步具有了从微观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在“物质组成的表示”一节中提出了“化合价”概念。从教科书内容来看,教科书给出的“化合价”的解释处在了“化合价”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元素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由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决定的。这样的编写顺序便于学生理解。

篇(7)

【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学生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该病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 是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 学生集聚密度大, 同室学习生活, 接触密切, 一旦发生结核病感染, 处理不及时, 容易造成暴发流行。为了解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估动画片形式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我们于2010年11月对南昌市某中学初一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中学初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200人做为调查对象,年龄为11-13岁,男性106人占53.0%,女性94人占47.0%。

1.2 方法: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2006年)》动画版光碟做为健康教育内容,根据结核病相关材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用同一问卷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两次现场调查,由调查员当场统一收回问卷,问卷回收率100%。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健康教育前后调查情况 某中学共调查初中生200名,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率为95.0%。开展健康教育后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率为95.0%。即健康教育前后均调查学生190名,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2.0%、93.2%。两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具体调查情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是否考虑得肺结核、肺结核的规范治疗疗程、结核病是否能治愈这三项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16.3%、18.4%、26.8%。开展健康教育后有三项知晓率上升程度最高,达100%,分别是否听说过结核病、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得了肺结核对劳动能力的影响。资料表明,问卷中十个问题在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具有明显差别。详见表1。

3 讨论

结核病健康教育不仅是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手段, 也是结核病控制策略之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 由于学习紧张和群体生活的特点, 学校结核病爆发案例时有发生, 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极大危害。据调查, 有75%的在校学生从没有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因此,对学生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方法来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以上资料表明,用生动活泼的动画片在学生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能取得非常显著地效果。通过学生的亲情、友情链,还可向其家长和同龄人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光靠结防工作者只是杯水车薪,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以学生为依托,扩大社会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篇(8)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认识和观点,在哲学上有着很复杂的分类,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等,我们在这里不去讨论。在当今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医生,一名科研工作者,应当具有怎样一个世界观?有人觉得世界观这个东西太空洞,太虚无,离我们的工作生活太遥远。其实不然。经常会有临床的大夫抱怨自己搞不来科研,可晋级职称又有科研要求,抱怨体制的不合理。很多人也都认为医生就是看病看的好,手术做的熟练,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去搞科研,简直就是额外负担嘛。然而,医生不是一名技师,需要的是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和意识,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当今的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育中比较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业务的素质、技能的培养。包括课堂上老师的传授和教学效果的考评,都是以此为评判标准。医学知识体系庞杂,掌握和牢记知识是很必要的,但绝对不是充分的,不是基础医学教育的全部。在我们的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基础教育课堂,老师的备课有着详细而明确的知识点,甚至在有的学校老师上课的教案都被程序化固定化,美其名曰“规范化教学”。

什么是科学?这是科学世界观里的首要问题。因为科学世界观简单来讲就是要相信科学,有一个科学的精神和崇尚科学的理念。在学科构成上,医学归为生命科学的范畴,是一门实践性自然科学。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已经无孔不入,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在基础医学的授课过程中,就是要首先帮助学生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和各个操作技巧。

在科学知识层面之上,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形成一套科学的推理模式和思维模式,进而懂得因果之辩,繁简互换,对立与统一。在这个过程中,让其领略自然之美、逻辑之美和科学之美,并培养其欣赏这种美的情怀和发掘探索这种美的意识,逐渐形成自己的科学价值评价体系和科学精神。比如,在医学免疫学中免疫应答都有着复杂的调控体系,体现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调的哲学思想:有正向调控的增强机制则必有负向调控的抑制应答;有有效触发的免疫应答,也要有适可而止不可过度的反馈。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在免疫调控体现的哲学美感有着很深的领悟【1】。

除了科学的知识框架体系和科学之美,科学世界观还应包括探索问题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以来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实验课的传授过程中遵循理论讲解、原理阐述和诱导提问的授课方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基本的科研素养的时候,开设开放式的实验课堂,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选课题进行自己的实践性实验,训练其科学思维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感受真正的科研工作,体会科研实验的苦与乐,悲与喜,在自主性的实验中体会和培养科学世界观。

批判的精神和怀疑的精神是科学世界观众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首先要求自身具有完善的科学知识理论体系和评价鉴别标准。不盲目崇拜,不盲目从众,具有批判的和欣赏的眼光。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基础医学教育还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点,常常会遇到过分的宣扬个别学术大牛的权威,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时常会以权威实验室的结果为金标准,如果出现不一样实验结果则一定认识是我们自己的实验出了问题。须知很多原创性的发现和突破性进展都是在否定经典的基础上取得的。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这不仅仅包括“传道授业”,还包括“解惑”,指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只有在基础医学的老师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更具有科学精神的医生和医务工作者,才能真正改变医院中医疗和科研的矛盾关系,对我们的医教改革也有所裨益。当然,不仅仅授课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整个教学评价体系的配合或者改变,可能需要学校和社会的一起努力,改变我们对基础医学教育不全面的认识,并用其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实践。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职教集团化办学 作用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来,河南省立足省情,顺势而为,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的原则,通过开展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不断改革体制,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强化合作,加大投入,河南省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乡结合、以城带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河南模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河南省省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达到30个,吸收成员单位913家,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达到259万人;全省财政已累计投入71亿元,资助职教学生1177万人次,为河南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获得国家的肯定和支持,河南省职业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此,河南省职教集团应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提升人口整体素质,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关资料显示,河南省全省常住人口9400多万。其中,农村长住人口6000多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6250多万。农村人口多、人均受教育程度偏低、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缺乏已经成为河南发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大力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技能教育,应积极承担起这些任务,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途径,加大对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培训力度,丰富他们的就业技能,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河南省全省人口的整体素质,推动河南省由劳动力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二、优化产业机构,支撑经济增长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长期以来,河南省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农业比重大,发展不均衡。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设想提出以来,河南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一大批工业项目在河南落地,一部分国内外知名公司到河南投资办厂,全省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河南省经济总量也连年攀升。据统计,2009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1.94万亿;2010年,达到2.3万亿,增长12.2%;2011年,达到2.7万亿,增长11.7%左右,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增速,位居中部省份前列。但是,就目前而言,河南省劳动力劳动技能缺乏,专业型人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此,河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应发挥自身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工业化”、“生态化”、“农业化”建设提供技术精、素质高、会经营、有头脑的各类人才,推动全省劳动力人口由普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化,实现省内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河南省各项事业发展给予了明确定位。河南省职业教育要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目标,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区域分布等方面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对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要立足“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围绕理论成果转化,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将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运用于实际生产,转化为生产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2003年,河南省大力推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职业教育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2008年,河南省开展了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开展执教攻坚计划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河南省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就目前来言,河南省职业教育特别是集团化办学方面,还存在体制机制不畅、办学资金缺乏、政策保障缺位等问题。《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模式,为破解制约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瓶颈问题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对此,河南省职业教育应以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全面总结以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找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同时,要发挥先行先试功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灵活办学方式方法,理顺体制机制,完善保障措施,解决资金缺口,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地办学活力、吸引力和针对性,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崔炳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来自中原大地的报告[R].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Z].2011.09

篇(10)

中图分类号:R38G642.3 文献标识码:A

An Investigation in Teaching Method of Human Parasitologybetween South Asian and Chinese Students

LI Qian, LI Hai-long, ZHANG Li

(Department of Human Parasitology,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0,Yunnan,China)

Abstract:Human Parasit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discipline of medicine, the discipline has a strong regional differences.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activities between the South Asian and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of human parasitology.Depending on the two types of student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carry out better teaching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Human Parasitology;South Asian students; Chinese students; Teaching

目前,随着国际教学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中国学习,云南大理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对于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有重要作用。大理学院是一所具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高等院校,早在2002年就开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交流并开展了南亚留学生临床医学的招生培养工作,以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化教学为特色,目前临床医学的教学工作已在南亚各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在2013年教育部对留学生教学评估中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主干学科,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作为病原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对于南亚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这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而言,在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选择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1教学语言

大理学院招收的南亚留学生大多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他们普遍英语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受当地语言的影响带有很浓重的地方口音,这些学生毫无中文语言基础,到大理学院进行临床医学学习均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给师生之间的交流造成一定困难。中国教师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在课堂上运用英语传授知识没有运用母语自如灵活[1],同时由于文化背景和口语表达的缺陷,面对南亚学生教学过程有一定难度。面对中国学生的教学是以中文语言教学为主,有时穿插双语教学。由于语言交流顺畅无障碍,教师能够更贴近临床讲述,并且运用鲜活病例和生动比喻使学生容易理解理论知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授课教师课后应多练习英文口语表达,经常与留学生和外教交流,了解他们的课堂知识接受程度和习惯其口语发音,提升英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授课水平。随着授课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对于中国学生双语教学的开展和深入有促进作用,推动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使课程质量进一步提升[2]。

2教学内容

中国与南亚各国在生物种群、地理环境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差异也较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重点的划分上就应该因地制宜、有所侧重。例如我国流行的猪带绦虫病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很少见,由于以上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不能食用猪肉从而限制了本病的流行传播。对于中国学生重点讲授的猪带绦虫病,对于南亚学生来说就不是重点讲授内容[3]。另外,麦地那龙线虫广泛流行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但在中国仅在1995年安徽见一例病例报道[4],从而面对中国学生时该虫为自学内容,但对于南亚学生就是需要讲授的内容。因此,对于不同学生要详细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达到理论知识符合临床应用,教学内容符合临床常见病诊治需求的目的。

3教学手段

3.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联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将基础理论穿插于临床案例当中,便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5]。中国学生在学习当中,多采用临床上收集的真实病例教学,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让学生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提高临床分析能力。而南亚学生由于地域限制,一部分资料来自将中文病例翻译为英文后教学,另一部分通过网络资料收集找到贴近南亚学生当地的病案资料加以编辑采用,另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收集本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针对相应病例进行分组讨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形态学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方法信息量大,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内容丰富直观,利于学生加深记忆并理解[6]。对于南亚学生多搜集以当地环境、病患为主题的图片加以讲述,使之直观了解当地情况。而中国学生教学多采用本地为主的特色图片,重点讲述当地情况。例如,讲授杜氏利什曼原虫时,印度患者多有皮肤色素沉着和发热的表现,因此该病又称"kala-azar",这一内容就要向南亚学生重点介绍并配上相应的印度患者的图片加以表示。

4教学评价

南亚学生由于本国教育背景、风俗文化和传统思维的特殊性,自律性较差,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南亚学生要采取严格的考勤制度,将考勤分列入总成绩中,使南亚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而中国学生由于从小的教育环境影响,上课纪律较好,但对于课堂讨论积极性差,不敢开口发言参与讨论,因此在成绩评价方面特别增加了讨论分,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培养临床自主思考能力,有效运用书本知识解决临床问题。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力开展,大理学院力争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今后南亚留学生将会日益增多,针对不同的教学主体-南亚学生和中国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合理化选择,教学方法多样性和教学评价的完善,增加教学的针对性、特色和地域性,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秦元华,崔昱,郑莉莉,等.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全英文授课的教学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253-254.

[2]王卫群,向征,陈熙,等.《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应用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 (1):160-163.

[3]王媛媛,杨小迪,孙新.人体寄生虫学留学生教学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6):735-737.

上一篇: 经济管理专业实习 下一篇: 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